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初中语文论文范文

2023-11-26

互动教学初中语文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通过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得到稳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也随之得到稳步提升,因此素质教育视野下培养初中生阅读能力已成为教师重要教学任务。目前广大教师正尝试采取多元教育思想落实这一素质教育理念,已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方案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阅读是学生开展写作及日常交流的重要基础。通过高效阅读学生能够深化对语用知识及语言环境的理解,增强沟通交流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意义非凡,因此阅读能力已成为学生必备的能力素养。然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有效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更是因此走入瓶颈。所以素质教育视野下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强化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拓展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目前广大教师已尝试采取多元教育思想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已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

一、课前激趣设疑,建立阅读教学基础

在传统阅读教育模式下,教师多采取以自我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应试教育模式,课堂教学以教师单向输出为主,教学形式十分单调,学生愈发缺乏学习的兴趣,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也随之受到影响。而兴趣是学生重要的老师,在学习兴趣的推动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有效激发,其阅读的质量与效率也随之得到稳步提升。因此为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在课前结合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多元导入模式,以设疑、激趣等方式将学生迅速引入教学环节。以学习《济南的冬天》为例,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展示济南冬天的照片,并将老舍的生平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以此引导学生在课前初步了解本文背景知识及情感元素。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在课前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思维,进而为阅读有效开展建立良好的基础。

二、课上构建高效课堂,深度培养阅读能力

在传统应试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只偏重围绕考点讲解文章中重点的字、词及名言佳句,既不重视引导学生在多元教学情境下深度理解语用知识,又不重视利用任务教学等自主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更忽视了课外阅读教学及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受此影响,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与课外阅读积累,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随之无法得到提升。因此为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在课上结合多元教育理念构建高效课堂,以此深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此教师一方面要结合游戏法、情境教育法等多元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深化对语用知识、文章情感元素等内容的理解,以此建立生成阅读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任务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多元教学方法,依托这一自主阅读过程中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渗透联系上下文、捕捉关键词等阅读技巧,以此强化思维引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学习《济南的冬天》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结合“作者笔下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选取了哪几个方面描写济南的冬天”等问题略读文章,并通过捕捉关键词等方式找出济南冬天“响晴”这一特点,以此初步感知本文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高效开展阅读教学。

三、课后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深度拓展阅读能力

优秀的名家名作源于实践、寓于实践、高于实践,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师也要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巩固与深度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此教师首先可组织对比阅读等课内阅读实践任务,如对比阅读《济南的冬天》《白马湖的雪》《江南的雪》等写作手法或情感元素类似的文章,引导学生利用课上所学技能完成课下实践任务,在对比中深化对同一类文章情感元素、写作手法等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以此达到巩固与深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其次教师要定时定量为学生布置课后阅读任务,并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竞赛、阅读分享大会等实践活动,以此深度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随之得到深度拓展。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围绕学生的认知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科学选择学生适宜阅读的课外阅读材料,最大可能吸引并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此提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提供有效的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既是新课标视野下教学的全新要求,又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必然选择。教师要升级教育思想,并结合多元教育理念升级教学方法,以此深度培养并拓展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学的有效性也随之得到深度拓展。未来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教师可引入电子阅读等信息化阅读教学模式创新阅读教学方案,以此推动阅读教学深度创新发展,为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热汗古丽·庆铁克.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 语文课内外,2020,000(015):21.

[2]李軍定.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考试周刊,2020,000(020):41-42.

[3]陈劼,严瑞.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20,006(008):73-74.

互动教学初中语文论文范文第2篇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同时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传统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课堂上总是少不了朗读课文的声音,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朗读课文中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境,同时还可以提高自我的鉴赏能力。总之,朗读对于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非常必要。

一、朗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义

语文学习分为很多种,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有很多种类,有分角色的朗读、诵读等。朗读是听说读写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最佳手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很好地证明了朗读的重要性。朗读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朗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朗读对于初中生学习语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了培养良好的语感,学生需要最大程度地培养朗读的能力。通过朗读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该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一些精美的文章需要反复朗读,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在写作该文章时的那种思想感情。只有懂得作者在写作文章时的情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语感的培养。从考试角度而言,阅读文章时所设的题目也是根据课文的内容制定出来的,有时候不知道答案,但可以凭借着语感就知道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正是通过长时间的朗读训练慢慢形成的。

2.朗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说、写能力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朗读教学的方法并不是人们通俗上认为的大声读出来,而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每个字、词、句子、段落,乃至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其写作方法都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理解。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通过口头的或者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在朗读的时候,还可以对朗读的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进行系统的调整,这样对口头表达能力非常有益处。

说是写的基础,只有说的明白清楚,才能很好的写出来。此外,经常的朗读,对于平时遇到的一些优美的句子会有很深的印象,如加以记忆的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对语言的鉴别能力和敏感性,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学生们会在说话和写作的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在平时的谈话中,其文化修养的水平也同样通过语言的交流而表现出来,说的多了,同时记住的也就多了,这样自己在积累语言方面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在平时的写作或者考试中,完成一篇初中水平的作文会变得容易多了。

3.朗读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一篇优美的文章,必然是文质兼美,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是高度统一的。通过不断地朗读这样的文章,学生们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灵魂。例如,欣赏一些著名作家的文章,通过朗读明白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可以给自己一种鼓励和震撼,尤其是朗读一些抗战年代的作品,对自己可以起到鼓舞作用,同时还给自己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通过朗读陶冶情操,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这对于语文教学尤其是中学的语文教学而言,价值意义是巨大的,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4.朗读教学可以维护师生和谐关系

朗读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将朗读教学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在课堂上可以多元化的运用朗读的教学方法,通过齐读、角色分读和个性朗读等方式,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可低估的。一个小组的齐读或者角色的分读,在提升学生自己综合能力的同时,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友情的培养,同学们经常在课堂上作为合作伙伴进行朗读,会成为学习上的战友,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志同道合的朋友,促进学生之间的和睦相处,对于课堂和谐的秩序也是有帮助的。此外,老师在课堂上有效地运用朗读教学,学生朗读的次数和教师的评价逐渐增多,可以促使学生分析和评估自己在同学们及老师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可以确定老师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从而培养起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密切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二、朗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注重朗读教学方式的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方法很多,有一般齐读法、个性朗读法、角色分读法、快速自读法、男女对读法等形式,而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应该注重多种方式的结合。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而这些快乐正是基于朗读中各自的参与或者自足自乐,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学生朗读乃至学习语文的浓厚的兴趣。通过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呼唤学生朗读的兴致,还可以稳定学生的兴趣,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处理好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

朗读教学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但是,朗读只是语文能力的一个方面,是促进语文能力提高的一个手段。语文教学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因而在语文学习中,注重朗读教学方法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结构。只有处理好朗读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之间的协调关系,才能发挥其协调作用,将语文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极致,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学习水平。

首先,朗读和讲读要协调起来,一堂课,不能因为朗读的重要,而把时间全部分配给朗读,忽视教师的讲读,老师的讲读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朗读,因为通过老师的讲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解决课文学习中的一些难题,为学生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要协调好朗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之间的关系。朗读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对于学生的写作,还要靠作文教学,只有两者协调,才能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语文的学习需要全面的发展,只专注于朗读的教学往往会出现“偏科”的现象,不能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水平。

以上分析了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方法的应用,在认识到朗读方法对学生语文能力养成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关注朗读教学的实际效果,协调好语文教学方法和学习目标的关系。

总之,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应该引起老师的注意。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朗读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的学习,让学生产生朗读的兴趣,敢于读出来,面对文章会读并且在朗读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吴川市第四中学(524500)

互动教学初中语文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初中阶段是高等文化教育的基石,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很多学生都是在初中阶段确立了自己的优势,打下了坚实的语数外基础,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更高的教育阶段的学习中优势突出。语文是初中教育中三大重点课程之一,而坚持个性化的初中语文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德育来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个性化 初中 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先锋,对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学生个性发展的坚实基础方面的奠定,具有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语文课程可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一、个性化初中语文教学的概念

个性化教学就是让教学来适应学生个性化的自然需要,即要求教学者在教学中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个人情感和价值,其宗旨就是为了促进学生个体的个性自由发展。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地理解和独具匠心地处理,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流程和学习活动,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让学生个性化的学和教学者个性化的教相统一为主要教学活动的过程。

二、个性化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1.适应新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进入了信息时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样的变化,人们的自由、和谐发展的新的教育观念就应该重新确立,进一步确立了个性化教育观念的重要性。

2.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个性化教育。语文教学个性化的需求即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质。个性教育注重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挖掘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这样的教学有着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学生个体自身的发展需要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个性,初中阶段正是塑造学生人格特点的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要求教学者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围绕“人的个性”来进行。“教育的成果最终都要落实并体现在所培养出来的人是否具有良好鲜明的个性上”。

三、个性化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

个性化初中语文教学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教学方法,本文就此提出了初步理论尝试。

1.平等对待、尊重学生个性

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体差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淡化统一性,强化学生的差异性发展。这样的发展才是培养个性,强化自主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2.营造自由、民主的语文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现在的初中生大部分对语文的学习热情不高,教学者适当调整教学手段,譬如利用多媒体,利用网络等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

3.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求异思维

初中生正是叛逆、活跃的年龄,他们思想新颖,意识带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对一些课程的理解大大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者不应全盘否定,应当适当肯定,适时引导,给予学生创新的空间和鼓励。

个性化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着越来越重的比例,这为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发展学生个性,为新的科技社会培养创造性的综合人才发挥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中原,徐祥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朱金玲.语文教学方法感悟[J].中华现代教育杂志社,2008.

[3]高帆.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C].九州出版社,2006.

[4]黄露.个性化教育是最好的桥梁[J].学打教育网,2008.

作者单位:吉林省乾安县大布苏镇中学

互动教学初中语文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摆正教学主体的地位,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培养其兴趣,加强课外阅读,把知识融会贯通于表演中,加深印象,进而深化学习内容。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主体 课外阅读 培养兴趣。

语文教学包括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课内教学即课堂教学,这是教学的主渠道,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现代语文教育研究者李暾在《现代语文教育漫论》中指出:“学校教育系统包括课内语文教育系统和课外语文教育系统”。“课内语文教育系统主要指语文课堂教学,这是语文教育的主渠道。这条主渠道所进行的语文教育,依据国家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来进行,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详细的教学计划,有统一的教学内容,有规定的教学时间”,“在这一系统中,要遵循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教给学生必要而系统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具有全面而有条理的理性知识,可以说,课内语文教育系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奠基工程。这一工程完成得扎实有效,对学生将来一生的学习和工作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育大系统中,首先要抓好课内语文教育系统的工作。”

然而,由于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要求、限时的教学,课容易上得“死板”,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当今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席卷全球,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社会情感日益淡化,家庭情感正在消亡,对于十四、五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他们心理发展的总特点又是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状态,充满着独立和依赖性的矛盾。一方面,他们对自己往往估计过高,事事想自作主张,对周围成人的话都不轻易相信;另一方面,渴望独立自主与成人管教又产生矛盾。因此,如果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呆板,不具有吸引力,“当某门学科不符合他们的主观需要时,他们的兴趣就转向另一门学科;校内活动不能满足他们的活动需求时,他们的需求就向外发展”①。

尤其是现在的网络游戏、网上聊天室、网络诈骗(低价格)等,吸引力又是如此之大,如果课内教学方法不恰当,学生的思想、学习就容易发生偏移。因此,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如果引导得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都会有不可估量的发展”②。那么,要怎样做,才能使学生的思想、学习紧紧围绕着学校教育,不至于误入歧途呢?“这就应该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正确地、全方位、多渠道地找路子”③,进行课外活动。因为 “课外活动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有领导地进行课外活动,可以加深、拓宽、补充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智能水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④。“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知识爆炸的导火索,是学习的强化剂”⑤。只有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谈得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具有“很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⑥的合格人才。

二、拓展课外阅读,深化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在教学中利用自习课或每节课前、课后5~10分钟的机动时间,进行课外学习的抽查与指导。学生要学好语文,仅靠语文课本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学习语文更广阔的空间在课外,为了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笔者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取名“百花园”、“百草园”,让他们什么都写,可以摘抄笑话、摘抄名言、趣闻等,只要自己认为好,都可以抄,并指导学生分类整理,教师作定期检查,有时还让学生在机动课上把自己喜欢的文章当众宣读,让大家一起欣赏,一起感受,对所听到、所看到的文章谈自己的体会,对一些有争议的话题进行辩论。还让学生上讲台讲故事、讲笑话、猜谜语,把成语故事编成小品,把课文中精彩片断让几个学生上台表演。比如,表演“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时,学生在课外就制作好道具,把南郭先生、齐宣王的神态表演得惟妙惟肖,把国王的王冠、服饰、南郭先生的吹具等制作得入木三分;在表演“范进发疯”这一片断时,更是把范进“喜极而疯,拍手大笑”的神态、动作表演得形象逼真。整个课堂充满了学生的笑声、掌声,这不能不说是课外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课内学习了诗歌和讲演词后,每个学期教师总要组织学生定期进行1~2次诗歌朗诵和讲演比赛,赛前的赛场布置(黑板上写美术字、结合比赛内容绘画)评委的选定,评分栏目及表格的设计等等,都由语文兴趣小组的成员去完成,教师只作参谋,不恰当之处作一些指点。这不仅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合作意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另外,在写作教学中,我让学生定期出优秀作文展。“作文,不是仅凭学生的悟性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学会,也不是无目地、无计划地靠学生自己在黑暗中摸索”⑦。

因此,作文除了教师的讲评,对学生悟性的培养外,范文的赏析及借鉴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大家同在一个教室,同样的教师,同样的题目,通过一定的训练后,把佳作展示出来,可以使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出作文展中,标题、刊头必然要涉及到书法、美术等方面的能力。另外,版面的设计,花边的剪裁、张贴,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无疑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这样,既鼓励了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也带动了能力弱的学生,同时还展示了部分学生的特长,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又强化了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以上做法当然是在科学技术不发达、学校又处在边远山区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采取的一些笨办法。随着电视在家庭中的普及,众多家长担心子女电视看多了会影响学习,但笔者却鼓励学生进行视频艺术的欣赏。因为,视频艺术的画面、色彩、动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更能感受到文字所不能提供的美感。只是说,教师要作正确引导,对内容有选择性,并请家长督促,诸如“电视散文”、“新闻联播”等节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社会进一步的认识了解,还可以积累很多写作素材。

到了21世纪的今天,信息浪潮席卷全球,“方兴未艾的网络不仅连接了世界,而且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人类社会生活方式,而这种新的环境对于青少年道德发展以及学校德育的影响是不容小看的”⑧。老师、家长都存在着诸多困惑,但笔者觉得大可不必“谈网色变”,教师只有去利用网络的良性功能,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指导学生方便、快捷、大容量的吸收知识。比如,语文任课教师可以在学校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一些名家名作制作相应的网页,供学生查阅,还可以在网页上设计综合评价栏,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也可以布置学生预习时,登录有关网站(校园网)查阅资料,对诸多感兴趣的东西只要复制、粘贴在自己的文档中就完了,需要时再打开看,这不是既简单快捷又能大容量增加知识的好方法吗?还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和欣赏设计精美的网页、网站……试想, 当学生们热衷于各种网页制作软件的学习和个人网页的设计,热衷于班级各类健康的活动时,注意力又怎么会被网络游戏、网络聊天引开呢?⑨

通过自己的各种努力,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还是有可喜之处的,比如,在禄丰四中,自己教的初103班有两名学生考入楚一中(楚雄州重点学校),后又相继考上广西电子商务大学、昆明医学院;其他学生也考入不同的学校;在禄丰县广通中学,自己教的初55班,也有两名学生考入楚一 中,有多名学生考入不同的高一级学校。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恰当有效的课外活动,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让每一位语文老师,用更多、更新、更科学、更有趣的方法,引导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①、②出自《心理学》.徐胜三.河南教育出版社. (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教材)

③、④、⑤出自《学校教育心理学》.万云英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⑥出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⑦出自《楚雄教育》.楚雄.双月刊

⑧、⑨出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问题与对策》.鞠文灿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工作单位:云南省禄丰县广通中学邮编:651224

互动教学初中语文论文范文第5篇

一、评点情节内容

1.说明什么是评点。

评点,指在阅读课文时对文章的情节内容、语言文字、写作特点等进行分析品评,从而理清课文层次,明确课文主题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学习评点课文,可以从用词造句、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性格特征、故事波澜等方面进行,如对《曹刿论战》第一段情节内容进行评点,明确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教师示范。

3.学生分组、分任务进行课文评点,注旁批,然后互读互评。

4.教师范读课文,每读一段,学生就配读编写好的对课文的评点。

5.学生读课文,每读一段,老师也同样配读对课文的评点。

6.教师小结:

全文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有关情况。第1段写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第2段记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第3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二、评析课中文句

1.教师示范。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为例。

(1)评析句子的意思。

曹刿认为"当朝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远谋"指考虑问题全面周到,对作战而言指不仅能注意眼前的实情,而且能预见事态的发展及其后果,并有切实可行的计划。

(2)评析句子的作用。

此句的"远谋"为全文定了一个基调,文中的战前准备、战争过程、战后论述都是围绕"远谋"进行的。曹刿的"远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注重战前的准备,强调的是取信于民,充分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战略思想;②战中采用了"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③战后通过他的论述,既交代了他指挥若定、判断正确的原因,又进一表表现了他的"远谋"。

2.学生活动。

齐读课文第2段,思考问题,找出重点句子进行评析。

三、评论人物形象

1.教师示范。

分析人物可从外貌、语言、行为、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多方面谈,先一条一条地列出来,然后再归纳总结。如对曹刿的形象分析如下:

曹刿只是一介平民,但在国难当头他能忧国忧民,不顾个人荣誉与生命安危,挺身而出,毛遂自荐,向鲁庄公阐明政治上要取信于民的主张;又主动请缨,亲临沙场指挥作战,实施了军事上后发制人的措拖,最终帮助鲁庄公战胜了强敌,创造了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学生活动。

评论鲁庄公是明君还是昏君。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应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能放手让曹刿正确指挥,还向曹刿询问战争如此进行的理由,说明他跟昏君还是有区别的。

四、评说课文朗读

这里说的"评说"即对课文朗读的品评,边读边评,看句子是否连贯,停顿是否恰当,语气、语调是否符合文意。

1.自由朗读课文。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放慢速度,一边读,一边体会每句话的完整意思。

2.本文人物对话有鲜明的语气,有赞成和反对,有肯定和否定,有抒情和议论。完成课后"练习"一,体会句子的语气,举一反三,反复品读。

3.互相评读。两人一组,一人读,一人评,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讨论句子的停顿、语气、语调。

4.对照课文录音,谈谈自己朗读课文的感受。

5.熟读成诵。

互动教学初中语文论文范文第6篇

在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习活动才是教学事件的主要因素, 而教学主要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所谓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拔、帮助下, 学生带着一种积极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用探索研究的方法, 自主参与学习, 从而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全过程。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方法、思想要不断推陈出新, 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新的感受, 从而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 求知的进取性, 思维的活跃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教学方法手段的单一, 教学思路的程式化, 是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 学生语文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或讲授法、或讨论法、或谈话法、或练习法、或实验法等。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 是互学、互动, 二者是合作、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 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 首先要树立平等参与意识, 平等参与既是语文教学的一种伦理要求, 更是一种教学要求。

2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彩导入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是课堂教学的前奏, 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 因此, 应追求导入艺术化, 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

2.1 直观导入法

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 偏重感性认识, 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 在教学中, 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 引发注意力, 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 也可自己制作。如学习《七根火柴》一课时, 我就直接拿着七根火柴进课堂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理解红军对党的一片赤诚。《核舟记》一课, 我又同样拿几颗随地可拾的桃核导入新课, 普通的桃核, 激发了学生对古代艺术的赞叹。

2.2 故事导入法

一则精彩的故事, 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会很快从下课的兴奋状态进入故事, 从而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如我在教授《谁是最可爱的人》时, 我给学生讲述了《远东朝鲜战争》的内容, 学生们被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感人肺腑的思想品质所感染, 很快地进入了情节, 进入课文学习。同时, 我还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给学生布置一些题目, 让他们做好准备, 在上课时绘声绘色的演讲, 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了课堂学习的兴趣。

2.3 设疑导入

抓住学生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设置一系列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 学生也会很快的进入课堂学习。如我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时, 设计了提问:阿长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 她的真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 也不会识字作文,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深奥的著作, 作者却把她们联系到一起, 她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鲁迅的眼里, 她又是怎样的人呢?学生带着这些的问题, 学习课文的兴趣大大加强。

2.4 语感导入法

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 教师用优美、生动的语言, 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诵, 会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的情境之中。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感情, 则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机能会受到压抑阻碍。强烈的情感, 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 语言感情对一堂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 针对初一学生, 我就选用了朱子奇的《白求恩纪念歌》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读:“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把学生引入对白求恩逝世的悲痛和悼念的情境之中。

3 要不断优化课堂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广泛运用多媒体。这几年, 不少学校注重了课堂教学硬件投入, 教学设备设施大有改观。而且, 课件制作水平也在逐年提高, 特别是一批年轻的老师, 已经熟练掌握了基本的技术, 有的制作得有模有样, 基本接近专业水准。

将图片实物带进课堂。由于众所知道的原因, 不是每所初中都能够武装课堂教学设备, 有的只能因陋就简, 土法上马。有的老师在语文教学时, 把以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或实物带进课堂, 体现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同样效果不错。

设置情境增强情趣。情境教学法是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创造出来的, 在国际国内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课堂教学巧妙地设置情境, 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效果。如讲《空城记》, 先放一小段《三国演义》的片子, 学生很快进入战火纷飞的情境中, 自然就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现在的语文课, 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场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各学科的知识在融合、交叉和渗透。语文学习中, 有数理化, 有历地生, 有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内容。如科技说明文的教学中, 就含有许多理科的知识, 如学习议论文, 就会碰到以些历史、政治方面的常识。有课文的学习, 还得深到社会, 借助于网络等。

4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结课技巧

如果说一节完整的语文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那么结课就是散文的高潮, 当为精彩之笔;它既是本文教学的—个总结, 又是课内向课外延伸的—个重要环节。因此, 必须加以重视。

回顾法。学习完了一节课文, 对这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回顾, 总结本节课你所授课程的要点。让学生回忆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和能力, 运用了哪些知识和能力。这样学生对这节课的整个体系有了清楚的了解, 从而增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启示法。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名篇, 给读者许多深刻的启示。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 让学生谈谈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如我在教授《心中的鹰》时, 问学生从本文得到了哪些启示, 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说出自己的想法, 阐述不同的观点。这样, 既活跃了课堂教学, 又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形成了课堂教学的又一高潮。

设疑法。一些经典名作往往是百读不厌的作品, 其深意远非一节课能够完全理解的,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依据课文, 设置疑点, 启发思维, 大胆想象, 掘出深意。我教授《狼》这篇课文, 结课时我让学生思考, 假如顾野没有麦场, 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呢?你又将如何设计情节呢?学生经这一问, 投入极大的兴趣, 纷纷发表看法, 我借此让学生课下整理成文, 收效很好。

5 结语

一名好的语文教师, 要认真钻研大纲, 深刻体会当前教学的指导思想, 精心设计导入, 不断优化课堂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巧设结课, 将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处理好, 使之成为一个紧凑的、有机的统一体, 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成功, 最终, 达到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摘要:初中语文课, 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 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让学生真正有所获, 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其中, 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 充满活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精彩导入,丰富内容,巧妙结课,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 毛武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希望月报 (上半月) , 2007 (7) .

[2] 卓亚锋.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艺术[J].新课程 (教师) , 2008 (8) .

上一篇: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论文范文下一篇:美术课堂情感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