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管理课程改革论文范文

2024-02-04

库存管理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第1篇

从教育目的上说,为生长而学,这就是一个哲学的命题。教育就是生长,从100多年前杜威提出生长思想,生长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希腊哲学到德国哲学到马克思哲学有连续传承的认同。其实在中国哲学里面,生长也是一个核心概念,天人合一、水乳交融、阴阳相符、相互换转都是集体生长的思想。

深阳实验小学的教育改革有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思想的核心就是重视生长、呵护生长、面对生长、陪伴生长。你要用一切教育行为来保护儿童的生长。

“为生长而学”这个哲学命题要变成一个学校的教育实践,必然要通过最基本的、最核心的课程构建、重组、探索来实现。

几乎所有的教育改革都必须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到底怎么改?从溧阳实小的改革实践中可以看出结构性的调整、组织方式的调整,也是思想性、整体性的调整。它不仅表现在不同的课表、学科的增与删上,也不仅表现在课表的组合上。

课程改革最后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拥有强健的体魄、自由的身心与高贵的品质。高贵伴随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高贵。没有心灵的舒展,没有身体的解放,没有情绪情感的敞开与自由表达,就不可能有高贵。所以让儿童自由而高贵地生长,不仅是为了个体学习的变革,还隐含着改造环境的任务——不改造环境,我们就不可能有自由而高贵的个体产生。教育从来不是只讲个人,从来就是和社会改造联系在一起。

儿童课程的改革实现了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课程要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如领域统整与选择性课程;基于兴趣的需要,如项目学习与天赋课程;基于生活的需要,如饮食课程;基于社会性需要,如共省课程,等等。

在课程改革中,他们并没有自己去开发教材。因为国家教材、国标教材是经过长期专业性的研究才形成的教材,并不是随意制定的。他们的改革是在认同教材的基础上,在使用教材中去开发课程,依据的是学生的需求、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

晨炼、食育、闲暇课程中,课程的概念已经有了延展,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课程,它其实体现了广义学习的思想。通过学习使一个人在身体、智力、道德、审美、精神等层面得到整体、协调的生长。

从哲学理念到课程改革,核心是组织管理方式变革。很多学校为什么做不好?因为组织管理方式不能匹配。为了实现你的哲学思想,为了匹配课程的改革,适应课程目标、结构等变化,组织管理方式必须改革。

传统的组织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组织方式,是一个狭义的教学组织方式。现在的教学组织方式带动了教师队伍变革,带动了教师培养方式的变革,比如导师不仅是上课的“师”,还是精神的“导”、价值观的“导”,“导师制”促使每位教师做完整的教师。“选师”是对教师的自我要求,不仅仅做一个授课教师,而选课制又增加了灵活性,满足了学生需求,这里突出的一点就是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班级以一个教师来命名,组成一个“学习群”。所以,从实践的角度看,“学习群”制度是一种很好的课程组织制度。

什么是教师中的艺术家?有教育艺术的教师,能够发现不同学生的天赋,能够用多种方式来应对不同天赋孩子的教师,我们才称他为“艺术家教师”。只有当教育变成艺术,教师变成艺术家的时候,我们才能称教育是科学。儿童课程改革催动教师变成艺术家的积极性,多样化的课程,尤其是天赋课程使教师有了成为艺术家的可能,而校长最重要的就是释放教师创造的空间和提升教师的价值感。

为生长而来,以“强健的体魄”、“自由的身心”、“高贵的品质”为方向的课程改革是当下急需的,我们满怀期待!

库存管理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基于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生源构成、数学基础及后续课程开设等问题,论文针对高等数学的开设及教学方法给出了一些改革意见。

【关键词】健康服务与管理;高等数学;课程改革

1 引言

高等数学是所有理工科、管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管理学的新型专业应运而生,该专业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建设的号召,结合 “大健康,大数据”战略方向发展的新兴特色专业,重点突出健康管理方向,培养熟悉医药卫生基本知识且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健康管理理念,熟悉健康管理的基本特点、评估方法、管理体系和运作规律,能在健康、卫生、社会保险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管理与服务工作,掌握卫生保健、统计分析、信息处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从事健康管理专业方面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特点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数学类课程有:高等数学,运筹学、卫生统计学。健康管理是通过健康数据采集、健康检测、健康评估等统计分析方法得出的管理体系,而这些方法,都离不开高等数学与统计分析,因此高等数学在健康管理专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专业面向全国文理科同时招生,因此学生的数学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文科生数学基础普遍稍差,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班级的授课情况。

3 现阶段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等数学的学习情况

首先,由于高数具有一定的难度且教学进度稍快,大部分学生适应不了,学习不主动,需要老师随时随地监督学习。

其次,高等数学是该专业的必修课,学时64,学分3,通常在大一第一学期完成,主要内容包括:函数(一元函数与二元函数),极限,导数与积分。作为管理类专业,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定义及简单的计算。该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授课学时,考核内容与本一药学专业相同。近年来,该专业在高等数学的期末考试成绩上并不理想,以2017年试卷分析[1]为例。本套试卷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分析结果如下:

①成绩分布情况

②统计指标分析

③试题难度、区分度分析(表3)

由上表可知,选择题的难度系数整体偏高,即选择题偏简单,计算题难度稍大,试卷难易度及区分度适中,标准差15.54,即整体间的差距偏大,这是文理科学生数学基础不同所致;其次不及格的学生人数百分比为40.3%,优良学生人数占比偏低,较不理想。

4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改革

针对该专业高等数学教育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下提出一些新的改革方法。

第一,学生的学习方法需要改进,本科学习的内容比较多且以自学为主,大部分同学一直还延续中学老师、家长监督式的学习模式,学习不主动,不积极。因此要摒弃以前的被动学习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此我们倡导思维导图学习法,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例如学习极限时,可以把与极限有关的内容都呈现出来。

第二,将数学建模融入高等数学教学中。高等数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通过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课堂上,老师只是专注于讲解数学理论与基本的计算方法,并没有把数学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与现实完全脱节,从而导致整个课堂枯燥无味,出现学生不想学的情形。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为学以致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动力,实现了理论与现实的紧密相连。数学建模将数学完全置入現实世界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作为健康管理专业学生,医学实例模型,人体健康分析模型较为常见,因此对此类模型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对高等数学的学习,真正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美与魅力。

高校网络课程:高校网络课程[2]主题明确,内容精炼,容易理解,学生只需下载相应的APP,即可随时在线观看网络课程,在线提问、练习、答疑等等,不懂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为学生温习功课,答疑解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教师授课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授课内容:该专业除高等数学课程外,后续数学类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运筹学与卫生统计学,而这两门课程都必须以高等数学为基础。运筹学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需要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矩阵的概念,矩阵的四则运算,矩阵的秩等等。但是该专业并没有开设线性代数课程,所以理应在高等数学这门课程中加入线性代数初步,才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样卫生统计学也必须具备较强的高等数学基础。由于该专业后续课程开设的特点,所以应该在高等数学原有内容:函数(一元函数与二元函数)、极限、导数与积分的基础上加入线性代数初步。此时要相应地增加学时,由于线性代数初步所用学时大致为6个学时,则总学时应该由64延伸到70个学时。

教学方法: 首先,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授课,学生听课,但健康管理专业的学生本来数学基础就很薄弱,这种被动式的授课方式只能让学生越来越厌倦高等数学,故不再适用于今天的大学课堂,那么就应该把学生由被动听课转变为学生与老师互相探讨式学习,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其次,高校教师不仅要熟知自己学科领域的知识及相关的背景,也要关注学科领域外的知识变化及更新对本学科的影响,这样学生会收获更多更新的信息。最后,高校教师应该努力发展自己在本学科的科研能力,成为知识构建和知识创新的探索者,才是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第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试卷:首先,由于健康管理专业(二本)期末高等数学考试试卷与药学(一本)专业相同,这就导致同一套试卷管理专业的难度增加了,因此,必须区分专业层次,有针对性地出题;其次,试卷内容在原来的基础上适当加一些应用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考核方式:一直以来,一卷定性制多少有些不公平,应把平时及期末成绩综合在一起考虑,虽然学校一直都提倡这种考核方式,但并没有落到实处,所以平时需要考核,期末也需要考核,多次考核成绩综合才相对公平、合理。

5 结语

针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生源构成、学生数学基础及后续数学类课程的开设,理应合理地调整高等数学的课程,区分不同专业的层次,有针对性地教与学;其次,数学建模、网络课程、思维导图等等都有助于数学基础的加深;最后,打破传统一卷定性制的考核方式,增强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真正成为知识构建和知识创新的探索者,从而更好地教导学生。

【参考文献】

【1】王琳,刘耿华.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分析[J].考试周刊,2018(24):102.

【2】唐小勇,李小春.高等数学微资源教学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08):158-159.

库存管理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酒店财务管理是酒店业运营必备的管理工具。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财务管理课程是行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从设计思路和授课方法、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 高职 酒店管理 财务管理 必要性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酒店财务管理课程教学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学内容讲解与呈现的讲授法,这种单项信息传输方式忽视了学习环境和学习活动的创立,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一)重知识轻能力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更多的是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但学生只能在大量理论灌输和大量作业练习后,却不知如何运用财务知识和技术手段去分析具体公司的财务状况。忽视了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对财务知识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造成这一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教学角度考虑,教学方法的单一、枯燥,课程教学都是采用课堂老师灌输讲授的教学方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极少,从而造成课程教学的沉闷、无趣,便使得学生提不起兴趣去学习。

(三)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程度不高

1.学生高考分数普遍较低,基础较薄弱。

随着近几年大学的一再扩招,高职高专的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学生在中学时期就没有打好良好的基础。再加之财务课程中会涉及相关数学计算的内容,大部分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开设相关的数学课程,致使财务课程中的有些内容学生难以理解。

2.学生缺乏基础会计和相关经济学原理知识的铺垫。

财务管理课程的讲授需要一定的会计基础和金融知识的铺垫。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直接学习财务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

(四)课程考核方式呆板。

财务管理课程考核一般以考核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熟悉程度,采取笔试闭卷形式,学生只要考前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冲击一下,也能顺利通关,因此更容易导致学生在对课程没有兴趣情况下,只为考试而学习。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策略

(一)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财务管理课程以形成酒店管理岗位基本操作能力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财务管理理论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财务管理的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酒店财务管理的工作任务与财务管理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财务管理活动各项目的学习中掌握知识,使课程内容与财务管理的职业要求相一致,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课程改革策略

1.摒弃为学习财务而学财务的的观念

21世纪是数字信息和财经主导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财务管理已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它是企业决策的基础和依据。财务管理课程的为了使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地了解企业、融入企业,并迅速的转变为管理者而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使学生对酒店行业中所涉及的财务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知,最终形成一种财务思维模式,学会用数字说话,能够自觉地运用所学到的财务知识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做出一定的决策。

2.充分考虑经济法规对企业理财的影响

财务管理的教学过程不仅要贯穿各项有关法规的精神, 而且还要做到“ 不与现行法规产生明显冲突, 但不局限于某项法规”。这是因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健全, 各项法律法规还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之中, 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 除阐明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之外, 又应从现实的法律环境出发, 以超前的眼光, 探讨有关法规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在利润分配决策中, 考虑到投资者接受股利所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高于进行股票交易缴纳的资本利得税, 又存在着各种股利政策的选择。在企业现金流量的安排上, 还必须考虑到企业缴纳税款所需的现金支出, 倘若安排不周, 企业现金短缺而又无法及时融通现金以缴纳税款, 将得到税务机关直接性的经济惩罚, 包括滞纳金罚款、被要求提供纳税担保等, 这就会增加企业不必要的纳税成本和损失。总之, 在财务管理的教学中始终贯穿税收法规, 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合理避税, 如何进行税务策划, 使企业避开“ 税收陷井” , 如何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及递延纳税以及合理安排企业现金收支, 尽可能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 从而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3.课程设计要以企业资金运作流程为主线,增设创业教育

创业是发现机会并付诸行动的过程,是一個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每一步都充满坎坷。创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智慧,更需要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应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学生展开创业精神的培养和创业知识的讲解。

(1)投资管理教学过程中的创业教育

创业时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投资是融资的目的,同时投资项目的选择最终决定了利润的多寡.为此,在融资之前,企业应认真选择投资方向并对投资项目进行经济、技术、财务等方面的评估,以选择最佳投资方案.一般情况下,只有明确了有利的投资方向以后,才能选择最有利和最合理的融资方式,才能避免不顾投资效果的盲目投资.

现实当中,拟创业者可能会遇到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想创业,可是又觉得找不到合适的项目;第二,自己满眼都是好项目,可就是局限于自身的精力和财力,没有办法去实施.所以,在投资管理部分的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希望学生对投资项目的选择和评估有一个基本的思路.

(2)筹资管理教学过程中的创业教育

调查分析表明,在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中,资金限制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障碍,而大学生作出的这一选择也说明了在资金融通和财务方面的知识的欠缺。

(3)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教学过程中的创业教育

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主要告诉学生两点:即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具体而言,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计算盈亏平衡点.收支平衡分析不仅适用于企业的筹划,也适用于企业的日常运营.要让学生明白 :市场决定着产品售价,产品成本必须与之相适应以谋求生存.

第二,利润分配,要考虑企业有无更好的投资或扩张机会.换言之,要看得长远一点.要把所选择的项目当作一生的事业来做,而非赚一把就走.这个问题在利润分配管理教学过程中是一定要讲清楚的.只有创业者都这样做的话,创业企业的发展壮大才有可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才能实现,建立创业型国家才有希望.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改革不能单纯从教学内容或者教学方法上进行转化,而应该从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改革。首先就要确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不能单纯为教财务而教财务;其次,在教学内容的筛选上要有针对性,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就业趋向有所侧重;再次,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要多采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理解的方法,寓教于乐;最后,在考核方式上要采取新型动态考核方法,增加项目测评。

参考文献

[1]赵冬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2009,(8)

[2]张文,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财务管理教学改革[J],职业与教育,2008,(1)

[3]李娟,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J],新西部,2009(8)

作者简介: 李峰,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酒店财务管理。

库存管理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关系着中国素质教育的成败。然而,如何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涉及到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笔者基于这些问题,从什么(what)、谁(who)、在什么环境下(where)、什么时间(when)以及为什么(why)这几个特殊疑问词入手,阐述了课程改革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并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从课程改革的模式、教师自主和教师文化的提升、课程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的估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影响因素;特殊疑问词

一、引言

自20世紀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通过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中国政府也积极主动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潮流,从国家基础教育的现实需要出发,于2001年启动了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核心内容是“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次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社会关注程度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改革。这项课程改革已有近10年的历程。然而,“从观念到体制、机制的不适应状况”仍然存在,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改革实践的逐步扩展,如何依据中国国情、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更有效地促进正视、分析课程改革及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已经成为推进这项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从课程改革中涉及到的几个特殊疑问词:什么(what)、谁(who)、在什么环境下(where)、什么时间(when)以及为什么(why)来剖析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以期对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有所启示。

二、WHAT:什么是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一般被理解为一个国家为了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保持或争取领先地位,回应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对民族国家身份的挑战,基于对社会变化形势的判断和在对本国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理想的社会、理想的人出发,有意识地加强其课程的管理和发展的过程,课程改革往往是国家教育改革中的主体构成之一,而成功的课程改革应该是一个有意识的干预而非无意识的自然演变过程。Numa Markee认为,课程改革是一个被管理的发展过程,其主要目的就是实践那些潜在的课程改革接受者所认为的新的教学材料、方法技巧以及教学价值观。Rogers则依据谁意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以及谁来实施改革,把社会改革分为四种:自发改革(immanent change)、选择性联系改革(selective contact change)、非自发改革(inducedimmanent change)以及指导性联系改革(directed contact change)。这对理解课程改革是有启发的。所谓自发改革就是指局内人(教师)意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性联系改革则是指局内人(教师)选择了来自他们本身社会系统之外的改革;非自发改革就是指局外人(如专家、学者、领导等)意识到了问题的出现,由局内人(教师)来解决问题;指导性联系改革则是指局外人向局内人介绍新的观点和实践以期达到他们认为重要的目标。在这几种不同的改革类型中,自发改革是在教育中讨论最多的一种方式。因为这种改革方式把教师当作内部的改革实施者,并能掌控改革的过程,但这种改革模式多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事实上,纵观教育改革史,绝大多数的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由外向内推进的,也就是说课程改革从本质上讲其实就是一个国家行为,是国家根据其本国教育的实际和需要,制定改革计划,并通过激发和组织教师这一核心的局内人来实施的课程管理和发展的过程。由于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实践中的基础地位及其普及性,其改革往往都由国家、政府发动。如,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课程改革虽然风起云涌,但这些改革并没有引起任何全国性的课程要求和标准的制定。但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却第一次赫然地提出了制定全国课程标准的要求。1990年9月,美国首次“教育首脑会议”的召开,揭开了20世纪90年代一场以建立全国统一课程为主、提高教育质量为主旋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帷幕。为了进一步保证面向新世纪的美国教育目标的实现,乔治·布什政府于1991年4月18日在白宫签发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此文件提出了迈向21世纪的全国6大教育目标和21项要求。在美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由国家来制定统一的教育目标,并且反映了美国中央直接参与教育活动和教育改革的意图和决心。再比如,1988年7月29日,英国颁布了《1988年教育改革法》,进行了一场全国性的、根本性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在英国教育史上第一次确立了国家课程,同时,成立了全国课程设置委员会,对公立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全面审查,以加强国家对课程的控制。接着,1999年英国工党政府又对1988年以来的国家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日本2002年推行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提高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营造宜人的教育环境,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俄罗斯为了保障教育的世界领先水平和国家教育空间的统一,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程的多样化、教育的民主化过程中带来的失控现象,在1997年颁布了带有法规性的课程改革文件《普通基础教育国家教育标准(草案)》,确立了俄罗斯国家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模式。这在俄罗斯乃至苏联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中国在调查1997年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的基础上,针对知识带来的社会挑战,于2001年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性文件,这次课程改革无论是从经费投入还是从变革的具体内容等方面都超过了历次课程改革。

由此可见,课程改革不仅是国家行为,而且具有明确的意识性,它是衡量课程改革的有效性和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这里的意识性,一方面涉及到广大教师——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对课程改革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不仅仅是改革的上层管理者、决策者的意识性,尤其是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深入,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意识性显得更加重要:他们能否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的内涵和实质?是否从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上接受所推行的新课程?另一方面,就是要让广大改革实践者明白改革者所推行的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改什么?其核心就是要改革新的教学资源(教材)、倡导新的教学方法和实现新的教育教学价值观。Fullan把这三方面的改革看作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维度(图1);Numa Markee称这些维度的改革为“首要改革”(pfimary innovations)。但课程改革不能仅仅关注这些核心维度方面的改革,课

程改革成功与否,还必须依靠推行改革的组织管理机构的发展、改革交流平台的建设等“次要改革”(secondary innovations)的辅助。根据这一理论,分析中国课程改革的现实可以发现,目前我们更多关注的还是首要改革的层面,如教学观、课程观、学习观的更新、新的教学方法的推行以及与课改相配套教材的推广,而对次要改革,如课程实施的配套体系的完善、课程管理与执行的监督、评估等还需要不断加强,人们尤其是广大第一线的改革实践者对课程改革内涵的完整和全面理解也还需要不断深化,这些必然影响着当前中国课程改革的进程。

三、WHO:谁在课程改革中发挥关键作用?

虽然在不同国家决定是否推行课程改革的角色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可以分成以下几类:政策的制定者、政策的采纳者(拒绝者)、改革的实施者和接受者等。不同的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不一样,如教育行政官员、学校领导(校长、主任等)都可以决定是否要采纳或实施改革,但教师是所有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最关键的角色(Numa Markee),在教育变革中占据着首要的位置(Fullan)。事实上,教师在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中通常扮演的是实施者角色,即把改革理念、倡导的教学方法以及改革的教材运用到课堂中,而学生就是改革成果的接受者和受益者。不过,在决定是否实施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1)了解改革;(2)被说服改革是有价值的;(3)初步决策是接受还是拒绝改革并实施这个决策;(4)确认或推翻先前的决策。这四个阶段反映了教师面对课程改革的心态历程和态度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执行力,进而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成效。

这里以印度班加罗尔计划(The Bangalore Project)为例进行分析。班加罗尔计划是20世纪80年代由Prahbu等人在印度班加罗尔实施的一项英语教育改革,而这项改革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这与目前中国英语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法是一致的。虽然班加羅尔计划最后失败,但仍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Fullan)。

首先,从改革实施的层次看教师在课改中的态度。Beretta将班加罗尔计划的实施分为三个层次:适应(orientation)(第一层)、常规(routine)(第二层)和革新(renewal)(第三层)。第一层次的教师对班加罗尔计划的教学方法不是很了解,不完全明白如何使用任务型教学法,也不知道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对教师和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第二层次中的教师对这项计划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方法有比较好的了解,并对任务型教学的程序使用趋于稳定;第三层次中的教师对掌握这项计划的原则具有非常大的信心,并随时准备对一些基本的感觉和感受进行调整与更新。Beretta的研究表明,47%参与班加罗尔计划的教师达到了第二个层次,仅仅有13%的教师达到了第三个层次。也就是说,有40%的项目教师对此项计划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不甚了解,更不会使用这种语言教学法,而且几乎没有教师认为他们能掌控此项改革。因此,改革实施者的素质影响了这项改革的成败。

其次,从改革的模式看教师在课改中的角色。根据Prabhu的描述,虽然班加罗尔项目的改革模式是自下而上的(bottom—up)。但模式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Tiekoo)。因为参与项目的教师并没有觉得自己是Prabhu团队的一分子,而认为项目所倡导的这种交际性的教学方法是上层管理者强加给他们实施的一项不可改变的决策。因此,班加罗尔计划实质上就是一项自上而下(top—down)的改革。这种模式的改革让教师们毫无认知和情感上的准备,他们仅仅是作为改革的实施者而存在,对改革没有自主权与掌控感,那么,教师又怎能去实施这些改革呢?

再次,从改革者的管理风格看改革者在课改中的角色。班加罗尔计划的启示就是改革的管理者在多大程度上是开明的、开放的以及民主的,即改革者的管理风格对改革的成败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印度的观察者对班加罗尔计划的开放性持怀疑态度。Tiekoo也认为,缺乏对此项目优缺点的基于课堂的评论直接影响了项目后续的发展。

最后,从改革者所倡导的课程理念与教师文化价值观的契合程度看管理者在课改中的角色。班加罗尔计划的实施者都是印度本土人,但其改革倡导者Prabhu是这项计划的管理者,本人虽是印度人,但他作为一名英语研究官员隶属于英国文化协会(TheBritish Counsfl),并取得了英国大学的博士学位。此外,他的团队中很多政策的决策者都从英国或印度的高等机构或学府取得过高学历,这就不可避免地使这个团队受到英国应用语言学传统的影响(Palmer)。这表明该项改革的管理层人员与教师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文化鸿沟。这一鸿沟的存在使得自上而下推行的理念、教学方法等很难被一线教师领会和实施。其次,项目的参与教师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与是否接受改革有着较大的相关(Rogers)。那些经常去旅游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以及有着良好专业发展的教师从心理会更容易接受改革,而教师个人对改革的开放程度又影响着他们对项目文化适应性的感知。因此,改革者所倡导的理念与其本国的文化价值观的契合程度也影响着改革的成败。

由此可见,课程改革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就改革的内容达成充分的沟通,使作为实施者的教师能充分理解并认可改革,这需要改革者真正地做到开明、开放和民主,使其所倡导的理念与本国教育文化思想和一线教师的文化价值观达到最大程度的契合,这样才能使改革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模式有机结合,促成改革的有效实施和目标达成。

四、WHERE:课程改革的社会文化环境在哪里?

课程不可避免地和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任何改革也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发生的,这种情境总会对改革具有一定的制约或促进作用。Cooper认为,改革实施的环境实质是社会文化环境,而非地理环境。这里所言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力量所组成的社会大背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指出,认识课程改革,理解改革中的争论的关键,是要意识到所有的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的变化都是广泛复杂的社会文化变化的一部分,而社会文化的变化又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战略的关注点密切相关的。Kennedy认为,多元的社会文化系统会束缚课堂改革。在限制课程改革的诸多因素中,文化价值观是最强有力的因素,它可以有力地影响参与者的行为;其次是政治因素、管理实践因素等等(图2)。

中国课程改革的推行,必然要受到诸如教育环境、管理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中国社会的转型,如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从匮乏型

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等,以及全球化的进程都给中国的课程改革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击,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间的冲突等等。“随着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社会已出现了社会阶层分化现象,并且,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社会的分化会不断加剧,发展将会具有极大的不平衡性。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课程改革是在‘二元’社会结构下,由社会群体中比较现代化的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基于外来的文化影响所发动的旨在赶超发达现代化国家的课程改革,这种改革容易忽视社会内部群体的利益要求,有可能带来课程现代化发展的中断”。另外,在中国,中考和高考对于学生与教师都意味着一生的重要关口,如果学生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则可以进入一所好大学,进而有望找到一份好工作;而能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也是学校、家长、学生乃至社会所认可的教师。钟启泉指出,有三个瓶颈导致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种种困惑,需要抓紧解决,其中第一个就是高考制度滞后。评价体系如果不改,课程改革的切实推行就会遇到困难。再如,文化环境。中国从古到今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习惯了上课安静地听教師讲,而新课程的很多理念如“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等都与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冲突,这使得新课程的实施也不那么容易。即使如此,我们也要立足对全球化背景下现实的社会历史文化对课程改革的影响,积极利用中国的环境为改革获得成功创造条件,如进行有效的文化整合、拓宽和创新新课程改革的现实基础、针对中国的课程改革进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如评价体系的重新构建等,这样才能使课程改革得以顺利推进。所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营造、建构适合新课程改革的开放、合作、参与、自主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行具有重要作用。

五、WHEN:课程改革推广的进程如何?

每一次课程改革的进程都不是短时间内能被所有人接受并实施应用的,有些人会较快接受,有些人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加拿大迈克·富兰在《变革的力量》中说:“对于改革,你不能强制决定什么是重要的;变革是一个旅程,而不是一张蓝图;变革是非直线的,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兴奋,有时还违反常理。”图3呈现了课程改革推广的进程。

从图3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接受课程改革的比例在不断增加。最开始曲线比较缓慢,表明接受的速度比较慢,接受的人也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曲线越来越陡峭,表明接受率也在增加。最后,曲线又趋于平缓,表明推广的进程进入了一个“高原期”,接受速度减慢,直至逐渐停止。这一曲线图对认识中国课程改革的进程具有积极的启示,也就是说,课程改革推广的进程刚开始趋于缓慢,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骤然加快,最后再趋于平缓。因此,对中国课程改革的评价不能操之过急,要以发展的、开放的心态,从历时的、长期的角度对其进行形成性评价。

六、WHY:为什么国际、国内课程改革都经历了诸多困难?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个国家相继针对基础教育课程决策机制的传统进行了并且还在进行着重大的改革。但综观国际上的课程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如,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了三次主要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分别颁发了《美国2061计划》、《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三个文件。但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Cuban教授将美国大多数课程改革比作“海上的飓风——海上狂风大作,波涛汹涌,而海床波澜不惊”,即改革并未能真正改变“教育实践的内核”,如教师如何理解知识的性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这些知识观与学习观如何在课堂显现等等。为什么一次次大刀阔斧改革的推行如此艰难,未能真正撼动教学实践呢?彭彩霞认为,改革对于社会政治情绪的极度迎合,决策者与实施者之间的沟壑促成了课程改革及理念“飓风”般来去匆匆,而根深蒂固的学校文化和教学文化,则使“海床”更难以撼动;另外,如果在教师群体中没有观念与实践上的深切变化,课程改革就很难取得成效。因此,美国政府特别重视课改过程中的师资培训工作。再看英国的课程改革,综观二战以来英国课程改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即1944年英国政府颁布的教育改革法令——《巴特勒法案》开始,到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案》的颁布,再到1999年的“新国家课程”,课程理念与实践中的官僚主义与专业主义之争一直绵延不断,这也是英国课程改革推行艰难的重要原因。而中国从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础教育课程也在不断改革。但同时,由于本土和外来的观念、理论、思想和方法的冲突、指导改革的思想和理论储备不足、外来移植话语的表述模糊、教师教育和人才资源缺乏以及考试评价体制的不支持以及教育改革囿于教育内部,忽视了社会文化环境和民众的支持等因素,课程改革的推进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课程实施者——教师的心理状态、社会文化环境等都是决定因素之一。除此以外,回归到课程改革本身,还可以看出影响一次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诸多其他因素,而这些因素都与实施者对改革的感知度密切相关。

第一,课程改革与课程实施者个人利益的关联度。如果教师或一些实施者认为改革对于他们来讲从经济方面、专业方面和个人发展方面利大于弊,他们就更倾向于接受。

第二,实施者所感知到的改革的契合度。如果改革是在实施者能够接受的区域范围内(zone of innovatlon),则更容易被实施者接受。换句话说,如果改革与实施者现行的教学理念与行为过于相似或过于不同,则不容易被接受。

第三,实施者所感知到的改革的复杂程度。如果实施者认为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方法等相对现在他们所熟悉的理念与方法过于复杂,则不太容易接受。

第四,实施者所感知到的改革的可尝试度。如果改革允许教师或实施者对改革进行小范围的尝试,并能一步步地逐步跟上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与行为,而不是非此即彼的极端政策,那么他们倾向于尝试并接受。

第五,实施者所感知到的改革的可观测度,即如果改革易于被观测和评价,则更容易被实施者接受。除此之外,改革所采用的形式是否实在、所倡导的理念与行为是否明白易懂、是否易于在课堂中变通利用,即可行性也是影响改革顺利实施和推广的因素。

七、启示

基于上述对课程改革所涉及的各种问题的分析,我们从中对中国课程改革有效实施提出如下启示。

首先,课程改革的成功需要自上而下模式与自下而上模式的有机结合与融合。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不能仅仅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自上而下地要求教师必须去贯彻课程改革的某些成果与理念,而要让

广大教师在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比较和判断现状与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新行为之间的差异,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理解并逐步实践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行为,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强制所有教师一下子摒弃原有熟悉的东西,完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行动。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正确认识研究、发展和推广(Research,Development and Dissemination,RD&D)模式的利与弊。中国所走的课程改革之路基本上是RD&D模式。Havelock曾经指出,这种模式是合理的、系统的并基于理论的。然而,这一模式也有其弱点。采用这一模式改革的管理层对实施环节往往注意不够(Milstein);RD&D模式的最早倡导者之一Egon Guba(cited in Markee)也意识到这一模式容易建立无法实现的抱负、忽略个体的特殊目标;Aoki认为这一模式过于中央集权化等等。因此,如果单纯采用这一模式来推行课程改革,就有可能过于依赖自上而下的思维而忽略自下而上的思路,这样一线教师有可能总是处于决策等级的最低层,他们可能难以彻底融入改革,对改革缺乏足够的拥有感和话语权,最终导致他们无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与行为,进而影响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推进。因此,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需要倡导的应该是“自上而下”模式与“自下而上”模式的有机结合,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不断促使改革的倡导者、管理者和实施者之间思想观念和行为的融合,尤其是要充分关注作为改革实践者的教师通过其不断的反思和调整,逐步适应并达到自己所处环境和能力范围所能达到的对新课程改革理念和实践要求的最好状态,最终成为课程改革的责任人、主动者和志愿者。

其次,高度重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大力加强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自主和教师文化。教师是课堂的最终决策者和课程改革的关键实施者,如果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改革的内涵,没有认识到课程改革的优势与必要性,则往往会表面上接受,但在课堂中却会表现出一种“折衷法”,即用一些他们所知道的理论的名称,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与教学经验,开发出一种契合各种考试的方法。这些方法其实还是为应试而做,而离课程改革的本意相去甚远。因此,要避免课程改革出现“穿新鞋、走老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尴尬境地,就必须大力加强教师教育。我们认为,作为个人的教师自主和作为集体的教师文化已经成为推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两个必须高度关注的教师变量。教师自主已成为后方法时代教师的核心特征,在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中具有核心价值(张虹、王蔷)。“后方法时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主的教师”(Kumaravadivelu)。但是,什么是教师自主?目前概念界定不一,主要强调从专业情意(态度和意识)、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三方面来体现,即教师愿意去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提高,使自己成为一个自主的教师(张虹、王蔷)。一旦教师自主得到了充分自由发展,具有了高度的自主性,这样的教师往往具有“乐于发展”、“有责任心”、“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常反思”、“批判性思维”、“对教学有掌控力”、“有主见”、“有独立的思想”等显著特征,他们注重通过自己的智慧性创造来对自己的教学拥有话语权,而非听从领导的安排(张虹、王蔷)。这种自主性教师所具有的敢于面对教育改革的挑战、积极进取、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倾向就为其主动投入和推动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强大而持续的内在动力。同时,课程改革不仅涉及到观念与内容的更新和变革,更意味着文化的培育和创造,而教师文化作为学校文化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已经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课题。教育改革成败的决定因素往往在于教师文化。尹弘飚、李子建通过对课程改革实验区的个案调查后指出:“能否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是影响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哈格里夫斯则把教育改革忽视教师文化的功能及其培育看做是造成各种改革项目表面化和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为此他呼吁:“将来的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运动应该更加重视教师文化的价值。”因此,教师文化所涉及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态度倾向,以及受其支配的教育方式对于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那种“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之所以不能有效贯彻的深层原因往往来自于与推行课程改革的教师文化的冲突。所以,在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中充分激发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培育开放、合作、探究和成就倾向的积极的教师文化,对于促进教师主动追求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操作的创新,有效实施和推进课程改革具有重要价值。

最后,正确估计并认识到课程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比如,改革者所提倡的理念与行为很可能会被实施者误解,而误解与改革是相伴相生的。如《英语课程标准》(實验稿)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但很多教师理解为只能用任务型教学法来进行英语教学,而实际情况是很多地区的英语教学环境决定了任务型教学模式并不适合。因此,很多教师开始认为任务型教学与中国国情和中国学生的实际并不相符,进而对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表示疑虑。但是,这种怀疑和忧虑会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的持续跟进、课程实践经验和体验的不断积累而逐渐消失。另外,实施改革的过程总会比最初的期待要长。改革的倡导者可以制定出改革方案,却很难掌控未来的实施者会对改革有什么样的反应。实施者本身也需要一段时间来决策是否接受改革,这也因人而异。不过,应该意识到虽然改革者无法控制改革是否被接受及其进程,但有经验、有技巧的改革者能够影响未来实施者的决策过程。改革的参与者之间是否具有良好的交流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又一关键。在改革过程中,不仅是管理阶层的人员之间,更重要的是在改革推行的过程中,改革倡导者与一线实践教师的交流、沟通更为重要。

(责任编辑 彭建国)

库存管理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运筹学是管理类和信息类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学科特点出发,阐述了此学科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的实践角度进行思路探索,如:教师的备课、授课、数学建模和最终考核方式,使学生能在学以致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方面得到有效锻炼。

关键词:运筹学;教学改革;思路探索;创新实际能力

运筹学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近代以来,它的思想和方法广泛开展并应用于社会各个方面。近年来,运筹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无论在理论和应用方面,还是就广度和深度而言都发展快于其他传统学科。运筹学作为管理类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的发展在沟通管理学和数学的同时,也标志着管理类科学的深度长足发展。随着日益加深的经济全球化和更加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式,尤其是国际竞争日趋的激烈,都对各行业的管理人员水平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和更加严峻的挑战。

作为以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主要阵地的高校,在搞好管理运筹学教学与改革的同时,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不同行业的管理人才,对当今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如今的高校里,作为把运筹学课程设置为骨干课程的管理类专业,对于学生提高决策定量分析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校运筹学教学活动和实践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运筹学的科学思维以及研究方法作用,以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主要目的。

一、管理类运筹学学科的主要特征

运筹学是用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管理类问题的一门要学科,而作为管理类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将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归结为定量解决的数学模型,然后结合科学方法以求解模型解的途径,而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则要借助计算机工具进行求解。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

作为适用于二战军事目的提出的运筹学,它发展到现在的军用民用相结合,其发展过程决定了这门学科必须是来源于实践而应用于实践的应用科学。因此,高校中运筹学课程教学的开展必须协调且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中的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

(二)多学科交叉性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的运筹学,它坚实的理论基础,完善的科学体系,使其已经成为一种前沿的科学方法。并且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这些前沿科学方法的提出又结合了应用数学、应用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学科的前沿方法,它们互相渗透,交叉前行,综合应用。

(三)寻优性

最优性是运筹学特别强调的重要点,它包括部分最优以及全过程最优。这种最优思想的提倡使得这一学科科学的、独特的、严谨的研究方法,在问题的提出、模型的构建以及模型的求解,求解结果的分析与评价方面的严谨性,这决定了决策方案的最优,以供决策者参考。

(四)计算机软硬件支撑性

运筹学方法是结合其他优势学科的较为复杂的方法,这就决定其解决现实问题的数学模型往往比较复杂,主要体现在计算的工作量较大,手工计算通常不太现实,因此借助于计算机工具求解势在必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运筹学的更高层次的应用起到了非常大的支撑与推动作用。

二、管理类运筹学教学改革的作用和意义

如今在高校的管理类运筹学学科开设过程中,存在某些高校重理论轻实践、不能针对相关专业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单一以及没能融入最新的知识技术等问题。

(一)有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

运筹学作为一门综合运用多门科学研究方法的交叉学科,其特点是应用性广、实用性强、方法灵活。它以数学方法为工具,以运筹学原理为支撑,以寻优思想为主线,以培养优秀的管理型人才为目标。它从多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口径,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为社会培育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二)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一,管理类运筹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始终依照“实践→理论→再实践”这个循环的动态辩证规律;其二,管理运筹学的学习和运用都要依靠对实际问题建模这一環节,而建模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学习活动,所以管理类运筹学是一门能更好地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的课程。

三、管理类运筹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理论化,缺少实践教学

现如今,高校许多教师只是将运筹学当做纯数学课程教授,以致在课程教学上过于偏重数学理论与解题技巧,而从事运筹学教学的老师一般来源于基础数学专业,其实际背景大多来自于自然科学。所以,在运筹学教学设计中基本停留在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讲授这个层面,将严密的定理证明和计算方法作为重点,而忽略了应用,以致教学中很少涉及有关运筹学实际问题的解决案例,从而在教学中没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二)教学形式落后,教学理念落后

教师完成了学期教学内容主要以课堂讲授,学生听课,应付考试为结束,但是否真正运用了管理运筹学知识来进一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尚未可知。另外,教材陈旧,其理论和方法都是近年来比较成型的知识体系,没有融入新的案例,并且每个学期课本内容相似,以致于都是同样的内容进行同样的讲授,缺乏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適应的教材,所以学生就难以理解与管理运筹学相关的发展方向和相关知识,不利于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发展。

(三)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较多高校管理运筹学的考核仍以“一锤定音”式的试卷分数为主要依据。尽管近年来某些高校的考核中,平时成绩也占据小部分的比例,但是考察平时成绩的内容一般以上课签到和作业完成情况为依据,并没有真正涉及与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有关的考核。

四、运筹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运筹学教学改革需以“备、教、批、辅、考”为课程改革动向,以发展和培养优秀管理人才为切实目标,以促进优秀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为主要动力,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基于运筹学学科的特点和现行运筹学教学中存在的相关的问题,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适合当今激烈竞争环境下的现代化人才。

(一)教师备课环节的改革

教师在备课方面,应更加注重管理运筹学的实际应用。根据人才改革模式的需要,将“扎实理论、强化实践、突出能力”作为管理运筹学的培养目标。以经济管理学院的实践教学为例,将与管理方面有关的章节作为必修内容,而将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如单纯形法求解、灵敏度和对偶分析等列为选秀部分。另外,高校在教学中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将管理运筹学的最新动向及时向学生讲授,借此弥补教材内容相对陈旧等不足。此外,教师还应组建教研群集中备课,突出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群策群力,争取早日实现“课程教学结构的合理化、教学分配的最优化、教学内容的先进化与科学化”。

(二)授课环节的改革

改革教学工具,及时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强调应用性。借助互联网等教育技术工具,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加强对学生进行更新式教育,使学生对及运筹学发展动态的了解更加及时有效,以达到领悟新思路、掌握新方法等目的,增强管理运筹学教学的前瞻性和应用性。另外,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前沿讲座、计算机实验等形式也应充分结合起来。使学生运用管理运筹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接受知识检验,使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管理运筹学的实践需要和社会价值。

(三)数学建模的实践

数学建模是将我们现实遇到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解答这种问题需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这与运筹学的知识紧密相连,添加这种实践过程可以有效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加以考核。除了每年的“深圳杯”和全国大学数学建模竞赛以外,平时的教授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一系列现实问题,学生分组解答提交论文,将 此作为考核方式,学生的兴趣可以得到培养,应用能力会得到提高。

(四)考试环节的改革

考核方面,不单独依照传统的试卷考试,应引入平时案例分析、课程设计以及数学建模的考核成绩。尝试采用按照比例的考核记分法:课堂讨论和平时作业成绩占30%,计算机实验、数学建模竞赛、社会实践训练成绩占30%,最终期末卷面成绩占40%,全面衡量学生对管理运筹学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应用实践能力,具体考察标准见表1。

五、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运筹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思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力争早日实现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和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转变。管理类运筹学的课程改革是一个需经历长期探索的过程,探索期间我们应该通过经验的不断积累,继续探索适合学生,适应当今大环境的教学模式。通过训练学生各个教学实践环节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运筹学会.中国运筹学发展研究报告[J].运筹学学报,2012(3):1-36.

[2]史书慧.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运筹学教学改革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246-249.

[3]乐经良.数学教学中的实验[R].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2005: 109-113.

[4]张长青,刘芳亮.运筹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59-62.

[5]张雷,鲁慧慧.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4):186-187.

[6]郑冀,丁勇,马国普.运筹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大学教育,2014,2:73-74.

[7]孙玉华.运筹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J].高教学刊,2015(18):108-109.

库存管理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既是课程教学的目标,又是新的课程教学观。在深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国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已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关键词: 小学英语 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

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既是其课程教学的目标,又是其新的课程教学观。可以说,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与课程体系紧密结合,而且是衡量其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因之,在深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核心素养作为对教育目标的诠释,与课程体系紧密结合,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作为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词,其最早出现在2014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要求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在完成不同学段、年级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实现的育人目标,并强调从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切实落实到各学科的实际教学中,把研究和构建核心素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重要一环。

学科教育教学是有学科品质的。就素养与知识的关系而言,素养不是知识,知识的积累不必然带来素养的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这一概念的延伸拓展发展为例,在“核心素养”这个大概念下,由过去只注重学科知识的教学转向注重学科素养和能力的教學成为一种关于培养人的教育教学顶层设计,并由此衍生出包括英语核心素养在内的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至于英语核心素养再细化到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其内涵则是强调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英语教学过程的展开,把培养完整的人的目标落实到英语教学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在当下中国,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学实现的。具体落实到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构成要素,在于通过英语教学过程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品格、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即在对学生英语的知识传授、学习能力培养、视野开阔和思维能力锻炼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只停留在为了英语知识而教的层面,而是转变到为学生真正获得知识而教的层面,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小学英语新课改对“核心素养”的深度开掘,标志着我国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已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是拓展学生英语知识、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路径,对于全面强化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传统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因脱离了课本知识内容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在阅读教学中没有形成整体的感知,以致教与学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碎片化的现象,大大降低了英语阅读教学原有的价值。这具体表现在:

一是对教学手段的运用较为机械和单一。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在内容选择和目标设置方面存在明显的功利性,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英语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忽视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以致错误地认为学会了单词、单词量多了,学生自然就会阅读,往往把阅读教学简单处理为单词、词组和语法的分析讲解,学生在阅读中不能产生情感的体验,以致偏离英语阅读教学的正确目标。这种阅读教学下的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于死记硬背,对于整篇材料的理解缺乏心理情感认知的全面把控,造成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普遍较低。

二是对课外阅读缺乏应有的重视。由于小学英语学习内容的限制,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材料相对较少,以致一些教师对课外阅读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日常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针对课外阅读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有效的阅读方法的指导,课外阅读实际依靠学生的自觉,遇到问题时学生不能及时得到教师应有的指导,因没有指导而难以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甚至导致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降低。

三是对阅读材料的解读流于表浅。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这些文化差异必然体现在各自的词语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如果缺乏对阅读材料情景和语篇的输入和训练,不对一些基本的文化常识进行解读和再构,并针对阅读材料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仅仅从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角度看待小学英语学科和小学英语课程的价值,专注于细节性的贴标签式的讲解,忽视思维品质的提升与教育,就很有可能在阅读中引发认知上的偏差,造成阅读理解中的障碍。

四是对阅读材料选择的系统性和梯度分布不够。英语学习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现有小学英语阅读材料种类虽然很多,且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是在话题、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编排上大多较为相似,加之与现实生活中以交流为目的的实际语言材料存在一定的距离,以致其要么难度太大,要么难度太低,忽视学生实际理解能力和接收能力。这就会使得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阅读资源,视野变得越来越窄,阅读兴趣自然会因之大打折扣。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举措

教学过程的实施有赖于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作为一项智力活动,是对书面信息进行认知构建的心理语言过程,需要从小学生语言表达认知需求中探寻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背景下,要促进小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和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一切实践均植根于情境之中。语言的学习自然离不开必要的环境营造。丰富有趣的阅读环境的创设,不仅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而且能够使其获得同等学习的机会。因此,情境设计是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创造主动阅读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学习英语,有利于学生带着新鲜感和好奇心主动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结合课程目标倡导深度学习与协作学习。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转变知识学习方式是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前提。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英语的学习特点和内容,并结合英语课程目标的设计和小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的特点,向学生推荐适切的课外阅读材料,以丰富小学生的英语知识、开阔其视野,有效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之同时,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安排专门的课外阅读指导时间,对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答疑解惑,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建构、协作探究的能力。

三是采用翻转课堂的方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学习是一个不断摄入、不断更新的过程。在新课改语境下,小学英语教学强调“做中学”,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制约其有效实施。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小学生求知欲比较强的特点,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通过师生角色的互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传授者,激发学生自觉梳理所學知识。如此,在师生互助、生生互助和产出过程中,可以唤起学生真实的阅读欲望,弥补传统教学法课程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吸收和运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助推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

四是设计分层阅读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英语学科具有培养通用的思维能力的价值。因此,要实现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就必须正视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运用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教学方法,开展不同层次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材料时,可以尝试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课程标准中的语言知识目标和语言技能目标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从低点导入和分类指导,设计一些阶梯式的问题,提示阅读方式,设计不同任务,进而使思维品质通过相对具体的方式表现出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各个层面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和进步,进而准确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

五是寓文化知识的学习于阅读教学之中。外语和外语教学不仅仅限于工具性,还承担着培养跨文化素养培养的任务。因此,在日常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阅读材料蕴蓄的文化因素,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以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及对其中语言点的运用,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思维广度。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教材资源的整合和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等方面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内化阅读材料中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真正读懂、读深、读透文本,而且要助推学生形成跨文化、跨地域的国际视野,逐步使学生养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进而形成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2]李明远,彭华清.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6(28).

[3]徐苏燕.“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5).

[4]冀小婷.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3).

[5]徐亚萍.培养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6(12).

[6]高玉杰.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英语教师,2016(23).

上一篇:我国社区医疗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员工柔性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