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者的23个陷阱

2023-06-28

第一篇:中国创业者的23个陷阱

警惕,西方误导中国发展的五个重大陷阱!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th.jlun.net

警惕,西方误导中国发展的五个重大陷阱!

西方国家长期不遗余力地炒作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三次产业结构、人民币汇率等问题,诱导中国偏重服务业和消费、减少投资,诱使中国放弃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破坏中国的发展,以维持自身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中国不能把这些误导性陷阱当作国际准则接受过来。 文︱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兼行长李若谷

中国经济实力快速成长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对当今世界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整个西方并没有准备好如何应对中国这样一个新兴的国际力量,与中国的关系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但归根结底,仍脱不开博弈和较量。

中国的大多举措都被发达国家或是误解或是曲解。尽管中国无意称霸,但国际上有股势力对中国的猜忌和质疑从未停止。个别发达国家不断炒作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问题,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一个,即诱使中国放弃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破坏中国的发展,以维持自身在在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科技领域的霸权和主导地位。 下面略举西方误导我们的几例。 1 经济增长、投资消费与产业结构

中国经济如此大的经济规模多年来持续的高速发展,是个别发达国家无论如何也无法应付的。

他们极力“唱衰”中国,称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加剧了内部不平衡,导致二三产业失调、产能严重过剩、债务和金融风险激增,这种模式难以为继。

更有甚者,背弃中国入世时的承诺,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谋求对中国的出口进行歧视性的打压。他们甚至试图改变WTO的规则,用TPP、TIPP等方式改变贸易规则,架空WTO,以便让中国再次屈从他们的苛刻条件。

他们极力鼓吹中国应减少投资、发展第三产业、以消费推动增长,而自己却在积极推行“再工业化”。

增长的动力,只能来源于产出能力的增加。各种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包括最有影响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理论也都表明,投资、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实现也必须以相关领域的投资为基础。

没有任何经济理论认为消费是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欧美发达国家偏重消费,是由于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大量产业外移,经济变成以服务业为主,消费需求成为影响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在中国显然不适用。而且长期依靠消费拉动的政策,成为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生产和消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但生产(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th.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th.jlun.net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呈现出一些的新变化,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明显上升,而第二产业比重相应下降;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2015年的贡献率达到60.9%,比资本形成总额高19.2个百分点。但这种现象需要进一步分析。

非洲和拉美一些国家具有相当高的消费率,甚至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型工业化国家,但这能否说明他们的经济结构更加健康?我国上世纪

五、六十年代的平均消费率达到过70%以上,但与今天人民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相比,难道当时的物资短缺才更加可取?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果不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积累、高投资,我国经济难以取得快速发展。相比之下,最近几年我国投资增速显著下降,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有所上升,但经济增长动能也随之减弱。 尽管经济增速放缓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投资的大幅下降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因素。而消费和服务业难以对经济产生持久的推动作用。例如,近年旅游业发展比较快,出行人数不断增加,但如果进一步分析,旅游业收入增长仍然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我国仍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考虑到人均GDP和人均资本存量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基础设施与欧美国家也相去甚远,投资仍有很大空间。

2015年我国人均GDP约为7925美元,距离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平均43178美元的水平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人均资本存量也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0%左右,根据瑞银的估算,2013年为美国的1/

7、日本的1/13,仍处于需要加强积累和增强生产能力的阶段。 日本和韩国过去的经验也表明,在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投资率上升是正常现象。1952-1973年是日本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日本的储蓄率和投资率也保持了较高水平。即使是工业化完成后,日本投资率的下降也花费了较长时间,直到二十年后的1993年才降至30%以下,那时日本的人均收入已超过32000美元(当年价格)。

韩国经济的高增长期是1963-1993年。30年间其经济增长率平均为8.3%,投资率的峰值为1991年的38.9%。1993年以后,韩国的投资率也没有快速降低,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29%左右。

对于我国这个发展还很不平衡的国家来说,增长仍是第一位的。特别是中西部及城镇的基础设施还有很大发展余地。保持投资较高增长既有助于增强我国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也能有效阻挡外部风险的侵蚀。

要正确理解积累、消费与投资的关系。既不能过分压制收入和消费来为投资和生产积累资金,也要避免超前消费,像欧美国家那样。因为这是将经济增长的动力本末倒置,如果过度鼓励消费而不注重积累和投资,将会使经济丧失长期增长动力。以产业空心化为代价压低投资则更不可取。

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还很低,不应该也没有能力去搞消费拉动增长。既使将来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了,也不能搞过度消费。个别发达国家现在也正在改变消费推动增长的模式,提出再工业化、出口倍增计划。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th.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th.jlun.net

当前我国储蓄率仍在较高水平,但已经开始下降。现在的年轻人又更加注重消费,等老一代人退出劳动力大军时,我国储蓄率下降的幅度恐怕会更大。到那时支撑投资的基础会进一步受到影响,因此要提早重视。

当前,第三产业已逐步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很大,并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这是有先决条件的。发达国家制造业比重降低建立在全球产业链布局的基础上,使经济资源得以向更具比较优势的第三产业转移;而第三产业比重如此之高,也是建立在对海外市场的占领之上。

如果把这一现象看作是经济结构从低端向高端发展的必由之路,则是不对的。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提高,全球的制造业和消费者支持了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发展。而我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

如果我国的制造业下降,服务业将随之会下降,因为我国的服务业主要面向本国制造业和消费者,还没有能力为全世界提供服务。所以,如果中国放弃制造业,服务业也会垮台,这是给中国经济设置的陷阱。如果服务业可以拉动经济长期更快增长,是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那西方还提再工业化、出口倍增计划及工业4.0干什么?

第三产业是为第

一、二产业服务的。离开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第三产业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次贷危机的爆发与个别发达国家经济过度依赖第三产业有着内在联系,这是金融危机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之一。

对主要OECD国家的研究表明,工业比重高、且高附加值制造业比重大的国家在危机前后经济增速变化更小,恢复速度更快,说明经济韧性更强。特别是,德国、韩国之所以在发达国家中受金融危机冲击相对较小,与这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先进制造业,保持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适度比重是分不开的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OECD 注:GDP增速历史波动情况采用相邻两年GDP增速变化绝对值的平均计算得出。 三次产业间并不存在所谓“最优比例”或国际标准,各国只能根据自身国情及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来调整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现在说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要发展第三产业,减少第二产业,其根据要么是西方经济学家的说法,要么是世界各国第三产业普遍占GDP的2/3左右这一现象。但如果看一看第三产业占比高的发达国家在危机中的表现,可知这一“高级”的产业结构没带给他们好处,对克服危机,保持发展无益。因此我们不宜向这种所谓“高级”的产业结构发展。

当然,这不是不要发展第三产业,而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要适合本国的需要。中国的服务业主要面对的是本国的制造业和消费者,中国的服务业扩大,应该以制造业的扩大为基础。由于产能问题和成本上升,我国制造业正面临发达国家曾出现的产业空心化危险,连纺织业这种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向发达国家转移,如不采取措施扭转,前景是十分可怕的。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th.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th.jlun.net

近年来,全社会杠杆率上升比较明显。但与其他经济体横向比较,中国债务总水平并不及日、美、英等发达国家,不过企业债务负担是最重的(图6)。

数据来源:李扬,张晓晶,常欣等著:《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杠杆调整与风险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7月

中国的企业负债偏高,不仅与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有关,也与企业负债构成有关。中国企业债务占GDP的150%多,国有企业负债总额79万亿元,占GDP比重为116%,中国企业总负债中超过70%为国有企业负债。2005-2013年的8年间,国有控股企业资产从14万亿扩大到97万亿,而其实收资本中的国家资本仅从1.5万亿上升到3.3万亿。 因为直接融资一直不发达,企业要发展只能更多依赖外部融资,特别是银行贷款。因此,从账面上看国有企业债务率很高。但去杠杆也要从给国有企业注资、减税上想办法,而不仅仅是限制发展。

一些西方媒体反复强调中国政府和企业债务问题,就是想让我们不敢投资,束缚手脚。如果真的听从了他们的“建议”,经济才会陷入失速和危机。 2 收入分配、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

西方学者认为,中国过度依赖投资的经济结构压低了劳动者工资,扩大了收入不平衡。他们提出,如果要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劳动工资,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其逻辑是让消费者没有后顾之忧,从而可以增加消费。但关键在于,工资、福利和收入的提高需要有一个参照标准,那就是劳动生产率。如果脱离了这个标准,不切实际地提高工资、福利,只会适得其反,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将造成伤害。

当前我国投资效率已有所下降。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即增加1元GDP所需要的资本增量,已经从上世纪

八、九十年代最低时的2元多上升到2014年的8元多(表4)。这与劳动生产率不高有密切关系。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作者计算 2007年以后,我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即呈上升趋势,2011年增速更达到16.8%。尽管劳动生产率也有所提高,但并不足以抵消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幅度。2004~2011年,我国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低于工资年均上涨速度2.7个百分点。近年劳动生产率增速呈现下降趋势。甚至一些企业反映,个别发达国家的投资成本比中国低三分之一。 数据来源:国际劳工组织(ILO)数据库、Wind 从长期看,劳动者收入提高是使居民更好分享发展成果的内在要求,但必须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我们的问题是劳动生产率提升有限而劳动力成本却大幅上升,导致竞争力下降了。在工业化、城镇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竞争力下降意味着削弱经济增长的能力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而这正是国际上敌视中国的势力所希望的。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时期各种不平等现象,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th.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th.jlun.net

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发达经济体10%-30%的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提升的必要。如果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和投资效率提高一倍、两倍,中国的增长速度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有些发达国家一再批评中国产能过剩,要我们去产能。但为何波音、空客没有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因为他们面向全世界市场;问题的关键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品的唯一性和产品的技术含量。

中国一些产品产能之所以过剩,第一是我们的产品不具有唯一性。第二是国际贸易的规则被改变,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被颠覆。因此,要战胜贸易保护主义,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是唯一的路径。而实现这一点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加大科技研发和创新的投入。 3 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

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能源战略等方面的全球性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世界各国在这一问题上利益博弈、谈判纷争不断。西方国家突出宣扬全球变暖的人为因素,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建立国际“碳减排”规则,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 我国现代地理学和现代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在1973年发表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曾指出,“历史时期的世界气候是有变迁的”。“我国在近五千年中,最初二千年,„„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在这以后,年平均温度有2-3℃的摆动”。“从八世纪初到九世纪中期,长安可种柑桔并能结果实”。

可见,“仅仅根据零星片断的材料而夸大气候变化的幅度和重要性,这是不对的”。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气温一直不停变化。人类对气温的科学观测和研究仅有100年左右的历史,目前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手段也只能粗略地推测上百万年的气温数据。

在此背景下,我们对全球气温变化趋势的任何预测都可能失之武断,或缺乏充分依据。我们不应忽视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影响,但全球气温的升高也可能与地球自身的周期性变化有关。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碳排放因素的作用需要慎重对待。

自国际气候谈判开启以来,发达国家始终坚持以生产排放为计量标准,对消费活动的碳排放则避而不谈,实际上是遏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因为自20世纪

七、八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传统制造业包括众多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已经在全球形成了“发展中国家生产、发达国家消费”的格局。

如果建立起仅针对生产而不涵盖消费的“碳减排”规则,解决环境恶化、“全球变暖”的巨大压力就会落在发展中国家身上,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形成冲击。个别发达国家一定要拉中国搞减排,但有些排放大国却始终不愿意承担减排义务;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节能减排技术和资金援助上也毫不积极。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th.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th.jlun.net

例如,个别发达国家针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如果它们真的关心“气候”、“减排”问题,为何要对中国的太阳能产品设限,不让它们的老百姓用上更便宜的清洁能源? 同时,发达国家对于飞机这个高排放产品却不提限制,因为飞机是它们出口的强项。这充分说明它们保护环境是假,保护生产力、竞争力才是真。因此我们对于碳减排也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绝不能以牺牲发展为代价,要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间寻求平衡。

在当今国际形势渐趋复杂的环境下, 我们没有时间去慢慢调整结构、慢慢发展,要像邓小平同志讲的那样,七八年上一个台阶,抢先冲破敌对势力围堵中国的布局企图。破局之道只有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发展科技、支持创新,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尽管消费占到经济总量的约六成,但日本经济仍难见起色。如果我们也放慢投资、放慢增长速度,就有可能重蹈日本二十多年经济停滞的覆辙,在西方大力推动“再工业化”的形势下, 这将再次拉大我们与发达国家间的距离。 4 汇率和人民币国际化

美国是靠印美元度过金融危机的难关,因为美元仍是主要国际货币,让全世界替它分担了风险和损失。美元不是数量违约,而是价值违约,这就是它的经济和货币没有垮台的原因。因此它会不遗余力地捍卫其对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权。打压人民币也就成为必然。

2002年之后,人民币汇率不断成为西方关注的焦点。由于人民币汇率问题被政治化、多边化,成为转移个别发达国家国内压力的出口,但更多的是要遏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很明显的就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时,国际上从未有过意见;而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时,一定会有人指责人民币被低估。西方部分学者不断指责人民币低估是造成国际经济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他们却故意回避了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亚洲货币全部大幅贬值,发达国家一再要求人民币不能贬值。我们顶住巨大的贬值压力,保持了人民币的稳定。这难道不是在要求中国人为“操纵”人民币的汇率吗?当有需要时,就把保持汇率稳定视为应该的;而不需要时,就把稳定汇率视为“操纵”,这是典型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看到,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诸多缺陷,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路逐渐清晰,但受到的围堵也是明显的。

人民币虽然被纳入SDR篮子,但也丧失了一定灵活性。今后人民币汇率如有大幅波动,就会受到IMF的制约,甚至制裁。人民币要走向国际化,背后的经济和贸易实力是第一位的。当前要做的就是心无旁骛发展经济,而货币和汇率应保持灵活性。 5 工业化与后工业化问题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th.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th.jlun.net

西方鼓吹中国应减少投资的说法中一个重要论点就是:中国已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增速和投资要降下来,这是自然的。西方计算工业化的主要指标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如人均GDP,产业结构的比例,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等指标,但这些指标并不全面。 中国几乎可以生产所有的工业产品,但生产这些产品的设备,从纺织到核工业,高端的设备几乎全部是进口的。一旦外国封锁这些设备的出口,我们生产这些产品的能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在不少产品上我们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所以,中国的工业化是初步工业化,还是受制于人的工业化,离真正意义的工业化还有很大的距离,自称进入“后工业化”是肤浅的自赏。 中国必须加大对这些高端设备的研发与制造的投入。只有中国自己能全部掌握这些核心技术,才能算完成了工业化。 6 如何应对误导的策略

目前,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及社会问题上处于二战以后最混乱的局面,这种局面不会多次出现。为了抓住发展的机会,我们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几年我们的GDP增长在下降,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投资效率在下降。如果不能培养出新的、先进的产能,经济就有长期陷入低迷的危险。而投资是创造先进产能的重要条件,现在投资在下降,说明培养新的、先进的产能的力度有限。

美国胡佛研究所研究员拉里·戴蒙德(Larry Diamond),在《外交事务》杂志2016年

7、8月号发表题为《民主在变弱》一文,文中说:“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增长证明一个国家无需自由化也可以实现繁荣”。

作者对“民主”失去影响力很担忧,但他也认为民主在一些国家的影响力还是上升的,如尼日利亚、突尼斯及缅甸的例子;同时又认为“威权模式的资本主义也失去了一些光泽,因为中国的增长已显著下降,而油价的下跌已削弱了俄国和其他石油生产国的力量”。

从这里可以看到:第一,经济增长的快慢已被西方部分学者看作是社会制度优劣的标准之一;第二,西方的部分学者希望看到中国经济增长放慢,以证明中国的社会制度是失败的。他们之所以热衷于对中国的事务指手画脚,有很强的目的性,就是要阻止、延缓中国的发展。只有将这些问题联系起来,才能清晰地看到其中的逻辑。

中国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我们的国家利益,首先是发展的权利和发展的利益。我们的经济工作仍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应该放手去做,而不是被外界舆论或“质疑”所干扰。

(一)投资力度必须加大,商业性投资的决策要交给市场和企业,让企业真正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由于我国基础设施方面还有很大的投资需求,无论是铁路、城市管网还是公路及清洁能源都有大量投资空间。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更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既可防止经济下滑又可以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有些项目建成以后可以分情况出售给市场经营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th.jlun.net

此信息由中美嘉伦提供 http://th.jlun.net

体按商业原则运行。目前国际上也出现了利用私人资本做公共事业的说法,对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也要注意研究。

(二)去杠杆要给企业注资。资金的来源可以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发债,所得资金给国有企业注资。适当增加政府的负债,减少国企的负债。发债可由央行购买。美欧日的央行都在做这类事情,不会引起通胀,因为企业会把部分借款还给银行,资金从另个渠道又回笼了。同时也要考虑阶段性地为企业减税费,增加其资本金。

(三)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的设立,试点把大型银行的二级分支机构有步骤地法人化,但不允许他们跨区经营,使之变成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主力,也可以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试点。实行中要按有关法规办,有必要也可由全国人大通过临时性法规。

(四)要发展和加大对高端制造业的投入,要有特殊的人员、财务、投资相应政策,以便产生实际效果。

(五)去产能应有配套政策,有些产品如水泥、平板玻璃可以大量转移出去,包括一部分钢铁产能也可以转移出去,发展中国家急需这些产能。但要有政策支持,例如低成本的资金、税收优惠、国外风险的覆盖等。还要大力支持产业的集中,这其中也要认真研究一些产业的民营化问题。例如应研究钢铁、有色等行业是否应鼓励民营化。

在发展中切记被误导,要坚持自身的判断,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如果我们不能跳出为我国经济发展所设陷阱,那就很有可能落入一些发展中国家那种发展停滞的状况,长期不能自拔。当我们的绝对实力还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时,要保持应有的灵活性,牢牢地抓紧经济发展这个原则不放松,坚定不移地增强经济实力,并在这个基础上大力发展军事实力。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管理咨询 http://th.jlun.net

第二篇:谈判的十个陷阱

谈判的十个陷阱—谈判推销技巧

时间:2009-4-2 14:32:20 作者: 来源:全民业务网

当IBM生产出第一部个人电脑时,就立即为这个原本高度分割的市场设定了标准。但是,这个新标准的最大受益者是谁呢?不是IBM。微软控制并拥有了该操作标准。IBM愚蠢地犯下一个错误,它没有在微软或其操作系统中争取股权。这个错误带来的损失是个天文数字。下面来说说谈判的十个陷阱—谈判推销技巧

桂格(QuakerOats)曾耗资17亿美元收购了饮料公司Snapple。当时,分析家说这场交易不划算,出10亿都太高,更别说17亿了。但桂格的CEO仍然自信地积极促成交易。他说:“通过持续渗透、扩大分销和进行国际化扩张,Snapple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28个月以后,桂格公司以3亿美元的价格—不足最初购买价格的20%—将Snapple卖给了Triac公司。这一次,过于自信带来的损失是14亿美元。

为了进军计算机行业,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斥资74亿美元收购了NCR公司。但这笔交易很快就成为一场灾难,为AT&T带来了不断亏损。然而,AT&T没有迅速切断损失源头,而是继续苦守了5年。当它最终放弃该项投资时,损 失已达68亿美元。

这三个例子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都是陷入了常见心理陷阱的谈判实例,这些心理陷阱是公司和其高管在谈判时常犯的错误。这些错误导致他们在谈判中往往不经考虑就做出了决定。

成功的谈判是从认识潜在的错误开始的。了解导致以下十个心理陷阱的根本原因,能帮你辨别交易的好坏,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过于自信

谈判者往往毫无理由地过于自信。研究表明,他们往往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才干、知识和技能。

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莫过于公司并购了。每年,醉心于扩张“疆域”的公司高管们会在并购上花掉30,000亿美元。然而,研究不断表明,三分之二的并购都失败了。这些交易不但没能为买家创造财富,反而为他们带来了损失。首要原因就是,过于自信的买家为并购出价过高。

要避免过于自信,你要注意以下几点:

如果你开始对交易的成功前景夸夸其谈,或者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辩解,或者试图掩盖它们,这些就是过于自信的迹象。明智的谈判者能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控制自负心理。

把所有交易的详细总结放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不论该交易的结果是好还是坏。这是防止你忘记过去所犯错误的最好方法。

在财务预测中加入一个“过于自信折扣”。在预测交易能够给企业带来的长期利润时,要在最乐观情况的基础上减去25%,再在最悲观情况的基础上加上25%。

询问其他人的意见。请专家评论你的决策过程。 厌恶损失

研究表明,如果购买的股票价格迅速上升,人们往往很快将其出手,锁定利润。然后,他们就可以向朋友吹嘘自己的判断力如何准确。然而,如果股票价格大跌,人们则趋向于继续持有股票,等待价格回升。结果,投资者卖出了应该继续持有的股票,而保留了应该出手的。

心理学家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特沃斯基(AmosTversky)发现,损失给人带来的心理冲击是同样数额的获利给人带来的心理冲击的2.5倍。怪不得人们要在本应削减损失的时候却仍然苦苦坚持。

要避免厌恶损失的陷阱,你需要:

评估你对损失的容忍程度。回顾过去的交易,看看你是倾向于卖出盈利的投资项目还是亏损的。

忘记过去。不要想着如何令某笔已经很糟糕的买卖咸鱼翻身,你把钱再投入进去只会损失更多。

在你对投资还没有产生感情联系前,做出出售决定。例如,在购买投资产品时,提前决定你会在价格下降到什么程度时将其出手。

记住这句话:“你要喜欢承受损失,痛恨收获利润。”看似荒谬,它却能提醒你在市场形势恶化时迅速出售表现不良的投资项目。

仓促交易

人们经常因为没有花时间系统地质疑自己的先入之见,或者考虑清楚交易的原因,而身陷糟糕的交易中。心理学家把这种急切的心态称为“确认陷阱”—他们没有去寻找支持自己想法的证据,同时又忽视了那些能证明相反意见的证据。

我们知道,得到好的第一印象的机会就一次,这就是“确认陷阱”的结果。人们一旦在脑海中形成某个观点,就很难改变,不管它多么愚蠢。

要避免犯这种错误,这些策略可供你参考:

做重要决定时,多听听他人的意见。这是避免陷入确认陷阱的最好方法。

做足功课。调研工作做得越充分,你就越可能注意到那些证明相反意见的信息。

要谦逊。承认自己与其他人一样,都不是完美的,都会犯错误。

锚定效应

当你要出售某一财产时,如果一位买家的出价比你心中的估值低得多,你会认为这个出价很可笑。然而,你会将这个出价当成起点,并因此受它的影响而最终降低了期望值。

买家给出的初始低价发挥的就是锚点的作用,你会以其为基准来判断整个交易成功与否。

锚定效应处处可见。例如,大多数买房子的人,会用他们谈成的价格比标价低多少来判断谈判是否成功。标价在这里就是锚定的参照点。

精明的谈判者则会忽略标价,转而委托专业人士进行独立估价,从而计算出房子到底值多少。

问题在于,很多当事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锚定效应的影响。你会为购买订婚戒指花多少钱?很多人会说,“两个月的工资。”这就是戴比尔斯(DEBEERS)在其“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广告中宣传的锚点。

你可以运用下面的营销策略来避免这个陷阱:

多样化你的锚点。

当你用一个事实或数字作为基准的时候,锚定效应的危害最大。因此,要尽可能多找几个锚点。例如,在准备交易预测时,既要考虑最佳的情况,也要考虑最坏的情况。

告诉每个人锚定效应的危害。确保所有和你一起工作的人都明白锚点的破坏作用。

从不同角度分析每一笔交易,这样能减少锚定效应的影响。

短视

谈判者有时仅仅关注与交易有关的短期性事务,而忽略长期性事务。这就犯了短视的错误。

有关商业短视的最常见的例子,是不能预见竞争对手会如何应对自己的进攻举措。比如,某个商家发起降价活动,却没想到引发了一场价格战,结果让自己措手不及。

下面三个策略能帮你避免这个陷阱:

检查你在交易中是否存在短视思维。嘴上畅谈未来要怎么怎么样,手头采取的行动却全是围绕短期性的事务而展开,这是常见的错误。

请专家帮助你考虑备用的长期方案。这种事情光靠一个脑袋是不够的。

不要让你对短期危机的最初反应扭曲了对事情前景的展望。下意识的反应常导致糟糕的决策。 数字盲

失败的谈判者往往错误计算了交易失败的可能性。他们会忽略交易中的那些不起眼的数字,而这些数字日积月累却能带来一大笔损失。

要避免这个陷阱,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被短期的利益冲昏了头脑。真正重要的是长期的获利。

把通货膨胀因素考虑进去,它对你的最终获利有重要影响。

对不起眼的数字尤其小心,特别要注意投资和交易的佣金结构。尽管佣金的数目通常不大,时间一长也会逐渐累积成一个大数目。

不要寻找不存在的事件模型。很多事件只是偶然现象,而非运气的结果。

盲目坚持

是否知道何时该退出交易,显示了交易者是聪明还是愚蠢。喜剧演员菲尔兹(W.C.Fields)说得好:“如果开头失利,还需继续努力。如果还不成功,就放弃,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然而,谈判者往往会忘记菲尔兹的建议,顽固地坚持到底。

纵观投资惨败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例子。有的投资者会在低价时购进股票,在其股价下跌时仍会加仓,因为那时候购买就更便宜了。越到后来,越不肯放弃,投资的数额也越来越大,最终失控。

下面的原则能帮你避免这个陷阱:

知道何时应该放弃。不理智地扩大投资是盲目坚持的结果。

留心反面的证据。这一诀窍就在于,在被交易牢牢套住之前,就应当注意那些表明损失在升级的警告信号。

与价格战保持距离。价格战像其他高风险竞争游戏一样,非常容易升级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及时承认错误。与错误将引起的巨大灾难相比,承认错误的尴尬算不了什么。

单赢思维

具有超竞争性格的人经常将谈判当作比赛。他们不能容忍输掉比赛,甚至不能容忍与其他方共享利益。在他们眼里,别人赢就是自己输。

单赢思维的谈判者总是把谈判看成切蛋糕式的利益分割。他们相信利益的总额是固定的,因此谈判就变成了一场战争,谁得到最大的那一块谁就赢。

因此,就算另一方做出了极大让步,超竞争性格的人也会自动低估这些妥协的价值。因为他们相信,对对方有利就是对他们自己有害。

同时,他们常把谈判简化成一个问题,通常是金钱。结果,潜在的好交易退化成了尖锐的对立。

要克服这个陷阱,请注意以下几点:

把问题“多样化”。只关注交易的一个方面,是把具有合作潜力的交易变成尖锐对立的最快途径。

避免只因为妥协是由对方做出的,就轻视甚至拒绝。这种不理智的反应是再愚蠢不过的了。

分割利益之前先扩大利益蛋糕。关注如何能够和对方合作以扩大利益蛋糕。

开始谈判之前,要先商量好交易流程。交易流程与谈判内容一样重要。

不要让态度损害利益。在对一个问题表态之前,先就谈判双方在其中涉及的利益展开讨论。

旅鼠心态

旅鼠是愚蠢的动物。在群体迁徙中,当一只受到惊吓的旅鼠跳下悬崖时,其他的旅鼠也会盲目地跟着它跳下去。

同样地,有的人在交易过程中也很可能为房子、画作和公司开出越来越高的价格,仅仅因为其他人—大多数是他们没见过的陌生人—愿意开出类似的价格。要融入集体或随大流的心态是导致这种行为的强大因素。这种心态在告诉你,别想了,跟着大家做就行了。只有聪明的谈判者才不会上当。

对任何“热点”都持怀疑态度。热门交易都极有可能迅速变“冷”。

有耐心,花点时间为每一笔大交易做功课。抵制迅速达成交易的诱惑。

关注长期利益。警惕那些基于“早进场,早得利”理念的交易。这种交易的高风险可谓是名声在外。

成为“逆行者”。赶潮流的人通常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因此,要逆潮流而动,挖掘从长远来看有很大发展潜力而当下还不流行的机会。

赢家诅咒

日本一家公司的主席斋藤了英(RyoeiSato),在一次国际艺术拍卖会上以近8,300万美元的价格拍到了凡高的名画《加歇医生的画像》。

然而,许多专业买家从局外人的角度评论说,斋藤了英出价太高:8,300万美元是该油画预期价格的两倍。斋藤了英成了被心理学家称为“赢家诅咒”(winner’scurse)的受害者。

如果你曾经在竞争谈判过程中逐渐提高出价,直到最后一个竞争对手出局,你很有可能就中过赢家诅咒。当你发现自己为这次所得付出了太高昂的价格时,诅咒便应验了。

赢家诅咒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商业周刊》分析了1995年至2001年间发生的302个大型兼并案例,发现61%的买家因为出价太高而损害了股东利益。

下面四种方法能帮你避免赢家诅咒:

设置并坚守价格上限。

在出价中加入“安全保证金”。你为之付出的价钱与所得价值之间的差即为安全保证金的大小。

当竞争者较多,且价格很不确定时,须额外小心。赢家诅咒往往在这时种下。

谨防被谈判牢牢套住。及时退出竞争,并向媒体发布退出的原因。

第三篇:对赌协议的18个陷阱

对赌内部文件:对赌协议里的18个致命陷阱威胁大股东如履薄冰,随时崩盘

对赌协议双方中,公司与公司大股东一方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只能签订“不平等条约”,业绩补偿承诺和上市时间约定是协议中的重要条款

对赌协议,这是PE、VC投资的潜规则。

当年,蒙牛VS摩根士丹利,蒙牛胜出,其高管最终获得价值高达数十亿元股票。反之,也有中国永乐与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对赌,永乐最终输掉控制权,被国美收购。

作为“舶来品”,对赌在引进中国后,却已然变味。企业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签订“不平等条约”。于是,越来越多投融资双方对簿公堂的事件发生。

当你与PE、VC签订认购股份协议及补充协议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否则一不小心你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18条,我们将逐条解析。

财务业绩

这是对赌协议的核心要义,是指被投公司在约定期间能否实现承诺的财务业绩。因为业绩是估值的直接依据,被投公司想获得高估值,就必须以高业绩作为保障,通常是以“净利润”作为对赌标的。我们了解到某家去年5月撤回上市申请的公司A,在2011年年初引入PE机构签订协议时,大股东承诺2011年净利润不低于5500万元,且2012年和2013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达到25%以上。结果,由于A公司在2011年底向证监会提交上市申请,PE机构在2011年11月就以A公司预测2011年业绩未兑现承诺为由要求大股东进行业绩赔偿。

另一家日前刚拿到发行批文的公司B,曾于2008年引进PE机构,承诺2008-2010年净利润分别达到4200万元、5800万元和8000万元。最终,B公司2009年和2010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仅1680万元、3600万元。

业绩赔偿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赔股份,另一种是赔钱,后者较为普遍。业绩赔偿公式

T1年度补偿款金额=投资方投资总额×(1-公司T1年度实际净利润/公司T1年度承诺净利润)T2年度补偿款金额=(投资方投资总额-投资方T1年度已实际获得的补偿款金额)×〔1-公司T2年度实际净利润/公司T1年度实际净利润×(1+公司承诺T2年度同比增长率)〕

T3年度补偿款金额=(投资方投资总额-投资方T1年度和T2年度已实际获得的补偿款金额合计数)×〔1-公司T3年实际净利润/公司T2年实际净利润×(1+公司承诺T3年度同比增长率)〕

在深圳某PE、VC投资领域的律师眼中,业绩赔偿也算是一种保底条款。“业绩承诺就是一种保底,公司经营是有亏有赚的,而且受很多客观情况影响,谁也不能承诺一定会赚、会赚多少。保底条款是有很大争议的,如今理财产品明确不允许有保底条款,那作为PE、VC这样的专业投资机构更不应该出现保底条款。”

此外,该律师还告诉记者,业绩赔偿的计算方式也很有争议。“作为股东,你享有的是分红权,有多少业绩就享有相应的分红。所以,设立偏高的业绩补偿是否合理?”

在财务业绩对赌时,需要注意的是设定合理的业绩增长幅度;最好将对赌协议设为重复博弈结构,降低当事人在博弈中的不确定性。不少PE、VC与公司方的纠纷起因就是大股东对将来形势的误判,承诺值过高。

上市时间

关于“上市时间”的约定即赌的是被投公司在约定时间内能否上市。盈信瑞峰合伙人张峰认为“上市时间”的约定一般是股份回购的约定,“比如约定好两到三年上市,如果不能上市,就回购我的股份,或者赔一笔钱,通常以回购的方式。但现在对这种方式大家都比较谨慎了,因为通常不是公司大股东能决定的。”张峰这样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公司一旦进入上市程序,对赌协议中监管层认为影响公司股权稳定和经营业绩等方面的协议须要解除。但是,“解除对赌协议对PE、VC来说不保险(放心保)(行情专区),公司现在只是报了材料(行情 专区),万一不能通过证监会审核怎么办?所以,很多PE、VC又会想办法,表面上递一份材料给证监会表示对赌解除,私底下又会跟公司再签一份„有条件恢复‟协议,比如说将来没有成功上市,那之前对赌协议要继续完成。”

方源资本合伙人赵辰宁认为“上市时间”的约定不能算是对赌,对赌只要指的是估值。但这种约定与业绩承诺一样,最常出现在投资协议中。

非财务业绩

与财务业绩相对,对赌标的还可以是非财务业绩,包括KPI、用户人数、产量、产品销售量、技术研发等。

一般来说,对赌标的不宜太细太过准确,最好能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否则公司会为达成业绩做一些短视行为。所以公司可以要求在对赌协议中加入更多柔性条款,而多方面的非财务业绩标的可以让协议更加均衡可控,比如财务绩效、企业行为、管理层等多方面指标等。

关联交易

该条款是指被投公司在约定期间若发生不符合章程规定的关联交易,公司或大股东须按关联交易额的一定比例向投资方赔偿损失。

上述A公司的对赌协议中就有此条,若公司发生不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关联交易,大股东须按关联交易额的10%向PE、VC赔偿损失。

不过,华南某PE机构人士表示,“关联交易限制主要是防止利益输送,但是对赌协议中的业绩补偿行为,也是利益输送的一种。这一条款与业绩补偿是相矛盾的。”

债权和债务

该条款指若公司未向投资方披露对外担保、债务等,在实际发生赔付后,投资方有权要求公司或大股东赔偿。

启明创投的投资经理毛圣博表示该条款是基本条款,基本每个投资协议都有。目的就是防止被投公司拿投资人的钱去还债。

债权债务赔偿公式=公司承担债务和责任的实际赔付总额×投资方持股比例

竞业限制

公司上市或被并购前,大股东不得通过其他公司或通过其关联方,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从事与公司业务相竞争的业务。

毛圣博告诉记者,“竞业限制”是100%要签订的条款。除了创始人不能在公司外以其他任何方式从事与公司业务相竞争的业务外,毛圣博还提醒另外两种情况:一是投资方会要求创始人几年不能离职,如果离职了,几年内不能做同业的事情,这是对中高管的限制;二是投资方要考察被投公司创始人之前是否有未到期的竞业禁止条款。

股权转让限制

该条款是指对约定任一方的股权转让设置一定条件,仅当条件达到时方可进行股权转让。“如果大股东要卖股份,这是很敏感的事情,要么不看好公司,或者转移某些利益,这是很严重的事情。当然也有可能是公司要被收购了,大家一起卖。还有一种情况是公司要被收购了,出价很高,投资人和创始人都很满意,但创始人有好几个人,其中有一个就是不想卖,这个时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条款是领售权,会约定大部分股东如果同意卖是可以卖的。”毛圣博这样解释道。

但这里应注意的是,在投资协议中的股权限制约定对于被限制方而言仅为合同义务,被限制方擅自转让其股权后承担的是违约责任,并不能避免被投公司股东变更的事实。因此,通常会将股权限制条款写入公司章程,使其具有对抗第三方的效力。实践中,亦有案例通过原股东向投资人质押其股权的方式实现对原股东的股权转让限制。

引进新投资者限制

将来新投资者认购公司股份的每股价格不能低于投资方认购时的价格,若低于之前认购价格,投资方的认购价格将自动调整为新投资者认购价格,溢价部分折成公司相应股份。

反稀释权

该条款是指在投资方之后进入的新投资者的等额投资所拥有的权益不得超过投资方,投资方的股权比例不会因为新投资者进入而降低。

“反稀释权”与“引进新投资者限制”相似。毛圣博表示,这条也是签订投资协议时的标准条款。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签订涉及股权变动的条款时,应审慎分析法律法规对股份变动的限制性规定。

优先分红权。

公司或大股东签订此条约后,每年公司的净利润要按PE、VC投资金额的一定比例,优先于其他股东分给PE、VC红利。

优先购股权。

公司上市前若要增发股份,PE、VC优先于其他股东认购增发的股份。

优先清算权。

公司进行清算时,投资人有权优先于其他股东分配剩余财产。

前述A公司的PE、VC机构就要求,若自己的优先清偿权因任何原因无法实际履行的,有权要求A公司大股东以现金补偿差价。此外,A公司被并购,且并购前的公司股东直接或间接持有并购后公司的表决权合计少于50%;或者,公司全部或超过其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0%被转让给第三方,这两种情况都被视为A公司清算、解散或结束营业。

上述三种“优先”权,均是将PE、VC所享有的权利放在了公司大股东之前,目的是为了让PE、VC的利益得到可靠的保障。

共同售股权

公司原股东向第三方出售其股权时,PE、VC以同等条件根据其与原股东的股权比例向该第三方出售其股权,否则原股东不得向该第三方出售其股权。

此条款除了限制了公司原股东的自由,也为PE、VC增加了一条退出路径。

强卖权

投资方在其卖出其持有公司的股权时,要求原股东一同卖出股权。

强卖权尤其需要警惕,很有可能导致公司大股东的控股权旁落他人。

一票否决权

投资方要求在公司股东会或董事会对特定决议事项享有一票否决权。

这一权利只能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实施,《公司法》第43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而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则要求股东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也就是“同股同权”。

管理层对赌

在某一对赌目标达不到时由投资方获得被投公司的多数席位,增加其对公司经营管理的控制权。回购承诺

公司在约定期间若违反约定相关内容,投资方要求公司回购股份。

股份回购公式

大股东支付的股份收购款项=(投资方认购公司股份的总投资金额-投资方已获得的现金补偿)×(1+投资天数/365×10%)-投资方已实际取得的公司分红

回购约定要注意的有两方面。

一是回购主体的选择。最高法在海富投资案中确立的PE投资对赌原则:对赌条款涉及回购安排的,约定由被投公司承担回购义务的对赌条款应被认定为无效,但约定由被投公司原股东承担回购义务的对赌条款应被认定为有效。

另外,即使约定由原股东进行回购,也应基于公平原则对回购所依据的收益率进行合理约定,否则对赌条款的法律效力亦会受到影响。

二是回购意味着PE、VC的投资基本上是无风险的。投资机构不仅有之前业绩承诺的保底,还有回购机制,稳赚不赔。上述深圳PE、VC领域律师表示,“这种只享受权利、利益,有固定回报,但不承担风险的行为,从法律性质上可以认定为是一种借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4条第二项: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作为联营一方向联营体投资,但不参加共同经营,也不承担联营的风险责任,不论盈亏均按期收回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润的,是明为联营,实为借贷,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应当确认合同无效。除本金可以返还外,对出资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利息应予收缴,对另一方则应处以相当于银行(行情 专区)利息的罚款。

违约责任

任一方违约的,违约方向守约方支付占实际投资额一定比例的违约金,并赔偿因其违约而造成的损失。上述A公司及其大股东同投资方签订的协议规定,若有任一方违约,违约方应向守约方支付实际投资额(股权认购款减去已补偿现金金额)10%的违约金,并赔偿因其违约而给守约方造成的实际损失。

上述深圳律师告诉记者,“既然认同并签订了对赌协议,公司就应该愿赌服输。但是当公司没钱,纠纷就出现了。”据悉,现在对簿公堂的案件,多数是因为公司大股东无钱支付赔偿或回购而造成。

第四篇:17个热门生意背后的赚钱陷阱

17个热门生意背后的赚钱陷阱(不管看不看都要收藏备用)

最近很多朋友来问,那些流传的赚钱机会是不是都是真实可靠!对话老板应该总结一下,赚钱做生意的一些陷阱,今天时代商机就特意总结出17个热门生意背后的赚钱陷阱,当然你也可以把你关心的问题提炼一下,向我提问!我会统一给到大家回答的!好了废话不说,直接看干货!

一、手机贴膜:月入万元已成“传说”

近来,手机贴膜成为了创业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因为不仅技术门槛低,而且收益高,关于贴膜可月入万元的传说满天飞。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行业秘密——贴膜是附加服务,月入万元不靠谱

据某手机专柜负责人透露,贴膜可以月入万元根本不靠谱,虽然手机膜属于手机配件,利润率较高,但是

一、如此高的利润,手机销售商都会做,不会让生意流到外面;

二、由于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很多手机销售商都会免费提供贴膜服务;

三、个体贴膜的人进货渠道都是二三级,因此他们的利润空间并不高,要比专柜低一半左右;

四、贴膜的技术门槛不高,淘宝网上都有卖贴膜“神器”,使用该设备,幼儿园小孩也能贴好膜,所以月入万元根本就是一个造富传说。

二、加盟早教中心:“江湖关系”至关重要

早教中心无疑是时下最为热门的项目之一,而且很多品牌都已有一套成熟的运营体系。但是本刊记者经过调查发现,除去个别一些知名大品牌(连同加盟费,整体投资至少百万元),绝大多数品牌加盟商难谈成功。

行业秘密——圈外人难成功

据国内某知名早教培训机构创始人透露,早教培训这个行业并不适合圈外人投资。原因有二:一是圈外人对于早教培训内幕一无所知,被招商机构或是自己的员工蒙骗是常事。因为“猫腻”的事太多了,如同一款玩具有无欧盟认证,售价相差数十倍。二是圈外人投资早教机构,如果没有足够“拜帖”钱,很难获取满意的招生效果。因为这个行业靠名声吃饭。圈内人可以通过人脉关系,取得不错的口碑,而圈外人只能用大量“拜帖”钱开路,来混个好名声。而这招还不一定有效果。据坊间传闻,目前几家雄霸国内的早教培训机构均和各个级别的幼教部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合作关系,这也是为什么这类早教机构的加盟商尚可盈利,而其他机构的加盟商由于江湖关系不硬,即使盈利也是小赚,难谈成功。

三、自助饮水售卖机:水源决定生死 现在很多小区里都有自助饮水售卖机,大大方便了居民。但是不知道您发现没有,很多社区的自助饮水售卖生意持续不到1年就关门大吉了。投资者退出的理由基本一样,不赚钱。其实投资者都是被这个项目隐形门槛绊倒了。

行业秘密——合理成本比例至关重要

据业内人士透露加微信号vcaishen,之所以会有投资者表示不赚钱,是因为有一个比例关系他们忽视了,即饮水机制作功能性饮水与自来水的比例关系。正常状态下,制造1吨功能性饮水机的水电成本大约等于4.5吨自来水的费用,如果超过了这个比例,投资者基本赚不到钱。而如果要想保证这个比例或低于这个比例,那么水源十分重要,特别是申请民用用水还是工业用水,价格相差甚远。

四、宠物医院:装修豪华也是错

宠物热,相关的产业也火爆,如今宠物医院成为很多投资者重点关注的项目。但是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为何装修高档的宠物医院总是门庭冷落,反之装修一般的宠物医院顾客盈门呢?

行业秘密——装修高档难赚钱

据天津小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刘欣透露,首先,宠物医院的真正顾客是宠物,而宠物到了陌生的环境习惯到处抓咬,特别是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宠物医院装修再好,几个月之后就会变成破破烂烂。而投资者为了保持高档装修的美观就要不断地进行修补,赚取的大部分利润都被无休止的装修吃掉了。 所以高档宠物医院不容易赚钱的原因在此。

其次,由于宠物医院装修过于豪华,会让客户有“被宰”的感觉,因此普通装修要比奢华装修更能吸引顾客。

五、自助火锅店:酒水品种决定盈利与否

自助火锅店,因投资小,适合大众,进而成为众多中小投资者热追的项目。可是并不是所有自助火锅店都赚钱,其问题出在哪里呢?

行业秘密——碳酸饮料必须是店内唯一饮料

据业内人士透露,自助火锅店之所以受市场欢迎,主要原因是花一定费用,可以随便吃。那么投资者要想赚钱,唯一的前提就是不断提升自助火锅翻台率。如果翻台率较低,自助火锅店根本不会赚钱。而人们吃火锅时,通常会喝酒水。所以酒水种类就决定了投资者盈利与否,碳酸饮料应该是店内的唯一饮料,因为吃牛羊肉时,喝碳酸饮料,很容易有饱腹感,这样就不仅降低了火锅店的成本,还能提升翻台率,利润自然能提升。

六、婴童用品店:脱离高端社区等于找死

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加之时下进入新生儿出生高峰期,婴童用品店无疑是热门生意之一。而且人们都知道婴童用品店守着社区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为何有的门店生意不温不火,甚至是冷冷清清,而有的门店生意则十分红火呢?

行业秘密——必进高档社区

据乐友婴童用品店(天津区)负责人透露,如果想在社区周边开婴童用品店必须要选择高档社区,其实也是业内的一个隐形门槛,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投资者可以想想,通常中低端社区周边有很多价格便宜的街边童装店,顾客不可能到专营店去买衣服,而其他用品顾客完全可以去超市或者网上购买,毕竟价格便宜。反观高档社区,顾客对价格敏感度较低,更加关注的是品牌效应以及商品的品质,所以更愿意到婴童用品专卖店购物。

另外,还有个指标需要投资者考虑:社区的住户应以年轻人为主,因为年轻人购物更加前卫,愿意为孩子掏钱,老人为主的社区,虽然老人也爱孙辈,但是在消费理念上依然以实用为主,去婴童用品专卖店购物几率不高。

七、社区方便菜:有需求不等于好生意

如今社区商业很热,有些投资者针对社区经营方便菜,就是那种洗好、切好、配好料,顾客买回去就可以直接下锅炒的菜。看似便利,需求不小,但没有哪家能把生意做起来的,挺过一年的都很少。

行业秘密——消费习惯很难建立

这个市场确实看上去很大。现在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偶尔做饭是调剂,但是天天做饭确实是个比较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对于家里没有老人一起住的年轻家庭,方便菜对于提升生活品质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方案。然而,千万不能把“有需求”当成创业信心的来源。

表面上看,主要问题出在采购和加工环节。采购不能做到每天的菜品都是最好的,加工环节做不到稳定发挥,就会影响产品质量。再加上储存和配送环节都会降低方便菜口感,所以顾客稳定性很差。如果要使用自动切菜设备,价格太高,会大幅度增加成本,不划算。 根本问题还是用户习惯。方便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习惯里面的东西,又不是必需的,所以这种习惯的培养很难持续建立。

八、无店铺快餐:看起来很热闹的微利生存

无店铺快餐简单来讲就是在辐射范围内只开一个生产快餐的工作室专做外卖盒饭,然后由各配送点将快餐分别送到顾客手中。如今在很多小区、学校、商务区都存在。他们都标榜自己物美价廉、联系方便、干净卫生、保证半小时内送达,也确实赢得了不少顾客的青睐。但实际上,这个表面上市场需求旺盛的好项目,并不好操作。真正能撑过半年,而不停下来整顿,甚至转让、关门的店铺,只是少数。

行业秘密——无解的成本难题

快餐行业早已结束暴利时代,净利润不到10%。无店铺快餐也不例外,要想增加盈利,只能寄希望于流水线操作节约成本、尽力降低人力成本。但问题是,这两种成本哪个都很难降,除非偷工减料,但那是找死。无店铺快餐店是以送餐上门为基本生存方式,必须付出高昂的配送成本。据调查,在其成本结构中,配送成本占到了25%—35%,并且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特别是散送的快餐,是炒热快餐店生意的最好激素,也是拖垮无店铺快餐店的最大拦路虎。

此外,顾客忠诚度低,菜式花样和价格定位都是难题。顾客期望有更多的菜式,而对于快餐店来说,炒三道不同的菜肯定要比一次炒三份同样的菜成本大很多。菜式少吸引不了顾客,菜式多成本高,这成为无店铺快餐店的两难命题。

九、网络卖菜:离开菜市场就是“找死”

随着电子商务发展,在网上什么都可以买到,于是网络卖菜也成为了时下一个热门生意。但事实上卖菜网站开得多,关得多,真正盈利的极少。加微信号 vcaishen

行业秘密——绝对不能选在写字楼

据业内人士介绍,别看网络卖菜属于网络生意,似乎与高科技挂钩,但是选址,必须选在菜市场附近。

一、卖菜网和菜市场的顾客群是一样的,而一般菜市场都会选择大型且成熟的社区(常驻人口至少2万人)附近开,所以开在菜市场的好处是顾客群体基数大,距离投资者不远,利于配送,可以有效降低配送成本;

二、蔬菜种类多达数百种,投资者不可能都事先准备好,一旦出现需求缺口,可就近从菜市场购进解决不时之需;

三、菜市场的租金成本要比写字楼低,可以降低投资成本;

四、因为距离竞争对手(实体菜摊)很近,可以及时了解蔬菜的价格动态,为自己调整价格做出充分的准备。

另外,很多人习惯从网上获取蔬菜种植地的价格信息,这也是错的,因为蔬菜价格上涨或者下跌最多的环节是中间环节,种植基地作为上游企业只能等终端市场价格调整后才能获悉信息,往往会滞后三五天,而守着菜市场可以了解最新动态。

十、干洗店:8000人是赚钱基础

现在各个社区都有干洗店,该生意不仅投资额不大,而且市场认知度也较高,但是据了解,赚钱的小店并不多。原因何在呢?

行业秘密——选社区有标准

即便是开在社区附近,也要注意调查客户的数量。根据经验来看,小区常驻人口不能少于8000人,否则小店就要亏钱。

十一、特色小吃店:不可不知的盈亏平衡点

本文介绍的特色小吃店专指鸭脖店、夫妻肺片店等等。现在满大街都是这样的小店,而且不少小店是门庭若市,但这些小店大多数是看似赚钱,实则难以赚钱。

行业秘密——“1:100”是盈亏平衡点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专家介绍,“1:100”指一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对应100元的日营业收入,是该类生意的一个盈亏平衡点(若为黄金地段,这个比例是1:150,即1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对应150元的日营业收入)。举个例子,若投资者营业面积为15平方米,如果日收入低于1500元(黄金地段低于2250元),那么这个生意就是一个赔钱的买卖。投资者可以衡量一下,自己开店的位置和店铺面积是否可以支撑这样一个比例。

十二、街边饮品店:人流量有道坎

街边饮品店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倒闭的也不少,尤其是加盟店,在有些城市的某些地段经常出现“开业——倒闭——再开业”的频繁更替。问题出在哪呢?

行业秘密——没有5万人难盈利

街边饮品店对于商圈人流量依赖性很大,而且这个人流量是有一定要求的,根据数据统计,如果街边饮品店所处商圈日均人流量低于5万人,投资者很难赚到钱,如果日均人流量超过15万人,无论什么样的街边饮品店(前提是品质没有问题),日均赚取几千元的纯利不成问题。

十三、水果超市:损耗程度决定盈利与否

现在水果超市已经是很多小区的“标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果超市都赚钱,其中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行业秘密——损耗率不能超过7% 据业内人士透露,水果超市赚不赚钱除了选址、经营等常见因素之外,影响最大的当数损耗率,如果损耗率超过7%,那么水果超市是不可能赚钱的。因为水果不同其他商品,水果从树上摘下后,对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的要求都相当高。另外,北方水果和南方水果对这些因素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投资者控制不好这个损耗率,那么亏本是十分正常的,而要想控制好损耗率,需要建立冷库、精准测算,这个难度也不是普通小投资者可以轻松逾越的。

十四、螺旋炸薯:不算骗人,就是有点贵了

螺旋炸薯项目类似炸薯片,利用旋转切花机将土豆、红薯、山药等切割成螺旋状的一大串,置于油锅里炸熟,再浇上香料、果酱等配料,形成一款款形如金塔的食品。该项目在展会上很多,加盟的投资者也在近两年出现快速增长。但你看到过有比较火的吗?

行业秘密——不交钱就不给看设备

“几千块钱的费用,1块钱1串,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赚得回来。”很多加盟者这样说。实际上,该项目是一个典型的“总部卖设备赚钱,客户难赚钱”的项目。其实做这产品的设备挺简单,就一个旋转切花机(切成卷卷薯用,一个大的煤炉(因为摆在临街,没有电没法用电炸炉),一个大的铁盆(炸旋转薯用),一个大桶(洗马铃薯用),还有一个小桶(装着专用酱和香料等)。整套东西放在一个大的手推板车里。有人实际算过,总成本不会超过500块。而总部却收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等你有希望回本了,当地顾客的兴趣也基本没了。其实这个项目不算是骗人,就是有点贵了。总部也知道贵,所以对于登门拜访的客户,他们制定了这样的规矩:“不交钱就不给看设备。”他们也怕你一看到了这机器的话,就决定不交钱了。

十五、咖啡馆:脱离商务区难赚钱

需要说明一下,本文所指的咖啡馆就是只提供咖啡的场所,如星巴克之类。2014年咖啡馆突然发力成为时下最为火爆的投资项目,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4年投资景气报告上,咖啡馆排名榜首。虽然投资火爆,但并非所有咖啡馆都赚钱,原因何在呢?

行业秘密——商务区是第一选择

业内人士指出,咖啡馆赚钱最重要因素就是翻台率,翻台率高,咖啡馆盈利几率高。但国人喝咖啡有一个习惯,就是将咖啡馆当成一个休息、休闲的地方,往往一杯咖啡可以喝一下午,喝咖啡不重要,聊天休息才重要。这也是很多咖啡馆不赚钱的因素。

所以投资者避免这个现象,最好将咖啡馆的地址选择在中高端写字楼集中的商务区。一是,一般租用这样写字楼以外资企业为主,员工受西方文化影响,下午有饮咖啡习惯,客源有保证;二是因为有工作要做,绝大多数顾客不会在咖啡馆滞留太多时间,翻台率有保证;三是,即使有人进行商务交流,时间也不会过长。 十

六、自助服务终端:无规模不聚财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自助服务终端,比如自助橙汁机、自助售货机、自助缴款机……投资不大,而且几乎不需要投资者进行管理,省心省力。因此也成为不少投资者热衷投资的项目。 行业秘密——单机盈利过少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裴秘书长介绍,这种设备的技术没有问题,摆在那里也能为投资者带来盈利,但是投资者一定要计算清楚,就是单机的盈利过少,一台设备可能一天能为投资者带来百余元的收入,但是如果扣除场地租赁费、水电费、原材料费等,一台设备一个月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只有几百元。盈利水平有点低,所以要想做好这样的生意,至少要投入十几台设备,而这笔投入至少要七八十万元,远不是草根投资者所能承受的。

十七、微店生意:不刷屏没生意,刷屏就被拉黑

随着微信的普及以及微信支付平台的建立,加之经营成本很低,用微信做生意的越来越多,而且关于微店月赚数万元的报道也屡见各大媒体上。但事实上该生意真的那么好做吗?

行业秘密——开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第五篇:如何避免执行力的12个陷阱

学习课程:如何避免执行力的12个陷阱

单选题本人辛苦,盼您好评

1.为什么成长的企业会停滞不前?为什么辉煌的企业数年后会走向衰败?为什么你的企业无法茁壮成长?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 )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企业领导决策的失误企业应该遵循其发展的周期规律策略是企业成长的导航器执行力就是市场竞争力

2.人员流程包括人才评估、人才培育和( )三个步骤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人才磨炼人才激励人才吸纳人才稳定

3.典型的授权模式有( )种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两三四五

4.在构建企业执行力机制时,需要在策略流程机制中,创造( )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人才优势管理优势竞争优势

4. D 能源优势

5.执行文化的建立和( )是一个双向过程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执行修复回馈变更

6.人员流程必须符合企业需求,以( )为根本目标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企业需求人才发展人员吸纳人员激励

7.动态管理的理论强调从动态角度和( )两个方面考虑问题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静态角度全局战略长时间变化突发事件的变化

8.人员流程通过( )来实现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培训制度人事制度绩效制度薪酬制度

9.以下不属于领导者责任的是( )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建立企业文化制定企业目标策略规划组织管理

10.典型的授权模式分别是操控型、教练型、顾问型和( )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同伴型协调型层次型过程型

11.( )的领导人只提供被授权者原则上的指示,全权委托下属自行决定工作如何进展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操控型教练型顾问型协调型

12.以下属于团队中,领导者的才能的是( )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擅长人际了解持续改善重视承诺概念性思考

13.自我定位包括三个层次,即自我肯定,自我成长和( ) 回答:正确

1. A

2. B 自我总结自我超越

3. C

4. D 自我挑战自我突破

14.做好管制有( )个步骤 回答:正确

1. A 两

2. B 四

3. C 五

4. D 三

15.以下不属于管理者责任的是( )

1. A 制定企业目标

2. B 人力资源管理

3. C 组织管理

4. D 绩效管理

回答:正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岳麓版历史必修一13课下一篇:职业道德与法律第11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