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16

建设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镇建设;管理;分析

“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的工作重点,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与众多农民兄弟的切身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城市基础建设跟部分的公共服务体系都已经在农村当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与应用,然而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1.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的基本思路分析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的基本思路主要可分为三点,各点基本思路并无轻重缓急之分,只有在贯彻落实三项基本思路的前提下,才能切实提高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水平。

1.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科学发展观”是现代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的核心指导思想,因而相关的从业人员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适度超前,量力而为,逐步进行”为原则,认清村镇的发展方向以及产业定位,以期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的水平。

1.2因地制宜,彰显优势

村镇一般都有其当地的特色产业,这便是村镇优势所在,因此需要落实特色产业带动非特色产业的发展战略,以经济的发展带动村镇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村镇的资源优势,培育当地的支柱型产业。实践证明,无强大的经济力量为后盾的新农村村镇建设管理近似空谈。

2.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是由于我国村镇长期处于较为封闭的经济环境当中,无论是人民的思想还是经济的体系方面都尚未成熟。经分析,笔者以为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技术标准规范、管理力度、理论体系等方面。

2.1技术标准有待完善

針对村镇建设管理而言,目前我国只有一个关于此方面的标准,即是《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但是这个技术标准过于笼统,缺乏统一的标准。当前,大部分村镇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存在着双重标准的不良问题,既应用村镇标准规划当中的技术以及技术规定,也应用城市建设当中的技术以及技术规定,建设管理非常混乱。技术标准规范不完善是制约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2.2管理力度明显不足

我国大部分村镇的规模都比较小,且呈分散式的布局形式,产业优势难以集中,因而发展速度比较慢。在村镇当中,农村人口仍占据主体的地位,缺乏浓郁的城市化气息,经济积聚能力较差,“脏乱差”的村镇环境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善,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也并不完善,如供水、供电、环卫等,居民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明显的提高,村镇建设管理目标难以实现。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村镇的管理力度明显不足,建设与管理的天平失衡,重前者而轻后者,管理力度的不足是因为管理人员过少,管理团队力量单薄,对于新农村村镇建设中的部分行为很多时候只能听之任之,无法采取强力的管理措施。

2.3理论体系有所欠缺

当前大部分村镇的建设模式尚处于“自然演进”的范畴,建设与管理的水平都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线上,这主要是因为在村镇建设管理的过程当中,欠缺可行的管理理论体系,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速度与村镇建设的发展速度相悖,在技术与理论有机结合方面做得还是明显不足,有待提高。目前新农村村镇建设管理中所用的为村镇建设的整体规划,然而整体规划只能起到全盘统筹的作用,在实际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当中,对于一些细化的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影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的发展。

3.促进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发展的措施

促进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任何一蹴而就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笔者以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发展关键要从收费标准、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以逐步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向着正确的方向平稳发展。

3.1规范收费标准

对于规范新农村建设当中的收费标准,关键在于村镇本身以及政府两个方面。首先是村镇方面,村镇内部首先要制定并逐步完善相应的收费标准,严格执行,但是严禁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秉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至高工作原则。其次是政府方面,政府方面都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当中的收费标准事项,出台相对应的法律法规,研究合理的收费标准,严格约束相关的部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收费标准,违者严惩,将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当中的收费标准问题提升至立法的高度。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新农村村镇建设水平以及村镇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否则两者根本无从谈起。对此,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村镇建设的财政投资力度,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政府的财政投入之外,大部分村镇都存在着大量的分散性资金,能否将这些处于分散状态的资金收拢起来,与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能否落实紧密相关。各相关的政府部门当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之下把村镇建设的一切管理费用纳进财政预算的范畴当中去,以期保证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能够迅速到位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在资金的筹措方面,可践行激励机制,鼓励村镇企业积极援助村镇的建设,发扬无私精神,树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注主体,多种财政方式并行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此外,致力于打造新农村示范村镇,培养良好的新农村建设氛围,加大宣传的力度,以点带面,继而提高相邻各村镇的新农村建设热情。

3.3完善建设管理体系

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目标必须要以完善的建设管理体系为后盾,在完善的建设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明确规划的具体内容与整体层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彰显高度的针对性,将建设管理体系与村镇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对前者形成良好的补充,使其趋向合理化与科学化。政府方面应当对《村镇规划标准》进行补充完善,并与时俱进地出台新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同时村镇内部也应当根据自身实际的建设发展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内部建设管理体系。通过上述的方法对建设管理体系进行补充与完善,一则可保证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有本可依,有法可循,不至于出现管理混乱的不良局面。二则可实现“两头管理”的职能,省辖市,市辖镇,镇辖村,村辖所,环环相扣,以确保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体系趋向完善与科学。

4.结语

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仍然需要明白新农村建设并非一夕之功,需要贯彻长期的目标与理念,紧抓建设思路,不急不躁,缓步推进。立足于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继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平稳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功,提高村镇居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程建润. 城镇化进程中的村镇住宅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2]梁孟昌. 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探研[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70-71.

[3]黄金国. 我国村镇建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10.

[4]江春友. 论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J]. 现代商贸工业,2009,06:34-35.

[5]吴子荣. 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问题探究[J]. 广东科技,2012,05:146+148.

建设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水土保持工程管理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上,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着相当大的误区,导致水土保持工程建而不管、管而不实,影响了水土保持工程效益的发挥。

【关键词】水土保持;工程管理;规范化

1.水土保持工程管理现状

1.1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存在的误区

(1)水土保持从大中流域治理到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随着治理难度的增加,以及全社会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单位面积治理资金的投入由每平方公里几万元已经增长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目前,包括企业和社会的投入,全国每年用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资金不少于百亿元,已建成的各类水土保持工程对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但这些水土保持工程是否按照设计能力持续发挥了水土保持效益呢?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用科学量化的指标明确地给予肯定,但我们可以认定,在目前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还没有法定的水土保持工程管理资金渠道,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中还没有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取费项目,水土保持工程作为竣工验收后形成的固定资产,还没有专门的资金用于其保值和增值。

(2)工程管理缺乏有效机制,管理滞后。从工程措施上看,水库、堤防、灌区等水利工程,由于涉及到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的安全,都设有专业的管理局、处、站、所等管理单位进行管理,工程能够得到及时的维修和管护。而水土保持工程建成后,工程的维修管护主要交给乡村集体或个人,没有专门的工程管理机构,现有的水土保持机构也只有组织工程建设和监督水土保持设施不遭破坏的职能。由于缺少必要的管护经费和专职的管理机构,工程建后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3)片面理解工程管理的概念,以临时性措施代替永久性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的水土保持工程也不是完全放弃不管,一般采取的对水土保持单项工程如淤地坝、小水库、塘坝、梯田,以及对整个小流域、农村“四荒”资源的拍卖、租赁、承包和股份制合作经营管理等形式,就是将水土保持工程管理权移交给了工程的经营者,由经营者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从而保证工程效益的发挥。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管理措施,没有相应的强制手段或制约机制,并不能完全保证水土保持工程作为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而且大多数完全经营者看重的只是经济效益,让其自觉地对水土保持工程进行维修管护,保持工程完好,也是不现实的。

1.2弱化管理给水土保持工程带来的影响

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责任不到位,经费不落实,最终导致工程有建设无管理,任工程自由的发挥作用。水土保持工程竣工后,往往工程早期发挥效益较好,而后期由于长时间不维护,或因灾损坏或人为破坏,使工程保存率、防护标准及使用寿命降低,因此造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大、保存面积小,水土流失治理进度缓慢,预期效益无法充分发挥。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的补救措施就是重新投资建设,这就造成重复建设和资金的浪费。农业耕作区域的水土保持工程或部分设施由农民自主管理,由于农民耕作理念和经营手段落后,加上短期内经济利益的驱动等原因,致使水土保持工程不能得到及时合理的维护和修复,工程效益发挥逐渐降低,甚至出现“一年建、二年无、三年水土流失仍依旧”的现象。

2.水土保持工程管理是一门科学

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是分不开的,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工程管理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影响着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功能的实现。

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建设形成的水土保持设施,由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进行监督管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人为损坏或降低水土保持设施功能的行为进行处罚;二是为保证水土保持工程效益的发挥,对水土保持工程本身进行的不可缺少的改造、维修、养护等工作。本研究所谈的工程管理,强调的是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我们认为对水土保持工程实行的拍卖、承包、租赁等只是水土保持管理的一种形式,不能代表全部,也可以说只是管理的一种过渡形式。真正的最彻底的管理就是要把水土保持工程作为固定资产来管理,包括对其进行登记、维修、养护、折旧、报废处理等。

工程管理需要机构、人员和经费作为保证。水利工程竣工后,交由水管单位管理;林业部门的植树造林,由林场来经营管理,并征收育林基金和林木补偿用于幼林抚育管理;公路建成后由养路段管理,并征收养路费。而水土保持工程建成后,既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又没有管理资金,有关征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用于水土保持工程管理的规定,实施起来是无法操作的。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与水土保持工程的经济效益有关。尽管水土保持工程往往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占主导地位,经济效益次之,但这也决不能成为忽视水土保持工程管理的理由。

3.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程管理的建议

(1)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形成的固定资产,保证水土保持工程的保值和增值。所需经费主要是工程建设概算的管理费、国家投入的水土流失治理经费中形成的国有资产的折旧费。水土保持工程管理机构有权对水土保持工程以对外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制合等形式进行管理,并将承包收益继续用于工程的维修和管护。

(2)水土保持工程概预算中应增加工程效益时限内的管理经费。在水土保持工程概预算定额中,按照措施和工程性质的不同,核定不同额度的管理费用,就像植物措施所列的抚育费和管护费那样,以保证工程竣工后其设计能力能够实现。

(3)强化水土保持工程管理的法律地位。在水土保持法修订中,应增加有关水土保持工程管理的条款,对工程的管理机构、管理资金来源等给予明确。水土保持设施补偿经费中,要规定有相应比例的资金用于水土保持工程的维修和养护。

建设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译者评要:在当代西方美学的主流中,实用主义美学悄然登场并已成为深刻影响西方并辐射世界的关学潮流,库迪斯·卡特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他的实用主义美学所关注的对象都是与人类当今生活密不可分的环境,包括花园、自然和城市。他以符号美学理论为立证基础,以审美范例为论证的核心概念,探寻出花目作为联结自然和城市的环境符号,不但具有字面意义指涉,而且具有隐喻意义指涉的双重机制。由此他所倡导的一个美学主张是:审美和实用实质上是不可分割的,进而阐明了人类通过所建造的花园和城市,达到了与自然在审美欣赏上的交流和互动,自然因而也有了隐喻性的生命意义,这是潜伏在卡特关于美学范例变更内的生命哲学。

摘要:有论证表明花园具有认知符号的功能:既能从字面意义上也能从隐喻意义上体现自然和城市环境的重要特征。有希望看到的是,关于花园对于自然/城市关系的应用能够获取花园、自然/城市三者之间密切关系的一个新的理解,能在此背景下引起对花园角色的重新认识。类似地,花园欣赏是城市美学的一部分。关于自然/城市环境的审美趣旨,这个分析也支持该观点:既要针对花园审美的内在性和外在性方面,也要针对自然/城市。

关键词:花园;自然;城市;美学范例

一、关于自然,城市美学的当代著述

在当今关于环境美学领域的引领哲学作家中,艾伦·卡尔森颇有信服力地认为就理解环境的审美方面而言,美学和科学是可以兼容的两个领域。卡尔森主张,我们能够从自然科学和环境科学中获得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充分理解自然之美,这种审美专注的品性实际上已存在于环境之中。

与卡尔森相反,诺埃尔·卡诺尔认为对自然的(审美性)欣赏通常包括因自然而感动或触发情感……并通过参与其中。根据卡诺尔的说法,对自然的美学体验不需依赖由科学范畴提供的认知知识。此外,与卡尔森的以科学为基础的环境美学相反的是,巴德指出这种有秩序、有规律、有协调性的价值会在关于自然的科学理论中被认可,而不会演绎为对环境的审美性欣赏。

借鉴现象学的贡献和另一种非西方的来源,阿诺德·柏林特以审美投入的概念来建立他接近环境美学的基础。他的这种审美投入的理论认定:人类的延续性与其对自然的理解相呼应。

其他一些当前关于自然美学的争论和评判,也出现在马尔科姆·巴德、格伦·帕森斯、艾米丽·布莱迪和其他作家的作品当中。帕森斯和布莱迪先后对自然的环境美学的主题提出了一个批判性的观点,他们把这种观点应用于探究主题的方法之中。

环境美学家所感兴趣的一个争端在于:自然的审美评价是否具有内在性(在欣赏它们本身属性的基础上以自身为目的去评价),或者是有工具性(以功能或用途为基础作评价)。在解释自然美学时,考虑到我们以前环境工程的经验,回顾有关环境美学的论述,我们最好否定任何试图以内在性或者工具性的评价作选择的做法。《美好城市形态》的作者凯文·林奇把问题简要化了:实用和审美功能是分不开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比那个同为感知和认知更为激烈和有意义的形式,这些感知和认知后来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进而演化成一种极端的实用目的。在本篇文章中,这将是指导我们调查涉及自然/城市花园的方法。

显然,自然与城市中的环境价值之所以被人重视,是因为其本质特性可为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提供经验,也为生态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这样,自然与城市使生活质量得以提高,这种审美体验突破美学内在性与工具性的价值边界。它们包括满意度,这种满意度基于对美丽景观或建筑杰作的欣赏,以及由自然生态的良性开发和结构良好的城市环境所带来的实际利益。

二、花园、自然和城市

本文中,我的目的是要避免谈论环境美学中过于普遍化的问题,而是专注于一个特定的问题:从花园到自然/城市的关系。举例来说,我希望在尼尔森·古德曼的《语言的艺术》中引入一个哲学概念,以此来证明花园是可以作为链接自然与城市的符号。不难理解,花园将架构起自然与城市环境之间一座象征性的桥梁。花园,自然和城市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是关键性术语。在考虑到世界各地城市中各种形式的花园后,我将运用尼尔森·古德曼的例证理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从花园、自然到城市的象征性关系。古德曼象征性系统中的例证是艺术和其他领域中的三种符号指涉的模式之一。

花园:实际上,几乎每个城市都把多样性的花园作为城市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层面上,花园是一个公共空间,为草木,鲜花和自然界其他形式的“呈现、栽培和享受”而建立的。花园是由自然物质建造而成的,其中包括土壤、植被、树木、小草、鲜花、岩石。②这里的讨论将限于花园里有特色的植物和其他自然元素,虽然我了解斯蒂芬妮·罗斯和其他人的观念,他们赋予花园这个术语一个更广泛的含义。然而,除了这些自然元素之外,花园通常包括园林建筑结构,也具有娱乐和象征等多种功能。像城市一样,花园是一个构造的环境,为了审美欣赏的目的而运用设计原则,将自然元素进行恰当合理的组构。因此,花园成了一个微环境,为创造者和欣赏者提供了创造性的机会和快感。同时。花园具有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实用功能。例如,在城市的空间组织上,居民和游客被城市环境所吸引,花园被当做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花园不同于公园,公园可能包括一些属于花园的元素,却用于各种目的,比如作为集结而用的纪念碑,或是作为娱乐、游乐场和游泳之用。

自然:在理解了关于自然美学的论述后,你会对自然有一个广泛理解。对某些人来说,自然包括风景如画的视觉景观,有特色的山、森林和湖泊。在大众意识中,自然的价值主要体现为视觉特性,它的审美价值则有时如同是我们对一幅画的欣赏。这种自然的观点因其未能区分自然审美与艺术欣赏,未能解决审美及人类其他方面的健康问题的生态价值而一直备受批判。如上所述,当前自然美学的研究兴趣点在于以一种更全面的方式探究自然审美,以致获得由自然科学和环境科学所提供的信息。因为“自然进化”、人类干预以及开发自然资源都会导致自然景观上重大的变化,使得对当代对自然的理解日趋复杂化。

城市:在自然界中,城市是一个专业化的空间。城市是呈现人类价值和利益的建构性环境,这种环境由人类居住的密度和专业化功能所形成,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进程。城市以其视觉元素为基础,为审美提供了丰富的意义空间,对城市的审美欣赏首先需要主体从空间上积极参与,也需要视觉体验参与其中,甚至超出视觉体验之外。参与对建筑、商业、政府、制造、运输和文化生活的审美,这都为审美参与提供可能性。如阿诺德·柏林特所理解的一样,对城市兴趣和影响的专注在历史上已经转变了,而且会继续变化。城市环境中固有的也会发生变化。

三、花园的历史

在目前的情景中,我提议把花园视为一种文化建设,这种文化建设为自然的审美环境和城市的审美环境架构了一座桥梁。简要回顾一下花园的历史就知道,几百年前花园就已经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④例如:出现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克里特岛,墨西哥,中国,日本,非洲,以及西欧和美洲的城市中。此外,花园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花园的主要类型包括附属于宫殿的皇家园林,神殿和僧院附近的花园,为了哲学冥思的禅宗花园以及像纽约中央公园一样的公共花园。在东方文化中,禅宗花园的修建是为了哲学的冥思。现代城市的花园,例如开罗的花园,既有利于提高贫困者的社会福利,也有利于社会融合,也为居民提供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植物园里面的稀有物种,既提供了美学价值,也提供了科学价值。当今150个国家中,就有1800多个植物园。

东西方世界的花园设计

为了准确地了解花园是审美欣赏的一个资源,比较16世纪到19世纪的西欧花园和中国的花园无疑是有用的。因为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哲学和文化价值,也展示了不同的园林设计风格。①但是,无论是西欧的还是中国的花园,里面都会有天然的树木、鲜花、草地、溪流、池塘和岩石。此外,里面可能也会有雕塑、建筑物、亭子、桥以及它们的动力工程体系。这些元素都是根据的园林特定的风格而精心设计的。

欧洲的花园,像法国凡尔赛宫这一类的,都是沿着一个中心轴对称分布的。也许是追求从毕达哥拉斯到笛卡尔的理性哲学,欧洲花园里天然以及人工构建的元素都是根据几何原理,依次精心设计。这种风格强调和谐与平衡的美学价值,甚至自然植物的有机展现都是为了凸显花园的整体设计风格。

中国的主要城市,像北京、上海、徐州、南京、扬州都一致把重要花园看成是现代城市装饰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花园的风格已经延续了三千多年。相比起对称的花园设计,传统的中国花园设计偏爱不规则的形式。由此,花园少了许多设计者人工造作的痕迹。尽管不同城市的花园有共同的天然的和构建的元素,但是它们都保留了当地的风格。例如中国花园中的岩石、水这些天然的元素,它们都尽可能地被设计成在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样子,有些中国花园,植物被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例如,竹子代表力量和适应力,松树代表长寿和持续力,而荷花就象征着纯洁。

在花园设计中强调自然与道教、佛教的哲学思想的一致性,这也许是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在管理上的理念。道教和佛教都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远离尘世烦恼的避难,一种精神修养。

在日本,10世纪至12世纪的传统花园部分受到了中国花园设计风格的影响。稀疏的植被、多彩的鲜花、落叶的植物,以及一个坐落在池塘中央岛屿上的山字型的高地都是标志性的元素。两座或更多的桥梁把山和海岸连接在一起。同样突出的还有禅宗花园,特别是始于14和15世纪京都为冥思而建的禅宗花园。像京都西园寺那样的禅宗花园都偏爱一种稀疏的、抽象的设计风格,用石头来代表山。

迄今为止,城市的花园主要是作为审美欣赏的对象,这种审美欣赏是一种通过环境所展现的身体与心灵的接触。然而,这些花园提升了城市作为一个文化中心的整体吸引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因而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在另一个层面上,花园通过展现植物群、动物群和其他的自然种类,为公民教育提供知识。

现代城市的花园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提供了其他切实可行的方法。例如,阿迦·卡恩·特拉斯特建造的阿尔安赞花园参与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罗达斯艾尔一艾哈迈尔时代的革新。③它使低收入的埃及人恢复正常生活,在健康和教育方面得到保障。另一个扩大了公共服务范围的花园是科亚花园项目,科亚花园项目在世界各地的第三世界国家建造花园,通过发展社区花园来帮助那些穷人和流浪汉。用花园的理念来营造社会融合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两者都用这些项目阐明了一个观念:即花园既有审美提升的实际、外在的维度,也有内在的维度,这些事例说明审美在促进人的健康的完满活动中得以实现。

简要回顾不同文化中城市环境花园,是为了显示花园为城市环境所做的重要贡献,它把天然的和建构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尽管存在文化差异,但都成为城市居民幸福生活的主要因素。即使它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价值和创造力的体现,但令城市闻名世界的私立花园一定会吸引过路者的注意力,使他们驻足享受花园的美景,同时对那些保护城市环境的创造者产生由衷的敬意。

四、花园作为连接大自然与城市环境的符号

在本文剩下的部分中,我将更多地从哲学的背景来探讨花园与自然/城市的关系。为了完成此重要工作,我将参阅纳尔逊·古德曼的审美符号理论。④古德曼在他的《艺术的语言》以及他另外的著作中,把语言放到艺术作品象征性功能的讨论中来。我将在他丰富而复杂的艺术符号叙述中采用一小部分,试着说明我们该如何理解花园作为一个符号,有助于解释花园与自然/城市之间的关系。能达到我们目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范例。范例是三种主要符号形式之一,是用来解释艺术作品是如何作为符号起作用的。范例与表征或表达不同,指的是一个符号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指是花园与城市/自然之间的关系。符号例示事物具有支配和指涉的双重属性,这些范例符号对它们所例证物进行非引申性支配,主要途径或参考方向是来自被象征的(在这里是自然/城市)和符号(花园)。范例也是古德曼艺术符号叙述审美的一种征兆或指标,这些也许可以支持我的观点,花园可以作为一种审美符号的形式。

范例非引申性地发生在花园和自然之间,因为两者都包括活着的树木,花朵,岩石和水。举例来说,在中国的园林中,有着生动形式与外表的岩石体现了群山和花园池塘所涉及的平静湖泊的自然景观。类似地,范例也发生在花园与城市之间,例如,通过花园和城市中的建筑性亭子和其他建筑物呈现出来。花园也充分体现了自然与城市的共享功能(这是三者中相同的特征)。例如,桥梁连接被溪水分开的部分土地。在自然与城市中,桥梁建立起两种天然分割区域环境之间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在自然界和城市中的桥梁都表明了人类设计和建设的干预。花园也拥有这些相同的功能。在另一个层面上,花园实际上体现了生长、成熟和腐败的周期,这也同样发生在自然与城市中。

我建议把花园作为符号来理解自然/城市的联系,也涉及到隐喻的使用。据古德曼的观点,表达是隐喻性的例证。继古德曼之后,我将隐喻作为一个概念性的过程来理解,即“一个熟悉的方案是隐含地应用到一个新的境界或用一种新的方式理解旧的境界”与前面举的例子相呼应的是,花园里所体验的成长、成熟、腐烂的隐喻也可以作为可能发生在自然和城市中的隐喻。

由于花园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是一件艺术品,是隐喻式的而不是字面的意义,似乎是恰当的象征手段,适合专注于花园的审美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花园的字面意义特征转换成具有丰富审美的隐喻,简要地抓住了自然和城市关系方方面面,这些都超出了字面的联系。

花园的隐喻式理解,让花园体现了传统的审美价值,如天然或形式的美丽、愉悦以及其他特定的表现特征,如和谐、平衡或优雅,美学家可能渴望联系到自然与城市环境的审美特征。同时,隐喻似乎抓住了情绪和感觉的本质,甚至是一个人在经历享受花园空间时带来的想象反映。这些都不是相应环境的字面上或“客观上”的品性。

因此,花园作为符号可以作为字面上的范例,当它着重于自然或城市环境中的某些特征来使它们突出,或者表现两者是怎样连接的。然后,这些特征会直截了当地在自然和城市或者两者中被识别,或者可以隐喻式的应用于自然或城市或两者中。例如,在柏林犹太博物馆,有一个花园,里面囊括了所有大屠杀幸存者定居国家的植物(字面范例)。花园的地面是不平坦的,没有一个地方你可以站稳脚。因此这个花园就是一个难民经历的隐喻,靠从相应的大屠杀幸存者国家的植物来例证。①

墨西哥瓦哈卡州的民族植物园例证了既从自然景观又从文化指涉该地区的历史。坐落在早先16世纪的圣多明各修道院,该花园形成于此气候带,同时传递该区域在10000年以前开始使用种子这一历史信息。人类学家选择的植物包括了仙人球、风管琴仙人掌以及来自该区域其他植物的丰富采样。这些植物共同唤起了人们所熟知的那些感觉:仙人掌和巨蛇之土,“鲜花装扮而又多刺、干燥而又被飓风湿透”(波布拉·聂鲁达)。有一种红色的染料,从挤压当地的一种白寄生虫中获得,被称为花园喷泉水中的胭脂虫色,从而作为一个激烈的提醒:萨博特克祖先们的血祭仪式和本地殖民征服时期的流血事件。

对花园例证城市/自然的特征的应用并不假定存在一个既定的语言或语言类的符号系统。相反,探讨花园和其运用符号来了解自然/城市问题的指涉是基于经验。在此情况下的经验将包括什么是组成花园、历史上花园的多样性、以及花园与自然/城市共同属性的知识。

对花园作为一种符号形式来指涉,这里也许在有些方面更接近于图像的作用,我们能够理解图片,不是基于语义或句法规则系统上的语言能力。确实是这样的,我们对花园的体验程度受到视觉和知觉的显著影响。然而,欣赏花园的经验不像绘画或者其他视觉艺术,涉及到除了味觉外的所有感官。用凯瑟琳·埃尔金的话说“我们听到鸟鸣虫叫(在一个城市花园中听到从城市远处传来的沉寂声音)。我们嗅到了鲜花和落叶的味道。我们感觉到脚下的地面(可能感觉到我们踏过其他植物)。”

读懂花园来洞察自然或城市环境,要利用连接这些实体的更广泛的经验和知识。花园作为连接自然和城市的符号的最主要的依据是“自然的”关系,它存在于符号(花园)和其所指(自然/城市)之间,以共享特征为方式,例如,生长的植物、岩石、自然界的水、以及建筑、桥梁、雕塑,由凝聚人类思想和行为的设计联结起来。解释花园作为联系自然/城市的符号取决于一系列复杂的观察经验,包括视觉、听觉和每天在自然和城市中遇到的其他感官体验,以及从历史、科学、哲学和美学资源获得的各种系统性知识。

识别、比较和解释花园作为符号的指涉领域并不是一个抽象的系统。相反的,它是遍布世界各地城市中的实体性花园。每一个花园实例都会带来自然和文化元素,它们特别适合于所处的城市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象征关系是一个花园中的自然和城市特性的采样,而不是描述或者描绘。

像古德曼指出的,一个符号的“正确性”或有效性取决于我们想要的符号来完成什么。标准随着符号的类型改变。由于在这里我们的兴趣是了解自然/城市的审美特征,故最能表达主题的审美特征的实例是行之有效的。在任何情况下,衡量一个符号的价值在于启发知觉、以及提高我们理解问题的能力。当我们的经验考虑到各种各样的花园与一系列的自然/城市布局有关时,花园最能启发我们对城市/自然的了解。

然而,简单地介绍符号作为创新是不够的。我们介绍的概念应该引入一些有用的兴趣点。在这种情况下,本次讲座的主题“自然/城市”呼吁我们对怎样更好地理解自然与城市是如何关联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自然与城市环境概念化中有一个问题是:确定图像足具丰富性,以此来考量这些实体的复杂性。花园提供了一个生动的符号,它直接涵盖了城市/自然的多方面,而较少是通过人类知觉或是通过口头或图像式的方式来了解自然/城市环境。因此,在目前的情境下,把花园作为一个符号应用似乎是完全值得考虑的。

在结束花园作为符号连接自然/城市的讨论时,我简要总结一下,并要得到一些启示。我已经指出花园具有认知符号的功能:既能从字面上意义也能从隐喻意义上体现了自然和城市环境的重要特征。像城市的概念,花园涵盖了一系列文物:从中国乾隆皇帝的御花园(它在北京紫禁城里是为了在皇帝隐退后提供一个生活场所),到整齐或超整齐的凡尔赛花园,甚至可能还包括一个个简朴窗栏花箱中的嫩绿枝叶和伫立在当代纽约市区公寓窗台上的花。我们希望,这个关于花园对于自然/城市关系的应用能够抓住三个实体之间密切关系的一个新的理解,并在此背景下引起对花园角色的重新认识。

在环境美学的更大背景下,此分析可对这一领域的一些核心问题进行阐述。其中,花园审美欣赏是否可看作是一种欣赏自然的形式?另一个问题是,是否应关注自然/城市环境审美趣味自身,主要是内在的(自身目的)或者外在的(有用性的)方面?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将这些大问题详细解决。然而,这里的分析似乎支持花园欣赏事实上是自然欣赏的一种形式的观点。类似地,花园欣赏是城市美学的一部分。对于第二个问题,此分析支持这个观点:既要针对花园审美的内在性和外在性方面,也要针对自然/城市。

总之,我们的分析认为,对于展示自然与城市审美之间的关系,花园是一个特别有用的符号。花园象征着自然/城市作为审美欣赏来源的重要方面,也对人类福祉有着重要贡献。自然和城市环境的审美趣味取决于情境探寻。撰写此文我经历了从寻求三种文化中城市审美的实际解决方案的个人调查,到当代文献中主要聚焦自然的环境美学的回顾,到最后用例证概念来对花园所作的哲学分析,以此来探讨自然和城市之间的象征性关联。

责任编辑:万莲姣

建设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市政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城市运行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加强市政设施统筹管理,增强首都超大城市市政设施运行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强化体制创新,强化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和运行管理各环节的科学衔接,才能做好市政设施运行管理这篇大文章,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城市市政设施建设管理的现状分析

北京市是拥有两千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市政设施的更新改造和建设管理力度不断加大,电力、燃气、供热、照明、环卫等市政设施发展迅速,为实现首都城市高效、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但从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权属关系复杂等现状特点看,也还存在着一些绕不开、躲不过的管理难点和问题。

(一)城市管理与规划建设各管一段,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统筹协调不够,制约市政设施承载力提升

当前,大多数城市已经发展到“建管并重、偏重于管”的新时期,城市管理各专业部门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环节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统筹协调的重要方面。虽然设置了多个与城市管理相关的议事协调机构,发挥了一定的综合协调作用,但由于城市管理是一项需要高度协同化的系统工程,领域宽广、部门众多、职责交叉,这些议事协调机构分别只负责城市管理的一个环节、一个领域,难免出现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情况,导致城市管理中的一些需要跨部门、跨行业联手解决的难点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市政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管理等环节分属不同管理部门,没有一个综合管理部门进行全过程管理。完工后未及时移交至相关管理部门,特别是在城乡接合部地区成了“三不管”:施工单位已完工——不愿管,管理部门未接管——不能管,开发公司项目部门已撤消——无人管。居住小区配套的市政设施,由于开发商只负责建设,没有提前考虑建成后的管理,甚至主动回避管理,造成很多配套设施无法发挥应有效能。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极少对建设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建设和管理脱节。

(二)占路掘路等重复性施工频繁,影响市政设施整体功能发挥

市政设施大都依附着城市道路而建,却又隶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如交通、路政、电信、电力、水务和园林绿化等部门。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每个行业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模式制定计划,你建你的,我挖我的,重复施工,频繁开挖,造成道路时常被“开膛破肚”,广受社会诟病。城市道路和人行道重复开挖,有的甚至是同地段、同方向,人为地给居民出行和车辆通行造成不便和困难,也容易发生损坏、盗窃等问题。占道施工、占道经营、占道停车现象严重,城市道路设施更加显得捉襟见肘,交通堵塞成了各大城市的通病。

(三)市政设施规划设置不科学,规划漏项、建设甩项,给百姓生活带来不便

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环节协同不够,多体现在末端环节(管理)缺乏针对前端环节(规划、建设)的参与机制。一些在规划与建设环节出现的问题,如建设质量不高、开发甩项、规划不合理所产生的责任包袱,往往传递给了末端管理环节。

在更新改造和设计上,缺乏全面长远的规划。受经费、设计等制约,大部分市政设施更新改造,往往只注重恢复原貌和突出实用性,如在局部城市道路的改造和养护方面,考虑到周围环境、工期与资金等限制,大多采用局部地基处理、加铺道路面层的方式,虽然减少了项目的建设费用,但增加了设施运行过程中的维护费用,从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计算,无疑增加了总成本,而且工程质量不易控制,容易给设施管护遗留问题。

市政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各自分管一段,分管任务完成后不再过问下阶段工作,造成各阶段衔接不紧密。规划部门的规划方案由于缺少管理部门的参与,得不到来自管理一线的需求信息,出现规划漏项,造成市政设施建设先天不足。建设单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建设过程中甩项,验收过程中规划、管理部门不参与或参与度不够,使得建设质量难于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四)工程统筹执行不够,由于拆迁、资金、审批等原因,延期现象严重,影响城市供应保障和稳定运行

市政设施建设涉及内容广泛,包括电力、燃气、供热、交通、园林绿化等行业管理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单位要征得其他行业管理部门的同意及配合协作,往往需经多个部门审批,一个部门审批不到位,就无法进行下一个程序,进而无法开工。比如,掘路审批分散在不同部门,涉及开挖城市道路的,需要到公安交管部门审批;涉及开挖乡村道路的,需要到路政部门审批;涉及开挖道路两侧绿地的,需要到园林绿化部门审批;管线路由需要规划部门审批,施工则由建设部门审批;各部门审批沟通协调时间较长,造成施工进度受到影响,工期延长现象普遍存在。

(五)工程建设信息未存档,给后续的改造施工和运行管理带来安全隐患

市政设施建设经历时间较长,由于建设期间各种条件限制,有些工程建設信息未存档,还有部分工程信息涉密,给后续相关项目建设施工带来很大的盲目性,挖断燃气管线、电缆、供热管线等市政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市政设施建设与管理分离,有些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缺乏上缴图纸集中归档意识,在工程移交给管养单位时部分资料缺失,造成市政设施管理的基础资料零乱,缺乏全面、完整的反映市政基础设施的各类图纸档案资料,给市政设施的管养工作带来困难。而且基础资料大多是传统的文字、图标类纸质资料,影像、电子介质等新型资料较少,不利于今后管养使用和保管。

二、城市市政设施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探因

(一)体制机制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统筹管理滞后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行业改制进程的加快,市政基础设施的投资、运营逐渐走向多元化,逐步由行业管理走向市场管理。但是,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部分供水、供气、供热企业,特别是园林、环卫等行业呈现出行政事业管理和企业化经营管理方式并存的混合管理模式。比如,在许多市政设施建设项目中,政府既是直接的投资者和所有者,又是设施运行项目的经营管理者,还是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督者。“全能”的角色造成政企不分,基础设施权责利关系不明确,竞争意识薄弱,行业效率总体偏低。有的企业带有行业垄断和行政属性,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公共服务意识淡化,标准不高。

(二)市政设施项目的规划、建设、验收等环节缺乏统筹管理,盲目性较大、效率低下

——在体制上尚未完全理顺,运行机制不够顺畅,市场化运作还未完全形成。目前城市管理仍处于改革和完善阶段,没有一部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市场化运作进展缓慢,如市政道路维护、园林绿化管护、环卫保洁、城乡接合部治理、居民居住区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等,还存在一定的管理盲区。

——市政设施管理系统不完善,全过程监督机制尚未建立。全过程管理欠缺、管理环节不顺畅。建设中,有关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没有得到很好实施,施工监理、财务审计、大型项目后评估等监控机制执行效果较差,多环节的资金流转体系不仅降低了资金的周转效率,同时还增加了滥用资金的可能性。

——市政设施管理整个系统运作不畅,管理主体、责任主体、监管主体三者之间缺乏沟通渠道和协作机制,如例会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协调配合机制、联合监察机制等还没有完全形成。目前实行的分段式管理,分工非常明确,但衔接协调不够,易造成整体系统间衔接环节不畅。

——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协调统筹缺乏。目前城市管理的专业化体制,弱化了综合管理的协调职能,部门之间协调不力、沟通不畅,给城市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目前综合管理部门只有安全监管责任,缺乏安全监管手段,由于专业管理不能服从和服务于综合管理需要,制定的年度消隐计划除了少数能随道路大修落实外,大部分隐患得不到及时消除。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缺乏联动机制,不能形成管理合力。

(三)多头管理导致部门掣肘、各自为战

市政设施功能需求的多样性、专业性、复杂性,既有的管理体系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如地下管线设施建设和管理,分为职能管理、行业管理、权属管理,各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和内容交叉分割,涉及30多个管理部门和单位,各行业管理的标准不统一,处在同一条道路上的不同地下管线技术要求不一样,当出现利益冲突时,都从自身利益出发,难以满足城市整体利益,导致出现都参与管理、却又都管不好的局面。

(四)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不匹配,影响综合效能发挥

——市政设施种类繁多,建设速度和发展水平较快。每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都有自己的设计、施工等文件,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处理产生的资料包括文档、图形、统计数据、图像等多种形式,资料的数量也相当巨大。手工方法难以对这些资料进行高效管理,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信息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现状文档信息与图形地理信息分离造成资料的查阅与利用十分不便,给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和决策工作带来障碍。

——资料的时效性得不到保证。对城市基础设施信息资料管理、利用和更新手段缺乏,给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信息一致性问题亟待解决,投资决策科学性有待提高。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手段。管理资源利用不足,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交换手段落后,管理工作安全性很低。

三、加强城市市政设施统筹管理的对策建议

总体思路是:着眼城市市政设施建设与管理现状,坚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遵循,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提出“1235”的发展目标建议,即:在统筹协调载体上,建立综合管理平台(一平台);在统筹管理手段上,抓住管廊建设和设施信息化建设“两综合”手段;在投资建设运营模式上,建立“三模式”,即PPP模式、统一受理联合运维模式、建设后评估模式;在统筹管理机制上,构建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五机制”,规划阶段增加建设和管理部门参与规划验收机制、立项环节增加所涉后期管理部门集中联合审批机制、工程移交阶段增加工程竣工图施工单位信息档案交接机制、年度预算申报环节增加市政设施建设领域联合审批机制、管理阶段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力争实现全时程、全方位精细化管理。

(一)建立综合管理平台,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协调

——明确城市主管部门综合协调职能。针对当前存在的重建轻管、城市管理领域统筹不够、缺乏顶层设计和综合协调等问题,按照“规建管并行独立、做实做强管理”的理念,充分发挥城市管理主管部门作用,强化综合协调职能,整合专业管理职能,厘清职责交叉边界,实现对城市管理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

——构建市政设施综合管理平台。从市政设施规划、设计、施工、验收交付到运营管理,全过程参与。统领市政工程各个领域,每个市政工程的改造和建设都要通过该平台进行统一协调,强调横向全面参与协调管理,纵向全过程管理,使得市政设施建设和改造满足城市整体功能要求,满足各市政设施权属管理部门的要求,建设和改造不再重复,不再出现“马路拉链”现象。

——建立有效管用的统筹协调机制。研究制定统筹协调实施意见,健全城市管理部门参与规划、建设实施情况评估反馈机制,防止“规划漏项、建设甩项”。加强对交通、环保、水务、园林绿化等相关领域涉及城市管理内容的统筹协调,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标准、统一验收。加强对各区政府、各企事业单位涉及城市管理内容的统筹推进,真正形成“一盘棋”的局面。

(二)建立地下综合管廊和基础设施信息共享系统,提高城市运行综合效能

——提高综合协调职能与手段的匹配度。建立完善综合协调职能与综合协调手段相配套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强化综合协调职能,促进各专项规划的“多规合一”,建立项目储备制度,优化审批制度,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加强网格化城市管理大数据支撑。加强“大网格”建设和管理,整合各类监控资源,升级网格化管理平台,加快推进网格化向全时段覆盖和向街道(乡镇)、社区(村庄)等基层延伸,为城市管理形成“大数据”支撑。建立“应发现尽发现、应处置尽处置”的问题处理机制,提高问题处理能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利用现代网络及视频监控手段,建立地下管廊及地下管线监测系统,做到位置、用途、建设年限、材质、年度检测记录、隐患调查等信息在线监测。及时更换补充新的信息,达到实时掌控管线真实信息的目的。利用二维码技术,随时随地掌控管线基本情况,方便隐患排查維修,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高效管理。

(三)坚持问题导向,构建新型建设、运营和管理模式

——开放市场,形成多元化投资结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社会资金流入市政公用事业,解决投资能力不足、资金短缺问题。以投资多元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产业化、运营市场化为导向,打破对政府投入的单一依赖,可借助外力的事业,大胆吸引外资;可通过市场配置进行调配的资源,大胆进行市场调配;可部分退出甚至全部退出的国有资本,大胆退出,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引进建设资金,创新公用事业和企业的竞争机制,从根本上提高设施保供能力。

——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金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对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应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资主体,通过竞争转让部分市政设施的建设与经营权。供水、供暖、供气、供热等管网型公用事业,可参照国际经验,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实行产销分离,形成多个自来水、燃气、暖气生产制造企业竞争的局面,促使其降低成本。综合管理平台和综合管廊建设采用统一受理、联合运维模式,召集地下管线建设企业及权属管理部门,就地下管廊建设规划、设计、建设、验收提出建议和意见。采取市政设施建设后评估模式,对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及规划、设计、建设、验收部门进行打分评价制度,并與企业及管理部门的业绩及诚信度相结合。

(四)在市政设施规划、建设、验收、运营管理等环节实行“五机制”,确保全时程、全方位高效运转和统筹管理

结合城市建设特点和城市整体功能要求,建立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五机制”制度。

——明确市政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职责和责任机制。明确城市管理领域市政设施建设统筹范围,建立市政设施部门联席会制度,在规划阶段增加建设和管理部门参与规划验收制度。完善和强化议事协调机制,负责决策和总体推进城市管理的顶层设计、综合协调、规划计划、目标任务、督查落实,增强城市管理的统筹性、综合性、协调性。

市政设施建设和改造项目在规划阶段,市政设施部门应参与到建设和规划之中,定期沟通协调,提出意见建议。在规划完成后进行联席验收,避免重复建设和一次规划建设不到位,保证后期管理运营工作顺畅,从源头上杜绝“马路拉链”现象。

——在立项环节,应增加相关后期管理部门集中联合审批机制。为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动建设规划方案的良好实施,在发展改革部门同意立项后,应增加相关后期管理部门集中联合审批环节,确保建设规划满足城市整体发展要求,确保规划实施不漏项。

——在工程移交环节,应增加工程竣工图、施工单位等信息档案交接机制。市政公用信息是城市的基础信息。应建立城市设施建设的预测体系,通过预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要求,建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提前量的测算模式;通过建立城市公共资源的评价体系,分析市政公用系统所占有的软、硬两方面的资源状况。工程竣工后,应实施工程竣工图、施工单位信息档案交接机制,确保后期管理顺畅,及时排查隐患。

——在年度预算申报环节,应增加市政设施建设领域联合审批机制。各部门共同参与、协调解决,既可以避免重复申报,也有利于下一年度市政设施统筹协调建设。由建设部门提出建设改造项目内容、规模,管理部门根据隐患排查和市民反映问题,统一提交到年度预算平台,进行统筹协调和可行性研究,提出建设改造重要层次、建设的先后顺序和投资额,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理性。

——在管理阶段探索建立考核评估、反馈促进机制。一方面,城市管理部门及时向规划、建设部门反馈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情况的调整完善意见。另一方面,探索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考评机制,科学确定考评对象,科学设置考评内容,建立科学的综合考评体系,考核结果与改造规划设计和经费审批挂钩,促进各类市政设施按标准建设设置,各项服务保障功能配套齐全,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责任编辑:冷中华)

建设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民众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各行各业都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多,特别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生态林业的建设管理,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围绕我国生态林业管理现状及优化措施展开讨论。

关键词 生态林业;建设现状;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加快了自身的发展速度。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森林面积显著下降,一系列因生态失衡而引发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存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必须要重视生态林业的建设管理工作。

1 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1.1 林业资源匮乏

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森林面积快速减少,森林资源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森林资源的匮乏对林业生态建设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近年来,民众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对于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政府部门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林业资源。林业资源与之前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仍然难以满足生态建设的需求。导致林业资源匮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现代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林业资源支持,社会各界对于林业保护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是现代林业资源难以充分发挥出环保价值的原因所在。我国林业植被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大量的林业资源被用于现代工业的生产之中,数量也因此越来越少[1]。

1.2 缺乏完善的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生态林业建设能够得到顺利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法律法规的支持,虽然我国法律中包含了很多与林业生态建设相关的内容,但是并没有发挥出明显的制约效果,法律的效力和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从现有的林业法律法规来看,存在内容简单、细节不明确等问题,这就导致了林业法律法规的实施,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2]。

1.3 落后的生态林业发展模式

一直以来,我国的生态林业建设采用落后的建设模式,发展水平比较低,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我国政府及林业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相关部门对于林业市场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而林业先进技术也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推广与应用,林业资源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林业生态建设的水平无法得到显著提升,发展规模难以得到显著的扩大。

1.4 存在严重的滥砍滥伐现象

定期对林业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定量砍伐,对于树木的更新是具有积极作用的,过量砍伐则会破坏整个森林系统,对现代林业的发展产生制约作用。很多人被利益蒙蔽双眼,全然不顾林业资源的长远价值,对林业资源进行滥砍滥伐,这对生态林业建设是非常不利的。

2 生态林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水平不高

我国林业资源的分布非常广泛,不同林区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别,林区内包含的植物种类也是十分广泛的,生态林业管理者难以全面掌握所有植物的属性与特点,生态林业的管理水平并不高。除此之外,很多生态林区的领导并不重视生态林业的管理工作,导致林业管理者放松管理[3]。

2.2 生态林业管理者的工作态度需要转变

生态林业的管理水平与生态林业管理者对于工作的重视程度具有直接关系,林业管理部门对于生态林业管理的重视程度又会影响生态林业管理的整体发展。很多生态林区的领导没有对生态林业的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生态林业管理者对待工作就会敷衍了事,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生态林业管理者的工作态度差,管理工作不到位,滥砍滥伐的现象频频出现,林业资源被破坏程度非常严重。在开展生态林业管理工作时,要重视生态林业管理者综合素质的提升,林业管理者只有在工作中保持端正的态度,才能有效开展林业管理工作,为生态林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4]。

2.3 生态林业管理工作的规划缺乏长远性

林业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生态林业管理工作的开展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生态林业管理工作的开展要用发展的、战略的眼光来进行长远性的规划,不可贪图短期的、眼前的利益,而牺牲整个林区的持续性发展。人们在关注林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也要重视林业所具有的生态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最终获得林业资源的长远发展。

3 生态林业管理的优化措施

3.1 将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发挥到最大

强化政府部门对于生态林业管理的关注、重视程度,使其深刻认识到生态林业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持续性发展,促使其将生态林业的管理工作提到议程上来。政府部门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强化生态林业的管理工作,将具体的生态林业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并分配给具体的部门负责,实现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同时要重视部门之间的协作。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要加大用于生态林业管理的财政投入,为林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态林业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资金保障[5]。

3.2 创建完善的体系,严禁滥砍滥伐现象

生态林业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開完善的体系和制度的支持。在生态林业管理中必须创建完善的体系,对乱砍滥伐现象进行有效的制止。一旦发现滥砍滥伐,就要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为生态林业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管理生态林业,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及林业管理部门的责任,还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将林业承包到户,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对于在生态林业管理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企业给予相应的奖励。

3.3 坚持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根据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在对生态林业进行管理时,要朝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目标而努力。这就要求建设管理生态林业都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进行规划和部署。现阶段,我国生态林业的管理特点主要以点、线、面结合的网络状管理为主,有效实现了生态林业自身作用的全面化发展,从整体上保证了生态林业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

3.4 生态林业管理技术的提升

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对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直接影响,生态林业建设者的日常工作量是比较大的,利用脱产学习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是不太现实的。因此,企业要为生态林业管理者安排业余时间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活动,提高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培训活动的内容要包含多方面的知识,林业管理者如果能够全面掌握林业管理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其更好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5 对生态林业工作者进行强化管理

1)提高生态林业建设管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制度的指导约束下,生态林业管理者要认真开展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

2)强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生态林业管理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生态林业需要一个很长的建设周期,建设工作的开展会涉及很多的工作人员,部门组织结构较为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林业建设效率的提高。

4 结语

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加快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切不可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生态环境。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必须要重视生态林业的建设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向虎.浅谈我国生态林业管理现状与优化措施[J].种子科技,2019,37(11):127,130.

[2] 肖立华.我国生态林业管理现状及改良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7):1-3.

[3] 张海丽.我国生态林业管理现状及改良策略[J].现代园艺,2018(24):137.

[4] 张艳秋.做好现代林业生态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1):291.

[5] 謝云峰.我国生态林业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5(10):74.

(责任编辑:刘 昀)

建设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实践的丰富经验,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路径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主政治;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政治发展道路

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实践的丰富经验,深刻回答了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理论创新的基本脉络

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的制度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催生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并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乎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思想:其一,把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区分为基本政治制度和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突破了将二者混为一谈的传统观念。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必须继续坚持。而一些具体制度尚存在不少弊端,可以改革而且必须改革。其二,论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重大意义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山发展民主必须加强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发展民主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搞多党竞选、三权分立和两院制。其三,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目的、途径和方法。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是为了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是为了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其四,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思想,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这些思想为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完善指明了方向。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积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创新:其一,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现了党在执政理念上从“以法治国”到“依法治国”的重大转变,找到了把人民当家作主与党的领导有机结合起来的根本形式,指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方向。其二,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把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基本目标。其三,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五个有利于”标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其四,第一次提出了“政治发展道路”这一概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这些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的重要认识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邓小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

十六大以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创造性的政治建设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思想、新观点:其一,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一重大命题,把人民当家作主界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确立了以民主推进政治发展,在政治发展中扩大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主线。其二,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要求之一,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第一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人中国基本政治制度范畴,并强调要将之“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赋予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新的特点和优势。其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理论。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其四,进一步明确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和主要任务。“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要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些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

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路径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

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属性。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是国家的真正主人。发展人民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离开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是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借以统治和压迫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工具。而社会主义民主则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民主,是最先进、最广泛的民主。是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最根本的区别。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确道路。

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没有党的领导,中国就会四分五裂、就会乱,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就会落空,法治和各项制度也就无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基础和目标。依法治国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民治国、民主治国。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的过程,就是表达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的过程。失去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规定,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就失去了坚实根基和核心内容。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实现党的领导并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离开了法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难以顺利实施,人民的权利就失去了制度保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内在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全过程,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坚持三者的有机统一,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性质和方向,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形式。

2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人民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最符合中国实际”,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好形式,“是我们党长期进行人民政权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党对国家事务实施领导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现实选择和重要举措。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完善党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机制,真诚接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监督,鼓励党外人士做我党的挚友和诤友,逐步建立和完善民主党派和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和机制,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现实要求和必由之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既有利于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又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在团结各族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对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等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论述,为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指明了方向。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路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

1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党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必须理顺和规范各级党委与人大、政府、政

协、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关系。在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同时,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支持各种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2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对发展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发展了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人手,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重要思想。

3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是基本政治制度的外在表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正确方向;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并使之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相适应;必须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必须以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为目标,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统筹各类机构的设置,增强党和国家活力。

4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确保权力正确行使,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以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为此,必须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质询、罢免或撤换等制度;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廉政承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5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在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党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尊重和保障人权、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等一系列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思想和具体要求,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6 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参与和创造性实践。因此,在党的领导下,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的基本要求,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致力于包括民主政治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一)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自《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来,这一探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规律的理论伴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索无产阶级解放道路的过程中,论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思想。他们认为,无产阶级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必须把自己“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之后,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以作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政治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时,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他们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凹这种政治形式的无产阶级性质在于:一切权力机构和人民代表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以防止自己的政府和公职人员从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公社不是议会式的,而是无产阶级国家的崭新的民主组织形式,既是行政机关。同时也是立法机关;公职人员只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改革党和国家体制、建设新型民主的重要思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和巩固工农联盟,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党政分开,明确划分党和苏维埃政权的职权范围;积极促进民主,加强监督机制,强化人民的监督权;改善国家机关,实行科学管理;加强法制建设,反对“纯行政手段”;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为政治民主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开创性的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与此同时,他却忽视了民主法制建设,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了以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的政治体制,窒息了社会主义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并以此为指导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又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政治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努力形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扩大民主,反对官僚主义;制定比较完善的法律,健全中国法制;加强执政党建设;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些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但这些思想并未在实践中得到始终如一的贯彻,特别是极“左”思潮的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遭受了极大的破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创造性地解决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而又缺乏民主法制传统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重大问题,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基本原则,又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赋予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以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二)新时期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理论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道路的指南和行动纲领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上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就十分注重根据地的政权建设,通过民主选举建立了乡(市)、区、县、省和全国的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机构。抗日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民主选举和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革命政权。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在解放区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政权组织形式上也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参议会制度改变为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对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式民主道路的探索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成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新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逐步建立起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新中国民主制度的法律地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过程中,其成功的实践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其重大的失误也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遭受严重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人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中,推进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这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论,为始终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提供了理论支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工作从根本上都要致力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根本价值追求,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日益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充分显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路径的理论,为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机制创新和法治建设,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指明了基本路径。

责任编辑:思 齐

上一篇:采购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艺术作品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