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论文范文

2023-09-16

语文作文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做出了强调,将作文当作小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衡量标准,认为进行写作是小学生情感释放的重要方式,通过自身的思考,小学生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以及写作技巧,就能使他们的真实感受转换为语言,这是对小学生情感表达的有效锻炼。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作文的教学,改变陈旧的语文教学理念,积极地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这既是对新课程改革的响应,也是对学生负责的体现。

一、 小学语文课程中作文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的现实状况

(一) 传统教学观念依然存在

虽然我国的课程改革从未停止,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这在很大程度上使课程改革难以前进,课堂教学还是保留着教师主导课堂的模式,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程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够重视作文的教学,他们一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还不需要加强作文的学习,这一工作应该要推迟到初高中时期去,教师的这种落后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发展写作能力的机会大大减少了,影响了作文教学的进展。

(二) 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过于单调

尽管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这些要求的时候并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教学模式还是同以往的“填鸭式”教育模式相差无几,这导致语文作文教学依然比较单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调动,课堂只是教师单方面地阐述作文写作的理论知识与技巧,学生的学习就像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得不到保障,课程改革也没有得到积极的响应。

(三) 小学生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兴趣低迷

小学生尚且处在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阶段,尤其对丰富有趣的事物充满了热情,但是他们的生理与心理都还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因此他们的意志力与注意力等都还比较薄弱,这些都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写作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应当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对语文作文教学课堂的兴趣,只有兴趣才是小学生最好的老师,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在合适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二、 有效地促进小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 小学语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作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丰富程度会影响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同时丰富教学方法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单一的教学方法显得无趣乏味,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更加无法奏效,而且丰富的教学方法是在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与规律的情况下进行的,有利于使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提升自己。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教师为学生布置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作文任务,倘若在布置任务之后让学生径直开始构思写作,学生就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因为很难出现灵感,而假如教师能够在学生正式写作之前为他们展示一些与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相关的视频与图片,学生受到这些相关信息的启发就很容易想到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以及情感,作文的完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因此语文教师创造性地进行写作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激发学生进行写作的兴趣

如果学生对教师的语文作文教学没有兴趣,那么完成文章的写作就只是被迫地完成任务,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会对教师有效地开展作文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应当努力地使学生感受到写作的魅力以及乐趣,这就要求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写作风格与情感的表达,让学生在写作的天地间自由驰骋与翱翔,可以自主地加工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激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每次让作文具有可借鉴之处的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文章分享给同学,并发表自己的写作感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感受到重视与赞扬,更加愿意去探索写作的世界,当然教师也應该对写作能力尚且不突出的学生进行鼓励,关注他们的进步与值得继续发扬的优点,促进他们继续努力。

(三) 鼓励学生积极运用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写作就是生活的表达,生活是写作最好的材料来源,学生的认知与情感都是在生活中发展,所以想要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水平得到提升,对生活的观察与感受是教师必须要强调与重视的,而且小学生的观察力与感受力都非常敏锐,加上他们的实际生活本来就比较丰富,因此,生活真的是小学生最好的写作素材。教师应当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充分借助生活的力量,尤其是让学生就某一处风景进行写作的时候,这种方式非常有用,比如,教师要让学生描绘学校的风景,就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各个位置进行观察与感受,学生经过自己的眼睛、耳朵与身体就能够对学校风景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与感受,自然就能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和感染力的文章来。

三、 结束语

结合以上的阐述内容,我们知道,尽管当前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获得了不小的发展,然而这一教学工作仍然还有进步的空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身上的担子依然十分沉重。为了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作文教学工作,他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总的宗旨就是持续地在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工作上下狠功夫,使小学生能够拥有一个比较好的写作平台,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义增.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实践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3(1):2-3.

[2]孙雪梅.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5):89-89.

作者简介:陈晶晶,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实验小学。

语文作文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中职语文的作文教学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难题。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面临学生的就业压力,如何把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作文课上好,让学生学又所获,考量着每位中职语文教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职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一、中职作文教学要求

《中职语文教学新大纲》基础模块对写作的教学要求为:“语段写作,能围绕中心,条理清楚,正确地遣词造句。

篇章写作,做到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思想健康;选材得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记叙文,能恰当地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能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学习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写说明文,能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恰当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写议论文,做到有观点、有材料,材料与观点保持一致。掌握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文字简洁。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运用。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二、中职作文教学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作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一向是最难、最令人困惑、最为意见分歧的科目。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延续我国多年的应试教育模式的产物,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的中职教育现状。在此,笔者就自己积累的粗浅经验谈谈自己对中职语文作文教学的看法。

(一)写自己想说的话就是作文

笔者在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发现学生在写作文时假话、空话、谎话连篇,远离了“写作”即“写心”的本质。笔者联系自己小学、中学所受的作文教学,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如此。在一切作文都是主题先行,高分优先的情况下,学生敢说真话,敢写真话吗?学生写作不是写自己所想的、所思的、所愿意说的,他们还会感觉到写作的乐趣吗?他们还不把写作当成一件十分讨厌的事吗?因此,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成了我对学生作文教学的第一要求。如: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我不枝不蔓,紧紧围绕景物的观察角度和常见的写景方法作为该文教学重点,其他思想性和人文性点到即止。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让学生在夜晚时在学校自由走动,仔细观察,不限题目,不限字数,不限想法,写一篇借景抒情的作文。星期六晚,同学们或独自一人,或三五群,在学校转悠了一圈。星期一,同学们交上了作文。结果出乎我的预料,大多数同学写的形象生动。有一学生写了学校的食堂,边介绍边写对学校食堂管理和卫生上某些问题的看法。虽然也有些主观偏颇,但他写出了自己眼中食堂和心中的食堂是怎么样的。我为这位学生的作文感到惊喜,他不受喜鹊文化的影响,在独立观察,个人思考后写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不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二)写自己所看到、所听到的就是作文

笔者的学生年龄大都在15-18岁之间。他们跟自主、独立、网瘾、躁动、冲动、前卫、叛逆、早恋、青春期等联系在一起。这时期学生在把自己当成大人,同时又还不具备成为大人的条件。他们渴望独立,但又时时需要父母、老师的庇护;他们幻想爱情,却又对爱情一无所知难;他们想要成材,却又在网吧的诱惑下一次次违备自己的誓言;他们貌似强大,而内心却脆弱得不堪一击;他们不断叛逆,却只是要证明自己的独立存在。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写作材料。因此,学生喜欢的作文题目是诸如:“恋爱、叛逆、青春、明星、追星、网络、游戏”等喜闻乐见的题目。笔者给学生出了一题目——“我最难受的一件事”,我没有给学生划定范围,更没有念什么范文,而是让他们去默默的回忆那些让他们刻骨铬心的事,然后顺其自然的写下来。让中职学生写自己经历的事,不光可以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老师真正的了解学生,真正的对症下药。

(三)有真情、能感人就是作文

笔者的学生,在世俗人眼中,是一批劣等品。他们抽烟、打架、早恋、讲哥们义气、喜欢网吧和KTV,他们早就无视校规校纪,他们要用别具一格的行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他们被父母责骂、痛打,从来是强硬面对, 看似毫无情感。其实,学生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他们的情感经历,并不比一般少。笔者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把所谓的“问题学生”归为:留守型、单亲型、骄宠型、冷漠型、歧视型、放纵型几类。这些学生,并不是死硬分子。只要你触到他们心里最柔弱的地方,他们同学会开心、难过、痛苦、自责、愧疚。因此,针对他们,我布置作文后,要求就是要写出真情实感。例如:《我的父亲》为题。就没有小学、初中写作的大一统现象。学生的作文中,有爱父亲的、恨父亲的、想父亲的、打父亲的、骂父亲的,真是人间情感,纷毫毕现。通过作文渲泻,学生们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心理压力有所放松,既锻炼了写作,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人性。

(四)不会写,照抄也是作文

抄作文,是被很多语文教师所诟病的。只要一提看到学生作文本上作文似曾相识,基本上这篇作文就被毙掉了。笔者的学生,很多没参加中考,直接就领了毕业证。参加中考的,总成绩几十分或者一百多分的比比皆是。偶而有碰上分数高点的,也就300分左右,可谓凤毛麟角。学生的总体水平处于小学生中下等。刚开始时,我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来教学作文,发现效果并不好。特别写涉及思想意识精神层面的作文,学生更是下不了手。如《奋斗》、《梦想》、《谈幸福》等抒情散文和议论文。以上学期布置的作文《我的中国梦》为例。虽然班上开了班会学习,学生手上也有了读本,但真正开写时,学生一个个面面相觑。没办法,我把要求改为——在网上找,用楷书抄写。学生们有了底气,洋洋洒洒抄了好几千字。天下文章一大抄,人类学习总是从模仿到运用进而创新。学生通过抄写,特别是应用文的大量抄写,写作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三、小结

中职学生写作应紧扣学生的职业性特点,以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完成工作为目标。因此,应把应用文的写作放在首位。其次,作文训练不应把要求拔得太高,特別是语文的人文性在这儿应先放下来,只要学生能把想说的东西写清楚就够了。人生阅历丰富后,学生的人性自然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梅寒.《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初探》,载《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第2期

[2]陈仲洵.《让青春充满智慧的火花--浅议启发式教学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载《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年第4期

[3]张广贺.《真实,让作文变得简单》,《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载2009第6期

[4]朱安仕.《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习作教学》,载《课堂内外:教师版》,2012年第5期

语文作文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积累素材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首要前提,而基于博客积累作文素材具有资源共享的独特优势,有助于同伴之间的交流,以便于学生对作文素材进行深入挖掘。因此,本文基于博客积累作文素材的优势,以及在博客上积累作文素材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博客;作文素材;积累

引言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1]但多数学生谈文变色,往往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文,导致作文“假”、“大”、“空”的现象逐渐泛滥。可见,如何引导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已成为当今初中作文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其中作文素材资源积累是突出的困境。

一、作文素材资源积累存在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而不歇。” 素材积累和文章的关系就像泉源和溪流的关系,只有积累的源泉丰盈不竭,才有写作时的源源不绝。可见,积累是作文成功的基石,只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素材积累,才能建造作文的高楼大厦。然而,纵观当前作文教学中素材资源积累的方式,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首先,素材资源呈现形式单一。作文素材资源主要以文本形式摘录于学生的笔记本中,通过频繁的翻阅来识记作文素材资源,该方式使得学生在记忆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素材资源不便于管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作文素材资源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往往容易形成只摘录不思考的现象,厚厚的纸质资源使得学生无从下手。

最后,对素材资源缺乏深入挖掘与思考。学生通常将来自各渠道的作文素材摘录在笔记本上,但由于课业负担较重,很难有专门的时间对积累的素材资源进行深入反思。

二、博客及其应用于作文素材资源积累的优势

1.博客

“博客”的英文名称是“Blog”,常被意译为“网络日志”。它是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完成个人网志的创建、发布和更新,还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精选并链接有价值的知识与资源。

2.博客应用于作文素材资源积累的优势

(1)易用性。博客是一种“零进入壁垒”的网络交流方式,即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2]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表相关的作文素材资源。

(2)多样性。博客提供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多媒体呈现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且能够帮助学生实现长时记忆,从自身视角出发得出独特观点。

(3)有序性。有序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在博客中发表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有序排列,便于用户按时间顺序进行查找;其二是指博客中发表的内容可按照作文类型或素材类型进行分类存储,对学生日后的提取与利用提供了便利。

(4)多元碰撞性。博客中设置了评论和留言功能,读者可依据自己的兴趣任意浏览作文素材并且发表各自见解,通过读者与作者间的不断交流讨论,碰撞出作文素材运用于写作的思维火花。

三、基于博客的作文素材资源积累方式

教师作为作文教学的主导者以及博客活动的组织者,完成博客的建立后,即可在其上展开一系列有意义的作文素材资源积累活动,主要的操作步骤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分类作文素材资源

倘若将所有素材堆积在博客中会显得杂乱无章,不利于学生对素材资源的浏览、查询和提取,而博客中自带的分类管理功能恰好解决了该问题。教师可利用博客的分类功能将作文素材资源进行分门别类,如优秀作家文选、班级美文、故事集锦、好词好句汇集、真人真事、新闻时事等。学生可以自行创建适当的类别,以便于更好地管理博客。

2.共享作文素材资源

资源共享的优势同样可以在作文素材资源的积累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作文素材资源的积累过程中,集合集体智慧收集大量的优秀素材。

(1)收集优秀的文章片段或学生作文。叶老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言简意赅地表明了阅读与写作间的关系。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甚至生活的主阵地是学校,不可能长期投身到社会中去体验生活,因而通过阅读间接获取写作素材将会成为他们提高写作水平的一大重要途径。教师有必要遴选出学生中出现的优秀作品上传到博客,供其他学生浏览。此种方式一方面丰富了作文素材资源,让学生感受来自身边同学的精彩素材;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励其创作出优秀美文。

(2)分享生活中的真实故事。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作为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或许一件平凡小事、一句动人话语、一个细微动作等,都能触动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

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成为博客中作文素材的创建者,将自己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或写成文字上传到博客,与大家共享与众不同的写作案例。

(3)整理时事新闻素材。报纸、电视、电影、新闻节目等也是攫取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具时代性和新鮮感而备受青睐,它们有助于为作文锦上添花,同时也能给阅卷教师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地球村上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时事新闻更是数不胜数,依靠个人的力量了解全球大事几乎已成为奢望,因此集合教师与同伴的集体力量来共同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案例将会使我们积累素材更有利用价值。

3.深入分析作文素材资源

想要灵活地运用素材,掌握材料是前提,学会分析是关键。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些材料的用途,分析这些材料的使用价值,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经典材料和作文内容的联系,并设想这些材料能够在哪些场合中运用。博客为我们师生共同参与分析作文素材创造了良好条件,博客具备评论和留言功能,方便教师和学生在相应的素材下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可以分析如何来理解该素材,从哪几个角度进行理解,可用于哪一类主题的作文中等。尤其是针对时事新闻发表学生各自的见解,一方面有助于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作文素材,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开阔视野。通过对素材的分析,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素材的印象,而不至于到写作时还要临时翻阅素材本。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http://www.docin.com/p-191099733.html.

[2]李哲.积累是作文的源头活水[M].学法指导.

[3]刘智强.博客辅助作文教学的利弊探析[M].媒体教学.

[4]董羽.开展初中博客作文教学的实践途径[M].写作教学.

语文作文论文范文第4篇

一、转变备课观念,真正地深入了解教材和学生。

“潜心读文本”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部分老师对于文本的教学解读一直存在着很大的缺憾,并且养成了一种习惯:对文本的把握大多依赖于教参,教参内容也不加深究,教师的解读浅尝辄止,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更缺乏对文本批判解读的能力。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有些教师为了弥补课内损失,加班补课、多留作业,同时又使教师更没时间备课,以致课堂教学效率更低。这样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工作辛辛苦苦,但教学质量又不能尽如人意。因此,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也要坚持认真备课。教师除了对教材教法的把握外,更主要的是对学生把握。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和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动机、情感状况等。只有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你准备的越充分,你的课堂也就会越精彩。清晰而生动的语言,简明扼要的板书,生与生之间的互动,师与生之间的互动。课堂这40分钟被我们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更精彩的内容。有了对文本的细心研读,有了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里积极、快乐地走进文本,吸取文本的精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

二、激发学习兴趣,注重课堂师生互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

孩子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教师就应该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亲切的语言,一个微笑,甚至一个微小的肢体语言都能激发起孩子学生的欲望。和孩子们心与心的交流,用微笑去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老师喜欢爱思考的同学,这样学生才会爱上你,爱上课堂。

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首先,课堂语言要有魅力和感染力,要风趣幽默。其次,环节的设计也不要一味地平淡或高昂,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环境下学习。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们可能都遇到这样的事情,你在讲台上绘声绘色的讲着,台下的小同学却目光呆滞,无可奈何地望着你。似懂非懂的。这时如果你运用直观教学法,利用课件,挂图,甚至课文中的插图来讲解,绝对是事半功倍的。这样的例子我就碰到了多次,一年级课文《美丽的丹顶鹤》一文中的二、三自然段描写了丹顶鹤的颜色美和身姿美。是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但一遍遍地讲解,丹顶鹤什么样什么样,能怎么样怎么样,学生根本就弄不明白,更别说去背了。假如你运用多媒体,或者挂图效果就不一样了。结合图片,学生很容易就弄清楚丹顶鹤的外形特征了,这时,再尝试让学生合上课本,回忆丹顶鹤的样子,没有生搬硬套,没有强迫记忆,就在这有限的40分钟里,许多学生都能将本课熟记下来了。由于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这堂课同学们比以往听的跟有劲,由于认真听回答问题也踊跃了许多。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学的有精神,老师教的也更有激情。

四、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趣的课堂活动,最能激发小生的学习热情。例如课本剧,请你来当小导游,分角色表演等,形式可以根据你的课文内容来定。我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就运用了分角色表演的方法,学生在玩中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很多同学甚至将整篇课文背了下来。学生在表演的同时还加入了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语文课堂更加地充满了情趣。学生通过读,通过表演,对人物又有了一些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其实语文课本了有许多优美的词语,可是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却不会运用它们,多半是因为学生没能真正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只是教条的将词语的意思给背了下了,并没有领悟它们的含义。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就充满了生命力;把班级还给学生,班级就充满了成长气息;什么时候学生的激情和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什么时候就有了真正的高效课堂。

五、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让语文课堂变成乐园。

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同时学生也会向你敞开心扉,经常向你吐露心思,使你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针对性,有实效。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要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全体学生。客观地看待全体学生,也有利于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所谓的“小组自学讨论”也只是一种公开课的花架子。所以,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学生情感的家园,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在教学低年级生字时,我常常利用一些谜语、顺口溜、儿歌什么的来帮助学生记忆。比如学习栽树的“栽”,我教学生用顺口溜记忆:土字在上,木在下,一把大刀右边挎。学生在学习“载”时就想到把“木在下”改成了车在下。学习燕子的“燕”时,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竟然编出了“草头一口北拆开,再加四点燕飞来。”这样的儿歌来记忆字形。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一百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作为老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力求每一节语文课我们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总之,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语文作文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主要涉及的作文类型为记叙文和写景文,两种不同类型的作文在描写方法上有很大差异。写景作文景物描绘是重点,还要抒发一定情感,在写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另外需要注意写作过程中,并不是对观看到的景物进行记录,这样反而变成日记,正确的写作方法应该是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身情感。不过学生的写作经验比较少,很难掌握好写景作文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景作文教学

引言

写景作文主要是学生对周边的社会环境、自然景观等进行描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写作技巧的不二途徑。小学教材中有许多写景的优秀篇章,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引导学生学习与探究,鉴赏文本的结构、修辞、语言,感悟作者的情感,掌握写景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营造优良的课堂教学氛围,给予学生想象空间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优良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实现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发挥想象力。学生在进行想象时,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依据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引导与帮助。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平台,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能力,如教师在讲授《长城与运河》这篇文章时,可以先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引领学生在小组内自主互动地交流,可以让去长城旅游过的学生或者坐过飞机的学生分享所见所闻,带动其他没有去过长城的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思考。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如果你坐飞机在天空翱翔,那么你觉得你见到的长城会是什么样的?之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象画面与小组同学进行描述与思考,最后书写想象的内容。通过这种布置写作练习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写出简短的飞行记录,学生也会兴致高昂地加入其中,提升想象力与写作能力。

二、教会学生学习观察,学会融情于景

学生的写景作文所描写的景色一般要具有一定的特色,景物是一种客观存在,景物是客观的,不具备主观感情,但是当它与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即使辞藻不华丽,它也会变得具有情调和韵味。例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跟着作者的游览路线欣赏金华双龙洞的美。这篇游记从路上景色写起,随即对外洞、孔隙、内洞的描写一气呵成,最后以出洞结尾。在此基础上,作者以溪流为辅线,与作者的游览路线穿插交织,突出了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游览顺序是写景的一种实用方法,可以将景物和感受都融入游览路线中,体现景物的特点,描绘奇美的画卷。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假期多进行旅游,合理安排行程,善于观察,将自己感兴趣的景点描写出来,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巧用修饰,点缀景物描绘

在写作过程中,描写顺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必须有条理地对景物进行描写,同时要积累大量词汇,这样写出的文章会更加精彩,尤其是丰富的修饰,让写景作文更加引人入胜。写景作文中最常用的就是修辞手法,借助各种修辞手法勾勒出景物形象特点。修辞手法有很多种类,可以根据不同写作需求进行选择,让整篇作文更有画面感。例如比喻手法可以让抽象景物得到具体的呈现,而拟人手法让景物充满思想与灵魂,整个作文也会更加活灵活现,就像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中的《咏柳》,诗人贺知章就把春风比喻成剪刀,不仅让无形的风得以清晰呈现,同时也营造出了独特的美感。因此在写景作文教学中,应注重运用修辞手法,这也是写好文章的基础条件,确保内容精彩具有吸引力。

四、增加写作训练

写作能力的提升光靠老师教是教不会的,更多的是需要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对写作进行练习。对于学校来说,应当将更多的语文课堂变成作文课堂让教师有教学时间上的安排来对写作进行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在语文课堂上需要增加对于作文时间教学,同时增加更多课堂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老师在进行作文训练时应当控制学生的写作时间,避免学生在一篇作文时间花大量的时间,因为花费时间过长不利于学生写作思维敏锐度的提升,除此之外,老师还应当在课堂之外布置语文作业,在保证学生的作业量不大的前提下还需要在课后让学生多加练习写作。所谓熟能生巧,大量高效地写作练习必然能够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五、借助教学评估,严把习作内容

对一节课堂的评价,虽然没有一个固定且完全公认的标准,但是应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师需要以发展的观点去评价课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独评价学生状态的方式会弱化甚至剥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课堂评价标准,但是关于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上的评价,教师不能只凭借传统的提问方式或者考试检测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而是需要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从生生评价、师生互评、教师评价、自我评价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评价。课堂评价具有鉴定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还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决策,所以借助教学评估,严把习作内容,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写作效果和教学效率,将会在最大限度上改善语文写作课堂教学现状。

结束语

总之,写景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在作文中融入情感、披文入画的有效手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再现景物,运用独特的语言表现景物的特色,同时融入学生的情感,呈现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卷。

参考文献

[1]张罗萨.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教学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1(10):45-46.

[2]卞平.小学语文写景作文的专题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12):28.

[3]朱雪娟.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教学的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12):56.

语文作文论文范文第6篇

自从恢复高考后,高考作文已经走过三十多年了,如果要谨慎地总结其成绩,或许有两个方面还能够让人满意。一是:考生在压力那么大、时间那么紧的情况下,能写出一批让人眼睛一亮的作文,而且这些作文也都颇具创意。比如2000年江苏考生用戏剧形式写出《四幕剧》,2001年四川考生用病历诊断书写出《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2004年江苏考生改编《孔雀东南飞》,写出《孔雀东南飞新传》,2005年四川考生用古风体写出《永远的谭嗣同》,2009年湖北考生用古诗体写出《站在黄花岗烈士陵园门前》。这些作文或嫁接文体,或巧用古体,都在文体上创出新意,赢得阅卷老师的喝彩。我们要感谢这些孩子的作文天赋,他们在文体上别出心裁,趟出了一条光明之路。二是:几乎每一年的高考总会出现一篇或两三篇,不按套路出牌、另辟蹊径、大胆的另类作文。比如2001年江苏考生用文言文写出《赤兔之死》,2003年陕西考生用新诗体写出《无题》,2010年江苏考生用古文字写出《绿色生活》。这些作文剑走偏锋,写出了让我们耳目一新的作文。我们也要感谢这些孩子,他们用自己敢于尝试的精神和勇气,为高考作文划出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这些孩子,他们挑战作文评卷的机制和标准,考核我们的胸襟和气度。虽然这是比较冒险的做法,或许只有部分人认可,但是这两类作文,的确可看作是近三十年来高考作文最大的成就。

但是,对高考作文的批评和责难从来就没有停止,因为高考作文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病灶从生的现象!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个病灶:作文观念陈旧有误

在教学观念上,主要是两种有缺陷的作文思想在阻塞我们的作文道路。

第一,叶圣陶先生“阅读是作文的基础”的思想。叶圣陶先生强调阅读比作文更重要,他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以捉摸的阅读程度”(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又说,“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教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总而言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叶圣陶《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有误的作文教学思想。过分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势必会削弱写作的独立性和重要性,致使写作逐渐失去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现在的语文教学,几乎是阅读教学独霸江山。反映在高考中,尽管作文的分值占了60至70分,但有效的作文教学指导仍然是“东北乱炖”,你教你的,我教我的,一片杂乱无序的混乱局面。

第二,苏联教育家拉德任斯卡雅的“能力与文体并行论”的思想。拉德任斯卡雅继承苏联作文的传统,在肯定“语言中心论”和“文体中心论”的基础上,强调作文的一般写作能力和特殊写作能力。他把一般写作能力规定为:审题和表现中心思想的能力、搜集和系统整理材料的能力、用体裁表现文章内容的能力。在记叙文、描写文和议论文三大体裁里,他又规定了若干能力,比如记叙自己所经历的一件事的能力,描写动作、过程和人物外貌的能力,回答作文提出的问题的能力等等(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这些能力看上去很有价值,但其实很浮虚,而且过分专注于文体的训练。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尤其是高考作文指导,就是在给学生讲审题,讲中心思想,讲选材;就是在给学生讲记叙文,讲说明文(或描写文),讲议论文。很显然,这是一种陈旧的作文教学思想,它捆住了我们的手脚。而且什么是记叙文、说明文(或描写文)、议论文,什么是审题、中心思想、选材,谁又讲得清楚?或许这些根本就是一笔糊涂账。在一笔糊涂账里,却要求我们的孩子摸爬滚打,强化训练,又会得到什么好结果?

我们大家都知道,作文教学是自成系统、自有规律的,怎么能够说阅读决定写作呢?早在东汉时期,写作就已经独立为一门课程——鸿都门学。生员经过考试后,在鸿都门学里专攻尺牍、小说、辞赋和字画等,这就是写作课的开始(潘新和《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前言》)。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某些高校里写作学也独立设科。这一切都充分说明,写作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我们还经常说,多读多写,才能写出好作文,这说明多读是重要的,但多写也同样重要!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思想严重削弱了写作的独立地位,致使作文教学陷入了混乱无序的局面。我们大家也都知道,作文能力强不强,一方面取决于作文训练本身,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写作者本身。我们的写作传统,历来都强调做人对作文的重要性。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沈德潜《说诗晬语》);徐增说,“人高则诗亦高,人俗则诗亦俗,一字不可掩饰”(徐增《而庵诗话》);纪昀说,“人品高,则诗格高;心术正,则诗体正”(纪昀《诗教堂诗集序》)。说到这里不用再举太多例子了,我们已经十分明了,做人对写作是何等重要!拉德任斯卡雅的作文思想,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她只专注于作文本身的训练,而且还只是专注于文体训练,她严重忽略了做人的训练,致使作文教学机械地陷入纯粹的技术操练层面。

现如今,消费主义快马加鞭,每时每刻都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急功近利、功利为主,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谁又去提作文主体性的问题呢?报刊上见得最多的,就是作文辅导一类,具体地说,就是技法流行。这真是悲哀啊,我们这是买椟还珠了!

第二个病灶:作文教学效率低下

高考作文教学(或称高考作文辅导),从表面上看,是风生水起,一片繁荣景象,其实,真实的状况却是,方法混乱、效率低下。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徐江,曾明确地表示过对作文教学的“不满意”。他说,“中学语文界目前的辅导水平如何,我不为之打分。但我的学生告诉我,他们不满意。……我从电视台的‘名师名课’节目中,从报纸的‘名师家教’栏目中,从各出版社出版的‘名师辅导丛书’中,听到、看到、读到不少名师关于高考作文的辅导信息,我的感觉与我的学生一样——不满意。”徐江教授指出,高考作文辅导有“一强两弱”的问题,所谓“一强”,就是辅导者“教化意识”强;所谓“两弱”,就是辅导者“思辨思维能力弱和写作理论素养差”(徐江《高考作文辅导再辅导》)。不管是否承认徐江教授所说的这个“一强两弱”的问题,作文教学效率低下恐怕是个不争的事实。

但徐江教授只说出了高考作文辅导的一部分真相。在高考作文辅导方面,我们的一些老师,长期以来只注意教学生作文,不注意教学生做人,导致写作和做人严重断裂,学生只明白怎样审题、选材、构思,却不明白写作文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们只知道为了分数,这恐怕也是真相之一。还有,在高考辅导这块有着巨大利益的园地里,名师走穴的江湖气息和作文技法的八卦演绎,恐怕也是一日盛于一日,说它甚嚣尘上,扰乱秩序,怕也不为过。但要说这里头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怕也只有这些“走穴大师们”才心知肚明。

其实,回顾一下20世纪的作文教学,我们还是有值得骄傲的资本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大批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其中北大附中的章熊老师提出的“语言——思维”训练模式,北京月坛中学的刘胐胐老师和首都师范大学的高原教授提出的“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模式,不仅影响深远,而且卓有成效;即便是专注于技术层面,也涌现了如湖南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教学法”。但是现在,环顾我们的作文教学,又有几人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思想,又有几人在认真地探索作文教学规律呢?高考作文市场是大,但也很小,小到几乎没有一个人把高考作文作为一门课程来研究。有限的一点研究,也仅限于对高考作文命题的批评。真正是:高考作文辅导,办班无数,思想为零。这又是一种悲哀!

第三个病灶:作文命题百孔千疮

笔者以为,好的高考作文命题应该有四个基本标准:第一,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帮助学生打开心灵和想象的闸门,使学生有所发挥;第二,能引领作文教学的方向,既考查学生做人的水准,也考查学生作文的水平;第三,题目既出人意料,又恰在情理之中;第四,有自己独立的品格追求。但非常遗憾的是,近三十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在上述四个方面,都做得不够好。有些题目过于成人化、教条化,根本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命题,所命制的题目或者主题先行,或者板起面孔训人,让人无话可说。如1982年全国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004年浙江卷“人文素养与发展”,2005年重庆卷“自嘲”,2006年湖南卷“谈意气”,2007年重庆卷“酸甜苦辣说高考”,2009年四川卷“熟悉”,2010年湖南卷“早”等。这样的题目又怎么可能帮助学生打开话匣子,让学生有话可说呢?也有的题目患有软骨病,跟风趋势,俯首社会热点,给猜题押题或宿构套写者留下空间。如1989年全国卷“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2001年全国卷“诚信”,2007年湖北卷“母语”,2008年全国卷“汶川大地震”,四川卷“坚强”,2009年江西卷“圆明园兽首拍卖”,辽宁卷“明星代言”,2010年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等。这样的题目因为主题先行,能写什么和不能写什么,早已经规定得清清楚楚,学生又有多少可以发挥的空间呢?还有一些命题,追奇求怪,漏洞百出,比如2002年全国卷作文材料,有人质疑它违反生命科学,缺乏医学常识;2006年福建卷,命题者则提供的三句话,“诸葛亮借箭不满十万支”、“戈多来了”、“留下一点空白”,彼此孤立,毫无联系,不明所以;2007年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半通不通,留人笑柄;2008年北京卷“瓶子、沙子和水”,胡编乱造,故弄玄虚。这些题目,材料本身就已经漏洞百出,让考生觉得云里雾里了,又怎么可能靠这样的题目帮助学生写出好作文呢?

当然,高考作文命题在这些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创建了话题作文的命题模式,命题的开放性程度越来越高,开始注意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等等。但高考作文命题仍然是问题多多,高考作文命题者仍然是任重道远啊!

第四个病灶,作文内容缺乏真意

缺乏真情实感,是高考作文最大的病灶。我们大家都知道,曾有一段时间,当然现在也仍然有不少考生(与命题有关系),不惜牺牲自己的爹娘,生造故事,假说悲惨,想赢得同情,获得一个好分数,而这种极端不负责任、昧着良心胡编乱造的现象,就是缺乏真情实感的一个具体表现。

但更多的作文表现为:演绎有余,创造不足。不少考生——或者说大多数考生,遵循老师传授的新八股作文套路,以演绎为功;至于创造,早就丢到爪哇国去了。这些文章的共同特点是:结构呈“三层五段式”。就是开头提出看法,中间分别举出两三个事例,两正一反,或两反一正,结尾照应开头,重申观点。因为不限定文体,所以大多数文章都写成一种夹叙夹议的散文体式,叙述、抒情和议论兼而有之。许多高分作文,也都是这种模式。这种文章,基本上可以不写自己的所思所感,因为所列举的事例都是平时准备好了的。考生在考场上只要往上套就可以了。而所写也不外乎屈原、司马迁、苏武、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鲁迅、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就是不写自己的生活,更不可能写自己的心灵和情感。而且不管什么题目,都强行地往上套。开头写得漂亮一点,中间用三五段分列二三个事例,最后以点明主旨收尾。文章千篇一律,仿佛是从大工厂流水线上一起输出的产品。真真叫人头痛得很,但也无可奈何!“纵然一夜风吹去”,即便判卷人偶尔打压一下,“桃花依旧笑春风”,因为这种作文最保险,所以依然最吃香。

为了更好的看清这种作文面貌,我们来看一个片断:

赏善,与圣贤往哲对话,晓道德仁义,修己身美好品格。与尧舜对话,知爱民之心,仰圣帝品行;与孔孟对话,知礼仪不可废,养自身浩然正气;与墨翟对话,知兼爱非攻,存平等博爱之念;与汉武对话,知大汉霸气,虽远必诛;与史圣对话,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与子美对话,知沉郁顿挫,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志;与稼轩放翁对话,知破国之恨,留忠诚之心;与鲁迅对话,知民族劣根,横眉冷对……与先贤往哲交谈,以其智慧浇灌己身,幻化成赏善之翅,使己身明理晓德,遇善事而兴叹,遇不平而拔剑,遇腾达而不狂妄,遇顿挫而不丧志。

知恶,看王朝兴败,看楼起楼塌,知恶不可为。看桀纣猖披,亡国害民,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看始皇隋炀,短命王朝,知仁义不施攻守之势互异;看秦桧谄媚,污忠谄主,终落得白铁无辜铸佞臣,知小人不可为,远佞而近忠;看崇祯自斩大将,自毁河山,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看满清自醉,天朝上国,终落得火炮轰门,丧权辱国;知自满等于自毁,需时刻严谨自谦……看史中往事,以古之恶人惊醒己身,幻化成知恶之翅,使己身远退恶事,不坠颟顸之渊薮,成就洞若观火之金睛,洞悉世间恶事。

这是一位北京考生写的,2009年高考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此文作为优秀作文曾发表在京城一家报纸上。实事求是地说,考生能在考试这样的环境下,写出这样的作文,我们应该感到满意。文章内容充实,辞采华丽,善恶对比,章法分明。但请各位注意,这样的文章,通篇其实都是在演绎,只要平时背熟这些材料,一一罗列,先正后反,再加上语言功底好,就能轻松地炮制出这样一篇作文。然而问题是,这样的作文有什么真情实感可言?学生真实的思想,独立的见识,个性的思考,又去哪里寻找?

更令人悲哀的是,我们的学生早已经不会说话和思考了,他们已经丧失了敏锐的眼光和批判的锋芒。著名特级教师、杂文家王栋生先生曾撰文呼吁,要培养学生评论世事的能力,他认为,“一个没有评论世事能力的人,在社会上往往只能扮演庸众”(王栋生《要培养学生评论世事的能力》)。王老师从一个侧面,说出了作文教学中“人的缺席”的严重后果。是啊,一个人没有批判意识和批判眼光,他就不会独立思考问题,就不具有分析和评判一件事物的能力和素养,那他也只能是一个庸众或看客。由此推演到一个民族,如果一个民族也是这样,这不就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吗?

所以必须重塑高考作文的尊严,还高考作文一个朗朗乾坤!同仁们,是时候了,该醒一醒了!

[作者通联:北京朝阳区教研中心]

上一篇:货币市场基金论文范文下一篇:人文素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