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差异范文

2024-05-08

家庭差异范文(精选12篇)

家庭差异 第1篇

关键词:家庭文化,家庭观念,家庭关系

一、引言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家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整个社会的联系非常密切, 并深深的影响着社会中的每一代人。培根曾说“独身的人可以成为最好的朋友, 最好的主人, 最好的仆人, 但很难成为最好的臣民。”因此家庭的重要性, 可见一斑;家庭是个人在社会立足不可缺少的纽带。家庭文化水平的高低, 反映了它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中国作为古老的文明之邦, 家庭文化悠久而复杂, 而美国作为一个现代的发达国家, 也有自己的家庭文化特色, 本文将带领大家感受中美家庭文化差异所在及可借鉴之处, 以期促进中美家庭文化相互补充, 相互渗透, 协调发展。

二、中美家庭文化分析与对比

1、在家庭观念上表现出来的中美文化差异

(1) 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

以血缘和婚姻为纽带的家庭是中国人最重视的生活单位, 血缘亲情, 伦理道德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中国人历来崇尚“合家团圆”“四世同堂”, 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父母子女始终是一家人, 就算是成家立业, 也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因此会出现几世同堂的局面。赡养父母, 侍奉父母是子女应尽的责任;而离开父母, 另立门户则会被视为不孝。中国的传统家庭模式历经上千年的演变最终形成了父母给与子女生命, 抚养子女成人, 子女赡养父母, 让老人颐养天年的双向的、代际间的相互扶持的模式, 这种模式历经千年而不衰, 显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 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家庭观念很强, 在中国家文化观念中, “家”的地位和意义超越着个体, 在人生中甚至具有“根”的意义。但由于中国长期处于父系氏族社会, 家族继承都按照男性来继承, 且中国一直是一个农业社会, 在小农经济时代, 男子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体力等都优于女性, 因而受到重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也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滋生, 并渗透到家庭文化中, 使中国传统家庭观念里产生“重男轻女”、“养儿防老”及“一夫多妻”等思想糟粕。当然, 随着社会发展, 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也有所改变, 开始逐渐借鉴和学习西方家庭文化的优秀成分, 以促进自我发展。

(2) 美国式的家庭观念

崇尚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美国人, 生活普遍不以家庭和亲情关系为中心, 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独立自主的观念, 成年后离巢而飞, 与父母分离, 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 对父母家的事情也不再理会, 更别说赡养父母几代同堂了。在美国老人晚年也没有儿孙陪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但在中国这种现象会被认为亲情关系淡漠, 家庭观念薄弱。也许这是美国家庭文化中的薄弱一环, 《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一文中在谈到西方社会老人赡养问题时曾指出, 西方社会“老年人处境愈下的一个主要因素”, 是“个体化核心家庭的扩大”。但不可否认的是, 更多的美国家庭成员彼此尊重, 彼此关注成员的情感, 爱好, 发展, 互相鼓励, 共同进步, 成功的将下一代培养成一个能立于社会、独立自主的人。中国人有不立业何以为家的传统观念, 经常把事业放在第一位, 但美国人为了家庭更多的是牺牲事业, 家庭基本是美国人的首选。记得《读者文摘》上面有一篇关于美国国务卿奈斯访问中东的文章。在接受采访的时候, 其中有一伊朗学生问:“你们美国不重视家庭, 你有何评论?”奈斯笑着说, “对于你的问题, 我不想直接回答, 如果你愿意, 我们欢迎你来美国实地看看。”可见他认为事实胜于雄辩, 且对美国家庭文化充满自信。

2、在家庭关系上表现出来的中美文化差异

(1) 中国家庭成员关系特征

有这样一则趣谈: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 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 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 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 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这说明中国人“百善孝为先”, 永远将父母放在第一位。

在中国人的逻辑思维中“长者恒为师”。在家庭中, 长者是权威的象征, 长辈一定可以教育年晚辈, 孩子只能守规矩, 服劝导, 不能有异见, 这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使孩子的天性受到压抑和伤害, 丧失了与长辈表达和沟通的能力。讽刺的是,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 许多家庭走向另一个极端, 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 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他们生活上过分优待孩子, 经济上过多偏重孩子, 这又造成家庭关系的另一种不平等。

(2) 美国家庭成员关系特征

在美国, 老人与孩子不会有明显的地位差别, 他们永远作为独立平等的个体而存在, 同时老人晚年也不会与子女同住, 让子女赡养, 而会搬到老人院独立生活。不同于中国对孩子一管到底极其负责的态度, 美国父母就如同朋友, 他们从小就尊重孩子隐私权, 赋予孩子发言权和参与权, 培养孩子的个人自主权, 让孩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己做决定, 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 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孩子在父母面前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所言有独到之处, 父母还会给以适当的奖励, 孩子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的想象或进行创造性活动。

三、差异原因分析

1、历史文化不同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 所受旧有的约束较多, 文化价值观较为内向和保守, 缺少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 且长久以来处于父系社会, 又受封建社会“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等儒家思想的影响, 家庭形成了严谨的结构, 长幼有序, 等级分明, 重“伦理”形成较为保守的家庭文化。

而美国是一个历史较短的移民国家, 受西方民主思想和文艺复兴的影响较大, 约束少, 拥有多元的文化和外向型的民族性格, 经济和社会较为发达, 思想活跃开放, 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因此, 美国家庭自由民主, 成员相互尊重, 独立平等。

2、价值取向不同

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受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 中国从古至今都以社会群体作为价值主体, 形成一种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在集体主义的影响下, 中国人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 无条件的将个人命运和利益托付给所属家庭, 必要时会牺牲个人利益。同时中国人还认为个人只是家庭的一份子, 是所属家庭关系的派生物, 个人价值因家庭而存在并借此体现, 正是这种价值观念深深的影响着中国家庭文化。

而在美国, 由于受西方哲学观的影响, 人们追求个人自由主义, 赞扬人的价值, 提倡个性自由发展, 这种价值取向渗透到了家庭里, 强调人作为有理智、权利和自由意识的独立个体的地位, 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 不依附于家庭, 正如“他能召请整个世界的人来庆祝自己的幸福, 但不能让其家庭和亲友分担他的不幸。”故他们的家庭文化是自由外放、和谐民主的。

3、从教育体系是上看

中美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教育以家庭利益为主要价值取向, 以“光宗耀祖”, “光耀门楣”为追求目标的观念也是形成中国特色家庭观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 中国家庭教育重“德”, 要求子女孝顺父母, 尊敬长辈, 勤俭节约与他人和谐相处等。而现如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家庭教育在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 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采取生活上包办代替、经济上放任纵容及学习上苛求严厉, 因而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容易导致家庭关系不和谐。正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中国教育制度从小把他们训练的十分驯服, 从小灌输要听大人话的思想, 不允许有独立见解, 更不允许像爱因斯坦式的离经叛道, 这种教育方式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 “但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

而美国家长努力树立平等和谐的家庭观, 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主张开放式教育。为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 对孩子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教养方法。所谓放手, 即从小给孩子提供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所谓不放任, 即宁苦而不娇和家富而不奢。可以说, 美国父母“给孩子开门的钥匙”, 而不是“替孩子开门”。而在这种教育方法下, 美国孩子形成这样的意识, 即父母的付出是法律义务, 孩子不必对父母感恩戴德, 父母给与孩子生命但不能拥有它, 也无权要求孩子孝顺。由于教育体系不同, 中美家庭文化一代代的发展着。

四、取长补短, 相互借鉴

俗话说, 人无完人,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中美家庭文化各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我们要比较更要审视中美家庭文化的比较, 这是一种博大宽宏的眼界, 不比较, 就看不到二者的差异, 不审视就难以迈开双脚走向未来。”一定程度, 上中国家庭模式是悠久的历史的演变和积淀, 能够长时间的流传和发展下来, 说明它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中国把家庭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基础, 把家庭陈元之间的义务和责任建立在亲情仁爱的基础之上, 这是中国也是中国家庭文化传统中积累的积极因素。在我国家庭文化中, 代际之间的供养关系是双向的, 即父母和子女之间相互负责, 相邻两代人之间循环供养;而在美国, 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的。但美国家庭成员之间相处模式较为自由, 平等, 独立性强, 家庭教育体系更为科学健全, 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中国家庭成员则对彼此依赖性强, 地位不平等, 家庭教育依然摆脱不了传统的束缚。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中美交流越来越频繁, 文化相互交流和渗透越来越明显, 尤其在家庭文化上, 中国家庭氛围越来越民主自由, 美国家庭越来越团结亲密。所以我们应该正视不同, 取长补短, 相互借鉴。

五、结论

综上不难看出, 由于两国历史文化, 价值取向和教育体系的不同, 所以家庭观念和家庭成员关系不同, 并由此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家庭文化。无疑,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 面对不同民族的不同的文化, 一方面, 我们应该在任何时候都毫不犹豫的坚持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成分以促进自己发展, 文化繁荣进步。就中美家庭文化差异而言, 本文试图为如何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和美满家庭提供线索, 也希望能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促进中美友好交流。

参考文献

[1]Francis Bacon.The Essay[H]Shanxi: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5.

[2]葛晨虹.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及其现代价值[J].政工研究动态, 2009 (Z1) .

[3][美]许朗光.宗教种姓俱乐部[M].华夏出版社, 1990.

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 第2篇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民族生活方式,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广义上文化是一个民族整体的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狭义上文化可以指精神生产及其成果的结晶,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中西方存在很多差异,如家庭,婚姻,语言,行为,处事方式等等各有不同。在此,我们主要研究一下中西家庭的文化差异,通过对两种不同家庭文化的比较,更好的认识社会。

由于文化这个范畴过于宏大,即使是缩小到家庭文化也是过于宽泛,在这里就主要讨论三种最主要的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首先谈夫妻关系,夫妻的关系首先从婚姻而起,中西方的婚姻观念的差异中西方婚姻观念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婚姻目的的差异。

所谓婚姻目的,即男女双方想经由建立婚姻关系的方式而达到某种预期的结果。中国人的婚姻目的。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为家庭而非爱情。《礼记昏义》说:“合两性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一是通过联姻合两大家族之优势,扩大亲属同盟,即“结缘”;二是为了男性家庭继承家庭的血统,传宗接代,即“继统”。Ill当然,在现今的中国社会中,这种传统的婚姻目的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男女青年往往选择“爱情至上”的婚姻。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极富传统的社会,要使爱情变为婚姻的主要目的,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1996年在上海、广东、甘肃、哈尔滨四省市的有关婚姻质量的调查,男女因爱情结合成婚姻的只占1/4左右。统计的结果表明:两性因“爱到极点,无法控制”而成连理的仅占2%,在婚前“甜蜜愉悦,彼此相爱”的为25%,56.5%的人在婚前“和睦相处,互有好感”,而“出于无奈,勉强结合” 和“互不熟识,元感情可言”的达到16%。12]2.西方人的婚姻目的。西方人的结婚目的:其一是坠人爱河的恋人希望恋情有个完满的结果;其二,寻找长久的异性生活伴侣,从而使自己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得到满足。西方社会一向注重个人独立性的培养,因此,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极强。在个人主义极为流行的西方社会中,结婚只是两个个体的结合。而结婚的基础是爱情和两性相悦。在他们看来: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低质量的婚姻。据美国著名的公众意见专家路易斯哈里斯的统计,“83%的美国男女认为,爱情乃是男人和女人结婚的第一位的,必不可少的动力。更有90%的美国人相信,维持美满婚姻的首要条件也是爱情。”131由此可见,追求真爱乃是绝大多数西方人最重要的婚姻目的。

因此,我们说西方人的结婚,是个人的权利;中国人的结婚,更像是对家庭的一种义务。由于婚姻目的的不同致使中西方文化在择偶的标准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国人的择偶标准。从中国传统的择偶标准来看,最要紧的是身家清白和门当户对。身家清白,往往是男方对女方要求的条件。父母替儿子选媳妇,首先调查清楚女方是否属于本分人家,因为他们认定只有这样人家出身的姑娘将来才可恪守妇遭,孝敬公婆,使家庭和睦。至于门当户对,则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家长替子女择偶特别讲究的条件。在中国古典的爱情小说中,穷秀才和富家小姐的相爱总会遭到最强烈的阻挠;而贫家女想嫁人豪门只能给人做侧室或偏房。现今中国青年男女的择偶标准,虽然不一定严格恪守身家清白和门当户对的原则,但是仍然受到这一原则的影响。现在的男青年找女朋友,多数钟情于那些“贤惠纯情” 的女子。细想一下,贤惠纯情的女子与以前本分人家的姑娘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而作为女方,则更多的考虑男方的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其次是学历和知识水平,再次才是外在的身材,相貌等因素。” 西方人的择偶标准。西方人的择偶标准和我们实在有很大的差异。“西方人的择偶标准,最主要是两个人的互相契合fcompatibility),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

因此,一位出身富贵之家的少女在寻觅如意郧君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选择与自己阶级背景相差悬殊的小伙子,其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被小伙子的幽默感吸引。西方童话中王子与灰姑娘的浪漫爱情故事在西方现实生活中也时有发生。英国的查尔斯王子之所以最终选择出身、相貌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卡米拉鲍而斯作为自己的爱人,正是因为两人有着契合盼陛格和共同的爱好。

婚姻中的夫妻关系,中式婚姻中的夫妻关系。传统的中国婚姻中,丈夫往往在婚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妻子则是处于从属地位。这种婚姻结构是由于传统的文化分工造成的,即“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分工。丈夫是一家之主,是全家的顶梁柱,承担着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责任;而妻子的任务是管理家务,侍奉公婆,相夫教子,“男子无妻家元主,女人元夫房无梁”IJ-一丈夫缺少了妻子后,家中元人照管,可能家庭生活会变得杂乱无章,但由于丈夫有经济能力,日子还是可以照过不误的;而妻子没了丈夫,就会断了经济来源,好比房子没了房梁,这种房子却是没法再住下去的。

现代的中国社会,男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差距不似以前那么悬殊。如今,女性走出了家庭的圈子,参与社会工作,保持在经济上的相对独立。但即便如此,大部分的妻子仍需要或愿意在不同程度上依附于自己的丈夫。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经济条件较以往有很大的提高,不少要子回到家中做全职主妇,完全由丈夫供养。对于这些全职太太们,人们总是投以羡慕的目光,称赞她们有福气;但对于社会中出现的极为个别的全职丈夫的情况,大家总是投以鄙视的目光,认为男人围着锅台转是很役骨气的。

西方人的夫妻关系。西方人则认为婚姻中的男女应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用他们的话说:“Husband and wire shouhlbe equal partners.”l’I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社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促使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妇女投身到家庭以外越来越多的领域参加工作、参与交往.由于重新获得为冢庭做出经济贡献的机会,妇女们自然要求自身地位的相应提高。因此,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在西方社会遍布起来。这些女权运动提出了“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纲领,要求妇女在社会中与家庭里取得与男子同等的地位,使妇女从传统的习惯、观念和价值观中解脱出来,实现真正的平等。那么,这种equal-relationship在婚姻中如何体现呢?在西方,妻子和丈夫均可在外谋职,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家中的大小事情均由夫妻二人共同商定。对于纷繁的家务琐事,夫妻也共同承担 如果去西方人家里做客,便不难发现,男士下厨房是常有的事儿,他们的手艺可能比妻子还要好。对于照顾孩子的责任,双方也要共同分担 要子元需为照顾孩子而放弃自己的职业角色,丈夫也需承担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夫妇同时承担双亲身份,不再有父、母在与子女关系中角色的分担和隔离。如果夫妇双方凶为工作而不能很好照顾子女时,他们会雇用b2JhY—sistei-来代为照顾。

综上可以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婚姻观念上存在诸多差异。

其次谈亲子关系的差异,谈到这个不得不谈一部关于这个题材的电影《刮痧》,影片主要从“教子”这个角度去反映不同文化冲突的,先谈一下剧情便于大家理解主人公许大同为了自己和洋人老板的所谓“面子”,当着洋人老板的面打了自己儿子一记耳光,非但没有找回自己和洋人老板的面子,还落得一个有严重暴力的恶名,连他的好朋友——就是那个洋人老板都不能理解和原谅他。起因是因为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在和洋人老板的儿子一起玩儿时,互相打闹。洋人老板的儿子来告状,许大同让丹尼斯给人家道歉。丹尼斯拒绝了,许大同怒了,就给了儿子一巴掌。许大同的这一巴掌,第一是为了给自己找回面子。

父道尊严是古老中国千年儒家文化的典型特征。君臣父子,天常地纲,不得僭越。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能不亡。按许大同看来,他叫丹尼斯给小朋友道歉,丹尼斯必须无条件执行。拒绝就是抗命,就是不给自己面子,就是挑战尊严。于是他给了儿子一掌。

许大同的这一巴掌,第二是为了给自己的老板一个面子。许大同在美国混的小有成就,皆因有老板大力提携和扶助,因此他们也成了好朋友。老板的儿子被自己的儿子打了,当着老板的面让儿子给对方道个歉,老板一定觉得很有面子。儿子不听话,挨了打,老板的面子就找回来了。甚至许大同的父亲都当面夸大同这一巴掌打得好,说:“当面教子,背后教妻,”一幅自诩的表情。但许氏父子全都错了。从洋人老板和妻子目睹许大同打儿子那一巴掌时错愕的表情里,观众读懂了,中美两种文化的碰撞和摩擦开始了。

林语堂先生在《脸与法制》一文中说,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也不为过。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既无财产也无地位,但却有的是面子,一旦被人伤了面子,比父母死了还难受。面子几乎统治了中国人的心灵,“人要脸,树要皮”,“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足见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之大之先。

而美国人则不同。美国人不是不讲面子,只是不像中国人把面子摆在那么重要的位置。他们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讲面子。比如在法庭调查时,许大同的老板当着许大同的面,承认许大同打了自己的儿子。事后当许大同责备他“不够朋友”出卖自己时,他嗫嚅着说,“那我也不能撒谎啊”。

造成中美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复杂的,表现在讲面子问题上,更突出了这种差异的互不包容。中国人是一个非常看重集体主义原则的群体,人与人之间讲究和谐,互相依存,互相帮助,这是几千年农耕文明培育的一种生存法则。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生存纽带,维系在上面的人们,无法脱离它的束缚。冲突的结果必然是毁灭现存的秩序,造成生产关系的又一次调整,使得苦难得以无休止的轮回。因此中国人愿意忍让,尊重别人,把和谐看得比天都大,把集体看的比天大,把面子看得比天大,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言战端,绝不轻易得罪别人。这也是中华大一统历经离乱,而中华民族一直统一不散的一个重要原因。

许大同想给自己的老板面子,没想到自己落得一个很没面子的结局,他那关于面子的几 乎全是来自中国的理论和做法,使他陷入绝望。儿子被儿童福利局监护;妻子分居;父亲怆然回国,他只能自嘲自己为一堆“臭狗屎”。

《刮痧》所表现的冲突,只是中西文化全部冲突的一个缩影,这种冲突还将长久的继续存在。重要的不是改变,因为无法改变——两个民族几千年形成的思维和认知,只能随着交流的加深而逐渐融合。重要的是习惯和相互适应——当观众们看到影片结尾许大同一家人激情的相拥在一起接受包括公诉人在内的那么多美国人的祝福时,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相互适应和融合呢。

接下来总体谈下中西方家庭的差异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的组合状况,它是家庭中的代际结构和人口结构的统一组合形式。中西家庭结构的差异体现了中西家庭观念的不同。中国人重视血亲关系,中国血缘代际关系具有亲合力强、传递力强和持续力强三大特征。但在我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受社会环境的制约或推动,我国的家庭结构呈现出巨大变化,主要有以下特征:

(1)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家庭或小家庭呈上升趋势;

(2)主干家庭(指一个家庭中有两代以上,每代只有一对夫妇)仍占有相当的比例;(3)家庭类型多样化:以核心家庭为主,其它非核心化的小家庭如隔代家庭、丁克家庭、空巢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等也正在构成我国城乡家庭结构的重要内容。相比较而言,西方人对于血亲关系并不像中国人那么重视。在西方国家,核心家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主干家庭微乎其微,此外,还有单亲家庭,单身家庭,同居家庭等形式。

个人与家庭的关系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极强。在个人、家庭、团体三者中,家庭占有异常突出的地位。在处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上,家永远是神圣的、第一位的,个人利益从属于家庭利益(而家庭利益和家族利益紧密相连),而且往往合二为一。在西方文化中,个人和团体占有比家庭重要得多的地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但是它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个人。对于西方人来说,人不仅是知识的主体、自然的主宰,更是社会和家庭的主人,在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上,个人的利益和愿望是主导因素,而家庭则是次要的。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角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家庭对两性制造不同的角色分配,即男性因其“有力”在家庭中是主导者,是经济顶梁柱;而女性天生“柔弱”只可以是依赖者。而且,“父权制”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一般来说,一家之主是家庭里的男主人,女性处于协助、服从的地位。西方文化持有的是性别平等的观点,认为男女的差异不是先天注定的性别差异,而是由于男性和女性之间社会要求的差异,才造成了他们之间的不同的角色需要,在家庭中,男女地位是平等,相互尊重各自的价值观,男女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发展权和选择权。亲子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在中西方家庭中也有很大差异。在中国家庭中,子女年幼时依赖父母,父母为家庭作出很多的个人牺牲,但同时要求子女更多的服从,遵从家长的权威。在西方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强调自由、平等、友爱。每一个家庭成员,不分男女长幼都平等地享有主人的地位和权利。

家庭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但中西方的家庭教育却迥然不同:

教育倾向不同 中国父母重社会教化,轻儿童成长。中国父母十分重视社会适应性的教化,但却常常忽视了从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来促进其成长,他们往往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培养子女,为其成长铺设康庄大道,且外铄各种品行于子女。而西方父母更重视为子女提供一个可以与之抗争的成长环境,并培养他们坚韧的个性和良好的品行,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子女身心的特征不断地调节和选择自己的培养观念和方式。

教育重心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所彪炳的是生命与道德,十分重视生命、人伦。所以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历来以道德作为最高价值取向。家长培养孩子修身养性、自我收敛,讲求含蓄,强调等级观念。西方文化所注重的则是知识,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是西方家教的重心。他们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作为最高指向,启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借由各种天马行空的童话故事,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以有利于对知识的创造。

教育方式不同,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爱的教育。然而也许是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含蓄的缘故,中国家庭不善于表达爱,情感教育很薄弱。中国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也是极富中国特色,如中国家庭中反复出现的对孩子的命令口语是“不”、“不能”、“不行”、“不要”、“应该”。这都是家长权力色彩的体现。与此相反,西方家庭中父母经常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表达对子女的赞赏。他们会挤出时间与子女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加强心灵沟通,关注孩子的心里需要。

差异的根源,社会结构的不同中国社会结构的根基在家庭,西方社会的根基在个人。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而重家庭生活,借伦理而组织社会,消融了个人和团体的对立,因而被称为“伦理本位”的社会;西方人重集团生活而轻家庭生活,靠宗教(基督教)来统慑个人,凝聚社会,从而确立了个人的独立地位和自由权利,因而被称为“个人本位”的社会。

价值观念的差异,传统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以社会群体作为价值主体,形成了一种群体取向的价值系统。在群体主义影响下,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在必要时可以忽略和牺牲。这种价值观念深深地渗透入中国家庭关系之中。西方文化价值观以个人主义为核心。赞扬人的价值,提倡人的尊严和个性自由发展。如今,个人主义价值观己经渗透到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家庭教育要重差异轻差距 第3篇

以往都是儿子自己写作业,现在有徐子天陪伴,引起了妻子的注意。妻子站在他们两人的身边,想比比看谁“学习更好”,谁“更聪明”。

不一会儿,妻子就发现了两个孩子的差距:徐子天算加法时能一口喊出答案,算得又快又准确,儿子算加法题时却需要用手指头来帮忙,计算得比较慢,并且还隔三差五地出错误。不比不知道,一比就上火,看到儿子与徐子天的计算能力有如此的差距,妻子急了,多次喊儿子:“你看看人家徐子天是怎么算题的,你也必须学会用‘脑子’想,不准再用手指头算,再用手指头,我就揍你!”

受了妈妈的恐吓,儿子便不敢再用手指头算数了。但问题马上又来了:不准用手指头,儿子的计算速度变得更加慢起来,甚至有的计算还无法进行下去了,而这时徐子天已经把作业写完了。

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妻子越发恼火起来,不断地督促儿子快算。儿子却吓得眼泪汪汪,不知所措,一道题也算不出来了,样子极其可怜无助。

我看不下去,将妻子从两个孩子的身边拉走,制止说:“你这是何必呢?”

妻子生气地说:“你看看儿子与徐子天相比差距有多大呀,这么大的差距能不让我着急吗?” 我说:“但着急加恐吓总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呀。”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快快帮儿子赶上来,你有办法吗?”妻子追问我。

我说:“我当然有办法。”

妻子着急地问:“你有什么办法?”

我说:“办法就是要学会‘看淡差距,看重差异’。”

“我不懂你的办法。”妻子说。

“那我慢慢地说给你听。孩子们去做同一件事情,结果产生差距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学习,儿子比徐子天就存在差距,这种差距甚至有其天然性——我是教师,我知道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学习成绩总是有好的也有差的,有些学习差的孩子无论如何努力总也达不到优秀学生的成绩。但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看淡这种差距,学会去发现并看重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异。什么叫差异?徐子天算数靠‘背诵’,儿子算数靠‘手指’,这就是差异。我们应该高兴才是,因为儿子的手指不同于一般孩子的手指。”

“别吹你儿子那‘高妙’的手指了。”妻子不屑。

我继续说:“你别不服气,不要小看儿子的手指。你记得有一次儿子和徐子天一起在广场上打激光枪的事吗?”

妻子说:“记得,儿子每次都能十发全中,徐子天十有八九都脱靶。”

“对呀,就连经营激光枪小摊的老板都说‘少见这么会打枪的小孩子,那小手指勾得还真不一般’呢。你想想儿子的手指与别的孩子相比有没有差异?”

“经你这么一说,儿子的手指上还真是有些功夫的,和人家相比还真是有差异呀。”妻子的思路终于从对“差距”的关注转移到了“差异”上来。

我接着开导妻子“我们儿子与其他小朋友相比,他这独有的‘手指差异’,说不定就是他成就人生的资本呢。”

妻子放松了,笑笑说:“你又在吹。”

我说:“我一点也不吹。你想想刘翔是不是因为与别人有差异才成了跨栏飞人的?你再想想丁俊辉是不是因为差异才成了斯诺克球王的呢?还有老生常谈的爱迪生,他上学时与别人的学习成绩差距很大,但是却与其他孩子有很大的差异,可人家的妈妈却没有太看重差距,而是看重了爱迪生与其他孩子相比所表现出的差异。妈妈小心地呵护这份差异,最终成就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呀。如此类推,今天我们这个用‘手指算数’的儿子,说不定就是未来射击场上的运动名将。”

“那倒也是,如果儿子考不上清华北大,能成为射击名将,也是不错的结果。”妻子开始梦想儿子的未来。

我说:“成为射击名将,当然是个不错的结果。但要想得到这个不错的结果,我们首先要学会保护儿子的差异呀。差异是成就人才的法宝,我觉得儿子在‘手指’上表现出来的差异,说不定是儿子开创人生的基石呢。”

“噢,这样想来,我刚才对待儿子的方式是错误的呀。不应该,不应该。”妻子终于悔悟了。

我高兴地说:“你终于想通了。来,现在用‘看重差异’的眼光去看待儿子,你不觉得他非常可爱吗?”

妻子充满爱意地看着儿子,目光中全是自信与满足。妻子说:“是呀,用‘看重差异’的眼光看儿子,他的确表现得不一般。世界上如儿子这般的孩子,唯此一个,现在我觉得他是如此珍贵,如此可爱。”

我笑了,妻子也笑了——儿子正在用“指头”忙活他的作业,特别可爱。

简析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 第4篇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也是所有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中西方由于在文化、经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的很多不同点, 因此造就了中西方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正确认识和了解中西之间的差异, 对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强调的是命令与服从, 而西方国家注重的是公平和自由。一些中国的家长处于统治者的地位, 孩子只能顺从地接受一切。父母往往用自己的理性来决定孩子的自然发展, 因此剥夺了孩子的自由选择权。而西方国家的家长注重给孩子自主权, 让孩子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 自己解决能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的教育方式

中国的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 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专心、安静地做下来读书、学艺, 却忽视了孩子的天分, 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 结果为了培养所谓的“天才”而扼杀了真正的天才。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 进行集体活动、集体教育, 学生在校的时间多以教导性强的课程为主, 学生的自由选择相对较少。首先中国教育具有不实际性, 所学的东西, 费最大的力量才学到的知识, 或者说是能力、本领, 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其次是不人性化, 人们常说中国的学生像书呆子, 这是在一种环境下、一种状态下被熏陶所造成的结果。在正当青春年少时, 他们拥有的是被学习占领一去不复返的童年。

由于中国的经济条件比较差, 社会养老保险不健全和一些旧有的观念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从个人养老或个人荣誉面子角度考虑得比较多, 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看待, 容易死套定义, 得出错误结论。例如, 一物体沿斜面滑下, 问在滑下过程中受哪几个力的作用?如果对力的概念不清或死套定义就容易多出下滑力。原因是没有理解力的产生条件必须是两物体相互作用, 受力者必须有施力者施力, 而且要作用在该物体上。

三、物理概念教学应注意的要点

基于以上分析, 物理概念教学应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 不能仅偏重于知识的传授, 而应偏重于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不能仅偏重于思维所得到的结果———概念, 而忽视形成概念过程中认识活动的方法和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如下环节。

(一) 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情境, 激发学习动机。

这是物理概念教学的必经环节, 教师要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引入新概念, 引入有什么作用, 使学生在认知结构中找一个适当的“生长点”, 以便建立概念, 使学生明确概念在认知结构中的地位。

要孩子知恩图报。这往往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因此,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只有上好的大学才有好的未来, 学历越高本领就越大。就算是大学, 他们也不是自由独立的, 做什么都是父母安排。因为从小到大孩子都是在他们的“翅膀”下长大, 总觉得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的人生负责,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温室”中长大根本就没有自己锻炼的机会。正因为这样, 现在的大学生依赖性强, 人际交往能力差, 缺乏自立能力, 独立生活能力差。

三、西方教育的方式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里, 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相处, 从小就尊重孩子, 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主权。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这样, 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小就让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 因此他们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父母注重孩子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他们要学习的是生存的办法, 是一种谋生的道路, 是对人生有用的本领。父母至始至终都是以孩子的独立生存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为主体。美国的孩子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西方国家经济条件好, 社会养老保险健全, 父母不认为养儿是为了防老, 他们无后顾之忧。只要孩子年满18周岁, 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性和同情心的人, 父母就算尽到了义务, 完成教育孩子的任务。到了大学, 孩子就勤工俭学, 换取生活费, 实践使他们知道钱来之不易。他们的大学生活非常精彩, 他们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 自己选择朋友, 自己选择职业, 父母不会代替孩子选择, 他们主要是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 或者站在孩子的身后, 给孩子信心, 鼓励孩子。

四、中西教育差异

1. 文化经济的差异

中国历史悠久, 同时所受的旧的约束也比较多, 特别是封建意识的影响较深。文化价值观上多是内敛、保守, 不敢冒险。顺从与听话是好的教育的象征, 这导致了部分孩子的思想扭

(二) 进行思维加工。

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现象、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 在概念教学中, 若只向学生提供形成概念的感性材料, 而不同时让学生参与思维加工活动, 尽管教师在作出概念的文字或数学表达时讲得很清楚, 但对学生来说, 表面联系和内在联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生活经验和科学概念仍处于分离状态。因此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教师就必须在他们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按照物理学中建立概念的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 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 进而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从而使他们形成概念。

(三) 深化概念, 发展运用概念的技能。

当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后, 教师必须及时给他们提供运用概念的机会, 让他们将抽象的概念“返回”到具体的物理现实中去, 使他们在运用概念联系实际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巩固、深化和活化概念。

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上海

摘要:移动学习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 其因使用环境无处不在和多样化等诸多优势, 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国内外当今移动学习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关建议, 最后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移动学习研究现状问题展望

一、移动学习概述

移动学习 (M-Learning) 是一个新兴的概念, 国内外对移动学习有诸多定义, 笔者比较赞同这一定义: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 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 其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 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Aleksander Dye, 2003) 。这种定义更符合移动学习的特点———使用环境无处不在。

移动学习的优势:拥有很强的可移动性, 手机、PDA、智能手机是移动学习的终端, 便于携带;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学习者可利用空闲时间自由地学习;实现了个性化教育, 学习者完全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安排学习进度;使更多的人接受教育, 学习者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下载想要的资料, 拓宽教育的范围。

二、国内外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

目前, 移动学习在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的部分经济发达国家。

曲。而且, 中国经济落后, 生存压力大, 是一个“学历社会”, 行业流动性差, 所以中国人往往把自己的一生都押在工作上。中国父母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 工作好, 就是好出路, 也给他们脸上添彩。所以中国父母注重在教育孩子成“才” (就是学习成绩优秀, 能考上好的学校, 能获得高学历) 。

而西方国家, 譬如美国, 它只是一个历史比较短的移民国家, 旧的思想文化保留得很少, 在多元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影响, 人们能够较快地接受新事物, 加上发展的约束较少, 因此他们有冒险和创新精神。在经济方面, 美国生产力先进, 商品经济发达, 生存压力小。而且美国是一个“能力社会”, 用人机制健全, 劳动力流通自由, 所以美国人择业观开放, 职业选择面宽。美国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能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就是不错的, 职业不分贵贱 (在合法范围内) 。

2. 教育方式和教育观的差异

中国家长尤其是独身子女的家长, 在生活上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到底, 这种行为严重地影响到孩子。不少家长怕孩子学坏或吃亏, 限制孩子的自由, 不让孩子与外界接触。这是导致孩子变得自私的原因之一。与生活能力相比, 在学习上家长反而对孩子要求很高, 甚至可以说是到了苛刻的程度, 应试教育一直影响着家长们的思想, 孩子的成绩好和考上好的学校是孩子成材的标准。

在西方家庭中, 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 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放手但不放纵的手段。父母的责任是照顾好孩子的安全和一些生活上的事情, 而学习跟游戏的选择权都在于孩子自己。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 孩子一旦出现错误或是养成不好的习惯从不袒护, 而是教育他们知错能改。

(一) 国外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1.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试图将WAP技术应用于高等教育中, 希望为学习者和教师创建一个可操作的移动学习环境, 从而使学习者和教师能够通过WAP手机或smart phone随时随地访问教学和学习资源。

2.短信息服务。由于短信息服务在使用上的广泛性, 一些研究者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教学和学习中。英国Kingston大学进行了评价短信息服务应用于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实验。根据实验需求他们开发了一套短信息服务系统, 可用于向学习者发送课程安排、考试安排和考试成绩等信息。

3. WAP教育站点的建设。

英国Ultra lab根据M-Learning计划的研究目标, 通过分析16—24岁的欧洲青年人的学习特征, 开发和建立了支持移动学习的WAP教育站点。由于WAP教育站点对移动学习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大学陆续建立了自己的WAP教育站点, 这其中有一些典型例子, 如:美国的Griffith大学和Minnesota州立大学, 加拿大的NAIT等。

4. 与终身学习、PBL和协作学习等的结合。

芬兰的Tampere大学针对协作学习开发出了被称为X Task的移动学习系统, 它能够支持台式电脑和PDA设备的访问, 包含多项支持协作学习的功能, 如电子邮件、聊天、讨论区和概念地图等。

(二) 国内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1.移动教育解决方案征文和立项项目。教育部于2002年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着手进行了一些移他们在孩子的学习上从不施加压力, 他们认为孩子若有兴趣学就肯定会努力学好, 而不用父母去逼迫。

五、结语

由于教育方式、家庭环境、文化、经济的差异,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反差很大。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 是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 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家长拿出时间和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好好沟通、交流, 认为孩子做得好的要肯定, 要加以鼓励;认为不好的要好好指导, 而不是打骂, 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另一重要因素就是中国的应试教育出现了误区, 对这一现状, 家庭内外需要共同努力, 将“成人”作为家庭教育的目的。确定了“成人”教育的目的之后, 父母应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自然就要让原先的片面教育变成全面教育。在家庭教育中, 中国父母对子女往往权威大于民主, 这样的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应该要平等对待, 让孩子自由发挥, 这能提高他们自身的大脑开发能力, 分辨是非的能力。“宽松”教育和“开放”教育也许才是改进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好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亚, 周侠.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科教文汇, 2007, 3, (2) :51-53.

[2]唐梅.不同文化传统下中美家庭教育中的评价比较[J].世界教育信息, 2007, 4, (5) :15-18.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六大差异 第5篇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六大差异,希望有所帮助!

(一)看重日常生活行为和习惯

西方家长:从小教起从日常教起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中国家长:忽视了“做人的教育”

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

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二)让孩子学会独立

西方家长:让孩子自己动手学会独立

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劳做,自己生活,从劳做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

比如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

中国家长:层层保护种种溺爱

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

(三)让孩子自然发展

西方家长:让孩子自由发展

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

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

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家长:期望过高只重学习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

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四)重视和孩子的心灵沟通

西方家长:经常沟通重视心理健康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

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中国家长:更关心生理需求而忽视心理需求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

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此类事件近几年各媒体屡有报道,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家长忽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而造成的悲剧。

(五)孩子需要尊重和理解

西方家长: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选择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

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

中国家长:支配欲强,要求孩子顺从自己的意愿

而中国家长则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六)鼓励孩子创新和探索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鼓励探索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

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

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

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

浅谈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及启示 第6篇

关键词:中国;美国;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最大、最深刻的。所以家庭教育的优劣直接影响了一个人性格、人生观等很多综合素质。在家庭教育上,受文化差异地域不同,各个国家的区别也特别明显。在2015年6月到7月我得到了去美国学习交流的机会,我非常珍惜,认为这也可以促成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活动,去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请教老师、查中英文字典、收集有关资料,短时间内做好了中英文版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和思考的问卷调查报告表》,在美国期间发给了包括寄宿家庭在内的美国部分人士。在美国我们融入纯正的美语环境,参观了美国哈佛、斯坦福和波士顿等大学、全面了解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面对与美国的教育差异,我有很多,<省略〉深刻,<省略〉体会,在此,我想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不同之处

1、不同之一——方式不同。我们中国的家庭教育,大都继承古代传统的“棍棒教育”方式,家长在家庭里面处于“家族式”领导地位,家长大多对孩子的态度比较强硬,必须听话,不容商量。导致很多中国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和美国学生相比都差很多。

我感受到的美国家庭教育,相比之下就宽松平等的多,美国的平时和孩子相处也大都以朋友的身份相称,充分的尊重孩子,没有家长式的压迫感。

2、不同之二——目的不同。我们中国大多数家长的心愿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大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有出息,为家族争光。所以我国家长都希望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但是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的锻炼就很少。

我发现美国的家庭教育是想把孩子培养成为各方面能力都很独立的人。美国家长从小就放手去锻炼孩子,不怕孩子经历挫折,也不怕孩子受苦,特别注重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3、不同之三——内容不同。我们中国的家庭教育,家长都只是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单纯注重智力、智商方面的培养,对其他体育、情操方面的重视程度很低。而且在生活细节上,都极力为孩子多“分担”,就导致了很多中国孩子依赖性强。

而我周围同学的美国家长注重孩子各方面情趣的培养,比如运动、艺术、交际等等。他们会鼓励孩子参加很多富有创意的比赛。美国家长还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酬劳,从而从小养成自食其力的习惯。在这种鼓励和表扬下,美国孩子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都很强,自信心也强很多。美国学生在团队协作方面和共同交往方面都要强很多。

通过以上分析,我总结出来中国和美国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下,成长出来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很大差异。中国的学生不乏出现学霸,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但是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独立面对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而美国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灵感很多,創新能力很强,自主意识强烈,应变力和适应性都非常强。

二、浅谈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我们中国家长应该在对孩子的态度上做改变,与孩子之间的相处要做到尊重、平等,不以强压式的态度硬性要求孩子,一味的要求孩子听话、懂事,“父母之命重于山”这样的观点要摒弃。要充分尊重孩子,关心孩子的内心真实想法,做到平等的交流和沟通,不用严格的口吻命令孩子,不用泰山式的态度强压孩子,这样才能减少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我们中国家长不能事事都为孩子代劳,要创造孩子自我锻炼的机会,不能只是单纯注在意质方面的给予,更要注意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家庭劳动、体育锻炼、社会交际、适应能力等等。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要培养体力好、审美能力强、与人相处热情、自我照料能力强等多方面均衡发展的孩子。

我在美国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美国人对别人都非常热情,马路上的车也不会随意按喇叭,社会秩序非常好。这就是因为他们在共同相处的情況下,特别在意其他人的感受。此外,受西方教育积极一面的影响,回国以后,我不忘初心,在学业繁忙之际坚持在周六或周日校外打点 “小工”,湖南省图书馆、长沙市雨花区嘉盛华庭、芙蓉区王府花园、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等地留下了我做义工的足迹。特别是2016年5月,回株洲和义工叔叔一起组织策划了“垃圾废物再利用活动”为主题的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活动受到株洲南湖塘等社区孩子们普遍欢迎。

在老师的鼓励下,我把这些课本上没有的经历感想写成文字。我们中国家长要延续祖国传统文化有益的部分,取西方国家教育的精华,去其糟粕,“中西合壁”,才能培养出更加出色的中国孩子!

家庭差异 第7篇

关键词:差异,家庭教育,平等观念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不同的生活背景, 所产生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不相同的。家庭教育是人出生之后所接受的最原始的教育, 同时也是影响儿童最深的教育方式。

(一) 培养目标的差异

中国有句俗语,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中国式的家庭教育方式更注重把孩子培养成“才”, 在孩子身上寄予很高的期望, 甚至还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一并加在孩子身上。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摆在第一位的, 忽视培养孩子的独立、分享孩子的快乐、适应生存的能力。但问题是到底什么是“才”?上一所好大学, 毕业之后顺利签约一份好工作, 有着丰厚的报酬?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下, 他 (她) 快乐吗?他 (她) 真的可以成才吗?其实恰恰相反,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标是“望子成人”, 与孩子平等地相处, 把“成人”放到第一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他人相处之道、发现生活的美以此来更好地生活, 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二) 家庭教育内容的差异

中国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 教育内容更注重知识的累积、智力的开发, 把读书放在第一位。每一个孩子都被培养成了应试的机器, 应试能力强、动手能力弱, 强调认知能力的培养, 忽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且不注重孩子社会能力的培养。美国家庭教育不光是注重智力的提升, 同时也更注重培养孩子适应社会能力和独立生存的能力, 让孩子全方位地发展。

(三) 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

中国的大多数家庭认为严格管教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才。提倡封闭式的家庭教育, 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平等性, 更不要说以朋友的关系相处, 父母比孩子地位更高一等, 一直强调的是孩子尊重父母, 忽视父母尊重、理解孩子。美国的家庭教育提倡开放式的家庭教育, 不仅把孩子当作“儿童”来对待, 也把孩子当作“成人”来对待, 以朋友的方式和孩子相处, 理解和尊重儿童, 给予孩子更多的是支持, 而不是训斥。

二、对中美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教育方式的改变

中国的家庭教育在多重历史因素的影响下, 忽视了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与创造性。美国的家庭教育强调尊重孩子, 张扬个性, 但同时又有着过分放纵、过分夸张的地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长久的, 也是牢固的。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 能够帮助孩子成就美好人生。那么, 家庭教育方式应该做哪些改变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

(一) 树立现代家庭教育理念

观念影响着方式的形成, 观念是行为方式的理论基础。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观念, 就会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方式。我们应改变以往“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传统封建思想, 不要以成绩定成败, 应重视孩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1.树立尊重孩子的家庭教育观念

我们不能仅仅认为孩子就是“儿童”, 应把孩子当作一个“存在的成人来对待。尊重、理解孩子, 而不是只要孩子犯了错误, 就认为是孩子的错。每一个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的孩子都是独特的, 父母应该从儿童的天性出发, 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使之成为个性健康、人格健全、适应社会的人。

2.树立平等的家庭角色地位的观念

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是平等的, 父母教育孩子应避免用长辈式的命令, 应意识到父母和孩子都是平等的个体。以平等的方式相处,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上遇到问题, 孩子更愿意听取父母的意见, 这样也有助于和谐家庭氛围的形成。

(二) 采用恰当的家庭教育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应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方法既要严格要求, 还要理性爱护;将言传与身教完美地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学习成绩, 又要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1.潜移默化

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影响。父母在家庭中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 孩子的习惯, 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都是在父母的影响下慢慢地形成的。父母不但要重视“有意识”教育, 也要重视自己的“无意识”教育。

2.奖惩分明

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的目的是不断地促进孩子进步, 成为孩子学习、前进的动力, 但也不能频繁使用。在什么场合下表扬、用什么方式进行表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惩罚、用什么方式进行惩罚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3.因材施教

每一个家庭的教育方法都是不同的, 因为孩子具有独特性, 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 要考虑到孩子自身的特点, 要适合孩子个性的发展、认知水平的提升。父母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 发挥孩子的长处, 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从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是一种复杂的教育活动, 很难找到一种共同适用的模式。任何全面肯定某种教育观念或全面否定另一种教育观念的想法和做法都是片面的。采取适合自己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方式, 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快乐的成长, 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

[2]叶立群.家庭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3]孟育群.亲子关系与家庭德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4]刘波.教育孩子的100个对策[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5]马卡连柯.家庭和儿童教育[M].美娃,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6]章国宾.浅谈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1998.

[7]彭立荣.家庭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 1876.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化研究 第8篇

关键词:中国,美国,家庭教育,差异

一、中美两国孩子的故事

1、中国的天才少年

在中国有许多天才少年,也就是人们眼里的“神童”。比起同龄孩子,他们从小智力非凡,在某些学术问题上,有时候比老师还有独到的见解。他们经常跳级,很小的年龄就上了大学。但是上了大学之后,有的天才少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业上很茫然,不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不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生活上自理能力很差,不会整理床铺,不会洗衣服,不会打扫宿舍卫生……人际关系上也不顺利,几乎没有朋友,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和比自己大好几岁的同学相处。所以,他们在大学里很苦恼,有的甚至想过退学,再回到高中。这样的现象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从小父母只重视他们的学习,认为学习好重中之重,其他的都无所谓。父母从不让孩子做家务,不带孩子出去玩,不带孩子走亲访友,只是一味的给孩子买各种竞赛题,所以导致那些孩子们自理能力差,人际关系差。

2、美国的百万富翁少年

达瑞是许多美国孩子的缩影。一天,当他给爸爸从花园里取报纸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他按响了所有另据的门铃并且对他们说,“每天早上,我给你们从花园里取报纸,每个月仅仅只需要付我一美元。”许多邻居都答应了。很快,达瑞拥有了七十多个顾客。后来,达瑞决定让邻居们把垃圾放在门外,他送报纸的时候顺便他们带走,每个月多支付他一美元。当达瑞十二岁的时候,他成了畅销书的作者;十五岁的时候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十七岁的时候成了百万富翁。达瑞来自中产阶级家庭,平时,父母对他要求严格,不经常给他零用钱。但是他们支持达瑞去尝试一些事情,哪怕失败了也没关系,会帮助他分析原因,并且找到解决的办法。

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中美家庭教育有很大差别。

二、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别究竟在哪些方面

1、观念上

在中国家长的观念里,谁家的孩子学习最好就是最棒的,谁家的孩子考得大学越好,将来就越有前途。家长们通常会攀比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成绩好的家长洋洋得意,成绩不好的家长黯然伤神。同时,在家里父母以及长辈们都是权威的,永远是正确的,孩子们必须绝对服从,而且很少有发言权。然而,在美国家长的观念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虽然学习知识是必要的,但是掌握一定的技能更重要。同时,健康快乐的成长,自由的发展,积极的生活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另外,在美国家庭里,父母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能对你进行强加干涉,拥有平等的地位。对于家庭事务,会让孩子们参与进来,一起讨论,充分发挥其见解和看法。

2、目标上

在中国,家长把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赚很多钱,住上大房子,开上豪车作为孩子的培养目标。在美国,家长把勇敢的面对挫折的态度,独立的解决事务的能力,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作为对孩子的培养目标。

3、内容上

在中国,当孩子们五六岁的时候,父母就开始教他们背古诗,学算术。到了初中高中的时候,完全不考虑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星期天,父母强迫孩子们参加各种补课班,并且买各种竞赛题,唯恐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落下。对于父母的种种安排,其实,孩子们心里非常排斥和叛逆,但是又别无选择,只能照样去做。同时,父母很少带孩子去野外玩,亲近大自然;很少带孩子去听音乐会;很少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和画展。这些都束缚了孩子身心和思维的发展。而且,中国家长不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一味的补充营养,导致现在好多孩子偏于肥胖。

在美国,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父母不会强迫孩子们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尊重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星期天让他们自己选择和安排。有的去参加音乐班,有的去参加舞蹈班,有的去参加美术班……孩子们会和父母一起做家务,修剪草坪,到农场劳作,期间,他们会像朋友一样探讨各种问题。同时,父母还带着孩子们去郊外亲近大自然,去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和画展。

4、方式上

在中国,父母帮助孩子们做一切事情,像整理床铺,洗衣服,准备学习用品。一方面是为了给孩子创造尽可能多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父母认为这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长辈们非常宠爱孩子们,每天为孩子们准备丰盛的饭菜,孩子不好好吃饭,爷爷奶奶会端着碗追着喂孩子。只要孩子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父母将会给孩子买任何玩具,哪怕很昂贵。每天晚饭后,孩子们不允许看电视,必须乖乖的回房间里做作业。因此,孩子们没有时间和机会和父母分享他们白天在学校的经历。中国父母不重视孩子们的心里健康,很少和孩子谈心聊天。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父母通常责备孩子。

在美国,父母教育和引导孩子们独立的去处理个人的事务,并且重视体育锻炼和户外劳动。父母鼓励孩子们尝试他们所感兴趣的事情,体验不同的事情。美国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他们会经常和孩子聊天谈心。当孩子犯了错误后,父母会给他们分析原因,并且找到解决的办法。

5、结果上

中国的孩子从小到大学了很多知识,但是不会运用,长大后,获得诺贝尔奖的也很少。他们比较守规矩,不善于创新。有的孩子名牌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在家里呆着,靠父母养活。美国的孩子,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他们更勇敢,更积极,更乐观,更善于创新。大学毕业后,好多孩子选择去创业而不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邓佐君.(1994).家庭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黄河清.(2003)中美家庭的跨文化比较[D].外国中小学教育,(6):31-33.

家庭差异 第9篇

自1999年起, 我国开始了规模浩大的高校扩招。2006年我国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不是建立在相应的高中教育发展的基础上而是单向突进的”[1]。在高等教育大扩招的情况下, 高中阶段教育 (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 的发展相对滞后, 高中阶段教育成为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主要瓶颈, 对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教育机会的竞争甚至比高考更为激烈。而由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以及高中阶段教育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承上启下的地位, 高中阶段的教育机会差异既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差异的延续和直接体现, 也是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基础甚至是直接原因, 因而对于高中阶段教育机会的研究也是教育公平研究的重要视角。

就位于贵州西北的毕节地区而言, “2007年全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30.6%, 低于全国近30个多百分点、全省11个多百分点。”[2]高中“瓶颈”问题尤其突出。这些有限的教育资源如何分配?高中阶段教育机会的差异有什么样的特点?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毕节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机会差异的调查分析, 探讨学生的家庭背景与其教育机会获得之间的关系, 引起人们对欠发达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的关注和深入研究。

二、调查方法及调查概况

此次调查是在主要采用自制问卷进行, 并辅之以对相关学校教师和管理者的个别访谈, 以期对学生情况有更为深入的了解。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在校学生。本研究选取了毕节地区二类省级示范高中 (城市) 、三类省级示范高中 (县镇) 、地区传统的重点中学 (城市) 、城市普通中学、农村普通中学 (县镇) 、民办高中 (城市) 、职业高中 (城市) 各1所, 在各校随机选择2个教学班 (职业高中在其所有的三个专业中各选一个班共3个教学班) 的学生进行调查。为了避免在问卷发放过程中进一步受到发卷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问卷是在研究者的指导下由班主任、科任教师或学校管理人员在学生课间以班级为单位按实到人数发放并当场回收的。问卷共发放769份, 收回727份, 其中有效问卷710份, 有效回收率为92.2%。调查数据用SPSS17.0进行处理。

三、家庭背景对高中阶段教育机会差异的影响

由于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 家处城镇或农村是学生家庭背景的最基本要素, 而父母亲的职业、学历及家庭所处社区等构成了家庭背景的主要指标。本研究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调查。对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1. 家庭的城乡分布对教育机会差异的影响

(1) 在不同学校中城乡学生的分布不同。表1显示: (1) 位于城市的学校农村学生比例低于位于县镇的学校, 可见学校分布对学生的入学选择有明显影响。如同为省级示范高中的X1、X2学生的城乡分布差异却达到23个百分点。 (2) 同处城市或县镇的学校, 优质高中 (包括“示范高中”X1、X2和传统的重点中学X3, 以下皆同) 中城市学生的比例高于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考虑到毕节地区为欠发达地区, 城市化水平低, 农村人口占地区总人口90%以上[3], 城市学生在优质高中教育机会获得中明显占优势。 (3) 在不同类型学校中, 学生的性别构成有明显差异:优质高中中女生比例远低于男生, 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中, 女生比例接近或高于男生, 女生在教育上的弱势主要体现于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得和享有的弱势。 (4) 同一学校学生的性别比例表现出一定的城乡差异:除了农村中学中3名城市学生皆为男生外, 各学校城市女生的比例都高于农村女生。这表明, 农村女孩高中阶段教育的弱势比城市女孩更为严重。

注:X1——二类省级示范高中;X2——三类省级示范高中;X3——地区级示范高中;X4——城市普通中学;X5——农村普通中学;X6——民办高中;X7——职业高中。以下皆同。

(2) 录取成绩差异显示农村学生在高中阶段尤其是优质高中教育机会获得中的弱势。表2显示: (1) 在优质高中, 农村学生的录取分数高于城市学生;而在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 农村学生的录取分数低于城市学生。 (2) 重点中学中考成绩填写的缺省率城市学生远高于农村学生, 结合对学校X1、X2、X3管理者的访谈中所了解的重点中学中分数低于录取线的“择校生”多为城市学生的事实, 城乡学生的录取分数的实际差距比表2所统计的更大。 (3) 普通中学 (X4) 中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入学成绩差别不大, 农村学生分数稍低与农村学校中考成绩总体偏低是一致的。学校X5作为农村普通中学, 2个样本班级中城市学生仅有3名, 其中2名为教师子女, 成绩都在480分以上。

2. 家庭对高中阶段教育机会差异的影响

(1) 学生父母亲的职业“是其社会资本的外在表徵”[4], 调查显示, 中下层劳动者子女在各校学生中所占比重均大于50%, 但不同学校学生父母的职业分布差异较大。本研究对学生所回答的父母职业整理出8类, 借鉴陆学艺等人对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5], 对各类职业进行了排序。表3显示: (1) 父母职业阶层总体水平的高低与学校的层次或社会声望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越好的学校, 学生父母的职业阶层越高, 而目前处于劣势的职业中学学生父母职业阶层最低, “本处于弱势地位的职业教育”[6]受到高校扩招和社会文凭热的挤压, 成为低阶层学生的最后选择。 (2) 同样是一般中学, 民办中学 (X6) 的学生父母所属阶层高于公办普通中学, 而农村中学 (X5) 又高于城市中学 (X4) 。民办中学收费较高、升学率较高而分数门槛较低对考分不高而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具有较大吸引力;毕节地区山多路狭, 交通不便, 农村学生考不上优质高中, 能选择的高中资源基本上就是农村普通中学;而城市学生却有更多选择, 除了地区内的学校, 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甚至还可以选择到贵阳一中等更好的学校就读。

(2) 受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制约, 学生父母学历总体较低;总体上, 较高学历父母的分布与学校的地位、升学率高低基本一致:学校越好, 学生父母学历越高;职业中学学生父母亲学历最低。见表4。

(3) 在家庭对学习费用压力的感受方面, 不同学校差别较大。 (1) 总体上, 读重点中学的学生家庭对学习费用的承受能力强于读一般中学的学生家庭, 职业学校的学生家庭对学习费用的承受能力最弱。收费较高的X1、X2、X3中认为费用负担不重 (“没有压力”或“稍有压力”) 的分别占49.5%、35.4%、44.5%;而学费与国家补助算下来相当于免费的职业高中X7只有17.6%的学生认为负担不重, 却有53%的同学难以承受费用 (主要是生活费用) 压力。 (2) 在同等层次的学校中, 城市家庭对学习费用的承受能力明显强于农村家庭, 认为学习费用负担不重的, 城市家庭占了很大比重, 而难以承受费用压力的却很少。见表5。

(4) 本研究还对学生家庭所在社区或村寨中一些重要学习资源进行了调查, 并综合各资源的普及程度、对学生学习的价值等各方面因素, 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加权处理 (收音机或影碟机——1;电视——2;书店、书摊、报刊亭、亲友存书——3;家庭网络或网吧——4;各种培训机构、课外教育机构——5;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教育资源——6) 得出学生家庭周边环境学习资源的评分, 发现总体上重点中学的学生其家庭所处环境中的教育资源相对于一般中学和职业高中的学生更为丰富 (见表6) 。

四、总结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1.家庭住址的城乡差异是影响高中阶段学生教育机会差异的主要因素。传统的城乡二元分化 (尤其是教育) 格局与教育上的重点和非重点的二元分化在限制了农村学生享受高质量义务教育的同时也制约了其高中阶段教育机会的获得。城乡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机会差异主要体现在优质教育资源 (重点中学) 竞争中的机会不平等:一方面由于教育的城乡二元分化造成农村基础教育远较城市落后, 农村考生在中考中整体上处于弱势;另一方面城乡信息的不对称等等因素在客观上强化了这种弱势地位, 标榜“公平”、“公正”、“公开”的教育考试却成为农村考生教育弱势的传导器:享受低质基础教育的农村学生在竞争高中的优质教育资源时反而需要考出比城市学生更高的分数。此外, 学校布局尤其是重点学校集中于城镇也造成农村学生上学成本高于城市学生, 加重了农村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并间接影响到农村学生享受平等的高中教育机会。

在“三限”政策之下, 分数已不再是高中招生的唯一杠杆, 高中教育资源的短缺导致高中尤其是优质高中教育机会竞争的白热化, 家境因素更多地介入其中, 成为影响教育机会获得的重要条件。总体上, 读重点学校的学生, 在父母职业阶层、学历和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所处环境的教育资源等方面都强于读一般中学的学生, 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家庭条件相对最差。家庭既有的社会资源成为学生竞争优质高中资源进而竞争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筹码, 尤其在高中教育收费而同时各种资助机制缺失的情况下, 家庭经济条件更成为限制学生教育机会获得的重要因素。

在高中阶段教育机会获得上, 男女生表现出明显差异。重点学校女生占比重很小, 只在一般中学和职业高中女生所占比例才接近或超过男生, 女生尤其是农村女生在教育中的弱势地位并没有根本改观。

参考文献

[1]王烽.高中何以成为人们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狭窄瓶颈.社会观察, 2005 (8) .

[2]毕节地区教育局.打破“瓶颈”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新发展—毕节试验区20年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思考[EB/OL].http://www.bijie.gov.cn/Html/bjjy/172707443.html.2008-10-09.

[3]毕节地区年鉴编辑部.毕节地区年鉴.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8.

[4]杨东平.高中阶段的社会分层和教育机会获得.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 (6) .

[5]陆学艺.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家庭差异 第10篇

一、宋代前嫡庶子家庭财产继承权的演变

在中国传统社会, 所谓的“继承”既包括财产方面的继承, 更涵盖了独立于财产之外的宗室血脉的绵延。千年流传的立嫡制度于每个封建时代的中国家庭无疑都是重要的, 这大概因为中国文化究其本质乃是农耕文化之故, 文化与耕地紧密联系, 生死都与这块土地胶着羁绊, 祖孙世代皆如此, 故彼之心中不求扩张征服, 惟望时间之绵延, 循环不息, 祈求天长地久, 福禄永终, 故血脉继承乃关乎人伦根本之大事。古时有妻妾之分, 亦有嫡庶之分。嫡庶有别:在身份继承方面, 重嫡轻庶;在财产继承方面, 嫡庶之别日趋淡化。

在奴隶社会, 继承制度逐渐代替传统氏族禅让制度, 但因为我国古代文化即使展开于广大、复杂的环境, 且在社会大环境熏陶与影响下逐渐由发展至接触, 很容易向大局面演进, 但在成长与酝酿过程中也会保有各自特征。从西周开始, 《纲纪天下》就在国家治理社会关系中纳入嫡庶关系的伦理道德主体。

及至唐代, 唐律“汇合先秦、两汉以来, 历代法律菁华”, 政治上唐代沿接北周“均田”而来的“租庸调”制, “为民置产”并注重对低层经济的培植, 更重要的一个进步则是平民政治的开启————“科举制度”。经济上的富裕直接决定政治上的进步与社会风俗观念的进一步开放。唐代实行诸子平均析产这一继承原则。唐律明文规定:“诸应分田宅及财物, 兄弟均分……兄弟亡者, 子承其分, 兄弟俱亡, 则诸子均分, 其未娶妻者, 别与聘财。”法律上规定“应分田宅及财物者, 兄弟均分”;“同居应分, 不均平者, 计所侵, 坐赃论减三等”[1]236。宋袭唐制, 实施“兄弟均分”、“子承父分”的原则。

二、宋代嫡庶子的家庭财产继承权

1. 家产析分。

全宋代, 随着家庭宗法制日趋成熟, 社会逐渐承认了庶子的权利, “今士庶之家, 子孙罕分嫡庶”[2]208。如刘氏三个兄弟, 拱辰是嫡母郭氏所生, 拱礼、拱武是妾母所生, 由于分家出现了矛盾, 才对簿公堂。官府判定:“虽嫡庶之子, 自当视为一体, 庶生之子既已郭氏为母, 生则孝养, 死则哀送, 与母无异, 则郭氏庶生之子犹己子也……拱辰虽亲生, 拱武、拱礼虽庶出, 然其受气于父则一也。以母视之, 虽曰异胞;以父视之, 则为同气。”[3]607又如刘元瑜在襄州时, “富人子张锐少孤弱, 同里车氏规取其财, 乃取锐父弃妾他姓子养之。比长, 使自诉, 阴赇吏为助, 州断使归张氏, 锐莫敢辨。既同居逾年, 车即导令求析居。元瑜察知, 穷治得奸状, 黥车窜之”。以上事例充分表明, 在宋代, 嫡子与庶子地位已大致相等, 且援用平等的继承权。

就祭祀而言, 唐代还存在嫡庶与大小宗之分, 而宋代律法允许庶子归宗与祭祀, 庶子的权利等同于嫡子, 秘阁校理、太常博士聂震母亲去世, 嫡母犹存, 在其丁忧之时, 家庭认可其着丧服参与成丧礼, 由此可以看出, 宋代逐渐提升了家庭中庶子的地位, 而且在很多方面和嫡子保持平等位置。尽管宋代律法承认庶子地位, 但依旧与嫡子存在很大差异, 比方说, 在戴冠礼上, 庶子依旧依照以往礼法观念执行, 冠庶子于房外, 冠嫡子于东序。若庶子, 冠于房外之南, 遂醮焉。

2. 宋代嫡庶子家庭财产继承的平均原则。

父母在世之时家庭和谐, 嫡庶间共享财产, 且长辈会将生前财产遗留给子女。父母一旦过世, 却未立遗嘱, 由此诸子就应该商量家产继承, 也就是说, 应该遵循“兄弟均分应分财物与田宅者”的原则, 此处所说的兄弟, 指的是嫡庶在内的所有兄弟, 不存在嫡庶子之分。宋代史料中有很多关于家产评分的家庭事例, 比方说, “只记得丈夫王三与阿伯王大均分祖业”, “兄弟间平分所分田产, 有诸父俱亡, 则诸子平分”, 由此可以看出, 在家庭财产继承方面, 诸子对平均原则予以严格遵循, 而且普遍获得社会认可。

三、宋代外宅子的家庭财产继承权

在宋代, 所谓外宅子, 就是入本家户籍的后代, 通常社会不承认外宅子的家庭财产继承权, 若对簿公堂, 官府也不予受理。虽然如此, 南北宋社会对外宅子继承权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1. 北宋外宅子家庭财产继承权。

“其百姓、百官身亡后, 在外别生男女, 不入户籍者, 所有禁断。经府县陈诉, 无须为理, 依旧量事科决。”[4]51但若父亲去世前立有遗嘱, 家族已接纳外宅子, 外宅子就享有继承权, 官府在哲宗时再次强调:应自陈为外宅子, 未尝同居, 父亲已死, 没有证验与案籍者, 不得受理, 从子。宋代大观年间, 有朝议者, 晓越州诸暨县, 一富民膝下只有一子, 后与其仆之妻通奸, 又生一子, 该富民收养之, 富民于年十六亡, 子与母某还其仆, 数年后, 嫡母和所生母皆亡, 乃归持服, 争分家产, 政府推诿不治, 因索本邑户版, 对其丁齿进行验证, 富民曾以幼子注籍, 则认可其身份。承认了外宅子在注籍后的家庭财产继承权。

2. 南宋外宅子家庭财产继承权。

到了南宋时期, 政府重申:对于别宅之子, 若生父亡后无证据者, 政府不许受理, 比方说, 南宋吴兴富翁, 在其暮年有婢作娠, 该吴兴富翁怕其嫉妒, 以年迈惭其子妇若孙, 遣嫁之, 得男丁, 年迈时岁给钱米而不绝, 富翁去世后, 其妾携小儿为父奔丧。入其家, 哭且拜, 本家老弱骇然辟易, 欲殴逐之, 然而, 嫡子秉其父之命, 嘱咐外宅子尽去故衣, 和诸兄弟同寝。由此可以看出, 南宋使其, 为防止诸子争夺家庭财产, 很多家族的长辈在世时就会将遗训立下[5]158。虽然外宅子在南宋时的家庭地位有所提升, 然而, 在以往社会中, 因为家庭宗法体制的制约与影响, 这些别宅子依旧会受到冷遇, 在社会待遇与家庭财产继承方面, 别宅子的待遇依旧比诸子低。

四、从社会等级制度看宋代对待庶子的态度

1. 宋代皇亲国戚对待庶子的态度。

如宋代真仁宗时期, 章献皇后没有子嗣, 携他人之子以养育之。之后, 因皇室多故, 真仁宗膝下没有子嗣, 遂以宗室为其子, 因而, 宋神宗时期, 为承袭皇族血统, 熙宁年间, 礼院请为祖承重者依《封爵令》立嫡孙, 次立嫡子与母弟相同, 没有母弟则立庶子, 没有庶子则可立嫡孙同母弟。宋代宗室中, 经常会出现“判太常寺陈荐等财产传袭重点为嫡统, 令文言庶弟与庶弟者, 不再成为妾子, 但是也与正统不相离”, “有正体不传重, 其为嫡子有疾、罪是也, 传重非正体, 后为庶孙, 有体不正, 后为庶子;有正不体, 后卫嫡孙, 然皆非舍本统及旁支”, 此后, 虽然宋代皇帝中自神宗之后, 多无子女, 但都在遵照统一的敕令下, 确保了皇位的既定承袭。这说明宋代皇族在维护礼制上已十分缜密。宋代还明确规定, 根据礼文规定:“诸王、侯、公、男、子及伯, 皆子孙继承嫡者传袭, 如果没有嫡子或者嫡子有罪疾, 应该立嫡孙, 次立同母嫡子弟;无母弟, 则应立庶子;无庶子, 则应该立同母嫡孙弟;无同母弟, 则应该立庶孙。”[6]325有高官显爵的贵胄按照皇室标准执行。

2. 宋代贵族官员对待庶子的态度。

作为士大夫的一种社会上层群体, 贵族官员也很容易在财产分割、爵位继承方面出现矛盾与冲突, 比方说, 在包拯家中, 其儿媳崔氏在最初收养包拯所遗弃的孤儿时, 包拯有子嗣, 之后娶崔氏, 并奉命通判潭州, 崔守死而不更嫁, 包拯曾出其媵, 生子于父母家, 崔秘密抚其母, 谨视之。犹如, 范缜之兄长卒于陇城, 膝下没有子嗣, 然而之后范缜闻得其兄在外有遗腹子, 范缜时年未仕, 遂徒步于两蜀之间, 两年得之。范缜曰:“吾兄不同于常人, 体生长有四乳, 其儿亦如此。”“经查果不其然, 取名曰百常, 在乡先生庞直温处学习, 庞直温之子在京师病故, 范缜娶其女作孙妇, 并终身养其妻子。”[7]196由此可以看出, 宋代官僚士大夫在庶子家庭财产继承权利方面的态度具有开放性, 然而, 也有很多士大夫会受禁锢于封建礼教思想, 因而拒绝承认外宅子的家庭财产继承权利。

3. 宋代普通老百姓对待庶子的态度。

宋代潭州有一个老妇, “有老妪病狂, 数邀知州诉事, 言无伦理, 知州却之, 则悖詈。先后知州以其狂, 但命徼者屏逐之。罕至, 妪复出, 左右欲逐之”[8]28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王罕“独引至前, 委曲徐问, 久稍可晓, 乃本为人妻, 无子, 夫死, 妾有子, 遂逐妇而据家资, 屡诉不得直, 因愤恚发狂。罕为治妾而反其资, 妇良愈, 郡人传为神明”[9]1024。为了老妪的权利, 王罕把家产判给了这个老妪, 而没有按照老妪的意思剥夺妾子的权利。从这个案例说明, 宋代百姓的观念里对庶子是轻蔑的, 不愿意将财产分给庶子, 但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不得不默认庶子的权利。

总而言之, 在宋代家庭财产继承方面, 庶子的权利与嫡子基本相同, 然而, 因我国传统家庭嫡庶地位观念根深蒂固, 所以, 虽然宋代嫡庶权利相同, 然而, 在很多方面, 庶子的权利依旧不及嫡子, 这也是宋代很多家庭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

摘要:我国古代民事立法中, 家庭财产继承制度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宋代嫡庶子家庭财产继承权利得到很大提升, 宋代律法明确规定庶子和嫡子家庭财产继承权相同, 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宋代嫡庶子家庭财产继承权利的差异。

关键词:家庭财产继承权,宋代,嫡庶子,差异

参考文献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M].王国维文集第四卷.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7.

[2]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名公书判清明集[M].中华书局, 1987.

[3]张文勇.以人为本与宋代法律思想的演变[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 (3) .

[4]尹成波.传统社会家庭成员户籍与财产法律变迁[J].河南师大学报, 2014 (3) .

[5]季兴彪.试论我国法定继承顺序的立法完善[J].法制与社会, 2007 (9) .

[6]郑克.折狱龟鉴[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8.

[7]晁公武.范文正公集[M], 四部丛刊本.

[8]周密.齐东野语[M].中华书局, 1983.

家庭差异 第11篇

摘 要:目的:为了了解大学生成人依恋在家庭类型和生源地上的差异现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成人依恋量表,随机抽取1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从家庭类型自变量上看,大学生成人依恋在焦虑维度上的得分,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且独生子女大学生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大学生成人依恋在亲近、依赖与亲近依赖复合维度上的得分,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从生源地自变量上看,大学生成人依恋4个维度上的得分,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大学生成人依恋在家庭类型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成人依恋;家庭类型

前言

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1]。大学生良好的成人依恋是安全型,安全型依恋的大学生在和亲友相处中,对接近和亲密感到舒服的程度较大以及大学生生活中感到在需要别人帮助时,能有效依恋他人的程度也较大,而生活中担心被别人不喜欢或者不接受及担心被别人抛弃的程度也较小。大学生的早期依恋经验在成长过程中和父母的互动没用改善的话,成人依恋会影响大学生的交往效能感和生活满意度等心理品质。故成人依恋的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很有必要,为了解大学生成人依恋在家庭类型和生源地上的差异现状,调查研究情况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随机抽取1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获得有效样本198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家庭类型:独生子女家庭有27人,非独生子女家庭有171人;生源地: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有30人,来自农村的大學生有168人。调查时间为2014年10月。

(二)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基本情况,包括班级职务和学历。采用2003年吴薇利编制的成人依恋量表[1],该量表是自评量表,共18个项目,采用五点自评,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该量表含4个维度,分别为亲近、依赖、亲近依赖复合维度及焦虑维度。该量表信度和效度良好[2]。并事后做相应访谈。

(三)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

1.结果

(1)不同家庭类型、生源地大学生成人依恋差异比较(表1)

表1所示,从家庭类型自变量上看,大学生成人依恋在焦虑维度上的得分,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且独生子女大学生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大学生成人依恋在亲近、依赖与亲近依赖复合维度上的得分,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从生源地自变量上看,大学生成人依恋亲近、依赖、亲近依赖复合与焦虑4个维度上的得分,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

二、讨论

1.大学生成人依恋家庭类型方面分析

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成人依恋焦虑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亲近、依赖与亲近依赖复合维度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结合事后访谈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在父母亲友宠爱较多的环境中,很多事情父母有父母代办或者包办,也没用和兄弟姐妹相处的体验和经验,个性较强与人相处中个人主义较大,更多的关注自我,当他们进入大学后,远离了父母,在寝室关系中和室友相处较难,他们发现以前在家时的相处办法行不通了,同伴不像父母那样宠爱自己了,和同伴相处需要关注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了,特别是独生子女遇到独生子女时,他们相处和交流更难,生活和学习中遭遇到的拒绝和碰避较多,独生子女就会更多的担心被同学和朋友不接受和不喜欢,甚至担心被亲朋抛弃;而非独生子女则成长过程中相对较独立,有和兄弟姐妹相处的经验,能更多的关注交往对象的感受和需求。故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成人依恋焦虑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

2.大学生成人依恋生源地方面分析

研究发现,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成人依恋在亲近、依赖、亲近依赖复合与焦虑维度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访谈中发现,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已经很好的融入了城镇生活,原因可能为,其一,大学生适应能力较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较快,当他们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他们很快适应了城镇生活。其二,国家城镇化进程较快,有些地区实施土地承包,农民从土地中分化出来,这样城乡差距缩小了,相应的随着科技发展,电灯及电话和网络都发展到农村,交流互动便利了,不同生源地的考生差距也减小了。其三,城乡交流较多,人口流动较大,现在社会,很多农村人进城务工,大多数的城市建设有农民工的劳动贡献,有些农民工长期居住在城市工作,为城市建设出力,也有很多城市人到农村参观考察,体验乡土风情,城乡的差距在减小。其四,很多大学生节假日也到城市工厂做工,也是城镇建设中的一员,和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促进者。城乡的融合及大学生主动进步发展,故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成人依恋在亲近、依赖、亲近依赖复合与焦虑维度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

参考文献:

[1] 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家庭差异 第12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观,差异,文化,跨文化交际

中国有句古话叫“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印证了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是占最大部分的, 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 [1]同时它对塑造孩子的价值观、世界观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全世界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都越来越高。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与美国的交流不断增多, 人们逐渐认识到两国的家庭教育具有巨大的差异。虽然中美两国的父母对孩子与生俱来的爱是共性的, 但还是会因为文化差异引起的育儿观的不同造成不能够互相理解。家庭教育观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不同的家庭教育观必然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所体现, 并可能随之产生一定的误解。

一、 中美家庭教育观差异

1.中美父母的角色观差异

我国古代对于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就有“父为子纲”的说法, 父母的教令子女必须绝对地服从。我国当代家庭教育依然受传统的家庭观影响, 家长就意味着绝对的权威和尊严。另外还有古训“长者恒为师”。在家庭中, 所有年长者都可以教育年幼者, 家庭内部形成一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父母通常会只注重孩子的成长方面, 而忽视了其个性的发展方面。家长没有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个体, 而看作父母的一种财产。因而孩子被剥夺了主动性和创造性, 吃什么食品, 穿什么衣服, 上什么学校, 交什么朋友, 看什么电视, 参加什么活动, 几乎都是父母做主, 孩子只能盲从。

在美国父母的角色是朋友, 是引导者但并不是主宰者。子女是独立的个体, 子女有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兴趣爱好。父母不仅注重孩子的成长, 更加看重个性发展。孩子有自己的交际圈, 有自己的想法, 一般父母不会干涉。

在我国, 父母在家要帮孩子打理好一切, 包揽一切生活上的事情, 从不让孩子自己插手。他们只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文化知识, 每天只将精力放在学习上, 希望孩子能有个好成绩, 这样才能有个好前途。父母将全身心都放在孩子身上, 甚至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 [2]使孩子过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导致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 甚至现在有些成年人还要依靠父母洗衣服、做饭, 呈现高分低能现象。

在美国, 父母不会包揽孩子的事情。美国的孩子一般会主动做家务劳动, 如洗自己的衣服、收拾屋子、做点心、做编织等。孩子可以自己打工挣钱, 也可以在家里干活, 父母付给他们钱。美国的孩子一般在18周岁以后就必须离开父母的家庭, 甚至一些孩子的大学学费是自己打工赚来的, 他们并不会理所应当地认为父母必须为他们支付学费, 他们对自己能够独立出去生活很有信心。

2.中美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

中国家庭的教育方式一般来说是说教教育, 要求孩子守规矩, 学习好, 要听话, 要乖巧, 这样才是好孩子、懂事的孩子, 不会惹父母生气。因此孩子没有也不允许有任何的异议和独到见解, 所有事情都是父母拿主意, 父母去替代执行, 父母认为孩子还小, 因此没有给他们选择和自主的权利, 导致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持有等待观望、缺乏自信、墨守陈规、不敢尝试、不愿创新、不愿吃苦。因为习惯了听从父母的指挥, 一旦没有父母做主, 自己便不敢作出任何大胆的决策。[3]孩子们除了学习没有任何课外活动可言, 他们也往往没有任何的隐私可言, 父母掌握孩子的一切, 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动向, 父母往往不是与孩子谈话, 而是私自进行猜测和搜查孩子的东西, 电话和信件也要一一过问。当孩子做得不好时, 父母就会拿出别人做对比, 使孩子自信心受挫;即使孩子做得很好, 父母也会教育其要谦虚和低调。另外在道德教育方面中国父母非常懂得“在教育孩子的同时, 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查自己的人格”, 父母要把自己的好品质灌输到孩子身上, 就必须严格地遵守自己的内心信仰。强大的行为力量在孩子的道德观念形成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效力。

美国父母的教育方式一般来说是比较开放和平等的。美国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要有个性, 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被美国父母认为是自己的职责。他们允许孩子有独到的见解和想法, 不可人云亦云。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去完成, 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这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 而是美国的父母给孩子绝对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在锻炼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事情的能力, 增强自信心和责任心。美国的父母希望孩子多方面地发展, 不会看重学习成绩, 甚至不会过问学习上的事情, 而是尽量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 培养竞争意识, 锻炼意志品质, 让孩子学会吃苦耐劳。至于追求平等的教育方式来说, 美国父母做得非常好, 他们会与孩子做朋友, 尊重和理解孩子, 使得家庭生活愉快温馨, 创造了宽松的生活环境, 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使得孩子遇事积极乐观、敢于参与、好奇心强、主动创新, 肯动脑筋。父母给孩子绝对的信任, 不会对孩子的隐私进行任何干预。美国父母重视的是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 父母的信任和称赞会增强子女的自信, 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在美国家庭道德教育中, 宗教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去做礼拜, 在餐桌前祈祷, 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难以把它和被认为是这个民主国家中家庭的特殊责任的道德教育分开。在现代社会, 父母依然希望共同的上帝始终在内心深处把孤立的人类统一在一起。

二、中美家庭教育观差异的原因

1.历史背景的不同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 经历了几乎所有的社会形态变迁, 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但封建思想影响根深蒂固, 对个人发展约束很多, 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着顺从和保守的思想, 因此创新意识薄弱。然而美国是一个只有两百年历史的移民国家, 旧有的思想文化很少, 并且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 能够较快地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 个人发展的约束较少, 因此, 他们更多地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

2.价值观念差异

中国人讲共性, 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直至今日, 个人的价值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得以体现。在中国家庭中父母不尊重子女的个人喜好, 父母把孩子视为自身价值的延续, 将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希望, 一切都在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孩子的未来。他们不注重个人兴趣和感受, 常常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美国人讲个性, 价值观是以个人为本的个体主义, 注重个人利益, 崇尚个人发展实现自我, 这是美国文化核心。所以在美国家庭中, 父母倾向于把孩子看成是独立的个体, 子女自我价值的实现显然是要尊重子女的意愿、想法和兴趣, 美国父母比较重个人生活享受, 平时决不会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的生活。[4]

3.社会条件差异

中国由于经济条件落后, 社会养老保障不健全。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从个人养老或个人荣誉面子角度考虑得比较多, 教育孩子要知恩图报, 比如古话说“养儿防老”, 从小教育孩子光宗耀祖, 为家庭争光, 将家庭教育功利化。而不会在意孩子的感受, 甚至至今有的家长还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的言论, 对孩子随意打骂。美国经济条件发达, 社会养老保障健全。父母不认为养儿就是为了防老, 自己老了可以进养老院, 毫无后顾之忧。因而把孩子培养到18岁, 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和同情心的人就算尽到了自己的义务, 完成了养育孩子的任务。孩子将来的路如何走, 全靠他自己去奋斗。至于能不能为家族争光, 美国的父母通常不会考虑, 更不会随意打骂, 在美国打骂和虐待儿童是要付诸法律制裁的。

三、中美家庭教育观差异的跨文化交际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与美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中美两国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所形成的不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必然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障碍。家庭教育观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不同的家庭教育观必然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所体现并可能随之产生一定的误解。对此我们应当首先了解中美家庭教育观的差异, 了解差异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前提。由于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占有非常高的地位, 因此社会关系也常常带有家庭教育成果的特点, 这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这些差异都映射出中美家庭教育观的文化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 误会就会随之消除。其次, 正视中美家庭教育观差异, 相互理解是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关键。任何民族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都值得其他国家的人学习。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当尊重彼此的文化, 并借鉴彼此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有价值和合理的成分, 运用这些来丰富自己国家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发展本国的文化。同时在以后的教育中, 应该把中美两国教育观中的有利因素结合起来, 建立一种更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 培养更多能适应国际要求的人才。[5]

参考文献

[1]黄小勇, 黄菜方.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 (8) .

[2]王晓虹.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 .

[3]陈铭.中国与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若干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 1996 (2) .

[4]黄河清.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3 (11) .

上一篇:L型密封下一篇:石灰土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