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范文

2023-09-22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范文第1篇

一、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司法适用的意义

由于新疆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有其自发性、潜在性、弥散性、口承性、流变性[1]和信仰性特征, 还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所以“宗教给了习惯法一种神圣的灵魂, 从而激发人们对习惯法的忠诚。而习惯法给了宗教以结构, 鼓舞建立良好的秩序。”虽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仅在婚姻、生育、收养等有限领域作出变通或补充规定, 其适用范围非常狭窄, 但毕竟其在维吾尔民族生活习惯如婚姻、财产、继承等领域起到了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 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 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适合本地社会生活情形

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族习惯, 对所有民族成员均有普遍约束力。它在整个维吾尔民族社会生活中具有维持社会秩序、满足个人需要、培养社会角色、传承民族文化等的重要作用。

因此, 维吾尔民族群众基于特殊的民族情感和生活方式, 仍然非常忠实信奉和遵守本民族传统的特有“宗教”性民事习惯, 对于本民族内部相互间民事纠纷, 一般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阿訇适用本民族习惯化解矛盾。所以, 在具体司法活动中, 尤其是偏远农村, 由于国家制定法普及薄弱或难以触及, 司法人员更应该自觉地合理适用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解决民事纠纷, 以有效提高司法裁决在本地域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使维吾尔民族群众对纠纷处理的结果自我内心拘束, 诚实遵守, 达到“案结事了人和”司法目标, 最终实现和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

(二) 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可有效弥补民事法律的漏洞

习惯与法律始终交织在一起, 共同调整社会关系, 各自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相对稳定的法律制度和不断变化的生活实践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冲突, 试图构建一个没有漏洞、严密的制定法体系, 单纯依靠法律来调整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 而忽视习惯的存在, 显然是不明智之举。一方面, 维吾尔民族习惯主要是通过伊斯兰教义形成并积淀下来的, 带有较为浓厚的宗教色彩, 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 难以完全通过国家法律对该特殊地域社会生活各方面进行规范和指引, 所以应当允许法律与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共同调整社会关系, 各自发挥调整社会关系的功能, 维护社会秩序。另一方面, 在新疆大开发、大发展, 建立新经济带之际, 维吾尔民族群众的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变化, 不断产生新关系、新问题, 国家民事法律存在滞后性, 无法从根本上调整出现的新情况。因此, 在司法实践中, 司法人员合理适用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解决民事纠纷, 有效填补国家民事立法的漏洞, 为民事纠纷的解决提供有效的途径。

(三) 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的司法适用有利于民事裁判的认可和执行

维吾尔族民事习惯是该民族群体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自发生成的, 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维吾尔民族习惯在事实上已经成为民众的行为指引, 当他们之间发生纠纷时, 一般会自愿接受德高望重的长者或阿訇运用民族习惯解决问题。在实际司法活动中, 如果完全不考虑维吾尔族民事习惯, 直接适用国家民事法律, 虽然解决了一时的纠纷, 却可能导致当事人对法院的中立性和公正性产生怀疑, 抵触裁判执行或者上访, 甚至不信任并抗拒法律。相反, 如果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时, 合理适用维吾尔族民事习惯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 将更能达到当事人预期目的和结果, 从而被该地域民众所认可和接受, 有利于当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司法适用困境

(一) 司法实践中缺乏有效适用思路

由于民事习惯在我国还不具有普遍的法源地位, 除了我国《合同法》和《物权法》等少数民事法律明文规定了民事习惯可以直接援引外, 大多数法律对民事习惯在民事司法中的适用只是作出原则性规定, 法官只是在实践中多依据法律原则或者“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司法准则审理案件和作出裁判, 为避免责任, 尽可能少或不适用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来处理案件。一直以来, 将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运用到司法实践过程中, 存在着一个根本性问题, 即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却存在一个有效适用民事习惯的问题, 缺乏适用依据, 其无法直接运用到司法程序, 而主要取决于法官的裁量。因而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难以在司法中适用, 不能真正有效解决维吾尔民族内部之间的民事纠纷, 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二) 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特性阻碍了其在司法中的适用

虽然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具有它存在和继续被适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在司法中畅通适用。首先是如何判别某种习惯具有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属性, 对其统一定性并适用难度非常大。事实上, 一般的与宗教糅合在一起的风俗, 也在现实中起到了调和维吾尔人之间关系的“法律”;其次是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多数源自于宗教或与宗教有密切联系, 大多数存在于人的内心, 并且内容非常隐蔽和庞杂, 对其进行查明、甄别存在重大困难,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司法适用;再次是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欠缺明确的司法确认机制, 操作上缺乏具体规范, 例如确认程序、方法、方式等均没有统一标准;最后是因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自身的滞后性,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等, 经常出现与制定法冲突, 民族法官往往在处理民事纠纷过程中, 遵守“依法审理”原则, 对如何适用本民族习惯一般持谨慎态度, 客观上阻碍了其在司法中顺畅运用。

(三) 法官对适用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的意识不强

在喀什地区的司法实践中, 民族法官对如何有效结合国家民事法律灵活适用维吾尔族民事习惯处理纠纷具有很大压力。这就要求民族法官在处理民事纠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维吾尔族民事习惯, 必须有将其司法化的意识, 在处理本民族群众民事纠纷时, 及时、合理适用符合国家法律理念的维吾尔族民事习惯, 在司法实践中实现国家法和本民族民事习惯的有效结合。然而, 喀什地区的民族法官在民事司法实践中基本坚守“依法审判”的原则, 主动运用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的意识还不强, 特别是欠缺灵活运用的能力。

三、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司法适用的思路

针对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在具体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坚定适用国家法, 尽可能合理运用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 发挥其固有的调控、规范功能, 共同推进新疆法制建设进程, 维护新疆和谐稳定发展。因此, 要有效解决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在司法中适用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 构建适当的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案例指导制度

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如何有效进入司法活动, 首先要解决的是民族法官在处理民事纠纷时应正确、合理地适用本民族习惯。对此, 可以考虑构建适当的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案例指导制度来解决。判例具有简单明了, 直接具体等特征, 能为法官在处理相同或相似纠纷过程中提供法律适用和裁量上的借鉴与指导。“如没有判例指引, 法官在具体司法中, 就同一案件或相似案件做出不同的判决, 甚至可能差别非常大”[2]。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1月26日印发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 标志着我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初步确立, 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已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构建适当的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法判例制度具有现实基础。虽然通过立法确立民事习惯法源地位的思路, 解决了依据问题, 但仍然解决不了法的抽象性和笼统性。对此, 要使某一维吾尔族民事习惯引入司法实践, 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适用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裁判的典型案例进行甄别和筛选, 形成指导性案例并予以公布, 从而为维吾尔族民事习惯在以后同类或相似案件中的正确适用提供指引和参考, 具有比通过立法确立习惯发源地位导入更具灵活性和便宜性。

(二) 提升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的普适价值

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是调整维吾尔民族共同体, 维系该群体成员关系并共同遵守的具有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指引, 多以禁忌等形式规范人的本能行为, 达到定纷止争、秩序和谐、实现正义的效果和目的。相对于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 “国家法所蕴涵的法治理念更具有一种普适性, 与人们的普遍需求更为一致, 更能保障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现实追求”[3]。所以, 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在体现自己特有的社会规范功能之余, 还应当逐步摒弃与国家现代法理念不相适应的陈旧陋习, 使本民族民事习惯与国家制定法在规范意义上同一化, 从而进一步提升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自身的普适性价值。

(三) 增强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司法适用的自觉性

虽然国家制定法具有普遍的社会正义属性, 在司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适用国家法是最合理有效的。在南疆维吾尔民族聚居区的民事司法实践中, 国家制定法如需顺畅实施, 得到宗教教义观念较为浓厚的维吾尔族群众的普遍认可和遵守, 就需要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的支撑和保障。通过对喀什地区维吾尔民族之间民事纠纷的司法实践来分析, 部分少数民族法官自觉适用本民族民事习惯处理纠纷的主动性还不够强, 适用意识欠缺, 即使少量适用了本民族民事习惯进行调解的纠纷, 但基于制定法缘故, 调解书形式上无法给与当事人心悦诚服的理由和依据, 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司法效果。因此, 建立民族法官交流和培训机制, 使其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形成自觉适用本民族习惯的意识, 增强其灵活有效处理民事纠纷的能力, 为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的法治建设提供良好和优质的司法服务。

摘要:新疆维吾尔族民事习惯是该民族群体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自发生成的, 为人们内心所确信、得到普遍遵循并实际支配人们行为的“活”规则, 为解决相互之间利益冲突和利益归属起到重要作用。但基于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的非“一般法源”地位, 在司法实践中缺乏有效导入路径。因此, 通过增强法官适用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的意识, 从而变通适用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 再辅之于引入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的判例制度, 将其合理运用于司法裁判, 这将在解决民事纠纷方面发挥制定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实现本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繁荣与和谐司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维吾尔民族,民事习惯,司法适用

参考文献

[1] 江钦辉.新疆少数民族民事习惯进入司法的路径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报, 2013 (1) .

[2] 顾梁莎.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习惯法的民事司法适用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 2014 (07) .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范文第2篇

调查者:*** 指导老师:毛燕兰

摘要

本文以土家族‚哭嫁‛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种民间文化形成的渊源。论文重点剖析了‚哭嫁歌‛独特的文化艺术特征,认为哭嫁是由‚哭、歌和语‛三种元素相互融通的艺术演唱组合。最后,还探讨了土家族‚哭嫁‛的文化和情感传播功能,认为它是土家族姑娘出嫁时宣泄心中真情实感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土家族 哭嫁 哭嫁歌 婚姻 文化情感 孝道

聚居在湘鄂渝黔边区的土家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习俗,在婚俗方面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哭嫁,是广泛流行于土家族区域的一种典型婚礼习俗。所谓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土家族姑娘出嫁前,一般要哭嫁,要唱‚哭嫁歌‛,用‚哭‛和‚唱‛的方式来迎接出嫁结婚这一习俗,从而深刻的表达出土家儿女的孝道思想。

一土家族哭嫁文化溯源

哭嫁作为土家族一种历史悠久的奇特婚俗,它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受到婚姻制度和婚俗的影响。土家族的婚姻在早期是自由婚姻,具有本民族独特的婚俗习惯和婚礼仪式,男女之间经过交往、对歌、赛歌、跳舞、吹木叶等方式接触,相爱之后,经过土老师作证即可成亲,不索取任何财物。然而,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实行‚改土归流‛制度之后,完全打破了‚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古朴纯真的婚姻习俗、礼仪方式受

到冲击和影响,自由婚姻也受到封建礼教的桎梏,染上‚周公六礼‛的痕迹,男婚女嫁需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求‚门当户对‛。‚篾门对篾门,板门对板门‛,在官宦、土司、士绅人家便成了不可逾越的清规戒律。‚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似乎成为毋庸臵疑的信条。所以,即使是平民百姓中的自由恋爱联姻,表面上的‚媒妁之言‛也是少不了的。昔日,土家人有这样几种婚俗:一是‚凡姑氏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叫做‚接骨种‛。‚无论女之大小,竟有姑家女子年长十余岁,必待舅父之子成立婚配‛。‚兄亡收嫂,称为‘坐床’‛。二是纯男性选择式。无论何家女子,只要男方看中,买一串鞭炮去她家门口放了即为定亲,女方任何人不得反对。若一女子被几个男子举行放炮定亲仪式,便惶惶然不知所措。男方则千方百计争取婚姻,甚至歼灭婚敌,因此而有殃及女宾安全的。三是抢亲,所谓‚抢来的‛。四是童养媳,所谓‚引来的‛。而哭嫁,正是源于这种妇女婚姻之不自由。过去,土家姑娘的命运是悲惨的。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罪恶的婚姻制度。

二土家族哭嫁的程序

土家族的哭嫁大约有二十多项程序,新娘每哭一项,均有陪哭和对哭者。哭嫁不但所哭内容浩繁,而且时间长,程式严,具有‚礼仪性‛。一般而言,从媒人送来婚期那天起便‚开哭‛。按礼规,送婚期要提前三个月通知女方,以便筹备嫁妆。哭嫁仪程,分为平常哭和出嫁哭两种类型。所谓平常哭,指从开哭到出嫁前夕‚上头‛这一阶段。

这段时间,哭嫁不受约束:左亲右邻来看望,触景生情地哭;筹备嫁妆,如绣织打花被盖、枕头、荷包、丝带等,思潮起伏,情不自禁地哭,等等。所谓出嫁哭,是指从出嫁前夕,举行‚上头‛、‚簪花‛、‚祭祖‛、‚陪十姊妹‛等酒宴始,至鸡鸣上轿出门止。这段时间,哭嫁皆按婚典仪程进行,不得随意抽泣哭诉。出嫁新娘,必须会哭,懂得哭规,循规蹈矩而哭,此为展示新娘才艺智慧和家传礼仪的一种传统形式。否则,将被族人视为没出息、不懂礼规的‚村姑‛。因此,土家女在十三四岁时,就要参加‚伴娘‛和陪十姊妹活动,习哭词,练哭功,熟哭规,长见识,见世面。本文拟就土家族哭嫁中的‚出嫁哭‛歌词作一介绍分析,从中感受土家婚俗的民俗文化内涵。 清乾隆版《长阳县志》为有文字以来较早记载哭嫁习俗的志书,该书载:‚宁乡(长阳安宁乡)地近容美(今湖北五峰、鹤峰一带)、巴东,民杂苗蛮(蛮即今土家族)。其嫁女上头之日,择女八九人,与女共十人为一席。是日父母、兄嫂、诸姑及九女执衣牵手,依次而歌。女亦依次酬之……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其实,土家哭嫁并不仅限于‚上头之日‛,而是贯穿于整个婚礼过程中,少则数日,多则一两个月,越近婚期,哭声越悲。临嫁前往往哭诉一通宵,哀音悲调,回环不绝。旧时,土家族婚姻以自由婚配为主,每逢摆手活动、女儿会、婚娶、闹丧等集体场合,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以歌传情,互诉爱慕之心,合意者互赠信物,征得土司许可即能成婚。娘家不索财物,新娘亦不乘轿,由其兄或弟背至男家。在此当事人自主婚姻基础上,哭嫁偏重叙骨肉情、道别离苦,言辞和缓,具有礼仪性成分。这可以

从明清流传下来的‚哭开声‛中得到证实:哪个妹子不出嫁,哪个男儿不出门。男儿上学怕先生,女子出嫁怕开声。鸡已叫,天已明, 母女开声惊动人。明朝轿前封赠你,万事大吉都顺心。土司统治后期,随着汉文化的输入,封建伦理道德对土家人的婚姻习俗影响渐大;改土归流后,汉化程度和封建伦理观念迅速加深,‚门当户对‛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使自主婚姻为买卖婚姻所替代,一些地方‚坐床‛、‚接骨种‛、‚童养媳‛等婚姻陋习流行。这对出嫁女来说,婚姻不是幸福的归宿,而是噩运的开始—出嫁后命运莫测啊!因此,出嫁女的哭嫁,已经成为她们怨愤感情的宣泄:谴责重男轻女、埋怨父母包办、哭骂媒人撮合等内容渐多,并逐步形成一整套相对固定的程序。哭嫁歌词大多句式工整,以七言五言四言为主,语言含蓄明快,有的注重表情达意,有的偏重文采辞章;有的封建说教成分较多,有的困苦生活怨愤较浓;多以口传心授为主,亦有手抄本哭嫁歌词流传民间。

土家族哭嫁的具体程序以‚哭开声‛为序歌;第一道程序为哭爹娘、哭哥嫂、哭姊妹、哭众亲友;第二道程序为哭(骂)媒人;第三道程序为入席后的哭开脸(梳妆)、哭祖宗、哭穿衣、哭艺人等;尾声为‚哭上轿‛。

婚俗中的哭嫁这一程序,在湘鄂西的土家族聚居区早已约定俗成,相沿成习。哭嫁时边哭边念的哭词—实际上是一种民间说唱形式,也就是本文所界定的哭嫁歌词,成为土家婚俗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社会生活形态。 夜半时分,男家来轿迎娶新娘。此时,新娘便开始在娘家的最后一次哭嫁。并依例由媒人进闺房向新娘面授上轿注意事项。新娘见到媒人,首先哭的是‚骂媒人‛: 板栗

开花吊砣砣呀,挨刀的媒娘嘴巴阔。壁上画马你哄爷骑,芭茅架桥你哄娘过。篾穿豆腐你哄哥提,棕毛穿梭你哄嫂搓。你这边讲有田和地,

你那边讲是花一朵。你讲乌鸦不要墨来染,你讲白鹤不要粉来泼。你讲龙有深潭好炼宝,

你讲鸟有深山好砌窝。你讲结亲结义结良缘,你讲郎才女貌天撮合。你只要得口牛尿(酒)喝,哪管人家是死还是活?板栗开花吊线线,背时的媒人想挂面。 媒人是个赶仗狗,吃了这头吃那头。豌豆花开排对排,背时的媒人想穿鞋。青布鞋子有一双,媒人穿了烂脚掌。 鞋子里白外面青,媒人穿了烂脚筋。娘家又夸女婿好,婆家又夸嫁妆多。树上鸟儿骗得来,

岩坎猴子骗得走。骗得我爹点了头,骗得我妈开了口。女儿出嫁,远离爹娘,因而哭爹娘的内容最为丰富,有诉爹娘苦心养育之恩;有诉出嫁之后,无法照看爹娘的忧愁;有诉年轻不懂事,难为人之妻人之媳的苦闷;有诉说谢恩于爹娘的衷情等等。新娘哭诉中,母亲也不断回哭相劝。所哭唱词字字句句都浸透了泪水,叫人听得心碎泪流。最令人揪心裂胆之痛,是新娘诉说不肯离去的哭词:爹娘深恩还未报,唢呐一声离娘门。烧菜煮饭谁来帮,砍柴喂猪谁担承?年老病痛谁服侍,弟妹年幼谁照应?叫儿如何不悲伤,叫儿如何放得心?

离山离水容易离,离爹离娘心痛碎。今夜吃了离娘饭,不知何天能相见。天高路又远,山陡水又险。端了人家的碗,就得服人家管。我有脚难走千里路,我有翅难飞万重山。

我有梦难得再团圆,我难打报恩那一天。与其说是哭诉,不如说是一种深情哀婉的吟唱,或者称之为中国‚乡村咏叹调‛吧!在离娘筵席上,哥嫂陪伴爹娘向新娘妹妹敬酒,

俗称‚哥嫂酒‛。新娘接过哥嫂敬的酒,哭别哥嫂,谓之‚哭哥嫂‛。哭的内容,多是叙说兄妹之情,嘱托哥嫂照看父母,请求伴轿送行到婆家,为新娘妹妹壮胆。在叙说兄妹情分中,发出男尊女卑的感慨,和女子在家庭及社会上受到歧视,不能与男子平等的心情。饮罢‚哥嫂酒‛,新娘摆起‚姊妹宴‛,也叫‚陪十姊妹‛,邀请叔伯姐妹们、伴嫁陪侍的姑娘们入席,以表姐妹深情和酬谢之意。席间,新娘与姐妹们相互叙旧,倾吐离情别绪,谓之‚哭姊妹‛,哭过姊妹,新娘要穿大红露水衣、露水鞋和露水帕(即年老妇女去世穿的寿衣、鞋、帕,象征偕头到老,长寿百年),准备上轿。新娘执意不肯穿,众姐妹相劝,方半推半就地穿上,边穿边哭,谓之‚哭穿露水衣‛,穿起露水衣、鞋、帕,新娘即拜别祖宗。新娘兄弟用七尺红绫即男家送来的‚背亲带‛,拦腰将新娘捆背到堂屋。堂屋居中摆放一斗,斗上罩圆筛。 像这种礼节性哭嫁的还有‚哭祖宗‛、‚哭石匠‛、‚哭先生‛、‚哭读书人‛等等,新娘兴致所至,凡熟悉的人事,皆入哭唱范围。 新娘背出堂屋,轿子抬至大门口,新娘上轿时,用脚蹬轿杆三下,有惊轿和示意轿夫稳轿之意。乖巧的新娘在哥背上,亦有哭诉之词:绣花盖头头上蒙,哥哥嫂嫂把亲送;人家忙得金满斗,爹娘忙得一场空,脸哭肿来眼哭红。进轿后,背新娘的兄弟,给新娘胸前挂铜镜一面,宝剑一把,照妖斩煞;背亲带将新娘捆在轿里座椅上,以免上下坡岭颠簸摇晃。实则是远古群婚抢亲将新娘绑缚不让逃跑的遗俗。新娘边进轿边哭诉,谓之‚哭上轿‛:铜锣响几声,婆家来娶亲。脚踏金满斗,筷子谢门神。哥哥背上轿,嫂嫂锁轿门。钥匙交嫂嫂,妹是别家

人,启轿时,督礼官将神龛上一个碗取下,放于轿内,意谓娘家送新娘的‚衣禄碗‛,新娘到婆家一辈子不缺吃穿。轿至朝门,女家用扫帚将轿四周扫三下,哥嫂和伴嫁姑娘拉轿三次,意谓新娘留念难舍。这时,将喜火把点燃照路,娘家即抢两把回来,照至堂屋大门,俗称‚分火(伙)‛,火越分越旺。新娘母亲,从堂屋门口撒五谷至朝门,俗称‚送衣禄米‛,使新娘一生一世,衣禄不愁。 轿抬出大门,新娘哥嫂和伴嫁姑娘护守轿前轿后,名‚押轿‛。抬轿上路后,灯笼火把照在轿前,给抬轿人照路。沿路吹吹打打,热闹异常。新娘在轿里,还得不断抽泣哭诉,谓之‚哭婚轿‛:长毛公鸡声声啼,啼得我的心肝碎。黄毛狗儿阵阵咬,咬得我肝肠断了。 燕子飞过九重崖,今天去了哪天来?燕子飞过九道坡,爹娘几时还记得我?燕子飞过九座林,哪天看到娘家人?燕子飞过九条河,离了爹娘苦日期多!哭嫁作为一种婚俗,一般认为只在土家族聚居区流行。其实,稍加探究,就会发现哭嫁实际上是一种古老婚俗,在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江浙等省市区,甚至上海郊区农村均有民间文学专家所搜集的哭嫁歌词刊行于世。惟在现今时代的婚姻操办过程中,多已不取哭嫁这种程序。而土家族部分地区依然保留着这一传统婚俗习惯,只不过多以歌唱为主,哭嫁的成分逐渐减少了。 哭嫁歌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较高的社会历史价值。可以说它是一部形象的土家婚俗史,是千百年来土家妇女集体智慧创作的结晶,直接有助于研究土家族的社会演变、婚俗发展、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妇女心理特质,甚至对研究土家族歌谣、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族语言、土汉文化交

流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民俗文化资料。

三土家族的哭嫁中的孝道

表面看来,哭嫁歌是骨肉亲情友情的离别之悲,实际上,它有更深层的孝道伦理道德内涵。其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

(一)哭嫁习俗反映了土家族姑娘强烈的孝亲思想

1、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

孝作为一种传统美德,首先是人们的自然情感。在与父母长期的相处中,子女形成了强烈的依恋之情。据马斯诺的观点,人类的五种需要中,其中就有安全的需要与爱的归宿的需要。这两种需要都在与父母相处时得到满足。出嫁便意味着告别双亲,告别自己的家人和熟悉的环境,也就意味着这两种需要的丧失。越是要失去的东西就越觉得它宝贵,何况是父母的慈爱之情、养育之恩呢?哭嫁歌中的一大主题就是颂‚亲恩‛,‚亲恩大如天‛的思想就是通过母女的对哭中体现的。女儿哭母亲的生养之苦,母亲也要哭诉生养之劳,母女二人的哭唱所展示的是天下父母亲的形象。在土家族女子的哭嫁声中,透露着对不辞劳苦、辛勤抚育自己成人的父母的深深感激。哭嫁之时,土家族姑娘将一一涌上心头的往事点点滴滴都哭唱出来,既有概括性的叙述,也有细节的情节。‚爹娘啊,你盘你的女儿,操了几多的心,受了几多的苦。夏天给儿穿单衣,冬天给作换棉袄。脏了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破了的衣服,补得熨熨贴贴。……‛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也是理性的,从穿衣吃饭还有教育等多方面都给予子女无微不至的照顾与教导。为了子女,他们受了许多的苦:‚我的娘呀,我的爹!你们吃了几多冷菜饭,你们受了几多

冷风吹,你们踩了几多冷水滩,你们淋了几多冷雪霜;你们头发苦脱了,你们的骨头累断了,你们的心血挤干了。我的娘呀、我的爹!你们苦尽苦绝了,你们累尽累绝了。‛父母为子女默默地付出,子女也深深地感受着他们的爱,并将这种爱铬记于心。临到分别,姑娘们忍不住了,她们终于将父母亲的恩情哭唱出来,她们要向世人歌颂她们伟大的双亲,表达她们的感激之情。知恩方能报恩,明白父母亲的养育之恩是孝亲的前提。土家族有一句俗语:‚养儿不知娘辛苦,养女方知父母恩‛,土家女儿哭诉父母的养育之苦,正是知恩的表现。

2、 对不能孝养双亲的遗憾和悲哀

有人认为,哭嫁歌表现出土家女儿低下的地位,确然如此,但从这种女性对自己‚低下‛地位的不满中可以发现,在怨母怨己的表义符号下,潜藏的是浓浓的孝亲思想,是女儿对父母亲恩的体认和肯定,是以孝亲的思想为出发点和终极指归。未嫁之时,尚可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多少可以尽点孝心。但是,出嫁之后,一些原来由自己做的事情没有人做了,‚爹娘啊,你们把女儿盘大了,送到他乡外地去,端茶煮饭谁来帮,砍柴挑水谁去做?年老病痛谁服侍?弟妹年幼谁照顾?‛相对于男子而言,女子心思更为细腻,更能理解、体会父母的辛苦。她们更希望留在父母身边,如同兄弟一样孝敬双亲。可是,男娶女嫁,她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而到另外一个毫不熟悉的环境,去孝敬陌生的公婆。一方面是父母恩重如山,为人子女,理当报答这恩情;另一方面是作为出嫁女儿,她们非得离开,不能尽孝养之情。于是她哭诉:‚就留我在家里吧,就多带我几年吧,为什么把我送出去?‛这是发自内心恳求,这是至

情至性的呼喊。正是出于孝亲的强烈情感,女子才怨,在哭父母深恩时加入怨的内容。她们怨父母偏心,让女儿嫁出而让儿子留守家,是听了媒人的话才把她们送进‚火坑‛。她们何尝不知这是千古习俗呢?但她们依旧要怨父母。可是听者却不难听出这怨中的潜台词。土家姑娘以怨诉爱,很巧妙地表达出她们孝亲情感。以前,土家女子以能早嫁为荣光,因为早早受到众人青睐乃是表明她能干,故她们出嫁一般都在18岁以前。虽然,在这不到18年的时间时,她们也给了父母亲不少安慰,在家做过不少事,‚有我的闺女在家,不进厨房饭也香,不拿扫帚地也光‛,然而更多的是爹妈辛勤的扶养,尽心的培育。‚燕子衔泥枉费心,蜜蜂采蜜别人享福,牛儿耕田马吃谷,我的爹妈空养人呵‛,她们为自己不能在家孝敬父母亲的悲痛自责。渴望孝敬自己的父母,这是一种天然的情感。父母的养育之恩,慈爱之情怎么能割舍?又怎能不思报答?‚我只想那沙子也筑得墙,那女子也养娘啊,姐啊,我只想女子也是养娘的人啊,我只想女子也是养娘的根啊!‛怨身为女儿之身,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理由就是不能在家孝敬自己的父母,而这也成了她们最大的伤心。土家女子认为不能孝养自己的父母,她们觉得简直不能叫人:‚那爷娘的恩情忘不了,报不成啊。我们成了那忘情背义的人啊!‛,‚空到世上消五谷,空到世上枉为人‛,由于不能孝养父母,她们心如‚牛王刺来戳‛,甚至于哭叫:‚爷娘啊,为什么不把我往马桶子里头闷啊!‛。

3、 女性的孝亲思想还表现在对兄弟男性角色的羡慕上

表面看来,将自己与兄弟比,是对男女不平等的抱怨,是女性要求经济上的

平等。土家女子固然爱财,但更爱自己的亲人,尤其是父母亲。‚好儿不要爷田地,好女不要娘嫁妆。嫁妆我不要,不怪你们打发(指陪嫁的东西)的少,爹娘的恩情我忘不了!不怪你们的打发乖不乖,爹娘的恩情丢不开‛。有孝心的女子,往往认为多要嫁妆是不孝的一种表现。‚我自前是成了忤逆不孝的啦,我各是脱脚甩手,远乡的走啦,我带了一砣家屋往外行啦‛,土家女子对兄弟的羡慕主要不是他们能继承家财,而是他们可以呆在家里孝敬生身父母。同是爹娘生养,做女儿的却不能如兄弟那样在家孝养父母而只能孝敬‚别人‛的父母亲,她的心理当然不是滋味,所谓‚自己的爹娘丢生了,人家的爹娘喊亲了,自己的爹娘不管了,人家的爹娘侍候了‛才是她们的真实心理。

‚孝"首先是养,‚养‛是孝最起码的前提。作为男子,兄弟留在家里奉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跟随父母,照顾父母。在土家姑娘看来,男子之贵,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他们能孝养自己双亲。‚是你贵气的儿子,早上开门夜点灯;是你下贱的冤家女,早无影来晚无踪!‛儿子可以早晚在父母亲身边,为父母排忧解难,‚是你贵气的儿子。千斤担子替你挑,万斤担子替你挑;是你下贱的冤家女,千斤担子加一挑,万斤担子加一担‛,不仅如此,儿子还可以增加家庭人口,为家里添一个孝养的老人的人,‚是你贵气的儿子,养一个,靠一双,服侍你们到头,服侍你们到老‛。女儿恰恰相反,辛辛苦苦地被养大,孝敬的不是自己的父母。‚是你下贱的冤家女,长大送到他乡,丢下亲生的父母,侍奉人家的爹娘‛。作为女儿,不但不能养双亲,反而加重他们的负担,因此,她们更不是滋味,也就更自卑。‚我是你的

儿,我服侍你老一百二十年啦,那一个屋场是不要搬啦‛,女性对男性角色的羡慕中,更多是对他们能孝养自己双亲的羡慕。

(二)哭嫁习俗是对新娘孝敬公婆的婚前教育

1、孝敬公婆影响着着该女子今后的幸福

到了婆家,能否被婆家人从心理上接纳,能否被这个家族以及其它家族的认可与赞许,与她是否行孝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人类所共有的心理欲求和儒家文化的长期浸染,土家的孝道观与儒家孝道观颇有相同之处,其中也含有养、敬、顺三要素。土家人极重视对老人的养,不养老人视为最大不孝,这是要遭雷打的;土家人亦重视孝养、敬养,那些不敬之养、不顺之养也被视为不孝。善莫大于孝,罪莫大于忤逆不孝,凡不孝者要受到自己宗族的鄙视和其他家族的鄙弃,也受到老人(主要是公婆)的咒诅。土家认为,老人的咒诅是灵验的,遭受老人的咒诅是很重的惩罚。同时,其它人也会用‚遭雷打‛,‚遭天谴‛来咒诅不孝者。‚不孝父母是讨人的嫌,世上把他的骂名的传‛,不孝之人在当地简直难以容身,反之,‚孝敬父母是人喜的欢啊,美名要传是万万的年啊‛,只有孝顺,他(她)才能与他的族人,与当地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他(她)才能在这个家族、在当地立住脚跟。在哭嫁的特殊场合中,出嫁女子将她们的拥有的话语权进行充分的发挥。她哭诉了到婆家后可能会有的待遇,表达了不愿屈己以从人的心态,而细心体会,却不难发现,其中隐藏着对公婆权威的不情愿的肯定和作为媳妇身份的被动认同。母女对哭中,不约而同地提到婆家,提到由外来人与本家人的区别,以及婆婆对媳妇与对女儿的不同态度。从人本性的角度来看,

对新事物都有由怀疑、排斥到认同、接纳的过程。媳妇作为外来人,当初肯定要受到责难与挑剔。哭诉婆家可能会受的苦,正是对公婆权威的认同。作为母亲,也是认同这点的。但母亲更理性,她劝女儿要放宽心,对公婆要做那长流的大河大水,莫做一时干的小溪小河,做高坡的长青天松柏而‚莫做那花椒起黑的心啦‛,‚你好耐烦人家的老‛,‚人家老的是大如天啦‛。孝是形而上学的,它是抽象的道德范畴,也是形而下的,是具体的实践活动。母亲对女儿的孝道教育中,更多侧重形而下的内容。在母亲看来,孝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到洗脸吃饭洗衣,说话的态度、语气腔调等。下孝则上慈,这样做,完全可以改变公婆的态度,有利于家庭关系的改善。母亲安慰教导女儿,只要在婆家事事‚在行‛(即为人能干,做事妥当),人家会把她当龙当宝捧在手中,把她当作自己人。于是,雨过天晴,苦尽甘来:‚你到人家屋子里是要在行(的)点啦,人家(蛮)会把你(是)当个龙(来的是)手中(的)玩啦,当个宝来(是)口中(的)含啦‛,‚人家会把你当做个怀中抱大的啦,人家会把你当做个(蛮)心中落来的崽啊。‛‚人家爷娘夸你好,不是亲生赛亲生‛,‚只有脾气改掉了,丈夫婆婆才称心‛。在土家人朴素的观念中,孝亲的意义是双向的,投之以桃,必报之以李。只要孝亲,就会得到婆家家人尤其是长辈的认可与喜爱。‚孝亲‛的行为无论是对长辈还是对自己都有莫大好处。

2、孝敬公婆与否涉及到对该女子娘家的道德评价

女儿出嫁后,在婆家是否孝敬老人,和睦兄弟姐妹,全在于母亲的教导。教育女儿孝敬公婆是母亲的职责。等等。环境的突变,姑娘到婆家后行事

会有许多不周到之处。新娘所面临角色转换的后的诸多问题中,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婆媳关系。在临嫁之前,母亲要反复叮嘱女儿到婆家后的注意事项,如:你到了人家的廊场,要顺着人家的爹娘;只能墙上加土,只能锦上添花,火上加不得油!雪上加不得霜!亲生爹娘不要紧,人家父母脚下要留心;人家重重地讲,你要轻轻地应。抬起板凳让人坐,走到窄路让人行,老的面前要听话,少的面前要宽心。我的女儿呀,金盆打水清又清,你十分性子要改九分,铜盆打水黄又黄,你十分性子要改完;千万莫逗人讲闲话,万万莫给爹娘添麻烦! 母亲的教诲,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改性子,从各个方面都要注意孝顺老人,不要逗人闲话而给爹娘添麻烦。

在当地社会风气中,一个妇女是否孝敬公婆,她在婆家的表现如何关涉到对她母亲的评价。不孝公婆,不敬老人的媳妇,人们会说她‚没家教,上梁不正下梁歪‛,是‚检根攀‛(遗传),‘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跳神‛,母亲就可能会因为女儿不孝而受到别人指责。孝敬公婆,一好皆好,如果不孝,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视为败类,甚至于请她‚家长‛,给娘家带来麻烦。反之,对孝敬公婆的媳妇的评价则是‚她家的家教好,她娘也是个孝老人的人‛,‚麻绳打草鞋,一带(代)传一带(代)‛。所以,在母女的对哭中,母亲将其离别之情、亲子之爱化为殷殷劝喻,反复强调女儿要孝敬老人,还特别提出:‚你要给娘争口气,不要给娘造罪孽。‛‚千万莫逗人说闲话,万万莫给爹娘添麻烦‛,母亲的叮嘱,主要是出于对女儿今后安身立命考虑,也有对自身名誉的考虑。在对土家姑娘孝敬老人的教育中,母亲是最主要的老师。

浓郁的孝敬

公婆的孝亲美德培育了土家女子的孝亲观。在哭嫁歌中,也有同伴也有劝新娘孝敬公婆的。在‚十姊妹歌‛中有‚十劝‛,其中第八劝就是‚八劝姐儿要孝心,做好茶饭敬双亲,你尔后也是一样人。‛同伴的劝则从‚人‛本身角度出发,将推已及人之心看待孝,指出她也有可能做公婆,将心比心,要将孝敬公婆当成理所当然。湖北利川哭嫁歌中有‚十杯酒‛之哭,它是由陪‚十姊妹歌‛的姑娘们所演唱。‚十杯酒‛把劝新娘孝敬公婆放在第一位,‚一杯酒,到了婆家要勤快,切记莫要把早床挨。孝顺自有孝顺在,孝敬公婆理应该‛,‚孝顺自有孝顺在‛,她们认识到孝敬老人所产生的良好结果,指出孝顺的必要;同时也打心理上认同孝敬老人这种伦理道德,即‚孝敬公婆理应该‛。新娘自己明白这点:‚人家爷娘跟前我是要敬酒口来,要端的饭啦,要泡茶口来,是要装的烟啦‛。

(三)哭嫁歌中的伦理规范是对土家女子孝道伦理的补充,土家人的孝道观比较宽泛。

1、孝的对象广。‚孝在土家族社会中,并不局限于亲子之间的人伦关系的和谐,往往还可推及纵向的祖先和横向的父系、母系宗亲群团,乃至对所有长辈的尊崇‛。在土家人那里,只要同宗父辈,谁都可以叫‚老子‛,而子侄却也毫无愠色;对母亲的娘家人,也有‚娘亲舅大‛之语。土家人主要住在大山之中,且多以家族为单位而群居,其宗族观、家族观非常浓厚,不同的家族之间也有着错综复杂的亲戚关系,‚孝‛、‚敬‛正是土家人紧密团结宗族与亲族的重要情感纽带。‚与汉民族‘孝’观念不同的是,土家族的‘孝’,不仅仅是他们德

性精神的表现,而且也是其民族内部凝聚力的一种传达‛。其次,孝的内容宽泛。‚孝者,畜也‛,‚善父母为孝‛,‚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闺门之内尽孝焉,闺门之外尽悌焉,为朋友之道尽信焉,三者,孝之至也‛。凡有利于使双亲高兴的行为都可以视为孝,如养、敬、顺、悌、信义等。如果孝只局限于对双亲之养,而不重其它方面的修为,这不是最大的、最完备的孝。《文帝孝经》有言:‚同气姐妹,我固当和,连枝妯娌,我亦当和。……众善家修,无不孝推,如是尽孝,始克为孝,始知百行,惟孝为源。我孝父母,不敬叔伯,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和姻娅,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睦乡党,于孝有失……奉行诸善,不孝吾亲,终为小善;奉行诸善,能孝我亲,是为至善。‛孝双亲、和姐妹、妯娌、姻娅,敬叔伯、睦乡党都是孝行的体现。‚人家高声的喊,你要轻声的应,要顺爹娘心,要体男人意,要顺兄嫂弟妹的情。要看硬和软,先看嫂嫂碗,要看淡和咸,先请妹先‛,——敬老爱小,体贴家人,搞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东跑西跑惹闲言,东讲西讲生是非‛,‚后园栽菜又栽葱,做人媳妇早装聋;燕子衔泥口要紧,紧开口来慢开言;莫学喜鹊叫喳喳,莫学老鸦乱哇哇;装些痴来装些呆,人多场中口莫开‛——注意言辞,不搬是非;‚冷茶冷饭你要吃,冷言冷语你要受;勤扒苦做轮到你,勤推磨来勤舂碓‛,‚东方开口早起床,莫比在娘屋睡懒床;人家大门你先开,路边露水你先踩,井里凉水你先挑‛——任劳任怨、勤劳持家。‚十劝‛,‚十杯酒‛等都是对土家女子伦理的阐释,如要手脚快、洁净、莫骂人、不抛洒五谷、多种庄稼、说实话、讲孝心、讲团结、讲良心、讲

节操等。这些看来并不是孝的内容,然而,如能做到这一切,无异于让两边双亲高兴从而达到孝亲的目的。

关于土家人孝的泛化,胡炳章先生有很好的论述:‚这种孝的内涵意义的泛化,反应了土家族共同体、族群共同体凝聚的特殊需要,同时也更多的代表着族群利益一个普遍原则,因此,在土家人的社会生活中,孝不仅仅是一种人伦道德,而且也是一种社会公德的标尺。‛

(四)哭、怨——土家女子孝亲的一种特殊表现

哭嫁中有抱怨父母、哭诉到婆家将要受到的苦以及骂媒人、羡慕兄弟的内容。用反对‚包办婚姻‛、对男尊女卑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控诉固然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但不能完全自圆其说。事实上,哭怨也是土家姑娘孝亲的特殊方式。出嫁是妇女一生的大事,一出嫁,身份就发生了改变,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突然的转变,女子不可能无动于衷,但在伤离别感情中又掺杂了很强的社会情感。从土家人对出嫁的审美心理看,越悲越好,越哭越发,越能哭越能增添喜庆效果。越能哭,越会哭也就越显示出嫁女子的才德。所以,哭得越伤心,越悲苦就越为哭嫁女子自己争光,为她的家庭争光,为父母亲争光。‚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以哭为已争名、立名,为亲扬名正是孝的表现。面对新的生活,人总在兴奋中又有焦虑不安,哭嫁为焦虑的发泄创造了条件。抱怨不是目的,只是将离家之悲夸大的因子。土家婚礼以哭得悲为上,要哭得悲,性别差异带来的离家之悲是最好的哭的话题。让她们离家的,主要是四方面的因素,即女儿身、父母、媒人、婆家。于是相应的就有了上述的怨、憾、等

情感的哭诉。在哭诉时,她们还有一种期待感,她们夸大她们即将受到的痛苦,夸大她们所受到的媒人的欺骗,以期引起众人的同情和安慰,希望有人对她们的新的生活进行指导。将个人的自卑扩大到群体的共通性时,这种自卑就会缩小。将自我的焦虑扩大到群体的焦虑时,个人的焦虑就会弱化,土家姑娘将她们的焦虑不安通过哭诉释放出来,并很成功的转到围观的众亲朋好友身上,她们自己却在某种程度上获得补偿性满足。‚出嫁以前唱唱这些历史上有普遍性而现实中有特殊性的苦情,能让新娘为到婆家去生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而且对婆家不无警示之意。……土家姑娘在喜的关口上,能在长辈的启示下看到忧的成分,这将使她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减少几分怯懦和天真,增添几分勇敢和老练,新娘在哭中节省了因焦虑面耗损的能量源,从而有精力对面对新的生活。在民族文化心理背景下,土家哭嫁歌中的‚苦情歌‛‚悲情歌‛并不是真实的写照。哭,并非真是向人展示她的悲苦,给他人一个怨天怨地怨父母怨公婆的不孝者形象,愉好相反,这是土家女子在临嫁前向父母亲尽孝的一种方式。土家人有一种反向思维的习惯(如临丧而歌,临嫁而哭)纵然结婚是人生的大喜,她们也要以悲的形式表现。如果土家妇女在婚礼上不会哭,婚礼不喜气是其一,不孝父母是其二,出嫁不哭就显得她很想出嫁,以嫁出为喜,不眷恋自己的父母,这样的人会被认为不孝而被瞧不起。所以,不管她有多高兴,她都得隐藏好自己的情感,而尽可能把不愿出嫁的心情夸大。反复哭诉父母亲的养育之恩,慈爱之情,是从正面表示欲留家中孝父母;怨父母,骂媒人,说婆家从反面说明自己想呆在家里,为父

母尽孝。父母、媒人与婆婆只是一种表意符号,是它们导致女子身份和处境改变,而媒人与婆婆这两个符号最有利于扩展它的内容,表达悲的效果。土家女子大力哭骂、哭怨,为的是显示她们的离别之悲,塑造一个才德兼备的出嫁孝女形象。土家姑娘在哭嫁时在进行着艺术的创造,那些已逝的往事和即将到来的生活与哭嫁之间有一段时间差,由此而形成了心理距离。出嫁的喜悦被压抑,出嫁的恐惧也被压抑,她们要将这压抑加以释放、发泄,这种能量欲望被移臵,哭嫁就成了她们能量欲望移臵的手段。人在最痛苦和最快乐的时候是进行不了好的创作的,只有在痛苦与快乐已经比较平静的时候才能实现艺术的美。土家哭嫁歌将出嫁时悲已经很少的因素尽力扩大,将喜悦的场合中的‚悲‛加以突出,以增加婚礼中的悲剧效果和喜的内涵。新娘是哭嫁现场的总导演,她们将到婆家可能受到的各种痛苦融合,甚至于虚构苦难。假想的,夸大其词的苦情就是催泪弹,她通过不断地向哭嫁的现场掷放催泪弹,再配以伤痛的语调,嘶哑的哭泣,一一调动起现场人的情绪,使观众都参与悲情的表演,以此扩大婚礼的悲的色彩,达到一种以悲助喜、以哭助‚发‛的效果。当婚礼结束,哭嫁新娘的才德就成了众人谈论的话题,她的父母亲也就受用着女儿哭嫁而带来的光辉。土家女儿在家时对父母的最后一次尽孝也就划上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 巴风土韵——土家文化源流解析 [2] (汉)王符盐铁论〃孝养

[3]. 论土家族哭嫁歌的孝道内涵

[4 ] 武汉大学中文系.土家族文艺调查〃哭嫁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范文第3篇

古族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世界上大部分的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又被誉为“草原骄子”。

清新的空气,明丽的阳光,晶莹的露水,给了他们纯洁的心灵;苍茫的原野,狂暴的风雪,严峻的天气,给了他们粗犷和坚韧的性格。在蒙古族世代居住的土地上,渗透着阿爸的汗水,阿妈的奶汁,珍藏着蒙古族人民勤劳、朴实的灵魂,记述着一个马背民族的朴生活。13世纪初起,蒙古族开始根据回鹘、吐蕃等民族的文字创制蒙古文字。此后,各种形式的历史、文学作品相继问世,有些一直流传至今。其中,历史著作以《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最为著名,被称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民族传统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和筷子舞等

蒙古包为蒙古民族的传统住房。蒙古民族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蒙古族的饮食有粮食、奶食、和肉食。

蒙古族最大的传统节日性群众集会为那达慕大会,八月的草原,金风秋爽,牛羊肥壮,牧民们喜庆丰收的季节到了。这时候他们便开始酿制马奶酒,屠宰牛羊,缝制新衣,准备各种美味的食品,举办不同规模的“那达慕”,“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游艺,起源于13世纪初。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还有马奶节和白节(也称白月)等。

蒙古族传统服装方面,中国部分蒙古族仍然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特色,在传统的节日里,蒙古族群众仍然喜欢穿上民族服装,参加骑马、射箭、摔交等体育竞技,下蒙古象棋,演奏马头琴,跳传统民族舞蹈,用奶茶、奶渣、炒米、手把羊肉待客等等。即使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蒙古族也很注意使现代化与民族特色融为一体。例如北方城市姑娘流行的新式蒙古袍既保留传统蒙古袍的古朴特点,又洋溢着现代化的华美气息。北疆城市公共建筑上的蒙古包造型装饰和大型彩绘奔马图及奔马雕塑,鲜明地表现草原文化的风格。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

盛装与常服之别。

我国的蒙古族人口虽然分布在全国各地,但绝大多数自古就生活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境内的阴山山脉和兴安岭山脉横贯东西,地形与亚细亚大陆相连接,气候常受大陆的支配,多风、乍寒乍暖,寒冷季节长,温暖季节短,降水量少,降雨多集中在

七、

八、九月;降雪期漫长,从十月中降雪,到次年五月尚能见到雪飘,每年积雪深一尺以上的大雪有

一、二次。蒙古族人民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或畜牧业,兼营种植业,散居的蒙古族人民多数以从事种植业为主,也经营一部分畜牧业生产。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事工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从单纯的畜牧业、种植业经济向工业、商业和现代畜牧

业及种植业全面发展。

由于蒙古族居住的地域不同,历史发展情况不同,经济生活不同,所以各地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不是完全相同的。如咯尔喀蒙古、兀良哈蒙古、额鲁特蒙古、布里亚特蒙古等,他们的风俗习惯就不完全一样。再如从事畜牧业生产和其他生产的蒙古人的风俗习惯也有不同。就是历史延续下来的同属从事一种生产活动的蒙古人的习俗,随着地区的不同也有差异。正所谓“隔山不同风”,“隔水不同俗”,所以我们入乡

就要问俗,就是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现在的蒙古族的习俗就是在上述条下形成的,是通过语言和行动传下来的习俗,但他同时也吸纳了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而变成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件好事!因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转徙、发展和继承是普遍现象,而蒙古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

的有希望的民族。

宗教信仰:普遍信萨满教。元朝以后蒙古族统治阶级开始信仰喇嘛教(主要信仰宁玛派即黄教)。

饮食特色:喜爱喝用砖茶泡制的奶茶。还爱喝马奶酒。牧区多以牛羊和奶食为主,农区以粮食为主,蔬菜、奶制品为辅。敬茶方面,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蒙古语称交和)、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敬酒方面,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音乐舞蹈方面:蒙古民族一向能歌善舞著称。每当宴会,庆祝节日,歌声常常一个接一个。唱古老的民歌,民间传说的故事,唱草原富饶美丽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歌曲,尾声悠长而高亢,音调多激昂,歌的韵在句首不在句尾。一般宴会、节日、婚礼用的和奏乐器是两股胡琴,四股胡琴、萧等。

婚姻习俗:一夫一妻制家庭,同姓不婚。结婚时,男方须出丰厚的彩礼。有转房制习俗。财产由幼子继承。

丧葬习俗:有土葬、火葬、野葬、三种葬式。一般人行土葬,僧侣行火葬,牧区居民行野葬。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范文第4篇

在亚欧大陆东北部的高原上,广袤的大草原孕育了一个纯朴、豪放而伟大的民族——蒙古族。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世界上大部分的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又被誉为“草原骄子”。

清新的空气,明丽的阳光,晶莹的露水,给了他们纯洁的心灵;苍茫的原野,狂暴的风雪,严峻的天气,给了他们粗犷和坚韧的性格。在蒙古族世代居住的土地上,渗透着阿爸的汗水,阿妈的奶汁,珍藏着蒙古族人民勤劳、朴实的灵魂,记述着一个马背民族的古朴生活。

13世纪初起,蒙古族开始根据回鹘、吐蕃等民族的文字创制蒙古文字。此后,各种形式的历史、文学作品相继问世,有些一直流传至今。其中,历史著作以《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最为著名,被称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民族传统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和筷子舞等等。

蒙古包为蒙古民族的传统住房。蒙古民族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蒙古族的饮食有粮食、奶食、和肉食。

蒙古族最大的传统节日性群众集会为那达慕大会,八月的草原,金风秋爽,牛羊肥壮,牧民们喜庆丰收的季节到了。这时候他们便开始酿制马奶酒,屠宰牛羊,缝制新衣,准备各种美味的食品,举办不同规模的“那达慕”,“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游艺,起源于13世纪初。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还有马奶节和白节(也称白月)等。

蒙古族传统服装方面,中国部分蒙古族仍然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特色,在传统的节日里,蒙古族群众仍然喜欢穿上民族服装,参加骑马、射箭、摔交等体育竞技,下蒙古象棋,演奏马头琴,跳传统民族舞蹈,用奶茶、奶渣、炒米、手把羊肉待客等等。即使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蒙古族也很注意使现代化与民族特色融为一体。例如北方城市姑娘流行的新式蒙古袍既保留传统蒙古袍的古朴特点,又洋溢着现代化的华美气息。北疆城市公共建筑上的蒙古包造型装饰和大型彩绘奔马图及奔马雕塑,鲜明地表现草原文化的风格。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我国的蒙古族人口虽然分布在全国各地,但绝大多数自古就生活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境内的阴山山脉和兴安岭山脉横贯东西,地形与亚细亚大陆相连接,气候常受大陆的支配,多风、乍寒乍暖,寒冷季节长,温暖季节短,降水量少,降雨多集中在

七、

八、九月;降雪期漫长,从十月中降雪,到次年五月尚能见到雪飘,每年积雪深一尺以上的大雪有

一、二次。蒙古族人民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或畜牧业,兼营种植业,散居的蒙古族人民多数以从事种植业为主,也经营一部分畜牧业生产。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事工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从单纯的畜牧业、种植业经济向工业、商业和现代畜牧业及种植业全面发展。

由于蒙古族居住的地域不同,历史发展情况不同,经济生活不同,所以各地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不是完全相同的。如咯尔喀蒙古、兀良哈蒙古、额鲁特蒙古、布里亚特蒙古等,他们的风俗习惯就不完全一样。再如从事畜牧业生产和其他生产的蒙古人的风俗习惯也有不同。就是历史延续下来的同属从事一种生产活动的蒙古人的习俗,随着地区的不同也有差异。正所谓“隔山不同风”,“隔水不同俗”,所以我们入乡就要问俗,就是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现在的蒙古族的习俗就是在上述条下形成的,是通过语言和行动传下来的习俗,但他同时也吸纳了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而变成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件好事!因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转徙、发展和继承是普遍现象,而蒙古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的有希望的民族。

宗教信仰:普遍信萨满教。元朝以后蒙古族统治阶级开始信仰喇嘛教(主要信仰宁玛派即黄教)。

饮食特色:喜爱喝用砖茶泡制的奶茶。还爱喝马奶酒。牧区多以牛羊和奶食为主,农区以粮食为主,蔬菜、奶制品为辅。敬茶方面,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蒙古语称交和)、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敬酒方面,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音乐舞蹈方面:蒙古民族一向能歌善舞著称。每当宴会,庆祝节日,歌声常常一个接一个。唱古老的民歌,民间传说的故事,唱草原富饶美丽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歌曲,尾声悠长而高亢,音调多激昂,歌的韵在句首不在句尾。一般宴会、节日、婚礼用的和奏乐器是两股胡琴,四股胡琴、萧等。

婚姻习俗:一夫一妻制家庭,同姓不婚。结婚时,男方须出丰厚的彩礼。有转房制习俗。财产由幼子继承。

丧葬习俗:有土葬、火葬、野葬、三种葬式。一般人行土葬,僧侣行火葬,牧区居民行野葬。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范文第5篇

1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

学会倾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学会听老师的讲课, 二是学会听同学发言。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吸取知识学好数学的基本保证。小学生好奇喜动, 注意力不稳定, 不持久, 通过新奇剌激物、总想看看、听听、动动、往往影响正常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讲课时尽可能生动形象、突出重点、分化难点, 善于提问, 启发思维, 引起兴趣,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 探究的方式中获取知识, 但不管采取用何种学习方式能听、会听, 这是最根本的, 当然我们在学生听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 采用一些轻松的有趣的小花样,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在听的时候也可以不拘形式, 但必须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如果发现有部分学生不专心听讲, 我们教师可以暂停一下, 用教师的忽然安静来提醒学生, 当一个同学发言时, 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 仔细想等同学发言完了后, 再作评价或给予补充。

2 培养学生细心读书的习惯

学生的学习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 短暂的40分钟要想让学生把知识学懂会用教师必须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从不会读书到会读书,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专心读书的习惯。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示范作用, 恰当地运用数学课本,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课本的用处很大, 激发学生产生认真阅读课本的愿望, 同时, 教师必须加强指导, 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时, 可能会出现不会读、读不进去的现象, 教师可以采取讲解与阅读相结合的方式, 指导学生逐字逐句地读, 边读边听边思考, 对关键性的词句可以圈圈, 点点划上杠杠, 做些记号, 如教学“周长”概念,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时, 对于“围成”、“所有”、“总和”等关键性的词语, 应让学生特别注意理解, 为进一步学习周长的计算打好基础。对于已具备一定识字量和阅读能力的中高年级学生, 可以逐步教给一些阅读方法, 例如:新课前可以先布置一些预习作业, 了解新课将要学习哪些内容, 其中哪些自己能看懂, 哪些有困难需要教师加以指导, 做到心中有数, 在新课结束作业之前, 一般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课本整理一节课的内容, 消化所学的知识, 再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

3 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归根结底是思维的活动, 只有勤于动脑积极思考, 才能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意义, 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数学思维和多种能力。所以教师应教育学生上课时, 边听边看边动脑, 作业时要边做边思, 读书时要细读深想。在数学学习活动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题、式、图, 从大量感性材料中自觉的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对照, 进行抽象概括, 逐步形成独立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抓住关键揭示规律, 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质疑问难的习惯, 强调独立的思考问题自主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自觉的从书中、演示中或反省错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不人云亦云, 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 并追根究底, 敢于提出于老师同学不同的见解, 充分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要注意纠正儿童的思维惰性, 改变他们一味依赖老师、家长、同学或单纯靠记忆、模仿照搬等不良习惯。

4 形成制度、互相督促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 意志力不坚强, 不能长久坚持, 难免为一时的贪玩而忘了自己许下的“承诺”, 所以,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还在于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 随时督促学生、提醒学生。如安排学习委员定期检查各组同学的作业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发现同学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不工整的现象要及时与此同学交换意见。学习组长要随时督促该组的同学按时完成作业, 并检查作业中是否有抄袭现象、是否工整、是否认真, 发现某同学作业中错误严重时, 要及时给予辅导或寻求学习委员和老师的帮助。这样, 同学之间相互督促, 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 使班上的学习委员和学习组长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充分的利用,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5 榜样激励

人们常说, 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 教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强, 为学生树立榜样, 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根据这一特点, 要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要树立学生身边的典型, 从身边的人学起, 发挥榜样的作用。教师要率先垂范, 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首先做到。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 以庄重大方、和蔼可亲的仪表, 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作出示范。同时, 充分利用学生中的典型事例, 给孩子树立榜样, 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他们, 为他们指点方向和迷津。让先进的同学带动后进的同学, 对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养成或保持良好习惯, 会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 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而是通过每一件事, 每一项活动, 每一节课, 长期熏陶形成的。只有我们运用多种手段, 关注学生周围群体的习惯, 注重自身的各种素质和修养, 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 持之以恒地训练, 才能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摘要:习惯是指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习惯, 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 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 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的利息。”这就是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日后乃至整个一生的学习、工作时时都在悄悄地发生积极的影响。我国大教育家叶圣陶指出的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 只需一句话, 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这一方面说明,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指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范文第6篇

头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孩子的头只允许国王、高憎或父母抚摸。理发师在理发前,先要说声“对不起”之类的话后才开始理发。当一人向另一人传递东西时,切勿越过他人的头顶传递。泰国人吃饭用右手,给别人递东西时也用右手,以示尊敬。如不得已要用左手时,先应说声“左手,请原谅”。不用手(特别是一个指头)指某人,而是用下巴,召唤来人时伸直手臂,手掌向下,手指上下动,不可捻手指、拍手或大喊。佛日禁止杀生,因此杀猪、宰鸡都要在前一天完成。重大的佛日还禁止斗赛、赌、姻,如赛马、拳击都停止举行。

泰国全国90%的人都信奉佛教,每个男子在一生中有两次出家的经历。因而,在泰国的街头,我们会经常与泰国僧人不期而遇。在遇到僧侣时,要尊重其信仰习惯,要礼让先行。女士要特别注意避免碰触僧侣,僧侣对此种事是特别介意的。如果一个和尚在颂长一卷经时被妇女不小心触到,那他则前功尽弃,必须从头再来。对遍布泰国各地的佛像,不论大小新旧,我们也都应表示同等的尊重。在泰国旅行,拜庙宇是必须要去的。泰国最著名的几个浏览点如玉佛寺、金佛寺、郑王庙等,无一不是与庙宇有关的。

晴天路遇和尚时,如果从和尚面前经过,必须绕开和尚的身影。按佛教说法,和尚的身影即和尚本人,跨越和尚的身影,等于跨越和尚,这是对和尚不尊重的表现。游览佛寺前,先检查一下衣着,袒胸露背者及穿短裤、背心者是禁止入内的,甚至衬衣没塞进裤子、袖管翻卷在胳膊上的人也不准进佛寺的门。游客在进入佛殿前还要脱鞋,否则,会被视为沾污佛堂。游客如果对寺庙、佛像、和尚做出轻率的举动,就被视为罪恶滔天。拍摄佛像尤其要小心。不要触摸佛像,不要爬上寺院内外的任何一尊佛像。对所有佛像,不管大小都要尊敬。不要把佛像放在裤袋内,泰国人认为身体的下部接触佛像是对佛像的亵渎。身为游客听到演奏泰国国歌,应马上停止活动并肃立。在给僧侣拍照前,应先征得同意,拍照后应有礼貌地表示谢意。除国王及王室外,泰国僧侣的社会地位亦很高。女性遇见僧侣时要留意不要触及他们身体,否则会被视为亵渎。遇女尼时,男子亦要小心不要触及她们身体。泰国人喜爱红、黄色,禁忌褐色。人们习惯用颜色表示不同日期:星期日为红色,星期一为黄色,星期二为粉红色,星期三为绿色,星期四为橙色,星期五为淡蓝色,星期六为紫红色。人们常按不同的日期,穿不同色彩的服装。过去白色用于丧事,现在改为黑色。泰国男女间讲究授受不亲,即使在公开场合跳舞时,身体也不可接触。忌用红笔签名。在泰国,死者的名字是被人用红笔写在棺材上的。红笔签名,表示这人已死。狗在泰国是禁忌图案。避免谈论的问题:政治、腐化、王室成员。即使是朋友之间,也不喜欢谈论个人问题。假如你冒犯了别人,要微笑,说“对不起”以示歉意,还要双手合十。进入泰国人的住宅之前要脱鞋,不能踩门槛。如果主人坐在地板上,客人要照样行事。脚不要交叉,把腿卷屈在身体下面,不要露出脚底。给泰国人送礼,最好选用有包装的食物、糖果等,并以右手递给受礼者。如果泰国人送你一件礼品,在接受礼品前应先合十向他们表示感谢。除非对方要你打开,否则不要当面打开。

泰国素以包容和好客著称,他们对每个人都示以微笑和谦逊的态度。一般旅客都很容易适应本地的风俗习惯。不过以下是一些特别值得提示的:

传统以来,泰国人对皇室成员怀有深厚的敬仰之情。到访游客应对泰皇,泰后及其儿女表示尊重。比如:每天上午08:00和下午18:00,在公共场所,国歌奏响时,您应当站立。若参与皇室成员出席的公开场合,最佳的做法就是观察及仿效在场人士的礼仪。 泰国的法律有很多章节阐述对宗教违法的行径,当中包括信众最多的佛教和其他信仰。所有的佛像不论大小完好或残破,都奉为神圣之物。请别攀爬佛像!一般的要求是对佛像不做出“有欠尊重”的行为。参拜佛寺,衣着需整齐——不要裸露上身,或穿短裤,或无袖的衬衫。供奉佛像之寺堂内,不应穿着鞋子进入。请放心脱鞋吧,寺堂内的地板,一般是干净的。佛教的僧侣均被禁止与女士接触,如果希望把东西交给僧侣,则应先把东西交予一位男士由他代劳。一件长袖的罩衫扣至脖颈,并且披上发巾。

当泰国人打招呼时,是以双手合十,状似祷告。泰国人称“Wai”。一般来说,年幼的先向年长的打招呼,而年长的随后回礼合十。

泰国人认为头是身体的最高的部分,他们是不容许拍任何人的头部,纵使是友善的表现。如果你偶然摸某人的头,您要很快地向他道歉。

同样脚被认为身体的最低的部分。别使用你的脚指向人或对象。别与你的脚摸任何人。别把你的交放在桌子或椅子上休息。别跨过人的身体,请从附近绕过或礼貌地要求他们移动。当在地板上坐时,也应使您的脚不指向任何人。

公开表示爱的行为是难以接受的。你可能看过一些十分西化的年轻夫妇手牵手的情景,但是,这样子只在开明的社群中常见。在泰国的社会,发脾气是下下之策。泰国人认为这样代表卑劣的仪态。

坐时忌翘二郎腿。谈话时,忌用手指指对方。到寺庙拜佛或参观时,须衣冠整洁,脱鞋。

泰国华人较多,民间也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 在大城市里,泰国的服饰大都很现代化,衣料多用棉织品或丝织品。泰国人的传统衣服比较朴实。泰人最喜爱的服饰品是金首饰。金项链下面往往挂一块金牌,男人则挂一个小佛像。

泰国人以米为主食,东北部地区都吃糯米。吃饭不用匙筷,喜欢用右手抓着吃。肉食以鱼类为主。爱吃辣食,“没有辣椒不算菜”。泰国“竹筒饭”远近闻名,是把糯米和椰酱放在里面,在火上烧烤。吃饭用右手,而左手常用来拿一些不太干净的东西。

在泰国,发脾气是下下之策,特别是公然地发脾气,至于想要的也将无法得逞。泰国人认为这样子代表了卑劣的仪态,保持冷静和平抑情绪则是上上之策。

若泰国人以你的名字代替姓氏称呼你时,如:卜克先生或玛莉女士,千万不要感到惊讶。因为,他们是这样互相称呼的,一般尊称“kun”(先生、太太、女士)在名字前。

给小费在泰国来说还不普遍,但现在已渐渐地多起来了。多数的饭店和旅馆都加收10%的服务费;饭店员工服务良好,可给小费,一般一次约20泰铢或1美元左右。大饭店和餐厅通常都在帐单上加收10%-15%的服务费,因此用不着再给服务人员小费了。但是作为惯例,多余的零钱要留在帐上,但不要只留一铢钱,因为这是一种侮辱。即使在高档餐厅帐单中未打入服务费时,小费的数目也不超过花销的10%-15%;在中档餐厅里,一般将找回的零钱留在桌子上或放到盘子里;在小餐馆或街头摊子上用餐不用付小费。绝大多数的三轮摩托车的收费要讨价还价,所以不要另付小费;出租车司机一般不会要求给小费,但如果给也不会拒绝。小费尽量不给硬币,以示尊重。

人们送礼,不能送香烟,相互交谈,也不要递烟,因为烟不利于健康。许多商店、超级市场也不出售香烟。

泰国人绝不用红笔签名,因为当地人死后是用红笔把他的姓氏写在棺木上的。 此外,对于国内有些好赌两把的人,还得特别提醒一句,到泰国旅游时,最好暂收赌瘾,因为泰国是禁止赌博的即使你是在酒店的房间里,也不能打麻将赌钱。否则,就有可能因触犯了泰国的法律而受到处罚。

泰国有“佛教之国”、“白象之国”之称。首都曼谷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在泰文里,曼谷具有“天使之城”的含义,但这只是简称,如将它的全称译为拉丁文,则一共有142个字母,是世界上名称最长的首都。 他们主要使用的语言有泰语、英语。

下面我将通过佛教、服饰、饮食文化、礼仪与禁忌、节日、民间运动、婚礼、游艺活动、工艺品、四通八达的交通、农业、居住民俗为大家讲解泰国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泰国的宗教民俗。众所周知,泰国是一个信仰佛教的国度。佛教在泰国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冒渎的行为均可能会遭受到拘禁,即使对于外国游客也是同样的。那我们先来了解佛教的传入。

佛教传入东南亚,最早的地区应在今日下缅甸之卑谬或泰国中部之佛统。古代东南亚佛教,小乘和大乘彼此兴废交替,以南传上座部势力较大。西元七世纪末,下缅甸、泰国中部信仰上座部;爪哇、苏门答腊则在婆罗门教支配下。十二世纪,锡兰大力改革佛教,统归为大寺之上座部佛教。此后二百年,缅甸、泰国、高棉、寮国均弘扬以锡兰为传承之上座部佛教。唯有越南自古受中国文化薰陶,受传大乘佛教。至于马来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则始终婆罗门教、大乘、小乘佛教并行,迄十三世纪,阿拉伯回教文化传入后,传统宗教亦随之覆灭。了解了佛教的传入,那我们来关注一下佛教的禁忌。

不能手指僧侣,不能接触(身体)僧侣。尤其女性不许与僧侣握手,在汽车上不许与僧侣邻坐,即使是僧侣主动前来打招呼(外国女性常遇到)也应礼貌地拉开距离。请记住:入乡随俗。女士若想将东西奉给僧侣,宜托男士转交,如果要亲手赠送,那么僧侣便会张开一块黄袍或手巾,承接该女士交来的东西,过程中僧侣是不容许碰触女性的。 每尊佛像,无论大小或是否损坏,都是神圣的,绝对不可爬上佛像拍照,或对佛像作出有损尊敬的举动。遇见托钵化缘的和尚,千万不能送现金,因为这是破坏僧侣戒律的行为。

泰国男子满20岁后,都要出家一次,当3个月的僧侣,国王也不例外,否则会被人看不起。

• 头部忌 随便用手触摸他人的头部,被视为对他人的极大侮辱。即使对小孩表示

亲呢,也不要随便抚摸头部,以免给小孩带来¡°厄运¡±。 • 左手忌 左手拿东西给别人是鄙视对方的行为

了解了泰国的佛教禁忌后,同学们应该知道如何才能正确谨慎的与泰国人交往。那接着,我们就去了解泰国的第二部分:泰国传统服饰。

泰国传统服饰总的来说比较朴素,在乡村多以民族服装为主。泰族男子的传统民族服装叫“绊尾幔”纱笼和“帕农”纱笼。帕农是一种用布缠裹腰和双腿的服装。

服饰礼仪

1、喜欢鲜艳的颜色。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日期。周一,黄色;周二,粉色;周三,绿色;周四,橙色;周五,淡蓝色;周六,紫色;周日,红色。

2、平时:穿衬衫、长裤、裙子; • 商务场合:深色的套装或套裙;

3、无论去哪都不要让鞋底露出,尤其不要把鞋底朝向对方。旅行最好自带拖鞋。

接下来是第三部分:游艺民俗,今天主要想带领大家了解的是泰国的泰拳,在我看来,泰拳是近身格斗中最危险的一种,泰拳的招式,招招凶狠,招招致命。所以,相对而言我还是喜欢咱们中国的武术,不已致命为目的,只为能够强身健体,必要时能自保。 好,下面是第四部分:人际礼仪,初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必先学会正确的与人交流,否则一旦触碰禁忌,后果可想而知。

1、泰国人非常尊重国王和王室成员。不要随便谈论或议论王室。遇有王室成员出席的场合,态度要恭敬。

2、泰国人视头部为神圣之地,因此不要随便触摸别人的头部。不要用脚指人或物,特别是脚底不要直冲着佛像。 也不要用脚开门关门。 递东西时用右手,不宜用左手。

3、泰国人非常爱清洁,随地吐痰、扔东西被认为是非常缺乏教养的行为。泰国人还非常注重卫生间的整洁,因此无论外出还是在酒店,都应注意保持清洁。

4、公共场合男女不应过分亲热。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泰国男女在公共场合边手牵手的都很少。

5、泰国人大多彬彬有礼,很难看到有人大声喧哗或者吵架,因此说话时应压低嗓门,无论发生了什么,不要当众发脾气。

6、泰国禁赌,即使在酒店房间里也不要打牌或打麻将。

泰国人见面时一般不握手,而是行合十礼,并互道一声“沙越里”(泰语音译,意思为“安乐吉祥”)。合十的双手举的越高,表示对对方越尊重。

行礼时双手合掌,十指并拢,臵于胸前,手掌尖对鼻尖,微微低头。晚辈见长辈时双手举至眼部,平辈相见举到鼻部,长辈对晚辈还礼时至胸前。

地位较低或年纪较轻者应先行礼。当一方致意时,受礼者应还合十礼。泰国人告辞时也互致合十礼。

现在泰国政府官员、知识分子见面时常握手问好。

日常礼仪 •习惯以¡°先生¡±、¡°小姐¡±称呼,常为表友善和亲近,不习惯称呼其姓,而习惯称呼其名。

•泰国人颇有涵养,讲究¡°温、良、恭、俭、让¡±。 •讲话轻声细语,举止温文尔雅。 •¡°微笑之国¡±。

日常礼仪

•泰国平民遇见王室成员或高僧,须行下 跪礼,而王室成员和高僧则不须还礼; •行人从坐着的人身边经过时,要略微躬身,以表示礼貌; •用手抓食,冰茶

长者在座,晚辈应坐地或蹲跪,头的高度不可超过长者。

习俗禁忌

• 门坎忌 到泰国朋友家中做客,进门时要小心跨过门坎,万万不可踩着人家的门

坎。泰国人认为门坎下住着神灵,断不可冒犯。

• 红色忌 在泰国,人们用红笔将死者的姓名写在棺木上。因此,泰国人忌用红笔

签名,认为红色是不吉利的。

习俗禁忌

• 鹤、龟忌 鹤、龟的图案在泰国是不受欢迎的,泰国人忌讳这两种动物以及印有其形象的物品。鹤被视为“色情”鸟;龟则被视为男性“性”的象征。 • 发怒忌 泰国人讨厌在公共场所勃然大怒的人。在社交场所大发脾气的人、常常会失去友谊; 在商务活动中容易发怒的人,往往会丢掉生意。 • 花忌 茉莉花,在泰语与“伤心”发音相似

• 言语忌 数字忌 喜欢数字“9”, 泰国人喜爱红、黄色,禁忌褐色。

• 习惯用颜色表示不同日期:星期日为红色,星期一为黄色,星期二为粉红色,星期三为绿色,星期四为橙色,星期五为淡蓝色,星期六为紫红色。 • 过去白色用于丧事,现在改为黑色。

泰式美食受欢迎的程度,可由分布在全世界各大都市泰国餐厅的庞大数量得到见证。于是,许多已尝过泰式饮食辣、酸、及甜味特色的游客,来到这里之后都想亲身体验发 。大部份泰国人正餐中都是以一大碗米饭为主食,佐以一道或两道咖哩料理,一条鱼,一份汤,以及一份沙律(生菜类),随各人的喜好以任何先后次序吃都可以,餐具则是叉子和大匙。餐后点心通常是时令水果或用面粉、鸡蛋、椰奶、棕榈糖作成的各式甜点。 泰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菜肴。举例而言,南方的食物则是深受马来西亚的回教式风味影响,且有各种生猛海鲜供配搭。而国内普受欢迎的有:脆米粉(mikrop)一种用虾、猪肉、蛋及甜酸酱合炒的米粉、)、椰汁鸡(Tom Kha Kai-鸡汤加柠檬与椰奶)与辣牛肉沙律(Yam Nua)。

餐饮礼仪

• 泰国人不喝热茶,而习惯在茶里放冰块,成为冰茶。

• 用餐时,泰国人习惯围着小圆桌跪膝而坐,用手抓食,但现在有用叉子和勺子的。 • 泰国的饮食以稻米、蔬菜为主食。泰国人最爱吃民族风味的“咖喱饭”(它是用大米、鱼肉、香料、椰酱及蔬菜等烹制而成的)。

• 泰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 注重 讲究菜品要鲜嫩,注重风味特色。

• 口味 一般口味中喜咸,爱辛辣味。

• 主食 以米饭(糯米)为主食,面食吃的不多,对水饺和汤面也感兴趣,乐于吃小蛋糕及干点心。

• 中餐 喜爱中国的川菜、粤菜、京菜、沪菜。

• 水酒 喜欢啤酒、葡萄酒;爱喝矿泉水、桔子水、橙汁、咖啡、可乐、牛奶等;尤其喜欢喝冰茶(红茶)。

泰人的婚礼中,先后要举行戴双喜纱圈、洒水、拜祖宗神灵、铺床、守新房和入洞房等仪式,整个婚礼才算结束。

新郎新娘房中摆上佛像及国旗,挂有泰国国王王后御像。新郎新娘身穿结婚礼服,新娘多穿白色礼服,禁止穿紫色衣服,不然将会成为寡妇。洒水前,新人首先点香、拜佛,然后双双坐在准备好的矮榻上,头部朝向星相家规定的方向,大多朝向东方。新郎坐在新娘的右侧,伴郎伴娘坐或站在新人后面。新郎新娘双手合掌向前伸出,准备接受洒水,下方放有接法水的盆。洒水仪式的主持者,首先为新郎新娘头上戴上吉祥纱圈,然后,将法螺水洒在新郎新娘的手上,祝愿新婚夫妇相亲相爱,白头偕老。接着参加婚礼的客人依次上前为新人洒水祝福,最后由亲戚洒水祝福。长者为新人拿去吉祥纱圈,结束洒水仪式 仪式结束后,仪式主持人分发一些小礼物给客人留念。并请新郎进入室内,女方父母将白布铺于室内中间,并摆上椰子酒和拜神布。新郎点燃两支蜡烛,两支佛香,然后与新娘一起礼拜祖宗神灵。礼拜时,新郎举右手与新娘举起的左手交握,跪拜祖宗神灵三次。三拜祖宗后,新郎还要跪拜女方父母及女方长辈。长辈接受跪拜后,要祝愿新人幸福,并赠送礼物。

铺床仪式又称摆枕仪式,大多在新婚洒水仪式的当日晚上进行。新娘请来铺床的一对夫妻必须是儿女双全、有身份、德高望重的恩爱夫妻。铺床人要为新郎新娘扫床铺、铺被褥、摆枕头、挂蚊帐。由新娘准备一只冬瓜、一只白猫、一块研药石、一口锅、锅里面盛满香水或清水,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包成包的绿豆、芝麻、稻谷及彩礼等。由铺床人将这些东西放置在新人床铺旁边。这些东西都有寓意。清水、瓜果象征新郎新娘心灵纯洁、冷静。研药石比喻恩爱之情深重。绿豆和芝麻象征日后事业发达,并表示自此与父母分开,独立生活。白猫则为新家捕捉老鼠之用。然后铺床,夫妻在新郎新娘床铺上躺一下,妻子躺在左面,丈夫躺在右面,并且要躺着互相交谈,内容是祝新郎新娘幸福,白头偕老等。至此,铺床仪式即告结束。

双喜纱圈,又叫“吉祥纱圈”,是用纱做的两个纱圈,如同碗口大小,另有一条圣纱连接两纱圈和圣水钵,再通向参加婚礼的每个和尚的手。双喜纱圈要在行洒水礼前,由婚礼主持人或双方的长辈分别戴在新郎新娘的头上。泰国人认为圣纱经和尚念过经或符咒后,将产生一定的法力。按泰人习惯,如果先脱新郎的纱圈,预示将来丈夫掌握家庭大权;如果先脱新娘的,则妻子掌大权。

接着进行新郎守新房和送新娘入洞房仪式。铺床仪式结束后按习俗,新郎需单独守新房数日。傍晚,新娘要为新郎送替换的睡衣一套。新郎守洞房为三夜、五夜或七夜不等,直至送新娘入洞房的良辰吉日。届时,由新娘父母或铺床夫妻送新娘入洞房,交给新郎,并教导新娘要忠诚丈夫,夫妻要相亲相爱等。现代泰人结婚程度简化,多在一日内完成,故新郎不再守新房。

中国的春节、泼水节、火箭节、佛诞节、农耕节、水灯节、守夏节、国庆节、九皇斋节、佛日。今天最主要介绍的的是泼水节、水灯节、九皇斋节。

泼水节:每年的4月13日,是泰国的泼水节,泰国泼水节又称“宋干节”,历时三天,是泰国的重要节日。泰国泼水节代表着清除所有的邪恶、不幸和罪恶,并怀着一切美好和纯净开始新的一年。同时泰国泼水节也带动了泰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水灯节:在泰国的传统节日中,最美丽的应该是“水灯节”(Loy Kra Thong)。如果说从4月份的“宋干节”,可以看出泰国人在“水战”中的疯狂,那么每年的11月份的“水灯节”,却充分体现着泰国青年男女旖旎的恋恋风情

九皇斋节:每年

九、十月举行,一连庆祝九天。在九皇斋的九天九夜里,九皇斋的信徒,都改吃素食,停止娱乐活动,并在市内的五座主要佛寺举行各种庆祝仪式。街上摆满各种斋物贡品和食品,上面插著一根黄旗,或贴满写有“清斋” 字样的黄纸幅,供善信脱下艳丽的服装,穿上洁净的白衣白裤,诚心斋沐,到佛庙进香,礼拜九皇礼佛,以祈求合家吉祥平安,诸事顺利。庆祝仪式到最后一夜达到高潮,仪式从午夜开始,一直通宵达旦。

除了在皇家宫廷的建筑外,还可以在佛教的所属物——宝塔和寺庙看到泰国的古典建筑。借鉴印度、中国和缅甸等国的建筑艺术,泰国人民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多层屋顶、高耸的塔尖,用木雕、金箔、瓷器、彩色玻璃、珍珠等镶嵌装饰。在阳光照耀下,这些建筑物发出灿烂的艺术之光。

上一篇:余光中诗歌范文下一篇:会计软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