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2024-05-09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精选11篇)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第1篇

由于此次调研恰逢全球经济衰退之初, 因此, 我们能够探究并评估此次全球经济衰退如何影响企业在华业务及其未来可能的影响。总体而言, 受访企业认为, 随着出口及国内销售滑落, 他们在中国正面临着困难时期。但是, 他们仍将中国视为其未来必不可少的重要市场和制造基地。此外, 充满挑战的全球经济也为那些积极地应用最佳实践以改善其在华市场地位的企业带来了特有的机遇。本年度的研究显示, 与去年相比, 有更多的企业表示正在计划扩大在华制造规模, 而计划迁往其他低成本国家的企业数量有所下降。此外, 更多的企业已经在中国采用了最佳实践和“双重动机战略” (Duality strategy) , 让中国同时扮演本土销售市场以及出口至亚太及更远地区的枢纽的双重角色。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严重挑战, 本次对108家外商投资制造企业的调研开展于200 8年的初秋和冬季, 适逢此次经济衰退的早期。

在2008年12月底, 我们对初期调查的79家企业进行了跟踪调查, 结果显示, 几乎一半企业的第四季度出口较2007~2008年下滑超过10%;更为严重的是, 约13%的企业遭受30~49%的出口滑落。与此同时, 在华销售同样不容乐观。超过四成的受访企业国内销售下滑10%以上。鉴于这些令人焦虑的情况以及并无迹象显示这些情况有望在近期好转, 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表示希望重新议定在中国的物料及零部件采购价格以削减1 0%以上的成本。随之而来的是, 中国工厂正在大量倒闭。制造业中, 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的数百万工人正面临着失业或无法找到新工作的问题。

但是这一数据仍然过于偏低。特别是在全球经济环境步履蹒跚的情况下, 更加高瞻远瞩的跨国企业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 能够从少数几个将带领全球经济最终复苏的增长地区之一中获益。为了准备好从中国销售中获益, 更多的制造企业必须迅速地升级在华生产模式以完善并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他们应该将中国视为具备竞争力的制造和销售环境以及亚洲增长战略的中心, 而非仅是一个低成本国家。事实上, 本次调研显示, 采用了此类最佳实践的跨国企业的毛利率比那些没有采用的企业平均高出4%。这一思想似乎正在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尽管进展有些缓慢:近四分之一的受访企业表示, 其在华机构正在采用最新的生产技术。约一半的受访企业表示, 他们相信在中国采用的这些生产技术能实现与竞争对手业务间的差异化。

对中国双重性的利用日益普遍

回顾过去, 在中国最盈利的跨国企业很好地掌控了中国作为出口和国内市场这一双重性。与之相比, 那些追求更有限目标的企业却仅仅利用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为西方市场生产廉价的产品或零件, 或在中国不断成长的国内市场上销售进口产品。为了取得成功, 企业必须设计可以生产大量产品雏形的生产体系, 以及推迟根据中国和非中国市场的特定需求进一步加工的步骤。因此, 双重动机企业在这方面具有更为有利的地位, 有更多的动力去应用最佳实践。他们必须在精益和快速应对的全球供应链中做到这些。在本年度的调研中, 中国的双重动机这一理念继续处于突出地位:57%的企业认为这是他们在中国建立并发展业务的首要动机, 而去年这一数字为47%。与此同时, 仅将劳动力或材料成本节省作为进入中国的首要原因, 而没有同时将进入中国本地市场列为动机的受访企业比例下降一半, 从22%跌至11%。

也许是出于对中国在全球的声誉进行了巨大投入, 这些追求双重动机战略的企业特别关注中国的产品质量及安全标准。调研中, 一半的双重动机企业认为中国政府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还需努力。然而, 绝大多数受访企业明确地表示, 希望中国政府继续采取积极措施来改革和升级制造业并提高国力, 以满足全球生产及贸易基准。受访企业表示,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73%) 、强化中国劳动力的教育和生产力 (67%) 、欢迎国外投资 (62%) 以及刺激内需 (76%) 对其在华业务运营“重要”或“非常重要”。受访企业同时也为中国政府时至今日的许多成就给出了高分:特别是在改善技术获得、创立积极的贸易环境和致力于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但是, 受访企业也认为,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步有限。

克服成本不断上升所带来的高价格

尽管经济衰退, 但是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成本变得更高。受访企业连续第二年反映在华成本显著上升:今年平均最高为15%, 而去年平均最高为10%。上升的成本大多数集中在白领管理人员、支持人员和蓝领工人的薪酬以及原材料价格。由于原材料价格并非处于去年夏天的高位水平, 因此, 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 预计价格仍将不断上升。在某种程度上, 最佳实践的广泛应用 (如先进的统计预测、精益体系以及先进的工厂自动化工具) 是对高成本的一种应对措施, 这是因为受访企业将其视为取得更高效率和更大规模的一种途径。这些今年实施上增加率最高的手段包括:生产及物流差异化及细分化 (41%对16%) 、产品流程及厂区设计优化 (61%对41%) 、周期安排优化 (42%对23%) 以及末期定制 (31%对16%) 。

成本领导者正经历显著的扩张

尽管全球经济衰退, 但是那些已经实现了成本结构的有效平衡 (并且可能已经在流程中引入了最佳实践) 的企业正在加大对中国业务的投入。在那些表示对成本控制得非常好的跨国企业中, 有53%的企业计划扩大产能 (而在那些表示未能很好地控制成本的企业中, 这一比例对应为48%) , 29%的企业表示将开设新的制造工厂 (对应为13%) , 44%的企业标志将对新的工艺技术进行投资 (对应为31%) 。

研究调查的108家企业中, 82%的企业为外商独资企业、11%为跨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组建的合资公司、7%归为“其它”类别。制造行业包括消费品、工业品、医疗及材料产业。约四成的受访企业在中国除了建立工厂之外还设立有其它重要职能机构, 如:代表处、区域或全球总部、区域或全球采购中心、以及区域或全球研发中心。研究结合使用了网上问卷调查、企业上门访问和深度访谈等方式。

一些有成本意识的企业也在今年得到了奖励:在那些确立了成本优势的受访企业中, 有27%的企业在第四季度实现了中国国内销售的同比增长, 而那些处于成本劣势的受访企业中, 这一比例仅为18%。低成本国家中, 中国是企业的首选业务开展地本年度的调研首次就经济衰退对跨国企业在华业务的影响做出了评估。出于对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 以及对那些通常被视为能取代中国的低成本市场中经济增长的担忧, 本年度中, 更少的受访企业 (2008年的10%对应2007年的17%) 表示有未来五年内移址海外或扩大海外制造产能的既定计划。同样, 在被问及“相对于其他低成本国家, 中国是否正在丧失其竞争优势”时, 本年度中更多的受访企业 (28%对13%) 选择了中立, 这可能也反映出全球范围内新的制造业投资放缓以及具有竞争力的低成本国家中的供求波动。随着经济不断恶化, 企业更加坚定了在华投资的意愿, 近一半的受访企业表示, 在未来数年内, 他们有意“扩大”或“显著扩大”大陆地区的产能。

中国制造业的持续挑战

通过本年度所提出的新问题, 我们发现, 尽管对中国制造业情况整体比较满意, 但是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表示将其制造业务迁至中国比预计中更为困难。56%的受访企业表示发现并挽留住值得信赖的员工是最困难的挑战。经济衰退期间失业人数的不断上升使得中国成为人才的买方市场, 如果史可为鉴, 那些最好的员工仍可能以更好的待遇跳槽至其他企业。因此, 对于如何将员工 (特别是那些最需要的员工) 流失率维持在最低水平, 有86%的受访企业表示已经制定了以绩效为基础的薪酬计划, 有62%的受访企业表示正在提供技能完善和职业发展项目。

全球经济危机改变了几乎所有中国制造业的未来业务战略假设。在经济萧条前, 最大的挑战是日益高涨的材料和薪酬成本以及人民币升值, 而目前则是国内增长率下降、中国出口需求滑落、全球货币波动以及信贷紧缩等重要问题。

上述挑战为在中国积极地应用最佳实践并采用双重动机战略的企业带来了特有的机遇。当销售不足及现金流匮乏时, 由于实力稍弱的企业推迟了对新能力或差异化的先进生产能力的投资, 因此那些提高效率、采用精益技术并推动中国业务全球整合的企业将能在此次经济衰退中显著地改善其市场地位。在华跨国企业应该致力于以下一些关键活动:加快除高端细分以外的国内市场发展并降低产品及服务的价格/性能等级以利用中产阶级不断成长的机遇, 同时降低对出口市场的依赖;通过优化适应当地市场情况及要求的当前产品并制定对这一措施能提供支持的新业务模式, 度身定制产品设计以满足本地需求;最后, 将上下游价值链与企业的全球价值链相结合以不断建立并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然而, 如果中国未能继续努力改善官僚作风并完善资本及物质基础设施以促使本国制造业不断朝着世界一流水平发展, 那么上述措施最终仍将宣告失败。我们同时鼓励中国政府通过强调工人发展、创新、产品质量、安全、可靠性, 以及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继续采取措施推动本国的产业能力向高端发展。通过采取这些措施, 应用最佳实践的制造企业将会因利用中国制造业的全部潜力并获得中国国内市场而从中国市场获益。反过来, 这将有助于中国实现创造更多高附加值工作、提高生活水平并确保中产阶级稳定成长等目标。

全球经济衰退已经显著地改变了在华的外商投资制造企业的前景。我们希望此次研究能就制造企业应该如何适应这些挑战以及此次经济衰退如何影响中国竞争力等问题给出独到的观点。缓和来自成本上升影响的措施。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第2篇

摘要:

近年来 ,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区域化和全球化的相互促进 , 凸显了社会生 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及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本质性特征。一方面 , 在贸易 自由化、生产国际化和经济一体化不断突破国家和地域限制 , 各国及各地区之 间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的条件下 ,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作 , 协调和规范了国 际贸易发展的秩序 , 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时的中国如有一颗闪亮的新星出现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国不仅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份额和排名不断攀升,而且对全球贸易增量的贡献也更为显著,2010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15779亿美元,排名全球第1位,占世界比重10.4%,货物进口13948亿美元,排名全球第2位,占世界比重9.1%,中国以其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为优势理所当然引来不少外资商的青睐,并随着出口的大量增长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的称号,但随着国际经济陷入低迷,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恶化,中国制造是否还能成为拉动全球贸易增长的强劲动力,能否继续保持强劲的势头,不少人表示对中国制造的未来堪忧,我将从几个方面提出我个人的观点,中国制造应如何在当今国际市场中继续保持竞争力。

关键词:

中国制造 国际竞争力 对策

一.

1.2.3.4.国际对外经济的大环境及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 国际贸易的由来和历史发展 当今国际贸易的布局和各国需求 中国制造的发展 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

二.

中国国内市场的经济状况及产业链的分布

1. 国内产业链的分布及产品出口情况

2. 国内的消费、投资

3. 中国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状况

三.

1.2.3.4.中国制造业的出路 审时度势,全面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中国制造出口结构如何更加平衡 抓住机遇,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 打创中国自主品牌

四. 结论

总结中国到底能担负起世界工厂的重要职责吗,中国制造发展的对策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第3篇

李克说,虽然中国现在制造业成本上升很快,而且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大家对中国看好,更多把中国作为制造中心或者世界工厂这个概念。未来的五年到十年,大家更多看重中国现在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以及作为消费市场方面的功能。但是这个信息不能够让大家想当然,因为从06年到现,我们工资刨除物价的因素已经增长4倍。但很可惜,我们并没有实现劳动力效率的提升,工资的上涨速度跟生产效率的增率相比,实际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了150%左右。

此外,在欧美国家,以机器人技术和数字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使得一批中高端的制造业开始向发达国家回流,美国、德国、日本都出现了这种回流的现象。这个上下的夹击对整个中国制造业未来的挑战非常大,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能盲目的乐观。

李克说,从总体上来看,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种种数据表明,整个经济开始有一些企稳复苏的迹象。作为马上三月份召开的两会,海内外都对中国新一代的领导人、新一届的政府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在新的政府完成换届以后,中国经济能够真正转型升级;另外,在制度层面方面,通过更加开放的公民社会体制来推动中国经济长远健康发展。

中国蓄电池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第4篇

自从1831年法拉第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以来, 电能的利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蓄电池是电池中的一种, 属于电气化学设备, 其主要作用是可以把有限的电能储存起来, 在需要使用电能的时候再放出电能以供使用。能源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了一项关系到人类生存越来越密切的问题, 而对于能源储蓄的蓄电池制造的研究与开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先进的蓄电池的开发和使用将使人们对于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基于此, 本文对中国的蓄电池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 指明我国的蓄电池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情况, 并提出相关建议。

在如何对某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的这个问题上, 裴长洪、王镭 (2002) 认为可以采用显示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这两类指标进行分析, 显示性指标是用以说明国际竞争力的结果, 而分析性指标则着重于解释为什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因。郑明身、田兰章、王俊杰 (2005) 在对我国IT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的实证研究中采取的是进行过一定的国产化率的修正后的显示性指标, 着重于分析中国民族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笔者认为, 在对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的问题上, 对于显示性指标的国产化率的修正会由于国产化率数据的统计不精确以及数据的波动性而导致分析结果的偏误。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应该包含本国范围内的所有因素的影响, 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 并以此为角度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果会更准确。结合数据的可得性, 本文将对我国的蓄电池制造业从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进出口价格比指数这三项显示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二、实证分析

(一) 贸易竞争指数

贸易竞争指数是指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额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用公式表达为: (Ei-Ii) / (Ei+Ii) (1)

采用公式 (1) 计算出中国蓄电池制造业贸易竞争指数, 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年鉴》 (2010) 。

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 在所选择的蓄电池制造业的总共9种产品中, 有7种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大于零, 这说明这7种蓄电池产品的生产效率要高于国际水平, 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锂离子蓄电池的进出口总额是所有9种产品中排名第一的, 这表明在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锂离子蓄电池这一部分上, 我国缺乏国际贸易竞争力。由此可见, 中国在蓄电池制造业方面更多的是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 而缺乏技术优势。

(二)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国商品的出口额在其出口总值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商品的出口额所占份额, 其公式为:

采用公式 (2) 计算出中国蓄电池制造业分类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结果如表2所示: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年鉴》 (2010) 。

从计算结果可以得知, 相对于国际平均水平, 中国的蓄电池制造业在传统的铅酸蓄电池以及蓄电池零件方面有明显的出口优势, 即出口竞争力很强。不过在镍铁蓄电池和镍氢蓄电池方面则明显处于相对的出口劣势, 出口竞争力很弱。

(三) 进出口价格比指数

进出口价格比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出口商品的质量与国外进口商品进行直接比较。其计算公式为:

如表3所示:采用公式 (3) 计算出中国蓄电池制造业产品的进出口价格比指数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年鉴》 (2010) 。

在所选择的9种蓄电池制造业产品中, 由于“未列名蓄电池”以及“其他蓄电池的零件”这两个类别产品的统计口径过于广泛而导致影响因素过于复杂而难以归纳, 统计意义较低予以舍去。从计算结果可以得知, 剩余的7种蓄电池制造业产品中, 总共有4种产品的进出口价格比指数大于1, 这表明这部分类别的出口产品要比进口产品具有更高的质量和附加价值;3种蓄电池产品的进出口价格比指数小于1, 表明这部分类别的出口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 质量和附加价值相对较低。值得注意的是, 3种进出口价格比指数小于1的蓄电池制造业产品基本上都是与最传统以及应用最广泛的铅酸蓄电池相关, 说明我国在传统的铅酸蓄电池制造方面的质量与附加值都与国际水平相比较低, 这与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较低有一定关联, 而锂离子蓄电池等新型蓄电池的进出口价格比指数大于1, 说明我国在新型蓄电池的研发水平方面一定程度上是优于进口产品的水平的。

三、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通过对中国蓄电池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传统型的铅酸蓄电池及相关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这一类别的产品多数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不过, 在新型的镍类蓄电池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的相关产品上则不具备明显的国际竞争力, 甚至部分产品处于国际竞争劣势。

2.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蓄电池产品多数以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 而在高附加值产品方面, 特别是在进出口总额最大的锂离子蓄电池方面, 整体来说还是国际竞争力较弱。

3.我国在传统的蓄电池产品类型上没有太大的质量优势, 更多的是依靠中国的人力资本成本优势, 在具备新技术的新型蓄电池产品类型上已经具备一定的质量优势, 不过需要进一步加强其他方面来增强出口优势。

对于我国的蓄电池制造业如何更快地提升国际竞争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1.鼓励民间投资蓄电池制造业, 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 充分发挥我国蓄电池制造业的比较优势, 更快累积资金, 实现整个产业的要素禀赋的改善和升级。

2.国家加大对高新技术蓄电池研发的扶持力度, 鼓励具备前沿产品研发实力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进行技术创新, 从而提高我国蓄电池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价值, 增强高附加值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加强新型产品的开发, 特别是对新能源的转换与储存的电池产品, 如太阳能、氢能等, 以适应新的科技进步, 满足市场需求。

4.加大新型产品的市场化开发力度, 使得我国的高新技术蓄电池产品, 特别是高附加值类的蓄电池 (下转67页) (上接34页) 产品能够更广泛地被市场接受, 加强出口优势。

摘要:能源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储存电能, 蓄电池制造业的发展也应该受到重视与关注。本文使用比较常用的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进出口价格比指数等指标对中国蓄电池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中国的蓄电池制造业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铅酸蓄电池的相关产品上具备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但在新型的高附加值的蓄电池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提升我国蓄电池制造业竞争力需要加强新型产品的研发及投入, 并加强新型产品的市场的开发。

关键词:蓄电池,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郑明身, 田兰章, 王俊杰.中国IT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 2005 (2) .

[2]裴长洪, 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4) .

[3]卫迎春, 李凯.我国制造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发展趋势及其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10 (3) .

[4]闫逢柱, 乔娟, 田国英.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4) .

[5]邹薇.关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测度与理论研究[J].经济评论, 2002 (5) .

[6]任若恩.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研究[J].中国软科学, 1996 (9) .

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扩张研究 第5篇

密级

武汉大学 科毕业论文

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扩张研究

院(系)名 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名 称

: 工商管理 学 生 姓 名

: 卞方杰

指 导 教 师

: 李

二○一六 年 四 月

目 录

告................................导论................................................一、制造业企业发展国际化扩张的原因分析...............(一)有利于直接占有国际市场................................(二)有利于输出成熟技术和引进先进技术......................(三)实现开放型经济的战略.................................二、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扩张的现状.......................(一)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扩张经营规模及趋势分析................(二)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扩张经营主体分析......................三、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竞争力差..............................(二)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扩张环境差...........................(三)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不足...............................四、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扩张发展若干对策建议........(一)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二)构造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扩张发展的基础条件...........(三)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扩张的自主创新战略...............参考文献...........................................开 题 报 告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中国一大批优秀企业,如联想、TCL、海尔、华为等,纷纷实施国际化战略,走出国门,跃入国际化大潮之中。有的企业凭借国内生产的成本优势,以OEM的形式为国际大品牌企业生产制造产品,并积累国际化业务经验;有的企业则凭借在国内经营积累的相对雄厚的资金实力,直接以在海外建厂或并购海外企业等形式开展国际化经营,走上了品牌国际化的道路。

快速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是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中国企业必由之路。但如何提升是这些企业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管理理论往往提炼于企业实践,反过来再指导企业实践。最前沿的理论研究往往是落后于企业实践的,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理论研究目前稍显落后于经营实践对理论的需求。因此之前大部分研究解决了中国企业要不要走出去的问题以及如何走出去的问题。但关于中国品牌走出去后如何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如何又好又快的提速国际影响力,这正是身处全球角斗场上的中国企业所急需的,也是本文定选的研究方向。

国际化是中国企业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目前,社会化网络世界已经形成,传统的自然资源,基于国际分工格局的产品已被打破,世界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趋势要求企业成为国际化的企业。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这是无法避免的。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已经刻不容缓。在全球化条件下,除了世界经济已成为劳动制度分工的世界的一部分,是世界统一大市场的一部分,世界生产力发展还形成了“非制度性全球化”,即内部市场的跨国公司,世界经济一体化作为一个整体,政府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的全球化”的形成。每一个企业,无论规模大小,无论什么行业,必须发展国际化战略。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对“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一个主要的决策依据。国家“一一五”计划提出建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基础上,改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的目的,必须说:”战略在世界公认的国际化战略,走出去”,包括商品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投资国际化战略等,因此本文的“走出去”的国际化是同一概念。

二、主要参考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本课题的主攻方向

国外研究现状

英国经济学家Dunning(1977),融合了Ohlin的要素禀赋理论,Casson和Buckley的内部化理论,提出了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是否具有国际化经营的条件,就要看企业是否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只有企业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够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若企业资本比国外企业充裕,产品成本较国外企业较低,345

(二)有利于输出成熟技术和引进先进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在初级产品、纺织、机电等传统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上具有相对的优势,制造业企业如果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国际化扩张经营投资于相对欠发达,或经济发展水平尚低,但需要我国某些成熟技术的发展中国家,则既可以输出成熟技术,占领部分国际市场,又可获得丰厚的回报。

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在工业发达、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开厂设店,搞合资、合营制造业企业,并以各种方式吸收当地领先于世界的先进技术,然后再转回国内,就可以推动国内制造业企业、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原有设备的更新改造。

(三)实现开放型经济的战略

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扩张,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战略需要。开放型经济必须面向国际市场,参加国际分工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制造业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实施和操作,最终要靠制造业企业。如果没有一大批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能与西方跨国公司相匹敌的国际制造业企业,没有一大批优秀的国际制造业企业家,所谓外向型经济就没有微观基础。90年代以来,我国的开放型经济较过去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基本上仍然是内向型结构。我国工业商品的销售,绝大部分是面向国内市场;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也绝大部分来自国内市场。因此,要注意开发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扩张的潜在能量。

二、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扩张的现状

由于存在统计口径不定的问题,现有国家统计数据的统计分类是国有制造业企业、集体制造业企业、股份合作制造业企业、股份制制造业企业、私营制造业企业、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制造业企业和其他,我们一般所说的制造业企业要比私营制造业企业的范畴广得多,除了包括个体、乡镇制造业企业、民营科技制造业企业、股份合作制造业企业外,国有民营的制造业企业、股份制制造业企业国家未控股的部分等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制造业企业包括全部的私营制造业企业和股份合作制造业企业、部分集体制造业企业、部分股份制制造业企业及极少数国有制造业企业。但是没有这样的统计类别,这部分数据难于区分和处理,所以,这里我们采用全国工商联近十多年来对上规模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作为研究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扩张的基础数据。这些数据代表了我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扩张情况,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结合国家统计局以及商务部等机构的相关统计资料,可以基本描绘出我国民企国际化扩张的态势,上述数据的使用,并不影响我们的分析和结论。

都取得了快速的增长。同时,以制造业产品为主,制造业企业的对外贸易也发展迅速,速度远超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制造业企业,当前在出口贸易中占比为33.4%,低于占比最高的外资制造业企业的52.5%,但制造业企业外贸出口发展势不可当,同比增长33.3%,是外资制造业企业增速16.1%的两倍多。“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伴随着国际经济的复苏,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环境将会不断改善,制造业企业将在国际化扩张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

2000年初,中央推出“走出去”国家战略,强调“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类所有制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开展跨国生产与经营”。但“走出去”战略对制造业企业的初始定位是大中型国有制造业企业,所有制形式成为重要的门槛,后来随着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尤其是绕过政府审批与监管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这一定位受到挑战,逐渐趋于淡化。无论在中央政府主管部门那里,还是在沿海有条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地区政府那里,对于“走出去”制造业企业,均强调其是否“有条件”,即是否具备外向扩展的实力,而不再强调制造业企业所有制。这也充分说明了制造业企业的经济实力。近几年,制造业企业更是发展迅速,单从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发展变动就可略见一斑。

从资产规模的分布来看,超大型和大型制造业企业数量也出现了较快增长。尤其是资产总额突破1000亿元的制造业企业,数量由2011年的2家,增加到2012年的8家,这也进一步显示出制造业企业大型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其中,海航集团以2017.87亿元的规模高居制造业企业资产总额榜首,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次之,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和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列第3位和第4位。资产规模在100亿~1000亿元的制造业企业大幅增加,由2011年的93家增至143家,增长趋势明显。

三、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竞争力差

生产规模偏小限制了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逐渐深入,跨国经济不断扩大发展,制造业企业经济竞争不再局限在国内,而是竞争的国际化扩张。实际上,国家间经济实力的较量主要表现为大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国际竞争力强的制造业企业大多是一些规模巨大、实力雄厚的制造业企业或制造业企业集团,这符合规模竞争、降低成本的要求。由于中国绝大多数大制造业企业规模不大,很难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其产品与国外大制造业企业产品相比自然缺乏竞争力。

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影响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由于制造业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缺乏追求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使得制造业企业技术开发

长,国际化扩张进程更短,那种期望一夜成名的国际化扩张路径是不存在的,尽管有自主创新国际化扩张路径可以选择,但缺乏最优的选择,因而还是应该从最基础的路径起步,逐步积累自主创新资源。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全球化,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没有构建与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现代化,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和促进自主创新,很可能要失去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性。

四、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扩张发展若干对策建议

(一)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后WTO过渡期内,随着对外开放程度和国内经济的国际化扩张,如何培养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是当务之急。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全球竞争优势的基本来源。中国制造业企业必须立足于国内市场,国际化扩张发展,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整个产业链的制造业企业,要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有直接联系的国际竞争力和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扩张程度。国际化扩张是制造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制造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扩张过程中的形成。据统计,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扩张程度和产业大大增加,中国制造业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似乎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结果表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出口量有所改善,但在许多情况下,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的出口显示一个更大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是不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因为一半以上的跨国公司和控制生产的商品的出口。然而,国际化扩张程度并不代表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对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扩张程度较高的国际竞争力不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治理必须依靠产业环境,竞争环境,鼓励创业精神财产的衡平法,制造业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在三维的创业创新,制造业企业结构优化,市场竞争加剧(ESM)的动力相互作用,发展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和产业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国家要制定专门的政策措施,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实施新兴产业的专项产业政策,建立和完善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和人才制度,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机制,充分利用政府采购政策和合理运用技术性措施,按国际通行规则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应用水平。

国家应该制定特殊政策和措施,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的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多形式,在新兴产业特殊的产业政策的实施,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体系和人才晋升制度,完善知识产权创新机制,保护和应用,充分利用政府采购政策和合理利用的技术措施,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国际通行规则的应用水平。

具体地说,是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服务,生物经济强国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行动计划实施的新材料,新能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发展,促进高技术人才、资本、技术、区域的优势,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广泛应用于传统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构造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扩张发展的基础条件

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扩张的重要战略是一个积极的发展,制造业企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避免进入国际市场的早期,盲目多元化。我国从事制造业企业的海外投资活动通常是缺乏技术优势,创新能力不强,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但是,应该看到,从某种程度上讲制造业企业的一些成熟技术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和一些制造业企业,具有相对优势。因此,除了增加科技投入制造业企业,努力打造一个高科技,在跨国经营应进行局部的技术知识,结合现有的成熟技术和当地市场的需求,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因此一些产品转换,特别是当一个大的国家的市场,有是消费者的口味和消费能力之间的巨大差异,适用的技术,成熟的技术,在制造业企业和创新的技术本质的转变有相应的发展空间,使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同时,在投资地区的选择,我们应注意避免与跨国公司的直接竞争与合作。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战略联盟等形式,大力推进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逐步形成和品牌制造业企业的实力。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兴起,海尔海信,TCL,康佳等制造业企业都难以模型基于制造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三)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扩张的自主创新战略

从量的增长向价值增长的世界经济的发展,这些变化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创新驱动元件驱动,从而改变经济结构的高附加值。2005世界经济论坛(Davos)全球竞争力公布的报告显示,在技术领域,我们的竞争力排名四分之六十。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中国仍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成本竞争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仍较低,技术水平低会制约中国经济效率提高,国际竞争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的内涵可以理解为自主知识产权的采集,掌握核心技术为宗旨,整合创新资源,创新,提高科技战略创新能力。自主创新的方式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创新。原始创新是指获得科学上的新发现,新发明,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集成创新指的是各种技术的有机融合,竞争性的产品或产业的形成;消化创新是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事实上,这三个方面与基础研究水平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的高水平,水平较高;基础研究

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竞争力 第6篇

未来工业时代,比的是谁能给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德国被称为“工业4.0”,在美国称作“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在中国则被称之为“中国制造2025”,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实施路径,这与自身的国情和竞争力的特征密不可分,但我们要透过表象去看本质。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前三次工业革命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再以制造端的生产力需求为起点,而是将用户端的价值需求作为整个产业链的出发点。改变以往工业价值链从生产端向消费端、从上游向下游推动的模式,从用户端的价值需求出发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作为整个产业链的共同目标,使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协同优化。

这一切的本质是工业视角的转变。第四次工业革命使制造过程和价值向使用端延伸,过去是比谁能造出更好的产品,现在比的是谁能给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核心产品与服务就像“蛋黄”和“蛋白”的关系,以往企业只关注在核心产品中的竞争,却忽略了“蛋白”部分的创新服务。对用户而言,“蛋黄”部分满足的是可见的需求,而“蛋白”部分却可以挖掘和服务用户不可见的需求。

举例来说,大家在购买汽车的时候都会将省油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于是汽车企业不断通过使用更轻的材料、改进发动机效率等方式来改善汽车自身的油耗。但是驾驶行为对油耗的影响也非常大,为什么没有企业去关注呢?因为驾驶习惯对于用户而言不可见,用户在买汽车时不会提出管理驾驶习惯的要求。以往我们将产品卖给客户之后就几乎到达了生产价值链的终点,然而新工业革命时代将价值链进一步延伸:以产品作为服务的载体,以使用数据作为服务的媒介,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用户需求的缺口,并利用数据挖掘所产生的信息为用户创造价值。

智能制造6M+6C,实现生产端与客户价值的无缝连接

应该如何利用煎蛋模型来看待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制造系统中6M+6C的模式就好比“蛋黄”与“蛋白”。

传统的制造系统在前三次工业革命中主要在5M的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它包含了:

而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制造业的第六个M将会起到关键作用:

做强“蛋黄”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如何通过数据的建模与分析反观制造过程,也是强调一个国家怎么样从数据里面找出未来竞争的实力。以中国为例,中国是制造大国更是使用大国,比如船舶、飞机、机车等等,制造能力可能不是最强,但却有着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使用数据量,如果能从使用端投入分析力量,则不失为反向突破中国制造的有效途径。

在做强“蛋黄”的同时,还要通过服务把“蛋白”做大,这是赢得未来持续竞争力的关键。美国与德国在战略层面上的共识就是:将物联网、生产系统和务联网(service network)通过‘网络-信息系统’连接起来,实现生产端与客户价值的无缝连接。这其中包含的要素主要是6个C:

这正是工业4.0环境下的智能制造与智能服务系统模式开展的有效途径,现有的制造系统需要对制造设备本身以及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将数据转化成为能够指导生产活动的信息,再利用信息产生优化的决策和个性化的服务来创造价值。6M+6C的观念也与中国政府提出的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的战略不谋而合。

分析挖掘庞大的使用数据,将成为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发现用户价值的缺口、发现和管理不可见的问题、实现无忧的生产环境(即无需担忧质量、安全和污染的生产环境),以及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这些都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挖掘。我相信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给中国带来更大的机会空间,因为中国不仅仅是全球第一制造大国,更是世界第一使用大国,无论是制造设备还是终端消费品,中国都拥有最庞大的使用数据。然而这些数据并没有被很好地加以分析利用,这方面只是存在潜力,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竞争力。

未来工业界的机会空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满足用户可见的需求和解决可见的问题。这方面依然有中国制造需要补的课,比如质量、污染和浪费等问题,需要的是持续改善与不断完善的标准化。第二个部分在于避免可见的问题,需要从使用数据中挖掘新的知识为原有生产系统和产品增加价值。比如汽车能在接近事故高发区警告司机减速。 第三个部分在于利用创新的方法与技术去解决未知的问题,比如从生产数据中寻找生产工艺与方法的优化方式,以及利用智能传感找出与了解未知问题等,比如手环管理睡眠质量,都是使不可见的问题透明化,进而去管理和解决不可见的问题。第四个部分是去寻找和满足不可见的价值缺口,避免不可见因素的影响,比如,你要拍一朵花,相机能告诉你花的名字;汽车轮胎可以自我监测,并在胎压过低的时候提醒司机,以节省汽油并避免交通事故。

这就需要利用数据分析产生的智能信息去创造新的知识和价值,这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最终目标。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第7篇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首先,以基于杜邦财务分析的两种战略特征的财务指标作为识别的依据,对筛选出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分析,识别企业所采取的基本竞争战略类型———低成本、差异化或低成本差异化战略; 其次,在识别出战略的基础上,对实施不竞争战略的企业进行创新效率研究,重点探讨不同竞争战略在创新效率上的差异,进而探究是否存在创新型低成本战略模式。

1 基本竞争战略识别

1. 1 基于 Du Pont 财务指标条件的竞争战略识别

哈佛大学商学院知名财务会计教授Palepu等首先提出应用财务报表,通过Du Pont模型绩效指标分解的两个关键财务指标识别企业从业战略的假设和方法[9]; 接着Philip等使用企业的财务数据,通过调整的Du Pont模型分析识别了一批零售业公司战略,并通过两个零售业案例分析提出假定: 净营业利润率相对较高和资产周转率相对较低的企业为差异化战略,反之为成本领先战略[10]。新方法明显优于原有财务指标识别方法,它利用了早已存在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因为杜邦体系同类财务变量间具有明确的函数相关性,避免了盲目寻找因子的弊端。

Du Pont体系的首要绩效指标是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由营业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积决定,而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分别是利润和营业收入分别除以总资产。按照新产业组织理论,由于交叉弹性的减少,一般的差异化的成本提高的幅度低于价格提高的幅度,从而获得溢价和超额利润。这里溢价的含义不仅是高价格,还有更高的营业利润率。而低成本战略则是通过低价和产量扩张获取利润和竞争优势。不能取得高溢价的低成本战略为了取得同样的总资产收益率,按照杜邦原理,只能用高的相对产量来补偿低溢价。而提高资产周转率不仅可以有效增加产量,还能分摊固定成本,从而持续低成本优势。因此,高的营业利润率和低的总资产周转率是差异化战略的财务特征; 低的营业利润率和高的总资产周转率是低成本战略的财务特征。

为了探索非差异化战略企业与差异化战略企业取得同等竞争优势的可能性,选用杜邦体系的高层指标———资产收益率为绩效变量,可假设企业资产收益率相等。采用绩效识别公司战略意味着公司成功实施了该战略,而不是制定或宣称采用该战略。本文的战略识别需要结合资产收益率是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筛选,只有在公司绩效达到平均水平之上,才认为其成功地实施了某种战略。在本文实证分析中,设定一个绩效区间来判定战略绩效的等价性。陈圻对一般竞争战略进行了逻辑重构,证明了成本领先战略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产量高于差异化战略企业、成本明显低于差异化战略企业。狭义的低成本差异化战略是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的交集,其产品单位利润和产量都高于成本领先产品,独特性足够高或成本足够低时单位利润还可以高于其它差异化产品,从而获得更高的绩效[4]。实证中,本文采用总资产周转率和营业利润率2项指标进行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的识别。将低成本差异化战略界定为绩效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总资产周转率和营业利润率均高于或者均低于其均值; 无战略取向界定为当绩效低于行业平均值时的情形。图1直观地表示出战略识别的基本原理。

1. 2 数据来源

首先,本文初步筛选出2007—2010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中在研发支出科目披露了R&D支出的企业为样本。在搜集研发数据的过程中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中大部分难以找到跟创新有关的定量化的有效数据,很多年报在披露该部分时“犹抱琵琶半遮面”,往往通过诸如“本年度投入了巨额研发费用”、“承接了若干个国家级高精尖项目”等一些含糊的语言一概而过,仅有很少一部分企业能充分并且规范地披露研发投入的具体数据,这为相关研究在数据获取上造成了较大困难。然而,可喜的是,随着国家政策强制披露的相关要求出台,更多上市公司的披露意识在增强,披露信息体现得也更加充分和规范。由于2007年、2008年的样本较少,本文采用2009年的样本做战略识别的分析。2009年样本公司的行业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1. 3 竞争战略识别结果分析

采用总资产周转率和营业利润率2项指标对2009年的12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战略识别。126家上市公司分布于制造业下属的16个子行业,如表1所示。由于各子行业的市场结构不同,行业竞争程度的差异等原因导致了行业绩效差异较大,如2009年纺织行业的ROA均值仅为2. 7% ,而生物制品行业的ROA均值则达到14. 69% 。因此,为了剔除行业差异的影响,本文对样本进行分行业计算。首先,将ROA低于行业均值的样本剔除掉,筛选出位于行业ROA均值之上的样本。由于绩效相等条件在实证中难以实施,因此,本文采用模糊判断将绩效相当的样本划分为一个绩效区间,设定该绩效区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额不超过1% ,以此判定战略绩效的等价性。由于资产收益率为一个定值,而资产收益率等于总资产周转率和营业利润率的乘积,因此,总资产周转率随着营业利润率的增长而下降。这样,根据本文的识别原则,就能在各个绩效等价的样本区间内识别出竞争战略: 营业利润率高且总资产周转率低的企业视为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 营业利润率低并且总资产周转率高的企业视为采用低成本战略的企业。2项指标均值都超过均值的企业视为狭义的低成本差异化战略的企业。以C73专业设备制造业共15家上市公司为例,ROA的行业均值为5. 34% ,营业利润 率的行业 均值为8. 93% ,总资产周转率的行业均值为72. 51% ,如图2所示,等资产收益率曲线、营业利润率均值线、总资产周转率均值线共同将坐标轴划分4个区域,其中,无战略企业有6家,差异化战略企业有6家,低成本战略企业有2家,低成本差异化战略有1家。其他子行业的竞争战略识别过程类似,不再赘述。

识别结果表明,本文12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中,剔除掉资产收益率低于均值的企业49家,进一步对收益状况较好的77家企业进行战略识别。77家企业中采用低成本战略的企业有11家,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有51家,采用低成本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有15家。本文将对识别出竞争战略的企业进行创新模式识别。

2 实施不同竞争战略的企业创新效率比较分析

本文试图从制造业上市公司中识别出采用了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低成本差异化战略的企业之后,对实施不同竞争战略的企业进行创新效率比较研究,重点探讨竞争战略在创新效率方面的差异。

2. 1 投入产出指标选择

我国上市公司对创新指标披露还不够全面,定量指标中的技改费用、引进人才投入资金、企业内部科研机构数、新产品平均开发周期、新产品销售收入以及定性指标中的品牌强度等难以找到对应的实证数据,本文使用的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等与创新有关的数据是通过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进行手工收集整理得到的。受数据可得性的限制,本文尽量选取了与创新效率密切相关的几个关键指标作为DEA模型的投入产出指标,指标体系包括1个财务维度指标和5个创新维度指标。由于创新从投入到产出有一定的时滞性,一般为2到3年,本文将时滞定为两年,投入指标选取2009年的数据,产出指标选取2011年的数据。具体指标选择以及相关数据来源解释如下:

( 1) 研发投入。R&D经费是进行研发活动的财力保障,本文采用研发投入的绝对量。

( 2) 技术人员数。技术人员包括研发人员、科技人员等与技术创新及技术改进相关的人员。该指标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反映了企业对于创新的投入程度。

( 3) 全部专利申请数。该指标是企业创新产出的重要成果。对于该项数据的收集,我们采用以下办法: 以样本公司的母公司和纳入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为统计对象,在中国专利数据库中进行全面查询,以检索到的专利申请数表示专利产出水平,分别统计各公司3类专利 (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在各年的申请数。

( 4) 资产收益率。本文将ROA作为创新产出在财务绩效上的表现。

( 5) 创新型企业评级结果。由于上市公司年报中没有披露新产品销售收入等比较典型的创新产出指标,本文采用创新型企业评级结果来衡量创新能力,该结果是对企业在研发投入、自主创新以及创新产出方面水平的综合评价。

创新型企业的培育计划过程一般分为4个阶段:试点、培育、验收和认定。试点企业经过两年的培育,验收通过后根据评价体系会被认定为不同等级的创新型企业。本文以被识别出竞争战略的77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统计对象,在科技部网站以及创新型企业建设网站上进行查询,以公布的创新型企业名单为准,通过创新型企业评级结果表示企业的创新水平,分别统计各公司创新型企业评定的级别( 国家级、省级、市级) 以及试点 ( 或认定) 的年份。创新型评级属于定性指标,本文将创新型评级结果根据试点和认定分别纳入投入和产出指标,并按照2011年之前公布的结果量化如表2所示。创新型评级分数在0 ~ 10范围内,以整数表示。非创新型企业用0表示; 被认定的市级创新型企业用2表示; 被认定的省级创新型企业用6表示; 被认定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用10表示; 由于被确定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相当于省级创新型示范企业,因此,可以将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分数等价于省级创新型企业的分数,用6表示; 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类似于市级创新型企业,用2表示; 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创新层级最低,用1表示。统计显示,在77家具有竞争战略的上市公司样本中,非创新型企业有36家,市级创新型 ( 包括试点) 企业有4家,省级创新型 ( 包括试点) 企业有20家,国家级创新型 ( 包括试点) 企业有17家。综上所述,DEA模型中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

2. 2 实证结果分析

以77家具有竞争战略的样本企业作为DMU,通过CCR模型得出各DMU的效率评价值。因为创新效率投入产出系统中投入比产出更容易控制,因此选择DEA模型中的投入导向模式。

计算结果表明,处于效率前沿面的企业有18家,包括兴化股份、安纳达、东方锆业、航天电器、福晶科技、水晶光电、亿纬锂能、海信电器、汉钟精机、威海广泰、机器人、一汽轿车、金风科技、南洋股份、九阳股份、汉威电子、独一味和奇正藏药,其中,这18家前沿面上的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企业仅有安纳达; 实施低成本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有海信电器、一汽轿车、南洋股份和九阳股份; 其余的13家均为差异化战略企业。这18家企业在现有投入规模基础上产出已达到最优水平,占到所有样本的23. 4% ; 而其他企业DEA效率值均小于1,为DEA无效区域,占到所有地区的76. 6% 。DEA无效的区域可以通过减少投入冗余来实现有效。DEA无效的59家企业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冗余,这些企业可通过适当调整以达到有效。以柳工为例,该企业实施的是低成本战略,同时也是第二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但创新效率非常低,仅为0. 238,从投影分析可知,该企业存在明显的投入冗余,可通过减少40175 063元的R&D经费支出来实现DEA有效。

样本企业的平均效率值为0. 6,根据DEA得分值对DMU进行分组,将所有的企业分为4组: DEA效率值为1的视为DEA有效组,DEA得分值在[0. 8,1) 之间的视为DEA相对高效组,得分值在[0. 6,0. 8) 之间的视为DEA效率中等组,DEA得分值小于0. 6的视为DEA相对低效类。因此,可得到77家企业的竞争战略类型对应创新效率值分布情况,如表4所示。

低成本战略组的创新效率均值为0. 52,差异化战略组的创新效率均值为0. 62,低成本差异化战略组的创新效率均值为0. 63,对各战略组进行配对比较,发现3种竞争战略组两两间的创新效率差异均不显著。这说明,低成本企业并不排斥创新,低成本战略也可以实现较高的创新效率。其中,在11家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企业中,效率值在0. 8以上的企业有2家,占总数的18% ; 在51家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中,效率值在0. 8以上的企业有14家,占总数的27% ; 在15家实施低成本差异化战略的企业中,效率值在0. 8以上的企业有6家,占总数的40% ,低成本战略 - 高创新效率类的企业占比相对较低。进一步发现,以样本企业的创新效率均值0. 6为分水岭,3种战略在效率均值之上与在效率均值之下的企业数目均相当,说明企业分布较为平稳。据此,将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与创新效率划分为4类模式: 低成本 - 高创新效率、低成本 - 低创新效率、差异化 - 高创新效率、差异化 - 低创新效率。因为低成本差异化战略包含了低成本和差异化2种优势,在此不进行区分。4类模式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类是低成本 - 高创新效率。该类别的公司创新效率高于均值,能同时兼顾效率和创新,是较为理想的状态,我们将其称为创新型成本领先模式,如安纳达、美菱电器等5家企业处于这种模式,说明这些企业能同时关注现有业务和新兴业务,能在效率和创新之间追求平衡,并尽可能同时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柔性。事实上,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同时在效率和创新上都表现出色以创造竞争优势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还非常困难,这也是低成本战略中位于创新效率前沿面上的企业少于实施其他战略企业的原因。创新型低成本竞争优势需要由低成本创新( 包括低成本创新扩散) 所驱动,低成本创新以较低的创新成本实现高效率创新,通过创新获得新的低成本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通过创新实现可持续低成本[8],这对于我国制造业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具有较大的启示。

第二类是低成本 - 低创新效率。此类别公司的创新效率比较低,如七匹狼等较多企业属于这种模式,我们称其为效率型成本领先模式,与波特的传统低成本战略相当,其特点是通过规模化生产、成本削减或成本控制提高运营效率,获得成本优势。其实,从创新相关数据上看,这类企业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并不完全排斥创新,如七匹狼2006年被评为福建省创新性试点企业、柳工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等,但创新投入产出的转化率不高,创新难以成为关键驱动因素。

第三类是差异化 - 高创新效率。此类企业可以概括为创新差异化,研发强度较高,专利和新产品产出较多,创新能力较强。在位于前沿面上的13家差异化战略企业中,有8家被认定为省级或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但该类企业中还有较多数是效率中等,需要参照同类企业中的标杆企业改进效率。

第四类是差异化 - 低创新效率。此类企业实施差异化但创新效率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部分企业较少通过研发创新实现差异化,而是通过广告投入等实现营销差异化,因此创新投入产出不足; 二是此类企业中有部分企业在分析期间一直处于创新型企业的试点阶段,没有被认定,在DEA计算中投入大、产出少, 导致效率低下。总之,该类企业要获得并保持差异化优势,需要采取措施优化投入产出模式,改善效率。

3 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1年年报和公开网站上披露的创新相关数据及财务数据,采用已被证明的2个杜邦体系财务指标———总资产周转率与营业利润率识别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低成本差异化战略,利用DEA模型分析了样本企业的创新效率,着重考察了不同战略在创新效率上的差异。研究发现,低成本战略也可以取得优良的创新绩效,效率和创新是有可能同时获得的竞争优势。传统观点认为,低成本战略容易被模仿,竞争优势难以持续,而那些实施创新型低成本模式的标杆企业却证明了低成本战略的竞争优势也可以是独特的并且是可持续的,这对于中国制造业中大多数依赖传统成本优势而生存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学习的路径,他们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内生成本优势,避免落入“低成本陷阱”,分步突破壁垒,实现升级。实施3种不同竞争战略的企业在创新效率上差异不明显,这对于实施以创新为核心从而建立起独特性的差异化战略企业提出了挑战。差异化战略应当重视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转换效率,通过改革等措施提高创新水平。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第8篇

20世纪90年代, 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 国际制造业在价值链、产品设计、生产方式及组织结构方面发生了明显的模块化趋势, 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模块化生产网络。在模块化生产方式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的机理与路径也将与工业经济时代有所不同。本文试图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竞争机制是什么?该竞争机制会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产生什么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 旨在为融入模块化生产网络的中国本土制造业升级提出有效的战略启示, 促进我国“制造强国”目标的实现。

1文献综述

美国学者斯特金 (Sturgeon, 2002) 最早提出“模块化生产网络” (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 简称MPN) 的概念, 它是由默许行为 (Tacit Activity) 的节点 (即模块) 组成, 并通过编码化信息的交换而连接, 创造出全球规模的制造系统[1]。主流模块化理论认为产品模块化必然导致组织的模块化, 并促使市场与产业发生相应的模块化演进[2], 即产业模块化是产品模块化生产方式演进的高级阶段, 而模块化生产网络则是产品模块化与产业模块化演进的终极目标[3]。

近年来, 学界开始关注模块化生产网络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 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 (1) 促进论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只要能融入MPN就会处于有利的升级环境, 能自动实现产业的阶梯式升级, 其主要理由包括:1) MPN中参与各方在关系上的互补性与对等性[4];2) MPN中产品的创新源泉趋于分散, 显著降低了创新的门槛与风险, 解决了激励与信任机制, 导致竞争加剧和一定市场势力的形成, 有利于技术创新[5];3) 模块化分工是一种利益共生的分配机制[6], 本土制造业能借助提升某一模块的核心价值来实现高利润, 改变现有国际分工的格局。 (2) 抑制论学者更关注MPN对制造业升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其理由包括:1) “模块化陷阱”是造成本土制造业研发模式被锁定的重要影响因素[7];2) 制造企业在购买国外企业技术、设备和标准时会对自主性技术创新资源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 不利于技术创新[8];3) 模块化生产通过降低各生产环节技术创新的互赖性, 固化了系统集成商领先的技术结构, 并阻碍本土制造业通过“干中学”进行技术创新与知识积累[9]。 (3) 折中论学者大多认为MPN虽然为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嵌入全球生产体系降低了门槛, 但也可能成为其价值链“低端锁定”的新工具[10,11]。

综上所述, 学界对MPN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影响已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文献大多从国际分工、技术创新等视角对MPN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的动力及路径进行研究, 而从网络的市场结构视角来研究MPN中竞争机制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产生的影响则相对匮乏且研究得并不深入。

2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竞争机制

MPN中规则设计商、系统集成商与模块制造商三类企业之间形成了由中心向外围辐射的立体型网状关系结构。而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模块化通过改变产业内企业间的关系会影响市场竞争格局、不同企业的竞争力内涵及企业的竞争层级等[12]。本文重点从市场结构、进入与退出壁垒、市场竞争强度三方面分析MPN中的竞争机制。

2.1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市场结构

一般而言, 市场结构是指某一特定产业内企业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笔者依据新古典经济学对市场结构的类型划分研究MPN中不同层级的市场结构 (见表1) 。

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1) 核心层包括规则设计商和系统集成商, 呈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多数情况下, MPN中少数几个规则设计商处于整个网络的核心, 被若干个系统集成商所包围, 构成核心层。像手机行业的苹果、三星和运动服装行业的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厂商主要负责产品原型设计、后期品牌营销等工作, 把中间的制造环节外包给模块供应商, 组织日趋小型化、虚拟化。核心层中市场参与者较少, 不同品牌厂商的产品在品牌声誉、产品质量、功能、价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 且相互之间信息较为封闭。 (2) 紧密层包括专用模块供应商, 呈寡头垄断或垄断竞争。专用模块是指与指定系统相匹配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模块, 该类模块的生产技术尚不成熟, 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 但可获得基于技术创新的熊彼特租金。专用模块供应商拥有自主性技术或专有知识, 负责制造专用模块, 与领导厂商之间的互动较为频繁、联系最为紧密。以PC产业为例, CPU、显卡、主板、系统软件等产品都属于PC产品的专用模块。由于专用模块决定着复杂产品系统特定功能的实现, 体现出不同品牌或产品之间在质量、性能等方面的差异性, 所以专用模块供应商对领导厂商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如微软、英特尔等行业巨头为领导厂商提供操作系统和芯片 (核心模块) 形成寡头垄断, 拥有很强的话语权。 (3) 外围层包括通用模块供应商、底层供应商及其他代工者, 呈完全竞争的格局。市场上能满足同一功能的通用模块数量众多且可替代性强, 市场信息完全, 所以外围层形成了完全竞争格局, 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通用模块中所含技术发展较成熟, 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 导致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如PC产品中CPU的风扇、鼠标、声卡、内存条等通用模块在生产技术、规格方面已形成了统一的产业标准。而底层供应商与代工者负责生产模块零部件或模块组装环节, 产品同质化程度高, 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持, 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低成本、交货的灵活性和速度。这类厂商在网络中地位最低, 与领导厂商的联系最弱, 只能获得完全竞争水平的利润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 新经济与工业经济下的市场垄断结构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见表2) : (1) 工业经济时代下的垄断结构体现在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控制上下游所有的生产及销售环节, 形成纵向一体化的企业联合体, 通过操控价格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 使产业利润向垄断企业转移, 导致市场效率降低。 (2) 在新经济时代下, 模块化组织之间的合作表现为横向一体化的网络形态, 通过组织形式改进、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来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新需求, 形成高效率的垄断结构, 实现双赢或多赢。

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2.2进入与退出壁垒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既是影响市场垄断与竞争关系的重要因素, 又是对市场结构的直接反映。 (1) 进入壁垒是进入某一产业的潜在企业所必须承担的一种额外的生产成本, 影响因素包括外生结构性进入壁垒 (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必要资本量、产品差别化、网络效应、政府管制等) 和内生策略性进入壁垒 (产业内的既有企业的战略性阻止行为等) 两种。 (2) 退出壁垒是在市场前景不好、企业业绩不佳的时候, 现有企业想要退出该产业或市场所引发的各种成本, 主要影响因素有专业化固定资产、解雇费用、政策法规等。

工业经济时代, 纵向一体化的现代企业投入大量物质资本来兴建厂房、购买大型成套的流水线设备, 通过规模的不断扩大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企业规模与物质资本投入构成市场进入的主要壁垒。而在新经济时代下, MPN显著降低市场进入与退出的有形壁垒 (资金、规模方面的要求) 的同时, 又大大提升了无形壁垒 (专业知识、专有技术等) 的高度, 究其原因在于: (1)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降低了组织的内外部交易费用[14]; (2) 大量风险投资机构能对优秀模块设计者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使得技术 (知识) 成为新的进入壁垒, 而必要资本量、规模经济对进入壁垒的影响明显减弱; (3) 网络成员间互赖性较低增强了组织灵活性, 使得整个生产系统很少固定于特定地点、产品或客户关系当中[1]。

MPN中不同层级的组织面临市场进入与退出壁垒也有所不同: (1) 核心层面临高市场进入壁垒和低退出壁垒。其进入壁垒体现在领导厂商必须具备强大的营销信息系统、敏锐地市场洞察力和新市场的开拓能力, 将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迅速转化为新产品原型设计的理念, 并转化为对整个系统界面规则的设计。领导厂商聚焦于设计、研发、营销等核心业务, 将其他非核心环节外包出去。而这些核心业务大多是知识密集型的, 属于轻资产, 投入固定成本很低, 因而领导厂商的退出壁垒要比纵向一体化的企业明显降低。 (2) 紧密层面临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和较低的退出壁垒。紧密层中生产要素流入市场的壁垒较高, 主要体现在核心模块设计与生产所含的专有知识与核心技术方面。另外, 模块化生产中大量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柔性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先进技术, 以知识为基础的生产性服务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产, 因而专用模块供应商可通过改变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软件编程来轻松实现定制化生产, 不会造成由于专业化固定资产的投入过多而形成沉没成本, 市场退出壁垒较低。 (3) 外围层面临很低的市场进入与退出壁垒。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增强使模块供应商能迅速渗透至全球市场, 削弱了绝对成本优势所形成的进入壁垒。且由于通用模块及部件的通用性较强, 能满足众多的客户需求, 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这导致外围层模块化组织的资产专用性较低或协同非专用性较强, 使得由于沉没成本所形成的退出壁垒大大降低。

2.3市场竞争强度

与市场与科层治理相比, MPN中各参与者之间竞争强度进一步加剧, 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效果将更加突出, 主要存在两类竞争[13]: (1) 横向“入网”竞争主要体现在:1) 外围层的模块化组织为了能在网络中生存下去相互间展开激烈竞争。加之, 大量游离于网络之外且能满足同一功能的潜在模块制造商的存在, 时刻威胁到网内模块制造商的现有地位, 导致其竞争压力日益增大。2) 紧密层的专用模块供应商为了提高竞争优势努力挖掘模块内部所含的隐性知识。MPN本身是一个开放性全球制造体系, 领导厂商会不断遴选出优秀的模块供应商吸纳进生产系统, 因此只有那些在功能、创新等方面具备最强竞争力的企业, 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取胜, 暂时成为价值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企业。3) 核心层的不同领导厂商在品牌、技术标准上也存在激烈竞争。当网络租金低于预期收益水平的时候, 模块供应商会产生“脱网”动机, 导致原有网络的崩溃。唯有那些设计理念先进、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被市场所认可的规则设计商, 才能吸引到优秀的模块供应商, 形成最具竞争力的MPN。譬如, 手机行业的苹果、三星、华为等品牌厂商之间为了巩固网络核心地位、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及行业标准的制定权而展开激烈竞争。 (2) 纵向“入围”竞争。在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推动下, 网络内组织存在着“外围层→紧密层→核心层”不断渗透的动机, “入围”竞争的本质是在原有系统规则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后向兼容性”的新规则体系。极端的情况是颠覆原有的产品建构规则, 构建新的设计规则, 但这很可能会遭到现有领导厂商的强烈阻击。一旦复杂产品不同层级的设计规则建立起来后, 改变任何一个层级的设计规则都会相当困难, 且困难程度会随着产品建构系统层级的提高而增大, 即模块革新的难度远远小于设计规则改革的难度。

3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竞争机制对发展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各模块所处的网络位置直接影响MPN的“市场结构”, 进而影响制造业升级的难易程度。MPN中的竞争机制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既带来难得的升级契机又提出严峻的挑战: (1) 新兴产业形成的MPN通过降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入网”门槛, 为制造业升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相比于成熟产业, 具有相同复杂性的新兴产业的产品系统被分解的模块数量较多, 所需知识也更为专业化与片段化, 其进入壁垒主要由某种专项技术或专业知识产生。只要制造企业掌握了这项片段化技术或知识就可获得“入网”竞争资格[14], 这为专业化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与难得的发展机遇。 (2) 成熟产业的复杂产品系统经过多次模块再整合过程后, 利润日益集中于包含综合性而非片段化知识的核心模块之中。由于这些模块的知识壁垒较高且会面临原有模块供应商的强力阻击, 所以单纯拥有专业化技术的新进入者很难嵌入这些核心模块, 只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才可能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当然, 成熟产业的MPN中也包含一些低附加值模块, 它们技术壁垒较低, 以成本最低为导向, 使得中小企业并不容易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在此类MPN中, 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在于凭借其专业化知识开发出新功能的模块与现有产品系统进行联结, 形成新的网络节点。

4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相关启示

中国光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 第9篇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传统的火力发电逐渐暴露出能源安全与环境污染两大问题, 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 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 得益于全球光伏发电市场的快速发展, 中国光伏产业在2004年之后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光伏产品生产基地, 从2007年开始太阳能电池产量一直位居全球首位。根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统计, 2012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达到23GW, 占据全球市场的近64%。目前已有近百家光伏产业相关企业在海外上市, 直接从业人数超过了30万人。随着中国将其纳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 光伏产业未来将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 尽管近年来国内光伏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但是中国光伏制造业依然没有完全摆脱原材料和终端市场“两头在外”的局面, 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主要原料、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依赖进口等因素依然制约着产业的升级。贸易摩擦、汇率风险、产能过剩、投资过热等问题也给中国光伏制造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隐患。2012年5月起, 美国和欧盟相继宣布将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片进行反补贴反倾销税的征收和立案调查, 再次引起国内外对中国光伏制造业的广泛关注。

光伏制造业为何能在中国迅速崛起?中国光伏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如何?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光伏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了解其在国际国内市场中的优势与不足, 本文将结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与方法, 对中国光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水平与竞争力来源进行实证分析。

二、理论综述

1.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一些新兴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迅速兴起。根据竞争主体, 国际竞争力研究可以分为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四个层次。在这其中, 产业竞争力作为联接宏观 (国家) 和微观 (企业和产品) 的纽带既代表了国家 (或区域) 经济整体上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也反映了不同产业在生产率水平、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差异。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既有助于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也有利于指导产业内部各企业的发展, 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 (Michael E.Porter) 。他的竞争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在竞争战略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1,2]。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 他将传统的竞争力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加以综合, 提出了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 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波特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根植于一个国家特定产业的微观经济基础, 包括该产业中企业运营的成熟性、企业运营的环境质量、产业集群的优势等。

在国内研究方面, 金碚[3]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一国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的更高生产力。裴长洪[4]通过分析市场竞争力的来源和决定因素, 把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综合。随着中国加入WTO, 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 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卢艳秋等[5]基于贸易专业化系数计算了中国化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分析了入世对中国化工产业的影响;王育宝等[6]使用“钻石模型”和价值链分析法对中国石油石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林秀梅等[7]从竞争力理论角度构建指标, 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在某一特定产业上, 由于一国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较高生产能力, 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优势竞争地位, 并且持续盈利的能力。目前中国的光伏制造业已经深入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之中, 在取得一定竞争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在这种背景下, 研究中国光伏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产业自身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 已有实证研究的对象大都是成熟产业, 对新兴产业的涉及较少。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展快速的代表, 研究中国光伏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指导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有着借鉴价值。

2. 中国光伏产业研究综述

对中国光伏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政策和技术选择等方面, 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较少。周世清等[8]结合产业组织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提出了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体系, 包括基本内涵、资源配置、理论模式、运行机制等。张嵎喆等[9]基于“钻石”模型从宏观层面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在已有的中国光伏产业竞争力研究中, 丁易伟[10]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 从内部、外部环境和政策体系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光伏产业竞争力;陈晓燕[11]从宏观环境与企业战略两个层次构建评价体系, 采用案例研究和国际比较的方法对中国光伏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定性研究。

光伏产业包括光伏制造和光伏发电两个部分, 二者在产业链结构、市场主体等方面存在着差别。光伏制造以晶体硅等为原料, 以光伏电池和组件为最终产品, 属于制造业。光伏发电则是以光伏产品为基础组合建设光伏发电站, 最后的产品是电能, 属于电力行业。目前光伏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中没有对这两部分产业进行区分, 同一研究中既关注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自然资源与政策条件, 又关注发展光伏产品制造产业的市场需求与技术水平, 研究对象的主体不清晰。另外, 目前关于光伏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层面, 缺少与国外产业的直接定量比较。

本文将聚焦于光伏产品制造产业, 综合运用各类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基于国际贸易和企业经营的相关数据计算显示性指标, 考察中国光伏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再根据波特“钻石模型”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 挖掘促进与制约中国光伏制造业竞争力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光伏制造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三、中国光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1. 产业链介绍

光伏产业以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为基础, 其作用原理是通过太阳能电池阵列将阳光中的辐射能转化为电能。根据所用材料不同, 太阳能电池可分为晶体硅电池和薄膜电池两大类, 其中晶体硅电池在市场份额中占据主导位置 (85%以上) , 其产业化规模较大、生产技术成熟、商业化程度高, 是目前的主流产品。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链如图1所示, 包括硅原料生产、硅锭/硅片生产、光伏电池制造、组件封装等环节。

2. 国际竞争力表现评价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贸易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整理。

资料来源:根据上市公司年报资料计算整理。

产业国际竞争力表现主要指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位置, 典型的评价方法是进出口数据法。其中反映比较优势的指标通常是“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 由Balassa[12]提出。国家在a产业贸易方面的比较优势, 可以用a产业占该国总出口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a产业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来显示出来, 若RCA<1, 则该国在产业上处于比较劣势;若RCA>1, 则该国在该产业上处于比较优势, 取值越大比较优势就越大。

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计算出中国光伏制造业2007-2011年的RCA指数表2所示。在2007-2011年间, 中国光伏制造业的RCA指数表1一直大于1而且呈现上升趋势, 说明中国光伏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且优势在不断增强, 表现出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3. 国际竞争力结果评价

利润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最终目标, 也是产业竞争力的最终结果, 典型的评价方法是产业利润法。本文选取了中国光伏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9家企业作为样本, 这些企业占据了近年中国光伏产品产量的90%以上。同时选取了国外5家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比较样本, 如表2所示。

销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中国企业的平均水平低于国外企业。销售毛利率反映的是企业对上下游整体的掌控能力, 中国光伏制造企业主要专注于产业链下游的光伏电池和组件环节, 受上游多晶硅原料厂商制约较大, 造成企业的生产费用较高。而国外企业大都是上下游一体化模式, 拥有较强的全产业链协调控制能力。

销售净利率是企业实现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值。中国企业的净利率平均水平高于国外企业, 主要原因是在管理和运营费用的控制上更具优势, 特别是劳动力成本明显低于国外企业。

资产净利率是公司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 反映的是公司运用全部资产获得利润的水平。中国光伏制造企业的资产净利率较高, 说明中国企业资产使用更加有效。

4. 国际竞争力实质评价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质是该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 典型的评价方法是生产率法。劳动生产率是产业竞争力的直接来源, 其值越高, 产业的竞争力越强, 反之则越弱。

通过各公司年报中的数据计算得到2010年生产率水平结果表3所示。中国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是14.47万美元/人, 外国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是57.08万美元/人。可以看出, 中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只有外国企业的25%, 体现出了明显的差距。

在直接比较生产率水平的基础上, 考虑到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员工工资水平上的差异, 为了更加全面的衡量劳动的投入与产出, 本文采纳了克鲁格曼提出的生产率/工资率的生产率修正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其中工资率的计算方法是公司的年度工资支出额除以该年度员工总人数。

资料来源:根据上市公司年报资料计算整理。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 中国企业尽管直接劳动生产率很低, 但是除以平均工资率后指标却明显高于外国企业。这说明中国光伏企业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这一优势弥补了直接劳动生产率的不足, 提高了中国光伏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一特点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情况十分类似。

5. 国际竞争力分析性指标评价

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来自产业所处的整体环境, 常用的评价方法是波特“钻石模型”。“钻石模型”通过解析产业的四项环境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以及机会与政府两个外生变量, 找出影响一国某一特定产业竞争力发展的因素。模型结构如图2所示。

(1) 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知识资源及基础设施等, 可以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从自然资源来看, 硅是光伏产品的基础生产原料。中国的硅资源储量十分丰富, 据国家建材工业地质工程勘察研究院预测, 中国各类硅原料矿产储量可达300亿吨, 为发展相关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从人力资源来看, 中国在劳动供给方面有明显优势。虽然已经出现了劳动力工资水平上升的现象, 但是通过比较国内外主要光伏制造企业的管理费用可以看出,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相对于发达国家仍然明显, 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国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不足。

从知识资源来看, 中国光伏制造业各环节的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中国企业的多晶硅生产工艺还不够完善, 生产成本高、能耗大, 竞争力不足。因此, 虽然中国硅矿资源丰富, 但由于技术原因多晶硅原料无法做到自给自足, 目前有50%左右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在产业中端的硅片加工环节, 中国企业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如河北英利的高速多线切割及硅浆料回收技术大大降低了高纯硅材料的用量, 节约了制造成本。在产业下游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环节, 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在质量和成本方面已经处于了世界领先位置, 如无锡尚德的冥王星技术将单晶硅电池的有效面积转化效率提高到18.8%, 多晶硅提高到17.2%,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 需求状况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光伏发电市场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2002年西部无电省光伏电站建设项目“乡乡通工程”开启了中国的光伏发电市场, 但此后由于光伏发电的成本高和缺乏长期市场激励政策, 光伏发电市场发展陷入了停滞。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通过, 但是未能推动中国的光伏发电市场明显好装。2009年, 中国开始实施“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和“金太阳示范工程”, 明确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提供财政补助。国家能源局也启动了大型光伏电站的特许权示范招标, 为大规模光伏发电站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近两年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总体来看, 中国仍处于光伏发电大规模发展的前期阶段。根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统计, 2011年中国新增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分别只占全球市场的7.4%和4.3%, 与中国光伏制造业的发展阶段相比明显滞后。尽管2012年, 国内需求进一步增长, 新增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约7000MW, 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光伏需求市场, 但是目前中国光伏产品的应用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外, 市场对外依存度较高。

(3)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

光伏产品制造业的支持性产业主要包括产品生产设备制造业和平衡部件产业。以晶体硅为主导的太阳能电池生产需要多种设备, 如单晶硅生长设备、多晶硅铸锭设备、切割设备、清洗设备、检测设备等。产业发展初期高性能全自动化精密设备的制造技术长期被国外发达国家控制, 高端设备长期依赖进口。近年来, 中国设备制造商在技术研究和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 部分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晶硅光伏电池生产线的十几种主要设备中, 6种以上设备已在国内生产线中占据主导, 其中单晶炉、扩散炉、等离子刻蚀机、清洗制绒设备、组件层压机、太阳模拟仪等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总体来说, 除少数企业外, 大多数设备制造企业在品牌认知度、人才队伍、技术能力、规模和资金实力等方面同国外企业相比还存在差距。

平衡部件产业主要生产逆变器、汇流箱、配电器、监控系统等各种光伏发电系统专用的仪器设备。以逆变器为例, 设备的市场份额主要被德国SMA、西门子和日本三菱电气等国际巨头所占据。随着中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不断完善和光伏市场的快速增长, 平衡部件生产厂商也在发展壮大, 逐渐拥有了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 但是在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方面与国外大型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4)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

在企业战略方面, 中国光伏制造企业逐渐向纵向一体化发展。在产业发展前期, 中国企业主要集中于产业链的中下游, 专注于晶体硅电池及组件生产。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资金技术的积累, 一些大型光伏企业开始向上游扩张。通过自建、控股或兼并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 加强对上游资源的控制, 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目前, 纵向一体化已经成为主要光伏企业普遍采用的战略。

在同业竞争方面, 波特研究发现强有力的国内竞争对手普遍存在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中国的光伏制造业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 目前中国光伏制造业已有河北英利、江西赛维等多家企业在海外上市, 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这批企业绝大多数都属于私人创业企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了快速成长。企业集群网络带动了知识和人才的流动, 促进了技术创新的出现, 帮助企业逐渐建立起了规模、技术和资金优势。

(5) 机会和政府作用分析

光伏制造业的机会主要来自市场需求的急剧增加。以刺激政策为主要驱动因素, 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2000年后, 德国率先实施可再生能源“购电法”, 欧洲光伏发电市场开始大规模启动, 并且带动了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的快速发展, 连续十年新增长装机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 过去5年间累计安装量增长率达到48.64%。中国光伏制造业企业正是充分把握住了这个机遇, 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由于光伏产业是解决传统能源安全和污染问题的必然选择, 因此未来的光伏市场还将持续发展。与此同时, 中国已将光伏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重点培育, 国内的光伏发电市场开始规模化启动, 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光伏制造业的发展还将拥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政府作用方面, 由于中国光伏发电市场启动时间较晚, 在产业初期并没有专门的国家政策统一指导推动光伏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光伏制造业企业在起步阶段的政策支持主要来自地方政府。以江苏、河北、江西等地区为代表, 结合本地区资源和产业优势, 地方政府着力将光伏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方向, 对相关企业在土地和税收等方面提供了一定优惠政策, 这对企业早期降低成本、快速扩大规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产业长远发展来看, 在国际范围内政府的政策导向将决定光伏产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水平, 因此政府扶持将是推动光伏制造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四、结论和建议

本文运用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各类指标方法对中国光伏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中国光伏制造业在国际市场表现、劳动力投入产出比和销售净利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劳动直接生产率和销售毛利率方面低于国外竞争对手。总体来看, 中国光伏制造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在竞争力来源方面, 劳动力成本优势、产业链下游技术领先、本土配套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同业竞争的相互促进、国际市场需求的快速拉动、地方政府鼓励政策等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光伏制造业的出现以及高速发展。与此同时, 当前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制约着中国光伏制造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主要体现在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产业对国外市场依赖度高。技术方面, 上游多晶硅原料生产的关键技术尚未突破, 多晶硅生产成本和能耗高于国外先进水平。高端生产设备尚无法实现国产化, 重要辅助材料依然依赖进口。市场需求方面, 国内的光伏发电鼓励政策尚未推动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的大规模发展, 光伏制造业对国外市场依赖的局面仍没有彻底改变。

基于上述分析, 今后的产业发展方向应该重点关注技术研发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开发。在研发方面。在技术创新方面, 企业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努力实现上游关键技术的突破, 加快产业纵向一体化的进程。同时提高生产流程的机械化水平, 降低对低成本劳动力的依赖。国家应该增加对本土光伏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 推动对国外领先技术的引进吸收。同时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 促进产学研结合,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拉动需求方面, 国家短期内要继续推进“金太阳示范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发展, 保证政策的连续稳定;长期范围内要不断完善光伏发电激励政策, 增加政策的可操作性。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兼顾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 促进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摘要:光伏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光伏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解决传统能源安全问题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 中国光伏制造业也存在着产业链发展不均衡、产业出口依存度大等问题, 以美国欧盟“双反”制裁事件为代表的国际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多。本文将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 采用进出口数据法、产业利润法、生产率法和钻石模型等方法框架对中国光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和来源进行深入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中国光伏制造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光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战略性新兴产业

参考文献

[1]Michael E.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of Nation[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2]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3]裴长洪, 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 (4) :41-45.

[4]卢艳秋, 余戈, 朱秀梅.提高我国化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3 (4) :18~22.

[5]王育宝, 吕璞.中国石油石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资源科学.2005 (6) :2-10.

[6]林秀梅, 徐光瑞, 李瑾文.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9 (5) :6-11.

[7]周世清, 马超群, 李林.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 (7) :88~90.

[8]张嵎喆, 毛一梅, 赵阳华.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1 (4) :11-15.

[9]丁易伟.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09.

[10]陈晓燕.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0.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第10篇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政策建议

一、引言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装备制造业大致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武器弹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等8个大类中的46个中类所包含的178品。根据国内理论界和实务应用中较为传统的划分方法, 装备制造业通常包括除去武器弹药制造业的其它七类制造业。但中国的产业分类标准与国际产业分类标准 (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洲共同体委员会等共同编制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ICIS) 及国际贸易分类标准 (SITC) 并不一致。为了方便国际比较, 笔者采取了WTO提供的、基于《标准国际贸易分类 (SITC第三版) 》的商品贸易数据, 以进行比较分析。

装备制造业是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是科学技术物化的基础, 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当前, 在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下, 国际装备制造业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呈现出分工全球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信息化、服务网络化等新特征、新趋势,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移装备制造业的进程大大加快。装备制造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需求弹性大、对经济增长带动促进作用强、对国家积累和社会就业贡献大等特点。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 没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 就不可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工业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目前, 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推进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增强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保障国防安全等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006年2月, 中央政府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因此, 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对象与指标体系

要全面考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考虑到数据获取途径和相关数据库及报告中统计数据的完整性等因素, 我们在研究中主要选择的是在OECD数据库中有较全面统计数据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 共计30个国家, 其中25个国家是OECD成员国, 5个国家是非OECD成员国。笔者选取了这30个国家在2006年的相关指标作为统计样本, 这些国家大多是综合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强的国家。同时, 也选取了墨西哥、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和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 以方便将它们的情况与中国做比较, 从而能够基本判断出中国在世界上的相对竞争力。同时, 在考虑作为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决策单元所选择的国家数量时, 还需要考虑到数量过多会超出笔者研究的能力范围, 并且也有可能使所选择的决策单元的同类性受到影响, 因此, 遵循通常参考集元素的个数不少于输入、输出指标总数的两倍为最佳的标准, 所选为研究对象的国家如表1所示:

现对衡量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五个组成部分指标的选取作如下说明:

1. 产业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生产产品、提供服务的数量, 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的能力。区域装备制造业具有竞争力表现为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实力, 只有形成了合理的规模经济, 并在自身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同时, 带动整个区域工业经济的发展, 装备制造业发展才成为该区域国民经济续发展的基石。笔者选用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人均总产值三个指标从不角度衡量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能力。

2. 市场开拓能力

市场表现是检验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最根本的标准。市场开拓能力是企业占领市场、获得市场份额的能力, 它的大小反映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市场开拓能力越强, 说明主体越有能力影响市场和市场上的竞争对手, 也越有潜在可能占领和扩大市场。笔者用市场占有率来衡量市场开拓能力, 国际市场占有率=2007年该装备制造业出口额/2007年全球装备制造业总出口额。

3. 资源配置能力

资源配置力是指地区产业配置和使用各种经济资源进行生产活动并获得经济效益的能力。一般来讲, 产业资源配置力越强, 越能有效地争取、控制和利用经济资源, 使经济效率和技术效率都很高, 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较高的资源配置能力作为基础。笔者选用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来反映地区装备制造业的该项能力。

4. 产业配套能力

产业配套能力是指具有生产技术联系的各产业间相互配合支持的能力。产业的发展与相关及支持产业的配合密切相关, 形成生产技术联系的产业间具有相互制约和促进的作用。如果某一产业能以最小的交易成本获得所需的配套产品 (特别是关键配套产品) , 则说明该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 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装备制造产业的配套问题较为复杂。装备制造业是关联性极强的产业, 在为其它产业提供装备的同时, 也需要其它产业包括本产业内各子行业的配套协作, 产业配套能力是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目前理论界对产业配套的研究还很不充分, 反映产业配套能力的指标还极少, 因此只能选取其它替代指标来衡量产业配套能力。一般来说, 特定区域内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越集中, 即集聚程度越高, 越能促使提供配套产品的企业向其靠拢, 越能获得较好的产业配套服务, 这就是产业的集聚效应。因此, 使用反映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衡量区域产业配套能力。笔者将使用调整后的空间基尼系数作为反映产业配套力的指数, G'= (si-xi) 2, 其中si表示i国装备制造业就业人数, xi表示该国就业总人数。

5. 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市场竞争的关键。熊彼特第一个从经济学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创新论。他认为, 所谓“创新”, 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即把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经济体系。新技术、客户新需求、新的产业环节、压低上游成本、政府法令规章的改变等都是创新的内容, 都是造成竞争优势改变的因素。产业创新能力的核心环节是技术创新, 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直接或间接的制约着产业竞争力水平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潜力。从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研究与开发 (R&D) 投入、科研人员数量和专利申请数量等方面。因此,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 笔者将用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来测度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其中I表示R&D投入比重, p是装备制造业总产值, 用D代表企业研发投入, P表示工业总产值, s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 用主营业务收入来表示。

三、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按照上述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指标, 收集到30个国家的原始数据, 应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检验, KMO检验值为0.68, 巴特利特球检验值为657.405, sig=0.000, 证明主成分分析有效, 可以对我们的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

通过SPSS16.0, 得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如表4: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从表4中可以看出, 在8个因子中, 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为5.253, 方差贡献率为65.668%;第二个因子的特征值为1.568, 方差贡献率为19.597%。两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累加值达到85.564%, 大于80%, 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所有信息。因此, 提取第一、第二个因子即可满足分析需要。

我们综合七个行业竞争力评价数据, 得出中国装备制造业各行业排名:

根据其五个行业未列示的分析过程数据及以上各表格列出的分析结果, 下将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基本情况作简单解析。从总体上看, 中国装备制造竞争力居中等偏后水平, 在装备制造业的六个行业中, 通信设备制业最具竞争优势, 其得分是-0.01037, 在三十个国家中排第10位。这主要是由于通信设备制造业较发达。但总体看来, 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利润率不高, 应进一步提高产业配套力和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从而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政策建议

1. 组织制定与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专项计划”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以“专项计划”的形式来推动政府意志的实现, 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如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高速信息公路”计划、“下一代汽车”计划, 日本的“下一代产业技术研究”计划。在中国也不乏专项计划实施成功的案例, 如“两弹一星”计划, “863”计划, 十多项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计划。它们的成功实施确保了国家的安全与国际战略地位的提高, 推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满足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 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2. 提高原创性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能力, 建立企业为主体的集成创新体系

政府应加强对各产业发展中的技术装备政策的引导, 定期发布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和对装备需求的信息, 为企业产品发展定位与参与竞争提供依据和服务。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技术引进、进口设备的规范管理,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 选择一批重大装备, 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重大技改项目, 充分利用与发挥中国市场需求优势, 继续推进“技贸结合, 转让技术, 合作生产, 推进发展”, 以提高中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的高度, 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点的跨越。

3. 政府采购, 优先购买国内产品

在政府采购项目中, 鼓励使用境内企业生产的技术装备参照工业发达国家惯用作法, 在政府采购项目中, 遵从采购的程序, 实行“国货优先”和“原产地”原则, 以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内尚不能提供、国家又急需建设的一批重点工程所需技术装备, 应利用国内市场需求优势, 由国内具有业绩及资信的外贸企业, 贯彻“技贸结合, 转让技术, 联合设计, 合作生产”的原则, 统一对外招标采购。对与外资合作项目, 也应利用国际招标原则对所在国投标的优惠规定, 鼓励与支持外企与国内企业组织联营体, 联合投标、合作设计与制造。政府在政策上采取鼓励措施,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设立不同目的的专项基金, 对承担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的企业, 提供部分资金支持, 或给予优惠贷款;对采用境内的重大装备制造企业给予一定资金的风险担保。在统一对外招标中, 可视工程情况, 采取邀请招标或指定招标方式, 对招投标厂商提出条件, 如竞标外商必须与具备资格的国内企业联合投标, 中标外商应向境内企业转让技术和分包生产。设备进口合同与技术转让合同应同时签订生效。

4. 大力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 加大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改力度

采用适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装备, 提高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 确保品质量,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降低环境污染, 围绕核心技术、关工艺、核心能力进行改造。实施先进生产模式和管理技术, 推进企业重组装备制造企业应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积极推进制度创新, 调整内部组织构, 强化内部运行管理,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面向两个市场, 利用两种资源加大科技投入, 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产业。重视技术和系统的集成, 企业结构应由过去的“大而全”、“小而全”向“大而精”、“小而专”转变, 装备制造企业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掌握产品核心技术、确保产品的总体技术性能上, 通过系统集成, 确保技术装备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云.李静萍.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8 (5)

[2]彭丽红.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及分析[J].管理世界, 1999 (l)

[3]林本初, 冯莹.企业竞争力的一般理论及其定量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 1999 (11)

[4]刘富江, 朱金渭.我国国有工业行业发展状况及其结构调整研究[J].管理世界, 1999 (6)

[5]邵润堂, 张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及国际竞争力[J].经济问题, 1999 (4)

[6]胡列曲, 丁文丽.国家竞争力理论及评价体系综述[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1 (3)

[7]魏瑜.产业模式变革的新特点:核心竞争力优先[J].国际经贸探索, 2000 (1)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第11篇

然而, 就在我们为国内家电企业在短短二十年内获得了迅猛发展而欣喜的同时, 一些存在于行业内部的问题开始频频出现:盲目扩张规模化, 圈地建厂造成产能过剩;价格战火持续不断, 企业利润持续走低、企业竞争力薄弱。此时, 人们找到病根并开出了药方: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 要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特别是一些家电制造企业要迅速掌握并拥有产品的技术创新能力, 引领国内以至全球家电产品的发展方向。

以战略的角度来反思, 寻求在竞争中的突破口

近些年来对家电业发展的反思都是按照国际家电巨头发展模式, 从规模效益角度、外部竞争条件和核心竞争力条件等方法分析。而此时, 我们就不能不从战略角度来思考以往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是不是适用于反思中国家电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只有把反思家电业的发展与反思方法结合并统一起来, 才是整体的反思、统一的反思、真实的反思。

但问题随之出现, 我国家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又应该如何在短期内迅速实现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突围?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 国内家电企业面临来自全球市场一体化下的国际家电企业的挑战和压力。国际家电巨头们在资本运作、内部管理、产品工艺、技术创新品牌等多方面拥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他们在进入国内市场后迅速将这种优势进行辐射和扩张。眼下以松下、东芝、夏普、三星、西门子为代表的国外家电企业, 纷纷转战中高端市场, 尽管只占据了少量的市场份额却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回报, 这表明他们已充分看清了国内家电企业在这些方面所存在的劣势和弊端。

对此, 家电研究专家陆刃波表示, 家电业的发展处于第二产业的最末端, 是进入服务业的前端。因此, 它既与其他制造业一样, 受产业内的各种规律和条件的制约, 又受服务业的供应服务规律和条件的制约, 这两种制约在它的不同发展阶段作用不同。上游的规律和条件对家电企业的突破成功起决定作用;下游的规律和条件对它的稳定发展起决定作用。

这就是说, 对中国家电业和家电企业发展起制约作用的机会和风险规律的变化, 要由战略预见力充分认识和把握。由于中国的服务业不发达, 服务创新落后, 中国家电企业对供应服务规律和作用的认识不深刻, 总在遇到阻围时才注意, 所以常受制于下游的规律和作用, 由开始的战略主动转化为发展的战略被动。企业发展是生命力的发展, 脱离生命力发展去讲竞争力的提升, 不但不能持久, 甚至会夭折。

家电信息化遍地开花, 已成为企业制胜的要素

在被誉为“竞争最激烈、利润如刀片”的中国家电行业, 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利润日渐稀薄和各种成本费用飞快上升的现象, 这是家电企业“断臂求生”的根源。而事实上, 在动荡的竞争环境下, 对信息化的掌控程度成了家电企业制胜的关键要素。很多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并逐渐加强了自身的信息化装备。

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 国内家电企业开始采用I T技术实施信息化建设。目前, 信息化建设在长虹已结出硕果:长虹的E R P系统覆盖了采购、销售、财务三个领域。按照规划, 长虹要让E R P系统覆盖销售、采购、财务、服务、生产等领域, 让信息化这根“神经”通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奥克斯集团也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来抓, 并将信息化运作能力列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则采用网络视频会议作为解决企业沟通壁垒的利器。

信息社会需要家电企业信息化的服务方式, 当一些诸如E R P、C R M等客户服务管理软件得以逐步应用推广后, 信息化服务方式在家电企业也逐步得到应用。如老板集团推出了可提供2 4小时全天候服务的呼叫中心, 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各类组合检索条件了解客户的详细信息及历史记录, 同时受理客户的服务请求, 并快速转至其它模块以最好完成客户要求, 或将来自企业的信息个性化地传递给客户。

家电研究专家陆刃波表示, 在产品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今天, 家电业在技术、设备等硬件基础上的差异越来越小, 构建一个依靠硬件主导的差异化品牌显得越来越困难, 信息化已经成为家电企业实现快速、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内的家电企业应当注重自身的信息化建设, 以此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未来中国家电企业, 由“跟跑”跨入“领跑”行列

虽然中国制造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 但是, 站在全球的视角看中国制造, 我们不得不承认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清醒的观察者看来, 制造不等于单纯的生产, 制造需要来自技术与产品创新层面的支持。中国企业要想在新一轮全球性竞争中创造奇迹, 必须建立基于技术与品牌之上的系统竞争力, 否则,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升级, 只能是一句空话。

说到中国家电业, 中外家电品牌的较量, 经历了一场马拉松长跑。值得欣慰的是, 在这场长跑赛中, 少数卓有远见的中国企业已经显现出厚积薄发迹象。9 0年代之前的中国家电业, 是难入国际家电企业法眼的。但是进入2 1世纪, 中国军团迅速成长为全球家电第二梯队。止于目前, 中国军团和日本、美国差距越来越小, 贴身紧逼的策略让后者倍感压力。

“蝶变”——在创新中实现

综观整个中国家电产业, 最有希望率先冲顶“世界第一”的, 是稍显低调的洗衣机产业而不是出尽风头的彩电行业。如果我们把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四大传统家电产业与外资品牌一一横向比较的话, 便不难发现真正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是洗衣机, 而不是彩电或者空调。

2 0 0 0年以来, 中国洗衣机行业先后推出“双动力”洗衣机, 以及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彻底超越以往“别人生产什么, 我模仿什么”的阶段。首次以“技术先行者”角色出现, 这无异于一场革命, 是别的家电产业不曾有过的现象。依据“产品领先, 必然带来市场领先”的营销理论, 我们可以乐观地预期, 中国洗衣机冲击全球第一军团指日可待。

“突围”——信息化破解家电行业困局

在动荡的竞争环境下, 对信息的掌控速度成了家电企业致胜的关键要素之一。谁能够迅速地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 谁能够迅速地同供应商一道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的需求, 谁就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而良好的信息化能力是家电企业获得发展的一个根本的保障。

正因为这个行业曾经的高利润, 促使它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一度涌现出很多新品牌。但是当前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利润日渐稀薄和各种成本费用飞快上升的现象, 整个行业品牌集中度和成熟度越来越高, 市场细分定位与产品创新组合速度不断加快, 这一切都预示着家电行业的新一轮颠覆性巨变即将到来, 要突出重围, 找到并抢占最佳位置。

上一篇:准入实践下一篇:安全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