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革新范文

2024-05-08

优化革新范文(精选5篇)

优化革新 第1篇

1 科学规划设计方案, 优化采场布局

1.1 煤层露头与大巷共用保安煤柱

按照设计规范, 煤层露头和大巷均需留设保安煤柱, 这是实现安全开采的重要保证, 必须留设。曹煤公司3层煤范围狭长, 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必须沿走向布置, 留设的保护煤柱占压大量储量, 势必降低煤炭回采率。将运输大巷、回风大巷布置在露头保护煤柱内, 这样就省去了30米大巷保护煤柱的留设。仅此一项, 就能够多采出资源65万吨。

1.2 优化采场布局, 减少三角煤

受断层等地质条件的限制, 布置工作面时, 会留下一定量的三角煤, 这部分煤将永远留在地下, 不但降低了回采率, 而且留下自然发火隐患。公司优选设计方案, 灵活选用采煤方法, 将三角煤面积减少到最低限度, 大大提高了煤炭回采率。曹煤公司一直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布置工作面, I号采区的311工作面最初设计也采用倾斜布置, 但I号采区有一条与煤层倾向斜交的大断层, 倾斜布置会留下7500m2的三角煤, 占压储量6万吨。公司对最初的设计进行了调整, 改为走向长壁布置, 减少了储量损失5.5万吨。

1.3 搬迁村庄, 解放“三下”压煤

庄压煤量大是制约回采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曹煤公司村下压煤400万吨。公司主采的3下煤属厚煤层, 如果采用通行的条带开采法, 虽然村庄不需搬迁, 但回采率很低, 浪费大量资源。以西岗镇曹庄村为例, 该村位于矿区东北部, 占压我公司2号采区380万吨储量。

如果采用条带开采法, 为保证村庄不被破坏, 只能采一个分层, 按照50%的回采率计算, 只能采出47.5万吨, 损失率高达87.5%。为提高煤炭回收率, 2002年公司投资2200万元, 将该村搬迁, 解放煤炭储量380万吨。按照目前的煤炭销售价格计算, 将给公司带来近百亿元的利润。

2 革创新采煤工艺

2.1 推行无煤柱开采, 减少煤柱留设

按照传统的采煤方法, 上下相邻的采煤工作面之间, 留设20~30米隔离煤柱, 以减轻工作面压力, 同时起到隔离采空区的作用。

这种采煤方法虽然保证了安全, 但浪费了大量资源, 不适符合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公司技术人员根据煤层埋藏浅、瓦斯含量低的实际, 勇于创新, 积极探索, 大胆推行无煤柱开采法, 布置工作面时, 采用沿空送巷技术, 巷道紧贴采空区布置, 工作面之间不留煤柱。事实证明, 在煤层埋藏浅, 矿山压力不大, 瓦斯含量低的矿井中采用无煤柱开采法是可行的。近几年, 曹煤公司一直采用无煤柱开采法, 至今已比常规采煤法多采出32万吨煤炭。

2.2 分层巷道重叠布置, 提高煤炭回收率

为保证开采安全, 厚煤层分层开采时, 下分层的巷道一般采用内错布置, 这样, 相邻的两个采煤工作面之间就会留下一个金字塔型的煤柱, 永远无法开采。公司技术人员按照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深入研究, 不断探索, 经过多次试验, 总结出加强采空区侧支护的经验, 下分层巷道布置在上分层巷道的正下方, 即实现了安全开采, 又提高了煤炭回收率。

2.3 优选采煤方法, 适时采用放顶煤开采

放顶煤开采投入少, 见效快, 开采成本低, 效益可观。但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就是回采率偏低。一次采全高放顶煤, 煤层越厚, 回采率越低。

曹煤公司根据煤层赋存情况, 灵活运用放顶煤技术, 首先采用分层开采, 当如果不用放顶煤开采, 只能采一个采高, 其余的煤便丢掉了。公司在煤厚不足两个采高时采用放顶煤开采技术, 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煤炭回收率。至今公司用底分层放顶煤开采方法已比常规分层开采法多采出煤炭42万吨。

2.4 调整切眼方向, 减少煤炭损失

为了采煤方便, 一般情况下, 工作面切眼与顺槽垂直布置。通常, 工作面的边界与顺槽是不垂直的, 这势必在工作面切眼与边界之间留下一块三角煤不能开采。为减少煤炭损失, 曹煤公司采用切眼与工作面边界平行布置的方法, 把三角煤也采出来, 将煤炭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3 采取有力措施, 狠抓现场管理

3.1 放置挡煤板

工作面放炮后, 一部分煤炭被抛到采空区, 无法回收。公司采取在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外侧放置挡煤板的措施, 挡住抛向采空区的煤炭, 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提高了煤炭回收率, 同时也减少了员工的劳动量。

3.2 放震动炮

开采3下煤层时, 底分层采用放顶煤开采, 煤的硬度较大时, 容易出现悬顶, 放顶后顶煤不易垮落, 无法回收, 降低了回采率, 在工作面的两个端头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公司针对这种情况, 采用放震动炮的方法, 在工作面放顶线位置预先打眼放炮, 松动煤体, 使顶煤在放顶后随时跨落, 从放煤口放出, 最大限度的提高煤炭回收率。

结束语

优化革新 第2篇

文化和教育环境越南经济的实质已经从基础上改变,并且带动了社会关系结构的改变。经济增长成就的后面是道德、生活方式、环境污染、传统价值下降等挑战问题。文化环境被严重地损害,这也跟教育问题有关。审美教育是人格形成的一重要部分,但越南却没有一个国家级别的艺术教育计划。越南教育部从小学到初中的教育计划中的艺术知识教育非常贫缺和落后,不给予高中生艺术教育,绝大部分艺术学院缺乏一个给予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公共艺术的计划。公共艺术的空间非常缺少,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不参加发展公共艺术。几乎很少人关注怎么把艺术作品介绍给社会而却更多地关注经商艺术环境。因此很多在越南诞生的艺术作品却在国外存在,作者-作品-公众-专业界的关系是单向关系,不存在平等的对话空间,不存在上面所说的各个因素之的间发展想法和创新行为的互动。将近30年间,美术发展环境在跟随着经商艺术市场的自发性而没有得到基础设施建设的取向如教育、鼓励和支持、组织与管理等。艺术管理家仍采用计划经济时期的领导风格,并且在乎的是机制的利益而不是专业的发展。越南美术有时候几乎有进步并跟上时代。但是现在却仍然卡在一些老问题以及失去了发展方向。经过了30年,越南美术已经暴露出一切的弱点。2

每个艺术家的责任首先是对自己能力的误解加上过度兴奋地鼓励社会审美宽松的发展。把经验和基本思维误解为知识、艺术家的思想。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艺术家的技能和自己摸索是不足够的,他们很难接触快在速改变的越南社会。在这段时间长大的艺术家都有战争、贫寒相随的童年,他们接受战争和后战争的教育。当时,外语教育没有得到值得的关注变成他们接触国际文化、知识的阻碍。几乎没有人得到真正的翰林艺术教育,这就是越南艺术家的不小空白地方。改革开放使社会迅速分化,艺术家也不排在外。我们可以看出来,除了自己蒙着自己,艺术家还被生活压力支配。连续的展览会迫使艺术家拼命劳动,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3

审美观念3.1

思维观念在我们过久封闭的社会背景之下,越南画家没有完整和科学地接受艺术信息,从此没有哲学、美学的基础导致对“美”的认知不完整。美术作品里的固有“唯美”观念阻拦了形成创新的思维。唯美在艺术发展进程中已经不是唯一和太重要的因素。此事我们从复兴到现代艺术都可以看到。十九世纪末,自从印象派、立体派、抽象派到概念派在西方出现,艺术发展进程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这些艺术派已经改变了全世界的审美观念,但是在越南印象派之后的艺术观念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文凭的观念导致艺术家对自己学习、研究缺乏了尊重。3.2

雕塑技术观念艺术空间的理解过于粗糙和僵硬:博物馆、展览会是作品展示的默认地方,其他空间被视为不存在。实际上很多公共空间、环境可以让艺术发挥其功能(广场、机场、车站等)不更新实线方法:只单纯是一些主流方法如画、印、凿、雕等。此外,媒体、互联网、计算机、播放机、摄像机没有被视为美术的实线工具。材料的概念没有得到完整和科学的理解:只承认物质材料(在绘画中的油漆、真漆、丝等。在雕刻中的铜、木、石等)而不重视非物质材料(文化、历史、政治等)和当代生活的直接材料(任何材料)。4

问题介入方式4.1

主题接入方式从给战争时期的社会宣传的工、农、兵等主题,画家现在改为画风景、静物、少女等。那单纯是回到过去的,因为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以风景、静物、少女为美术对象。然而,1986年到现在的社会生活实际是信息的迅速而不断变化、人们要面对并必须做出选择的生活新问题等等。这些应该是创造艺术的丰富现实材料、是创新想法的忠实启发,但实际上现实的生活很少被选择为许多人艺术道路的目的。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到在无数的美术大学生以及无名画家的作品里面都仿佛有浪漫、具有诗意的农村、山村风景。另一些被看为更进步一点的画家在宗教外衣下的去寻找“抽象、超实艺术”。越是神秘、模糊越好因为那也意味着越有装饰性,现实的价值几乎没有。没有一位画家敢面对社会实际以及社会在需要的问题。艺术在这段时间的唯一现实或许是回避现实。4.2

语言介入方式在绘画语言方面,继承印度支那时代画家(1925~1945由法国人培养)是逻辑和必要的,但仍然不够。社会生活迅速變化,互联网的出现要求艺术家去学习、更新绘画语言。艺术不仅真实地反映本地社会的心里空间而且还要从区域以及全球文化背景中确定独立的位置,再者,艺术有时候还要求使用自己的语言信号来预报将来的能力。1986年后的改革时期,越南社会和经济有巨大的变化,导致文化环境、社会关系的改变。这要求艺术去摸索、采用新的语言来满足历史和将来。5

结论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越南经济、社会有没有发展、变化,文化艺术仍然是社会预报的日记。那么我们要做出什么才能拥有一个新鲜、创新、人文而宽阔的艺术,给欣赏艺术者带来幸福并对得起前人(李、陈、黎朝时代的美术)。现在只有建立一个拥有科学基础设施、同步和专业的艺术环境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健康、开放和先进的艺术。任凭每个人的努力和互联网的帮助之下,接触全球的文化艺术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越南现代社会现状是艺术的非常丰富材料,其余的事情就看每位艺术家的信心、勇敢心、努力学习和更新态度以及敢于面对自己、面对现在的社会问题。从越南社会阶段1986~2015的实际情况,本人有如下的建议:第一,苏玉云(To Ngoc Van)先生创作肖像,照片中的,美丽而充满着,但身后却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历史悲剧,面对这样一个极具矛盾的人物形象,画家陷入了深思和探索,他深刻理解那一代人的命运,画家要把真挚的情感和良知转换成画面的视觉呐喊, 洁白的衣裙在深色的背景映衬下暗喻了捍卫生命价值的纯洁之美。第二,绘画为一种认知和反驳社会问题的工具和接触现在社会背景的直观方式,正如阮雄山(Nguyen Hung Son)画家(1966)的“劳动市场”作品。第三,阮明光(Nguyen Minh Quang)即本人的 “星星的死亡”作品表示从死亡里意识到生活的有限性、生活的无常是正常。这些帮助我们意识到自己在每个社会关系的价值。最后我自己问自己如果缺少每个画家的贡献,我们能否有一个真正革新的艺术的阶段?很显然,如果我们不开始于乐观的精神,那么什么都不会发生。注释:①Nguyen Thu Giang 提供。②作者图原。参考文献:[1]

越南当代绘画[M].越南河内:美术出版社,1980.[2] Painters in Hanoi:an Ethnography of Vietnamese Art[M]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4.[3] Vietnamese Aesthetics From 1925 Onwards[D] . University of Sydney/Sydney College of the Arts,2006.[4]

From Nostalgia towards Exploration:Essays on Contemporary Art in Vietnam[M] . Kim Dong publishers,2005.[5]

[DB/OL]www.witnesscollection.com.[6]

优化革新 第3篇

学校文化革新, 是人的思想及观念的革新。文化的外显为可视的物质文化, 但那些底蕴精髓却是集中于人的一言一行。学校文化的革新中, “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教师要想发挥主体作用, 首先就要对学校文化有认同感, 形成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深入了解学校的历史积淀和顶层发展蓝图, 并形成实现目标的责任感。其次, 要积极参加学校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翁使命, 敢于并勇于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 时刻关注学校文化发展的动态。再有, 就是要形成知行合一的任务驱动, 严于律己, 勤于自省。

请您谈谈学生怎样在班集体文化建设中获得成长、发展。

在班集体文化建设中, 应通过环境文化的建设给学生归属感、温馨感, 使之乐于生活在班集体大家庭中, 形成对班集体的“爱”。在制度文化的建设中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班级制度的制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 在让全体学生广泛讨论中博取众家之长, 少数服从多数, 形成班级制度。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班集体团结的纽带, 学生踊跃参与班级各种活动, 各显其能, 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特长发挥, 更有利于形成团队精神和集体的凝聚力。在活动中学生分工合作共进, 互帮互助同行, 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各种能力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在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培训中, 您获得了哪些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和提升?

三年的培训对我的指导和提升是多方面的, 充分体验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研修等多种学习方式。整个培训过程就宛如一场头脑风暴, 不同教育教学思想的碰撞, 不同教育教学理念的交融, 而正是在这种碰撞与交融中促进了我们的提升。就拿人本主义思想来说, 罗杰斯认为, 要发挥促进者的作用, 教师应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师生之间应该相互真诚、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 这无论是对于德育还是智育都是至关重要的。尊重学生, 在理解中实现师生心灵的有效沟通, 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 通过教师的引领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而我觉得, 这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是在学习思辨中, 理通了不同的教育教学思想, 拓宽了教育教学思路, 为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请您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些建议。

青年时期是一名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想获得成功, 求得发展, 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是要做一名脚踏实地的教师。青年教师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如, 用心备好每一节课, 认真阅判每一本作业, 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只要全身心地投入每一项工作中, 将这些小事做好, 做到位, 把小事琢磨透, 处理好, 久而久之, 你获得的将是教育艺术和教育机智。第二是要做一名远离安逸的教师。在工作中要勇挑重担, 扎实地迈好每一步, 用实践累积教育教学经验。第三是要做一名勤于学习的教师。既要养成认真读书、勤于思考的习惯, 更要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要多听课, 多参与教研活动, 增强听课的针对性, 善于与教师交流。第四是要做一名善于反思的教师。我们不能只将反思停留在口头上, 而应进行深入的反思, 既要记录工作中的困惑与失误, 更要寻求解决困惑、改正失误的方法。第五是要做一名永不放弃的教师。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就会有所收获。那些在挫折及失败中获得的经历, 对我们的成长更有意义。

请介绍您的德育管理理念。

地方“两会”,革新基石 第4篇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民众不太关心媒体“两会”报道。但今年,几乎每天都有“两会”话题成为热点新闻。例如,仅1月19日这天,新浪新闻热门排行榜里,“海南省人大接受江泽林辞去副省长职务请求”列在第四,“区人大代表建议外地人在京未满两年购房应缴税”列在第七;而在搜狐排行里,“四川六位高官辞职”排在第六。这都是地方“两会”上爆出的新闻。民众要看他们选出的人,说什么话,做什么决定。特别是近来全国各地的人事变动,成为了牵涉民众利益的新闻。中央开出了使者百姓受惠的政策,但是,地方上由什么人去执行?《瞭望》去年有文章说,一些地方政商勾结,掏空中央政府有关政策。一些举动已经损害了中央权威。无疑,这种局面需要在“十一五”期间得到扭转,特别随着一批新官员的亮相,人们想看到结果。在此境况下,从交通部部长位置上调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张春贤在当地“两会”上称:“现在压力很大。”有媒体预计,今年将看到一种现象更加普遍起来:治庸。干部不仅要不犯错误,不做贪官,还要不做庸官,这是更难的事情。报章报道,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务员,往往是该国最优秀的精英。所以,未来竞争,恐怕首先是官员间的竞争,却是不同于“内耗”的旧义。“十一五”的第一大压力,是再做“平安官”,是不可以的了。

每年“两会”,都有媒体批评个别地区形式化、花架子的。今年的媒体说,“掌声少了,议论多了”,“省长做报告两小时缩短为80分钟”,“省委书记演讲只用14分钟”。但掌声少了、时间短了,这本身也是形式之变,同时,还有方方面面的形式,亦值得更加重视。比如到一些发达国家,首先看到是有序的城市外观,但中国有的地方,至少从形式上讲,还有待改进,比如,北京火车站的黑票黑车。因此北京市长王岐山在“两会”上说:“城市管理要能像‘超女’一样让市民激动就好了。”这话说得也颇有形有式。王岐山亦表示,北京的很多副市长、委办局主管领导都在“城市管理”广播里现场接过热线,介绍政府的工作。市民听这个电台节目可以解决信息对称问题。这也可以理解为形式的创新。类似的新鲜事还有一些,比如重庆“两会”期间,刘放等三名市人大代表不约而同地公布了自己的博客,把每天的工作都发布在博客上,与市民、学生一起探讨政治;辽宁省人大代表乔素娴特意设计了一段手机彩铃:“听百姓声音,护人民权利。您好!我叫乔素娴,是省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地履行代表的职务,我公开了自己的电话,您想反映什么事情,请讲。”但更让人回味的还是另一种对形式的理解。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在上海“两会”上说,他不认为什么都简短了就好,“没有一定的程序和形式,民主就无法体现。比如针对某项重要决策,上午给你一大叠资料,要求你下午就必须表态,这样的程序如何能保证决策的科学与民主?”在政治的程序和形式层面考虑问题,是一种有意义的思维变迁,在以前的“两会”上,此种声音不多。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沿海发达省份上海和江苏今年共同新增的发展指标,上海还专门增设了“高技能人才占技术性岗位从业人员比重”指标。但仅从媒体报道上看,代表委员谈论科学的偏少。有时候,政协谈得多一些,人大谈得少一些;科技界别谈得多一些,其他界别谈得少一些。这也可以理解。人民代表来自人民,但中国民众的基本科学素养还不高,不仅地方“两会”,就是全国“两会”,这也是一个有待提升的方面。上世纪末,曾有一位新华社记者堵在人民大会堂门口,追问代表对克隆问题的看法,但许多人都“谦虚”地推说自己不懂。我们越来越处在一个科技即生活、科技即政治的时代,人民代表应该有对科学的深刻感知力。媒体报道,不少代表带着便携式电脑来开“两会”,但是,有多少人对网络的看法还停留在表面?是否还在用传统交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迥然有异的创新媒介?这都关系到一些影响千万人的重大法规的制定。提高代表委员的“科学议政”能力,是当前的一件大事。

财税改革新“跳板” 第5篇

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青海省经济运行的特征和面临的困难,正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客观反映,既有青海发展阶段性的鲜明特点,又是“三期叠加”的具体体现。青海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党明德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财政将更加深刻地介入各方面体制机制的构建。”

主動适应新常态

这一年是青海发展历程中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也是党明德从税务局长到财政厅长的第一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成为贯穿全年的突出矛盾。面对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党明德表示,财税改革是助推青海财政发展的“跳板”,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增强财政发展的内在活力。他要求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强信心,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充分估计困难和挑战,科学分析新常态下财政领域的趋势性变化,把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做好财政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切实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好财政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作用。

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新常态下财政支撑改革发展的地位更加突出。党明德表示,必须从省情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做强财政实力,为改革发展提供保障。要实事求是地看待收入增速变化。虽然新预算法将财政收入增长由硬性任务转为预期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收入增速的趋势听之任之、无所作为,财政部门更应积极主动,加强收入预测和预算执行分析,推动征管部门建立与相关经济指标变化情况相衔接的考核体系,确保收入预期目标实现。强化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通过支持发展、培植财源,促进财政增收。强化财政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力,撬动信贷和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发展的良性机制,有效缓解财政支出压力。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反对花钱大手大脚和铺张浪费,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落实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整合专项、压缩一般性公共支出等措施,激活、整合、腾出更多的资金保障发展。

让资金活起来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举措。青海是全国财政较为困难的省份之一,考虑到全省多数地区财政较为困难,财力缺口较大的实际,党明德表示,必须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让资金活起来,并按照建立统筹整合财政存量资金长效机制的要求,出台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意见和具体措施。全省共盘活存量资金358.6亿元,当年财政专项结转资金控制在50亿元以内。

量化分解目标任务。结合存量资金构成、性质和结存期限,区别财政和预算部门不同情况,分类予以处理。各级财政部门负责清理盘活本级财政和所属预算部门的财政存量资金,上级财政部门原则上不收回或统筹下级财政存量资金。2014年各市(州)财政部门统筹整合上年底财政存量资金(含财政及预算部门),原则上不得低于其总量的40%。以后年度,各地财政支出执行率不得低于98%。全省各级预算部门实际支出执行率不得低于90%。

分类实施统筹整合。财政部门存量资金中,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结转期限超过一年的公共财政预算结转项目,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未作规定且连续结转两年及以上,以及没有具体项目或无法支出的财政专户支出,全部进行整合;政府性基金结转项目连续两年以上预算执行率达不到80%的,可将其累计结余资金调整到其他同类项目,或统筹调入公共财政预算进行全部整合。预算部门存量资金中,项目净结余,以及2012年度及以前年度形成的项目结转资金,全部收回同级财政进行整合;2013年下达形成的项目结转资金,同级财政视情收回进行统筹安排。收回后确需安排的支出,按相关程序重新报批。强化财政专户结余资金管理,实现财政资金的统一调度、统筹使用。加强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严格落实专户审批制度,严禁利用财政拨款资金对外借款,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清理规范往来款项,该核销的要按程序尽快核销,该收回的及时收回。

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省财政将强化源头管控,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一是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将预算尽量细化到“项”级科目和具体项目,提高预算年初到位率。二是积极试编财政中期规划,对跨年度重大项目分年度纳入预算。三是强化部门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完善预算编制与结余结转资金挂钩机制,实现绩效目标管理与预算编制的有机结合。四是加快财政预算执行进度,及时会同相关部门做好资金分配方案的细化和指标下达工作,跟踪后续执行进展,督促加快项目审核和资金支付,减少资金滞留。五是按照“动态管理、分类整合,集中财力、保障重点”的原则,加强和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稳步推进预算部门内部专项、中央专项、跨部门专项、跨地区及重点专项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工作,充分发挥资金的聚合效应。

绩效考评激励约束。为推进各地财政部门扎实开展盘活存量资金,确保统筹盘活资金重点用于推进城镇化、生态保护、产业扶持、金融发展和改善民生等领域,以及统筹整合后仍需要安排的项目支出,省财政将各地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纳入省对下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考评范围,把考评结果作为分配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的重要依据。对未完成省上确定目标任务的地区,从省对下补助中如数扣回。省级预算部门未完成目标任务的,抵顶下年度项目支出安排。对统筹整合力度大、成效明显的,在安排项目时优先给予倾斜支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优化革新】相关文章:

革新05-16

哲学革新05-26

秸秆革新技术05-05

革新与应用05-19

五小革新范文05-20

新闻专业教育革新05-21

高校课程革新之思考09-12

经济现状革新趋向论文04-28

金融革新研究论文05-05

传统与革新音乐论文05-09

上一篇:英语中的系动词下一篇:物联网技术发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