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校园范文

2024-03-07

建设生态文明校园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型校园 生态伦理学 育人功能

1.引言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我国快速发展的高校建设中,部分大学校园建设更注重追求外在的豪华气派,而很少顾及校园环境内在品质的提高。如果说一个有成片的大楼却缺少精神支柱的大学不是一个成功的大学的话,那么在一个浮华的大学环境下也很难培养出中国急需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才,因此在规划设计发展大学校园时应树立牢固的生态优先和环境育人的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2.“生态型校园”的概念与内涵

高校校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人化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组成。校园设计和建设应该充分融入生态环境的保护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校园”。所谓生态型校园,“就是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运行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各物种布局,结构合理且环境质量优良、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且对环境友好的集学习、工作、活动、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人工生态系统。”[1]“它的具体含义大体上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校园的安全舒适且对周边环境的无害无污染;保留原始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时创造人工自然生态系统,重视校园活动中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使用智能技术创造便利的学习工作条件,开发新技术提高校园能源利用效率;校园建筑、景观风格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凸现创意与美感;加大人文教育力度,塑造高雅校园环境的同时,展示高尚先进文明的师生精神风貌。建设“生态型校园”,不仅培养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关心人类生存基础和倡导纯朴真实,恬然淡泊的生活方式,而且可以增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为。

3.建设“生态型校园”的理论来源

建设“生态型校园”有着丰富的理论依据。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现代西方生态伦理学则强调人作为一个“类”的存在而与万物平等。

3.1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周易》,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肯定人与自然界有各自独立存在的价值,天人之间应该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天人合一”在《周易》中是以“与天地合其德”的思想来表达的。“天地之大德曰生”[2]就是说天地最伟大的德行就是生养万物,保护大自然的和谐,所以圣人应该学习天地之大德。人类既要改造自然,又要顺应自然,调整与自然的关系,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境界。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哲学思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 “人与万物”平等的思想,《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清楚地说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具有比物高的地位。《庄子·秋水》说:“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3]”《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人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4]”。自然是一个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合一是人的自然化。为了生存,人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可以没有限度的向自然索取,可以为所欲为。老庄指出,人应该知常知和,知足知止。

3.2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理论依据

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他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5]这里,马克思提出了人和自然协调的前提(首先是社会的调节)、途径(调节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和原则(最小消耗,合乎本性),为综合地解决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4.建设“生态型校园”的具体内容

4.1 以植物为主体,建设绿色校园

绿色是生命之色,植物是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存的基础。只有绿色植物才具备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转化为太阳能及净化空气、吸附灰尘、杀死病菌、改良土壤和涵养水分的功能。在校园建设过程中,要珍惜原有的自然绿色,对一些具有特色意义自然和文化景观要尽可能地保留,另外,还应该多植树,种草。形成黄土不见天,四季皆有绿校园生态特征。

4.2 道路与道路绿化建设协调统一的原则

道路的规划和建设是校园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来统一协调,全面考虑,寻求最优化的配置原则,道路的宽度、平竖曲线度、纵坡等反映了道路的形态结构和总体格局。道路形态要综合考虑到道路的功能,地形地势和生态特征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达到有效交通的目标下,应寻求最优的道路配置,降低道路密度。 道路绿化带是校园中重要的绿色走廊,完善生态功能必须道路绿化体系的建设,道路和道路绿化建设应该是相伴而行,协调统一的。

4.3 建筑群体要体现生态、科学、人文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校园建设的规模、性质、形式和内容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当前校园设计已经突破了自我封闭的个体范围,形成了向社会拓展,深化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校园的规划建设是一项综合环境的设计建设。它需要综合处理涉及校园环境、经济、文化功能、技术审美和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制约因素,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方便、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以满足师生在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诸方面的要求。建筑设计一般应以学校师生为主体对象,以学校物质环境形态以及人们在其中的行为和感受为中心,既要考虑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运动、休憩等各类活动的要求,又要考虑符合人们对环境空间生理和心理等诸方面的要求。现代校园建筑要求尊重环境、尊重历史、尊重人,即校园群体建筑应体现在整体环境和谐、尊重历史、重视文脉;功能合理、设施现代、使用管理方便;材料朴实大方、高雅大方、具有民族特色。

5.建设“生态型校园”的现实意义

5.1建设“生态型校园”重要意义就在于它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

人类当前存在的问题,表面是环境、生态、资源问题, 实质是人自身的问题。因为人类在向 “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失去了敬畏自然和尊重生命之心, 日益成为生命的孤独者。21世纪的大学校园成为国际性的开放组织,它理应承担人类的历史使命,关注人类的共同生活的家园。按照生态伦理学的观点,人与自然具有 “亲生”与 “共生”的关系,人与自然存在着必然的伦理关系, 人应当把宇宙万物看作是我们人类自身的构成性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是交织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是特立独行地,而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中与自然打交道,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6]简言之,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有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使人对自然的行为及结果具有了伦理学的意味。环境危机表明,人对自然做了什么,也就是对自己做了什么。维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维护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这就要求我们人类改变征服者的姿态,遏制物质享乐主义的蔓延,补救已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建立与环境相协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21世纪的大学校园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拯救人类家园的伟大的历史使命, 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 让生态意识注入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灵之中。

5.2 建设“生态型校园”,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

生态经济学家们呼吁人类发展生态经济,追求以节约资源、能源和减少污染为前提的生态经济效率,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如果说生态伦理学将人的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了自然,从根本上深化了人类道德意识,极大地拓展了人类道德生活空间,从而使人类从算计、盘剥和掠夺自然的价值观走向了尊重、热爱和保护自然的价值观;那么生态经济学则把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要求视为人类经济思想的根本内容,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以资源、能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从而使人类从控制、占有和破坏自然的经济思想走向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的经济思想,并为人类经济生活增添了新的内涵和意义。进一步说,生态伦理学试图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稳固而持久的道德关系,而生态经济学则试图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合理而长久的经济关系。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里,自然并不是一个永不枯竭的资源和能源宝库,因此它承受人类经济活动的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经济学呼吁人类在追求经济效率过程中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在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过程中实现和提高经济效率。

新世纪的大学将逐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轴心, 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人类文化由科学文化向生态文化的演进也将改变大学校园的生态。面对历史的呼唤, 大学校园应致力于“生态型校园”的探究与建设, 注重人--教育--环境的和谐与平衡, 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形成校园生态文化的氛围, 保持学校的持续发展潜力, 推进现代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臧树良,陶飞.生态校园探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76-78页

[2]郭齐勇:中国古典文献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50页

[3][4]庄子.庄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北京2004年版第180页,第23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卷第926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卷第122页

建设生态文明校园范文第2篇

一、生态校园建设的内涵

生态校园建设归属于生态文明建设, 也是高等教育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 奠定高校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校园的打造力求实现教育启迪的润物细无声。随着生态文化建设理念的觉醒, 更多的高校加大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关注与投入, 生态文明校园建构成为校园建设发展的重任之一。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是基于“源于实践, 高于实践”的理念, 将生态学相关原理融入校园建设的过程, 让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校园规划, 校园设计, 校园建设, 校园运行, 校园管理, 校园服务等多个方面, 实现生态理念下生态教育环境和生态文化的打造。也涉及到具体的景观设计, 植物布局及设施采购等。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生态校园建设规范饱含人与自然, 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思想和理念, 也建构了高校生态校园建设的基础框架, 是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有效依据。生态校园建设规划使得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有章可循, 目标明确, 有助于高校师生环境素养的提升, 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化, 也实现和谐文明校园的建构, 规范师生行为, 提升高校办学综合实力和社会教育口碑。

二、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必要性

(一) 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生态文化意识觉醒, 如何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才成为高校教学的思考重点, 而党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高校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指导。校园生态化, 生态资源化成为时代赋予高校的文化建设任务。因此建构以生态为主风格的校园成为高校建设的目标之一。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 建设生态文明校园, 提升校园文化服务品质等, 将带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与优化, 也有助于高校学生的创新综合发展。实现区域范围内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推进, 也实现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践行。

(二) 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反思

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推进也基于当前高校文化建设不理想现状的反思与担忧。我国各大高校不断扩招, 增设更多的学科专业, 不乏与环境安全, 生态建设相关的专业, 而这些专业中真正涉及生态文化教育的少之又少。关于生态文化教育缺乏有效的教学部署, 缺乏专业的学科教师, 生态文明教育停留在浅层, 学生生态观念薄弱, 也缺乏对环境对生态对自我的深刻完整认知。环保意识不强, 缺乏生态文化建设的责任担当等。生态文化建设缺失也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有所体现。部分学生缺乏节能意识, 人本意识, 自私自利, 甚至空虚冷漠, 忽视生命的价值与尊严, 导致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引发社会的担忧和高校教育的反思。正是基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担忧, 我们必须强化校园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生态文明校园。

三、生态文明校园建构的有效策略

(一) 基于学校实际, 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

学校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 生态文明教育的贯彻落实都离不开软硬件建设。在软硬件建设中,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结合实际情况, 做好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与匹配, 通过基础建设带动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来说, 加强生态文明教材的编写, 整合, 引进课堂, 强化教育。建议各学科教师基于本学科的特点, 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生态知识, 让教育闪耀生态文明的光芒。特别是思政教育中实现生态理念的孕育。必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生态校园建设规章》, 《生态校园建设守则》, 《学生行为规范指引》等引导学生自觉约束行为, 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与判断, 尊重自然与他人,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下, 必须制定校园基础建设规划, 确保规划的战略性与科学性。做好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主要是解决校园布局结构和校园拓展可持续发展等系列问题。而做好校园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规划, 将带动校园绿化信息体系,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校园信息化系统的打造, 发挥信息技术的管理优势, 实现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管理渗透。综合来说, 这些都是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

(二) 提高管理水平, 提升校园的生态质量

生态文明校园的建构与学校的管理水平有着正相关关系。校园管理水平越高, 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成效越高。因此我们在生态文明校园建构中必须关注校园管理的优化, 不断提升校园管理水平。学校的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校园面貌, 校园环境和校园氛围三个方面。具体的实施中也需要着手三个方面。其一要加强高校管理队伍的建设, 强化教育与培训, 选聘高素质的校园管理人员进行校园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强化监督考核, 切实提升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奠定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人才基础。其二必须制定严格完善的管理章程, 对于各种行为的要求, 各种选择的指导, 各学科教学的组织实施, 各信息系统的部署服务等进行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的明确, 提升校园管理质量和效率。其三必须加强监督, 成立监督组织, 明确监管措施, 实现学生日常行为的约束与规范。通过提升校园管理水平实现校园生态建设的推进, 更好地满足教学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加强人文关怀, 凸显人文理念。通过生态文明校园建设, 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陶冶学生情操, 用优良的环境感染人与教育人。也关注校园来访者体验的优化。创造不同且多样的人文空间, 人文环境, 优化人文服务, 让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理念实现由内到外的渗透。切实提升高校生态文明的口碑。

(三) 全员生态普及, 带动人才的创新培养

生态文明校园品牌的建设单纯依靠学校教师, 管理者显然是不够的, 要想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校园文化中的渗透, 必须坚持人本思想, 实现生态文明校园品牌建设的全员性关注与发动。让高校师生认同生态文明校园品牌建设, 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当今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认识到生态文明校园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让高校师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生态文明校园建设中。从具体问题的解决, 典型问题的分析入手, 强化师生的生态文化理念, 加强生态教育的引导与动员。除了全员生态理念的普及, 也需要关注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本质上说生态校园建设的着眼点与落脚点都是学生的培养, 因此课程教学中也必须渗透生态文明理念, 无论是德育的开展还是教学的组织, 都必须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契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符合教育规律。教师创设生态课堂, 组织生态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 优化知识结构,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实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结束语

时代的不断发展, 生态文化教育理念的渗透成为高校文化建设, 校园建设, 人才培养的主导思想之一, 基于二十一世纪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基于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担忧, 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校园品牌建设的研究, 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学习与生活, 坚持人本理念, 生态理念, 尊重个体, 关注个体价值, 实现生态文明校园的建构, 也实现具有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个体的培养与塑造。因此生态文明校园品牌建设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职责, 更是每个人的职责。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口号的提出, 教育的生态化关注成为必然。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与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教育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也是教育变革的必然途径。强化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文化教育, 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主导目标之一。本文主要就如何打造生态文明校园品牌进行探讨, 在分析高校生态校园建设现状基础上, 明确高校生态文明校园的具体建构策略, 以期更好地推动高校生态文化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品质影响力,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恩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共创和谐绿色校园——辽宁省喀左县第一高级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 2018 (10) :119.

[2] 王晓为, 王尧.生态人格的养成:大学生伦理道德培育的新维度[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 34 (05) :133-136.

[3] 杨红娟, 骆映竹.民族地区生态文明教育项目范围管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 2018, 16 (09) :58-63.

建设生态文明校园范文第3篇

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杨伟民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14日

07 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科学论断,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总结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基础地位。

人类文明进步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这两个最基本的关系。如果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国家衰败;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不好,同样会导致社会崩溃、文明衰退。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很多。

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执政党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就是说,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同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内在统

一、相互促进,既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新的文明境界,更是中 1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涵,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正是从这样的历史纵深思考,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

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有力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分别确立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和绿色发展的任务,中央还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加快了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逐步优化;全面落实资源节约战略,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强度大幅度下降;加大环境治理力度,重点治理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环境恶化趋势初步扭转;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有所恢复。特别是各地区、各部门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有了极大提升,思想和行动正在统一到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应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认识最深、推进最快、成效最大的时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同志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辩证地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三个阶段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从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丰富了发展理念、拓宽了发展内涵,对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生产即供给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高度一致。把绿水青山即生态环境内化为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具有开创意义。生产力既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取决于科学技术,也取决于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直接提供生态产品,而且影响和决定着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哪个地方珍视生态环境,就能获得更大的生产力;哪个地方忽视生态环境,就会破坏生产力。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发达的生产力,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从消费或需求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工业品等物质产品虽然仍有巨大需求,但强度相对减弱,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而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需求强度不断增强。目前我国物质产品生产能力强大,有的生产领域还出现了产能过剩,但生

3 态产品是短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做到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现在,人民群众需要生态产品,就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把提供生态产品作为发展应有的内涵,为人民提供更多蓝天净水等生态产品。

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就要促进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实现这种空间均衡,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增长速度不能超出当地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我们既要促进地区间经济和人口的均衡、缩小地区间人均GDP的差距,更要促进各地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不能以缩小人均GDP差距为由而盲目开发、破坏生态环境。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而言,发展的主要内涵就是保护自然和修复生态,只要是提供了生态产品就是坚持了发展是第一要务,就应该得到合理的绩效评价。要把生态补偿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让重点生态功能区自觉转变工作重心。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同志关于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形象地阐明了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内在规律。他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这就告诉我们,保护修复自然生态,必须遵循生态系统自身的规律,否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坚持源头保护。一个区域内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追根溯源,总能找到根本症结即“源头”所在。要改变就事论事的思维惯性,找到自然生 4 态链条中的本源性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修复措施。比如,一个地区水资源短缺,一个重要原因是涵养水源的生态空间大面积减少,盛水的“盆”越来越小了,降水存不下、留不住。因此,解决水短缺的问题要从水源地找,而要保护好水源地就要保护好涵养水源的山地、林地、湖泊、湿地等水生态空间,并防止水源涵养空间被污染。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与其他工程不同,应更多顺应自然,少一些建设,多一些保护;少一些工程干预,多借用一些自然力。历史经验证明,过度的大规模工程措施对遏制生态退化的作用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有时甚至适得其反。而一些依靠自然本身的修复能力、辅以少量人工措施的做法,往往能取得更好效果。要通过划定生态圈保护区域、通过减少人类活动促进自然修复,使被割裂的生态系统逐渐连接起来,使原有的自然生态廊道恢复起来。对自然恢复要有耐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坚持系统治理。自然生态各要素是一个有机系统,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保护修复生态不能单打一,不能单纯按照土地、森林、河湖、湿地等资源种类由各部门分别实行用途管制、制定政策、安排项目和资金,必须按照自然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坚持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等联动,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习近平同志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举措。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 5 重,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尽快出台相关改革方案,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已经充分体现在中央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该总体方案搭建起生态文明体制的“八大制度”: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着力解决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导致优质耕地和生态空间占用过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

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构建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着力解决资源使用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构建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着力解决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偏低、生产开发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保护生态得不到合理回报等问题;构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

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着力解决污染防治能力弱、监管职能交叉、权责不一致、违法成本过低等问题;构建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发育滞后、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构建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解决发展绩效评价不全面、责任落实不到位、损害责任追究缺失等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校园范文第4篇

生态文明教育‚双‘六个一’‛活动实施方案

各年级、各班级:

为深入贯彻落实盐城市教育局《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意见》(盐教发〔2014〕24号)精神,市局政法处和县教育局专门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双‘六个一’”活动的通知》(盐教政〔2015〕15号),决定在全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双‘六个一’”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全校学生为对象,以建设绿色家园、倡导环保行为、普及低碳理念为内容,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全校学生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共同参与到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盐城的行动中,进一步巩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打好基础。

二、活动内容

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在全校深入推进“双‘六个一’”活动。

(一)学校层面:

1.开展一次征文评比活动。以“我为美丽盐城献一策”为主题,围绕盐城应该如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盐城环保下一步应该做好哪些工作、如何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等方面撰写文章,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2.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团队会)。以“生态文明·美丽盐城”为主题,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上好一堂生态环保课,传授生态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生态环保教育和科普宣传。

3.举办一次知识竞赛。以全市中小学“百万师生共学生态文明知识”竞赛为契机,举办校内竞赛活动,大力营造学习生态知识、树立生态理念、践行生态精神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4.举行一次演讲比赛。以“倡导生态文明、共创美丽盐城”为主题,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理念、绿色低碳环保知识,培育引领生态文明社会风尚。

5.开展一次创意设计比赛。体现环保科技和生态文明的理念,作品可通过效果图进行演示,注重作品内涵和宣传效果,环保科技性、创意(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观赏性。

6.举办一次手工制作成果展。以锻炼动手能力、开展创新节能、变废为宝为目的,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和可利用资源来开展小创意、小制作活动。

(二)个人层面:

开展多植一棵树、节省一粒粮、少扔一张纸、节约一滴水、少用一度电、动员家长少开一次车“六个一”活动。积极主动将生态文明教育、创建园林城市、绿色校园、绿色家庭等活动与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个人践行环保理念的行动自觉。

三、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已经纳入全市教育事业综合考评,学校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全盘统筹,精心设计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与推动我校中心工作、深化教育教学发展相协调、互促进。

2.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各年级、班级要结合实际情况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认知特点,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师生的参与面,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吸引广大学生参与活动,努力使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成为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3.加强宣传,认真总结。各地、各班级要加大宣传力度,依托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宣传。要及时总结推广生态文明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活动典型,我校将遴选典型经验和做法报县市表彰,并将各班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班主任考核的重要依据。

建设生态文明校园范文第5篇

【摘要】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文化载体,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和谐协调,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好的协调作用,两者相统一于和谐协调理论。以生态文明理念为视角,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找准创建定位,增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凝练校园精神,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感染力;突出育人导向,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持久力;深化中国梦教育活动,增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凝聚力。

【关键词】生态文明;校园文化;构建

在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层次不仅取决于教学质量的高低,更与是否具备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意蕴隽永的和谐校园文化息息相关。我国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经历了不断提升、丰富、创新的过程。对于如何构建特色内涵的和谐校园文化,有学者认为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着高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党的十八大报告独立成篇系统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校园文化建设要自觉融入生态文明理念

(一)生态文明

对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方位的生态化构建。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生态意识、道德、文化成为具有广泛基础的文化意识,以符合自然规律的道德、规范和目标为价值导向。这是进一步对工业文明思考总结和创新,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思维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内容非常丰富,从价值取向看,必须树立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还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和谐协调。

(二)高校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有意或者无意由高校师生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来的,为师生共有价值的趋向及其目标追求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它是以和谐理念为基本内涵。

(三)生态文明与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有利于为和谐校园文化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生态文明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一脉相承。它是对奢侈消费等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否定,显示了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科学发展的思想精髓,也是对发展生态文化的不断创新。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文化内涵,具有很好的前瞻性,與当前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校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同时也包含了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为此,生态文明为每所高校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构建彰显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提供有效强大的理论支撑。

其次,有利于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生态文明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承发展,具有很强的向心力,能较好促进高等学校弘扬构建生态校园文化,为社会提供多样的生态文化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倡导绿色生活,保护生态、治理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的公信度与参与度的影响力;进一步促使高等学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朴素生态文化与生态智慧,使每一位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培育生态意识和责任、价值取向,以及重新审视人-自然-社会之间和谐协调等新的生态伦理问题,凝聚学子追求梦想、鼓舞斗志为进一步建设美丽的中国梦、校园梦的力量源泉。

再次,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品味内涵的提升。自然界里普遍的一种规律是和谐协调,我国古代就有“礼之用,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涵盖了精神、行为、制度物质、网络等方便的文化,具有绿色性、和谐性、持续性等时代特征。它是一种哲学智慧、伦理考量和制度融合,能很好把校园文化建设为以生态哲学、伦理、美学、价值观念为一体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文化,形成以天人关系的认知、感悟、“道法自然”、和谐和以人为本理念与校园精神结合发展,进一步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高校特色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品味内涵的提升。

最后,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科技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绿色科技创新需要绿色文化中科学的生态文化思想道德引领。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的是一种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引导协调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学术生态良性发展以及科技创新朝着生态环保的方向推进发展。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价值取向不明

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绿色人才的责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很好地起到氛围营造和价值导向作用。然而,目前有很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要求,忽视了校园文化自身的价值需求,以致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主导价值取向不明,以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一定时期内很难找到发展的方向和突破口。

(二)校园文化建设层次水平不高

当前,一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很多是偏离了生态文明理念,更多的是将校园文化建设错误的理解为为大学生提供的良好的精神文化娱乐活动,忽视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自身内在的生态化要求以及对学生成为追求生态公平正义的时代价值取向的培养,以致使校园文化建设处在低水平的发展中。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普遍不高

当前,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高等学校发展的趋势。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能很好地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是生态文明理念和谐协调本质的客观要求。然而,由于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实践中,实践性创新教育长期缺失,使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基础,以致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实现。

(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消费观基础不牢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消费模式正如有学者提出的:健康消费、素养消费、能力消费三个层面。从目前情况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很好的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心理需要出发开展以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协调发展为内容的消费观教育,忽视了生态文明和谐消费观的要求,部分大学生更多追求的是物质层面的消费,对精神、教育、文化上面的消费投入还不多,以致没有达到物质和精神消费两者有机协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五)女大学生女性主体意识不强

胡锦涛指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妇女始终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生态文明角度看,具有良好文化素质的女大学生在构建生态化校园及其以后承担孕育哺育新生命方面,更好达到校园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当前却没有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将校园文化的构建与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有机契合,忽视了女大学生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主体服务功能。

三、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推进校园文化构建

(一)找准创建定位,增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当前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和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为此,作为高校在生态文明下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创建定位也必须定格在育人為本和和谐发展上,充分挖掘地方德育资源和哲学内涵,结合当地的地方特色和人文精神,注重发展校园生态文化,提升自身教育内涵,着力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时代气息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追求生态公平正义的时代价值取向,增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二)凝练校园精神,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感染力

校园精神作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出发点,它凝聚着一所大学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和人格理想,并通过学风、教风、校风等体现出来,最终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前,各高校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都下了很大功夫,而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对自身大学精神的发掘还远远不够,甚至未体现。为此,高校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深度挖掘校史资源、适时融入地方文化,进一步凝练校园精神,提升校园精神格调,使之呈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的在人才培养导向,使它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感染力。

(三)突出育人导向,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持久力

作为人才培养和具有育人功能的高校,应该始终牢记育人宗旨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增强优化和谐校园文化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氛围,突出高校的育人功能,坚持把各种文化以艺术形式为载体,融入生态校园文化创建活动的全过程,建立生态化的制度管理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价值观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消费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健康的学术生态,把生态文明理念作为一种自觉的人生追求,达到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完美的契合,突显校园文化的生动性、形象性、教育性和创建的互动性,促进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持久力。

(四)深化中国梦教育活动,增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凝聚力

中国梦的文化意蕴,在于以文化自信造就中国梦、以先进文化引领中国梦、以文化力量支撑中国梦、以文化复兴实现中国梦。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本质就是和谐协调,为此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不断深化和谐协调与中国梦文化底蕴内涵的有机契合。而中国梦在高校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于青年学生就是实现自己的创新梦、成才梦、实现理想的报国梦;而其对于高校教师员工而言就是育人之梦。只有这样,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员工主体作用和中国梦的凝聚作用,激发起他们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积极性,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树立起胸怀大局,放眼世界的人生情怀,不断增强自身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等方面的意识,使中国梦与和谐校园文化有机深度契合,进一步增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凝聚力。

总之,当前我国正处于为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绿色人才、生态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化导向。生态文明理念为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建设生态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高等学校更好地培养绿色生态化创新人才,促进科技的有效创新和引领生态文明,充分发挥其和谐协调作用,促进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在环境、制度、管理、行为等方面的育人功能的发挥,有效的引导高校进一步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意蕴隽永的和谐校园文化,进一步推进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育人服务水平、服务地方社会能力和高校办学层次提高,以致更好地完成高等学校办学使命。

参考文献

[1]张禧.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实施路径浅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2(7).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3]黄娟,李枥霖,史静.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地学文化发展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12).

建设生态文明校园范文第6篇

根据鲁发《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意见》和德州市委、市政府、平原县委、县政府在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方面的文件精神要求,桃园办事处紧密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在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中勇于创新实践,推进工作落实,促进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已创建生态文明乡村53个,比例达82.8%。

一、围绕生产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实现生产发展是生态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为此,桃园办事处一是高度重视辖区内个村庄的农业发展,将县级财政用于“三农”及农村民生的专项拨款全部专款专用,并从办事处财政上划拨一定数量的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农业种养殖产业;二是多粗并举,积极协调,先后建成了占地一万亩的高产示范田和总占地上万亩的经济作物种植园区和禽畜养殖园区,多次迎接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检查与观摩;三是鼓励农民大力发展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农业,组织辖区内农民成立了20余个农业合作社,标准化水平达6%、规模化水平达11%,并与德州市多个农业合作社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四是通过招商引资和扶植本土企业,在辖区7个社区建设了7个产业园区,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和集体经济实力,鼓励发展

二、三产业,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预计2011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7500元,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1%.

二、围绕生活宽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桃园办事处围绕“三民”,走出了具有桃园特色的富民道路:一是围绕“利民”,依靠精品园区,促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我办事处以“双区同建”为抓手,先后在7个社区建成了7个特色产业园区,引导各社区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及合作经营的方式,在各产业

园区大力发展集约化农牧业,将农民从单一农业逐步引导至工业、加工制造业和蔬菜种植业上来,农民不但能获得土地流转租金或分红,还能在园区内打工拿工资,从而确保了农民“流转土地不失业、换个工作更赚钱”,成功实现了农业农民向产业农民的转变;二是围绕“便民”,优化了村庄交通环境,提高了农村信息化水平。2009年,我们以平原县“村村通”工程为契机,实现了辖区内64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了公路化,打通了城乡一体化的桥梁,也打通了农民的致富之路。同时我办事处立足实际,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以搭建社区信息平台为载体,使网络、有线电视得以全覆盖,实现了农村的“五通一化”;三是围绕“保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提高农民就业率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区养老保险,实现了我办事处2.7万适龄人群全覆盖,形成了“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大好局面。

三、围绕乡风文明,完善农村社会管理

在大力发展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必须同步跟上,为此我办事处始终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建设生态文明乡村工作的关键来抓。一是完善了村庄建设与发展规划,推进了农村住房建设深入发展。2010年 ,我们先后聘请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山东建筑大学设计院对办事处做了细致的测量测算,在此基础上对办事处总体发展和7个农村社区做了细致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划,实现了村庄建设与发展规划全覆盖;2011年我们按照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农房建设,目前,我办事处共实现了寇坊社区、胜利社区490户群众的拆迁工作,拆迁总面积7.46万平方米,实现了1195户安居楼的开工建设,完成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完成投资1.5亿元,总投资额可达4.5亿元。二是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村容村貌。一方面大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下乡活动,不断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搞好乡规民约建设,改变俗风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同时,加快各社区文化大院建设进度,建设生态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开办娱乐活动中心、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用优秀的文化占领社区

阵地。三是健全配套公益性、经营性和互助性服务组织,强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先后成立互助合作组织20余个,在带领群众开展“三清”、“四改”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围绕村容整洁,构建优美宜居环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优美宜居环境,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为此我办事处通过四种途径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在各个社区成立环境卫生管理大队,实行“村庄收集、乡镇运输、县城处理”的城乡垃圾集中一体化处理模式;二是大力宣传科学种养,提高农作物和畜牧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降低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与激素的使用,打造田园生态肉鸡、饮马店绿色黄瓜种等有机、绿色品牌8个;三是利用科技、法律、文化下乡平台,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普及沼气和作物秸秆的高效利用,既减少了垃圾排放,又提高了农村资源利用率;四是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充分利用境内荒滩以及沿路、沿河、村庄周围和农田林网带,实现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五是大力引进低耗、高效的

二、三产业,坚决遏制了高污染的工业发展,保证了辖区内所有水体水质达标率100%,形成了“沟沟有水、有水即有鱼”的水文环境,实现了办事处“天蓝、水清、人美”的环保目标。

五、围绕管理民主,健全农村组织建设

上一篇:教师培训阶段总结范文下一篇:计生亮点工作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