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论文范文

2023-06-01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专业导论课是学生了解专业、建立专业认同、把握专业内涵的重要窗口。利用该例阐述科技应用开发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知识的使用流程和涉及的课程知识。利用该例阐述科技应用开发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各个学科的交叉渗透,以及信息处理、应用开发中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案例;建模;计算;开发

一、前言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导论课往往在第一学年开设,是学生了解专业、建立专业概念和专业认同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1] [2] [3]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计算机及应用等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专业,往往设置为理科专业。多种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加上因专业名称的望文生义,使学生容易产生简单的认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数学与计算机结合的专业”。这样笼统的认识可能会导致学生认为该专业“要么学数学,要么学计算机”,至于“怎么结合”搞不清,不重视专业的其他重要方面,甚至连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专业特点和核心竞争力也模糊不清。

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论述已有很多,然而关于该专业大导论课程的研究还不多见。针对上述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认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设置专业导论课程是极为必要的,而且在课程体系中应作为独立的重要一环。因为作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信计)专业的导论课程,需要回答的问题多且必要:信计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是信计专业?信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实现?信息处理、应用开发中有哪些数学知识?信息挖掘、信息安全与算法设计的联系如何?建模能力如何铸就?计算分析能力怎样打造?就业岗位对信计的现实要求有哪些?等等。

信计专业导论课的开设需要对信计专业的发展历史,专业的研究应用进展和前沿有深入、广泛的了解,通过精选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形成体系,以达到解决学生关切问题、培养学生专业思想、建立学生专业认同、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典型的教学案例对学习兴趣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专业学习中能够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专业的理解,特别是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专业的宏观认识以及对专业的一些具体方向的感性认识。本文将结合教学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直观印象

信息与计算科学作为交叉学科,和其他一些专业的易混淆性,使得我们必须首先回答什么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更为紧要的是在大一阶段应该如何从直观的角度来阐述它。我们知道,随着现代信息计算科学技术的发展,上班考勤甚至上课考勤都有系列的产品可供选择,常见的考勤机为指纹考勤机器——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利用信息与计算科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应用开发的产品。在教学中,类似的案例可以体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为学生提供直观的专业认识印象,具体阐述如下。

1.利用该例阐述科技应用开发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知识的使用流程和涉及的课程知识。指纹考勤机首先要采集被识别人的指纹信息,并以此作为样本;预处理后把样本信息存储为向量或数据,通过建立样本的特征提取模型,进行特征提取;之后输入建立的识别模型,对待识别的指纹进行计算识别;接下来是针对硬件的编程实现和测试,最后再植入匹配的设备或者网络传入后台系统,完成系统测试,投入使用。由于建立特征提取模型和识别模型的方法很多,快速计算的方法选择有所不同,这涉及信息与计算科学中许多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建模方法等。总的来说,考勤机的工作流程可以归纳为5步:(1)信息采集和预处理;(2)特征提取和识别模型;(3)识别、计算分析;(4)编程实现;(5)植入硬件。分别讲述其中各个环节可涉及的专业课程:信息采集和预处理可涉及高等代数、概率统计等课程;特征提取和识别模型可涉及高等代数、数学分析、概率统计、运筹优化、数学建模等课程;识别、计算分析涉及高等代数、数学分析、运筹优化、数值分析等课程;编程实现可涉及程序设计语言、算法设计、软件开发测试,等等。这样结合专业课程知识与应用实例的详细讲解,易于让学生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知识的应用流程,使学生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知识有直观的认识。

2.利用该例阐述科技应用开发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各个学科的交叉渗透。如前所述,由于一个产品的开发可能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可采取的模型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这些知识之间的应用就会有交叉。例如,特征提取、识别模型的建立有可能用到信息处理的数学基础,这时又需要考虑该模型是否能设计出快速的计算方法来满足实际计算速度的要求;识别模型的实现最后需要计算机编程来完成,这又涉及合适的模型、快速的算法和良好的程序设计之间的协调融合。当然,完整的产品设计还需要考虑到采集设备的精度、程序植入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讲解,学生就会对信息与计算科学知识的交叉有较为宏观的认识。

3.启发学生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1)指纹样本信息采集是很微妙的事,如果当采集一个样本的次数太多,超出了很多人的承受范围,比如一个手指的指纹采集超过了三次,这样产品的便利性、应用性和竞争力就值得怀疑了。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很自然的认为事不过三为好。那么,如何以最少的采集次数达到要求的识别效果?这就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2)如何提高产品的识别效果(正确识别率),提升产品质量,这除了与团队的专业知识相关以外,还与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很大关系。例如能不能利用已有的专业知识积累从现有的国内文献中获取最新的技术信息,能不能利用国外的技术文献,等等。这些都是由典型案例所延伸出的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利于开拓思路,使学生对将来的工作和研究研发空间充满期待。

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是由多个学科专业合并和综合而来的,其重视基础能力,培养能解决实际中信息与科学工程计算应用问题的宽口径专业人才。考虑到专业的名称与计算机、信息工程等专业有相似之处,专业导论课程需要阐明该专业与其他专业,特别是一些计算机科学专业、信息工程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之间的区别。因此,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的核心是什么?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针对这些问题,除了上述案例,图像(信息)的压缩处理也是一个很直观的例子。利用图像压缩,可以给学生展示压缩编码技术、压缩的算法、软件开发等,这涉及信息编码、密码学、算法设计能力、应用开发能力等。结合这些案例,我们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并不是单纯的涉及数学基础课程、建模能力、算法设计或者计算机科学其中的某一方面,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数学基础与建模能力、计算分析与算法设计、程序语言与应用开发”这三者的有机融合。单单讲某个方面还不足以称之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因为专业人才的定位是解决信息与科学工程计算的应用问题,这些实际问题本身与这三方面多有紧密的联系,单强调某一方面或重视某一模块容易和上述一些类似名称的专业混淆。因而,与这三方面相关的数学基础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微分方程、概率统计等;与这三方面相关的一些专业课程需要凝聚成为专业的核心课程,如数值分析、离散数学、程序语言、数学建模等。

四、信息处理、应用开发中的数学知识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大一新生对就读该专业充满了憧憬。他们能发现数学基础的老三样(数分、高代、解几)但看不到信息和计算的影子,看不出专业的特征和特色,这就需要专业导论课程加以引导。选取信息处理和应用开发中的相关案例来阐述数学基础知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实际科学工程问题有直观的印象,这对学生下决心打好基础,投入前期课程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如选择图像处理中的修补算法、游戏开发中愤怒的小鸟的技术含量为讲述案例,则这些应用案例就可结合数学基础知识来阐述。

1.图像处理中的修补算法。图形图像的基本处理分析方法,如傅里叶分析可选择进行更为全面的介绍,介绍其在工程领域、数字信号处理、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这样来看,大一开始学习的分析类课程作为专业的基础课程确实是名符其实。图像图像处理的修补涉及优化模型和优化算法、算法的复杂性等,而这些基本的模型形式——在一定约束要求的前提下,求目标函数的极小值,容易使学生对开始学的分析课程的导数与极值、矩阵等基本知识联系起来。

2.愤怒的小鸟的技术含量。应用开发形式多种多样,游戏开发是一种有趣生动的开发过程,许多游戏开发又与数学基础知识有紧密联系。因此,选取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在应用开发中作用的理解。如该例涉及的物体碰撞检测和连续碰撞检测与向量及运算、旋转矩阵、线性变换等数学基础知识,可以由此进一步介绍物体的移动、壁障和寻路等游戏开发中常见的智能化算法,这些都将和许多基础知识紧密结合。

五、信息挖掘与算法设计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应具有处理实际中信息与科学工程计算问题的能力。当前大数据处理涉及的信息挖掘的相关内容,与信计专业有天然的联系,特别是挖掘目标的设置、隐含信息的挖掘模型的建立和使用、模型的求解、算法性能分析等,与信息与计算科学中的计算能力、建模能力、程序设计等核心能力模块要求相连。这方面的热点案例很多,如可选阿里巴巴大数据竞赛、2012年和2015年深圳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夏令营B题进行展示,其中阿里巴巴大数据竞赛可联系到机器学习算法等。讲述这些典型的热点应用案例,对学生了解专业课程和专业的内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上,通过梳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教学中一些需要澄清的问题,根据教学实践,从典型案例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设置的必要性和解决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剖析了这对于促进学生对专业内涵的总体把握、了解专业应用领域、品味专业学习价值的有益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晓东,崔亚新,刘贵富.试论高等学校专业导论课的开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147-149.

[2] 王晓晖.大学专业导论课开设的目标探析[J].高教论坛,2013(12):69-71.

[3] 王利众,朱丽平.工科专业导论课教学研究——以“通信技术导论与导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9):29-30.

[4] 许峰,方贤文,许志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7(4):70-73.

[5] 龚日朝.“以特色取胜”建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新型思路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4(3):12-15.

[6] 苏丽卿,黄民海.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认识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107-109.

[7] 李学勇,王鑫,谭义红.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长沙大学学报,2009(5):109-111.

[8] 汪富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18):62-63.

[9] 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36-41.

[10] 徐敏,鲁海燕,黄文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2):65-66.

[11] 刘圣军,韩旭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数学理论与应用,2011(3):97-102.

[责任编辑:陈 明]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范文第2篇

海南大学“地球科学导论”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安排于大一的第一个学期讲授,3个学分,共6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56学时(第7-21周),实践教学12学时(第10-13周)。按照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根据学校和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在深入分析课程特点和学生背景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授课情况,借鉴国内外著名院校的先进经验,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设计等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和补充,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一、课程特点和受众情况分析

“地球科学导论”有着鲜明的特点:一方面,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领域众多,天文、地理、生物几乎无所不包,充分适应了当今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3]但同时,又存在过多的理论,特别是一些较为艰深的假说、学说等,对抽象思维要求较高,加深了理解的难度。

本门课程的教授对象是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大一新生,按照教学计划,在入学之初,军训刚一结束就开始授课。一方面,作为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相关地理、气象学基础,接受相关理论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作为“90后”的年轻人,对于高新技术、社会热点有着本能的兴趣,而对于过多的概念、理论,易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又缺乏必要的地球科学实验技能,这些都是实践教学体系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原则

根据“地球科学导论”的课程特点和受众对象的具体情况,我们确定了实践教学的以下授课原则:第一是系统性原则,通过实践教学,特别是实习课程的精心设计,将各学科、各章节的知识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并注意在逻辑结构和知识基础上的前后衔接,严格强调系统性和逻辑性;第二是实践性原则,强调与实践的关联性,安排一些与时代脉搏共通的内容,诸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再生能源等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让学生感觉到“地球科学导论”并非只是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而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启迪学生将相关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第三是先进性原则,将基础知识与当前国内外学术热点、学术前沿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以激励学生的热情和科学探索精神;第四是可操作性原则,由于学生缺乏深厚的地球科学背景和实验技能,故在安排实验时,尽可能利用一些常用、简易的地球科学仪器和设备,让学生从基础的实验技能入手,培养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三、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实习设计

实习教学环节在环境科学课程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4]根据大一新生入校不久,对环境科学专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同时处于从高中-大学学习生活的过渡期,面对丰富而紧张的大学生活无所适从的现状,结合“地球科学导论”的理论教学内容,将课程实习定位为环境科学专业进行的初次系统的认识性实习,即“综合环境实习”,其意义在于使大一新生结合所学课程内容,有一次接触环境、认识环境问题的机会,除增加对本课程的理解,激发专业热情外,还可为后续的专业课和高年级的生产实习奠定基础。[5]

1. “热带典型生态工程的原理与实践”——美万生态村考察

目的是使学生亲身体验在课堂上所学的地球科学导论(生态工程部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同时也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对专业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思维。主要内容是由教师及当地技术人员实地讲解,并与参观海南典型文明生态村相结合。本次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农林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深入理解“山顶种树,山腰种胶,平地种果,水面养鸭,水底养鱼”等模式的环境生态学原理;对常用生态农业技术,如沼气、太阳能利用等有初步的了解,并对海南生态文明村的进一步建设提出建议。

2. “热带典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野外实习考察

实习路线是由海南大学苗圃-果园-植物园-热带牧草种植资源圃-国家热带农业高新科技园区,通过步行,沿途可仔细观察农田、森林、草地等各类典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可实地讲解溪流、集水区、湖泊等地球科学的相关概念。通过本次实习,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加深了理解,效果良好。

(二)实验课程设计

考虑到地球科学导论的课程进度和大一新生的实际情况,实验教学环节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代表学科前沿且操作简便的先进地球科学仪器的原理和操作,以“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原理与应用”为例。其二是注重对经典环境生态仪器的运用,以及基本实验设计、动手能力和初步的统计分析技能的培养,這部分以“不同生态系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的测定(铝盒法)”为例。

1. “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原理与应用”——现代设备的使用

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图片展示和资料片播放,使学生了解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原理、系统组成、应用领域、使用精度、局限条件以及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同时,通过操作示范和野外实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GPS的基本操作技巧。在实验中分别选择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楼、课室、宿舍、食堂、植物园、云月湖,测定其地理坐标,描绘运动轨迹,并分别选择林内、空地、大楼前进行GPS测定,比较其地理坐标以及信号强弱。在本实验中除在理论层面GPS的一般知识外,还着重介绍了最新的发展动态:我国北极星系统的研制和进展及其背景,让学生在社会、经济、国防层面更为广阔的背景下对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加深理解。

2. “生态系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的测定(铝盒法)” ——经典仪器的应用

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实验室操作示范,使学生了解土壤含水率的概念、用途,掌握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方法,掌握土壤取样的技巧以及烘箱、天平的使用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研精神。主要仪器包括烘箱、铝盒、天平等常用地球科学仪器设备。 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含水率的定义和意义,说明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并简述其优缺点,分别测定不同生态系统(农田、草坪、橡胶林)、不同深度(0-5cm; 10-15cm; 20-40cm)以及不同坡位(上坡、下坡、中坡)土壤的含水率,要求学生分析生态系统不同层次、不同坡位土壤含水率的差别,说明其原因。同时,根据测定的情况,说明土壤含水率的测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实验讲评过程中,教师综合各小组的研究结果,作出图表进行分析,就学生自己的实验作为案例,生动形象地说明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当前关于实践教学的研究,往往着重于整个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或毕业实习等单一实践环节,而对某一具体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则缺乏深入的研究。我们在“地球科学导论”的实践教学中,力图准确把握课程特点,深入分析学生知识背景、心理状况等特点,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安排了综合环境实习和实验课,各环节之间目的明确,紧密衔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具体应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育教学改革是个系统的工程,这里仅仅是一个探索,希望能对相关学科、相近课程提供一个参考,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顺兴,陈智熠,陈涣林,等.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J]. 环境保护, 2005(4):35-39.

[2]李顺兴,邓南圣. 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4):92-96.

[3]翼国盛. 简评《地球科学导论》[J]. 中国大学教学,2001(6):46.

[4]马俊杰,曹明明,王伯铎. 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J]. 高等理科教育, 2003(2):87-89.

[5]曾正中,张明泉,赵转军. 环境科学“水文与水资源学”课程实践教学探讨[J]. 高等理科教育, 2003(50):71-74.

[责任编辑:钟岚]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范文第3篇

2、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课程改革的实践

3、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

4、智能计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

5、理论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探索

6、机械大类招生背景下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改革初探

7、“以问题为导向”的经济学导论教学策略研究

8、计算机导论与Java程序设计双语教学调查分析

9、数学文化课的探索与启示

10、聚焦初中数学课堂中教与学的思维场

11、新型混合式生物信息学教学模式研究

12、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13、固体物理学理论导引,第2版等

14、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与探讨

15、通识教育背景下数据科学课程建设路径探析

16、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的民族院校大数据课程体系设计

17、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18、大学新生专业思想教育措施初探

19、隐匿的对话: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的思想论争

20、专题式软件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改革与思考

2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22、浅谈《数学建模》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23、美国小学教师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与思考

24、?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课教学研究

25、以计算思维为主线整合大学计算机通识课程

26、浅析提高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效率的策略

27、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内容必读

28、2013年哲学教学改革热点和难点问题研究报告

29、中外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30、《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总目录(二)

31、对我国高校开设天文学选修课的思考

32、在线学习 颠覆传统教育

33、信息技术在大学基础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34、HPS教育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5、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导论的课程设计与实践探索

36、数学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37、培养大学生自主选择精神的意义和路径新探

38、计算思维与计算机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9、核物理学基础:从核结构到宇宙学

40、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41、高等数学竞赛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42、关于独立学院专业导论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43、因子分析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44、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特色研究

45、面向对象的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

46、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47、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48、航空类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贯通建设探索研究

49、关于高校AI人才培养的思考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范文第4篇

2、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设置

3、本刊理事单位最亲书目

4、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文化研究

5、基于产教融合的农业院校环境专业应用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6、基于拟态计算的高效能大数据应用平台构建研究

7、北美士族研究传统的演变

8、域外法学方法论论著我国大陆传播考略

9、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改革探索

10、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生“科学与社会”研讨课的实践与探索

12、《生命科学与健康》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与研究

13、“学科大类—专业方向—综合提升”海洋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14、以专业规范为指导,科学构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5、基于CDIO的云计算与大数据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16、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的定位与教学体系构建

17、MOOCs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18、论社会科学的价值选择与价值中立规范

19、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适应黑臭水体技术发展的课程改革设想

20、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建设与探索

21、环境专业《自然保护概论》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22、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化

23、关于大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理论探讨

24、基于校企地三方合作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5、地域认同度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关系

26、面向国际化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7、我国犯罪学本土发展的整体性

28、基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9、再论我国心理学的分化现象

30、PISA科学素养测试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启示

31、通识教育背景下数据科学课程建设路径探析

32、“互联网+”背景下大学教学文化探析

33、大数据工程教育的探索

34、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35、新形势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探讨

36、基于“通专融合”的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37、大数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38、会计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结构分析与分层设计

39、新文科背景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培养特征的内容分析

40、用面向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改进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

41、基于大工程教育理念的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探讨

42、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和统计学专业的比较研究

43、计算机专业大数据方向课程群建设研究

44、信管专业的现状与改革

45、构筑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的桥梁

46、《墨经》绝学研究的科学方法论

47、大数据时代数据科学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探索

48、内容驱动的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

49、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项重大的教育改革项目,同样对推进我国跨进工程教育强国的目标实现具有深刻意义。哈尔滨工程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于2011年获得教育部批准,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相关专业人才。

一、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十二五”全国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黑龙江省重点专业。依托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导航、制导与控制”及博士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同时,承担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担负着为国防建设提供保障的重要责任。本专业自1953年设立以来,培养本科生近3000人。下设“导航工程”和“测控技术”两个方向,多年来坚持并发展“以测控技术为基础、船舶导航技术为主线”的专业特色,以培养船舶导航技术人才和测控技术人才为目标,努力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船舶导航及测控技术人才教育及培养基地”。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科学实践能力,具有测控技术与仪器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国民经济、国防和科研部门的测量与控制系统、仪器仪表及其他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与信息利用等相关领域的系统研究、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课题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依托,旨在探索具有测控技术主业特色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以此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创造性“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工程师教育培养现状分析。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注重实践教学,都较早开始工程综合训练,通过实践课程或项目开发,将工程实际问题带入课堂,并且让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这对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以能力为基础教育的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基础。近二十年来,美国的工程教育逐渐融合了技术取向和科学取向,开始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改革的重点从注重科学和工程基础教育转向工程实践;从关注工程教育本身转向强调影响工程教育的哲学、教育学和文化学基础,高等工程教育的内涵得到新的诠释。许多一流大学都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强调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创造力、领导力培养。

2.国内工程师人才培养及现状分析。近年来,中国的工程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开始了有益的尝试。但与国外相比,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題,其中工程教育改革理念缺乏、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工程实践教育缺乏长效运行机制等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不足固然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观念等方面的问题,也跟企业对工程人才不够重视、主动参与不够有关。因此,“卓越计划”的开展,迫切需要企业的参与,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三、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卓越工程师的“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及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学科专业体系的特色,以及我校在测控技术与仪器方面的专业优势,联合相关企业,着力培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卓越工程师,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

1.确立培养目标。我校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社会、面向工程界、面向国家发展需要、面向科技进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人格协调统一,知识面宽、基础厚、能力强、有理想抱负、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的高级工程专门人才和工程领域的创新人才。为了满足我国测控技术与仪器行业发展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认识与实践能力、专业综合实验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能力、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人际交流及工程表达能力及获取知识及终身学习能力。在这种要求下,培养的学生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宽阔的视野,较强的实践能力,并且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

2.构建培养模式。2011年12月。哈尔滨工程大学分别与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船重工368厂)、大连市船用电器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完成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累计1年时间在企业学习和实践,完成企业实践、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内容,达到卓越工程师培养对工程实践的要求。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经国家计委批准创建于1963年,现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直属企业,通过了中国新时代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国家一级计量单位,具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装备承制资格证书和一级安防工程企业资质证书。大连市船用电器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联营企业,中国船舶行业协会和造船工程学会的理事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一级供应网络成员和美国PHILLIPS、英国BP公司认可的合格供应商,是大连市高新技术企业,是一家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船舶制造和海洋石油工程的专业配套企业公司2009年开始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哈尔滨工程大学针对船舶导航仪器需求,开展光纤陀螺罗经民用船舶应用研发与推广,目前正在进行相关试验,配合中国船级社进行民用光纤陀螺罗经的资质认证工作。

3.重构培养方案。在自动化学院的“宽视野、厚基础、能力强、素质优”的具体要求下,以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ABET认证标准为参考,在学校新修订的2009版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与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同制订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校内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本培养方案包括基础教育课程平台和专业教育课程平台。涵盖本科生必须学习的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及本专业培养要求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本专业“卓越培养计划”学生的毕业标准必须修满176学分,其中基础必修课131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9学分,专业任意选修课6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10学分。

4.改革培养方式。①学员录取。根据我校教学特点,全校学生在入学完成3个学期的学习(即大类培养)后都可以重新选择专业。测控专业“卓越班”采用面向本专业全体学生,依据双向选择的原则方式,自愿报名参加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每年招生60~90人,在完成大类培养后,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学院根据学生的报名情况择优选拔。2012级专业招生89人,卓越培养报名56人,最终学院择优选拔30人参加卓越培养计划。2013级专业招生90人,卓越培养报名51人,最终学院择优选拔30人参加卓越培养计划。②产学研合作教学。产学研合作教学是实施“卓越计划”改革的核心和重点。我们创建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教学资源,将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在实际系统中对学生开展教学,让学生直接面对实物,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帮助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建立了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安排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等物质保障。同时学校设有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立项的科研训练计划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本专业学生在参加的各类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表明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实效。③实行双导师制。为了保證高质量完成我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制定,保证其能够顺利实施,成立了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由企业专家、自动化学院院长、教务办主任、试点专业资深教授组成,负责制定培养方案,指导课程建设,推动与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结合。“学校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指导模式,充分发挥了校内外导师各自的优势,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四、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行,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深化改革。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深化对卓越工程师教育的认识。同时,要进一步对卓越工程师的内涵进行挖掘和拓展。第一层次的内涵是知识;第二层次的内涵是技能;第三层次的内涵是品质。我们在强调卓越工程师的知识内涵和技能内涵的同时,加大对品质内涵关注和投入,完善对卓越工程师的理解。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使测控技术专业对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测控技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EB/OL].

http://www.gov.cn,2010-06-23.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0-36.

[3]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4]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交流会会议资料[C].北京,2010-12.

上一篇:酒店管理系统论文下一篇:硕士论文答辩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