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论文范文

2023-10-0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为全面总结芜湖至南京河段提高维护尺度试运行期间的航道维护管理工作,从芜南段航道自然条件出发,概述芜南段航道维护尺度提高工作,对航道维护尺度提高试运行期间的各项航道维护管理措施进行论述,并对提高维护尺度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探讨。

【关键词】 芜南段;航道维护尺度;航道管理;社会经济效益

2011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将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黄金水道建设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1-3]

长江干线芜湖至南京河段(以下简称“芜南段”)的下端与南浏段10.5 m深水航道相连,主要通航内河船舶。芜南段大部分位于安徽省境内,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中部内陆结合部,具有临江近海、紧靠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优势。芜南段沿岸的芜湖市、马鞍山市与南京市毗连,是长江中下游电煤以及我国经济腹地货物的重要中转枢纽地。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持续良好发展,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辐射效应的拉动,该航段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

1 芜南段航道概况

芜南段全长101 km,上起芜湖长江大桥(航道里程438 km),下至南京燕子矶(航道里程337 km),共有西华、江心洲、马鞍山、凡家矶、南京、南京长江大桥、草鞋峡等9个水道,加之乌江水道26.5 km的副航道,航路总长127.5 km。

该段河道宽阔,流路曲折,汊河发育,洲滩众多,河道宽度除局部窄段外,一般都在1 km以上。浅险水道主要有江心洲、凡家矶和乌江水道。

该段航道已实行船舶定线制,航道标准设标宽度为500 m,不足500 m处以实际宽度为准,但最小不低于200 m。

2005年,原交通部组织实施芜南段航路改革,将船舶定线制向上游延伸。长江航道局为满足船舶定线制的要求,利用芜南段航道条件相对较好的有利条件,将该段航道维护水深由4.5 m(10月至次年4月)和5.0 m(5至9月)分别提高到6.5 m和7.5 m。2009年5月1日,长江航道局再次将维护水深提高到7.5 m(10月至次年5月)和9.0 m(6至9月)。2011年7月15日,为实现与南京以下10.5 m深水航道的对接,长江航道局进一步将芜南段维护水深提高到9.0 m和10.5 m,大大提升了长江航道服务质量,在缓解长江航运对航道通过能力需求的压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试运行一年多来,航道维护尺度的提高带动了沿江港口及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2 试运行期间航道维护管理措施

提高芜南段航道维护尺度试运行一年多来,长江南京航道局与芜湖、南京航道管理处两级联动,通力配合,采取了多项措施确保航道安全畅通。

2.1 加大航道航标巡检力度

芜南段航道维护尺度提高后,进出船型增多,船舶流量加大,标志被碰的几率随之增加。长江南京航道局要求芜湖、南京两基层航道管理处加大航标巡查力度,及时恢复失常标志。每月对该段航标定期检查三次,三次时间合理间隔,每次做到标标见面,岸标每月检查不少于一次。浮标位置均采用GPS实测定位,以通电标位为准,用解析法计算误差,除桥区标志仍执行原标准外,主航道浮标误差半径不大于40 m。芜湖长江大桥至慈湖河口段每月应不少于二次夜航检查辖区标灯,对于桥区等特殊河段,每天夜航检查航标。航道维护船艇获知标志失常后(任何途径)须1小时内开航去恢复,桥区标志必须半小时内开航去恢复。同时,注意收集航行船舶的意见和建议,适当调整标志,方便船舶航行。

2.2 加强航道测量、探测和演变分析

航道测量和航道探测是及时掌握水道最新变化情况的重要手段。试运行期间,芜湖、镇江两处严格执行制定好的测量计划,当发现水道出现新的变化情况时,及时报告并根据水情和演变情况,适当增加航道探测密度和范围,及时掌握航道条件变化。对于南京长江大桥四孔、大胜关桥区、马鞍山大桥左汊桥等重点位置,在当地水位接近时要加强探测,特别是水位退落较快时,应及时增加探测次数,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扩大探测范围。同时,加大对测绘成果的分析力度,对每次最新测图进行综合比较和冲淤积分析,掌握演变趋势,做到心中有数,尽早决策,确保维护尺度。

2.3 加强船艇、器材准备及驻守

芜湖长江大桥至南京燕子矶河段涉及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三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马鞍山长江大桥和芜湖长江大桥,桥区航道的维护历来就是航道维护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加之该段又提高了维护尺度,对航道维护船艇的要求更高。为此,南京、镇江两处及时安排合适的维护船艇进行航道维护,合理安排维护船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生产期间船艇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汛前、枯前将各项生产物资、器材提前配备到位,满足航道生产需要;除修船外,各非全能航道管理处航道工作船在辖区驻守天数(可按在辖区工作天数计)不少于20天。

2.4 加强水位观测工作

芜南段提高航道维护尺度是在分析多年测图的基础上并在充分利用当地水位的前提下提出的。2009年,长江三峡已经开始进行175 m蓄水,加之近年来长江下游极端气候频现,水位变化异常,枯水期出现近30年来的最低枯水位,对提高维护尺度的影响较大。因此,试运行期间长江南京航道局加强了水位观测和分析工作,及时绘制水位频率曲线,加强与历史同期水位的比对,根据上游来水及水位变动情况,结合水下地形变化情况和当月航道维护尺度,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2.5 严格安全规章制度,确保航道生产安全

芜南段航道维护水深提高后,标志将大型化,标志设置位置将在深水水域,航道维护工作难度将加大,对职工的技术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试运行期间,长江南京航道局加强了对一线职工的培养,以适应深水航道维护管理工作的要求。在维护工作过程中,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

2.6 强化行政管理,积极扩大影响

长江南京航道局航道行政管理处和南京、芜湖航道管理处积极参与深水航道试运行后的航道行政管理工作。加强与海事、港航等部门的交流沟通,征求相关航行单位对维护尺度提高后航标调整和航道维护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优化调整航标。结合深水航道试运行开展,先后优化调整了凡家矶水道和大胜关桥区航标配布,为船舶航行提供了安全便捷保障。邀请航运企业召开座谈会,大力宣传深水航道的作用及航道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得到了沿江企业和政府的认同,大大提高了深水航道的行政管理水平,增强了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在沿江岸线的使用上,严格执行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规定,满足当地港口规划要求,并严格控制超吃水船舶。

3 提高芜南段航道维护尺度的 社会经济效益

芜南段航道维护尺度的提高进一步提升了该段航道的通过能力,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万吨级海船可抵达芜湖港,15 000 吨级江海直达船单船载重量可提高2 600 t。同时,船舶航行的通畅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有助于加快运营船舶大型化、标准化的进程,规范营运船舶组织,促进长江水运运力结构调整。随着大型化海船的装载率大幅提升,江海直达运输成本明显降低,船舶营运效益有效提高,有力地促进了中转运输向江海直达的转变。运输方式的转变不仅降低航运企业运输成本,而且减少中转环节,缩短货物在途时间,加快船舶运输周转,使航运企业在现有船舶条件下的运输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增强航运企业的竞争力;同时降低中转费用,减少货损,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空间,提高航运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水运市场的繁荣发展,进而对沿线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沿江港口建设和升级改造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根据长江航运经济技术研究所测算,芜南段航道维护尺度提高后,2012年可提高航道通过能力万t,2015年达万t;2012年可增加航运效益5亿元,2015年达10亿元;2012年带动沿江地区GDP增长22亿元,2015年达44亿元。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马鞍山港总吞吐量达到万t,同比增长21.9%;芜湖朱家桥、四褐山港区总吞吐量达到973万t,较上年同期也有大幅增长;南京燕子矶以上港区总吞吐量达到万t,同比增长近10%。

芜南段航道维护尺度提高以来,通过芜湖长江大桥的船舶平均日流量为艘次,其中以上船长的大型船舶达到43艘次;通过马鞍山大桥的船舶平均日流量为艘次,其中100 m以上船长的大型船舶达到170艘次;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船舶平均日流量约艘次,均较维护尺度提高以前有所增长。

4 结 语

芜南段航道维护尺度的提升,是长江南京航道局大力实施国家战略,贯彻落实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精神以及加快推进长江航运“一条主线四个长江”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对“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通支流”的航道建设思路以及“服务长江航运、服务沿江经济、服务流域百姓”这一根本宗旨的具体落实。下一步,长江南京航道局将继续按照上级指示要求,扎实做好各项维护管理工作,努力为社会经济、航运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歌清.国务院2号文件解读及长江水运发展展望[J].中国水运,2011(3):12-13.

[2] 刘长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建议[J].水运管理,2011,33(3):8-10.

[3] 徐峰.12.5 m深水航道试通航期间维护管理措施及社会效益探讨[J].水运管理,2012,34(5):4-6,3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建筑行业中,经济成本的管理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建筑企业开展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面临多方面的影响,严重者还会导致出现其他问题。只有使用正确的方法与措施,才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经济成本,推动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并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由于经济成本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很多专业内容,因此需要企业制定一套严格的经济成本管理制度,本着科学严谨同时经济高效的原则设计施工方案,努力达到降低企业经济成本的目的,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文章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结合目前经济成本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展开探索。

关键词: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企业想要获取更多的利润,就需要从控制成本出发,尽可能降低企业费用。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控制成本最重要的内容就在于控制施工成本,高效利用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筹集到的各项资金,尽可能的通过更少的花费完成更多的事情。此外,建筑企业实施经济成本管理还有助于平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保障各项施工进度按预期落实,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新形势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是一项具有专业化、复杂化特点的管理工作,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好坏对于一个企业效益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建筑企业在日常管理经营过程中,在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开展科学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切实做好各项成本管理工作,降低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花费,保证企业的效益,增加企业的利润,促进企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除此之外,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做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企业在对经济成本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完善自身发展体系以及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继而更好地利用各项资源为企业创造收益。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方向都得以优化,发挥了更大的效益,企业的管理制度也得到完善与提升,这样就使得公司的整体实力更上一层台阶。其次,做好经济成本的管理工作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通过对自身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合行业内成本管理情况等,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经济成本管理制度,可以降低自身经营成本,继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一些没有做好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企业而言,这是非常大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品牌力与知名度。最后,通过有效的经营成本管理工作,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行业的发展是各个企业发展共同推动的结果,凝聚了每个企业、每个从业者的努力与付出,通过进行经营成本管理,在行业内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风尚,有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行业秩序,同时也使得建筑企业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有助于行业自身的发展的措施,为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活力。

二、新形势下经济成本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建筑材料管理存在漏洞

建筑材料是建筑企业发展关注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企业开展经济成本管理工作最重要的一项内容。目前为建筑类企业提供建筑材料的相关供应商有很多,竞争非常激烈并且鱼龙混杂,既有经营良好的供应商同时又有以次充好的供应商,不同供应商的产品性价比也存在差异,这就需要企业在选择材料供应商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考核制度以及成本控制制度,并以此为指导来开展建筑原材料采购管理工作,降低采购成本,避免在采购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现象而导致企业的效益发生变化,加大对材料成本的管理力度。假使在这一方面企业存在漏洞,企业将面对不同影响的利益流失,同时这也会对企业社会影响力以及社会形象造成不利影响。

(二)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能力

企业开展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依靠的是管理人员以及全体员工的大力支持,离开了管理人员与企业员工的支持,企业经营成本管理工作将无法正常开展。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素质十分重要,拥有良好技能以及专业能力的管理人员可以制定科学有效的经济成本管理制度与方案;同时还可以将其行之有效地落实到日常经营过程中。但是,目前在建筑类企业中,有一些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质不够,无法实现强化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目的,很多施工企业在经济成本管理方面只是走走过程,存在十分严重的形式化问题,效率非常低下。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企业在选拔招聘人才的过程中,选拔制度不够全面,存在一些漏洞,使得引进人员的能力与素质脱离预期,并且周围人的素质良莠不齐。企业对于拥有专业成本管理技能的人员不够重视,导致成本管理工作长期停滞不前。另一方面,也因为企业管理人员等对成本管理团队素质建设不够重视,没有对成本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导致成本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无法适应复杂的工作,这也是成本管理工作未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原因。

(三)企业对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企业开展经济成本管理工作需要处理的问题有很多,面对的环境和内容也比较复杂,这就需要全体员工的大力配合与支持,需要专业管理人员通过前期认真调研,设计相关的成本管理方案,并认真落实到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其余工作人员应当积极配合,按照成本管理制度的规定开展施工作业,努力推动企业经济成本管理工作质量提高。但是在目前看来,很多施工团队并不重视经济成本的管理工作,甚至有一部分管理人員更注重最终的经济效益,认为在施工过程中控制住时间进度就能实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并不重视,因此没有遵循企业制度的相关规定,这就使得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成本不断增加。并且,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制度,没有给相关的管理人员合适的薪资待遇,成本管理人员工作创新积极性不高,导致成本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其应该具有的价值与意义。

三、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优化措施

(一)搭建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

保障工程建筑成本管理质量必须加强对其综合管理机制建设工作的重视。第一,必须完善成本核算考核制度。在施工项目开展过程中,为了强化施工单位和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应当引入相应的考核制度,使其真正将自身效益与成本管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工作,施工单位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第二,重视项目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在项目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建筑单位等应当加强对经济成本管理专业化的重视,通过设置经济成本管理部门来开展专项成本管理工作,可以实现对施工各环节工程进度和质量的有效把控,在此基础上对其经济投入成本进行核算,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第三,相关单位应当加强对成本核算人员工作形式优化的重视,结合不同成本核算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标准来出台对应的管理制度,使得成本核算人员可以在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引导下开展相应工作并参与工作考评,可有效调动成本核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企业应当推出多样化的成本核算人员管理活动,使工作人员在活动过程中学习先进的成本核算知识并相互借鉴工作技巧,不断提高自身成本核算工作质量。

(二)激发建筑企业员工管理意识

第一,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自身成本管理意识的重视,通过先进的成本管理意识来约束自己,可实现对经济成本的有效管控。在该过程中,企业必须加强对决策人员成本管控工作的重视,引導员工明确自身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可以发挥的作用,逐步激发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开展建筑管理工作,可有效提高其管理质量。第二,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不同层级员工成本管理意识激发工作的重视,通过分析不同层次员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员工在成本管理方面应当具备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推行企业员工成本管理机制,引导员工正确认识自身成本管理责任,逐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三,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必须加强对各部门工作重点的重视,通过分析不同部门工作要点,以部门的形式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引入多样化的成本管理培训,帮助相关部门员工认识部门和自身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对其工作方式进行调整,员工工作过程中出现成本管理问题的几率将明显下降。

(三)提高成本管理信息化水平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通过推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在信息处理系统的帮助下开展各项工作,可有效减少成本管理环节的人工成本支出,将更多财务工作人员从重复性工作中释放出来,将更多精力集中于成本管控优化和监督检查上,继而提高成本管控整体质量。一般来说,建筑企业等可以在信息化系统的帮助下设置与成本管理相关的程序,财务人员只需要将建筑施工的基础信息录入到系统,系统即可按照规定程序对各类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分析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在财务信息软件的帮助下,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将各项成本的变化情况与以往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非必要成本损耗问题等做出预测并安排相关人员调查,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找出成本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对提高建筑成本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帮助下,建设单位可以结合不同项目的施工特点以及大额交易的流程节点等展开跟踪分析,财务成本管理信息透明度明显提高,其各项工作都可以按照更规范的方式开展,可有效保障其各项工作质量。

(四)重视成本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建筑施工单位等必须加强对成本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视,其素质差异将直接影响建筑施工顺利开展,严重者还会导致成本管理出现失误。在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当结合建筑施工需求,由成本管理领导等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综合分析,明确成本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和相关工作技巧,并对已有成本管理团队的综合水平进行分析,确定成本管理人才招聘计划,及时引入高素质成本管理人才来开展后续工作,提升成本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在该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等必须加强对已有成本管理人员培养工作的重视,通过对外引进专业课程以及聘请资深专家举办讲座等方式,帮助成本管理人员接受先进的成本管理知识培训并解答其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成本管理人员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企业成本管理领导可以组织成本管理人员在培训后对成本管理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结语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长远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强对成本管理优化工作的重视,结合当前建筑成本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成本管理机制和成本管理人员培养体系,同时引入多样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快成本管理数据处理效率,并及时制定相应的成本管控监督方案,切实提高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文利.新形势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房地产导刊,2020(06):121.

[2]贺崇,刘超.新形势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0):1102.

[3]荆成云.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问题及优化政策[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03):332.

(作者单位: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由于社会主义中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壮大和社会经济体系管理的逐步完善,科技创新的广泛运用,利于了人们的生活起居,提升了公司的制造收益,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确立了较好的根基。鉴于此,此文从大数据环境中论述了财务会计转变为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利用全面分析其转型策略,为公司完成可持续发展观阶段目标确立了根基。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管理财务;财务会计管控

一、在大数据环境下,财务会计转变为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建设历程持续加速的行业时代特点下,公司的行业竞争从最初的行业、商品对商品转化为产品链。全面行业竞争时代的来临,在公司遭遇较大考验的时候,也给了他们相应的发展壮大机遇,怎样提升自身的社会经济行业竞争,核心竞争力变成当前企业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当中,管理财务做为公司管理的核心,从大数据时代环境到财务会计转变为管理会计,对公司总体发展壮大有着关键作用。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为企业内部交流带来了较好的必要条件。

利用很多的调查分析数据统计能够知道,在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基本建设历程持续加速的行业时代特点下,为了从本质上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各类管理工作达到实际情况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战略手段。在传统式管理状况下,财务管理业务仅仅管控周转资金,在职工汇报信息内容时,通常仅仅简便的转述,对管理人员的各类战略决策执行和制订并没有实质的协助。可是在财务会计转变为管理会计后,公司财务人员在了解周转资金基本情况的根基上开展投入预算业务,在保证内部人员交流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时候,也大幅提升了公司的工作效能,最后为公司完成可持续发展观阶段目标确立稳固的根基。

(二)管理会计构造转变是大数据应用的必然结果。

由于城镇化、产业发展基本建设的发展壮大加速,公司的建造规模和基本建设数目持续增多,公司行业竞争也更加激烈。可是与传统式公司的生产运营对比,最大的特征是每日公司产生的信息相对多、繁杂。所以,要从本质上防止一系列别的情况的产生,保证信息信任感。大数据环境下,管理会计模式从财务会计转化为管理会计是大数据应用的必然结果。做为企业改革历程中,人才欠缺是影响企业改革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数据处理历程中,人们的解决水平和专业能力较低,难以达到公司的实际发展壮大要求。

二、财务会计对会计结构转换战略的基本概述

(一)改变现有的财务管理理念

从相应的角度来说,在加强公司财务管理业务的环节中,能够看到管理模式的创新性在相应程度上对公司综合发展趋势的关键影响。但现阶段,在全球化和一体化投建持续加速,社会经济双边贸易频繁的产业社会环境下,企业管理者备受传统式经营的影响,管理模式备受固步自封的影响,在财务会计过程中,只是数据统计和归纳,并无法全方位剖析经营状况,财务信息汇报不但无法真实地体现公司的综合发展状况,也无法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執行给予科学论证,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达到了会计信息化的要求,摒除了传统式的财务管理观念,将“资本知识化观念”做为财务观念,提升与财务管理机构的交流,为公司的可持续性、复杂、实现目标奠定了较好的前提。

(二)提升内部信息化管理

经过很多的调查报告数据统计能够看到,在过去的财务管理业务环节中,数据信息的统计、核对和业务主体全是财会人员。这类工作模式不但易于导致财会人员的排斥,更严重的是会对公司本身综合发展趋势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大数据环境下,要从源头上高效地避开上述难题。一方面,公司要加速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引入各类先进的管理系统和硬件配置,在确保数据信息准确度的前提上,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信息传播的实效性奠定坚实的前提。与此同时,在信息化管理环节中,公司要加强引进人才和资产投入,在提升信息化管理综合投建程度和投建质量的前提上,为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给予较好的条件。

(三)提升人力选拔标准,提升人力培训。

在新的商品经济常规状况下,人们的物质条件程度和生活质量持续提升的同时,公司的工程规模和投建数量也得到革命性的发展趋势。而财会人员做为财务会计和会计管理的实践者,本身的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程度的高低在相应程度上并不重要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对公司的转型和升级有影响力。因此,要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效地推动公司的进一步发展趋势。一方面,公司从源头上提升人员选拔标准,将人员创新思考、创造力列入评定项目,雇佣员工无论是专业能力、综合能力或是信息化管理程度都达到公司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与此同时,公司要创建健全的教育机制,在提升财会人员的会计思想教育业务的前提上,持续提升他们的工作方法,摆正他们的工作心态。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全球化和一体化建设发展趋势持续加快的行业时代特点下,财务管理做为公司管理的核心,管理项目的科学性、合理化和实效性与否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在目前多样化市场需求环境中,推动公司进一步发展趋势,财务会计转化为会计管理是十分必需的。与经济结构转化和升级流程相比,会计机制的构造转化流程较为复杂,要从本质上确保构造转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公司需要更改目前的财务管理观念,提升内部信息化管理,提升人才选拔,提升标准,提升人力选拔,扩大财务业务流程管理范围,确保公司财务部门在市场需求环境中功能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南衡亭,韩志国,侯媛媛.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与创新分析[J].中国商论,2018 (29):128-129.

[2]王蓥,徐海洋,李雯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研究[J].经贸实践,2018 (19):86.

[3]段朝坤,徐涛涛,陈金国.论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8):52-5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教学中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轨,而在创办应用型大学的背景下,这一弊端更加凸显出来。市场营销专业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如何提升应用型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应用型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概述

(一)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构成

关于综合能力的定义,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综合不同的观点,结合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笔者认为营销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指的是具备健康的身体、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健全的人格,以及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完成相关营销任务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重要指标: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职业素养、基本的营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不断自学的能力等。

(二)加强应用型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意义

1.综合能力培养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众所周知,人才培养是社会资源投入的重要领域,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社会生产效率,高质量的人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们必须关注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2.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提高就业率,进而提升专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由于市场营销是应用性特别强的专业,所以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有效的提升毕业生的质量。同时,高质量的毕业生又可以带来专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打破传统观念中人们对营销专业的偏见。

3.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助于降低企业培训成本,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营销人才最终要为企业所用,而高素质的营销人才是企业宝贵的财富。高质量的综合能力培养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符合标准的人才,降低企业后续的培训成本,而且由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比较强,能够更有效的发挥智力因素,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4.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利于社会的进步。由于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包含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包括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身心的健康发展不仅可以降低社会不安定因素,也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基于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大学营销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分析

(一)应用型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现状

结合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及西安其他兄弟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实施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主要体现在应用型大学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践教学环节比重的加大上,越来越多的应用型大学开始培养双师型人才并增加专业实训设施,一些高校开始实施校企合作并引进企业人才,這些措施的实施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应用型大学营销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面临的环境分析

应用型大学营销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目前面临的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对于高校来讲既是机遇也是威胁,必然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其次,国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大背景也构成了营销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境。再者,网络和手机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最后,家庭结构的变化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应用型大学营销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综合能力的界定不清晰,片面的认为综合能力就是实际动手能力,忽略了对学生体质、职业素养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使得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2.在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设备落后的难题。目前很多大学营销专业的教师是直接从学校走向学校,缺乏营销实战经验,解决实际营销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教学设备的落后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大多数学生仅限于纸上谈兵,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案例分析来验证自己的能力。

3.实习基地建设流于形式,学生的实习工作并未对综合能力的提升带来帮助。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型大学营销专业非常注重实习基地的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实习变成了短期打工,未能真正学习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4.鉴于目前高校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功利性,很多高校的管理层对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很多应用型大学对专业对教师的评价和考核中并未出现与综合能力相关的指标,这使得教师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热情受到很大打击。

5.学生对综合能力的理解和接受度不够,制约了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很多营销专业的学生认为推销就是最重要的专业能力,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忽略了人格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这都使得综合能力培养的推广面临较大挑战。

三、应用型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相关对策

(一)从政府层面上来讲,要从整体上提升应用型大学营销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改变现有的评价体系,科学界定综合能力包含的主要内容,加大对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的扶持。

(二)从社会层面来看,应鼓励企业应积极参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一方面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提炼出科学的综合能力指标体系,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实行定点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营销专业人才。

(三)从高校层面来看,学校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主体,应有针对性的解决在综合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充分重视营销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问题,建立或引进科学可行的综合能力指标体系,结合学生实际对指标体系进行深度剖析,有针对性的对单一指标代表的能力进行提升,尤其是被忽略的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部分,最终达到综合能力提升的目的。

2.加强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必要的情况下引入行业人才,从师资方面为综合能力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努力创造条件,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

3.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提升营销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成立兴趣小组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目前电子产品充斥校园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电子产品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校可鼓励学生通过兴趣小组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4.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严把质量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尝试建立订单班,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注意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现校企双方的共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5.鼓励营销专业的学生利用寒暑假及周末等空闲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交际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6.加强对营销专业学生的教育,纠正学生在专业理解中存在的误区,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性,为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奠定学习的基础。

四、结语

应用型大学营销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深入结合自身专业建设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的指出在综合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才能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营销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作者单位为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碳汇是指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在全世界都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趋势下,碳汇就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内蒙古具有广袤的草原、森林以及大面积的农田,其生态系统具备天然的、巨大的碳汇资源,在发挥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内蒙古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努力建设国家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经济功能示范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种草等保护环境活动,使得农牧业生产基础得到加强的同时,也使内蒙古境内绿色地表植被的贮碳能力大大增强,为建立内蒙古碳汇功能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我们要把生态系统碳汇明确纳入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目标,通过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活动,提高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大力发展碳汇经济,实现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及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为整个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提供可容纳的环境。

一、内蒙古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优势分析

一是碳汇资源丰富。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全区森林总面积约3.6亿亩,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1%,居全国第二位;森林覆盖率为20%,高于全国13.4%的水平;森林总蓄积量12.9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四位;湖泊河流湿地总面积为0.64亿亩。目前有适宜造林的宜林地2.34亿亩,并有成熟的造林技术。内蒙古草原总面积达13亿亩,位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10.2亿亩,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现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6个著名大草原,生长有1000多种饲用植物。

森林、草地与海洋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碳库。据初步估计,世界范围内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森林占39%-40%,草地占33%-34%,农田占20%-22%,其他占4%-7%。而我区的森林、草原面积在全国均名列前茅,具有极其丰富的碳汇资源。

二是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截至2008年底,全区已建各级自然保护区196个,总面积达2.1亿亩,占自治区总面积11.72%。全区生态环境质量为优或良的区域面积占45%。2009年自治区又将总面积达3.3亿亩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列为“禁止开发区”,同时,国家也将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呼伦贝尔沙地防治区、科尔沁沙漠化防治区、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区、毛乌素沙漠化防治区六个区域列为国家“限制开发”区域。这些区域划分遵循自然规律,生态功能区建设成效有所显现,为保持和增强碳汇功能奠定了基础。

三是具有示范项目基础。2005年,国家正式批准的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场项目是中国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十年的减排计入期中预计共产生514,296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2006年,国家林业局与意大利环境和国土资源部签署的造林合作项目——“中国东北部敖汉旗防治沙漠化青年造林项目”,是我国与国际社会合作的第一个碳汇造林项目。这两个项目的实施,为全区开展其他碳汇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示范。从2005年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开始至2009年5月,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内蒙古CDM项目为136个,内蒙古获得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注册的项目43个,已获得核定减排量163万吨。

二、内蒙古生态系统发展碳汇经济的不足之处和面临的挑战

一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近年来,内蒙古在节能减排、压缩碳源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单位GDP能耗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下降2.5%、4.5%、6.34%。效果虽然明显,但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压力很大。在开展碳汇工作方面,碳汇功能区建设和CDM碳汇项目的争取上缺乏足够的认识,工作力度不够。

二是缺乏与碳汇工作相关的机构、人才和信息平台。近年来,国内一些发达省区已经开始了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实践,纷纷成立排放权(碳)交易所。我区目前只成立了低碳经济研究院、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碳汇交易平台尚未建立;与碳汇研究相关的人才也很缺乏。

三是与国内其他一些省区相比没有绝对优势。我区碳汇资源丰富,与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云南等省相比不相上下。随着近几年碳汇经济在我国的兴起,全国大多数省区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碳汇经济,走低碳发展之路,并制定出具体发展战略和规划纲要。而综合投资环境、项目经验、发展战略、交易平台等因素,我区在吸引外资投资和技术引进上并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四是国际国内市场不成熟,相关交易机制不健全。目前,国际碳汇市场主要指森林碳汇市场,而我国现今尚未建立森林碳汇市场。当前,森林碳汇交易主要基于天然林和保护林,人工林的碳汇问题研究尚不多见;没有较为完备的森林效益评估体系。国际气候变化政策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相关市场制度和规则也不完善。因此,市场交易双方都要承担比较大的风险。

三、增强内蒙古生态系统碳汇效应的战略取向与政策保障

一是加快研究制定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结合我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要求,在保障自治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下,尽快研究、制定我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中长期规划。紧紧抓住我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这一历史机遇,努力筹划构建“碳汇大区”。

二是切实加强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增加碳汇资源。碳汇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生态系统的好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我区的生态环境总体态势良好,但部分地区依然很脆弱。我们要在认真总结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的各项政策措施,在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方面狠下功夫。首先,要普及碳汇经济新观念,加大生态环保宣传力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投入到绿色碳汇项目中来,使生态环保意识和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其次,要建立科学的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方案。不同植物、树种的碳吸收能力不尽相同。在生态建设过程中,要采集我区草原植被标本、树种样本,分析不同植物、树种的固碳能力,按照碳吸收能力最大化原则,因地制宜,建立科学的生态建设体系,支持碳汇经济的发展。再次,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加快建立我区多元投入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最后,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比如我区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减少碳排放。

三是积极搭建碳汇交易平台,构建碳汇交易市场。首先,要结合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碳汇的相关基础研究成果,制定相关技术和方法标准体系,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测算内蒙古碳汇资源量和价值量,摸清家底,为开展碳汇交易奠定基础。目前,我区已对150多个不同类型的草原地区完成了样本采集。同时,还积极向国家申请草原碳汇评估的行业标准制定项目,为进一步加快我区乃至国家的草原碳汇评估工作奠定基础。其次,要借鉴国际碳汇交易做法,制定碳汇交易的计量、监测、价格认证体系以及碳汇交易规则、利益分配和管理机制等相关政策措施。再次,要引入市场机制,将碳汇资源转为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和建设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公益事业,一直以来,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投入严重不足。当前,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大力发展碳汇贸易。既可以通过碳汇贸易冲抵碳排放,又有了长期可靠的生态保护建设资金的来源。最后,要提供供求信息平台,使企业与农牧民通过相关机构进行交易,也可建立碳汇交易中介所等机构。建立自愿碳市场。自愿碳市场是指不为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目标而购买碳信用额度的市场主体之间进行的碳交易。自愿减排主要是企业间的碳交易,体现着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下一步强制性京都规则碳市场运作做准备。尽快启动自愿碳汇交易机制,我区巨大的碳汇资源就可以就地发挥价值,例如鄂尔多斯市的大型煤电企业超量排放的CO2与东部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创造的碳汇进行自愿交易。

四是健全碳汇市场法制建设,确保碳汇市场平稳运行。从市场稳定的角度,健全碳汇市场法制建设,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特殊意义。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这方面的相关立法尤为薄弱。从市场交易的主体来看,没有健全的法制做保障,碳汇交易双方就面临着极大的风险。自治区于2010年第五次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但这只是宏观方面的政策导向。当前,我区应尽快建立碳汇交易平台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制定出台相应的碳汇贸易优惠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到内蒙古开展碳汇贸易。

五是通过实施CDM项目,促进内蒙古生态系统碳汇经济发展。截至2010年9月,内蒙古CDM项目已获批准198个,注册成功90个,已获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签发的项目数34个,已获批准CDM项目估计年减排量0.3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项目涉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和提高能效类、甲烷回收利用、N2O分解消除及其他领域。无论是已获批、注册成功还是已签发的CDM项目,其中类型均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为主。而该类项目中又多以风电项目建设引进外资为主,技术引进的案例几乎没有。减排方式也以减少工业企业CO2排放量为主,节能和提高能效类及N2O分解清除等CDM项目较少,碳汇项目就更少。据相关专家分析与预测,国际碳交易市场潜力巨大,而碳汇交易将成为碳交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和草原畜牧业大区,全区118万平方公里国土上,从东到西分布着森林、草原和荒漠三大地带性植被类型,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天然的碳汇基地。全区人工林和森林面积均居全国首位,而且是我国唯一林业六大工程全部覆盖的省区,具备了其他地区无与伦比的碳汇经济发展条件,在全球碳汇交易中占有巨大优势。因此,在发展风电CDM项目的同时,我们有理由更重视碳汇交易,依托CDM项目机制,充分发挥我区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努力走出一条低碳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新路子。□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科院)

责任编辑:康红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題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作出新的概括,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是新中国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创新的凝炼,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结晶。特别是其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概括,更是凸显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原则的内涵,彰显了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主题的意蕴。

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先导,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升华。回顾新中国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机制、体制到制度的演进,能使我们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清晰地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学规律,是以怎样的形式被揭示出来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进而拓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认识新视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发展。

以重新认识价值规律的作用为起点,从经济机制调整切入,着力于市场机制、市场调节和计划机制、计划调节关系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中国经济落后特别是国民经济基础极其薄弱的现状,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我国选择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集中当时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加强国家基础设施重点建设,推进国民经济体系建设。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加速推进中,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显露。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已经有针对性地指出,要用“兼顾”和“统筹”的办法,处理和解决当时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他认为,“统筹兼顾,各得其所”原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在延安的时候,就采取了这个方针。这是一个什么方针呢?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战略方针”。

按照“统筹兼顾”原则,党的八大对经济体制改革作过多方面的探索,周恩来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提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胜利,社会主义经济已经在我国占居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这就使我们有可能在适当的范围内,更好地运用价值规律,来影响那些不必要由国家统购包销的、产值不大的、品种繁多的工农业产品的生产,以满足人民多样的生活需要。” 在这里,“更好地运用价值规律”实质上就是对市场和市场机制、市场调节作用的认可。周恩来还提出了“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的改革设想。陈云也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自由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之后,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时起时伏,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思路,主要还囿于中央与地方权力配置调整的问题,没有能从根本上触动政府统得过多、市场作用趋弱的根本问题,没有能从计划和市场关系上找到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的“严重缺点”作了深刻分析,针对这一经济体制中存在的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提出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权力,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进而强调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思想。价值规律是以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为作用过程的商品经济基本规律,重视价值规律作用内在地包含了重视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1979年3月,陈云在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提纲中就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1)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的部分);(2)市场调节部分(即不作计划,只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即带有盲目性调节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要的。”针对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陈云认为:“在今后经济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中,实际上计划与市场这两种经济的比例的调整将占很大的比重。不一定计划经济部分愈增加,市场经济部分所占绝对数额就愈缩小,可能是都相应地增加。”对陈云的这些观点,邓小平不仅表示赞同,而且还从市场和计划关系上升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视界,提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强调“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

1979年 6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通过经济改革,要逐步建立起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要以计划调节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1981年 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肯定了这一改革取向,提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强调“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决议》还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的高度提出,“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这一宝贵思想凸显了经济体制具体形式的选择,与阶段性的“创造”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阶段性的“创造”,总是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变化相关联的。据此,1981年11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应当是:在坚持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国家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和运用价值规律。”

1982年 9月,党的十二大对我国最初几年经济体制改革成就的总结中,将经济体制的基本构架概括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場调节为辅”,并提出“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一基本构架的提出及其在实践中的实施,对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配置资源方式,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核心问题,从经济体制改革突破,探索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关系,形成以体制“定位”为主要特征的逻辑过程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重要标志。《决定》明确提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决定》突破了那种把社会主义经济看作是纯粹的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形成了经济改革是经济机制、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全面改革的新理念,走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之后,我国经济改革加速推进、经济发展长足前行,与经济体制目标模式选择上的重大突破是密切相关的。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新的实践,提出了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改革思路,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利用市场调节决不等于搞资本主义,明确提出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为特征的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改革模式,极大地开阔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界,引发了对这一改革模式的深入探讨。“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模式较之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模式,凸显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作为有机统一体,既不是板块式结合、也不是渗透式结合;作为有机统一体,在调节范围上,计划调节是宏观层次,市场调节是微观层次。但在理念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一提法,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性质相联系的“制度性”规定观念的束缚,也还没有对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性手段的问题作出进一步的切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说明;在改革模式选择上,还局限于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关系的框架内,还没有上升到经济体制整体关系的高度。

实践创新推进着理论创新,而理论创新也推动着实践创新。1991年春,邓小平在视察上海的谈话中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年春,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再次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些言简意赅的阐释,从根本上区分了市场经济体制性规定与制度性规定的关系,无疑是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

马克思在对政治经济学史的研究中曾提出,经济范畴的形成大多经历了“极其艰难地把各种形式从材料上剥离下来并竭力把它们作为特有的考察对象固定下来”的过程。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关系探索的理论创新,一方面,离析市场经济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依附关系,使市场经济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定中“剥离下来”,形成具有体制性规定的一般的“抽象要素”。即如邓小平一再强调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另一方面,提出市场经济作为一般的“抽象要素”,只有在与一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结合时,才具有充分性和现实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一切生产阶段所共有的、被思维当作一般规定而确定下来的规定,是存在的,但是所谓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不过是这些抽象要素,用这些抽象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邓小平的这一理论创新,一方面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离析,形成市场经济一般范畴;另一方面又强调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与一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提出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崭新概念。

在经济制度的替代关系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赓续,而计划经济历来就具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性;在经济制度的对比关系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言的,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历来被看作具有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制度规定性。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地包含着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性。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之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兼容性,还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并经受实践检验的理论问题。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性规定在实践和理论上还没有得到具体昭示。

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兼容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定性的必然过程。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时就指出:“在九十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从体制“建立”的定位到制度意义上“定型”的验证,需要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不断实践、艰辛探索,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完善和发展,还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总体”中不断融入和生成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性。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现代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以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见解,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作出了初步回答。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回顾这一时期的改革历程时指出:“从党的十四大以来的20多年间,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我们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可以看出,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这一论述,提出了党的十四大至党的十八大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特征:其一,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由党的十四大之前计划和市场关系的核心问题,转变为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核心问题;其二,这一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已经开始从“从制度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其三,这一过程“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由此得出“从理论上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进一步作出定位,这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的结论。

以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问题,着力推进治理结构和制度创新,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总体”上,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规定性,形成以制度“定型”为主要特征的逻辑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从“辩证法、两点论”的方法上,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关系问题作了多方的阐释,彰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规定性,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主题的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性,并不是由经济体制一般性决定的,而是由与之“结合起来”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总体”的性质所决定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总体”中,“资本”作为资本主義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核心范畴,就是这一“总体”中的“普照的光”“特殊的以太”,就是资产阶级社会中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总体”中,居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是“总体”中的“普照的光”、就是“特殊的以太”,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融入和生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定的根据和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体制一般和经济制度特殊的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为深入地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兼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定性也更为实际地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相融合,生成为市场经济的属性。这一理论趋向,深刻地体现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这就是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组成部分的概括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性规定的探讨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三个重要观点: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进行的,深受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规制和影响,同时也深刻地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本质特征的集中反映。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在根本上就是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基本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以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形成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想。这是部署所有经济工作、制定全部经济政策、推动整体经济运行要牢牢坚持的根本立场,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制度性规定,也是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使之具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属性的的根本规定。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经济体制上的实现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的过程中昭示其制度规定性的。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社会主义”这个定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之所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我们的制度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我们要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在这里,要讲“辩证法、两点论”,要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不是对立的,也不是简单地让市场作用多一些、政府作用少一些的问题,要统筹把握,要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协同发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要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的制度规定的根据所在。

再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犹如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普照的光”“特殊的以太”,改变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性质,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赋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新的制度性规定。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结合问题上,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要发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既要使“看不见的手”对资源配置起到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看得见的手”作用。解决好市场和政府的这一核心问题,要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根基”,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回顾40多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从经济机制调整到经济体制“定位”、再到经济制度“定型”的演进,刻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基本路向及其具有经济制度规定性的过程;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三个方面的重要观点,是对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理论概括,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体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也是我们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理论要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从机制到体制、再到制度探索的过程和逻辑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创新;由此形成的从计划和市場关系为核心问题,拓展为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问题的过程,以及从经济机制调整到经济体制“定位”,再到经济制度“定型”的过程,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渐进探索、砥砺前行的逻辑再现。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特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在这一显著优势中,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根本上体现为所有制结构上的优势和分配制度上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在经济作用过程中才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显著优势。“显著优势”中的“三位一体”,充分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最初概括中,就从整体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问题作过阐释。在这一阐释中,一是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论,认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在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时,强调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重要的制度性规定。

二是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理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理论,是新时期形成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本质特征的主要理论之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安排,要“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我们的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这一分配制度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这一分配制度实施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和具体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这一分配制度的性质,深刻地体现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过程之中,赋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制度性规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与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结合”中,才融入和生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特征和规定的。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性质,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为显著的理论创新。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主题的根据所在。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自此以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成为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主题。

1998年,在改革开放20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初实践,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经过艰辛探索而取得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改革成果”,肯定“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个崭新的创造性发展”。2008年,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的进程,提出“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主题得以彰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从“辩证法、两点论”的高度,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关系、市场和政府关系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深刻阐释,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主题的内涵。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的特点,提出市场经济体制要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具创新性的理论观点;而市场经济体制如何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具开拓性的理论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40年宝贵经验时提出:“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改革开放实践的启示在于: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扭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关键,在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上,就“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这一论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阐释的赓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主题的深化,也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概括的思想先觉。

(作者: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高天鼎

上一篇:桑蚕产业高产养殖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语文作业多元智能理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