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未来经济发展管理论文

2022-04-1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县域未来经济发展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县域未来经济发展管理论文 篇1:

构建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体系

摘 要:从城乡融合的角度来构建新型的城镇体系是我国当前进行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措施,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管理人员要从城乡融合的角度来推进新型城镇体系的建设,在这个角度上选择城镇建设的路径,以便于提升政策的时间成效。在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中,政府人员要认识到实现城乡融合先要完成的就是破除传统的城乡对立二元管理,在城乡统筹管理的情况之下实现城乡融合,完成新型城镇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城乡融合 城乡统筹 政府主导 城乡一体化 新型城镇体系

在我国的发展建设过程中,解决城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重新构建城乡管理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在我国的发展中城乡的对立管理仍然存在,且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在新型城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避免传统的二元关系,实现城乡统筹管理,城乡融合是真正缩短城乡差距的措施。

1 城乡融合是构建新型城镇管理的目标

城乡一体化建设不仅仅是促进农村向城市转化,并将农民进行市民化,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市化是不同的建设道路。实际上,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市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对城市和农村不同特征的保存,根据其不同的生存特点来保持城市和农村间的差异,在这一基础之上来实现城乡之间的融合。在发展过程中,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存在差异,在发展中保持了独特的特色,因此,在发展中不应当让一方向另一方进行模仿学习,而是发展中双方进行优势互补,农村建设要在城镇建设的基础上进行。

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农村应当要求基础设施的城市化,并在生活中保持自身的特色。同时,城市在建设中也要向农村进行靠拢,在保持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之上对城市环境进行优化,使城市环境宜居化,优化城市居民的居住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的是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的取长补短,互相融合。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完成的不是单纯的城市农村化或是农村城市化,其发展的目标应当是实现城乡融合。在城乡融合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的关系不再是相互独立的或是二元对立的,城乡融合作为城乡关系发展的最终目标,其可以通过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网络进行链接,将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将逐渐减少,使得城乡居民的生活权益和生活质量不断趋向移植,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建设为新型的城镇体系。

2 构建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体系

2.1 发展以人为本

在新型城镇关系的构建和发展过程中,推进城乡关系一体化的基础就是使得城乡居民的权利趋向一致化,因此,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应当进行促进农村居民的发展,提升其生活条件和社会权益。现阶段影响农村居民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社会权益的不平等,在发展中,政府管理人员要围绕保障农村居民权益,提升农民的生产收益来实现城镇一体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提升农村居民的社会权益,使得农民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2.2 协调城乡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商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在推进城乡融合的过程中,真正起到协调和管理作用的不应当是市场自身的调节,其调节无法解決实际存在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为了降低现存问题对城乡发展的影响,政府应当进行统筹管理,在资源分配和市场竞争过程中对农村发展进行照顾,推进农村的发展,缩短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异。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重视市场的调节作用,发挥自身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避免市场调控产生的资源流动问题,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优化分配,推进城乡的协调发展。

2.3 发挥农村群众的主体作用

在城乡融合过程中,除了要发挥政府的管理作用之外,群众的积极参与也可以起到推动作用。仅仅依靠城府的管理完成的城乡融合存在基础上的缺失,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政府的统筹管理相配合才能真正做到城乡融合,构建新型的城镇体系。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政府要把农村居民的发展意愿作为发展的首要条件,在建设和政策颁布中充分考虑群众意见,使得居民积极参与到新型城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2.4 促进社会公平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就是实现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权益上的工频,转变政府在管理中的职能,推进城市和农村社会权益的平等化发展,使得农民可以在社会发展中享受国家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带来的权益和方便,推进农村的公共设施和公共体系建设,缩短城乡环境差异和地区差别,实现城乡融合,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2.5 健全发展体制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为了缩短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政府应当针对农业提供补贴机制以及灾害防范机制,保证农业收入的合理性,为城乡的协调发展创造较为优越的环境,缩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保证国家的农业投入,提升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的投入力度,提升对农村经济差异的支持,保证农村的全面发展。

2.6 深化县域发展

要解决农村和城市发展差异的问题应当从县域范围开始,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县域的城镇化以及工业化,县域的发展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新型产业,推进地方经济,从而不断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改变传统的城乡二元对立结构。

2.7 建设上多方协调

城乡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关系的构建设计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多个方面,要想实现全面的统筹发展,在建设中就要坚持多方协调原则,实现合理推进。在具体的发展管理工作中,政府要通过政策来调动社会各个方面参与到农村现代化和城镇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来,推进城乡行政体系的改革,改善传统政府机关之中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的工作关系,将各方面问题进行统筹管理,社会各界的协调可以真正促进农村和城市的一体化建设。

2.8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新型城镇体系的过程中要以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为基础,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可以保证城市和农村的环境建设,避免出现片面重视经济发展而造成环境问题的现象出现。在发展中,政策管理应当从实际问题出发,针对近期存在的问题来做好城乡发展的管理策略,从解决社会矛盾入手,实现城市和乡村的融合。在未来的城乡融合管理过程中,其政策制定要兼顾发展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建设城乡融合新型城镇体系的重点内容

3.1 城乡发展规划的一体化

在国家发展建设过程中,发展规划是指导建设过程的重要计划,在发展中处于指导地位。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城乡发展规划的一体化可以保证城乡发展步调的一致性,对城乡建设过程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实现对城乡发展过程的布局和管理作用,保证城乡结构的整体性和合理性,发挥城乡在建设中具有的独特优势,推进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缩短两者的差距。在当前的城乡发展建设过程中,其发展规划的制定仍然是保持城市和农村分开的关系,无法避免城乡规划差异造成的发展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城乡规划应当实现一体化统筹管理,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政策的制定,实现城乡的合理发展。在制定城乡发展规划时要注意,首先发展规划需要具备前瞻性,既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又需要对未来的发展进行考虑。其次,具备整体性,当前城乡统筹规划的目的是实现城乡融合,建设新型的城镇体系,因此在规划中要结合城乡特点,实现城市带动乡村发展,实现城乡的整体化建设。再次,规划要具备层次性,在发挥城市带动乡村的同时,乡村也会以社区形式支撑城镇发展。最后,规划要具备互补性,城镇和乡村发展的不同优势可以在发展中起到互相支撑的作用,规划应当确定城乡在发展中的不同角色,建设形成新型城镇体系之下城乡统一发展的形式。

3.2 城乡产业一体化

实现城乡产业的布局一体化是推进城乡融合的首要措施。科学的产业布局和结构可以提升农村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支持,并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推进农村的经济发展,缩短城乡的经济发展差异。农村差异的发展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市的经济建设,在实际管理中,政府应当坚持集约发展的原则,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城乡产业的一体化,首先,工业生产区向产业聚集区进行布局,工业区的密集化可以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形成产业聚集优势,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其次,根据城乡的环境特点来设计产业布局,突出不同产业区的优势,提升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最后,推进第三产业的布局,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的完善酶,为农村居民的生活和信息化发展提供支持。

3.3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是衡量一个区域发展程度的标志,也是在建设中缩短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手段。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城乡关系的影响,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发展中,要想实现城乡融合,在发展中就应当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保证其生产的流动性。为了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政府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农村的水利建设,通过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并且完善水利设施建设也可以起到完善城乡用水系统的作用,提升农村居民用水方便性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城乡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第二,在农村进行水电等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缩短城乡基础设施之间的差距,保证城乡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第三,推进城乡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生态环境会直接影响城镇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在发展中要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制定统一的城乡环境标准,推进城乡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3.4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可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并提升农村待业人员的就业,是当前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我国政府发展中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传统发展和建设中,农村建设的空白点之一就是公共服务的缺乏,造成城乡的居住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为了减少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差距,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政府应当提升国家财政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进而起到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目的,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积,實现对公共资源的分配和合理配置,缩短城乡差距,提升国家财政对乡村差异的支持可以保证农村居民的生产收入,降低市场环境变化对农村的影响,使得农村居民可以享受与城市居民一致的社会公共服务。另外,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推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发展的基础,保证农村教育质量可以提升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推进国家政策的执行力度。国家应当改善当前农村学校布局和结构,提升对教育发展的财政支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这一体系的监理直接体现社会的发展质量,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公共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缩短城乡差距应当从农村的公共卫生资源建设开始。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乏和卫生资源的缺失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政府应当将农村纳入国家医药保障制度之中,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医药卫生制度。

3.5 推进城乡劳动就业的一体化

城乡就业一体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二元关系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事业现象,影响了农业建设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同时,由于城乡之间就业体制上的差异,农民外出就业人员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因此,在未来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当首先建立针对城乡居民的开放性劳动力市场,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顺利进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减少农民的数量,将农村劳动力纳入国家管理体系之中,打破原先就业体系对农村居民的限制,使得城乡劳动力实现公平的竞争。其次,建立一个较为统一的就业服务和咨询体制,保证农村劳动力在寻找就业渠道过程中有较高的效率,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并且在劳动就业管理过程中保证农村劳动力的权益不会受到侵犯,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

3.6 推进城乡社会管理的一体化

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保证就是政府针对城乡特点进行的一体化管理,这就要求政府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以保证城乡的共同发展。政府作为统筹管理部门,其基本的作用就是协调城乡的发展,缩短城乡的差距。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阶段,在城乡关系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通过改变管理结构来提升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效率,发挥自身在城乡发展协调过程中的推动和管理作用。城乡一体化需要政府将城乡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管理,根据发展情况完善和优化城乡发展政策及管理体系。

4 结语

城市和乡村的二元关系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和我国的社会建设,逐渐增加的城乡差距使得农村中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同时,外出工作的农民工权益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政府应当通过制度改革来减小城乡的发展差距,实现城乡发展制度的改革。针对城乡在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差距进行优化,保证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的社会权益,建设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体系。

参考文献

[1] 韩强.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 刘骥.重庆市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7.

[3] 单鹏举.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的产业支撑体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7.

[4] 赵俊强.河南省城市化中乡城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转变的协调性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

[5] 袁媛.城乡经济联系与互动研究[D].四川大学,2003.

作者:陈峰燕

县域未来经济发展管理论文 篇2:

以生态管理评价方略推进教育和美发展

[摘   要]面对基础教育发展实践中存在怪象和问题,我和我的团队历经 “主体能动的量化积分绩效管评”、 “全员激励的合作共生效能管评”和 “多元多样的有机和谐生态管评”三个实践阶段,后又经过“市域外推广应用”合作实验的改革探研过程,在实践中着力构建素质教育生态管理评价体系,推行多元目标、多元培养的梯次式管理、梯次式评价、梯次式论质、梯次式激励,引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效果,产生了广泛的发展效应,助推人的全面成长,促进教育生态和美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生态;管理评价;梯次循进;和美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根基,长期以来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核心表现为:教育理念滞后于时代发展要求,人才培养观念和教育质量观念不尽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规律;教育管理实践的科学性、时代性明显不足,效率不高;教育评价难以体现素质教育本义和教育生态本真,难以体现完善意义的教育质量;譬如“抢尖办学”、“拔尖教育”、“圈养式育化”、 “重智轻德”、“升学论质”、“分数比优”、“演导式教学”、“被动式学习”、“挤压式提质”、“盲从式择校”等怪象和问题。这些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虽然有多种强大的社会历史成因,但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深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的深层障碍。抓住教育理念、管理和评价这些核心问题,大力推进实践创新,积极探寻解困路径,是教育者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自觉。

梯次循进教育综合管理评价改革研究与实践,根植于西北山区农村学校和国家级贫困县三十多年的自觉创新实践,致力于还原教育生态本真发展、积极建构破解素质教育实践难题的新理念、新管理和新评价的理论体系、运行活性机制和方式方法,努力探寻一种激发生命能量、激励自我实现、提高管理效能、完善质量研判、推进均衡发展、追求生态和美的教育科学发展路径。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梯次循进教育的创立,经历了30 多年大时空、多层面教育综合管理评价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发展过程,生成过程分为20世纪80年代“主体能动的量化积分绩效管评”、90年代“全员激励的合作共生效能管评”和本世纪初年“多元多样的有机和谐生态管评”三个实践阶段,后又经过国内各地6年多“合作实验的借鉴应用与成果转化”的实践检验过程。

1.直面的教育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我和我的团队推进教学方法、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评价创新,在教学方面着力解决了方法陈旧、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发展新要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班级管理方面,着力解决学生全面发展取向偏失和自主进取动力不足等问题;在学校管理方面,基本解决了对教师劳动缺乏客观绩效评价、没有量化考核标准等问题。

20世纪90年代,推进县域教育质量管理评价创新,着力解决县域中小学校办学差异较大、自主发展动力不强,教育管理粗放、作风不实、效能低下,师资队伍培训不够,教学方法改进缓慢、教育督导滞后乏力,薄弱学校生源流失严重、农村学校办学困难等问题。

本世纪初年至今,我和我的团队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创新,着力解决学校间办学水平不均衡,管理模式“一刀切”,评价方式相对单一,教育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教育评价思想和方法片面消极、教育回归科学思维保守,关注个体生命发展知行缺失,以及“唯升学率”、“唯分数”取向追求等问题。

2.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1)第一阶段改革的实践特征表现为“原点驱动、因人育化”。在学科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促进自主发展;在班级管理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以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学校管理中,立足教师工作职责和职业规范,注重教职工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积分制度推行量化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以工作劳动效果相对发展变化的比幅诊断研判质量和发展,推行绩效评价。

在教学中,总结推行了“互动互感规程”的课堂建构新模式,开展了“激发兴趣、扩大阅读”的教改实验,坚持革除“满堂灌”,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探索建构“双边互动、精讲多练”的新模式,把教改重心放在学生主体“学”的关注点上,通过师生互动、教师主导、学生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共同感受着教与学的自信。

在班级管理中,树立起了“人人都是好学生”的教育教学观。坚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推行了“五步行法”,在“三好学生”评选制度的基础上,增设了体现学生多元发展进步的多样化激励项目,激发了不同发展层次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班级生活充满活力。

在学校管理中,推行“教育教学目标管理积分制”改革实验,从“德、识、勤、责、能、绩”等要素出发,提出工作目标要求,坚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量化管理”模式。坚持质量提升的立体控制和生态发展判识,平行分班,不设重点班,积极构建学生自由发展的教育生态人文环境。

(2)第二阶段改革的实践特征表现为“分类助进、效能激励”。20世纪90年代,在县域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实施按地域、分类型、划层次的分类助进,以“最近发展区”目标激励发展进步,以“上等升级、达标超越”活动激励学校可持续发展。

在县域推行“教育教学质量等级目标管理制”改革实验,对全县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坚持分类定标、分类施管、分类论质、分类论奖。在此期间,率先推行“中招加试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实验”项目改革。

(3)第三阶段改革的实践特征表现为“相宜惠人、和美发展”。在推进县域教育发展中,关注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采取“梯次式动态目标管理”和“发展性效能评价”方式,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等级、不同层面、不同层次的个体、群体、群落发展对象,实施生态化管理评价。

在全县推行“教育教学梯次式动态目标管理评价”,以促进“管理互主体认知统一”的制度设计,强化改革的制度支撑;以搭建“校际公平竞争平台”的合作共生机制,激励所有发展对象自主创新,以实行“主视增值效能”的评价方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发展管理新常态,以坚持“差异论质激励”的人本生态发展标准,彰显教育管评实践的活和效能,实现教育人文生态和美发展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

三、梯次循进教育成果的主要内涵

梯次循进教育教学综合管理评价改革研究与实践坚持从现代哲学的认识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理论基础出发,以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为中心,以人的生命幸福为目标,以人的素质全面养成为中心,以科学管理评价为导向,主张教育活动自觉回归教育科学,还原教育生态本真,坚守教育教学规律,立足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和人的终生发展需求,追求教育科学管理评价的理性认知和实践效能;强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维护学生的尊严、自信和自由,关注和促进每个人积极能动地自我实现。着力在实践中解决好教师对学生、校长对教师、教育局对学校和校长的科学评价激励的问题,引领教育工作者直面基础教育发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锐意改革,自主创新,积极探究破解的策略和方法。

梯次循进教育倡导“以人为本,把人当人,看每个人有才、有用、有作为;因人育化,把人当有个性的人,让每个人可能、可为、可发展;相宜惠人,把人当自觉发展的人,使每个人自主、自强、自幸福”的人本生态发展理念,理性揭示如何看待人、如何发展人、如何成就人的科学发展知行意义。其本质内涵为:“以人为本、差异公平;原点驱动、因人育化;分类助进、效能激励;相宜惠人、和美发展”。其体系结构要素和实践操作模型表现为“六大系统、互动互感规程、五步行法、六要素管评、四环控制、三维导式、七环教学、跨区联评、三活效能”等,构成了系统化、规律化、程序化、操作化、制式化的形态机制,其应用范围涵盖了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质量监测与评价、学校管理和区域教育发展管理等广阔而宽泛的领域。

梯次循进教育主导“唯物唯人、尊重差异,关注个性、因人育化,主导自主、全人育养,人尽其能、全面发展”的施教理念和实践;主导“关注基础、最近组类,按类定标、立体比较,动态要求、激励超越,合作竞进、和谐发展”的施管理念和实践;促使发展对象能动、自主、适宜、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体现制度化、精细化、人文化、效能化、科学化有机统一的现代教育管理评价文化因子。

“以人为本,差异公平……”是梯次循进教育的本质内涵。“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体生命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社会发展和生命成长价值,坚持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追求教育服务人的全纳性功能作用和全人性发展效能;“差异公平”关注人本生态的不同状态,强调要尊重个体生命差异,主张教育服务于人的地位权利平等化、发展方法个性化、发展途径多元化,促进教育实践的科学化,实现教育公平。“原点驱动”关注教育对象本原和发展的基点,强调教育实践活动的适切方法选择,以焕发人的自觉能动和创新活力,追求人本的可能、可为、可发展的本能、力能和效能的进取意义;“因人育化”关注人本个性材质和智能,强调育人实践的适切途径和方法选择,追求人本适宜发展的生态意义;“分类助进”关注不同层次个体、群体、群落的发展态势,研定梯队归类,类队标准,类进目标,设计策略和类别的显性提示和隐性暗示,强调管理活动行术攻略的方法选择,追求相互竞进、自我超越的实践效能;“效能激励”关注人的本原和发展差异基点上的发展增量增值的提高进步幅度和可持续发展态势,强调激励的主体对象发展生成的研判价值;弃除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标准的论质评价行为,追求评价激励的生态助生效应、公平公正意义和科学导向作用;“相宜惠人”关注教育管理互主体行为作用于实践的方法选择,强调教育管理机制、制度和方法的科学性和适切性,追求教育互主体教学相长的宜人、助人、惠人实践效果;“生态和美”关注教育科学、公平、和谐发展的实践目标取向,强调教育服务于人的自我实现的路径选择,追求教育生态和谐活美发展的理想归宿。

梯次循进教育实践探索关注每个生命主体的发展意愿和最大成长潜能,强调“点燃每个人的发展激情”,“让每个人奋发有为”,“让每一个人各得其所的适宜发展”,“让每一个人体验发展的快乐”,促使所有教育对象实现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和发展;坚持为人的自我实现创设和提供和谐发展环境、均等的发展机会、适宜的发展空间,促使每一个人的自主作为并通过自身不断努力获得更广阔、更深远的生命意义,实现个体精神成长和生命价值,充分感受属于自我的人生幸福。

四、改革探究实践效果及成果转化的社会效应

梯次循进教育发源于西安市蓝田县白村中学,与改革开放一路走来,历经了长期的教育实践研究积淀,是集体实践智慧的结晶,是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产物,体现出了蓝田教育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创新精神、理想追求和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先进性和示导性。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白村中学连续保持了30年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一等奖”、28年中考总评成绩“全县第一”的殊誉,创造了“白村现象”,打造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最先试行量化管理的实践典型。

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现今仍是省级贫困县的蓝田县,在县域范围全面系统推行梯次循进教育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教育管理质量跃上新台阶。新世纪迄今,经过“十二年四个管理周期”实现了高考二本上线人数由长期徘徊在400人左右达到突破2000人大关的目标。蓝田教育人文生态不断趋向和美发展,取得了超越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跨越式提升,跻身于“全国教育典型”行列,并为当地经济建设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和生力军。

2008年4月,在陕西西安召开的、由中国教育学会、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教育厅、《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杂志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农村教育发展与管理研讨会”,专题推介梯次循进教育实践做法和经验,与会专家和教育部领导对蓝田的改革创新经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会议认为,蓝田县梯次循进教育综合管理评价改革研究与实践,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从人本生态实际出发,关注个体、个性差异,推行多元目标、多元培养的梯次式管理、梯次式评价、梯次式论质、梯次式激励,努力还原教育生态本真发展,这一改革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

“西安会议”以来,全国一千多家教育机构和学校赴西安蓝田县学习借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四川省邛崃市等各地一批实验区县和实验学校将该成果应用于区域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之中,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显著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适宜和持续发展。

河南息县在全县范围内以行政手段推广应用该成果,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创新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促进了县域教育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赢得了当地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普遍关注和充分肯定。

随着改革的深化、研究的深入、成果的转化和效果的彰显,国内几十家媒体跟踪报道了改革经验和实践成果,梯次循进教育理念的社会效应不断扩大。

2009年,我撰写的《素质教育梯次发展管理评价实践研究》一书获西安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2009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内参《情况反映》(第208期)《蓝田县实施“梯次发展教育”破解农村素质教育难题》指出:“蓝田经验是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成立60年农村教育上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应加以推广。”

2011年4月,西安市教育局下发文件在全市推行梯次循进教育。

2011年5月,陕西省教育厅号召全省学习借鉴梯次循进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经验。

2014年,梯次循进教育改革经验和实践成果,获得教育部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国外的教育专家对该研究成果也给予了一定关注。美国AGTA教育机构的Steven Wilson(史蒂文·威尔逊)认为:“The great methods which are explored by the educator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China in their practice are worthy of being learnt or used for reference by us.”(中国山区的教育工作者们在实践中探索出这套方法很了不起,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成果主持人单位:西安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   王永丽)

作者:田征

县域未来经济发展管理论文 篇3:

“仙女织”

摘 要:有千余年历史的鲁山绸在近代却出现大规模生产断代的情况,如今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传承和发展的困境。本文在挖掘鲁山茧丝绸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深入研究后,发现制约现代鲁山茧丝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机械化程度低和抗风险能力弱等。结合未来行业发展前景,本文提出科技引领创新生产工艺、优化行业布局的发展建议,希望能帮助鲁山茧丝绸业在新世纪迅速发展,恢复昔日盛况。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山茧丝绸业;问题;发展建议

一、鲁山茧丝绸业发展历史概述

1.鲁山茧丝绸业的起源和发展

自然条件奠基础。鲁山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东麓,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交叉地带,县域之内山地面积占70%以上,丘陵浅山,土薄石厚,鲁山因此成为了全国典型的一化柞蚕养殖基地,著名的“丝绸之乡”。

织女传说增色彩。相传,鲁山绸得天仙织女传道,冠名“仙女织”。据史料记载,鲁山丝绸始于夏朝,距今已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在刘姓先祖刘累迁鲁山后,丝织品已被邑民做赋上交。周朝时,鲁山绸已成为王公子爵的高贵衣料,流行于上层社会。

历史悠久传佳话。汉朝时,鲁山是丝绸之路发源地之一,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曾携鲁山绸作为礼品,汉光武元年,官府把柞蚕种发给百姓,积极倡导发展柞蚕生产。《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四·列传第一百一十九·卓行》载,开元年间,县令元德秀以鲁山绸“岁岁进贡”,后于五凤楼汇演时受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赞赏,被视为宫中珍品,并随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远销中亚西亚各国。明嘉靖版《鲁山县志》载:“洪武二十九年,官民夏税丝一千四百九十四两四钱六分五厘”,明后期鲁山境内柞蚕和丝绸业已形成较大规模,柞蚕和丝绸业出现较大的行店、货栈。清乾隆版《鲁山县志》载:“鲁邑多山林,近有放蚕者”。光绪年间,鲁山茧丝绸分两路外销,一路经北平转张家口,销往俄国、外蒙古(又称草上丝绸之路);另一路经武汉、上海,出海销往欧美其他西方国家。在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上,元顺号出产的鲁山茧绸获金牌奖。在1914年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万国商品博览会上,鲁山丝绸被万家客商誉为“仙女织”并获金奖。“(民国二十年前后)县城附近设有7家炼绸坊,年漂炼‘一六’绸26万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时局动荡,鲁山茧绸业逐渐衰微,国内外市場甚至出现断货现象。

2.进入现代的鲁山茧丝绸

国家助力复生产。鲁山解放后,为恢复发展鲁山茧丝绸业,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持鲁山县茧丝绸业生产。从1948年起,每年都派专款采购东北优质柞蚕种,以低息贷款形式扶持蚕农,同时建立蚕业技术指导站,推动科学养蚕和防疫灭病新技术。1953年,随着机织绸兴起,缫丝大框改小框。1958年,新建一座机械化的丝绸厂,紧接着建成县办缫丝厂,安装织机80台,缫丝机28台。机械化生产的普及,生产技术的革新,带动了鲁山茧丝绸业的快速恢复发展。至1967年,全县养蚕卵2万多斤,产茧4.8万担,产丝20多万斤,达到当时历史最高水平,同期鲁山茧丝绸业创下每年600万美元的外汇收入,为国家出口创汇和地方经济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场冲击阻发展。改革开放后,国家相继取消对柞蚕发展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工业化纺织技术的引进和发展,国际国内丝绸市场波动,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主要依靠手工制作的鲁山传统茧丝绸业发展遭受剧烈冲击,丝绸产品滞销,丝绸厂、缫丝厂资金链断裂,最终被迫倒闭,大量传统茧丝绸业从业人员被迫转业,丝绸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从此断代,整个行业发展进入低谷期,唯有传统的手工作坊及鲁山绸老手艺人(如鲁山瓦屋镇李老王庄岳石头等)坚守传承,为新世纪鲁山绸的再次恢复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新世纪以来鲁山茧丝绸业现状及问题

1.新世纪鲁山茧丝绸业发展现状透视

产业恢复产量增。鲁山的传统茧丝绸业主要由柞蚕养殖业、丝绸加工业、茧丝绸贸易业三部分构成,“跨种植、养殖、加工、商贸四大部门”。经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发展低谷期后,2019年,鲁山县柞坡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南部、西北部山区,涉及下汤、赵村、瓦屋等14个山区乡(镇)168个行政村1.25万户约4万人,适宜养蚕的柞坡利用率达到了25%左右,全县常年放养柞蚕卵4620kg,总产柞鲜茧2000t,蚕茧产值超8000万元,人均蚕业收入2000元。

多元一体新格局。多元化的茧丝绸业格局主要体现在柞蚕养殖业和丝绸加工业上。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9年,全县专门从事丝绵加工的个体工商户和公司、企业有二百余家,遍布县城及各大乡镇,同时每年还有十几万的流动性丝绵个体户在全国范围内从事丝绵生意。这其中尤以鲁山仙女织工贸有限公司、河南靖鲲实业有限公司、瓦屋乡李老王庄鲁山绸非遗传承人岳石头的岳家丝绸坊、四棵树乡张沟的个体户生产传统鲁山绸为主。岳家丝绸坊以传承传统手艺为发展理念尤为受到省市县三级文化部门的重视;仙女织工贸有限公司以综合性发展为重点,在兼顾传承的同时,积极探索新时代鲁山绸发展之路;靖鲲实业有限公司以生产丝绸产品为主,在销售上独具特色;四棵树手工作坊依附于当地旅游业发展,为旅游业一大亮点。“产供销”一体化格局体现在能实现自产自销的岳家丝绸坊和仙女织工贸有限公司。岳家丝绸坊主生产家丝绸,即以桑蚕丝为原料生产出来的丝绸,现已传承一百余年,作为河南省仅有的完全掌握从种桑养蚕一直到加工成可销售丝绸一系列传统手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山绸织作技艺传承人,岳石头的手工作坊现年产“一六绸”一百三十匹左右,长期供不应求。仙女织工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企业化鲁山绸生产公司,同时也是鲁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公司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在保留传统“疙瘩绸”特色的前提下,不断革新生产方式,现有柞蚕养殖基地、缫丝车间、丝绸生产车间、丝绸产品生产车间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经过前期的准备和宣传,2019年年产鲁山绸七万多米,主要依靠为北京、深圳、广州等一些服装精加工企业提供自产的鲁山绸面料实现盈利。

规模尚小潜力大。首先是柞蚕养殖,全县适宜于养柞蚕的柞蚕坡利用率有待提高。其次是丝绸生产,传统鲁山绸的生产主要依靠上述四个企业、作坊,年产量有限,常常是处于供不应求的境地。最后是丝绸产品,虽然全县从事丝绵加工的个体户和企业有二百余家,不过少有特色丝绸产品品牌。

2.新世纪鲁山茧丝绸业主要问题分析

传统工艺收益低。通过对鲁山茧丝绸业各个环节的实地调研,发现鲁山的柞蚕生产是一个劳力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科技含量较低,机械化程度不高,导致生产中劳动强度较大,柞蚕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够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山区蚕农养蚕的积极性。另外,由于丝绸加工业从蚕茧加工成丝绸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几乎全部需要人工完成,导致生产成本较高,技术设备落后,丝织工艺水平较低,导致鲁山绸产品质量档次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与江浙地区机械化生产的丝绸相比盈利空间较低。以传统制作工艺为主,机械化程度低,是制约鲁山茧丝绸业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市场主导风险高。纵观鲁山茧丝绸业发展历史,在计划经济时期,鲁山茧丝绸业是相当繁荣的,规模大产量高,相关企业营收处于较高水平,对促进地区经济繁荣稳定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大发展,在此时期鲁山茧丝绸业理应抓住机遇,发展得更好,但那个时期鲁山茧丝绸业各个环节营收都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大量从业人员流失,行业发展缺少后备力量,规模化生产链断裂。新世纪后,政府一直大力发展茧丝绸业,截至2019年,全县的生丝产量、丝绸产量、丝绸制品产量等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行业总体营收不高,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总体上看,行业的市场依赖度高,抗风险能力低,是新世纪鲁山茧丝绸业发展缓慢的最直接原因。

三、鲁山茧丝绸业前景分析

1.特色突出发展基础坚实

基础坚实特色显。鲁山茧丝绸业历史悠久,大部分人民群众都有少许养蚕织绸的经验,并且拥有从源头养蚕到最终制成丝绸产品的完整的传统生产工艺,传统工艺制作的鲁山绸与江浙地区机械化生产的丝绸相比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纯天然纯手工制作,制作过程中没有添加任何化学品,最终织成的丝绸绸面密实,吸湿透气,亲肤细腻,特色突出,未来拥有自身特色的鲁山绸或将更受欢迎。

2.政策优越发展势头强劲

政府主导政策优。在源头柞蚕养殖上,2007年至2012年,由国家财政投资在鲁山设立柞蚕高产高效生态示范园区,县蚕业局紧跟发展步伐推进科技服务,积极引进东北优质柞蚕种。就实地调研情况来看,2017年蚕茧收购市场价在26元/斤左右,2018年在30元/斤左右,2019年达到了36元/斤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73元/斤,三年间蚕茧收购市场价增长了约38.5%。县蚕业局在革新养蚕新技术的同时,还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蚕茧收购政策等,蚕农生产积极性较高,全县基本形成“种场+基地+农户”型产业化发展雏形。在鲁山绸的传承发展上,2011年,鲁山绸织作技艺入选河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入选河南省首批“中原贡品”保护名单,受到省市县三级文旅部门重视。如今,政府每年都有专项传承扶持基金用以支持传统鲁山绸织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在丝绸产品加工上,在县政府主导下,建设有“鲁山丝绸家纺产业园”,为积极吸引产业入驻,每年都有返乡创业、厂房租金、设备搬迁等各项补贴。这些优惠政策的落地,产业项目的实施,使近年来鲁山茧丝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未来的发展在政策的支持下或将呈现较好的趋势。

3.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丝绸产品市场广阔。我国自古便是丝绸大国,丝绸产品享誉世界,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虽然全球丝绸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但我国出口的生丝、丝绸面料、丝绸制品等一直保持较高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截至2018年,中国丝绸生产量和销量在国际市场均名列前茅,在茧丝原料、丝绸产品中具有垄断优势。世界约80%的茧丝类产品由中国生产,中国的生丝类产品出口约占世界出口总量的90%,丝绸面料、制品等也占到世界出口总额的50%。国内丝绸市场也有较大发展空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丝绸制品具有的无化学品,亲肤细腻等天然优势也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未来鲁山茧丝绸业的国内外市场依然广阔,只要坚持自身特色发展之路,未必不能再次兴盛。

四、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鲁山茧丝绸业历史悠久,虽发展之路曲折,但终以良性发展为导向。经历过晚清民国时期的辉煌,被万家客商誉为“仙女织”,曾是出口的“王牌货”,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也走入了断代的窘境,新世纪的鲁山茧丝绸业在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基于政策优势以及自身固有的特色和产业基础,或将迅速发展以满足市场需要。同时存在的机械化程度低、市场依赖度高等迫在眉睫的问题也不可忽视,需尽快解决以促进鲁山茧丝绸业持续繁荣发展。

2.对策建议

(1)新科技推动行业转型发展

引入新科技创新生产,不断优化改进茧丝绸业各环节生产工艺,合理整合资源,推进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初、深加工型高附加值产业升级,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以提升鲁山茧丝绸商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进而拓宽市场空间和融资渠道。在柞蚕养殖业上,由蚕业局带头搞好良种繁育工作,着力提高蚕种质量,区域性示范推广,大面积普及应用,实现全县蚕区良种全覆盖,稳步推进养蚕户的补贴等各项政策的落实,提高蚕农生产积极性,增大蚕茧产量。在丝绸加工业上,需要政府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投入和扶持,在保持鲁山绸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对传统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进行转型升级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丝绸产量,增大鲁山绸的市场竞争力。在丝绸产品制造业上,需加大对丝织产品研发力度,开发出低、中、高档具有科技含量的丝绸产品,同时走大众化和奢侈化品牌路线,树立质量、品牌意识,使鲁山绸产品得到不断升级改造,品质得到不断提升,同时大力发展特色知名品牌,大力推动鲁山绸产品入驻电商平台,并借助互联网扩大鲁山绸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

(2)新格局提高行业抗风险能力

优化行业布局,提高行业附加值。蚕业局要发挥好组织协调引领作用,引导农户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格局,实行区域化布局,規模化生产。推动成立鲁山茧丝绸业综合发展管理委员会,引进行业人才,整合行业资源,协调各方发展,实现一体化经营管理,提高茧丝绸业整体效益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同时,提高对柞蚕生产过程中具有极高的生物开发价值的蛹、蛾、蚕沙等产品的综合利用,进一步挖掘鲁山茧丝绸业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价值,提高行业附加值,实现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强.近代河南茧绸生产及其市场变迁略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03):71-87.

[2]鲁山县史志编纂委员会.《鲁山县志》[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3]毕书定.二十世纪前期豫西南蚕丝业[D].河南大学,2008.

[4]马云等.鲁山蚕丝业概况[A].《鲁山文史资料》(重印本)第八卷[C].2014,108-112.

[5]杨和荣.我国茧丝绸业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

[6]畅晋钢.我国茧丝绸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7]楼国庆.世界丝绸业发展规律与我国策略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

[8]钱有清等.中国茧丝绸行业2019年运行分析及2020年展望[J].《丝绸》,2020,57(07):1-8.

[9]温润等.改革开放40年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对丝绸外销的影响[J].《服装学报》2019,4(02):163-167.

[10]陈忠艺等.鲁山柞蚕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蚕桑茶叶通讯》,2019(03):12-13.

[11]陈忠艺.鲁山茧丝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辽宁丝绸》,2019(02):1-3.

[12]赵萌萌等.鲁山柞丝绸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北方蚕业》,2018,39(01):50-53.

[13]余富德.河南省鲁山县柞蚕产业面临问题及解决办法[J].《辽宁丝绸》,2017(03):1-3.

作者:张万军 李闫 张龙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泌尿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论文下一篇:市场经济共同形式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