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

2023-03-06

第一篇:论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

由台湾问题论中国和平统一的障碍

商务英语2班 章平平

32012130097 摘要: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应该严格遵守和平外交原则,彻底纠正并停止其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的种种错误做法。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不应该将这类问题上升的民族问题。中国的和平统一道路仍然艰辛。

关键词:岛内分裂势力,国际势力,和平统一

继港澳回归后,台湾问题成了中国和平统一的最后一道障碍。而台湾问题由来已久,牵扯到了方方面面,涉及到世界几大势力的平衡,以及台湾岛内民众的呼声问题。从国民党败逃台湾到50年代“和平解放台湾”方针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喊了10年的“武力解放台湾”也没有将台湾解放成功。那台湾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台湾问题又反映了中国和平统一道路上的哪些障碍?

岛内分裂势力

台湾的主权问题应该追溯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件上。郑成功收复台湾所用的年号是永历年号,永历年号是大明的国号。大明的国号是代表著当时的中国政府,揆一把台湾交给郑成功,是把台湾交给中国的代表。所以,一六六二年二月一日确定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而后来大明帝国被大清帝国所继承。台湾也在康熙时被并入了大清帝国的版图。 自此,台湾是真正的属于中国。

到了三大战役之后,蒋介石的失败虽然已成定局 , 但他却选择 台湾作为其大陆失败后的栖身之地 。蒋介石不仅指挥其手下 的“ 残兵败将” 退守 台湾 , 而且将 国民党中央银行所存银元转移到台湾。蒋企图利用台湾天然的屏障 , 建立“ 反共基地” , 图谋 “ 雪耻复国” 。因两岸的敌对关系,从此解放台湾成了中国和平统一的一大阻碍。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的《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中提出:“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 直到解放台湾、 海南岛和属于中国的最后一寸土地 。 ” 海峡两岸长期隔绝,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严重对立,为“台独”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自16世纪下半叶后的400多年里,台湾前后有16次遭到日、美、英、法、荷、西班牙诸国的霸占和侵略,其中两次沦为外国殖民地:第一次从1624年至1662年沦为荷兰殖民地达38年;第二次自1895年至1945年沦为日本殖民地50年。纵观台湾的近代史,其所受外国侵略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长、罹难之惨,在中国的其他各省、自治区中是找不到先例的。因此,作为一种思潮根源来看,当时的台湾人民有一部分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以大明人自居,视清廷为外来政权。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台湾同胞在反抗异族的侵略和反对清廷统治斗争中,冲破原住民和不同祖籍移民间的血统、文化、语言等层层障碍,形成一种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台湾地方意识——“台湾意识”。后因岛内外政治、经济等诸因素的变化,在李登辉对“一个中国”方针的渐渐疏离,陈水扁以台湾名义参加联合国等一系列行为的作用下,“台湾意识”被膨胀利用,在一定范围内变成了“台独”思潮产生的温床。对立和隔绝使海峡两岸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风俗文化、价值观念、 传统意识、 道德标准等各方面都出现阶段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淡化了人们对“祖国”的观念。加上台湾当局多年反共宣传及大陆方面某些政策上的失误反馈给台湾民众的恐共心理, 使岛内逐渐滋生了一种封闭型, 区域型的思想体系——“台湾命运共同体意识”,企图在中国大陆之外独立寻求所谓台湾的前途。岛内分裂势力的加强,使得中国和平统一道路,更是荆棘重重。

国际势力的较量

台湾问题因美国的卷入而变得错综复杂 , 所以解决台湾问题必须综合考虑国际和两岸形势的变化 。随着国民党退居台湾,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就开始筹划渡过台湾海峡、彻底歼灭国民党残余,解放台湾进而解放全中国的计划。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本可以从中国内战的泥潭中全身而退,但它并没有。反而对中国采取了孤立、敌对政策。在中国领导人准备解放台湾之际,将第七舰队驶进了台湾海峡。而之后,朝鲜战争爆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面临来自东北和东南两方面的军事威胁。同时,美国还加强了对侵越法军的支持,向越南派出了军事顾问团,中国南部边疆的形势也骤然紧张。从当时中国的实力来看,要同时在三条战线与美国作战显然存在极大困难。而且当时人民解放军尚未有具有战斗力的海军和空军,要想短时间内突破美国第七舰队的封锁,进而解放台湾并不现实,于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推迟渡海攻台。50年代中期,艾森豪威尔政府无视杜鲁门时期的《开罗宣言》(1950年1月5日,杜鲁门总统发表声明称:“在1943年12月1日的《开罗宣言》中,美、英、中三国元首申明他们的目的是使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台湾,归还中国。过去四年来,美国和其他盟国也都承认中国对该岛行使主权。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进行掠夺的野心,也不准备以武装部队干预中国现在的局势。美国政府不准备采取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战的行为。”)与台湾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领土台湾置于了美国的保护之下,并且加强了台湾的军事防御能力,使得当时的“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难以实施。综合国际上的各种因素,50年代,我们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进入七十年代,联合国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地位,驱逐了台湾代表。美国因与苏联抗衡的需要,放松了对台湾的政策,缓解中美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公报上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78年,美国接受了中国建交的三原则,即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以及从台湾撤军。一切看似走进了正轨。但是不到三个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所谓《与台湾关系法》,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和干涉中国内政,阻挠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统一。而到了现今,美国仍想台湾台湾当局出售各种武器,且数量和规格皆呈上升趋势,给台湾问题的解决又增加了新的阻碍。综上所述,台湾问题还未解决,中国和平统一道路还未实现,美国难逃其咎。

那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反反复复,那究竟美国对台湾究竟是何种态度?上文中我们已提到,杜鲁门总统在台湾问题上已表明立场,美国政府不准备采取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战的行为。这说明,美国政府早已明白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但是美国政府却又是说一套做一套,反反复复。《旧金山和约》规定日本必须放弃它战前使用武力所占领的领土,当然包括台湾、澎湖及其周边岛屿在内。但是《旧金山和约》里面只有要日本人放弃,放弃给谁没有说,这就叫做「台湾地位未定论」。 《旧金山和约》是当时美国主导的,七搞八搞搞了几十个国家的签字。今天「台独」的主张就是根据这《旧金山和约》,所以彭明敏讲,战后的台湾“主权”属於中国,在国际法上没有规定。进入21世纪,美国始终在台湾小动作不断。2001年4月,刚刚上台的小布什总统提出要“武力协防台湾”,对台战略由所谓“模糊”转为“清晰”。而美国干涉台湾问题的真正意图无非就是“以台制华”,防止中国“挑战现存秩序”,维护其在亚太事务中的主导作用。用中国的俗语说就是,让你后院着火。后院都着火了,你还有心情整理前院吗?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台湾问题,其实是美国势力跟中国势力较量的一个焦点。中国势力强大,台湾属於中国;中国衰落,台湾离开中国。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国若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和平统一,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收复民心”,加强两岸关系。在这点上,在马英九上台后,两岸关系做到了很好的缓和。胡锦涛同志也加强了两岸的经济关系,“三通的实现”使两岸的经济依赖度增加。二是,提高综合国力,在国际上恢复大国地位,使外国势力对我国的牵制力逐步减小。中国的和平统一依旧任重道远,正确认识台湾问题,正确认识到我国和平统一道路上的障碍有着战略性意义。

参考资料:王晓波

《台湾问题与中国的和平统一》

2005-06-12

李和平 《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对台政策的演变》

2009-1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 《武力解放台湾方针的调整》 杨亲华, 王明鉴. 《毛泽东与对台工作》

第二篇: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摘 要】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包含的内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关键词】和平发展 必由之路 有利因素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紧紧把握世界进步潮流,分析总结了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利弊得失,深刻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选择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发展道路”充分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完美结合。这里所说的“和平”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内和平,就是国家内部的安定、有序;二是指国际和平,就是国家、地区之间不发生冲突、战争,至少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中国的发展既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又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所谓“发展”,指的是摆脱贫穷、走向富强,使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迅速提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抓住世界总体和平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和改革创新,通过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和平途径,谋求自身发展以及与各国的互利共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首先,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是,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就是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最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其次,走和平发展道路,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历来强调亲仁善邻。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始终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开展贸易,交流文化。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0多年间,中国曾长期遭受外来侵略,中国人民最能体会和平之可贵。

再次,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创造和平环境,各国才能具备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加强交流,扩大合作,各国才能实现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既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和繁荣。

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包含的内容

首先,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进行了不懈努力,十分珍惜世界上爱好和平与追求进步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奋斗得来的和平国际环境。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自身的发展,不断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增添积极因素,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发展。

其次,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从根本上要靠中国自己。这既是对中国人民负责,也是对世界人民负责,是保证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发展的基点放在立足本国实际上,同时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努力实现更为均衡的发展。

再次,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坚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中国努力推动多边经贸关系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制定和实施国际经贸规则,与各国共同解决合作中出现的分歧和问题,促进世界经济平衡有序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给世界各国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市场。

最后,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既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多年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着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精神,为建立和谐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取得胜利后,尽快发展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使之适应国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成为中国社会长期面对的基本矛盾。在安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大力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不仅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也要以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为依据。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现代化建设事业上,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中国威胁论”是错误的。中国今天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来强大了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四、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从有利的方面看,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贡献在国际上受到高度赞赏,国际空间不断扩大;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趋向稳定,并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深化;周边形势继续向相对有利于中国方向发展;中国在解决地区热点问题上作用上升,在朝核问题上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推动地区合作过程中,中国继续有所作为,区域合作南北两翼齐飞,南亚联盟已经吸纳中国为观察员。中国参与的有关周边区域合作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总体看,在亚太战略格局的调整过程中,中国处于相对有利和比较主动的位置。

冷战结束至今,中国的国内外环境均发生了深刻变化,总体形势有利于中国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经济实现快速、稳定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走出一条与历史上许多大国崛起方式迥异的和平崛起之路。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目标定位应该是“成为世界强国”。但中国决不谋求“世界领导地位”,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样一个国家要实现在国际上和平发展是史无前例的,这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奋进过程。其中存在着不少困难和不利因素。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威胁: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地区热点问题和局部冲突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一些全球性问题困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从国内形势看,也有一些影响和平发展的不利因素:“三农”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人口和就业压力依然很大;社会矛盾和摩擦日益复杂;国家经济安全特别是金融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台湾问题久拖不决使我随时有转入战争的可能。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第三篇: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及意义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及意义“和平崛起”——大国崛起新道路张 森 林 本世纪初,中国人给英语创造了一个新词汇:

“PeacefulRise”。

“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我国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发展成为世纪之交举世瞩目的焦点;不仅如此,我国的下一步怎么走,也成为世纪之交举世瞩目的焦点。“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是一个根本性的指导思想。为什么提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平发展道路”的涵义和目标是什么?“和平发展” 能不能实现?“和平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这些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关心的问题,也是应该搞清楚的问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一、中国 “和平发展” 道路是怎么提出来的?

“中国和平崛起”提出于2003年。

温家宝:12.10“哈佛演讲”

胡锦涛:12.26“北京讲话”

郑必坚:11.03“博鳌演讲”

国内外舆论认为,这是中国领导核心战略思维的重要突破;是对中国自身国际角色的定位;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重大承诺。温家宝的“哈佛演讲”被国际社会称之为中国的 “哈佛宣言” 和 “哈佛承诺”。上个世纪90年代,在国际社会舆论中,“中国崛起”这一概念开始风靡一时,成为世界性的话题。“中国崛起”这一概念,是国际社会用来评论和报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奇迹的。我国官方开始并没有认真去理会。2003年,我国领导人或官方正式提出“中国和平崛起”这一概念,表明我们不仅开始理会“中国崛起”的说法了,而且开始认真地加以对待了。关于“中国崛起”的议论逐渐复杂化“中国能不能真正崛起?” “中国通过什么方式崛起?”“中国崛起对世界是福还是祸?”在国际舆论中逐渐产生了 “中国威胁论”,其基本意思:中国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国家,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中国强大了不可避免地会对别的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构成威胁。一时间,“中国威胁论”开始广泛流传。 “中国威胁论”的制造和散布,首先来自美国。美国人莱斯特·布朗1994年发表了《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1995年又 出版了同名著作。认为:如果中国人不能养活自己,那么,他们将使世界挨饿。美国人约翰·米尔斯海默也出版了一本书:《大国政治的悲剧》(2001) 认为:历史上大国的崛起都同战争有关,或者都同海外扩张有关。中国很可能会重蹈历史上大国崛起的覆辙。美国不能设想中国会是一个例外,因此必须防范中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 “中国威胁论”出现于西方大国决不是偶然的。

一、中国崛起必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其

二、历史上强国崛起的确都与战争有关。 其

三、西方不愿意出现一个 “ 红色”的强国。

那些敌视我国的势力和人们看来,只要中国发展了、强大了,中国什么都是威胁:

中国经济威胁;中国政治威胁;中国军事威胁;中国文化威胁;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威胁……除了充满敌意、充满冷战思维的意识形态偏执狂以外,世界上也确有一些国家、一些人们出于对我国的误解、或者被误导而对我国崛起感到担忧的。“一只蚂蚁闯入瓷器店,自然是无声无息。而一头公牛闯入瓷器店,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中国人看来,“中国崛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是我们的权利和追求。大多数中国人从未怀疑过“中国崛起”有什么不好?甚至不曾考虑过“中国崛起”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妨碍,更没有想到有人竟会把中国的发展看成是坏事!然而,我们的确不能不面对关于“中国崛起”的各种舆论了,尤其是不能回避“中国威胁论”了。谬论需要驳斥。疑虑需要消除。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世界理解中国。

二、“发展”与“和平发展”的涵义及目标是怎样的?

对于我们中国来说, “发展”不是一般的“发展” ,而是“复兴”。

“复兴”就是恢复昔日的“辉煌”。中国“和平崛起”或“和平发展”的目标就是通过实现现代化,使我国重新走在世界前列,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叫作“伟大复兴”,表明“中国崛起 ” 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是一个艰巨的使命,是一个浩瀚的工程,是一个崇高的理想,是一个神圣的远景。近现代以来的中国大大落伍,历经磨难,任人宰割,倍受欺凌。因此,自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以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三位伟人为代表,都强烈地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临终还在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毛泽东: “中华民族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 ,相信中华民族有重新“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邓小平:“ 中国人民既然有能力站起来,就一定有能力永远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集中精力搞四个现代化”就是“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三个伟人也都将赶超发达国家作为民族复兴的横向参照系,甚至都制订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时间表。孙中山提出:“美国需百年而达于强盛之地位,日本不过五十年”, “ 准此以推,中国欲达富强之地位, 不过十年足矣。”毛泽东在新中国建国后,于50年代发动“大跃进”,曾提出“赶超英美”,也相信用10年时间可以超过英国赶上美国。邓小平于80年代提出用2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初步的小康社会,再用2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之后再用30年左右的时间,到21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不变情节”,是矢志不渝的“百年梦想”。正是这样一个 “不变情节”、 “百年梦想” ,构成了 “中国崛起”的伟大目标,也构成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那么,什么是“和平发展”呢?就是通过和平方式或者和平途径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是通过战争、扩张、殖民和侵略的方式或途径来实现强国之梦。我国提出“和平发展”,就是向世界声明,我国决心避免重蹈历史上大国崛起的旧路,而要走出一条崛起的新路,就是决心要追求一个“例外”。

第一、中国的发展主要依靠自己,不给国际社会增加负担。

第二、中国奉行和平的外交方针,谋求合作,不搞对抗。

第三、中国现在不挑战国际秩序,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

第四、中国主张各国共同发展,平等互利,双赢多赢。

我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郑重选择与庄严承诺,是我国坚定不移的国家战略。

温家宝总理说 : 中华民族历来酷爱和平,中国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大国。2000年前的长城是用来防御的;1000年前的丝绸之路是文明的经商之路;5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结交了友邦、传播了文明。俄罗斯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是世界上最酷爱和平的民族。

三、中国“和平发展” 道路是不是一条坦途?

绝不是一条坦途。温家宝: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更多的是有危机感。郑必坚:一个13亿至15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和平发展,绝非易事。在21世纪上半叶,中国既面临“黄金发展期”,又面对“矛盾凸显期”。“和平发展” 道路上存在着许多的障碍,既有国内障碍,也有国际障碍。

(一)国内障碍

1、资源特别是能源制约的挑战

2、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问题的挑战

3、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挑战

4、权力滥用与干部腐败的挑战

(二)国际障碍

1.霸权国的阻挠与遏制2.被迫卷入战争的危险

3.发达国家的能源垄断4.世界经济恶化与动荡

四、“中国和平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有哪些?

第一、我国的发展正面临着非常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第二、我国找到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30年的成就为今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积淀

第四、中华民族具有“崇尚和平”的历史文化传统

第五、执政党和政府高度成熟、富有智慧和能力

中国崛起不是对世界的威胁。我们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过去的30多年的成就是和平发展的结果,今后也仍然是和平发展。

我们中国人在饱受一个多世纪的衰弱落后、倍受欺凌宰割的痛苦之后,渴望能够不受别人干扰地建设自己的生活的愿望的确是十分迫切和真诚的。可以说,中国人比任何国家的人都更需要世界和平。我们不愿意别人破坏我们的生活,也决不想去破坏别人的生活。温家宝在“哈佛演讲”中呼吁世界各国“把目光投向中国”,同时也告诫各国一定要 “换一种思维、换一种胸襟、换一个角度”。他特别对美国人说道:我真诚地希望,美国有关方面把那些陈旧观念和不合时宜的做法抛到太平洋去,来一个大胆的与时俱进。人们可能不禁还要问:我国即使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可是某些国家、某些势力、某些人,还是对我们进行无端猜忌,还是怀疑我国不可能成为大国崛起的“例外”,还是对我国横加指责,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姑妄听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复习思考题

1.我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涵义和目标是什么?

2. 为什么说中国和平发展之路不是一条坦途?

3.作为当代中国人,历史使命和责任是什么?

当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理应担负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的历史重任,努力使我国尽早地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

第四篇:中国和平发展外交政策的积极意义

答题要点: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发展了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做出了巨大贡献。

论述: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严格按照这一政策准则办事,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又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对外政策与全球战略最引人注目的发展之一,是正式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新理念。和谐世界的 理念体现了中国对当今的国际局势、全球问题、人类命运和理想目标的基本判断与价值追求,它是中国国内政治发展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反映,代表了中国全球战略的最新发展。

十七大报告在阐释我国外交政策时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外交的主要策略可以概括为16个字:对话协商、合作共赢、求同存异、包容开放。和谐外交主张通过平等的、友好的、坦诚的对话与协商,增加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以便达成最大限度的共识。

意义:

1、揭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和对外关系方面的基本方略。“走和平发展、独立自主的道路始终是我国外交奉行的准则,是我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上的必然选择。而推动构建和谐世界,与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则是我国外交致力于发展的目标,这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2、顺应时代的发展,善于与时俱进,主动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中国外交形象的塑造与时俱进。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当今之时代潮流。

3、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和全球规则的制定,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国际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主动的作用;努力维护国际社会的多极化格局和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倡导和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行多边主义和多边外交。

4、和谐外交主张通过平等互利的合作,谋求各方最大的共同利益,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和谐外交力求减少国与国交往过程中的分歧和不同,努力扩大双方的共识。双方暂时无法取得共识的问题,则采取搁置争议、着眼未来的方针;和谐外交承认世界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主张对各国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采取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反对把自己的文明、价值和制度强制推行给其他国家。

第五篇:中国现阶段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

中国现阶段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国际环境。制定并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于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极为重要。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新的时代主题。而中国也正在逐步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

自从二战之后,世界开始了广泛的革命浪潮,并纷纷走上了和平与发展的道路。在调整过程中,一些国家经济蓬勃发展。如我们中国、印度、巴西以及古巴,他们代表着新型的发展中国家。他们希望世界能倾听到新兴国家的呼声。另一方面,偶这偶已经实施统一货币、开放国界,正在逐步走向联合、统一。一个统一强大的欧洲希望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一个重要的独立角色。而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则不愿放弃既得利益,妄图建立“一超独霸”唯我独尊的单极体系。 中国要巧妙地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开展强有力的外交活动,构建和谐世界,实现和平发展,这是中国外交战略总目标,而正确处理好中美、中俄、中日、中欧、中印等大国关系则是中国实施总目标的基石和重点。

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更加活跃,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国与国相互联系更加紧密。

3.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实现和平发展,成为世界强国,至少需要约三十年和平时间。而能否赢得这三十年宝贵时间,实现和平发展,需要中国提出科学的外交理念和一系列正确的外交方针政策。我们曾经通过正义战争来赢得和平。如抗美援朝胜利为中国赢得了二十年的和平时间。援越抗美的胜利又为中国争取了三十年的和平时间。现在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我们希望能用和谐世界的理念,和平外交路线的贯彻再为中国争取三十年和平时间。但无论是通过战争手段,还是和平手段赢得和平时间,都离不开国力,“弱国无外交”。皮之不存,毛将附焉?所以建议我们在处理上述大国关系时,要重点把握好加强国力建设、宣传和构建和谐社会、团结的力量与霸权主义作斗争三个方面,保证中国的和平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林业站个人的工作总结下一篇:陵园有限公司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