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电子通信系统论文范文

2023-12-31

航空电子通信系统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深入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持续增强,医疗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医疗电子产品也已悄悄走近了百姓日常生活。据相关预测,中国医疗电子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正在强势崛起,2014年中国医疗电子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2010年至2014年,中国医疗电子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8.4%。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从事无线通信系统研发的康桂霞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融合趋势。2004年底,她从德国留学工作归来,感受到未来更高速率无线通信系统的同时,也由西门子手机部门等的业务萎缩看到了行业发展的瓶颈。她意识到无线通信一定要与更多行业紧密结合,才能有更顽强的生命力,而医疗健康行业一定是未来无线通信可以渗透的领域。

经过深入思索,2005年,康桂霞正式在北京电子健康大会和欧盟ICT大会上提出无线电子健康(Wireless eHealth,WeHealth)概念。如今,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等概念在业内已经不胜枚举,但在当时,无线电子健康技术、人才等层面的储备还是很欠缺,康桂霞成为第一批进入这一领域的研究者。

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康桂霞团队从原型概念的验证开始,经历了关键技术研究、试验系统开发、产品研发、商业化验证等几个阶段,创新性地提出了WeHealth医疗物联网技术架构和理论体系。

WeHealth医疗物联网理论体系面对医疗物联网发展初期技术、标准缺失的空白,在时延、接入、能效、智能化等多个维度优化公众无线通信网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物联网终端海量连接技术,利用混合多址接入提高单位资源接入容量,使得终端接入能力较传统方式提升了5倍以上。

依托WeHealth技术架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通过了国内第一个医疗物联网标准,国际电联(ITU)通过了首个医疗物联网全球标准,推动了医疗物联网技术向低成本、高效率、增强的体验质量及多样化的智能服务变革。该技术被中国工程院和美国工程院评价为“前沿领域的领先技术”。

2008年前后物联网技术广泛兴起。2012年前后,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带来产业发展浪潮。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APP等产品的大众化及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推动,给WeHealth技术发展带来超乎想象的机遇与挑战。

回顾WeHealth十年发展,可以说既符合康桂霞的预期,又超出她的想象。作为技术的持续推动者,她希望真正参与到产业发展中,用技术成果更好地推进医疗信息产业的进步。为此,她一直在探索技术与应用的最佳结合点。

“WeHealth无线健康监护”系统,是康桂霞最早推出的WeHealth应用技术。2012年,这一技术项目在北京市海淀区开始试点,目前已扎根5年。试点主要针对65岁以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以社区医院医生作为专业健康管理者和家门口的健康守护者。由智能可穿戴设备每天采集老年人的血压、心率、血糖等指标,传到社区医生的工作站。医生每天查看患者的健康状况并给出必要的指导。这一系统应用以来,在慢病控制上起到了良好效果,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除上述项目之外,在近年来的发展中,WeHealth技术顺应医疗信息化趋势,先后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单位开展了军民融合远程医学救治方面的试点;与慈铭健康体检集团合作,在健康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化的健康管理服务,首次获得慢性疾病综合改善率指标,指标显示:血脂改善率67.66%、超重改善率53%、尿酸改善率56.5%、血糖改善率57.1%。

康桂霞表示,近几年来,大健康、移动医疗、“互联网+”一直是国家政策引导的方向。现有医疗物联网支撑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医疗传感器、无线传输、可穿戴设备,还是移动互联网,在政策引导、资本推动及企业自身努力之下,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医疗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未来的挑战主要在于,老百姓从以医疗为核心的“看病”需求转到以健康为核心的“预防”需求还需要很长期的市场培育过程,移动医疗产业的长期发展还需要不断的探索。

以百姓需求为第一出发点和着力点,强调科研要为产业服务,力争产生社会价值,这是康桂霞一直奉行的研究理念。她说:“理论结合产业实践,这才是团队能够保持持续创新能力和战斗力的源泉。”

简介

康桂霞,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泛网无线教研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海聚工程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智慧医疗产学研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对4G和5G无线传输关键技术有广泛的涉猎,近年来在无线传输技术应用领域开展了积极的探索,目前致力于医疗大数据挖掘技术的研发。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等项目。出版英文专著一部,中文专著三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专利20余项。

航空电子通信系统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与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航空事业的进步,目前,我国的航空电子技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在其良好发展态势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只有发现其中存在的弊端并解决问题,才能使我国的航空事业更好地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航天技术的分析和探讨,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以期能够为我国航天事业中航天电子技术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航天电子技术;问题;发展;趋势

前言

近年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稳步推进并取得了巨大进步。而航天事业的推进与航天电子技术紧密相关,电子技术在整个航空领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在航空过程当中信息的及时反馈还是对地连接的诸多操作,都需要航空电子技术的支持,除此之外,要确保我国航空事业稳步健康推进,就必须对航空电子技术进行进一步分析,深入探究整个航空发展和技术开发背后的弊端及存在问题,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寻找相应的有效解决措施。

传统意义上的航空电子技术主要指的是在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将航天电子信息系统、航天电子元件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其中。必须明确的是,实现对地信息实时连接、更好的航空巡航和智能化的航行等都需要航天电子技术的支持,航天电子技术在这个航空过程当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因此,进一步发展航天电子技术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一、目前航空电子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在航空航天事业中的应用程度不断提升,这对于航空航天事业更好的稳步推进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虽然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空间很大,但是由于航天电子技术的局限性以及现阶段存在其中的部分问题,导致航空航天事业的进一步推进受限。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航天电子技术的智能化缺失、安全性薄弱以及资源浪费和太空垃圾问题三个方面。

(一)智能化缺失问题。

由于技术原因,现阶段在航天电子技术的智能化方面还存在着相当部分的欠缺,目前整个智能化航天电子技术系统是建立在人工操作的基础之上的,一部分操作依旧依靠人工操作。由于航空电子技术需要技术人员熟知各个型号的设备,并针对突发情况提出解决措施和改造方案,能力方面要求很高,而目前我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导致了诸多问题的出现,无法实现航空航天事业中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

(二)安全性薄弱问题

由于前面提到的智能化缺失的问题,导致航天电子技术在安全性能方面容易出现一些技术操作上的问题。在突发紧急情况及意外事件时,容易产生由于人工操作不当或由于技术欠缺无从下手而导致的隐藏的安全隐患,因此,要对现阶段的航天电子技术进行详尽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技术隐患,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提高我国航空电子技术的综合可靠性。

(三)资源浪费和太空垃圾问题

现阶段,航空航天技术发展中对于资源的使用量大,解决航空航天中的资源使用问题,是推进航空航天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实现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的重要途径。除了资源使用的问题之外,在航天过程中造成众多太空垃圾的问题也应引起大家的关注。随着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在航天过程中造成的太空垃圾不断增多,也给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且会对以后的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威胁。

二、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解决对策

针对现阶段我国航天电子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分别从每一个具体问题出发,分别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我国的航空电子技术逐渐走向完善,因此,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提出的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也是我国未来航天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可分为智能化、安全化及节能化三方面内容:

(一)航空电子技术的智能化

航空电子技术的智能化必定是我国以后发展航空航天事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比如在航空中实现智能驾驶和智能电子巡航等,这些技术都是非常基础的智能化电子技术,也是最基本的智能化电子功能。除此之外,要发展航空电子技术的智能化,就必要根据实际的航空中关于电子系统的需求,将智能化的电子技术应用到智能化航空领域,实现智能化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实现航空电子技术的多元化发展。

(二)航空电子技术的安全化

虽然我国现在的航空电子技术在不断走向成熟,但是在安全性上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国际上的马航坠毁事件,这足以说明现阶段的航空电子技术存在很大的缺陷,这应该引起我国对于航空电子技术的安全性的重视,航空电子技术要实现时刻保持对地联系,电子联络信息系统要时刻保持正常联络,提高通信系统的稳定性。

(三)航天电子技术的节能化

在未来的航天电子技术的发展中,节能化是也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未来航空电子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因此,首先要从观念上树立节能意识,推进航天技术中节能方面的研究。并且在技术的配合下,使航空电子技术的巡航系统更加智能化,使航天飞船在航天过程当中能够通过智能的巡航系统来避开已经存在的太空垃圾,并且能够通过智能巡航系统来对太空垃圾进行清理,这对于保证航天安全和推进全球的航空航天事业进一步稳步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结论

通过对航空电子技术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要促进航空电子技术的进一步稳步健康发展,就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希望本文对目前航空电子技术中发现的上述问题所提出的发展趋势及对策,能够为航天事业中航天电子技术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趋势[J].牛强军.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

[2]国外军用飞机航空电子系统发展趋势[J].霍曼,邓中卫.航空电子技术.2014(04)

[3]综合航空电子技术发展展望[J].霍曼.航空电子技术.2013(03)

航空电子通信系统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就电子商务对航空业中供应商、分销商、客户关系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中发现网络的产生对航空业的发展的优越性,尤其在提高效率以及降低成本方面表现突出;但同时网络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例如保密系统的漏洞,会影响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消费信心,从而降低电子商务的使用效率,同时,发展中国家电子设备的低普及率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这对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是巨大阻碍。

关键词:电子商务 航空业 供应链流程 影响 阻碍

1 概述

自世界第一个航空公司汉莎航空于1909年在法兰克福建立以来,航空业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了。这些年来航空业经历了诸多的发展和改变,尤其是当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这种改变也在很多方面影响着航空业的发展。在网络不盛行的年代,人们如果想要买一张机票需要打电话到旅行社,而那里机票的选择十分有限并且价格昂贵。而现如今他们只需坐在家中轻点鼠标,众多的机票选择就会摆在他们面前,而且也因为网络的发展使得廉价航空公司应运而出,人们有时只需几十元的价格就可以坐飞机旅行。可以说网络的出现在多方面都影响着航空业,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子商务在航空业中未来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阻碍。因而,本文主要分析两个方面的问题:网络对航空业供应链流程的影响,以及电子商务在航空业未来发展中会出现的阻力。

2 网络对供应链流程的影响

供应链通常包括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Chaffey,2002)。航空业一般被认为是服务业,所以航空公司的服务重心也是消费者,因此,本文主要把对影响的分析集中在网络对航空业供应链中供应商,分销商以及顾客的影响。

2.1 对供应商的影响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一直是航空公司经理们所要考虑的问题。在传统情况下,当公司需要进行采购的时候组织采购部门会填写请购单,这个请购单会交付给供应商。表格交付后,确认产品信息确认后付款。采购过程非常耗时。在网络没有出现的年代,寻找要购买的商品通常需要一个半天的时间,而电子采购只需要20分钟。(Chaffey, 2002)可以说企业机构从电子采购中获益很多。

2.2 对分销商的影响

对航空业来讲,分销是指航空公司如何把机票分配给消费者。在网络没有盛行的年代,旅行社是重要的购买机票的渠道。而现在购买机票方式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许多航空公司设立了官方网站来吸引消费者购票。Law和Leung(2000)认为网络能够在不通过旅行社和电脑预订系统(Computer Reservation Systems,CRS)直接与消费者沟通,从而降低了机票的分销费用。EasyJet航空公司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来降低不必要成本的典型,比如通过网络售票。2001年9月75%的人上网买票,这可以看作是一种脱媒方式。随着网络的普及,几乎所有的航空公司都建立自己的网站,同时网络订机票的中介也应运而生,这就意味着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尤其对那些以价格为导向的消费者来说,他们更倾向于价格更便宜的机票。以2012年4月22日从伦敦到巴塞罗那的机票为例,大英航空的最低票价为196英镑,而Easyjet的票价只有62.99英镑,可见Easyjet在降低成本上所做的努力。可以看出,网络在降低了航空业分销渠道成本的同时,也加大了行业内部之间的竞争。

2.3 对客户关系的影响

如上所述,航空业属于服务业范畴,因而公司与消费者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Chaffey (2002) 认为客户关系主要有两个部分,即客户获取(customer acquisition)和客户维系(customer retention),其中获取一个客户要比维系一个客户成本更高。因而公司希望与已获得的客户保持长期而良好的关系,而网络让维持这种关系变得更加容易。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的网络客户关系管理团队(CRM team)会根据客户在网上订票后所留下的cookies(小型文本本件)来判定客户的消费习惯,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比如给他们发送专门为他们定制的邮件。他们也为常旅客(frequent flyers)提供专属的服务,并称之为常旅客计划会员(frequent flyer program membership)。其次,对消费者来说,网络的产生让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查询相关信息,比如网上值机系统(online check-in system)能够节省消费者的时间同时也能降低公司人力成本。航空公司通过电子商务(网络,手机等)可以更好与消费者维持良好的关系。廉价航空公司EasyJet通过使用RightNow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使该公司运行成本降低了75万英镑。

3 电子商务在未来发展中的隐患

3.1 网络安全问题

对消费者来说网络安全是他们进行网上购物的顾虑之一,这种顾虑不仅仅存在于航空业之中,其中就包括网上转账安全。2011年美国社交网络脸书(Facebook)的大规模用户信息泄露事件让网络安全问题处在了风口浪尖上。网络诈骗及其他网络问题的出现让消费者们对网上转账产生了疑虑。据统计,仅2008年美国航空业损失费用达到14亿美元,占了当年世界航空业总产值的百分之1.3。Cunningham等(2004)认为“对于基于网络和传统的航空预订服务来说,对风险的感知是系统的模式”这就意味着尽管航空公司不断强调他们采用多么现实的网络安全技术,消费者始终会对网上支付有一定的顾虑。其次,消费者也担心在网上注册账号会导致更多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美国廉价航空公司捷蓝(JetBlue)航空在顾客信息保护上面下了很大功夫,公司信息技术副总裁Todd Thompson认为“网络能够提升他们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但不幸的是,电子通信总是会被转发、打印或复制,因此完全的保密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捷蓝航空计划为Windows ServerTM 2003和微软办公系统使用微软公司的权限管理服务Microsoft■ Windows■ Rights Management Services (RMS),这种信息保护技术是建立在文件级别上了,内部信息的交流会降低信息被他人误读,从而提高了消費者信息的安全性。但根据Krishnamurthy (P.5) 的研究,通过旅行网站所泄露的个人信息占据所有网站之首,旅行网站的直接泄露指数(direct leakage index)为9,而像购物网站和新闻网站分别只有3和5。由此可以看出,航空业在未来发展电子商务方面还存在着潜在的风险。而且提高升级网络系统容易,但是改变人们对网络隐患的担忧却不是那么容易。

3.2 硬件问题

Phaladsingh (2006)认为“个人电脑的普及率”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阻碍之一,这就意味着不管网络技术有多发达,如果人们买不起电脑和其他数码设备,电子商务就很难发挥其作用。对于航空业来说同样是如此,网上值机、网上购票等服务只有在有电脑设备的时候才会体现出其优越性。显而易见,发达国家更容易接触到电子产品也更容易享受到电子产品带来的便捷体验。2004年在美国每1000人中有763个人拥有电脑,而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每1000人中平均只有1到2个人拥有电脑,非洲国家尼日尔每1000人中只有0.1716人使用电脑,这个数量在增加,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国家电子商务并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4 结论

网络改变了传统航空业的营销服务方式,他降低了飞行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客户服务质量,可以说网络的发展对航空业的产业链影响是重大的。但其由于网络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是不容小视的,因而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子商务所带来的便捷,航空公司应该加强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玉芳.国内航空公司的电子商务之路(一)[J].空运商务,2006(12).

[2]陈雪东.春秋航空电子商务信息化研究[J].商业经济,2008(07).

[3]南方航空:电子商务提升核心服务能力[J].成功营销,2011(Z1).

[4]赵红丽.航空行业的网络购票安全与服务[J].中国民用航空,2010(10).

[5]航空电子商务企业[J].航空工程与维修,2000(06).

[6]郝静静,刘悦.基于JSP的航空票务管理系统的研发[J].软件工程师,2013(08).

航空电子通信系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Multisim 8;通信电子线路;实验

Research on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of Communication Circuit//Zhang Songhua, Lu Xiuling

Key words Multisim 8; communication circuit; experiment

Author’s address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ngyang, Hunan, China 421002

1 引言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子信息和通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实验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理论教学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1]。传统的通信电子线路电路实验设备,配置多、接线繁琐、实验过程复杂,因而准备和进行的时间长、效率低、效果差。而且现行通信电子线路实验课程中普遍采用通信电子线路整机实验箱,实验箱中主要是设计好的模块电路,学生的任务只是连接电路、测量输入输出,对所学理论进行验证,而缺少学生感兴趣的、真正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电路设计、调试等实践环节,达不到预期的实验教学目的。

Multisim 8是加拿大IIT(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公司推出的一个专门用于电子电路仿真和设计的非常优秀的EDA软件。本文以Multisim 8为软件平台,研究通信电子线路软件实验项目的仿真,通过仿真实例阐述Multisim 8在通信电子线路实验仿真中应用的可行性。

2 Multisim 8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Multisim 8软件是Multisim 7在功能和性能方面的全面优化和升级,具有Multisim 7的主要功能特点,包括:直观和简捷方便的界面,整个操作界面就像一个电路实验平台,与实践操作非常相似;种类繁多的元件和模型,元件库中含有所有的标准器件以及当今最先进的数字集成电路;功能强大的虚拟仪器,主要包括逻辑分析仪等18种虚拟仪器,并且其功能与实际仪表相同;完善的分析手段,提供了直流工作点分析、交流分析、噪声系数分析等19种分析手段;强大的仿真功能,不仅可以完成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仿真,同时它还能进行VHDL仿真和Verilog HDL仿真,而且还可以实现RF(射频)电路的仿真,是目前众多通用电路仿真软件所不具备的。

Multisim 8除以上功能外,还具备许多新的特点:仿真速度提高67%,具有跨越多页分图的分类高级搜寻功能,测量探针的动态数值显示,用户自定义仿真界面的设定,等等。

3 Multisim 8在通信电子线路实验仿真中的应用

在笔者通信电路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在常规实验中,高频功率放大器和幅度调制解调实验概念抽象难以理解,而且在硬件实验环节中效果通常很不理想。因此,笔者根据这两个部分的常规实验步骤,以Multisim 8为平台,构建软件实验仿真环节。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无线电发射机中的重要单元电路,也是通信电子线路教学中最基本的实验课题。本文通过应用Multisim 8程序,在一些近似条件下对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进行观察和分析。首先进入Multisim 8工作界面,如图1所示绘制电路。在图1的高频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中,基极直流偏压Vbb使基极处于反向偏置,即放大管工作在丙类状态,以提高放大效率。集电极负载采用LC并联谐振回路,且谐振于基频(1 MHz),起滤波和阻抗匹配作用。

1)测试负载特性。负载特性是指在Vcc、Vbb、Vsm不变的条件下,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与负载电阻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图1中,分别将负载电阻设置如表1中所示数值,其对应的集电极电流波形分别如表1所示。

由表1中集电极电流波形的变化可以分析出,随着负载R4增大,集电极电流的波形由单峰脉冲波形逐渐变化到顶部出现下凹,而且随R4的继续增大,下凹程序也急剧加深,致使集电极电流急剧下降。在负载电阻值由小变大的过程中,高频功率经历了由欠压到临界到过压的变化过程。在实际电路调整中,高频功率放大器可能会经历上述各种状态,利用负载特性可以正确判断各种状态,以进行正确的调整。

2)测试基极调制特性。在高频功率放大器中,有时希望用改变它的某一电极直流电压来改变高频输出信号的幅值,从而实现振幅调制的目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调制特性分为基极调制特性和集电极调制特性。基极调制特性是指在负载R4、Vcc、Vsm不变的条件下,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与基极直流电源Vbb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图1中,分别将输入信号Vbb设置如表2中所示数值,其对应的集电极电流波形分别如表2所示。

由表2中集电极电流波形的变化可以分析出,随着基极直流电源Vbb增大,集电极电流的波形由单峰脉冲波形逐渐变化到顶部出现下凹,而且随Vbb的继续增大,下凹程序也急剧加深。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高频功放经历了由欠压到临界到过压的变化过程。

3)测试集电极调制特性。集电极调制特性是指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与Vcc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图1中,分别将集电极电压Vcc设置如表3中所示数值,其对应的集电极电流波形分别如表3所示。

从表3中集电极电流波形可分析出,当Vcc较小时,集电极电流有明显下凹,随着Vcc的增大,输出电压幅度也增加,下凹逐渐减小,当Vcc较大时,输出电压增幅减缓,下凹消失,呈现出明显的单峰脉冲波形。因此利用放大器工作在过压区时的这种特性,可以实现集电极调幅输出。

4)测试放大特性。实际应用时,在放大某些振幅变换的高频信号时,必须了解它的放大特性。放大特性是指在负载R4、Vcc、Vbb不变的条件下,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与输入信号Vsm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图1中,分别将输入信号Vsm设置如表4中所示数值,其对应的集电极电流波形分别如表4所示。

由表4中集电极电流波形的变化可以分析出,随着输入信号Vsm的增大,集电极电流的波形由单峰脉冲波形逐渐变化到顶部出现下凹,而且随输入信号Vsm的继续增大,下凹也急剧加深。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高频功放也经历了由欠压到临界到过压的变化过程。

4 结束语

Multisim 8软件由于其直观和简捷方便的界面,丰富的元件库以及多达10余种的虚拟仪表,先进的高频(RF)仿真和设计功能,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通信电子线路的仿真分析和设计中。本文简要介绍基于Multisim 8软件来实现通信电子线路实验仿真的方法,并给出完整的仿真实例。通过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将Multisim 8用于通信电子线路的实验教学中,不仅可以克服实验室在元器件和规格上的限制,避免设备陈旧、仪器损坏等不利因素,而且能够直观地看到信号参数的改变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为通信电路的功能验证、性能分析及课程设计提供一种全新的、经济可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胡宴如.高频电子线路[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12

[2]严国萍,贺峰.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2003:8-11

[3]曹才开,姚屏,等.高频电子线路原理与实践[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184-189

[4]杨霓清.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及综合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84-188

航空电子通信系统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电子通信技术在21世纪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计算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想长期的在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电子通信技术仍要不断地寻求创新发展。本文简单分析了现阶段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其进行创新的突破点。

关键词: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发展

作为信息时代的主体技术,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备受瞩目,它不仅是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信息传递的技术,更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现阶段几乎所有地方都覆盖了网络信号,人们进行通信的方式也几乎全部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来实现的,但是电子信息技术从未止步于眼前,它一直在不断地寻求创新发展,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更是希望给人们的生活带去更多的便利以及实惠。

1 电子通信技术

电子通信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普及,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各个学校也增开了许多与电子通信技术相关的专业,希望可以培养更多的熟悉电子通信技术的人才。电子通信技术现在已经渗透到了许多的行业,解决了许多之前不能解决的问题。电子通信技术在各种电子元件、电路设计中都得到了很好地应用,这些都能更好的为人们的通信进行更好的服务。电子通信技术相比我国之前的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我国通信行业的运行,进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效益。

2 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2.1 电子通信技术进行创新的意义

电子通信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在电子通信技术中提出创新理念,更有利于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更有利于保障电子通信技术在社会生产中占有的地位。在创新过程中,能使得电子通信技术更加趋向于实用性,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同时,给人们带去更多的便利,也能提高电子通信技术融入更多的行业,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企业生产速率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并且在这个充满信息化的社会,只有更加满足社会需求才能保证自己所占有的分量不被分解剥离,所以电子通信技术进行创新发展是必须经历的阶段,如此才能保证电子通信技术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对于信息运用也更加具有效率。

2.2 电子通信技术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创新是为了电子通信技术更好的发展,但是在这个创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问题以及难点。现阶段电子通信技术在创新的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主要是核心技术方面的创新不多,虽然有些外围技术已经有人提出了创新观念,并且以及得到了很好地创新结果,但是对于电子通信技术中的核心技术,创新理念仍存在缺漏,更何况应用于实践。在核心技术的创新中仍旧是缺少主动性。并且我国现阶段电子通信技术在地域发展方面极度不均衡,很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电子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下一阶段,但是发展慢的城市对于电子通信技术可能是仅限于应用阶段,并未主动去进行科研。而且电子通信技术的研发是一个浪费资金的过程,虽然国家已经很重视并且很支持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但是相比发达国家经费依旧是略显不足。

3 电子通信技术进行创新的突破点

3.1 注重保护电子通信技术的知识产权

目前电子通信技术在通信市场中并不是单独存在,其不仅具备兼容性,而且具备合作性,促进电子通信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摒弃自我发展的意识,避免在电子通信技术的应用中出现独断专行的现象,因此,必须以电子通信技术为创新背景,提升强制性的发展方案。将产权保护作为现代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发展的措施,实现技术产业化,拓宽电子通信技术的应用空间和渠道。利用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实现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发展,不仅可以将电子通信技术投人更大的行业范围,而且可保障通信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得到有效改进和提升。例如:实行电子通信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即是为其建立特有的行业标准,进而为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环境,促使科研人员可放心的对原有电子通信技术进行创新研究。

3.2 构建人才创新培养的机制

人才是促进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创新的关键步骤,为保障电子通信技术中培养更多的人才,首先需构建创新型培养机制,主要是提高技术人才的专业性。为此,可结合电子通信技术的现状,采取优胜劣汰的竞争模式,促使人才之间形成良胜的竞争环境,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研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要求人才在科研过程中,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态度,更需要建立持续的耐心,主动进行创新策略的探讨,通过人才培养机制,为科研人员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保障科研成果的创新。

3.3 促进保护电子通信产品的推行

电子通信产品是电子通信技术的产物,同时也是技术实现的表现,保障电子通信产品得到有力的推行,利用社会背景,深化对电子通信技术的认可。电子通信产品推行的过程中,实现各类业务之间的相互交流,业务合作中,电子通信技术的开发商可发现创新型的商机,通过产品推行的实践经验,提高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研究的效率,逐渐发现产品改进方向和科学的设计理念,积极提出产品创新思想,进而围绕产品进行创新思想价值的探讨和挖掘,利用产品与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研究的关系,提出有效的科学技术,经过科研人员的多方研究,并将其投人产业使用,例如:与电子通信技术相关的行业包括开发商、业务商以及运行商,其将电子通信技术运用到不同的行业领域,很容易发现投人运营后,电子通信技术存在的缺陷,反馈给科研工作者,为科研人员提供产品创新的方向,明确创新思路。

3.4 提高创新通信技术的重视度

创新是电子通信技术发展的坚实基础,无论是对于电子通信技术核心技术还是对于相关小方面的创新都是值得肯定的,都是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益的。穿新的发展离不开人力的支持,只有国家重视才能给电子通信技术更多的发展空间、更大的宣传力度,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研究电子通信技术,并且在电子通信技术上也能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这样才能提高科研的力度以及科研工具的精确程度,为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可以更好地为电子通信技术制定发展方案,发现更多的创新点,推动整个电子通信技术的进步。

4 结论

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不仅有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事情。现阶段我们要做的是使人们认识到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及意义,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电子通信技术行业,集思广益,从多方位考虑,以此来进行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这项工作是需要许多人通过许多时间逐步实现的工作,并且永无停工之日,创新发展将永不停息。

参考文献

[1]杨德林,周亮,吴责生.技术创新研究在中国[J].技术经济,2012(1).

[2]余晓辉.对我国通信技术创新发展的思考[J].现代电信科技,2011(1).

航空电子通信系统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改革策略

随着信息产业在社会各行业的作用日益突出,人们对电子通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起电子通信专业的教学成效。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高职院校中电子通信专业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电子通信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培养出更多的电子通信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逐渐的成为了当下我国各大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1当下我国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缺乏针对性

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中都普遍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针对性。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的教学的过程中,都是通过老师单方面的向学生传授电子通信知识以及电子通信理论等,而学生则只能被动的去接受和聆听知识,然后再由老师单方面的去评价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对相关电子通信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但是却严重忽视了学生对电子通信理论知识是否做到了真正的理解和记忆。长久以往下来,等到学生毕业之后,在工作实践中想要去运用所学知识时就显得无从下手。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如果不加以改变,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未来发展,同时也很大程度的降低了高职院校综合型人才的产生。

1.2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缺乏明确的目标

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很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在提倡对学生的情感和主观体验做到有效重视,虽然这种教学方法的确能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放,但最终还是因为无法对教学中长期和系统目标做到有效明确,使这种教学方法只是停留在了开始阶段,学生仅仅只是体验,却无法收取到成效,很难学习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此外,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缺少一个长期的学习目标,学生都普遍认为自己只需要学好专业技能,就已经足够自己在未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些因素都会严重束缚电子通信专业教学的有效开展。

2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2.1积极的对实验教学情境进行创设

专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将电子通信的专业知识毫无保留的交给学生,同时还要对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着重培养,对多种优秀教学方法进行借鉴,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对高职院校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相关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进行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老师还要选择性的提出问题,从而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2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全面塑造

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对师生之间彼此合作交流的这种学习结构进行重视,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借助于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和沟通中彼此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例如:老师将相关的电子通信问题提出来,然后将班级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小组中每个成员可以随意的交换自己的想法,从而让电子通信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以往学习中的被动地位逐渐的转变为主导,成为学习中的主体,进而促使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得到有效提升。

2.3指导学生去体验生活

教师应该合理的去优化并整合电子通信专业教学结构,教师要有效的结合课堂前、中、后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此外,在课后时间段上,老师还应该指引学生去对课堂上所遗留的问题进行思考,要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不应该只是模仿老师的观念。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去体验社会生活,并让每个学生将体验中所学的知识详细的讲解给老师听,借助于这种类似于讨论社会生活问题的交流会,让学生对以往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内容进行重新温习,从而加深记忆。

2.4对评价反馈机制进行灵活运用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评价反馈内容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应该冲破传统评价机制的约束,将由老师进行评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学生和老师进行互相评价的综合评价标准给建立起来。此外,教学评价不但要对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行关注,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等进行重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提出建议,并进行指导,从而有利于学生思考和研究教学内容,进而让新的教学活动得到更好的开展。

3总结

总之,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的教学改革并不是去除所有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应该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完善和改进的基础上,融合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调动,促使学生在享受教学的过程中获取到知识,从而让高职院校能够走出更多的综合型电子通信人才。

参考文献:

[1]龙新光,李荒墨.高职院校通信类专业数字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2:115-117.

[2]高振楠,李安庆.高职院校通信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究[J].科技视界,2015,06:54.

[3]赵娟,郭玉华.浅谈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途径[J].科技展望,2015,10:280+282.

[4]陈铭,李茂峰.高职院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对策探析[J].电子制作,2015,08:171.

作者简介

张岑(1979~),女,汉族,重庆市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教研项目(项目编号:cfy-zl-jgyb34)支撑。

上一篇:电网企业财务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出租汽车运营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