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

2023-10-07

中俄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1篇

〔提 要〕 2015年中俄贸易额持续下滑,未能如期实现双方领导人早前提出的贸易额目标。究其原因,除受世界经济形势低迷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外,也有两国自身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相互投资内生动力趋缓等因素发生作用。中俄贸易额下滑并没有影响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迅猛发展势头,双方各领域合作依然取得重大成果。展望未来,虽然实现中俄贸易额的稳步增长和下一个5年贸易额目标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双方经济互补性强和市场空间广阔等优势依在,中俄贸易额长期稳定增长仍具有坚实基础。

〔关 键 词〕中国、俄罗斯、中俄贸易、中俄关系

中俄贸易结构一直比较单一,能源和原材料等低附加值商品占据相当大比例。在前些年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推升中俄贸易额不断增长情况下,两国贸易结构性问题虽被一再提起,但并不十分突出。2015年全球出口值大幅下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走低,中俄贸易结构的脆弱性开始凸显,双方未能如期完成两国领导人共同提出的2015年要使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但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贸易额的再次大幅下滑并未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及其他领域合作造成负面影响。展望未来,中俄贸易增长的机遇仍大于挑战,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亦将历久弥坚。

一、中俄贸易额下降原因

中俄贸易额继2009年金融危机最困难时期大幅下滑后,2015年又出现下滑,全年贸易额总值仅为641.7亿美元(422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8%。其中中国对俄罗斯出口328.25亿美元,同比下降34.4%,俄罗斯对华出口313.45亿美元,同比下降19.1%。中俄贸易额几近跌至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最低水平。中俄贸易额的再次下降,是世界经济整体形势和两国内部经济发展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2015年,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形势严峻复杂,在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大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长幅度仅为3.1%,比2014年萎缩0.3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连续第五年放缓。随着全球经济不振、国际市场需求的低迷,近年来国际贸易一直保持两倍于全球经济的增长态势已然不在。2015年,全球出口值出现几年来少有的大幅下跌,世界70个主要经济体出口持续下降,进口均为负增长。前9个月,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韩国、印度、南非和巴西的货物贸易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2%、12.8%、9.2%、13.2%、6.6%、16.6%、7.9%和16.8%。前10个月,全球出口值降幅超过11%。国际贸易的负增长使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放缓,也一定程度地制约了中俄两国经济和贸易规模的发展。

(二)两国经济下滑制约了贸易规模扩大

在欧美制裁和油价连续走低双重打击下,俄罗斯金融经济形势持续恶化。2015年,俄罗斯经济下滑3.7%,通胀高达12.9%,居民实际收入从2014年11月起连续14个月萎缩,下降4%。受居民收入减少影响,俄罗斯零售额锐减10%,投资额下滑8.4%,工业生产严重衰退,建筑业相比2014年萎缩3倍。在此背景下,2015年俄罗斯与主要贸易伙伴国贸易普遍下滑,自非独联体国家进口总额为1615.71亿美元,同比下降36.4%。欧盟在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从2014年的48.1%下降至44.8%,俄罗斯对欧洲国家贸易总额下降37%~38%,其中对德国、荷兰、意大利的贸易分别下降34.7%、40.1%、36.8%。为应对危机,俄罗斯联邦政府不得不采取包括对总统在内的所有公职人员减薪10%,以及将此前对建设“超前发展区”投入890亿卢布削减至420亿卢布,数量也从14个减到5至6个等措施来解决应急和民生问题。

金融经济形势的恶化极大地影响和抑制了俄罗斯的投资和国内消费,导致俄罗斯对来自中国的服装、鞋、手机、电脑等日用品的需求明显下降。经济危机使俄罗斯失去在华能源市场部分份额。俄罗斯政治信息中心有关俄中关系发展报告认为,土库曼斯坦和卡塔尔已成为中国天然气消费的重要供应国。今后,俄罗斯对华天然气的出口量只能占到中国天然气进口量的约20%~25%和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量的15%~20%。由于中国天然气市场需求增长趋缓,“俄罗斯已不能仰仗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和原材料需求,最终也无法借助对华供应来弥补其出口收入的缩水”。

同样,受内需不振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等诸多因素叠加效应影响,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全年GDP增速下降至6.9%,较2014年下跌0.4个百分点。在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出现少有的“双降”局面。2015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4.5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降7%。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人民币,下降1.8%;进口10.45万亿元人民币,下降13.2%。煤炭、铜和钢材进口量则分别下降29.9%、0.3%和11.4%。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出口贸易分别下降6.5%和12.1%。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10.6%。除对美国和东盟出口保持增长外,中国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普遍下滑。

(三)双方相互投资有所收缩

2015年以来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FDI)大幅下滑,上半年对俄FDI降至20%,下半年降幅虽有所收窄,但截至11月对俄投资总体仍下降15.2%。与此同时,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速放缓、能源进口渠道进一步多源化,中国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的迫切性相对减弱;另一方面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中国能源企业在与俄方有关经“西线”管道对华供气价格的谈判中已无再让利空间,导致双方经该管线对华供气的最终合同一直未能签署。

2014年底和2015年初卢布暴跌使俄罗斯一度对卢布兑换外币和汇款出境采取非公开“应急”资本管制措施,导致包括中企和华商在内的在俄罗斯外商所得卢布利润兑换美元汇回国内成为问题。由于从俄罗斯向外汇出订货款数额受限,导致涉俄贸易拖欠货款违约行为比例急剧增加,有关部门受理对俄贸易报损率大幅上升78.6%。这使中国投资商特别是中小企业在俄罗斯扩大经营规模信心遭到重挫。加之俄罗斯国内人力成本上升、卢布贬值和市场需求低迷等因素,华商在俄经营规模大多有所收缩。俄罗斯专家调查显示,除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可获技术有限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降低中国投资者对俄罗斯兴趣外,执法不当(占受访者的66%)、经济形势不稳定和投资者缺乏保障(占受访者的58%)、腐败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占受访者的52%)等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而且,国际评级机构对俄罗斯的负面评级、在劳动配额方面的限制以及对在俄营商不利的思维定势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投资者的积极性。2015年6月俄罗斯有关部门对在俄境内142家(其中31家营业额超过10亿美元)中企调查显示,只有21%的公司愿意在2016年继续在俄投资,40%的公司表示未来5年继续在俄发展。受卢布下跌和俄罗斯经济动荡影响,早前莫斯科市政府与中国公司达成的投资约60 亿美元建设新地铁线路和周边房地产意向性项目受到波及。此外,俄罗斯不少人认为向中方开放某些高科技领域合作有“丧失主权的风险”,而恰恰“正是出于这种担忧,中国人从未被允许参与重要项目,这种情况已持续了几十年”。

俄罗斯实业界对中国经济增长趋缓和需求下降的忧虑有所加深。在俄罗斯一些人看来,鉴于企业和银行无法靠中国来填补西方贷款的空缺,俄罗斯不应期待中国对其广泛投资。尤其是鉴于中国GDP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至少会拉降俄罗斯GDP增幅0.7个百分点,俄罗斯有专家早就敦促政府不应与中国经济捆绑得过紧,而需要寻找其他能源销售市场,这也一定程度地掣肘了俄罗斯决策层全速推进对华合作的决心。此外,“俄罗斯政府部门中的中国问题专家不多,……决策者不了解中国”,许多人“弄不清楚该如何与中国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内展开俄中经济对接”,也是影响两国扩大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俄罗斯是在最后一刻才决定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因为“俄罗斯一直认为中国经济很快便会下滑,对北京取得的成就估计不足”。

(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使中俄贸易额“自然缩水”

2015年的国际油价同比下跌43%~45%,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平均降幅也超过14%。2015年底美国商品调查局大宗商品(CRB)价格指数滑至380点,比上年最高位降幅24%,跌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水平。2015年中国进口铁矿砂和原油9.53亿吨和3.34亿吨,分别增长2.2%和8.8%,可价格却分别下降11.6%和29.3%。在此背景下,虽然俄罗斯全年对华原油出口达到创纪录的3762万吨,同比增长28%,可出口额却未升反降。同样,中国从二连浩特口岸进口木材同比增长2.4%,其进口额却减少3.1%。两国贸易中的低附加值商品的增量在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中不断缩水。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指出,2015年俄中贸易额下降主要是油价下跌所致。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乌柳卡耶夫强调,俄中双边贸易额大幅下降“首先是与商品价格变化有关”,从实际数量来看,两国的商品贸易量是增长的。

二、中俄关系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在通常情况下,如果国家间政治关系长期缺失经济基础的强有力支撑,必然会影响两国全方位合作深化。2015年初以来,随着中俄贸易额的不断下降,不仅西方一些政客乘机再次唱衰中俄关系发展前景,俄罗斯国内对中国抱有成见的某些人士的陈词滥调也随之泛起,他们认为在中国市场需求放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深化对华金融经济和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并非正确选择,对中国在俄罗斯一些银行正常的资金流动和调配也捕风捉影地大肆炒作。然而,中俄关系是建立在彼此高度政治互信基础之上的新型国家关系。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中俄两国互为依托,相扶相持,抱团取暖需求进一步上升,战略协作愈加默契。双方不失时机地共同发表关于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推动双边关系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一)俄罗斯主流社会继续深化对华关系认识

“中国风”能扬俄罗斯“经济帆”,已逐渐成为俄罗斯主流社会共识。如今,俄罗斯国内主流社会普遍认为,在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后,俄罗斯发展与欧美合作的多年期盼已经破灭。“中国几乎成了俄罗斯唯一具有全球体量的伙伴。当我们意识到取消制裁无望之时,也明白了与西方的冲突只会不断增长,与中国的关系因而具有了战略性质”。何况,中国不仅在经济规模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冶金、机械制造、微电子、运输和能源机器制造等领域也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俄罗斯完全可以利用中国技术和设备发展现代化建设。

俄罗斯官方不断强调,中国不仅不是俄罗斯的威胁,而且还是其“可靠的伙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本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迅速发展起来的中国绝不是俄罗斯的威胁,“我已感受到他们的合作意愿”。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称,“那些喜欢搬弄是非的人说俄中合作互补只是俄罗斯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的鼓噪完全是居心叵测的阴谋”。俄罗斯联邦移民局局长罗莫达诺夫斯基认为,俄罗斯不存在中国移民扩张问题,有关对中国在向俄罗斯人口扩张的传言纯粹是胡说、捏造和完全错误的,俄罗斯联邦境内的中国移民数量仅比德国移民多1万~2万。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更是表示,俄罗斯对外贝加尔边疆区可能出租耕地给中国公司一事并不担心,“没有任何理由怀疑中方有觊觎俄罗斯联邦领土的计划和意图”,而“只有那些不了解事情本质或是不想厘清真相、另有图谋的人才会发表中国会夺取俄罗斯土地之类的言论”,对这些鼓噪“无须理会”。

与那些别有用心鼓噪“中国威胁论”的人相反,俄罗斯相当一部分精英对深化对华各领域合作的紧迫感不断上升。“基于思维惰性、无知和唯欧洲是从论等主观因素,导致俄罗斯已错失20年良机,未能从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第一波腾飞浪潮中分得一杯羹”。这使得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海湾国家、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都成了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竞争对手,俄罗斯不再是中国唯一重要能源合作伙伴。而且,俄罗斯与中国联合研发宽体客机和重型直升机等项目的高科技领域“合作窗口期也是有限的”。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在“上述领域的合作需求也会逐年下降”。为此,“将‘西伯利亚车厢’挂到不断提速的中国快车上”已是俄罗斯在本世纪的当务之急。尽管俄中贸易结构不尽如意,可近年来俄罗斯高层和主流社会开始承认两国贸易结构单一问题的责任并不完全在中方,因为除了航空、核能和尖端军工等领域里的一些敏感技术外,俄罗斯几乎无法再提供任何能吸引中方投资者的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

(二)战略互信和战略协作水平不断提升

2015年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在双边和多边场合正式会晤5次,双方就国际和地区热点及双边关系现状等问题不断交换意见、协调立场,规划中俄关系的未来走向。在中俄第11轮战略安全磋商期间,双方都强调反对外部势力介入他国政权更迭,反对依据个别国家国内法律标准实施单边制裁;呼吁摒弃冷战旧观念,共同倡导国际社会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在习近席年内首访俄罗斯期间,中俄签署《国际信息安全保障领域政府间合作协议》,相互承诺不向对方发起网络攻击,加强国际信息安全方面的合作及有关潜在风险和威胁数据的交换,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中国始终反对欧美对俄罗斯单方面制裁。在西方普遍唱衰俄罗斯、国际三大评级机构连续下调俄罗斯主权信用评级和大批企业信用级别之时,中国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给予俄罗斯最大企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本外币信用等级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信用等级“AAA”和“A-”评级,稳定的评级展望。俄罗斯对于中国的支持亦投桃报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宣布常驻图瓦共和国的达赖驻俄罗斯代表洛桑格勒及其助理洛桑次仁为“不受欢迎的人”,限期离境并永远不准重回俄罗斯。普京总统强调,“达赖喇嘛不仅被视为宗教领袖,还被视为政治活动家,俄罗斯反对将宗教问题与政治牵扯在一起”。拉夫罗夫外长公开表示,达赖喇嘛若想访问俄罗斯就必须远离政治;南海、东海或其他海域的任何争端都“应当在没有外部势力干预前提下找到各方均满意的解决方案”。

在西方普遍抵制俄罗斯举办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和中国举办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背景下,两国最高领导人携三军仪仗队分别出席对方庆典活动,并重申坚决反对世界某些势力企图否认历史、篡改二战胜利成果、歪曲纽伦堡、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结果的言行,彰显中俄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不容践踏的坚定决心。两国还不失时机地签署《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俄方重申支持中方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方继续支持俄方积极推进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一体化进程。梅德韦杰夫总理在访华并出席中俄总理第20次定期会晤前夕表示,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两国是真正的睦邻友好和相互尊重的典范,“如果其他国家之间都能有像俄中这样的关系,那么全世界都可能因此受益”。

(三)军事和高科技合作不断扩大

2015年初,俄中双方就在中国境内完成建造12322型“欧洲野牛”登陆气垫船合同达成协议。10月,俄方重申将按期向中方提供S-400“凯旋”防空导弹系统,中国成为俄罗斯允许出口这一最新式武器的首个国家。11月,双方正式签署对华出售24架苏-35多功能战机合同,中国又成为首个海外订购该款战机的买家。俄方还同意再向中国提供100台用于FC-1/JF-17“雷电”战机的克里莫夫RD-93涡扇发动机,并积极与中方就对华出售“伊斯坎德尔-M”和“龙卷风-G”多管火箭炮等战术导弹系统进行谈判。中俄联合军演更加贴近实战,5月和8月,两国海军在地中海海域和彼得大帝湾海域、克列尔卡沿岸及日本海空域先后举行代号“海上联合-2015(Ⅰ)”和“海上联合-2015(Ⅱ)”实兵联合演习,两军着重演练了在陆海空方面有效防空、反舰、反潜、反破坏的协同行动能力,双方首次实现火控雷达和声呐等“核心数据共享”,凸显中俄战略互信的高水平。双方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与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公司(UAC)达成宽体客机初步设计方案。中俄卫星导航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委员会决定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框架下建立卫星导航合作机制。在习主席访俄期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俄罗斯直升机公司签署联合生产先进的重型直升机合作框架协议。中国陕西省政府和中俄投资基金及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签署关于向协助俄方向中国和东南亚推广和销售近100架苏霍伊SSJ-100客机协议。中俄双方还就在中国境内组装生产20架卡-32A11BC消防用直升机达成协议。中国国家发改委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俄罗斯交通部和铁路公司签署莫斯科—喀山高铁建设合作备忘录。双方签署的科经贸项目合同累计已达近万亿美元规模。

(四)金融、能源、基础设施、农业和人文合作取得新成果

金融合作不断扩大。俄罗斯首次向资本金低于50亿卢布的中资银行开放投资其战略公司的大门,莫斯科交易所正式开设人民币/卢布期货交易业务。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俄罗斯对外经济银行和俄罗斯对外贸易银行先后签署巨额贷款协议,向俄罗斯储蓄银行提供60亿元人民币信用额度。同时,俄罗斯银行开设人民币贷款业务,卢布现钞在绥芬河市流通试点正式实施。双方远程销售领域合作悄然兴起,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在线交易平台成为俄罗斯客户购买中国商品的最大电子商务平台。2015年9月,中俄边境贸易首个跨境B2C电子商务支付平台正式开通。自2014年10月中俄两国央行签署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后,2016年3月,中国央行再次表示,未来将根据需要继续启动与俄方的本币互换合作,这无疑对推动双方在金融领域的深度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合作稳步推进。2015年6月,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段正式开工建设后,中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俄方经“东线”管道对华输气项目谅解备忘录,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共同开发鲁斯科耶油气田和尤鲁勃切诺-托霍姆油气田合作框架协议》和俄罗斯石油公司收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30%股份协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与俄罗斯西布尔集团签署收购俄方部分股权协议。

跨境江桥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2015年9月,在双方正式签署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大桥及跨江索道项目建设和运营协议之时,两国的同江—下列宁斯阔耶跨江铁路大桥项目中方段钢梁架设完毕,主体工程接近尾声。12月,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与俄罗斯联邦公路署就在雅库茨克市附近建设跨勒拿河大桥项目签署合作备忘录。

农业合作突飞猛进。2015年前7个月,俄罗斯对华农产品出口额上升33%。中国浙江华俄兴邦投资有限公司与外贝加尔边疆区政府签署开发一处约11.5万公顷荒地意向协议,用来种植粮食、牧草、养猪和发展其他农业设施建设等项目,租期49年。9月,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中国国际经济合作投资公司、精功国际集团等与俄罗斯远东发展部共同注资成立“俄罗斯远东农工产业发展基金”,为扩大两国农业合作搭建投融资平台。12月,两国签署有关俄罗斯对华出口小麦条件议定书。

人文交流日趋活跃。中国在俄留学人数已位居世界第二。2015年前9个月,有111.7万中国公民前往俄罗斯,其中58.3万名为游客,占赴俄外国游客10%,中国首次成为唯一赴俄游客数量增长的国家。中国游客仅在莫斯科的消费全年即约达8亿到10亿美元。在圣彼得堡举行的主题为“全媒体时代下如何做好国际传播”的首届中俄媒体论坛期间,双方签署包括联合拍摄电视剧等近60项合作协议。俄罗斯首部全画幅大型动画电影《冰雪女王》在华上映大获成功。中方拍摄的多集微电影《你好,中国》之《中国创客》在俄罗斯也受到广泛好评。中俄两国总理共同出席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闭幕式暨中俄媒体交流年开幕式,并勉励两国青年和媒体朋友继续深入了解彼此的国情和文化,当好文化交流、民心沟通的桥梁,为两国社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增进两国人民发自内心的真诚友谊,让中俄两国友谊薪火相传。

三、未来中俄贸易额增长机遇大于挑战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第一副部长阿列克谢·利哈乔夫认为,俄中两国能以多快的速度恢复贸易和投资额的增长“在同等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双方”。不仅俄中经济和监管当局,还有两国企业界,都急需新的合作手段和机制。基于全球经济和贸易大环境以及中俄各自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两国在未来5年实现20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目标既有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

一是中俄各自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未有明显缓解。对俄罗斯来说,在油价和卢布汇率仍不断下跌的情况下,其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增加。2016年俄罗斯政府预算是在每桶50美元油价基础上制定的,如果油价长期在这此基准下徘徊,俄罗斯财政将入不敷出。加之欧美又相继作出延长对俄制裁决定,无疑使俄罗斯金融经济雪上加霜。对中国来说,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进入深度调整期,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影响,在继续扩大进出口贸易上的压力依然较大。俄罗斯“分析信用评级公司”(ACRA)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欧洲经济的持续低迷“将使俄罗斯的出口加速缺乏先决条件”。鉴于未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油价低价徘徊的情势,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乌柳卡耶夫已公开表示,2020年俄中贸易额要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可能需要在时间上作出调整。

二是解决两国贸易结构问题难以一蹴而就。普京强调,虽然改变经济结构单一是俄罗斯要务之一,可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它并不可能,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大量投资过程。2015年,俄罗斯对华贸易结构仍未有明显变化,俄罗斯石油和石油产品仍占对华出口的60%以上,木材和有色金属分别约占10%和7%,机械设备占比不足1%。双方真正付诸实施的大项目合作不多,市场和中小企业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鉴于中俄贸易结构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改观的实际情况,中方早就强调两国双边贸易的“质”比“量”更为重要,即中俄贸易“在2020年前增加到2000亿美元是质量的指标,而不只是量的增加”。中方认为两国在航空、航天和其他高科技领域有提高贸易质量的前景。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中俄经贸合作面宽、互补性强、市场空间广阔的基本结构并没有改变,双边贸易额长期稳定增长仍具备坚实基础,中俄实现双方领导人提出的2020年贸易额目标仍有巨大的潜能和机遇。

首先,两国领导人都有如期实现这一目标的坚定决心。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重申,2020年以前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有望实现。李克强总理也强调,尽管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给中俄作为两个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带来新的挑战,但中俄双方都没有回避矛盾,中方对中俄未来合作前景充满信心,对务实合作签署的文件落实有信心。鉴于2016年国际贸易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两国领导人已责成各自主管部门制定应对举措,积极寻找扩大两国贸易、提质增量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落实两国元首关于深化双边合作达成的重要共识,中国商务部与俄罗斯经济发展部还签署了《关于促进双边贸易的谅解备忘录》,达成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增长的15项举措,以确保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及各领域合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其次,两国仍有扩大贸易和相互投资的巨大潜能。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约50%下降至25%,但中国仍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年增幅依然是西方经济体的2至3倍。未来5年,中国经济仅保持6.5%的年增幅就完全能够在节制投资、防止经济过热的情况下,确保到2020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任务。虽然中国经济出现下行,但市场运行、对外投资、外贸出口和吸引外资情况仍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俄罗斯经济也有转好迹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6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环境有望改善,略好于2015年。惠誉主权信用评级认为,俄罗斯经济2016年将恢复增长约0.5%,2017年会加快到1.5%。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预测2016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7%,年末通胀为6.4%,其经济将迎来小幅增长和通胀速度放缓。为进一步促进两国贸易和投资增长,2016年初以来,俄罗斯国家杜马批准俄中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税漏税的政府间新协定,俄罗斯央行批准在俄罗斯各银行可使用人民币资产补充注册资本,期待“今年就能看到一些来自中国的新银行进军俄罗斯市场”。2016年3月,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批准的2016年国家反危机行动计划强调,为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结构性转变,俄罗斯将进一步改善经商条件和监管环境,扶持中小企业、进口替代和非原料产品出口,实现经济多元化,使经济迈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最后,中俄经贸互补性强,具有扩大贸易与开展大项目合作的客观条件。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和全球第一出口大国,并有望成为全球第一进口大国,其不仅对能源和原材料具有刚性需求,而且还迫切希望引进高新技术。俄罗斯不单是资源大国,还是科技强国,其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俄两国具有扩大贸易额的良好条件。在未来25年,“俄罗斯与欧洲国家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将有可能减少”,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无疑“为俄罗斯打开通往这个有前途市场的大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副总裁亚历山大·梅德韦杰夫指出,尽管当前俄罗斯经济形势非常复杂,但该公司仍可在不举债及无中国方面参与的情况下,自行完成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整个项目。中俄“一园两地”合作项目也取得新进展。2016年2月,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的中俄丝路创新园首个产业项目“中兴深蓝科技产业园”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正式开建。俄罗斯苏霍伊商用飞机和北斗导航等一批中俄重大项目将在此落户。俄方位于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地区的产业园也在积极吸引诸如中兴等中国科技企业落地。据俄罗斯相关调查显示,尽管俄罗斯深陷金融经济危机,一些中企开始谨慎安排对俄投资,但2016年初以来,多数在俄中企(57%)仍计划扩大在俄市场存在。

由此可见,在中俄双方共同的不懈努力下,随着两国宏观经济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新贸易方式的实施,必将出现中俄贸易提质增量的新机遇,两国贸易额将逐渐恢复增长,最终如期实现两国领导人提出的贸易额目标。

中俄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中俄两国自古以来以其特有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及社会历史进程中扮演的特殊角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生活模式。然而在这一文化生活模式里中华民族与俄罗斯民族之间又有差异和相似之处。文章对比差异和相似,不断寻找两个民族发展的契机,从而促进两个民族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文化生活 中华民族 俄罗斯民族

同样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和俄罗斯民族由于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及社会历史进程的不同和差异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生活模式。研究两国的饮食文化不仅有利于促进中俄文化的发展,更能为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一、两国文化的起源

文化这一概念历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会有相关的文化综合体出现,然后经过一代一代人的不断继承、发扬、改进和积累,形成一个逐渐趋于成熟的文化综合体模型。这个过程告知我们文化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拥有自己种族延续历史过程的鲜明特性。每个民族在不知不觉中都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特殊文化并且在不断继承和发扬。

1.中国文化的起源

经过五千年的风雨洗礼,华夏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华夏文明不断发展延续、创造出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先后经历了巫山人——元谋人——南田人——北京人——山顶同人几个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三大文化区:河洛文化区、海岱文化和江汉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了第一次全国大融合。到了秦汉之际,由于秦始皇一统天下,通过战争消除了北方的威胁,终于形成了地域包括长城以南,有共同文化、共同语言的汉族。以儒、道、释为支柱诸子百家并行发展的思想文化构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虽然中华民族文化经历了鸦片战争时期的封闭落后,但如今已与世界文化接轨并不断发展。

2.俄罗斯文化的起源

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9至13世纪古罗斯民族时期。因为俄罗斯特殊的地理位置——毗邻欧亚大陆各发达的国家,地理位置相对开阔,与外界有一个广泛的联系,所以自古罗斯民族至今俄罗斯民族在熏陶西方文化、沐浴东方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了其特有的中西合璧的文化概念。

二、中俄两国饮食文化差异对比

吃穿住用行是一个人存活在这个时间最基本的要求,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不能离开这些。这其中吃又排在首位,即饮食。吃什么、怎么吃,一个地区或者民族的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而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的差异很自然地就成为两国民族性格差异的一种外在表现。

1.中国的饮食文化

(1)酒文化。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起源于商周时期,且种类繁多,是中国文明的标志之一,有深厚的内涵。意境说:中国人饮酒讲究意境,似醉非醉、似醒非醒,“就酒醒花前坐、酒醉花下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品德说:中国人喝酒讲究酒德,即喝酒、敬酒是要有礼有节,“酒能养性亦能乱性”。

(2)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世界闻名,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喜欢喝清新淡雅的绿茶,用沸水冲泡,香气四溢,再配置以茶道器具特别是紫砂壶一类,充分体现了清新淡雅之意境及君子之风。

(3)食文化。中国的食文化讲究博大精深。中国人注重菜品的精致和丰富,招待客人往往是一桌丰盛的菜肴方见主人的热情及对客人的重视,例如满汉全席在极尽奢华的同时,也展示出主人对客人的重视程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一道菜便诠释了一种文化理念和内涵。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与时代、地域、技法及喜好程度等划分开来。例如在中国比较闻名的各大菜系之分。中国饮食文化讲究的是慢补调养之说,阴阳五行、荤素搭配。

2.俄罗斯饮食文化

(1)酒文化。俄罗斯的酒伏特加起源于水,人们赋予酒“生命之水”一说。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处于高纬度,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俄罗斯人用酒来取暖,抵抗严寒。伏特加是俄罗斯的一种民族品格象征。自由说:俄罗斯人喝酒豪迈、大方,不劝酒直到喝倒为止,希望在酒的世界中摆脱束缚、得到解脱。逃离说:俄罗斯人喜欢喝烈酒,希望烈酒能麻醉自己甚至是麻痹自己,以逃离生活、远离尘世。

(2)茶文化。俄罗斯的茶文化历史并不长,直到十八世纪茶叶才在普通百姓中传播开来。俄罗斯人喝茶喜欢味道相对较重的红茶,再配以砂糖、方糖、巧克力等用茶炊引用,展现了俄罗斯人独特的民族性格。

(3)食文化。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高纬度,所以一般人都喜欢喝烈酒,除此之外俄罗斯人还喜欢油大味厚、味道浓重的食物。他们以面食为主,用黑麦烤制的面包,即大列巴。在中国哈尔滨的一些大商场中会出售一些名为俄罗斯列巴的大型软面包。但是一些从俄罗斯回来的人经常说这样的列巴不正宗,正宗的还是那些黑黑的可以打碎茶杯的大面包。除此之外,鱼子酱、酸牛奶、咖啡等是俄罗斯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虽然俄罗斯的传统美食不如中国一样精致,但是在粗犷、随便的背后诠释了俄罗斯人朴实无华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三、结语

中国和俄罗斯在世界历史和文化中都在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文明支系。虽然,文化习俗和文化生活有差异,但是两国之间、两个文明支系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认同。我们应把这种精神文明的认同构建成两国共同发展的深层次资源。

参考文献:

[1]王洪玲.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

[2]王敏,孙凤波.中俄茶文化之管窥[J].伊利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3]李子银.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J].科教文汇,2007(4).

课题项目: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科研项目申报的论文。项目编号MTIJZW201324。

中俄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3篇

各位专家:

文化部开展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工作,是在新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形势下,着眼于美术馆的专业性建设,特别是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国美术馆全体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这次评估工作势必进一步推动全国美术馆的发展与建设,也向我们这样有比较悠久办馆历史的国家馆提出了新的课题。按照评估工作的要求,全馆进一步分析了我们馆的历史优势、这些年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把评估作为谋划未来和思考建设的契机。在这里,我简要向各位专家做中国美术馆的自评工作汇报。

一、综合管理

中国美术馆是在中国美术界和全社会拥有极高认知度的国家美术馆。1958年中国美术馆馆舍的兴建,是新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标志;1963年开馆,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馆名,明确了中国美术馆作为国家美术博物馆的性质。经过几代美术馆人的努力,特别是在中国美术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美术馆成为展示中国美术时代成果,满足人民群众艺术欣赏和审美需求,收藏和保存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优秀作品的重镇。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美术馆和中国美术一样,步入复苏和建设的新时期,一方面,通过举办大量老艺术家进入创作鼎盛时期的展览和反映中青一代艺术家的积极探索,为全社会的思想解放与美术界的艺术创新营造了学术氛围,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优秀艺术展览,为拓宽社会审美视野和中国美术借鉴吸收外来经验提供了直接的支持。对传统、当代、国际三个方面美术成果的关照,成为中国美术馆工作的基本视野。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方针指引下,国家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美术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属性。在文化部的正确领导和文化部艺术司的支持下,中国美术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践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把工作重心调整到为公众服务的平台上,以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方向,以着力建设现代形态美术馆、提高专业水平为目标,办馆宗旨与方针更加明确,探索了一系列改革与机制更新,在展览、收藏、研究、公共教育和国际交流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功能。

中国美术馆现有在职正式员工131人,在岗人员研究生以上学历35人,占27.6%,大学文化程度77人,占60.6%。近5年加快招聘、引进专业人才,加大人员业务培训,员工队伍的知识结构与专业素质有较明显改变。后勤管理与服务委托专业物业公司承担,有200余员工在岗上班。我馆在新一轮的机构调整中,为加强艺术品收藏,将收藏职能从原典藏部中抽取出来,单独建制;为加强公共服务与社会联系,设立了公共关系部;为加强信息传播与办公信息化,成立了信息与传播部;为加强艺术品修复,组建了艺术品修复中心筹备组。目前,共有18个处级职能部门。全馆事业经费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文化部专项补助、本馆事业收入,及部分项目社会赞助。近五年来,在项目经费补助上得到了较大的支持,有力地促进了事业的全面发展。

中国美术馆实行“开门办馆”方针,援请美术界专家组成顾问委员会、艺术委员会、收藏评鉴委员会、策展委员会、展览资格评审委员会,在各项业务工作中获得有力支持。

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即建立了比较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近些年根据工作的拓宽和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各部门分工负责、重大项目通力协作的工作模式,运行机制效率总体比较高,体现了综合管理、综合服务的特征与水平。

二、建巩与环境

中国美术馆现有主楼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共8000平方米左右,办公区面积3500平方米左右,馆内藏品库房实际使用面积1700平方米,馆外租用北京中外运公司海关监管库设立临时周转库房,总面积达1400平方米。

2002年,国家投资1.4亿元对中国美术馆主体建筑改造和内外装修,近几年,馆内也不断投入,进行前后广场、公共电梯、中控系统等修缮改造,展览、库藏条件及服务设施得到提升和完善,能够基本满足美术馆各方面功能的需要。例如,在安全保障方面,有驻馆武警部队全日制警卫,馆区安装有各类摄像头186个,展区、画库和围墙四周设有红外线监控报警系统,中控室实施24小时值班监视。安全保卫制度和岗位管理一向完备严格,与中央、北京市及东城区警卫、安保系统业务合作密切,确保中央领导来馆参观、重大活动和展区、库房安全无恙。馆内恒温恒湿设备比较先进,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和空调变频装置,基本保证展厅内温湿度和空气洁净度的要求。展览设备配置比较完善,展具、灯具备量充足。由于中国美术馆的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加上我馆注重环境美化,不断完善展览服务条件和公共服务措施,使中国美术馆以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建筑造型和优良的参观环境成为美术界和广大观众喜欢的美术文化家园。

三、藏品资源及利用

中国美术馆以收藏中国近现代至当代优秀美术作品,特别是名家名作为重点,同时收藏富有艺术特色和文化遗产价值的民间美术作品,兼及收藏世界各国优秀艺术作品,藏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与中国文化特色,目前藏品总量达10万余件。

中国美术馆的收藏目标是继故宫博物院收藏保存中国古典美术精华之后,建立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的发展序列。20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从战争、动荡走向发展、建设的历史巨变,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变迁中,在中西文化交汇碰撞的条件下,在现代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是百年来中国社会变化发展的重要视觉文献,具有不同于西方美术发展逻辑的中国文化现代性意义。一方面借助历史的优势,中国美术馆的藏品在质量和数量上都相当可观,不乏名家经典和各时期代表作品,例如20世纪前半叶的几大名家、新中国的现实主义创作、80年代一批有影响的作品以及历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但另一方面,由于较长时间里政府经费投入量和持续性不足,也使收藏捉襟见肘,导致藏品有许多缺链。我们迫切地感到,作为国家美术馆,应该尽全力抢救式地收藏历经沧桑已难能可贵的历史作品,特别是老一辈艺术家留下的财富,应该着力收藏为中国美术做出创造性贡献的重要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应该注重收藏反映当代美术多样发展的优秀作品,构成中国美术不断发展的现代面貌。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艺术市场的快速发展,美术资源已通过不同渠道流向社会,因此,加大收藏工作力度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近些年,我们一方面运用每年500万元以上的常规收藏经费,在来馆举办的各项展览中选择收藏优秀作品,另一方面,从2005年开始

承担落实由文化部、财政部设立的“20世纪国家美术收藏奖励和捐赠计划”。在老一辈和著名艺术家无私奉献精神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专家委员会论证收藏项目,把关学术价值与收藏价值,从2005年开始,至今实施了近50个捐赠收藏项目,包括张仃、华君武、李平凡、刘迅、王琦、力群、武必端、赵延年、汪刃峰、赵望云、唐一禾、莫朴、吴作人、滑田友、李瑞年、苏天赐、朱德群、刘岘、吴冠中、靳尚谊、杨之光、苏高礼、乔十光、蔡亮、庞均、林岗、庞涛等一大批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在这些项目的实施中,我们感念艺术家的奉献,认真举办捐赠作品展、学术研讨会、新闻传播、出版捐赠作品集等一系列活动,弘扬捐赠者的崇高境界,在艺术界和整个社会产生了良好和强烈的反响。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入藏国家美术馆,极大地加重了馆藏作品的份量,增添了国家艺术财富总汇,也更为清晰地呈现出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发展史的主线。

中国美术馆自建馆以来,即开始收藏民间美术。1980年以来,不断加大力度形成民间美术收藏的重点和特色。2005年以来,在民间美术收藏上,先后接受了王树村、马正荣等收藏的民间艺术品,并通过研究带动收藏,多方寻访,充实了5000余件具有很高艺术水平的民间美术作品。目前,馆内设有民间美术部,专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与此同时,还增加了书法、陶瓷和摄影的收藏。在德国著名艺术收藏家彼得·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现代艺术品117件的基础上,近些年来也注重通过各种方式收藏外国美术作品。明年春节期间,我们将以建馆以来接受捐赠收藏的主要作品构成大型展览,向社会宣传艺术家的奉献精神,让捐赠藏品供广大群众欣赏。

利用藏品形成固定陈列,是美术界和我们的长期愿望,但是,由于现有展览空间面积的局限,以及不断增长的各种展览的需求,我们在不能举办长期固定藏品陈列的情形下,调整做法,采取以研究性专题相对长期展览的方式,经常性地举办不同类别的藏品展,以不断提供观众对美术馆藏品丰富性的认识。近些年来,使国家美术资源为社会共享,正在成为我们愈发明确的理念,并且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大规模地在各种大型主题展、专题展、国际交流展中运用藏品,使许多以往较少展示的藏品得以与公众见面。例如,在2008年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作品展”,2009年举办的“新中国美术60年”等大型展览中,馆藏作品就发挥了主干性的作用。此外,还先后运用藏品策划主办了“四大家”、“农民·农民”、“明清绘画精选——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藏品联展”、“长风万里西部情——中国美术馆藏精品展”、“天边的彩云——中国美术馆藏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美术作品展”等专题展,不少展览巡回各地展出,让全国各地的观众有机会欣赏国家美术藏品。几年来,调动藏品总量数千件,充分发挥了藏品的作用,得到了美术界和观众的好评。

中国美术馆的藏品库房基本条件良好,几年来加强了数字化建设,形成了藏品数据库,为研究藏品和策划展览提供了方便,也在美术馆网站上便于观众欣赏,出版了多种捐赠作品集和藏品集,目前,正在积极加快数字美术馆的建设步伐。

四、展览与社会影响

展览是美术馆的主业,美术馆通过举办展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功能。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举办过数千个美术展览,见证了中国美术的发展,其影响自不待言。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加大自主策划的力度,改变一味被动接展的状况,如何加强精品意识,使文化服务内容的创新与文化服务手段形式的创新相得益彰,如何把好申办展览资格审查关,普遍提升展览质量。经过几年的调整,现已形成三方面齐头并重的格局:一是根据国家重大文化活动安排和着眼美术发展形势,自主策划了一大批思想性强、主题鲜明的大型展览和学术展览。在展览内容上也从美术扩展到书法、篆刻、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和新媒体艺术。二是与美术院校、美协、画院系统合作,共同策划组织专题展和学术展,并注重接纳和支持全国各地大型美术展览来馆展出,体现美术全局视野。三是依靠展览资格审查委员会,认真把好申办展览质量关。现在,自主策划和合作策划的展览在时间、规模上超过展览总量的50%。与此同时,科学安排展期,形成常年好戏连台、精品纷呈的局面;极大地加强了展览展示设计和平面设计,重点展览重点投入,使观众入馆常进常新,获得新颖的艺术体验;在重要展览举办时召开学术研讨会,使美术馆成为学术智慧交汇碰撞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在策划和组织展览中,我们坚定地按照党的文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用优秀的展览项目引导美术界的创作思想,满足社会的审美需求,使美术馆的展览成为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主流的组成部分。例如“新中国美术60年”、“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展”、“情境书法大展”等展览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中国美术馆的展览,为中央领导了解美术发展状况、关心美术家和支持美术事业提供了观赏与调研的平台。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已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踏访次数最多的文化单位。江泽民、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同志及文化部领导来馆参观,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美术馆的建设。例如,李长春同志在参观“首届中国动漫艺术大展”之后,对国家十部委作出了推动动漫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在参观“不负丹青——吴冠中纪念特展”之后,指出“中国美术馆举办‘不负丹青——吴冠中纪念特展’很有意义”,并发表了“做德艺双馨,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家”的重要讲话。

作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中国美术馆承担执行了大量对外交流任务项目,同时还积极与世界各国著名美术馆建立了业务关系,引进了大量优秀外国艺术展,也在世界多个国家举办藏品展、专题展,推动了美术领域的“中国文化走出去”。近年来,在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中澳文化年、中意文化年、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等期间,我馆策划了几十个有特色、有质量的展览,2009年我馆在海外举办的展览就多达17个。

此外,我馆还发起和举办了首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和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美术馆合作举办了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和上海美术馆等合作举办了“国际现当代美术馆年会”。

五、公共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教育是美术馆体现公共性和公益性的重要指标。中国美术馆在全国美术馆界较早组建专门职能的公共教育部,现有正式员工7人,并长年吸收实习生和组织志愿者参与工作。

由于中国美术馆的活动内容丰富,面向社会的受众面大,我们必须思考“泛教育”与“精教育”、普及性

与专门性的关系问题,力求首先做好公共教育的基本服务,在此基础上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提升层次。

第一、基本服务。包括常年开设的专家学者讲座。根据大型美术展览主题和美术发展趋势,邀请艺术家、美术及文化界专家学者举办讲座,深化公众对展览和美术状况的了解,提供观众与策展人、艺术家、学者的对话现场;在重要展览中提供语音导览、志愿者讲解。目前培训有一支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工作效果出色。例如在举办墨西哥壁画“三杰”展览期间,墨西哥文化部长来馆参观,随机点名的志愿者能够用英语为其讲解,其在异国他乡看到中国志愿者能用国际语言讲解自己国家艺术,十分感动。

第二、专门项目。这方面主要针对三类观众。一是少年儿童教育。通过连续举办“我在中国美术馆画画儿”、“儿童美术夏令营”、“亲子家庭美术体验”等活动,形成儿童美术教育的固定项目,开发了一批教材,并开展儿童美术创作评奖等活动。我馆与北京城郊20多个少年宫、中国儿童中心、各区县教研中心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受益儿童达数万人次。二是大学生审美教育。与北京40多所高校建立了联系,包括组织“十万大学生走进中国美术馆”,运用馆藏作品组成20世纪中国画、油画两个展览,参加“高雅艺术进校园”,把校园展厅打造成高雅艺术空间,并辅以讲座,收到了强烈反响。三是社会特殊群体。如邀请农民工参观展览、组织农民工子弟参加美术活动,组织汶川大地震灾区儿童美术活动等。事实证明,公共教育既要有“面”——在数量上形成覆盖规模,还要有“点”——根据中国实际实施专门教育,体现美术馆的社会关怀意识。

第三,作为国家美术馆,我们应该不断提升公共教育的内涵,在学术层面上,探索“美术馆教育”这一国际性学术课题。几年来与联合国开发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歌德(中国)学院等机构合作,举办了不同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深化了公共教育的理论研究。目前拟建立高层次的“中国美术馆论坛”和全国美术馆教育协调与培训中心,和各美术馆一起经常交流,着眼于方兴未艾的美术馆人才需求,进一步推动中国在美术馆教育方面的发展。

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我馆通过展讯、电话查询、展览资料、网站等形式,基本满足观众的需求。除此之外,这些年加大了与媒体的联系,与首都及全国百余家大众媒体、专业媒体建立了固定关系,每年举办媒体工作表彰总结会,评选中国美术馆好新闻。在公共关系中注重建立媒体关系,一方面使美术馆的展览和学术活动得到深入的报道,成为美术馆活动的社会延伸,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媒体特别是大众媒体提高美术报道和传播的水平,并使美术馆的功能和工作特性得到社会更大的认知。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大众媒体对美术馆活动的报道给予了突出的重视,引起了公众对美术馆工作的关注,这对建构严肃文化、高雅文化、主流文化的社会意义具有积极的作用。

经过努力,我馆年观众量逐步增加,在继续成为美术界交流的中心之外,成为观众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家园。年观众总量上升到90~100万左右,2008年观众总量达108万人。目前正在准备实施全面免费开放。

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建设

作为一个老馆和大馆,中国美术馆现在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点上,我们要清醒地认识优势与不足、挑战与机遇。目前突出的问题和需要加强的方面主要有:现有编制数为80年代所定,20余年未曾增加编制,按编制数自然减员招聘新员工数量有限,而事业发展很快,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因此员工数量和素质还不能达到高标准的规范,美术馆功能得不到全面充分地体现,需要抓紧向国家申请编制,扩大队伍;现有库房已越发不能满足增长的收藏数量需求,也影响了对藏品的深度研究和进一步科学分类,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现有公共服务空间不足,需要扩大观众休闲阅览区;要进一步加强美术史和艺术博物馆学研究,使中国美术馆业务发展的理论基础不断提升等等。

为了切实加强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建设,中央已决定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兴建建筑面积近13万平方米的国家美术馆。新馆设计在概念性设计方案招标中,得到国内国际著名建筑设计机构107家的积极响应,经资质评审,选定了20家进入第一轮设计,目前,项目任务书已制定完毕。在调研国内外已有美术类博物馆建筑功能和多年来听取美术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国家美术馆将重在实现艺术博物馆的功能,除高标准的藏品库和完善的学术研究与公共服务区之外,突出两大主题:一是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的长期固定陈列,以历史发展为主线,同时设立重要美术现象、重要艺术家专室,大规模陈列馆藏作品。二是前瞻美术的未来发展,为多种型态的视觉艺术提供充分展示条件。在此基础上,设立三大收藏展示区,即书法篆刻、民间美术和国际艺术,通过以中国美术为主体、兼顾国际艺术的展示格局,彰显中国美术在21世纪的文化影响力。

在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将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机制创新等方面作好软件建设。以新馆建设为契机,以这次评估为新的起点,中国美术馆正在迎向一个深化改革、加快调整、全面建设的新时期。

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美术馆再次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对我们工作的长期关心和支持!欢迎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中俄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学校在校生及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庞大,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学生得就业压力不断提升,虽然各高校都会设置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程,但是最终起到的作用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课程内容往往在就业过程中难以实际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教育改革提升人才教学质量,从学校的角度考虑能够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能顾让学生更好的就业,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接下来笔者将就大学生就专业指导课程教育改革进行探索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本科;就业指导;改革探索

引言:

高校毕业生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主力军,推动我国迈向社会主义强国的中流砥柱,而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了困扰学校和学生的一个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国在高等素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正是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就业指导教学的改革。

1、大学生就业现状

国家调查大学数据显示近年来,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每年增加三十万左右,而伴随着近两年的疫情,社会就业率呈现不同比例的下降,这样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现在的每一个企业都希望能够通过学校招聘,招聘到优秀人才来进行培养,但总是能够听到抱怨的声音,与此同时却还有一些能力较强的毕业生“怀才不遇”。之所以能够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就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强,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不能够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还有一部分学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最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份职业,从而辞职。所以当代大学生一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却没有很充分地准备去面对面试官,去面对受伤的这份职业,所以导致大学生就业率低,离职率高等问题。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面临的问题

2.1課程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各大高校都会开设就业指导这门课程,但课程本身逐渐成为一种“流程”,学生们抱着拿学分的态度去学习这门课程,导致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依然没有改善。并且,在一些高校当中,就业指导教育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单纯的开设这门课程,并没有设置专业地教师进行授课,这也是导致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从而导致学生并没有掌握良好的就业技能。

2.2就业环境变化迅速

每年的六七月份将会有大批毕业生涌入社会,就业环境也是在不断地变化,企业在招聘的时候越发注重毕业生的能力和素养。在这种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下,势必会导致观念的变化,很多学生不肯“屈身”就业,企业也不会随意许诺,呈现出就业市场的“求稳不如求新”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就业指导教育就会存在着与就业环境间的时间差,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这样对于学生的教学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3、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创新策略

3.1加强就业指导理论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程其根本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使得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形势,学习应聘技巧及职业生涯的规划等,对于高校来说其实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充分发挥客户才能的教学价值,就要针对就业方面做更多的理论研究,了解最新的就业政策及国家规划的方向等,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教学内容贴合实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就业指导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3.2理论实践相结合

对于就业来说,理论只是一方面,实践也是重中之重,在面向就业时,更加从容淡定,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才能够得到面试官的青睐。所以就业指导不仅要讲述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一些实践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传统的授课形式做一下调整,可采用分组的形式,比如分成两组,A组先作为面试者,B组作为面试官进行模拟面试,然后再翻转角色,不断进行训练,这一过程可以请一些专业的HR进行旁听指导,这样不仅能够学习到理论知识,还能够积累些许经验,在真正求职的过程中也会更懂得如何推荐自己,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3.3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的评价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如果课程评价单纯依靠理论考试,必定会导致学生课堂“划水”的情况,而改变课程评价体系,比如结课时不仅要提交一份个人简历,还要利用这份简历来向考核老师推荐自己,展示自己,简历的好坏作为评价的一部分,而学生的表达也作为考核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将课堂模拟招聘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要完全投入到学习中,通过这种完善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上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技巧和经验。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不能单纯的作业一门课程,更要将其打造成一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枢纽,让学生能够通过就业指导教学更好地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展现给面试官,从而让学生能够找到心仪的工作,让企业招聘到自己需要的人才,提升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韦柳.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2):93-94.

[2]李玮,杜伟,田润平,谷晓红.与时俱进 突出双创——《大学生成才与职业发展》课程改革与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4):23-24.

中俄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5篇

( 一) 中国刑事诉讼审前阶段检察监督概述

我国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刑事诉讼法》也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活动的全过程依法实行监督。所谓刑事诉讼检察监督是指对公安机关, 法院等司法部门行使法定职权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而进行的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机关, 刑事诉讼程序的全过程都由它进行监督, 作为整个刑事诉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审判前程序自然就需要检察机关进行监督。刑事诉讼活动的审前阶段, 即立案和侦查阶段两个阶段。在我们国家, 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特殊的职能定位, 检察机关作为监督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的同时还作为公诉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公诉权, 这就使检察机关具有双重职权。刑事诉讼活动的审前阶段是整个刑事诉讼活动的基础阶段, 这一阶段的结果直接决定着犯罪嫌疑人是否会被提起公诉, 决定着他会接受法律的何种惩罚, 在此阶段加强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对保护人权, 体现司法公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二) 俄罗斯刑事诉讼审前阶段检察监督概述

俄罗斯的检察监督是联邦国家检察机关以俄罗斯联邦的名义实施的, 检查是否准确地遵守俄罗斯联邦宪法, 是否准确地执行俄罗斯联邦现行法律的一种特殊活动。刑事诉讼监督也就是对刑事案件的全过程是否以法律执行所进行的监督。俄罗斯检察制度是从18 世纪开始的, 彼得一世设立了检察机关, 任命总检察长为国家违法案件的诉讼代理人, 从此开启了俄罗斯的检察之路。经过一系列的司法改革, 尤其是在十月革命之后, 列宁领导着一群社会主义活动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列宁的理论为一般监督理论, 据此理论建立起来的检察制度旨在对法律进行全面监督, 从此以后, 检查制度开始在整个国家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之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形成了上下一体, 集中管理的独立的领导体制。在刑事诉讼活动中, 检察机关以国家法律监督者的身份参与诉讼活动, 造成检察机关权力过于大过被告方, 被告方无法与控诉方平等对抗, 法院也做不到绝对的中立, 这显然不符合俄罗斯所要建立的法治国家的目标。

俄罗斯现行刑事诉讼制度是从苏联解体之后经过几次司法改革逐步建立起来的。俄罗斯的刑事诉讼检察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 比如减少检察院一般性的监督职能等等都促进了俄罗斯的刑事诉讼制度朝着现代文明的法制方向发展。随着辩论原则和诉讼双方平等等基本原则的确立与实施, 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范围逐渐缩小, 在检察长参加刑事案件的庭审过程中, 检察长不再作为法律监督者出席而是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与辩护方进行平等辩论。

二、中俄刑事诉讼审前阶段检察监督比较

( 一) 中国刑事诉讼审前阶段的检察监督

一般刑事诉讼分为立案, 侦查, 审查起诉, 审判和执行五个阶段, 相应地, 检察监督也可以分为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执行监督, 审前阶段则是指立案、侦查两个阶段。

1. 立案监督

立案阶段, 是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开始阶段, 也是是否启动诉讼程序的关键阶段, 对刑事立案程序进行监督是检察机关对整个刑事诉讼监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 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海关缉私部门、监狱侦查部门等机关都享有法定立案权, 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检察机关对立案进行监督的范围却远远没有这么广泛, 可以说是过于狭窄, 除了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对其他拥有立案权的机关的立案监督并没有在立法中涉及, 并且对公安机关立案监督的情况也并不全面。

2. 侦查监督

侦查阶段是刑事公诉案件的必经程序, 也是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一个较为基础和独立的诉讼阶段。侦查监督指的是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活动中, 依照法律规定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进行监督主要监督其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在我国, 检察机关不仅承担着检察监督职能, 同时还承担着对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职能, 所以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权不仅针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 还包括对其直接受理的案件侦查活动的监督, 即对自侦案件的法律监督。检察机关对自侦案件的处理全部由检察机关自己掌控, 其他机关无法介入, 从而形成自批自捕, 自侦自诉的现象。

( 二) 俄罗斯刑事诉讼审前阶段检察监督

根据《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的规定, 检察长是被授权以国家的名义, 在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规定的职权范围内,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提起刑事案件, 并对初步调查和预审活动的实施机关执行法律情况实施监督的公职人员。在侦查搜查活动领域里, 检察机关一般通过书面要求、书面指示、异议、申请书、提请书等文件及预先警告等方式对法律执行情况进行检察监督。

在审判前程序中, 检察长对执行法律的情况进行监督, 相应地, 检察长在监督过程中享有一定的权限, 目的是为了使初步调查和预审活动的实施机关采取法律规定的所有措施, 以捍卫受害人和受害组织的权利和合法权益, 并且采取措施保护个人免受非法的和证据不足的指控, 以及对其权利和自由的限制。在实施刑事追诉活动时, 检察机关可以对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立法划归其职权范围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 同时, 检察长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实施刑事追诉活动。

( 三) 中俄刑事诉讼检察监督之比较

中俄两国的刑事诉讼检察监督发展到如今都是逐步完善的过程, 俄罗斯刑事诉讼的检察监督相比于我国有所缩小也是由国情决定的。每个国家的历史进程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法律渊源不同, 所以实行的检察监督的职能和程序有所不同。他们虽然会不完善, 但总归是发展变化的, 是会趋于完善的。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不同国家的交往愈加密切, 各个国家的检察监督也会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

就立案监督来讲,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检察机关监督公安机关立案活动作了专门规定, 监督的主要方式主要是对于公安机关不立案的, 检察机关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 并审查其理由成立与否; 检察机关认为该立案而公安机关不立案的或者是不该立案而立案的, 检察机关有权向公安机关提出纠正意见。相比于我国, 俄罗斯关于提起刑事案件的决定权统一由检察长行使, 只有经过检察长同意之后, 刑事案件才能被提起。很明显, 我国检察机关对立案的监督属于典型的事后监督, 而俄罗斯在刑事案件提起之前必须经过检察长同意则属于事前监督, 具有提前预防的作用, 比我国的事后监督更有效。

关于侦查监督, 我国侦查监督的主要对象是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 主要是对专门调查工作是否依法进行实施的监督和对有关的强制措施是否依法进行实施的监督, 这些也都属于事后监督, 这样的监督很难有效避免公安机关侦查活动中的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 只能在违法行为发生后予以补救。在俄罗斯, 检察机关对侦查阶段各个行为的监督也实现了事前的监督。比如侦查员和调查人员在审前程序中需要采取逮捕、羁押等决定的, 都应当先报经检察长审查, 检察长认为没有问题之后, 再由检察长向法院提出采取这些行动申请, 最后根据法院的决定实施这些行动, 这些决定需先向检察长提出申请, 由检察长批准决定。这实际上赋予了俄罗斯检察长的事前监督权。对于我国刑事诉讼的审前阶段, 我认为应该借鉴俄罗斯的提前监督的经验在我国也实行事前监督, 事前监察与事后监督相结合。

摘要:检察机关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越来越被学界重视。本文通过对中俄两国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审前阶段的监督入手, 比较两国检察机关在审前阶段监督的区别, 旨在从中吸取有益经验, 进而对我国刑事诉讼活动的审前阶段检察监督加以完善。

关键词:检察监督,审前阶段,检察长

参考文献

[1] 刘向文译.检察监督[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9.

[2] 苏日嘎拉图.论刑事立案监督[D].内蒙古大学, 2010.

[3] 周衍东.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 2010.

中俄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上升,教育体制不断创新与改革,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逐渐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培养综合素质能力较高、有思想有主见的人才是现如今的主要教育工作。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大学生身上肩负着国家繁荣的使命,因此要培养发展全面人才,创新教育管理。本文通过对国内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又具体探究了高校教育管理问题,针对国内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措施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管理创新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不断进行创新改革,高校教育呈大众化趋势,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根据调查显示,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人,较2016年毕业人数增加30万人。对于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要鼓励大学生积极进行创业,创业已经成为提升大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大学生为主体,对当前就业形势进行展开分析,探讨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措施。

一、国内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1.社会产业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是社会经济中高端劳动力,而目前的就业市场大多数较为低端,薪资较低,工作待遇不好,许多大学生接受不了这种条件,而社会产业结构无法为大学生提供高端就业岗位。大学生在就业当中大多数能力处于不上不下的状态,就业岗位虽多,但是相对应的岗位人才却极度缺乏,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问题中最主体的原因是眼高手低,脱离实际。

2.大学学校扩招缺乏合理性

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飞速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是诸多大学学校进行扩招。有的观点认为,大学扩招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多一个考入大学的机会。还有的人认为,大学扩招可以为社会提供有用之才,并为人才培养以及提高劳动者素质提供有利条件,大学扩招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不否定大学扩招的积极作用,但是相对应的大学扩招对社会也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因大学扩招,毕业生数量增加,就业岗位与毕业生数量不成正比,导致诸多大学生处于“毕业等于失业”的状态,使得整个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以下表格反映了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3所高校大学生毕业情况。

二、高校教育管理问题

1.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突出

我国绝大部分高校仍在实行“重书本、轻实践”的教育状态中,以至于所培养出的大学生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需求。专业素质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仍没有被重视也导致了我们社会上出现了没有公司愿录用无工作经验的人,进而使就业压力增加。

2.当代大学生整体的人文素质与需求单位存在差距

我们现如今为市场经济社会的同时也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对素质的要求也是全面的,不仅要求各项专业素养能力突出也要对他们的整体人文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因为在我国部分大学的管理制度畸形导致在教育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导致部分学生思想素质低下,影响了当今社会上各企业对大学生的评价,同时也对应届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3.学生的就业心理与现实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许多大学生忽略了企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而很容易使学生所向往的岗位与现实中形成落差,进而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失去自信使之茫然失措,只是由于部分高校在就业观念上缺乏教育性,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与价值观的引导。

三、国内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措施

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应建立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理念,使之顺应社会、企业、大学生的顺势之举。同时也可通过简历就业心理咨询中心,通过心理咨询专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时效性的就业思想教育指导,进而改变学生的就业感知,引导其积极自信、努力进取的就业心态。全面地提高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是我国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具体而言我们要在基本课程教材建设中深化教学改革;实行弹性学制;支持学生参与专业科学实践;加强就业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成为解决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关键一步。

2.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首先,我们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建立一个符合要求的理念。其次,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就业咨询等方式来引导大学生在我国新的社会形势下所应追求的观念。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教师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主要体现为教书、管理、服务三个方面,主要体现出其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做到内外兼修,为学生树立一个标杆、楷模、方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告知学生应有一个怎样的价值观与标准取向。同时也要对高校的教师进行专业化、素质化的培训,通过师德较高的优秀教师,与校方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共同促进学生就业方向的思想理念政治教育。

4.建立评价体系,推进创业教育发展

创业教育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和发展战略需求而产生的教育理念。虽然各高校都加大了对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讨,但是创業人才的培养却毫无进展。造成这一现象不仅仅这几点,而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几个内容:一是课程的内容目标是否都是围绕创业教育为最终目的;二是师资的条件与水平是否足以达到标准;三是评价学校的创业教育情况;四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评价指标。

5.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与创新,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全面人才。在教育教学模式方面,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建设相对应的学生实习基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是我们如今知识经济时代对市场人才、社会人才的需求,更是我们培养具备专业性职业素养的人才的必然选择。同时教师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把握住时代特征,深入的剖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创业特点,及时的更新自身的思想,改善教学体系。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能力培养工作,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基础建设培养出拥有着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国铨.新常态下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的策略与方法[J].福建质量管理,2016,(01):35.

[2]张广乐.浅析以构建高校就业服务体系为载体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5,(01).

[3]吴颖颖,周贞云,臧梓何.大学生就业能动力作用及其协同路径研究——基于社会管理创新下就业协同分析[J].科技信息,2014,(02):253+257.

[4]臧梓何,周贞云,吴颖颖.政府牵动大学生就业的协同作用与路径研究——基于社会管理创新下就业协同分析[J].科技信息,2014,(04):11-12.

[5]武梦蓓,周贞云,蔡之澜.高校推动大学生就业的协同作用与路径研究——基于社会管理创新下就业协同分析[J].学理论,2014,(03):97-98.

上一篇:海洋文化旅游论文范文下一篇:财政性学前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