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心理认知英语教育论文范文

2024-03-11

高职心理认知英语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天涯网络社区关天茶社里的“关澜女士”说:“我不欠你整个世界, 但我欠你一扇门。”这句话将接受过高职教育, 同时又不断探索高职素质教育的笔者引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如何认识和评价目前我国高职素质教育现状以及高职素质教育将怎样可持续性地发展?本文试以认知结构理论为指导探讨教育管理中要遵循的科学原则。

1 素质教育的现状

中国教育的整体来说, 目前尚未从整体上改变应试教育的倾向, 学生课业负担依然很重, 几经努力仍未能有效扭转。诸多因素导致现在社会仍过多的看重分数的测评, 学生的优秀与否根据分数而定, 而老师工作的成效取决于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应试教育的信度与效度问题。

从信度角度来说, 例如:分数能不能测量出考生是否具备上大学的素质?按照教育学的标准, 一个人能否上大学, 要看他是否掌握了必须的预备知识, 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从当前考试的内容看, 仅侧重于考查学生的预备知识和记忆能力, 而缺乏对学习方法、其它学习能力的测量。因此, 在测量结论的可靠性程度上讲, 考试不是一种全面合格的测量制度, 考试分数当然也就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学习潜力。另外从效度的角度出发, 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在西方发达国家, 大学教育实质上是公民教育, 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整体上说依然步履艰难、任重道远。面对存在这种情况的原因, 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素质教育的推进, 还仅仅限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政策体制;作为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 一些校长、教师的思想和工作准备不足, 对剧烈的经济社会变化以及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等。”尤其面对高职教育这一注重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教育形式, 针对上述所提出的素质教育中, 教育管理者思想和工作准备上的不足, 可以通过认知结构理论对教育资源与学生能力培养进行整合及细化, 从而寻找到一个不断完善的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及方式。

2 从认知结构理论探索对学生的培养

提及认知结构理论必须先理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在心理学领域行为主义已逐渐被认知心理学所取代。人们开始注意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 开始研究并强调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不再把学习看作是对外部刺激被动地作出的适应性反应;而是把学习看作是, 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 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 对外部信息主动作出的、有选择的加工过程。

对于认知结构理论来说, 学习者的个体特征和环境是决定认知结构的两个重要因素。

2.1 注重学习者的个体特征, 合理指导促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1) 不断拓展学习思维。认知结构具有建构的性质。几乎所有的认知结构理论都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 存在于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始终处于变动与建构之中。很多的学生经过多年的应试教育, 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 对错分明。但是这样往往使很多的学生不能接受人生中的挫折, 很难接受一些失败或是突发危机。而“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这虽不是什么旷世经典, 但足以打破传统的以对错论成败观念。只有思维方式的多样才能更全面的, 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 取得更客观的认知与评价。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纯学位教育, 是一种注重实际操作与知识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其培养的学生定位是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针对这一特点, 改变或突破其思维模式, 对于他们在今后工作中面临不可避免的突发事件时, 妥善地处理问题, 提升自己的能力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2) 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为了不教育, 教育是为了培养其自我教育。认知结构理论突出了学生中心的思想。认知结构理论将重点从教师教的角度转向学生的学, 把学生作为研究的中心, 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角度去观察与思考。虽然教材、教法、环境条件、社会影响等一切外部条件都很重要, 但是学生的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传统的教学, 是单纯从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策略、认知条件等方面进行研究, 但这已不足以满足现今信息时代下对学生教学的要求。应该从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策略、认知条件等方面出发, 兼顾情感、意志等方面因素, 不是单纯的要求学生做到什么, 而是正确引导、开发他们的心智模式, 使其先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并给定自我一个适当的目标, 进行自我教育, 而后不断的完善自我, 从而达到自我管理。在此过程中, 对学生的重视不能再停留在思想或经验的水平而是要深入到科学行动的阶段。认知结构对学生的引导是建立在学生自己主体思想基础上的, 随之深化而深化,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不断前行。

(3) 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提升其行动能力。理论可以引导实践, 同时理论也需要实践来检验, 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可以更加完善并不断向前推进。从认知角度而言, 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研究, 形象的思维更易于记忆,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比较多的是在技能教育上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其实素质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是非常必要的。学生不仅要从理论上了解很多应该具备的素质, 还应在现实生活中身体力行的去做, 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比如, 在开设《法律与道德》等课的同时, 还应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去, 让他们能够去亲身体验, 在过程中学习与提升。构建他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2.2 积极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为学习者营造提升自我能力的氛围

任何理念运用于实践必定有一个展示的空间, 一个能够承载的平台, 这对理念运用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用同化、顺化、平衡等过程表征认知结构建构的机制。他的建构主义学习论强调了外在整体环境的重要性, 认为环境为学习者提供的丰富、良好的多重刺激是促使认知结构完善和发生变化的根本条件。

(1) 校园环境。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 是高职教育的精髓和灵魂。校园文化作为环境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导向影响;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塑造也具有重要的直接影响。另外, 一般说来, 良好的校园文化都具有继承性、时代性和超前性, 因而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激发和引导大学生根据社会现实未来发展的需要及自身的潜力, 确定崇高的远大理想和人生的奋斗目标, 从而形成强大的心理动力, 推动他们去储备实力, 展现自我, 创造未来。学生是教育的客体, 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学生心理和道德结构不同, 有的乐于接受积极影响, 有的容易接受消极影响。因此校园文化的导向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要从正面引导学生, 并培养其面对成功与挫折都可以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又如:面对大学生缺少坚韧性和开创性这样的问题, 除了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教育的同时, 还要给他们提供舞台、基地、平台。并通过西部志愿服务计划等的校园宣传, 建立一种氛围, 让学生们感知到社会需要他们, 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达到教育的效果。

(2) 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是人一生当中至关重要的, 它对一个人思想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高职教育学生的构成来看, 多数家庭是处于社会的中低阶层, 本身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就处于比较低的状态。家庭教育总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多数学生都存在一些心理障碍, 如因贫困导致的自卑心理。因此在施教过程中, 应提倡以积极的方式去引导。首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家庭教育的缺失, 这些往往会在学生集体中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出来, 反映的方式往往是矛盾激化、争吵, 不能和谐的与人相处等等。要肯定学生的优点, 同时对于其缺点的改正, 帮助建立给自己的积极的心理暗示, 慢慢去克服与战胜。适当有效的利用高校图书资源, 如一些励志书籍, 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 发掘更多的思想与见解, 从而引导自己将家庭教育中消积的根深蒂固的观念的转化。

(3) 社会环境。高职教育倡导以市场为中心, 以就业为导向。在这样的体制下, 高职教育的受教者们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的, 社会是他们展示自己, 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平台。但是社会也是错综复杂的, 所以应具备较强的分辨及应变能力。首先, 对于任何一件事的性质要有明确的认识, 以法律与道德为准绳, 错与对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次, 学生不可避免的接触到一些社会上的不好的东西, 但是任何事都有利有弊。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 而不是一味的回避与抵抗, 应该适当的学会将不好的转变为较好的或是更好的。

虽然高职教育面临的环境很多, 但一般说来完善的环境还应包括真实的问题情境, 先进的物质设备环境, 经过精心组织的教材环境和教师创造的和谐的心理环境。它们共同为学习者的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提供具有支持和促进作用的场所。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 认知过程是建构性质的, 它包括两个过程:个体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过程 (基本过程) 和学习者有意识地控制、转换和建构观念和印象的过程 (二级过程) 。建构来自于外界与主体的相互作用。认知建构就是在外在刺激和学习者个体特征相结合的情况下进行具有渐进和累积性自我建构的过程。

3 基于认知结构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启示

教育管理是管理学在教学工作中的运用, 它包涵了多个层次及纬度, 丰富的认知结构理论为我们进行科学的教育管理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根据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总结出在进行教育管理时要遵循的科学原则。

3.1 教育管理要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作为价值取向和目标指向

基于认知结构的广泛内涵和重要作用, 教育管理者在进行各方面管理时要以激发和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为目标。首先管理者要从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形成入手, 通过科学地系统的分析, 而后在教育管理过程为学生提供条件, 让其自主的进行认知结构的建构。这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需要, 更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需要, 是基于学生主体思想所作出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配合教学工作培养学生。

3.2 教育管理要重视培养学生乐观的对待所处环境

环境可以促发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其处于激活状态, 但不是所有的环境都是顺境, 在培养学生面对真正的逆境时能够泰然处之。对待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各种各样障碍, 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压力, 学会乐观的去面对, 并积极的去改造它。面对压力与困难不断的打破陈旧的思想, 不断的调整自我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适应新的环境。比如面对普遍存在的大学生恋爱问题, 没有物质的基础就涉足感情生活, 往往不会有结果。而且就恋爱心理来说也是不成熟的, 但是这是不可避免的生理发展阶段。因此就导致了一些学生失恋时觉得自我被否定, 从而出现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做出自杀等过激行为。其实一些没有做出过激行为的学生也会产生了一些消极心理。

3.3 教育管理要实现条理化、结构化和整合化

这一原理要求教育管理要以培养学生形成结构化、层次化的认知结构为最终目标原则。根据认知建构理论所揭示的原理, 教育管理中对待培养学生的认知结构可采取两条互逆的途径:由一般到特殊和由特殊到一般的顺序, 即遵循逐步分化和逐步统合的原则。运用这两条途径的共同前提是, 教师对学生认知的基本结构和学生思维发散个体因素的相互关系能精细了解并且始终以形成学生优质的认知结构为目标。

3.4 教育管理要培养学生有主体和自主意识

这也是由认知结构的特性决定的。管理过程中要为学生的自我管理留有余地, 以学生的现有认知结构为起点, 以学生自主建构的良好认知结构为终点。在空间设计上注意广延性、开放性;时间设计上要求有弹性, 为学生的自学和思考留下足够的时间;方法设计上注意以教法促学法, 教会学生多种思维方式及多角度的把握事件从而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例如:创建学习型班级, 教师以倡导为主, 让学生成为创建的主体, 充分调动其现有认知, 提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则从宏观上予以把握, 共同探讨以确定工作计划。实施过程中始终确保学生位于主导位置, 教师从旁适当引导,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帮助其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3.5 教育管理要建立认知结构的专门策略

对学生的管理不仅从宏观上把握, 还要从微观对策略进行设计。这些策略包括激活原有认知结构的策略, 巩固新建认知结构的策略, 促进认知结构条件化、结构化、整合化的策略等。认知结构理论特别强调认知结构的作用, 但认知结构并不是时时处于活动状态, 也不是一经建立就能永久保持的。围绕认知所进行的设计都是发挥学生主体性, 培养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摘要:本文将有关认知结构理论渗透于教育管理理论之中, 目的在于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推进素质教育。以认知结构理论为基础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分解与整合, 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有针对性地提出认知结构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认知结构理论,自我管理,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教育心理学卷) [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2] 毛新勇.建构主义的环境设计[J].外国教育资料, 1999 (1) .

高职心理认知英语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 心理因素触发歧义

以下是发生在一档电视娱乐节目中的真实场景。一位年轻小伙子在最后一轮竟答之后获胜, 赢得三千元的奖金。全场欢声雷动, 尖叫声口哨声不绝于耳, 小伙子也异常兴奋。

……

小伙子:“耶!”

主持人 (向获奖者表达祝贺后) :“你叫什么”?

小伙子 (手做‘V’字状) :“耶”!

(全场哗然, 接着笑声一片)

主持人 (一愣) :“你叫什么”? (重读了“叫”)

小伙子 (有些困惑) :“就, 就是表达兴奋的一种方式。”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主持人 (很无奈) :“我是问你叫什么名字?

……

从表面看, 这段对话的喜剧效果完全由语言的歧义性引发, “叫”是个多义词, 既有”呼、喊” (cry, shout) 的意思, 又有“名称是、称为” (call, name) 的意思。但是也有人提出“叫”字在这段对话里所产生的歧义性对于别人也许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在初读这段文字时, 并不觉得“你叫什么?”这句话有歧义。这一点从节目现场参与者的笑声中也完全可以得到佐证。观众之所以笑, 是因为大家似乎都听懂了主持人的问话, 而单单这个小伙子没有。并且在主持人的“点拨之下”还不能心领神会。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不同词汇发生歧义的几率并非一样。有些词容易发生歧义, 而有些词却不是这样。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你叫什么?”是一句再平常再熟悉不过的话了。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把它理解为“你叫什么名字?”, 即“What’s your name?”。但为什么那位小伙子会误解主持人的问话呢?而且在主持人重读了“叫”之后仍然“无动于衷”呢?笔者认为, 此处的歧义发生已不完全是词汇多义本身的问题, 恐怕听话人的心理因素以及情绪所起的干扰作用更大。

由于经历了一场“你死我活”的紧张激烈抢答而最终获得三千元的奖金, 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此时小伙子全部的注意力大概都集中在获奖这一具体的另人激动的事件上。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是衡量注意程度的指标, 包括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的力度。注意也是大脑的一种机能, 而且受到意识 (心理) 的调节。注意的基本作用在于选择信息, 使之处于心理活动或意识的中心, 以便能被有效地记录、加工和处理 (孟昭兰, 1994) 。同时注意的容量是有限的。当一个人把大部分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某一事件上时, 会忽略或漠视其他事件的发生。也就是说, 投放在其它事物上的注意力会相应减少。由此延伸到话语的理解上, 就会使听话人在话语信息的接收反应上显得迟钝甚至麻木。形成短暂性的思维定势。那么听话人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哪里呢?一般来讲, 会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听话人的大脑贮存了很多信息, 只有令他感兴趣的信息通常才会占有重要地位, 影响着听话人的心境。由于这个信息在大脑中处于兴奋状态, 使得听话人在接收话语信息之前, 会作出一个与之相关的预设, 从而根据预设对话语进行反应。这部分信息就会干扰听话人对新的话语信息的接收, 往往产生误解和答非所问。小伙子之所以没有对主持人的发问作出正确的反应, 是因为他依然沉浸在获得三千元奖金的巨大的兴奋和喜悦中, 才会在主持人重读了“叫”, 即将信息的焦点放在“叫”字上之后仍浑然不觉。可见心理因素和情绪对话语的正确解码有多么大的干扰作用。

再看下面的例子。

周朴园:我听说你现在做了一件很对不起自己的事情。

周萍: (惊) 什……什么?

周朴园:你知道你现在做的事是对不起你的父亲么?并且……对不起你的母亲么?

周萍: (失措) 爸爸。

周朴园:你是我的长子, 我不愿当着人谈这件事, 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 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萍:爸, 没有的事, 没有。

周朴园:一个人敢做, 就要敢当。

周萍:爸!

周朴园:公司的人说你总是在跳舞场里鬼混, 尤其是这两三个月, 喝酒, 赌钱, 整夜地不回家。

周萍:哦, (放下心) 您说的是……

(《曹禺文集·雷雨》)

从以上对话中可以看出, 自始至终周萍与周朴园两人的思路是在两条线上进行的, 也就是说他们想的是不同的两件事。周萍之所以把“一件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和自己与继母的私通关系联系起来, 完全是内在心理状况所致, 怕丑事败露的恐惧情绪使其对父亲的话作出了完全错误的预设, 也严重干扰了其对父亲的话语意义的正确理解。因此, 我们说, 此处话语歧义的产生与语言本身并无直接关系, 而是周萍的心理情绪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2 认知因素触发歧义

吃饭时, 爸爸对四岁的女儿说:“来, 爸爸给你夹块蜡肉”。女儿忙摆着小手说:“不要不要, 我不吃辣肉, 我不能吃辣!”

同样, 从语言的表层现象来看, 此处的幽默效果是由同音异形的“蜡”和“辣”造成的。从成年人的认识水平上来看, 很显然此“蜡”非彼“辣”。而对于一个四岁的掌握词汇有限、认知能力有限的孩子来说, 她会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là”字, 更不知道还会有其他发“là”音的汉字。

语言是认知对世界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 是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艳芳, 2001) 。认知发展先于语言, 并决定语言的发展, 语言是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也只有认识了的事物才能用语言表达。语言能力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认知结构。而这种结构相对固定, 他的思维活动不可能脱离或超越固有的认知范围, 所以对话语信息的预设、理解也相应地局限在这一范围内。在接收语音信息后, 对话语的检索、处理和反映都在这个认知结构中进行。听话人要根据听到的语音信息, 在自己已有的知识范围内寻找与之相同的语音信息, 根据检索出来的信息建立话语意义, 从而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话语内容等。如果听话人的认知结构中没有话语本身的信息, 检索出来的是与之同音的信息, 那么对话语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这也就是认知语言学中所提到的认知语境。认知语境指交际者双方各自不同的经验经历和知识等足以影响交际效果的各种认知因素。胡壮麟指出语境不限于现实环境中的情景或话语本身的语境, 而是一种动态的认知语境。假如发话人和受话人的认知语境发生偏差, 歧义或误解就会产生。

在上面的这段对话中, 由于爸爸和女儿的知识结构与经验均存在很大差异, 女儿在听到“腊肉”这个语音信息后, 就会按照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信息来检索, 结果产生误解。也就是说, 如果交际双方对多义结构有共同的知识背景, 就不会造成误解。我们知道, 歧义根据语境有自动消除的特点。因此一个成年人结合吃饭这个场景会对“làròu”这个语音信息做出明确的理解。而小女孩儿由于自身的认识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生活经验有限, 也并不认为自己误解了爸爸的意思。前者是语境所致, 后者是认知能力所致。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形成中的作用, 认为语言的意义生成与认知有密切关系, 这一点合理地解释了世界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

3 结语

从对以上实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存在于语言层面的歧义不见得在语用交际的过程中一定实现为现实的歧义。只有当它被一定的触发因素激活时, 才有可能转化为真正的歧义。而在歧义的触发因素中, 听话人的心理状态和认知体系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触发因素与我们传统研究的歧义的成因并不完全等同。虽然也属于歧义的成因, 但它是成因里面最直接、最具决定性的那部分, 它的存在与否直接关系到歧义能否实现 (叶文婷, 2006) 。对歧义的触发因素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语言歧义性的认识实现从静态到动态, 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 从而使我们对歧义的认识更加科学全面。

摘要:歧义是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无法避免的普遍现象, 也是语言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对歧义的研究越来越呈现出跨学科、多角度、多层面的特点。本文从心理与认知的角度探讨歧义触发的非语言性因素。

关键词:歧义,触发机制,心理,认知

参考文献

[1] 陈东东.语言歧义结构刍议[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6 (8) .

[2] 葛雪松.影响注意力的十大因素[Z].

[3] 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3) .

[4] 李宗宏.语言歧义性的跨学科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 2006 (4) .

[5] 李宗宏.词汇语用学与语言歧义性探索[J].河西学院学报, 2006 (6) .

[6] 柳燕梅.语言思维定势与话语理解偏差[J].张家口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5 (2) .

[7] 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8] 宋协立.英语中的歧义现象[J].现代外语, 1985: (1) .

[9] 叶文婷.歧义与潜歧义[J].求索, 2006 (4) .

[10] 张维鼎.歧义的心理认知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 1996 (2) .

[11]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2006.

[12] 朱德熙.汉语句法里的歧义现象[J].中, 国语文, 1980 (2) :81~92.

[13] Dan Sperber, Deir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Second edition)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14] David.W.Carrol.Psychology of Lang uage[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15] F.Ungenerer,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高职心理认知英语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具身认知”作为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新取向代表,从深层次揭示了“身体是语言认知主体”的语言认知本质,强调身体的参与才能激发个体的经验和创造性,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有效的语言认知。文章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探索大学“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践,以期深化认知语言学在英语学科领域的建设和理论研究。

关键词:“具身认知”;“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心理学中,认知心理学一直是主要流派。在心理学发展初期,以计算机模拟为基础进行符号加工的模式一直在认知心理学中处于主导地位。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升华,以神经网状结构与并行加工原理为基础的联结主义模式逐渐被认知心理学家所接纳。认知心理学家把联结主义模式与行为主义进行比较,发现这两种模式都把关注对比的中心放在内部心理过程上,着力对调节行为的认知机制进行探索研究,因此将其称之为“认知主义”(cognitivism)。但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认知语言学、哲学、AI技术、机器人智能技术、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影响,认知心理学又发生了“后认知主义”(postcognitivism)阶段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具身认知”(embodied/embodiment cognition)理论作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代表,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哲学认知主张和焦点论题,也影响了认知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与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的发展。近年来,“具身认知”理论对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具身认知”理论的基本理解

(一)传统认知主义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传统认知主义认为,“认知是可以进行计算的”,也就是将认知过程诠释成类似于计算机加工符号的过程,是一种对信息进行处理、操纵和加工的过程。把人的大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大脑如同是对符号进行加工和操纵的形式系统。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依据人们预先设定的逻辑规则来进行符号处理和运算的,而认知过程是以人们先天或后天获得的理性规则为基础,通过形式化的方式,对大脑已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运算和操作,归结其本质,这些处理、运算和操作都属于计算过程。因而得出“认知的本质就是计算”。如果说大脑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件,那么“认知”就是类似于“软件”或“程序”在这个“硬件”中运行的过程。从功能的角度而言,程序是独立于硬件的,那么,也可以视为认知是独立于人的大脑和身体的。因此,在认知心理学理论里也就提出所谓的“离身(disembo-died)的认知或心智(mind)”的理论。“离身的认知”突出地强调了身与心、肉体与灵魂、物质与精神等相对概念之间是相互分离的。身心二元论在西方传统哲学中,备受尊崇。苏格拉底曾指出:“死亡不过是身体的死亡,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身体是灵魂得以净化、自由的绊脚石。”[1]在身心二元论认知思想中,脱离肉身的心智表现在人类大脑上,就是人的智能,表现在计算机上,就是人工智能。总而言之,认知虽然是通过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得以体现,但是它却并非依赖于人的身体,具备独立的特征。

这种哲学上的傳统认知主义理念直接影响着日常教育教学。长期以来,“离身式”教学观一直在教育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离身式”教学观主张“教学是一种既定心智的抽象表征活动,类似于计算机式的输入、加工和输出的过程。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提高表征效率和计算输出的效果”[2]。拥有这种理念的人们大多持有的观点是: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人心智能力的活动过程。可以将教学过程描述为:教师通过特定规范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达到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逐步掌握与学习内容、学习科目相关的概念、理论、科学范畴和命题等一系列抽象符号。在“离身式”教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身体只充当了“载体”,并没有在学习内容的认知发展活动中发挥实质性的参与作用。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一些反对和批判身心二元论的观点以及研究成果,比如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皮亚杰就认为,认识是在实践活动中建构而成的,在这个建构过程中,身体的动作及相关活动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认知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人的身体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的意义和重要性,这其实是在用新的研究方法改变人们对传统认知科学的诠释,是以新的研究思路对人们认知过程中的意识、情绪和语言等方面进行探究。Beilock S.总结了“具身认知”的特征,称只有“具身认知”能够做到全面开发利用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环境,能够激发认知者的创造力,提高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改善自己的情绪,做出更好的决策。

随着以“具身认知”为代表的第二代认知科学的逐渐发展,身体及感觉经验对认知的作用也开始受到关注。

(二)“具身认知”理论及其引领的教育教学变革

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思潮,“具身认知”是对传统离身认知观的批判,其倡导者以认知对身体的依赖以及身体经验对认知的重要性为基础,对离身认知理论提出了异议,并逐步地突破了传统纯粹的哲学概念。“具身认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基本不可能存在离开身体并且没有身体经验的认知。“认知是一种具身的活动,这种活动根植于身体,扎根于环境,与有机的生物心理和文化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一个生命体来说,他们的世界和生存环境是其感觉—运动能力‘生成’或‘导致’的。”[3]这些无法否认的事实为“具身认知”理论提供了部分证明。认知对身体的依赖以及身体经验对认知的重要性是“具身认知”理论关注的核心和理论基础。著名心理学教授叶浩生将“具身认知”的内涵归纳为三点,即“认知内容是身体提供的;认知过程的进行方式和步骤实际上是由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认知是具身的,而身体又是嵌入环境的,认知、身体和环境组成动态的统一体”[4]。也就是说,我们以人的生理结构所感知到的世界会与以其他生物的生理结构所感知的世界完全不同。可以说,生物能感知到的世界的模样是与其生物体的解剖学结构保持完全一致的,因此,认知是通过身体进行的认知,心智是通过身体形成的心智,如果离开了身体,可以说根本就不存在认知和心智了。这就像是“砍”这个动作,离开了斧子的挥舞就没有任何意义一样;人的“认知”行为,如果离开了身体也不会存在任何意义。

在“具身认知”理论形成过程中,很多教育家都进行了非常积极有益的探索。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一直主张“身心做为对立实体而存在”的身心二元论,他将世界明确地分成不同性质、各自独立的实体,认为身体做为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是不同实体性的东西。英国著名的经验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洛克就对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提出了质疑,洛克认为身体感官所获得经验才是人类观念的主要来源。纵观对“具身认知”的探讨,结合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具身认知”在教育学语境下的理论内涵可以概括为具身性、情境性和生成性。具身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身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情境性是对教学活动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提出要求,要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现实需求紧密联系;生成性就是强调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任何教学都是在实体、活动、关系和过程等维度上生成的”[5]。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Carmen Petrick Smith做了一组对比试验,结果证明,通过“具身化”学习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6]

二、“具身认知”视域下“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究

“具身认知”理论主张认知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直接影响认知内容、方式和结果,认知和认知主体的直接参与、不可分离,强调身体、心智和环境的统一才能获得认知,因此,运用“具身认知”理论设计教学,要注重教学要素的和谐性。教学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及师生认知等,文章以此为依据对“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教学进行如下设计。

(一)教学理念具身化

长期以来,由于“离身”学习理念在教师的意识观念中占据主要地位,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常常忽略对学习者的身体参与的学习环节的设计,因此,未能形成、掌握和运用体验式学习的方式,也就很难达到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学习环节之中并获得认知方面的成长的教学目标。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外界事务与身体互动的过程以及结果都会直接或者间接使得认知主体的肌肉、骨骼、状态等诸多身体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主体的自我感受知觉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即为主体对外界事务的感知、体验与内化,最终将外界事务收纳为主体认知的构成部分”[7]。也就是说,认知的基本构成会受到身体的构造特点等物理属性的影响,这就意味着学习者实际的学习效果会因学习者是否直接参与到实际学习过程之中而不同。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亲身实践,能够让他们经历更好的学习体验,收获更多的认知。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如何掌控课堂教学的导向,只关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就是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本来应该体验到的参与性。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统一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师和学生。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创新教学理念,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从理念上避免教学的程式化,在教学环节设计上,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二)教学内容具身化

在运用“具身認知”理论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的重要性。学习者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讲得再多、再好,如果学生不配合,对讲授内容不能理解和接受,也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口语教学更是如此,即便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了再多的理论和技巧,总结了再多的常见词汇和表达方式,学生如果无法接收到有效信息,不能开口练习,这个授课也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因此,在进行口语教学的实践中,要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运用到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步骤的具体环节中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好课上的45 分钟,作为教师可以大胆地尝试和探索多种的教学方法,不要只是拘泥于一种教学方式。比如在“商务英语口语”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看图说话、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演讲、竞赛、情景模拟商务洽谈等形式和方法,以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将身心都融入到口语学习的环境中去。“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具有情境性,认知的形成与认知主体各器官、外部环境的交互不可分离,也不能脱离具体情境独立存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过程,不仅实现了对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而且能够对学生的听力技能、商务交际实践能力有所改善和提高。

“具身化”学习的课堂参与度更高,学生的身心互动体验感更强,因此,教师也应依据“具身评价”原则,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重新设置。

(三)教学环境的具身化

教学环境一方面指的是课堂物理环境,另一方面指的是课堂教学氛围。

首先要保证课堂物理环境的和谐性,包括灯光、桌椅布局、教室内外墙彩,甚至空气质量及温度、湿度等,都是影响学生认知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摆脱传统的黑板粉笔讲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多屏显示技术、智能环境控制技术作为支持,通过微课等数字化课程辅助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性化、智能化、生态性、交互性的智慧教学课堂环境。

其次是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重新整合显性、隐性教学媒介,建立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提供便捷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打造易于身体与技术、身体与环境深度融合的氛围。

教师通过设计具身化的学习环境,利用多种手段给学生提供更多主动体验和尝试的机会,进行具身化教学,以实现学生深度的、有效的学习,达到激发认知主体参与、与主体社会实践经验相联系的教学目标。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口语”课堂,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只关注大脑不注重身体的纯知识教学方式和评估方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体介入度和主动参与度都有了相应的改善和提高,教师也更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通过创建“具身化”学习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打造高效课堂,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切实让学生的商务口语能力得到提升,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斐多[M].杨绛,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26.

[2]邱关军.从离身到具身:当代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1(1):61.

[3]叶浩生,麻彦坤,杨文登.身体与认知表征:见解与分歧[J].心理学报,2018,50(4):468.

[4]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5):706.

[5]王会亭.从“离身”到“具身”:课堂有效教学的“身体”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12):61.

[6]郭丹,张白玉,贺毅夫.“具身认知”指导下的高职英 语有效教学活动设计原则研究[J].海外英语,2020(12):240.

[7]殷明,刘电芝.身心融合学习:具身认知及其教育意蕴[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7):59.

■ 编辑∕李梦迪

收稿日期:2021-09-10                                                          修回日期:2021-10-18

作者简介:王颖轶(1976—),女,黑龙江哈爾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202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OBE理念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金课’建设”(1091);2020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商务英语口语一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SJGY20200319);2020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具身认知的大学外语课程建构研究”(GJB1320132);2019年度哈尔滨理工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智慧学习环境设计与应用”(220190001);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文学伦理学视角下唐德里罗21世纪小说研究”(WY2021052-C)

高职心理认知英语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2、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浅析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4、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写作训练中的应用

5、认知语言学指导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6、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散文翻译技巧研究

7、英语词汇教学中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价值挖掘

8、英语语言学研究的多维视角

9、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高职英语教学方法

10、基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英语动词短语习得

11、认知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2、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非英语专业口语模块学习焦虑课题前期调研

13、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试论英语语言中低调陈述的实质

14、英语介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15、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职业学校英语词汇教学探索

16、认知语言学启示的英语动词短语课堂教学设计

17、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学英语习语教学新探

18、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19、小学生英语语言错误的认知语言学阐释

20、认知语言学对于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

21、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护理英语教材编写

22、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高职英语的词汇教学

23、多维视角下的英语语言学研究

24、生态语言学背景下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的困境及对策论析

25、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英语一词多义现象

26、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分析

27、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28、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29、研究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相关启示

30、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31、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思考大学英语中语法教学的方向

32、认知语言学指导下的英语词块高效教学

33、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34、论英语语言学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素养的提升

35、英语熟语学习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36、英语动词进行体的认知语言学诠释

37、如何对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进行优化

38、英语一般过去时的认知语言学解读

39、话语视角下的英语语言学习认知观构建

40、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新解

41、简析认知语言学理论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42、大数据网络时代高校英语语言学习认知负荷的探析与策略研究

43、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44、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英语语法及其教学:语法观再研究

45、英汉语法对比和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汉英翻译语法误译研究

46、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47、认知语言学关照下的英语构词法

48、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的反思

49、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介词语义探究

高职心理认知英语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很多,其中高职毕业生自身的心理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畏惧自卑心理、过分依赖心理、盲目从众心理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心理因素。要调整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制定对策:一是实现教育机制创新,把职业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提高毕业生参与市场就业竞争的信心和能力;二是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宏观调控职能,为高职毕业生就业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三是加强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为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畅通的渠道和正确的择业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 毕业生 心理因素 学生就业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的发展,高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十分突出,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比较复杂,社会各界对此有诸多探讨和分析。本文从高职毕业生就业这个角度,着重分析了心理因素对高职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现状

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高职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初次就业率普遍偏低,2002至2005年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64.7%、55.7%、61%和62.1%,较全国同期高校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65%、70%、73%和72.6%,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对于2007年全国就业率的预计,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专家康小明的回答也并不乐观:“排除统计误差,到2007年7月达到60%已经很不错了。”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方面与用人单位不切实际的追求高学历,对高职毕业生存在理论知识薄弱、学历低的偏见有关,另一方面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有关,还与不健全的市场就业机制有关;就高职毕业生自身来讲,不健康的就业心理,是导致就业难,甚至毕业即失业的重要原因。

二、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因素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复杂过程,受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从现实看,笔者认为,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畏惧自卑心理。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传统学术型高等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社会上还普遍存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的观念,对高职院校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的社会地位认可度低,大多数学生感觉就读高职院校在学历层次上低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缺乏正确的定位,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加以在现实中部分用人单位不切实际的要求高学历,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导致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

(二)过分依赖心理。从高职毕业生成长的经历来看,处在这一年龄段的高职毕业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基本是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中成长,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阅历和经验,缺乏基本的就业竞争能力,自身对家庭和学校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再者受传统就业分配观念的影响,仍然有相当多的毕业生把就业寄希望于就读的学院,缺乏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就业的心理准备。

(三)盲目从众心理。由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和办学理念等方面的原因,高职毕业生的质量与人才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多数学生一方面感觉自身专业理论水平不过硬,专业技能粗浅,难以达到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另一方面,缺乏基本的自我了解,对自己的择业目标和今后的发展不明确,有随大流的意识,导致所谓的热门专业岗位僧多粥少,冷门专业岗位门可罗雀的局面,造成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形势上的显性过剩。

三、对策

高职毕业生是我国人力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问题,涉及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能否继续深入,市场化就业机制能否建立和完善,全社会能否合理有效利用人才资源和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从深层次上讲,涉及建设和谐稳定小康社会的大局。因此,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高职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一)实现教育机制创新。要针对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机制弊端,强化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教育机制,突出办学区域特色,专业特色,专业设置应顺应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对现有设置不合理或市场需求过剩的专业,加快调整步伐。以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突出实用性,着力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要改变封闭单一的办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与市场接轨,采取 “订单式”办学模式,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招生对象、规模和教学内容。这样,高职毕业生在学习阶段,既可有较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发现和改进自己的不足,又可提前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锻炼和提高毕业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弥补高职毕业生在学历层次上的先天不足,使高职毕业生无论在心理准备方面,还是在专业技能方面,都能够为走向市场,应对竞争,贡献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宏观调控职能,根据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指导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加大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力度,消除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壁垒和限制性措施。实行政策扶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高职毕业生到实用型人才缺乏的地区和单位就业,制定具体措施,引导用人单位按实际岗位需要合理用人,避免人才高消费的浪费现象,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自由流动。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指导高职院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避免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建立毕业生就业监管体系,推进阳光就业,从制度上规范人才市场的运作机制,为高职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毕业生的培养基地,要在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前提下,积极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一是要配备专业指导教师,从学生入校开始,认真研究和分析每一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帮助其着手制定执业发展规划,并鼓励他们为此而作心理和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二是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机制,与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建立密切联系,及时掌握人才市场需求动向,积极沟通社会用人单位,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工作,及时、准确的为高职毕业生提供需求信息,既要把学生招进来培养成材,同时更要把学生输送到工作岗位上;三是要经常性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要定期举办毕业学生推荐会,这样可以一方面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让社会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加深学生与社会、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为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畅通的渠道。

参考文献:

[1]表格内数据均来自教育部当年公布的数字.

[2]新浪网,200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

(作者单位: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高职心理认知英语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难点分析

1.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教育形式,基本上就是“上大课,开大会,听报告,看视频”,形式十分老套。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重在以认识为主的教学目标,事实上,掌握知识不代表能够学以致用,情感态度和行为无法立刻发生变化。许多学生无法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满堂灌”,气氛压抑,很多学生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心理困惑,也没有畅所欲言的机会。因此,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我们应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实践活动或知识应用的环境来强化知识的习得,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

2.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持久性和影响力

培养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一方面,与心理健康的内涵、接纳者的认识水平以及实践经验有关;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不断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进程,这是其客观规律。但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期望用一两次培训课程就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但他们却花了大量时间在培训课的主题、形式、验收上下功夫、做文章,短期内可能卓有成效,但急于求成,势必缺乏持久性和影响力。

3.专业心理咨询供求矛盾显现

近年来,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复杂,专业心理咨询的供求矛盾日益显现,在这种新形势下,经过培训和督导的学生团队,投入到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中来,能较大程度地缓解专业力量不足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专业心理教师集中注意力关注问题严重的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指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数量多,可以深入到班级,在日常生活中能及时发现心理异常的学生,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帮扶,从而解决问题,有利于形成“网格化”心理危机干预管理机制。

二、具身学习理论视域下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具体实施

近年来,在具身认知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种强调“身心融合”“身体、心智及环境的交互”的具身学习理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诠释提供了一种新视野,并在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身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包括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同时要求知识获得、情绪体验、行为操作的有机统一。[1]本次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实践过程,聚焦于学习的情境性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问题解决角度,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与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掌握问题解决的能力。

1.案例的背景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坚持同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灵驿站”主要负责本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危机干预及防控等工作。“心灵驿站”以“同沐心灵阳光,共逐健康人生”为口号开展各种特色活动,积极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心灵驿站”创办了一个面向学院学生的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心理知识伴我成长”之朋辈心理辅导活动,通过每月心理知识“悦”读分享会、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比赛,以及培育一支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等方式,围绕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技巧,更好地贯彻落实“四位一体”网格化心理危机管理机制,让学生工作效应显现感情和温度。

2.案例的思路与设计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普及化程度,在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中促进学院的整体构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第一,在知识储备上,使学生增加心理知识,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第二,在问题解决能力上,提升学生心理朋辈辅导员解决学生群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提高实战经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营造追求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三,在学生干部储备上,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丰富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建立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的学生朋辈辅导队伍奠定一定的基础。

3.活动的实施

(1)双向教学互动,组建学习共同体

面向全体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每月举办一期心理知识“悦”读分享会,活动主旨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素养,为学生排忧解难等。《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指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丰富,排前三的依次是:人际交往、自我调节及职业指导。[2]根据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需求,以专题学习为内容,使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把知识應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与全班学生紧密相连,让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关注,同时搭建教师与学生直接沟通对话的平台。

(2)情景交融互通,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丰富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比赛中各选手运用朋辈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对朋辈辅导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解决“烦心事”,实现自我价值,树立学生生命意义感。

比赛前辅导:①运用朋辈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技能,彼此陪伴、理解共进,通过角色互换、良性比拼等方式进行问题分析与解决。②逻辑分析严谨,说服力强,能准确评估问题,抓住问题关键。③能情理交融,起到疏导情绪的作用,帮助化解冲突和矛盾,达到共赢。

第一轮初赛:比赛采用线上答题的形式进行,限时60分钟,包括单选、多选和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查参赛队员对于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知识、原则和技能、危机干预技巧、常见心理问题的应对方式等内容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初赛,评出分数最高、用时最短的50位选手晋级下一轮复赛。

第二轮复赛:比赛采用现场知识抢答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抢答环节20分钟,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案例分析题限时15分钟。通过复赛,评出分数最高、用时最短的十位选手晋级下一轮决赛。

第三轮决赛:决赛以现场朋辈心理辅导的形式进行谈心谈话。比赛中各选手运用朋辈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技能,彼此陪伴、理解共进,要求通过角色互换、良性比拼等方式疏导情绪、化解冲突,对朋辈辅导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与解决。评委根据评分标准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评选出优胜选手。

(3)传帮带互建,培育新生力量

在学生情绪失控或者心里难受的时候,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能够第一时间陪伴、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烦心事”,有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学生有心理困惑或者遇到困难能第一时间找到班级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形成归属感,增强个人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形成安全稳定长期的“心理契约”,更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群体中发挥心理危机干预网格化管理的力量。

(4)活动的成效

第一,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面对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助人自助”观念。第二,提高情绪管理能力。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帮助个体树立健康的人格。第三,辨证看待问题。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能从学生角度帮助转换注意力,找到正确的归因,避免用过于消极或者过于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第四,正确进行自我评价。遇到心理问题时,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愈能力,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内心潜在的自我发挥作用,科学解决问题,形成积极稳定的心理品质。

(5)活动的特色与亮点

第一,互动性好。“悦”读分享会接受一对一的指导,讨论氛围活跃,学生不需要顾虑太多,可积极反馈,创造相互交流的氛围。

第二,实战性强。理论联系实际,在朋辈心理辅导的谈心谈话中,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情绪疏导,增加交集,表达善意,提高自信心,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

第三,陪伴度高。在学生情绪失控或者心里难受时,学生朋辈辅导员能够第一时间理解学生“烦心事”,有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学生有归属感,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四,情绪接纳。学生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在开展学生工作过程中,既能激活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身上积极正向的能量,又能让有心理困惑的学生感受到情绪宣泄的安全,所有的倾诉能被理解。

三、将学生“朋辈心理辅导”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导向

1.完善制度,稳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按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建立以二级学院领导主管、辅导员具体负责、学生干部为主的心理健康辅导协会的运作机制,每班设有朋辈心理委员,宿舍设有心理观察员,定期进行心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分享会、朋辈心理辅导竞赛,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网格化的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专业队伍。

2.做实做细,当学生成长成才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思想引领作用,有效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稳定的心理品质。在学习培训中,不断补充专业心理知识,查漏补缺;在工作交流中,发挥“以老带新”的传帮带作用,使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团队成为专业心理咨询的补充力量;在服务管理中,发挥心理危机干预网格化管理的力量,培育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学生干部队伍。

3.情景交融,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强理论重实践

校园文化建设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更好地保障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结合学生的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探寻正确科学的问题解决方法,更好地内化知识,达到知行合一。

4.育人育才,打造一支高素质强专业的朋辈心理辅导队伍

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系列活动增强了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普及化程度,成为学院“四位一体”心理危机干预网格化管理的有力抓手,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中促进学院的整体构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朋辈心理辅导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为培养一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生心理骨干队伍奠定基础。本次活动普及和宣传了心理健康知识,也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结语

高等学校肩负着承继、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多样方式建设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有针对性地推出改革举措、开展教学教育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应该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3]

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校,把校园文化、积极心理品质、問题解决能力、情绪体验和行为操作结合起来,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培养人才“高地”的各级各类高等职业院校,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地引入课堂内外,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基础,以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为手段,以“四位一体”危机干预制度为保障,加强教风、学风、管理作风和服务作风,建设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叶浩生.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J].教育研究,2015,36(04):104-114.

[2]傅小兰,张侃,陈雪峰,陈祉妍.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3]赵婀娜,张洋,吴月,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在全国教育战线引发热烈反响[N].人民日报,2020-9-24(2).

责任编辑 陈春阳

上一篇:住宅自然通风建筑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生态建设中的水利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