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政策与法规范文

2023-10-02

旅游政策与法规范文第1篇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发展, 人类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不断改变, 各种技术的革新正影响着人类的学习活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评估了,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的课程教学改革是狭义上的教学改革, 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新课程改革实验早已在中小学全面铺开,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相应的, 大学课程教学改革也应该在该理念下进行。在线课程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 基于网络技术开发的教育课程。从可汗把自己录制的教学视频放在YouTube网站上[1]开始, MOOC蓬勃发展, 后来又有了SPOC[2]的提出与实践, 其技术的逐步成熟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在线课程建设与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契合点分析

SPOC平台的出现后, 教师有了传播课程思想和内容的有力载体, 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学生的需求, 设置和调控课程的进度、节奏和评分系统。然而同时, 教师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 在线课程的概念由国外学者提出并先行实践, 对于国内的高校教师来说, 需要先认识在线课程这个新生事物, 再深入理解相关理念和技术, 再运用于课程教学;其次, 最初MOOC视频的讲解内容是碎片化的知识点[1], 视频量逐渐增加后, 再进行体系化整理, 最终呈现出完整的课程, 而我们的大学课程, 在利用在线课程技术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时, 过程刚好相反, 要首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总课时数对知识体系进行合理的拆分及组合, 再利用各种在线课程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呈现;再次, SPOC是以大量高质量的MOOC视频为基础的, 可是我们的大学课程绝大多数并没有进行过完整的MOOC建设, 现在将SPOC引入课堂教学, 需要从零开始着手实施, 工作量巨大;最后, 从结构体系上, 大学课程有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的分类, 对于大部分基础课程, 可汗学院提供了完美的模板, 可是对于门类众多的专业课程, 适用的在线课程建设方法则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

虽然面临诸多困难, 但我们仍然能透过这些挑战来展望在线课程技术应用于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前景:在线课程建设的初始阶段, 与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 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将在线课程的优势与传统教学面对面指导的优势有效融合, 在目前教学领域应试教育仍然普遍存在的情况下, 达到面向结果的教学与面向过程的教学并重的课程教学效果,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完成, 将在线课程逐步改进、完善, 形成原创性的精品课程, 再向全网络的学习者开放申请, 最终同时为课堂内学生和全球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SPOC课程。

三、基于在线课程建设的大学课程教学改革实例

我国高校有12个门类学科, 80个一级学科, 358个二级学科, 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专业, 课程设置各具特色, 每个专业都有十几门专业课程。因此, 大学课程的全面改革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来完成。对于每一门课程, 任课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呈现手段不应该局限于视频, 而是需要深刻剖析课程学习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 进行更加贴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且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设计, 再应用在线课程这个介质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所以在线课程建设必须是因“课”而异的, 教学内容并不能一概用制作视频的形式呈现。本文基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旅游法规》和《旅游职业形象与礼仪》的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比对地进行分析与说明。

(一) 课程剖析

《旅游法规》是核心课程, 也是取得导游资格证的必修课程, 通过课程学习, 学生应具备更强的法律意识, 具备对政策和法规的职业敏感性, 具备对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在于怎样在有限的48课时以内处理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旅游职业形象与礼仪》虽然不是核心课程, 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通过课程学习, 学生应全面了解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能够从旅游职业的各个岗位出发, 打造自己的形象, 包括具备良好的公关意识、团队协作能力, 养成规范的礼貌礼节习惯, 具备得体的谈吐、整洁大方的仪容仪表以及全面提升的个人素质。《旅游职业形象与礼仪》是理实一体课程, 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是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合理应用服务礼仪并且全面提升个人素质的要求。

综上所述, 两门课程在课程教学改革中遇到的相同问题是课时相对较少, 而课程信息量相对庞大, 课程要求较高, 均适合采用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改革。

(二) 教学内容整理与呈现

《旅游法规》课程教学的量化体现的是学生导游资格证的考试结果, 因此, 划分课程知识单元时应以全国统一发布的考试大纲为准。教师要吃透大纲内容和要求, 从课本中提取出单元知识点, 再按照大纲要求来进行编辑整理, 形成各个单元的若干PPT。PPT直观简洁, 是大纲知识点的浓缩, 并且播放进度可以自己控制, 从而帮助学生把握知识体系、高效吸收知识点内容, 是更加适合的呈现手段。课程涉及到各种法律法规, 应找到对应的原文放到在线课程平台, 以方便自学能力较好的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法律名词术语, 如:合同法的“严格责任原则”, 旅游投诉的“地域管辖”等, 要专门开辟专栏, 用适当的形式准确、通俗化的给出解释, 以扫除非法律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对于法律法规中的重要条款, 要准备好相关的案例, 用以进行课堂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要随时监控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对于容易混肴的概念也要及时开辟专栏给予明确的区分。“超星”平台的题库功能是比较强大的, 可以方便的发布作业、组合试卷, 但是在建设初期, 教师要花大量时间精力将大量题目导入题库, 还要根据大纲的变动情况, 随时对题库中大量的题目进行必要的删减和补充。

《旅游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教学的效果体现为学生整体形象的改进和素质的提升。因此, 在整理课程单元内容时, 应该遵循“教学做合一”的方法, 即所有的礼仪知识都要以具体的旅游服务岗位为依托, 学生在学习了相应单元的教学内容之后, 能够实际担任各种职业角色, 把各种礼仪串联在一起, 并且具体做出来。比如教材中的语言礼仪和岗位服务礼仪, 合并为一个单元更加合理。礼仪演示视频是课程内容的最佳呈现形式, 视频的选择要与教学单元内容完全契合, 并且要逐步制作原创视频。在“做”的环节要引导学生进行旅游服务场情景设计, 起初由教师设置单一场景并指定学生担任角色进行互动演练, 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对于旅游服务各个岗位的从业感, 之后, 让学生自由组合, 分餐馆组、酒店组和旅行社组进行服务场景的设计和展演, 教师则可以在学生的展演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

(三) 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以下分课前活动、课堂活动和课后活动, 对比展现应用在线课程后两门课程一个单元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 《旅游法规》总48课时, 一个单元4课时, 《旅游职业形象与礼仪》总42课时, 一个单元6课时。

1. 课前活动

《旅游法规》由教师上传根据大纲和教材相应内容制作的课件和学习材料, 发布题库中提取的作业和考卷, 学生根据PPT预习教材的相应内容, 完成在线作业;《旅游职业形象与礼仪》同样根据单元内容上传视频和课件, 学生观看视频, 预习教材的相应内容。

2. 课堂活动

《旅游法规》上教师解读考试大纲, 进行重点知识的答疑及提问, 进行案例分析, 组织学生进行单元测试, 当场就错题率较高的题目进行分析解答, 以及做总结;学生则跟随教师的步骤进行聆听、提问、回答提问、参加测试等学习活动。《旅游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 教师进行礼仪操作要点和重要性解释说明, 指导学生进行单项礼仪训练, 发布礼仪展演任务, 学生分组进行礼仪展演的场景设计, 展演时教师进行细节指导, 最后由教师总结评价。

3. 课后活动

单元教学后, 教师须进行单元教学总结。除此之外, 《旅游法规》课后主要由学生进行知识点巩固;《旅游职业形象与礼仪》则由教师发布实训视频或照片, 发布单元学习讨论话题, 学生对标找差, 积极参与讨论。

(四) 课程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和改革的促进者[3]。在线课程平台为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公正、公开、公平的评价创造了条件, 可以根据课程需要选择权重项、调整权重值, 平时教学活动的投票、讨论、任务得分等都可以计入总成绩, 而且随时自动生成, 基本实现了过程考核。

由于“超星”平台可以方便实现在线模拟考试, 《旅游法规》课程的考试成绩, 是所有单元考试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值, 除考试成绩以外, 参与课程讨论以及课程访问次数都有相应的权重值, 线上成绩自动生成;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纪律以及平时回答问题的情况则仍需要教师做线下考评。第一轮教学将线上比重设为60%, 线下比重设为40%。《旅游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 学生对于所学礼仪的综合运用和表现是课程学习效果的真实反映。因此, 线下的平时实训表现以及最后的礼仪考试应该相对占有更大的比例, 该课程考试没有笔试部分, 分为礼仪操和礼仪场景剧展演两个项目, 可直观反映出课程的学习效果;线上的视频观看、话题讨论、课程访问量以及任务上传等项目则量化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第一轮将线下比重设为60%, 线上比重设为40%。

课程成绩需要由线上线下的评价结果结合产生, 是因为在线课程平台的评价功能尚待完善, 随着课程评价体系更加科学, 随着教师对于课程的评价项目和权重更加明晰, 随着平台技术的升级, 完全可以将必要的主观评价纳入线上评价体系, 更加科学地反映出过程评价发结果。

四、小结

实践证明, 在线课程的设计思想与课程教学改革应遵循的理念一致, 可以相辅相成的进行, 而线上课程内容, 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进行定制。两门课程均取得了良好的教改效果, 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与教师的互动明显增加, 在导游证考试前夕, 虽然课程课时已经结束, 学生还是积极参加教师的直播辅导, 礼仪课程的学生也得到了更长的实训时间, 每个单元, 都能够获得教师更为精准的一对一指导, 通过观看高质量的单元内容相关视频, 他们受到了礼仪文化的熏陶, 个人形象和素质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提高。

两门课程统一存在的问题的是, 由于习惯了之前的应试学习方法, 尽管进行了详细的课程描述, 学生在初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翻转课堂, 平时对单元考试以及在线任务的重视程度不够, 初期成绩往往很低, 经过反复督促后, 线上成绩才逐步呈上升趋势。过程评价, 可以让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制定督导方案。

【相关链接】

教学改革, 旨在促进教育进步, 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的教学内容、方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推动教学改革的原因很多, 主要有: (1)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社会的变革, 包括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 (3) 教育科学及其他边缘学科的发展影响到教育观念的变化。教学改革可分为: (1) 单项改革。仅就某门学科内容、某一制度 (如考试制度) 、某一原则和方法进行改革。 (2) 整体改革。指对有关教学的计划、任务、内容、方法、制度进行总体的协调的改革。

摘要:本文从信息时代对课程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出发, 分析了在线课程建设与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契合点, 以《旅游法规》和《旅游职业形象与礼仪》两门课程基于在线课程平台的教学改革为例, 说明了不同类型课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 为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改革,在线课程,教学模式,大学课程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MOOC词条[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6821056?fr=aladdin&fromid=8301540&fromtitle=MOOC.

[2] 百度百科.SPOC词条[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spoc/599393?fr=aladdin.

旅游政策与法规范文第2篇

第三十五条采伐林木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按照采伐许可证规定的面积、株数、树种、期限完成更新造林任务,更新造林的面积和株数不得少于采伐的面积和株数。

第三十九条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十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五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拒不补种树木或者补种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林业主管部门代为补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

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在林区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的,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任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收购的盗伐、滥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收购林木的价款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开垦、采石、采砂、采土、采种、采脂和其他活动,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补种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可以处毁坏林木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放牧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补种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拒不补种树木或者补种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林业主管部门代为补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第三十八条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不足0.5立方米或者幼树不足20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3倍至5倍的罚款。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0.5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20株以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5倍至10倍的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在林区经营(加工)木材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没收非法经营的木材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处非法改变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无木材运输证运输木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没收非法运输的木材,对货主可以并处非法运输木材价款30%以下的罚款。

运输的木材数量超出木材运输证所准运的运输数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没收超出部分的木材;运输的木材树种、材种、规格与木材运输证规定不符又无正当理由的,没收其不相符部分的木材。

使用伪造、涂改的木材运输证木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没收非法运输的木材,并处没收木材价款10%至50%的罚款。承运无木材运输证的木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没收运费,并处运费一倍至三倍的罚款。

三、森林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

(一)盗伐林木案

1、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案起点为3立方米或者幼树150株;

2、盗伐林木20立方米或者幼树1000株,为重大案件立案起点;

3、盗伐林木100立方米或者幼树5000株,为特别重大案件立案起点。

(二)滥伐林木案

1、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案起点为15立方米或者幼树750株;

2、滥伐林木5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2500株以上,为重大案件;

3、滥伐林木10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5000株以上,为特别重大案件。

(三)非法收购、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案

1、非法收购、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在20立方米或者幼树1000株以上的,以及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珍贵树木2立方米以上或者5株以上的应当立案;

2、非法收购林木100立方米或者幼树5000株以上的,以及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珍贵树木5立方米以上或者10株以上的,为重大案件;

3、非法收购林木200立方米或者幼树10000株以上的,以及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珍贵树木10立方米以上或者20株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案件。

四、办理采伐证的程序

1、村民到林业站领取申请表;

2、由村民本人认真填写并签字、摁手印;

3、村委会盖章,村主任或书记签字;

4、联系县林业局,实地查看;

旅游政策与法规范文第3篇

(一)农村低保标准,根据当地维持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等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柴)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二)农村低保标准由区县民政局会同财政、农委、统计、物价、经管等部门研究拟定,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并报市民政局备案。

(三)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物价指数的变动,对本地农村低保标准作适时调整。

二、关于农村低保范围 .

(一)凡具有本市正式农业户口,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区县当年农村低保标准的农村居民均属保障范围。

(二)下列人员也可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1. 夫妻一方持有本市农业户口,其配偶及子女为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区县农业户口,在现居住地定居一年以上,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所在区县当年农村低保标准的人员;

2. 其他符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人员。

(三)具有正常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拒绝劳动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以及采取规避法律(法规)行为造成无经济来源、生活困难的人员不属于农村低保范围。

(四)在农村定居、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混合的家庭,符合本市当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城市低保)条件的非农业户口家庭成员,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农业户口家庭成员,享受农村低保待遇。根据本市有关规定,因特殊情况已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农业户口家庭成员,不再享受农村低保待遇。

三 关于农村低保资金 实施农村低保制度所需资金,按照市人民政府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规定,由区县财政负担,列入区县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科目,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一)每年年底前,由区县民政部门在核定农村低保对象所需资金的基础上,提出下一年度用款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财政预算,并于年终根据实际支出情况编制决算。

(二)区县财政部门按审核后的用款计划,提前做出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农村低保资金足额支付到位。同时,加强对保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严禁挪用、挤占、保证合理、有效使用。乡镇和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会)也应建立农村低保资金往来专账,严格财务管理制度。

(三)市财政将实施农村低保制度因素纳入市对区县的转移支付办法中,保证财政困难地区的基本需求。 区县和乡镇不得以任何理由降低农村低保标准,将应保对象排斥在外。同时,

应广泛动员社会和民间组织以及个人为农村低保工作提供捐赠、资助,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强保障实力。乡镇和村委可通过各种帮扶措施,增加对农村低保对象的生活补贴。

四 关于申请,审批程序

(一)申请享受农村低保待遇,按属地管理原则,以家庭为单位,由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提出申请,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 申请书(见附件三); 2 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3 家庭收入情况的有关凭据(出售农副产品所得票据等)。 4 相关证明材料: (1) 夫妻一方为外省或者外区县户口,需提供结婚证和户口证明,有子女的,同时提供子女户口证明。

(2)夫妻离婚的,需提供离婚证和离婚判决书(调解)书。 (3)优抚对象需提供能够确认其身份的证明材料。 (4)残疾人需提供残疾证。 (5)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家庭成员,需提供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证明。 (6)在外务工人员,需提供有关收入证明。 (7)民政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二) 家庭成员户口不在同一乡镇人民政府的申请,要向家庭主要成员所在地(家庭长期生活地)村委会提出。其他不在此地的家庭成员,由其户口所在地的村委会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并登记备案。

(三) 村委会受区县,乡镇人民政府委托,承担受理本辖区农村低保待遇的申请,日常管理及服务等工作。 1. 对提出申请的家庭进行登记,填写《北京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登记表》(见附件四),核实其家庭基本情况,并成立由村委会成员,村民代表及其他人员参加的评议小组进行评议,必要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 2. 对认为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填写《北京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见附件五),并提出具体意见,将申请材料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3. 对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不符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条件的申请人做出解释。

(四)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对村委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进行核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北京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人员家庭情况调查表》(另行印制);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后将申请材料上报区县民政局。

(五)对符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条件的家庭,由区县民政局负责审批,核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另行印制)并填写《北京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停发)登记表》(见附件六)备案。

(六)在乡镇敬老院或区县民政局审核,集中供养的五保户和优抚对象等特殊人员,由区县民政局审核,集中办理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相关手续。

(七)对符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条件的家庭,村委会应当在正式受理申请(申请人提供相关材料齐备)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于2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区县民政部门门应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手续。对不符合条件的,区县民政部门应在正式受理申请后35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说明不予批准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理由。对因特殊情况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可视情况随时受理申请和审批。

(八)农村低保待遇的审批实行公示告诫。对批准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家庭,乡镇人民政府应采取适当形式,在其户口所在地村委会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村民对享受低保待遇家庭持有民议的,可以向秀镇人民政府或者区县民政局提出。乡镇人民政府或区县民政局应当在接到民议之日起进行核查,并在30个工作日内核查完毕,情况属实的予以纠正。

五 关于家庭收入和核算

(一) 家庭成员是家庭中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或者抚养关系的人员。主要包括下列人员:

1. 配偶; 2. 未成年子女; 3. 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4. 与父母户口所在地相同的未婚子女; 5. 父母双亡且由祖父母或外父母作为监护人的未成年或者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孙子女或者外孙子女; 6. 民政部门根据本条原则和有磁程序认定的其他人员。

(二) 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通过农副业生产及其他合法劳动经营,全年所获得的纯收入的总和。包括下列内容: 1. 家庭年月成员从事种植,养殖等农副县长业生产劳动获得的纯收入的总和; 2. 脏乱异口同声就业及在外务工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退休金和各种劳动收入等; 3. 家庭成员的储蓄存款,有价证券及孳息; 4. 参加各类养老保险领取的养老保险金; 5. 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支付的赡养,抚养或者抚养费; 6. 继承的遗产,遗赠等; 7. 出租或者变卖家庭资产所获得的收入;

8. 其好应当计入和家庭收入。

(三) 以下内容不计入家庭收入; 1, 优抚对象,见义勇为人员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护理费,保健金及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先烈贡献,政府给予的一次性奖励金和市级以上劳动模范退休后享受的荣誉津贴; 2, 在校学生(非择校生)获得的奖学金。助学金。生活汛贴,困难补助等; 3, 社会各界和个人给予的临时性捐助款物; 4, 各级政府给予的临时性生活补贴; 5, 发生自然灾害时,各级政府给予的临时性救灾款物 6, 经民政部门确认的其他特殊收入。

旅游政策与法规范文第4篇

1、11

2、80毫克酒精/百升血液

3、提示车辆、行人通行时注意瞭望,确认安全后通过

4、所有权转移 登记内容变更

5、中间通行 两侧通行

6、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7、道路两侧

8、公开 公平

9、10 10%

10、转让方 受让方

二、判断对错题:

3、

4、9错 其余全对

三、名词解释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超车:

(一)前车正在左转弯、掉头、超车的;

(二)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的;

(三)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

(四)行经铁路道口、交叉路口、窄桥、弯道、陡坡、隧道、人行横道、市区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等没有超车条件的。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对办理机动车进行登记,并应当遵循公开、公正、便民的原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尚未登记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应当取得临时通行牌证。

4、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是我国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交强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四、简答题:

1、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金如何筹集、管理和使用?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第二十五条 救助基金的来源包括:

(一)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费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资金,

(二)对未按照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机动车的所有人、管理人的罚款;

(三)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依法向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的资金;

(四)救助基金孳息;

(五)其他资金。

第二十六条 救助基金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保监会、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制定试行。

2、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证据种类主要有哪些?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十三条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证据种类主要有: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电子证据;

(四)被侵害人陈述和其他证人证言;

(五)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

(六)鉴定意见;

(七)检测结论;

(八)勘验、检查笔录,现场笔录。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

小黄躺在公路车行道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章第四节第六十三条“行人不得·····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之规定。

林师傅:

1、遇到躺在车行道内的小黄,躲闪不及,说明未确保安全行驶,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章第二节第四十二条“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应当保持安全车速” 的规定。

2、事发后开车离开现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章第七十条第一款“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规定。 许师傅无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事故认定:

一、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章第九十二条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本案中,林师傅遇到躺在车行道内的小黄,躲闪不及,说明未确保安全行驶,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章第二节第四十二条“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应当保持安全车速” 的规定。同时,林师傅在事故前躲闪小黄,证明他知道事故的发生,他事发后开车离开现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章第七十条第一款“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的规定。因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林师傅需承担全部责任。但由于小黄躺在公路车行道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章第四节第六十三条“行人不得·····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之规定,也是本起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减轻对方当事人的责任。许师傅无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不应承担事故责任。判断对错题:

3、

4、9错 其余全对

二、名词解释题:

1、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主要指车辆,车辆分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上路行驶的供人们乘用或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畜力驱动,上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然有动力装置驱动但是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最大外廓符合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2、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条规定:机动车报废应当办理相应的登记。国家实行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是指车辆达到国家规定的报废标准,对旧车进行回收,收缴登记证书、行驶证和牌照,防止报废车辆上路行驶,消除道路交通事故隐患,保障道路安全。

三、简答题:

1、解释右侧通行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主要是指既没有划、设中心线以区分对相上下行驶的车道,也没有在道路中心线一侧划、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通向分道行驶的车道,机动车、非机动车行驶时应当遵循的规则。确定该规定主要是考虑这些道路一般比较狭窄,若按照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所需要的宽度划分,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本条规定了非机动车右侧通行的规则。如果道路的宽度适合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行人道,则按照各行其道的规则,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按照交通规则行进。

2、对未投保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的处罚?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通知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依照规定投保,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2倍罚款。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依照规定补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应当及时退还机动车。

四、法规测试题:

请你叙述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对醉酒驾车和醉驾入刑等相关修改内容。

一、将第九十一条修改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五、案例分析题:

程金松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28.1mg/100ml,属于醉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渡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

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以及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应当降低行驶速度。

王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

程金松应负事故的主要责任,王丹负事故的次要责任。

安全提示:我国因机动车驾驶员酒后驾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每年多达数万起,酒后驾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之一。广大的市民朋友,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请牢记“珍爱生命,拒绝酒后驾驶”,不仅自己不酒后驾驶,也要劝戒身边的亲朋好友不要酒后驾驶。

一、填空题:

1、80毫克酒精/百升血液

2、禁止车辆通行 或 禁止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3、登记内容变更

4、中间通行 两侧通行

5、减速

6、分别

7、1~2人

8、道路两侧

9、公开 公平

10、10 10%

二、判断对错题:

3、

4、9错 其余全对

三、名词解释题:

1、道路

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辆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如居住小区内的道路及停车场,宾馆、饭店、商场前的道路及停车场等。

2、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有两种情况:

1、人和车都在事故发生后逃离事故现场;

2、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人逃离事故现场。

四、简答题:

1、解释右侧通行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主要是指既没有划、设中心线以区分对相上下行驶的车道,也没有在道路中心线一侧划、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通向分道行驶的车道,机动车、非机动车行驶时应当遵循的规则。确定该规定主要是考虑这些道路一般比较狭窄,若按照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所需要的宽度划分,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本条规定了非机动车右侧通行的规则。如果道路的宽度适合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行人道,则按照各行其道的规则,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按照交通规则行进。

2、行人应该如横过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实践证明,该规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行人的生命安全,促进交通秩序的有序与畅通。特别是在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道路上,行人靠路边行走显得非常重要。综观世界各国的道路交通法律规定,都对此做出了详细规定。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该规则属于世界通行规则,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同时,该规则也是所有交通规则中执行的最好的一项规则。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

丰田车驾驶员李某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渡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欧曼牵引车驾驶员许某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条 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机动车;但是,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施划的停车泊位除外。在道路上临时停车的,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对行的大货车无违章。

旅游政策与法规范文第5篇

徐琤琤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来说,肯定会尽全力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如何教育学生是正确的,方法怎样才是合理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除了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外,还需要更好的学法、懂法、守法,自觉地依法治教,依法从教。

随着教师阅读年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我们一起学习《教师培训读本》。通过《读本》,我了解了各种相关法律知识,既增强了法规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又在学生面前树立了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还深刻地体会到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依法必须履行的义务。(1)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依照《教育法》、《教师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做出一定行为或不得做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它是由法律规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履行。(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后,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

用《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我们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案件逐年增多,由此引发的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纠纷与日俱增,学生家长因学生在校期间受伤致残甚至死亡向学校索赔的金额不断攀升。校园伤害事故不仅会影响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正常工作与生活,而且成为导致社会不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校园伤害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波及教育系统内部,而且已经成为一个世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因此,《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方法》适时出台,明确了学校对学生承担的责任性质是教育、管理、保护责任,确立认定学校承担责任的划分原则是过错责任,细化了学校管理责任的范围,规定了处理校园伤害事故的方式,界定了学生伤害事故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标准,提出了解决校园伤害事故损害赔偿的资金来源。《方法》为法院及其他处理机关严格依法处理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未成年学生和学校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

上一篇:reach法规下一篇:卫生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