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

2023-09-22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1篇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2篇

[摘要]20世纪后期兴起的全球民主化浪潮席卷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引入西方民主制度后,并未实现和平发展、繁荣稳定的预期目标,而是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普遍深陷民主化困境。分析发展中国家民主化困境的原因,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民主化;困境;启示

20世纪70年代后期兴起的全球民主化浪潮席卷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改革虽风起云涌,但大多数国家并未实现和平发展、稳定繁荣的预期目标。相反,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倒退,普遍深陷民主化困境。审视发展中国家民主化进程中的问题,剖析深陷引发问题的原因,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发展中国家民主化进程中的问题

纵观20世纪后期发展中国家的民主转型,并不尽如人意,普遍出现政局动荡、国家分裂、经济衰退、社会混乱、民生凋敝、腐败丛生、恐怖势力猖獗等问题。

(一)政局动荡、国家分裂、社会混乱

发展中国家在推进民主化进程中,主要效仿的是西方的多党制、竞争性选举。为争夺权力,朝野政党展开激烈角逐,导致政局的持续动荡,国家分裂,民族凝聚力散化,社会陷入严重混乱之中。亚洲的菲律宾、印尼、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发展中国家,在推进民主化过程中,危机频发,动荡不止,尤其是泰国,政治纷争不断,自2006年至今,已更换多位总理,2013年12月后,反对派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冲突一度导致严重的社会混乱。中亚的乌克兰,在“橙色革命”后,国内矛盾丛生,武装冲突不止,国家面临分裂,社会陷入混乱之中。非洲发展中国家在民主化进程中,发生政变更是司空见惯,仅20世纪90年代,就先后发生近10起政变。2003年,非洲的科摩罗、中非、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几内亚比绍、毛里塔尼亚、几内亚等国,一年内陆续发生8起军事政变,有人称之为非洲的“政变年”。拉美的阿根廷、巴西、智利、厄瓜多尔等国,都曾在民主化进程中发生过军事政变,其中厄瓜多尔最为频繁,仅1997至2007年的十年间,先后更换了七位总统。

(二)经济衰退、民生凋敝、腐败丛生

发展中国家希望引入西方民主模式能给他们带来经济的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但事实并未能如其所愿。相反,民主转型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导致经济的持续衰退,甚至停滞不前,民众生活日趋贫困。如中亚的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坦,2003年起先后爆发了所谓的“玫瑰革命”“橙色革命”和“郁金香革命”,但“颜色革命”并未能促进其经济发展,使百姓生活因此而好转,却普遍陷入通货膨胀、经济衰退、民生凋敝的漩涡中;爆发“阿拉伯之春”的西亚北非国家,同样陷入经济困境,其中利比亚损失尤为惨重,国家的经济活动基本停止。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民主化进程中,同样深陷经济衰退或停滞的泥沼,人民生活较民主转型前更加贫困。此外,发展中国家的民主转型,不但使经济陷入困境,而且也未能有效遏制腐败,相反腐败问题更加严重。如菲律宾被称为亚洲“民主的窗口”,但腐败已成为其标签;印度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典范,但印度的腐败举世公认;而印度尼西亚的腐败几乎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西亚的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被民主化”后更是迅速腐败,在“透明国际”2013年腐败程度排行榜上,这些国家均排在全球最腐败国家的后十名之列。从透明国际公布的2013全球贿赂地图看,腐败最严重的仍然是非洲、中亚、东南亚、拉美等实行民主化改革的发展中国家[1]。

(三)民族仇恨、暴力冲突、恐怖活动猖獗

发展中国家在民主化进程中,政局持续动荡,政府公信力下降,社会秩序失控,导致部族、教派及利益集团之间暴力流血冲突不断,恐怖势力频繁制造事端。2008年9月,印度佛教和基督教发生连续数周的暴力冲突,造成约20人丧生。2009年11月,菲律宾因家族争夺省长引发政治仇杀,57人殒命。2010年6月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爆发种族暴力冲突事件,伤亡逾千人。2010年尼日利亚不同利益集团及宗教派别流血冲突,致使数千人死亡。2011年6月,埃及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使千余人受伤。2014年2月18日,乌克兰政局动荡,引发暴乱,首都基辅冲突区域成为一片火海,官方确认示威者与警方在激烈冲突中造成至少26人死亡[2],至今仍处在持续动乱中。泰国自2013年11月30日至2014年2月23日,由于政局动荡,发生暴力袭击,据其公共卫生部官方统计,已造成17人死亡、739人受伤[3]。此外,布隆迪、卢旺达、肯尼亚、伊拉克、阿富汗等国,不同宗教信仰派别之间经常发生残酷的暴力冲突事件。持续动荡的发展中国家,也成为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从亚洲到非洲、拉美,恐怖势力活动最为猖獗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等国,恐怖事件频发,犹如家常便饭。

二、发展中国家民主化困境的原因

发展中各国的情况不尽相同,在推进民主化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但从宏观视角考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缓慢,埋下社会动荡的祸根

民主化改革应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虽然穷国也有可能实行民主,但一般来说,民主更有可能在富国获得成功。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如果你想造就民主,就请促进经济增长。”[4]从发展中国家来看,民主化改革之前,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民众生活窘困,因此,人们期望通过剧烈的社会变革来改变生活状况和自己的命运。但发展中国家在推进民主化进程中选择了“以民主促发展”的道路,期望通过民主化改革,促进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结果事与愿违,民主化不但没有带来广大民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反而使之不断下降,让民众陷入绝望,引发强烈不满,产生对抗情绪。这就很容易被政客蛊惑和煽动,成为政党角逐的工具,使社会陷入持续动荡之中。此外,由于经济低迷,民众生活困苦,又往往易于导致饥饿的民众以选票换面包,政客则以金钱换取选票,出现严重的政治贿选。而政客们一旦当选,则又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恣意挥霍,激起民众更大的愤怒,使整个社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二)“激进式”民主化策略,违背民主发展的客观规律

民主化策略方式的选择不是任意的,需要遵循民主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本国的现实条件出发,准确把握民主的时机和方式,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但从发展中国家来看,大多选择的是“激进式”民主化道路,这与其客观现实条件并不相符。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但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缺乏民主的历史传统,而且社会结构呈现为“哑铃形”,权贵阶层与贫苦农民阶层两极分化,各自利益诉求的巨大差异,往往更易于产生矛盾和对立,甚至爆发冲突。如东南亚的泰国,农民选举出来的总理,中产阶级选民并不认同,而中产阶级选出的领导人,农民不承认,由此,政府与反政府之间冲突不断,恶斗不止。此外,民主需要公民普遍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能够充分理解和认识民主的意义,形成对民主的广泛共识。但从发展中国家看,教育普遍落后,各阶层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政治素养不高,政治认知能力有限,民主意识普遍淡漠,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诉求,也未形成对民主的统一共识,往往被政客操纵、利用,成为其玩弄政治手段的工具,导致政权合法性危机。可见,不顾客观现实条件,违背民主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的“跨越式”“激进式”民主,最终可能导致民主的挫折或失败。“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民主政治出现了问题,主要是那里的激进民主化所致”[5]。

(三)“移植”西方民主模式,脱离本国国情

任何民主都有其适合的条件,西方的选举民主制度不是民主的唯一方式,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及本国国情,一味简单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和政党制度,注定难逃失败的厄运。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建立在其思想文化条件、历史传统及其经济发展水平等基础之上的,是历经几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的。西方民主制度虽然符合西方国家的国情,但并不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相适应。从发展中国家来看,大多既无民主的历史传统,也缺乏西方民主所必备的思想文化、经济社会条件,民主的土壤贫瘠。如果在这样的土壤上,“移植”、推行西式民主模式,其结果或者难以存活,或者导致“劣质民主”。“民主的种子不是任意撒播都可以生长开花的,只有适合于本国的国情,并深深扎根于本国国情的深厚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6]123。意大利著名政治家马基雅维利早就指出,不可能在那不勒斯建立和佛罗伦萨一样的政体,这是政治体制本身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不同所决定的。美籍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熊皮特也认为,他所主张的竞争式民主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路径。

三、发展中国家民主化困境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

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传统、经济状况、思想文化条件、民族价值观等与我国存在巨大差别,但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其民主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应始终注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其民主化过程中,之所以引发群众的强烈不满,产生对抗情绪,出现严重的社会动荡、秩序失控,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经济发展的持续低迷,民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这启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始终注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展开,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进行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制度、体制创新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因为只有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真诚拥护,才能筑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群众基础。如果经济发展缓慢,甚至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就很难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即使建立了某种形式的民主,也难以保证长治久安。当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并不是要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反,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7]尤其是当今时代,人们的思想日益活跃,独立性、自主性、选择性日渐增强,民主意识彰显,维护自己权益的要求更加强烈。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来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的民主权益,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概括地说,就是要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走以发展促民主的道路,实现二者的科学发展,协调推进。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应立足现实,循序推进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之路充满了坎坷和曲折,甚至遭遇‘民主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权利的急遽扩大超过了政治制度和体制的最大承载能力,形成了权利超速现象”[8]。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立足我国的现实国情,循序推进。

立足我国的现实国情,就是要从我国的历史传统、思想文化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民族价值观等实际出发,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既要从中国传统优秀政治文化中吸取营养,又要以人民群众鲜活生动的实践为源泉,创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形式,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化道路。循序推进,就是要在保证社会政治环境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民主的实行除了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外,还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在动乱的社会里,无法实施真正的民主”[6]124。坚持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出发,精心谋划,科学部署,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分期、分阶段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我们应当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不能无所作为,但也必须考虑社会的实际承受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草率行事,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灾难。此外,应注重培育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形成科学的民主价值观,达成对民主的广泛共识,并逐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拓宽参与途径,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稳妥、审慎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可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但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

发展中国家推进民主化,之所以会落入“民主陷阱”,其直接原因是由于脱离实际,照搬西方民主模式。“民主并非一项出口商品;它不能像棵玫瑰一样从一片文化土壤移植到另一片文化土壤。它需要得到与当地条件相适应的细心照料和调整”[9]。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可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但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走自己的路,就是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前提下,遵循民主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民主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可以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包括西方发达国家民主政治中的积极有益的成分,如西方的权力制约机制、监督体制以及司法制度中的合理做法等。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通过博采众长,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自信。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具有本质的区别。西方民主模式虽有其历史的进步性,但也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并非具有什么“普世价值”,不应把西方民主作为标准范式,用以衡量、评价本国民主。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输出民主的实质是推行新殖民主义,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其霸权地位,获得垄断利益。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吸取发展中国家推进民主化过程中的教训,既要坚决抵制任何外部强加的民主,又防止“移植”外来民主。

参考文献:

[1]“透明国际”公布2013全球贿赂地图:四分之一的人曾行贿英美腐败增加[EB/OL].[2013-07-11]http://www.guancha.cn/politics/2013_07_11_1574

32.shtml.

[2]张喆.基辅广场血腥一日:乌克兰骚乱致死26人,俄全力助乌维稳[N].东方早报,2014-02-20(4).

[3]马勇幼.暴力让泰国局势更加恶化[N].光明日报,2014-02-25(8).

[4][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三联书店,1998:4.

[5]郑永年.反思民主是为了中国更快、更好的民主化[EB/OL].[2008-02-27]http://www.zaobao.com/forum/expert/zheng?鄄yong?鄄nian/story20080227?鄄55460.

[6]邱慧青,郑曙村.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失灵”表现、原因及教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2).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8.

[8]房宁.从实际出发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J].求是,2013(23):36.

[9][美]霍华德·威亚尔达.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责任编辑:邓小龙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3篇

一、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背景,

1、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生态困境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世界经济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为了应对这一剧烈变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达成巴黎协议, 为全球经济的绿色发展指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并且提出了一定的意见和建议。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并且成就明显, 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十分明显。为了应对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环境危机, 2015年9月, 联合国发展峰会上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这份文件体现了人类首次就发展达成共识。

2、绿色发展视域下的美丽中国

近年来, 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十分严重。我们熟知的雾霾正以高铁般的速度在全国扩散。除了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大气污染, 更加让人忧心的是那些我们不能轻易察觉的土壤与水质污染。伴随着一系列的现实生态环境问题, 应对方案相继而出, 各项措施也在开始有条不紊地贯彻落实。其中既包括顶层设计方面的相关考虑, 又有深入群众的绿色发展教育。大型纪录片《美丽中国》的热播, 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于脚下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绿色发展遇到的现实障碍

1、人们绿色意识不足

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超过了大自然生态本身的承载力, 导致当前世界范围的生态危机正一步步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危机归根结底是人的危机, 建设美丽中国, 需要不断地培育全民的生态意识。”从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绿色环保意识还不足, 对生态保护系统以及绿色发展的认识水平还不够高。这是阻碍当今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因素。

2、政府考核机制不合理

目前来看, 政府政绩考核有两个硬性经济指标, 分别是GDP和引进外资, 这种考核方式有着明显的弊端和片面性:与各种发展理念相悖。首先, 地方政府在考核政绩时GDP数字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存在很大的质疑;更加不容小觑的是, 虽然GDP总量在增加, 但GDP增长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代价也在不停的增长。为了政绩, 片面追求经济总量和增速, 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这些看不到的代价以后是会逐渐显现出来的。因此, 中国经济必须转型发展。、

3、经济新常态下的绿色挑战

第一,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生态挑战。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 政府在宏观调控中要发挥巨大作用, 一些省市县乡政府关于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经济的认知上仍然停留在理念、理论的认识层面。第二, 新常态下现存经济发展方式的环境挑战。改革开放以来, 在推进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生产领域的增长势头迅猛, 这种重型化、能耗型的经济产业结构无法在几年内有所改观。第三, 新常态下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所面临的绿色挑战。实事求是的说, 当今的中国还未全面形成较为完备的经济运行体制机制来保障循环无污染的发展技术的创新、应用和推广。

三、推进绿色发展的途径

1、转变传统的价值观念, 培育生态文明理念

首先要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理念。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问题必须认识到全体人类虽然是生态圈中较高级的生物, 但人类也是自然界所产生的, 人类在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 又必须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达到人与自然发展的平衡。二是要注重形成生态道德的观念, 这一观念是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只有大力培养广大人民的生态道德的的世界观, 让人们把尊敬生态环境的思想转化为主观的行动, 才能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积累强大的根基。三是从法律的层面树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仅需要道德的自律性, 更需要强大的法律程序作为保障。

2、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要想真正实现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 光有理论和实践是不够的, 更需要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去支撑和保障, 需要建设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对绿色发展实行制度化、法治化的约束, 为我国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准则。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是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必要要求。

3、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之策, 走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

我们要走创新发展道路, 实现绿色发展新跨越。创新是第一生产力, 国内的绿色技术创新必须集中于三个领域。首先, 要对终端技术创新进行鼓励, 对产业废弃物进行处理再次利用;其次, 鼓励再生技术创新, 对资源的循环利用, 起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再次, 政府应对绿色技术给予支持与资金投入, 确保企业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所以, 我们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 应该结合我国的特色, 实事求是的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结合不同地区的环境特征来保护环境。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让生态问题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逐渐得到解决, 变得越来越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领导核心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为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而努力奋斗。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反映了人与自然是否和谐相处的文明状态, 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 走绿色发展道路, 是我们党把握发展规律作出的战略决策,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局面, 严格实施绿色发展方案, 才能早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 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0, (1) :1-3.

[2] 张维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J].人口研究, 2009, (5) .

[3] 赵建军, 杨发庭.推进中国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及路径[J].城市, 2011, (11) :24

[4] 赵建军.中国实施“绿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 (1) .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4篇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的观点。

关键词:科学发展;指导;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的观点、以人为本的观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的观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发展为基础。

发展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经济。社会要和谐,必须以物质基础作保证。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的增加必须依靠发展,因此,“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只有发展经济,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

二是大力发展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1]同时,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让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才能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文化的发展,必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一切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都是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根本路线和工作作风。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革命实践证明:只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集中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智慧,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广泛的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坚定的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建立和保持密切的联系,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紧密地团结起来,才能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夺取革命的胜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这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科学运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奋斗;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一切向人民负责,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标准,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是人民群众,必须相信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坚持深入群众作调查研究,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集中群众的经验和智慧,采用最好的道理和办法,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必须置身于群众之中,善于启发群众的自觉性,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推广群众的先进经验,纠正群众的错误倾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一切工作中,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的一致性,坚持为最高理想而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一致性,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提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坚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坚持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建立联系群众的制度,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改进领导方式和作风,反腐倡廉,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

一是协调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关系。“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1]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经济建设为其它建设提供物质保证,政治建设保证其它建设的方向,文化建设是其它建设的动力,社会建设对其它建设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

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农业为人们提供各种生活必须品,要影响其它方面的发展;工业为其它行业提供先进的设备,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优质的产品,工业的发展严重的影响和制约着其它行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其它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国防建设是其它建设的保证,没有巩固的国防,就没有和平安宁的发展环境,一切发展都谈不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实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是协调好生产与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与生活是互相联系的,生产发展才能为生活提供物质保证,没有生产的发展就没有生活的提高;生活的提高,又可以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推动生产的发展。人的需要源于自然,只有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才能现实可持续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四、统筹兼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证

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各种矛盾斗争。要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一是发展上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在城乡发展上,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在区域发展上,存在着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必须加大西部地区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必须使二者协调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存在着重发展、轻自然环境保护的矛盾,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必须加强环境保护,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必须把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以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发展,以国内发展扩大对外开放。

二是利益分配上统筹兼顾。“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个人利益是群众眼前的直接的现实利益,集体利益是部分群众的较长远的今后利益,二者必须兼顾,既照顾个人眼前正当的、合法的、合理的利益,以调动生产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又使群众以后的利益有保证。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是对立统一的,局部利益需要照顾,但整体利益更重要,只能在坚持整体利益下,照顾局部利益。必须把全国人民的长远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尽可能照顾群众的当前利益。如果不把长远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群众以后的利益就会受损失;如果不尽可能照顾群众的当前利益,就会打击群众生产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阻碍生产的发展。

三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和通信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正在加快,世界各国的联系正在加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再自我封闭。科学发展观正是从这个实际出发,提出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根据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原理,国内和国际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在国内建设中必须参考国际方面的因素,与国际接轨,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确定正确的方向,加速自己的发展;在国际交往中,既要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又要实现自己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只有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构建和谐世界作出贡献。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科学运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深入学习研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开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1031.

(责任编辑/田苗)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5篇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种类和数量十分巨大,社会上存在着庞大资金供需,金融活动也逐步活跃,金融交易工具十分丰富,交易形式也日趋多样化,金融机构和体系也应需而生,金融立法逐步健全,金融市场的监管也逐步合理,我国基本上形成现代金融体系,但他还是一个刚形成不久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金融体系,在当经这个开放的世界格局中,为了能更好地发挥世界逐步一体化的金融活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促进具有中国的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有必要探讨出一个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中国金融体系。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之间关系到广大农村经济运行的状况,也之间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但是我国当前城乡二元的金融体系严重阻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金融运作体系的现状进行简单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力的表现,进而结合我国农村金融运作体系的实际,提出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

一、新时代使命下构建和谐农村金融体系

随着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和谐金融的定义也越来越广阔,但其本质和内涵始终围绕着三个方面:“一是金融与经济的和谐,即金融能够很好地促进经济的协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二是金融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即金融能够很好地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三是金融自身的和谐,即金融的各种要素结构,如金融组织结构、金融工具结构、金融市场结构等是完善的和多样化的,金融资源的配臵结构是平衡和优化的,金融活动中各类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得到了很好的兼顾和协调,广大社会公众

能够分享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成果”。第一个和谐是前提和基础,是后两个和谐得以继续的本质保障;金融与社会的和谐是其他两个和谐的制度保障,也是和谐金融所要达到的目标;金融和谐是经济金融运行的本质要求,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和推动力,是实现前两个和谐的基本条件。要建设和谐金融体系,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二)大力发展中小额信贷机构,避免制度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

1、完善农村中小规模贷款机制

尽管我国已经推出了农村小额贷款机制,并建立了农村乡镇银行等小规模针对性金融机构,但是小额贷款的发放及机制的发展跟不上农村经济运作的要求。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的丰富和资金的稀缺现象持续,农村个体或者小企业不断增多。农村市场上,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工业规模较小,农村服务业、建筑业、餐饮业、娱乐业等行业有待开发,所以,农村中小型企业在近期内将占据主导地位。事实上,对于在创业起步阶段和大规模投资阶段的农村个体及中小企业所需的资金规模并不大,只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规模贷款机制,提升农村乡镇银行的网点辐射,推动诚信机制和担保及技术扶持配套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具有农村特色的金融体系必将快速的发展起来。这不仅需要观念的转变,还需要政策的扶持及农村经济的优先发展。

2、理清大型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加速发展县域小型的商业金融机构

首先需要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的县乡级机构。鉴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的脱钩现象,可以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机构与其总行脱钩,将其改造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实现“双赢”。一来对促进农村中小额信贷的发展,二来卸下国有商业银行的“包袱”。具体改造的方式,可以与农信社合并,有条件的也可以改造为地方性商业银行。总之,要通过改造和改革来恢复这些机构的信贷功能,为农村中小额信贷服务。同时鼓

励新设农村中小型商业金融。在中央关于放开农村民间信贷政策的鼓励下,可考虑放宽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条件,新设一批民营的、独资的、合伙的、外资的或集体的县域小型商业金融机构,在充分发挥现有商业银行作用的基础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中小金融机构适度竞争,满足农村中小额信贷的多样化需求。

(三)注重发挥农村地区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农业具有高度的风险性,其自身高投入、低产出的特征决定了农业在也是弱质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外界的扶持。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金融的发展程度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很多农村中小企业及个体无法满足商业性贷款对抵押和担保条件的要求,而政策性银行的贷款对抵押担保要求较低。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具体特征给我们的启示是,解决“三农”发展面临的资金难融问题,不能借鉴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简单的依靠商业金融机构,而是要充分发挥地方性资金以及政策资金在支农方面的优势,在发展各种特色地区性金融机构来支持农村发展的同时,全力发挥政府调节及政策支持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作用。用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来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完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村开发性金融机制和体系的建立,使开发性金融融入到 “县域经济 ”、“三农 ”和中小企业领域,更多地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项目的投资。

充分利用近阶段国家的大规模投资拉动内需刺激经济战略,发挥政策性银行的纽带作用,促进国家刺激内需政策在广大农村的实施。政策性银行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把刺激内需的政策资金很好的利用起来,做到合理、有效、公平和及时补充农村金融资金的不足,推动农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也可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完善。

(四)缓解金融抑制现象,消除金融二元结构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要缓解金融抑制现象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快

金融改革步伐,放松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根据资金的供求、头寸、收益和风险因素自行调节利率,有利于合理配臵资源,能够引导资源的最优配臵,有助于提高整个存款金融部门的资金运行效率,并能够填补资金的供需缺口,缩小民间借贷的生存空间。通过金融市场化和自由化的发展,推动我国金融的深化和广化,进而促进城市金融向农村的延伸和发展,最后带动农村金融的市场化和自由化。整个过程的最终目的是消除我国一直以来的金融二元结构局面,缓解或者彻底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各种体制和机制矛盾,彻底改变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局面,提高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金融二元结构的消除不仅需要金融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也需要经济发展做基础以及政策制度的扶持。

(五)充分利用本轮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农村金融

本轮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无止境深化造成的,它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损失让人们明白了:金融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作为趋利的金融业,在现有领域遭受挫折后必然寻找新的获利空间。近几年高速发展的中国农村以及农业经济正好具备现代金融业进入的条件。基于此,金融危机后的金融业具备向农村发展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农村地区应该提前做好承接、引进和发展现代金融业的准备。

金融危机导致的农民工返乡潮也给农村金融的发展再次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这主要表现在:①东部较发达地区的农民工返乡后带回了先进的观念,他们用先进的思维方式来发展现代农业,其投资风险大大低于其他农民,这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②具有金融知识和觉悟的人才返乡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更具备推动作用,在农村金融推广方面将取得良好的正面效果;③农民工返乡带回的大量资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只要能够充分把握住以上各种因素的有利方面,化“危”为“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将会全面有效运作起来。

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差异、南北差异、城乡差异都极大的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模式。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区位的优势无论在自身发展方式的优化、产业链条的延伸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都走在了前头,而地域更辽阔的中西部丘陵和山区却依然停留在世界的边缘。由于差异化太大以及地域过于辽阔,区域中心极对边缘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拉动有限,区域产业链条无法向更远的地区延伸,以至于内地许多偏远地区被动隔离,经济发展方式失去变革的动力。尽管广大丘陵和山区在发展区域特色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规模、技术和观念跟不上,无法成为区域产业链条上的一点。在世界经济增长极中,我国是一个整体的区域经济体,部分地区发达,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并不能为我国区域经济的持久发展提供根本的动力。

二、和谐金融体系要求区域金融体制的完善

1、本轮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扩散主要原因就在于金融的衍生和金融监管的放松,而我国真正的金融体制发育和改革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尽管发展速度较快,但起步较晚,发育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金融发展体制不完善,广大偏远丘陵和山区缺少必要的金融发展体系,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不够强,同时也无法将内外富余的资金利用起来,推动储蓄和投资的融合与转化,进而无法连接内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这种陈旧融资体系的弊端充分表现在灾后重建的间断缓慢的融资服务上;二是区域突围力量不强,当前我国金融国际化的呼声虽然日益强烈,但是金融国际化的步伐依然缓慢,使得我国的国际金融话语权和主导力无法发挥和显现,同时也弱化了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金融是经济运行的润滑剂,金融无法实现区域突围,必然导致经济的区域联系不紧密,也必然丧失在大环境中转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机会。

2、社会保障及思维观念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程度不高,局部性的区域不均衡,再加上人口多,基数大等因素,我国作为全球区域经济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保障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这使得人们在收于不确定的同时又增加了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心里。由于特大自然灾害和金融风暴的突袭,广大偏远丘陵和山区的人们在忙于自救的时候根本无心顾及发展方式的转变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完善失去了中坚支柱。同时,各地方政府在贯彻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发展方式转变政策的时候结合了自身和当地实际,过多的追求总量而忽视质量,对创收较高的“三高一低”产业采取默许的态度;对出口采取以为鼓励的策略、在区域产业转移以承接上较少考虑环境和发展方式等社会和效率因素。大众观点认为:能挣总比不挣好,转变发展方式不能以降低发展速度为代价。

以上构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的主要阻滞因素,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突破这个阻滞体系,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的突破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优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主要经济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区域经济突破瓶颈实现历史飞跃,完成世纪目标的根本出路。要变革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不和谐因素,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进而达到富民兴区的最终目的,必要要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明确的政策目标。变革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的突破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以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为指导,建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适应的指标评价战略体系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更新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实践的发展扬弃旧有的形式来适应新的实践的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具体地说,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优化,必须树立以下与科学发展观相符的理念体系:

第一、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更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观念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也为我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地震以及金融危机对产业和市场的极大破坏也告诫我们必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适应全球化的发展方式就要将高技术和产业化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大大提高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含量,提高中国工业化过程的质量和效益,大大缩短工业化的时间,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型;应该充分利用高科技的发展成果,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各产业的综合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一整套衡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考核体系

政府政绩、官员政绩的考核要转向就业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环境保护的增强以及民主、科学、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等方面的进步,这些都应纳入到政府政绩、官员政绩的考评之中;要转向更加突出地注重全面降低发展成本、减少发展代价,特别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生态环境成本;必须冲破传统的经济增长观念,树立新的以现代工业和信息文明为基础的价值观;同时还要要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代价过大、资源消耗过高、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加剧破坏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全面降低发展的成本。

(二)以改革为动力,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适应的制度框架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必须以经济体制的转轨为前提,体制转轨是增

长转型的客观要求和制度保证。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演进的关键,就是进一步进行深刻的制度变革,一方面矫正被扭曲的制度,包括产权制度、经营管理体制等,另一方面让市场在资源配臵、制度变革和增长方式转变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制度,同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6篇

1 个人发展的内涵、目的、动力与意义

1.1 个人发展的内涵

本文所说的发展, 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 也不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发展, 而是发展理论所讲的发展。发展理论中的发展不是对原有发展的简单延续与扩展, 而是赋予了新型特殊内容和形式的发展, 这种发展在本质上属于创新。列宁说:“发展显然不是简单的、普遍的和永恒的生长、增多 (或减少) 。”因此, 个人发展的内涵不是简单的量上的扩张, 而是应当有新质的产生、新型质态的形成, 即个人发展应该看作是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三个方面。

1.2 个人发展的目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使人过上一种自由幸福自主的生活。在根本的价值追求上, 人类社会的全部发展活动都是为了这一终极目的而进行的。

个人发展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而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提升, 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等各种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拓展, 即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展开和占有, 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道德关系、交往关系、家庭关系等。其三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完善, 即个人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提升、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面拓展具有普遍性和全面性, 它不再受到压抑, 不再仅限于少数人身上, 而是每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不断得到提高, 个人素质都不断完善。

1.3 个人发展的动力

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既然分为三个方面, 那么个人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追求各种能力不断提升、社会关系不断拓展和个性不断完善的过程, 因此个人发展的动力应来自于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及其产生的需要。个人发展的根本动力则是人的需要:即需要各种物质和精神手段来不断提升其各种能力, 拓展其社会关系, 完善其个性。人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不可分性、多层面性、广泛性、不断升级的无限性, 构成了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的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1847年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 马克思又一次指出:“要仔细研究一下:……在每个世纪中, 人们的需要、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是怎样的;最后, 由这一切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还是依次研究人们的需要、生产力、生产关系等, 可见需要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直接动机, 是人全面发展自己的直接动力。需要的满足又引出新的需要, 从而产生新的行为, 使人不断地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为的是提升自己、拓展自己、完善自己, 从而全面自由地实现自己, 并由此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 人的需要进入了人的意识领域并以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 各种需要的提出、实现和满足, 就意味着人们趋向于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 是个人发展的根本动力。

1.4 个人发展的意义

人是一种最为追求意义的社会性动物。人的发展是追求意义的, 人对意义的追求同时体现在个人发展过程的至始至终。从形式上来讲, 个人发展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对发展主体“自我”的价值意义;二是对“他人”发展活动的价值意义。在内容上, 个人发展的价值意义也分为两种:一是个人发展的物的意义;二是个人发展的人的意义。个人发展的意义既属世界观的范畴, 也是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没有意义对这一内容的支撑和推动, 个人发展观将是不完整的, 也是盲目的。所以, 个人发展既要创造物的意义, 更要创造和突出人的意义。

2 社会发展的内涵、目的、动力与意义

2.1 社会发展的内涵

“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 从宏观层面上说, 社会发展是指国家或社会由落后到先进、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发达向发达、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进步过程, 具有自然属性。从具体层面上讲, 社会发展首先表现为一种新的重组, 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等五大方面之间及其内部的重组, 具有历史属性。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可以分为量变和质变, 量变往往表现为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 而质变则表现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分工和社会阶层结构的重新组合, 直至社会形态更替, 只有质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发展和进步。

2.2 社会发展的目的

人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基本要素, 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因此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中心内容、动力源泉、价值标准和最终目的。社会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人的发展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尺度和标准。

然而, 人们对于社会发展的本质和目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传统发展观过于看重经济和政治的量变过程, 甚至单纯把经济总量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 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结果导致了自然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社会公德沦丧、民生水平停滞等多重危机, 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严酷的现实和惨痛的教训促使人们不断反思并逐渐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核心是人的发展以及为人的发展提供保障条件的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2.3 社会发展的动力

中国先秦时期儒家的“财富”动力论认为:人们将广义的行为规范与具体的利益结合起来, 形成了当时人们利益获取行为的道德准则, 也形成了对财富和欲望本身的认识、追求和满足, 从而构成了较为稳定的发展观念。明朝时期著名思想家李贽的“私欲”动力论肯定了人的私欲, 肯定了谋利的合理性并主张个人私欲与集体之欲、人类之欲结合起来, 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西方德国著名的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创立了一套独特的社会动力理论体系, 即“绝对精神”动力思想。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任何事物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它们的本质都是精神上的, 任何事物的更替、发展以及永恒的生命过程, 都是“绝对精神”在运动。“绝对精神”动力论虽然属于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立场, 但“绝对精神”的运动过程——辩证法, 却揭示了世界上万事万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和矛盾本质, 而这一点, 也深深影响了马克思。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动力思想主要体现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 他提出并验证了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假说: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 可以在其背后发现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项事业的时代精神, 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 在一定的条件下, 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新教伦理”发挥了道德规范的职能, 为资本的生产经营者的意志、兴趣、情绪, 甚至心理状态编制了一个道德程序。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的“统治者”动力思想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得以体现:制度的发明与创新正是来自这些统治者, 这些统治者在不断的发明创造, 构建新的社会意识形态, 制定新的社会活动的各种博弈规则。因此, 这些统治者才是在真正意义上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迁和社会历史的进步, 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

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的“社会进化”动力论认为“学习机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并坚持认为“除非我们知道社会学习过程的一般结构和发展逻辑, 否则是无法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去划分社会的组成的”。

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的“社会动力系统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这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先秦时期儒家的“财富”动力论和明朝李贽的“私欲”动力论, 倾向于朴素唯物史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典型的客观唯心史观;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动力思想倾向于主观唯心史观;道格拉斯·诺斯的“统治力”动力思想是典型的英雄史观;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的“社会进化”动力论也是唯心主义的。只有马克思既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 确认了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 同时也确认了构成社会系统的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和互为因果的关系, 从而构建了以经济发展为始因, 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综合动力系统。

2.4 社会发展的意义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人类社会发展也正遭遇一种危机, 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物质结构危机, 如日益严重的自然危机、社会危机 (包括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结构失调、社会关系不和谐等) ;二是内在的精神危机——主要表现为发展价值错位、发展方向迷失、人在发展中异化、精神空虚感和失落感却日趋严重。

人类经历了或正在经历两次重大的意义危机, 第一次危机是“上帝死了”。19世纪中后期德国哲学家尼采发出了一个声音:“上帝死了。”于是人们的信仰崩塌了, 陷入了可怕的信仰虚无之中, 感到了焦虑、迷惘、荒诞、绝望和无意义。第二次危机——“增长的极限”。1972年, 米都斯等人在向罗马俱乐部提交的《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中指出, “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以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 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人们终于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发展之路是走不通的, 仅有科学并不能消除人类的苦难, 没有信仰和伦理制约的科学有时反而充当了害人的工具。

当今社会发展观中主要存在两大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物本取向和实证方法与人本取向和理解方法。注重物本取向和实证方法的人们往往以一种高代价的发展模式, 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实现了人的阶段性发展, 但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使得人们开始质疑自己所寻求的发展的合理性, 从而加剧了社会发展的意义危机。注重以人本发展取向的人们, 强调社会发展对人的价值意义, 注重文化价值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他们批判前者的物本取向的片面性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对自然的破坏和人性丧失的恶果。社会的发展不在于某些外在的可量化的指标, 而在于这些量化的指标对于人发展的意义, 在于是否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

3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对立统一

3.1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相对立和区别的

首先, 当我们把社会或国家与个人作为一对范畴提出来考察的时候, 可以把他们看作是一对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当我们把社会或国家作为主体的时候, 那么客体就是单个的人, 所以说离开了社会主体, 单个人是无法存在的;同样, 当我们把个人作为主体, 社会作为客体时, 则可以说离开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 那么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基石也就不存在了。其次, 当我们从价值判断的角度看时, 个人发展是目的, 社会发展是手段。从根本上说, 人作为社会的主体,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而作为社会客体的社会结构体系发展则是手段。人们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变革社会关系、推动社会结构体系发展和进步, 最终还是为了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最后, 个人发展是内容, 社会发展是形式, 如果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割裂开来, 孤立的考察个人发展或社会发展则是没有意义的。

3.2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相依存和紧密联系的。

首先个人发展依赖于社会发展。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 将社会发展划分为三大形态:“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是第二大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 全面的关系, 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马克思从个人的发展角度考察了社会形态的变迁, 说明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个人发展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 个人发展的层次和状态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教育等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其次, 社会发展又受制于个人发展。马克思说过:“人是历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人是社会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程度受人类整体素质的制约。早期社会由于人类素质不高而受制于自然资源, 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 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人类由此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由此可见, 个人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和最积极因素。

最后,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细胞是个人发展;而个人发展又以社会发展为前提, 只有在社会发展中才能得以丰富和完善, 因此,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是个人发展的有机综合, 而个人发展在于社会性的发展, 也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物质资料不断丰富, 大大减少了个人花费在谋生上的劳动时间, 这使得个人获得了相对较多的自由发展时间。因此, 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4 我国在对待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上的认识和实际

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里, 我国经济基础差,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 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农村以集体所有制为主, 城市以全民所有制为主。这一时期片面强调高积累, 过分强调集体利益, 从某种程度上讲, 国家只注重社会发展而忽视了个人发展, 个人利益被看作是资本主义尾巴, 必须切除。在这样的背景下, 个人发展缺乏物质基础更没有社会支持, 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这在当时虽然有其合理性, 但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 在自然灾害的三年里饿死很多人, 社会发展的成果没有充分的惠及到每一个人。从发展目的和手段的价值意义上, 个人发展成了社会发展的手段, 而社会发展应把个人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却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由此造成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在目的和手段关系上的错位。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纠正了以往的片面发展观, 承认了个人利益, 从一定层面上看, 这是在社会发展的前提下肯定了个人发展。把个人发展当作社会发展的目的, 让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共同富裕的目的是要使每个人都富起来, 而不是少数既得利益集团的富裕。

可惜好景不长, 30多年的改革发展在成就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 社会中个人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各种矛盾不断凸现, 大多数个人发展的目的没有得到实现。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5 (早在2003年, 就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0) , 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 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超过了3.2倍, 考虑到非货币因素, 实际收入差距为世界之首。

我们肯定共同富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 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以致于在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上, 我们又步入了大多数人成了极少数人发展的手段的误区,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 可以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 尽管官方和主流媒体一直都在抵制私有化, 但私有制从一开始被当作洪水猛兽, 逐渐地被看作是公有制的有益补充, 最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在宪法中得到了与公有财产同等的保护。这是中国对转型经济理论与实践所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较好的说明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互为目的和手段的, 他们是并重的, 这也体现了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肯定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意味着我党在发展观上实现了由“物本”到“人本”的价值取向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把现实的人, 即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八大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 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 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强调物质文明建设, 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强调政治文明建设, 为精神进步和人的价值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强调精神文明建设, 促使人的素质全而提升, 在人格修养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强调民生建设, 切实保障每一个人的发展;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由此看出, 党和国家更加强调了以民生为重点的个人发展, 更好的体现了个人发展在社会发展中作为最终目的的地位。

无论从个人发展的内涵、目的、动力与意义来看, 还是从社会发展的内涵、目的、动力与意义来看, 正确对待个人发展与和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清醒认识到:个人发展是目的, 社会发展是手段;个人发展是内容, 社会发展是形式;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和最积极因素。只要正确的处理好个人发展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随着民生中国、民意中国、美丽中国愿景的实现, 一个人民幸福、政通人和、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定会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理论工作者们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研究做出了不懈努力, 从不同时期和不同角度的发展进行了各种解读。进一步研究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在对待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上的认识和实践有何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该如何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党的十八大以后该如何贯彻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研究好这些问题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试图就以上问题浅作探讨。

关键词:个人发展,社会发展,辩证关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 杨立新.发展内涵及其马克思主义重点论定位.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9第8卷第5期.

[2] 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3]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1.

[4] 罗道友, 需要——人的内在发展动力——从马洛斯需要理论看人的发展, 湘潭大学.2007.

[5] 邱耕田, 发展的意义:基于发展哲学视域的一种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08

[6] 杨玉凤.先秦儒家的财富动力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龙岩学院学报, 2005

[7] 任冠文.李贽建立在平等思想上的私欲动力说[J].学术论坛, 2000

[8] 邓龙奎.社会发展动力观的变革[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9] 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10]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革[M].陈郁, 罗华平, 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1.

[11] 赵顺龙, 周一帆, 曹逸之.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演变[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2] 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 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9.

[13] 尼采,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尹溟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14] 丹尼斯米都斯等, 《增长的极限》, 李宝恒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5] 刘传远, 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38卷第5期.

[16]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上一篇:物业客服主管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清明节放风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