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服装设计论文范文

2023-12-06

人体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近年来,运动人体科学逐渐受到体育教育界的重视,其在高校体育实践中也越来越多地被使用,这有助于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体育素质。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与实践的必要性,以及总结了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运动人体科学的具体使用状况,以期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校  体育实践  运动  人体科学

当前,高校体育实践教学渐渐被人们关注,将运动人体科学使用在高校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运动人体科学内容实施高校体育实践教学工作,可显著提升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明显改善学生整体运动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综合发展。

一、在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的必要之处

(一)切实符合教育改革需求

高校是培养体育运动人才的场所之一,当今针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逐渐提升,采取运动人体科学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可充分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能够增加学生对运动人体科学有关知识方面掌握程度,培养高素质体育运动人才[1]。

(二)充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运动人体科学在国外高校体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其可运用在高校短跑、篮球等体育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体育实践教学效果。不过,我国引入运动人体科学的时间相对比较短,需在国内高校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运动人体科学,进而促使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得以改善,切实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这有助于增强学生整体素养[2]。

(三)明显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在实行高校体育实践教学时充分结合运动人体科学有助于学生掌握人体基本构造,促使学生掌握正确进行体育运动的方法,且依据运动人体科学帮助学生避免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进而促进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提高。

二、在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运动人体科学的详细使用情况

(一)在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运用运动生物力学

运动生物力学属于运动人体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依据运动生物力学可分析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体的运动规律等情况,能够了解学生体育运动动作,掌握学生体育运动规律,规避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身体受损,增加学生身体肌肉、神经系统、骨骼等对体育运动的具体适应程度等[3]。在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采取运动生物力学协助教学,可提升学生对高校体育的正确认知,并增强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具体情况的了解,有助于挖掘学生存在的运动潜力等。

比如,在对学生开展100m跑步训练时,高校体育教师可测定学生具体步幅长度值及步数频率值,然后对100m实施分段具体测定(如每段设定为10m),详细记载学生每10m跑步共消耗时长及步长均值,得到整体跑步速率及步频均值后,再依据运动生物力学获得学生参加100m跑步体育运动训练的效果。在100m跑步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采取运动生物力学知识,可较为准确地统计学生在体育运动时关节运动具体范围情况及着地时长状况,有助于体育教师正确指导学生提升自己100m跑步的速率。所以,体育教师对学生实行100m跑步体育运动训练时结合运动生物力学方法,精准计算学生机体重心投影具体距离以及实际落脚点对应距离,经过提升学生步频情况,降低学生着地时长,进而提升学生步幅具体长度值。而且,体育教师应严格依据运动生物力学知识规避学生跑步时踢到小腿的情况,促使学生在跑步时尽量保持脚扒地的动作,进而改善高校体育实践教学效果。

学生100m跑步训练图如图1。

(二)在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使用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是依据运动人体科学知识提供的体育运动方法,避免仅注重体育运动所具备的强身健体效果,还应重视探索科学体育运动的方法,规避学生在接受体育运动锻炼时出现运动拉伤现象,防止影响学生的体育运动训练效果的情况出现。体育教师对学生开展运动训练时,需注重分析人体规律,选用科学体育运动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进而顺利完成高校体育教学任务[4]。依据运动处方开展教学可确保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增强,由此可见运动处方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这可以大大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质量。

例如,体育教师在针对学生采取运动处方实施教学时,可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提供差异性教学。针对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体育教师可安排其更多参加排球、足球、篮球等团队运动,以使这类学生增加与人交流的机会。对过于犹豫、缺乏果断性的学生来说,可更多安排他们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小球项目。

学生打乒乓球图如图2。

(三)在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应用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也是运动人体科学的一个关键构成部分,依据运动生理学知识可了解学生在接受体育运动锻炼之后机体的疲劳情况,明确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改变的状况,掌握学生身体恢复情况等。所以,在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运用运动生理学方法,能够帮助体育教师掌握学生身体素质状况,通过合理且科学开展体育运动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并且避免学生在接受体育运动锻炼的时候身体受损等。

比如,依据运动生理学知识开展高校体育实践教学时,可保证学生适度接受体育运动锻炼,可分析学生接受体育运动锻炼相关运动负荷,可检测学生心率值、血液乳酸值等,进而明确学生身体对于体育运动锻炼的承受程度。一般情况下,学生参与较为激烈的篮球运动时,每分钟心率值可提升至200次,每分钟呼吸频率大概55次,每分钟心率均值大概180次。学生接受体育运动锻炼时具体指标值应低于以上指标数据,以此充分保证学生体育运动锻炼的安全性。为提升学生机体有氧运动方面的能力,需要学生经常接受较长时间的体育运动锻炼,维持学生每分钟心率值处于160次左右;在提升学生机体无氧运动能力时,控制运动相距时间较短,每一次体育运动锻炼间隙休息时间也维持较短,大概处于2.5秒即可。当学生完成体育运动锻炼并休息之后,每分钟心率值仍处在130次,则可继续接受之后的体育運动锻炼。若学生体育运动锻炼的效果不佳,体育教师可适当调节体育运动锻炼计划,充分保证学生体育运动锻炼的最优质量。而且,在组织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时,需依据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方面的特征和体内新陈代谢的生理特点,合理选取对应的体育运动项目。此外,体育教师应结合使用多种体育运动锻炼方式对学生实施教学,且对体育运动锻炼情况持续改进和评估,以维持学生对体育运动锻炼的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接受体育运动锻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运用运动人体科学是具备一定必要之处的,其符合教育改革的需求,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通过分析在高校体育实践过程中运动人体科学的具体使用情况发现,可将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处方、运动生理学运用在高校体育实践中,采取运动人体科学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激情,也有利于学生知晓人体生理构造,进而选用科学体育锻炼方式,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切实提高高校体育教学实践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楠.APP计步软件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的监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2):66-67.

[2]何宁.新形势下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对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1):102-103.

[3]肖红艳,刘畅.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的需求探讨实践思考[J].赤子,2019(12):67.

[4]刘佳.健康体育运动理念对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探讨[J].卷宗,2020,10(17):240.

隋冬润  南京师范大学

人体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依据从宏观到微观, 从结构到功能的认知规律进行知识的传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 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归纳、整理笔记的能力和协作能力等素质。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杨壮来, 《人体结构学》第十一章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基本组织的神经组织、八大系统。通过前面的知识学习, 学生对神经系统的知识既好奇有迷惑。本次课的教学是为了神经系统后面知识的学习和今后专业课程《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的学习及今后工作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1) 掌握

(1) 神经系统的区分 (2)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3) 脊髓的位置、外形

(2) 熟悉

(1)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弧的构成 (2)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3) 脊髓的内部结构。

(3) 了解

(1) 神经系统的功能 (2) 脊髓的功能

2、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自立学习能力, 尤其是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整理笔记的能力以及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

(2) 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3、情感目标

通过问题的设置,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4、主要外语词汇

nervous system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

reflex reflex arc gray matter cortex white matter medulla nucleus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为上述要求掌握的内容。

2、难点

(1)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突破方法: (1) 强调部位。 (2) 强调不外乎是胞体、树突或轴突形成的结构, 并在后续教学中强化。 (3) 分组进行比对。

(2) 脊髓的内部结构。

突破方法:紧扣浅、深感觉传导通路的相关结构, 结合版书绘图讲解。

五、教学方法

传统式辅以提问式的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授为主。授课过程中适时进行提问并结合启发式教学法。灵活运用挂图、绘图和自身演示等多种教法, 激发同学积极思考, 增强教师与同学的互动, 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评价设计

1、说出神经系统的区分。

2、试述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人体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导语

所谓造型从狭义层面来说,“是指物体的外在表现状态,包括物体的形态、色彩、材质、动态、空间等五个内容,其中物体的形态、色彩、材质为物体的物质性要素,物体的空间、动态为物体的非物质性要素”。有研究表明,技术美学的诞生与发展,促使人们在物体造型设计上不再是单纯地把目光聚集在传统美学形式上,而是更加注重美学形式与人体工程学、仿生学等学科的交汇融合。如此以来,人们设计出来的产品不仅具备了审美价值,同时还满足了人们对产品的功能性需求。家具造型设计作为造型设计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也逐步被融入了人体工程学的相关设计理念,使得家具逐步朝着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日渐成为集审美与实效为一体的人类现代化生活工具,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感官舒适和生活便利。

1.家具造型设计的相关人体工程学要素解读

“点”、“线”、“面”等几何体是家具造型的主要构成元素,“点”、“线”、“面”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构成了家具的基本外在造型。在家具造型的“点”、“线”、“面”设计中融入人体工程学相关要素,无疑是家具造型设计的一种尝试和突破。

(1)关于家具造型设计中“点”的人体工程学解读

人类借助各类家具,如桌子、椅子、床、板凳等来进行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在人类的这些日常活动中,家具起到了一定的人体支撑作用,而支撑人体重力的关键处正是一些很微小的“作用点”。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在家具造型设计中,应该结合人体工程学中的人体测量学和生物力学原理来找准家具制造的关键“作用点”,才能够让家具既能发挥支撑作用,支撑起整个家具的外部造型框架,又能具备更为舒适的体验效果。例如以带有靠背的椅子为例,调整靠背支撑关键点与椅子座面间的距离可以调节椅子的外观和舒适度。当图1中座面与靠背角度小于100度的时候,靠背支撑关键点与座面距离会变小,人体后背与靠背的接触点就会靠下,人体背部与椅背的接触点越靠下,这种姿势久坐会容易产生疲劳感,同时椅子在外观上也显得比较局促;当座面与靠背角度大于100度时,靠背支撑关键点与座面距离会变大,不仅能够让人体后背与靠背的接触点靠上,不易产生劳累感,又能让椅子在外观上显得美观大方。

(2)关于家具造型设计中“线”的人体工程学解读

在家具造型设计中,“线”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核心元素,没有“线条”的勾勒就设计不出具体的家具形体,没有家具形体也就无所谓家具造型。家具线条设计与人体工程学关系颇为紧密,如Panton 椅造型的线条设计就是完全遵从了人体工程学要素,让椅子与人体线条紧密吻合,既增加了椅子的柔和曲线美感,又让椅子满足了人体弯曲适度。另外,设计师还充分利用了“曲线”对于人类心理的积极作用,“曲率较大的曲线含蓄、温和、成熟,视觉上具有一种饱满感;曲率较小的曲线则富有生命力,比较活泼。” 这种依照人体曲线设计的Panton 椅,因在椅子线条设计上融入了人体工程学原理,充分尊重了人体生理特性,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还使人坐上去感到舒适无比。

(3)关于家具造型设计中“面”的人体工程学解读

在几何中“点”、“线”、“面”可谓不可分割的“三剑客”。有了“点”和“线”,“面”就不得不谈了。“面”在家具造型设计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并且应用相当广泛,如椅子的座面、桌子的桌面、床的床面等。这些“面”与人体的接触是最为直接和广泛的,因此在家具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要素,最大限度地提升人体与家具“面”接触时的舒适度。例如床面的设计,可以利用整块床板铺设床面比利用板条效果更佳,可以降低不适感。另外,床也分为软床、硬床,应该根据人体对不同床的需求来精心设计。丹麦设计师Mogens Lassen设计了一款能够满足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凳子,在凳面上进行了不同于以往的平面构造尝试,通过与人类屁股形状相吻合的“面”的设计很好地解决了凳子的压力分布问题。 “坐面压力分布较大的地方设计得稍微深一些,较小的地方设计得稍微浅一些,可以有效地将人体坐压均匀地平摊在座面上,从而减轻了人体的疲劳,保证了舒适度。”此外,这款凳子在外观造型上,因为这个独特的座面,而显得相当个性和新潮,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感官印象。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于家居环境及家具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人的生理结构和需求作为家具制造的风向标也逐步被人们所推崇。在这种新形势下,家具造型设计也日渐被人体工程学理念所影响,使得家具逐步朝着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日渐成为集审美与实效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活工具。未来,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家具造型设计将会朝着纵深处发展,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具造型设计细分化、个性化越来越突出。一方面,未来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家具造型设计将会以地域、人群等要素为标准更加细化,另一方面,在大规模批量设计定制的基础上,将会出现必要的个性定制现象。鉴于以上不同种类的客户需求,家具设计制作应该紧随细分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来定准发展路子,不能盲目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家具设计制造中新技术、新材料将会得到广泛应用。“每一次的家具产品创新,都基本与新材料、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息息相关。应用新的技术,为使用新的材料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形式。新的材料通过新的技术糅合在人体工程学中,为家具的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为使用者提供了更舒适、更有创意的产品”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人体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浅析对舞蹈的创新意识,以全面舞蹈素质教育为根本,以素质教育为培养目标,使舞蹈在其教学中发挥其独有的创新功能。

【关键词】创新 舞蹈 感觉

1.舞蹈动觉是对人体动态的认知

舞蹈动觉是指舞蹈运动中的自我感觉。动觉是心理学中感觉里面的一部分,心理学称为“筋肉感觉”,是对运动中力量的大小、阻力的大小、运动范围的宽阔等等,来认知自身筋肉关节的地位、彼此关系及和空间的关系。无论是反射运动或随意运动都受其指导。

舞蹈的训练过程就是对人体的认知过程。体态的定位、肌肉状态、骨骼的位置都需经过漫长的磨合和训练过程,从心理动觉的训练入手,通过“内视”神经系统来感觉体态的状态,达到自觉和熟练的运用人体,并借助这种运用、把握的程度来判断演员的表现力。骨骼的开掘和定位是人体可塑的外部条件,大量的、最重要的是筋肉感觉的控制和使用。在舞蹈中,我们可以被《孔雀舞》手臂的表现力所慑服;可以被“闪、转、腾、挪”的技术、技巧所震撼,它所呈现出的事实正是对舞蹈动觉的高级驾御力和创新能力。

舞蹈中动觉的细腻运用程度;驾御认知的深度;有序的训练过程是舞蹈独具和无与伦比的。

2.舞蹈人体动态在创新中有两个方面

(1)静态上的创新舞姿造型依赖于舞蹈动觉的调控。协调性、韵律感、延伸感是舞蹈动觉中动态关系需要强化训练的重点。在舞蹈中“动律”、“动势”、是认知和把握舞蹈动态的理论概括。所以说对人体动态的认知是舞蹈动觉中首要涉及和强调的重点。

(2)舞蹈的创新是对人体形态的模拟。

模拟生活即是舞蹈动觉的来源又是其依据。舞蹈中出现的礼仪形态、人物形态、自然形态、随意形态是舞蹈动觉中对人体形态模拟的几个方面。

人物形态勾画出社会中人角色的千姿百态、形形色色,中国戏剧“生、旦、净、末、丑”简单的概括了人物动态的层而结构。同时大量的课堂民族、民间舞内容,也是要从原始的形态模拟开始。

随意形态是在即兴状态中任意调动肢体产生的人体形态,虽属性不确立,但确具有及强的内在模仿力。舞蹈中人体形态的模仿是类别的归属和继承,舞蹈动觉恰恰是从对各类人体形态的模拟开始的,丰富的人体形态给予舞蹈动觉内涵上的标准和形态上的依据。

(3)舞蹈创新是对人体情态的体验。舞蹈创新还必备有舞蹈特征上人体情态上的体验。它是舞蹈训练、舞蹈作品中,刻意扑捉、把握、融入舞蹈动觉的心理活动,其中主要是民族情态.环境情态.心理情态。

民族情态中每一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舞蹈形式显示出动态、体态、动律主要运动部位身体配合上的差异,如屈膝动作,各民族在动作节奏、起落控制上显示出各自独具魅力的舞蹈动作差别。这些一方面成为舞蹈的财富来享用;另一方面拿来为舞蹈动觉上的体验进行舞蹈功能上的训练,使人体得到更大的可塑性和表现张力。

环境情态,住山的唱山、靠海的唱海、草原与雪山、南国与北疆,因自然地貌的差异,性情各异,心态万千。藏族地处高原多山而不平形成了屈膝、扣跨的体态,而蒙古草原造就了昂扬桀骜的天之轿子般的体态和动律,黄土地那高亢激昂人们形成了自我地貌环境特有的舞蹈形态,等等许多都是如此,似乎都能从地貌的特征中寻找到动的原因、动的形态。

3.舞蹈创新中的美与德的培养

舞蹈美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动觉的感觉器官在对舞蹈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的审美过程中所产生的赏心悦目、怡情悦性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后,所引起的愉悦和欢乐的一种心理状态。舞蹈是把人体美作为一种手段,或者叫媒介,向观众表露人的一定的思想感情,反映一定的主题思想,而不是单纯为了炫耀技巧。舞蹈是永远要把动作和舞姿置于情感逻辑的统率之下,形式必须服从内容,否则,为形式而形式,片面追求形式美,就会破坏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就会失去舞蹈的真实性,所以舞蹈美感是人们与社会生活和影响人们的情感、思想——精神世界之间的中介。要使舞蹈美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形体美是基础,但更重要的则是舞者内心对“美”的诠释,是内心美感的释放。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舞者要有文化底蕴,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见解,这样用形体美诠释出的舞蹈美感才会是永恒的美。

所以说舞蹈艺术的创新,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舞蹈大都有故事性、情节性及深刻的教育性,应让学生们在学习、排练、表演舞蹈的过程中,学会认识事物的真、善、美,以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创造真,善,美。

4、舞蹈与美育的创新

(1)美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康的强大源泉。”

美好事物总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吸引力的,爱美是人的天性,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舞蹈具有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功能。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良好的形式,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身体动作,也就是身体语言来表现人物、事物及深刻的内涵,因此在学习舞蹈的同时身体形态也同时得到训练,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诸如手臂波浪、脚尖步等动作,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会使他们对肌体的运用从本能的无意识状态过渡到具有舞蹈功能的有意识状态,通过各种舞蹈的姿态的训练使四肢动作协调,躬胸、驼背等不良习惯消失,取而代之的赴优雅的体态和较好的外形气质是舞蹈对学生产生的最直接、最显著的美育功能。另外舞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勇敢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使学生变得活泼、开朗、自信。

(2)舞蹈是人体动作艺术,学习舞蹈的过程也是一个全身运动。的过程,跳跃、呼吸的运用对学生的体质也是一个良好的锻炼过程,学生在学习舞蹈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同风格的民间舞蹈,了解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及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使其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

总之,舞蹈既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人体美和艺术美的审美活动。从舞蹈自身特征来看:需有及强的身体控制力、超常的“内模力”和感受力。他是情感逻辑再现和体验。舞蹈的美育教育是舞蹈教育基本形式之一,它是以道德教育为基本原则,把道德准则通过审美功能体现出来,使人性在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上得到良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哈夫洛克生命的舞蹈[M].傅志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温友言,李志慧.中国舞蹈评述[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3]胡嘉义.实现舞蹈教育的重要途径[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1.

人体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针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方向的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改要求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办法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使之适应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教学改革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方向作为体育教育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类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其内容涵盖了与医学有关的所有问题诸如医务监督、运动创伤、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营养学等方面的应用理论和实践知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方向的课程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受到日常经验和中国传统医药学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对这个新的学科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高,但是面对新的学科体系,都是新的知识体系,无法从传统的学科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地方,同时之前老师课堂上教授书本知识非常单调,“填鸭式”教学方式在新的学科面前无法表现出来,不利于新学科的发展。所以在新时期,怎么才能让同学们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应用方法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广大教师提升同学们综合素质的共同目标。

1.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的现状

1.1、教学方法单一化、教条化:运动人体科学作为二级学科涵盖了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营养学等众多三级学科,它们不仅是体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是在实际课程中,主要还是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宣讲书本知识体系,同学们亲自参与到课程中的时间和场地很少,面对综合性的学科,同学们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浓厚的兴趣在乏味的课堂里冲淡了,并慢慢降低。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越来越不清楚自己学习这个专业的目标以及方向,在面对实际问题中单独思考的能力没有得到释放,离开老师指导后分析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教学和实践脱节现象也很严重,学生们运用知识处理实践中的科学指导要老师多指引和监督。

1.2、教材特点性不强:尤其是高职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缺少相应的特色教材,大多沿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材,内容结构与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能完全吻合。而且现在的教材深度完全不符合当前学生的认知水平[1]。比如:在运动生理学的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运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内容,在运动解剖学中加入了大量运动生物力学、显微解剖学等方面的内容学生根本就不能理解里面的内容,并且现在的编委恨不得把所有学科的内容都加到自己所编写的教材中,造成教材才内容琳琅满目、不伦不类,结果学生真正应该掌握的内容并不多,其他学科的内容占据了较大的篇幅,毫无自己的特色。

1.3、教学时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在课堂中对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确保教师教学任务保质保量完成,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满意度,比如具体对老师的授课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无补充之处;又如学生匿名评估老师教学结果和要求,做好这些细节工作可以让学校里的教学评价体系更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其良好的作用[2]。

2.教学改革的依据

2.1、培养目标的需要时选定教学方法的前提: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一般都得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工作,尤其是师范类的学校,要培养出拥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学生,也要让他们在学校里就有高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到先进的知识,并用于实际工作中,发挥好专业效果。

2.2、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及任务: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其教学任务跟其他学科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并在实际教学中彰显出来,因学科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是体育教学中新发展出来的学科,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并把这些知识用在实践中去,更好的服务现代教育教学。

2.3、课程本身的特点:在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中主要针对的是体育专业,而且是实际用于体育运动中的学科,跟每位体育学生都息息相关,要更好的把学科知识用在实际体育运动中指导科学运动,避免不合理造成影响。

2.4、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面对新的学科面前,学生的兴趣是高涨的,但是结合实际教学,单调的授课会影响一部分学生积极性,所以在具体授课过程中要着重考虑到学生们的接受能力,把积极性、教学难易程度、自身能力等综合考虑制定出更合适的教学规划,从学生们的实际出来会获得不错的效果。

3.运动人体科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3.1、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各类教材之间的关系,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老师要根据学科体系建设有重点的选择授课教材,突出重点教学内容,并教会学生学习能力,其中遇到书中的重点知识要循序渐进的分配课程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理论到实践,一步步慢慢让学生掌握,并用于实际体育中去,这才会更好的发挥教育的指导意义。在遇到重点中的难点时,要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课程表现形式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加深理解和记忆,首先学生知道学习的原因以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次教会同学们遇到问题怎么处理,查资料、做实验测试等等都是可以解决的方式方法,最后就是给予更多的机会和鼓励,发挥同学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创新性思维解决好不同的问题。

3.2、课堂讲授注意“三化”: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是贯彻直观教学原则的一种好形式,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听、边看、边作、教学效果会更好。将教材中的类同问题表格化以对比讲解,易于比较鉴别,理解记忆方便。教材中的少量内容对体育系的学生来说难度相对大一些,因此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又可以增加讲课趣味性。

3.3、以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为依据,重组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分类递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3]。加强课程之间的整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很多知识点、内容在这一门课程中讲授过在另外一门课程中还在继续讲授,甚至今年讲授过的课程在下一年度和下几个学期仍然在讲授虽然讲授的角度不同但实际上内容大同小异,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应该推行运动人体科学大课程改革整合计划,将一些课程整合重组,注重主干课程的建设,加强选修课程的推进,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

4.结语

运动人体科学课程的教材内容及其编排重新整合式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不过在实际教育改革过程中要有主次,改革能改善并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最后教学效果还需要合适的教材、科学的教学方法等相互结合起来,只有综合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才会在日常教学中确保教学质量。运动人体科学跟我们大家都有直接的关系,做好教学改革对学校制定教学大纲、老师教学、学生学习专业、体育教育工作等都有好处,甚至还可以辐射到全民健身和科学自救方面。(作者单位:包头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育峰. 告知课程考试改革解析[J].职教通讯, 2011,(10):21-23

[2]李腾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1(7)

[3]李洁、高顺生.刘淑兰. 高等师范院校本科《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体会与建议[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2,21(5):525-526

人体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2、移动互联网的旅客健康监测系统建构

3、生物安全的立法诉求论

4、浅析健身气功的基本内涵

5、微生物与行为和精神疾病

6、[无人机]风光并低调奢华着

7、智能健康终端系统设计

8、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健康教育的发展

9、国家审计、审计“免疫系统”论与经济社会系统演化

10、电子烟危害的最新研究进展

11、信号与系统课程立体化教学体系研究

12、蓄水电站水污染环境下职工健康状况监测系统设计

13、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14、基于51单片机的人体健康参数检测与显示系统

15、美国医疗与保健机器人技术路线图(上)

16、智能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探究

17、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空调冷热源系统方案优化的文献综述

18、体育运动与“亚健康状态”的防治

19、智能财务下“人机物”多元协同 新型财务管理模式探究

20、PM2.5对心血管系统毒性效应的实验研究概述

21、系统论在高职教学系统中的应用

22、飞机和人一样也有供血系统吗

23、肠道菌群与慢性病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24、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25、人体生理信息监测仪

26、分析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与新技术发展趋势

27、饮食与两种不同的养生保健观念

28、基于生态主义语境的绿色政策网络探析

29、中国移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健康管理服务“的研究

30、城市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防范措施初探

31、基于STM32的个人健康管理系统设计

32、石河子地区地下水重(类)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

33、试论科学运动能储蓄身心健康

34、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

35、改善微生态环境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36、企业是一个有机生命体!

37、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38、课程整合与CBL在医科教学中的探索

39、重视第一份中国传媒业体检报告

40、协调运转+统分结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治理策略

41、医学美学思想的辩证发展论衡

42、基于物联网的家庭健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3、智慧校园视频服务体系设计研究

44、浅谈基于大数据的个人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5、2017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

46、有源外骨骼绑缚系统安全性与舒适性设计探究

47、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探究

48、陈萌山:推进营养导向型食物生产发展

49、怎么吃?吃好比好吃更重要

上一篇:培训农业科技论文范文下一篇:婴儿服装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