铁路论文范文

2023-09-17

铁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文章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合资铁路运输行业发展为背景,分析了当前合资铁路企业资金现状、特点和面临的挑战。重点阐述了市场化视野,加强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进一步促进铁路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发展合资铁路是加快我国铁路建设步伐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我国铁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深化经营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借鉴国外发展铁路的经验,结合国内铁路发展的实际需要,已建成了30多条合资铁路线路。随著运输能力的快速形成和提高,合资铁路在全国铁路运输市场中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显著。

但是,由于合资铁路在产权管理、行业管理、经营管理、建设管理等合资管理模式上与传统铁路企业的差异性,客观上增大了财务资金管理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合资铁路的综合效应。本文重点从企业资金管理角度,结合广东省合资铁路建设、运营实际,谈谈优化合资铁路企业资金管理,促进我国合资铁路加快发展、协调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合资铁路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合资铁路企业从无到有,呈阶梯式发展

我国合资铁路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发展逐渐加快。由于既有铁路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地方政府又迫切要求修建铁路,在这历史条件下,合资铁路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模式。合资铁路的兴建,缓解了我国运输供求矛盾,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打破了国家独资修路的模式,推动了铁路建设的重大变革。我国合资铁路都是採取铁道部与地方(省、市、区)合资的形式。合资铁路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铁路的要求,不仅加快了我国铁路的建设速度,而且突破了传统的铁路建设和管理模式。

我国合资铁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自1991年6月第一条合资铁路——三茂线正式运营,至1995年的广梅汕、合九、集通等合资铁路的相继建成,是我国合资铁路建设由起步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1996年至1997年广大、邯济、合九、龙岩、三茂、石长、水柏芜湖大桥、武夷山等合资铁路项目相继成立了合资铁路公司,是合资铁路步入企业化运作管理的发展阶段。1998年以来是合资铁路第二个快速发展时期,合资铁路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先后有长荆、梅坎、神延等八条新线开工建设,计长2101公里;横南、金温、石长、漳泉等合资铁路投入运营;达成、广梅汕、蓟港等合资铁路相继成立了合资铁路公司,截至2004年底,全国已建成合资铁路33条,总里程达8601公里。

(二)合资铁路企业的投融资特点分析

合资铁路的兴起,突破了旧的铁路投资体制束缚,改变了长期以来铁路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来源依赖国家的状况,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拓宽了筹资渠道,初步形成了铁路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先后出台了各类扶持政策,各省、市、自治区政府也在征地拆迁、经营税收等方面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

1.建立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和项目资本金制度。近年来,根据国家投融资体制和建设体制改革的要求,合资铁路建设中率先实现了项目法人负责制和项目资本金制,对项目策划、资金筹措、建设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保值增值等全过程负责。在施工管理中普遍引入招投标等竞争机制,择优选择施工和监理单位,硬化施工合同管理,严格实行工程招投标和工程监理制,对于控制工程造价、确保施工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资本金是划分合资铁路公司出资者权益的标准之一,为公司建设经营提供了部分资金,由于合资铁路初步实现了项目资本金制度,建立了投资风险约束机制,有效地控制了建设规模,提高了投资效益。合资铁路承担著自我还贷、自负盈亏的责任。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投资约束机制,最大限度节约投资、提高效益,就成为直接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

2.资本金注入不足,负债高。合资铁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作为公益性基础设施,投资大、回报慢,而部、省合资双方投入资本金少,债务来源主要靠银行贷款,因此都陷入了债务困境。

经济体制的转轨、出资人不到位造成的产权不清晰、专案投资中政企不分、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了合资铁路普遍负债过高,突出表现在企业负债数量大,负债比率高;资产盈利低,企业缺乏偿债能力;债务结构不合理,偿债风险加剧。这对企业自身、银行、出资者及其他有关利益主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负债过重已成为合资铁路改革和发展的严重障碍。

如广东省较出名的某合资铁路公司,铁道部、广东省股比为7:3,资产负债率为58.8%,这样的资产负债率对铁路行业企业来说是比较高的(由於铁路基础设施、公益性、外部经济性、投资大、回收期长的特点决定)。资本金不足,企业基本上完全靠贷款而形成过度负债。依靠银行贷款维持企业运作外,基本上没有其他资本注入。作为合资铁路公司,我公司资本金比例明显低于国铁,基建借款及资金缺口高达783643万元(表1),建设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商业贷款,甚至是高利率的短期贷款。随著借款合同的到期和新增基建项目的上马,公司需要大量举借银行资金。

3.筹资渠道单一,财务成本高。除了资本金以外,公司所需的大量资金基本上是从银行贷款,而银行贷款除了期限短外,财务费用还较大。因此,该公司不但经常为资金问题“拆东补西”,而且为此承担很重的利息费用。有的公司也曾发行过短期债券,但也是因为期限短(1--2年),利率高(15%左右),未能对缓解债务负担起根本性的作用。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新的筹资渠道或方式,财务费用居高不下,公司债务沉重。由于铁路建设投资大、回收慢而借款期限相对短,随著该公司沿线基建借款合同的陆续到期,在无力清偿借款本金的情况下,“借新还旧”的筹资方式成了维系公司资金运转的重要途径。

(三)合资铁路企业资金运作管理模式

1.注重举借进款,疏于债务筹划。由于长期饱受资金短缺困惑,为避免资金链条中断,确保基建、运输生产的资金需求,特别是在建设期,部分合资铁路公司只注重银行举借资金,而没有紧跟政策进行债务筹划,造成债务结构不合理,筹资成本高。

2. 资金管理脱节,使用效益低下。表现在:银行账户多,资金分散;对外投资决策随意性大,缺乏控制,投资失误多,损失严重,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资金占用方面管理不善,资金沉淀严重等。

3.会计信息失真,决策依据低下。现代企业管理最根本的是信息的管理,企业必须及时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来控制资金流。然而,出于各自的利益,有些铁路企业管理部门相互间不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人为制造信息孤岛,造成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摸不清楚下面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下属单位各层面存在截留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现象,使得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

总之,由于管理方式、产权及投资主体方面的诸多不适应,再加上运输收入清算不规范,缺乏投资与利益分享密切挂钩的机制,资金投入与建成后的产权归属、运能分享、利润分配无对应关系,致使合资铁路在创造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大多企业自身却处于运营亏损或盈利微薄的状态。

二、合资铁路企业资金管理面临的挑战

国务院批准的《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把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由原定的10万公里增加到12万公里以上,确定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宏伟蓝图。面对新的形势,中国铁路发展面临的考验和机遇都是前所未有的。为满足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大规模的铁路建设资金需求,铁道部出台了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方案及其改革配套政策措施,客观上要求更加积极、合理、高效地使用合资,使合资利用工作在和谐铁路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我国的合资铁路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成熟,合资铁路脱胎于国营铁路,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发展和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合资铁路融资机制存在投资结构不合理,地方政府投入资本金过低和落实不到位,致使建设项目难以启动。融资方式缺乏科学性,贷款比重过大,致使铁路建成后即面临还本付息的巨大压力,甚至负债经营长期亏损,难以自我生存和发展。政策和保障机制不配套导致相当一部分合资铁路存在融资困难、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不健全或缺乏科学性导致一些企业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不佳等状况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给合资铁路的进一步发展和实际经营管理造成了重大影响,严重影响了合资铁路的快速稳定发展。

合资铁路的建设和管理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客观上要求要尽快适应宏观层面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融资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国铁与合资铁路统一的运营管理机制,强化合资铁路的企业化经营管理机制,确保合资铁路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实施,进一步优化合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微观上看,要求要尽快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整套企业财务制度,尤其是合资铁路的企业财务资金管理机制。要按照合资铁路股权监管下的企业化经营特点,以优质存量资产吸引增量投资,实现持续融资、滚动发展,才能促进我国合资铁路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优化资金管理,促进合资铁路健康发展

(一)合资铁路企业资金管理的必要性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没有资金,企业就不能正常运转;没有资金,企业的规划将无法实现。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完善和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供给,提高使用效益,防范资金风险, 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资本金比例普遍偏低,长期饱受资金短缺困惑的合资铁路来讲尤为重要。

(二)优化合资铁路运输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对策措施

1.争取调增资本金比例,改善资本结构。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借新还旧”是迫不得已的做法,只能暂时缓解债务状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财务风险较大。因此,应争取部、省增加资本金投入,或者寻求其他战略投资者的投资,从根本上缩减贷款规模,改善资本结构,缓和资金紧张局面。

2.拓展融资渠道,加强债务筹划,降低财务费用。制订严密合理的筹资计划,拓展融资渠道。可以尝试改变简单的借新还旧的被动形式,根据生产需要结合采取一些承兑汇票的方式筹集资金,降低资金成本。同时,严把利率关,降低借款利率。要改变以往只注重进款的做法,调整策略,科学筹划,节约财务费用,缓解了生产经营压力。此外,加强外债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起,很多合资铁路利用亚行贷款等外债弥补资金不足。由于早期的亚行贷款存在局限性,随著国家外债政策的改变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多样化,外债管理的重要性被提到日程来,不少合资铁路单位对外债进行了重组,以国内银行外币贷款置换外债,并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利率和汇率进行调期管理,获得财务收益。

3.贯彻“大财务、大资金”的思想理念,合理调度资金,规范账户审批、撤销等基础性管理工作,凡是在有资金结算中心的地区,未经批准不得在资金结算中心以外开立银行帐户。

4.要完善动态监控机制,加强资金周转各环节的可控性。严把现金流量的出入关口,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各个环节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严格执行大额资金使用联签制度和大额资金动态监督报告管理办法。

5.练好内功,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一方面要从制定规章制度来杜绝虚报谎报,另一方面要从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著手来提高报表质量。因此,要求财会人员一方面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坚守财会职业操行,勤奋敬业,严于律己,不做假账。一方面努力学习新知识,刻苦钻研新业务,深入研究新问题,不断提高铁路财会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财会人员建设和谐铁路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2007年批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第9-10面;

[2]《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资铁路管理研究》2008年《投资参考》第一期

铁路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铁路作为国有资产,其管理效率的高低,一方面对铁路运营的经济效益产生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对我国国有资产的全局发展产生影响。当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铁路管理体制慢慢地显现出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态势。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铁路管理体制的发展及其现状,然后提出了几点关于我国铁路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经济效率;国有资产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71

1 我国铁路行业管理体制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政企不分

如今的管理体制之下,铁道部在我国是政企合一的,它不但是国家行政机关,而且扮演着企业的角色,管理着我国的铁路网,它不仅是权利主体,又是利益主体,这种权利-利益的双重角色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违反了公平竞争的要求。另外,由于铁道部和企业所要实现的目标不一致,铁道部所追求的增值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缺少商业竞争

竞争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的主要方式之一。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之间是一种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分局、铁路局依次对上级单位负责。在这种基本不存在竞争的商业环境之下,铁路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员工服务水平都存在一些问题。

1.3 没有体现铁路企业的商品生产者地位

目前,我国铁道部下属的铁路局及其分局虽然在法律意义上是独立的法人企业,但是却不具备相关的财产权。资源分配,比如:员工人数的变化、融资渠道及其用途、资金转移及其处理等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纵向计划规定的,铁路企业缺乏自主权,如此不利于铁路企业的发展。

2 深化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我国的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应该建立与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输管理体制以及运营机制。在对我国铁路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查阅相关文献,笔者给出了几点有关于铁路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式的建议。

2.1 政府管制职能应该实现独立化、科学化

政府和企业之间权责不清,是对我国铁路管理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需要对其职责进行适当调整,明确其管理职能。铁道部对我国铁路行业政策的制定进行管理、监督,在遵守铁路法的基础上严格履行其管理职能,但是其不能进行或参与任何形式的商业经营行为。因为铁路行业存在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国家还可以对铁路行业进行合理的扶持,采用经济杠杆对其市场进行管理,但是其管理措施均需要通过科学论证,并且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2.2 深入落实铁路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1922年,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说明国有企业只有经过进一步改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才能跟得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确立了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报告进一步明确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指出“促进国有企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如今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重大困难还是集中在制度层面上,把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当作国企改革的终极目标,符合我国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具体措施如下所述。

2.2.1 规范铁路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必须做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明确投资方、决策方及管理方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各行其责、有序参与、高效运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以资金监管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根据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国有企业考核、监管制度,增强监管的合理性及时效性。在这方面来看,我国铁道部及其下属铁路企业的职责权限与工作范畴还应该深入细化、区分。

2.2.2 努力追求资本保值增值

健全资产经营、绩效考核制度。不仅考核运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也要考核技术创新绩效指标,并且制定与之相关的资产经营评价体系;不仅考查年度指标,也要重视中长期发展目标;不仅考查铁路企业业务经营、资本运營实绩,也要重视业务经营、资本运营能力,形成资产保值增值的长效机制。2014年6月,铁路部对其下属的,18个铁路局的考核方式及清算方式将发生本质上的变化,会更加重视市场而不是计划,更重视质量而不再仅仅是任务完成的数量,更重视企业未来发展而不是短期的数字变化。

3 结 语

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牵涉面非常广,既要充分认识到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也要认识到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在法律、政策、道义允许的前提下,解决我国铁路行业政企合一、缺乏商业竞争等问题。尽管改革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随着社会体制进一步发展,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必然会获得成功。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景艳,刘国良.国有资产管理必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2]罗仁坚.铁路体制改革的设想与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3(7).

[3][日]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M].朱少文,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4]杨斌.日本铁路改革及启示[J].铁道经济研究,2000(2).

铁路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精益建设思想是铁路隧道施工管理工作革新的主要内容。以现阶段铁路隧道施工管理工作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精益建设思想特点,了解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过程,明确铁路隧道建设中事故频频出现的原因,分析精益建设思想在铁路隧道施工管理中的作用,依据新时代背景下铁路施工要求,提出基于精益建设思想的铁路隧道施工管理内容。

关键词:精益建设思想;铁路;隧道;施工管理;新时代

1铁路隧道建设工作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铁路隧道建设事业发展迅速。但随着铁路隧道施工项目的不断增加,一些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这些事故给受害者家庭造成了巨大创伤,同时还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影响施工进度进而降低人们的出行效率。部分铁路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意识不强,专业能力不足导致工程事故频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极易发生安全事故,设计方案达不到行业标准也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进而增加不必要的施工成本,影响铁路建设事业发展。针对目前我国铁路隧道施工的现状,施工单位应当采取适当措施加强铁路安全施工管理,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以及工程质量。

2精益建设思想的应用概述

丹麦学者LaurisKoskela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了要将制造业已经娴熟的生产原则,也就是精益建设管理思想引用到建筑业中,以此提升建筑而言的管理水平。随后,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学者、机构和建筑企业都增加了对这方面内容的关注。现阶段IGLC和LCI这两大组织已经成为精益建设思想的重要推广和研究平台。精益建设思想的引用要提供充裕的基础作为保障,且对工程现场和施工企业有要求。下面对精益建设思想对铁路隧道施工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进行研究。(1)推广精益建设实现,要先在隧道施工现场构建6S管理形式,包含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及安全泪流方面的管理内容,这样有助于施工现场看起来更加简单而直接。通过上述有效建设施工现场,可以提升现工作者的综合素养,以此吸引更多工作者参与到铁路隧道施工中,在施工中严谨管理,是推广精益建设思想的基础。(2)对施工企业的整体环境有极高要求。铁路隧道施工影响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具体施工效果直接影响着隧道建设的安全性。施工单位在建设前一定要提出完善的组织结构形式,保障制度层次设计的完善性和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企业推广精益建设思想时,可以多反思施工建设过程,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施工管理水平在精益建设思想的影响下逐渐提升。与此同时,在工作中要与其他部门一起合作,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关键技术

3.1三维可视化工程模型

利用BIM三维可视化技术,快速建立隧道工程主体模型、地质模型以及各种施工机具等BIM模型,并利用轻量化技术实现隧道BIM模型轻量化转换。同时,基于BIM技术围绕隧道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效益、工期、环境等重难点方面开展三维虚拟建造和动态模拟分析,如关键施工工艺工法模拟、施工方案优化分析、二维图纸三维可视化等,提高施工工艺交底的质量,增加施工交底的三维可视化效果,克服传统意义上简单的视频交底的弊端,为提高施工质量、优化工期、发现隐蔽问題等提供技术手段。

3.2超前地质预报风险评估信息

利用BIM技术将不同的TSP、超前钻孔等超前地质预报信息与隧道地质BIM模型进行深度融合和仿真模拟,采用颜色、透明度、断层富水的图例、预警标签等技术手段实现隧道开挖掌子面前方各种地质、水文和围岩情况三维可视化显示提醒,为围岩等级变更提供辅助决策和信息留痕,为后期工程实际变更提供有效证据。同时结合隧道地质BIM模型,以隧道围岩等级等地质条件为判断依据自动进行隧道风险等级和风险程度识别(极高、高度、中度和低度),从而实现安全风险评估可视化,对前方隧道开挖进行作业指导,保证隧道开挖的安全。

3.3隧道围岩变形安全信息

研究BIM技术与围岩量测技术深度融合,利用BIM建模软件创建监控量测测点,并赋予相应的编码、位置等属性,通过移动互联和信息集成技术将每个测点的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关联到对应的测点模型上。当拱顶下沉等监测数据或安全步距等施工数据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后,自动报警,并在BIM模型中用红色标识出危险区域,从而实现隧道拱顶沉降、周边收敛和净空变化的可视化监控预报警的效果,最终达到根据隧道实际开挖进度动态展示隧道围岩安全状态,更加形象和准确地指导隧道现场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目的。

3.4三维扫描断面质量信息

隧道质量与工程施工的超欠挖和平整度有直接关系。若是超挖,衬砌量增多,则工程费用会因为超挖部分而大大提高,且局部超挖会导致围岩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进而存在安全隐患;至于欠挖,不仅改变了衬砌质量,还会导致隧道的开挖质量下降,为以后的运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11~13]。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大面积、高分辨率地快速获取隧道各道工序作业面的三维坐标数据,基于图像处理拼接融合处理技术,获取隧道完整点云数据,进而快速复建出隧道工程三维模型和各种图件数据。通过进一步结合BIM技术生成的隧道理论参考模型进行深度融合和对比分析,实现对隧道开挖、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断面超欠挖、中线偏差等精细化计算分析,实现三维可视化的质量控制。

3.5三维可视化进度信息

于BIM技术综合集成施工组织计划和电子施工日志信息,通过填报电子施工日志,生成格式化进度报表,实现基于BIM系统进度计划编制、计划进度预演、形象进度跟踪、进度对比分析等三维可视化分析,动态控制隧道每道工序的安全步距,确保隧道工程进度红线和重要节点精细化管控的目标。

4信息管理

由于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环境恶劣,户外施工点多面广,隧道内网络环境较差,携带计算机不便,本文研究开发了隧道BIM移动端应用平台。现场作业人员通过手机移动端将现场实际进度、质量、安全等以文字、图片和视频形式与BIM模型自动关联后进行上传、报送和发布,基于移动端工作流程开展进度、质量和安全隐患可视化闭环管理,包括质量安全问题的快速定位、查找隐患、排查整改、提示预警和进度红线查阅等,为日常现场作业管理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的辅助手段。

5结语

铁路隧道建设工作非常繁琐且重要,在施工阶段需要各部门构建合作沟通关系,正确面对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时代提出的理念精心改革。因此,工作人员要深层探索精益建设思想下的铁路隧道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革新工作,一方面要提出全新的管理理念,引用现代化技术优化建设水平,另一方面要增加投资,为部门的沟通和合作提供平台。本文通过了解传统意义上的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明确认识到当前建设施工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分析精益建设思想在铁路隧道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适宜未来铁路隧道建设工作所需的工作方案,此时就需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全面落实,构建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以此来面对日益革新的社会环境,从而保障铁路隧道建设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窦厅宝.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隧道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82.

[2] 汤宪高,陈文义.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探讨[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6,26(3):1–5.

[3] 张生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风险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2):190–191.

(作者单位: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铁路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铁路在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为了确保铁路工程质量,本文针对铁路工程中试验检测的重要性分析,以现有的试验检测在铁路工程质量中的应用的现状分析为基础提出了试验检测在提高铁路工程质量中的应用建议。该建议对优化我国铁路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试验检测;铁路;工程质量;应用

铁路作为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不仅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正因为如此,铁路工程质量是一个必须关注的课题。因而本文从试验检测的层面出发,对试验检测在提高铁路工程质量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一、试验检测在铁路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试验检测在铁路工程中应用能够有效的确保铁路工程的质量,确保工程的施工进度,除此外还能够起到确保工程资料应有的完整性。从这些情况来看,试验检测在铁路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这是因为试验检测可以对铁路工程中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质量都有较为严格的控制,每一道工序在试验检测工作中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进行评定。在铁路工程施工之前,要对铁路工程的原材料进行检测,确定试验数据是否满足设计的规范要求,尤其是对水泥的标准稠度、抗压力及凝结时间等等都应进行检测,砂石材料的级配也必须满足铁路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而在试验检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主要根据数据对铁路工程中的工序进行试验检测与规范,也就说是,试验检测的数据是否准确对于铁路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试验检测工作的效率对整个铁路工程进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各项试验检测工作完成前,铁路工程是不应该在没有标准与依据的情况下进行下一步施工的,因而,试验检测直接影响着铁路工程的进度。除此外,铁路工程由于施工项目较多,试验结果因而也很多。在对土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中,需要对每个结构层进行试验检测,而在工程竣工时,还要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这就决定了试验检测也是对数据资料的完整分类与归档保存。

二、试验检测在铁路工程质量中的应用的现状分析

正如上文所述,加强铁路工程的试验检测对确保铁路工程质量、工程工期以及工程资料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试验检测在铁路工程质量中的应用水平的提升,需要结合现有的应用现状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提高试验检测在铁路工程质量中的应用水平。

从铁路工程试验检测的重点来看主要集中在原材料试验检测、工艺工序试验检测以及施工现场混凝土圬工的计量工作等等。以原材料试验检测为例,原材料试验检测主要是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构件的质量进行把关,避免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同时为新材料的研究生产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从现有的试验检测在铁路工程质量中应用的情况来看,如没有经过试验检测或者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的原则,致使试验检测周期和铁路工程的施工工期与储存条件间存在矛盾。又如,钢结构防腐涂料等特种材料因对应检测能力机构稀少,可能存在“失检”现象。在工艺工序试验检测中,其应用的作用是工艺参数验证、明确施工条件或者时机等等,但是现有的情况中存在着试验检测时机、检测方法和要求不相符合,造成检测数据失真或者检测结果没有可比性。还有的不能及时对试验检测成果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导致试验检测工作和铁路工程施工之间存在着脱节。简而言之,试验检测在铁路工程质量中的应用主要受工作人员、管理体制、工作方式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影响。这就需要在铁路工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的提高试验检测在铁路工程质量中的工作水平。

三、试验检测在提高铁路工程质量中的应用建议

试验检测在提高铁路工程质量中作用的发挥,应结合不同铁路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应用策略。本文以试验检测在提高铁路工程质量中的重要性分析以及现有应用情况为基础,提出以下应用建议:

(一)提高试验检测工作人员队伍的素质

从上文关于试验检测在提高铁路工程质量中的重要性分析可以看出,只有确保试验检测工作人员队伍的素质,才能有效的提高试验检测作用的有效发挥。试验检测工作所具有的复杂性决定了试验检测的工作人员不但应具有良好的工作素质,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需要不断的通过相关培训来有效的提升这些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责任意识。定期对铁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人员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察,通过组织工地实验室间的能力比对试验,同时以相关规定为基础对考核结果进行评比与奖惩,进而提高试验检测的工作水平。

(二)规范试验检测管理体制

试验检测在提高铁路工程质量中应用效果的好坏与试验检测管理体制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具体的工作中,试验检测工作人员应严格地按照项目方所确定的管理制度进行工作,必须要按照相关规范与标准操作仪器设备,在遵守工作流程的前提下进行试验检测工作。试验检测人员必须对自己所填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

(三)加强对原材料的试验检测与控制

对于铁路工程来说,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铁路的使用期限。这就决定了应加强对原材料的试验检测与控制。针对试验检测和铁路施工过程中存在脱节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优化试验检测工作对原材料的试验检测与控制。不断的提高对质量较易存在波动的季节性材料、特种材料以及隐蔽工程的抽检,确保铁路工程质量在每一个环节都能通过试验检测工作来实现对质量的控制。

(四)提高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水平与质量监控能力

结合我国现有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水平与质量监控能力的实际情况,促进智能与控制一体化试验检测设备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和质量监控能力。具体包括解决仪器设备工作效率低下与工作人员操作误差所导致的试验检测数据波动,提升试验检测应有的准确性。实现过程监控和自动记录功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让试验检测数据分析能够有可靠的数据来源。改进人机与试验检测对象的沟通对话界面,减少数据存在的偏差,极大提高铁路隐蔽工程质量试验检测的能力。

总之,铁路工程质量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加强铁路工程试验检测的应用水平,能够有效的确保工程质量,是利国利民的大事[6]。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应结合铁路工程的现有情况,通过试验检测水平的提高有效的促进对铁路工程质量的监督,避免安全隐患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强化工程试验检测管理水平,进而为高质量大规模铁路建设提高必要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周琪.铁路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模式的探讨[J].铁道技术监督,2011,(3):36-38.

[2]赵国银.探析铁路路基工程试验检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2.

[3]刘正威.论试验检测在提高铁路工程质量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5):2-3.

[4]李其惠.高速铁路路基试验检测工作探讨[J].铁道勘测与设计,2012,(5):100-101.

铁路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近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快速,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各个行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铁路建设取得的成就非常瞩目,从国内以及世界角度来看,都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而且技术水平等都比较先进。在发展过程中,铁路交通网络不断健全。作为交通方式的一种,我国铁路运输的效率在不断提高,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缩短了出行了时间。但是从近些年高速铁路的运营情况来看,在发展过程中,客运专线的养护和维修方面出现了问题,在效率、安全等方面都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的是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养护维修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养护维修;效率;安全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地区之间、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选择。在出行时,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其次是相关的服务,所以说铁路的养护和维修工作对高速铁路的运用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运营时间较长的铁路段,更需要相关的重视,定期进行维护,在维护中,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减少铁路在运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可能性[1]。

一、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养护与维修存在的问题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速度上不断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提高对铁路养护的重视,做好非常维修、线路维修、铁路养护方面的工作。但是因为铁路的特点等因素,造成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定的困难。

(一)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特点

客运专线的运营频率高,速度快,这样就会加快铁路的磨损速度,而且在更新周期上时间更短,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养护维修工作的难度。很多高速铁路在养护工作中,使用的还是小型养路机械等工具,而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快,列车之间的间隔非常短等,在使用机械维修时,会耽误非常多的时间,无法实现精确检测,这样就会增加客运专线运行的危险性,降低了乘客的安全度[2]。很多轨道使用的都是无砟轨道,无砟轨道因为自身的特点,在维修上难度较高,传统的小型机器等无法满足维修的要求,很多时候需要使用大型的养护设备,这样就会使用到更多的人力资源,增加了成本上的支出。

(二)养护机械设备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养护和维修工作在铁路运行的工作中,地位非常高,各项要求的标准更高。在实际的养护维修中,需要使用到机器设备等,而且很多时候,需要使用到大型的机器设备,而在实际检测工作中,需要缩短检测和维修养护的时间,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处理,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效率的要求更高。但是很多企业在高速铁路的养护维修设备上,技术含量较低,在设备的投入上相对较少等等,这样就会制约检测工作的进行,在问题的确定上,需要付出的精力较多,在确定问题之后,才能开展维修和养护,这样就会降低效率,对人们的出行来说负面影响较大,一旦遇到更困难的问题,会导致铁路运行的障碍[3]。此外很多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因为能力等问题,很多使用按照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工作,这样就会导致高速铁路在实际运行中,问题频发,需要不断去修复。

(三)技术人员短缺

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是高新技术的人才非常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更是稀少,虽然我国在高速铁路行业上技术非常先进,但是起步时间较晚,很多人才的培养,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所以人才的缺乏,还是我国各个行业面临的问题之一。人才的缺乏就会制约高速铁路维修和养护工作的进展。

二、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对铁路进行“状态修”

状态修指的是按照线路各项设备的状态进行维修,做好状态修能够避免铁路出现失修和剩修出现的情况。状态修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降低了维修盲目性出现的可能性,让很多设备和线路处在可操控的状态下。状态修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计算机技术和铁路高新检测技术等等,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在结合之后,能够实现对铁路线路状态的管控,当高速铁路出现问题之后,能够传输到电脑中,工作人员根据实际出现的问题进行对应的解决,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技术中,使用比较频繁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在列车上安装车载添乘仪器和轨道检测自动生成仪器等,工作人员在室内就能实现对铁路的检测,而且还能对问题数据进行收集和对比,这样方便问题的处理,准确的了解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

(二)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

人才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中都非常重要,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运行中,需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定期培训高速铁路养护和维修方面的知识点以及监测技术等实际操作的步骤[4]。在培养人才能力时,还要做好人才责任感的培养,让工作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等,在实际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做好相关的工作。此外优秀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实现对技术和检测维修方法的创新,总结相关的经验,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

(三)开发和积极引进新技术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养护和维修超过90%的工作都需要借助大型的设备,开展相关的作业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国家和相关部门研究新技术,并付诸于实践。在近些年的实际工作中,多头捣固机、清筛机械等等,在高速铁路的养护维修中使用越来越广泛,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慢慢地取代人力养护方式,促进了铁路养护的发展[5]。在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新系统SMIS,在实际运用中,能够实现运转、车辆设施、电气等各方面的安全管理中,推动了我国高速铁路养护维修技术的进步。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實际工作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

加大对钢轨技术的研发。轨道在高速铁路运行中的作用非常大,优秀的科技含量的轨道能够提高客运专列的运行安全度,减少磨损等。在现代很多钢轨使用的都是60千克每米的非淬火的焊接长钢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磨损的消耗量,而且该技术在实际铁路铺设的过程中,效率更高。在实际使用中,因为是长钢轨,所以在维护和修复的工作相对较少。在铁轨桥上,使用的都是预制的轨道板和水泥砂浆垫层,底座使用的都是混凝土,提高铁轨的稳定性和安全度[6]。当然相关的新技术还有很多,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养护和维修非常重要,需要国家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运营的同时做好养护和维修,提升铁路运营的效率,更好地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提升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整体水平。当然随着技术发展的不断进步,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养护和维修工作的要求会不断提高,技术手段也会不断出现,这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结合高速铁路的运用实际情况,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工作的效率,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保驾护航,提升我国的地位。本文论述结束,希望能够对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养护和维修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汪春燕.高速铁路隧道常见的病害成因与整治对策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6):258-259.

[2]李康,谭盐宾,谢永江,等.高速铁路现浇道床混凝土防裂措施对比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9(6):5-9.

[3]张庆.高速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与沉降预防对策[J].科技资讯,2019(19):90-90.

[4]刘劲科.高速铁路路基道床板的离缝整治分析——以郑西客运专线为例[J].工程技术研究,2018(4):171-172.

[5]柴冠华.高速铁路外部环境问题分析及措施建议[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S1):89-89.

[6]王璟,张于峰.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健康管理及故障预警体系[J].中国高新科技,2019(14):54-54.

(作者单位: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桂林高铁工务段)

铁路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及建设技术的快速发展,建设数量持续增长,同时铁路勘察设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现阶段在铁路勘察设计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对铁路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提高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确保铁路施工的有序开展,有效满足人们出行等方面的需求,需要对勘察设计施工环节加强重视,提高管理水平。本文就现阶段高速铁路勘察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提高勘察设计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速铁路;勘察设计;工程设计标准

引言:

在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工程勘察设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主体作用,也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设计及实施环节的工作成效和质量。因此相关参与单位需要对勘察设计管理工作提高重视,确保铁路工程设计能够满足高系统性、高标准等设计要求,从而使工程建设得以顺利实施,使建设质量得以切实保障。

一、高速铁路勘察设计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建设单位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在高速铁路建设工程中,通常建设单位更加关注工程前期立项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工程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以及协议签署等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工期紧张,设计人员不足,方案亟待优化等,同时相关设计咨询单位在工程整体勘察设计管理中缺乏足够的影响力,或建设单位对设计咨询单位所提供的意见和建议缺乏重视,使设计咨询单位的作用和价值难以有效发挥,对工程勘察设计工作造成不利影响[1]。另外由于高速铁路工程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要求相关参与单位及地方政府部门应在设计前期加强沟通和协调,仅依靠勘察设计单位自身专业能力的发挥,无法对工程建设进行系统、宏观把控,极容易出现方案不明确、调查不充分等现象,对后续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影响的同时,也使建设成本不断增加。

(二)工程设计标准缺乏统一性

在勘察设计工作中,需要对现场施工环境与勘察设计有效结合,对施工区域的独特性及个性化进行充分考虑,从而对更高效、更科学的设计方案进行制定。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即使采用相同的国家勘察设计标准和规范,因相关设计人员自身的勘察设计理念及细节处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会对项目建设的勘察施工,以及资源统筹等工作等造成影响,使标准化施工难以实现。导致此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为建设参与各方之间信息交流不及时,施工现场管理力度不足。另外施工过程中虽然能够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优化,但如果与原有设计存在较大的差异,会加大人员编排、资源调配难度。

(三)设计管理理念落后

在铁路工程建设中,一些勘察设计机构或人员存在着设计理念落后,在面对复杂性较高的高速铁路建设任务时,难以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针对其中一些重难点工作,缺乏高标准、详细的设计方案,对勘察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影响[2]。其次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需要对地质勘察工作加强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因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施工区域地质钻探普遍存在着滞后现象,对地质勘探深度及有效性造成不利影响,无法为后续勘察设计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另外一些勘察施工图采用大量的标准图,对设计工作的整体性造成影响,导致错漏、混淆不清等问题出现,对勘察设计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造成阻碍。

(四)沟通协调力度不足

在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建设单位通常会采用委托施工的方式,使自身工作量大幅度减少,但同时也导致工程宏观把控力度不足,并与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缺乏有效交流和沟通,从而导致勘察不到位等问题出现。同时一旦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等问题出现,需要投入人力、财务去解决和改善,导致成本增加。所以针对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所覆盖范围较广、所涉有项目众多、以及包括了众多相关专业等特点,需要确保工程现场的设计人员充足的同时,设计单位与建设企业之间加强沟通,保证上级单位指示能够及时传达。

三、加强勘察设计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对设计管理加强重视

现阶段不少勘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因建设单位对设计环节缺乏重视所造成的,针对此状况,首先需要在工程施工前,对相应的管理部门进行设立,对相关人员进行勘察设计方面知识的培训,使其设计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并对工程项目建设中加强勘察设计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其次需要对相关管理团队加强组建,使后续施工建设得以顺利开展。另外建设单位应根据标准化管理要求及工作标准,对工程建设的各参与单位的相关管理职责及设计要求予以明确,尤其是建设中存在的各单位施工、设计存在交叉的工作内容,建设单位应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标准及政府部门的批复意见等,对统一、系统的工程项目设计标准进行科学制定, 并对总体设计原则、各专业设计标准,以及区段地质勘察工作大纲以及测量技术标准等关键内容予以明确。另外需要根据各区段的实际施工情况,对标准化设计工作进行积极推行,使铁路工程项目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得以保障。

(二)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统一性

设计单位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化管理规范及行业标准,对所承担的总体设计责任予以明确,特别是对于工程建设中涉及多家设计单位时,需要对设计统一性和科学性加强重视。首先总体负责部门应根据铁路管理部门的批复意见以及国家标准规范,对统一的设计原则予以科学制定,确保其能够全面覆盖工程建设全过程。其次需要在工程总体设计原则中,对水文地质勘察等专业原则及测量标准和要求予以明确,从而使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统一性得以保障。

(三)勘察质量提升

针对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勘察设计问题,需要对勘察设计单位和现场勘察队伍加强协调,对合理的组织方式进行制定,或通过设计单位牵头,专业设计单位参与的设计方式,对工程项目进行勘察设计[3]。其次为了防止因设计问题而造成不必要施工返工等情况,需要对综合勘察技术运用加强研究,使现阶段勘察设计管理工作质量有效提高,使勘察监理机构及人员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并对高速铁路勘察设计工作进行优化,确保设计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从而使勘察设计工作质量有效提高。

(四)沟通管理强化

在勘察设计管理工作中,建设单位应加强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协调,使自身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首先需要对高效沟通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对建设方案、施工图纸、设计变更以及外部环境等加强管理和沟通,使相关人员能够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其次需要对施工前的审查工作加强重视,对前期准备及设计工作加大审核力度,使勘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同时通过设计方案、设备零部件以及线路结构类型等进行合理选择,并对勘察设计单位不断优化自身设计加强管理和督促,使设计成效得以有效保证,同时有利于保证整个项目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最后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勘察设计管理工作,需要通过高效、科学的组织管理,促进现场设备、施工人员等与勘察设计工作加强配合,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技术交底工作,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勘察设计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反饋,并且设计单位对其进行及时整改。

结束语:作为高速铁路工程的核心环节,勘察设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使设计质量不断提高,并在整个项目工程中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对勘察设计管理工作加强重视。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设计部门应及时以往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对现阶段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分析和反思,对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制定,同时建设单位应与其他参与单位及部门加强沟通和协作,要使铁路建设得以顺利开展,对我国高速铁路系统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宁. 浅析铁路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进度管理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10):2167-2168.

[2] 王争鸣. 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勘察设计技术创新与实践[J]. 铁道工程学报, 2018, 35(008):6-10,31.

[3] 吴军. 论铁路建设项目勘察设计精细化管理[J]. 铁道勘察, 2016(3):97-101.

作者简介:易阳,男汉,1983.07.26,湖南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线站院,助理工程师,铁路建设工程。

上一篇:社会安全论文范文下一篇:管理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