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2024-04-30

高校思想政治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根据地, 在现阶段,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独生子女的入学数量持续增加, 贫困学生的比例上浮, 外加上校内外的一些压力, 导致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南开大学曾就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展开深入的调研, 从调研的结果来看, 心理状况十分健康的学生所占比例为7.474%, 绝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 超过25.26%的学生在心理方面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包括适应性、人际交往、情感以及学业压力等。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 应该对大学生心理现状予以重视, 并根据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身心状况规律开展心理教育, 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长足发展, 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

1 高校开展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一)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误区

在过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政课程授课的方式进行, 教育的方法也比较单一, 这就使得教育的成效不够理想。具体来说, 就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时, 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较为重视, 但对心理素质的关注程度却相对较低。高校通常的做法就是引导学生去对自然以及社会进行观察, 以期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基本的认知, 然而学生在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出现问题之时, 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 这就说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以及自我调节能力并不是很高的。而且学校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予以检查之时, 心理健康并不在检查范围之中, 且在高校学生活动中, 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活动也是少之又少, 所以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之时, 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 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

学生进入高校就读之时, 其生理特征已经较为成熟, 然而心理的成熟程度相对较低。此外, 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是相对较高的, 而95后大学生又是高校学生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成长于网络时代, 思想也有着个人的特点。外界环境一旦出现变化, 学生的心理也就会随之出现波动, 从而形成具有一定个性特征的心理环境。

(1) 智能发展达到高峰。有了一定知识积累的大学生更善于遵循逻辑的规律, 思维过程符合客观事物的逻辑顺序, 思维的首尾一贯, 有条理, 清楚;善于从广泛的范围内观察问题, 全面地思考问题。

(2) 适应能力得到强化。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之后, 环境的变化对学生的影响响度较大。而大学校园具有显著的社会性, 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其中, 其适应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强化。

(3) 情感变得更为丰富。进入高校之后, 大学生的生活独立性会逐渐变强, 社会性也会逐步形成起来。且大学生有着自身的情感, 这种情感还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变化, 最终会变得更为丰富;同时, 大学生也存在感情变化快, 依赖程度也相对高的特点。

(4) 有着显著的批判思维。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是较为积极的, 而在接受相关信息之时, 还会将自己的想法也融入其中。其对社会的认知也有着明显的个人色彩, 批判思维是比较强烈的。

(三) 心理教育地位的变化

随着入校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发生变化, 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也越来越重视。在网络环境成长的一代, 其存在许多共性,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 应在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 将心理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与生活中。高校中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员以及增加思政工作者的心理方面技能培训,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业化建设, 从而增强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目前,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多是通过思政课程、专题教育、主题活动以及报告、讲座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 希望学生能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 期望学生对人生、社会的认知能够和大众认知是相吻合的。但是, 在思想教育过程中, 还存在“粗放式”的教育, 没有针对大学生群体中的差异性, 制定具有针对性、体现科学性的分类指导方案, 尤其是针对一些特殊群体的学生;在教育的方法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兼顾到社会的大需求以及学生个人的小需求, 在进行思政教育时, 大学生心理的受关注程度是相对较低的, 因而也就无法及时察觉大学生心理的变化, 心理矫正的相关工作也就无法落实到位。

3 正确认识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一) 心理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 希望通过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 个人的道德品质能够有切实的提升。而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 如果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融合起来, 则可使得思想教育中的一些缺陷得以弥补。这样一来, 大学生的情感、认知以及意志等方面就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心理会变得更为健康。在这个基础上展开思想政治教育, 其效果自然就会得到切实保证。

(二) 心理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

人的思想道德观念、行为认识能力都是建立在健康的心理基础之上的。对于高校而言, 在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先是要对学生心理予以切实关注, 若具有正常的理智与思维, 能够适应大学生活且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继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更具实效性。但若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如自我封闭、人格扭曲等现象, 就会失去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自我的基本条件, 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从这个层面来说, 高校先要切实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在夯实了心理基础之后, 再展开思想政治教育, 效果自然就会得到保证

(三) 心理教育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树立榜样、思想引领等方式来促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道德水平, 但是此种教育方式带来的实际来看, 其并不能够使得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 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也并不是很理想, 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是相对较低的。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方法, 使得教育的实效性得到切实提升。通过这些心理相关的方法来展开思想政治教育, 可使得教育的实际成效有切实的提升, 同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显著的创新特性。

4 加强高校心理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 借助专业心理辅导团队, 做好心理问题的防控

一是合理利用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力量。作为朋辈心理咨询员具有时间和空间的优势。朋辈心理咨询员均与在校生朝夕相处, 能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学生, 及时上报学院以及学校做好干预措施;二是建立心理访谈室。目前高校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不太愿意与自己平时比较熟悉的同学、老师吐露自己的问题, 这时可以借助心理访谈室平台倾诉心理问题;三是加强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心理专业水平。作为一线的思想政治辅导员, 是最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贯穿于思政教育的过程, 并且在学生出现问题是能够给予精准的帮扶,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做好干预与防控。

(二)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积极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大学生的课业压力并不是很大的, 可支配的时间也相对较多, 很多学生会利用这些时间来展开一些社团活动。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 应将心理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可以通过微信、QQ等线上形式加强心理教育的宣传;同时, 线下可依托班级、学院或是学校的平台举办些特色心理团辅、心理沙龙、广场活动等。

(三) 利用新媒体技术, 拓宽心理教育渠道

在当前时期, 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是较为广阔的。高校在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之时, 信息网络技术也是能够发挥出很大的作用的, 可使得教育的途径变得更为多样。在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时, 心理教育也必须要纳入其中, 确保两者能够切实整合起来。心理问题大多具有个人隐私性, 很多心理问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若通过新媒体等网络进行交流时, 学生就无须隐藏自己, 能够将最真的想法表达出来, 这样就可使得大学生有释放自我的渠道。更为重要的是, 教师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出现的波动有切实的把握, 进而展开深入的分析, 此时所进行的引导就会更具针对性。通过网络还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融合为一体, 而且教育的方式也会更贴近大学生的内在需要, 大学生的心中能够对这种教育方式产生认同感, 这样一来,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就会大幅的提升。

5 结论

由上可知, 高校在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之时,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 这两者的联系十分紧密的。因此必须要将这两者予以有机整合, 使其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继而构建起十分健全的心理教育体系, 这样才可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得到保证, 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心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误区以及目前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身心的发展规律, 表明在进行高效思想政治教育, 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际, 将心理教育的方法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同时,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对于心理问题学生做好提前预防以及精准帮扶, 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精准帮扶

参考文献

[1] 欧阳丹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分析[J].今日中国论坛, 2013 (07) :13-14.

高校思想政治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 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 “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

人文关怀, 就是对人的关怀。从历史语境来看, 欧洲历史上的人文关怀始于古希腊时期, 在古希腊人那里, 人文关怀的核心精神就是尊重人, 尤其是关注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14至16世纪出现的欧洲文艺复兴, 在反对中古时期繁琐经院哲学的旗号下, 以复古的姿态重新彰显了人文关怀的价值。在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里, 也同样闪烁着人文关怀的光辉, 例如, 春秋时期的孔子目睹礼崩乐坏, 社会的政治和伦理纲常失序, 提出了“复周礼”、“行仁政”的思想, 希望能在乱世中拨乱反正, 以求恢复世间的安定与昌盛, 人们生活的幸福与安康。孔子还讲, “仁者爱人”, 这些都包含了深切的人文关怀。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我们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也因此成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根本指导原则, 我们的一切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展开。其实,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更饱含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期望和对人类深切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最重要的就是对人的自由的尊重。从人类的产生来看, 有了语言, 才有了真正的人, 因为是语言让人产生了自我意识 (有了语言就有了思考的需要) , 而思考必然让人产生自我意识, 并且认识到自由思考的重要性, 因为语言产生的目的是用来交换思想的, 没有个人意识的思想不叫真正的思想, 也不值得交换, 而这种个性化的思想必须要以自由作基础, 所以我认为对人的自由的尊重是最基础也最为重要的, 没有对人的自由的尊重也就没有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理想等上述一切事物的尊重。

人文精神一方面表现为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 引导人们去探索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社会层面的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民族的共同理想、共同价值观等, 这些又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支柱。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在对人文科学的广泛学习理解和继承中领悟而来的, 因此, 在大学教育中, 应增加人文科学的学习内容;学科设置不能过分市场化、功利化;应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的学习机会, 使人文科学的学习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纽带和桥梁。这体现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2 心理疏导是人文关怀的表现形式之一

要想准确理解心理疏导的概念, 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是从医学角度来理解, 这是它的最初本源。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人们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来达到消除症状, 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二是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来理解, 这应该是它的一种外延。就是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 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 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 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和清除思想障碍的目的。

心理疏导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来讲, 它体现的是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 是人性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是满足人类个体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的一种科学做法。在十七大报告里首次明确提出, 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 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有较高的说服力、较强的影响力, 同时也要求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深入调整,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 由此导致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 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增加, 从而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 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 对象是人, 其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人文关怀是关心、爱护、尊重人;心理疏导是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通过解释、说明、沟通等方式, 疏通人们的心理障碍。人文关怀侧重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 心理疏导则侧重解决人们的心理障碍问题。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帮助人们解除思想困惑、疏导情绪, 有助于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平衡。

3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实现路径

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呢?第一,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 但他们往往团结协作精神欠缺, 集体观念、奉献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较为淡薄, 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 个人中心主义表现较为突出, 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比较严重。第二, 当代大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时代、关心发展, 但在观察社会问题时往往有主观性、片面性, 而缺乏客观性、辩证性。第三,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面临着人际关系、前途命运和两性情感三大苦恼。

基于上述情况,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是十分必要的。首先, 要不断优化校园环境, 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和谐氛围。愉悦宽松的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我们要不断创建高品位的校园物质环境, 如充足宽敞的教学大楼、设备齐全的实验室、资料丰富的图书馆、居住舒适的学生公寓以及优美的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等, 为陶冶大学生情操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 不断陶冶大学生情操, 培育高尚的人格;要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有机结合, 建设宽松、协调、体恤、包容和有序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其次, 要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育大学生健康和谐积极的心态。要引导大学生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对待人生、工作、生活和学习, 树立公平礼让、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 建立兼容并包、尊重差异、团结协作的人际环境和氛围;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 相互坦诚, 平等交流, 真正了解学生的愿望和要求;要始终坚持以诚相见, 尊重学生, 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此外, 要密切关注大学生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 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我们要充分关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情感以及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努力创造让每个大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 促进大学生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发挥;要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精神境界, 完善自我人格,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志向和目标;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针对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切实做好学习、成才、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和规划工作, 不断降低大学生就业风险, 为培育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提供良好条件。

最后, 要努力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 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和谐发展。要建立健全校园舆情汇集反映研判机制, 加强对大学生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 完善大学生心理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 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演变, 使大学生在润物无声和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和人际和谐。要建立健全信息上下沟通机制, 学校领导要完善定期例会制度, 校院领导要定期接待学生、深入基层。此外, 教师要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摘要: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内涵的梳理和辨析, 分析了现阶段在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特点, 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建设性意见。

高校思想政治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互联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 从衣食住行到思想领域的塑造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第3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 我国网民中学生占比达到25.1%。学生群体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其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思想尚不成熟, 网络时代不断冲击着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考方式, 影响着其心理发展变化、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确立以及行为模式的选择,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科学地引导舆论走向对于大学生的意义十分重大。

高校作为年轻人的聚集地, 他们有源源不断的求知欲, 乐于接受各种新思想, 对于社会热点事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善于运用各种新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他们又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习惯于用感性思维来看待问题, 加之网络的相对匿名性也容易弱化他们的道德责任感, 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更容易丧失自己的判断, 成为网络舆论中推波助澜的一份子。同时高校是立德树人、授业解惑的地方, 是精神产品和先进文化的生产地。高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引。因此, 加强高校舆论引导工作,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就要深入开展新闻观教育, 引导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二、新媒体时代舆论传播的主体和途径

舆论的传播主体类似于传播学中的传者, 也是信源。它位于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位, 是主动将信息传递给第三方的人或者媒体, 是整个传播活动得以开始的的首要条件。传播主体不仅决定着传播活动的开端, 也决定着传播内容在质量和走向的差别。高校舆论的传播主体通常有三个:高校的官方主体、民间主体、第三方主体。

高校的官方主体在传播活动中最为审慎严谨且具有发言权, 能够引导舆论走向。高校在公众心中的一般印象是精神内容的生产者, 是自由之精神的产生地。所以高校在承担教书育人职责的同时, 也是一种道德和科学的标杆, 相较之其他传播主体, 高校的官方信息通常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能够得到受众的信服, 在学生中拥有较高的话语权。但是如果高校官方主体传播出现阻塞、发布不及时、刻意隐瞒等情况, 则可能会引发更多的“次生灾害”。

民间传播主体是在官方信息传播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的情况下, 或者官方消息不透明时, 在各方传闻或者疑似正确消息的引导下而自发产生的传播主体。新媒体时代的民间传播主体显得更加多元化, 也更具主动性。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更加便捷, 信息的实时传播成为可能,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交互进行, 使传播内容在速度、广度、深度上得到拓展。民间传播主体可以是为获得关注并希望成为新媒体中的舆论领袖的知悉内情的工作人员, 也可以是专业的自媒体平台, 甚至可以是获知相对片面消息的个人。

第三方传播主体通常是指在参与建构事件本身的传播主体, 是事件的亲历者, 也可以是为扩大事件、人物的影响达到聚集人气、谋求利益的目的而有意进行的非常规的传播行为, 也就是事件的制造者, 它是最具有发言权的传播主体。

两种传播途径就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新媒体在高校舆论传播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信息的海量多样, 受众指向明确、定位精准, 发布、接收信息不受时空限制, 在时效性上优于纸媒等传统媒体。但是传统媒体也有新媒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传统媒体周期性较长, 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内容进行求证, 所以其准确性往往更高, 能够减少舆情发生裂变的可能性, 对舆情的宣传更精准, 效果更佳。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规律

高校在处置舆论事件过程中, 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规律对舆论引导大有裨益。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心理规律所揭示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针对高校学生这一群体而言, 有指导意义的有以下规律:

(一) 心理合力规律

所谓心理合力规律是指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互为条件, 双向互动, 最终形成合力, 形成最终结果的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 教育对象处于主动地位, 但二者的作用不可能单向发挥, 教育者的主导地位需要教育对象的配合下才能实现, 同样, 教育对象的主动地位需要教育者的有效引导才能积极发挥, 二者相互配合, 才能形成正向合力, 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 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又称矛盾选择定律。道理很简单, 当一个人只有一块手表, 可以知道时间;但如果拥有两块或者两块以上时, 并不能提供更准确的时间, 而一旦出现指示不一致, 反而会制造混乱。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则提示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 要坚持一元主导与包容多样结合的规律。这也与管理活动中强调的单向领导不谋而合。所谓包容多样, 则是指继承, 借鉴古今中外政治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有用经验, 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替他思想文化成果。

(三) 心理“场”规律

所谓心理“场”, 是指不断重复, 营造某种氛围, 使教育对象的思维和行为在这样的“场”氛围中不断的被正向指导, 从而达到预期教育结果。人的思维和行为, 不停的重复就会被断的加强, 从而使不断被重复的东西在一个人的潜意识里变成现实。“众口烁金”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因此, 这一规律启示我们,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 不可能一蹴而就, 人的思想的转变, 本身就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 要不断重复, 并反复实践, 从而使正确的道德观念深入教育对象的内心。

四、高校舆论引导的策略

高校网络舆情泛化有很大破环性, 其正面泛化主要是作用于高校, 而负面泛化却作用于整个社会。高校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日常工作之外, 还应有处理突发舆论事件的能力。

(一) 建立科学完善的舆论引导体系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 通过大数据手段进行信息挖掘、分析、监测, 及时发现互联网领域中的思想变动, 情绪反应常以及常态下隐含的不良问题, 在问题衍生之前进行处理, 不拖延、不堆积。

借鉴城市管理中采用的网格, 对学生社区进行网格化管理。所谓网格化管理指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 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 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在社区内设置网格员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 进行网格文化的建设, 处理突发紧急事件, 做好上传下达的沟通工作。

多渠道多方式地贴近学生。如定期开展老师与学生的联谊会、学生代表大会、座谈会、交流会等, 多种渠道多方式考察学生在校生活中的价值观养成、思想变动, 及时沟通解决困扰, 疏通疑惑, 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 学校应加强校媒及自媒体的的监控管理。对各种论坛的信息分析并及时予以引导, 保证正确的导向。搭建有权威、有影响力的校媒品牌, 培养一批导向正确、专业有素的媒体团队, 使其在危机事件发生后能成为学校声音的放大器, 能够最快地还原事实, 提供真相。成立专人负责小组, 加强人员培训, 进行专业队伍的搭建, 完善舆论引导预案, 兼具科学性与灵活性。

(二) 把握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一是要及时准确回应。不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回应, 要在掌握全部事实的前提下, 在各方利弊权衡清楚的前提下进行事实澄清, 在恰当的时间及时将真相完整地反馈给受众。二是要相信互联网的自净能力, 让各方信息在自我力量的角逐中进行事实还原, 随着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不断提高, 他们会对自己关心的事产生极大的关注, 并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掌握的信息进行事实补充和还原。三是应加强教职工队伍的建设, 在使用媒介时注意自身的标签, 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正面的形象影响人, 不过激、不失范。

综上所述, 高校应重视舆论危机及舆情泛化的危害, 高校学生是互联网的主力军, 在新的历史时期, 更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高校网络空间的治理, 营造高校良好的氛围。

摘要:移动互联的不断发展为公众接触互联网提供了便利, 人们既是互联网的使用者也是互联网中内容的生产者,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爆发, 产生了许多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及信息, 这对信息的核实和真实性确认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质和量的变化对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探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利用心理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规律,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 迟学芝.网络舆情下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J].青年记者, 2014 (10) :96-97.

[2] 季为民, 叶俊.论习近平新闻思想[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 (4) .

[3] 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211.

[4] 季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担当[N].光明日报, 2017-12-11 (13) .

[5] 谢芳.新媒体环境中高校构建新闻舆论生态的路径[J].青年记者, 2017 (7) .

高校思想政治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1 针对学生强烈渴望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接受活动的实际, 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力机制包括以大学生“接受”需要为核心的内在动力系统和以社会主义发展需要为核心的外在动力系统, 两者有机结合共同推进接受活动。所谓外在动力, 也就是以社会需要为接受的动力。正是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面前, 我们的大学生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灌输与引导。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动力是个体不断要求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升华自己思想道德境界的精神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 任何一个活动的发生和发展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而是与一定的“需要”相联系。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有某种缺乏而力求满足的一种内心体验、内心状态, 是促使活动发生和发展大原动力。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它表明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 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1]离开了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接受活动就不能有效进行, 实效性就差.我们在发挥外在动力作用的同时, 注意挖掘和培养内在的潜力就会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青年学子大部分都渴望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抓住这个心理, 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说明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他们自己的需要, 从而端正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 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1.1 从考研这个实用性角度阐述学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

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是事实, 为了一份好工作, 很多学生选择考研以“曲线救国”, 虽说学历并不等于能力, 但高学历大多数情况下是进入这些好单位的敲门砖, 所以, 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选择考研, 而考研的成绩又并不尽如人意。笔者曾对我校1000名考研学生做过调查, 回收问卷800份, 其中没考上的520个 (65%) , 这520人中有190人 (36.5%) 是政治单科未上线。以上事实说明考研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成绩理想与否, 政治成绩理想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重视与否, 要想考上必须重视。

1.2 从成长成才这个角度阐述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

正反经验证明, 智育搞不好就出次品, 德育搞不好就出废品。江泽民同志说过:“要说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当前,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好的, 但也不能否认有少数大学生也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心理素质比较脆弱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得到及时解决, 可能影响大学生整体的健康成长。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现实和各种风浪面前, 保持清醒头脑, 促进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打下坚实基础。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绝不是简单推理且有事实证明。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调研时, 作为调研对象的一部分, 专门安排高校毕业生的座谈, 参加座谈的同志在不同岗位, 有着不同经历, 但都有一个共同感受, 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有的可能过时, 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却可以受益终生。[2]大学期间系统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要想健康成长, 必须学好。

1.3 从方法论的角度阐述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学好它

任何一门学科要学好必须要以老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例外。阐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科学, 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要读懂并运用好它并非易事, 要仔细听、认真学, 才能学好。然后选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案例来诠释思想政治理论,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并不“假、大、空”, 离他们的生活很近能满足他们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学好它有必要。

2 针对学生求娱、求新、求异心理,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2.1 注重教学内容的新颖化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体系中, 选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新鲜案例根据科目的不同, 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它, 挖掘它深层次的内涵, 加强课堂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化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离他们并不远, 这门课在新时代仍然有它的生命力, 就像“老歌翻唱”、“老树发新芽”, 我让它枯燥的理论灵动起来,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教学相长, 让学生觉得耳目一新, 原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有这么大用处!居然用起来这么有趣!让它的内容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散发着时代的气息, 很“时尚”, 能起思想指导作用, 它是一门科学, 值得一学, 从而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 增强学好的信念, 也符合党中央提出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指导思想,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2.2 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信念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 要认真引导大学生研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原著以及胡锦涛的讲话精神, 理解其精神实质。同时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 改革教学单一模式, 组织学生上好社会实践课, 做到课堂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以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为主, 同时结合参观、座谈、电教、讨论、演讲等方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加强德育实践, 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可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到企业、开发区进行参观或调查, 在此基础上撰写有关调查报告;《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可根据各专业情况, 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满足学生求娱、求新、求异心理,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2.3 注重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现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特点、方法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任务, 利用计算机处理的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多媒体素材, 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研发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电子教案等软件, 实现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常用的有P o w e r P o i n t、Authorware、方正奥思等软件, 它们能实现教学“通用型”多媒体课件的要求, 满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样化教学的需要, 适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件的开发平台, 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这样增强了这门课的教学效果。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2.4 注重教学风格的独特化

教师要大胆创新,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采用研究式、参与式、启发式教学,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幽默风趣语言, 活跃课堂气氛, 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增强教学效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3 针对学生爱美、求美心理,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人们因爱美而追求美, 因美而愉悦。美的语言能感人肺腑;美的行为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美的形象使人心情舒畅;美的人格能打动人的心灵;美的学术魅力塑造人的灵魂。把美育渗入课堂教学中, 即把教师高尚师德的内在美、外在的形象美、授课中的语言美、书写中的板书美以及教学姿态美融入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美的享受、美的追求, 既能提高学习效率, 又能铸造美的品德。特别是美的学术魅力和美的人格, 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意义重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对教学的认识, 加深对事物的认识程度, 加强理论修养, 提高学术水平, 铸造自高尚的品格。做到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在学术魅力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深厚的政治理论素养, 过硬的专业素质, 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 能够戒除学术浮躁, 甘坐冷板凳, 全身心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 学术思想不断创新, 这样才能打动学生心灵。在人格上,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工作中, 一切都应当建筑在教师人格基础上, 因为只有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 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能够形成性格。”古代就有“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的古训, 我们要有那种“超越自我, 超越世俗, 超越物欲”的人格理想, 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来让学生脱胎换骨。[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了深邃的学术魅力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就能积极影响自身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认识、决策、实施的心理过程, 大学生的心理是可塑的, 它必能对大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产生持久地的影响。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做到言传身教, 既做真理的传播者, 又当真理的实践者, 并通过自身良好的形象去感召人、激励人, 才会使广大学生对其产生敬佩感和信赖感, 用这种心理磁石, 可以吸引学生自觉地接受老师对他们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于针对学生心理,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时代在变, 学生的心理也在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也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如何准确抓住新时期大学生心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格外重要。当然,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 方法是多样的。如何做到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和总结。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 不辜负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全方位多角度地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力求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争取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针对学生强烈渴望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求娱、求新、求异心理;爱美、求美心理来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教育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修订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327.

[2] 李卫红.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扎实工作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增刊) , 2007:4~5.

高校思想政治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相比之下, 思想政治课程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的比较多, 与很多采用多样教学形式的课程形成鲜明的反差, 自然学生对枯燥的思想政治课程没有多少好感, 甚至会产生较强的抵触心理。

但是值得引起老师和学生注意的是, 高等学府里面的政治课程不同于中小学, 已经上升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学阶段, 在整个高校的教学课程中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那么本文就各高校对思想政治课程消极懈怠的这一现状, 追根究底的分析原因, 并且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方案。

一、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消极懈怠的原因

(一) 对政治课程已经产生厌倦的思维定式

传统、枯燥的政治教育内容, 加上单一的教学形式, 还有学生之前应试教育产生的排斥, 使学生在大学里对政治课程实在喜欢不起来, 已经对政治课产生了一定厌烦的思维定式。甚至有些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小学上了那么多政治课, 现在还要继续上政治课。

(二)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排斥

几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荐,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成果也有了质的飞跃, 大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有了逐年递增的趋势。

但是, 这是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结果。不可否认,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材上面, 很大一部分突出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的成就。但是关于这些课程的内容, 学生早已经在中小学生的课程里被要求背的滚瓜烂熟。常规来讲, 相信无论是谁, 大学、中小学教材频繁的进行“唱赞歌”似的教育, 都会对课程产生排斥的心理。并且, 老师们传授的内容往往也不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 更多的是根据教学的要求来, 而不会根据教学的需求来。

(三) 带着是否实用的心理看待政治课程

随着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 不少大学生在学校就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态, 对于毕业后就业有帮助的课程就多花点时间, 像思想政治课程, 觉得实用性不强, 自然不会重视。有些同学也知道, 像思想政治、还有哲学一类的课程有利于自己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但是学生最关心的还是能不能在自己找工作的时候, 所学的课程能不能提升自己的价值。

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 自然对思想政治课程也不会有太多的热情, 间接的甚至对国家大事和民族的兴衰也漠不关心。他们认为, 与其将时间花在思想政治课程上面, 不如多花点时间学习专业课程, 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为自己以后考取相关的证书做准备, 这样在日益增加的就业竞争中也能站稳脚跟。

(四) 政治思想的缺乏, 不利于正确三观的形成

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一个大学生成熟的标志。但是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对于社会的各种现象不能准确的判断, 往往会产生随波逐流的现象, 甚至有些不良的政治思想和传媒机构不恰当的传播信息, 导致学生对历史和政治不能理性化的认识。只看到历史的倒退和政治上的腐败, 而不能清醒的认识到政治改革造就现在中国的辉煌盛世。

甚至有些同学认为当代政治只是腐败、争权夺利的代名词, 产生非常严重的政治悲观主义, 这样下来, 自然很难对政治产生兴趣。

还有些学生对西方开放、民主的政治制度盲目崇拜、觉得以美国为首的自由、民主是将来治理国家的样板。面对很多西方制度, 我们不可否认, 他们有自己的优势, 但是也应该考虑中国国情, 一味的崇尚国外的政治文化是政治思想不成熟的表现。

(五) 纸上谈兵多于脚踏实地

上述说到的学生多受务实心理的影响, 不会过多关心国家大事, 自然也就不会考虑到自己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自然也不会有“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担忧。

但是, 很多大学生对待国家时事也经常做出评价, 那种慷慨激昂的愤青态度通常只会出现在贴吧、论坛, 通过虚拟空间进行情感宣泄, 却不愿意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更别提行动了。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吸引力的方法探究

通过上述的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无论是通过哪种形式唤醒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真正的关注和思想政治课程的热情, 还是要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

了解学生真正的内心世界, 了解他们需要的思想政治课程是什么样的, 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转变对待思想政治课程的态度。

(一)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转变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专注的是课本内容的指导, 但是只专注于课本内容的话, 对学生来说过于枯燥、乏味, 而且课程中经常会有记忆、背诵的知识点, 没有理解的死记硬背只会让学生的压力倍增。政治课程中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只有把课本的内容与实事政治相结合才能产生新的升华, 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才会更加丰富。教材只是老师上课的工具, 真正能让学生理解, 领会的内容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知识。

(二) 对于课程中的理解程度都是不一

样的, 作为老师不应该放弃每一位同学, 根据学生实际的接受情况和理解能力展开对应的指导。

并且, 可以根据各班级、各年级开展辩论赛、政治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课外活动, 甚至可以不局限于学校的教学, 带领学生去相关的社区、福利院还有大型工厂进行参观、学习, 让学生的政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 突出网络优势

使用互联网上网的群体中, 很大一部分都是大学生, 他们本身具有可支配时间多、对于未知的事物有探索的欲望的特点, 所以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那么我们应该思考的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国际政治事件的讨论中, 从而激起学生对政治课程的热爱。1.首先, 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搭建网络政治教育的平台, 也可以用当下比较受欢迎的网站、微博、贴吧, 微信公众号等方式, 实时发布最新的政治信息, 吸引学生关注、浏览, 还能与学生积极的互动, 讨论最新话题。2.政治老师们也可以在课堂以外建立新的课堂, 开通个人的博客, 微博等账户, 引导学生关注, 还可以积极发布一些学生比较关注的讯息, 穿插政治知识的普及。让这些新兴的社交媒体唤醒学生的政治思维, 激发他们的政治兴趣。值得注意的是,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大学生上网还需要引导和强调其利弊, 不能一味的鼓励学生上网而不注意上课的效率, 网络只是辅助学生政治课程的学习, 学习的重点还是在课堂上面。并且由于网络的开放性, 很多评论、言论都不会受到限制。我们应该强调的是正面、积极的参与, 而不能带着个人色彩或者满满的负能量发表一些过激的言论, 影响网络环境。

三、结束语

近年来, 该如何提高高校政治课程的吸引力, 强化校园政治建设, 是很多学校一直在摸索的道路, 但是我们应该直面政治教育中的漏洞, 根据各高校实际的情况, 不断地提升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吸引力, 唤起他们对政治真正的热爱, 并且将这样的热爱转化到爱国的情怀中, 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 学生也能在今后走上社会, 面对不同的事件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样也能增加个人价值和魅力, 提升竞争力。长此以往, 对社会的政治建设也有正面积极的作用。

摘要:现在的高校里, 学生的政治心理都是非常负面和消极的。包括对思想品德、政治课等, 都存在非常排斥的心理。不得不说, 这是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绊脚石。时代在不断进步, 高校在进行教育的同时, 要考虑到现在大学生普遍的心理状态, 不能进行强制性填鸭似的教育, 这样只会引起学生反感的心理。应该结合大学课程的教育, 从让学生对政治课程改观的角度出发, 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程的热爱, 深入学生内心, 唤醒其对政治和历史的热情, 这样才能间接提升思想品德和政治等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增强,政治心理

参考文献

[1] 陈志铖.改进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路探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四要素”的视角[J].高教学刊, 2017 (20) :63-65.

[2] 王丹, 崔浩.建构大学生积极健康政治心理的路径选择—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 (12) :70-74.

[3] 汪娟, 高军.区域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本路径——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8 (01) :117-121.

高校思想政治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校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治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只关注防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忽视了治愈后对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基于此背景,高校积极心理学教学的开展已刻不容缓。本文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出发,探讨高校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现状,以期改善并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教学

前言

近些年来,各地不断爆出有关大学生的杀人及自杀案件,比如马加爵杀人案、大学生虐猫、用硫酸泼熊、复旦大学学生下毒杀室友还有大学女生因失恋而自杀等等案件,这些频频爆出的案件都显示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未完善,忽视了对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积极心理学教育作为一种心理教育新浪潮,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发展人的潜在美德,它更新了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思路,有利于创建和谐美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一、积极心理学的含义及内容

积极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末的西方心理学界,是由心理学家赛里格曼谢尔顿发起的新的心理学研究浪潮,他发表论文称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种全新的历史转折点,心理学家目前的新使命是帮助人们感受生活中的幸福,让儿童健康成长,帮助构建幸福美满的家庭氛围,推动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积极心理学不关注心理学研究消极和病态心理的方面,而是利用有效的试验方法和测量手段关注心理学研究积极和美德的方面,研究重点是人心理中的积极因素,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实际的力量和美德,鼓励心理学家以积极心态解读人的心理行为,挖掘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和积极心态,以积极心理学为工具帮助人们获得更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有:首先,恢复心理学的功能和使命。传统心理学的研究价值在于引导并纠正人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能正常生活。但积极心理学回归并更新了当代心理学的研究价值,它主张积极人性论,重视以人为本,传统心理学只重视消极和病态心理学,具有很强的片面性,积极心理学在消除这种片面性的同时开始恢复心理学的功能和使命,除了要帮助人们克服心理问题,回归正常生活,积极心理学的另一重要目的是挖掘人的博爱精神和美好的人性,不再以心理学作为克服心理问题的工具,而是把人自身的美好品质作为克服心理问题的工具,在治愈人们心理问题的同时还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次,重视对人类积极力量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应是研究每一个人身上潜在的积极力量,以一种开放且欣赏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普通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层面分三种,一种是主观层面,认为积极心理学要重视研究人们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一种是个体层面,重视研究每个人的积极人格,包括积极力量和美德,一种是集体层面,积极心理学重视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学校、家庭以及单位等,主张以人的幸福感为出发点创建这些组织系统;最后,重视以积极态度解释问题。积极心理学面对个体或社会的问题时往往倾向于以积极的态度作出解释,在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和探寻问题本身的过程中帮助个体得到积极意义。

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

首先,积极心理学更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心理学研究新浪潮,它的兴起标志着当代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的转换,从研究消极和病态的心理问题转而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如前言中所说,目前大学生杀人及自杀案件频发,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只重视防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却忽视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态度以及顽强的心理素质,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的价值取向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以及克服心理障碍,这种价值取向本身就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本意,不重视积极价值取向的引领,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引导回归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重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塑造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的大学生。

其次,积极心理学拓宽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由于积极心理学主张开放且欣赏地看待每一个个体,鼓励培养和挖掘人潜在的积极品质及力量,这种主张契合了个体的发展需求,当下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疾病及表现、疾病成因和矫正方法,但这些研究的针对对象都是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而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毕竟占少数,因此其他的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就被忽视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有利于面向全部大学生群体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拓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

最后,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力量。如前文所说,积极心理学主张以积极的态度解释问题,让个体从问题中得到积极的意义,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一旦习惯了这种思维,在帮助他人挖掘潜能、塑造良好心态的同时也会发现自身的美德和积极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构建积极的价值观,改变工作方法,有利于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人才,有利于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

三、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方式

首先是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全独立于课堂教学、社会文化资源和家庭教育环境,没有形成完整的组织系统,因此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是首要任务,促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整合化。积极心理学主张全面干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各个方面,比如学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每个方面为支点,建构起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大网络,形成全面的教育体系,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挖掘大学生的青春活力,使他们能实现快乐地学习、生活和工作。

其次,创造积极的宣传氛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积极心理学,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营造一种积极的宣传氛围,发展大学生的积极本性,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家庭、校园、宿舍、院系等地方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比如校园广播、发放心理健康教育书籍给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在宿舍楼下设立公告栏、在院系里设立心理学社团等等,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开发大学生潜在能力,推动他们的和谐身心发展。

上一篇:浅析俄语教学教育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本科学校教育质量探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