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

2024-02-06

会计电算化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各项科技均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众多成果,且不断与各个行业相融,成为牵引行业运行的纽带,尤其是会计电算化的出现,更是以其高效的工作效率与准确的信息质量,取代传统会计,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情,文章将对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加深相关从业人员的认知,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传统会计;区别;发展

引言

传统会计,一般以人力为主,包括信息的收集与财务的账目计算等,不仅费时费力,且信息准确度相对较低,以难以满足当前企业发展的需求,而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则有效扭转了这一点,其以电子技术为核心,操作便捷,且工作高效、信息准确,逐渐被各行业所青睐,为加深相关从业人员认知,文章将对传统会计与会计电算化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望对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有所帮助。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一、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联系

1、信息来源相同

传统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的信息来源都是来自于会计主体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原始数据,也就是说,不论是传统会计还是会计电算化,所依据的原始数据都是一致的,在本质上面是没有区别的。

2、目标一致

不论是传统会计还是会计电算化,其目标都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经营决策有关的会计信息,满足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需要。最终的目标都是要充分地发挥会计职能的作用,利用会计职能来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发展提供信息,并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帮助企业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更好地实现企业会计工作的目标。

3、均须遵守会计规范

会计不论是在传统的手工阶段,还是发展到会计电算化阶段,都必须遵守《企业财务会计规范》,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准则和各项要求来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进行处理。

二、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区别

1、人员结构存在差异

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除了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具备与会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对经济业务独立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外,还要具备对计算机和会计软件系统的操作能力。会计电算化同时要求企业相关部门应当具备计算机的维护人员和软件的操作人员,以防会计软件在使用过程发生故障,避免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科目的设置和使用存在差异

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会计账户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在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可以设置三级科目,有辅助账的可以开设辅助账来满足会计核算工作的需求,科目的设置和使用都是采用中文。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明细账户可以设置到六级明细,在使用科目的过程中,只要输入该科目的代码便可以同时显示出科目代码和科目的中文名称,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3、账务处理程序存在差异

在会计电算化的账务处理程序中,并不会考虑经济业务的繁简程度来选择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核算中的记账、算账、账簿登记和报表的编制这一系列的环节都由计算机会计软件系统自动完成,在录入凭证之后,相关数据马上就能在账簿和报表中得到反映,这样一来便能将会计信息及时地提供给信息使用者。所有的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的数据来源都是一致的,不会出现账证不符的情况发生,总分类账和明细账之间也不会存在内在的统辖和被统辖的关系。账务处理程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简化,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环节。

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建议

1、选择合适的会计电算化软件

市场上的会计软件种类很多,企业在选择购买会计软件的时候一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会计软件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应着重考虑,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身的会计软件。会计软件选定后,我们即使在购买前对会计软件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分析比较,但仍不能保证会计软件一定不会存在问题,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能够对会计软件先进行一段时间的试用,发现问题可以直接改进。企业在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初期应保持手工帐与电算化的同步进行,时间最好在三个月以上,这样一来,即使电算化会计处理出现问题,也不会导致太严重的后果。同时,对会计软件的接入设备,我们要定期进行相应的病毒检测,以防病毒入侵,造成软件发生损坏,操作人员要做到专机专用,避免违规操作。

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电算化的系统控制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容易造成舞弊现象的发生,要使会计电算化良性发展,应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各个岗位要严格划分,做到分工明确,将会计的各环节工作都落到实处,实行岗位责任制。企业需要对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权限,保证不相容岗位的分离,使会计人员之间实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这种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完善内部制度,有效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从而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3、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财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直接参与者,除了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财务工作人员又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理论知识已经不再完全满足于岗位需求,财务人员要求具备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

而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笔者认为,首先,我们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的专业能力,企业可以根据会计工作的具体流程、理论知识和对财务软件的操作等一系列知识进行相对应的培训,使财务人员能够在增强业务知识的同时,切身感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电算化的高效率,鼓励他们利用新的技术来进行工作;其次,我们应该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进行培养,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明确舞弊这一违法行为,不断提高对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更适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致力于未来,笔者认为,无论是企业还是其他行业,都应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力度,加速会计电算化体系的构建,进而使其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推动其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萱,张婧.浅谈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J].新玉文艺,2019(13)

[2]张夏.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比较分析[J].西部皮革,2019(6)

作者姓名:張昌研,出生日期:1999.11.07,性别:男,籍贯:河南省安阳市,专业:会计电算化,学校:辽东学院

会计电算化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逐渐提高,信息化、现代化逐渐成为了时代的标志,会计电算化要逐渐向信息化过渡,才能促进会计工作的持续发展。会计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保证了会计工作的质量,在新的形势下,会计工作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逐渐过渡到信息化,从而才能解决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过渡

引言: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下,会计也实现了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新环境中,会计电算化的不足逐渐显现,为了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会计电算化逐渐过渡到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文中将对会计电算化与信息化进行简单地介绍,并分析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不足,同时阐述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过渡的必要性与措施。

1、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

1.1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人员通过对计算机的应用,使其工作更加简单、快捷与准确。会计电算化通过计算机对其数据进行采集、整理、核算与存储,提高了会计核算与会计审查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同时会计电算化有效地节约了人力资源,实现了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会计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保证。

1.2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通过互联网,实现对会计信息的处理与会计资源的共享,通过网络,将企业与世界联系在一起,利于企业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发展。会计信息化有着自身的特点,会计信息化是对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动态管理,能够对会计数据进行及时的记录,并能够保证其安全[1]。

2、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不足

会计电算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提高了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保证了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会计电算化的功能未能全面运用。会计电算化仅是应用于会计的核算与审核,未能对电算化的技术进行全面的应用,在管理与决策方面未能进行有效地运用。其二,会计电算化具有一定的延时性。企业会计电算化运用过程中,要通过会计人员手工输入数据,进而才能进行核算,手工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延时性将影响企业对会计信息的应用,制约企业的决策。其三,会计电算化缺少专业的人员。会计电算化需要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企业这方面的人才匮乏,极易造成会计信息的缺失,严重的将影响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其四,会计电算化不能实现会计资源的共享。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环境中,会计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电算化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不能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2]。

3、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

3.1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必然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会计电算化的不足愈加明显,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要不断调整其财务管理的方法,促进财务数据的及时性、有效性,才能支持企业的决策,促进企业的发展。会计信息化将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会计信息化的资源共享性能够满足企业对信息的需求,能够促进企业的管理,并能够实现企业的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措施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将成为必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提升,实现了对资源的控制与共享,企业会计信息化将进一步促进会计工作的持续开展,保证会计信息的精准性,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足进步。    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过渡阶段,下文将给出几点措施:

3.2.1通过宣传,促进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的必然选择,在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过渡的时期,企业要对信息化有足够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宣传与学习,认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而才能开展会计信息化过渡的工作。对会计信息化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等,在社会上,逐渐对会计信息化进行全面的了解与认识,才能促进其过渡。

3.2.2加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提高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但会计信息化的技术在不断发展与更新,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所以企业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通过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实现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的顺利过渡,才能保证会计信息化的实施。

3.2.3促进企业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管理。

企业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的过渡,首先企业领导人员要重视对信息化的管理,进而管理人员才能开展工作,通过对信息化的全面了解与掌握,积极推动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过渡。在过渡阶段,企业人员要给予充分的支持与配合,才能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

3.2.4及时更新、升级会计信息化软件。

会计工作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过渡,要将其软件进行及时地更新与升级,才能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才能真正实现会计资源的共享性,从而保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安全性,同时,企业内部要不断对软件进行研发,促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持续开展[3]。

总结: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企业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过渡是必然,不僅适应了科技发展的趋势,还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会计信息化不仅能够保证会计工作的效果,还能够保证会计资源的共享。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逐渐发展,其不足逐渐显现,会计信息化将弥补其不足,并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桂林.浅谈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过渡[J].科技资讯,2013,12(12):241-242.

[2]刘竹梅.论企业由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J].财会研究,2013,(02):252-253.

[3]杨娟丽.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必要性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9(03):138.

作者简介:齐汉(1992——),男,汉族,辽宁丹东人,渤海大学文理学院会计学专业

会计电算化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近年来,无论在教学还是在学术研究领域,人们总是将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相混淆,认为两者是同一概念,没有实质区别,可以替换使用;也有人认为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优于会计电算化,但不知道优在何处,只是在朦胧中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可能会替代会计电算化。因此弄清两者的来龙去脉,对两者加以正确的区分,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定位。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

一、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替代手工完成,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没有划定的边界,只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其在会计领域应用深度和范围的不同而在认识上产生了飞跃,两者都以信息技术为特征,所不同的是,由于在不同时代所依托的信息技术迥异而使其各自应用的外延和内涵产生了较大的区别。

信息技术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而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感测技术等组群技术的简称。会计电算化阶段,人们谋求能够开发出解决会计领域的单项工作或整体核算工作的软件,从而帮助会计工作人员实现劳动力的解放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硬件方面则主要以单机环境或F/S(文件/服务器)架构为主,很少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和感测技术。会计信息化阶段,人们需要研究和开发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乃至决策支持等诸多子系统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这个阶段的MIS(管理信息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产品和概念的提出无不建立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基础之上。

会计电算化主要服务于财务部门的核算与管理,属于部门级应用;而会计信息化则是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除了服务于财务部门外,还要为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层和决策层提供服务,属于企业级应用。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人们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差异概念。会计电算化以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首先强调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改变手工会计的不规范现实,要求会计软件的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生成;而会计信息化则更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效率和增值性,这种增值效应依赖于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快速搜集、实时传递以及对不同层次数据的深加工。会计信息化的成效依赖于会计信息输出的多元化研究。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输入系统的是记账凭证,数据主要由财务部门自己输入;而会计信息化的大量数据可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直接获取,同时可以预见,随着原始凭证标准化问题的解决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日臻成熟,经过数字签名的原始凭证会直接进入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主要通过批处理方式处理业已发生的数据,而会计信息化使实时处理数据成为可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业务部门通过企业内部网协同工作,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存储于系统集成的数据库中,企业信息的内部用户可以通过对数据库的实时访问,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输出主要有显示、打印、磁盘等方式;信息化环境下,内部需求除了上述方式以外,更多的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传递与共享,通过授权、划分权限级次,企业内部各个机构、部门从信息系统上直接获取。随着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深入研究以及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在大型系统中的逐步推广和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Internet上公布其财务信息。

三、区别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有利于企业正确定位自己的信息化进程。企业信息化进程受制于信息技术的发展,1979?年我国开始搞计算机会计的试点,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直至1990年国内才推出第一批品牌的会计软件,20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大中型、分布式数据库逐步应用于国内信息处理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的ERP产品推出,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有实力、有能力取得上述技术与服务以后,计算机会计脱离了“信息孤岛”时代,进入了集成财务、生产制造、供应链、人力资源、经营决策的企业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孤立的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不再单独地服务于部门需求,会计信息会随着更准确的输入、更深层次的加工、更实时的处理以及满足了更多样的需求而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增值服务。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会计工作更多地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成果,此外,它同样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实践工作。会计信息化是顺应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而产生的,它要求人们以新的视野、站在整个企业的高度来认识信息化工作,构架新一代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促使企业推进全面信息化建设,最终促使整个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会计电算化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带来了管理便利,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会计行业逐渐成为信息化,进一步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企业和社会对信息化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将增加。然而,教学是培养信息化会计专业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信息化会计系统的应用对会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指出了会计教学的现状,要求对会计教学进行改革,并对会计信息化改革提出相关建议。希望推动我国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一、我国会计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会计和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传统的会计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已经退化,会计方法和管理方法与信息化相结合,社会急需要信息化会计人才。同时,对会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虽然我国许多高校都引入了会计电算化或一些信息化课程,但他们仍然遵循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会计电算化课程和会计信息系统管理课程主要是书籍方面理论的引入,相关技术的引入和相关软件的模拟应用,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上并没有偏离传统的会计教学思维模式,教学体系不健全,也没有达到理论和信息环境和信息实践相互结合。

(1)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会计教学尤其是会计信息化教学,除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外,还应结合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即让学生深入到会计岗位,实习和学习,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实践,从而提高知识,掌握相关技能。然而,中国大多数的会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实在太弱了。一方面,由于长期忽视学校的实践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实习单位和基础,这使得学生很难找到与所学知识相匹配的实习单位。另一方面,没有充分组织和指导教学实践。与企业的互动是不够的,实践教学是形式上的,学生很难掌握具体的专业技能,导致教学与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脱节。培养合格的会计信息人才更加困难。

(2)缺乏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

传统会计教学模式对会计信息化的理解仅限于“工具观”。会计信息化只是会计操作,账务处理以及报表编制的工具。并没有承认会计信息化是一种企业管理资源、业务模型和流程的创新及优化。由于这种会计信息化“工具观”长期以来一直与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有关,其后果对会计信息教学的关注不够,不注重会计信息化教学与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的整合。同时,也导致会计教学目标和评估标准与会计信息化不相容,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一致。

(3)教学手法有待改进

会计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会计信息化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密切相关,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及大量实际操作,才能够学习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然而,我国会计教学与会计信息化教学仍然以填鸭式教学方法为基础,辅以少量的计算机教学。但整个过程缺乏互动性及实践性,很多教学内容也只是流于形式。会计电算化仿真软件和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仿真软件的引入,虽然对学生的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但由于缺乏专业操作人员的指导,难以理解和掌握会计信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意义和技巧。对学生的评估也是基于书面考试,这使学生无法关注实验教室。会计信息化教学只有注重实验和互动操作,从而形成一定的应用环境和氛围,才能真正达到教学效果。

三、信息化时代下的会计教学变革

会计学生很难找到工作,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不符合企业的工作要求。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给我国会计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会计教学的思维方式,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对教师的实践教学和分配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中国的会计教学应从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会计信息化人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入手,转变会计教学的思想和观念,促进会计教学相关组成部分的优化和转化,培养社会需要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与时俱进,推动新时期会计教学的发展。

(一)“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结合已成為在我国办学的目的之一。但是,我国会计教学中“生学研”的结合较为薄弱,教学实践环节难以实施,使会计教学无法与具体的操作实践相结合。这已在前面讨论过。在信息环境中,实践操作的教学要求得到加强,实践环节更加重要。会计教学必须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界的关系,建立长期的会计教学实践和实践基地,为学生会计专业实践提供平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应鼓励师生深入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锻炼或参加社会兼职工作,密切实业界与教育界的关系,掌握最新会计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总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会计信息化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信息化运作实行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很难培养市场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我国的会计信息教学必须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道路。

(二)创新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观念

从信息时代的背景出发,深入理解会计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转变现有的会计信息化“工具观”,从优化企业资源整合和监控业务运营等大方面认识会计信息化在企业管理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使会计信息教学置于会计教学的关键位置,让它贯穿于会计教学的全过程,并与其他专业课程相结合。在课程设计中,应增加会计教学中会计信息知识的比例,如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等,基础会计原理,会计实务,财务分析,审计等。课程整合促进了信息技术与会计知识的整合,提高了教学的实用性。教学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创新是会计教学创新的第一步,必须首先认真对待。

(三)教学资源优化

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备,知识储备,内部和外部环境,师资队伍、教学经验和学术积累等诸多方面。在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的作用和价值之后,有必要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如增加会计信息模拟实验教学的投入,以达到一定的模拟效果;调整及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团队,申请具有一定信息会计经验的企业精英,丰富教学团队,提高教学实用性;加强会计信息化的研究和制度建设,让学生参与,增强学生对会计信息化的理解,加强技能培训;加强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使具有一定会计信息经验的专家能够指导讲解,邀请高级技术人员或市场人员向学生汇报,解释他们在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通过考虑当前的会计信息化分析这些案例。

(四)考评体系革新

考评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另一方面是对考试形式和作业完成的当前评估;或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通过对教学办公室相关部门领导的监测和问卷调查进行评估。本文重点关注学生的评价。会计信息化涉及的课程非常实用。单凭考试考评无法衡量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考试所达到的能力水平。因此,有必要进行改变。例如,可以提高学生在计算机上的操作水平,模拟实验中的表现,完成实践报告的水平,互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习竞赛中的排名来评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教学评估多样化,从不同角度审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技能的知识。评估是判断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

结束语: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会计信息化的进程。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必然会增加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但是,我国的会计教学相对滞后,信息时代的市场需求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社会呼吁会计教学创新。本文从改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配置,创新评价体系,促进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出全面创新会计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会计人才,强化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艾文国.会计信息化与会计教学变革[C]//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2011:46-49.

[2]鄢志娟,吴青川.基于会计信息化的会计教学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11):92-93.

会计电算化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网上交易,从而诞生网络会计。网络会计具有全面性、分布式处理方式、针对性和及时性等特点。从宏观经济的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新阶段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等方面分析,网络会计是会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关键词 会计类 电算化 发展趋势 网络会计

所谓网络会计指的是通过运用互联网对各种事项和交易进行披露、计量和确认的一种会计活动。我国经历会计电算化从无到有以及网络会计从简单到复杂,从自主独立到政府进行引导和调控,从发展缓慢到全面普及的一个过程,使会计电算化能够蓬勃发展起来。

一、我国进行网络会计发展所存在的隐患

虽然网络会计具有非常多的优势,但是因为缺乏网络会计的复合型人才、计算机的脆弱性以及网络开放性等一系列因素都决定网络会计有潜在的管理风险和安全隐患。

1.存在网络系统的安全风险

因为互联网所具有的信息资源共享性以及开放性等特点为黑客或者不怀好意之人提供一个渠道。第一点,目前互联网事故频发的罪魁祸首就是黑客。美国国防部的一系列网站被黑客攻击,微软公司的开发蓝图被盗,某国家总统的信用卡信息被窃取等都是因为黑客。再一点就是因为计算机病毒无处不在。从传统的木马程序到目前较为先进的CIH病毒,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制造病毒的技术也日渐成熟,其破坏力和杀伤力都是不容小觑的。

2.面临极大的会计信息失真风险

会计信息是企业反映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一项重要依据,不能够随意遗失、破坏以及泄露。但是如果在网络环境下,一个是和传统会计进行签字、盖章等严格的确认手段有很大的区别,网络系统所具有的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导致电子数据在保存或者传输过程当中随时可能会被不留痕迹的转移、删除、伪造、隐匿以及篡改等,这就使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加大,并且审计取证难度会越来越高。二是因为传统的将机房作为中心保险箱一类的安全措施早已经被时代所淘汰,这就使大量的会计信息都暴露在开放的网络环境当中,通过传递过程,很有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或者一部分黑客截取甚至对其进行恶意的篡改。

二、实现网络会计的措施

网络会计是非常新鲜的一个事物,我们只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就能够将制约网络会计发展的各种因素克服,从而实现网络会计的健康、快速发展。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下面几个方面的措施:

1.加强和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

电子商务若是和信息化相比是相对较小的一个系统,但是对于其内涵、内容以及涉及的各个方面而言,它又是相对较大的一个社会系统,并且还是当今的龙头系统。因此,不断加快电子商务的立法非常迫切和关键。我国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应该将电子商务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解决,不断将电子商务活动进行规范,让它在法规、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来进行公正、公平、公开的交易,防止垄断,鼓励竞争;另外,电子商务的保密、安全也需要法律的保障,对于窃取金融和商业秘密、计算机泄密以及计算机犯罪等现象都应该严惩不贷。

2.不断加强对网络会计安全的防范

必须要将财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提高,并且还应该建立起可靠、安全的网络财务系统。一个较为安全、可靠的网络财务系统应该是由下面几个因素组成的:第一,必须要保证财会数据库的服务器绝对安全,避免黑客盗取信息;第二,应该建立一个可靠、安全的电子商务通信网络,确保财务数据信息的快速、安全传递;第三,必须设电子密匙系统和防火墙,将外界和企业的界面上构建一个屏障,能够使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不断降低;第四,一定要有认证或权威机构,经由专业的验证中心对交易双方各自的身份进行验证,还应该颁发相关的安全证书,只有拥有安全证书的一方才能够进入其电子商务会计系统。

3.加大发展和建立网络财务市场的力度。

整个网络财务市场是进行网络会计商品交易的场所,同时也是发展网络财务的一个客观环境。而网络财务市场是否完善能够影响网络会计的发展。我们应该建立起国际化的网络财务市场,并且建立网络会计的相关网站,能够和全世界交流会计信息,从而促进会计信息的自由流动,能够为会计准则发展和协调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还应该将网络财务市场中安装一个净化器装置,例如,设立签证中心、签订市场协议等等,在会计信息进入市场之前先进行过滤和净化,从而确保会计市场上所流动的会计信息具有有效性、及时性和质量性等特点。

4.培养复合型、全方位人才

因为电子商务是属于一个整体社会系统,而这个系统当中,人是其中心。因为电子商务是商贸和现代信息化的有机结合,因此能够运用并且掌握财会理论和电子商务技术的人一定是能够掌握现代商贸实务和理论、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能不能培养出很多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该地区、该国家网络财务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我们一定要营造全社会都普及网络财务的良好社会氛围,从广度和深度方面对电子商务会计理论不断加强培训、理解和认识。

5.加大对网络建设的投资力度

网络财务最为基本的一个环节就是电子商务财会软件,只要能够不断加大对会计软件的验收力度、評审、开发,能够使网络会计软件系统更可靠、更安全、编报更清晰和及时,运算更加准确,更容易被财会人员接受。在进行软件开发的过程当中,还要注意防病毒和开发管理功能、防止黑客进行篡改数据、侵入、袭击的功能。对于管理方面而言,电子商务软件必须要实现企业业务协同、整体管理的能力。而对于财务方面而言,必须要实现桌面财务软件的所有账务功能,例如,远程报表、监控、查账、数据远程控制和处理等;对于集成方面而言,必须要实现网上专家会诊、进行数据信息传递以及报税等功能。

三、对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的预测

将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结合起来,促进我国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我国现行的会计体系是将会计分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部分。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的自动化、数据共享以及代码化,为这两个部分的有机结合提供可能和条件。而且,如果电算化始终停留在财务会计的子系统,并不干涉管理会计的子系统预测、分析、规划和预测,企业经济效益和经济活动的评估,业绩评价和内部责任会计等等,那电算化也就失去其发展意义。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企业应该将这两部分进行科学的结合,从而运用会计资料,来进行会计模型的建立,让会计电算化实现核算型到管理型的成功转型,促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建立和开发。促进会计的变革和发展,推动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另外,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打破传统观念下的会计理念,对现行会计方法和理论提出新课题、新理论,还有确立和研究新方法和新理念的过程。例如会计电算化在工作组织、账务处理、信息处理和系统设计程序等方法和方式上的变化,其本身就是对现有的会计方法和会计理论的完善和突破。虽然这些影响是循序渐进的,但是从长远眼光来看,伴随着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逐渐应用和普及,各种新课题和新问题会接踵而至。

结语:从我国目前的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和发展状况来看,会计改革已经逐渐成熟并进入预定的发展轨道,在现代化的信息时代,要想使会计电算化工作稳定、健康的进行,还需要我们从实践上和理论上进一步进行探讨。要促进我国传统会计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从而推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燕秋.对信息时代下网络会计的探讨.现代商业.2013(3).

[2]艾秀云.浅谈网络会计的发展.中国电子商务.2012(22).

[3]于学芹.刍议网络会计.财经界.2012(24).

[4]董艳华.浅议网络会计内部控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36).

[5]孙孝凯.探析我国网络会计发展新趋势.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36).

[6]刘丽杰.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网络会计研究.企业研究.2012(9).

会计电算化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基本上实现了电算化。和传统会计档案管理方式相比,应用电算化后的会计档案管理,无论是档案保管的内容还是范围都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基于理论实践,在简要阐述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和实践,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相关单位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电算化 会计档案 存在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被广泛应用在各大领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会计档案管理模式,随着事业单位规模不断扩大,对会计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基于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的特点,对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管理问题和措施做了如下分析。

一、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的特点

(一)存储范围更大

传统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无论是记账、出报表、账簿,还是会计相关附属资料都是靠手工完成的,其效率比较低,而且容易出错,不利于事业单位持续稳定的发展。而落实会计电算化以后,财务人员工作量大大降低,只需要录入相应的数据,就可以制作并打印出财务报表。同时也可以打印出纸质会计档案,就目前实践效果而言,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管理的范围包括远远超出了传统会计档案管理的范畴,为我国会计事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会计档案管理的条件更加严格

通过应用会计电算化,可以一目了然查阅所有数据,非常便捷,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这一点是传统磁盘和光盘会计管理所难以比拟的。但是会计电算化需要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同时对会计数据存放的环节,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保存,才能确保会计档案不被破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需要更高的安全保护措施

大量应用实例表明,财务会计相关数据,需要储存在特定的存储器当中,才能提高数据存储的时间,具有不可修复性和篡改性,如果受到黑客、病毒等入侵,就会会计信息造成严重的损失,对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修改、伪造,就会对事业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磁盘等存储介质需要保存在防火、防潮、无病毒环境中,也就对会计档案存储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起步相对比较晚,发展至今仍然没有一套可以借鉴和参考的经验和启示,再加上受到传统会计档案管理方式的限制,事业单位高层领导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组成系统、重要性等不甚了解,严重缺乏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经验。通常情况下只是把对纸质档案管理进行科学合理存储,但是缺乏对电子档案的重视程度,经常发生忘记保存,导致会计信息和数据丢失的现场,同时事业单位所采用的电子档案软件比较落后, 没有定期升级更新,大大降低了会计档案管理的难度,这一点也是导致很多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不愿使用是电子档案管理软件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会计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自从事业单位落实会计电算化以后,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的内容急速增加,同时更改会计档案内容也变得更加方便,但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真实有效的认识到此类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第一时间修订适合本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也没有对会计档案的保管环境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财务会计档案被破坏的记录逐年增加。

(三)从业人员电子档案业务水平不够全面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从业人员仅会简单的电算化操作,对资料备份、检查备份等相对有难度的操作基本不会。当意外发生以后,就会导致会计信息系数数据发生丢失,或者被损坏,而且很难恢复,这一点也是从而人员排斥电子档案管理的主要原因。相应的软件服务版本和软件系统也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保存,否则不同版本下的会计数据不能被调用,从而确保电算化整个系统的持续稳定的运行。

三、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理念

根據《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明确电子会计凭证的获取、报销等具体环节的管理要求,确保电子会计凭证,不但可以实现在线传递,可以在部门和部门之间相互传递,并积极更新会计管理系统,实现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最大化利用。事业单位会计档案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目标存在不完整性,其主要原因是会计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缺乏正确的管理理念,这样的基础上,会计从业人员只有真正认识到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确保事业单位财务账目的清晰度和数据完整性,以避免道德方面风险等问题的发生。事业单位管理层要根据具体的发展特点和国家提出的相关政策以及制度来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制度,确保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相关工作能顺利进行,为提高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二)改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在具有应用过程中,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从业人员,要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的相关条例和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管理的具体特点,紧密结合到一起,才能制定出系统完善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在逐步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水平。同时也要创新出新的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提高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近年来,事业单位快速发展,运作规模逐渐扩大,会计档案相关资料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明确电算化会计档案从业人员的职责、档案的分类方式、保管方式。尽量避免出现问题以后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逐步形成有针对性的约束机制,最终达到提高档案管理的实效性。

(三)对电算化会计相关人员进行分类培训提高素质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各事业单位运作规模越来越大,工作越来越细化,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会计档案从业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操作新型的财务管理软件,而且也要具有电算化系统的应用水平,确保每位从业人员都能适应信息系统的更新换代。为切实达到这一要求,事业单位必须根据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岗位的不同,定期开展知识交流研讨会,定期邀请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权威人士和专家到事业单位内部进行培训和教育,根据财务人员、电算化系统管理人员、软件维护人员的职位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以便从根本上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逐步一支基础知识扎实并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四)明确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准则

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相关规定,确定目前事业单位在具体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的方法,逐步构建起统一、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体系,并逐步整合预算会计制度,根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和规程,开展相关工作。并积极落实《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和监督暂行办法》中的相关内容,逐步完善会计档案管的组织形式,加强会计师事务所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处理处罚力度等。同时要定期备份财务会计数据,定期把会计数据备份到磁性介质当中,并设立备查登记簿,把备份时间、备份数量以及保管方式进行详细记录,同时磁性介质具有很强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必须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备份和检查情况,进行仔细考量,防止会计信息被损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2016年财政部门颁发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然后结合事业单位會计档案管理的具体特点,才能对会计档案进行妥善保管、合理利用,才能最大限度上发挥会计档案的价值和作用,为事业单位持续稳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齐芳.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8):39-40.

[2]陈敏.浅析事业单位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的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8):157-158.

[3]耿纾南.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1):111-112.

上一篇:领导班子和谐哲学思考论文范文下一篇:学生技能竞赛教学改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