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教改分析论文范文

2024-02-02

农村中学语文教改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思想;性格;语言;知识

笔者扎根农村中学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几年,经历了多次课改,从最初的重视课内文章教学到如今的重视课外文章理解,教学经验不断丰富,但也产生了很多疑惑,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探索,领悟到诸多教学理论,形成了独到的教学理念。就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农村中学生的不同思想特点,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语文学习方向

当下的农村大体流行两种思想:一是“分数至上”,二是“读书无用论”。语文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对这些错误的思想加以纠正和引导。

(一)教育“分数至上”的学生纠正僵硬思维,以提高语文素质为目的

持有“分数至上”观点的学生,深受父母的影响,认为只要分数高,就可以进重点大学,就可以跳出农门,改变命运,所以,他们读书纯粹就是为了提高分数,完全不顾及素质的提高,表现在语文学习上,就是埋头苦读,死记硬背,不会融会贯通,缺乏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对待这类学生,教师应耐心地引导他们:想要知识改变命运不错,但不能急功近利,要以提高素质为目标,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教育学生以理解运用语文知识为主,不能将语文仅仅当作考入大学的工具。

(二)教育持“读书无用论”的学生奋发图强,认真学习语文

持“读书无用论”的学生,深受身边事例影响,认为不读书也能挣钱。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明白:“相信自己的能力,前途是光明的。个别大学生没出路不过是个案,社会还是需要人才的,只要是人才,终归有用武之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学会用先进的人物事迹鞭策学生,消除学生的“读书无用论”思想,慢慢地将学生的干劲鼓起来,那么学生就会开始喜欢学习语文。教师还可以根据农村中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引导不同的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1. 对腼腆害羞、沉默寡言的学生以鼓励为主

这类学生大多从深山中出来,不认识几个人,胆小,表现在语文学习上就是不喜欢发言,默默无语,任凭教师怎么提问他们一律沉默,让教师干着急。但这些学生往往写作很好,内敛。作为语文教师,要设法鼓励他们多发言,特别在作文评讲时多表扬他们,让他们有自豪感、优越感。时间久了,他们慢慢就会活跃起来。

2. 对桀骜不驯、独来独往的学生以关怀为主

这类学生一般是单亲家庭子女、孤儿、留守儿童,他们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于是走向极端,课堂上跟教师唱反调,课后不写作业,一副“破罐子破摔”、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其实是用这种极端行为掩盖他们内心的空虚与孤独。语文教师要理解他们,时刻给予他们温暖,用语文学科特点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学习方向,纠正他们不良的性格。

三、根据农村中学生的不同语言特点,采取正确的语言教学方式

笔者所在的农村起码有四种语言:壮话、平话、南宁白话、普通话。其中,前两种是最普遍的,是学生的原始语言,从小说到大的,普通话只不过是他们读书之后来到学校用于交流的语言。因此,学生的语言就带有浓重的方言色彩。比如“猪肉”,很多说壮话的说成了“肉猪”;又如“南宁在广西境内”,很多说壮话的说成“广西在南宁”。相信很多人都不曾听说过这种情况,可是在农村里,这是很普遍的。而说平话、白话的,都有自己的方言特点。这些农村学生方言,很难改正。这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采取正确的措施来纠正。

(一)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纠正

教师在平常的对话当中提出来,打趣地将各种方言统一到普通话当中。值得一提的是,对待普通话不好的学生要抱着平等尊重的心态,不可讽刺打击他们,否则他们会很自卑,越说越不好。

(二)号召普通话说得好的学生多帮助方言浓重的学生

普通话说得好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较好,他们从小就被父母教会了普通话。由于学生之间接触时间最多,“近朱者赤”,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说方言的学生自然就能说好普通话。

(三)在评讲作文中重点纠正

很多讲方言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也将方言写进了作文,这表现得特别明显。教师应注意在评讲作文时重点指出来。日积月累,学生自然就可以纠正不规范的语言。

四、根据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知识特点,采取正确的学习指导方法

农村学生见识少,接触面窄,语文知识比较贫乏,主要存在基础差,阅读量少,写作能力不强,综合实践能力差等问题。

对语文基础差的学生,以弥补为主。这些学生占很大部分,而且越来越多,为什么如此?毋庸置疑,跟小学的放纵教学有关。对待这些学生,必须帮他们将基础知识弥补回来,从汉语拼音基础学起,一步步来,特别在中学阶段引导他们必须学好,不能再落下。

对阅读量少的学生,尽量引导他们读健康有益的书籍。鼓励他们自己购买中外名著,特别是课标中要求阅读的名著。教师也要购买大量书籍,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只要学生想读,随时可以提供。提倡班级建立小型图书馆,大家一起供书,实现资源共享。学生置身于书籍的环境,自然会喜爱读书。

对写作水平差的学生,鼓励他们勤于写作。实践才能出真知,鼓励他们写日记、周记,如果时间不允许,起码要写周记,这样相当于每周写一篇作文,对他们而言比较容易,因为是自己的经历,写起来得心应手。在每次的作文课中,教师要适当地指导:怎么立意,怎么取材等。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有所提高。

對综合实践能力差的学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以锻炼。农村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大多比较薄弱,中学语文教师要采取必要措施提高他们的能力。教材里要求开展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每节课的开头让学生进行故事接龙,举行小抄报比赛、演讲比赛,参与竞选学校广播站成员、学生会成员等。对农村学生而言,开始他们可能不知所措,但只要教师坚持不懈,他们也能适应并热衷于其中,假以时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定会得到提高。

农村中学生具有普遍基础差,综合素质不高,但思想较纯真的特点。教师只要引导得当,发挥语文科目的特点,就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笔者通过多年的探讨,摸清了农村学生的学习特性,也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希望本文这些粗浅的见识可以对农村的教育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农村中学语文教改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美国当代负有盛名的课程理论家和评论家拉尔·泰勒在西方第一个提出系统比较完整的课程理论模式和课程评价模式,即泰勒原理,以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为标志。泰勒原理首要的问题是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针对这一问题,泰勒提出要调查学生的兴趣的理论。他认为“教育是涉及学生自身积极努力的过程,因此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是学生的兴趣……在满足了学生目前兴趣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拓宽和加深学生的兴趣”。对兴趣的研究,中外心理学家早已造诣颇深,提出的理论也很广博。本文主要就中学生作文写作兴趣,展开一些思索、探讨。作文教学,历来的讨论比较热烈,写作兴趣研究,更应该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基础。多年来,我国语文教改的进程,风风雨雨并不顺畅。自1978年3月,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拉开语文教学改革至今,作文教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实践又证明,在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中,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学生发展、不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弊端,“以应试为中心的作文教学的弊端已十分明显地损害着中学师生”。时下提倡的淡化主题、淡化文体、解放作文的“新概念作文”,在实践运用中,却让不少师生处于困惑状态,“教与学脱节,中学生作文‘贫血’‘缺氧’,部分已蜕变为新八股文。”“灰色污染”(赵谦翔语)时有存在,并未从真正意义上解决“解放作文”的问题。就其根源,我认为对中学生作文写作兴趣研究的缺乏是不能排除的重要因素。

就目前而言,在“应试教育”思想的阴影下,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依旧十分艰难,作文教学在中学普遍存在着难以茁壮成长的尴尬。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大部分学校的作文教学自初始年级开始,就为高、中考服务,存在“因一篇作文能上大学”的思想不乏其人。导致了学生对作文写作的一种极端的认识,教师训练什么、学生学习什么,教材安排什么内容,学生学习什么内容。学生整天沉浸在教条化和功利化的作文思维之中,自己的情感、美感受到压抑,导致了中学生作文除了编假话、谎话,就是空话、套话的现象发生。某校语文期末试题中有一道语段仿写题,例句是:“李时珍数十年如一日撰写了《本草纲目》。”结果试卷交上来后让老师大吃一惊,30多个学生中竟有20多个写的是爱迪生发明灯泡的事,内容惊人的相似。有同学竟说:“我写议论文的论据,无非两种:大家都知道的,如爱迪生、雷锋;没人知道的,也就是自己在瞎编……”另外,不少学生作文不乏抄袭之作,不乏内容空洞而辞藻华丽的拼凑之作和模仿之作,再加上相当一部分老师以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灌输,综合起来使学生对作文的审美性、艺术性、人文性未能充分认识,把作文写作视为一种负担或者完成的一道公式化的作业,“创作”的情趣荡然无存,最终导致学生对作文写作失去兴趣。

一、写作兴趣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也总是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只有充分认识这些特点和规律,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作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的现象,使作文教学逐步走上正规化、科学化的道路。的确,目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因此,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当是语文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基础和关键。

1.兴趣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内在动机

兴趣(interest),“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识和活动倾向,兴趣也是人们用以评价事物好恶的内心尺度,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一个人的兴趣所向与其需要相一致的,再加以积极的情绪体验的支持,因此,兴趣对个体的活动,尤其是对认知活动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对自己学习中的兴趣往往会发展成为自己学习的内在动机,并对自己的学习有持续的作用。特别是在认知过程中,当学生的某种写作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但不会减弱,反而会更加强化,并产生更深层次的兴趣,这种浓厚的兴趣,又会使学生产生对写作的新认知活动的内在动机和肯定的情绪体验。学生会广泛地涉猎有关写作的知识,积累有关材料,主动地观察事物,阅读示文,背诵范文,勤于练笔,去体验写作的快慰和满足。

另外,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认识事物本身的需要引起的,间接兴趣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结果引起的。间接兴趣在自觉组织的劳动中占重要地位。因此在学生写作兴趣的形成和培养中,我们不光要考虑写作本身的特点,更要注意学生写作自觉意识的培养和形成。

所谓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在动力”。而且,动机的两个基本因素是内驱力和诱因。内驱力,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即兴趣。

2.兴趣是影响学生写作效率的主要心理因素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一个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正是由于人们对于某些事物产生了需要,才会对这些事物发生兴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反之则只能有20%左右的才能发挥。学生对不感兴趣的课程的学习,不仅不是主动的,而且很有可能产生抵触,特别是思维方式逐渐成熟的中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写作一旦成了学生的需要,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那作文质量、效果一定是良好的,学生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产生热爱作文的情感,并能长久地保持这种最佳状态。乡土作家刘绍堂自小对写作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促使他不停地动笔写作,他13岁时即开始发表作品,一生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五部长篇小说,二十八部中篇小说,还有上百篇短篇小说和一百多篇散文随笔,所作的作品,语言明快,田园风光和人物形象的古朴美德相映成趣,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自云,对创作有一种冲动式的兴趣,“并且是满怀激情地行动起来的”。兴趣是影响学生写作效率的重要因素,探讨中学生作文教学,不能不提出对写作兴趣的研究,否则,不论什么“绿色作文”“新概念作文”等等,只能使作文教育走向误区,使一部分学生的作文之舟偏离正确的航向,陷入别样的怪圈。那种强化式的、公式化、“八股化”的应试作文,只能揠苗助长,有损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兴趣对活动的作用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人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对中学生作文来说,兴趣是引起和保持学生注意的重要因素。学生对写作一旦产生兴趣,总是愉快地、主动地去探究作文的奥秘,并且使学生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对写作过程是有着积极的影响的。所谓灵感的产生,也只是在注意达到一定程度时的产物。不感兴趣,要想谈作文的灵感是无法想象的。

兴趣对活动的作用有三:第一,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第二,对正在进行的活动的推动作用;第三,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许多事业有成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都因为对自己的工作、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作用于他们的活动,促进他们工作更快、更好地向前进展,直到成功。如丁肇中曾说:就是因为他自己有兴趣,“我可以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们要探索的东西”。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仅使学生主动地进行作文,而且兴趣本身对学生的写作过程又起到推动作用,这是一种健康的良性循环,学生受益匪浅。

4.兴趣对智力开发起促进作用

据研究,兴趣对一个人的智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一把金钥匙。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拉扎勒斯等人通过研究得出“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结论,他们把学生分为智力组(平均智商120,对语文阅读和写作不感兴趣)和兴趣组(平均智商107,对语文阅读和写作有兴趣)两个组,一学期结束后发现兴趣组的成绩远远超过了智力组,他们的实验中有一个对比,如下表:

兴趣组和智力组阅读和写作情况对比

可见,智商高,未必就能取得好成绩,而兴趣才是真正促进学生进取的动力。

二、写作兴趣研究的现实意义

在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也确实存在着很多兴趣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的实例,很多学生正是因为对某一科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在这一科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学习,成绩优异,但他们的智力在班上并不是特别超常的。同样,写作兴趣归根结底也是促进学生学习语文,提高写作水平的动力。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正是作文水平的具体体现。

写作兴趣研究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研究中学生写作兴趣是深化教改的重要因素

语文是一种信息载体,其功能不外有二:(1)摄取信息;(2)传播信息。摄取信息的途径是听、读,传播信息的途径是说、写。对于母语的听说训练可以在生活实践中完成,而读、写则非通过系统的训练不可,尤其是写作更是如此。“作文——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融会贯通,作文是对这些知识的一种综合。作文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外在表现。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对语文教改是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新时期的语文教改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80年代初,主要是提出拨乱反正,注重归真意识,解决语文教学应当干什么的问题,提出“双基”口号。第二阶段,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解决“怎么教”和“为什么而教”的问题,涌现出了以于漪、钱梦龙、魏书生、蔡澄清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教改专家和相应的教改模式。第三阶段即从90年代初开始至今的改革,主要特点为对十几年的教改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冷静反思,呈现出对语文教学进行全方位改革的趋势。但二十几年来,虽然语文教改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文教学却始终未有重大的突破。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作文教改走入了一个误区。传统的写作被冠之以训练之名,学生在老师命题定意、强制作文的束缚下,机械地为完成任务而写作,全然失去了写作的自主性、积极性,失去了自然释放心理能量的机会,失去了众多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体验的机会,失去了学生的自主性,对写作感到枯燥无味,甚至畏难而退,导致对语文学习的最终失去信心,严重束缚了语文教改的进一步深化。

吴泓曾引刘锡庆的话说:“……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煸得旺旺的,能点燃他们‘兴趣的熊熊大火,使他们人人喜欢语文,个个迷恋语文,痴情作文’。”只有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学习,才能激发起学生的热情,真正开动脑筋去探索研究新知识。因此,培养、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更能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符合语文教改规律的,也是语文教改的必然需要。

2.中学生写作兴趣研究是走进新课程和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前进行的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目标明确提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实到位,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作为语文教育一个关键环节的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应是使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落实到位的当务之急。

如果把作文教学与素质教育联系起来,就更容易求得共识了。素质教育一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全面发展,二是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作文教学中对全体学生和每个学生的作文都应达到一个基本的标准。三是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其特长。对于有文学才华的学生,要鼓励和培养其自由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也就是要增强学生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写作兴趣的培养是首要任务,只要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浓厚兴趣,并以此为开端拓展到整个语文学习,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将会更有效地寻找到一条高质量的语文教改的途径。为语文教改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可靠的依据。

这里,我再引用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辨析、历练”。兴趣是学生作文走向成功的基石,有了这块坚实的基石,在不久的将来,作文教学就一定会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出累累硕果的。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一中学)

农村中学语文教改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改;弊端

一、小学语文存在的弊端

1.教师没有从本质上意识到教育工作

在传统教育的限制下,教师的教育事业还不够开阔,仍是以单纯的“教”“学”模式存在于课堂上。在小学课堂上,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体现,仍是被动学习。

2.学生语文知识认知不够深

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脑海中,却忽略了学生是否从根本上理解这些内容。这些致使学生增強了学习语文的难度。

二、如何有效地实现小学语文教改

1.教师需突破传统教学观念

在实行语文教改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将教师当作良师益友。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为学生构建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

2.设计生动的教学环境

小学生仍处于孩童阶段,上课时难以静下心来,这就需要教师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要提供具有童趣的、生动的教学模式,以此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探索性问题,以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在课后寻找资料解决。如此,不仅提升了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培养了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3.实施分层教学

每一个小学生的生存环境不同,他们的智力、基础、性格、爱好也不尽相同,故而教师若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是不合理的,其效率也不高。由此,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力水平为参考基础,制订适合该小学生的教学方案。当然,教学方案的不一致,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要有所不同。如此,才能使整个班级的学生语文水平都能获得提高,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所有人的教育。

以上便是本人对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想法,虽然不够全面,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意义,希望对各位小学语文教师有一定的帮助。最后,愿小学语文教改可以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朱芒芒.光荣属于他们:常州市新闸中学语文教改侧记[J].江苏教育,1985(2).

?誗编辑 段丽君

农村中学语文教改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就中小学语文教改与教师职业素养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提出了讨论。文章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人文素养与文学素养缺乏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难题。其根源一是长期以来没有形成教师队伍的优化机制;二是语文教育的基本观念——政治论与工具论长期以来存在严重缺陷。

关键词:择优机制;道德素养;人文素养;文学素养

语文教育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三要素是教育体制、教材和教师,教育体制(包括国家教育行政制度、考试制度和学校组织管理体制等等)的好坏和教材质量的高低固然重要,但具体的教育行为却要依靠教师来加以实施,而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的形成又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教师的待遇和地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整个教师队伍长期处于一种不正常的流动之中,甚至形成了一种择劣机制。一方面,原有教师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优秀人才不断流失;另一方面,高等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再加上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高校学生入学就等于入了保险箱,学习缺乏压力和竞争;尤其是师范院校,学生面对并不乐观的就业前景,学习缺乏动力,“改行”之心人皆有之,致使进入教师队伍的人员素质不断滑坡。就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状况来说,问题更为严重。现今在岗的很大一部分青年教师从小就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高考语文标准化试题的指挥棒,使他们长期在选择ABCD的题海中“摸爬滚打”,形成了一种学习、思维的定势,当他们走上讲台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驾轻就熟地重复他们的老师,形成恶性循环。

毫无疑问,语文教师队伍的素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深化改革、继续发展的瓶颈,这是新世纪我们所面临的比教育体制和教材更为紧迫、更为严峻的课题。整个社会都要行动起来,积极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有效地优化教师队伍,真正地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

一、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职业道德的危机是教师队伍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有关体罚学生、虐待学生的报道不绝于耳,有用剪刀剪下不听话的5岁男孩大拇指的幼儿园老师,有将小学二年级女生的头发连皮揪下的女老师,有将初中二年级男生一巴掌打死的男老师……当然,这都是一些极端的个案,更为普遍一些的现象是什么呢?有的老师平时故意磨洋工,把课程最重要的内容留到放假的时候“补课”,以便收取“讲课劳务费”;有的老师公开向学生索要钱物,让学生家长为他办各种不应办的事情,甚至为此而千方百计地逼迫学生;有的老师按人际关系,按学生送礼的多少,来排定座位,安排学生干部,评定各种荣誉,甚至以此来决定给学生的学习成绩打多少分;而收受学生或学生家长的礼物,为了得点回扣随随便便地向学生推荐各种资料报刊、笔墨纸张以至于食品、服装之类的,就更普遍了;为了学生的“前途”,为了追求升学率,把学生投入题海之中,并且尽职尽责地看守着,不许任何学生爬上岸来偷懒,不许学生“不务正业”地阅读任何“课外书”;批评学生的时候不惜讽刺挖苦之能事,肆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职业道德的这种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伦理危机的突出表现。我们呼吁,一方面要真正解决教师的待遇问题,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问题;同时,建立起教师队伍优胜劣汰的机制,让一部分素质低下的教师淘汰出局,吸引优秀的人才进入教师岗位。

在此前提之下,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有爱心。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有信仰、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由和平等,自尊自立自强——这样,他(她)们才能拥有一颗博爱之心,才能爱学生、爱知识、爱智慧,才能拥有真正的敬业精神。

二、人文素养

如何理解语文的人文性的实质性内涵呢?笔者认为,可以从邓小平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理论出发去逐渐把握。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对于语文教育来说就意味着我们要有一种现代观念,这是一种在人类自古代世界向现代世界发生转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理性的批判精神,用这种精神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学,用这种精神审视我们近现代以来的作家作品,发现并摈弃其中与现代化不适应的东西,引导我们的学生成长为现代人。我们应该继承五四精神,促进古老的中华民族向现代文明的创造性转化。

教育要“面向世界”,对于语文教育来说就意味着我们要用人类全部优秀的文化遗产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据统计,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作品不足8%,小学的比例还要低。即便是这少部分作品,也大多是五六十年代从某种狭隘的政治观念出发而选择的“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丑恶”、“黑暗”现实的传统篇目。他们既不能满足学生认识世界的需要,更不能体现人类人文精神发展的轨迹,当然也就不可能让学生从中吸取精华,以满足自己精神成长的需要。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主要采用世界文学名著和思想史上的名篇佳作,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

教育要“面向未来”,对于语文教育来说就意味着我们要用这样的思想观念教育下一代——顺应人类精神文明发展进步的轨迹,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目标与方向,顺应当今世界的潮流,走向一个更美好的明天。人们常说,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如何才能达成人类的和平?它需要人类拥有宽容、博爱的信念,持守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态度,它需要人类的每一个体不断超越功利主义的人生价值观,这也正是人类精神文明史的精华所在。因此,自由、民主、博爱的精神,健康的生态意识等,是面向未来的观念,应该渗透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

三、文学素养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已经明确提出,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重要提高到60%以上。如果教育理念摆正了,这个比例还会提高。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且是对社会生活的包罗万象的整体化的反映。一个社会,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世界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伦理观等等,都在文学之中。通过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认识、理解人类社会的状况及其发展,尤其是通过中外文学经典来理解、把握人类的精神历程,都无疑是最佳的捷径。同时,就文学的表现形式而言,他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令人陶醉的意境美,不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而且也最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

可是,就我们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師的总体状况而言,他们的文学素养是远远不够的。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曾一度焕发出全民性的读书热、文学热,但好景不长。商潮与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以及某些思想观念的束缚,使得整个社会正在不断地远离文化经典和文学经典。

由于语文教育工具论的影响,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极低,许多大学生甚至包括中文系的大学生中外文学名著读得都很少,师范院校的学生情况尤甚。这种状况对语文教师队伍整体文学素养的影响是极为致命的。目前,语文教材的改革正在进行,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正在进入我们的语文课堂。因此,努力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已成当务之急。

农村中学语文教改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此背景下,语文教育应该重视弘扬人的主体性,完善人格培养。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媾合物,由两者的本质所决定。它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全面教育的整体功能,有利于解放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进而完善其人格结构。施行语文审美教育必须重视教学中的美育因素、抓住美育特征、遵循美育原则,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发展其人格。

关键词 语文 审美 素质 人格

语文学科是一门由飞扬着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浓郁的人文特色的课,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的课。语文除具有知识性和文化性,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审美性。\"语文\"是美学载体,教师应把\"语文\"看作是一种美的学科,其中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文化之美,既有各种既在的美学形式的显现,也有既时的教学美学形态的表现。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以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美,获取知识,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学校美育的作用,在于通过美的形象给学生以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陶冶美的情趣”。因此,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美的陶冶,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我个人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一、朗读是学生感知文章美感的途径,指导朗读体味作品的语言美。

“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品味作品的语言美 ,要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受主要方式,是感知文章美感的途径 ,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的感受。如吴功正写的游记散文《阿里山纪行》展现出的阿里山美丽的迷人的自然风光,使人感觉到阿里山的神奇。而这一特点。又是通过 触觉、视觉、听觉表现出来的。 朗读时对学生的停顿、速度、节奏,语调上加以指导,让读者感到仿佛置身于阿里山的怀抱之中,那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林区、山间的青苔路、无边无际的森林、那神木,完全感觉就在身边一样,而这一切是朗读带来的美感。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二、 指导学生剖析、理解作品,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文章都有它特有的形象,指导学生剖析、理解作品,挖掘作品的形象美,我主要从两方面来启发学生。

(一) 比较形象,鉴赏美。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让学生通过比较反衬,来发现文中人物的美与丑,在不断揣摩、理解中更能感受到美的形象。 教学中,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不同的角度上各自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通过鉴赏、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美丑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体会形象,感悟美。

好些课文的人物形象都是通过语言、神态、动作以及心理活动来体现美的,学生只有通过认真体会,才能感悟到人物的心灵美。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住少年闰土“知道海边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脚的天空”进行比较,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而少爷们只不过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通过强烈的形象对比,在学生的心目中,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而这些形象的美往往通过对立的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指导学生体味作品中的情感美。

语言是情感的直接表达方式,文学作品是作者表达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载体,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事物,内容的分析,使学生在对作品体验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者情感观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感知形象,产生审美效应,启发学生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如《菏塘月色》,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月夜菏塘美景抒怀。在作品中作者的情绪有时是淡淡的忧愁,有时是淡淡的高兴,忧愁时,低调的心绪笼罩着全文。比如,作者心里不要静,路 是幽僻、寂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想起古人采莲盛况心底里惦着江南,感慨良多。不满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说有喜悦,也是从文章出发的。比如,作者忽然想起月光照耀下的菏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菏塘的小路,往日阴沉沉的,今晚却很明亮,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人了,到了菏塘,心系美景,得自由,喜悦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淡淡的喜悦之情也是笼罩着全文的。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此背景下,语文教育应该重视弘扬人的主体性,完善人格培养。它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全面教育的整体功能,有利于解放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进而完善其人格结构。施行语文审美教育必须重视教学中的美育因素、抓住美育特征、遵循美育原则,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发展其人格。

农村中学语文教改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八十年代末期,人们已能听到21世纪匆匆临近的脚步声。面对新世纪的罗峻挑战,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呼声更加高涨。但是。在我国12亿人口中有80%在农村。“普九\"的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这就是中国的国情。抛开中国的农村教育谈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几乎是一句空话。

目对发的现头,小心师入的欢导们毅然把教育科研的重点转向了农村。他们说:“面向广大农村,面向农村基础教育,大力推进中国农村的教育改革以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是东北师大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阵容强大的山区教育调查团

1988年3月,我国江南已是春光明媚的季节,而吉林省长白山地区仍是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东北师大人不畏严寒,断然派出一支由100多名教师、30多名研究生和150多名本科生组成的教育调查团,分批奔赴吉林省边远山区,系统调查当地农村教育及社会发展状况。

这次组团,得到全校师生的热情支持:普教所、课程所及全校12个系都派员参加了。教育系的40多名本科生更是全体出动,人人争先。东北师大这次组织的农村教育调查团阵容之庞大,团员素质之高,对山区教育状况调查之系统深入,不仅在长春市和吉林省是破天荒的,在中国教育史上也是罕见的。

调查团的师生们冒着刺骨的寒风,乌不停蹄地在吉林省农村转了一个多月,他们发现农村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其状况比原先估计的还要严峻。按照国家要求,农村初中教育主要任务是为当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兼顾升学任务。但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在农村学校普演存鸡。学农老师只关心少数成绩优秀的手生80%的学生都被放弃了。初中生的流失率十分严仁调查团的成员们亲眼见很多教至后入排的精空空弗荡学生都跑光了。剩下的学5宝能留下上课,但自知升学无望。早已对学习夫去了信心。他们即怎能来到的中毕业回家务农,也无一技之长,广大农民对此感到强烈不满。“为当她培养经济建设人才\"的任务自然也无法落实。

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是进行教育改革,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怎么改?同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农村中学课程结构该是什么样子?通过怎样的具体途径才能尽快实现农村初中校的转轨?

实践出真知。东北师大决定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一条农村初中校的教改之路。因为县以下的初中校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建校时间短、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靠学校自身探索出一条科学的整体改革方案和教育转轨途径是不现实的。

东北师大根据自身的优势和调查团提供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反复研究后,提出两个实验课题:一是农村初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二是优化农村初中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改革实验。

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两项课题正是当前普教战线突现出来的大难题,特别是第一项课题,即使在大中城市也是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更不要说在农村了。但师大人说得好:东北师大是中国师范教育领域的最高学府之一,国家在教育上遇到了难题,正是我们冲锋陷阵,建功立业的时候!

一路绿灯

两项课题上报之后,得到吉林省,委的高度视与1990年6月,在省教委主任陈开副主任梁植文、张茵的主持下,对课题进行了全面的审重和论证,结论是:两个课题意义t大,方案科学可行。

实验方索呈报国家教委后,当即被确定为“但国家教委道明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项目同时拨给9万元实验经费。基础教育司的一位负责人当时曾高兴地说:“这两项实验的含金量很高,两项课题都是中国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只是以前没人敢啃这块硬骨头。”

顺利立项的喜讯传回学校时,他们已确定了实验地区。为使实验结果更具普遍意义,他们没有选择自然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也没有挑选生源和师资条件较好的重点校,而是把目光瞄向自然条件较差的长白山腹地、吉林省边远山区一白山市抚松县。

1990年7月,“抚松农村初中教改实验领导小组\"宣告成立。组长是东北师大常务副校长周敬思和长白.山市副市长张世魁。由东北师大和抚松县有关领导、抚松三中的校长、主任、教师联合组建的实验课题组也同时宣告成立,刘凤璞教授任组长,统一实施两项课题。

抚松县共有3所中学。一中是全县唯一的高中校,不是实验的对象;二中和三中都是初中校,两校的规模、办学条件及师资状况基本相同,只是三中的生源略逊于二中,二中的初一新生100%来自县城的小学,三中则有40%的新生来自乡村小学。

权衡的结果,三中被选为实验校,另选一所办学条件类似的初中校作为对比校。实验年级是三中的1990级初一新生。

领导小组和课题组还决定采取常规管理下的自然实验法,不为实验校增加或选派教师,实验年级也不特别遴选教师和学生,一句话,这次实.验不要求任何政策照顾。

在期望和疑虑相交织的目光中拉开序幕

1990年8月,参加科研工作的东北师大领导及研究人员(共24人),放弃了休假,1着酷暑,乘坐一辆性能很差,水箱频频开锅的旧面包车,延者险峻陡峭的山路,来到了白山市抚松县。

在塘峦叠幛,交通闭塞的长白山腹地,还从没来过这么多的教授、专家和学者呢!尽管县里并没有对这次教改进行宣传,但在古老的人参之乡——抚松县,仍然引起了一次深沉的震撼。在几十万乡亲中,有不少人开始用充满期望的目光注视者t原来默默无闻的抚松三中。他们真诚地盼望这次教育改革能给山区的娃儿們带来有出息的前程。

当然,心情疑虑者也大有人在。一位教育局的干部就忧心忡忡地说出了心中的两怕:一是以前也有人到抚松搞过教改,热热闹闹地乱哄了一阵子,最后成果没见到,教学秩序却被搞乱了,留下烂摊子让教育局收拾,别提多头瘙了!第二,改革实验自然要曾加开销,县教育局的经费本来就紧张,郾还有能力担负教改实验经费?

县人大的一位领导,在欢迎会后私下对实验领导小组组长周校长讲:“我是东北师大毕业生,真心欢迎母校的教师来抚松县。但是,拿我们的孩子当实验品,我可有顾虑1万一砸了锅,怎么跟乡亲们交待?

抚松农村初中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及课题组共有50余人,他们迎着f抚松人期望和疑虑相交织的目光,稳步踏入三中校园。两项探索中国农村初中教育转轨的基本途径,即由片面追求升学率转向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兼顾升学途径的科研实验,即将在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山区中学拉开帷幕。

课程结构改革实验

1990年.我国初中课程结构的应试教育色彩依然十分浓重。课程结构单一,不能适应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只重视必修课,忽视选修课;只强调统一学科课程,不敢视因

地制實的地方课程及活动课课程,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充分发展,更不利于农村学校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

抚松三中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农村初中的实际,对传统课程结构进行了大胆改革,构建起一个以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统一课程与地方课程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系。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完成基本学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其基本做法是:

强化基本学科。在改革实验中,为强化语文、数学和外语的优先地位,规定这三个学科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8.02%、15.33%和10.97%(不含四年级的选修课时)。数学课在初一、二年级每周开5节,三、四年级每周开4节。外语课在一至三年级时每周开4节,四年级变为选修课。

学校在强化基础课的同时,提出“学科开齐,学时开足,课程开好\"的要求。如体育课在初中一、二年级每周要开足3节,三、四年级每周开足2节。一至四年级的美术课要全程开课,不得删减等。

强化德育工作,突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学校制定了《抚松三中德育工作规划》,要求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热爱与立志建设家乡教育实施方案》就是通过地方课程、德育教育、“参乡抚松”图片晨览等形式,使学生系统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概况,资源物产特点、先辈英模耶迹和家乡建设成就,启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深情。

2.建设活动课程,完善整体课程结构。建设活动课程的实验,从活动内容的系统化、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管理的规范化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活动课程以培养品德、发屣兴趣、锻炼能力为主,按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去组织。实验展开后,由于学校从完善整体课程结构这个角度通盘规划,使活动课程按年级形成系列,形式更是丰I多彩,有全校性如节日庆祝会、讲演比赛、故事会、图片展览等;有年级、班级及各种兴趣活动,使学生的素质和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

3.开设分流课程。在初中毕业班级(三年制在三年级开始,四年制在四年级开始),分设普通班和职业技术班。在职业技术班中,课程安排为两个3:7。在总的课程计划中,理论学习占30%,职业技术课占70%;在职业技术课中,理论学习占30%,实践操作占70%。重点放在学习技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上,为不能升学的毕业生怍好参加劳动的思想和技能上的准备。

按说,这项改革内容是适合农村初中实际,理应得到各方欢迎,不料,这项改革于1993年出台时,县里和学校里竟有不少人态度十分冷淡。原来,抚松县城从未搞过分流。1986年邻县北屯子中学也曾搞过一次分流,家长们竟认为孩子上分流班是丢人现眼,有的家长还打算联名写抗议信,致使分流计划从此搁浅,无人敢再议。抚松县的职高也不景气,生源严重不足。1993年,县职高计划招160名新生,结果只有78人报名,最后来校报到的只有28人。因此,不少人预言这次初三分流也很难成功。

领导小组和课题组的同志却对此充满信心。他们决定让职实说话。学校向初三学生家长搞了一次大规模问卷调查,卷面上还附有简短说明:抚松三中近三年来,初中毕业生只有30%升入高中。

上职业技术班的学生虽然在县职高上课,但仍算三中学生,读完一年后照样三中的毕业证书。继续上职业技术班的学生,再读一年半即可1到职高毕业证书。学生学什么职业技术,可自行选择。

300多份问卷很快就收回了。竟有120多名学生报职教班!最后有107名学生按本人志愿编入财会、园艺、家电、缝纫、烹调、装潢和旅游等7个职教班。

1993年10月初,当三中的王材副校长亲自带队,把107名学生送到县职业高中时,受到县职业高中师生的热烈欢迎。缝纫班的学生家长们把缝纫机抬到学校,校门口像过节一般热闹。初中毕业年级开设分流课程,办职教班是使农村初中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改革措施,拓宽了课程结构改革的领域。

优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实验

实验根据现行教材内容偏多、偏深、偏难,脱离农村生产生活及初中生实际等弊端,针对县情和校情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改革,优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实验,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编写出版历史、地理、生物三科的乡土教材《抚松》,供全县使用。

2.语文课改用由特级教师颜振遥同志编写的经国家教委审定的教材,该教材”组了课文顺序,增加了边注点评,较好地解决了教和学的矛盾,体现了自学辅导教学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依据“两史一惰”教育的要求,政、史、地、语四科都增补了相应的内容。数、理、化、生、音、美等学科也都选编了补充教材。

4.注意保留了那些对提高学生素质十分量要,而由于中考又不考,常被忽视的内容,如外语课的听说训练,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训练等。

优化教学过程的改革试验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按照这个要求,农村初中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习分化\"倾向。位试教育无视和听任这种“分化\",导致很多學生掉队、辍学和流失。二是教学中的应考倾向。各主要学科争相采用应考型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导致学生的骑形发展。

为解决上述问题,抚松三中分两个层次进行了优化教学过程的改革试验。

一、针对农村初中生源差异大、潜在的分化危险也大的实际,建立了衔接、预防、分流的整体优化模式。其最大特点是按年段确定优化教学过程的重点:

入学初期,加强中小学衔接教育,使全体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缩小差距,避免分化。

初中中期,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预防大面积掉队。在这个期间,要特别重视优化外语、几何、物理筹易“分化\"学科的教学过程。

初中后期,实施毕业年级的普通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的“分流教育”。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课题组和三中教师们在充分汲取了古今中外多种教学理论的优点,不断探索,形成了抚松三中优化课堂教学的理论模式,即以敏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大纲为主线,将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创造出学、思、习、行整体优化的学导型教学模式,简称“学、思、习、行整体优化\"的教学模式。其中“学\"是指掌握知识的活动(包括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思\"是指思考和研究,其主要表现是探究与创新;“习”是指复习、练习、演习、实习;“行”是指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即实践。四种活动的不同组合,可构成不同的教学模式。

在实验中,学校强调“以学论教,学教结合”。教师的教学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会”,而且要“会学”。在实验过程中,各学科都建立了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如语文课已创造出读文和作文两种教学模式。一种是以“初读、复读;研读、质读;练读、归读\"为过程的“三段六步式\"读文课教学模式。它既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初读,即快速阅读,把握整体,一般采用朗读、默读和略读的形式;复读,即深入分析,一般采取边阅读、边查字典、边评点的形式;研读,即小组讨论,集思广益, 一般采用说长遍短,各抒己见的形式;质读,即质疑问难,开发智力,一般采用全班讨论和辩论的形式;练读,即强化训练,培养能力,一般采取突出精华、点攻坚的形式;归读,即归纳整理,迁移备用,一般采用写学习心得或做作业的形式。其中初读、复读是个体阅读,是基础;研读、质读是群体阅读,是关键;练读、归读是群体与个体相结合的阅读,是学习的升华和小结。三段六步紧密配合,构成完整的语文教学模式。

1992年5月,三中的张彩华(讲《飞向太平洋》)和刘淑敏(讲《最后一课》)运用“三段六步”读文课教学模式在县委礼堂作全县大型公开课。在教师的轻松点拨辅导下,学生在课堂上大显身手,既读书,又评点、讨论、练习,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教学效栗十分出色,轰动了全县。

另一种是“三段六步”作文课教学模式。全过程包括识题、初作;受导(接受老师指导)、复怍(再次作文);参研(参加小组或全班关于当次作文的研究或辩论)、正作(正式作文)。

长期以来,“作文难\"始终是困扰广大中学师生的一大难题。三中在教改实验中创造的“三殷六步作文课教学模式却突破了这一难题,在作文教学上取得可甚的成绩。三中曾对实验班的25名学生作过一次现场作文检测,要求学生用40分钟完成一篇半命题记叙文:《xx引起我的极大的xx》。题自是有一定难度的。但25名应试者全部按时交卷,篇篇文从字顺,从审题立意到中心思想的表达,完全符合要求,而且结构完整,卷面整洁,总平均分达86.84分。

更可喜的是,三中的一批作文尖子生现已脱颖而出。如杨万秋已在报刊上发表8篇习作,这在山区初中生中是罕见的。她的《2000年回家乡》先在县报上发表,后又被省报转载,乡亲们很为此感到自豪。1993年4月,抚松县举办全县环保征文,三中韩金良和冯勇刚双双获得一等奖,杨万秋和丁海同获三等奖。陈卉在1994年省中考中获大作文检测唯一的一个满分——30分,成为省中考的“作文状元”。

三中的外语课经改革试验后,面貌焕然一新,陈旧的“聋哑”式教学模式已完全被“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功能外语教学模式所取代。初一英语教师在讲课时已不讲汉语。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很高。1991-1994年,三中实验年级参加了七次全县的英语统考,及格率及平均分都高于对比校。平均分最少的一次高出7.3分,最高的一次高出20.4分。还有两名学生分别荣获1991年省英语竞赛二;等奖及1995年由中国教育学会英语教学研究会举办的英语奥赛一等奖。

三中在改革实验中创造的“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及\"受导→操练→实践→巩固\"课堂教学模式在理论上融结构法和交际法为一体,能较彻底地根治传统的“聋哑”式英语教学,特别适合教学条件差的广大农村中学。

除此之外,三中各个学科都在优化课堂教学实验中创造出一批具有學、思、习、行整体优化特点的学科教学模式,如物理课的“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化学课的“引导探索\"教学模式:生物课的“以加强学生实践为基础的探索”教学模式;思想政治课的“知信行和谐发展教学模式;美术课的“学、用、创\"教学模式,……众多的教学模式使三中的教学结构更加丰富多彩,大幅度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中的实验班总共在学校经历了8个学期,在前7个学期的各科统考平均分、及格率等100个数据中,三中实验年级与对比校相比,有84对领先、一对持平;在第8学期里举行的毕业统考中,全县总分第一名的是三中学生。前100名学生中,三中有21人,对比校只有5人。

改革实验也使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大幅度提高。1992年11月,抚松县薈届初中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三中学生邢丽君、杨同制作的学具,有9种功能,以9.84分获全县学具最高分;在1993年全县初中理化生实验竞赛中因操作能力强,实验规范,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在教改实验

中提高教师素质

抚松三中的教改实验是一项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没有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验方案设计得再完美也得泡汤。三中的骨干教师从何而来9想从外地外校选调吗?不行。为使试验成果日后便于推广,采取的是自然实验法,不能从外校借调一兵一卒,只能依靠三中的原班人马,让他们通过在职培训,在教改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改革实验一开始,课题组和校领导就组织全校教师深入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若干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并联系实际反复讨论,明确初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公民、提高公民素質。素质教育的实质在于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为了使教师们适应优化各科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的要求,课题组敏授们指导三中的老师们一鼓作气,啃下了十几万字的专著:《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问题》,接者又学完《学会教学》等专着。

校领导和东北师大教授们还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办法来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

对政治、历史、地理等人少的学科教师,由师大教师一对一地指导;对语文、数学等教师人数较多的学科,则采取专题讲座、重点指导的形式进行培训。

英语败师的培训比较麻烦,用上述两种方式都解决不了问题。三中的英语教学同我国广大的农村中学一样,采取的是“殖哑”式教学。按教改实验的要求,必须改用“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功能式外语教学檀式。但是,三中的英语教师大都没受过正规的听说训练,他们的口语水平一时无法适应新的教学大纲和教改实验的要求。进行零敲碎打的培训方式是无济于事的。东北师大下决心对英语教师采取两种强化的培训方式:一是边教学一边接受培训。二是每年抽出4-6周时间集中培训。他们的英语课由东北师大实习生来顶岗上课。

集中培训是高密度的,不仅要学当代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当代英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及发晨趋势,更要通过精读课和口语课提高听说能力和专业水平。此外还要进行口语、简笔画和驾驭教材的“三功”训练,切实提高英语教学能力。

强化离岗培训的方式取得了令人搬奋的效果:三中的“聋哑”式教学模式很快就被“受导→操练→实践→巩固\"的新教学模式所取代。教学成绩大幅度上升。

教改前,三中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县里,充其也只能居于中等水平,如今已跃居上游。英语组的11名教师都获得了大专学历,其中4名教师的论文还被评为省市级优秀论文。1991年10月,全县进行初中二=年级英语教师基本功考核,三中有4人参评,结果前4名全被三中夺走。经过几年教改实验,三中教师整体素质大为改观,拥有县级优秀课教师的比源最高。如外语科有5人,占全县15人的33%;化学科2人,占全县3人的66%;生物科3人占全县5人的60%;体育科2人,占全县4人的50%。三中还有2人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人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1995年,宿久俊老师还被评为“全国百名思想政治课优秀教师”。

几年来,三中教师在省内教育、教学研究会上发表的论文有22篇,在市级发表的有24篇,在县级发表的有53篇。

在1992年和1993年两年中的教师职评中,三中有9人从中教三级晋升为中教二级,有13人从中教二级晋升为一级教师。在一所山区县城中学,每年有十余名教师顺利晋级,这不仅在三中建校史上是破天荒的,在全抚松县中学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三中教师素质在教改中提高的幅度和速度。

面对三中教师整体素质的迅速提高及教改实验的顺利推进,局外入未必知晓东北师大领导、教授、教师及实习生所付出的辛劳和代价。

东北师大位于长春市,距白山市抚松县有700多里山路。早上6点从长春秉汽车出发,下午2点方能到抚松。参加教改实验的人员得在车上颠簸七八个小时之久六十多岁的老教授也不例外。盘旋的山路,一边是陡峭的山石,一边是万丈深渊,遇有积鲁和阴雨天气,小面包车随时有滑入山涧的危险。每当师大的课题组老师及实习生出发上抚松时,东北师大的校长、书记、校长助理筹校领导都亲自到校门口送行,他们的心情跟部队指挥员送敢死队出发一样,很有几分悲壮的气氛。师大人一旦到达抚松县,不管多晚,必须立即打长途电话向校领导掖一声平安,校领导心中悬翟的石头才算落了地,才能放下心吃饭睡觉。有一次,师大的老师下午4点从长春出发,半夜一点还没到,抚松县派车延盘山路缓缓往回寻找,双方领导都急得团团转,幸亏两车在半路会了面,有惊无险,皆大欢喜。

抚松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在事后感叹地说:“你们东北师大走的是一条多么艰险的路啊!”

是的,为了探索农村基础教葡改革之路,东北师大人是富看生命危险的。抚松人早已把东北师大人的无私奉献精神铭记在心,只是山区人淳朴,不善表达罢了。但是,苍天终于提供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抚松师生能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出他们藏在心底的深情。

泪洒校园寄深惰

1991年9月,三中的教改实验已经进行了一年之久。一天清晨,几名教授带领一群顶岗上课实习生将按计划返回东北师大。为了避免惊动三中的师生,他们特意把开车时间提前到清晨6:00。这天,秋雨连绵,抚松三中校园被笼罩在茫茫雨雾之中。师大的师生们想,这么早开车,又是雨天.这回可以静悄悄地离校了。

离开车时间只有几分钟了,师大的老师和实习生们匆匆地从宿舍里走了出来。但是,当他们一踏进校园就惊呆了:原来宽广的土黄色操场早已被五颜六色的雨伞覆盖住,每张伞下都藏有一两双深情的眼睛f。送行的几百人中,主要是学生,但也有老师。谁也不知他们已在雨中站了多久。师大的人一露面,操场上立即爆发出一阵兴奋的欢呼声。几百把雨伞轻轻晃动着中,宛如千百朵美丽的山花在迎风飘动,一双双晶莹的泪眼在伞下忽隐忽现。

实习老师们的双眼都湿润了,当他们握过一双双稚嫩的手,走近车门时,又一个意外的镜头映入眼帘:车厢四面都用泥土涂满了标语——“老师万岁!”“老师,我们永远忘不了你!”“我的爸妈感谢你!

这显然是学生们用手沾地上的黏土涂写的。字字饱含深情。

实习老师们登上汽车之后,不分男女,个个热泪盈眶。当汽车缓缓启动时,送行的师生们收起雨伞,屠随车后,在雨中不停地挥动着手臂,泪水和雨水混合在一起,顺着脸颊流淌,直到汽车消失得无影无踪,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送行的人群都已散去,但仍有两个男孩子站在校门口迟迟不肯离去。这引起东北师大校长助理高明全的注意。他走近一问,方知他俩的家离校15里地,他们头夭都让妈妈给煮了两个鸡蛋,想在第二天一早送给实习老师的,谁知送行的人太多,他.俩怎么也挤不到老师跟前,鸡蛋也没能交给老师,难过得直掉眼泪。直到这位校领导保证把鸡蛋交给实习老师时,他俩才留下姓名.破涕为笑。

事情到此还没完。当东北师大的大轿车盘山越岭驶入长春市时,被交通察愤怒地拦住了,他贵问司机怎敢开着浑身泥土的車进城?司机说明原由之后,又请他仔细看了几条标语。交警脸上的怒气立即消失了。他立正向老师们敬了个礼,挥臂放行。

山花烂漫飘香千里1994年7月,东北师大在白山市抚松县三中进行的为期4年的教改实验(第一周期)宣告结束。同年十月,实验通过了国家教委的考核验收,教改实验获得圆满成功。国家教委领导认为这项改革实验意义重大,并充分肯定了高等师范院校把科研重点定在基础教育改革上的做法,同时也赞扬了他们在抚松三中改革实验中所取得的出色成绩。

通过实验,三中的领导和教职工们都基本树立起为本地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兼顾升学教育的思想,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幅度提高。校领导的素质也有明显提高,1996年,王材校长被评为白山市优秀校长。

实验班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获得了全面发展,素质明显提高。学校已初步形成以培养良好道德素质和遵纪守法为重点的德育体系。学生已基本树立起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志向。四年来,三中1200多名学生无一人犯罪,违纪率也仅为千分之三左右。学校德育工作被省里评为A等,并荣获抚松县授予的“学雷锋先进单位\"称号。

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明显增强。1990年,学生健康水平达到良好的仅为29.5%,1994年则达到65.8%。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素质发展的总体水平都明显高于吉林省向龄段农村组的学生水平,先后被白山市教委和抚松县教育局命名为“体育达标校\"和“体育卫生先进校\"。

实验之初,入们普遍担心教改实验会影响学校教学质羁和升学率。但教改实验证明,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之后,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但不会下降,反而大幅度上升。1994年中考,全县考生中,总分为前5名的都是三中的学生。报考中专前3名的,也是三中学生。全县考生中总分超过600分的只有6人,三中就占了5名。

1995年中考成绩也很突出,全县总分第一名的学生就来自三中。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论文范文下一篇:实际利率法的应用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