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引领教学法论文范文

2024-02-27

任务引领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篇

1 问题提出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理论依据主要是,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行动学习法理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效性强的教育形式, 职业学校要围绕地区经济发展设置专业, 依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和教学, 成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实践理论依据。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创制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 是当今国际教育界十分盛行的一种教学法。在职业教育, 项目教学法是指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 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到完成后的评价, 都由学生具体负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 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 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包括五个环节: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自主学习、完成任务、过程评价。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 由教师提出具体任务, 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 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有利于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各有利弊, 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整合课程开发, 将更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以任务为主线,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 实施过程

在一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教学活动都是按照每个章节来进行的,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注意力都在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上, 缺乏对整个课程的总体把握。为了适应市场对网络专业的需求, 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我们在教学中把握企业岗位需求, 将学生需要具备的各项能力设计为一个个综合项目, 每一个综合项目再细化成若干的具体实训项目, 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来达到教与学的目标, 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教学效果、实验的效果也明显提高。

课堂教学中, 对每一个具体项目, 老师只作基本的讲解, 在给定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同或类似的工作任务的前提下, 指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和思路。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 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 明确它所涉及到的知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和互动学习过程, 明晰思路、探寻切实可行的方法, 最终完成“任务”, 进而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3 实施案例

以《网络基础》课程实施为例。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计算机网络管理行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 设计课程内容;以网络工程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网络服务器管理与维护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模块化课程。按模块形式设计学习过程, 采用递进式结构模式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在模块训练中使学生掌握职业能力。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岗位的职业能力。立足这一目的, 本课程结合计算机网络管理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岗位要求, 依据“能力核心、五环支撑、理实一体”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18条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应依据这一目标定位进行。

依据上述课程目的及目标定位, 本课程规划和设计了16个课程模块, 具体包括网络入门、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连接组件、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用户和组管理、文件安全性管理、管理共享文件夹、打印服务器配置、组建对等网、DHCP服务器配置、配置DNS服务器、配置WEB服务器、配置FTP服务器、接入Internet。这16个课程模块涉及47个知识点、48个技能训练和8个态度养成教育。

项目一:网络基础知识

任务一:认识网络

任务二:认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任务三:认识网络连接组件

任务四:了解网络协议

项目二:网络操作系统

任务一:安装网络操作系统

任务二:认识管理用户和组

项目三:网络服务

任务一:实现文件安全性管理

任务二:实现共享文件夹管理

任务三:配置网络打印机

任务四:组建对等网

项目四:配置网络服务器

任务一:配置DHCP服务器

任务二:配置DNS服务器

任务三:配置WEB服务器

任务四:配置FTP服务器

项目五:接入互联网

任务五:接入Internet

以《网络基础》中“配置网络打印机”为例, “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教学法首先明确要完成“配置网络打印机”这个任务, 必须掌握四大任务目标, 即安装打印机、配置网络协议、安装与配置客户机、安全管理打印机。根据这四大任务目标, 再具体明确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以及要具备这些能力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结构。最后在此基础上, 就如何完成教学任务, 设计出一份教学进程表, 以此来指导“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教学法的实现。具体如下:

任务目标:

1) 安装打印机;

2) 配置网络协议;

3) 安装与配置客户机;

4) 安全管理打印机。

能力目标:

1) 能正确安装本地打印机;

2) 能正确配置网络协议, 设置共享;

3) 能正确安装与配置客户机;

4) 能进行网络打印机安全设置;

5) 熟练利用网络查询的能力;

6) 学习能力。

知识结构:

1) 配置网络打印机的步骤;

2) 网络协议;

3) 如何设置共享;

4) 网络打印机安全。

教学重点:

1) 配置网络打印机的步骤;

2) 网络打印机安全。

教学难点:

1) 安装与配置客户机;

2) 进行网络打印机安全设置。

难点突破:

1) 厘清思路, 如何才能实现打印功能?如何才能实现网络打印机共享?如何选择网络打印机?

2) 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准备工作, 如打印机驱动程序的安装, 网络打印机的搜索与配置。

“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教学法可以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具体实施如下:

(1) 模拟情景, 设计任务。

教师应以现实生活、工作中的实际状况为基础, 向学生创设适当的任务情境, 让学生带着任务置身情境之中, 这样将使得学习更直观、更形象, 更易于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

如办公室内只能有一台打印机, 能不能不在本地也能实现打印功能?

这个任务来源现实, 学生容易接受。并且要完成这些问题必须要联系到一些知识点:如何安装和使用本地打印机?如何实现网络打印机共享?如何安装与配置客户机?在客户机上如何选择网络打印机等等问题。

(2) 分析任务, 发现问题。

当这些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之后,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引导学生去讨论、分析任务, 发现问题。

教学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 5个同学一组。指定项目组长, 引导组长思考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确定哪些事项, 需要具备哪些知识。而这些知识正是解决“任务”所必须的新的知识点, 这样就形成了学习需要和动力。

(3) 自主学习, 突破问题。

在明确了目标任务以后, 组长根据目标任务需求进行分工,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特别是通过网络查询以及使用Windows帮助功能等手段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突破问题。

(4) 形成共识, 完成任务。

要完成上述问题必须要用到一些知识点:配置网络打印机的步骤;网络协议;如何设置共享;网络打印机安全等。这时, 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获取相关理论知识。学生获得新的理论知识后, 紧紧围绕“任务”展开自主性探索学习。最后, 让学生让学生大胆地去尝试、去探索。在尝试和探索中体验成功与失败, 从中获得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探求“任务”的最终解决。

为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对“任务”的分析中, 同时也为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 应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结合讨论和教师的指导, 切切实实实现网络打印机的共享。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以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身份, 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对一些重点和难点应做进一步讲解, 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并将在写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 并及时加以改正和调整。

(5) 效果评价, 归纳总结。

在评价的过程中, 一是, 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要及时对学生的“成果”进行交流, 分享其成功的经验和不足的教训。要肯定其好的表现, 对不足之处给予指出和鼓励。二是, 再次对所讲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梳理, 特别是要针对典型问题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作出解析, 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评价主要包括教师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

教师评价:主要是测试每位同学所作的网线是否合格, 以及是否掌握双机互连的设置。

小组成员间相互评价:各人完成任务情况, 协作学习时对本组做出的贡献。

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各组派两名代表上机展示本组所做的任务, 其它组给这组打分。

自我评价:要能让学生学好, 首先要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通过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抓住学生注意力, 再结合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循序渐进的导向方法, 让学生逐步掌握课程知识。

4“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教学法的优点

“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教学法的实施, 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效率,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主动参与, 积极思考,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同时, 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塑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能够更充分地了解自己未来所从事工作的要求和需要, 并通过训练达到职业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技能。

5 结语

改变以往遵循教材章节设计的教学思路, 用大项目和细化的小任务贯穿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 训练岗位工作技能,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教学法还处于探索阶段, 有些课程, 或者内容也并不完全适合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教学法。另外在教材的编写, 教师的配备, 教师思想意识的转变, 素质的提高等,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在认识教学过程本质的基础上, 转变教育观念, 深入研究与探索适合职业教育学生实际和社会需要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突出职教特色,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该教学模式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 对网络专业教学适用度较高, 在学生技能培养, 符合岗位实际要求方面的适应度也较高, 学生就业能力得到提升, 在同类学校中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摘要:重庆教育管理学校是三部委确定的全国第三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 拟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本文针对信息技术课实践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 结合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实践, 对项目中的一个任务进行剖析, 从设计项目任务、创设教学情境、总结评价及反思等方面, 透视“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学的基本要点。

关键词:项目,任务,教学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 陆兴发.教学方法:界定与选择的策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2 (2) .

[2] 张艳君.应用文写作动态实训教学法浅析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4) .

[3] 伍文庄.“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2 (3) .

[4] 张恩华.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3) .

任务引领教学法论文范文第2篇

《Map GIS》是一款由中国地质大学开发, 专门的地理信息类计算机软件, 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检索和制作。《Map GIS》是在MAPCAD软件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的, 其包含MAPCAD的所有功能, 作为一款综合性的地理信息应用软件在我国地理信息领域广泛应用。《Map GIS》课程教学是以Map GIS软件为应用为背景, 学习和掌握Map GIS软件使用而设计的一门应用型技术课程。

传统《MAPGIS》课程教学过程采取讲授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生本”教学理念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较低, 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为了克服当前《MAPGIS》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被提出, 通过以“项目案例”的方式, 将理论教学部分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促进《MAPGIS》课程教学的教学有效性。

2 课程目标

MAPGIS是应用型课程, 强调培养学生软件应用能力, 突出学生理论知识转变实践操作技能能力, 较之传统理论为主的课程, 该课程更加注重应用操作能力的锻炼。通过学习《MAP-GIS》课程, 学生应了解并熟悉MAPGIS软件的基本原理, 能够利用MAPGIS进行地理信息制作, 能够将地理信息转变为软件数据模型,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实践应用基础。

按照课程目标的基本划分, 将《MAPGIS》课程目标细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 其中知识目标具体表述为, 能够掌握MAPGIS软件的基本原理、功能以及应用方法, 能够根据已获知的地理数据, 进行分析, 并设计相应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用于构建相应的数字化地理信息图;技能目标对应于知识技能, 是将知识理论转变为应用技能的能力, 根据分析和设计好的数据信息, 直接应用于MAPGIS, 相较于知识目标, 能够熟练进行技能目标的掌握是应用类课程的重点;而情感目标则是培养相关专业技能的情感意识, 包括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专心细致的学习意识和勤奋努力的精神情感培养, 情感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课程内容

《MAPGIS》课程围绕MAPGIS软件展开, 各院校应按照通用的学时安排进行课程安排, 具体课程内容的学习应凸显学习实践能力, 教学任务和项目的设计以教材为基础进行自主创新和应用, 注重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应用软件的一般学习安排, MAPGIS课程可具体分为软件介绍、MAPGIS数据采集、MAPGIS数据分析、MAPGIS数据录入、MAPGIS数据制作、综合练习等内容。

4 实施建议

按照“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基本思路, 《MAPGIS》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在项目和任务的选取、教学方法思路、教学资源应用等方面进行设计。

4.1 教学项目和任务的选取

紧扣课程教学大纲, 选取项目大小和学习任务适当的内容予以实施, 尽量减少其他内容对于学习内容的影响, 另外在项目设计的时候应该降低重复率, 避免学生疲劳学习导致学习积极性不足, 任务设计时满足大多数学生难度, 注重学习量的把握。

4.2 教学方法的应用

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合理开展, 分组合作、层次化学习、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 在学生学习程度、小组规模上进行科学设计, 尽可能为开展项目教学提供便利条件;而层次化的教学应用, 是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能力进行展开的, 根据教学任务将学习内容分为基本型、拓展型等层次, 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学习。总之, 教学方法的应用应围绕“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进行开展。

4.3 教学资源的应用

教学资源不应局限于教材, 而应充分应用高校提供的教学资源, 以图书资源库、网络资源库、视频库、素材库等为教学资源的补充, 进行拓展性学习, 鼓励学生进行综合项目练习, 不断提升学习应用实践能力。

5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通过综合性评价得出学生《MAPGIS》学习的整体情况, 按照“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基本要求, 应通过日常考评、期末考试、项目考评等项目予以实施, 一般期末考试占百分之四十、项目考评百分之三十、日常考评百分之三十, 最后得出学生综合成绩。

6 其他方面

不同高校, 由于教学侧重点和应用方向不尽相同, 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有所差异, 教师在开展《MAPGIS》课程教学时应结合高校实际情况, 围绕《MAPGIS》课程标准进行展开, 具体实践过程也应进行合理的调整, 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用、教学评价, 为实现《MAPGIS》的有序开展做好准备。除此之外, 教师也应加强自身学习, 为提升软件应用能力, 夯实《MAPGIS》教学。

摘要:《MAPGIS》作为一款专门的地理信息软件, 集数据采集、设计、制图功能为一体, 《MAPGIS》课程学习以MAPGIS软件为核心内容, 是相关理论和应用技术的有机结合, 传统讲授式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往往不尽人意, 为克服传统教学不足, 基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应用被提出, 本文结合《MAPGIS》课程, 探讨课程标准开发的相关内容, 为更好地开展项目式和任务驱动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项目,任务,《MAPGIS》课程

参考文献

[1] 肖清华, 晏涵, 郑平.“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构造地质分析》课程标准的开发[J].亚太教育, 2016 (17) .

[2] 孙斌, 韩艳玲, 郑贵洲.基于Map GIS的GIS课程实践案例教学方法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 2016 (16) .

任务引领教学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文章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的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内容,在阐述高中“语文主题学习”引领下高中阅读教学内涵和实施操作要点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进行探究,以供同行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主题学习”;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一、引言

所谓“语文主题学习”引领下的高中阅读教学,就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

“语文主题学习”引领下的高中阅读教学能有效突破单篇教学的局限性和低效性,优化知识结构,拓宽教学领域,在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同时提高其思辨和表达能力。

二、高中“语文主题学习”的内涵概述

“语文主题学习”是以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内大量阅读为特征,以编写围绕教材单元“主题”的实验教材为载体的语文学习体系。

人教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大体上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直接向学生展示单元主题内容;另一种情况是向学生展示隐含在课文背后的主题内容。

“语文主题学习”理论的提出依托语文教学的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主题教学内涵的由来。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出来的。为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需要讲太多内容,而需要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语文知识。第二,“语文主题学习”指通过课内外知识的综合应用来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第三,改变只学习语文理论的习惯。语文学习方式是反三归一,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某一知识点形成一种新的感悟,从而实现语文知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蜕变。

三、“语文主题学习”引领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操作要点分析

(一)改变以往的课时分配,在课内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促使学生构建以大阅读为基本目标的语文学习体系,在语文教学中积极落实“三一制”,即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利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把握语文教材内容,用剩下三分之二的时间来阅读和语文知识相关的其他知识内容,以此来辅助学生的语文学习。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做到三讲三不讲,提升学生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遵循三讲三不讲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讲解学生容易理解错误的知识点。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学会删减一些无效的教学环节,集中精力进行有效的语文知识的教学,提高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积极打造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学习型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下,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点拨者。基于这一点变化,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语文阅读的引导和点拨上,并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语文阅读和学习。

(四)改革语文备课制度,借助导学案开展教学

“语文主题学习”引领下的高中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实施集体备课,即在备课之前,教师需要集体阅读语文教材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集中智慧确定人教版高中语文每个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内容,之后将教学内容具体落实。在教学之前,讲课教师应提前向学生公布学习方案,让学生根据学习方案进行语文课文的预习。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以导学案为基本引领,让学生对某一组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性的阅读理解和阅读感悟。

四、“语文主题学习”引领下的高中阅读教学的实施意义

(一)打破高中语文传统教学内容少的束缚

高中语文课程安排的教学课时为每个星期四节到五节,去掉其中的写作课程,实际意义上的閱读课程教学课时每周只有两节到三节,而每个学期的教材讲读篇目为14~16篇,较少的课时无法教学较多的内容,以致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更无法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而借助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则能够解决教学时间较少的问题,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从而有效地开阔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

(二)改变了以往语文阅读教学程序化模式

阅读教学程式化主要是指教师对所讲解的语文课文进行词、句、段的肢解处理,在处理个别词句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品味和领悟。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某一篇文章时,仅仅简单地将文章结构划分为多个部分,没有深入把握文本内容精髓。

主题式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在以往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拓展语文教学,在发散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和增长学生的学习见识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语文主题学习”引领下的高中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围绕教材内容确定语文主题教学的主题

在开展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率先确定好教学主题。首先,在确认主题的基础上,各个年级的语文组长需要带领本年级的语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让每名教师都能够更全面地掌握语文教材文本内容和作者创作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其次,教师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应仔细研读语文教材文本内容,确定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并从字词句中把握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

比如,在《大堰河——我的保姆》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大堰河忙碌过后抚摸乳儿,为乳儿准备食物和夸赞乳儿的情节,引导学生透过这些情节来更好地理解大堰河对乳儿的疼爱,明确整篇文章的主题——母爱。

(二)紧紧围绕主题将多个文本结合在一起

在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紧紧围绕主题将多个文本充分结合在一起,通过文本内容的整合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文阅读面。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较多有关英雄主义精神的篇目,通过英雄主义精神的宣扬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意识,并引领学生树立人生目标。比如,《沁园春·长沙》《念奴娇· 赤壁怀古》,其中的《沁园春·长沙》具备文质兼美的特点,文本中字里行间透露着伟大领袖的豪言壮志,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一代伟人的博大胸襟。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能够帮助学生联想到千古英雄,感受到古代英雄的雄浑力量。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类似的文本结合在一起,层层递进,让学生深入领悟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英雄主义情怀和精神力量。

(三)仔细研读文本,深入理解主题思想内涵

在开展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主题,并在持续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比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陈情表》时可以采取如下的教学方式。

1.制订科学合理的导学案,引领学生熟悉文本内容

《陈情表》是一篇古文,文体是抒情散文。教师在课前可以以导学案的形式将这篇文言文中需要学生注意和掌握的字音、字义展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2.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引出学生关于主题的思考

在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有技巧的提问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考,如针对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对李密和晋武帝有多少了解?”学生开始积极主动地理清那个年代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西晋时期以“孝”治天下的社会背景,为以“孝顺”为主题的阅读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学生基本了解文本创作背景之后,教师继续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李密当时为什么要写《陈情表》?请在文章中找出原因进行回答。”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会找出很多种原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找出最终的原因,即“愿乞终养”在本质上充分体现了李密的孝心。

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更好地把握阅读主题

在《陈情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六个人组成一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积极探究《陈情表》中的哪些内容打动了晋武帝,并说出能够打动晋武帝的原因。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寻找打动自己的地方,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晋武帝的角色走入课文中,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和作者的对话。由于每名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不同,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不同学生会就同一个问题表达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思考,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文本的主题。

(四)通过综合性活动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语文阅读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进而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整个文本主题,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語文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综合性的活动来丰富个人体验。在开展综合性主题阅读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如下的形式,如教师可以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组织学生参与主题展示课。例如,在学生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中的宋词知识之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柳永、苏轼、辛弃疾的宋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积极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宋词;之后,在课堂上朗读这些宋词,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模仿宋词进行创作,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以戏剧、歌舞、演唱等形式将宋词内容展现出来。

六、结语

“语文主题学习”引领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是全面贯彻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一种重要体现,为此,要求教师结合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和高中生的语文学习特点,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阅读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魏韶婷.组文阅读教学如何指向写作训练——“语文主题学习”实践例谈[J].江西教育,2016(35):86-88.

[2]石 敏,王 印. 阅读,打开心窗——“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历程浅记[J].内蒙古教育,2017(13):28-30.

[3]杨玉楠.用阅读去引领人生——在“语文主题学习”探索中的几点体会[J].吉林教育,2014(Z2):160-162.

任务引领教学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任务驱动 主题情境

当今,“任务驱动”成为信息技术课堂的主流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师针对三维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创设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主题情境,并把信息技术知识点和操作技能分解成学生可团队合作探究或独立自主探究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有目的地去探究,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終身学习能力。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课“用计算机画画”为例,浅谈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设计,与大家共享。

一、分析教材,把握三维目标,有效设计任务

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任务的设置一定要符合信息技术教材的层次编排,明确结合信息技术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效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的、易于探究的学习任务。“用计算机画画”一课是在学生认识电脑画图软件的“笔”和“纸”的基础上,用“笔”,即铅笔、刷子、喷枪等绘画工具进行绘画。主要让学生初步体验用计算机画画的过程,掌握几种常用的绘图工具,同时学会保存图画文件。所以,本节课确定的三维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学会画图软件的窗口操作和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2)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和简单的示范,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协助学生学会使用画图工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断探索的信息素养和欣赏美、发现美、表达美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设计任务时,首先要考虑知识与技能目标,把几个相关的绘图工具的学习细化成一个个小的学习任务,如用铅笔画小山和小河;用刷子画树干;用喷枪画树叶等,这样删繁就简,由易到难,可顺利达成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其次就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尤其要加强学生合作探究的引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达成学习目标。最后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师设计的任务除了能使学生达到一定的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外,还需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

二、创设主题情境,设计分层任务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要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创设相关主题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学习氛围中,并通过设计分层教学任务,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尝试探究,掌握操作技能,养成综合信息素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用计算机画画”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出现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巧妙地创设了“争当小画家”的主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中。在设计学生的学习任务时,通过画小山、小河、树干、树叶,修改图画,把绘图工具的学习任务设计成分层渐进式,让学生在一个个绘图工具任务的完成中创作一幅优美的绘画作品,同时形成绘图操作技能。在最后的课堂练习中,笔者更是体现因材施教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成一个创作团队,使其在争当“最佳小画家”的主题情境中进行综合创作,让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养得到升华,圆满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以生为本的信息技术课堂,可创设团队合作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如在“用计算机画画”一课的教学中,在设计单一的铅笔、刷子、喷枪等绘图工具任务时,可将学生分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长负责协调、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使他们跟上团队的学习节奏,营造团队共成长的良好学习氛围。最后在进行综合实践创作时,要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各司其职,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共同完成综合实践创作任务。另外,保存文件是最后一个关键任务。课堂上遇到的突发情况比较多,如另存命名、文件覆盖、保存提示等,因此,教师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操作细节不同,可能面对的保存界面不同,要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让合作小组共同分析、总结、反思,解决面对的保存问题,从而高效地完成了本节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创设以生为本的信息技术课堂,在课堂上巧妙地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并在设计任务时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这条主线,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合理有效地设计分层任务,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学生积极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钟伟芳)

任务引领教学法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高职院校中设置钢琴教学的课程,是以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在文化和专业技能教学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革。就钢琴的教育而言,由于学生之间的基础层次不一,以及高职院校教学的内容过于僵化,因此必须对教学的模式做出相应的变革,通过任务教学的方法来实现对学生在钢琴技能和音乐素养方面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任务教学法;钢琴教学;现状;策略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的在时代的进程中已然转变为对学生在综合全面发展方面的培养,因此,除了文化和技能的教学之外,高职院校也应当加强对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的培养。通过钢琴教学在高职院校课程中的设置,可以有效通过对学生在音乐素养和钢琴技能方面的培养来实现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因此,我国的高职院校应当就钢琴教学的现状出发,通过采用任务教学的方法来实现对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钢琴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的含义

任务教学的方法是我国教学中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的基础上,通过目的性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的方式往往以任务为中心,来实施计划、执行以及反思的环节,使实践与任务之间形成有效的融合,从而实现对学生专业性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在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的运用能有效使钢琴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自我探索,并通过任务的制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完成任务的方式,以此来实现对学生学习目的构建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钢琴的教学中实现全面的贯彻,进而从音乐素养和演奏技能方面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内容的僵化

钢琴教学作为艺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强化学生的音乐技能、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中仍存在内容僵化的问题,使得钢琴的教学课堂失去了它作为艺术教学原有的生命力,这不仅不利于对高职学生在钢琴学习方面兴趣的培养,也在很大程度上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动力。有部分钢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让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指法以及固定曲目的训练,这种固定的模式不仅会使课堂变得单一乏味,也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可有可无的错误心态,而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也会随之失去,使钢琴课成为一种形式上的教学。

(二)高职学生的钢琴基础具有很大差异性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学生在钢琴学习方面的基础能力以及学习水平之间的差距也有了明显的增加,这种参差不齐的基础能力就要求在钢琴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对所有的学生都采用同一种内容。然而,在现阶段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中,教师对于所有学生仍会进行同一内容的教学,这也就使得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学的进度而失去对钢琴学习的信心,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对教学的内容又会感到枯燥和无聊而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如果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钢琴基础水平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整合,并采用与学生的基础水平相对应的教学内容,那么将大大影响教学的效率。

三、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基于任务的设计层面

要将任务教学法在高职钢琴的教学中有效地运用,首先就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对教学的任务进行科学的设计。在教学内容方面,不能依照教师的意愿或者是教材的内容来制定,而是应当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上,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中心,根据学生自身的水平和基础情况来进行内容的制定。这也就要求教师能全面地对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针对基础较低的学生要从基础开始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打好钢琴的基础,而针对基础较高的学生,则要在他原有的钢琴基础上进行深一层次的任务设计,以此来激发这类型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基于任务的实施层面

所谓任务的实施也就是指教学活动的实施,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师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以情激情的方式来保证学生在钢琴学习中的参与性。钢琴教学是艺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身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道德修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使钢琴教学在育人方面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师就需要在任务的实施中通过以情激情或者是交流互动的方式来使学生充分地融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比如,在教学任务的实施中,教师可以根据任务的内容来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以音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进而调动他们学习动力的产生。

(三)基于任务的反思层面

当课堂的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需要在任务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的效果进行反思,对任务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以便让学生在课后的练习中进行改进,也使自己不断进行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对任务教学的方式进行完善。教学的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通过在高职院校的钢琴课堂中进行反思过程的设计,能有效帮助教师实现对课堂教学的优化,来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进行有效的提高,也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对自身学习效果的提高。

四、结语

通过在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中采用任务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实现目的性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激发,从根本上将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体与中心,实现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转变,从而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钢琴技能的基础上,实现对其全面发展方面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洪涛.任务教学法在大学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5 (01).

[2]顾滢.任务教学法初探[J].职教论坛,2005(26).

[3]贾伟娜.任务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人才资源开发,2015(08).

作者简介:周鲁珺(1984—),山东济南人,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讲师。

上一篇:涉农专业论文下一篇:创业基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