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范文

2023-09-28

人力资本范文第1篇

1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早在二三百年前, 许多经济学家就有关于人力资本思想的阐述, 直到20世纪30年代, 人力资本的理论才渐渐产生出来。

最早的人力资本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著作。他在著作《理想国》中论述了教育人以及训练人的重要意义。间接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经济意义。之后的重农主义代表人物魁克是最早研究人的素质的经济学家, 他认为人是带来财富的根本。而第一个将人力当作资本的经济学家就是我们的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了。在人力资本理论产生前的这一段时期还有许多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的研究结果都对最终形成的人力资本理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思想基础。这包括:威廉·配第、L·杜布林、大卫·李嘉图等。

1 9 7 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是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构建者。他经过对美国农业经济问题的长期研究, 发现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 美国的农业产量迅速增加, 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土地、人口数量或资本投入的大量增加, 而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人的生产能力的迅速提高。在1960年的美国经济协会的年会上, 他以会长的身份作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 阐述了许多经济学家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等问题, 并且在此次会议上, 他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才是促进现今经济飞速增长、社会不断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一国人力资本的存量越大, 质量越高, 那么其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同时, 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一样, 并非是免费获得的, 而是需要投资才能得来的。

20世纪50年代后, 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学者开始进行人力资本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卢卡斯、罗迈尔提出的“新增长理论”了。他们在古典的生产函数模型中加入了人力资本, 从而确认了人力资本这个因素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 并且他们还不断使人力资本内在化。

国外人力资本理论不断发展的同时, 国内经济学家也在不断研究人力资本。国内学术界在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加深了对人力资本内涵以及人力资本产权等方面的研究, 并且取得了人力资本方面的新突破。刘小蜡、李鸣、周其仁、魏杰等都是研究这些方面的学者。

2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及其评述

人力资本理论解释了:资本—收入比率为何随经济增长不断下降;国民收入的增长为何远大于投入的土地、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等资源总量的以及战后工人工资何以大幅度上升等一些传统经济理论所无法解释的问题。

人力资本理论事实上是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实例:它不可能降格为一种单一的理论, 只是作为一种标准资本理论在一些经济现象中的应用而存在;与此同时, 它本身是更为全面的新古典研究框架中的一个分框架, 是为了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出现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 它指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那部分资源, 同时人力资本理论也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其二, 在经济增长中, 资本分为人力与物力两种, 而人力资本的作用是大于物力资本的作用的。人力资本与国民收入成正比, 而且比物力资本增长速度快很多。其三,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 而教育投资则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其四, 教育投资应该以市场的供求关系为依据, 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 发现了教育培训与个人收入水平的关系, 进而建立了人力投资的收益率模型, 将人力投资划分为教育投资与培训两个变量, 并且建立了个人收入与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由此发现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理论将劳动者分为了劳动者质量与劳动者数量这两个方面, 提出了劳动者的质量问题模型, 即人员素质问题。

虽然劳动资本理论拥有深厚的理论渊源, 但从其形成时间上看, 它仍是一门比较新兴的学科, 也必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人力资本的概念具有不确定性, 不同的学者在进行使用时, 会造成“转移概念”。在他们的运用中, 人力资本有时是指劳动力, 有时是指劳动者, 而又有时是指人力资源投资, 这样不同的词语就造成了概念的不确定。另外, 人力资本理论的许多观点都夸大了人力资本本身的作用, 而它的研究方法也存在缺陷。在计算方面, 人力资本的计算相对困难, 而且人力资本理论也比较片面, 经济的增长不仅需要人力资本还需要许多不同的物力资本的共同影响才能实现。因此, 我们不能劈开其他影响因素而光讲人力资本的作用, 这样必然不会真实的反映这些因素的结合而产生的作用力。所以, 要想有效的分析人力资本的作用, 就必须结合其他各方面的因素。

3 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教育市场的影响

人力资本理论对于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尤其对我国的教育市场发展影响很大。教育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有助于扩大教育的资源总量, 优化教育的资源配置, 提高教育运行的效率, 缓解教育供需矛盾, 推动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这些积极作用促进了我国教育市场的建设。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教育市场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积极方面的影响主要有: (1) 通过强调人的劳动能力的重要性, 从而鼓励各大高校争相竞争教育的质量, 因为教育出高质量的人才, 使学校具有良好的声誉, 从而影响着学校未来的发展。 (2) 通过重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推动不同学校间的学生互相竞争。 (3) 通过关注教育的成本以及投资后的收益问题, 计算教育回报率, 进而促进各种教育之间的竞争。人力资本理论影响消极方面主要有: (1) 由于人力资本理论本身所存在的缺陷, 因此需要对人力资本的研究获得新的发展, 如果只在片面的人力资本理论上影响教育, 这样的教育市场必然是失败的。 (2) 由于我国对教育市场的认识还未达成一致, 这种分歧必然不仅是受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 还受着其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因此, 这些因素的结合必然促使了我国教育市场的复杂。

4 结语

总之, 人力资本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学分支, 已经形成并且在不断稳定的向前发展, 它不仅有着宏观方面的影响, 也有着微观方面的影响。有效地应用人力资本理论, 会对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起来, 会起到预防国有企业流失、解决国家所有者虚拟、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内部人员控制等问题, 并且能够很好的激励企业的员工。因此, 积极有效的实施人力资本开发、努力优化人力资本应当成为国家头等重要性的战略任务。我们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完善法律与制度建设, 为人力资本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同时也要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本投资体制, 促进人力资本投资道路未来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 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力资本这个概念的研究也同时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重点, 人力资本理论也应运而生。197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是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构建者。在国外人力资本理论不断发展的同时, 国内经济学家也在不断研究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理论事实上是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实例,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它对我们国家的教育市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既有积极面亦有消极面。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经济增长,教育市场

参考文献

[1] 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2] 陈穗红.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考察与现状分析[J].财政研究, 2003, 7:35~38.

[3] 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J].商务印书馆, 1998.

[4]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68~69.

[5] L.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

人力资本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经济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西部女性人力资源的相对落后。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分析,从而提出提高西部女性人力资源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西部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收益

一、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人力资本投资(the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主要是指一定的经济主体(企业、政府)以一定的预期收益为目标在人才资本领域资金的投入及其运动过程。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主要是形成以人的高智商和高技能为基础存在的形态资本,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增加,可以增加人力资本的存量,从而改变人力在生产配置中比例,让生产要素发生一定的变化,技术函数和管理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提高资本的产出率。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或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等形成的人力资本。经验表明,对男性的投资收益明显大于对女性投资的收益,这就导致对女性人力资本较少的投资。

二、西部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优化对策与建议

(1)女性人力资本投资规划的制定。营建良好的物质资本运营环境,才能有利于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对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有如下特征:一是间接性,是通过女性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增强其归属感和责任心,成为生产和企业发展的动力,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滞后性,人力资本投资与“投资回收期”之间的间隔大大超过生产部门投资的间隔,要到全部投资完成后才能见效。其在投资后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不断创新,给西部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其他投资所无法比拟的。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女性人力资本投资规划。(2)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环境优化。包括提供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让更多的人才流向西部地区,同时要加强人才的整合,调整人才结构,让人力资本投资能发挥着更好的收益。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本的投入可以让企业内部的员工发挥好自己的潜能,同时要对女性更加人性的关怀,这样能够更好地优化女性人才的环境。(3)企业自身经营战略的明确。第一,女性人力资本的投资依附于某个个体,不可能出现所有权的让渡,只能是让渡部分使用权,因此它并不是企业所拥有,建立良好的环境,才能够让其发挥好更好的作用,另一方面,良好环境的建立也能使其对企业具有粘滞性,也即增加了其移动障碍。第二,对于女性人力资本还依附于物资资本,对于女性人力资本放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时,就能够发挥出较大的价值和效益,但是放在比较恶劣,得不到施展才能的空间中,就会消极被动,就会让女性人力资本失去自身的价值。同时女性人力资本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加强教育和科研投入。政府要以人民受教育的权利为最高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人力资本的投入。对教育的投资不仅仅是政府政自身的事情,更需要社会资本的投入,鼓励民间资本加入到教育行业中来。在规范其办学宗旨和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应调动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鼓励采取多种合资、合作形式,形成多元化的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缓解经费不足的矛盾,并通过适度竞争,使得教育资金合理利用,提高教育投资收益率。(5)女性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健全。构建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和回报的合理机制,提高女性人力资本产权界定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分配制度,进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和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6)女性人力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善。女性人力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结合大力宣传人力资本合理配置的关键,为了使人力资本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体系市场,为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要对人才资本市场进行优化,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与培训,就业信息网和职业资格证认证等服务,为人力资本资本合理配置做好支撑,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的传统的就业观念。

随着我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经济将迎来高速发展时期,这就需要我们对人才的重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分析女性人力资本投入的效益问题,让政府和企业有着更为明确的发展思路,同时也为人才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让西部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李胜茹.妇女发展现状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冲突与协调[J].妇女研究论丛.2005(1):7~10

[2]甄砚.中国农村妇女状况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投资[M].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

[4]王春艳.湘南农村妇女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对衡阳市过水坪镇的调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5(6)

[5]鹿立.山东农村女性教育收益实证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9):37~44

[6]李澜.潜藏的力量——西部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课题“人力资本存量对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计量与评价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人力资本范文第3篇

摘要:人才问题是制约西部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下,西部企业针对自身人力资本投资现状,提高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视,合理平衡人力资本投资项目,真正能够通过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企业效益,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短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成为研究此课题的关键。

关键词:投资现状 问题分析 对策

key word:Investment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 analysis countermeasure

作者简介:赵永琴 (1983-),女,内蒙古赤峰市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目前,我国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期,西部地区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各级政府也都规划了企业发展之路。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却不得不面对人力资本严重匮乏的局面,尤其是高层次人力资本严重奇缺,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问题在于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支出有限,不可能支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所以企业若不能转变观念,各项制度没有创新,宝贵的投资也难见成效。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直接参与市场的竞争,因此,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全面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已成为不容回避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中国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内蒙古、西藏、广西和重庆等个省区、市。多年来,由于体制、机制、政策和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这必然会影响西部企业的发展。

1、教育情况

(1) 教育经费情况

根据《中国2007年统计年鉴》可知,在我国的整个教育经费体系中,从总量上可以看出,东部占总量的51.71%,几乎是西部占23.07%的两倍。同时,在整个教育经费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其他经费上投入最多,达到9492亿元, 其中东部的投入达到50.04%,而西部仅仅是24.78%。不难看出,教育经费的其他经费在东部、中部、西部分配上,东部地区都遥遥领先于西部地区。可见,我国西部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的少之又少。

(2) 受教育程度情况

高层次人力资本投资主要体现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程度上,目前西部地区高等院校总量相对较少,而且规模偏小,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农林、理工类院校比重不大。根据《中国2009年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受教育情况,西部地区受教育程度从小学到大专以上,东部地区都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尤其是普及高等教育阶段,东部占全国受教育程度的比例达到44.16%,而西部地区仅仅达到19.93%。这也充分说明西部地区教育投资即人力资本投资也远低于其他地区。

2、培训情况

根据《中国2008年统计年鉴》可知,在我国的职业培训机构中,培训类型分为很多种。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职业培训机构达到162049所,而且注册学生数达到50195384人,结业学生已达到57209955人,培训的数量也是相对较多的。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职业教育相当薄弱,尤其是西部地区,造成专业技术人才极其短缺同时,职业教育还存在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现象,很大程度上还遵循着义务教育的模式,过分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践。

3. 迁移情况

西部地区目前存在的最突出,也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普通人力资本在区内省际之间难以流动和高层次人力资本大量流向东部地区的“两极化”矛盾现象。西部地区与东部较发达地区相比,人力资本存量低而且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本使用不当而且在不断地流失,与东部地区在“资金缺口”和“技术缺口”差距拉大的同时,“人力资本缺口”也在迅速拉大,这既是西部地区落后的产物,又是以后经济发展的突出障碍。

二、中国西部地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问题诊断

1.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可知,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达到20.09%,相对于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少22.08个百分点。据调查,国有企业约有20%员工人力资本存量低于“临界点”。30%员工的人力资本存量的产出与人力资本处于“平衡点”附近1。可见,加大西部地区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显得更为重要。

2.结构不合理,有待于完善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最终效果不仅取决于投资的总体规模,而且还取决于投资结构的合理与否。西部地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中教育培训投资的比重相对较低。除个别企业以外,医疗保健投资比例相对较高。

3.人力资本投资运营不力,投资效益欠佳

在西部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个别企业很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但在人力资本投资运营管理方面的制度却不健全,投入了大量资本之后,最后的投资效果却不明显。西部企业缺乏一套完备的人力资本投资的保障措施。

三、中国西部企业人力资本成因分析

造成我国西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的原因很多,从总体上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因素。

(1)外部环境

1.政府人力资本投入比例较低, 投资不合理。

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的就是对教育的投入。中国各级政府现在大约把国民生产总值的2.5%进行教育投资, 大约30%的国民生产总值进行物质投资。在美国这些指标分别是5.4%和17%, 在韩国分别是3.7%和30%。各国统计显示, 中国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支出远远低于世界各国平均水平, 每年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比率大大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2.地区劳动力分布不均衡, 劳动力素质差异大。

劳动力知识存量相对于东部地区水平低, 科研投入不足, 科技人员拥有量以及企业部门的科技投入, 都低于东部地区。同时,西部地区属于内陆地区,由于制度和政策的限制,导致思想观念陈旧、创新意识淡薄。而且西部地区交通不便,使得劳动力的流动率降低,不利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2)内部环境

1.西部企业自身经济状况限制

西部企业虽早就认识到了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也强调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并时时刻刻秉持引进人才的思想。但现实的结果是,优势的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越来越缺乏,企业人才的流失却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引进优秀的人才需要强大的资金做后盾,但西部企业规模壮大的很少,而且资金力量也不雄厚,可想而知,这些资金问题必将影响西部企业的人力资本的投资。

2.西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更多关注短期利益, 还未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

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特点和企业资金的限制, 使得我国西部企业在人才方面的投资理念更多地考虑当前生产经营需要的满足, 过于注重短期效益, 而没有从战略角度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职业发展。另外,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投资收益难以评估、投资回收期较长的特点,使得西部企业在面对物质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投资的选择时, 会优先考虑物质资本投资。这种不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取向, 导致西部企业内部技术工人出现断层、知识老化、人才流失、缺乏创新动力等严重问题。因此, 西部企业人力资本投入具有短期性、盲目性。

3.西部企业人力资本的储备不足。

我国西部企业为适应发展所储备的人才不足, 很多西部企业并未考虑针对未来发展的劳动力储备。西部地区商业文化稀薄,思想上保守,力求自给自足的思维模式普遍存在。受传统意识及当地经济环境的影响,西部地区对人力资本缺乏应有的重视,把人当作生产工具来使用和管理,而忽略了人的智慧,没有认识到人的创造力才是推动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力量。这样的观念显然不适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它与当今的人力资本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四、结论

就本文结论,针对中国西部地区企业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政府、西部企业应有所作为。政府作为“市场失灵”的矫正者,应用“有形的手”发挥引导作用。西部企业应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本观念,加大投资力度,并完善激励机制激励员工等方面。具体提出如下的建议:

1.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教育投资是根本,如果仅仅通过学校或者企业进行教育投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只有政府资金投入加大了,西部的职业教育相对的规模就越来越大,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但是,我们知道,仅仅靠资金投入还是不科学的,政府还应该从宏观上做好供求预测工作,目的是为了避免盲目投资,这就需要政府做好理性投资。避免盲目投资造成浪费和低效现象。

2.企业要转变观念,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转变思想观念,重视西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观念, 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首先应从拓宽西部企业的资本观入手, 建立总括性资本概念。在思想上、理论上协调好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关系。其次,应充分调动西部企业各部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使得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高中层管理者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企业财务每年应保证一定的支出,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制度方面的建设,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西部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

3.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结构

西部企业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不合理。西部企业在人力资本的投资中应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不能只重视教育,忽视健康卫生方面投资等等。同理,注重健康,忽视教育培训投资。只有在保证了投资每个项目配置合理,才能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大的激发员工创新的动力和后劲,促进企业的发展。

4.建立完善的薪酬和激励机制

西部企业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建立对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建立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益激励机制,以优厚待遇广招天下英才。建立人力资本经济利益激励机制不能靠完善工资制度,而要靠实行薪酬制度。薪酬制度就是把人力资本当成真正的资本看待, 要从每个岗位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去细化考虑,包括福利补贴、职务消费、年终奖等方面的问题都应做出量化规定,以此让西部企业各层次的员工为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得到相应回报。

总之,在现代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一种最基本最有价值的生产性投资,由于其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人力资本所带来的贡献率是多倍于物质资本的。只重视物质资本投资,忽视人力资本投资,是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西部企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和抓好人力资本的投资。

参考文献:

[1]安应民.《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管理》,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2]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3]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宗师德鲁克文选[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人力资本范文第4篇

【摘 要】农村的落后不仅是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落后,更重要的是“人的落后”。因此,农村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重要的是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制约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主要原因有:思想认识不到位,国家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太小,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农民人均收入低,投资意识差等等。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应对策是:转变观念,搞好服务,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转变投资理念。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本;投资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农村的人力资本存量低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拟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方面探讨新农村建设问题。

一、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村的落后不仅是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落后,更重要的是“人的落后”。因此,农村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重要的是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一)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

新增长理论认为,在经济的长期增长中,除了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贡献外,还在于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通过教育和培训所获得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特殊知识是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因此,要想保持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不能只靠增加农村的物质资本,更重要的是农村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

(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5亿,而且农村劳动力的数量每年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增长。可知,如此众多素质相对不高的人口长期滞留在农村,争夺非常有限的农村资源,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技能差,已经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瓶颈。因此,只有不断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千方百计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扩大农民的就业空间,才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有序转移。

(三)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农民所得到的能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是头等重要的,这些能力与资本品一样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这些能力需要实在的、可以确定的成本,这些成本在本质上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必须要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使其掌握与生产有关的科技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农民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早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育方面

1.农村人口的教育资源占有量少。在城市约1200人拥有一个文化教育单位,而在农村约1800人拥有一个文化教育单位;在城市约32人中就有一名从事文化教育的工作人员,而在农村约102人中才有一人从事文化教育工作。

2.农村教育水平低,文化素质差(见表1)。

3.农村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根据2002年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0个省(区、市)6万多农户、18万多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农村劳动力中,近80%的劳动力没有特殊技能,有14%的劳动力掌握了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能,2.8%掌握驾驶技能,3.2%掌握农业技能。

(二)卫生保健方面

我国的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2005年底,全国1633个县共有综合医院2009所,县妇幼保健院(所、站)1526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586所。全国3.55万个乡镇共设乡镇卫生院4.1万个,床位67.8万张,人员101.2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7.1万人。全国61.5万个行政村共设立58.3万个村卫生室,设立卫生室的村仅占行政村总数的83.7%,还有16.3%的村没有卫生室。村卫生室中,执业(助理)医师10.4万人、乡村医生86.4万人、卫生员5.3万人。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拥有的床位数仅0.78张,仅相当于全国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的31.84%;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仅1.05人,仅相当于全国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的30.17%。

(三)人口迁移方面

目前,农村的人口迁移主要是自发迁移。他们转移大多依靠血缘和地缘建立起来的关系网来降低转移的风险,转移距离较近,迁移地较集中。同时,也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无序性、盲目性和局限性。大多数劳动力只能在非正规部门就业,从事稳定性差、收入低、可替代性强的简单劳动,如建筑、装卸、桥梁公路养护、清洁、门卫等行业,挣得收入仅仅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处于社会的底层。

三、制约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认识不.到位,往往只重视物质资本投资而忽视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很多地方把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看成是软的、虚的,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而更关注的是短期效益,认为投资物质资本能带来较高的回报率,因此,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导致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卫生事业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得到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太少,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远远落后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二)国家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太小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低,有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原因,但长期投资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是国家对农村教育事业投入不足。多年来我国投资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一直在4%左右,我国人均教育经费只有美国、日本的1/50,印度的2/3,而用于农村教育的费用更是少之又少。据2003年8月10日《中国新闻周刊》报道,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其中,用在城市的占77%,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不到40%,而占总人口数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中国70%的人口在农村,却只有10%的学校在农村。二是国家对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严重不足。据测算,200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7590.3亿元(未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城市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65.1%,而农村仅占34.9%,城市人均卫生费用是农村的4.2倍(见表2)。

(三)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明显滞后

长期以来潜在的教育导向是鼓励农村学生通过高考等渠道脱离“农门”,在教学中过于强调书本知识,

忽视各种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我国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教育结构单一,普通中小学教育发展较快,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明显滞后,农业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培训很不完善。尽管对于教育落后地区,初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比中、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高,但是,鉴于我国农村广大劳动力普遍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现状,我国早日实现传统农业变为现代农业,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投资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四、加大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搞好服务

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应改变重物质资本投入、轻人力资本投入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增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紧迫感、责任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到第一位。搞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规划和管理工作,实现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努力营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良好环境,切实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期性、不确定性和机会成本大,表明需要国家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来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个人投资的风险。国家作为人力资本的最大收益方有责任和义务承担投资的主要责任。国家应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财政支出、信贷投放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具体做法:一是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入。三是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四是各级财政要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来看,不能一味地只注重文化知识而忽略了技术能力,这会造成农村实用型人才资源严重不足,也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因此,在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要紧紧围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使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通过举办农业广播学校、农业技术夜校和各种实用的技术培训班的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农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此外,还应当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私人和企业兴办农村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和投资的多元化;农民自身也要积极参加学习,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应建立一种机制,鼓励农民发展自我教育。要通过不同类型的示范,组织农民现场观摩学习,进行“田头教育”,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有效益,从而产生示范效应。

[责任编辑 张字霞]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人力资本范文第5篇

摘 要:安徽是农业大省,皖北地区在安徽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分析了皖北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皖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依据皖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发展低碳农业、开发精品农业、创建区域性农业创新基地等对策。以期提高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质量,增强安徽省农业竞争力。

关键词:皖北 低碳农业 精品农业

一、引言

根据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10.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6.8%和43.1%,随着第一产业比重的不断降低,国家发展的关注重点越来越偏向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农业发展的关注度明显不足。然而第一产业是其他两类产业的基础,为其发展提供原材料,农业的发展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是稳定民心,保障社会安定的战略产业。因此我国在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同时,也需要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这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

安徽是农业大省,而安徽农业主要依靠沿淮城市的带动,皖北地区在安徽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皖北包括蚌埠、阜阳、淮北、淮南、亳州、宿州六个地级市和部分县级地区,皖北地区属于黄淮海平原,历史上曾是中原经济区和江淮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加总,2010年皖北地区总耕地面积为209.8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18倍,农作物播种面积为442.6万公顷,第一产业GDP为7251.6亿元人民币,占皖北地区GDP总额的20%,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761.6万人,占总从业人口的44%,比同期江苏省和浙江省分别高出19%和17%。皖北地区的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烟叶、薄荷和肉类的生产基地,农业一直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然而农业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较大,现代农业对科技进步和国家政策的依赖程度也显著提高。在新形式下,如何依靠现代科技的进步,改善自然环境,发展现代农业,成为皖北地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统筹区域发展,加速皖北崛起,多年来安徽出台了多种“振兴皖北”措施。2010年5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皖发(2010)16号)。为贯彻好各项措施,又颁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皖人社发(2010)35号),推出10项新的措施,帮助皖北改善发展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这其中多项政策都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特别是关于现代农业的建设。对于皖北地区来说,如何抓住这样的机遇,克服现有的困难,大力振兴皖北的现代农业成为当务之急。

二、皖北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1.农村劳动力外向型转移严重

农村劳动力由农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有利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城镇化的发展。但是这种转移的前提条件应该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据统计,皖北地区每年有大批农民进行着外向型劳动力转移,多数到发达城市打工。这种转移多数为抛荒型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的田地缺少耕种的农民,存在荒芜的现象。目前在皖北农村从事生产耕种的多为妇女、老人和儿童,部分青少年学生在考离学校之后基本上不返回农村,农民工宁愿在城市漂泊也不愿意回到农村从事耕种。因此,在皖北地区农民主体的弱化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缺少精品农业

皖北地区较多的人力资源水平产出较少的GDP,农业部门以较大的劳动力份额创造出有限的产出份额,皖北地区农业的劳动边际生产率较低,进一步表明了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部分数据显示皖北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龙头企业不到总数的10%,而且产出的产品多以原料为主,农副产品的加工层级较低,经济价值和科技含量欠缺,对于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和精品农业的开发都有待提高。数据显示虽然在省内,皖北地区的耕地面积较大,农业人口也较多,但是获得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的产品仅有40多个,不到全省四分之一。并且皖北地区农业发展主要依靠种植业,受自然环境影响程度严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加上皖北地区普遍存在的劣质土壤环境和长期的旱涝自然灾害都造成了皖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精品农业欠缺。

3.现代化科技投入和现代化农业劳动者缺乏

现代农业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依赖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化农业科技,这些因素的合理使用将使得农业的发展在内涵、结构和体系等方面发生实质性的飞跃。目前,皖北地区虽然部分应用了分子标记、细胞工程、转基因技术和杂种优势等现代科技,但是应用的规模和深度都十分有限。同时,新农业科技的推广也需要较高水平的农村劳动力,然而皖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多是利用自身经验从事生产活动,此外农业的大规模发展还需要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实际操作方法,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显然还不足以胜任这样的岗位,而吸引外资的不足又使得皖北地区很难选择相应的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这些人力资源方面的因素都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科技的应用推广和大规模高质量农业企业的兴起。

4.农民收入较低,农业物资缺乏

据统计部门获悉,2012年上半年安徽省农民人均收入4260元,而皖北六市农民人均收入为3631元,远远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相比较沿江的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地,差距更大。皖北地区在农业人口占大多数,而人均纯收入又极低的情况下,农民进行生产的热情降低,也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此外,皖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大中型现代化机械设备更是缺乏,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械设备的欠缺导致了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程度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皖北地区还面临水资源缺乏的问题,皖北地区农田水利工程设置落后,水库蓄水能力差,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小,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降雨,受自然环境影响大。

三、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

1.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增加农业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农业生产者身体健康状况和知识技能的提高,以及农民对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参与能力的提高,最终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并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做好农村的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其次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科学和专业技术水平。充分利用皖北地区现有的职业技术学校,根据皖北地区当地的生产需要对农民进行科学文化和相应的专业技术教育,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举办短期培训班,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易接受性。最后需要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组织的作用,保证稳定和有能力的农技推广人员,并同时解决好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建立县、乡、村三级农业推广体系,使先进的农业技术成果尽快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去。

2.发展低碳农业

如果用碳经济的概念衡量,传统农业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改变高碳农业的方法就是发展生物多样性。低碳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源的节约配置,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皖北地区的低碳农业发展可以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构建投融资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是加大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即在水电能源、节水灌溉等方面的资金拨款或者国家补助,其次是挖掘目前农业发展的内部潜力,多种类、多方式地利用农村资源,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组织,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信贷补偿机制,在政策上支持皖北地区龙头企业为基地农户提供贷款担保。(2)加强资源节约管理,构建节水型农业体系。在加强资源节约方面,首先需要健全和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皖北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严格把守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三条红线,充分提高皖北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3)培育现代农业主体。制定并实施对龙头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有关税负减免等优惠政策,保证现代农业主体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低碳农业的研发。针对皖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不断开发研究并逐一解决,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为皖北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做好服务工作,加强指导监督,推进皖北地区农民合作社的长期稳定发展。

3.开发精品农业

精品农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农业体系,是运用先进的科技提升传统农业,其生产出的产品必须是精品,从而区别与一般农业。精品农业具有高品质、高科技和高附加值,并同时具备高市场竞争力、高价格、高收益的特点。皖北地区开发精品农业时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规模经营。精品农业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进行标准化生产,传统的家庭承包由于其经营规模较小,生产、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相互脱离,组织化程度较低,因此无法使得农业生产达到相应的规模和层次,可以采取龙头企业与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家庭生产的方式进行生产,以推动农业生产经销的标准化和规模化。(2)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实现农产品区域差异。充分利用皖北地区各市的优势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开发每个城市不同的特色农业。重点推进皖北地区优质小麦、水稻、棉花、油料等基地建设,特色地区可以发展特色农业,如可以对砀山酥梨、怀远石榴、涡阳苔干、萧县葡萄等传统品牌的规模化生产和质量做进一步的提升。(3)加强农业科技的投入和农业设施的建设。着力构建精品农业发展的创新体系,加快农业科技的推进,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积极引进选育特色优良品种,提升各类农产品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育苗中心,并同时优化精品农业发展的环境条件,进一步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大力推进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加快发展大棚设施、节水灌溉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等设施,建成一批设施水平较高、抗灾避难的现代化设施农业基地。

4.创建区域性农业创新基地

在皖北地区大面积加快区域性农业创新基地的创建,以此带动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以便提高农技服务功能。在基地创建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围绕皖北地区的优势农业行业的关键技术研发、新农产品开发、新农技应用等方面,建立起省级以上的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做好宣传工作,大力吸引国内外农业优势企业在本区域内进行投融资,设立研发中心。在部分外部条件成熟、种养殖集中的地方,尝试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农业技术研发基地,依靠研发基地的研究创新成果和示范园区应用推广,带动周围农业产业的发展,并且辐射周边,以期建立起农业行业的龙头企业,确保相关研发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确保创新基地资金和人才的匹配。

参考文献:

[1]安徽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1.

[2]牛若峰.农业经济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1998(2).

[3]陈祥生.中国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7).

[4]唐思航,韩晓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J].北京社会科学,2010(2).

[5]江学青.推进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研究[J].时代经贸,2011(77).

作者简介:闫晓丹,(1978-),男,汉族,安徽省利辛县人,中国科技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决策分析。

上一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一篇:人力资源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