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旅游模式论文

2024-05-07

低碳旅游模式论文(精选12篇)

低碳旅游模式论文 第1篇

人类在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的进程中走向了低碳时代, 低碳化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对于工农业生产而言, 旅游业属于低耗能、低污染产业, 但碳排放不容忽视。2008年世界旅游组织出版的《气候变化与旅游业:应对全球挑战》研究报告指出, 仅2005年世界旅游业的CO2排放量就达到l3亿吨, 占世界总排放量的4.9%。从“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贡献率”指标看, 整个旅游业占5%~14%。另据相关预测, 到2035年, 旅游部门中的碳排放量将增加152%, 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将增加188%。

目前, 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和“旅游发展黄金期”。“十二五”时期, 随着消费结构和经济结构加快升级, 消费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 居民消费将由实物消费为主走上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轨道。相比世界发达国家美、日、韩人均出游都在7次以上频次, 我国刚刚实现每年人均出游1次的目标。按照旅游经济发展规律, 我国旅游消费需求已经达到爆发性增长的基线, 旅游消费将逐步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刚性需求。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二、低碳旅游概念

“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 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报告显示, 旅游业 (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 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5%, 其中运输业占2%, 纯旅游业占3%。

2009年12月初,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将“低碳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 明确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强调要积极发展旅游业, 坚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并重, 全面推动生态旅游。

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 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 尽量减少碳排放量并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综合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它具有游玩节奏慢、游客参与深、体验内省化、文化性和生态性色彩强等特征。低碳旅游不仅是一种和谐旅游、可持续旅游, 而且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旅游”, 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面。

三、低碳旅游模式

近年来,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传统旅游发展模式中存在的资源掠夺性开发, 景区粗放式管理, 产业结构失调、管理体制不顺、保障体系欠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水平不高等问题都对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要解决这些问题, 推进旅游发展方式低碳转型已迫在眉睫。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分别作为旅游的主体、客体、中介机构和管理部门, 构成了整个旅游产业链, 应该有机联动、形成合力, 树立“低碳旅游”新理念, 建立起四轮驱动的“低碳旅游”模式, 积极推进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

(一) 旅游目的地建设低碳化。

旅游目的地建设应严格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 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旅游开发、旅游活动, 把清洁生产、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旅游产品的生态设计和旅游者的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例如, 通过建设生态停车场, 禁止机动车入内, 使用电瓶车、新型能源车等以及建设低碳旅游道路等, 发展低碳旅游交通设施。通过使用循环污水处理装置, 建设生态厕所, 使用生态垃圾桶等方式, 发展低碳旅游环境卫生设施。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建设新型的低碳旅游能源供应系统。

(二) 旅游企业行为低碳化。

旅游企业包括旅游交通企业、餐饮企业、住宿企业、购物企业、娱乐企业等, 是旅游产品开发和资源消耗的主体, 更是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实践者。

1、旅游酒店。

旅游业发展中, 旅游酒店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 是碳排放的大户, 涉及实现旅游低碳化发展的诸多方面。要鼓励建造绿色和碳中和的酒店, 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能等低碳或零碳能源, 少排碳, 甚至不排碳。要继续实施绿色饭店行业标准, 将愈演愈烈的酒店强调奢华之风转化为强调酒店的方便、舒适。酒店要以节约能源与环境友好的方式经营, 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污水、废气等, 要做好净化处理, 再利用或排出。还应特别注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物品尽可能多次反复使用或调剂使用, 并在物品完成其使用功能之后, 做好回收再利用工作。

2、旅行社。

旅行社不应只关注经济利润, 而要注意保护旅游目的地乃至支持整个旅游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支持并参与低碳旅游计划, 引导游客热爱、保护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旅行社应在保持传统旅游线路产品的基础之上, 大力开发依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旅游景区景点的低碳旅游项目和线路。例如, 低碳旅游示范景区、景点、使用清洁能源或完全人力的交通工具、低碳运营的酒店 (旅馆) 、低碳化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等。同时, 导游要通过讲解, 向游客普及低碳理念, 宣传低碳旅游的作用和途径, 鼓励低碳旅游行为, 增强游客低碳自觉性。

(三) 旅游消费方式低碳化。

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消费的过程中, 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尽量减少碳排放量。在同一旅游过程中, 不同的旅游消费方式会产生迥异的旅游碳足迹。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和低碳购物。

1、低碳饮食。

选择餐饮食物应优先考虑各种绿色食品、生态食品, 以减少化肥、农药、生长激素和添加剂的使用, 从而减少排碳量;尽量食用旅游目的地本地产的食物, 避免外来品因运输、包装、存储等环节而产生能耗和排碳量;此外还应少吃肉, 减少铺张浪费。世界观察研究所 (WWI) 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每生产1kg肉类, 排放36.4kg的二氧化碳, 牲畜及其副产品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世界总排放的51%。少吃肉不仅是对自身健康的一种促进, 更是对环境保护的有力支持。

2、低碳住宿。

选择酒店应把舒适、便捷、环保、经济作为首要原则, 尽量选择带有“绿色标签”的旅游酒店, 选择到乡村客栈、家庭旅馆住宿, 既省钱又惠及当地百姓, 还能极大地推动旅游酒店的低碳建设。另外, 旅游者应尽量自带洗漱用品, 以减少一次性洗漱用品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塑料废弃物。此外, 旅游者住宿时的细小习惯对于减少碳排量也有重要的意义。如:住宿超过一晚时不换洗床单与毛巾、不将电器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等等。

3、低碳旅行。

有数据显示, 公交汽车和铁路占所有旅游运输量的34%, 占CO2排放总量 (不包括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部分) 的13%;长距离旅游只占2.7%的旅游总量, 但却占有17%的CO2排放量;自行车旅游或背包旅游的CO2排放量几乎为零。因此, 旅游者在进行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中, 应尽量以徒步、自行车、电瓶车、畜力车、公共汽车、铁路等相对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取代自驾车、航空等高碳交通方式。这样既可以降低排碳量, 又有益于旅游者的身心健康。另外, 尽量选择个人旅游碳足迹相对少的旅游线路, 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制定行程安排。使用电子客票、网上预订客房, 可以节省不必要的印刷票据产生。

4、低碳游览。

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应做到“留下脚印, 不留下任何东西”, 减少自身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比如:不乱扔垃圾、途中回收废弃物、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拒绝“白色污染”的塑料袋。在选择旅游活动时, 应优先选择体育、运动、康体低碳旅游体验活动。还可以利用植树造林等“碳中和”手段, “反哺”环境, 减缓气候变化, 降低地球负担。

5、低碳购物。

购买旅游目的地的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 惠及当地经济, 可以减少当地人为了谋生而砍树、采石、挖矿等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另外, 旅游者应尽量自带饮用水, 减少一次性用品及过度包装的纪念品消费, 以减少废弃垃圾量和资源浪费量。

(四) 旅游政策体现“低碳化”。

政府要从长远利益上来引导旅游企业在低碳循环方面的外部合作, 以政策和市场为旅游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首先, 出台发展低碳旅游的规划, 制定有关财政、税收、人才方面的政策鼓励、扶持旅游企业利用新能源、新材料, 引进节能减排技术,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降低碳消耗, 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低碳经济模式;其次, 建立低碳旅游指标考核机制, 细化考核标准, 推动旅游企业提升自身低碳化水平, 进而带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环境保护。

此外, 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水平, 提高行业运行效率。如在线旅游服务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旅游分销模式, 基于庞大的用户量及快速的信息服务方式, 不但可以间接降低损耗, 降低整体碳排放量, 而且有益于旅游者低碳出游计划的实现。

四、结语

低碳旅游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寻求旅游活动方式和旅游产业形式创新的结果, 是“十二五”期间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中, 发挥比较优势的战略性选择, 是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可以预见,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 低碳旅游实现方式会变得更加多样和丰富, 旅游业正在走全新的发展时期。

摘要: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 需要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推进。

关键词:低碳旅游,两型社会,消费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月浩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政策全解读[N].中国旅游报, 2010.1.13.

[2]蔡萌, 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 2010.25.1.

低碳旅游视角下酒店管理模式论文 第2篇

人们物质丰富的同时,更加关注环保低碳,于是“低碳旅游”的概念被提了出来,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不言而喻,相继出台了和旅游相关的政策,助推“低碳旅游”,都说“食、住、行、游、购、娱”这是旅游不可或缺的因素,其中住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旅游城市或者旅游景区的酒店与旅游紧密相关,酒店作为一个媒介和平台对“低碳旅游”的推广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低碳旅游对酒店管理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低碳旅游;酒店管理;问题;措施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旅游行业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低碳旅游的概念受到热烈追捧,我国政府也相继出台政策,政府行为说明了未来旅游的发展大趋势,酒店与旅游是唇亡齿寒的关系,酒店为游客提供休息的空间,提供优质的服务,酒店作为一个平台起到宣传低碳旅游的作用,我国对酒店星级有严格标准,星级高的酒店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都要数一数二,硬件指客房、及设施设备等,软件主要指的是服务,服务水平的好坏一般是由酒店管理模式和体制决定的,低碳旅游的推广及发展,必然影响着酒店管理模式和体制。

可见,深入研究低碳旅游对酒店管理的影响,无论对旅游业还是酒店业都有特殊的意义。

1.我国低碳旅游发展状况

所谓低碳旅游,就是以最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旅游的方式,低碳旅游是一种生活态度,能够真正的放松身心,热爱生活的同时保护着环境,全身心的接触自然,绿色出行。

低碳旅游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重要影响。

和官方的`低碳旅游相比,老百姓更早的迈出了低碳旅游的步伐,香格里拉这个地方我想大家都知道,一个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它的美好,它的神秘都离不开低碳环保,壮阔的雪山、茂密的原始森林,香格里拉就是低碳的代名词,张家界、峨眉山等景区为了实现低碳,都采用电瓶车代步,有效的控制了汽车尾气,低碳旅游在改变环境和空气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态度。

不得不说低碳旅游还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和创新。

2.低碳旅游对酒店管理的影响

酒店业作为我国的第三产业,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管理模式也有自身特色,酒店主要提供的是服务,服务是一种无形的商品,目前我国大多数酒店的口号是“宾客至上、服务第一、以人为本”,低碳旅游的提出,让低碳、节约、绿色无污染的概念植入到目前酒店的管理模式中,员工也会为顾客提供相应的服务。

低碳旅游影响着酒店管理模式,酒店内部环境要保证清洁、体现绿色环保理念,创造良好氛围;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各种手段使之提升,最终提高酒店的效益;宣传低碳旅游,从而推出“绿色服务”,树立酒店积极正面的形象;改进和完善企业各个环节,做到节约能源、绿色环保、能源利用最大化,保持生态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低碳旅游视角下酒店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服务设施智能化,服务水平要高标准:目前我国的一些高端酒店的设备设施与外国同星级酒店还有一定差距,设施设备的智能化远远没有达到国际水平。

为了顾客对酒店更有家的感觉,宾至如归,酒店无论从服务还是硬件设施都应该尽可能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也要考虑低碳、环保。

服务是酒店生存和发展的灵魂,然而我国大多数星级酒店只是在硬件设施上达到了星级标准,在服务上还存在很大距离,加上设施设备智能化水平低,其实远远没有达到星级标准。

3.2不能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声誉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识中国,并来到中国经商、旅游,但是我国高星级酒店貌似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应对外国友人的到来,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为重要的是语言关,没有掌握外语的专业人员,就不能很好的和外国顾客沟通,服务水平自然受到了制约,影响顾客的满意度,也制约着酒店的发展。

3.3酒店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不高:酒店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企业,人才是酒店发展的基础,是酒店的基石,在低碳旅游的浪潮下,酒店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

然而我国酒店业真正的专业人才缺乏,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由于受我国保守思想的影响,人们都觉得酒店行业不是正经行业,其实不然,酒店行业的人员是专业人员,人们对酒店行业的误解也影响酒店人才的引进,不利于酒店发展。

3.4企业文化缺乏:无论任何企业企业文化的建立都是至关重要的,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酒店行业也不例外,企业文化体现了酒店自身的人文底蕴和管理水平,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我国酒店管理层普遍对企业文化认知不深,没有足够重视,如果企业文化不能得到员工的认知,不能建立一个让员工满意的文化氛围,势必造成人员流失,降低员工忠诚度,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酒店,更不能很好诠释低碳环保的概念,也不符合低碳旅游的要求。

4.相应的改进措施

4.1制定与低碳标准相匹配的服务标准,加大监管:随着低碳旅游的推广和普及,一定时间内必定出台低碳的标准,酒店业也应紧跟形势,制定与低碳标准相匹配的服务标准。

根据酒店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个一体化、标准化质量管理制度;根据酒店的服务流程,确定质量监督的关键点;质量管理需要责任到人,分级、分层相互制约;明确质量监督的方法、内容和评价标准;有效严格的质量监督才能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

4.2建立企业文化,加强员工培训:员工是最直接为顾客提供服务的,服务就是顾客购买的商品,商品的制造者是酒店的服务人员,酒店的最高宗旨是顾客至上,员工是所有活动的基础,如何让员工自主服务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唯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让员工认同酒店,愿意为酒店奉献,自觉自动的为顾客提供服务,加强员工培训,定期考核,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便于员工的自我提升,只有员工发自内心的为酒店考虑,为顾客服务,顾客才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4.3建立人才培养、晋升制度及薪酬制度:对酒店业而言,高素质人才是迫切需要的,所以酒店在招揽人才的同时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和晋升制度,能够留住人,加强内部培养,给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科学合理的晋升制度,让员工充满干劲,有健全的薪酬制度,让付出有回报,多劳多得,使每个员工都有积极向上的活力,这样才能提高服务质量。

5.结语

低碳旅游势必是将来的发展趋势,酒店业也会受到低碳旅游的影响,管理模式会进行改进和完善,主要企业文化建立和人才培养,建立相应的制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供优质、低碳的服务,使酒店成为低碳旅游的推广平台,提升酒店经济效益。

低碳旅游让旅游不留足迹 第3篇

2011年的“十一”黄金周,四川广元的翟姓网友在网上晒出了一份“低碳国庆”计划。在计划里,翟先生夫妇通过行动尽量减少碳足迹,取消了准备乘飞机到北京看望孩子的计划;就近步行到郊区生态景点游玩;出游时自备旅行开水壶,带上环保“四小件”,即手绢、饭盒、环保筷与布袋。

翟先生一家的行动在提醒:业界如何推动低碳的出行理念?面对人与生态环境日益尖锐的矛盾,这不仅是一种态度,更应该成为一种行动。

一直以来,旅游业被称为“绿色产业”,但是碳排放水平不低。游客出行要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游客入住的酒店通常水电消耗惊人,很多旅游观光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简单地说,“碳足迹”越多,往往对环境的危害也越大。

低碳景区如何建

说起低碳,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句空泛的口号,尤其对于景区管理者来说,巨大的前期投入与持续的动态管理成本似乎与经济效益无法挂钩。很多景区仅仅将“低碳”做为一个宣传噱头,打着“低碳景区”的旗号却干着非低碳的事情。其实,从传统景区变身低碳旅游目的地并非难事。

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服务设施建设要尽量采用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景区运营尽量使用清洁能源。游客留宿景区酒店,取暖、制冷是能源消耗大户,如果将建筑物的楼顶、外墙和楼板都采用超级绝热外层窗户选用内充氨气的三层玻璃窗,窗框采用木材以减少热传导,每个客房均有朝南向的玻璃阳光房,便可减少建筑物本身带来的热损。另一方面,使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减少景区碳排放最凑效的办法,长期投资能带来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设计反哺型游乐项目。不同的旅游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不一样,从下表可以看出,需要借助人工电动设备的体验项目碳排放量比普通观光休闲活动高出数倍,但大多数人工体验游乐项目都颇受游客欢迎,于是被景区视为挣钱的香饽饽。为弥补因交通运输、娱乐消费所造成的碳损耗,景区应设计植树造林、认养苗木等活动,从而达到反哺环境的作用。

打造低碳系列旅游商品。游客购买景区社区居民的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客宿乡村民居,能够惠及当地经济,从而减少当地人为了谋生而砍树、采石、挖矿等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景区统一开发低碳系列商品、如整合当地饮食文化开发低碳美食、特许经营“低碳专营店”、组织低碳交通工具租借点、开展“低碳农家乐”等。

开发自产自销的餐饮系统。留得住游客的胃,就留得住游客的心。地方特色饮食如果能加入创意文化和低碳理念,禁止使用化肥农药、生氏激素和添加剂培育绿色农作物,并设计出一系列自产自销的低碳创意美食,俘获游客芳心的同时也为景区生态环境带来好处。选用本地食材能够避免因外来品运输包装存储等环节所造成的能量消耗和碳排放,非化学农药的使用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发展低碳住宿。景区住宿设施是碳排放主力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住宿设施是低碳景区亟需解决的问题。不同类型旅游住宿设施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量是不同的,自助式乡村旅馆、露营地与星级酒店相比,能源消耗相对较少。景区在住宿设施招标过程中,就应该多引进舒适简易的乡村酒店、露营地等,合理分配各种消费层次的住宿设施,根据游客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而不是一味提供多而全的高标准服务。

实行低碳消费鼓励促销机制。让游客主动改变惯常的生活习惯、自觉践行低碳旅游的号召是不现实的,景区需要设立鼓励机制引导游客遵循低碳旅游的标准。例如,对响应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落实垃圾分类回收、不使用包装塑料袋、自带饮用水的游客,景区应该通过赠送特殊景点门票等方式对其进行奖励。对主动加入低碳经营的商铺,景区对其可减少税收,或在景点宣传册中向游客推荐其品牌。

碳汇交易另辟财路

低碳旅游的口号虽然越喊越响了,但还是有一部分景区管理者认为低碳技术的投资成本回收期限太长,面对建设低碳景区的问题总是消极对待。但事实上,“门票经济”绝对不是景区创收的唯一出路,做好碳汇贸易、打造低碳景区可以让景区的生态旅游之路越走越远。

专家预计,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可达3.5万亿美元,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近年来,联合国气候大会备受世人瞩目,节能减排成为架在发达国家头上的一把刀。趁此大好时机,我国景区对碳汇贸易的态度从不闻不问转为积极实践,尤其是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林业生态资源丰富的景区,已以森林碳汇、草地碳汇、湿地碳汇等为切入点,大力种植了适宜的乡土碳汇树种和草种,加强森林资源抚育,改善草地碳汇功能,适当增加湿地面积。这样既可以美化景区生态环境,又可以提升生态旅游景区的碳汇功能。

提升景区碳汇功能的重点措施有以下5点:第一,积极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碳汇能力。第二,大力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碳汇功能。第三,突出加强森林保护,减少森林碳排放。第四,发展生物质能源,积极促进节能减排。第五,通过森林抚育,促进森林加快增长,增加木质林产品碳储量。

(作者系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

低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第4篇

一、低碳乡村旅游开发的内涵

何谓乡村旅游?在理论上,对于乡村旅游的定义是指以旅游度假为主旨,以乡村环境为空间,秉持着对生态零破坏、不干扰乡村居民生活的理念的的一种旅游形式。而低碳乡村旅游,则是指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坚持低碳经济的理念,采用低碳技术和政策措施对乡村自然、人文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减少碳排量,实现高效低耗的乡村资源利用和最小化的乡村社区环境损害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传统乡村旅游相比,低碳乡村旅游,以减少旅游活动中碳排放和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为基础,重视资源与环境的保护,重视旅游产业对低碳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能力,关注社会低碳机制在乡村旅游中所起作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不仅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而且是我国旅游业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现阶段,许多地区为了获取更大的短期利益,对乡村文化旅游进行了过度开发,破坏了乡村生态,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进一步探讨低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无论是对乡村经济发展还是文化资源的保护,都存在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低碳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助于乡村本地进行本地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并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重要的保护,起到了保护本土文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低碳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实现乡村旅游业的长久发展,促进经济的稳步发展。

二、低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初探

(一)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链

低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主要的开发思路,是将低碳循环的概念融入到乡村旅游开发设计中去。在低碳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乡村的农业生产、生态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如何利用好乡村的自然旅游资源,并实现对资源的低耗高效利用,是许多乡村地区进行旅游开发思考的问题。基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则是利用“循环,再利用,再生产”的理念解决了乡村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乡村生态发展之间的平衡问题。基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乡村旅游开发内容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的内容。

1、对乡村农业资源低碳循环链的开发。这也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乡村政府要将低碳循环关系融入到乡村农业生产指导过程中,建立与人类活动间的低碳循环链关系,再依托这种低碳循环链关系来进行旅游开发。从而利用农业资源低碳循环中的相关乡村农业产品作为乡村旅游提供吸引力以及消费物品。低碳循环产业链的核心在于3R(再利用、减量化、再循环)原则,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引用低碳技术,再生产过程中强调清洁生产以及循环利用,实现资源利用的低耗高效、碳排量的减少和对环境影响的减小,继而形成一种低碳农业资源景观。

2、低碳乡村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旅游产品的开发直接决定了乡村旅游的效益。想要进一步的提升乡村旅游的能效,就不能够只关注短期利益,而需要站在乡村整体发展的角度上去思考可持续发展策略。基于低碳的理念,乡村旅游的产品主要可以从提供低碳餐饮(采用乡村无污染农产品作为原料)、提供乡村低碳住宿(经过低碳建设的乡村民居)、低碳旅游产品(乡土特产、手工制品、天然食品等)以及开发低碳乡村娱乐(例如慢跑、农田尝试作业等)。

(二)基于政府主导的低碳保障

在低碳乡村旅游开发中涉及政府、旅游企业及旅游者三个不同的利益主体。

政府既是旅游活动的保障者,又是低碳旅游发展的倡导者和主导者,为低碳乡村

旅游的顺利发展提供政策法规、公共服务、社会舆论等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政府的保障需要覆盖到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上的保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乡村旅游业中的不良行为,推动低碳乡村旅游的发展。

2、在资金方面的保障,政府作为乡村旅游的主导者,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去提升乡村的低碳技术水平,例如低碳农业种植技术、企业的清洁生产、相关低碳娱乐设施的建设等,为乡村旅游提供低碳技术支撑。

3、对低碳理念的宣传引导教育,应积极在乡村范围内宣扬地毯理念,促使大家了解低碳理念,提高旅游者、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的低碳意识,树立低碳生产和消费的理念,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和营造低碳旅游大环境。

(三)基于本土特色文化的特色旅游开发

乡村旅游开发的同质化是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低碳理念下,尽可能的利用乡村本土文化特色开发乡村旅游是极其有益的。现阶段较为新颖的乡土文化特色旅游开发为体验式的旅游开发,将本土文化、民俗、风情与旅游活动相互融合,例如传承地方性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通过开展乡村民俗体验与主题文化村落发展模式进行开发。

三、结束语

关于旅游景区低碳旅游管理措施分析 第5篇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因此,“低碳旅游”逐渐成为现代旅游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本文首先阐述低碳旅游产生的背景和意义,并分析了旅游景区碳排放的表现,探寻了旅游景区低碳旅游管理的措施途径,以使旅游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一、低碳旅游产生的背景

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首次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天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之后,对低碳经济有了更新的认识,其概念和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目前大家公认的解释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准和特征的,以较少温室气态排放获得较大经济产出的一种发展模式。显然,这一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各个领域开始渗透,而且引导人们出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变。而原本就归于低碳工业的旅游业,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基础,其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202,仅占产业的1/11,但目前却以每年碳排放量约2.5%的年均速度增长,奢靡铺张之风不但加剧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态势,而且也不符合低碳经济能源节约的初衷。所以,不能因为旅游业属于“无烟工业”而放松警惕,旅游业发展也应该依照低碳经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旅游,而且旅游业尚存在节能减排的空间。在世界各国试图寻找合理解决天气变化和能源环境危机并保证经济发展的方法时,低碳经济成为了各国的战略选择,低碳旅游正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生的。

二、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意义

建设低碳旅游景区对于创新景区发展、促进区域低碳产业的整合开发和公众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低碳景区建设可以催生新的发展规则。例如可以将低碳的衡量指标纳入景区评价体系中,进而推动景区管理模式的改革,同时扩大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比例引导传统能源和技术的变革,推动新的发展规则的产生,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二是低碳景区建设促进区域低碳产业的开发整合。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在这一浪潮中必然会走上改造发展创新的道路,而传统景区在向低碳旅游景区转变时,无法避免地将低碳发展的理念无形地渗透到其他产业中,这便有利于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加强整个区域内的联动效应,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区域发展共赢共生,构建区域内产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三是低碳景区建设可以促进公众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旅游生活中,游客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会受到景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建设低碳旅游景区通过宣传低碳的相关知识来宣传低碳的意义,引导公众学会节省资源,进而投入到维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去,使其以后可以以将低碳生活方式延续到以后的生活中,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

三、旅游景区碳排放的主要表现

旅游景区碳排放主要源于交通、住宿、娱乐设施和主题公园娱乐、滑雪等旅游活动。同时,旅游业的奢侈消费加大了环境负荷。比如普通居民通常一天用水量大概是100~300升,但是星级酒店用水则高达500―2000升,豪华酒店更甚。另外,滑雪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项目,却因为气候变暖带来的雪期缩短、雪量减少而受到严重影响,为此,滑雪只得依赖人工造雪技术,而人工造雪却要耗费大量水资源,比如北京市人工造雪一个冬天就要耗掉半个昆明湖的水量,这足以支撑全北京市一天用水量的1/10,相当于8300多户家庭一年的用水量。可见,对水资源是极度的浪费。在旅游资源发展前景令人担忧,而建设低碳旅游景区则变得尤为重要。

第一,提倡低碳交通。一方面,景区要加强交通管制,鼓励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自行车、电动车等作为交通工具,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景区之间可以增加电瓶车、自行车或者中巴等定时接送客人,既减轻了环境压力,也丰富了旅游生活。另一方面,要鼓励旅行者尽量采用低碳或者无碳的交通工具。比如出行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同时尽量选用火车、中巴、轮船等代替飞机;短途可选择徒步或者自行车等。

第二,鼓励低碳住宿。经调查显示,酒店越豪华,碳排放量也就越高。因而,在低碳旅游景区要倡导游客选择舒适便捷的经济性酒店、乡村客栈、家庭旅馆等。同时,鼓励旅游者旅途中,自带必备的生活物品,树立节约水电意识,并且选择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酒店。

第三,选择低碳饮食。尽量选择旅游地当地食材做成的食品,避免食品运输、包装、保鲜等环节带来的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同时,鼓励绿色食品,避免化肥、农药和添加剂等的使用。在就餐时,自带餐具,减少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使用,进而避免石化产品的消耗。

四、低碳旅游景区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首先,“低碳”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涉及到了游客旅途过程中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景区要进行低碳旅游建设就意味着要转变游客生活中的一些日常习惯,比如出门自备洗漱用品、减少换床单次数、选用自行车、电瓶车等交通工具、垃圾带回家、自备餐具等,这一改变向游客习惯的挑战,如果得到公众认可固然对节能环保的实现非常有意义,还可以提高游客价值体验,但是如果不被游客接受很可能会造成游客的反感和不满,亦不会达到提高游客价值体验的目的。

其次,低碳技术的使用门槛高,对景区发展低碳旅游造成阻碍,尤其是对于中小景区低碳旅游的发展。在进行低碳景区建设时,需要引用低碳技术达到减少能耗节约资源的目的。低碳技术实质上是在改变能源消耗模式,采用生态能源和节能环保能源,例如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等;交通工具换成自行车、电瓶车、牲畜等来代替汽车;建筑材料遵循节能环保、无污染的原则;在服务方面配备低碳导游,增加低碳通讯、饮食、住宿服务,对垃圾废物进行分类回收等。这些对于资金雄厚的大型景区而言,自然可以通过革新技术实现完美转型,然而就目前的中小型景区而言,要想真正实现新能源的应用还存在一定难度。根据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研究显示,我国对太阳能技术规范与技术产品质量认证标准还有待建立和完善,且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进口,对于国外一些高校、低成本、环保的技术依赖性很强。另外,对农林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率低,能源植物培育研究进程缓慢等,使得低碳旅游难以真正得到实现。

低碳旅游发展成本较高。就景区目前的经营管理现状来看,要想实现传统旅游模式向低碳旅游的转型需要付出很大的经济成本,技术更新、替换、融资等无一不依靠资金作为后盾。这其中包括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而必须购买设备的成本,以及投资额度大、融资渠道有限等造成的融资成本,都使得低碳旅游发展面临巨大的投资难题,因而低碳景区建设在转型中进程缓慢。

五、创建低碳旅游景区的措施建议

(一)政策支持

国家出台政策对低碳景区建设予以支持,对低碳景区建设具有关键作用。政府可以通过细化政策法律促进低碳旅游的标准化和制度化,进而推动低碳旅游发展的进程。国家可以加大资金、政策、土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景区加快低碳旅游建设的步伐,通过政策的制定推动绿色环保企业的发展壮大,激励旅游景区、景点、住宿、餐饮、旅游运输等相关产业转变模式,采用新能源和新材料,及时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指数,促进整个产业链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要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引入低碳旅游指标,严格管理旅游景区及相关产业,建立常规考核和管理机制,让低碳旅游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时尚、健康生活方式。

(二)建立景区间战略联盟

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景区面临着技术变革、设备更换、知识创造等压力,建立景区间的战略联盟共同应对风险,必将提高市场竞争力。景区可以采用横向战略联盟和纵向联盟两种模式实现景区间的战略联盟:

第一种模式是依靠旅游景区联合价值链上处于同阶段的其他景区的资源与技术,创造更大价值的联盟系统。其中技术联盟是联合其他景区进行低碳景区能源、交通、基础技术设施等的研究,实现景区之间人力、知识资源的整合,通过景区之间优势互补,发挥合力。景区之间可以相互协调,分摊新技术的开发成本,提高旅游景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竞争优势。同时,通过组建营销联盟避免同类旅游景区竞争中产生的负面影响。低碳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议,发展低碳旅游就要创新营销战略,而目前营销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景区可以通过营销联盟来扩大低碳旅游的市场影响力和感召力,分享市场营销中的资源,同样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第二种模式是指景区与处于旅游产业链上不同阶段的其他旅游企业间的联盟,以增加价值的合作竞争系统。纵向联盟主要是指旅游景区与旅行社之间的合作,以求减少旅游过程中碳排放量,对旅客低碳知识与低碳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建立低碳景区和旅游社的有效沟通,形成利益趋同的竞争联盟,促进低碳景区的发展壮大。

(三)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开发

低碳旅游景区建设初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明确低碳旅游以及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构建低碳体系,提高周边环境保护和开发的重视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特色资源,形成自然环境与文化相匹配、建筑物和设施及衍生品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模式。只有将多类型的旅游项目合理配置,对顾客元进行科学分流,对旅游容量加以平衡,才可以推动低碳旅游发展走向持续与稳定。此外,旅游景区发展应该具备健全的评价体系,督促旅游景区做到资源节约、合理节能减排,使再生能源可以更为有效地再利用。

六、小结

低碳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在世界已经被广泛认可,是符合后工业时代人们追求人性化旅游需求的。然而我国低碳旅游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随着低碳景区逐渐被政府和开发商所认可,低碳景区的发展会促使全社会都应该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动中,并将其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下去,这对我国乃至世界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低碳旅游模式论文 第6篇

低碳经济;低碳旅游;发展对策

【项目来源】课题“低碳经济背景下自贡低碳旅游发展研究”

低碳经济的推行主要受全球变暖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的挑战影响。世界各地相关的机构倡导以低碳经济来应对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危机。低碳经济理所当然成为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1.低碳旅游的概念

我们常说的低碳经济指的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作为基础发展的绿色经济。低碳旅游则指的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要尽量减少和降低二氧化碳等的排放,提倡奉行的是环保旅游。一般低碳旅游包括的内容主要是由政府和旅行机构推出的一系列关于环保低碳的政策及低碳旅游的线路,再就是个人在旅行中也要携带具有环保意义的行李,选择环保型的旅馆,乘坐的交通工具也要选择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的交通工具,甚至还倡行徒步与自行车等旅游方式。

2.实现低碳旅游的特点优势

低碳旅游顺应全球低碳经济的背景而生,并成为当前旅游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这主要是因为低碳旅游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中凭借着独有的特点优势占据了独特的地位。

关于实现低碳旅游的特点优势主要体现在:

首先,低碳旅游是低碳产业发展中最具优势的产业,相对工业、农业这些消耗能源多的产业来说,旅游业对资源的消耗低,排放二氧化碳的量也非常少。此外,在当前服务业中,旅游业又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为了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减少资源的浪费,旅游业理所当然的是低碳产业最突出的行业。

其次,低碳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人类减少碳排量,有利于改善环境。而且低碳旅游的需求也将促进森林资源、产业规模的扩大。同时在旅游中不仅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而且对于旅游文化更能有效的发掘与宣传。

再就是,低碳旅游具有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扥效益,在发展中能够对其他的经济产业形成一种具良性的替代,对其他产业进行补偿,最终取得节能与减少污染减少排放量的效果。

最后,低碳旅游能够对低碳经济产业等低碳行动有效的推动和传播。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交流的窗口行业,通过旅游业可以对一个国家的文明与形象进行细致的反观。例如,在旅行中,中国可以向全世界展示低碳行动,将国家高大、以地球环保为己任的形象树立起来。同时,也有利于旅行者在旅行中通过亲身的感受来切实的理解低碳经济产业,有利于低碳教育与低碳理念的推行与传播。

总而言之,受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旅游业在实现低碳发展上具有突出的优势特点。不过,对于自贡旅游业来说要实现低碳发展也面临着挑战。

3.贡低碳旅游发展的现状

自贡所具有的资源与能源极为丰富,所具有的种类丰富的植被构成了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常见的植被以乔木、灌木、藤本、竹类、蕨类以及草本等为主,此外还包括珍贵的植物。繁茂的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优势。

再就是自贡除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外还生产芦柑,这些同样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使得自贡成为国内旅游发展迅猛的重要地区。对此,对于自贡而言要实现低碳旅游也势在必行。这些优厚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湿地等资源都实现低碳旅游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自贡在发展低碳经济产业方面也做出了多种尝试。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与专家学者也就“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等进行研发讨论呢。政府部门也加大力度来发展低碳经济与低碳产业。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大规模的关于环境的革命,同时也是经济的变革。

自贡的企业与个人也深切的认识到了低碳经济对于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各种好处,从而也积极的发展和倡导低碳经济的发展。自贡作为旅游业发达的城市,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之下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进一步对旅游业定位,旅游业低碳化的发展已经成为自贡低碳经济背景之下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促进自贡经济的低碳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不过,自贡低碳旅游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旅游业本身就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且对能源的浪费也严重;在旅游中相关企业对于节能减排的技术相对薄弱;在旅行中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着破坏浪费的行为,而对旅游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旅行中,大众的环保意识欠缺或者较弱,在消费中倾向于非低碳旅游的现象比较多。

4.自贡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

政府部门重视低碳旅游,着力打造和维护低碳旅游的场所。要求自贡先从改变当地对旅游发展的看法,改变粗放盲目、只重开发和轻视保护的传统做法,对旅游发展方式进行转型,加大力度打造低碳旅游的发展。具体的做法就是可以在一些适当的区域建设一些有利于低碳旅游的低碳旅游景区,慢慢的积累经验,然后慢慢推广,甚至为全国的低碳旅游发展做出表率。

在低碳旅游的景区里加强对景区字眼的保护,控制客容量,同时也要配置健全的低碳旅游基础的服务设施,如低碳道路的交通设施、卫生设施以及能源供应设施等。

在旅游业中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技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自贡旅游业管理的相关部门里,应道制定相关的环保政策来鼓励大家对环保支持,也以用来约束大家对环境的破坏行为。在推行节能减排技术中要重点抓旅游中的交通、住宿以及活动三个方面。在交通中重点就是对航空进行技术改革,提高燃料的效率;旅游中的住宿则要推行绿色饭店与生态饭店,注重建筑的节能减排,而在旅行中对物品的使用要尽可能的实现反复使用与重复利用。

加大力度对低碳经济进行宣传,积极倡导低碳旅游。在旅游中的主题是旅行者,因而在这个工程中旅行者对于低碳旅游的理解和实践极为的重要,低碳的生活方式与旅游方式格外重要。

本文通过详细的论文,现实了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提之下,低碳旅游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的共同选择,因而自贡旅游业也极为重视,其在发展低碳旅游方面也必将大有作为。

[1]李俊峰,马玲娟.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J].世界环境,2008.02

[2]蔡 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01

我国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第7篇

1 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性

1.1 阐述低碳旅游概念的由来

第一次将我们的低碳与旅游两大主题内容相结合在一起融合成一个全新的理念, 是在我们2009年5月的“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世界经济论坛中提出的, 这份报告指出, 通过我们这种新的低碳方式来进一步开发我们的旅游业, 至此, 全球范围内首次以一个比较正式的概念向我们阐述“低碳旅游”概念。 随后我们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其中讲到“推进节能环保”的部分事宜, 最重要的一项就包含了我们的“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当然这也是我们“低碳旅游”的由来。

1.2 阐述低碳旅游的含义

在低碳旅游的概念被人们提出以后, 许多国内外学者和和专家都对他颇有兴趣, 所以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这一概念还比较新颖, 我们对于他的含义还在不断的定界当中, 特别是围绕这一名词不断的向外延伸和扩张, 同时和我们不断的研究成果相结合, 进一步更深层的得出我们认定的低碳旅游的含义, 使我们在生活中尽可能少的做到低碳, 包括我们的能源消耗量减少, 尾气排放量减少, 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等诸多方面, 特别加强对于环境的保护和改良。 与此同时, 我们的低碳旅游需要许多相关的旅游业管理部门、旅游业经营者和我们的游客等在旅游活动中注重秉持低碳的理念。 将我们的低碳旅游理念贯穿在我们的旅游事业当中。

1.3 阐述低碳旅游的重要性

进一步深化发展我们的低碳旅游事业也是为了应对我们召开的中共十八大报告, 在我们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相关理念, 同时, 此次报告当中也将我们的“低碳发展”理念写入党代会报告。这不仅仅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一个表现, 更是我国社会意识普遍提高的一个全新表现。所以在全球的发展趋势下,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 我国也逐渐认可和接受这样一种理念, 我们不可否认其在本质上是低碳发展在旅游业的具体实践。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当今的旅游事业已成为我们现代经济建设中的龙头产业, 可见, 实现低碳旅游是践行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

2 低碳旅游模式的研究

2.1 旅游目的地方面

我们对于旅游目的地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了景区、 城市、社区等相关层次。所以我们对于低碳研究的范围要更广, 特别是从建筑、交通、饮食、消费环节入手。根据以往的相关经验加上我们专业学者的研究内容, 可以将我们的很多生态旅游地区, 同时介入景区环境承载量等, 为我们的理论研究给以低碳新的建设性意见。

2.2 酒 店 住宿方面

酒店住宿是我们外出旅行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以做好这一环节的低碳模式是相当重要的, 对于酒店低碳模式的研究, 我们需要在这些硬件基础设施上融合一定的先进的相关技术, 来将我们的低碳旅游做到实处, 主张采用一些相关的低碳技术, 可以大大提高很多酒店住宿的效益, 例如我们可以将一些类似于水电的巧妙节约, 或者说利用太阳能技术应用问题等来改善酒店的电力消耗和热能源消耗。相比之下, 对于农家旅店建立广泛的雨水收集和污水同用系统, 可以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和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 除此之外, 每个酒店的软实力也应该不断的提高, 一方面是员工的文化基础素质上, 另一方面是要注重员工的后期文化的培养, 教育和引导员工, 制定一定的奖励体系。

2.3 旅行社低碳管理和操作模式方面

根据我们《以城市低碳旅游促进绍兴全面发展》文件中提到的关于旅行社的相关要求, 它们应该在对游客提供的服务过程中全面的贯彻低碳理念, 积极的引导和提倡游客顺应我们的低碳旅游, 做到一个新时代的无纸化办公, 尽可能的利用网络这一个环节, 做到网上预订, 也可以避免因为人多而出现的很多意外事故, 也可以从侧面减少游客往来的很多交通尾气的排放, 让游客融入到这个低碳的环境当中, 旅行社可以将很多开发的低碳食品介绍给游客, 或者游客也会将其推荐给自己身边的朋友, 也带动了低碳旅游产品的发展, 对于很多出行的事宜, 旅行社可以采取尽可能多的步行方式到达, 或者采取骑单车的方式出行。 旅行社也应该给游客更多的低碳选择, 积极的引导和鼓励游客选择组团的形式来外出旅游, 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二次损耗和浪费, 这些都是很利于低碳旅游的推广的, 也会在很大的程度上相应我们党的最新理念的提出。

3 结语

随着我国低碳旅游理论的不断深化, 我们对于相关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开拓创新, 再加上许多实际经验的辅助, 可以比较全面而又细致的将我们的诸多发展和新的应用技术在低碳旅游也得以壮大。对于我们国内的低碳旅游研究来讲, 主要是缺乏一定的实操模式, 所以这也是我们当前需要做的首要事情, 相比之下, 这也是我们国内发展的一大优势, 那就是可以有一个比较大的成长空间。 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使得中国的低碳旅游拥有一个美好前景, 同时我们的人控治理系统科学也有更好的研究, 不断的为我们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不可缺失贡献。

摘要: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 我们的很多专家和和学者也为我们的社会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了相应时代的变迁, 我们逐渐开始接受和认可低碳经济这一新的名词, 特别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而产生而提出的低碳旅游发展, 低碳旅游经也进一步的称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研究了低碳旅游发展的相关问题, 从基础的相关概念的透彻分析入手, 来讲解低碳的全新内涵, 同时也从不同的层面来分析和研究了对于低碳旅游事业今后的发展要求, 进而将我国的低碳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面貌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马勇, 刘军.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9 (1) :106-110.

[2]张菡, 吕鹏, 李玮等.大兴安岭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 2012 (21) :232-232..

近年中国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第8篇

一、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总体研究

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的总体研究主要从旅游企业、政府部门、旅游者等主体来分析研究的。旅游企业应从旅行社、景区、交通、酒店等方面采取行动;政府从通过设立低碳旅游标准、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大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开展国际合作等方向努力;旅游者的出游方式、装备、消费观念等角度考虑低碳旅游的方式。

《低碳旅游——环境经济价值实现的新方向》[1]一文运用环境伦理学提出创建低碳旅游景区, 推广低碳旅游理念, 实践低碳旅游行为, 为创建低碳城市打好基础。王丽华《低碳生产模式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2]分析了低碳生产在旅游业各部门的具体应用, 倡导“碳补偿”活动和实现旅游商品低碳化生产。周梅《中国低碳旅游及其发展对策研究》[3]分析发展低碳旅游是一个长期过程, 需要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共同参与。郑琳琳等在《试论“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气候变化条件下旅游业的应对》[4]中分析提出了低碳旅游的三个核心思想:节能减排, 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自然为基础的活动。陈贵松等在《低碳经济下森林旅游业发展探讨》[5]中分析了具有碳汇功能的森林, 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并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要将森林业作为林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先锋产业。

二、旅游目的地低碳模式研究

关于旅游目的地在低碳方面的研究又包括了景区、城市、社区等层次。低碳研究主要从建筑、交通、饮食、消费环节着手。依据有生态旅游经验的地区, 介入景区环境承载量等理论研究来重新审视低碳建设。

《新形势下西北地区碳排放及低碳化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6]一文利用SPSS软件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消费特征、能源结构和利用效率等方面对影响其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在《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模式》[7]中提出从交通、建筑、饮水、取暖、食物、娱乐等环节来减少碳排放, 实践低碳。黄文胜在《巴马旅游实施低碳旅游模式研究》[8]中根据低碳旅游的概念, 并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巴马实施低碳的模式。

《对接气候生态构架低碳旅游机制》[9]一文提出发展理念教育系统提升全社会参与的意识, 建立低碳示范机制。其中黄文胜在《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10]中认为低碳旅游景区是低碳城市的浓缩版, 他把景区建设和城市的打造联系一起, 完成了点到面的对接, 为打造低碳城市奠定了基础。王辉等《低碳旅游在海岛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与探讨———以大连市海岛旅游为例》[11]建议采取碳补偿活动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旅游社区的构建研究———以江苏省丹阳市飞达村为例》[12]一文分析了构建低碳旅游社区的重要意义, 建议低碳旅游理念的推广, 低碳旅游环境的营造, 低碳旅游方式的推行。刘文玲等在《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13]中分析提出探索低碳转型路径, 注重低碳理念在全社会的渗透。Aumnad Phdungsilp《Integrated energy and carbon modeling with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Policy scenarios for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 in Bangkok》[14]分析了从私人载运到大众运输系统可能减少能源的需求、碳排放量和当地城镇的空气污染物。Eva Heiskanen《Low-carbon communities as a context for individual behavioral change》[15]分析了不同等级水平的社区个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差异, 所分析的各社区优缺点的结果为低碳社区的进一步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支持。Lucie Middle miss等《Building capacity for low-carbon communities:The role of grassroots initiatives》[16]中通过从案例讨论关键的问题, 得出结论, 提出了潜在的基层建构低碳实践的社区容量和当地通过特定结构地点解决办法。笔者认为, “低碳社区”的建设不可忽视。

三、酒店低碳模式研究

酒店低碳模式的研究, 在硬件基础设施上主张采用低碳技术, 如水电的巧妙节约, 利用太阳能技术应用问题等。农家旅店建立广泛的雨水收集和污水同用系统, 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和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软件上酒店内部管理层建立员工培训教育机制和客人的教育引导及奖励体系。

李鹏等在《昆明市四星级酒店住宿产品碳足迹计算与分析》[17]中研究了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碳足迹, 将碳足迹引入旅游研究有利于寻找在旅游产品设计、生产和供应等过程中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机会, 亦可为旅游业的“节能减排”提供理论支撑。在《以城市低碳旅游促进绍兴全面发展》[18]一文中建议酒店宾馆要节水节能, 倡导绿色服务和绿色消费, 减少一次性用品。记者马梦梦在《低碳旅游蓄势待发》[19]中提出了环保型饭店的一系列绿色标准, 还要建立员工培训和客人宣传教育激励机制和制度。

四、旅行社低碳管理和操作模式研究

在《以城市低碳旅游促进绍兴全面发展》[18]一文中提到要求旅行社在服务过程中贯彻低碳观念, 如倡导发展电子商务旅游, 实现无纸化办公, 增加网上预订, 减少游客往来交通碳排放;其次鼓励开发低碳旅游产品, 在目的地、出行方式上给游客更多的低碳选择, 如开发徒步游、自行车之旅等旅游产品;再次大力鼓励组团出游。吴莹在《倡导低碳旅游:旅行社发展的新契机》[20]中分析了旅行社作为沟通旅游者与其他旅游部门之间的桥梁, 在倡导推行低碳旅游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 更能够从营销宣传、产品创新、内部管理等方面获得自身发展的新契机。她在《旅行社在推行低碳旅游中的作用》[21]中强调了旅行社引导游客低碳环保的行为和游客反馈信息的互动关系。

五、结论

综上所述, 中国低碳旅游模式研究整体上还处于互相模仿和照搬应用的阶段。第一, 对规范低碳旅游发展的制度研究比较模糊, 现实中实施缓慢。第二, 在技术推广上, 目前实施更高端更有效的低碳技术在可行性上有局限性致使各技术手段未广泛采用。且国际低碳技术合作与共享的机会少, 节能减排的方法较单一, 出现重复利用现象。第三, 旅行社和酒店对游客的引导较少, 应该积极引导游客改变观念, 自觉实践低碳出行和低碳生活。第四, 现阶段低碳旅游的发展不成规模和体系, 仅是个别单位和地区的建设。相较而言对低碳旅游模式的定性研究较多, 而定量的研究很少。如各种低碳技术在不同地区推广中的减排量研究。第五, 低碳模式的研究不够细分, 仅是整体研究。

笔者认为, 首先, 在观念上要树立起减排观念。旅游业应充分发挥低碳经济产业纽带链接的作用, 与低碳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各个经济产业串联起来。其次, 低碳旅游开展活动的范围应更广泛, 低碳旅游的主题和目的更明确、更易实施。另外, 对低碳旅游者的心理研究需要关注和剖析, 对游客进行访谈和调查以利于全面了解游客心理与行为的动态。此外, 低碳旅游的研究应更加注重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实施。在借鉴国外成功案例和体制模式的同时, 结合中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低碳模式。

摘要:旅游业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产物, 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在当今社会实现低碳环保联动的背景下, 旅游业在发展实践也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近年来专家学者们对旅游行业低碳模式提出的各种探索性、针对性的研究和见解进行概述, 试图对未来低碳旅游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和探讨。

低碳旅游模式论文 第9篇

一、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动力系统的构建

推——拉理论。英国学者唐曼 (Tolman) 认为动机可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内在动机包含以驱力为基础的情感 (推动因素) , 外在动机包含认知 (拉的因素) 。旅游学者戴恩 (Dann) 认为, 推动因素是内在的, 是由于不平衡或紧张引起的动机因素或需求, 它促使旅游动机的产生;拉的因素是外在的, 与吸引物及目的地自身属性相联系, 由旅游者对目标属性的认知所产生, 影响目的地的选择。依据该理论, 构建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动力系统。

通过对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动力系统图的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推 (旅游供给) 和拉 (旅游需求) 二者之间不是独立的, 更不是对立的, 而是相互进行交流, 彼此影响的。但是交流的水平由低到高分别是物质交流、文化交流和心理交流, 物质交流是最低水平的交流, 是以物质利益为主线的供需双方的初级交流, 结果是旅游者获得地方熟悉感;文化交流时供需双方以文化为主线的精神层面的交流, 结果是旅游者获得地方认同感;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最高目标就是实现供需双方心灵上的交流, 使休闲农业旅游地成为“第二家园”, 旅游者对旅游地形成根深蒂固感。为此, 如何使旅游者形成这种根深蒂固感是对开发模式建设提出的第一个课题。

2. 保障因素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在开发模式的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重要因素, 如政府的角色、融资问题、社区参与问题。

3. 在休闲农业旅游模式的建设中也应对支持因素加以重视。

二、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1. 树立生态文化的发展思想

树立生态文化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树立生态文化理念, 在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开发与保护并重等理念的指导下,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和谐发展;同时要构建生态文化制度, 生态文化建设需要建立健全各项环保政策、法规和标准,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证;在理念的指导下将生态文化付诸实际, 即从吃、住、行、游、购、娱这六要素上与生态文化相对接。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 生态文化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

以生态文化发展思想指导休闲农业旅游的规划建设, 需要遵循以下规划原理:

(1) 以生态规划理论为指导构建休闲农业景观体系

农业景观规划是指运用景观生态原理, 结合考虑地域或地段综合生态特点以及具体目标要求, 构建空间结构和谐、生态稳定和社会经济效益理想的区域农业景观系统。在整个农业景观系统的规划中首先要依法自然、继承自然, 多一些天然、少一些人工痕迹, 多一些纯朴、少一些现代干扰。其次要注重对农业景观板块这一概念及有关理论的应用, 构建由农作物、花草树木、水体、路径和文化景观要素结合的复合型农业景观体系。从斑块面积和形状而言, 主要作物类型机械化耕作规模效益已被证明只在<5平方分米时农田中是递增的。最后通过对重要节点、景观轴线和生态背景的打造, 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规划结构布局。

(2) 以文化的塑造来克服休闲农业旅游的季节性限制

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景观为基础资源的特性决定了其必然会受到旅游季节性的干扰。虽然通过对绿地、树木、花草、水体等自然景观的打造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旅游季节性的影响, 但是这些毕竟是辅助的景观系统, 当农作物收割后或刚种植时, 整个休闲农业旅游地会显得格外萧条, 游客量锐减。这样通过对村野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 尤其是健身、养身文化、休闲体验文化的挖掘, 构建特设休闲养身、文化体验项目来缓解旅游季节性对休闲农业旅游的冲击。

(3)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构建节约型休闲农业旅游模式

这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得以实现。一是构建节约型休闲农业旅游项目, 主要包括建设节能型建筑、节约型旅游产品和对由旅游导致的垃圾污水的回收利用;二是要树立节约的意识和建立节约制度, 不但旅游服务人员、管理人员要树立节约的意识,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树立节约意识。

2. 构建多元型融资方式

探讨旅游融资方式之前, 需要明确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资本形态与构成。旅游资源的资本形态, 包括三个层次, 即旅游资源区土地资本、旅游自然资源及建筑等物化的人文资本 (即第一、二类资源) 和旅游历史文化资本。可见, 旅游资源是由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构成的, 土地及景观是有形资产, 土地使用权、景观利用权是无形资产。从资本的角度看, 旅游资源作为被开发利用的对象, 同时构成为资本的投入, 其结构可区分为土地资本、景观资本、历史文化资本。其利用方式, 则表现为土地使用权和旅游开发经营权。

一般而言, 旅游开发的融资方式有以下七种:银行信贷、私募资本融资、整体项目融资、政策支持性融资、商业信用融资、信托投资、国内上市融资。针对休闲农业旅游的具体特征和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现在比较可行的融资方式是政府、农户、村委会、企业的相互组合形式,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投资的比重会逐渐增大, 政府的比重相应的减少;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由小规模分散经营向大规模集中经营转变) , 企业 (包括银行) 的投资比重会逐步加大。

(1) “政府+开发商 (农民) +社区 (村委会) ”的中小型休闲农业旅游融资模式

从顺序上看, 我们会发现这种旅游融资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的, 其次是农民或开发商, 最后是社区。我国特殊的国情、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决定, 在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服务和政策甚至是专项资金的支持;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现实决定了初期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需要依赖于外部资金的支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农民和农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他们也必然会更多地参与到旅游的开发中。

(2) “开发商+社区+农民 (村委会) ”的规模化休闲农业旅游融资模式

规模效益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 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也是如此。发展规模化休闲农业首先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 农民和农村都不足以提供如此规模的投入, 同时, 政府为休闲农业旅游规模化发展提供的是公共服务产品和有关政策支持, 这样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必然需要引进企业 (包括银行) 。

3. 深度开发旅游产品, 走品牌化战略

(1) 主题上构建第二家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深入发展, 旅游者对农业类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升级, 传统的以观光娱乐为主的农业旅游产品虽然盛极一时, 如成都锦江区“五朵金花”模式在全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其只能算是高级农家乐, 主要的旅游活动仍然是停留在浅层次的观光娱乐上, 并不能代表乡村旅游发展趋势。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就是为游客营造第二家园的休闲农业类旅游发展模式, 其产品最大限度地突出原味性、休闲性、体验性, 经营者要提高品牌意识, 积极走品牌化战略。

第二家园是相对游客现在的居住地而言的, 第二家园是对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发展到第三个阶段特征的概括, 其实质就是通过空间的购回, 将自身置于纯朴的民风、淳厚的村野文化氛围和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光之中, 使游客身体上获得最大享受, 心灵上得到的最大抚慰。就休闲农业旅游而言, 游客购回的空间主要是指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生活空间是指游客通过购回的方式, 获得在乡村暂时生活的权利, 与农民一起生活, 体验乡村感觉, 达到养身的目的。心灵空间是指游客走在连绵起伏的山间、感受潺潺流淌的山泉、领略广阔无垠的农田、呼吸沁人心脾的花香, 完全沉醉于浓郁的乡村气息中, 达到了内心与大自然、与原生态的完美交流, 进而达到养心的目的。

(2) 具体产品设计上突出低碳主题

餐饮上原料主要来源于当地生产的绿色无污染菜品;交通上尽量减少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积极推动自行车、漫步等低碳运动, 同时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畜力车等;住宿材料选取具有节能低耗的低碳材料, 采用太阳能、风能等低碳能源;建筑景观的设计上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 将建筑融于环境之中等等。

参考文献

[1]何昆.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提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需要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 2008 (6)

[2]张宏梅, 陆林.近10年国外旅游动机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24)

[3]王仰麟, 韩荡.农业景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应用生态学报, 2000 (11)

低碳旅游模式论文 第10篇

要解释“低碳旅游”, 首先要解释“低碳”。在当前国际经济大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明显矛盾的前提下, 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 会上149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以降低碳排放量为主要内容的《京都议定书》, 约定在2010年全球所有发达国家的主要温室气体 (其中CO2占有很大的比例) 。自此, 降低碳排放量的新经济成为全球各国重要的经济发展趋势旅游产业是一种消费产业, 处在经济链的下游。旅游产业主动降低碳排放, 即号召低碳旅游, 对于国家经济的整个发展状态来说具有重大的号召意义。从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状态来说, 低碳旅游应在三个方面确立低碳观念, 即旅行者的低碳观念、旅行景区的低碳观念和酒店管理中的低碳观念。该文重点对酒店管理的低碳观念进行研究。

2 酒店管理中应坚持的低碳观念

2.1 合作旅游观念

低碳旅游是旅游者、景区和酒店共同合作的一种新旅游模式。成功的低碳旅游模式需要旅游者、景区和酒店相互协调的结果。

2.2 自然为基础的旅游观念

在低碳旅游观念上, 很多学者都把“以自然为基础”达成了共识。低碳旅游的主要特征就是降低碳的排放量。在我们目前尚无法找到有效的代替科技之前, 降低碳排放量的重要方式就是贴近自然、以自然为基础。自然环境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完整系统。自然美能够吸引到广大旅游者践行低碳旅游观念, 从而为低碳旅游的成功合作奠定基础。

2.3 教育和学习观念

低碳旅游并不是一种“倒退旅游”, 而是换一种方式不断前进的旅游, 而前进的动力则是不断进步的科技。作为酒店和旅游者来讲, 要不断学习新的观念, 将新科技和新观念利用在旅游行业之中, 而这其中酒店的责任更重。酒店不但是新观念的学习者, 还应担当其教育者的角色, 向广大旅游者宣传低碳旅游的观念, 维护低碳旅游的合作方式。

2.4 可持续发展观念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种主流观念。低碳旅游要想长久的在酒店运营的过程发展, 那么就必须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酒店可持续发展观不但要重视经营的可持续, 还要注重和景区管理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 酒店旅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 低碳旅游视角下酒店管理的问题

在低碳旅游的视角下看待酒店管理之中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就是污染和浪费。酒店是旅游过程中各种污染物集中排放的污染源之一, 涉及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垃圾污染等。酒店还存在很严重的过度浪费现象。床单、毛巾和卫生清洁用具往往是一日一换, 过度包装和餐饮服务中的粮食浪费现象也比较普遍。

4 解决对策

4.1 清洁化生产

(1) 清洁能源。酒店管理过程中, 对常规能源要合理利用, 例如供热所需的煤气等燃料, 使用不排放氟里昂的制冷系统, 采用节能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率;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 如高原使用太阳能, 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

(2) 清洁生产过程。生产食品和物品尽量考虑使用低碳环保型的中间产品和材料, 尽量减少如高压、高温、易燃、易爆等高风险性因素, 还应设立回收利用系统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行处理, 例如分类盛装处理生活垃圾, 统一回收废油、废电池等。

(3) 清洁产品。以生态环保和不危及人体健康为主要考虑因素, 进行产品的制造和使用, 贵重或稀有原料尽量少用, 以免造成该资源的不可再生与降解。如饭店对生活用品的使用寿命比较强调, 可以长期使用, 因为长期以来的一次性牙刷和一次性筷子造成了大量的原材料的消耗, 所以要优先采购绿色环保的物品。

4.2 生态化服务

4.2.1 服务产品生态化 (开发绿色产品)

(1) 选择绿色用品及设施设备, 推出绿色客房, 这也是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基础。客房是酒店的主要有形产品之一, 所以, 绿色客房的创建是绿色酒店的基础。如今, 酒店建筑进入了环境建筑的时代, 从开始设计到产品提供的整个过程, 都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绿色客房的推出措施包括:将绿色建筑材料用于房屋建筑物, 含有化学物质和黏接装饰的材料不能用;没有加工的底板原料或天然石料由于客房底板;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的塑料板、墙纸、化学合成板等制作家具;未加工的玻璃制品、竹藤制品、木材可以使用;瓷砖、不锈钢或玻璃等材料可用来装修厨房。一定的经济实力是饭店生存发展必需的, 物品、设施、设备的采购标准包括节能性和环保性, 也就是把低能耗、噪音小、有害物质少作为选择的依据。

(2) 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绿色食品。餐饮部供应的饮品和菜肴是饭店的另一主要有形产品, 也是饭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须和绿色挂钩, 也就是提供的食品要“无公害、无污染、安全、优质”, 可绝对放心食用的。

(3) 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补充——营造绿色环境气氛。气氛可以为饭店创造更高的价值, 因此营造绿色环境的氛围是饭店尤其要注重的。不让周围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是饭店的选址标准, 利用树木、喷水池、假山、绿地、人工湖等营造饭店外部的绿色环境;使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建筑材料;内部环境的绿色空间和装饰物通过观赏花卉、人工瀑布、绿色植被、古玩、壁画来增强文化品位。

4.2.2 服务过程生态化 (创造绿色服务)

就就餐来说, 客人点餐时, 服务员不能只是一味地以推销产品为主, 只顾企业利益, 而忽视了顾客的感受, 应尽量做到互惠互利, 且营养搭配合理, 不造成资源浪费。就餐后, 根据环保规定有效处理快餐容器等;有剩菜剩饭的, 积极提供打包服务。

4.3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营销观念, 是企业创建的关键和基础。伴随着世界绿色消费, 兴起了一种市场营销新思维即绿色营销观念, 这种观念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 需对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 以及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进行综合考虑。现如今,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长久不衰, 并顺应绿色消费的潮流, 企业就必须转变陈旧的经营理念,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开展绿色营销, 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生存并长久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莉.我国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外资, 2011 (6) :179-179.

[2]俞红.低碳旅游视角下武汉酒店管理体系之实证研究[J].中国商贸, 2013 (11) .

低碳旅游景区建区建设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景区;景区建设;对策

一、引言

2003年,英国在《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随后欧美各国开展了低碳发展研究和低碳产品认证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经验和成果。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业界普遍认为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产生了低碳旅游这一新型旅游形式。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中明确提出:“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倡导低碳旅游方式。”这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低碳旅游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当前,低碳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发现,低碳研究大多集中在低碳经济、节能减排路径选择、低碳产品开发、低碳技术研究、低碳城市发展、低碳旅游等方面。而本文以低碳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从内涵解析、建设的重要性和对策等方面着手对低碳旅游景区进行相关研究。

二、相关概念解析

目前,学界对低碳旅游的理解可概括为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而对低碳旅游景区的概念界定很少,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谭锦、程乾认为低碳旅游景区主要是自然资源型景区,如湿地和森林等。赵金凌,高峻则指出低碳旅游景区主要是指提供住宿、交通、观光、休闲、温泉、民宿、餐饮等的综合性服务的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要吸引物的景区,不包括主题公园、历史遗迹等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的景区。史云、田甜、许晓明则认为除自然生态资源外,一部分文化景观也属于低碳旅游景区的范畴。一个完善的低碳旅游景区的特点是以满足旅游者最低旅游体验效果为前提,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是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综合统一体。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低碳旅游景区应具备以下特点:

1以低碳环保为核心。低碳旅游景区区别于一般景区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低碳旅游理念、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在景区的开发和建设中应通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减小对景区环境的负面影响,使旅游消费活动符合低碳环保可持续要求。

2以不降低游客旅游体验质量为前提。游客参与旅游的直接原因是为获得轻松愉悦的旅游体验,在旅游参与中感受快乐。因此,旅游景区在强调低碳化操作的同时必须保证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

3多方参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建设需要依靠政府、旅游企业、景区居民和游客等多方的共同参与。只有社会各界对建设低碳旅游景区充分理解并自觉融入到低碳旅游景区的活动中,才能切实推进低碳旅游。

三、低碳旅游景区建设的重要性

(一)推动低碳旅游形式的开展

低碳旅游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作为一种低碳生活方式,低碳旅游应当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但这种推广和实施是一个涉及政府、旅游企业、旅游客源市场、旅游目的地吸引物等多方面内容的系统工程。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能将这些因素有效结合,理顺管理体制,统筹整合旅游资源,为进一步宣传低碳旅游理念和实施低碳旅游活动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平台。

(二)促进民众低碳生活方式的养成

在低碳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中,低碳的理念已融入到景区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各个环节。因此,游客在景区内不仅能够通过景区低碳知识的宣传深入了解低碳的意义,亲身体验到低碳生活方式,更能有助于游客在旅游活动结束后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继续坚持低碳生活,逐渐形成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活方式。在提倡健康生活的今天,低碳生活将不再只是政府、业界和学界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成为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三)推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低碳旅游景区,既可以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又能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低碳旅游是目前和未来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低碳旅游景区也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将低碳理念在旅游业中付诸实践,有利于建立旅游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最终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低碳旅游景区创建对策探析

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对策主要包括完善低碳旅游机制、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优化景区管理体制、创新低碳旅游开发要素等(图1)。

(一)完善低碳旅游机制

低碳旅游机制的完善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模式,建立扶持激励、技术创新、示范推广等低碳旅游机制。建立扶持激励机制,针对景区内低碳环保应用状况,政府给予相应税收及资金支持,引导低碳旅游的开展;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景区应在节能减排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基础上,建设和应用无碳化改良的新旅游设施;建立示范推广机制,在低碳旅游开展的初期,设立低碳旅游示范区进行试点,而后再全方位推广。台湾坪林低碳旅游景区作为由台北县政府策划,当地居民参与的台湾第一个低碳旅游示范区,通过开展低碳活动,取得了可观的低碳效益,成为低碳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成功案例。

(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低碳旅游景区在规划和开发时应明确低碳经济和低碳旅游的理念,注重低碳体系构建,重视环境保护。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特色,保持环境的自然特征与文化的原真性,确保规划的建筑、设施、产品等在低碳化操作的前提下融入自然环境与文化氛围中;合理配置多层次、多类型低碳旅游项目,引导客流时空分布,提高旅游环境容量水平,以促进景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保护;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的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机制,构建旅游景区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尽量减少资源、能源的利用,引进节能减排新技术,加强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

(三)优化景区管理体制

景区管理是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往往涉及到景区开发与保护、管理与经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等多方面问题。而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和市场化运作将成为景区改革的两大趋势,创新低碳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是适应旅游形势发展的需要。低碳旅游景区应加快管理体制改革,为景区进一步规划和营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既可避免垄

nlc202309011316

断带来的制度僵化、缺乏竞争力等弊端,同时又有利于景区发展和品牌的打造。

(四)创新低碳旅游开发要素

低碳旅游景区的建设需围绕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体验环境和旅游消费方式等元素的低碳化而展开。

1打造低碳旅游吸引物体系

低碳旅游吸引物是吸引游客前往景区参观、体验的最重要因素,对景区旅游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碳旅游景区将低碳理念运用于景区的规划和设计,由此而打造的旅游吸引物成为一种高技术含量的新型旅游吸引物。这一旅游吸引物体系范畴宽广,包含景区内各种自然旅游资源、人造低碳景观、低碳旅游活动、低碳旅游产品等。景区可结合当地资源特色,合理安排旅游路线和规划低碳旅游活动产品。在四川燕子沟景区的高山特有的生态环境下生成了世界最大的红石滩和多处矿温泉,而后,燕子沟积极打造低碳旅游吸引物,开展观光旅游,建设休闲避暑及疗养度假区。

2完善低碳旅游相关设施

低碳旅游设施是在节能减排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下建造的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设施。低碳旅游相关设施主要包括道路交通、能源供应、环境卫生、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及旅游娱乐等设施,完善低碳旅游设施需从这些方面着手。如进行无碳化改良,将新技术、新能源、天然能源等在景区各项公共设施中广泛应用;在景区内采用低噪音、低能耗、低排放量的交通运输工具,设置新能源观光游览车、电瓶车、自行车道、步行道,设计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交通工具;加强景区、酒店的节能减排工作,执行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被称为“世界最大太阳能酒店”的山东德州太阳谷微排国际酒店,所用建材及酒店用品均为环保材料,应用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外墙保温技术,比国家节能标准低30%左右。其建成的太阳能游乐园,包含世界最长的光电大道、可再生能源主题公园等旅游项目,能够让游客体验未来能源新生活。

3营造低碳旅游体验环境

低碳旅游体验环境是一种高品质的旅游体验环境。对游客而言,降低资源耗损的绿色化旅游消费及加倍亲近自然的低碳化旅游消费可以获得更多精神体验,较普通旅游环境而言更能提高旅游过程中的游客满意度。低碳旅游体验环境的营造必须举全社会之力,采取多种形式,形成整体合力。要通过政府低碳政策支持、旅游企业低碳技术革新、景区居民及游客的积极参与,培育和谐的低碳旅游体验环境,提高景区的旅游吸引力。

4推动低碳旅游消费方式

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一种能够使游客在消费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减少个人碳排放的消费形式。推动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应提倡游客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徒步、自行车等低碳交通方式;自带垃圾袋和旅游必备用品,自觉回收旅游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主动参与以节能降耗为主题的绿色活动及碳补偿等低碳旅游活动。

五、结论

近年来低碳旅游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在低碳旅游的理念下,创建低碳旅游景区,倡导低碳旅游发展方式,是旅游景区发展的新方向,符合现阶段的旅游发展形势,同时也是实现旅游发展方式转型的一种战略选择,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低碳旅游景区只有调动整个旅游产业的多方力量,不断完善低碳旅游机制,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优化景区管理体制,创新低碳旅游开发要素,才能实现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

低碳旅游模式论文 第12篇

1.1 低碳经济的内涵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水平的逐渐提升, 引起了全球气候的变化, 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这时低碳经济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低碳经济”理念最早起源于英国。2003年2月24日, 英国政府颁布了能源蓝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该书阐述了能源供应长期稳定与安全的重要性, 讲述了英国在未来50年能源利用的政策, 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由此, “低碳经济”的概念被广泛传播,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也成为了世界各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其概念进行了诠释。具有代表性的有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 他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特征是能源使用的高效率、低消耗和低碳排放, 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 要求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 通过制度设计不断推进节能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能源高效使用技术和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技术, 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著名低碳经济学家张坤民教授 (2008) 认为, 低碳经济模式和低碳经济方式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和有效的途径。他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既是经济问题, 又是环境问题, 也是社会问题, 要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对策框架、坚持不懈地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新能源开发等措施加以实现。虽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了阐述, 但其基本内涵具有相似性, 主要包括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市场机制和政府扶持四要素。

1.2 低碳旅游的内涵

“低碳旅游”概念最早是在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的。该报告指出, 低碳旅游是旅游企业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使旅游者获得绿色环保的旅游体验质量以及旅游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从上述概念得知, 低碳旅游是一种深层次的环保旅游, 在旅游活动中尽量减少碳排放量来获得三大效益。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旅游生产的低碳化;二是旅游消费的低碳化。

2 无锡开展低碳旅游可能存在的障碍

2.1 公众对“低碳”理念认识不足

尽管无锡市“十二五”规划中将低碳旅游视为城市建设的目标, 但是无锡市民及游客的环保意识总体水平及参与度较低, 大部分居民对于“低碳旅游”的认识还处在一个初级的认识过程。尽管大多数市民及游客了解环保的相关知识, 但并不代表“低碳”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认知程度还尚处于低层次阶段, 行动执行力也比较缺乏。甚至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这大大导致实施行动上的滞后。此外, 低碳旅游的宣传教育不够, 企业、学校、市民参与低碳旅游的渠道不多, 很多企业认为低碳旅游是旅游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 从而盲目追求旅游经济效益的增长, 忽略了生态效益, 这必将导致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失衡, 也造成低碳旅游难以落实到实处。

2.2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造就了无锡旅游以传统的大众观光为主, 作为华东线重要的旅游城市, 大部分游客把无锡作为短暂停留的城市, 没有留宿的打算, 这大大降低了无锡的旅游经济效益。无锡市旅游产品缺乏创新与开发, 也没有丰富多彩的夜生活项目, 严重影响了无锡市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无锡的旅游商品数十年来还仅停留在原来的层面, 惠山泥人、小笼包、酱排骨多年来一直使用陈旧的包装形式, 没有任何科技含量及创新, 缺乏新意。旅游经营者没有将当今社会中的高科技智能产业植入到旅游商品的生产过程中去, 使得旅游商品的生产质量不高, 导致大量旅游商品滞销, 难以出售, 对游客没有吸引力, 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大大降低了游客的购买力。此外, 无锡一直以传统一日游为主, 游客对无锡的旅游活动没有参与性, 导致发展低碳旅游更加艰难。

2.3 旅游景区和城市规划不科学

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的建立不但占据了无锡大量的土地资源, 还花费了大量的开发资金。类似很多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只注重短期效益。譬如以雪浪山生态旅游景区为例, 每年薰衣草盛开的时候, 大量游客蜂拥而置, 导致景区几度承载崩溃, 大批薰衣草被游客践踏死亡, 景区的盲目开发带来了植物生态旅游资源生存环境的恶化, 垃圾遍地, 景区难以拥有回头客。失败的案例告诫旅游经营者必须在景区内尽快建立智能化的管理设施。近年来, 随着城建规模的扩大, 大型外资企业的进驻, 城市居民的人均绿地占有面积大幅度减少, 与南京、常州等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无锡市城市环境质量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 也严重威胁到了无锡市生态旅游环境。

2.4 低碳旅游管理人才缺失

目前, 无锡旅游业人才主要表现为人才结构不合理, 高端人才缺乏;专业结构不合理, 学历偏底;旅游饭店人才供需不平衡;复合型人才缺乏, 人才流失情况严重;旅游教育层次低, 开设专业面窄。据业内人士透露, 无锡旅游企业熟知低碳理念、懂得低碳操作、具有低碳旅游管理经验的人才极度缺乏。无锡拥有约60家豪华酒店及大型旅行社, 但与之相适应的高端旅游管理人才却很少。这反映出无锡市对于高端旅游业管理人才的培训不够重视, 另一方面缺乏吸引高端人才的条件。同时, 由于与周边旅游城市距离较近, 并且在旅游资源方面具有同质性的特点, 如苏州、上海等周边旅游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积淀要优于无锡, 并且旅游从业人员的收入和就业机会也要好于无锡, 所以, 也造成了一定的旅游人才的流失。

3 无锡构建“低碳旅游”模式的对策

“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需要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推进。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1 引导旅游者进行低碳旅游

从旅游者角度来看, 他们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必须树立低碳意识, 在收集旅游产品信息进行决策和购买、消费、评估、处理旅游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消费过程中尽量减少碳排放量, 也就是要做到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和低碳购物。每个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个人“碳足迹”是有差异的, 因此应积极引导旅游者的低碳旅游行为, 减少个人“碳足迹”, 无锡市旅游局、政府、旅游相关企业可以开展“碳补偿”活动, 尽量减少旅游活动对风景区环境造成的影响。

鼋头渚和蠡湖风景区应建立低碳旅游咨询中心, 在游客进入景区后, 进行低碳旅游的宣传, 鼓励旅游者采用低消耗的电瓶车、自行车等低排放的交通工具;尽量选择绿色酒店;优先考虑各种绿色食品和当地的生态农产品为主;优先选择碳旅游体验活动;拒绝购买各种野生动物制成的纪念品。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旅游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 推行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3.2 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和低碳旅游线路

低碳旅游产品和低碳旅游线路是开发低碳旅游吸引物的核心内容。以饮食为例, 合理设计每顿餐的供应量, 响应“光盘”行动, 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以绿色蔬菜瓜果为主;以选择住宿为例, 建议选择离旅游胜地或著名风景区较近的酒店、农家旅馆、民宿, 也可以选择帐篷住宿, 但尽量避免一次性卧具的使用;以交通为例, 旅游景区和交通规划部门可以设计合理的路径来减少旅游交通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充分利用景区中的环保交通工具, 比如太阳能自行车、绿色游览车, 在合适的条件下鼓励游客步行;以游览为例, 可利用低碳技术开发旅游资源, 深挖低碳旅游的内涵, 还可以将低碳技术含量较高的旅游产品包装为旅游吸引物;以购物为例, 可选择无包装袋的原料和旅游纪念品, 或者运用景区的原材料开发低碳特色产品;最后以娱乐为例, 通过参与体验的设计将低碳思想融合到旅游者的价值理念。无锡以太湖为中心的旅游景区的徒步游览线路较多, 不需要索道、游览车、缆车等交通工具。在气候适宜, 时间充裕、安全便利、路牌指示清晰的条件下, 游客可以徒步旅游。为了响应低碳经济, 无锡旅游景区可以对徒步旅游线路进行改进和重修设计, 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安全性、增加标识物、提供免费的饮水休息场所, 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游客徒步观光的兴趣。

3.3 旅游企业推广低碳科技技术

参照国内外先进的生态建设经验, 结合无锡的地域特点, 优选国内外领先的生态环保技术, 重点在新能源利用、建筑节能、水资源环境利用、固体废弃物处理、绿色交通等方面。旅游饭店和旅游景区应积极推广低碳技术。比如通过现代信息技术, 结合消费者需求, 模拟旅游环境, 运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 让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去体验低碳旅游产品。同时, 旅游企业也可以综合利用太阳能、风能、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新能源技术。

3.3.1 旅游饭店

“员工第一、顾客至上、以人为本“是旅游酒店的口号。低碳酒店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它能有效推进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酒店要求所有员工为顾客提供绿色、低碳、环保的服务。如全球十大低碳酒店之一“澳大利亚火焰湾的Bay of Fires Lodge&Walk”, 整个酒店采取太阳能照明模式, 配置无水厕所、手摇出水式淋浴及自然风“空调”。这些设计理念很明显地体现出了绿色环保理念, 为酒店树立了积极的正面形象, 同时酒店还获得了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效益。据酒店行业内部人士介绍, 酒店低碳运营的中心环节是节能工程。酒店可通过智能化控制或者智能化系统的应用, 将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理念植入到酒店的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建设和经营之中。酒店高管只有高度重视高科技产品的引入和重视对传统产品的合理利用才能真正实现节能管理。同时, 酒店可以在建筑、供热、空调、照明、电器使用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采用低碳新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来达到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为了对社会负责, 响应政府政策, 酒店的客房物品和餐饮食品必须使用绿色健康原料;房间装修材料和家具应使用无污染的绿色材料。

无锡市旅游局公布的资料表明, 自2007年以来, 市旅游局、市环保局大力推进饭店“低碳”建设, 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益的增产节约环保型饭店发展模式。据无锡旅游局统计, 2013年底无锡市现有35家旅游星级饭店中, 其中33家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被评为绿色旅游饭店, 其中2家是金叶级, 31家是银叶级, 预计2014年无锡市将力争市区旅游星级饭店“绿色”覆盖率达100%。

由200多位员工代表组成的君来集团环保志工联合会已经成立, 将环保理念纳入到企业文化中, “绿色”意识正逐步由酒店建设向员工渗透, 并已取得一定成效。以无锡君来洲际酒店为例, 酒店通过数字量化实施低碳管理, 比如每天都会将人均耗电、用水、能源使用数据向员工公布等, 给予员工最直观的引导与教育。又比如, 湖滨饭店是国内首批5A级绿色饭店, 该饭店已拥有一套“绿色饭店”环境管理体系, 从环保、绿化、节能等硬环境到客房氛围、绿色餐饮、服务质量等软环境各个方面加以完善, 如使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替代高能耗的陈旧淘汰设备, 建立饭店的超大型绿色无污染蔬菜种植基地等, 打响了“绿色招牌”。

此外, 还有无锡日航饭店通过采用水源热泵、LED灯等节能设备以及运用现代智能化客房管理系统控制每间客房能耗, 已经连续两年将能耗比控制在7%左右, 这一数字在酒店营业初期为11%。为了传递自己的低碳理念, 湖滨饭店等酒店在每个房间内放置了“环保卡”, 提醒客人如不需每日更换床单, 可放置环保卡在床上, 尽量减少布料的洗涤, 减少污染, 按照我国“绿色客房”的标准可以3天换洗一次床单;客用剩余沐浴露洗发水要回收, 或者过半才会换。

3.3.2 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的建设要注意建筑和环境的协调统一。比如发端于美洲的“树屋”为人们的休闲生活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生态小环境, 让人们在享乐的同时更加倾向于保护生态环境, 这种低碳建筑的设计和思想值得无锡旅游景区去借鉴和学习。比如景区的公共厕所可以运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严格控制能源消耗与资源损耗。另外, 还可以加强旅游区的生态建设, 设计较大比例的绿地面积。作为全国首批的低碳旅游景区鼋头渚风景区, 其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方式, 将低碳化落实到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首先, 积极采用低碳技术。2007年结合污水管网工程铺设了总长6.6公里的天然气管道, 完成了景区餐饮、生活用燃料全部改用天然气工程;有计划地推行了环保、节能、使用清洁能源工作, 至今已全面完成了景区高速游艇动力由两冲程调整为四冲程主机, 新型小火车、电瓶车、金龙旅游车取代老式“小火车”工作, 并在景区大门口设立了较大规模的公用自行车租用点为游客提供体现低碳旅游的工具。目前景区正在考虑引入太阳能观光车和游船。其次, 充分做好节水、节电、节能等低碳工作。景区绿化浇灌用水基本实施了利用自然湖泊、池塘水源的措施, 并在部分山顶建有回用水水池, 实施水循环利用技术, 在江南兰苑和核心景区部分花坛实行了喷灌、滴灌技术。此外, 蠡湖风景区、灵山景区内应禁止机动车进入, 加大节能环保电动车、自行车、公共交通旅游巴士和混合动力汽车等低碳或无碳交通工具;旅游景区管理者应定期或周期性地对旅游工作人员进行旅游环境教育与低碳理论知识的培训, 使他们具备生态和旅游两方面的知识和服务技能。

3.4 加大政府管理部门的扶持力度

3.4.1 制定低碳旅游政策

除了2013年10月1日出台的《旅游法》来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 无锡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从制度上和法律上加快制定出关于无锡市低碳旅游的规章制度, 也要加强对旅游相关部门及企业对低碳旅游的实时监督, 对无锡市旅游交通、旅游景区等进行严格的低碳标准考核。对正在运作的高污染、高能耗旅游企业, 进行整顿和改革, 对已造成环境污染的, 量其污染程度进行相应处罚。

3.4.2 提供资金支持

加大低碳旅游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 是无锡市发展低碳旅游的前提保障。地方政府应不断加强对低碳旅游的认知, 明确发展低碳和环保旅游的重要性, 适当出台优惠政策, 如对旅游酒店实行“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绿色信贷”等优惠政策来引导无锡市旅游企业向低碳旅游发展。无锡政府应鼓励旅游景区和旅游交通部门采用新能源、新材料, 引进高效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 大力提倡旅游企业转变思想, 改变旅游发展策略。例如, 台湾坪林低碳旅游景区可以作为参考及借鉴。旅游大巴、保险费、在地随团服务人员、在地解说员、承办单位的行政费用全部由台湾新北市市政府承包, 整个景区对游客免收门票, 不仅如此, 景区还向游客免费发放碳汇券, 让他们进入低碳商店消费。政府这样做的目的, 一是可以引导民众对低碳旅游进行认识, 达到环保教育目的;二是可以促进坪林商机, 照顾受到水源保护区限制开发而影响发展的居民, 并通过低碳商店的推展, 营造环保的旅游环境, 带动绿色消费风潮。

3.4.3 加强低碳旅游宣传教育

为了增加无锡旅游城市的吸引力, 地方政府应当要加强合作, 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增加公众低碳意识, 使游客自觉形成环保行为规范, 建立绿色的生活方式。宣传手段可以是公众普遍接受的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媒介, 如无锡交通广播、无锡日报、无锡商报、无锡经济等;还可以在公共场所设立广告牌, 印赠宣传广告页, 如崇安寺公交站台、CBD和TBD等人流量集中地区。此外,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营销, 比如新浪博客、旅游俱乐部、旅游论坛、自媒体微信、网络广告、旅游专门网站等。

参考文献

[1]蔡萌, 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 2010 (1) .

[2]杨继瑞, 等.打造低碳旅游业态新亮点[N].四川日报, 2010-06-23.

[3]张建春.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4]陈晓春.低碳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1.

[5]卓武扬, 等.旅游经济与旅游管理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

上一篇:古典诗歌的抒情模式下一篇:运动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