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服饰及其特点

2023-06-04

第一篇:中国历代服饰及其特点

中国历代皇帝服饰

礼仪之邦的古中国,礼仪的繁密主要是通过朝廷、皇家表现出来的。皇帝在何种场合穿何种衣服,都有礼仪上的正式规定。每个新建立的朝代都要重新制定本朝的舆服制度,规定服色(即为何种颜色为尊)。人们印象中的皇帝形象,都是头戴旒冕的庄重模样,其实那种妨碍视线,左顾右盼就要敲脑袋的沉重东西,皇帝最不喜欢戴,在平日和后宫燕居时,皇帝自然不会戴那个累赘。所以皇帝的服饰大致可分为礼服与常服。

具体地说,皇帝的服饰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冕服

冕服是帝王、诸侯们参加祭祀盛典时所穿以与冠冕相配合的礼服。采用上衣与下裳分开的服制,衣和裳上分别织或绣着十二章纹饰。周代天子按照祭祀典礼的大小分别有六种冕服,除大裘服是用黑羊羔皮制作的外,另外五种都是玄(黑)色上衣,纁(红)色围裳。战国以后,冕服制度遭到破坏,直到东汉明帝时才开始恢复,以后历代沿用,一直到明代。但历代冕服制度变化很大,如冕服的种类,汉魏以后一般只有一种,但北周皇帝却有苍、青、朱、黄、素、玄、象、山鷩、衮等十二种冕服。隋、唐、宋三代虽然恢复了周代的六种冕服,但常穿的只有衮服一种,明代则只有衮服。冕服的颜色一般为玄衣纁裳,晋珐至南北朝多用皂衣绛裳,唐后期与宋、金、元各朝天子冕服为青罗衣和红罗裳,明代天子一度用玄衣黄裳。纹章则一般天子用十二章,诸侯公卿以下各代各有不同。

弁服

弁服是古代贵族男子的一种常用礼服。上自帝王、下至士大夫都可以穿用。弁服与弁相配,服装上用黑色丝衣,下用红色围裳,与冕服相似,但衣裳上不加章彩纹饰。腰系茅菟草染的绛色韦末韦后,代替冕服的蔽漆。皮弁服用细白布衣,素(白缯)裳,腰下有裥折,下系素蔽膝。皮弁服是天子、诸侯等平时翰会、朔望视朝、田猎、大射礼时穿用的服装,魏晋时形制已有变化,唐以后改为绛色衣、素裳、蔽膝、革带、白袜、黑履或舄,宋代没有皮弁服,明代皇帝又加以恢复,其他为绛纱衣,蔽膝随衣服颜色一致,用白玉带革带、玉钩鲽绯白大带,穿白袜、黑舄。武弁服颜色为赤,称韦末衣、韦末裳、韦末韦后,佩绶和韦末韦后都系有革带,鞋色与裳色一致,一般为有兵事时穿用。 朝服

朝服又称具服,是帝王、后妃、命妇、百官们参加朝会大典时穿的衣服。周代以冕服作为朝服。汉代皇帝的朝服身著青春、夏朱、秋白、夏末黄、冬黑等五色的袍,平时常黑色,服制为上衣下裳不分的深衣制。腰系大带、革带,佩挂蔽膝、佩绶、佩剑,脚穿袜履。这种服装的等级区别有三:一是冠的不同,如天子戴通天冠,太子诸王戴远游冠;二是冠梁的多少;三是佩绶颜色、长度、织法的不同。汉代的朝服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一直到明朝,只是历代的冠制、服制上有所变革。

常服

常服是天子、后妃、诸王、百官、命妇在一般性的正式场合穿的服装。隋唐皇帝、百官用幞头、圆领袍、长靿靴作常服。其等级区别有三:一是服色不同。天子一般用赭黄色或赤黄色袍,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色;二是革带带钅夸的质料不同;三是佩鱼制,三品以上用金饰鱼袋,五品以上用银饰。以后各代基本沿用唐制,到明朝有所变化,皇帝用乌纱折上巾,黄色盘领官袖袍,前后两肩各有金织盘龙纹饰,玉带、皮靴。清朝皇帝的常服则有冠、袍、褂、带四部分。冠用红绒结顶,不加梁。袍是圆领、大襟、箭袖、四面开禊的长袍,颜色、纹饰随意所定。褂是圆领、对襟平袖、左右开禊、身长到股的长褂,穿在袍外,用石青色,花纹没有特别规定。

行服

行服是清代皇帝和王公百官外出巡行、狩猎、征战时所穿的服装。特点是便利骑射。行服包括行冠、行袍、行褂、行裳、行带五部分。穿用时,行袍穿在内,腰间系行带,外面罩上行褂,下系行裳。行袍又称缺襟袍,其颜色、质料、花纹随意选用,没有严格的规定。式样是圆领、大襟、四面开襟、箭袖、有纽绊。长度齐膝,比常服袍要短十分之一,最大的特点是袍的右前襟比左前襟和后面要短一尺,以方便骑马,故称“缺襟袍”。行褂又称马褂,既方便骑射,又可御寒。其颜色规定是:皇帝及御前大臣、领侍卫大臣、内廷王大臣、扈从大臣等为明黄色,因而称为黄马褂;亲王、郡王以下文武官员为石青色。

雨服

雨服是清代皇帝和王公百官下雨时所穿的服装,包括雨冠、雨衣、雨裳三部分。穿时雨衣穿在内,雨裳系在雨衣外。雨冠有冬雨冠、夏雨冠两种,用明黄色,皇子以下文武三品官用红色。雨衣的式样和质料有六种,有的是圆领对襟无袖的长袍,类似今天的披风,又有单层、双层两种;有的是对襟带袖如常服褂,其中圆领的长与坐齐,加领的长与褂齐;有的是大襟端袖如常服袍,前加掩裆,其中圆领的长与袍齐,加领的长与坐齐。质料上用毡、羽缎作面的,用月白缎作里,多用明黄色领和钮绊。油绸制作的不加里,多用青色领和钮绊。皇帝的雨衣一律用明黄色,皇子以下到文武一品官、各省巡抚用大红色,二品以下文武官员用青色,雨裳的颜色与雨衣相同。

关于皇帝服装上的装饰,除了质料的不同之外,与他人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帝王服装的装饰上,也就是从色彩、纹饰及佩物上体现出来。

关于色彩

色彩、质料和款式,是服装的三要素。因此,在古代中国,人们对服装的色彩非常讲究,主要受正色、间色尊卑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古人把青、赤、白、黑、黄五色称为正色,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正色调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因此,青、赤、白、黑、黄五色一般来说是比较尊贵的颜色。西周至春秋时期,人们就产生了用服色来区分尊卑的观念,以赤、玄(黑)二色为尊。但具体这五种正式中,又以哪一种为尊呢?受五行学说的影响,各朝代又不一样。如秦始皇认为:夏是木德,殷是金德,周是火德,殷取代夏是金克木,周取代殷是火克金,现在秦取代周,自然是水克火了。根据五行学说,北方水,色黑,因而秦代以黑为尊,于是乎“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代仍然以黑色为主,汉文帝终生都是以黑色缯(纺织品)作为其常服的。但是,由于刘邦起兵时制造“赤帝子斩白帝子”的神话,因而汉文帝祭天的时候,又服赤色冠服。到隋唐时期,黄色又成为帝王服装上的主要颜色,随后,发展成为帝王专用色,禁止民间使用。

此外,朱、紫也长期成为显贵的服色,唐代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服紫色。俗话说:“红得发紫”,也可说明紫色是高官显宦的颜色。

关于纹饰

帝王服装上的纹饰主要的是十二章纹,这是指中国古代帝王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章服”。

十二章由来已久,大约在周代已经形成。然而,章服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东汉初年。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年),汉明帝根据有关典籍,制定了详细的祭祀服饰及朝服制度,规定在冕服中恢复使用十二章纹饰,皇帝用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以下九章,九卿用华虫以下七章。从此以后,直到明清,十二章纹作为帝王百官的服饰,一直沿用了近二千年。

十二章纹就是十二种图案。每种图案都各有其象征意义,颇有讲究。

总而言之,无非都是昭示慈善、仁义、清洁、济养、智勇,把天下一切最美好的比喻和形容,统统灌注在这十二章纹里,以显示天子“至高无上,完美德慧”。

十二章纹之制自东汉确立之后,各朝各代都把它作为封建舆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在次序和位置安排上有所不同。即使是辽、金、元、清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皇朝,也都继承了汉族的这一服饰制度。

其中特别是“龙”后来渐渐爬满了帝王袍服。龙在古代神话中是一种瞬息万变、威力无穷、升天潜渊、吞云吐雾、翻云覆雨的神物。古人认为,人间只有皇帝才能象龙那样变幻莫测、神威无限,因而皇帝就是真龙天子,龙的化身。于是,织绣有龙纹的龙袍等就成了皇帝、太子等的专用服装。明代龙袍是皇帝平日上朝处理朝政时穿的常服。清代龙袍则是在吉庆典礼时穿的吉服。这样一来,“龙袍”简直成了皇帝的另一个名字。除了帝后,任何人都不准在“龙”身上打主意。再高贵的王侯也只能穿蟒袍。 关于佩饰

除了色彩,纹饰之外,中国古代还十分重视身上的佩饰。这些佩饰,不仅可以美化自身外形,而且还是一种身份等级的标志。帝王身上的佩饰就更加名贵和丰富。帝王冠冕上的佩饰物前面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这里主要讲帝王身上的佩饰。

古代帝王、百官身上的佩饰最重要的就是佩绶。这是帝后百官佩挂印绶以区别身份地位的制度。早在周代就已出现,到汉代成为官服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帝后百官平时在外,必须把官印装在腰间的鞶囊里随着携带,而把绶带打成回环,穿在身前或身后的腰带上,让它自然垂挂下来,以便他人一望便知佩绶人的身份官位。绶的颜色、长度和织法有着明显的等级区别。皇帝、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佩共同赤缥(月白)绀(天青)四色的黄赤绶,绶长二丈九尺九寸,用五百首(二十根单纺丝是“一首”,首越多,丝越细)织成。诸侯王佩赤黄缥绀四色的赤绶,长二丈一尺,三百首。汉代以后佩绶制度一直沿用,一直到清,只是颜色、纹饰、形制的规定各朝有不同。 古代帝王贵族穿挂绶带、束腰的皮带也是一种重要装饰物。早在商周时代,天子、诸侯、卿大夫在祭祀朝会时,就将腰带束在冕服之上,前面用来悬挂蔽膝,身后垂挂佩绶。春秋战国时期,受少数民族服饰影响,革带开始使用带钩,用来连接两端和佩挂刀、削、剑、镜、印及其它装饰品,称为“钩络带”。革带的制作也日益精巧,常常镶嵌许多金银珠宝作为装饰。

宋代的革带分成前后两条,腰前的一条两边钻有圆孔,用来穿插扣针,两端钅宅尾用金银装饰,腰后的一条缀着一排带銙。明代则相反,腰前装饰玉銙,后面不装玉,用佩绶遮掩起来。清代的佩饰是清官服饰的一大特点,既有民族特色,又吸收了汉族传统。清代的朝服、吉服、行服、常服中,均有与之相配的腰带,不同等级的腰带,在颜色、样式、质料、做工等上有明确的规定,以此标明尊卑等级。清代皇帝和宗室用黄色腰带,称为“黄带子”,一般用丝线织成,带上装有四块圆型或方型的镂花金属版,版上镶嵌宝石、珠玉等装饰品,带端有带扣,左右还有两个环,用来系挂汗巾、刀觿(解结用的工具)、荷包及佩饰,称作“活计”。其中皇帝的腰带都用明黄色丝带。朝带又分两种,一种带上装圆形龙纹金版四块,饰红宝石或蓝宝石和绿宝石,每块版上要嵌冬珠五颗、珍珠二十颗;另一种带上装方型龙纹金版四块,饰青金石、黄玉、珊瑚、白玉中的一种,每块板上嵌冬珠五颗。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条嘉庆用过的吉服带,带为明黄丝织成,内衬红绸,带上装嵌珊瑚圆版,左右各有一镂金小环,左环挂月白绸,帉,平金绣荷包,平金绣葫芦状烟袋,嵌松石金套觿,右环挂饰没有觿,换上嵌金珐琅革冒刀一,其余与左环相同。此外,清朝皇帝朝服上,还有朝珠装饰,由一百零八颗冬珠组成,串珠为明黄色的丝带。

在帝王的这些佩饰中,玉是最重要的佩饰。天子佩白玉、世子佩瑜玉,诸侯佩山玄玉,卿大夫佩水苍玉,到士就只能佩文石了。

关于冕

冕是皇帝最重要的礼冠。冕的规定形状是前圆后方,前低后高,作俯视状,前后各有十二旒。前古的冕长六寸,宽六寸。到东汉明帝时更定为长一尺二寸,宽七寸,成为长方形。东汉冕上呈黑色,里裹朱色,以白玉珠为旒悬彩色组缨。皇帝在戴冕时,要头戴玉簪,还要以黈纩(黄色的丝绵)塞耳,以防听到非礼之语。唐代的冕根据不同场合之用分为八种,最大的一种冕长二尺四寸,宽一尺二寸。宋代初沿唐制,后更定冕统一为长一尺六寸,宽八寸。顶上是用青罗绘制龙麟图案,里面用红罗绘紫云白鹤。明代又将冕规定为前圆后方,旒珠用五彩玉。清朝皇帝不再戴冕。

冕通常和衮服一起用,合称衮冕,和大裘配用称大裘冕。衮冕用于祭庙、登基、纳皇后、元旦受贺时穿用,唐代还包括战事遣将及征还时用。裘冕一般是祭天地时穿用,东汉用于祭上帝。唐代裘和无旒的冕配用祭天地。宋代在衮冕和裘冕的用途上大臣们进行过激烈的争论,有的认为祭天在冬季可服用裘冕,而祭地在夏天,则应服衮冕。有的认为裘不如衮庄重,裘应罩在衮服里面。皇帝最重要的礼服就是祭服,因此衮冕、裘冕又称为祭服,次于祭服的就是朝服、常服和杂服,与礼服相对应。

关于冠

冠,在今天看来不过是头上戴的一顶帽子而已。然而,中国古代的冠,这顶普通的帽子却非同寻常,它与封建礼仪紧密联系在一起,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具有相当重要的礼制意义。

帝王作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不仅要戴冠,而且比普通贵族所戴的冠更为名贵和奢华,形制也大为不同。据记载,早在西周时代,就制定了详细的冠冕制度。

通天冠是皇帝冬至受朝贺到平日上朝和燕居时所戴,既用于礼节又用于平日。不过皇帝在后宫燕居时多不戴冠,例如汉武帝在内廷头上仅带簪子与丞相公孙弘谈话。通天冠的形制是高九寸,正面竖立,前面是展筒,顶部向后倾斜,后有一个铁卷梁。唐宋时冠高一尺,冠上卷梁二十四道,梁宽一尺,为更为美观,施以珠翠,用玉、犀簪横贯于冠,后面垂着黑巾(黑介帻)。

刘邦在民间时,曾用竹皮做过一种冠,自己戴用,称为刘氏冠。即位后,刘氏冠地位提升。刘邦的后代在祭祀时才用此冠。唐太宗也发明了一种冠,叫做翼善冠,在朔望(初

一、十五)王朝时服用。

弁,长七寸,高四寸,形如倒置的杯子,前部高而宽,后部低而尖,如两手相合状。皇帝服用的弁多为鹿皮制成,叫做皮弁。东汉皇帝在辟雍行大射礼时服用。唐代皇帝在每年初一上朝头戴皮弁,在讲武、出征和阅兵、大射等活动时戴武弁。明代皮弁蒙上了一层乌纱,前后十二缝每缝缀五彩玉一颗,武弁为赤色,也缀以五彩玉。

第二篇: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明代染织服饰的特点范文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特点: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所描绘的大观园乃“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园林,和谐完美,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也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和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含蕴。在第十七回中,“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城垣楼阁,直接入东府后花园中。宁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会芳园本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段活水, 其中竹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理性思想。计成在《园治》中反复强调“体宜因制”的造园思想与创作思路,《园治》中用一句高度概括的话叫做“境由人作,宛自天开”,而大观园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以已有建筑为据,以原有自然风景为景,巧加组合改造、加工、剪裁,从而形成精练概括的风景,典型化的自然。

例子:

1.古钟园。园内曲径通幽,路面以石板、卵石铺设,亭、榭、阁、桥、路、沟、渠的布局结构和飞檐翘角的建筑设计以及绿化的总体布局,集中突出了“青瓦白墙、青铜银杏”的特征,重现出古色古香的明代园林风格和生活情趣,系一座仿明建筑的古典园林。古钟园小瓦白墙,古朴典雅。全园辟有钟亭、文源馆、藏拙苑、宝宝村四大景区。园内建有“蟠龙岛”、“起凤台”、“听雨亭”、“聚秀堂”、“真趣轩”、“十一曲河心桥”等九座亭、七座桥,还有一舫三廊等古建筑。环绕4大景区的还有“竹坞”、“南石山”、“挹翠亭”等诸景点缀全园。园虽小而景全,物虽朴而质美,虽云小观,亦堪悦目赏心。

2.苏州拙政园:其特点主要是:以水见长;自然典雅;庭院错落;花木为胜。也正是明代古典园林的鲜明特征。拙政园为中西东三部分,中部以远香堂为中心,倚玉轩、小飞虹、香洲等组成了不同的景区,中间有荷风四面亭。拙政园西部穿过别有洞天,有宜两亭、三十六鸳鸯馆等景致,聚游、停、坐、思于一体。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造景大观园时,有着明显对拙政园的局部仿制。拙政园为《园冶》规范的“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先乎取景,妙在朝南,倘有乔木数株,仅就中庭一二“的基本要求。

对当代的意义:

古典园林是我们传统的园林,其中有其意蕴在里面,在我们这个节奏较快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忽视了古文化追求简洁明了的设计,这并没有错,只是,古建筑的美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我们现在的设计要结合古代的设计,我们可以不借鉴其传统的外表,但是形散神不散,借景、对景等手法,或透或漏的造园原理才是古典园林的精髓。我们要找到的是就解决使用功能,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那种古典的感觉。面对许多西方的建筑,我们不应泛滥的仿照,而要从我们的祖先开始研究,那些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美肯定是有道理的。从本质到表层,更好的结合传统与现代才能更好的传承与发扬我们的文化,才能将文化与实用更完美的契合。园林是人类追求最理想的人居环境的产物,创造更加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环境,是享受园林生活乐趣的前提。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光影、气流、温度、湿度等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气候因子,成为十分重要的设计依据,影响到园林空间、地形、水系、色彩等设计元素的处理手法。为人或动物,以及植物群落提供更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已成为众多现代园林作品的出发点。

明代染织、服装的特点: 服装:

基本款式:1交领式衣衫;2盘领衣;3上衣与下裳相连的来腰袍裙;4对襟合领或对襟直领式衣服;5背间中缝直到下面的斜领大袖袍

官服:官服以袍衫为尚,头戴梁冠,着云头履。梁冠、佩绶、笏板等都有具体安排。

皇帝戴乌纱折上巾、穿绣龙袍;官吏穿补服、戴乌纱帽; 民服:明代一般男子服式主要有:直身、罩甲、襕衫、裤衫、裤褶、曳撒等,多承袭前代,仅在色泽、长短上有所变化。而作为明代男子主要首服的巾帽,则有很大发展,特点突出。 女子冠服:大凡皇后、皇妃、命妇,皆有冠服,一般为真红色的大袖衫、深青色的背子、加彩绣帔子、珠玉金凤冠、金绣花纹履;帔子;蹙金。

便服:命妇燕居与平民女子的服饰,主要有衫、袄、帔子、背子、比甲、裙子等。普通女子服饰多以紫花粗布为衣,不许金绣。

染织: 丝织:

明代的染织工艺被称为明锦明锦有三类首要品种,即库缎、织金银、妆花明锦的团组织有团花、折枝、缠枝、几何纹等缠枝是明锦的首要组织,具备时代独特的地方明锦花纹丰富多彩、有云龙凤鹤、花草鸟蝶、吉祥锦纹等、其造型敦普大方,富于程式化的装饰美。明代织造所用的染计有:苏木,黄 ,明矾, 栀子,靛子,槐花,乌梅, 碱,木紫,茜草等. 随著织造工艺的发达,染色工业日益兴起,许多地区出现 分工很细各有专职的染坊,如 坊染天青,淡青,月白;红坊染大红 ,桃红;杂色坊染黄, 黑,紫,古铜,水墨,血牙,驼绒, 青,佛西 等色. 刺绣:

以“顾绣“为有名。以“顾秀”为有名。明嘉靖时,顾氏一家几代均擅长刺绣。顾名世之子的妻子,刺绣更为精巧。顾秀是一种画绣,所绣花卉、人物、翎毛、山水,“劈丝细过于发,针如毫。”因而名噪一时,为人所重。此种刺绣以制作欣赏品为主,加以文人雅士的评赏和赞美,故当时影响很大。

对当代的意义

1明代纹样丰富多样,可以把传统纹样的特点用于当今服装设计中去,无疑会给设计注入新的设计灵感。2明代丝织、刺绣业发达,在现代设计中可以大胆使用,将现代布料与传统丝织相结合,达到古今交融的高度。3明代服装款式多样,其中水田衣、比甲最具特色,现代设计中可以借鉴各种款式,在服装合身舒适的同时,符合现代审美要求。

对于现代的服装来说,我们可以借鉴古代的服装来丰富我们现在的服装。如今潮流趋势是灰色调的,大红大紫的衣服,对于现代来说是“俗”字,只是,我想,任何衣服颜色还是靠搭配的。古代的很多花式其实都带有很多寓意,我们追求潮流可是也不能只顾表面没有含义。而且古代很多染指技术也是我们应该研究的。

第三篇:历代服饰观后感

上海博物馆之行——历代服饰观后感

何佳仪服表0801080630110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收藏有满、维吾尔、蒙、苗、朝鲜、土家、彝、藏族等40余种服饰,其中50年代觅来的一套维吾尔族毛织、衣禅衣帽,即使在当地也很难见到,还有彝族的彩漆皮甲、土家族的妇女绣服等,也可以说是当今绝无仅有的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各民族传统服饰绚丽多彩、工艺独特、款式别致。下面跟随我一起参观绚丽多彩的历代服饰吧!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辽阔,在生活的自然环境、民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经济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因而就其服饰来说,不仅不同民族其服饰不相同,就是同一民族内部,因为支系的不同而具有服饰的差异。北方气候寒冷,风雪交加,森林草原丰厚,居住在这一地域的少数民族,如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 赫哲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 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裕固族、撤拉族、保安族、土族、回族、俄罗斯族,他们多靠狩猎、畜牧业、渔业为生,其服饰多有防寒保暖及适应马上生活的功能,款式多为袍式。通常以"宽袍大袖,厚实庄重"概括其特 。而 居住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如苗族、彝族、藏族、布依族。门巴族、珞巴族、土家族、毛南族、京族、仫佬族、仡佬族、哈尼族、白族、傣族、黎族、僳僳族、壮族、瑶族、佤族、德昂族等,由于气候炎热,服装款式风格多为衣裙式或衣裤式。式样繁多,各不相同。有的民族分布较广,如彝族,分布在四川凉山、云南宁蒗 峨山、江城、巍山、路南,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彝族,服饰也不同。80年代末,云南,分布在西双版纳的潦族只穿小上衣和筒裙,但是在其他地区,如瓤平、元江地区,却有花腰傣、汉傣、水傣、傣卡、傣雅、傣仲等不同支系的傣族之分。其服饰也不相同。在这些风格不同的服饰中,长款比人高.如藏袍。短款则只有l5—20厘米,如峙尼族的叶车人支系所穿的短裤。

由于自然、经济环境的影响 各民族衣料质地不一。北方的少数民族衣料有兽皮、毛、鱼皮、丝绸各种特色材料。由于受丝绸之路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旅多采用丝绸做夏装,显得神秘浪漫。赫哲族善用鱼皮制皮,具有耐磨、保暖、不透水、不挂霜的特点。藏族、裕固族,普米族用羊毛织物氆氇做衣料。侗族苗族善于用鸡蛋清、牛皮汁、猪血浆染而成的亮布制衣。彝族的火草布也独具有特色,透气性强、保暖、柔软、舒适、光泽好姑娘们往往将其衣做为“定情

衣”。

少数民族服饰的另一特点在于他们的制作工艺非常之精美。有些地区的民族逐步接受现代缝纫技术。大多数民族和地区仍然保持古老的染织绣和揉皮工艺。一件绣花衣、一条百褶裙、一顶花帽,就是一件极精美的工艺品。反映着少数民族妇女很高的审美情趣和精湛的工艺水平,倾注了她们的全部的心血。如布依族苗族的蜡染、白族的扎染。中国的织锦艺术起于汉代,流行南北朝至宋代。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如壮、土家、傣、黎族等都有卓越的织锦才能,而且历史久远.流传至今的光色迥异的图案不下百种,如桌子花、大白梅花、韭菜花、棱罗花、荷叶花、狮子花、燕子花、虎皮花、牛脚迹花、鱼尾花。海南岛黎族织锦也很有影响,传说早在夏禹时黎族人民已经学会种棉纺纱。尽管不能把传说当成史实,但却说明黎族人民纺织技术历史很长。这种技术影啊到中原。元代棉纺革新家黄道婆远道来黎族地区,岳又将学就的棉纺技术带回长江下游一带,推动了汉族地区纺织业的发展刺多,俗称“绣花”。针法有错针、锁针、乱针、剩针、洒针、挑针、锁丝、纳丝、纳金、平金、盘金、铺绒、戳纱、堆花、雏绣等。各民族的刺绣品充分表现出本民族刺绣艺术的潜能。北方民族的挑花、刺绣、风格粗犷、奔放,尤其一些皮革服饰的装饰工艺,别具一格。有极浓的特色,如鄂伦春族的孢皮手套、女袍、皮荷包,蒙古族的皮靴。哈萨克、柯尔克孜族的的男、女皮衣和皮裤等,都绣有精美、简洁的图案。颇为精彩的是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的女靴,它用各种彩色皮革相拼接镶嵌,组成各种精致图案,异常美观、大方 南方民族的挑花刺绣风格显得细腻规范。在众多的刺绣品中,尤以苗绣最引人人胜,苗绣用色大胆,图案夸张得当一针法特跌,富于巧夺天工之魅力,受到了海内外收藏家的青睐。

在我们注意少数民族服饰的款式千姿百态的同时,一定也会注意到它的鲜艳夺目、层次丰富的色彩。这些色彩同样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上的丰富的色彩感。少数民族服饰之所以具有这样大的魅力,其色彩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色彩习俗,如蒙古族尚蓝、白色,彝族尚黑色,

普米族尚白包,在他们对色彩的追求中,有的明快素雅,秀丽和谐,有的喜欢鲜艳斑斓,对比强烈,还有的凝重深沉,庄严朴实。如朝鲜族善于装饰也是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之。有华贵典雅、珠光宝气的饰品。如苗族、蒙古族、藏族、侗族等民族。用银最多的是苗族,居全国各民旋首位,一套婚礼服的银饰品多达20多斤,价值人民币2 3万元。也有简洁、朴实的装饰,如基诺族用鲜花作耳饰,独龙族、佤族、德昂族等民族用山中的藤条作饰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服饰是一个五彩斑斓的王国,为我们的陈列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同时也由于其展品之丰富给我们在有限的空间中陈列设计上带来了困难,要从几千件展品中选出几百件精品,既有代表性,又要有典型性。不仅要突出中华民族服饰整体美,又要体现每一个单元每一个民族的特色之处。

东北地区陈列着蒙古族、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赫哲族等7个民族的服装及饰品 由于这个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款式都以长袍为主。在中东南地区陈列了土家族、壮族的织锦工艺品。展出的一床壮族织锦被面,一床水族的马尾背带,其花色别致,工艺精美。在西南地区重点突出蜡染、刺绣工艺,陈列了侗族的亮布,布依族的蜡染服装,苗族的刺绣、银饰品,藏族宝石饰品。

服饰是人的第二皮肤。是人类物质文明的标志,是一个民族的标记,也是一种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除汉民族外,还居住着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其中包括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它以种类繁多的款式、特殊的面料质感、鲜艳夺目的色彩审美、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它所蕴含着的深沉凝重的文化内涵。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引起了世界服装界、美术界、民族学界的极大关注。

第四篇: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其特点:

现状:

1、服务贸易总量增长,逆差扩大。

2、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突出:1)服务出口主要依赖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资源、劳动密集型服务,而新兴的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服务出口比例很小,2)传统服务进口变化不大,新兴服务进口增长迅速。

3、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仍然偏低,但呈现出缓慢的提升趋势。

特点:

1、仍以传统旅游、运输服务业为主,但保险、计算机等新兴行业发展加快。

2、服务贸易出口、进口结构不断优化:仍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部分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增速较快。

3、服务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服务贸易市场结构不平衡,地区结构不平衡。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哪些?未来如何克服?

制约因素:

1、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偏低,吸纳就业的潜力尚未发挥。服务业总体上供给不足,服务水平低,传统的服务业仍处于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发展阶段,新兴服务业起步较晚,国际竞争力不强,同时,服务业开放程度较低。

2、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较低,出口结构不合理。中国服务进出口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传统服务贸易仍占据服务贸易的主导地位。

3、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相对落后。虽然我国有一批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但是同发达国家成熟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的法律法规在许多领域仍存在空白,即使一些颁布的法律法规,也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此外,中国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也相对落后,,权责不分明,存在交叉。中国对服务业的定义,统计范畴以及划分的标准与发达国家级国际管理不一致。

4、服务贸易行业人才匮乏。国内的服务企业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经营效率和营销手段上都与国外企业存在较大差距,人才极为匮乏。

克服:

1、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环境,提高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营造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舆论环境。2),完善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3)推进财税优惠与产业倾斜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构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当前可以从四方面构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1)继续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强化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2)按照积极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与扩大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扩大外资企业设计咨询、技术转让、教育培训、信息技术等服务贸易出口。(3)提高已经建立的国际服务外包基地的规模和水平。(4)加快实施服务贸易“走出去”战略,推动以商业存在模式为主的服务贸易发展。

3、完善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

5、认真研究《服务贸易总协定》,积极应对服务贸易壁垒。

6、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加速企业自主创新。

第五篇: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也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 力。因此,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栋梁,其传统文化素质如何,影响着未来我国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之一的中学,只有先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具有的发展创新性、融合性、凝聚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两面性等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特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强大和团结的源泉,是国人心灵的活水,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历经艰辛,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中学,要想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一、 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概念,不仅是指“文化”,而是强调“文化”与“传统”的结合。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区别于动物,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的“文化”,则是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部分,即只包括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通常使用和研究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和创造的文化,涵盖古今。所以,这里我们又要突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

“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是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时间上的历史性、延续性以及空间上的拓展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将“传统”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的,影响着民族发展进程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从纵向分析主要指我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到清朝晚期之前的文化。横向来看主要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外,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如艺术、法律、哲学、道德等以及历史、地理、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天文、农学等古籍文书。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可概括为“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我们应正确分析其精华和糟粕,在现实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用科学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旧赋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居中心地位的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一种以扬善抑恶、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为‘德性文化’”。它是一种德智统

一、以德摄政的文化,是带有一种民族的、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除了伦理政治型文化这一总的特征之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创新性

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的文化系统。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化那样无以后继,更不像古希腊、罗马文化那样经蹂躏以至荒芜。中华民族自夏代进入文明社会,历经各朝代,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这都展现了它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顽强的传承下来,而且经历了无数个后人继承前人又发展前人,虚心学习前人又丰富前人,依据时代需求又超越前人,这样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接力运动,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发展和创新。而这些都付出了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和巨大心血,才逐步形成、不断补充、不断完善成熟起来的,来之不易。

2.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凝聚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化的。传统中国社会,儒、道、佛等多种派系并存,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汇集百川优势、兼容八方智慧的显著特点。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在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自秦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以来,各民族之间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出现了几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中国文化历经艰辛,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民族、各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融合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和周围地域文化、形成了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有着宽厚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同化力。比如,西方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各国的天文、地理、建筑、艺术、舞蹈、绘画等,还有西方自然科学的大量涌入,都被中国所接纳,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使之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在经过融合、包容其他文化后形成的新文化,并不是分散的、凌乱的,而是凝聚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尤其表现在“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天下为公”等精神上。正是中国文化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魄,接受来此世界各地的先进文明,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才会生生不息,延续至今。

3.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民族内质和思想精髓,具有区别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特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着古老东方民族的睿智与特色,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性。一位大学者说的,越是民族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越具有全球性。确实如此,各国的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各个国家民族在相互的交往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吸收而不断充实发展自己。随着漫长的历史交往,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逐步成为多元统一体的全球文化。但各国家民族要“和而不同”。如果失去了民族性,就谈不到世界性和全球性。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统一体,离开多元化、统一体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融合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逐步丰富完善了自我。随着世界文化的交融,必然很自然地走向全球化。如今中国很多非物质遗产已经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并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

4.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十全十美的,有两面性。中国传统文化维系了伟大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而不衰,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其中精华部分,但同时,也要看到它的历史局限性,明确其中的糟粕。封建性和等级性正是传统文化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学。儒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成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工具。它的主要表现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和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以君权、父权、夫权为核心的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官本位思想和重男轻女观念,这都严重影响和禁锢了中国人的头脑。所以,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客观认真分析,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夸大、不掩盖,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东方内质与形态,是经过千百年的浸润、融合、撞击, 超越了时代局限性而沉淀下来的珍品,但它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它所包含的各种思想文化、政治文化、制度礼仪文化、语言文化、艺术文化等不仅得到了传承,而且在此过程中不断注入新鲜的活水,得到充实和发展。所以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应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种特质,正确地引导、教育、规范、塑造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理想人格等方面,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张国荣和赵文卓的关系下一篇:中国农业的成就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