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科学专业范文

2024-04-13

人体科学专业范文第1篇

同学们,你们知道药水为何要用深色瓶子去收藏?猫从高空坠落为什么会安然无恙呢?乘车时看书又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带着这些疑问,我为你们找到了一个解惑释疑的老师,现在我就给你们指点迷津吧!请看-----《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关于科普知识的书籍,它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作答了生活中常见 却很难解释的问题,它由《人体世界》、《生物百科》、《科技发展》几方面知识汇聚而成,成为了全球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人体百科》是通过解说人体的结构来分析疑问,其中最令我感叹的是为什么洗澡能消除人的疲倦?为什么人的头屑

在冬季会产生的多余夏天……为什么鳄鱼会流眼泪?为何白熊只能在北极生存?这些是《生物百科》为我解答的难题。为什么告诉公路上不安装路灯?为什么大桥要造桥头堡?这些问题在《科技百科》中会得到解答。这是一本凝聚了很多智慧的百科全书,捧着这本书我爱不释手,带着惊奇和疑问将这本书读了又读,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啊!篇二:《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

读《人体奥秘大百科》有感

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四(2)班 翟宽

从小我就很好奇:我是从哪里来的?大脑是如何思考的?人体是如何呼吸的?人又为什么会死?我总是追着大人问这问那。有一天,爸爸递给我一本崭新的书籍《人体奥秘大百科》,我立刻就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哈哈,这本书真棒,不但帮我打开了上面的问号,还让我了解了更多的人体奥秘。

《人体奥秘大百科》是一本科普读物,共分九章来介绍人体:奇妙的人体结构、表皮系统、神经网络、感觉器官、骨骼和肌肉、内分泌、消化和呼吸、泌尿、生育和遗传。它的内容注重知识性和科学性,但是绝不枯燥,书里有很多精美的图片:有生动直观的实物图,也有说明性很强的手绘原理图,还有妙趣横生的卡通图。图片和文字相得益彰,阅读看起来十分有趣。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章是《眼睛》。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清晨,睁开眼睛,美好的世界就在我们的眼中了。眼睛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风景,还让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事物。眼睛就像小小的照相机,为我们拍摄者精彩而真实的瞬间,眼睛还能反映人的喜怒哀乐,但是眼睛也是最娇弱的。你看,在我们周围,很多同学小小年纪,就已经带起了小眼镜,生活和学习都十分不便。书中告诉我们:眼睛的构造是怎样的?眼睛是怎么感光的?我们要懂得保护眼睛,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的观看物体,要少玩游戏少看电视;多进行户外运动;眼睛累了,要注意休息、多看看绿色植物;要定期检查视力。还要多吃对眼睛有益的食物:胡萝卜、鸡蛋、瘦肉、甜椒等等。我一定会按照书中所说,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

人体科学专业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针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方向的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改要求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办法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使之适应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教学改革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方向作为体育教育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类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其内容涵盖了与医学有关的所有问题诸如医务监督、运动创伤、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营养学等方面的应用理论和实践知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方向的课程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受到日常经验和中国传统医药学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对这个新的学科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高,但是面对新的学科体系,都是新的知识体系,无法从传统的学科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地方,同时之前老师课堂上教授书本知识非常单调,“填鸭式”教学方式在新的学科面前无法表现出来,不利于新学科的发展。所以在新时期,怎么才能让同学们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应用方法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广大教师提升同学们综合素质的共同目标。

1.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的现状

1.1、教学方法单一化、教条化:运动人体科学作为二级学科涵盖了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营养学等众多三级学科,它们不仅是体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是在实际课程中,主要还是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宣讲书本知识体系,同学们亲自参与到课程中的时间和场地很少,面对综合性的学科,同学们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浓厚的兴趣在乏味的课堂里冲淡了,并慢慢降低。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越来越不清楚自己学习这个专业的目标以及方向,在面对实际问题中单独思考的能力没有得到释放,离开老师指导后分析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教学和实践脱节现象也很严重,学生们运用知识处理实践中的科学指导要老师多指引和监督。

1.2、教材特点性不强:尤其是高职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缺少相应的特色教材,大多沿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材,内容结构与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能完全吻合。而且现在的教材深度完全不符合当前学生的认知水平[1]。比如:在运动生理学的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运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内容,在运动解剖学中加入了大量运动生物力学、显微解剖学等方面的内容学生根本就不能理解里面的内容,并且现在的编委恨不得把所有学科的内容都加到自己所编写的教材中,造成教材才内容琳琅满目、不伦不类,结果学生真正应该掌握的内容并不多,其他学科的内容占据了较大的篇幅,毫无自己的特色。

1.3、教学时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在课堂中对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确保教师教学任务保质保量完成,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满意度,比如具体对老师的授课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无补充之处;又如学生匿名评估老师教学结果和要求,做好这些细节工作可以让学校里的教学评价体系更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其良好的作用[2]。

2.教学改革的依据

2.1、培养目标的需要时选定教学方法的前提: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一般都得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工作,尤其是师范类的学校,要培养出拥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学生,也要让他们在学校里就有高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到先进的知识,并用于实际工作中,发挥好专业效果。

2.2、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及任务: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其教学任务跟其他学科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并在实际教学中彰显出来,因学科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是体育教学中新发展出来的学科,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并把这些知识用在实践中去,更好的服务现代教育教学。

2.3、课程本身的特点:在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中主要针对的是体育专业,而且是实际用于体育运动中的学科,跟每位体育学生都息息相关,要更好的把学科知识用在实际体育运动中指导科学运动,避免不合理造成影响。

2.4、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面对新的学科面前,学生的兴趣是高涨的,但是结合实际教学,单调的授课会影响一部分学生积极性,所以在具体授课过程中要着重考虑到学生们的接受能力,把积极性、教学难易程度、自身能力等综合考虑制定出更合适的教学规划,从学生们的实际出来会获得不错的效果。

3.运动人体科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3.1、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各类教材之间的关系,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老师要根据学科体系建设有重点的选择授课教材,突出重点教学内容,并教会学生学习能力,其中遇到书中的重点知识要循序渐进的分配课程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理论到实践,一步步慢慢让学生掌握,并用于实际体育中去,这才会更好的发挥教育的指导意义。在遇到重点中的难点时,要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课程表现形式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加深理解和记忆,首先学生知道学习的原因以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次教会同学们遇到问题怎么处理,查资料、做实验测试等等都是可以解决的方式方法,最后就是给予更多的机会和鼓励,发挥同学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创新性思维解决好不同的问题。

3.2、课堂讲授注意“三化”: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是贯彻直观教学原则的一种好形式,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听、边看、边作、教学效果会更好。将教材中的类同问题表格化以对比讲解,易于比较鉴别,理解记忆方便。教材中的少量内容对体育系的学生来说难度相对大一些,因此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又可以增加讲课趣味性。

3.3、以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为依据,重组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分类递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3]。加强课程之间的整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很多知识点、内容在这一门课程中讲授过在另外一门课程中还在继续讲授,甚至今年讲授过的课程在下一年度和下几个学期仍然在讲授虽然讲授的角度不同但实际上内容大同小异,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应该推行运动人体科学大课程改革整合计划,将一些课程整合重组,注重主干课程的建设,加强选修课程的推进,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

4.结语

运动人体科学课程的教材内容及其编排重新整合式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不过在实际教育改革过程中要有主次,改革能改善并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最后教学效果还需要合适的教材、科学的教学方法等相互结合起来,只有综合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才会在日常教学中确保教学质量。运动人体科学跟我们大家都有直接的关系,做好教学改革对学校制定教学大纲、老师教学、学生学习专业、体育教育工作等都有好处,甚至还可以辐射到全民健身和科学自救方面。(作者单位:包头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育峰. 告知课程考试改革解析[J].职教通讯, 2011,(10):21-23

[2]李腾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1(7)

[3]李洁、高顺生.刘淑兰. 高等师范院校本科《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体会与建议[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2,21(5):525-526

人体科学专业范文第3篇

摘要:按照体育专业的特点与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要求,针对玉溪师范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现状,从独立设置课程、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机制、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对策分析,探索一条符合玉溪师范学院实际情况的实验教学新模式,使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更具系统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期符合社会对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玉溪师范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 实验教学 现状 对策

文献标识码:A

1 玉溪师范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现状

1.1实验课学时

玉溪师范学院目前开设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有运动解剖学实验、运动生理学实验、体育保健学实验、运动心理学实验、推拿与保健按摩。其中运动解剖学实验开设16学时、运动生理学实验开设16学时、体育保健学实验开设12学时、推拿与按摩开设16学时、运动心理学实验4学时。

1.2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

玉溪师范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课程开设时要求,都开设了实验课,但实验课包涵在理论课中,没有独立设课,而理论课课时安排较少,教学中往往因课时紧而挤占实验课的时间,难以保证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1.3实验课内容

开设的实验项目内容陈旧,实验项目设置不合理,演示性、验证性的实验过多;单一学科性的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少;脱离了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运动相关性较差,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适应学科发展对实验教学的要求,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设计能力,制约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1.4实验课场地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等级标注及内涵》中规定:规模在500人的学校要求实验室、实刁场所及附属用房面积为每个学生2.48m2;规模在1000人的每个学生为2.05m2;规模在2000人的为1.82m2。玉溪师范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目前拥有实验室面积466m2,已建有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与评价、推拿与按摩共6个分室。我院学生人数近700人,实验室面积远远不能满足实验教学任务。

1.5实验课教师

现有实验教师3人(兼职),没有专职实验员;1名实验管理人员。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1人,2人为硕士学位,教师人数、职称和学历结构较不合理。

1.6实验课仪器配置

仪器设备先进性的程度和档次的高低既是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玉溪师范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共有仪器设备375台(件)(实验室同定资产≥800.00元/台(套)),总价值1,385,625.15万元。学生人数多,一年的耗材费用有限,因此有些实验暂时无法开展,即使开展也只作为演示实验,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少。因此,应适当增加仪器设备的耗材费,以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满足本科教育水平的基本要求,适应学科发展。

2 针对目前玉溪师范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的对策分析

2.1改变教学观念,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改革必须打破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传统观念,改变实验教学的从属地位。根据实验课教学的自身规律和特点,将分散在各学科中的实验课从理论课中独立出来,统筹建立实验教学课程,使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成为基于理论课基础上的独立的教学体系。将运动解剖学实验、运动生理学实验、体育保健学实验、推拿与按摩实验等进行全面的整合打通,打破体育专业一直以来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教学,实验课程零散、课时不集中,内容交叉重叠,实验项目缺乏层次要求的现象,将分散于各课程的经典实验项目或精简、或新增、或合并重组、或重新设计,整合成一门实验课程,独立设立《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进行实验教学的科学化和整体化设计,建立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这样既打破了各学科课程之间的壁垒,减少重复内容,又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地位。

2.2整合实验内容,优化实验教学体系

目前玉溪师范学院开设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项目内容陈旧,实验项目设置不合理,演示性、验证性的实验过多;单一学科性的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少;脱离了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运动相关性较差,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适应学科发展对实验教学的要求,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设计能力,制约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本着“务实创新、学有所获、学能有用”的实践应用原则进行实验课程内容整合优化,将分散于各分室的实验项目或精简、或新增、或合并重组、或重新设计进行整合为两个实验模块,即基础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每个实验模块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其实验项目由各分室精选组合而成,避免实验项目重复交叉,课时浪费在无畏的低层次循环中,从而节约实验成本。这既体现了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的整体性和均衡性,又实现了教学的集约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2.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

在高等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实验室是学校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场所。实验室教学在高等院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重视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专业水平。目前,玉溪师范学院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先学理论再上实验,采取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学生根据实验要求,按照教师的讲解机械被动地参与程式化实验。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实验积极性不高,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积极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理论课上穿插讲授实验内容。理论课与实验课是教学的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在有必要的情况下穿播讲授实验内容。如肌肉的受力分析,知识点多、抽象,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模拟进行。学生在理解实验原理和了解实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演示,看到了规范的实验操作过程,也看到正确的实验现象,其实验的时间就可以缩短,实验效果更好[1]。

(2)打破“封闭式”实验教学,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开放式”是给学生提供充分开放和自由地进行实验的环境,既是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也是设备和项目的双重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做实验,自行设计实验,使学生在宽松的实验活动中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并逐步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对学生实验课学习的兴趣和信心[2]。只有开放实验室,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实践。

(3)实验与健身社团挂钩。将一些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放到健身社团完成。这种模式既保障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又突出了实践应用。帮助学生联系具体实例,发现、分析与解决全民健身、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实践中的问题,这样既可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又能缩短学以致用的时间,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并为后期的毕业论文(设计)奠定基础[3]。

2.4完善考核机制

目前,玉溪师范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考核方式是将学生的实验成绩按照一定的百分比,计算在理论课的总成绩中,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成绩的评分方法即考勤占30%,实验报告占70%,这种形式不能对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做全面和客观的评价。建议:

(1)对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单独设课。

(2)以必修课程或必选课程形式推出,让学生进行选修,成绩合格,记2学分;成绩不合格,重修。

(3)成绩评定可参考考勤、实验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合作精神、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设计等方面综合评定,以提高实验考核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使考核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具体标准为考勤(20%)、实验操作(20%)、实验报告(30%)、实验设计(1O%)、考试(20%)。

2.5加强学科建设,改革实验室体制

在实验室体制改革实践中,我们感到学科建设应该应该引起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学科建设应该引导和带动实验室体制的改革,而现状不容乐观。注重技术、运动队训练,轻理论和实验课的思想还很严重。目前,玉溪师范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没有专门的实验室负责人,没有专职实验员,实验课由上课老师自行安排完成;实验设备陈旧,好多实验无法完成。建议:

(1)学校加大实验室资金支持,增加投入,改善实验场所和设备购置。

(2)加强实验室管理和建设,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实验人员待遇。

(3)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有计划地吸引博士、硕士等科研水平高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3 结语

通过对玉溪师范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确实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难题。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我们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和具体对策,力争能探索出一条符合玉溪师范学院实际情况,能推动运动人体科学发展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宏骞,赵金良,等.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4):72-74.

[2]金佳,顾兵,等.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运动,2012(41):96-97.

[3]唐文坤,刘志刚,等.基于健身社团的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解剖科学进展,2014(2):194-196.

On the Situa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for Sports Science of Human Body Majors in Yuxi Normal University

Tang Wenkun

Liu Zhigang

人体科学专业范文第4篇

科学素质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禀特质。科学素质的特点有: (1) 基础性。发展科学素质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某一方面、某一专业的行家。它所瞄准的是对人的发展能起根本作用的内在的、稳定的身心素质。使所有的受教育者都具备一种最基本的学识、能力、思想和品质,为受教育者在人格上、文化上、思想上、品德上和其它所有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2) 全面性。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的一部分,科学素质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均衡协调的。从科学素质内部的各个因素来看,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从科学素质与其他素质关系来看,各种素质的发展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必须均衡地加以发展。 (3) 个体差异性。科学素质虽然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但与人的先天禀赋有一定的关系,不应把先天的禀赋和环境的影响排除在科学素质之外,而应重视先天禀赋的影响,正确处理好先天禀赋与后天努力的关系,应因学生在先天禀赋方面的差异,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各人先天禀赋的作用,使每个人的科学素质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 稳定性。一个人的素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起大落,素质是逐步积累,逐步发展,逐步改变的。因此, 对科学素质教育要有长远的目光,要持之以恒,不能企望通过短期的激发来收效。

2 如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2.1 人体解剖课程上贯彻人文关怀理念

德育与智育是一个整体。人体解剖教学要渗透德育因素, 结合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的人生观、爱国主义、科学研究应具备的意志品质等诸方面的教育。这样就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掌握思考分析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 使智力得以充分的开发。例如可以利用人体解剖学特有的艰苦环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在解剖教学过程中,学生初次接触尸体标本难免会产生恐惧和厌恶心理,不喜欢上实践课,更不愿意动手接触标本。教师在对医学生进行解剖知识传授的同时,应该加强挫折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以身作则,帮助其树立吃苦耐劳的品格。在实习操作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将来成为既有人性又有灵性的医务工作者,帮助他们形成优秀医疗道德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再比如可以利用遗体捐献的事例,培养学生献身医学事业的高尚情操。解剖学所用的尸体和标本主要来自于遗体捐献,捐献者无私奉献是我们要学习的重要人文精神。在首次解剖前,师生可在遗体前肃立片刻,以表示对捐献者的缅怀和尊敬。在解剖学实习课上,要教育学生尊重、爱惜遗体和标本,让学生学习捐献者的高尚行为和献身精神。

2.2 改进人体解剖课的授课方法

人体解剖学为基础形态学科,形态描述复杂,所涉及的医学名词繁多,偏重于记忆是其特点。为了让学生牢记所要掌握的内容,教师在授课时注重以下几点:密切联系临床病例与日常生活事例,生动讲解,增加学生感性印象;重视实验示教,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与解剖标本和模型的观察结合起来,注重活体的触摸和观察,学会运用图谱等形象教材,以达到全面地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并教学生学会手绘简单的线条图来描述一些结构;每次授课开始时,复习提问上一次课所讲内容,上课结束前,小结强调本次课所要掌握的重点与难点,并对各系统章节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与测试。讲授记忆方法与技巧,编制系列口诀、歌谣帮助记忆一些结构的作用与名称。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多采取启发、讨论与研究等方式授课,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书中内容相对简单的某些章节,让学生先课前预习,每组撰写一部分备课笔记,然后再由各组推荐代表上台讲授,最后由同学点评,教师总结。通过自学——备课——讲授方式,锻炼学生概括、表达知识的能力,学会分析相关知识结构的主次关系与内在联系,从更高层次上理解与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

2.3 鼓励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形态规律学习掌握解剖知识,学会用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观点认识人体结构。使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认识路线,逐步从模仿、练习中学会并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通过多角度的思维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学生通过主动思考自主地获取知识,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潜能,主动地学习和思考,既提高了学习效果,又培养了其创新思维能力。将竞争意识引入课堂,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如果忽视解剖学教学各个环节的生动性、趣味性,就会使课堂僵化、刻板,影响教学效果。定期举行知识竞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积极准备,踊跃发言,既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也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竟争意识。重视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及锻炼。每次课尽量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另外值日组长和竞赛组长每周轮换一次,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同学参加各项活动。既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也锻炼了组织能力。

2.4 完善人体解剖课的实验内容

教师要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确立人体解剖课程的教学目的: (1) 以素质教育为主线, 以基础性、验证性实验为基本内容, 开设一些动手性强的综合实验, 使学生将学科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纵向的联系,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其对相关学科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2) 坚持理论结合实践、基础结合临床的原则, 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探索性实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 利用学生对临床课程感兴趣的特点适当穿插与解剖学密切相关的临床技能操作课程, 这样不仅能将临床与基础知识结合起来,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能力。

3 结语

科学素质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的长期的、可持续的、浩大的系统工程。作为人体解剖学而言,只有不断深化解剖学教学改革,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把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 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及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 又具有很强的实验技能。

摘要:新形势下的医学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 还必须具备创新意识、科研能力, 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因此, 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已成为目前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鉴于此, 本文对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学素质,人体解剖

参考文献

[1] 郭传杰.论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M].科学出版社, 2004, 9.

人体科学专业范文第5篇

一、实习基本情况

1、实习时间:

2、实习地点:

3、实习班级:

4、专业指导教师:

5、班主任指导教师:

二、实习主要内容

2013年3月12日起我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专业教育实习,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回顾这一个月的工作无疑是理论与实际最好的结合。使我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实习期间的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将会为我日后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我的实习工作包括两个方面: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一、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主要负责 “下两操、督早修”:监督眼保健操、课间操,监督早、晚自习,在班主任王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很快的熟悉了这项工作。由于第一周的见习,给了我很多时间熟悉班级的学生,也提前了解了班级的状况。在当班主任的那一周,也许很新鲜,很兴奋,我时时都会跑到班级去看看学生的状况,和学生聊一聊,讲讲大学的各种奇闻趣事,增强他们的学习考学的动力。在某种程度上说,我更是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聊天,可是,有时候这种师生之间的距离就很难控制,所以需要在处理师生关系上下功夫。上课有老师的范,下课能与学生成为朋友,这是我追求的。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和观察,了解到了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思维发展方向,这是对心理学知识的一种实践。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班级早自修习学生很多都是没睡醒的状态,学习效率低;学生平时不是很爱主动和老师交流向老师提问问题;晚自习的效率相比早自习要好一些但是效率依然达不到最好的状态。面对这些问题,首先我观察了其他班级的情况,发现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其次我向班主任老师咨询,王老师向我说明这

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各位班主任老师也正在着手相想办法督促学生学习。第三我和其他的实习老师交流了一下心得并从以下方式试解决问题。晚休和午休的时间检查学生就寝情况,督促学生尽快睡觉。间断性的检查班级自习状况,安排学习任务,在上课效果不好的课节之间课间与学生聊聊天,讲讲学习以外的奇闻趣事,大课间同学生打排球舒缓学习压力。一星期下来效果虽然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但是学生反应良好。这是对我日后参加工作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二、教育教学工作

1、教育见习

实习开始的第一周,我们开始了教育见习——听课。听指导老师、其他地理老师的地理课,并记好听课笔记和学习心得,课后虚心向指导老师请教。在田老师的指导下我首先学会了如何听好一节课:听课要这样听,要听老师如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要听老师上课的语言,要听老师的问题设置,也要看学生听课的一个状态以及老师的教态。课堂不是老师在上面的表演,而是学生和老师一种互动,一种知识火花的碰撞。

2、教学准备

首先,思想上克服自卑,培养自信从容的心理。想指导老师请教同其他实习老师交流,将自己在课上准备说的话及教学安排背下来以便课上发挥自如。其次,教学准备上,理论与实践并行。在大学里,我学习了很多的教学技能,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实践,现在得到了这样一个很的平台,务必要充分利用好。为此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重温教学技能理论,从备课到讲课,从课堂教学到课下辅导,详详细细地了解了一番。第二,努力备课,熟悉教材。深入理解教材,掌握每节课的知识结构,准备好导课和过度整理出自己的讲课思路,再看看教师参考用书,进行必要的补充,在这基础之上,根据内容和进度要求把该课分为几个课时,认认真认真地写下自己的教案。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准备用多样的课堂形式讲解出来。尽量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技能理论联系起来,尽自己的努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

3、教学实战

怎样上好每一节课,以怎样的方式上好一节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刚来时候,我觉得一点头绪都没有,怎么讲课,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非重点。但是通过田老师一周的指导以及听课时积累的心得以

及讲课的经验总结,使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第一节课上讲台时需要参照教案讲解到最后完全脱离提示教案的从容讲解,对我来说真的是意义非凡。

我的第一节课是《中国的气象灾害》,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堂课。第一堂课准备还是很充分的,为了避免出现知识点错误,提前让指导老师审核了一下我的教案,并趁着中午学生午休的机会再班级里做了一下无人试讲。

这节课主要讲中国的重点气象灾害,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在生活中都有过一定的接触,所以学生的兴趣度较高。在课堂上, 我通过讨论和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新课,学生都积极回答问题,反应性当不错。课后指导老师的对我这节课的表现给予了相当大的肯定,这让我十分开心,并充满了自信。但老师指出依然存在不足:老师说,给学生讲的还是太少了,要更放宽时间给学生;没有充分利用好课堂的生成,比如让学生举一举身边的事例或经历加深对气象灾害的认识等。另外一点事我的口头禅“然后”用的特别多,对于老师来说,课上重复用一个承接词是一个很大的缺点。这样会让听课者误理解为知识点不熟练,讲课不自信等。这种习惯性的口头语在老师没有提出时自己真的没有注意过。这节课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三、个人方法与收获

刚来学校时,我对自己的学生很陌生,为了尽快的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我问本班班主任要来了月考成绩单,大致了解了每个学生的成绩。这样,我在讲课时,就会有针对性,比如,简单的问题,我会让成绩偏低的同学回答,而难度大的,则叫学习好的回答,这样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同学,让他们有被重视的感觉。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每节课都安排小组讨论,互相提问环节:将班级学生分为六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然后提出问题先小组讨论,之后让每组组长在自己的组员内选择提问者,再在其他任意一组选一名同学作为回答者回答问题。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知识。其次,每节课都会有需要填充的板书让学生到黑板书写,这样会引起学生地知识点的注意力。第三,遇到简单单具有挑战性的知识时让学生到讲台前讲解,师生换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然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也是一件十分据哟挑战执行的工作。从上课、批改作业以及平时交谈中,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何而学为谁而学,即没有对学习形成一种目的性。我认为要解决这种情况,就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优秀教师至少要做到懂得用以下三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第一种,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增强学习任务的趣味性是激发内部动机的有效策略之一。增强趣味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通过教师的努力使任务本身发生变化。同样的学习任务,采取不同的呈现方式,所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不同的。通过变化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这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备课上,教师要备好课就必须有丰富的课外阅历和学科前沿知识,在备课中把相关的内容进行灵活变化融合到课堂中去。

2、注意选择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材料。学习任务越有趣越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在内容安排上,应包含学生容易识别的特征,例如在性别、年龄、宗教、种族和职业方面与读者相似的特征,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出发,安排他们认为重要的生活事件,以及一些令人感兴趣的轶事和例子。第二种,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众多研究和生活经验均表明,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进而增加学生出现某种行为的可能性;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第三种,进行归因训练。教育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既然如此,教育也就可以通过主体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这对于学校教育是有实际意义的。在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的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即进行正确归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

两周后,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个单元,也做了一次单元模拟题,经过这次试卷的分析,我更全面地了解了自己的学生,这个时候,我又采取了另一个措施,我把学生分为四个档次,一档的是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二档的是成绩好但是不稳定时时浮动的,三档的是成绩良好的,四档的是刚刚及格甚至不及格需要加强辅导的。课后也会按档次分别安排可也任务,让每位同学依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分数。

实习是一次用自己的眼和耳去感受环境的机会,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我受益匪浅,对教师这个角色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认识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不在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

上一篇:体育文化下一篇:人寿保险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