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制度范文

2023-10-08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管 理 制 度

监察中队工作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二、负责城市规划区内规划行政执法工作。对违反城市规划的建设行为进行立案查处。

三、负责组织拆除各类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

四、完成镇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队长职责

一、在镇土地所、建设办领导下开展工作,是辖区违法建设执法直接责任人。

二、带领和组织全中队人员学习建设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及业务知识,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三、坚持每日对分片区域违法建设行为进行巡查,防止漏查事件发生。

四、带领和组织全中队人员宣传政策和建设法律法规知识,组织行政案件的调查取证和分析研究并作出处理。

五、带领全中队人员每日对所承担的责任区进行巡查,并及时汇总和准确上报巡查情况。

六、带领全中队人员积极参加“拆违”行动,文明执法,严格拆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七、负责组织对案件的登记、整理、上报和按审议意见处理归档等业务工作。

执法队员职责

一、认真学习城乡规划监察的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执法水平。

二、严格执法办事,按程序办事,不以权代法,不越权执法,不敷衍拖拉,不准推卸责任。

三、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团结同志,互助互爱。

四、热爱本职工作,树立服务意识,及时制止、纠正违章行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处理案件。

五、上岗时,举止文明,语言规范,不讲粗话,脏话,自觉维护中队形象,严禁中午喝酒,上班时打牌,下班后赌博,拒绝工作中吃、拿、卡、要。

学习制度

一、全体人员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自觉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执法水平。

二、学习制度落实情况纳入月度和年度考核内容之中,学习制度考核分值设置为10分,中队每周组织学习一次,无故不参加学习者每次扣除0.5分,扣完全部分值为止。

三、学习人员应做到“四有”:有签到、有记录、有计划、有内容,学习人员要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保证学习效果。

四、学习内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会议文件精神、建设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

考勤制度

一、监察中队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上下班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无事不脱岗,保证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上班时间集中精力,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不准在办公区域内嬉闹,努力创建文明有序的办公环境。

二、作息时间:上午8:00上班,11:30下班;春夏季下午15:00上班,18:00下班;秋冬季下午14:30上班,17:30下班。

三、每月考勤纳入月度及年度的考核内容,考勤分数设置为15分。

四、考勤对象和方法:

1、考勤对象:凡在建设监察中队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应参加考勤,因工作需要借用道其他岗位工作的人员不参加中队考勤。

2、考勤方法:所有参加考勤的人员,在规定的上班时间之前到办公室签到,凡是超过正常上班时间10分钟以上的均视为迟到,凡是超过正常上班时间90分钟以上的均视为旷工。

五、因病、因事不能正常上班的,须履行书面请假手续,病假需附医院病历,半天内向中队办公室请假,一天内报建设办负责人批准,二天内报分管镇长批准,所有请假必须将批准的书面请假条报中队办公室备案。

六、确因家庭或个人有事请假的,必须履行书面请假手续,不允许先斩后奏或电话请假,每月事假天数不得超过2天,如果超过2天,按每超过一次扣除20元,同时扣除考勤分值1分。每迟到或早退一次扣除考勤分数1分,每迟到3次按事假1天标准折算。

七、对无故旷工的按每天扣除50元标准执行,另外每天还要扣除1分。

八、请病假连续超过60天,或当月事假累计超过5天只发基本工资,无故旷工当月累计超过3天,按自动辞职处理,

九、因公负伤住院,按正常上班处理。

十、凡在双休日和节假日请假的一律不予发放加班费。 十

一、考勤结果每月统计汇总并公布,并对应以上条款严格执行。

十二、本制度中未尽事宜,由中队开会决定处理。

巡查制度

一、分片副队长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辖区内的违法建设管理工作。对交代的任务要不折不扣的完成。

二、每日各巡查组对本辖区内的各个村庄巡查不得少于两次,并认真填写好巡查记录。

三、每日巡查回来要及时汇报本辖区内的违法建设情况,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中队办公室。

四、对本辖区内私户违法建设,能做到及时发现并制止到位。如发现查不到位或漏查现象,查实后将给予批评,并作相应处理。

五、分片队员如遇突发事件,其他队员必须积极支持配合。

六、队员在巡查中要对中队长负责,中队长安排的巡查任务要不折不扣地完成,镇建设办将不定期抽查队员巡查在岗情况。

七、对抽查不在岗的队员,每发现一次扣除5分。

八、对因巡查不尽心或不作为而造成房屋建成后才报告的,将从重从快处理直至解聘本责任人。

监察中队外勤制度

一、全体监察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执法资格后才能上岗。

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禁止中午喝酒。

三、执勤时,要做到着装整齐,举止端正,精神饱满,气质良好,语言文明。

四、实行“主办案件负责制”,从案件的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填写各类执法文件结案材料,由一至二名执法人员负责。

五、对文明执法、办案质量、执法文书的填写等方面进行考核并作为年终考核主要依据。

监察中队内勤制度

一、监察中队日常管理、卷宗归档管理工作,由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卷宗档案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好执法文书、立卷保存和保密工作。

二、公开举报电话,专人值班制度。每天安排一名队员接待来电、来访,接待人员要做到语言文明,态度热情,认真登记,及时处理。

三、建立巡查督查制度,每月分组包干对规划区内各主次干道、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将巡查情况逐日、逐步地段记录在案。

四、建立立案周期制度,提高行政效率,一般案件为7至10个工作日,重大案件酌情延长,案件要及时进行结案归档。

相关待遇和奖励制度

一、月基本工资为800元,绩效工资为400元。

二、购买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

三、自带摩托车的每月补助200元。

四、星期天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上班的为加班,加班补助标准为:星期

六、星期天按每人50元/天;其它法定节假日按60元/天。

五、电话费:中队长、副中队长每月60元/人,队员每月30元/人。

六、在晚间(冬季20:00以后,夏季22:00以后)到现场进行突发事件处理,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20-100元不等的奖励。

七、中队每月根据各队员互相评比的结果,对表现突出的队员,给予相应(100-200元)的奖励。

行政执法举报制度

一、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

二、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认为行政执法人员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行为,可以向本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举报。

三、对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侵犯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的行为,造成损害的,市民及当事人均可举报。

四、镇土地建设监察中队有责任为举报人保密,举报人反映详细的违法违纪事实和具体情况及证据。

五、对违法建设举报属实,给予第一举报人500-1000元奖励。

六、镇土地建设监察中队设立举报电话:******* 。

证件和印章管理制度

一、队员执法证由制发部门统一印制、发放。队员使用执法证件时,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

二、执法证件应当随身携带,妥善保管,严禁转借、复制、伪造、涂改,防止遗失和损坏。

三、队员在工作单位发生变动或者离开本单位去别处工作时,必须及时上交执法证,队员在换发新证件的同时交回原证件。

四、队员在遗失证件时,应当及时报告中队,并及时报告发证机关,登报声明作废。需补发时,由中队向上级申请办理。

五、印章的刻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呈报批准,并在指定处刻制,严禁私刻公章。使用印章必须按照规定权限,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认真登记,严格用印监督。严禁利用公章谋私和开具空白信。

六、中队印章存放办公室由专人保管。印章丢失必须及时上报,严加追究,并追究保管人责任。

实物保管制度

一、实物登记保管对象是指因工作需要公款购买的电脑、数码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办公桌椅、拆违工具、资料书籍、单位临时购买超过100元以上的物品。

二、中队所有实物由办公室统一登记造成册、实行领用登记制度。

三、凡购置贵重物品的实行政府采购,先由办公室按级请示,经批准后再办理。

四、实物使用,因岗而定,不在岗不使用,凡因工作调动或职务变动的,要办清交接手续。

五、实物在正常使用中损坏的要说明情况,200元以上的要有书面说明材料,经核实属于非人为或非责任原因,而造成损坏的到办公室办理注销手续,视工作需要重新领取新的。如人为损坏、丢失的当事人须按原价赔偿。

交接制度

一、中队人员在调动工作或者聘用期满解聘时,必须将自己掌管的工作和列入移交的文件、图书、资料,配备的器材、工具、设备等进行移交。移交工作应当在本人离开工作岗位前完成。移交前,分管镇长或中队负责人应当指定接管人。交接时,双方在场认真清点,必要时由领导主持。交接后,双方在交接登记册(表)上签字。

二、中队在调整建制时,必须按照上级指示进行交接。交接通常在上级机关监督下进行,应当严密组织,严格手续,防止物资经费丢失、损坏和私分、变卖、贪污、盗窃等问题的发生。交接后双方分别写出专题报告并附交接登记册(表)上报。

三、因公出差、休假等临时离开岗位超过15天,应当将自己掌管的工作以及文件、资料等向指定负责人员进行交代。

一、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二、爱岗敬业,努力工作。

三、队容严整,风纪严明。

四、秉公执法,敢于碰硬。

五、团结协作,统一行动。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学校行风建设管理制度

红花二中 2008-5-1

学校行风建设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和学校形象,努力实现教育让人民满意的目标,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和教育局党委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此制度。

一、校务公开工作制度

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科学、民主管理的进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就实行校务公开制定如下制度:

(一)加强学习,提高对实行校务公开的认识

实行校务公开是加强学校科学、民主管理的需要,是加强党风廉政和教育行风建设的需要,是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性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为使这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每学期都要安排时间进行专题学习,尤其是学校领导班子组认真学习,把此项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

(二)校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

范围:校务公开的范围对内是向教职员工,对外是向社会和家长。 内容:

1、学校工作的重大决策事项;(管理机制、重大改革、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等)

2、资金使用,包括重要投资;(财务预决算,较大的维修、建设项目、较大金额设施、设备的添置等)

3、涉及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岗位聘任,福利、评优,职称评定等)。

4、民主评议干部情况。

以上内容凡可以向社会、家长公开的都应公开。

(三)公开的形式

校务公开要根据内容和对象采用不同的形式在相应的范围内公开。 对外采用公开信、告家长书、等形式进行公开。

(四)公开的程序

1、由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公布的内容、范围和形式。

2、采用适宜的形式向内或向外公开决定公开的内容。

3、收集反馈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

4、对反馈信息中的建议和意见,提出解决的措施。

(五)对校务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估

为进一步推动校务工作健康发展,确保校务公开工作的质量更好地发挥校务公开工作在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和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作用,必须对校务公开工作的质量进行考评。

1、认真接受教育局对学校校务公开工作进行的考核。

2、学校对校务公开工作进行评议并写出自查报告。

3、定期接受社会、家长对校务公开工作的评议。

二、学校收费管理制度

为加强和规范收费管理,认真执行市教育局、物价局的有关规定,规范我校的教育收费行为,增强我校教育收费的透明度,特制定监督管理制度如下:

1、全校教职工不准擅自乱收费,并实行一月一查制度。

2、接受家长监督。

三、学校师德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言行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育理论修养,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深入钻研教学业务,坚持教学“五认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严格执行教育法规,廉洁从教。正确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不吃请,不收礼,严禁利用工作之便为个人谋求私利。

4、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基点,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5、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勤奋敬业,不做影响工作的事,不说影响工作的话,共同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6、同志之间和睦相处,取人之长,克己之短,共同进步。顾全大局,协调各种关系。

7、模范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不做任何违法违纪的事,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

8、党员、干部要做师德表率,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在师德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摘要:当前,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能够在竞争中突出业务特点,发挥自身优势,以信息技术为管理创新手段,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加快企业向精细化、系统化管理转型。建立、健全符合企业业务特点的信息化制度,将信息制度建设纳入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辅助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重要性;

引言

工程建设过程复杂,流程工艺多,项目管理全过程中,每个阶段均会产生较多离散的过程、结果数据。这些数据,多分散存储在项目人员的存储介质中,部分数据存储在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中。离散的数据如何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发挥数据的潜在价值,都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研究的方向。

1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1.1明确组织分工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将覆盖:各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和各管理部门,所有企业员工都会因为信息化的建设或多或少的改变工作方式。在信息化建设初期,如果没有建立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可能出现各组织推卸责任,互相扯皮的现象,导致信息化建设进度滞后,甚至无法按照信息化发展战略中规划的时间点完成。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伊始,应着手建立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在建设管理办法中明确是否组成信息化建设项目组等跨部门虚拟组织,明确各参与信息化建设组织的具体分工和详细职责。

1.2明确审批节点

无论信息化建设还是其他项目建设,规范审批流程,确定审核节点都会存在一定难度。由于工程建設项目管理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大多没有完善的信息化审批节点可供参考,导致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审批时无法确定审批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中,由于员工普遍存在一人多岗,在不同项目中角色不同,承担的审核权限也因为项目不同而有所差别。通过编制信息化应用制度,可以固化相关审核节点,明确相关人员在信息化建设活动中的审核权限,有效防止在信息系统应用后,有关信息化审核节点无法确定的情况发生。

2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信息化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当前我国工程建设企业中在对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不能做到整个过程的全面掌控,也无法对其中的细节进行更加精细、准确的改进,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得到优化,即使在工程的设计建造环节中都已经渗透了工程信息化这一概念,财务信息化也在每一份表格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但是在项目管理当中并没能切实做到信息化的管理。

2.2企业信息化制度与业务匹配度不高

信息化制度建设,应紧贴企业业务,服务于企业业务。不能为了进行制度建设而流于形式。通过信息化制度建设,梳理现行业务流程,必要时进行流程优化。信息化制度建设不应是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人独立完成。应是企业自身不断完善业务流程,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进行业务模式再造、创新的过程。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就是打破固有业务思维模式,激发创新和能动性的重要方式。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修订现行的管理制度,为信息化建设工程保驾护航。

2.3管理模式

在工程建筑的项目中进行管理,需要对大量繁复的信息进行处理。例如,工程建设成本、材料质量、工程进度、合同条款以及物资准备等,这些繁杂的信息想要快速准确的进行处理,那么就需要项目参与中的各个部门的共同处理,打破原本的部门间的见习。工程项目中的信息化管理并不能完全的按照国外企业的成功模式进行,需要根据我国企业间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创新。

3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信息化制度建设的措施

3.1营造信息化发展氛围

信息化建设过程是一个长期且持久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这就需要在企业中持续培养信息化氛围。逐渐培养企业员工信息化意识,尤其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员工众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信息技术在部分年龄偏大的员工认识中,还只停留在:网络维护、修电脑的认识水平。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发展氛围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创造吸引信息技术人才条件,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创新思维,逐步熟悉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业务,探索信息技术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领域深度结合的业务模式,带动企业信息化管理转型。其次,持续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破除信息技术的技术壁垒。全员培训,以介绍新技术,信息技术实际应用为出发点,逐渐提高信息系统使用水平,培养员工以信息技术为工具,转变工作观念。最后,信息化建设素有“一把手工程”的说法。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短期内收益不明显。只有企业领导层鼎力支持,提高信息化重视程度,全面支持。

3.2构建信息协同服务平台

CAD和REVIT等信息技术软件偏重于设计、施工和造价管理,无法实现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信息管理。施工阶段一般还是采用人工记录工程数据,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不易查找和保存。建筑工程的各单位之间有着较多的业务关系,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各单位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在此背景下,急需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协同服务公共平台,这是基于项目自身的集成平台,侧重于不同组织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以及相关业务流程的整合,涉及项目的各方主体可登录该平台处理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共享,也可通过该平台查询与项目相关的信息数据。在此基础上,每个项目都会形成一个独立的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内不仅有项目构件的所有信息,也有与项目相关的历史记录。网络协同服务平台不仅能节约资源,还有利于实现各参与单位的高效率协作。

3.3强化项目管理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在进行工程建筑项目管理的过程当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来进行对质量的把控、施工进度的监督以及投资的控制,切实在工程建筑中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积极推动,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其中并认可信息化的优势和重要之处,便于进行多方位的信息交流沟通,及时有效地推动项目的发展速度。同时,有关部门应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到企业当中,有效提升人才素质,为工程建筑企业实行全面信息化管理提供更加高精尖的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而对企业中那些信息化管理概念淡薄的人员也应当进行培训和宣传,切实提升其对信息化管理的认可程度,更好地推动管理信息化在企业各层面中都能得到更好的落实与发展。

3.4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

信息化的发展和推广离不开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因此政府要重视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是一场建筑业的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必将会遇到很多问题,政府只有足够支持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正常推进。政府部门也可以大力引进信息技术人才,研发和设计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技术平台和软件。信息技术人才应定期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从问题中总结经验教训,保障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能够有序推进。

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是一项富有挑战,对企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持续时间久且艰巨的工作。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能够管理好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中却鲜有成功范例可循的疑问。究其原因,信息化制度建设不完善是原因之一。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应着力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结合信息化创新探索新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于利贤,吴振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制度建设的重要性[J].中国信息化,2021(07):118-120.

[2]于利贤,吴振全.大数据背景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构想[J].中国信息化,2021(06):79-80.

[3]陈超.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和趋势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1,39(03):223-225.

[4]余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0(21):123-125.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的初衷是什么?未来将开展哪些工作?将对中国项目管理领域带来哪些深远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强茂山进行了专访。

立足本职 聚焦科技

记者:首先祝贺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是怎样的一个组织?它成立的目的和宗旨是什么?

强茂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是由项目管理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者自愿组成,依法登记成立的从事项目管理研究、交流和服务活动的专业化、非营利组织,隶属于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受中国科技部领导,中国民政部管理。成立项目管理专委会旨在推动中国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促进项目管理在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交流、分享和实践应用。

记者: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成立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有什么考虑和重要意义吗?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的组织架构是怎样的?将采取什么样的运作方式?

强茂山:当前中国正处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政府在构建和完善项目治理环境;企业通过项目为组织增添动力;个人以项目的贡献建设职业生涯。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为项目管理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这一切都将以项目的形式落地,即项目是组织发展的原动力。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项目管理的战略性思维、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实践应用都还有明显的差距,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且需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正是基于这个背景,在众多专家学者和行业资深人士的高度共识和呼吁下成立的。

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是国家一级学会的下属机构,具备公益属性,将设“顾问委员会”“各领域专家组”“项目学院”和“秘书处”,以发展和服务会员,计划通过为会员提供增值服务获得运营经费,保障专业委员会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在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下面成立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主要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又将为其上级学会——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带来哪些价值和影响?

强茂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是中国科技部领导下的一级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设置在其下,能为项目管理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广阔的平台,推动中国项目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助力中国企业的项目管理实践走向成熟,形成中国项目管理理论体系与标准,并向世界傳播中国项目管理经验和思想。

项目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将为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同时,也将发挥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多学科协同的优势,与其他专业委员会一道推动中国管理科学发展。

记者: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的主管单位是科技部,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未来会在科技项目管理和重大科研项目管理方面有所作为吗?

强茂山:是的,科技项目管理和重大科研课题是项目管理重要的应用领域,既具有项目管理的通用性,又有其独有的特征,科技项目管理将成为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记者: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近期会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中长期发展目标是什么?

强茂山: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近期的主要活动包括:(1)发展初始会员,建立会员制度;(2)组织行业专家开发“中国企业项目管理能力模型”,筹备每年一度的“项目管理最佳实践论坛”,选拔和培养优秀的项目管理师资力量,开发线上线下标准化课程,以服务于会员。

中长期发展目标包括:(1)发展企业会员和个人会员;(2)建立会员服务体系;(3)征集、评定,建立中国项目管理案例库;(4)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和应用环境,发展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为项目管理科学体系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点击现在 筑梦未来

记者: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久前签署了《项目集管理改进与责任法案》(PMIAA),对此您有什么看法?该法案的签署会对国际项目管理领域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强茂山:第一,反映了项目管理学科的发展。近年来逐步构建起了由3P构成的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单一项目(Project)、项目集(Program)、项目组合(Portfolio)是企业运营和发展必需的三个层级,各层级的管理内容、目的、要点、目标不同。单一项目是以项目内工作间的“逻辑”为管理链,通过资源的调配管理,在既定的进度、费用、质量目标下完成工程(产品);项目集是以客观存在关联的一群项目“项目间的逻辑”为管理链,在满足其前端符合需求和后端获得收益的目标下为组织构建核心能力;项目组合则是将项目和运营统筹考虑,以资源(或狭义理解为投资)为管理链,在满足资源链不断的目标下对项目及运营进行识别、排序和资源配置,实现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体现了项目管理学科的价值。项目集(program)管理是面向“能力构建”的管理,通过对本身相关的一群项目的启动、执行和管理,构建组织发展的核心能力。这里的“组织”不仅可以指代企业,也可以指代国家,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非常重视项目集的制定与执行。我国提出的“一五”“二五”直至“十一五”计划中的“计划”一词,用英语表述就是Program(项目集),可见项目集管理价值的普世存在。

第三,适应了组织发展的阶段。任何组织对项目管理科学的应用,都是从强调竞争发展的单项目“单打独斗式”管理,发展到注重多项目间分享共赢的集约化发展。《项目集管理改进与责任法案》(PMIAA)适应了当前发达国家美国的发展阶段,因而能够签署通过。随着世界的发展,各个国家逐步从欠发达到发展中,再到发达国家,项目管理的3P层级管理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记者:作为布道者,您在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耕耘了三十多年,能否请您谈一下现代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重大里程碑?

强茂山:因为学识和经历有限,不敢对我国项目管理发展历程妄作“断代分析”,个人感觉主要经历了下述重要的飞跃。

(1)学习引进、模仿实践。我国改革开放后百废待兴、需要资金和管理支持,在国家财政部的领导和世界銀行、FIDIC等支持下,从师资培训到通过其对从业者培训,恭敬地学习项目管理知识,并在国际专家顾问指导下模仿实践项目管理,典型的实践工程如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和四川二滩水电站等。在国际管理模式下的项目管理进度、费用、质量、绩效惊人,当时被称为“鲁布革冲击”。

(2)法规治理、建设业普及实施。基于国际项目管理模式在中国实践中的巨大成效,中国建设系统提出了系统的“业主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度”,并以法规的形式在行业内普遍实施,极大地促进了项目管理在中国的实践和学习提高。

(3)项目管理在多应用领域的普遍实践。随着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绩效的共识,逐渐从建筑工程领域拓展到IT、通信、制造、金融等各个应用领域,形成了广为认可的“一切都是项目”“一切都将按2Too+a6AhhU+Dqer3ZyjZjXjIvwgqGgeGFZpTg3z1PA=项目管理”的局面,实证了“项目管理是能最有效地整合资源,从而最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理念和技术”,所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

(4)单项目管理走向组织级项目管理,着力点重在项目治理。项目治理是给项目营造健康执行的制度环境,确保项目管理正确、顺利进行,它包括以合同为方法对参与单项目中的多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设备供应等)治理;和以制度为方法对单组织中多项目的治理,由此确保以项目为引擎,动态借用多方资源,助推组织持续化发展。

记者:目前项目管理国际认证,如PMP、IPMP、PRINCE2等,都已经引入我国,其中PMP认证人数已经超过15万人,您认为项目管理可以为职业人士带来哪些价值?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您认为项目和项目管理对我国企业和经济发展具有哪些推动作用?

强茂山:你说得对,项目管理相关的持证人数与日俱增、迅猛发展。这证实了项目管理的价值,也揭示了社会、组织、从业者对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挚爱和追求。但业界(特别是实战界)也不要过分迷信各种证书或当持证者不能作为后又极端地认为其一文不值。大部分证书仅能证明持证者在理念和知识方面成为“专业人士(Professional)”,但可能因其缺乏经验和与实际文化、制度融合的经历不一定能做到正确或有效的作为。

不同认证资质的要求为从业者提供了其职业生涯建设的知识架构和成长阶梯。以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的资质认证为例,如上述问题所答,3P层级相应的资质PMP、PgMP和PfMP分别塑造了管理者从管好自己完成任务到管理一个团队来完成产品;到管理多个团队的项目为组织打造核心能力;再到将项目与运营联合协同管理以实现组织的持续发展。事实证明项目管理资质为从业者的职业发展和组织能力构建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切都是项目的环境下,项目成为一切组织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项目是一系列创新活动,需要以“临时组织”的形式集成组织内外拥有“先进成熟组件”的资源;运营是周而复始的日常性工作,所以以不变的“永久组织”形式达到“熟能生巧”。实践证明,以这两种组织形式协同管理的项目和运营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最高效且持续化地实现组织目标。

记者:在您看来,项目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强茂山:第一,在理念与框架层面,丰富和完善3P层面组织级项目治理;规范基于单项目的外部多组织治理(合同模式和采购机制)和基于组织的内部多项目治理体系(制度)构建;发展项目“商业论证”的理念和方法论,确保项目从“择事”的源头正确。

第二,在理论和实证研究层面,探索单项目管理模式、机制、方法和绩效间的机理关系,构建针对临时项目组织的微观管理模型;探索基于项目的企业管理中资源、能力、治理和竞争优势的机理关系,构建针对项目导向型企业(永久组织)的宏观管理模型。

第三,在方法论层面,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管理的创新日新月异。一是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机位置和行为感知技术;二是基于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决策系统;三是以过程知识为核心的使能(enablers)积淀与管理;四是智能化、智慧化的多业多目标协同发展的生态链构建。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项目具有独特性和一次性的特点,每一个项目都和其他的不一样,项目管理策略也就五花八门。真正用到具体的项目上去,还要具体项目具体分析。所以每一个项目完成既是工业产品的完成,也是一件艺术品的完成。项目的HSE管理就要在这个背景下进行,它既需要管理者制定完善的程序和制度,这是完成一个项目的体系要求,是规定动作,也需要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的通力配合和努力,这是完成一个项目的基础。

1 环境的作用

说到环境,首先是所有参与者和相关者目之所及的环境,触摸到的环境,其次是大家心目中体会到的软环境。这两者互为表里,互相支持,缺一不可。

创造一个安全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本身就可以使人身心愉悦,也可以同时提高个人的自我约束度。比如一个人处在满地垃圾,苍蝇乱飞的环境中,如果需要吐痰,他一定是毫不迟疑的用最舒服的姿势吐出去。同样这个人如果他到了纤尘不染的五星级酒店里,试想他还会用那个姿势去吐痰吗?肯定不会了。

2 创造安全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

那么如何创造安全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呢?可以用以下几个步骤实施。

(1)首先检视我们的工作环境中哪些东西需要,哪些不需要,对于不需要的东西进行处理,使我们的环境更加简洁;长久以来,大家总是处于急着想要的东西找不着,不要的东西好像随时随地都在碍手碍脚。项目工地上这里一根废钢管,那里一段废电缆,不知道是谁放的,不知道有没有用,也不知道该不该清理,久而久之这些不知道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没办法处理。现在就要划定责任区,每个人都去检视哪些有用放好,哪些没用清理走。该处理的马上处理,该舍弃的毫不犹豫。

(2)剩下有用的物品按照工作空间合理布局。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和最有利的原则,摆在伸手可及的地方,醒目的地方。便于使用最方便,最省力。整理出来的空地方打扫卫生清理死角,同时检查问题的源头。另外在整理的过程中还要继续监视是否还有不需要的东西没有清理出来,如果还有继续清理。

(3)整理完成后,就要逐渐固化,形成规矩,不是只有张三能找到某个物品,李四王五也同样轻松获得。固化也是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某物品摆放不合适,就重新摆放到合适的位置,重新固化,直到最合适为止。

当我们工作的场所像五星级酒店那样整洁干净,谁还会舍得去吐痰呢?

3 项目的HSE管理措施

项目的HSE管理人员都有体会,HSE工作难做,总得罪人。HSE管理过程中规定了很多的禁令,划定了很多的红线,施工人员一不小心就违反了禁令,就要被处罚,就会怨恨HSE管理人员,就会产生不和谐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去营造更加舒适的软环境。

每一个项目的参与者在一开始都是想把事情做好,得到满意的结果。所以可以说:人之初,性本善。那么如何将这个想法保持下去呢?

(1)首先是设定目标,建立体系,完善制度,分清责任。项目经理是谁,工作职责是什么,工作权利是什么,能获得的资源是什么,在哪个程序中执行哪个链条,工作完成的标准是什么等等。其次是宣传目标,我们所有人聚在一起努力的目的是什么,在所有的事情之前一定要说清楚,并且让大家都能透彻的理解清楚。目标是我们所有努力的原动力,目标清楚,一致,我们才可能劲往一处使,互相支持去完成目标。

(2)培训和学习制度程序。这也是一个讨论完善的过程,大家边学习边完善,最后形成一个大家认可的,熟悉的,可执行的程序制度和体系。

(3)有了大家清楚的完善的“法律”,就要看执行的效果了。执行效果的好坏,首先看样板,领导就是样板。项目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开会带头做安全经验分享,按照计划认真做安全观察与沟通,所有安全规定都严格执行。

(4)有了“法律”就希望大家完全自主的去执行是不现实的,制度性的监督和检查是必须环节。没有检查,制度就会消亡。检查的过程必须奖罚分明,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多一些刚性,少一些温情。检查的过程也是对制度的重新审视,重新提高的过程。

摘要:HSE管理体系经过近40年的发展,其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在1997年第一次在我国石油行业率先逐步建立和发展,HSE管理体系作为国际石化行业的“准入证”,对减少石化企业环境、安全及健康事故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项目施工,HSE管理

参考文献

[1]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4(2).

[2] 孙华山.安全生产风险管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1).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7.25.106

摘 要:我国的电网建设项目管理面临着各种挑战,管理机制不完善、劳务分包队伍缺乏质量安全意识等,这样严重约束了项目管理工作。必须要改革传统的项目管理制度和实践工作,以提高电网建设项目管理质量,满足新形式下对电网供电的需求。

关键词:电网建设 项目管理 实践 创新

电网工程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项目进行管理,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益,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和稳定。电网建设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供电,其作用不可小觑。电网建设项目在施工和管理中均对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施工技术密集,而项目却分散,需要较多的单位协作进行,这些电力工程项目的特征使得其项目管理必须针对项目本身来进行有效的数据资源管理,对项目建设进度中所出现的问题来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保障电力工程项目安全、顺利开展,确保电网建设的安全稳步发展。

1 电网建设项目管理面临的挑战

1.1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严峻

由于电网建设项目的特点是工程量大、工作环境条件差、项目时间紧迫,且为较大的跨度和范围,有的施工地段在复杂的地理位置,施工期间,经常会遇到如暴雨、滑坡等多变的灾害,加重电网建设在施工与管理方面的难度。

1.2 基建标准化建设和项目管理机制不完善

电网建设项目一般会设置多个部门对不同的工作开展管理,例如设计、建设与管理、监理、合同管理等部门,每一个管理部门均需要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对工作的指导。一旦管理制度不完善、不标准,极容易导致电网项目工作人员出现参差不齐的业务素质,使得项目管理偏離精细化、专业化的管理方向,严重影响到项目管理质量。针对电网工程项目管理,其项目管理的质量责任机制、质量监督机制、安全机制、设计管理机制、考核机制等均没有得到具体而全面的落实,使得电网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受到挑战。

1.3 基建队伍管理滞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出现管理脱节

虽然电力公司已经采取了加大电网建设项目的管理力度,然而设计部门、施工部门等员工在职业发展通道受限,他们经常外出蹲守工地,待遇和工作职责不匹配,工作环境艰苦,导致优秀的员工频频跳槽,工作管理出现脱节的情况。

1.4 缺乏对项目建设的关键因素的有效控制手段

由于管理水平不高,导致了管理员在项目建设质量、项目成本、工程进度等方面没有具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缺乏对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极少数领导急功近利,对项目管理盲目指挥,出现随意决策的现象。项目前期规划没有详细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后期多次修改设计。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签证不严,增加项目成本的问题。一些施工合同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导致少数项目结算困难或者项目亏损。

2 电网建设项目管理的实践

项目管理主要分为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只有将这3方面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管理过程中合理统筹成本、进度与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为项目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于项目进度管理,必须要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并要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这才是项目进度管理的有效方案。在项目进度计划中,预计项目成本所占比例较小,而主要发生的成本为项目投资成本,由此,此阶段主要控制的关键因素是项目成本控制,必须在项目启动前客观合理科学地细分项目成本,合理预计项目重难点,充分评价其余成本损耗,确保重复成本、不必要的成本的产生,节约成本。

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和项目管理成本为正相关关系,当一定程度下的项目质量要求进一步强化时,会导致管理成本倍数增加。然而一定范围内的质量会制约工期,施工质量要求越高,施工的进度也就较慢,项目成本也会上升。适当加快进度能够降低成本,但不能人为地片面加快进度,否则会加剧成本,需要将3个关键要素协调管理,抓住成本、质量、进度三者的各个控制关键点,能提高电网建设项目管理效益。

3 电网建设项目管理创新路径

电网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项目质量、成本、安全等要素是相互影响的,不能单方面控制某一管理目标,否则会产生对其他管理目标的不利影响。由此,需要从项目管理整体来进行全主体、全过程、全因素的有效管理。具体的电网建设项目管理的创新路径如下。

3.1 进度管理创新

加强电网建设项目的进度控制,在项目开始就科学编排项目的进度计划,并对在建项目进行动态监控,保障所有项目建设都在可控状态。

首先,要事前研究建设项目,提前预测项目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防治方案和措施。其次,完善各阶段进度管理目标体系,从而确立项目的总体目标,对各阶段的工作任务与目标进行合理安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修正。企业自身要建立招投标平台,对招投标项目进行规范、透明地管理。

此外,为了控制项目进度,必须要增进各部门专业人才沟通,这样能尽量避免目标管理混乱的局面。最后,要制定系统的网络进度计划,对每一个阶段的任务配置流程时间进度表。

3.2 成本管理创新

对于成本管理目标,需要根据目标成本来控制,并对过程加强管控,及时做好结算核算与考核工作。具体地,要完善电网建设体制,对建设项目管理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改善;完善机构设置,精简机构,使得产业集中度得以提升。优化概算、预算编制。对设计变更过程进行优化管控,便于控制工程设计变更成本。

3.3 质量管理创新

首先要对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保证项目总体质量的控制,具体是要完善建设质量标准制度,使得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有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对项目目标考核制度要进行完善,责权利明确;明确质量责任,落实责任及其考核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考评和奖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最后是建立项目建设质量例会制度,便于基建管理员就质量工作进行沟通和协调解决;对规程规范的执行加强管理,提升施工图纸的设计水平;通过全面推广标准工艺,防治项目管理的质量通病。

4 结语

如今,企业面临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用电需求增加和对用电质量的提高,要求对电网工程建设要有优质的工程质量和效益,就必须要加强其项目管理工作,将项目从计划组织到施工竣工等全过程进行全主体、全因素的协调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确保电力项目得到顺利开展和完成。

参考文献

[1] 陈永辉.对电网建设工程实施项目管理的探讨与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3):96.

[2] 罗展标.电网建设项目管理的实践与创新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5):163-164.

上一篇: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范文下一篇: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