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转正总结范文

2023-07-30

审核转正总结范文第1篇

一、药房人员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1、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2、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3、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4、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5、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6、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7、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二、药房人员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药房人员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三、药房人员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

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四、药房人员在完成处方调剂后,应当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五、药房人员对于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

END

审核转正总结范文第2篇

1、

2、

3、

4、

5、

6、

7、 明确所缺资料; 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了解详细的工艺流程、参数; 给定资料收集回复时间; 收集企业的操作规程或作业书; 要多点拍照; 提供废水、废气处理工艺; 关注固废及危废的管理、危废设施符合规范,危废的种类、数

量、转移情况;

8、

9、 先看监测报告有无超标; 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不要企业说什么就是什么;

10、 原辅材料使用台账;

11、 发掘无低费方案(漏水,保温,灯具);

12、 看三废处理完不完善;

13、 提供详细的原辅材料清单;

14、 提供详细的设备清单;

审核转正总结范文第3篇

1.定位与目标 1.1办学定位

(1)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是什么?依据为何?

(2)学校教师、学生及校友对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认可度如何?

(3)学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确定及其落实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4)办学定位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是如何体现的? 1.2培养目标

(1)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与学校办学定位的契合度如何?总目标是否能够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突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如何确定的?与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关系如何?

(3)学校师生对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如何?学校师生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如何?

(4)学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1)学校在制度和措施等方面如何保证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落实到位的?

(2)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是如何体现的?效果如何?

(3)学校领导是如何重视本科教学的?有哪些具体重视举措?产生的直接影响及效果如何?

(4)学校各职能部门是如何服务人才培养工作的?

(5)学校在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师资队伍 2.1数量与结构

(1)学校的师生比如何?学校专任教师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2)学校各专业主讲教师队伍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3)学校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数量与结构如何?能否满足教学要求?

(4)聘请境外教师承担本科生教学情况?效果如何?

(5)学校各专业主讲教师队伍中有海外学习或培训经历的情况如何?

(6)来自于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数量及承担任务情况? (7)学校的师资队伍在上述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2教育教学水平

(1)学校在鼓励教师教书育人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主讲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执教能力如何?

(3)学校实验、实践(实训)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业务水平如何?

(4)学校是否建立了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机制?效果如何?

(5)聘任海外、境外或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授课能力与效果如何?

(6)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3教师教学投入

(1)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及将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学校有无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运行效果如何?

(2)学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分别占教授、副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

(3)教师能否将自己的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及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

(4)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情况?实际效果如何?教师参加校以上级别的教改立项项目的人数及比例如何?

(5)教师在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情况?

(6)学校教师在教学投入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4教师发展与服务

(1)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发展规划落实情况如何?学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制度措施如何?执行效果如何?各二级教学单位是否有具体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建立的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开展工作情况?效果如何?学校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人均经费是多少?

(3)学校在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特别是在关心青年教师 成长,提升其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4)学校在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升学历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情况?效果如何?

(5)学校如何在教师岗位聘用、考核评价及薪酬分配方面向本科教学倾斜?是否将体育、艺术教师组织课外体育、艺术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及艺术竞赛等纳入薪酬分配体系计算工作量?有何长效保障机制?

(6)学校在关心与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教学资源 3.1教学经费

(1)学校投入本科教学的经费是多少?学校投入本科教学的经费占学校总经费比例如何?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是多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事业费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是多少?

(2)学校教学经费能否满足教学资源建设和日常教学运行的需要?近三年学校教学经费变化情况?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学校是否制定落实“三个优先”的制度和具体措施?(“三个优先”是指新增经费优先保证教育教学需要,新增生均拨款优先用于学生培养,新增教学经费优先用于实践教学)

(3)学校教学经费是如何分配的?是否有专门经费支持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有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是否有新增生均拨款优先投入实践教学?是否将学校体育、艺术、国防教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学校教育经费预算内?是否有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学校综合运动会、课外体育活动与业余训练?是否设立专项经费用于保障每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数据上报工 作?学校开展艺术活动专项经费?是否有国防教育专项经费?

(4) 学校教学经费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进行经费使用效益分析?结果如何?

(5)学校在教学经费投入和经费使用效益上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2教学设施

(1)高校的办学条件指标与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的合格要求、优秀要求相比较如何?

(2)学校的各类教学设施(实验室、课堂教学设施、辅助教学设施、图书馆、体育场馆设施等公共教学设施)能否满足教学需要及学生自主学习和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要求?

(3)学校的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如何?利用率如何? (4)学校信息化教学条件状况如何?优质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程度如何?

(5)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与使用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1)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的执行情况如何?是否有专业结构调整机制?

(2)学校专业建设的成效如何?是否建成了若干能够彰显办学优势与特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3)新办专业的建设情况如何?其人才培养质量能否得到保证?

(4)学校在制定各专业培养方案时,如何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体现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实际需要?

(5)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培养方案及其制定(修订)、 执行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4课程资源

(1)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课程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2)学校课程总量多少?课程结构如何?双语课程、实践课程比例,是否符合培养目标需求?

(3)学校的教材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如何保障所选用教材的先进性与使用性?使用优秀教材和境外原版教材的比例?

(4)学校在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5 社会资源

(1)学校在合作办学、合作培养、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协同育人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与社会共建教学资源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效?

(3)近三年接受社会捐赠的情况怎样?其中校友捐赠有多少? 4.培养过程 4.1教学改革

(1)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近年来推进教学改革的成效如何?

(2)学校有哪些激励和促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政策与措施?

(3)学校在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有何总体设计与推进措施?实施成效如何?

(4)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取得的成效?

(5)学校教学及管理信息化程度如何?学校是如何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建设成效如何?利用率与使用效果如何?

(6)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

4.2课堂教学

(1)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执行与调整情况如何?

(2)学校如何处理科研与教学关系?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内容上有无具体举措?成效如何?

(3)是否有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相关制度与要求?教学内容如何体现人才培养目标?

(4)学校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先进的做法?效果如何?

(5)学校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激励学生投入学习方面有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6)学校在考试方法上进行了哪些改革?在加强考风考纪方面制订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7)学校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有何具体对策? 4.3实践教学

(1)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什么?如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

(2)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能否达到教学要求? (3)学校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设与实验室开放及使用情况? (4)学校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情况如何?

(5)学校是如何保障实习实训、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的? (6)学校是如何保障毕业论文 (设计)质量的? (7)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4.4第二课堂

(1)学校是否将第二课堂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哪些政策措施保障第二课堂建设?

(2)学校的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是如何紧密结合的?建设效果如何? (3)学校是否制定了关于学生校(海)外学习经历的政策和措施?成效如何?

(4)学校在第二课堂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学生发展 5.1招生及生源情况

(1)学校总体及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结构特征如何(如学生性别、民族、区域、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学生教育背景等)? (2)学校在现有条件下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生源质量?效果如何?

(3)学校为学生在学期间提供重新选择专业的政策如何? (4)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1)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 (2)学校建立了什么样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效果如何? (3)学校如何吸引和激励专任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工作?参与面与参与程度如何?

(4)学校学生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如果设置)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效果如何?

(5)学校为学生指导与服务提供了哪些组织与条件保障? (6)是否为特异体质学生提供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方面的指导与服务?

(7)学校是否建立学生指导与服务的评价反馈机制?学生对学校提供的指导与服务的具体评价如何?

(8)学校建立了什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效果如何? (9)学校在学生指导与服务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3学风与学习效果

(1)学校总体学习风气如何?学校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采取了 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如何?

(2)近三年学校公开处理的学生考试违纪、抄袭作业、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次数?

(3)学生的学业成绩、专业能力、审美和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如何?

(4)学校是否建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是否将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状况纳入评价体系?

(5)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如何?

(6)学校在学风建设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4毕业生就业与发展

(1)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如何? (2)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效果如何? (3)学校是如何引导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与岗位工作?学校对学生创业的激励机制、条件保障及实施效果如何?

(4)毕业生在社会特别是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优秀校友?

(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如何?

(6)学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质量保障

6.l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学校是否重视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形成了怎样的质量标准体系?

(2)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模式是什么?体系结构怎样? (3)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否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和人员落实? (4)学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数量、结构与素质是否满足质量保障要求?学校对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与激励机制如何?

(5)学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2质量监控

(1)学校是否采取有效方式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有无推进二级院系教学状态评估常态化?

(2)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评教、评学等自我评估制度?效果如何?

(3)学校是否形成了全员参与质量监控的良好氛围? (4)学校在质量监控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3质量信息及利用

(1)学校是否建立对能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进行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制度?

(2)学校是否按要求及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质量报告是否全面、客观地反映本科教学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学校是否建立了校内教学状态数据库,运行情况如何?有无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测机制?是否及时采集并上报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4)学校是否按要求定期公布其他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质量信息?

(5)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与公开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4质量改进

(1)学校是否定期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的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质量改进的程序与机制是什么?如何对改进效果适时进行评 价?

(3)学校在质量改进中对已参加的外部教学评估(例如水平评估、专业认证等)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整改?效果如何?

(4)学校的质量改进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自选特色项目】

审核转正总结范文第4篇

工业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和市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2008年工作部署,做好国(省)控重点工业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和市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制定本方案,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方案。

制定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审核转正总结范文第5篇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更加明确了药师的职责和义务。因此,审方人员必须认真仔细、严格慎重地审核处方,审方时除看清处方的姓名、年龄、性别、婚否、临床诊断等内容外,还必须对药名、用量用法、辨证用药、因人用药、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有毒中药等内容的适宜性进行审核。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规定,除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抗菌药与某些特殊管理药品及超常处方等少数不适应外,处方点评的结果大部分内容适应对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关键需要高水平的中药主管药师参与。 1 审核药名的适宜性

主要是审核药名是否规范,是否有笔误,相近似的药名是否清楚正确,有无重味等问题。曾遇到一张补阳还五汤加减的处方,其中用了一味“黄芩”,用量为60 g/剂,根据经验判断应是“黄芪”之误,将患者病历一看果真是“黄芪”,是西医生抄方有误。中药品种繁多,有些药名十分相近,一字之差,稍有不慎,容易搞错,轻则影响疗效,重则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如天麻与升麻是两种功能完全不同的药物,天麻具有平肝息风止痉的功效,为治头痛眩晕之良药,而升麻为升阳举陷之要药。如果肝阳上亢的患者误用了升麻,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其它容易搞错的药名还有桂枝与桔梗,杞子与栀子,茺蔚子与菟丝子,山茱萸与吴茱萸等等,这要求中药师在审方时要认真仔细辨认,发现有疑问的药名一定要与医生联系,决不能想当然,随意配给。 2 审核用量、用法的适宜性

中药的剂量大小与疗效和毒性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中药师在审查处方时要注意患者的年龄大小,小儿发育尚未健全,老年人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均较差,特别是作用峻猛,容易损伤正气的药物,用量应低于青壮年的用药量(小儿约为常用量的1/4至1/3,老年人约为常用量的1/2至2/3) 。同时要注意每味中药剂量有无误用或误笔,发现有疑问之处,要与处方医师联系。曾遇到一张处方蜈蚣用13条/剂,而蜈蚣的常用量为1~3条,与处方医师联系后才知道是抄方笔误所致,实际上是3条/剂。正确的煎服法是保证中药用药安全有效必须注意的问题。附子、乌头经久煎后使有毒的乌头碱水解成毒性很小的乌头次碱,而回阳祛寒止痛之效犹存。但审方时经常发现处方中制川乌、制草乌等中药的脚注是空白的,与处方医师联系后方知是疏忽所致。又如朱砂不宜入汤剂,因为高温下可使朱砂中硫化汞分解,使毒性增加,但在审核时曾经发现有朱砂的处方用法是煎服,即与处方医师解释后改为朱砂单独冲服。 3 审核“辨证”用药的适宜性

中医药治病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辨证施治”。不同的病证,选用不同药物治疗,有的放矢,方能达到预期效果。而用药不对证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清开灵是治疗温病高热证,用治虚热证应慎用。又如理中丸、半夏泻心汤、痛泻要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参苓白术散、四神丸、藿香正气散和保和丸均能治腹泻,但它们的辨证区别在于理中丸治中焦虚寒之腹泻;半夏泻心汤能治胃寒肠热的腹泻;痛泻要方可治肝郁脾虚腹泻;葛根黄芩黄连汤能治肠热腹泻;参苓白术散治脾胃气虚挟湿之腹泻;四神丸主治脾肾虚寒的五更泄泻;藿香正气散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腹泻;保和丸主治食滞腹泻,我们在临床上应区别应用。 4 审核“因人”用药的适宜性

医生用药时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病理生理状况、联合用药情况等因素,合理选用药物及制定剂量。幼儿、老人或脏腑功能较差等患者对药物代谢能力不全或衰退,肌体耐受性较差,易发生药物蓄积,引起毒性反应,应禁用或慎用作用峻猛,易损伤正气及对脏腑功能可能有损害的中药,确需使用用量也要轻。如山豆根具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但如脾胃虚寒者服之则易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又如审方时发现肝肾病患者使用川楝子、朱砂、马兜铃、广防己等有可能对肝肾功能损害的中药时,可提醒医生慎用。 5 审配伍组方的适宜性

合理的中药配伍可调整药物偏性,增强疗效和降低毒性,反之,配伍不当可使药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在用药时应尽量避免,主要有“十八反、十九畏”及妊娠禁忌等。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循者居多,但也有持不同意见者,有人认为“十八反、十九畏”作为并非绝对禁忌;有的医药还认为相反药同用,能相反相成,产生较强的功效。但由于目前对于“十八反、十九畏”的实验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决定其取舍为时过早。因此中药师在审方时,发现配伍禁忌时,应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此外,妊娠禁忌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药物性能对孕妇胎儿损害程度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禁用”大多数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慎用”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攻下和滑利等一类药物。审方时若发现妊娠“禁用”中药,应予以拒配;发现妊娠“慎用”的中药,应与处方医师联系并给予提醒,如实属临床需要,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6 有毒中药的适宜性审核

上一篇:车站转正总结下一篇:转正评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