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美术论文范文

2023-09-16

研究生美术论文范文第1篇

2、从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思考中小学美术教学

3、民间美术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4、小学美术民间美术资源教学策略

5、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6、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7、乡土美术资源对农村美术教学的拓展

8、试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9、民间美术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的价值研究

10、如何在美术课改中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

11、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12、激发学生美术作业兴趣,提高美术课堂实效

13、如何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14、开发民间美术资源,服务中小学美术教学

15、深入美术阅读,发展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16、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17、高中美术课堂中美术鉴赏与民间美术的融合

18、三峡民间美术与美术教学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19、新形势下美术馆如何做好群众美术创作和辅导工作

20、探讨特殊教育美术教学中的美术欣赏教学

21、论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

22、创意美术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3、巧借绘本美术元素 激发美术教学活力

24、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

25、让民间美术资源走进小学美术课堂

26、初中美术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学方式的探索

27、民间美术文化在美术绘画中的应用探究

28、将民间美术带入幼儿美术活动的策略研究

29、高中美术教学中美术鉴赏的实际作用

30、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绘画基本功

31、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指导学生领悟中国传统美术文化

32、桂林抗战时期美术理论与抗战美术发展之关系

33、浅析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4、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35、广西工艺美术精品城——广西工艺美术协会·工艺美术精品展示中心开业

36、如何利用美术课堂落实美术核心素养

37、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的渗透探析

38、探讨民间美术文化在美术绘画中的应用

39、试论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40、论如何将民间美术中苗族元素融入到美术教育中

41、创意美术教学与传统美术教学的差异

42、浅谈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43、巧用美术社团,促进初中美术教学和谐发展

44、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方法探索

45、试析民间美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

46、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审美的方法

47、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策略

48、让生活美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

49、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研究生美术论文范文第2篇

2015年6月26日,父亲(姬子)住进朝阳医院,检查出已经是癌症的晚期的晚期,一周后,7月2日转到燕达医院,每天一个变化,速度快得惊人,一周后,7月8日上午,父亲走了。父亲在7月2日刚刚转到燕达医院时,还能含含糊糊地讲话,说他不甘心,他的使命还没有完成。他也反复嘱咐我和母亲,要“延续”“延续”“延续”,连说了好几遍。父亲那个时候,心里是完全明白的,但嘴里说不出来,手也无法写,这是走前最痛苦的事情。父亲在走前生命的最后一秒,他的眼角流下了眼泪,此刹那他的生命意识在说话。对父亲生命这一秒流下的泪,我心里能体会到是何种的意味、何等的悲壮。

父亲1998年写了一首诗表明自己的艺术志向,包含风云际会的隐喻:

盘枒错节数尺高,

狂风骤雨仍出梢。

碧影丛中有世界,

天外之天独逍遥。

父亲住院后,我在画案上看到父亲随手写下的两首诗句,写于今年的五、六月间:

一生求艺是探索,

到老方知要淡泊。

名利虽无寻不得,

艺品却震人心多。

七五老来是三无,

年复一年探艺求。

到老方明名利淡,

过眼烟云何所有?

父亲对自己的一生多有感喟,令人悲戚不已。父亲一直对自己的绘画要求很高,总觉得不满意,总是要努力去探索。他对诸多事物深有思考,他借画以开悟,他渴求着广博弘辉的世界洞察。当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深深感知到父亲的艺术及其精神将延续着,它将飘过苍苍的原野,像天际的星光划过浩渺的穹隆,在遥远的那边闪耀着、生生息息地存在着,愈加在时间的流淌中闪烁。

我在父亲的身上,看到了太多的艺术交织点和审视当代社会与艺术诸多现象的观察点。我对父亲的爱和情感超越了亲情,超越了他一生的风范对我的影响;我越来越把父亲当作了一种普适的精神象征和力量——他一生的纯粹性,堪称典范,其敦厚仁爱,是那么受到敬仰和敬佩;他含辛茹苦,是那么甘愿自己受苦受累;他善良如赤子,他的仁爱超过了他的艺术。

父亲,既称我的父亲,又是普适意义的人类父亲,让我在这个盛夏彻悟了他的内涵和价值:他是人类伦理之善的一道标高,是衡量人性价值的一把尺子。当他成为普适的价值概念后,一切人性的辉光才能闪亮,作为艺术的人性价值才能显现;而艺术作为人的存在的伦理象征,它绝不能堕落,而堕落了的艺术必然是人性堕落的同步症候。看呢,现今的中国场域的虚假的艺术还少吗?当代艺术的复杂性固然是不可以一语道尽,但虚假的艺术难道不是昭然若揭吗?如果我们连起码的人性的判断都没有,那艺术则只有虚假与堕落的份,我们作为严肃的批评者与研究者将愧对于我们的职业操守和价值。人们可以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在熙熙攘攘的现实里混世,但人性的最后一抹辉光能让它熄灭吗?

美术史是让我们看到人性的挣扎史和奋进史,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又是在察看人性、复原人性上诉诸努力的人类精神史,它的超越性岂止是艺术本身?!艺术是超越性的概念,是人类不断守护与背叛的一种考验。如果我们在堕落而虚假的世界上,只看惯了虚假的“艺术”,对于人性的艺术和真实的艺术,必然心生恐惧和拒斥;作为精神象征的那个大写的“艺术”,必然遭到玷污和曲解。在人性的艺术面前,我们没有获得感悟,必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和悲痛。

在历史的长河里,在生命的时间维度里,艺术是最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生命才是所有维度中的唯一最高维度。我们为艺术付出生命,但实质是艺术的精神代表了生命,我们在这样的象征体验与合一中感知与获得生命。我们只有在这样的艺术里看到了生命,那才是我们感知到了我们有生命,我们有人性;若非如此,看看吧,虚假的艺术不正像污染的空气一样,在侵害着我们的健康吗?在人性与生命的维度里,我们看到了艺术的最后可能的栖居之在;在人性的爱里面,我们去领受与感知我们的真神吧。

永存的不是艺术,是艺术的精神;真实的不再是我们,是我们的人性。父亲,是永恒的称谓,是至高的敬语,是我们延续生命的生命理由。父亲姬子,因艺术而获得永生,因永生而在天国里不再谈论人世的艺术,只回归到永恒的人性里。

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

研究生美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美术考古与地域文化研究是艺术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对于艺术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创作以及文化传承、地方服务等方面有重大意义。美术考古是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一个社会或一个区域历史文化的传统及特征的一种手段。高校只有以美术考古的研究方法认真梳理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教学,才能在学科建设中合理定位、打造优势,才能办出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

[关键词]美术考古地域文化研究学科建设

引言

美术学属于艺术学的一级学科,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的一级学科,而美术考古学目前是考古学中的一门三级学科,是以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美术遗迹和遗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美术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进行美学的分析和研究。美术考古学和美术学、考古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一门涉及面极广的学科,与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哲学等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讲,美术史属于艺术考古史的一个内容,研究的重点是美术学而非历史学的相关问题。美术考古学与美术史的区别在于美术史研究的重点是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品,而美术考古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或一个区域历史文化的传统及特征,所以,美术考古学具有传统视觉文化研究和区域艺术研究的性质。视觉文化研究与区域艺术研究实际上就是利用考古学与美术学共同研究人类历史上(及区域历史上)所产生的具有视觉艺术价值的物质文化。

地域文化是一个区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本地区特有的生态、传统、民俗、习惯等,是具有独特性、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及文明表现,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国的地域文化主要有中原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州文化、湖湘文化、巴蜀文化、徽文化、赣文化、闽文化等。有学者认为,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在不同历史阶段内具有鲜明特色的考古学文化,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及特点离不开美术学与考古学。

美术考古学是视觉文化研究与视觉艺术研究的重要内容

视觉文化研究与视觉艺术研究是美学研究领域的两大重要内容,二者直接影响了美术学与考古学的发展,并将美术考古学提升到学科建设中的核心地位。针对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高校,从美术考古与地域文化研究出发可以构建新的专业与学科方向。虽然这些新的专业与学科方向仍是基于图像学研究基础上的视觉文化研究,但研究的手段更为丰富,与以往美术学研究方法有所不同的是含有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如包括田野考察、文物、历史图像与文字研究。这些考古资料与文献相互联系、彼此交叠,共同形成了我们对于历史文化的认知和对地域文化的情感。

在藝术院校中,一般将美术考古专业构建在美术史研究方向的框架中,但由于受时代发展及学科建设多样性、高校专业建设多样性的影响,视觉文化研究面临重要的转型。基于此,许多院校成立了人文学院,美术考古学成为其中重要的内容,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值得一提的是只有中央美术学院有从本科至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体系,而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上海大学艺术学院等多所院校目前只有美术考古研究方向。

高校将本科教学与美术考古学相结合,融入时代需求与国际化视野,在已有专业和学科的基础上可以衍生出诸多新的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学院在人文学院成立之初就提出了三个新的研究方向:第一,针对图像产生的时代文化生态研究,即“视觉文化研究方向”;第二,针对城市进程和当代公共艺术创意及管理体系的“艺术策划与行政研究方向”;第三,针对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民俗学研究的“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将考古学融于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建筑学以及艺术学等学科中,对这些学科下的绘画专业、设计专业、美术史论专业等的本科教学意义重大。

地域文化研究是打造高校学科方向与专业特色的重要因素

艺术的产生基于特定的视觉环境与文化心理,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可产生具有强烈地域特征的视觉文化与视觉艺术形式。三秦大地独特的地域条件形成了陕北、关中以及陕南不同的文化特征,也造就了这些区域中的高校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内容和研究方向,如:延安大学的“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宝鸡文理学院的“周秦文化研究所”“关陇民间美术研究所”“陕西方言研究所”、咸阳师范学院的“关中古代陵寝文化研究中心”、西安美术学院的“周秦汉唐考古研究所”“中国传统美术与西部美术研究中心”“新中国美术研究所”“黄土画派研究所”、陕西理工大学的“汉水文化研究科普基地”等。这些科研基地的建设都以学院的历史沿革与地域文化特色为基础,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美术考古的方法,形成的学术成果彰显了学院的专业优势和学科特色,也更好地发挥了高校文化传承的作用。

教育部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中指出学科建设是“双一流”的基础,同时《暂行办法》的第四条还指出高校要“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努力形成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体系”。认真解读国家政策可发现,国家在高校发展的定位及特色上鼓励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加强建设支撑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学科,着力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科体系。

学科方向的确立要立足于传统,着眼于前沿,明确学科特色,合理定位发展方向。美术考古与地域文化研究就解决了高校学科研究方向和定位的问题,不同的历史渊源形成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和特征,也形成了高校不同的特色学科。陕西省的艺术高校应秉承“学术引领、创研并重、专业服务、协同创新”的科研理念,充分发挥陕西独特的文化积淀及丝绸之路桥头堡的地缘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大格局,积极打造自身特有的学科方向与特色专业,并逐渐将其形成优势。

美术考古与地域文化研究对艺术高校学科建设的影响

高校学科建设主要指学科定位(包括学科方向、发展层次)、学科队伍(包括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建设(包括重点学科、实验室、设备等)、学科管理等六要素,这些要素是高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大学排名的重要依据。优势学科的建设需要在人才培养及科研创作上融入地域文化与专业特色,艺术高校要想打造特色专业和特色学科首先需要了解本专业发展及演变的历史脉络,将美术考古与地域文化研究相互关联,了解艺术范式形成的原因及形式所承载的内容。

艺术高校的本科教学应立足传统,注重应用,注重交叉学科的发展,并努力推进学术前沿研究。西安美术学院在本科教学中将美术考古运用于本科教学中,各教学单位深度挖掘和汲取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制定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具有西美特色的教学体系及课程内容,如:中国画系的“唐代墓室壁画临摹”、雕塑系的“中国古代雕塑临摹”、设计系的“传统纹样考察”、服装系的“汉唐服装复原”、环境艺术系的“古建测绘”、美术史论系的“周、秦、汉、唐美术考古”等课程。这些课程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培养学生将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范式用在当代艺术的创作中,创作出具有新时代精神的艺术形式。除了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和临摹之外,这些课程中都有人文考察和田野考察,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博物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研究艺术表象之外对于艺术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因素、思想体系等内容进行深层次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艺术发展规律。

将美术考古与地域文化研究融入科研创作,是利用学科优势促进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的重要途径。如中宣部、文化部等主办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及体现延安革命精神和新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新中国美术创作工程”,都需要艺术家先认真研究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其次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最后在把握艺术创作的民族性与传承的基础上,将传统艺术语言和当代艺术手段融合,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民族表现精神的优秀作品。这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规律,也是文化传承的必由之路。

结语

美术考古与地域文化研究承载着我们对于传统与当代、审美与研究、传承与创新的认知,二者的结合对学科建设的意义非常重大。在艺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哲学层面理解艺术的本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学生中国文化精神的自觉与自信。

研究生美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传统吉祥图案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一直以来深受设计师们的喜爱,在许多优秀的烹饪作品中都运用到了传统吉祥图案。烹饪工艺美术设计中将传统吉祥图案进行意境和想象的聚焦,能够增加审美情趣,满足作品的造型与审美双重功能。所以,在烹饪工艺美术设计教学中必须渗透传统吉祥图案元素,让烹饪教学显得更有传统文化的艺术品位,提高学生在烹饪工艺美术设计中运用传统吉祥图案的能力。

【关键词】传统吉祥图案;烹饪工艺;美术设计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享受层次的不断提升,烹饪不再是为了满足广大食客的口福需求,还需要给品尝者带来美的视觉享受,在色彩和造型上赢得众人的青睐和喝彩。从2002年开始,我国举办了大大小小很多次烹饪技术比赛项目,对于烹饪技术的评判,众口一致,认为烹饪工艺不再是单独的“味”,还要让品尝着感觉到“香”“型”“色”,让其身心愉悦,增添食欲。作为高职中职的学校,有许多都开设了烹饪工艺美术设计专业,那么在引导学生掌握烹饪基本功以外,还必须让学生了解美学,学会利用图案来提高烹饪设计的档次。人们追求美的心理呼唤和对饮食活动内涵的追求,因此,在烹饪工艺美术设计中应该将传统吉祥图案融入进来,让自己的构思更加精妙,让自己的作品更有创意。

一、烹饪工艺美术设计中的传统吉祥图案文化

中国的传统美学文化追求“美满”,认为世界应该是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中国古代的艺术家都致力于和谐美的创造,将人和物看成一个整体,做到借物抒情、以形会意,体现出真善美的意境。所以,传统吉祥图案文化重在“传神”,表现出“物我同一”的审美思想,在传统观念中具有神形一致,表达出人们对安定、幸福、和谐生活的企盼。传统吉祥图案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形式非常多样,题材非常广泛,是世界艺术之林中传承最久、影响深远、充满魅力的独特景观,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笔精神财富。

传统吉祥图案常以含蓄、谐音的表现手法来抒发一种寓意,吉祥意思为好兆头,预示着好运的到来,在古代人们会将福善喜庆之事的感受绘制成图案,我们日常所见的服饰、年画、壁画、瓷器、刺绣等都会看到传统吉祥图案,比如“喜”字表达婚姻、友情、多子多孙的寓意,常常被人们采用。传统吉祥图案构图造型上讲究对称均衡,乱中有序,平中求奇,有植物、动物、器具、字符、人物等多种类型,比如“岁寒三友”“龙凤呈祥”“麒麟送子”“如意吉祥”“八仙过海”“福禄寿喜”等,经过纹理线条的修饰,与人们心中所期盼的美好事物吻合,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慰藉。可以说,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国人民心中最珍贵、最夺目的精神财富之一,凝聚着前人的智慧,直到今天也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所做称赞的美好事物。

在烹饪工艺美术设计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具有专业性和艺术性的烹饪理念与工艺,在烹饪设计中并不是简单地对传统吉祥图案进行拷贝和复制,而是需要建立在对传统吉祥图案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必须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挖掘、变化和利用传统吉祥图案文化,将传统吉祥图案的美学原理和烹饪造型艺术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烹饪工艺的美学意境,让传统吉祥图案成为烹饪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二、传统吉祥图案在烹饪工艺美术设计中的运用

(一)传统吉祥图案的审美法制

1.变化与统一

传统美学提倡在变化中追求统一,传统吉祥图案的这种变化与统一往往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实现,强调图案视觉要素的对比、差异、多样、统一。通过变换手法来让设计主题更加得鲜明,同时在纹样造型、色彩、技法等视觉方面实现和谐统一。在此以烹饪构图中的“龙凤呈祥”为例,“龙凤呈祥”构图中龙凤首尾相连,在形态上有虚实、轻重对比,在色彩上也有局部的差异性,回形纹样上也凸显了对比的形式美,但是从整体上看却是统一和谐的,正是这种视觉元素的对比让人感觉的整体性,再加上连绵延展的组成态势更显示出构图变化与统一的审美法则。

2.均衡与对称

传统吉祥图案在组合中需要做到均衡和对称,具体表现为同形同量,在形状、色彩、肌理、大小、位置、重量方面都要做到均衡和对称。均衡就是要追求平衡,在视觉和心理上造成一种内在的统一美、和谐美,对称就是将两个元素结合在一起,通过某个支持点来达到对称平衡的效果。比如上面我们所提到的“龙凤呈祥”,龙与凤之间就实现了对称和平衡,让人在心理和视觉上都能够感受到平衡统一、 阴阳相合, 不偏不倚。再比如我们常常见到的“太极”图案,就是对称均衡最好的体现,阴阳协调、完全对仗、形态一致,让人在视觉上感觉到整体美、安定美、平衡美,获得了内心审美的愉悦情感。

3.韵律与节奏

传统吉祥图案本身具有一定的韵律与节奏,以条理重复的形式烘托出不同氛围的韵律与节奏,比如我们所讲的“二方连续”,就是将韵律与节奏的艺术造诣发挥到了极致,至今仍让世界艺术家叹为观止。在许多优秀的烹饪作品中,设计者们在运用韵律与节奏传统吉祥图案上都非常合理,尤其是作为新时代的烹饪工艺,已经超越了传统的食品艺术范畴,涉及到许多综合艺术,开始运用艺术设计来为烹饪服务,来加强烹饪食品艺术的韵律与节奏感。

(二)传统吉祥图案的审美功能

传统吉祥图案本身在点线面上也极有规律,通过点的活动和方向,线的粗细变化、波动变化,来产生更加复杂的寓意,通过传统吉祥图案能够体悟到深厚的民族情结,诠释出生命的可贵,再加上面的设计让烹饪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传统吉祥图案在色彩装饰方面,让作品显得单纯而富有韵味,比如用辣椒、西红柿为原料的设计,可以配上传统的中国结,让传统文化色彩与自然色彩完美结合,突出鲜明个性的艺术风格,给人以红红火火、吉样如意、团结美满的审美感受,在一些喜庆宴会上会经常使用的。

三、传统吉祥图案在烹饪工艺美术设计中的创新

传统吉祥图案的运用能够增加烹饪工艺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内涵,通过视觉感受让烹饪作品的人文底蕴得以体现,提升了烹饪工艺的审美功能。由于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传统吉祥图案以其灵活多样、形势多变、题材广泛的原因能够满足烹饪工艺追求色彩、造型创新的需求。对传统吉祥图案机进行创新应用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让烹饪作品的点缀更加完美,使品尝者顿生美感。随着中国风的兴起,各式各样的传统吉祥图案被运用到烹饪设计中,让烹饪艺术更加充满人文魅力。

(一)传统吉祥图案的分割重组应用

在烹饪工艺美术设计中我们可以将传统吉祥图案进行分割重组应用,根据设计需要来对传统吉祥图案进行自然形态下的分割,重新组合成我们所需要的新图案。我国传统吉祥图案种类繁多,在取材上有更多的选择,不同的传统吉祥图案在烹饪工艺美术设计中的应用效果区别很大,我们可以采用分割重组的形式来实现传统吉祥图案的创新应用。比如分割方法,设计者可以对传统吉祥图案进行夸张的变形,将传统吉祥图案进行横向或者纵向分割,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同形式的分割,改变原有的布局和结构,提高作品的视觉冲击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将传统与时尚结合起来,通过抽象和具象的方式再现图案艺术,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图案,给品尝者带来新的视觉感受。

(二) 传统吉祥图案的整体或局部应用

传统吉祥图案讲究对称和平衡,但是我们如果一味地照搬或者复制传统吉祥图案并不能取得良好的设计效果,反而会让人产生厌倦感。设计毕竟还是要遵循创意原则,我们在采用整体的传统吉祥图案时能够让人感觉到民族特色,但是也会陷入僵化模式,给人感觉模仿痕迹太重。人们在生活中对于传统吉祥图案早已耳濡目染,所以,在烹饪工艺美术设计中我们在遵循审美法则和审美功能的前提下,可以选用传统吉祥图案的局部来装饰烹饪作品,可以将多个图案的局部或整体进行灵活搭配,使作品更具新意。

(三)传统吉祥图案在烹饪设计中的布局

传统吉祥图案在烹饪工艺美术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可以成为整个设计的闪光点,只要我们能够合理对传统吉祥图案进行布局,符合烹饪工艺设计的功能需求,不失图案的造型规律,完全可以让设计更上档次。所以,我们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要充分考虑传统吉祥图案与设计作品的协调统一,将单纯的图案转化为合理的设计灵感和设计元素,脱离传统的生搬硬套模式,对传统吉祥图案在烹饪设计中的布局进行创新运用。

四、结语

传统吉祥图案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人民大众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情感归属,其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寓意丰富、特色鲜明已成为烹饪工艺美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烹饪工艺美术设计教学中有必要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吉祥图案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利支.1978年以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研究概况[J]. 设计艺术研究,2016(1).

[2]寇大巍.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图形的现代视觉设计[J].美术大观,2016(2).

[3]张红岩.我国传统图形旨趣对设计审美的彰显[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

研究生美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设计的手段,利用美术语言,让学生充分体会“化腐朽为神奇与天同创”,这是根艺教学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根雕艺术;课堂教学;实践

根据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的教学思想,笔者对《根雕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有效运用》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教学上的探索,把美术教学与根雕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指导思想

我校地处偏远林区,巧妙利用林区特有资源动手雕刻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我们挖掘并分析了这些丰富的资源,结合我校实际,从创建我校特色出发,以探究型课程为突破口,根据林区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我们确定了这一课题,把设计和制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美术设计和动手做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二、前提条件和准备

1.在初中的课程安排中美术每周一节,但对完成根雕这样的作业显然是不够的。学生对根雕的方法可以说是从未接触过,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阶段实验。第一阶段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观察能力,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参加各类画展,根艺作品展,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创意、培养欣赏意识、激发学生兴趣。第二阶段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为今后自由创作奠定基础。第三阶段培养学生的根艺基础。利用多媒体欣赏各类根艺作品,认识不同根艺作品的特点。第四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创作的能力。(1)欣赏各类范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创作激情。(2)欣赏分析各类根艺作品创意,进行各类想象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利用山上捡的树根或自己家种的植物根,进行自由创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在学习根雕时,学生已经学过一些简单的设计,如平面设计等,同时还学过浮雕、版画等,这些虽说有些联系,但也存在很多差异。因为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植物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风景、日常用品、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动脑筋、发挥丰富的想象创造力。

3.教学的时间应选在每年5月下旬至10月间,因为林区寒冷,这几个月泥土解冻,是采集寻找树根的最佳时间。

三、课堂教学的分析与改进

一堂课最能引起学生兴趣和动手做的有两个时段,一是看完录像和教师示范、介绍了根雕方法后,学生很想一试身手,体会一下雕刻是怎样的感觉。二是教师讲授完毕,学生拿到树根时,他们的兴奋程度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抓住这两个时段,正确地引导学生,相信这堂课会非常成功。一般来说,第一个时段教师都能掌握,利用学生在录像中看到的一些感性的东西,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把感性的东西转化为理性的知识。第二个时段是否能被利用是这堂课的关键。首先,学生平时在家很少接触到,就算家中有,也只是用来做烧柴,学生根本想不到小小的树根会变成艺术品。其次,一节课下来,课上讲到的雕刻方法总算可以在手中的树根上一显身手了,刚看完录像时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上课的内容(雕刻前观察的树根象形、雕刻时进刀的位置、雕刻的深度、位置等)往往会被忽略,这时完成的作业50%是有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兴奋点,改进教学过程,补充完成美术设计的内容。学生在完成根雕的同时,观察树根的结构,猜想它像什么。如此边雕边想,把课堂教学的重点,雕刻的要点,都在脑中思考,复习了一遍。然后进行雕刻的时候就不会过分冲动,教学的效果就有了明显提高。

四、教学成果

1.理论成果:改变传统的重临摹,重技能训练的陈旧模式为重兴趣、重感悟、重创造的新型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观察——想象——联想——创作”四步教学法,对初中美术教学有借鉴作用。

2.探索总结出根雕教学中的双向式学法指导。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根据现有材料的肌理考虑创作(正向);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概括已有的创作构思或主题寻找合适的材料(反向)。

3.通过这一课题在我校的实施,逐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发现新的方法,学习新的知识,学到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视野得以拓宽,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养成。学生的欣赏水平、造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美术素养明显提高。部分学生作品表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颇具个性特色。优秀根雕作品还在牙克石市各学校展览,获得好评,获奖学生从中尝到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姚世奕.根雕艺术制作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2,(10).

[2] 潘静,李欣,黄金发.  谈潘有臣的根雕艺术[J]. 设计,2012,(2).

研究生美术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在舞台美术当中多媒体技术所起到的作用愈发重要,为舞台美术带来了重要的信息技术保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舞台美术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因此本文对于多媒体技术与舞台美术结合的舞台技术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于舞台美术的进行简单的概述,同时对于舞台美术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最后对于多媒体技术与舞台美术结合的舞台技术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多媒体技术与舞台美术的结合应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舞台美术;舞台技术

1.什么是舞台美术

在进行舞台演出的过程当中,舞台美术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舞台美术主要包括了舞台的装饰、灯光以及服装和道具等等,可见舞台美术这门艺术有着很强的综合性,舞台美术能够组合多样化的表演形式,并结合演出内容来营造出多种不同的场景和氛围,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为表演者的形象塑造提供便利条件。舞台美术这种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但同时也要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为了使得舞台效果能够达到最佳,让观众们获得更好的享受,在进行舞台美术设计的过程中有必要将舞台美术与多媒体技术结合在一起。

2.舞台美术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了音频和图文等多个方面内容,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律和原则,实现合理的剪辑连接,从而为人们呈现出好的作用,总体来看多媒体技术属于技术形式中的一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论是计算机技术还是网络技术都得到了优化发展,这进一步推动了多媒体技术的完善,使其在舞台美术设计中发挥出更大的效果,同时也让舞台美术具备了更加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实现了舞台美术的发展和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可以说舞台美术与多媒体技术之间的融合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视听体验,对人们的审美思维进行了改变,因此在数字化时代中的舞台美术设计工作中有必要重视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让舞台效果能够更有美感。

3.多媒体技术与舞台美术结合的舞台技术研究

3.1虚拟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虚拟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了更多的行业领域当中,通过在舞台美术中应用虚拟技术,使得整个舞台场景能够变得更加真实,例如可以通过模拟来在舞台中创造出大自然中的真实景象,在这当中三维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三维技术本身具有超现实的特征,就是利用虚拟技术来制造出有着动态特征的想象画面,这种画面是传统技术所无法实现的。传统的舞台设计主要是采用手绘的方法,这种设计方式属于二维,不能够呈现三维场景,同时也不能够带来多样化的灯光效果,过去的舞台美术设计必须在整个舞台搭建完成后才能够看出效果,这样一来就会在舞台美术设计的过程中产生不确定性,完成后的舞台是否能够有效的渲染表演情境,是否能够贴合表演主题都无法确定,那么一旦在完成舞台美术设计后发现需要改动的部分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上述的问题则都可以通过虚拟技术来解决。同时,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实现对灯光效果的设计从而构思出多种不同的光影效果,将其进行相互的组合来呈现给观众,那么在开始舞台表演前就能够明确各种灯光效果,让整个舞台场景设计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另外,在舞台美术设计中应用虚拟技术能够实现场景的迅速切换,从而让舞台艺术设计上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当中。在对舞台灯光进行设计时,会将计算机作为调试设备,实现对灯光的编程设计,制定多套灯光组合方案,让舞台灯光效果变得更加可控。

3.2影像设备的应用

随着科技发展,在舞台美术设计中对于影像设备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这进一步推动了舞台美术设计的发展,通过影像设备的应用除了能够增强舞台场景的逼真程度之外,也能够将舞台美术设计内容保存起来,为后续的应用带来便利条件。相比于传统的场景布置手段,影像设备应用起来更加的灵活,并与舞台灯光的特点有效的结合在一起。LED显示屏在对场景进行模拟的过程中可以对其本身的光源特质进行充分的应用,近些年来LED显示屏的技术变得更加成熟,这进一步推动了舞台美术设计的理念发展,并且LED显示屏在其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逐渐成為了舞台演出中必要的部分,通过结合演员的表演内容来为人们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营造出更好的虚拟场景氛围。以往的舞台场景虽然因为物质材料的构成而具备很强的实体性,但却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且修改起来也十分困难,通过LED显示屏的应用能够随时的进行场景切换,以配合舞台表演,为观众带来更加逼真的意境,例如春节晚会对影像设备的应用就非常的典型,实现了舞台美术设计的创新,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和喜爱。通过影像设备的应用使得很多歌舞节目实现了场景的灵活转换,而这主要源自于影像设备所具备的强大功能。

3.3视听技术的应用

在舞台美术设计中,音响和灯光这两项技术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舞台美术设计在对灯光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是以最初的构思为基础来从多个层面上进行灯光组合的变换,灯光组合虽然能够自由的进行切换,但需要考虑到舞台节目的特点,这样才能够确保灯光效果设计与舞台节目内容相符,从而实现对舞台节目的多层次表现,让舞台表演和灯光设计相互统一。通常来看,灯光设计需要音响设计的配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营造出舞台氛围,灯光依靠闪动、色彩和明暗调节来营造舞台中的视觉效果,以往的灯光设计所采用的是色纸,因为其过于单调所以并不能够有效的呈现出舞台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舞台表演更加频繁,人们有了比以往更高的视听需求,负责舞台美术设计的人员通过长期的实践研究,实现了舞台美术设计的创新改革,对灯光效果进行了有效的改善。除了观念的改变之外,也要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现其与舞台美术设计的结合。灯光技术的发展需要音响技术的革新来与之配合,当前音响技术已经有着十分明显的数字化特征,可以说音响技术已经成为了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体,是舞台美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多维数字音响指音响效果的数字化,这一新的术语正逐渐被大家认可和接受。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值得大家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

结束语:

由于科技进步和多媒体技术设备的更新发展,多媒体技术与舞台美术结合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课题,需要大家不断在实践中加以探索,促进舞台美术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曹青峰. 舞台技术的重要作用[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20(1):78,119.

[2] 完代草. 论舞台技术工作[J]. 戏剧之家,2019(3):43.

[3] 田建鑫. LED视频在舞台技术中的应用[J]. 电视技术,2019,43(11):27-29.

[4] 张桢. 舞台技术的创新[J]. 大江周刊(论坛),2012(9):71-71.

[5] 宋牧原. 从市场需求角度探讨舞台技术的发展[J]. 演艺科技,2020(7):73-77.

[6] 张杰. 舞台技术与舞台美术创造的关系[J]. 艺术科技,2017,30(3):117.

作者简介:

唐敬棉,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

出生年月:1980年1月

单位:平江县非遗传承中心

职称:舞台技术人员

研究方向:舞台技术人员对文艺演出效果的影响及作用。

上一篇:云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自动化机床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