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的核心概念范文

2023-09-22

生命科学的核心概念范文第1篇

【摘 要】初中生物学科的核心概念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性环节,受到了教师的高度重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主张从核心概念自身的特性出发,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掌握核心概念。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方法

核心概念是整个初中生物学的中心知识,它们构成了初中生物学体系的支架,串联起所有的知识形成一个丰富的系统。因此,教师要重视初中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帮助学生根据核心概念对知识进行体系性地学习和条理性地梳理。

一、明确核心概念的内涵

在初中生物学的知识中,存在着几十条核心概念。例如: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态循环系统、细胞结构等等。这些核心概念经常散落在各个知识点中,有时还会交织在一起。学生在书本上看到的知识点可能是几个核心概念的综合,例如:七年级生物的一章中讲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这里既涉及到了遗传的概念,又以细胞结构的知识作为背景。

鉴于核心概念的分散性和关联性,学生很难从细小又复杂的知识点中分辨出核心概念。这就需要老师发挥一下引导作用,老师可以用以下知识点举例说明一下核心概念的特征:

讲到细胞结构的时候,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这一概念就是我们所讲的核心概念。首先它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大量的动物、植物的细胞,然后生物学家们进行分析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的认知。也就是说,生物学上的核心概念不是现象,不是事实,它必须是一个归纳推理得出来的结论。

其次,我们在学习遗传的时候,讲到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在讲动物的呼吸作用的时候,讲到细胞如何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讲过细胞的分裂等等。这些知识的学习都需要我们事先掌握细胞的结构。如果我们不知道细胞具有细胞核这一结构,我们怎么知道遗传的信息库在哪里呢?

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核心概念,明白核心概念作为生物学的基础,在不同的知识点中都具备普遍的应用性。从而认识到核心概念在生物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掌握了核心概念,不仅有利于学好不同的知识点,还有利于高中乃至未来的生物学学习。

二、注重核心概念的讲解

由于生物学概念上专有学术名词多,又是对事实的抽象总结,所以很多概念在理解和记忆上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利用多种办法进行核心概念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例如:

“人的呼吸系统”这一概念的学习,在核心概念中学生需要掌握人的呼吸系统的构成,以及它的作用。笔者的很多学生经常把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知识点相互混淆,在纠正学生错误的过程中笔者也总结了一些经验。笔者建议,先带领学生认识一些人体内部的器官。

教师除了可以带一些模型到教室给学生观看外,还可以采用一个人体内部透视的示例图或者视频让学生认识口腔、食道、胃、呼吸道、肺、心脏等人体的构成器官。

等学生对人体内部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利用视频演示人体吸入氧气后,哪些器官发挥了作用,随后人体产生了哪些反应。这样一来,抽象的知识就化为了直观的图像,学生就能够清晰地区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不同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对核心概念的掌握也比较彻底。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例如:“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这一知识点的讲解中,课堂上教师会让学生做一些观察实验来了解植物吸水和吸收无机盐的过程。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给家里的植物浇水,植物才能茂盛地生长。如果很长时间忘记浇水,许多植物会枯死。而农民伯伯需要为农作物施肥,不少肥料袋子上会写明“氮肥”、“磷肥”等等。这些生活现象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植物的生长和水以及无机盐的关系。

三、经常进行核心概念的回顾

核心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它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发挥的串联和聚合作用。也就是说,根据核心概念在不同知识点中的应用性,可以利用核心概念将不同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进行掌握。因此,教师要格外注意对核心概念进行经常性地回顾,帮助学生打牢核心概念的知识基础。例如:

在学习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时,教师可以在讲课时这样引入对核心概念的复习:

教师:有哪位同学告诉我,在学习这一课的内容时想到了哪些我们学过的知识?

学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师:很好。那有没有同学能告诉我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大概内容?

学生:植物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结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

教师:那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在哪里呢?

学生:叶绿体。

教师:大家都回答得十分正确,对我们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

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回顾,实际上学生既温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又回忆了细胞结构的知识点,一下子复习了两个核心概念。也就是说,对核心概念的回顾不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关键的是在日常的课堂讲解中渗透进去。使学生看到相关的知识就能够迅速地反映出它涉及到了哪些核心概念知识,然后自己去主动回忆复习。这样一来,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掌握更加牢固,对生物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体系性也就把握得更加透彻。

核心概念的教学关系到学生生物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一教学工作。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核心概念意识,掌握核心概念,为进一步的生物学习和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青青.重要概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价值[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2期

[2]姚素杰.初中生物课的概念教学[J].学周刊,2013年第30期

[3]赵爽.概念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2009年第10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竹山中学)

生命科学的核心概念范文第2篇

摘要:掌握学科核心概念并运用其进行判断、推理和实践,是中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基石,也是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的前提。基于此,根据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为主线设计“概念教学”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关注概念形成的三个阶段中学生思维的特点,提出各阶段助于学生概念学习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师实现为思维而教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思维活动 概念教学 生物学

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凝练出了生物学大概念,并指出教学内容需要围绕大概念展开的课程理念。所以,“概念教学”也应该由传统地向学生传授零散的、不连续的事实性知识片段转向所学的内容都指向生物学核心概念,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概念教学”有利于学生构建科学概念体系和深入学习核心概念。概念是思维的产物,是人们在头脑中对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形成的映像;又是思维的工具,是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概念教学”的本质也是思维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一般概念自主建构核心概念,不仅可以达到形成相应生命观念的目的,而且使概念成为学生解决问题时思维利用的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发展学生思维,围绕核心概念设计并进行教学。

一、课前准备:构建概念体系,规划思维活动

核心概念是在掌握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理论等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并支撑着生命观念的形成[ 1 ]。所以,在教学中,核心概念的构建不能一蹴而就。一节课中,可以学习不超过两个重要概念,为接下来核心概念的学习做铺垫。然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系统化思维能力并结合各种思维活动将所学到的一般概念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形成核心概念。因此,在设计一学生思维活动为主线构建核心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应先构建核心概念体系[ 2 ]。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厘清一般概念与核心概念的关系,并且对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极为重要。

例如,“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一节中,学会通过实验观察了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现象(属于事实性知识)之后,形成了对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这一一般概念的认识,这一概念是为了说明“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便于理解“物质一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维持细胞的代谢活动”这一重要概念,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生存离不开能量和营养物质”这一学科核心概念,并帮助学生形成“生命是物质的”观念[ 3 ]。因此,教师要具有关注核心概念进行“概念教学”的学科视野,为学生理解核心概念、形成生命观念创造条件。

二、概念形成:感知、激疑、解疑,思維围绕核心概念展开

1.出示直观材料,为思维提供“触角”

教育心理学中,加涅将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具体概念指由事物的一般特征构成,人们可以感知到的概念,如红色、大小等。而定义性概念是指不能通过感官概念的例证而建构,只能借助下定义获得的概念,例如能量、ATP、消化等。加涅只是从智慧技能学习层次的角度对概念进行划分,相比于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属于较高的认知层次,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4 ]。许多概念的形成需要先借助对概念的例证的观察,然后再通过下定义抽象出反映属性的定义性概念,是两次抽象的过程。生物学中许多概念的学习都是基于直观例证材料,从中抽象出来的。例如,学习眼球的结构一节时,教师拿出眼球的模型。学生边观察眼球的结构特点边分析其各部分结构承担的功能,依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完成对眼球的学习。生物学中同样有一些无法出示直观实例的定义性概念,如基因的遗传定律。在教学中,可以使用概念模型,例如,通过有无耳垂这一实例构建概念模型,清晰地解释性状的遗传规律,帮助学生更简单、快捷、直观地理解性状遗传规律的内涵和外延。由此可以提升学生在具体情境下利用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置问题驱动,为思维插上“翅膀”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对概念形成初步的认知。但由于学生的自主完成抽象再抽象的过程是十分困难的,这就需要由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构建概念的思维活动。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设置是要有指向的,应该围绕着学科核心概念进行创设,循序渐进地设计问题串,让学生的思维向登山一样逐级递增。这时,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的一个个问题就好像是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概念之间搭起了一架桥梁。例如,初中学生在观察了解了植物器官的组成之后,提问:“器官各部分形态、功能特点”;高中阶段在观察了糖拌西红柿的状态之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 细胞壁和细胞膜什么样的特点支持这一现象的产生?”这样的提问内容简单、高效的为学生的思维指明方向。

3.进行实验探究,为思维带来“源泉”

基于问题设计探究实践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归纳总结,构建概念。例如,在学习“物质的跨膜运输——水”一节时,教师首先需要关注本节知识涉及到的核心概念“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基于这一概念进行的教学设计会更具有针对性。接下来可以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学生从中进行观察、猜想、体验、概括、归纳、分析等思维活动完成知识的构建。通过探究实验获得的对植物吸水与失水的基本理解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为更好地理解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无机盐的跨膜运输提供思维的着力点。所以说探究活动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基本理解。

4.联系生活实际,为思维搭起“桥梁”

生物学的定义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所以说科学的概念、原理是蕴含在学生日常可以接触到的生物学现象之中。与其他学科不同,学生在学校外也可以不断的接触到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例如花、种子、叶片的结构这些初中生物学的知识,学生在老师讲授之前就具有初步的认识;还有生活中有的学生制作过姜撞奶,这就与高中生物学中蛋白质的性质相关的内容息息相关。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有印象,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利用学生头脑中的已有信息联系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事物的广泛性,并且他们并不具有甄别事物真假的能力,所以其脑中是否存在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就具有不确定性,这也就是教学中常存在的迷思概念。因此,教师在联系实际的同时要注意区分学生对概念已经存在的认识是否正确,要及时纠正迷思概念,否则这些错误的概念会对学生日后形成科学概念起到反作用。

结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到的“同化”和“顺应”的观念,教师首先通过谈话、提问、经验总结等方式获得学生脑海中的前科学概念,辨別概念的正误,然后分别进行“同化”与“顺应”。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将学生头脑对概念存在的理解与科学概念相联系进行教学,是学生主动吸收知识、发展科学思维的“桥梁”。

三、概念巩固、深化:聚焦概念的迁移应用

1.核心概念内化形成品行

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概念之后,应该得到观念上的更新和行为上的改变。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课后,应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提升个人素质,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在生物教学中持之以恒地使用科学的概念正确的指引学会森的歌行为,也是应该贯彻的。

因此,生物学教学的目的不单单在于知识的灌输,教师要认识到“知识的教化作用”,并上升高度到“教育”。

2.课后作业帮助构建核心概念

首先,可以组织学生绘制概念图,概念图策略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把握重要概念,作为教师备课的主要工具的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构建概念体系的把手。学生在完成对相关概念的学习之后,基于自己对该概念的理解在头脑中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形成概念图,是学生仔细思考概念之间的联系、排序之后自主建构的。在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的同时也可以检验学生是否正确的掌握了核心概念;其次,学习相关概念之后,布置概念的比较分析作业,例如在上完生物分类的相关知识之后,让学生对比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异同,学生在进行比较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异同,进行对比记忆,有利于核心概念的构建,还可以为高中学习更深层的知识打下基础;最后,教师可以布置动手实践作业,提供实践和分享讨论的机会,例如上完“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一课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物理模型。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解决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转化为继续学习的动力源泉。

四、结语

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时刻关注重要概念,它既是生物学教学的着手点,也是学生通过中学时期的学习需要完成的目标。教师要利用核心概念引领课堂,围绕其进行教学设计。其次,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多种教学策略相结合。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认为设计各种活动进行教学无法提高教学效率。这种观点是大错特错的,最新版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生物学的核心素养涉及到教学应该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不是一味地关注分数。基于此,在教学中应该涉及多种教学活动相结合,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设计最有利于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活动。最后,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只有教师意识到了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性,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才是有可能的。所以,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中对教师教学实施提出的建议,并且在此基础上加深理解,完成更有利于自生和学生共同发展的教育教学。

【参 考 文 献】

[1]周丐晓,刘恩山.系统化思维在科学概念体系构建中的价值和作用[J].生物学通报.2018,53(1):21—23.

[2]平亚茹.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主线构建生物学核心概念[J].生物学通报 2018,53(9):45-46.

[3]谢虎成,刘恩山.回归概念教学的基本问题[J].生物学通报.2016,51(8):13—15.

[4]赵占良.概念教学刍议(一)—对概念及其属性的认识[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1):40—42.

(责任编辑:姜秀靓)

生命科学的核心概念范文第3篇

一、结合生活内容进行物理核心概念学习

物理核心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化描述, 主要表达的是事物的共同属性以及所具备的本质特征, 并进行高度总结。物理知识与生活内密切相关, 作为高中学生, 由于生活经验不足, 人生经历有限, 加之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不够成熟, 就难以正确地理解抽象事物。所以, 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中, 要按照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 注重结合生活内容, 并积极地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 以对物理力学的核心概念形成感性的认识。

比如, 《速度与加速度》的学习中, 就要对速度的概念和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理解。在学习中, 可以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 还可以在网络上搜索车辆快速行驶的视频, 以对速度和加速度持有感性的认识。将自己所搜索的资料与教师的微视频相结合学习, 就可以认识到速度是对物理移动的快慢的表达, 车辆跑得快, 就是速度大, 车辆跑得慢, 就是速度小。加速度就是变化的速度, 即速度变化得慢, 就是加速度小, 速度变化得快, 就是加速度大。当对速度和加速度有概念层面的认识之后, 就要对相关的单位进行学习, 学习计算公式。

二、对物理试验要认真对待

物理知识的学习中, 试验是重要的学习途径, 也是对核心概念加以验证的重要手段。力学核心概念就是通过试验获得的, 因此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对概念正确理解。通过物理试验, 还可以认识到物理学对物理概念探索的过程, 有助于深化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在力学试验中, 就可以将抽象的概念描述落实到试验操作中, 自主验证概念的正确性, 就可以对核心概念形成感性的认识, 在理解物理概念的同时, 还可以对概念形成的思维深入理解, 物理力学知识的学习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比如, 对电磁学的学习中, 就需要对相关的概念深入理解。在物理模拟实验中, 我们可以一边操作, 一边思考安培的研究过程, 对电流所产生的磁效应进行研究。在具体的操作中, 要将磁效应找到, 就可以沿着通电导线寻找, 但是按照这种方法并无法发现磁效应。面对这样的问题, 学生就要向物理教师请教, 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讲述奥斯特是如何发现磁效应的。此时, 学生可以观察教师的操作, 即将磁针与导线平行的位置放置, 此时, 学生就可以观察到磁针出现反应了。

为了对磁效应充分理解, 可以上网查阅一些与磁效应相关的生活内容, 就可以知道, 磁效应是无处不在的。如果没有磁效应, 我们的生活就会出现很多不便利。比如, 移动电话、计算机和电话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备品, 航天飞机、火车等等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用具, 这些都离不开电磁体的应用。结合物理试验, 将生活中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中, 就可以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我们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由此深化了对力学核心概念的认识。

三、对知识的形成过程予以有效控制

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中, 不仅要接受概念实施, 还要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力学知识中, 核心概念是重要的内容, 是学好力学知识的基础。通过物理概念的形成、发展、完善以及具体的应用进行了解, 就是对相关知识的认识过程。在对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学习中, 通过对知识的形成过程予以有效控制, 就可以将原有知识结构导入其中, 实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衔接。

比如, 学习电磁感应定律的时候, 要结合电磁感应现象, 还要引入安培定律, 通过对概念之间的异同进行对比, 使得原有的知识得到巩固, 对新的知识深入理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中物理学习中, 力学核心概念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但是, 在学习的过程中, 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导致力学知识的学习中, 由于概念没有准确定位, 使得知识的把握不够准确, 在物理解题中就会影响解题效率。作为高中学生, 在对力学知识的学习中, 就要认识到力学核心概念关乎到物理实验的顺利展开, 也是认识物理知识形成的关键。在学习中, 要积极与教师交流, 以更好地对核心概念正确理解、准确运用。

摘要:物理知识中, 力学是重要的内容。注重力学核心概念的学习是学好力学的关键。对于高中学生而言, 要学好物理力学, 由于没有对核心概念准确掌握, 就无法正确地理解力学知识, 也很难在物理解题中合理应用。所以, 物理学习中要对力学核心概念解析予以高度重视。本论文针对物理学习中力学核心概念解析展开研究。

关键词:物理学习,力学,核心概念,解析

参考文献

[1] 陆晓艳.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物理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与实践[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2] 郑曼瑶, 张军朋.“学习进阶”的研究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通报, 2014 (12) :2—6.

生命科学的核心概念范文第4篇

1 概念图概述

自从概念图及其相关理论提出之后, 概念图就成为盛行于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一种教学形式, 人们对概念图不断地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节主要介绍了概念图的发展历程, 并对其作为科学教学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1 概念图的发展历程

概念图是由英文concept map翻译过来, 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的诺瓦克 (Joseph D.Novak) 教授通过研究儿童对科学知识理解的案例时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北美行为主义盛行, 奥苏贝尔提出的有关“影响课堂教学中意义接受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认识接受”的理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于是在这种社会需求背景下, 诺瓦克教授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了一种新的教学工具——概念图。很快人们发现, 该工具同样可以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由此导致了相关人员对概念图更深入的研究[4]。

1.2 概念图应用于科学教学的理论依据

在知识的系统中, 概念是构成和联结知识的“节点”。概念图作为一种元认知工具, 超越了有关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分类, 努力将传统教学所导致的机械学习转变为有意义的学习建构[2]。概念图的使用能够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 而且作为一种学习策略, 概念图能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 同时可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和合作[1]。概念图对知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知识检索效率与促进新旧知识整合上。且在促进教师反思、辅助教学设计上, 概念图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其概念图的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2 概念图在科学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概念图便于学习者对整个知识架构的掌握, 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 促进知识的迁移。同时, 还可以通过概念图直观快速地把握一个概念体系, 甚至是一个学科体系, 有利于科学教学策略的实施。

2.1 概念图是一可视化的思维工具

概念图担负起认知的作用, 能够提供可视化结构。它能够创建一种信息与知识相联系的认知模式。当使用作为可视化思维工具的概念图时, 人们都将经历对概念想法进行可视化构建的智力行为挑战[2]。通过可视化组织, 概念图可以形成知识和概念网络促进思维的发展, 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以一种直观和形象的结构图示表现出来, 促进人们对于知识结构和实际问题的理解, 便于使用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补充。

2.2 概念图有助于科学教学的设计

概念图能促进新旧知识的整合和知识的结构化, 帮助学习者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便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并在各知识点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 然后用具体的知识或事实充实相应的概念[4]。学生掌握了整体的知识框架后, 更容易领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理解知识的效果显然较以往机械式的记忆要好得多。而且概念图的设计能更清晰地掌握这节课或这个主题的主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和知识层次的有效把握, 不至于知识记忆的零乱和遗失。

2.3 概念图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把概念图应用于教学, 帮助学生用概念图贯通整个课程内容, 有利于学生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增强主体意识;创设自主、体验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投入学习[4]。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有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品质, 发展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并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完有关碳的循环之后, 面对复杂的循环关系, 老师可给学生提供一个碳循环的概念图, 引导学生将氧循环、氮循环的知识整理成概念图, 进一步巩固学习。

2.4 概念图是课程教学评价的工具

评价是一种过程, 也就是说评价是在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进行的, 它不能孤立于事物的发展过程了存在。概念图应用于教学的评价也体现这种过程观, 下面从教学评价的形式和方法来说明概念图应用于教学的评价系统。基于概念图的教学评价的评价方法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出发, 依据概念图构图活动的构图任务形式的不同和概念图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评价手段[3]。总而言之, 不管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手段, 都要根据教学目标的整体来设计, 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概念图能帮助学习者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 构建网络知识结构, 使学习者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并逐步形成认知和元认知策略, 能帮助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把握比以往清晰、准确, 并将各个知识点有效地、系统地存储于学生的头脑中, 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 但真正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掌握概念图技能的还不多, 对概念图的认识、研究和应用还任重道远。

摘要:概念图是一种能形象表达命题网络中一系列概念含义及其关系的图解。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 概念图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本文在介绍概念图的基本知识上, 针对概念图在科学教学中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概念图,科学教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胡卫平.科学教育的科研趋势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25 (4) :44~51.

[2] 姜顺忠.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图应用的案例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8.

[3] 王丽霞.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概念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1.

生命科学的核心概念范文第5篇

1 可持续性科学的发展历史

20世纪60年代以前, 长期流行于世界的口号是“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人们仅仅是想征服与控制大自然, 却从未考虑过保护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处。直到Rachel Carson看到了DDT杀虫剂对鸟类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于1962年以此出版科普书《寂静的春天》, 才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寂静的春天》在美国的问世, 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 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 从而促成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 各国签署“人类环境宣言”。首次把“行动、环境、我们和我们的后代”放在一起考虑发展问题, 人类从此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

1983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 成立。直到1987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会议上, 出版《Our Common Future》, 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模式, 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同时又不损害其子孙后代满足他们将来需求的发展”[3]。1992年, 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文件[4], 把“可持续发展”从全球性的理论共识变成了全球性的实际行动。

由于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领域,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不同学科给出的界定也不尽相同。不同的领域都有它们各自不同的理论, 这些理论在它们各自的领域都是正确的但如果将它们统一到可持续发展这一领域却可能只是部分正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是要求它能够辨别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共存与和谐发展, 是源于实践并又能指导具体实践的。

由23名世界著名可持续发展研究者于2001年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Sustainability Science》, 整合与提升了现有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 正式提出了可持续性科学 (Sustainability Science) 的概念, 使可持续发展从思想走向科学, 最终形成协调和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2 可持续性科学的概念与核心问题

可持续性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又可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和技术, 在近十年来极富活力。它需要综合不同学科来共同探讨一个主题:致力于研究不断变化着的自然与社会间的相互作用。可持续性科学探索和解决这种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认识到仅理解自然与社会系统的单个组成部分是无法充分理解这些系统本身的。可持续性科学也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和谐状态, 而是一种过程, 这一过程使得资源的利用、投资的方向、技术的发展以及体制的变化与现在和将来的需求达成一致。

可持续性科学主要关注的是社会、环境与经济的问题, 即人与自然资源及经济利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持续性科学将整合这些问题, 从理论上提出依据, 在实践中找到指导方法, 促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性科学认定“世界目前的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为寻求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可持续性科学的倡导者们在当时就提出了七个核心问题: (1) 自然与社会动态的相互作用——包括时滞和惯性——如何才能更好的纳入到现有的地球系统、人类发展和可持续性的综合模型与概念型框架中? (2) 包括消费和人口的环境与发展的长期趋势是如何影响自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的? (3) 在特定地区、特定生态系统类型及人类的生存模式下, 是什么决定了自然-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和恢复力? (4) 能够确定指示自然-社会系统严重退化, 使风险显著增加的、具有科学意义的“极限”或“边界”吗? (5) 什么样的系统激励结构——包括市场、规则、标准和科学信息——能够最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内在力量, 从而使自然-社会间的相互作用走向更可持续发展的轨迹? (6) 对当前关于环境和社会状况的监测与报告系统应该进行怎样的集成和拓展, 使其为实现向可持续性转变提供指导? (7) 现在的研究计划、监测、评价和决策支持等相对独立的活动如何能被更好地集成到适应性管理和社会认知系统当中去[2]。

3 结语

可持续性科学通过整合社会科学以及一些基础科学的理论知识,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提供决策, 这些知识必须通过学者和实践者的合作来产生。可持续性科学同时包含了一切时间尺度, 过去、现在以及将来, 过去发生的我们已经看到, 并在努力适应与改造, 而现在的境况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可能就会消失不见。世界一直在不断的变化, 我们所关心的是, 将来它会变成什么样?或者说我们希望它变成什么样?可持续性科学这一新的科学体系的出现旨在理解自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它需要有新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的体制, 如果能够加强其解释能力, 可持续发展将有更大的拓展空间。

摘要:面对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和资源迅速枯竭的窘境, 可持续性科学已经成为人类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并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可持续性科学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背景提出的, 旨在解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可持续性科学的发展背景及历史, 其次概述了可持续性科学关注的七个核心问题, 以期能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 促进新的解决办法的发现。

关键词:可持续性科学,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 Lele, S.M.Sustainable development:acritical review[J].World development, 1991, 19 (6) :607~621.

[2] Kates, R.W.et al.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Sustainability science[J].Science, 2001.292 (5517) :641~642.

[3] Brundtland, G.H, M.Khalid.Our com-mon future, 1987.

生命科学的核心概念范文第6篇

摘要:新时期推动我国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各种因素总和构成了科学发展的动力体系。概言之,科学发展的动力体系主要包括:当前主要社会矛盾、党的执政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促动以及改革开放所形成的内外动力的统一。

关键词:科学发展;动力体系;驱动力

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对促进我国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动力体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发展的动力体系就是指对经济社会发展起驱动作用的各因素总和。科学发展的动力体系,即对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起驱动作用的各种因素总和,主要是指驱动力,此外还涉及驱动力的运行背景和机制。本文将以科学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为重点,概析一下新时期促进我国科学发展的动力体系。

一、谋求解决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科学发展的根本驱动力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各领域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导致不少亟待解决问题和矛盾,这就促使了科学发展理念的产生。科学发展观就是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提出的。解决这些问题矛盾的努力成我们党领导科学发展的根本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谋求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全面发展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利益驱动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科学发展的主动力。社会利益驱动力的核心是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和保障各种利益的实现。近年来,为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我们党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用科学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这是科学发展的主动力。

2.科技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源动力[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尤其是当代最新科技的发展为我国科学发展带来了不竭的动力源泉。科技的进步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从目前来说,重视新型技术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的基本前提。可以说,科技的发展进步,是我国科学发展的根本基础和动力之源。此外,科学发展的本身就体现了科学理念,脱离实体科技的进步单纯的强调科学发展是难以想象的。

3.改革与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加速器。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都是引领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性的改革也就成为加速科学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改革和创新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特征,可以说因为改革和创新促进了中国的迅猛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探索和积极实践,大胆解放思想,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进行改革和创新。

4.统筹与协同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整合制衡力。在对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历史发展动力的最终作用方式呈现整体的合力方式[2]。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我国社会发展的“五个统筹”,就体现了这一思想,它要求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推进,全面发展,以形成科学发展的整合力量。科学发展是一个更高水平的发展模式,不仅有经济发展,而且要求政治、文化、社会整体推进,全面发展,更需要统筹整合和协同制衡。全局统筹和协同驱动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整合力和制衡力。

二、党的执政责任是科学发展的政治驱动力

当前,党执政责任主要有理论创新的责任、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责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责任。这三个方面的执政责任的核心是推动发展,进一步讲就是推动科学发展。

1.推动科学发展是党必须承担的执政责任和使命。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我们党不断总结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强化对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良性运行的责任意识,终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确立为我们党的执政新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在新时期已经将推动科学发展作为了自己的执政责任和历史使命。

2.科学发展是党巩固执政基础的需要。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思想文化基础、群众基础。在经济基础上,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建设适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物质文明,使国家富强起来,必须依靠科学发展之路来实现;在政治基础上,以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由此形成的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保障;在文化基础上,发展先进文化,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纲领作用、精神方面的塑造作用和引导作用;在群众基础上,要认识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根本价值属性,科学发展的进程就是党不断巩固群众基础、增强执政合法性的进程。

3.科学发展观所塑造的政治价值促进了党的执政系统对科学发展的责任意识。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为我们党执政确立了现代执政党所必须拥有的政治价值观,为我们党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执政观、绿色执政观、统筹协同执政观、责任执政观,体现了我党执政为民与执政兴国的政治理念[3]。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执政主体政治责任感的体现,具有新时期执政主体的政治价值观。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牢牢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将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转化为自觉行为。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精神驱动力

党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来自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之魂,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先进文化的高度凝结,其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1.马克思主义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精神动力。在当代中国,要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是指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动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源泉。

2.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是凝聚人心、导引方向的强大精神动力。共同的理想信念既是团结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又是推动和鼓舞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过去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和成就靠的就是伟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当前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也要靠理想和信念。在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理想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空前的精神动员作用,是推进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维系全国人民为实现科学发展而共同努力的精神纽带。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实现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需要这种精神力量来推动和激励,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奋斗。

4.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推进科学发展的时代动力。时代精神也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与世界已经融为一体,改革和创新引领时代进步和发展,是时代的最强音。中国的发展同样需要改革和创新,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紧跟时代、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是我国推动科学发展的又一强大精神动力,这种动力根植于我们民族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过去落伍于时代而挨打所进行的深刻反思。

5.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为科学发展提供道德支撑和保障。社会主义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为本质特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实现科学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支撑和保障。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本质的集中体现,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气的一面旗帜,它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为实现科学发展构建了一个健康、积极、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科学发展内外动力统一于改革开放

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动力是内外动力共同的作用。当代中国走向科学发展,内生动力是根本,最大的特征是改革;外生动力也极为重要和必须,借助于外生动力唯一的途径是开放。推进科学发展必须内外两个动力借用好、协调好。实现这一状态的途径就是改革开放。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且强调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国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的实施离不开环境的开放性。我们应当把科学发展的动力放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在更广阔的时空视野,多视角、全方位看待科学发展的动力体系,从而在最大限度的信息量上形成对发展动态性和复杂性的战略意识,充分利用好当今世界的发展资源、发展环境和发展规则。改革和开放将中国走向科学发展的内外动力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同时也证明了科学发展的动力体系具有内生动力与开放动力的统一性。

参考文献:

[1]赵科天.论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形态与科学发展动力机制[J].理论导刊,2006,(3):43-4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7.

[3]方世南.从科学发展的政治价值看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意蕴[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4):41-44.(责任编辑/李璐瑶)

上一篇:抽象行政行为范文下一篇:科室培训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