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资源及竹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3-02-28

竹林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 被称为“世界第二大森林”。中国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有竹子40多属500多种, 竹种资源、竹林面积和蓄积量均居世界前列[1]。竹类植物是能够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具有多目标功能的植物, 在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旅游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外, 竹子形态多姿优美, 四季常绿, 观赏价值高, 被广泛用于美化环境和风景园林业, 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旅游和休闲场所。

竹产业为全世界22亿人口提供收入、食物和住房, 全世界有一半人口涉及竹产品的使用和贸易。竹子的传统用途达1500多种, 特别是中国和日本等拥有悠久竹文化历史的国家, 竹材被广泛地用于建筑、交通、家具、造纸、工艺品编织等诸多领域。

日本每年进口大量竹材和竹制初级产品, 特别是笋食品。为了推动竹产业的发展, 日本在竹材利用技术开发上注重科技投入, 开发了竹炭、竹醋液、竹纤维、竹炭纤维等高科技竹产品。日本的竹产业拥有浓郁的竹文化内涵与科技支撑, 在竹材加工利用方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竹制品进口市场。美国竹子协会南加州分会实施“美洲竹子”行动, 对原产美洲的竹种实施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同时, 美国竹子加工品的制作和交易也非常活跃。

竹产业因其拥有的巨大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 日渐为人们所重视[2]。同时, 以竹子资源利用发展为主的竹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具有投资小, 加工工艺设备相对简单的特点。当前, 全球竹产业已经进入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增加就业、改善生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 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3]。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木质资源, 在当今木材短缺、能源枯竭的背景下, 竹林资源的利用规模快速增长[4], 研究竹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竹类资源的分布

1.1 在世界的分布

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5], 主要分布在除欧洲以外各大陆的北纬46°至南纬47°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地区。2006年全世界竹林面积已达2200万hm2, 占森林面积的1%左右;年竹材产量1500万~2000万t。世界竹产区可分为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

亚太竹区是世界最大的竹区, 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面积的45%, 竹种资源占全世界竹种资源总数的80%, 有竹子约50多属、900多种。主要产竹国家有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孟加拉国、柬埔寨、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斯里兰卡等。2006年, 印度竹林面积为209.7万hm2, 缅甸竹林面积为217万hm2, 泰国竹林面积为81万hm2, 孟加拉国竹林面积为60万hm2, 越南竹林面积为100万hm2。

美洲竹产区南至阿根廷南部, 北至美国东部, 在北美共有18个属、270多种, 主要集中在东部。2006年亚马孙河流域34000万hm2森林中, 有1020万hm2的竹林, 占森林面积的3%。

非洲竹区范围较小, 南起莫桑比克南部, 北至苏丹东部。

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竹种。

近百年来, 英、法、德、意、比、荷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产竹国家引种了大量的竹种。

1.2 在中国的分布

中国是世界竹子的分布中心之一, 是竹子种类最丰富、分布最广的国家[6]。我国除引种栽培的竹种之外, 已知有37属、500余种 (含变种) [7], 特有竹分类群有10属、48种[8]。

大径竹总产量分布状况:福建竹材产量居全国首位, 为67387.0万根;广西居第2位, 为44992.0万根;浙江居第3位, 为20512.3万根。其后, 依次是江西、云南、安徽、广东、四川、湖南、湖北、重庆、海南等9省。陕西、贵州、江苏、河南4个省区竹材产量较低, 不足1000万根 (表1) 。

毛竹产量分布状况:福建毛竹产量居全国首位, 为43923.0万根;浙江居第二位, 为19428.14万根;江西居第三位, 为18201.00万根。福建、浙江、江西3省毛竹总产量占全国毛竹总产量的62.33%, 对于全国毛竹原材料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其后, 依次是安徽、广西、广东、云南、湖南、四川、湖北等7省。贵州、陕西、重庆、江苏、河南、海南6省区毛竹产量较低, 不足1000万根 (表1) 。

2 中国历年竹材产量变化分析

建国初期, 我国竹材产量很低, 1949—1952四年合计竹材产量仅有2710万根。1953—1972年, 全国年竹材产量在6800万根上下浮动, 总体维持在一个较低的生产水平, 产量年际变化幅度较大, 为24.36%。1973—1987年总体处于震荡平衡时期, 全国年竹材产量较为稳定, 在1亿根上下震荡浮动, 产量年际变化幅度为18.42%。1988—2003年期间是快速上升时期, 产量年际变化幅度为29.45%。2004—2014年是我国竹材年产量稳步增长时期, 平均年增长率为9.85%。从2004年跨入10亿根, 到2014年突破20亿根 (表2) , 实现了一个重要的跨越, 我国竹材产量迈上了新的台阶。

数据来源:《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14》。

3 中国竹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竹子的利用前景十分广阔。除了传统的竹笋、竹材和竹工艺品外, 竹纤维纺织、竹浆造纸、竹提取物制药等新兴技术都已进入日常生活中, 同时竹产业的不断发展也拉动了下游相关制造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竹国, 竹林种植面积和竹产业产值均处于世界前列。当前, 我国竹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由竹资源培育、产品开发、加工利用到出口贸易的庞大产业, 与花卉业、森林旅游业、森林食品业一起成为我国林业的四大朝阳产业。中国竹产业的稳步发展有力地证明了竹产业在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方面的重要性。

浙江竹产业产值居全国首位, 为451.84亿元, 占全国竹产业总产值的24.49%;福建居第二位, 产值为409.30亿元, 占全国竹产业总产值的22.18%;江西竹产业产值居第三位, 为292.54万元, 占全国竹产业总产值的15.85%。湖南、四川、安徽、广西4个省区竹产业产值依次位列第4~7位。湖北、重庆、贵州、广东、云南、江苏、河南、海南、陕西、甘肃等10个省区竹产业产值较低, 占全国竹产业总产值的比例都小于2% (表3) 。

福建竹材采运产值最高, 为60.34亿元, 占全国采运总产值的22.68%;江西竹材采运产值居第二位, 为35.21亿元, 占全国采运总产值的13.23%;浙江竹材采运产值居第三位, 为32.22亿元, 占全国采运总产值的12.11%。广西、四川、安徽、广东、湖南、云南、湖北、重庆等8个省区竹材采运产值依次位列第4~11位。江苏、海南、贵州、河南、陕西、甘肃等6个省区竹材采运产值占全国的比例皆不到1% (表3) 。

4 小结与建议

4.1 小结

(1) 分析全国历年竹材产量的变化, 1988—2 0 0 3年我国竹材产量增速非常快, 年均增长达到29.45%。2004—2014年, 竹材产量增速放缓, 年均增长率为9.85%。2014年竹材产量达到22.24亿根, 为1988年产量的8.49倍, 是建国初期1953年的84.16倍, 竹材产量总体规模位于世界前列。竹材产量的迅猛增长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同时反映了竹产业旺盛的发展需求。

(2) 我国毛竹产区和大径竹产区相对集中:福建、浙江、江西3个省区毛竹总产量占全国毛竹总产量的62.33%, 对于全国毛竹原材料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福建、广西、浙江3个省区大径竹总产量占全国大径竹总产量的59.74%。

(3) 各地区竹产业发展规模差异较大, 竹产业的地区分布较为集中:浙江居首, 占全国竹产业产值的24.49%;福建次之, 占比为22.18%;江西第三, 占比为15.85%。浙江、福建、江西等3个省区竹产业总产值占全国竹产业产值的62.53%。

(4) 竹材采运属于竹产业中的第一产业, 是竹材利用的基础。福建、江西、浙江3个省区竹材采运产值位于全国前列, 3省总的竹材采运产值占全国竹材采运产值的48.02%。2014年全国竹材采运产值占竹产业产值的14.42%。采运业是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竹材采运产值的过高占比意味着我国竹产业的发展水平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科技投入水平尚需加强。

(5) 竹产业的地区发展水平和竹材资源的分布显现区位重叠现象。浙江、江西、福建、广西等4个省区在竹资源储备、开发利用、产业规模等方面均呈现明显优势。

4.2 中国竹产业发展建议

针对我国竹产业发展的现状, 在政策法规、管理方式、人才培养、科研技术以及产业结构等5个方面提出建议: (1) 完善竹产业相应的政策法规, 为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支持。 (2) 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竹产业管理经验和发展经验, 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竹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方法。 (3) 通过人员培训、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等建设, 着力引导竹产业新的发展利用方向, 提升基层从业人员技术水平, 使竹产业科技的发展能够切实地为基层服务。 (4) 积极开展与国外竹产业同行的交流合作, 引进先进技术, 同时加以改良使之符合我国国情, 为我国竹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同时, 注重培养国内竹产业的科技创新性。 (5) 优化竹产业结构, 提升第二、三产业占比, 为竹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摘要:简要介绍世界竹类资源分布状况、中国历年竹材产量变化状况, 对中国竹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着重分析, 概括为: (1) 1988—2003年我国竹材产量年均增长达到29.45%;2004—2014年, 竹材产量增速放缓, 年均增长率为9.85%。2014年竹材产量达到22.24亿根, 竹材产量总体规模位于世界前列。 (2) 竹产业的地区发展水平和竹材资源的分布显现区位重叠现象。浙江、江西、福建、广西4个省区在竹资源储备、开发利用、产业规模等方面均位于全国前列。对中国竹产业的发展提出5点建议: (1) 完善竹产业相应的政策法规。 (2) 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竹产业管理经验和发展经验。 (3) 提升基层从业人员科技水平。 (4) 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注重培养国内竹产业的科技创新性。 (5) 优化竹产业结构, 提升第二、三产业占比。

关键词:竹产业,竹资源,竹材采运,竹材产量,中国

参考文献

[1] 王登举, 李智勇, 樊宝敏.中国竹产业发展中的投融资及税费问题[J].竹藤产业, 2006, 4 (1) :31-33.

[2] 李智勇, 王登举, 樊宝敏.中国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政策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4) :50-54.

[3] 李智勇, 林德荣.中国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 2004 (4) :24-28.

[4] 王戈.浅谈以科技进步促进中国竹产业发展[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4) :8-11.

[5] 江泽慧主编.世界竹藤[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

[6] 樊宝敏, 李智勇, 陈勇.中国竹藤资源现状及发展潜力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 2004, 2 (1) :18-20.

[7] 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 (第9卷第1分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

[8] 邱尔发, 洪伟, 郑郁善.中国竹子多样性及其利用评述[J].竹子研究汇刊, 2001, 20 (2) :11-1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底图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与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下一篇: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