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就业指导论文范文

2024-05-09

研究生就业指导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研,并把各种媒体报道及相关研究部门的研究数据作为参考,把困扰国家、社会及家庭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从国家与社会、家庭与个人两个方面找出了形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诸多因素。可为制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进展。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困难 因素 分析

一年一度的就业季,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困扰民生及普受社会关注的大问题。连续几年近700万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头等大事。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每年都会出台新的政策与措施。但结果还是不尽人意,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找出这些问题并分析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才可能有的放矢的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与措施。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所在,也是保证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利国利民之举。

当前,由于整体就业环境不太理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我们通过对不同区域(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地区及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同学校(高职院校、普通本科及重点院校)、不同学历(高职生、本科生、硕士生)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就业难的原因各有不同。究其原因十分复杂,我们经过梳理分析后认为大约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都在制约着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之路。

1 国家与社会方面的原因

我们国家衡量人才的标准和用人标准还存在着十分陈腐的“官本位”观念,社会上的用工制度与政策也存在着各种不合理的地方,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1)官本位的观念与体制。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多把考上国家公务员作为就业首选。但不同地区、不同毕业学校、不同学历也有所差异,南方沿海发达地区对此已有所看淡,而高职生和普通本科生由于自身条件也较有自知之明,也只把考上公务员作为一种奢望。而北方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其中不乏重点院校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则把考公务员作为就业的首选。这是跟我们用人的特殊管理体制直接相关的,是我们用人观念的问题。用人单位长期形成的统一标准就是看学历有多高,从哪个学校毕业,也就是当公务员的标准。这种官本位的体制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也决定了大学生就业观念上的固化。

(2)就业市场供大于求。

我国整个就业市场的现状,不仅是总量上的供过于求,还有结构性的供过于求。由于在我国总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大背景下,需求方面的不足是造成供给方面不太适应的主要原因。

社会上需要大学毕业生从事白领工作的岗位需求不足。一是由于中国处于国际分工地位的底部,新增加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二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产业结构不甚合理,特别是第三产业不够发达造成的(我国第三产业才占到全部GDP的38%左右,而一般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可达到60%~70%)。使得我国就业市场呈现出“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也是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3)用人单位聘用政策有失公平。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应届大学生时也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一是选人学历化、名校化,无形中造成了就业竞争的加剧;二是存在性别歧视,过多的考虑女大学生工作与生活上的劣势;三是过分的看重工作经验(据调查有超过74%的用人单位倾向使用具有一定经验的社会从业人员),而忽视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四是在招聘专业上设置了一些障碍,过分的强调毕业生的专业对口,也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程度。

(4)有些企业用工制度不甚合理。

一些民营企业用工制度不甚合理,不愿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缺少社会福利,起薪低、升幅小,还有苛刻的罚款制度等现象。大学生觉得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模糊,不稳定、待遇差。担心民企不规范,加班没点、加薪没谱。缺乏安全感,社保、职称、档案管理等没有保障。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同学相比没有面子。这些都促使大学生不愿选择民营企业就业,无形中减少了就业的机会。

(5)就业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受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单位都不招人或少招人,甚至持续裁员。尤其是一些做外单加工的企业,受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大。外单的大量减少,不得不靠减员来维持企业的运转以应对危机,这也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显。

2 家庭及学生方面的原因

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在某种意义上,不是难在找不到工作,而是难在找不到高端工作。这既有学生及家长观念上的原因,也有其自身能力上的原因。一位资深人力资源总监曾表示,目前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依然是求职大学生群体心态、期望值过高等方面的问题。

(1)就业观念不太适应市场。

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一些误区,家长们对待子女培养的终极目标都是希望子女能成龙成风。在子女的教育上都希望孩子从小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上幼儿园直到考大学都在为此而博弈。大学毕业家长多希望孩子就业能够到大城市、大单位,当领导、做白领,而不愿到基层、小企业去工作。造成了愿望与现实的脱节,使就业困难无形的加大。

(2)期望过高和从众心里使然。

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一些误区,如流行“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观点。从众心理严重,就业没有主见,别人考公务员我也考,别人考研我也考研。缺少自主和自立意识,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使就业困难无形的加大。

(3)急于求成或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有些人不想也不能吃苦,只想找工作轻松、报酬丰厚的工作,选择工作过于挑剔,从而增加了就业的难度。而有些人有急于求成的工作态度,心浮气躁、眼高手低、缺乏责任心,刚上岗就想从事管理工作,稍不如意就快速离岗,反复在求职的过程中,迟迟不能真正就业。

(4)就业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不强。

学生入学时没有认真分析市场的需求和趋势,所选择的专业方向和教育类型已不适应市场的变化,或所学的技能和企业需求有所脱节,求职时表现得又不够自信,过分紧张,缺乏一定的求职技巧,表现不出自己的真实能力,人为的加大了就业的难度。

(5)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缺少创新能力

大学生在校学习只能说是前期工程,如果不能汲取书本以外的知识,在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实现自身价值。

而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想选择自主创业,通过自主创业来降低就业的压力,但是自主创业却有更高的要求,其中目前大学生最缺少的就是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如果再缺少天时地利人和的创业条件,便很难在自主创业中站稳阵脚。

(6)大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强

目前,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很少学习生活、工作中需要的其它知识与技能。还没具备满足社会对所需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还不能让自己立足于社会。当毕业后面临复杂多变的社会时,对里面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和充满着各种未知的因素,还不能应付自如的周旋于复杂的人事关系中。经常为一些琐事离岗,反复在求职的过程中,迟迟不能真正的就业。

(7)大学生缺少明确目标及责任意识

大学生在校期间没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和职业倾向等,做好职业生涯

规划,有的放矢地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能在选择就业之前充分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而是乱投一通简历。在求职前也没能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定位,上岗工作后也不能积极肩负自身的责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动辄跳槽,不能对企业、对自己负责。缺少责任感与诚信度,不能为自己打下良好的就业基础。

(8)大学生就业流向的比例不合理

大学生的就业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其中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其中自主创业比例只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所以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突出原因。

(9)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布局不均衡

大学生就业大多数愿意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北、上、广是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有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在某种空间上的相对过剩,这些都与大学生选择就业的观念密切相关。

正是以上诸多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我们只有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的根源,才能真正的找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方法依据。

3 结论

好的就业政策还要靠专业的机构和有专业素质的人员去落实,社会大环境的改善要靠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来促进,首先应该是教育机构就业教育理念的更新,其次则是人们就业观念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储朝晖.官本位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应届毕业生求职网www.yjbys.com,2013-02-18

[2] 苏海南.五大原因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应届毕业生求职网www.yjbys.com,2013-02-18

[3] 杨伟国.就业能力等三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应届毕业生求职网www.yjbys.com,2013-02-18

[4] 黄敏.为何就业如此难.应届毕业生求职网www.yjbys.com,2013-02-18

[5] 杨文.毕业生为何不选民企就业.山西日报www.sx.xinhuanet.com,2013-06-17

[6] 车辉.调查显示近六成大学生没有实习经历.工人日报,人民网www.people.com.cn,2013-06-17

[7] 张清俐,张杰.2013毕业季学者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中国社会科学在线http://www.csstoday.net/Item/80770.aspx,2013-06-17.

研究生就业指导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目前导致农民就业困难的因素很多,而理论研究的非科学性是其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从7个方面对理论研究的非科学性进行了初步的阐述,以期更正理论研究的航向,为尽快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理论研究;非科学性;农民就业;问题;表现

1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按照马克思的设想不应该存在农民问题,也就不存在农民就业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下我国人民一提到资本主义生产,便在头脑中油然跃出一幅清晰的画图,以及随即而出的有关种种概念:以追求超额利润为直接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不断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不断排挤出大批的失业工人;以竞争和无政府状态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资本的鲸吞或破产,或者由于资本投资方向的改变,不断造成工人的失业或流动;在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当危机到来时,工人大批失业,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减少;在复苏到高涨阶段时,就业增加,资本需要大批的劳动力。应当说在以上几种情况下所发生的工人的失业、待业、流动或转移,以及在这种过程中生产力所受到的破坏和劳动者所承受的苦难都是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为基本原因的。这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治之症。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和计划调节的实行,社会则有可能赋予每个劳动者就业和尽其所能的劳动权利,并根据社会生产的需要把劳动力分配于不同的生产部门,从而有效避免资本主义那样的工人失业和频繁流动。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所在。基于以上认识人们通常就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流动和转移看作社会宿弊,而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必要的劳动流动和转移视为重走资本主义的回头路,似乎人为地劳动的稳定和凝固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或计划经济的要求。基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我们采取用工统包,招工统配的就业制度,使人员无法进行合理的流动。在农村则实行土地上的自然就业,这也是一种包下来的就业制度,这样形成中国特色的二元就业结构,尽管用工单位用不了这么多人,但是在这种就业制度下看不出有人失业,而中国农村土地上的就业量由于实行集体经济,所以也无人去关心土地上的实际用人量,这样中国农民的就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掩盖起来。

2对西方经济学理论采取否定的态度

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很长的时期,理论界、学术界对西方经济学理论采取了否定的态度,这就使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理论讨论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对就业与失业置之不理,甚至提出失业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1]。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下根本不存在失业的现象。既然不存在,学者们也就用不着去研究。再说就业与失业是两种制度优越性比较的分水岭。特别是人口问题,西方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尽管提出的人口理论从总体上看是不科学的,但是有一点值得思考:人口的过快增长对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就业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马克思也是承认的,过剩人口的存在是导致失业经常发生的根本原因。可惜,我国理论界在盲目排外思想的指导下错过了控制人口最佳时机的研究,给当前人们的就业带来劳动力供给偏大尤其是农村人口基数过大,在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增加了农民就业的困难。

3重视一般生产研究,忽视生产一般研究

长期以来在经济学的研究中我国学者一向重视和习惯于“一般生产的研究”,即对各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生产的研究,并通过对比法得出资本主义如何、社会主义如何的种种结论。这种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正如马克思指出:“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2]。但是我们在重视“一般生产”问题的研究时,也必须注意“生产一般”问题的研究。正如马克思指出:“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标志,共同规定。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复,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2]。“对生产一般适用的种种规定所以要抽象出来,也正是为了不致于因见到统一(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总是一样的,这里已经出现了统一)就忘记本质的差别”[2]。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在重视资本主义一般研究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不同社会制度下生产一般,即某些共同规定的研究,并指出:“如果没有生产一般,也就没有一般的生产”[2]。但是我们忽视了生产一般问题的研究,在以往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往往是牢记了资本主义生产与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差别,但却忽视了甚至否定了生产一般意义上的某些共同的规定性,或者叫做统一性。事实上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对过剩人口、失业大军、流动过剩人口等范畴时,一方面是从生产关系角度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指明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这里的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指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因为马克思所指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指在资本主义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马克思的设想是不一致,我们的社会主义是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下才能根除这种宿弊。而另一方面,马克思也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说明劳动的流动和转移又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指出:“现代工业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作最后的形式。因此,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以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现代工业通过机械、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3]。这也就是说,当我们排除掉资本主义社会中因特定生产关系所造成的劳动者的失业、劳动的频繁流动和转移这些不合理的成份之后,还有一个因近代工业技术基础不断革命而引起的劳动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流动和转移过程中的劳动者的待业是基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按照目前的说法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与资本主义特定的生产关系无关。这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同样存在劳动的流动和转移,也同样存在失业待业问题。而这种失业待业不存在阶级差别,也就是说农民同样存在失业问题。

4把农村社会当作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来研究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使得广大农村社会的运转同城市截然不同,导致学者们把众多的精力放在城市的就业与失业方面,而把农村社会当作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当作工业化资金积累的一个源泉来看待,在实践中用土地上的自然就业(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农村就形成了土地的集体所有制,集体每个成员都有权在土地上实现自然就业)来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使众多的农民在低水平上维持生存,农村表面上呈现出一幅平静的画面,所以农民就业问题没有成为矛盾的焦点。也就没有引起学者们的重视,这就为当代中国农民就业困难埋下了隐患。改革开放后,由于家庭承包制的实行,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终于浮出水面。特别是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尤其是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得人才能够自由流动,从而出现了失业与职位并存的局面,即城市里出现了有人没有工作可干,同时又存在着许多职位没有人去干的现象,这些职位大多是脏累差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想到了农村富余的劳动力,由此开始了对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

5理论研究的依附性

新中国成立后,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但是不同时期指导思想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不同的,因此,农民就业问题就服从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导致理论研究没有寻找到农民就业的规律性,从而使得农民就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6理论研究的滞后性

对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经历了多个阶段。家庭承包制的实行使得拥挤在狭小土地上的众多的农民的就业问题终于爆发出来。对这个问题如何看待,学者们的研究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其实这是表层研究,没有深入到实质性的问题,后来出现了民工潮才逐步涉及到就业体制问题,在农民收入同城市居民收入拉大的情况下,才涉及到公民待遇问题,最后才意识到城乡统筹发展问题。这表明理论界的研究始终落在农民就业问题各个时期不同表现的实际情况的后面。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脱离理论指导的实践必然是盲目的实践,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理论研究必须要有超前性,这是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不能因为个人的得失而不敢进行理论上的创新。

7理论研究往往与政治挂钩

以往即使有的学者看到了中国的就业与失业问题,他们也采取前车之鉴,因为1957年反右斗争给广大知识分子(其中包括众多的研究人员)以极大的心理创伤,使他们的研究避开了与政治的牵连。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任何理论研究特别是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不应该同政治联系在一起。在学术研究上应当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进行,不应该用政治的标准来衡量学术研究的成果。目前可喜的是在我国理论界终于承认了失业问题的存在,但是农民的失业问题是如何定性的,如何计算的,目前我国官方统计仍没有给予正面回答,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许涤新.简明政治经济学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1(8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第87~88.

[6] 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第533~534.

研究生就业指导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农村

A Study on the Employment of Landless Peasants

——A Case Study of Xiaoxian County, Anhui Province

JING Yuping et al.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00, China)

Key words: Landless peasants; Obtain employment; Countryside

2020年4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正式批准萧县、临泉县、阜南县、阜阳市颍东区等9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自此萧县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任务,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脱贫任务已经完成,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使农民富起来。当前,开展新农村建设、调整农村布局、建设美丽乡村正在不断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必然会涉及拆迁重建任务,导致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问题。土地的征收利用,涉及农民的利益,农民以土地为生,在土地上进行生产劳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失地农民问题日益严重,失地农民失去了维持生活的途径,他们该以什么为生?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十分严峻,失地农民由于缺少一技之长,很难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通常面临着失地即失业的状况。而如何促进失地农民就业这一问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1 萧县概况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局。萧县是皖北重要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115.2万,耕地11.33万hm2。萧县是宿州市下辖县,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部位和华北平原的东南边缘,素有“四省通衢”之称。萧县有20个镇,3个乡,其中失地情況较严重的是龙城、白土、官桥、永固4个乡镇。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平原地形导致了这里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民数量巨大,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而近年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却日渐减少。这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所获得的经济利润,无法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中青年农民纷纷外出打工,农村中更多的是“386199”队伍,劳动力大量缺失。很多农民全家搬迁到城镇,导致土地撂荒,农田闲置,农产品产量下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田被征用,城镇周边农村是首先被征用的,近几年扩展到了农村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土地流转、合村并镇以及一些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使得大量农田被征用,农民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土地。

2 萧县失地农民现状

2.1 农民大量外出务工 2020年,萧县常住人口105.46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萧县常住人口减少76319人。由于安徽省近几年的发展重点都是在合肥等一些大城市,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流失异常严重。萧县位于平原丘陵地带,以小麦玉米为主要农作物。近年来土地征收较严重,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收之后,失地农民多选择外出务工,从事体力劳动,且多去江浙地区,从事体力劳动,收入较高。但社会保障水平低,工作强度大,流动性大。多是临时性从业,春节才会回家,有些甚至在工作地方扎根买房。

2.2 土地征收租金不合理 2020年政府公布了新的征地补偿条款,新的补偿条款规定了地方补偿的新规定,补偿金额一般按照土地原用途进行补偿,住房用地补偿金额高于其他用途的土地补偿金。开发商征用土地的用途也决定了土地的补偿金额。虽然政府公布了征地补偿款,但各个地方却并没有贯彻落实下去。补偿金额到了地方农民手中却是少之又少,更有很多地方拖欠农民的补偿款。萧县多地也出现了征地农民补偿款长期拖欠的现象,开发商对农民征地补偿款长期拖欠,农民索要无门,导致失地农民权益受损。

2.3 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农村地区的农民习惯了日出劳作日落休息的生活方式,习惯了小农经济的传统生活方式。中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的闲暇时间较少,受季节限制较大,平均每天都要在农田进行劳动。在农忙时节较忙碌,其他时间可以自由劳作,灵活性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直接且密切,范围较小,以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为主,社会流动性较慢。随着土地被征收,农民失去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闲暇时间增多。一次性的土地补偿金,使得部分人得到了大量的征地补偿款,便在家靠补偿款生活;也有部分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生活融入感低。

3 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

3.1 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就业岗位不足 萧县位于皖北地区,工业发展滞后,近年来虽然引进了一些工厂,但多是发达地区遗弃的高污染高能耗性企业,这类企业对环境的污染极大,使得地区环境遭到破坏,而当地的经济并没有因此得到提高。稀少的工厂以及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无法满足当地农民对就业岗位的需求。据悉,萧县的工厂工资平均每月两千元左右,而江浙等发达地区外出务工人员月工资可达到七八千,虽然所处地区的物价不同,但巨大的工资差使得失地农民纷纷前往江浙等发达地区务工。

3.2 失地农民知识水平不高 无论是青壮年失地农民还是老年失地农民,都受到了知识水平的限制。据统计,失地农民平均受教育水平在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不高,其中文盲率在60岁以上失地农民很高。文化水平限制了他们外出务工,而大量的失地农民无法获得一些低强度的工作岗位,只能从事高强度高劳动性质的工作。失地农民知识水平也限制了他们的思路和眼界,他们得到了征地补偿款便不想去劳作,养成懒汉思维,只想坐吃山空。对于工作的需求不大,且好高骛远,不满意于一些工作岗位,不想从事高强度的工作,看不上低收入的工作。很多的失地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赋闲在家,这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3.3 农村地区老龄化严重 2018年,安徽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从各个地方老年人口情况来看,老年人口总量前3位的是阜陽、合肥、宿州。萧县位于宿州市,其老年人口总量大,萧县农村老年人口比重不仅高于城镇,而且增长速度较快。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了老弱病残,其中老年人占比最高,农村老年人受身体和心理的影响,不能也不愿意离开农村地区,他们习惯了农村的生活状态。很多地区也出现了“空心村”的现象,很多家庭举家搬迁到沿海城市,留下的都是村里的老年人。

3.4 社会保障水平低 在社会保障方面,城乡之间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项目设置、筹资给付、公共资源配置、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农村地区由于拥有土地等不动产,土地保障了他们的全部权益,而城市居民在城市参加一系列保险,拥有基本生活保障。失地农民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由于社会的发展,城市扩张,产生了失地农民。失去土地的农民失去了一系列的基本权益,特别是老年失地农民,他们已经没有了从事大规模机械生产的劳动能力,又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失去了经济来源,一时的征地补偿金并不能满足长久的生活。农村居民参加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意识比较薄弱,很多失地农民没有参保,在年老之后失去了生活保障。

3.5 土地流转利用不合理 萧县部分地区把土地流转承包给种粮大户,而这些土地的流转周期都较短,3~5年为主,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不完善,流入侧规模化经营能力不够。有些土地流转也存在着租期太长,租期十年以上的情况,农民讨要困难。然而土地的承包并没有给农场主带来利润,反而使得很多农场主血本无归,这主要也是由于规划经营不合理导致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土地长期撂荒的情况,土地承包出去之后,开发商由于资金或其他原因没有进行开发,使得土地长期闲置,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4 失地农民就业的解决对策

4.1 走农业机械化道路 在当前形势下,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大事,是国家必由之路,集中区域人口,把宅基地腾出来变为耕地,把耕地集中起来进行机械化劳作,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不能阻止,只能顺应发展谋求出路。农田的大规模种植有利于产业化发展,节约人力物力,发展规模化种植。最近几年国内土地流转迅速,规模化种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相比于全国其他地区,安徽省土地流转速度较快,其中以萧县地区突出。近几年萧县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地区土地流转迅速,土地的规模化种植趋势明显。

4.2 开展职业技术培训 政府要高度重视对失地农民给予资金扶持,进行就业指导,开展就业培训班。要立足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对失地农民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针对中青年群体,利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班,为失地农民提供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另外,还可以针对市场需求,对一些企业工厂的技术需求进行了解,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政府要发挥作用,利用基层力量,多关心失地农民现状,多了解、多沟通,为失地农民提供专业化指导,帮助失地农民走出困境,做好兜底工程。

4.3 发展特色产业 针对各个地区不同的情况,发展特色产业。对于不同的地区,分别给予不同的发展策略,注重因地制宜。萧县被称为“果海粮仓”,是中国葡萄之乡,水果种植面积广,产量高,其中萧县的葡萄发展历史悠久。然而近几年产业特色发展力度不大,很多特色种植作物遭受滑坡现象,大面积的果园被铲除,改为工业用地。对此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支持,注重特色化产业化发展,给予农民技术上的帮助,提供小额贴息贷款等优惠措施,扶持特色农业发展。要加大对果园的保护力度。邀请专家对农民技术进行指导,提高果园产量,使农民增加收入,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加快建立萧县水果产业“三大片、一条线”的区域化分布局。

4.4 以土地换保障 相比于一次性发放的土地补偿金,失地保险金更能保障农民的长久权益。这样做也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发生规模化返贫现象。城市职工退休之后有养老保险等保障,而农村老人在以前可以靠土地维持基本的生活,但是土地被征收之后,老年农民受到年龄体力的限制,无法进行体力劳动,只能依靠土地补偿金来生活,但是单一的补偿金无法满足老年农民的长期生活。政府对失地农民给予土地换保障的措施,有利于失地农民长久权益的保障。这不仅有利于老年失地农民,对于广大的青壮年失地农民也是有利的。失地保险金可以使农民获得长久的生存保障,维护其合法地位,使其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璟.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农民持续增收互动互赢[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21):247-250,254.

[2]黄庆玲.近郊失地农民就地城镇化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6):100-108,105.

[3]鐘彦峰.城乡融合视域下农民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内在机理探析[J].农业经济,2021,4(01):88-89,88.

[4]张倩文,周璞.土地征用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以江阴市新桥镇圩里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3):37-39,37.

[5]齐艳华,吕欣,史彩霞.典型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安置模式探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01):74-76,75.

[6]张成甦.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的海南失地农民创业问题与对策[J].农技服务.2020,37(3):97-101,100.

[7]唐梅芝,王忠政.基于满意度视角的吉林省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的农民双创教育研究[J].农家参谋,2020(20):19,40,36.

[8]蓝宇蕴,曾芷盈.集体土地收益分配与村民生活形态的变迁——以新丰村集体分配为例[J].学术研究,2020,4(12):48-57,177,50.

[9]朱冬亮,黄增付.老年农民在乡非农就业的形成机制及问题破解[J].观察与思考,2020,4(08):55-64,55.

[10]冯征,简战超.让致富道路更宽、农民腰包更鼓——湘潭市打好促进农民工创业“组合拳”[J].新亮点创时代,2020,4(12):30-31,30. (责编:张宏民)

研究生就业指导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持续增收问题,持续增收的关键是农村劳动力是否能够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仅推动了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也会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顺应了安徽省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趋势,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开发了农村人力资源。但是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受到就业创业观念淡薄、技能素质偏低、公共就业服务滞后、组织化程度低、城镇化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加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深化转移就业公共就业服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产城融合,产业优化升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全方位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增收;就业稳定

Key words Rural labor force;Transfer of employment;Farmers’ income increase;Employment stability

基金項目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11-12D337)。

作者简介 杨璟(1968—),男,安徽望江人,副教授,从事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4-02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农民工就业”[1]。稳定农民工就业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定量指标,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要深入落实好积极就业政策,增强公共就业服务和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村劳动力多渠道稳定转移就业,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在当前疫情冲击和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当务之急就是要拓宽农民转移就业增收渠道,一方面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农民工稳岗就业政策支持,实施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行动,积极拓展异地城镇稳定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另一方面全方位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为转移就业进行精准对接,确保顺利转移异地稳岗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以保障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2]。

1 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成效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激活了农村人力资源要素流动,推动了农村改革赋权,创新创业,发挥了农村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步推进乡村振兴和市民化进程,增添了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

1.1 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领域

根据安徽省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占全省从业人数之比逐年下降,从2009年的39.3%下降到2019年的30.7%。全省乡村从业人员由2009年的3 051.8万人减少到2018年末3 000万人(图1),减少51.8万人,年均下降1.7百分点;全省乡村从业人员占全省乡村农业人员的比重由2009年的53.2%降至2018年33.2%,下降了20百分点,年均下降约2百分点。同时,2019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工总量1 977.4万人(其中异地转移农民工1 399.2万人),占全省就业人员4 384万人的45.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逐步扩大。 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9年4 504.3元增加到2019年的15 416元,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从2009年的人均1 882.42元增加到2019年的5 462元,年均增长19%,其中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已占收入60%以上,收入结构与城镇居民接近。全省外出农民工月平均工资收入从2009年的1 350元增加到2019年5 230.8元(图2),可见其中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而提高,占总收入的比重提高。表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能力强,带动农民致富面宽,农民增收渠道呈现多元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是推动安徽农村居民收入快速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3]。

1.2 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了农民创业

很多返乡创业的农民在异地多年转移就业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他们既带回了农村创业稀缺的资金,也把外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市场都同时带回来了。这就为农村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提供了所需技术、管理和市场,从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据統计安徽外出农民工中约有4%的人回乡创业[4]。突出在徽商、农民工等重点人群返乡创业,重点在特色高效作物种植、中高端畜禽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与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领域进行创业。这些以当地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发展的二三产业,会形成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农民就近转移就业。近年来打造了省级返乡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0个,扶持了20万返乡创业人员,带动100万以上人员就业。

1.3 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动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释放了人力资源,推动了土地流转深入落实,使农村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相对集中,促使农业经营模式向现代化和产业化规模经营转变。通过保留承包权、盘活经营权,集中土地转给公司和种植大户,打造品牌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经营管理的规模优势,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了农产品营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加了收入。也有利于现代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推广应用,发展现代化农业规模经营,全方位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由此促使农民农业合作社由单一生产要素、产品合作经营转变为全生产要素、产业合作经营,从农业生产终端合作走向农业全产业链合作[5]。从而形成了农民全产业链持续增收的规模效益。

1.4 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升了农民人力资本

安徽出台和落实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程项目,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6]。近年来,通过实施安徽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全省民生工程等对转移就业农民进行就业技能培训达30万人次,人均补助600元;职业农民培训20万人;通过“星火计划”“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培训、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培训等达40万人次;开展返乡创业辅导和创业培训每年达10万人次。在全省68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实训基地项目中平均每一个项目新培训约2 000人次,累计培训农民工等转移就业人员13.3万人次,明显提高了受训人员职业技能,90%以上实现转移就业,部分自主创业。据不完全统计,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比没有接受的工资待遇会高出约30%。且已掌握了相应职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新的就业岗位后,相应年收入一般都会超过3万元以上,收入与在家务农相比增加一倍。

1.5 劳动力转移就业促使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完善

安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不断加强了基层公共就业平台建设,通过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送岗位下乡”“就业服务月”等专项行动等措施确保农村劳动力精准稳岗就业;建立农村人力资源信息库、企业空岗信息库,开展线上服务,推送“点对点”信息,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供需信息精准匹配。并对劳动力流向通过移动手机数据进行监测,运用手机数据比对就业失业人员信息库基础数据,以研判就业形势,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将约60项公共就业网上服务事项整合接入基层平台,推出融合线上办事、信息咨询、经验交流、权力公开、电子监察、线上线下联动等服务功能,为农村劳动力及时提供有效快捷的公共就业人职匹配服务。同时设置就业创业服务窗口,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创业辅导、创业贷款、开业指导等全程跟踪服务[7]。形成了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全方位,多层次精细化高效服务,加快提升了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和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为农民增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1.6 强化劳动力转移就业权益保障的维护

自安徽省出台落实了劳动合同条例以来,目前转移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0%;职能部门不断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监管,及时查处违法案件,重点对建筑施工、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日常巡查和预防监控工作,打击非法用工和整治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安徽省出台配套参保政策,依法让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灵活就业的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民工选择参加适合自身的社会保险,确保农民工参保全覆盖,完善职工社会保险、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衔接办法,逐步实现农民工参保跨地区、跨制度衔接[8]。安徽地方政府部门全方位维护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合法权益,净化了农民务工持续增收的人文环境。

2 影响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约因素

2.1 我省农村劳动力供求矛盾

目前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5.81%,工业经济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而相对应的三次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滞后,全省农业人口所占比重比国际上工业化中期阶段还超出14.8%。如果按工业化中期一产劳动力就业15.9%的比重计算,我省仍有约525万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如果按当下的农村劳动力增长速度测算,估计到2025年,全省至少还需要再转移就业500万人,每年净转移量将达100万人。而近几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每年仅有70万人,培育返乡创业人员仅1万人,年均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不超过10%,这就为转移就业持续增收加大了压力[9]。

2.2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较低

当前安徽农村劳动者的文化和职业素质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10]。据统计,2019年全省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67年,与城镇相比少1.65年。全省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为5.06%,由此可见农村劳动者接受高中以上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偏少;而多数用工企业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相应职业技能的需求比例较高。据统计,全省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0%,中专以上的只占15%;且用工企业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等级提出明确要求的占60%,而在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仅有16%拥有职业技能等级。因此,影响了农村劳动力持续增收。

2.3 新型城镇化导致部分失地农民增收困难

随着城镇化推进,全省失地农民已近300万人,而就业援助政策尚未覆盖所有失地农民,部分失地农民因就业困难导致其增收难。据统计,全省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比重相对较低,省内转移就业也因为收入相对低比重少,这就使他们转移就业持续增收压力加大[11]。

2.4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手段亟待改进

目前,我省线上线下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劳务信息服务网络体系还不够完善,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仍然还处在自发和互带的层面[12]。据调查,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以上是自发性转移的,通过组织成体系转移就业输出不足20%,相关部门组织就业技能培訓、提供就业精准信息服务、进行就业指导等公共服务还不到位。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信息化、组织化程度和公共管理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2.5 农村劳动力创业环境还有待改善

①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创业引导和培训扶持政策的针对性不够强。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的税费减免、小额信贷等优惠政策落实阻力很大。农民工回当地创业也享受不到与招商引资项目企业同等的服务和优惠政策。②农村劳动力创业资金需求和优惠的资金服务不能充分保障。农村劳动力创业主要靠自有资金,政策性贷款和财政扶持贷款比较少,信贷担保体系发育迟缓,资金不足主要是依靠民间借贷。③农民创业者自身的创业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培训提升。农民创业者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创业能力较弱,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导致创业的成功率不高,也制约了创办企业的发展壮大[13]。

3 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

3.1 全产业链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①推动二三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融合,以形成产业优化发展、人口资源聚集、市场规模扩大的良性运行机制,使新型城镇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发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蓄水池”的作用。②推动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吸纳就业能力强,是我省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长潜力股。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动中小企业成长、培育中小企业特色和集群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家庭手工、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③推动吸纳劳动力转移就业岗位较多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技能要求不高的人工服务业的发展以适合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不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因此,建议省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措施,围绕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乡村振兴,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比重,增加就业容量。④鼓励发挥政府重点投资建设项目积极带动就业作用。围绕皖江城市经济带及各级经济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等重大项目建设,健全重点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相关制度完善,多部门合作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在重点建设项目施工前后主动落实好相关带动就业制度,并通过加强为重点建设项目的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以便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在当地转移稳定就业[14]。

3.2 强化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政策

①打破户籍制度限制,降低非农就业成本,逐步实现城乡二元经济一体化。逐步改善已经转移就业农民的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基本生活条件,尽快研究制定放宽中小城市及小城镇户籍限制的具体措施,加快转移就业农民有序市民化进程。②抓紧落实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解除束缚,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得到合理收益;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多渠道增收提供条件。③健全一体化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体系,降低农村劳动力精准转移就业成本。全面推动将已经转移就业农民工纳入流入地政府的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体系,同等享受当地各项公共服务,鼓励参与融入当地的社会政治生活,逐步市民化。全面清理和废止向转移就业农民工的收费和变相收费及歧视和限制转移就业农民工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转移就业农民的医疗保障及子女受教育政策,逐步将转移就业农民纳入城市住房保障范围,有条件可以加速市民化进程[15]。

3.3 加大鼓励农村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农民持续增收结构

①加大鼓励农民创业带动就业相关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农村创业引导管理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发展当地高效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当地农产品知名品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农民组织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通过相关配套政策,让农民参与到农产品生产过程、加工过程、流通过程中的收益分配。②积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落实创业资金扶持政策,引导农民积极投资创业。全方位落实创业示范、创业辅导、创业补贴和创业服务“四位一体”政策扶持,减少农民创业风险。加快发展农村融资“小额贷款”公司,畅通农民创业融资渠道。③大力实施农民创业带动就业的主体培育工程,积极鼓励引导村官创业,尤其是引导帮扶大学生村官积极带头创业,同时大力扶持引导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农民,鼓励他们就地通过发展家庭手工业、传统技艺、服务业等形式创业就业[16]。

3.4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技能培训

①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技能与管理水平。研制和实施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提升教育培训规划,统筹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完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终身教育理念多层次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开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②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和管理。认真落实相关培训补贴政策办法,打破区域分割、城乡分割、部门分割三重分割的局面,全面整合资源,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职业能力培训资金县级统筹工作,做到县级资金统一规划,统一使用,并逐步实现培训资金省级统筹。坚持同一工种、同一地区给予同一补贴的原则,健全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补贴基本标准制度。③实施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技能鉴定、就业的三结合,进一步创新培训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社会用工需求的“储备性培训”和定向转移对口单位“定单式培训”。通过定点、订单、定向等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培训满足市场需求的各种专业实用技术人才,实行“四个一致(工种、教材、光盘、证书)”的培训模式。建立优秀培训机构与大型企业集团之间的培训联盟,提高劳务转移对接的质量和效率。建议政府推行“9+1”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即对义务教育后未升学的毕业生提供免费一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新生劳动者就业能力。同时打造当地培训特色品牌,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和紧缺人才,培育一批当地的知名特色转移就业劳务培训品牌,确保培训质量,推动转移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提升农民适应产业升级的持续增收人力资本[17]。

3.5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权益的法制保障

①深化统筹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平等的就业准入机制,打破劳动者的农村和城市身份界限,取消各种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和分等级的就业制度(如:正式工、临时工)。②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工同酬制度和工资宏观调控。取消对农民采取歧视性的工资薪酬政策 按规定为农民工交纳社会保险,依法监督各地农民工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从法律制度规范上进一步完善解决拖欠转移就业农民工资的长效机制,并通过鼓励投诉、加强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扼制拖欠现象。同时,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引导企业建立常态化的工资增长机制,促使转移就业农民工资合理增长,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③强力确保企业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开展转移就业农民签订劳动合同“春暖行动”,组织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稽查,大力推广适用于转移就业农民的简易规范劳动合同文本,将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及各类小企业中存在的大量口头协议转变为签订书面合同。④确保转移就业农民能选择按当地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统一规范办理,提高工伤补偿覆盖面,以促进转移劳动力收入的增加、转移成本降低[18]。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的各项社会保险缴费信息查询服务系统。逐步改善转移就业农民生存状况,与城市居民在住房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加速市民化进程。

3.6 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乡服务体系

①建立健全統筹城乡的一体化现代化人力资源市场。全面将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纳入市场信息数据库管理,形成以省级市场为龙头宏观统筹,市级市场为主体全力推动,县级市场为依托精心组织,以乡级劳动就业保障所为基础平台的多层次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网络体系。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收集评估发布制度和开发远程见面系统,提供多功能网上招聘求职服务,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风险和成本,促进人职匹配质量和增收效率的提高。②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接城镇就业相统筹的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劳动者就业一事同仁,实行统筹规划和管理,积极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送岗上门,并妥善安排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防止失业返贫。健全统计监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数据制度,全面建立统筹城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档案,统计农村劳动力社会登记就业失业情况[19]。③发挥多种形式的职业中介组织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作用,完善包括就业咨询、信息服务、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内容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模式,鼓励培育一批规模较大、服务质量较高、影响力较强的服务全省的民办职业中介龙头企业,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统一规范监管,及时有力地打击非法职业中介以劳务输出为掩盖的欺诈行为,防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持续增收的效率。

3.7 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管理工作体系

①建立机构。建议政府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管理专业办公室,统筹协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组织实施。全面负责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政策指导、法律咨询、技能培训、管理服务和权益维护等工作,将其列入扩大就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体工作目标,层层分解,督促落实。②投入资金。建议把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培训等工作纳入预算管理,按照当地上年度地方财政收入1%的比例提取专项资金。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基层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和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岗位设置、转移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等经费纳入地方正常的财政预算支出范围[20]。③宣传政策。加强宣传我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培训方面的法规政策,让农民们接受免费政策咨询、就业创业指导,提供就业信息、职业介绍;走村入户进行宣传,让农民提高对就业培训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及时总结各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加以推广,对优秀管理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EB/OL].[2020-02-05].http://www.moa.gov.cn/ztzl/jj2020zyyhwj/2020zyyhwj/202002/t20200205_6336614.htm.

[2]朱琳.新疆农业科技进步、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9.

[3]王彦彭.农业与人口大省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研究:基于农业普查数据与时序数据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0,40(4):160-168.

[4]管永昊,吴佳敏,贺伊琦.企业创新类型、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J].财经问题研究,2020(1):121-129.

[5]李宾,马九杰,胡琼方.劳动力转移和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差异:基于鄂渝两地数据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12):151-158.

[6]刘新智,刘雨松.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16(6):69-78.

[7]刘宝霞.安徽省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结构影响分析[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8.

[8]孔祥利,毛毅,丁亮.社会保障视域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24(12):9-13.

[9]山东省就业办专题调研组.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R].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0:18-21.

[10]徐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6(1):34-37.

[11]汪承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安徽省为例的分析[J].北方经贸,2007(10):14-15.

[12]張鹏,王婷.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对重庆市开县的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5):13-17.

[13]王庶,岳希明.退耕还林、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基于21省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分析[J].经济研究,2017(4):106-119.

[14]王子睿.内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其收入问题研究[D].郑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

[15]洪会明,王家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16(2):12-14.

[16]张宽,邓鑫,沈倩岭,等.农业技术进步、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基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分组PVAR模型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7(6):28-41.

[17]马轶群,孔婷婷.农业技术进步、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差距[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6):35-44.

[18]葛轶凡.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收入影响实证研究:基于江苏、四川、陕西、吉林、河北五省农户的调查数据[J].经济研究参考,2019(1):91-100.

[19]高明,姚佐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欠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9(5):30-37.

[20]张艺冉.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9.

研究生就业指导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论文对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深入探究了该如何利用大数据环境做好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以期能够引起广大高校的重视,提高我国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时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资料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大数据已经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并为其所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价值。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对于紧跟时代潮流的大学生来说,必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就业压力巨大,2017年毕业季约有749万大学生,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成为了“史上最难就业季”。而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到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去,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诸多困难,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2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

2.1 城市差异大,地方政策不完善

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依然存在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城乡经济条件差距较大等问题,这些现实问题都会对大学生的择业意向产生影响[1]。图1为我国毕业生意向城市统计,通过观察图1可知,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经济发达,是高校毕业生的首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必将导致这些城市的就业呈现饱和的状态,从而有一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而中西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难以得到大学生的青睐,导致许多职位没有大学生前来应聘,大学生就业分布不均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一大重要诱因。此外,由于地方政策还不够完善,尤其是现存的户籍制度使得来自不同地域的毕业生得不到平等的就业机会,对大学生就业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2 学校的教育方式较为落后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就业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有部分高校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针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系统的传授,授课所用的课本往往是過去的老教材,从而导致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实际上与社会是脱节的,大学生知识储备不足,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基本需求[2]。要知道,大学阶段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学习、读书,而是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能够将其学到的知识转化成技术与能力,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但是现在越来越趋于固化的教学方式,会使得大学生毕业以后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掌握的知识老套陈旧,难免会成为“井底之蛙”。

2.3 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综合实力不高

以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具有职业技术能力和素养的应聘者,并不愿意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应届毕业生并不具备工作经验,用人单位需要对其进行专门的培训,这会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

第二,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社会经验,还有一些毕业生意志力薄弱、适应能力差,一旦加班或者出差就叫苦不迭,甚至辞职、跳槽,浪费企业的资源,影响企业办公环境。

此外,有些大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不够扎实,不了解就业市场,同时对于未来比较迷茫,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计划,从而影响其就业。

3 大数据环境下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措施

3.1 政府部门利用大数据出台保障就业政策

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大学生的专业分布以及就业意向,通过进行交叉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颁布就业政策,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同时利用大数据对行业的发展进行预测,向广大毕业生展示中西部目前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趋势,鼓励大学生中西部地区发展,改善目前大学生就业地点分布不均的情况,缓解沿海经济带的就业压力,向中西部地区输送大学生资源,从而实现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共赢[3]。

3.2 利用大数据完善就业平台

首先,招聘平台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毕业生的求职意向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为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搭建一条快速沟通的桥梁。其次,传统的招聘方式受时间、空间的影响非常大,不仅仅使得招聘成本较高,而且难以招聘到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用人单位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在网上海量选择满足要求的应聘者,节约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最后,求职者也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岗位,即使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大数据技术也能找到与其需求相匹配的其他岗位,从而有效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

3.3 高校利用大数据技术开拓就业新路径

大数据为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

首先,大数据技术丰富了教学资源,学校能够进一步了解最新动态,同时掌握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和社会全面对接,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

其次,教师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大学生的兴趣点设置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彻底摒弃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了解到目前最前沿、最尖端的技术知识,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知识对教材进行整合,使大学教材能够与时俱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3.4 大学生利用大數据技术提高自身综合实力

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大数据条件下,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基于互联网信息平台进行平等交流、对话,实现共赢。借助大数据,挖掘分析数据信息,实现数据信息的整合和流动,为大学生充分获取市场信息提供便利。通过大数据准确预测经济发展前景,为大学生形成较为合理的就业预期打下基础,既降低就业成本又符合企业需求,实现就业目标[4]。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开设的主要对象是毕业年级的学生。但是,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应该安排在大学的各个学期,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利用大数据技术,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爱好等情况,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别,大学生能够尽早的树立目标,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从而避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走弯路,尽快实现自己的目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而城市差异大,地方政策不完善、学校的教育方式较为落后、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综合实力不高无疑加剧了这一现象。为了缓解就业紧张的局势,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政府、学校、学生个人以及就业平台都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从招聘、应聘两个方面挖掘就业信息,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力,帮助更多大学生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鹏,蔡治廷.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5):86-88.

【2】陈智旭.利用大数据实现大学生精准就业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8):81-83.

【3】陈钧.大数据时代条件下大学生就业促进论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7(05):98-100.

【4】魏鑫,李美姗,李璐.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就业工作研究[J].中国市场,2017(17):125-126.

研究生就业指导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自1998年扩招起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大学生就业压力徒增,部分就业问题也暴露出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成为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题。

关键字 高校 大学生 就业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就业制度由原来的对毕业生“计划分配”转变为现在毕业生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在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权的同时,也赋予了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自主权。另外,自1998年扩招起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市场的需求,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同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如过分注重工作待遇,在求职过程中弄虚作假、毁约现象严重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也影响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大学生就业中进行就业指导和服务之外、必须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高,就业观念落后。多数大学毕业生往往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常常表现出一种盲目心态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对发达地区趋之若鹜,对落后地区则退避三舍,向往国家机关和大型企业,对基层单位、私营企业不感兴趣,缺乏艰苦创业、自主创业的精神。

第二,毕业生及家长某些错误思想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及家长仍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就业观念上他们认为读了大学就应当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有一份待遇丰厚的稳定工作 不敢面对就业中的风险追求保险就业,还有人把毕业后就业看得过重认为 一次就业定终身,认为只有到正规部门上班才算就业等,这些思想中的不切实际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正确的就业选择

第三,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出现就业诚信危机。在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中,一些大学生不是从提高自身实力出发,而是挖空心思用一些虚假材料包装自己,假造各种荣誉证书、资格证书和考试成绩,杜撰子虚乌有的社会实践经历及学生干部履历等;部分大学生不能严肃对待就业合同,在和用人单位签约后随意毁约,这不仅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的混乱,也使大学生的整体诚信度下降。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思想素质。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认识到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同时,在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调节大学生的心理,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和发展潜力,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舒缓他们的就业焦虑情绪,减轻他们的就业压力。

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第一,建立一支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辅导员、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对学生的理想信念、责任意识、价值取向、学习态度、职业规划、社交技能、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方面进行指导。

第二,将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结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计、编写、授课,把大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带入课堂,根据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

(二)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

高校要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为大学生分析全国宏观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确立合理的择业期望。把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宣传的重要内容。通过社会实践、讲座、报告等形式,使高校毕业生树立以热爱祖国、艰苦奋斗为荣的观念。同时,以多种形式对高校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动员,大力宣传当代大学生在基层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校园氛围。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一,加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择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每个大学毕业生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希望到自己满意的单位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学生的这种职业理想应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要把正确的职业理想与务实的就业定位结合起来。

第二,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公德心、责任感、职业伦理等。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课,让大学生了解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及法律要求,帮助他们树立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自觉遵守职业行为规范,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第三,加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毕业生的诚信教育,已成为高校重要的工作。首先在校园内部可以通过宣传栏、广播、BBS、校园网、校报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营造校园诚信氛围。其次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例如诚信演讲比赛、诚信标兵评比等,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最后要建立健全完备的就业诚信监督机制,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养成讲诚信、重诚信的好习惯。

上一篇:音乐形式美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数字图书馆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