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出台“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

2022-09-14

5月19日, 中国政府网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 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 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

《中国制造2025》提出, 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 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2020年, 基本实现工业化, 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 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两化 (工业化和信息化) 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 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 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 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 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 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 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 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等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

《中国制造2025》提出, 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 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 (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 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制定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

到2020年, 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 (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 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 (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

在智能制造工程方面, 《中国制造2025》要求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 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支持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 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依托优势企业, 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 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 分类实施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

到2020年, 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 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 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 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 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 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 不良品率降低50%。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到2020年, 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 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 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 (元器件) 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到2025年, 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 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 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 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绿色制造工程方面, 《中国制造2025》要求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重点区域、流域、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 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专项。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 开展绿色评价。

到2020年, 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百家绿色示范园区, 部分重化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出现拐点, 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20%。到2025年, 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谈谈怎样才能配称“人类灵魂工程师”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节中堆石混凝土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