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之傲慢与偏见范文

2023-09-25

文学翻译之傲慢与偏见范文第1篇

文学院100114107 何青

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是一部以日常生活为题材,反映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人情世故。

第一次读这本著作是在上中学的时候(当然只是故事梗概而已),在当是看来,以为剧情是很难让人理解的,人物之间的关联也把我绕的头疼。后来看过由《傲慢与偏见》这本著作而改编成的电影,便大致清晰地了解了剧情结构与人物联系。电影具体地讲述小乡绅班纳特家五个待嫁闺中千金各自寻找归宿的故事。

新来的邻居宾利是个有钱单身汉,他成了班纳特太太追猎的目标。在一次舞会上,宾利对班纳特家的大女儿简一见钟情,班纳特太太为之十分兴奋。参加舞会的除了宾利还有剧中男主角——一位仪表堂堂,十分富有,但非常骄傲。他认为在场的所有女士都不配做他的舞伴。当然其中也包括剧中的女主人公——班纳特家的二女儿一个美丽、自尊心强的伊丽莎白。但不久之后,达西却对伊丽莎白活泼可爱的举止产生好感。在另一次舞会上主动请她同舞,伊丽莎白同意和他跳支舞,达西由此而逐步对伊丽莎白改变了看法。而剧中的次要人物也相当重要,例如宾利妹妹卡罗琳,她一心想嫁给达西,而达西对她十分冷漠。当她发现喜欢的是伊丽莎白之后便大力阻挠。达西虽然欣赏伊丽莎白却无法忍受伊的父母及妹妹们粗俗、无礼举止,担心简并不是爱着宾利,便劝宾利放弃娶简,最终宾利不辞而别。班纳特没有儿子,根据当时法律,班家财产是只能由男性继承。因此,他的家产将由远亲柯林斯继承。柯林斯古板、平庸、趋炎附势,依靠权势当上牧师。他向伊丽莎白求婚遭拒后马上与她的闺蜜----夏洛特结婚,给伊带来不少的烦恼。

小镇上民团联队里有个英俊青年军官威克汉姆。伊丽莎白听说其人品格各方面都极好,对他产生了丝丝好感。由于威的挑唆,伊与达西之间的误会越来越大。一次柯林斯夫妇请伊去他家做客,伊丽莎白遇到达西的姨妈凯瑟琳夫人,夫人邀请伊去她的罗辛斯山庄做客,在那,伊与达西再次相见,达西终于向伊求婚,但态度依旧是那样傲慢,伊坚决拒绝。这也使剧情上升到高潮,达西第一次意识到傲慢带来的恶果。于是,他决定改正,并写了一封长信留给伊,信里他解释了许多事,伊丽莎白最终原谅了达西。一年后,伊与达西偶然相逢,达西态度变得谦和很多,并帮伊解决了许多难题,这使伊打心底爱慕达西。终于达西深情告白:"You are too generous to trifle with me."两人终成眷属。

在我看来,无论是简与宾利的爱情还是柯林斯与夏洛特的结合甚至是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眷属都离不开“门当户对”,反映出当时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剧中人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尤其是分别代表傲慢的男主——达西和代表偏见的女主——伊丽莎白。

奥斯汀的小说尽管题材较狭窄,故事相当平淡,但她善长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文章语言也是经过锤炼的奥斯汀在对话艺术上讲究幽默、讽刺。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来烘托人物性格。

文学翻译之傲慢与偏见范文第2篇

【摘要】作为面向特殊阅读群体的文学形式,儿童文学作品在帮助少年儿童提高心智水平、增强语言能力、塑造审美意识等方面作用显著。本文以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为视角,以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为研究对象,指出翻译者在翻译过程应该立足于儿童读者,克服文化差异,使译文再现原文意趣并有效传达作品中的教育意义和审美意义。

【关键词】交际翻译;儿童文学作品翻译;趣味性;教育意义;审美意义

【作者简介】陈琪,陈文铁,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引言

当代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势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渐高涨,国内儿童文学作品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当今,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进入中国,并获得国内少年儿童的喜爱。例如小说家雷克·莱尔顿所著的魔幻小说《波西·杰克逊》被翻译为中文在国内出版后经久不衰,受到国内少年儿童的热捧。但是翻译者的素质良莠不齐,加上译著作品经济利益可观,最终造成儿童文学译作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的文学作品翻译不仅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更有利于儿童文学翻译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

一、交际翻译

纽马克根据 Karl Bü hler的语言功能学说提出了“文本分类说”(text typology),并将文本划分为表达型、信息型和呼唤型三大类,他认为这三大类文本之间相互关联,所以翻译者应分别忠实于各自文本中的“原作者”“真实性”和“读者层”。而后根据不同文本功能提出“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这两大简明扼要的翻译方法。“交际翻译”将关注点放在目的语读者上,注重“接受者的理解和反应”,更大程度上是强调译文的“效果”而非“内容”,反映出“归化”翻译的特征。翻译者通过“交际翻译”能够竭尽所能为目的语读者排除交际困难,使交际顺利进行。

二、交际翻译在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可行性和优势

“交际翻译”旨在让目的语读者尽可能获取和原文读者相接近的阅读效果。翻译者不能机械地将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与“翻译”等同视之,应该更多地考虑作品中被赋予的教化意义。优秀的译文能打动儿童读者的心,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为他们带去潜移默化的影响。

儿童文学的目标读者是少年儿童,他们年纪较小,与成年读者在理解力、认知力、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差异明显。“交际翻译”只针对目的语读者,为了不制造理解上的障碍,对于所有异域成分,如有必要,都要充分转换到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及和语言当中去。所以,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该确保目的语读者,即少年儿童能够充分理解译文。

“儿童读者”并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3至17岁的少年儿童按年龄又分为幼儿期儿童(3-6岁)、童年期儿童(7-12岁)和少年期儿童(13-17岁)。因此,不同阶段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和特点各不相同。翻译者需考虑到儿童读者在不同阶段的心智特征和语言能力。“交际翻译”会更通顺、更简单、更清楚、更直接、更地道,与语言特定的语域一致。该译法能使翻译者通过简洁易懂的译文将更完善的作品信息传递给儿童读者。

儿童文学作品趣味性十分丰富,通过多种题材将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意义传递给儿童读者。“交际翻译”具有社交性,着重文本信息及其效力,往往为“欠额”翻译,表达简单、清楚、扼要,风格自然多样。翻译者通过“欠额”翻译,能去掉译文中一切导致文化障碍的表达。

三、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

儿童时期是人类成长的黄金时期,儿童文学作品则在成长的道路上举足轻重。由于三个不同阶段的少年儿童在语言发展、心智水平和审美需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所以他们对文学作品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幼儿文学作品的体裁多为童谣、儿歌、诗歌等,作品内容文字简洁,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优美; 童年文学的体裁则多为篇幅较短、主题清晰、角色个性鲜明的寓言、神话和童话等;而少年文学作品的情节多变,主题复杂,例如爱情小说、冒险小说、侦探小说和魔幻小说等, 代入感非常强,字里行间渲染的氛围也更加扣人心弦。

虽然儿童文学作品风格迥异,但是它们都有以下共性:具有趣味性,具有教育意义,具有审美意义。翻译者的译文,应同时表现出原文所具有的这三种共性,缺一不可。只有这样,译文才能既具有可读性,又能在少年儿童的成长发育中发挥重要的引导、启蒙和教育作用。

四、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原则

1.以儿童为中心。译文要做到最终以儿童为主,翻译者不仅需要在译中做到字斟句酌,时刻关注译文的语言是否有趣、优美、易懂,在译前就需要精准定位原文所对应的少年儿童的年龄阶段。用词上,翻译者可以通过使用拟声词、感叹词和口语词等让译文浅近;修辞上,则可以通过采用夸张、拟人和比喻等让译文妙趣横生。

例1:Why, I wouldn’t say anything about it, even if I fell off the top of the house! (Lewis Carroll,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哼,哪怕我从房顶上掉下来,我也会一句都不提的!(赵元任 译)

翻译者将Why译成了“哼”,画面感很足。查阅陆谷孙《英汉大词典》可知, why做感叹词时表示惊讶、不耐烦、赞成、异议等,可译为“唷”,“嗨”,“呃”,“哎呀”。

例2:Just then she heard soothing splashing about in the pool a little way off. (Lewis Carroll,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正在那時,她听见不远处有个什么东西在池里浦叉浦叉地溅水。(赵元任 译)

相比于文字信息,儿童读者对声音更加敏感。翻译者使用到了拟声词“浦叉浦叉”,译文立刻有了灵气,溅水声仿佛就在读者耳边响起。

2.克服文化差异。文学作品的基调、内容或者人物形象等总是受当地人文环境、作者自身经历或传统观点等因素影响,外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同样如此。克服文化差异的最终目的是使译文内容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方式,优化阅读效果。

例:“I’m seeing things,” he whispered. (E.B. White, Charlotte’s Web)

“我见鬼了”,他轻轻地说。(康馨 译)

考虑到上下文情境,翻译者没有将原文译为“我看到了一些事情”,因为在中国文化里男女老少总是用“我见鬼了”来表示自己认为出乎意料、不可思议的感叹。

3.再现原文童趣。译文浅显易懂并不代表译文的语言没有艺术价值。因为翻译者面对的是儿童读者,所以译文需做到保留原文的趣味性。兴趣盎然、朝气蓬勃的译文不仅能激起儿童读者甚至是成人读者的阅读欲,还能让读者在阅读中身临其境,激发想象,学会思考。

例:So she scraped and scratched and scrooged, and then scrooged again and scrabbled and scratched and scraped, working busily with his little paws and muttering to himself, “Up we go! Up we go!”(Kenneth Grahame,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它不停地掏着土,不停地刮,扒,抓,不停地抓,扒,刮,忙忙碌碌地干着活,一边自言自语,“上去!上去!”(乔向东 译)。

译文中的动作描述“不停地刮,扒,抓,不停地抓,扒,刮”整齐押韵,戏谑的语气营造出可爱的氛围,童趣跃然纸上。

五、结语

本文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探析了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方法和原则。翻译者在翻译儿童作品时需要遵循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原则,可以借鉴“交际翻译”译法,神意为主,形意为辅,力求译文在儿童读者中间达到最大的阅读效果,充分发挥儿童文学作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 70,76,2.

[2]何其莘,仲伟合,许钧.高级文学翻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329,341.

[3]王尔德著,赵元任译.阿丽斯漫游奇境记[M].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8,

[4]陆谷孙.英汉大词典[M].上海译文出版社,2332,2.

[5]宋松岩,黄娟.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儿童文学翻译——以《夏洛的网》为例[J].海外英语,2010(6):166,168.

[6]格雷厄姆著,喬向东译.阿丽斯漫游奇境记[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文学翻译之傲慢与偏见范文第3篇

摘 要:网络文学翻译作为一种新的翻译模式,正逐渐走进人们的学术生活。网络文学翻译相比传统文学翻译,有翻译技术、网络平台作为支撑,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网络文学翻译与传统文学翻译相比有哪些优势、劣势,翻译质量如何保障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文学翻译;传统文学翻译

作者简介:杨颖,硕士,四川传媒学院英语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逐渐兴起,网络翻译也层出不穷,这对传统文学翻译产生了冲击。网络文学翻译相较于传统文学翻译有一些新特征,例如:更即时、更多互动、受众更广、更便捷等。 相对于传统文学翻译的唯一性和权威性,网络文学翻译有更多可塑空间,当然网络文学翻译误译、漏译现象也时有发生。

一、传统文学翻译

传统文学翻译是以纸张为媒介,译者把自己的译文逐字逐句誊写在纸上,由出版社编辑出版,最后印刷上市的(张英洁,2013:7)。传统文学翻译的译者完全脱离网络,不借用电子词典或翻译机器,不使用计算机录入文本,这也是最早的一种翻译方法。

二、网络文学翻译

网络文化是当代影响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契机,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网络也给文学的发展创造了平台,网络文学随之产生。外国文化的流行让翻译外国畅销文学作品成为翻译爱好者一种文学时尚。网络文学翻译就是指翻译行为的网络化,包括把传统文学翻译作品上传到网络上或者直接在网络上利用翻译工具进行文学翻译。这种网络化的文学翻译给文学翻译提供了更大众的平台,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学翻译的翻译策略,以及译者、读者的角色等。(郭振星,2013)

三、网络文学翻译的新特征

(一)即时性

与传统文学翻译相比,网络文学翻译具有即时性。外国文学畅销作品很快能呈现在网上,与之相应的中文版也会在网上随之推出,翻译者可能是翻译专家,也可能是民间翻译团队或个人。网络文学翻译的即时性特点,使读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文学作品的故事内容,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当然,和传统文学翻译的严格措辞、编辑、校对相比,网络翻译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互动性

在传统文学翻译中,译者通过自己的理解,把原版作品翻译给读者,与读者没有互动,不同读者对翻译作品的理解也大相径庭。互联网给译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创造了交流的平台。在网络翻译中,没有绝对的权威,翻译成为人人可以参与的活动,翻译可以是个体行为,也可以是集体行为,如众多译者在网络上翻译接力。读者可以评价译者的翻译,提出建议或批评,这有利于译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翻译,提高翻译质量。读者与读者之间也可以交流阅读心得,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剖析人物性格。互动给译者与读者营造了一个轻松交流的氛围,使文学作品变得更生动。

(三)便捷性

阅读传统翻译作品需要通过纸质书籍,而阅读网络翻译作品显得更加便捷和快捷。网络化的生活让很多人都养成了网上阅读的习惯,上网閱读的人数越来越多,读纸质书籍的人越来越少,网络文学逐渐兴起,网络文学翻译成为了文学翻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网络文学翻译的便捷性还体现在修改方便。译者通过鼠标操作就可以增删译稿,对译文进行反复修改,通过互联网交流,逐渐完善译文。传统文学翻译的修改就显得不那么便捷,但传统纸质翻译更便于收藏、保存更久。

(四) 快餐化

网络文学作品通常篇幅比传统文学作品精短,选材更自由,翻译更多为意译。翻译者大多是网络文学的爱好者,在翻译过程中报着娱乐心态,而非盈利目的,更多的使用网络用语等轻松诙谐的语言,有时缺乏传统翻译的严谨态度,有时会出现错译、漏译现象。这更像一种快餐文化。

(五)读者角色多样化

(1)读者兼文学翻译的批评者

读者阅读传统文学翻译作品只能自我吸收,而阅读网络翻译作品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评论,他们兼翻译作品的批评者。有的评论一针见血、成熟客观,有的评论显得主观偏激,不管批评是否到位,文学批评在网络平台下更加大众化。

(2)读者兼文学翻译的译者

读者们在批评网络译文的同时也争相传播自己的译文,做起了翻译作品的译者。网络民间译者声势浩大,力量不可低估。集体竞译推动了网络文学的繁荣,推动了翻译市场的发展。专业的翻译有时甚至会参考民间翻译,例如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之“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就是民间译者率先译出被人民文学出版社采用的。(张艳琴,2007:17-18)

四、网络文学翻译的质量探讨

网络翻译的质量受到一些传统译者的质疑,如:利用机器翻译会降低翻译质量,多人合译使翻译风格无法统一,网络翻译缺乏科学的态度等等。笔者认为,译文质量与选择的翻译工具、翻译方式没有必然联系,而与译者有关。传统文学翻译的译者大多是翻译大家,五四时期,文学翻译家同时也是著名作家,如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人,他们首先是文学家,其次才是文学翻译家。而网络文学翻译由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的脱离,译者水平的参差不齐,才造成了网络文学翻译的质量鱼龙混杂。但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文学翻译作品不一定都是优秀作品,网络文学翻译作品也不一定质量不高。传统文学翻译经过了出版社的严格校对、编辑、包装来保障质量,同样网络文学翻译也可以通过读者对其进行优胜劣汰来保证质量。

对于网络翻译质量的探讨又引出一个新课题即文学翻译是否需要专业化。文学翻译不同于科技翻译,文学本来就是语言创造的艺术,“文学翻译是要用另一种语言工具,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品读原著一样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感动和美的感受”(刘建林,2009)。文学翻译并不要求译者的精确翻译,而是需要译者的再创作。过于精准的翻译,不一定能达到文学作品的感染力,也不一定满足读者的需要。

五、结语

网络文学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这不同于传统翻译理论所要求的译语表达与源语表达最大程度实现对等,也不再拘束于源语文化需植入译作之中的专业化要求。当代网络文学作品题材丰富、现实感强、风格多样、消费节奏快,这些特征相对传统文学作品来说,对译者的领悟能力、翻译能力和文化素养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对于原作的取与舍,对于源语文化的传递与回避,对于目的语文化的植入与放弃,都是需要译者的再创作。网络文学翻译这种翻译形式不会降低文学翻译的质量,它可以作为传统文学翻译的补充,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作品,同时给传统文学翻译提供借鉴。网络文学翻译的即时、快速传播的特点满足了读者一睹为快的愿望,读者可以给译者提出更多建设性意见帮助提高作品的翻译质量。网络文学翻译和传统文学翻译需要相互借鉴、互为补充、共同发展,这样文学翻译质量才会提高,文学翻译才能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洁.论互联网文学翻译对译介学的影响[D]. 华中师范大学,2013.

[2]郭振星.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网络文学翻译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2013.

[3]张艳琴.网络时代文学翻译读者角色的多重化[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06).

[4]刘建林.文学翻译不宜“专业化”[N]. 光明日报. 2009-12-03 (006).

文学翻译之傲慢与偏见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文学翻译与美学关系紧密、渊源深厚。无论文学翻译实践还是文学翻译理论与批评,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中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这是中西方文学翻译界的普遍事实,也是文学翻译美学的理论基石。在全球化持续深化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的新时代背景下,文学翻译美学需要既坚守民族性的主体地位,又同时坚持世界性的对话合作,在中西方译论的相互差异性与彼此互补性中为文学翻译美学建构理论上的统一性与创新性,这已经成为新时代文学家和翻译家责无旁贷的文学人之担当和译者之任务。

关键词:文学翻译 美学 中西方译论

文学翻译与哲学或美学关系紧密、渊源深厚。无论文学翻译实践还是文学翻译理论与批评,都一定程度上受到哲学尤其是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这是中西方文学翻译界的普遍事实,也是文学翻译美学的理论基石。从哲学和诗性的角度来看,文学翻译本质上就是一种美学体验活动或审美创造过程,它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诗性表达与艺术再现。朱光潜、郭沫若和林语堂等著名美学家、文学家和翻译家都将文学翻译看作一种完完全全意义上的艺术创造与再创造行为,文学翻译被赋予与文学创作几乎相当的艺术价值与美学意义。

文学翻译不仅仅是将由一种语言创作的文学作品转换为由另一种语言再创作的作品,它超越语际转换意义上的文字转换、意义对等、形式相似与内容吻合,它更是对艺术美的探索、追求与创造,呈现非常显著的审美特质、艺术品质与生命强力,好的文学翻译可以为译入语读者提供一种几近等同于译出语读者一模一样的审美体验与艺术感受。“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1]19-20錢钟书所言之“化境”,更多的是译文能够传递出原作的意境、风格与美,而不仅仅限于形式与内容的原滋原味儿。美学在翻译中的表现在文学翻译中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难怪诺瓦利斯如此定义哲学,“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2]4诺瓦利斯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赋予哲学以艺术之使命和审美之意境,而文学翻译刚好象征着译者努力在译文中寻找原作者精神家园的审美性冲动与艺术化旅途。

林语堂根据自己的文学创作与翻译经验,提出“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美学理论,他认为文学翻译与美学密不可分,一切文学翻译活动都是建立在美学基础上的审美感受、体验与创造。译者不仅要尽可能原原本本地在译入语文本中再现原作品所蕴含的审美形式、特质与感知,而且要通过自我的审美认知与意识在译入语文本中对原作者的语言、个性、风格与意境进行审美性的阐释与升华。“什么因素使作家的语言具有表现力?在分析文学作品的风格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提出这一问题,我们探讨这一问题的途径当然是美学的。”[3]160正如朱光潜所言,缺少审美性的文学和缺少文学性的美学,都是有缺憾的、不完美的。翻译美学这一概念具有明显的本土性,它是中国译论对世界翻译界做出的重要理论性贡献。在全球化持续深化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的新时代背景下,文学翻译美学需要既坚守民族性的主体地位,又同时坚持世界性的对话合作,在中西方译论的相互差异性与彼此互补性中为文学翻译美学建构理论上的统一性与创新性。

一.“以中为本”

当代翻译理论的形成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与译论的基础之上,并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作为中国当代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翻译美学与传统哲学、美学有着难以割裂的关联和不曾断裂的谱系。为何一国语言作品可以在异国得到读者的青睐、市场的热捧和文坛的认可?这绝对是一个超越语言本身的问题,它与哲学和美学不无关系。“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关系,亦即言与意,文与道之间的关系。……言为心之声,为意之形。……意属形而上,言属形而下,前者为一,后者为多。二者颇似哲学中谈论的体与用,道与器的关系。就此理解,意与言,原本与译文应是统一的,道可传,意可宣。某一真意,可用土语向本乡人传达,亦可用京话向国人传达,可用文言与白话向旧、新人传达,亦可用英、法、德文向异邦人传达。翻译的哲学基础,即在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同理同之处,才是人类的真实本性和文化创造之真正源泉;而同心同理之处亦为人类可以相通、翻译之处,即可用无限多语言去发挥表达之处。”[4]5无论身处何地、来自何国,人类的本性之基与文化之根存在很多相通之处,分享许多共性的“心”与“理”。就文学翻译而言,原作者也好译者也罢,他们因为分享相近的世界体验、相似的生命感悟与相通的审美感知,才使得文学之传播成为可能、保持顺畅。

中国传统译论的审美品质从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论争里即可见一斑,并在孔孟之“尽善尽美”的著名论断中得到更进一步巩固与深化,它们是“中国传统文艺美学中文与质的命题在译学中的反映和借鉴”[5]79。美学与译事的结合,不仅对像佛经翻译等传统翻译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现当代翻译实践与理论探索同样价值非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传统译论是文学翻译美学的理论性基础与保障,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交织、互为因果的复杂关系,因为中国传统译论是“以中国传统哲学、美学、诗学、经学乃至书画等国学思想为其理论根基和基本方法而形成的一系列相互关系又有机结合的翻译研究命题;它上溯两汉佛经翻译评鉴,下迄明清‘西学’翻译感言,且延揽其后在学理上与国学思想一致、在学缘上与国学一脉相承的翻译理论。”[6]56古典文艺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译论得以逐渐形成和快速发展的源泉,它推动着传统译论从佛经翻译的初级探索阶段发展到严复翻译的局部高潮阶段,并在鲁迅、钱钟书和傅雷那里抵达相对顶峰的阶段。诚如方梦之在《译学词典》中为翻译美学所下之定义,翻译美学意在“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译学的特殊意义,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翻译不同文本的审美标准,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7]296。与之对照,文学翻译美学旨在揭示文学翻译的美学渊源,讨论美学在文学翻译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美学凸显文学翻译的艺术特性,并借助美学思想建构文学翻译的审美化标准和实现文学翻译审美再现的审美性路径。

中国传统译论具有明显的融合性、丰富性和历史性等特点,虽然整体上缺乏完整性、系统性与理论性,但的确也形成了诸多富有美学色彩的代表学说或经验之谈。王秉钦在《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中,将其归纳为“十大学说”,具体包括“古代的‘文质说’(以之谦等为代表)、近代的‘信达雅’(严复)、现当代的‘信顺说’(鲁迅)、‘翻译创作论’(林语堂)、‘翻译艺术论’(朱光潜)、‘艺术创造性翻译论’(‘意境论’)(茅盾)、‘神似论’(傅雷)、‘化境论’(钱钟书)、整体(全局)论(焦菊隐)”[8]4。尽管被划分为十种不同的学说,但是这十大译论学说之间实际上有着看似独立实则互相关联的传统渊源与历史承继,它们基本上都以哲学、美学、文艺学、文学和语言学等传统思想为依据与源泉,正如穆雷提出的集哲学、美学与文论为一体的“三渊源说”所阐释之观念一样。因而,文学翻译美学当以中国传统美学与文论思想为根为本。

许渊冲根据自己的文学翻译实践提出“美化之艺术”的观点,其中“三美”包括形美、音美和意美,“三化”意指深化、浅化和等化,而“三之”则涵盖知之、好之和乐之。这是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全面继承、交互整合与高度概括。美学在推动中国传统翻译实践与理论建构方面可谓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文质之争、美信之辩一直贯穿其中,各种译论之形成、发展与创新皆万变不离其宗。历史上,孔子、老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王充、刘勰、柳宗元、之谦和玄奘,以及严复、鲁迅、林语堂、王国维、傅雷、钱钟书等现当代翻译大家均对此有过各自的感悟与阐述。

由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时至今日依然对中国的翻译实践与理论影响深远。“信”“达”“雅”是三个相互独立但又彼此统一的美学命题,所谓“信”指的是求真、诚信,所谓“达”指的是通达、顺畅,所谓“雅”指的是清逸、雄俊。傅雷主张“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理念,他在总结自己和他人翻译实践与译论的基础上将“形似”“神似”两个看似彼此相悖的美学概念引入文学翻译。重“神似”意思是注重内在性,但不重“形似”意思并非是轻视甚至否定外在性,它更多的是一种以“神似”为根本的形神兼备。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建构“化境”的翻译新标准。“文字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9]57钱钟书所谓的“化境”,有种出神入化之含义,即译文几乎已经达到与原作相当的艺术境界。对文学翻译而言,“化境”可谓一种至高审美境界,它和原作一样“才貌双全”。中国传统译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在推动我国翻译事业全面发展、快速进步的同时,凸显中国美学之文学价值,见证文学翻译与美学的相融相通。

二.“洋为中用”

由于文化观、文学观、审美观和语言观等思想观念的显著差异,中西方翻译理论之间存在诸多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对立的地方。对于其差异和对立,研究意义与价值已经不言自明,而且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在注重中西方译论差异性的同时,如果忽略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同点,对中西方译论的健全与发展并无益处,甚或可以说,看到相似性并在翻译理论建构中充分利用这些相似点同样不可小视。故而,文学翻译美学的理论构建需要首先做到以中为本,并同时兼顾洋为中用。

中国传统译论整体上理论性欠缺,实用性突出,这是其与西方传统译论的重要区别。与之相比,西方翻译理论具有明显的思辨性、系统性与抽象性等特点。中西方译论之所以一个务实一个务虚,“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包孕各自译论传统的中西方思想哲学传统之间,存在着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区别。在教化人们如何认识世界、了解人生的过程中,儒教也好,道教、佛教也好,都强调人的悟性,强调人对事物的往往无法‘言传’、只能‘意会’的领悟;而起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西方思想哲学传统,则强调人的理性思维,强调人对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应当、同时也能够做出理性的认识,并能予以形式上的解释。”[10]16-17悟性顾名思义是感悟、意会,理性显而易见是思辨、推理,它们决定了中西方译论在源点上的不同和在本质上的差异,进而为各自的文学翻译打上不一样的审美化印记。作为建立在中国本土的翻译理论话语,文学翻译美学需要做到坚守本土、洋为中用,实虚结合、感悟贯通,只有这样方可更进一步丰富并深化文学翻译美学的理论价值,并为世界文学翻译事业做出中国原创性的贡献。

历史地看,西方译论源远流长,其发展与创新过程均与西方传统美学思思一脉相传。西方译论开始于受柏拉图(Plato)哲学思想深刻影响的西塞罗(Cicero),他取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所长,并将之恰当运用于翻译中。比如,在处理柏拉图所倡导的绝对理念时,西塞罗认为好的翻译是建立在译出语好的文本之上的,但过于强调复制、模仿必将导致译入语文本的僵化与呆滞,达不到预期的翻译效果。所以,翻译的过程不应该是词与词的转换,而应该是意与意的对等。作为西塞罗翻译观点的追随者,霍拉斯(Horace)同样不赞成将译出语文本视作唯一理念与绝对上帝的翻译思想,相反更看重自然、真实而流畅的译入语翻译效果。从这个意义来看,西塞罗等人的翻译思想已经萌生出美学的枝芽,其历史渊源之悠远甚至可以与中国传统翻译美学思想相媲美。

伴随着基督教传播面和影响力的持续扩大与不断提升,《圣经》(Bible)翻译蔚然成风,杰罗姆(Jerome)、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在翻译《圣经》时,遵照的依然是西塞罗的翻译理念,他强调《圣经》拉丁语译文的自然流畅之美,能够传达古罗马《圣經》的思想与意旨,保持译出语文本的精髓与风格。正因如此,杰罗姆翻译的拉丁语版《圣经》成为天主教唯一承认的通行版本,足见其翻译做到了再现古罗马《圣经》之神韵与精华。作为《圣经》翻译的另一位大家,马丁·路德倡导译入语文本应该具有与译出语文本相同的美学意义和艺术价值,否则只是语言上的翻译并不能传达原文之审美风韵。也就是说,译入语文本必须“具有读者能领悟的、在审美上令人满意的本土风格”[11]45。成功的文学翻译应当是同时满足语言和美学双重层面的“模仿”,它既完整呈现译出语文本之原貌,又准确传递其神韵,可谓神形兼备才是最完美的翻译效果,这一点与中国传统译论可谓不谋而合。

西方翻译实践与理论在进入19世纪下半页后,逐渐进入以语言学为标准的译论时代,20世纪中页以降西方译论逐步完成向现代语言学的转向。整体上而论,西方译论的审美色彩开始淡化、美学影响逐渐式微,但并未完全失去自我的诠释话语权,例如接受美学和陌生化美学等翻译美学理论便得到较为快速的发展和较为广泛的认可,而且与中国文学翻译美学的互补与融合日趋明显。

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它由德国文学美学家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泽尔(Wolfgang Iser)提出,是一种颇具国际影响力的美学思潮和文学批评理论。接受美学认为,文学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它涉及到译出语作者、读者和译入语译者、读者等更为重要的因素,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正是其理论形成之基础。所以,接受美学同时批判传统的文本中心论和作者中心论,转而强调读者的能动作用和中心地位。“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存在。”[12]26读者是文学作品及其译本的独一无二之面向,作品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更多的是通过读者得以实现。尤其是在翻译作品时,除了考虑译出语文本、作者和译入语文本等因素外,更要将包括译者在内的译入语读者放在一个突出的中心性位置,因为读者是发掘和接受文学作品美学内涵与审美创造的主体。文学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在更广的地区和更多的国家传播与流通,也即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和审美需求。但是,“原语的读者能够理解得清清楚楚的东西,译文的读者未必能够理解。因此,译者总是面临一个取舍的问题” [13]9。接受美学更倾向于一种归化的翻译策略,但它并不能化解文学翻译中所有的审美性问题。文学翻译不能为了接受而接受,否则必将导致译入语文本无法准确传递译出语文本之美之韵。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取舍”问题,恐怕还需要将陌生化美学纳入文学翻译的视野。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原本是一种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被文学翻译借以表达翻译过程的陌生化审美性。陌生化审美指的是文学翻译过程所产生的他者、异质和惊讶等审美体验与感受,它是文学作品中人物、环境、符号和风俗习惯等审美意象在包括译者在内的译入语读者身上的映射与反映,它可以提升读者的审美愉悦感与好奇心。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称之为“新奇的快感”,黑格尔(Hegel)称之为“新奇感”,而新奇正是陌生化审美的最突出表现。陌生化对译者的要求主要在于,尽量在译入语文本中保留那些对译入语语境而言看起来模糊的、陌生的、新奇的和不确定的东西,以便在再现译出语文本审美实际的同时增加译入语文本的陌生化审美体验与快感。“翻译过程中译者适当抛弃语言的一般表达方式,将目的语的表达变得‘陌生’,以更新译者和读者已丧失了的对语言新鲜感的接受能力,使译者确实能够将原作中的差异性传达出来,以促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14]36。陌生化代表差异的存在,也就是说文学翻译应该为译入语文本注入一种新颖的风格、新奇的体验以提升译入语读者对译出语作品的期待感与容忍度,进而帮助原作品更加顺利地完成在异域空间的中心化蜕变与经典化建构。

三.余论

在全球化日益显著的当今社会,翻译实践已经渗透到现实社会的各个角落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学翻译已经占据地区间、国际间文化交流、传播与融合的制高点。作为指导文学翻译活动的重要理论,翻译美学在提高文学翻译水准、扩大文学传播面向、提升文学交融程度等方面正在扮演者日渐重要的角色,发挥着日益强大的功效。中华文化是一个开放度和包容性很强的文化形态,所以在过去上百年的时间里,我们引进、译介了不计其数的西方文学作品,正是这些文学作品促使我们对照、反思、珍惜、坚守和弘扬自我之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学。历史进入新时代,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大、目标更宏伟,我们肩负中国文学“走出去”“走进去”和“留下来”的伟大使命,因而如何将中国文学之美译介到西方并逐步被西方读者接受,已经成为当下文学家和翻译家责无旁贷的文学人之担当和译者之任务。

文学翻译美学,不管源自哪个国家或来自哪个地区,也不管由哪位文学家或翻译家首先提出,都应当成为海内外文学翻译事业的共享资源与公共财富。换句话说,我们不需要纠结于文学翻译美学姓“中”还是姓“西”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互学互鉴、补短取长,在中西方传统译论的深度交流、碰撞与融合中共同推动当下文学翻译美学的不断创新、持续进步。要创新就必须对话,要进步就必须合作,因为故步自封只会导致倒退与淘汰,唯有对话语与合作才是文学翻译美学双赢之出路。

参考文献

[1]钱钟书.林纾的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3]利昂·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M].宋协立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4]张岂之,周祖达.译名论集[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

[5]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84.

[6]张思洁.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略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56-59.

[7]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9]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

[10]谭载喜.中西译论的相异性[J].中国翻译,2000(1):15-21.

[11]Sussan Bassnett-Mcquire.Transl

ation Studie[M].London:Methuen,1980.

[12]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收理论[M].周宁等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13]Nida, E.A.Translating Meaning[M].San·Francisco:San Dimas 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1982.

[14]Heaney,S.The Government of the Tongu[M].London:Faber and Faber,1988.

(作者介紹:张媛媛,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从事文学翻译研究)

文学翻译之傲慢与偏见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渐强烈,国内各类文化存在的形式也随之越来越丰富。在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出现强烈冲击的背景下,外国文学作品与中国古代历史的接洽与融合极为关键。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阅读,可以使我们刷新对西方文化的认知,缓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冲突,形成具有现代特征的文化氛围。文学翻译作为不同文化的桥梁,在世界范围中的关注度和可研性方面明显突出,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外国文学的发展背景的分析引出外国文学翻译传达思想的主要导向,望对业内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外国文学;翻译;思想传达;指向变化

语言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良好沟通的重要交际工作,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起源,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乃至全人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翻译是语言与语言之间相互转换的媒介,更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桥梁。通过翻译可以将语言不同表现形式所表达的内容直观展现在公众的面前,对于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规范化的翻译标准是文化传播的先决条件。通過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中国文化在层次上得以提高,可以说两种文化在激烈碰撞之后擦出了“友谊”的火花,这也体现出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规范性、完整性等特点,对未来文学翻译工作的发展方向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外国文学的内涵

外国文学主要是指中国文学以外的西方文学,是构成世界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世界文学的历史起源早在几千年之前,在人类文明的深厚积淀下逐渐孕育出的一种文化瑰宝,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欣赏价值也在不断的深化和提高,可以说是国家精神文明体现的灵魂,为后人文化素养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对外国文学著作的研究进入了崭新的阶段,相较于早期研究成果来看,无论是研究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有着质的提升,对外国文学主要思想内容的研究也逐渐形成了体现中国特色的逻辑思维体系,不再跟随西方文学家的思维逻辑,利用一种文化之间碰撞出来的独特视域充分解读外国文学作品,深入西方国家的文学流派和思想发展,可以说我国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研究逐渐向世界标准纵深和发展,在此背景下,外国文学翻译的研究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公认[1]。

二、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工作现状及问题

1.外国文学翻译的历史背景

外国文学的翻译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比较研究,是对不同文化的不同语言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深刻的剖析和研究,进而通过翻译的媒介实现语言的认知表达、阐述和再创造,直至目前为止,我国对外国文学翻译的研究已有近一百多年的历史。

在“五四”期间,各界学者在对国情进行充分剖析的情况下提出了“思想救国”的发展观,但在传统封建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以及社会动荡的局势下,思想救国的尝试性发展建议的反响平平,根本原因是社会局势已经在社会中造成了不小的恐慌,人们对此未来发展无暇顾及,无力担负起救国救民的艰巨使命,然而在西方文化日渐盛行的情况下,各界学者对曲线救国的思想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和改变,标志着一个崭新的文学时代即将到来,这也是外国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

自改革开放以来,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中国发展观推动了各国文化的互惠互融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发展,在此期间,大量的外国文学著作流入中国,在国内文学界掀起了强劲的思想浪潮,人们对外国文化认知的迫切需求使得文学著作的翻译工作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同时,对外国文学翻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当时,由于国家打开国门,经济、文化、社会和科技的发展都处在起步阶段,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研究无法得到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研究成果并不乐观,使得外国文学作品在翻译质量方面存在欠缺,这在很多早期外国文学作品的译本中国都有体现。

2.现代外国文学翻译工作现状

近几年,我国在外国文学翻译课题上的研究次数越来越频繁,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发展性也随之不断深化。在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文化思想的禁锢,翻译工作人员对外国文学作品所传达逻辑思想的解析并不能充分诠释文学作品的内涵,译本的汉语言规范化也未达到国际化水准,语句不通、词不达意、错字频出等情况普遍存在,严重误导社会公众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解读方向,充分体现出目前我国外国文学翻译工作尚存在诸多问题,缺乏规范化管理,不利于文学的跨文化交流和发展。

另一方面,出版社在外国文学翻译中的作用极其关键。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的流通方式主要是通过出版社流向社会,以供社会各界文学爱好者审读。众所周知,外国文学作品在翻译后要通过出版社的排版和校对方能出版,但由于出版社工作内容相对复杂,校对工作相对笼统,工作人员会根据译本的主要内容对汉语言译本文学作品加以处理,往往在出版后才能发现问题所在,导致翻译工作失效,根本原因是由于出版社的整体管理体制存在漏洞,管理水平不高,监管和校验机制并不完善,对外国文学翻译思想传达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三、外国文学作品翻译中思想传达的指向确定

回顾“五四”期间各界学者对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优异成绩,通过对思想的解放以及大部分国外文化精髓的借鉴,以李大钊为为首的文人义士在当时掀起了强烈的思想浪潮,各界学者纷纷倡导“思想救国”的发展观念,通过翻译媒介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剖析,明确社会发展与文学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在当时,混乱的社会局势下,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仍然能够达到借鉴作用[3]。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者大多有着国外留学经历,文化素养较高,开放的思想以及基本的语言翻译能力在当时的翻译工作发挥着不小的作用。另一方面,当时的翻译工作者不仅注重译本的质量,对文学作品的流派、体裁以及内涵等多个层次的解读也更加充分,这也成就了现代外国文学翻译的不断发展。

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必须秉承尊重原著的基本原则,在用词、造句、再创作等方面最大程度的还原作者在文学作品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和内涵,充分发挥汉语言博大精深的魅力,在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视域下,对外国文学的发展背景、文学特点以及思潮和流派加以深刻的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4],在审视中国在外国文学翻译方面研究的薄弱环节以及翻译作品的规范化程度,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翻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导方向和语言基础,才能更快更好的推进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实现跨文化、跨国家的发展走向更高的阶梯。

此外,在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避免传统封建文化影响出现的故步自封问题的出现,在翻译工作中充分体现多元化特点,例如,尝试研究文学与哲学、文学与人类语言、文学于文化等跨学科的课题,丰富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内容,使得译本更具全面性和客观性,满足翻译工作的多元化需求。外国文学翻译还需要考虑到出版社的作用,在译本完成后,出版社应对译本进行系统、全面的校对和重组,构建完整的外国文学作品出版体系,完善体系内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优化译本成刊流程,对译本的语言、语句、愈发以及思潮等方面进行精密的核查和校对,全面保障文学译本的高质、高标,为文学爱好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享受,丰富文学素养,以期国家对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客观研究,为文学作品译本确定思潮。

結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承载着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人与人之间友好交流桥梁搭建的重任。在外国文学翻译过程中,翻译工作人员要明确己任,以认真、负责为工作原则,对翻译工作进行严格、规范化管理,从根本上提高译本的质量,为外国文学翻译的思想传达指导方向的确定提供有力依据,从而实现推动国家经济向全球化方向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宇. 试论阐释学视野下的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D]. 浙江工商大学, 2015(08):224-228.

[2]陈冰雯. 阐释学视角下的文学作品复译—《了不起的盖茨比》新旧译对比研究[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5(01);341-356.

[3]张林. 中西方文学和翻译史视阈下的胡适翻译思想刍议[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5):536-540.

[4]李丽. 对话:文学翻译的社会指向性[J]. 晋中学院学报, 2018(01):106-108.

文学翻译之傲慢与偏见范文第6篇

1.船长约翰•史密斯Captain John Smith

《自殖民地第一次在弗吉尼亚垦荒以来发生的各种事件的真实介绍》

“A True Relation of Such Occurrences and Accidents of Note as Hath Happened in Virginia Since the First Planting of That Colony”

《弗吉尼亚地图,附:一个乡村的描述》

“A Map of Virginia: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Country”

《弗吉尼亚通史》“General History of Virginia”

2.威廉•布拉德福德William Bradford and John Winthrop

《普利茅斯开发历史》“The History of Plymouth Plantation”

3.约翰•温思罗普John Winthrop

《新英格兰历史》“The History of New England”

4.罗杰•威廉姆斯Roger Williams

《开启美国语言的钥匙》”A Key into the Language of America”

或叫《美洲新英格兰部分土著居民语言指南》

Or “ A Help to the Language of the Natives in That Part of America Called New England ”

5.安妮•布莱德斯特Anne Bradstreet

《在美洲诞生的第十个谬斯》

”The Tenth Muse Lately Sprung Up in America

二、理性和革命时期文学 The Literature of Reason and Revolution

1。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自传》“ The Autobiography ”

《穷人理查德的年鉴》“Poor Richard’s Almanac”

2。托马斯•佩因Thomas Paine

※《美国危机》“The American Crisis”

《收税官的案子》“The Case of the Officers of the Excise”

《常识》“Common Sense”

《人权》“Rights of Man”

《理性的时代》“The Age of Reason”

《土地公平》“Agrarian Justice”

3。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

※《独立宣言》

4。菲利浦•弗瑞诺Philip Freneau

※《野忍冬花》“The Wild Honey Suckle”

※《印第安人的坟地》“The Indian Burying Ground”

※《致凯提•迪德》“To a Caty-Did”

《想象的力量》“The Power of Fancy”

《夜屋》“The House of Night”

《英国囚船》“The British Prison Ship”

《战争后期弗瑞诺主要诗歌集》

“The Poems of Philip Freneau Written Chiefly During the Late War”

上一篇:文明创建工作考核办法范文下一篇:宣传思想工作经验交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