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方向论文范文

2023-09-16

财务会计方向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要求我国财务管理需要再次拓展和创新其发展方向,在对我国原有的财务管理理论三项基本特征认识的基础上,更新我国财务管理理念、革新财务管理体制以及应用创新的财务管理技术,目标是解决当前我国财务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减少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从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我国的财务管理。

关键词:财务管理;发展方向;创新

0 绪言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其工作的内容主要是管理、计划和决策资金动向,如筹资、投资、股利分配;还包括策划和调控管理工作,如企业兼并、整合清算、国际财务管理。由于处在特定的历史环境,新中国建立时,我国财务管理才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并在我国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不同经济体制下分别对应呈现出不同的财务管理体制。

1 我国财务管理的新形势背景

1.1 经济新形势

从新中国成立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阶段,因此相应的,我国财务管理实行国家统管的体制,主要负责财务核算与监督;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四大,我国进入以社会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时期,我国的经济体制也逐步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这一阶段我国财务管理的体制是国家提供资金,企业无需筹资,在保证其计划任务和限额以上资金经由国家批准立项的前提下,自主进行其自身财务管理,因而主要管理财务分配、控制与考核;在党的十四大会议上,我国正式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不再统一通过财政拨款,筹资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这一阶段我国财务管理的重点为筹资、财务预测与财务决策。

而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呈现出新的发展形势,我国社会经济形态正在由传统工业经济转型为新型的知识经济,新经济环境背景将给我国财务管理的继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1.2 科技新形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科技的迅猛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革,尤其是在经济领域。首先,在科技革命的进程中,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日渐成为支柱性产业,其产业经济增长是由人力资源所主导的;相比传统的产业结构,这些高新产业均以大量技术创新为支撑,其产品通常具有低消耗、高附加值的特点。其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以人力资源为主导的信息、通讯与服务等第三产业逐步完成了其在国民经济中向主导地位的转换,因此人力资源就变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的价值进而创造企业的价值,并且其所蕴含的价值远远超出企业的物质资本的价值。再次,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科技产业还改变和丰富了政治的宣传形式、文化的传播渠道、经济的经营管理方式,甚至是人们的生活习惯。

2 我国财务管理发展方向探究

2.1 我国财务管理体制的革新

我国财务管理的体制从建国初期到如今,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经济体制下分别形成其不同的阶段性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当前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我国财务管理也将向新的方向继续发展,体制的革新将是必然的趋势。首先,由于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经由以自然资源为主导的第一产业、以物质资产为主导第二产业逐步过渡为以信息和人力资源为主导的第三产业。随之而来,我国财务管理的对象必然要有所改变,即由对有形的劳动力、物质经济资本等的管理过渡为对科技信息、知识数据的管理,而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知识与信息就代表着巨大的价值,同样的人力资源亦是如此。其次,在新的经济时期里,企业的风险与其收益始终是正比相伴的,因此,为使之更适应当前经济形势,我国财务管理应加强对风险的规避,建立财务管理中心体系,集中整合企业的会计和统计信息,并全面、深入、客观的分析,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2.2 我国财务管理技术的创新

分析新兴科技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发现,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方面以其高效可靠的数字技术、丰富的软件优化了企业对资料、数据的存储、统计分析与管理;另一方面,网络互联共享所带来的大量信息直接对企业进行资源配置优化起到参考或引导的作用,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率先掌握有用信息企业才能占得先机。

2.3 我国财务管理观念的更新

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信息通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络技术等改变了财务管理的环境,信息数据和人力资源的整合与高效利用成为当前我国财务管理需要重视的方面,由此可见,新时期我国的财务管理观念必须在以人为本为理念的基础上,培养对科学信息技术的运用的观念、对无形资产评估管理的意识、对知识科技价值的正确认识;同时还要提高其企业的风险意识,综合利用科技手段和科学的管理理论,树立科学理财的观念。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到来,以及科技知识逐步成为最具力量的社会生产力之一,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必然会影响我国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部分,它与企业管理的目标一致,都是以企业利益为出发点,其管理体系能否有效运作对企业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荆新.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谷祺,刘淑莲.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李娜,苏锋.新经济下我国财务管理发展方向研究[J].经济师(财会经济),2009,(11).

财务会计方向论文范文第2篇

2、会计信息化引领会计新时尚

3、浅析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4、试分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的影响研究

5、论会计文化、会计文化传承和会计文化传承的载体

6、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对会计责任影响研究

7、企业会计由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的思考

8、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探讨

9、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现状研究

10、浅析会计核算与会计与会计管理一体化发展趋势

11、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分解与整合

12、探讨会计政策对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影响

13、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探讨

14、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的比较分析

15、基于会计本质演进视角下的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的辩证关系

16、高职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与会计考证融合的探讨

17、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18、对把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思考

19、基础会计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学设计

20、大数据发展对财务会计转型管理会计的影响

21、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思考

22、浅谈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对会计职业的影响

23、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分析

24、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对会计职业责任的作用

25、森林生态价值会计主体、会计假设与会计要素

26、浅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与企业财务会计的区别

27、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分析

28、基于政府财务会计和政府管理会计的政府会计体系的重构

29、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0、基于多维会计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研究

31、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辨析

32、互联网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思考

33、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34、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研究

35、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36、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探索

37、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38、税法与会计准则及纳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39、浅谈大数据时代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

40、浅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

41、新形势下的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发展

42、探析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对企业会计职业责任的影响

43、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对会计职业责任的影响研究

44、云会计背景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45、会计信息化对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影响与转变财务会计职能的措施

46、事项会计、数据库会计及REA会计的比较研究

47、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及创新发展

48、会计角色转变视阈下窥探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

49、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平衡研究

财务会计方向论文范文第3篇

班级工作总结

全省烟草局(公司)系统第二轮第十九期干部培训班在省局(公司)党组的亲切关怀下,在人事劳资处的具体指导下,在山东烟草职工培训中心精心组织下于2012年5月8日开班,经过一个月紧张而又充实的全脱产集中培训,按教学计划圆满完成全部课程,至6月1日顺利结业。参训学员珍惜机遇、勤奋学习、更新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启迪了思维,提升了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培训学习工作总结如下。现将培训班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总结这期干部班,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学员素质高。财务审计班69名学员很多同志都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和后备干部的培养对象,分布于财务和审计各个岗位。

二、学习干劲高,学习风气浓。每名学员都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并把它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服务本领的一个难得机遇,争分夺秒,互帮互学,在两个班级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真正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增长了本领。有的学员不明白的问题不放过,主动找老师请教;有的学员举一反三,将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任课老师讲的理论问题结合,使自已在认识上有了很大升华。在学习的同时,广大学员积极给合工作实际撰写论文,所有学员都及时上交了论文。

三、组织管理严格,自我约束力强。省局(公司)和培训中心对这期培训班非常重视,开班之初就提出了“学习无小事,生活无大事”的办学要求。班级在开班之初就及时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和班委,组织学习了《全省烟草局(公司)系统干部培训班学员管理规定》。临时党支部和班委会成员充分发挥作用,认真负责,积极工作,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各位学员认真执行培训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有的学员因单位或家庭问题必须请假的,均按学校规定办理请消假手续。处处以集体为重,表现出了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充分展现了干训班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精神风貌。

四、党员起到了很大的模范带头作用。本班有党员多人,并成立临时党支部,在学习、管理、文体活动等方面,党员同志都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五、班级氛围团结和谐。学员们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相互取长补短。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口音、不同的生活习惯,在干训班都不是障碍,整个第二轮十九期培训班形成了一种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六、班级的主要亮点:

1、十九期财务班认真学习省局(公司)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讲话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本次培训当中去,一方不断提高专业知识素养,另一方面努力打造过硬的政治水平,为今后实现“卷烟上水平”和“走在全国前列”作出自己的贡献。

2、学习感恩、学会感恩。在本次培训过程中财务班通过感恩教育的学习,学员们懂得感恩,感恩从身边做起,通过组织母亲节感恩活动,同学们加强了对母亲、母爱的理解,深深体会到了感恩的情怀、感恩的心。

3、学员们在学习、生活之余,组织了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定点投篮比赛、两班篮球赛、羽毛球比赛、爬山等等,都丰富了整期的培训生活,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感情。

4、通过本次培训,财务班的同学们之间加强了沟通与联系,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加强业务研讨与研究,通过交流各地市的工作方法与经验,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素质。

财务会计方向论文范文第4篇

1.1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主要背景

1994年国务院决定将江苏镇江, 江西九江两地作为试点, 进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试验, 由此揭开医改序幕;1998年国务院颁发相关决定, 出台一系列政策, 医改进入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国务院通过医改方案。医改, 从一个新生事物, 到如今如火如荼, 十数年间, 无论成功或挫折, 从没间断。随着我国医疗体制不断健全, 医改必将继续深入和发展。在如此历史背景下, 医院的发展必须跟随医改的步伐, 而医院财务管理改革作为医院发展的一重要部分, 亦必然跟随之。国务院发布的深化医改意见中亦提到“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严格预算管理, 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地方可结合本地实际, 对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奖惩分明’等多种管理办法的试点”。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成为必然, 国内外多方事例表明, 完善相关制度的最终结果, 就是财务透明化。

1.2 政府调控是医院财务透明化的主要原因

我国从改革开放时就清楚意识到, 改革不仅仅是农业和工业, 而服务行业在当时地位不高, 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作为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改革不单影响医疗机构的前进和发展, 更多关系着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是我党执政的一大目标, 也是体现我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 医疗体制的改革, 绝对是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 不能出现决策上的失误。杜绝重大失误的出现, 避免产生自由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预测的问题, 政府调控就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参考国外相关医疗改革的事例经验, 制定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 成为了政府管理的一重大举措。医疗体制的改革, 一直在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的监督管理下, 稳步前进发展着。

可是刚踏入21世纪, 医疗体制改革更偏向市场经济发展方向, 人民群众从开始零星不满的声音, 迅速发展为“看病贵, 看病难”的广泛的社会性问题。政府意识到要是不为医改摆正方向, 放任其跟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那政府十多年来对医疗体制的改革投入的资源的白费及人民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质疑, 将会对我国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 政府加大调控力度, 继续出台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 重新为医改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新医改方案中, 提出的“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 表明政府对之前由市场经济带领下所形成的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有所不满, 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 填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漏洞, 逐渐形成满足我国国民要求、与我国国情相符的相关管理制度。医院财务的不透明化, 医院资金链的流向, 医院与国家预算之间的拨款与缴款关系;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之间关系;其他单位之间的物资购销、劳务供应等货币结算关系;单位内部之前的物资购销、劳务供应等货币结算关系等, 都将逐渐透明化。

1.3 人民群众需求是医院财务管理透明化的根本原因

医疗行业作为服务性行业, 其对象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国家对医院的拨款, 更是广大纳税人的劳动力所换取的。因此, 要求医院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收取合适的治疗费用和国家下拨款项的合理化利用, 成为人民群众要求的合法权利。但是在21世纪初,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医院的发展从公共性品质走向商业化、市场化, 当部分地区医院无法完全实现其利益时, 伴随来的就是过多不合理的治疗方案、巧立名目的治疗费用转移到人民身上。从开始零星不满的声音, 迅速发展为“看病难, 看病贵”的社会性问题, 人民要求解决该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他们眼中合理化的治疗方案、透明化的治疗项目费用和明明白白的资金流动走向, 得不到满足。人民开始质疑政府的调控能力。因此我国政府出台相关深化医改政策意见, 加大了政府调控的力度, 要求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重点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 看病贵”的问题, 满足群众了解医院财务资金的相关流向。正是人民群众保护自身利益这一行为, 成为了医院财务管理透明化的根本原因。

2 医院财务管理透明化的实现路径

2.1 根据已出台相关医改方案, 制定与医院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

严格贯彻国家相关法律制度, 遵循医改总方针, 根据新医改方案及意见,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该管理制度由政府, 医院, 社会三方专业人士共同制定, 同时亦可征集人民群众合法合理化意见。该管理制度制定方向应该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财产物资管理、货币资金管理等等, 以及财务分析和监督管理。

2.2 成立医院财务管理领导小组

由于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必须首先成立医院财务管理领导小组。该管理领导小组必须由政府、医院和社会三方人士共同组成, 不能由单方面人员组成。建议该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市长和卫生局局长亲自担任。由主管副市长担任组长, 而卫生局局长担任副组长。其他成员从政府、医院和社会三方人士挑选, 比例应按3∶3∶4比例分配进行医院财务管理督查。

2.3 必须引入群众监督或媒体监督制度

医院财务管理关系到医院服务质量, 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除了政府监督, 医院自身监督, 医院该引入第三方监督。群众力量广大, 媒体舆论广泛, 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制定相关制度, 赋予监督团体一定权力, 定时或不定时督查医院财务账目, 监管医院货币资金动向。及时将监督结果上交政府部门和向人民群众公布, 以起到监督管理效果, 促进医院财务合理分配资金, 整合医院资源, 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2.4 医院财务管理透明化要制定医院收支两条线的细则

医院财务管理领导小组设有各医院专有账号, 各医院的收入进入各自专有账户, 并附有明细, 医疗体制改革财务组详细审核收费是否合理, 医疗保险公司更应该严格审核;医院在支出费用时, 也要先报费用明细, 医疗体制改革财务组要严格审核所支出费用的情况, 发现违法、违规及不合理的支出, 要坚决查处, 杜绝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医疗收费挂钩现象。通过对医院资金的监管, 就能清晰地知道医院资金的所有流动情况, 对医疗改革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政府调控力度不断增大, 人民群众要求解决“看病贵, 看病难”的呼声逐渐高涨, 医院财务透明化将会成为未来医院财务改革的主要方向。医院财务透明化更有利于整合医院资源, 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确保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本文主要分析医院财务透明化的必然性及其实现途径。

财务会计方向论文范文第5篇

统计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能熟 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和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市场研究、质量控制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研究、 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现在,中国的经济将和世界融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统计提供更多的统计方法,社会科学本身 不断地向细分化与定量化发展,也要求统计能提供更有效的调查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这样一来,社会对统计人才的要求就更多了,这种社会需求,促使统计学专 业的教育发展已迫在眉捷。而且,由于国际化的产生,中国的统计学专业也要和国际接轨,以便于更好地为宏观和微观主体服务。就以上而言,统计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将会有三种。

第一、本专业要改进和完善国民经济的换算体系,逐步与联合国SNA接轨。随着数学的发展,本专业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数学方法。本专 业的新分支或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边缘学科将形成,新分支如抽样理论,非参数统计,多变量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边缘学科如经济计量学,工程统计学,天文统 计学等等。今后尤其要借助电子计算机,促使本专业的教学逐步完善。

第二、本专业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官方统计与国际接轨教育,首先是统计标准体系的接轨,其次是统计调查方法的国际化,再次是调查表设计的国际化,统计指标计算方法的国际化,再次是统计信息发布的国际化,最后是严格遵循为调查者保密的原则。第

三、本专业要着力于改进有关统计指标体系的教学。包括清理现行统计指标体系,规范统计指标的名称、定义、口径及计算方法,使之尽量与国际通用标准一 致。计算一些派生指标,以反映我国经济,特别是服务业的现状。进一步加强“三资”统计,了解外资进入我国的情况,为宏观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中国经济发展的对外合作度明显增大,风险也随之增加,各个贸易、外资独资、合资伙伴出现得越多,风险就会越大,因而,统计学专业的教学,将加大力培养人才,尽快建立健全我国国民经济运作的安全预警监测系统,以保障国家的安全。

二、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是研究现象总体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这种现象包括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因而,就业范围很单一,或者到国家政府的各级统计局工作,或者到各高校的 统计系做教师。虽然统计专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很迅速,包括的内容也很繁杂,但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却不太理想,人才需求情况是“供大于求”, 统计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人口数量、土地数量、财富、国民生产总值、军事等方面的统计工

作。

如果是统计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工作方向是:政府统计调查系统,各类企业统计、会计、经济分析师岗位、企管岗位等,教育系统专业教师,研究单位研究员等。 如果已经有了一定工作经验(5年以上),根据个人情况,工作方向更宽,如:上述岗位的领导、专家等,因统计专业的易于融通其他专业的特点,在经济类部门、企业中可以做到任选岗位,关键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强,如:邱晓华能够达到正部级,各省市有一大批统计出身的处级以上干部,企业中更多是企业管理的骨干力量。大学期间争取机会去银行、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公司去实习一下,对于毕业找工作很有好处。

统计学Statistics专业毕业生,国内和国外主要从事的职业:

簿记员、会计和审计员出纳员证券、期货以及理财服务代理商文职人员 精算师福利管理员预算分析成本估算数据库管理器财务经理投资分析师数学家数值分析薪资管理经理统计师

三、统计相关证件的报考条件

统计有两种证 1统计从业资格证:是从事统计工作的上岗证 2统计师:分为初中高,是专业技术职称

统计从业资格证需要通过《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和《统计法基础知识》两门考试,考试成绩2年内有效,即在2年内通过这两门就可以申请统计从业资格证了。

1.报名参加统计专业初、中级资格考试,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

(2)热爱统计工作,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任务,遵守职业道德。

2.报名参加统计专业初级资格考试人员,还必须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根据人事部办公厅《关于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安排和考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厅发〔2004〕45号)文件精神,应届毕业生参加本统计专业初级资格考试的,在报名时,对尚未获得学历证书的应届毕业生,须持能够证明其在考试可毕业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证明,到报名点进行报名。

3.报名参加统计专业中级资格考试人员,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六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四年。

(2)获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从事专业工作满二年。

(3)获硕士学位,从事专业工作满一年;获博士学位。

(4)实行资格考试制度前,已担任统计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符合上述第1条基本条件中规定的要求,如本人自愿,也可参加统计专业中级资格考试。

4.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从事专业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报名人员取得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其截止日期为2005年底。

5.根据人事部《关于做好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统一举行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9号)文件精神,自2005起,凡符合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有关规定的香港、澳门居民,均可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名参加相应专业考试

参加高级统计师资格评审的人员,在担任统计师专业职务或者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统计师、会计师、审计师或者经济师资格(以下简称中级资格)后,应当具备本条件

一、

二、三项中的各项条件。

(一)、主持或者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统计业务工作项目

1.设计1项国家级、省部级或者2项地市级综合性、常规性的统计调查方案。

2.组织实施1项国家级、2项省部级或者3项地市级较大规模的统计调查项目;或者在县级机构、企事业单位,组织实施5项国家、上级下达或者自行设计的统计调查项目。

3.组织编辑3本(年)全国、全行业(部门)、省级统计资料,或者4本(年)地市级统计资料;或者5本(年)县级、企事业单位统计资料。

4.完成1项国家级、省部级或者2项地市级科研课题研究项目。

(二)、主持或者作为主要参加者,取得统计工作业绩成果

1.在本单位、本专业工作期间,2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三等以上奖项,或者3次获得地市级二等以上奖项,或者4次获得行业主管部门的专项奖励。

2.设计的1项统计调查方案被国家级或者省部级主管部门采纳;或者设计的2项统计调查方案被地市级主管部门采纳。

3.编辑的统计资料2次获得省部级二等以上奖项;或者3次获得省部级三等以上奖项。

4.完成的科研课题研究成果或者撰写的统计分析报告,1 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二等以上奖项,或者2次获得国家级或者省部级三等以上奖项;或者研究成果、政策建议3次被主管部门采纳,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经两位以上高级统计师鉴定,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及应用价值的统计或者相近专业研究成果

1.在正式出版社出版了有统一书号(ISBN)的统计或者相近专业著作(译著),本人独立撰写不少于5万字;或者参加编写已投入使用的统计或者相关专业书籍,本人独立撰写不少于8万字(对未注明作者撰写章节的书籍、著作,不能作为研究成果)。

2.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核心类报纸、期刊上,或者在有国际统一刊号(ISSN)的国外报纸、期刊上发表独立完成的统计或者相关专业论文、统计分析报告不少于2篇(每篇不少于2000字,下同)。

3.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非核心类报纸、期刊上发表独立完成的统计或者相近专业论文、统计分析报告不少于3篇。

4.在省部级内部刊物上发表的独立完成的统计分析报告、课题研究报告不少于5篇;或者在地市级综合刊物上发表独立完成的统计分析报告、课题研究不少于7篇。

注:本条件中有关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奖项的要求,是指颁布奖项或者作出奖

励决定单位的级别。

四、统计局

(一)统计局的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的主要职责是:

1.承担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及时的责任。制定统计政策、规划、全国基本统计制度和国家统计标准,起草统计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指导全国统计工作。

2.建立健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拟订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组织实施全国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全国投入产出调查,核算全国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生产总值,汇编提供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监督管理各地区国民经济核算工作。

3.会同有关部门拟订重大国情国力普查计划、方案,组织实施全国人口、经济、农业等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国情国力方面的统计数据。

4.组织实施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社会福利业等统计调查,收集、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综合整理和提供地质勘查、旅游、交通运输、邮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全国性基本统计数据。

5.组织实施能源、投资、消费、价格、收入、科技、人口、劳动力、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环境基本状况等统计调查,收集、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综合整理和提供资源、房屋、对外贸易、对外经济等全国性基本统计数据。

6.组织各地区、各部门的经济、社会、科技和资源环境统计调查,统一核定、管理、公布全国性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发布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信息,组织建立服务业统计信息共享制度和发布制度。

7.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资源环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向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

8.审批部门统计标准,依法审批或者备案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指导专业统计基础工作、统计基层业务基础建设,组织建立服务业统计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审核、监控和评估制度,开展对重要统计数据的审核、监控和评估,依法监督管理涉外调查活动。

9.协助地方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局长和副局长,指导全国统计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管理全国统计专业资格考试、职务评聘和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监督管理地方政府统计部门由中央财政提供的统计经费和专项基本建设投资。

10.建立并管理国家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和统计数据库系统,组织制定各地区、各部门统计数据库和网络的基本标准和运行规则,指导地方统计信息化系统建设。

11.收集、整理国际统计数据,组织实施统计工作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组织实施国际间统计资料交换和统计交流合作项目。

12.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怎样进统计局

财务会计方向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政府审计;审计体制;审计模式;改革

一、我国政府审计体制的现状及缺陷

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政府审计形式可以分为司法型、立法型、独立型和行政性4种模式,我国属于行政型政府审计体制。我国政府审计的主要内容是财政收支及财务收支审计。财政收支审计是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于国务院及各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管。虽然效益审计是财政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现有的政府审计中,绩效审计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财务收支审计是针对国有金融机构及国家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审计督查。

政府型审计模式的优势体现在,由于审计机构隶属于政府行政部门,而政府拥有较为广泛的权利,审计机关在各项工作执行时也就拥有了充分的支持,易于工作的开展。同样,因为审计署被国务院领导,而地方审计单位又被上级审计机关和国务院双重领导,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受到影响,带有政府的影子。审计机关要对政府财政工作进行审计核查,而本身又受其领导,显然在一些工作的执行和开展上受到明显的制约。当发现政府行为有悖于国家法律规定时,审计机构的审计工作触及到地方政府利益时,政府型审计模式给审计机构工作的开展就带来了严重的障碍,审计单位很难站在中立的角度对政府行为给予客观、公正的评判,更难对其形成权力上的制约。这就大大削弱了审计的独立性,影响了审计机构职能的充分发挥,使审计督查的实施失去效力。

同时,应增强审计透明度,提高政府审计的效率,这也是我国现有审计模式做得不够深入的地方。例如,在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状况、政府投资项目等财政支出的审计上,应加大力度,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还应对效果性和效率性进行审计评价。

二、政府审计评价模型

政府审计的质量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的技术性和审计的行政性。在这三者发生变化时,审计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如此,建立以下函数模型来体现这三方因素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Q(GA)=f(ID,T,P)。其中,Q(GA)表示政府审计的质量、ID表示审计中的独立性、T表示审计中的技术性、P表示审计中的行政性。显然,这3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均为正向相关的关系。

(一)对变量ID的分析

通常,审计的独立性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审计的费用。审计的费用越高,审计机构获利的可能性就越大,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越会受到客户的影响。二是审计人员在专业领域的声誉。不难理解,审计师的业务能力越强,行业内声誉越好,其专业判断力与执行力受外界的影响也会越小。三是组织的层级关系。企业的分权管理制度越清晰,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越强。针对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构造出它们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模型:ID=i(e,p,a)。其中,e表示审计费用、r表示审计师的业内声誉、a表示组织层级间分权管理的清晰程度。e对ID是负相关,p与a对ID正相关。

在政府审计中,由于审计的执行单位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是雇佣的经济关系,而是审查与被审查的关系,因此这里e=0,不做讨论。这样,就会出现ID= i(p,a)。审计师的良好声誉不仅是使其能更大程度上实现独立性的动力,同样,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也会提升审计师的业内影响力,对其自身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促使审计人员把握独立性,恪尽职守的内在动力。在政府审计上,政府相关利益部门对于审计机构的控制力越弱,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就越强。

(二)对变量T的分析

技术因素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这里是指他们的专业胜任能力,也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为全面的会计、财务、审计等专业基础知识,且深入理解和贯彻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投入的资源,包括审计人(下转49页)(上接19页)员的人数、工时等人力资源,以及财政拨款等经济资源。由此,存在函数关系:T=t(h,r)。其中,h表示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r表示投入的资源。h和r均与T正相关。

(三)对变量P的分析

行政因素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在审计工作中对发现问题的妥善处理;二是对政府内部控制等相关审计工作的建议和监督。可以用函数关系表示为P=p(m,s)。其中,m表示对发现问题的处理、s表示对政府审计的建议和监督。m和s与P均为正相关。

综上所述,政府审计的质量评价可用模型Q(GA)=f(p,a,h,r,m,s)表示,各自变量均与Q正相关。

三、对政府审计体制改革的建议

第一,健全和落实相关法律制度。依法治国是硬道理。各项政策的出台和执行必须有强而有力的法律约制予以保障才能落到实处。在政府审计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的程序和内容都应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的说明和规定,建立规范、科学、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以避免工作执行中受领导个人意愿的操控。通过立法,保障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二,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在政府审计中,很多西方国家都重视并逐步完善了绩效审计,而这一领域在我国还没有充分的实行。一方面,应当借鉴和引进他国先进的绩效审计办法,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我国政府审计的具体情况,理性的、科学的选择,不能生搬硬套。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大环境下,我国的审计工作也应按照5E的目标推进,即效率性、效果性、经济性、公平性、环保性。同时,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也应推进政府审计的信息化进程,搭建网络平台,加快信息融通,提升审计时效。

第三,政务透明化,审计开放化。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化建设的步伐,应大力提倡政务公开,政府的业绩、政府的审计报告应向广大群众公开,便于社会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监督,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对一些官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等不法行为的制约。目前我国的政府审计还局限于查账和询问这样的传统程序,而审计的开放化要求审计机构通过调动监察、信访、税务、财政等部门,开展广泛而有力的调查,树立政府审计的严肃形象,提升审计工作的威慑力。对于发现的重大问题必须从重处分,形成对全社会的警示作用,带动我国的审计事业不断规范,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吴之铭)

参考文献:

[1] 刘力云.当前国家审计体制研究中的四个问题[J].审计研究,2002,(05).

[2] 郎少萍.试探我国国家审计领导体制的改革[J].上海会计,2000,(11).

[3] 杨百揆.现代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研究[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7.

上一篇:公共设施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汽车企业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