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论文范文

2023-03-15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校区;临床医学基要;人文社会科学;临床医学

Social Science, Humanities and Medicine: Essentials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ZENG Yong 1, Dale Lorens2, Maureen Valaski2, Leslie J.Sandlow2

(1. Department of Medical Education,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2, China;

2.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College of Medicine, Chicago IL 60612, USA)

Key words: UIC; ECM;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Clinical medicine

医学人文与社会以及课程整合是医学教育领域近些年的热门话题[1-2],但如何整合,如何有效地整合是大多数医学院校所思考的问题。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校区(UIC)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基要(Essentials of Clinical Medicine, ECM)课程成功地将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循证医学等和问诊、查体和临床决策等临床基本技能内容整合起来,成为一门横跨第一第二学年的课程。经过10多年的运行,实践证明效果良好。本文第一作者经过访谈、现场听课与观察、网络访问等获得了ECM课程的信息,在此介绍以供借鉴。

一、课程形成历史

1992年以前,UIC医学院也跟其他很多医学院一样,临床前的课程是基础医学和一些以讲座和小组学习为主的小课程,例如伦理与法律、人类性问题、医患关系、循证医学、老年医学、预防医学与生物统计、流行病学等。在二年级结束时,有10周的临床医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Clinical Medicine, ICM),主要介绍物理诊断学,教学在医院里进行,主要教授基本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技能。1992-1993年,引入纵向基本医疗项目(Longitudinal Primary Care Program, LPC),一个学生配一个社区医生导师,以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虽然这些非医学小课程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非常重要,但存在较多的重复;学生不把这些课当回事,认为这些课是“附加的”、是“废话”;学生对这些课程评价不高。当年主管教育的高级副院长(以下称“副院长”)认为课程整合将帮助学生认识各内容对于临床的相关性和重要性,教学效果会得到改善。

从1995年开始,改革分两步进行,改革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改革的第一步是将原来集中的10周ICM缩短为6周半, 还是医院实践,但分成非连续的3段,贯穿二年级全年,与其他教学穿插进行。第二步改革的目的建立临床医学基要课程(ECM),整合不包括基础医学课程的其他课程,包括病人入门、医学现实和伦理与法律、人类性问题、老年医学、预防医学与生物统计和LPC等。

为了推动该项计划的执行,副院长成立了一个以上课程主任的委员会,自己担任主席,但课程主任们对此毫无热忱,认为副院长有一个他自己的盘算,经过多次会议仍没有进展。在一次会议上,副院长请课程主任们将课程目标列出,大家看到了内容的重复和整合的可能性,同时副院长也物色到一位强悍并富于激情的主席人选,她担当主席后,召集各课程主任开会,宣布她对ECM课程如何组织没有主意,需要各课程主任的投入。她邀请他们参与工作,看起来谁投入的多,他们原来的课程内容就会在新的ECM课程中体现的多,这样就改变了委员会成员的态度。1997年秋天,ECM3-4成功地将伦理与法律、人类性问题、老年医学、预防医学与生物统计等整合起来,并与LPC结合。经过10多年的运行和改进,课程趋向成熟。

二、课程目标

ECM一门庞大的整合式课程, ECM1-2为5学分,ECM3-4为23学分。ECM1-2的基本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采集和叙述病史的能力,重点在于现病史(包括敏感的社会史、性问题和毒品使用问题,以及重点病史),理解整合全部病史信息的方法,学会陈述和书写病史,确保病史完整而又条理;学会与同事合作互利地工作。ECM3-4继续培养医学生为病人服务的理念与素质:职业素养、重点查体的能力、数据收集与问题形成、循证医学、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文化能力、伦理与法律原则、交流技能、卫生保健团队合作、领导能力、持续提高和自我学习能力等。从课程目标看,ECM意在将医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和临床问诊,查体和临床决策联系起来,整合起来。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一)ECM1-2

ECM1-2 包括讲座和小组学习、纵向基本医疗(LPC)、临床技能工作坊(Clinical Skills Workshop)、特殊话题模块和标准化病人考试等,共约93学时,教学方法主要有讲座、自学、小组讨论与学习、见习、工作坊、研究项目参与等[3]。

讲座与小组学习,讲座的目的在于向全体学生介绍相关的概念与内容,小组学习一般紧跟着讲座,目的是促进学生对讲座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或做习题,或进一步讨论讲座涉及的内容。2009-2010学年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医学团队合作、病人服务入门、病史采集、现病史作用及书写、临床文献利用、职业精神与病人安全、性问题、毒品及药品使用、医学压力等等 [3]。小组学习一般持续2-3课时,每组10-14名学生,一位教师导师和/或一位四年级学生导师。他们的任务是把握小组学习讨论的方向,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但不是小组学习的主角;小组中每次有2位同学轮流主持学习,学习材料一般放在网上,或者提前一周发给大家,他们都必须对材料和问题进行预习。两位导师(一位可以缺席)绝大部分时间一声不吭,主要观察学生的表现,确保学生人人参与,在学习结束,导师需要对他们进行评分。

纵向基本医疗(Longitudinal Patient Care,LPC),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临床情境中学会与病人建立和谐的关系、理解医疗的流程和合作、发展职业技能与态度,如有可能,与一个或多个病人保持联系。要求学生与执业医生一一配对,这些医生来自家庭医学科、普内科、普儿科、妇产科和老年科。实际临床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临床技能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入医院前,学生需要签署保密协议书,不得泄露病人信息。

临床技能工作坊,主要在临床技能学习中心完成。生命体征模块由四年级学生带教,主要教学生测量血压、脉搏和呼吸频率,学生相互测量这些指标。病史采集模块使用标准化病人,学生对他们进行问诊,练习病史采集技能,标准化病人根据他们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沟通能力)给予一定的反馈。

特殊话题模块,这些话题与医疗实践和医学职业有关,涉及社会、伦理、文化、艺术、临床实践和卫生保健政策等。2009年的话题有近20个:人际暴力,卫生保健的文化动态,创新写作坊——医学领域的小说、诗歌和散文,人体艺术与艺术品,残疾、伦理与医学遭遇,生物恐怖与自然灾害,补充、替代与整合医学,印度草医学,全球艾滋病问题,城市医学之社区轮转等等。每个学生选择其中2个话题,每个话题持续2周,每次3小时,每个话题参加的学生15人左右,主要以讨论的形式进行,课后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书面作业。

(二)ECM3-4

ECM3-4与ECM1-2一脉相承,教学内容主要有卫生系统简介、循证医学、卫生法学、伦理学与职业标准、医患沟通、病人安全与医疗事故、怀孕与节育、家庭暴力、临床推理、预防医学与环境、体检工作坊、医院实习与“病人服务入门”等,共约420学时。从教学组织上看,仍然有讲座和小组学习,临床技能工作坊,病人保健入门,标准化病人考试。与一年级相比 主要变化有:

1. 增加了医院实习,分三次实施,第一次重点为完整病史,时间7.5天;第二次为完整病史加完整查体,时间10天;第三次的重点为重点病史和重点查体,时间13天。每次要求详细,鼓励学生多参与临床工作。

2. 增加了大量问诊和查体工作坊项目,工作坊在临床技能中心进行,每两个同学进行配对,一个同学问诊、查体,另一个同学通过视频音频系统进行观察,结束时标准化病人将给予反馈,以利改进。然后这两个同学交换位置,但标准化病人和病例也换。最后相互交流提高。查体实践项目有头颈部、胸肺、女性乳腺、腹部、生殖器与直肠、耳鼻喉、眼睛、精神状态等10次,都在标准化病人身上进行。

3. 提供五种“病人服务入门”(Introduction to Patient Care, IPC)项目选择,一是与一年级相同的LPC,跟定一年级的此模块的导师,学生需要声明跟此导师学习特别的内容才行,并跟班9次。 二是经历个人渠道(Individual Experience Track),选定一个内科医生导师,像其影子一样完全跟定9个半天(3-4小时);三是研究学习项目(PCM/Service Learning Program Track),由美国医学生协会基金会赞助,在家庭医学系的主持下,与社区一起,调查研究当地社区的特殊的医疗卫生问题。四是多家医院渠道(Alternate Site Visits Track),但一个医院最多访问4个半天,即最少需要在3个医院,主要任务是陪同、参与、采访、观察。每次陪同一个病人,尽量参与其中的工作,并采访病人、医生和相关工作人,了解医疗服务的供需与选择。五是自我设计渠道(Self Design Track),自己找一个医生导师跟9次,但这个医生一般不能是全科或内科的。

四、学业评价方法

ECM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学生课业评价多种多样,有学生自我评价、导师评价、教学活动出席与参与,也有书面考试、标准化病人考试等。

ECM1-2导师的终结性评价占三分之二,标准化病人考试占三分之一。还必须较好地参与规定的活动,完成7次书面作业和5张自我评价表,另外还听取二年级学生的ECM课程小组项目汇报。

ECM3-4 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如表1,学生成绩包括小组学习导师评价(26%),临床导师评价(27%),体格检查(14%)和4次书面考试(27%)。除此之外,还有完成6次自我评价表,若干张自我检核表,等等。

从表1可见,每项教学内容都有对应的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评价的内容主要有责任感与职业精神、学习的主动性与课前准备、知识掌握、对老师反馈的响应、沟通能力、查体技能、资料收集整理和汇报能力等。除终结性评价外,ECM课程较多使用检核表或自我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有的要求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教师导师和四年级学生导师,导师在评阅的基础上给予反馈。如果导师和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ECM办公室请他们面对面进行沟通。

五、课程管理与改进

ECM学分数量大,涉及教师和教学场所众多,教学形式和评价方法繁多,为了配合课程的运行,专门设立了ECM办公室,隶属医学院医学教育系,设课程主任一名(目前由家庭医学系的老师担任)副主任一名(兼任ECM3-4的协调员)、ECM1-2协调员一名、行政助理1名、IPC主任一名(负责IPC项目)。课程的教师来自医学院15个系,大学其他院系甚至校外,所以ECM办公室和IPC主任在教师协调和课程运行过程中非常重要。

网络在课程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个学生和相关的教师都可以通过账号和密码访问课程的资源。 学生也对课程和教师(包括四年级医学生)进行评估,评估具体到每一次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书面、口头或网络系统,或署名或匿名发表他们的意见。ECM课程的老师和管理人员也非常注意收集意见,以便改进提高。事实上,该课程每年都有或大或小的改变。2003年,根据学生意见等,UIC医学院推出了为三年级学生开设的ECM的后继课程ECP&P(Essentials for Clinical Practice and Professionalism),副院长戏称为“ECM5-6”。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校区;临床医学基要;人文社会科学;临床医学

Social Science, Humanities and Medicine: Essentials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ZENG Yong 1, Dale Lorens2, Maureen Valaski2, Leslie J.Sandlow2

(1. Department of Medical Education,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2, China;

2.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College of Medicine, Chicago IL 60612, USA)

Key words: UIC; ECM;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Clinical medicine

医学人文与社会以及课程整合是医学教育领域近些年的热门话题[1-2],但如何整合,如何有效地整合是大多数医学院校所思考的问题。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校区(UIC)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基要(Essentials of Clinical Medicine, ECM)课程成功地将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循证医学等和问诊、查体和临床决策等临床基本技能内容整合起来,成为一门横跨第一第二学年的课程。经过10多年的运行,实践证明效果良好。本文第一作者经过访谈、现场听课与观察、网络访问等获得了ECM课程的信息,在此介绍以供借鉴。

一、课程形成历史

1992年以前,UIC医学院也跟其他很多医学院一样,临床前的课程是基础医学和一些以讲座和小组学习为主的小课程,例如伦理与法律、人类性问题、医患关系、循证医学、老年医学、预防医学与生物统计、流行病学等。在二年级结束时,有10周的临床医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Clinical Medicine, ICM),主要介绍物理诊断学,教学在医院里进行,主要教授基本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技能。1992-1993年,引入纵向基本医疗项目(Longitudinal Primary Care Program, LPC),一个学生配一个社区医生导师,以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虽然这些非医学小课程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非常重要,但存在较多的重复;学生不把这些课当回事,认为这些课是“附加的”、是“废话”;学生对这些课程评价不高。当年主管教育的高级副院长(以下称“副院长”)认为课程整合将帮助学生认识各内容对于临床的相关性和重要性,教学效果会得到改善。

从1995年开始,改革分两步进行,改革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改革的第一步是将原来集中的10周ICM缩短为6周半, 还是医院实践,但分成非连续的3段,贯穿二年级全年,与其他教学穿插进行。第二步改革的目的建立临床医学基要课程(ECM),整合不包括基础医学课程的其他课程,包括病人入门、医学现实和伦理与法律、人类性问题、老年医学、预防医学与生物统计和LPC等。

为了推动该项计划的执行,副院长成立了一个以上课程主任的委员会,自己担任主席,但课程主任们对此毫无热忱,认为副院长有一个他自己的盘算,经过多次会议仍没有进展。在一次会议上,副院长请课程主任们将课程目标列出,大家看到了内容的重复和整合的可能性,同时副院长也物色到一位强悍并富于激情的主席人选,她担当主席后,召集各课程主任开会,宣布她对ECM课程如何组织没有主意,需要各课程主任的投入。她邀请他们参与工作,看起来谁投入的多,他们原来的课程内容就会在新的ECM课程中体现的多,这样就改变了委员会成员的态度。1997年秋天,ECM3-4成功地将伦理与法律、人类性问题、老年医学、预防医学与生物统计等整合起来,并与LPC结合。经过10多年的运行和改进,课程趋向成熟。

二、课程目标

ECM一门庞大的整合式课程, ECM1-2为5学分,ECM3-4为23学分。ECM1-2的基本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采集和叙述病史的能力,重点在于现病史(包括敏感的社会史、性问题和毒品使用问题,以及重点病史),理解整合全部病史信息的方法,学会陈述和书写病史,确保病史完整而又条理;学会与同事合作互利地工作。ECM3-4继续培养医学生为病人服务的理念与素质:职业素养、重点查体的能力、数据收集与问题形成、循证医学、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文化能力、伦理与法律原则、交流技能、卫生保健团队合作、领导能力、持续提高和自我学习能力等。从课程目标看,ECM意在将医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和临床问诊,查体和临床决策联系起来,整合起来。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一)ECM1-2

ECM1-2 包括讲座和小组学习、纵向基本医疗(LPC)、临床技能工作坊(Clinical Skills Workshop)、特殊话题模块和标准化病人考试等,共约93学时,教学方法主要有讲座、自学、小组讨论与学习、见习、工作坊、研究项目参与等[3]。

讲座与小组学习,讲座的目的在于向全体学生介绍相关的概念与内容,小组学习一般紧跟着讲座,目的是促进学生对讲座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或做习题,或进一步讨论讲座涉及的内容。2009-2010学年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医学团队合作、病人服务入门、病史采集、现病史作用及书写、临床文献利用、职业精神与病人安全、性问题、毒品及药品使用、医学压力等等 [3]。小组学习一般持续2-3课时,每组10-14名学生,一位教师导师和/或一位四年级学生导师。他们的任务是把握小组学习讨论的方向,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但不是小组学习的主角;小组中每次有2位同学轮流主持学习,学习材料一般放在网上,或者提前一周发给大家,他们都必须对材料和问题进行预习。两位导师(一位可以缺席)绝大部分时间一声不吭,主要观察学生的表现,确保学生人人参与,在学习结束,导师需要对他们进行评分。

纵向基本医疗(Longitudinal Patient Care,LPC),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临床情境中学会与病人建立和谐的关系、理解医疗的流程和合作、发展职业技能与态度,如有可能,与一个或多个病人保持联系。要求学生与执业医生一一配对,这些医生来自家庭医学科、普内科、普儿科、妇产科和老年科。实际临床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临床技能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入医院前,学生需要签署保密协议书,不得泄露病人信息。

临床技能工作坊,主要在临床技能学习中心完成。生命体征模块由四年级学生带教,主要教学生测量血压、脉搏和呼吸频率,学生相互测量这些指标。病史采集模块使用标准化病人,学生对他们进行问诊,练习病史采集技能,标准化病人根据他们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沟通能力)给予一定的反馈。

特殊话题模块,这些话题与医疗实践和医学职业有关,涉及社会、伦理、文化、艺术、临床实践和卫生保健政策等。2009年的话题有近20个:人际暴力,卫生保健的文化动态,创新写作坊——医学领域的小说、诗歌和散文,人体艺术与艺术品,残疾、伦理与医学遭遇,生物恐怖与自然灾害,补充、替代与整合医学,印度草医学,全球艾滋病问题,城市医学之社区轮转等等。每个学生选择其中2个话题,每个话题持续2周,每次3小时,每个话题参加的学生15人左右,主要以讨论的形式进行,课后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书面作业。

(二)ECM3-4

ECM3-4与ECM1-2一脉相承,教学内容主要有卫生系统简介、循证医学、卫生法学、伦理学与职业标准、医患沟通、病人安全与医疗事故、怀孕与节育、家庭暴力、临床推理、预防医学与环境、体检工作坊、医院实习与“病人服务入门”等,共约420学时。从教学组织上看,仍然有讲座和小组学习,临床技能工作坊,病人保健入门,标准化病人考试。与一年级相比 主要变化有:

1. 增加了医院实习,分三次实施,第一次重点为完整病史,时间7.5天;第二次为完整病史加完整查体,时间10天;第三次的重点为重点病史和重点查体,时间13天。每次要求详细,鼓励学生多参与临床工作。

2. 增加了大量问诊和查体工作坊项目,工作坊在临床技能中心进行,每两个同学进行配对,一个同学问诊、查体,另一个同学通过视频音频系统进行观察,结束时标准化病人将给予反馈,以利改进。然后这两个同学交换位置,但标准化病人和病例也换。最后相互交流提高。查体实践项目有头颈部、胸肺、女性乳腺、腹部、生殖器与直肠、耳鼻喉、眼睛、精神状态等10次,都在标准化病人身上进行。

3. 提供五种“病人服务入门”(Introduction to Patient Care, IPC)项目选择,一是与一年级相同的LPC,跟定一年级的此模块的导师,学生需要声明跟此导师学习特别的内容才行,并跟班9次。 二是经历个人渠道(Individual Experience Track),选定一个内科医生导师,像其影子一样完全跟定9个半天(3-4小时);三是研究学习项目(PCM/Service Learning Program Track),由美国医学生协会基金会赞助,在家庭医学系的主持下,与社区一起,调查研究当地社区的特殊的医疗卫生问题。四是多家医院渠道(Alternate Site Visits Track),但一个医院最多访问4个半天,即最少需要在3个医院,主要任务是陪同、参与、采访、观察。每次陪同一个病人,尽量参与其中的工作,并采访病人、医生和相关工作人,了解医疗服务的供需与选择。五是自我设计渠道(Self Design Track),自己找一个医生导师跟9次,但这个医生一般不能是全科或内科的。

四、学业评价方法

ECM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学生课业评价多种多样,有学生自我评价、导师评价、教学活动出席与参与,也有书面考试、标准化病人考试等。

ECM1-2导师的终结性评价占三分之二,标准化病人考试占三分之一。还必须较好地参与规定的活动,完成7次书面作业和5张自我评价表,另外还听取二年级学生的ECM课程小组项目汇报。

ECM3-4 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如表1,学生成绩包括小组学习导师评价(26%),临床导师评价(27%),体格检查(14%)和4次书面考试(27%)。除此之外,还有完成6次自我评价表,若干张自我检核表,等等。

从表1可见,每项教学内容都有对应的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评价的内容主要有责任感与职业精神、学习的主动性与课前准备、知识掌握、对老师反馈的响应、沟通能力、查体技能、资料收集整理和汇报能力等。除终结性评价外,ECM课程较多使用检核表或自我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有的要求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教师导师和四年级学生导师,导师在评阅的基础上给予反馈。如果导师和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ECM办公室请他们面对面进行沟通。

五、课程管理与改进

ECM学分数量大,涉及教师和教学场所众多,教学形式和评价方法繁多,为了配合课程的运行,专门设立了ECM办公室,隶属医学院医学教育系,设课程主任一名(目前由家庭医学系的老师担任)副主任一名(兼任ECM3-4的协调员)、ECM1-2协调员一名、行政助理1名、IPC主任一名(负责IPC项目)。课程的教师来自医学院15个系,大学其他院系甚至校外,所以ECM办公室和IPC主任在教师协调和课程运行过程中非常重要。

网络在课程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个学生和相关的教师都可以通过账号和密码访问课程的资源。 学生也对课程和教师(包括四年级医学生)进行评估,评估具体到每一次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书面、口头或网络系统,或署名或匿名发表他们的意见。ECM课程的老师和管理人员也非常注意收集意见,以便改进提高。事实上,该课程每年都有或大或小的改变。2003年,根据学生意见等,UIC医学院推出了为三年级学生开设的ECM的后继课程ECP&P(Essentials for Clinical Practice and Professionalism),副院长戏称为“ECM5-6”。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为了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切实增强消费者信心,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就有必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推行社会保障费改税就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针对社会保障费改税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社会保障费;费改税;消费

充分挖掘消费潜力,培育、扩大消费热点,对于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基础非常重要。当前,政府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增强消费者信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建立可靠、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这为社会保障费改税提供了现实基础。

1 我国当前社会保障费的征管情况

社会保障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被称作劳动者的“安全网”、收入分配的“调节器”、经济社会运行的“减震器”。而我国当前社会保障费的征管还存在一些问题。

(1)社会保障资金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社会保障资金收入保值增值难度大。由于缺乏良好的投资管理,统筹基金的年收益率不到2%,没有跑赢2.2%的CPI(2000—2008年)。在仅获2%年收益率的自发状态下意味着一种变相的损失。

支出管理存在风险。2006年11月,审计署查出基本社保资金违规71亿元,其中1999年以前发生23亿元,2000年以后48亿元。

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支出需要。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2010年7月指出,中国养老金空账规模已达1.3万亿元,社保基金缺口是未来财政的巨大隐患。

(2)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偏小,且不同群体间社保待遇水平差异过大。我国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年扩大。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共有23550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8691万人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12715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40147万人参加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4896万人参加了工伤保险,10876万人参加了生育保险。但仍有许多企业有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现象,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和雇员福利。

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差异过大。在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基本社会保障逆向转移的现象。例如,农民工与城市职工间、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间、一般职工与党政干部间等,初次分配的差距,非但没有被社会保障缩小,反而扩大了。

(3)统筹层次低,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程度低。除少数省市以外,大部分地区仍停留在市县级统筹阶段。这影响了全国范围劳动力的流动和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也进展缓慢,还有许多事务性的工作基本上仍由企业承担。这造成社会保障基金抗风险能力弱、基金调剂功能弱。

异地保费报销也存在很多障碍。由于我国地域和经济发展差异大,各地医疗费用和筹资水平差异也非常大,完全实现全国各地统一标准、统一报销还有难度。

2 关于社会保障费改税的争论

自从我国实行《社会保障费征缴暂行条例》以来,理论界和社会实践工作者都对社保费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且取得了不少成果。同时,对于社保费改税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由于考量问题的不同角度和切入点,以及我国复杂的经济、社会状况与实际税费征管模式,社保费改税有其先天优越性与一定的社会可行性,但同时又存在着许多制度约束性。

2.1 社保“费改税”的先天优越性

(1)开征社会保障税可以扩大征收覆盖面。社会保障“费改税”后,可以依法强制社会保障覆盖全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户及职工个人以及其他纳税人,更好地筹措社会保障资金。

(2)开征社会保障税可以强化征管。如果国家通过立法改社会保障费为社会保障税,将从根本上确定社会保障税的税收本质和特性,税务机关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确保社会保障税及时、足额入库。

(3)开征社会保障税可以规范管理。社会保障费改税后,可以形成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障部门发放、财政部门管理、审计部门监督的管理模式,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社会保障资金规范化运作。

(4)开征社会保障税有助于降低征收成本。开征社会保障税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税务部门的组织机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征管,从而降低征收成本。另外,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经营效益等情况也更了解,像以前那种企业效益不错,却不给员工上保险的情况基本可以避免。

(5)开征社会保障税有利于与国际筹资方式接轨。开征社会保障税符合国际主流和发展方向,能够适应我国经济体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促进我国对外开放。

(6)开征社会保障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同一征税率,可以推动劳动力合理流动,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从根本上改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

2.2 社保“费改税”的现实可行性

(1)开征社会保障税已具备一定的社会基础。社会各界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呼声高涨,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此十分关注,多次建议开征社会保障税。这些为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奠定了社会基础。

(2)开征社会保障税已具备一定的税源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规模企业竞争力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总量连年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2033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97983亿元,居全球第二位。种种数据表明,我国已经具备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经济基础。

(3)开征社会保障税已具备一定的征收基础。目前,我国税收征收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征管手段不断改进,征管效率不断提高,征收网络逐步健全,开征社会保障税已具备良好的征收基础。19个省区市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障费的实践证明,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障资金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以浙江省为例,随着社保费 “五费合征”扩幅、扩面的推进和征缴办法的规范统一,浙江省社保费呈快速增长态势,持续保持较高增幅,2008年入库661.63亿元,增长23.73%,增收126.91亿元。2007年,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的征缴率分别达到99.52%、99.65%、99.65%、99.53%和99.12%。

(4)开征社会保障税有可供借鉴的國外经验。目前,世界上有130多个国家开征了社会保障税,并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社会保障税来代替其他筹资方式的趋势。从开征该税种的国家来看,无论是他们征税的依据,还是征税的尺度和征收与管理的办法都为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3 当前我国开征社保税的制度性约束

(1)税收是无偿的,政府可以任意进行转移支付,国家可统筹安排。税收的这种无偿性决定了税收收入无须直接偿还给原纳税人;而缴费的情况则不同:其缴费数量与受益程度之间基本存在着一对一的对称的关系,在缴费者与国家之间存在一种“明显的有偿交换”关系,具有一定的返还性质。强烈的补偿性是税费之间的重要区别之一。如果进行费改税,统账结合的制度就需要改革,个人账户就应该取消,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责任共担的制度设计理念就应该放弃,就等于将社保责任完全推到了国家的身上,国家将承担其社保的无限责任。

(2)我们的社保制度还在建设之中,统账结合的制度框架刚刚搭建起来,统筹部分与账户部分之间的关系还没理顺。此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方案远没有定论;农民工、失地农民、纯粹务农农民的社保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制度预期远没有明朗化,还没有一个长期的战略思考和理念设计。这就需要为制度改革留出较大空间,而一旦费改税,这个制度就具有刚性了,为未来改革又增加了一个难题。因而,改革一定要谨慎。

(3)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并非一元化,如果为不同群体设定不同的税率,再加上还有将近4000万名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另立税率,这无疑将是世界上唯一的最碎片化的社保制度。这不仅是典型的社会排斥,把当前的问题推向了未来,而且社保制度的复杂化和碎片化必将严重影响全国范围大市场的形成,影响劳动力的流动。

(4)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社会保障税收制度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这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人口分布、工资水平等差异很大,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收费形式则具有较大灵活性。

3 社会保障费改税亟待解决的问题

是采取缴税制还是缴费制,与是否以普享型社保制度为制度目标有关,还与具体社保制度结构有关。一般来说,普享型社保制度采取缴税制,因此,未来待遇与个人社保供款的多寡关系不大,社保制度基本覆盖了大部分就业人口。大部分实行缴税制的国家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普遍偏低,目标只定位于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

笔者认为,社会保障是社会实施的保证劳动者在遇到风险的情况下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公共产品,它理应涵盖所有社会公民,而非少数人。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于剩余产品的价值,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社会保障费的收缴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果我国当前推行社会保障费改税,还必须正视和解决以下方面的问题。

(1)费改税缺乏法律支撑。应制定《社会保障税暂行条例》,规定其纳税人、课税对象、课税范围、税目、税率、纳税期限、减税免税等具体事项,从根本上保证社会保障税的征收工作有序进行。还应制定《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富人与穷人之间存在利益博弈。人们分享的社会保障权利不应该与个人社保供款的多寡完全相关,社会保障也应当承担部分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功能。富人应该多缴社会保障税,穷人可以少缴社会保障税或不缴,而富人的社会保障权利可以部分转移给更需要的穷人。同时,也要在强制征收社会保障税条件下,部分参考個人账户的缴税情况,确定个人分享的社会保障权利,以便达到对个人纳税的一定程度的激励。而富人一般代表着“强势集团”,这就很有可能给改革带来较大的阻力。

(3)要努力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使广大农民享受到社会保障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性和公平性,社会保障税的开征不可能不顾及到农村这一块。费改税可在农民收入提高到一定水平时,把农业人口也纳入到社会保障税的纳税人范围当中。

(4)要建立健全审计、统计等各项财经制度,将社保基金的管理和营运纳入规范化的轨道。要规范劳动就业合同管理,规范劳动、劳动工资的登记、申报管理,为税务部门征收社会保障税提供较为完整的信息。

(5)要做好配套的制度变迁。制度变迁不仅仅是单独一项制度的变迁,而是一系列制度的变迁。只有这样,制度变迁才会降低变迁费用,发挥最大潜力。所以,费改税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不应当是单项制度的变迁,而应当和与之相关的其他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共同推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秉文.金融危机对全球养老资产的冲击及对中国养老资产投资体制的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09(5).

[2]宋晓梧.社保均等化是急务[J].中国改革,2010(1).

[3]王子文.用税收政策促进居民储蓄转化为消费与投资[J].中国财政,2003(11).

[4]社会保障“费改税”改革:税务征管酝酿先铺路[N].第一财经日报,2006-02-19.

[5]杨波.对我国社会保障费改税的制度经济学思考[J].当代经济,2006(6).

[6]林艳华.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税收政策取向[J].商场现代化,2008(4).

[7]杨波.社会保障税: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8]张莉.社会保障费改税需要什么条件[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6).

[9]中国开征社会保障税需具备三个条件[N].国际财经时报,2010-04-08.

[作者简介]周义(1978—),男,江苏徐州人,中级职称,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税收理论与实务。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收稿日期: 2011-06-04

作者简介: 仇娟东,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及区域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 陕西省软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1KRM58)。

摘要

新时期,土地利用的属性决定了土地利用能同时产生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而这两种效益的交互耦合进一步决定了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本研究建立了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模型,设计了分别测度这两种效益的指标体系,用熵值赋权法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进而计算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土地利用中这两种效益的系数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系数。结果显示:第一类地区是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均较好的上海市;第二类地区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较好但生态环境建设相对滞后的地区;第三类是生态环境较好但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第四类是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生态环境建设更为落后的地区;第五类是生态环境建设滞后但社会经济发展更为落后的地区。最后,对每一个类型的成因和未来发展思路作了说明,在此基础上,又说明了中国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仍较为有限、整体效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提高我国土地利用效益的现实选择等基本政策含义。

关键词 土地;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关系;熵值赋权法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1.017

1978年以来的30余年,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也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1]。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然而,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从严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2]。可见,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非协调性和土地供求总量的矛盾性是中国土地利用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和推动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发展便成为管理层关心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目前,国内学者们对土地利用效益方面的研究较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定性研究方面,张忠国、高军[3]认为土地资源具有经济特性和生态特性的双重属性,从而土地利用也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二重效益;李边疆、王万茂[4]认为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耦合关系,并以复杂系统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实质。在定量研究方面,诸多学者运用动态耦合模型分析了中国不同地区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情况,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将相应区域的土地利用效益划分为不同阶段[1,5-6];王瑷玲等[7]构建了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景观效益的指标体系,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山东省宁阳县的土地利用情况,并将评价结果分为不同等级;陈伟、吴群[8]构建了包括经济规模、集约程度、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基于协调度模型分析了浙江省南浔经济开发区土地开发的最终效益,并得出该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不太协调、开发效益较差的结论。

综观上述研究,这些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一,指标体系,学者们逐步建立了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并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取舍或组合,这些指标的具体衡量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数据类型,学者们分别运用了截面数据、序列数据和简单面板数据,但以序列数据和简单面板数据居多,综合截面数据较少;第三,研究区域,主要是针对某一城市或省(区)进行分析,而对中国整体的土地利用效益水平的评价较少;第四,评价方法,除了用于评价的主体方法不同之外,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的具体方法也存在差异。综上,本研究将从土地利用的基本属性出发,建立科学、系统的指标体系,以2009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土地利用数据为依据,运用耦合协调度分析法来测度各地区土地利用中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交互耦合水平,从而为各地区土地的科学、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1 土地利用效益系统、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1.1 土地利用效益系统

在新形势下,土地具有资本、资产、资源“三位一体”的属性[9],而正是这种属性使得土地成为“经济——社会——生态”组成的复合系统,也使得土地的利用效益相应地是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组成的复合效益体系。在该复合效益体系中,由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净化土壤、改善小气候、改善大气质量、保持生物多样性等组成的生态环境效益子系统反映了土地的自然再生产过程,由食物生产和原料供应等所反映的经济效益子系统及由粮食安全、社会保障、空间及景观、科学文化等[10]所反映的社会效益系统,反映了土地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因此,根据土地再生产方式的不同,可将土地利用的效益系统分为社会经济效益系统和生态环境效益系统,而人口子系统是联系这两个系统的纽带。在人类利用土地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因技术、观念、资本等各种条件的限制,会对生态环境效益系统造成破坏,从而也限制社会经济效益系统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为生态环境效益系统的改进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提高人类利用生态环境的能力,而土地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也将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可见,这两个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共同使土地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发展的前提和一切社会经济活动赖以展开的载体。据此认识,土地利用效益系统可简单表示为图1。

如图1所示,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系统与生态环 境效益系统的相互作用中,二者是一个相互矛盾的统一

体,因而如何扬长避短并协调各自作用中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有利及不利条件,最终达到两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对推动人地、城乡等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有效利用生态环境系统所提供的支持,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将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进一步用于改善生态环境,化解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发展所带来的约束;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类的福利水平,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整体思路与最终目标。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指标体系是评价的基础,指标选择的好坏对评价结果有重要影响。为设计适合本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笔者依据上述对土地利用效益系统的认识和相关文献[5-6],初步设计了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大系统的指标体系,在征询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如表1所示的指标体系。

[BT2]1.3 评价方法

在表1所示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现在需要明确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及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情况的具体测度方法。

1.3.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熵值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11]。所谓熵值赋权法是指根据各指标信息载量的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对 m个评价方案和n项评价指标形成的数据矩阵X=(xij)m×n,对于某项指标xj指标值xij的差距越大,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如果xij全部相等,则该指标在评价中不起作用。可见熵值赋权法是一种客观赋值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一般地,熵值赋权法求各指标权重的步骤如下:

(1)计算指标xij的比重Pij,其中Pij=[SX(]xij ∑[DD(]m i=1[DD)]xij[SX)];

(2)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其中ej=-k∑[DD(]m i=1[DD)]Pij ln Pij,其中k=([SX(]1 ln m[SX)]),可以证明ej∈[0,1];

(3)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gj,其中gj=1-ej;当gj值越大,则指标xj在综合评价中的重要性就越强;

(4)计算指标xj的权数ωj,其中ωj=[SX(]gi ∑[DD(]n j=1[DD)]gi[SX)]=[SX(]1-ej ∑[DD(]n j=1[DD)](1-ej)[SX)](j=1,2,3…n);

1.3.2 耦合协调度的测算方法

一般地,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耦合度就是用来描述这种系统或运动相互影响的程度;耦合协调度则是衡量这些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好坏程度的数据。在本研究中,

耦合协

调度是反映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系统与生态环境效益系统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程度的定量数据。假设用xi(i=1,2,…,16)表示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系统的16个指标,用yj(j=1,2,…,16)表示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系统的16个指标,则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系统与生态环境效益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可分别表示为:

[JZ(]s(x)=∑[DD(]n i=1[DD)]aixi,e(y)=∑[DD(]n j=1[DD)]bjyj[JZ)]

其中, s(x)和e(y)分别表示社会经济效益系统和生态环境效益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ai、bj分别表示社会经济效益系统和生态环境效益系统各指标的权重。根据相关文献[12],社会经济效益系统与生态环境效益系统耦合协调度的计算公式为:

C= s(x)•e(y) s(x)+e(y) 2 2

其中,C为耦合协调度系数,它反映了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系统与生态环境效益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即s(x)与e(y)之和一定),为使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系统与生态环境效益系统协调发展程度最高(即s(x)与e(y)之积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系统与生态环境效益系统进行协调组合的数量程度。容易证明,0C1,C越大,说明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系统与生态环境效益系统越协调;反之则反是。

然而,耦合协调度系数在有些情况下很难反映出由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组成的整体效益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特别是在多个区域进行对比研究的情况下,单纯依耦合协调系数判断可能会产生误导。因此,可将耦合协调度系数与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指数结合起来,构造耦合协调发展系数来反映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整体协同效应或者贡献。其具体计算公式可表示如下:

D= C•T

T=αs(x)+βe(y)

其中,D表示耦合协调发展系数;C为耦合协调度系数;T为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指数;α,β表示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系统与生态环境效益系统重要程度的权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α= ω(X) ω(X)+ω(Y) ,β= ω(Y) ω(X)+ω(Y)

其中,ω(X)表示熵值赋权法确定的社会经济效益系统各指标权数之和;ω(Y)表示熵值赋权法确定的生态环境效益系统各指标权数之和。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依据耦合协调发展系数D的大小,将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系统与生态环境效益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划分为5大类、15种基本类型,具体如表2所示。

在实证测算得到耦合协调发展系数 (D)后,可依据表2给出的标准进行定量评判。

2 实证测度

2.1 数据的来源及其预处理

本研究拟测度中国各省(市、区)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发展水平,但由于港澳台地区数据缺失,因此研究范围仅限于大陆的31个省(市、区)。本研究的各指标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年鉴2009》,当然,对于极个别的缺失数值,笔者以相应指标的平均值估计填充。

由于各指标的量纲单位不统一,即使一些指标的单位是相同的,但其实际意义也存在一定差异,加之指标体系中存在正向及逆向不同属性的指标,因此,为了消除这些量纲差异和屏蔽效应,笔者首先用极差标准化法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社会经济效益指标:

xi′= (xi-mi)/(Mi-mi),对于正向指标

(Mi-xi)/(Mi-mi),对于逆向指标

生态环境效益指标:

yj′= (yj-mj)/(Mj-mj),对于正向指标

(Mj-xj)/(Mj-mj),对于逆向指标

其中,xi和yj分别为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实际值,xi′和yj′分别为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标准化后的值。i和j分别为指标个数,i=1~16,j=1~16。mi和mj分别为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标中的最小值,Mi和Mj分别为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中的最大值。

2.2 权重的确定

用熵值赋权法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计算,进而测度各指标的权重,具体测算结果如表3所示。

2.3 测度结果与分析

根据前文所述的耦合协调度测算方法,笔者测算的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系数( s(x))、生态环境效益系数(e(y))、耦合协调度系数(C)、整体效益指数(T)、耦合协调发展度系数(D)如表4所示。当然,根据耦合协调发展度系数(D)和表2所示的分类体系,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土地利用效益亦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见表4)。

如表4所示,从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对比来看,可将中国31个省(市、区)土地利用效益划分为社会经济滞后型和生态环境滞后型两类,并且调度

以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居多。从土地利用的耦合协调发展

系数来看,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土地利用效益主

要集中于勉强协调发展类和中度失调衰退类两类,并且以中度失调衰退类居多。将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对比及耦合协调发展系数结合来看,中国各省区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可划分为中度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勉强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勉强协调发展类社会经济滞后型、中度失调衰退类社会经济滞后型和中度失调衰退类生态环境滞后型五种类型。本研究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土地利用效益各类别的成因及未来发展对策简单解释如下:

第一,中度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表4所示的实证测度结果显示,上海市是中国31个省(市、区)中唯一的土地利用效益处于中度协调发展类型的地区。从统计数据来看,上海市单位面积土地的财政收入、单位面积土地的二产增加值、单位面积土地的三产增加值、单位建设用地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交通运输用地占土地面积的比重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而其余多项社会经济指标也在全国前列,这说明上海市的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良好。相比较而言,除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指标在全国前三名外,上海市其余的生态环境指标大多居于中游水平,从而使得上海市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滞后于生态环境效益。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市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进一步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进一步协调发展。

第二,勉强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由表4可以看出,北京、江苏、浙江、天津、广东、山东、福建、湖南、河南等九个省市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滞后于社会经济效益,而耦合协调发展系数也在0.4~0.6之间,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型。这表明,这些城市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大于生态环境效益,而生态环境仅能勉强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对原始数据的统计分析来看,这些地区单位土地面积的各类增加值均居于全国前列,由城乡收入比、城镇登记失业率、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面积、城镇人口比重等为代表的社会事业发展也走在全国前列。然而,这些地区的由建成区绿化面积、森林覆盖率等反映生态情况的指标并没有“绝对优势”,尤其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指标排名比较靠后;当然,这些地区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万元产值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反映环境状况的指标排名较为靠前。综合来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使得这些地区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排名靠前,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布局的超负荷型,如大面积房地产开发中绿化的忽视、大规模工业园与产业园建设中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等,使得土地利用中生态环境效益滞后于社会经济效益。

第三,勉强协调发展类社会经济滞后型。如表4所示,海南和江西两省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系数均小于生态环境效益系数,而耦合协调发展系数分别为0.431 7和0.418 6,按照相应标准,这两省土地利用效益属于勉强

协调发展类社会经济滞后型。海南省2009年底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居于全国第三位、森林覆盖率居于全国第四位、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居于全国第一位;江西省2009年底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均居于全国第二位;可见,海南与江西均具有良好的生态基础,加之居于中上游水平的其它指标的作用,使得这两省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系数得分较高。相比较而言,海南、江西两省的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如海南省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全国最高值,加之大多数居于中下游水平的社会、经济指标的作用,表现出了这两省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滞后于

生态环境效益的现实状况。社会经济滞后于生态环境的现实,既说明了江西、海南两省的土地利用中的不足,也说明了在生态环境良好和承载力充裕的条件下,如何利用较好的生态环境优势辅以产业布局等措施发展经济及加快社会事业改革的步伐,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是这两省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有效措施。

第四,中度失调衰退类生态环境滞后型。如表4所示,河北、辽宁、湖北、安徽四省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系数大于生态环境效益系数,

并且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系数在0.2-0.4之间,因而这四省土地利用属于中度失调衰退类生态环境滞后型。从各原始数据来看,这四省土地利用的各社会经济效益指标均居于中游水平,但生态环境效益指标却大多居于中下游水平,因而使得这四省区的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滞后于社会经济效益,也使得这四省土地利用的耦合协调发展系数较低,而土地的利用也表现出中度失调衰退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不均衡性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制约,因而这四省不得不面临继续 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加速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 任务。这四省的未来发展中,应提高集约利用土地的能力,也要进一步推进社会改革,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当然,这四省更要重视生态环境的培育、建设与保护,加大对废弃物的管理以及再生利用,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水平,以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也要进一步将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用于开发、投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第五,中度失调衰退类社会经济滞后型。如表4所示,广西、重庆、四川、内蒙古、西藏、吉林、黑龙江、陕西、宁夏、山西、新疆、青海、云南、贵州、甘肃等15个省(市、自治区)的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大于社会经济效益,加之本来是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得这些地区的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呈现中度失调衰退类社会经济滞后型特征。从生态环境方面来看,这些地区大多位于中国西部,由于西部地区土地面积相对广阔而人口稀少,经济、社会发展也相对滞后于中、东部地区,但该地区却是我国的能源、资源富集区,因此应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利用好生态环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的支持。此外,鉴于这些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国家应加大对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投资,而这些地区应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也应将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合理应用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因此,这些地区仍然面临改善生态环境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而发展的基本思路还在于进一步有效利用生态环境带来的“比较优势”,并将这些优势有效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达到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良性循环。

3 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一,中国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仍较为有限。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仅有上海市的土地利用效益达到中度协调发展类,其余30个省(市、区)的土地利用效益为勉强协调发展类和中度失调衰退类,并且尚无良好协调发展类地区出现。根据熵值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发展系数的测度方法的基本原理,这主要是由于各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各指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和指标体系相对庞大造成的,也就是说,各地区发展的非均衡性和土地利用系统自身的复杂性使得中国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水平显得较为有限。

第二,中国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高于西部地区,其生态环境也要优于西部地区。然而,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水平也较高,并且生态环境效益滞后于社会经济效益;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水平也比较低,并且社会经济效益滞后于生态环境效益。这就说明:我国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生态环境情况呈负相关关系,我国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呈现了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

第三,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提高我国土地利用效益的现实选择。为了促进全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提高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应进一步合理引导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升级、给予中西部地区更多的支持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解决地区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通过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切实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从而解决城乡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在全国土地资源有限和呈现明显区域分布特征的背景下,应开发、复垦、整理等多方式并举以保证耕地的供给;在土地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以确保土地利用的各子系统之间的平衡。

(编辑:田 红)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梁红梅,刘卫东,刘会平,等.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关系:以深圳市和宁波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02):42-48.[Liang Hongmei, Liu Weidong,Liu Huiping, et al.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s of SocioEconomic Benefits and EcoEnvironment Benefits of Land Use: Take Shenzhen and Ningbo as Examples[J]. China Land Science, 2008,22(02):42-48.]

[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EB/OL][2011-03-16].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3/16/c_121193916_12.htmk .[The 12th fiveyearplan scheme of PRC. [EB/OL][2011-03-16].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2011-03/16/c_121193916_12.htm.]

[3]张忠国,高军.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来探索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14(2):104-107.[Zhang Zhongguo Gao Jun.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cological Efficiency of Land Use and Discussion of Land Use Model[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14(2):104-107.]

[4]李边疆,王万茂.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系统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8,31(1):142-148.[Li Bianjiang Wang Wanmao. Coup 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Land Use and EcoEnvironment[J]. Arid Land Geography, 2008,31(1):142-148.]

[5]梁红梅,刘卫东,刘会平,等.深圳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关系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10):636-641.[Liang Hongmei, Liu Weidong,Liu Huiping,et al.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Economy Benefits and EcoEnvironment Benefits of Land Use in Shenzhen City[J]. Scenically Geography,2008,28(10):636-641.]

[6]曹堪宏,朱宏伟.基于耦合关系的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广州和深圳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0,(8):58-66.[Cao Kanhong,Zhu Hongwei. The Evaluation of Land Use Benefits Based on Coupling Relationships: Take Guangzhou and Shenzhen as Examples[J].China Rural Economy, 2010,(8):58-66.]

[7]王瑷玲,赵庚星,李占军,等.土地整理效益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9(1):143-147.[Wang Ailing, Zhao Gengxing, Li Zhanjun, et al. Study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s[J]. Journal o 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8,39(1):143-147.]

[8]陈伟,吴群.基于协调度模型的开发区土地开发效益评价[J].广东土地科学,2010, 9(6):34-40.[Chen Wei, Wu Qun.The Evaluation on Land Explore of Development Region Based on Coordination Model[J]. Guangdong Land Science, 2010,9(6):34-40.]

[9]杨雪锋,史晋川.地根经济视角下土地政策反周期调节的机理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6):5-10.[Yang Xuefeng, Shi Jinchuan.Analysis of Functioning Mechanism of Land Policy and Macroeconomic Adjustment From the Theory of Land Regulated Economy[J]. Economic Theory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2010,(6):5-10.]

[10] 牛海鹏,张安录,李明秋.耕地利用效益体系与耕地保护的利益补偿机制重构[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30(3):164-167.[Niu Haipeng, Zhang Anlu, Li Mingqiu. Reconstru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Utilization Benefit System and Econom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2009,30(3):164-167.]

[11]崔峰.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5):64-69.[Cui Fe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of Tourism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hanghai[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18(5):64-69.]

[12]宋建波,武春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0,(2):78-87.[Song Jianbo Wu Chunyou. The Study on Evaluatio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mong City Cluster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J]. China Soft Science,2010,(2):78-87.]

Measurement on the Benefits of Regional Land Use in China Based on Coupling Relationship

QIU Juandong ZHAO Jingfeng WU Jiansh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27, China)

In the new period, the attributes of land use can generate both socioeconomic and ecoenvironmental benefits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interactive coupling of these benefits decides the total benefits of land use. 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coupling model of land use benefits and designed the indexes system that can reflect these benefits. After that, by using entropy weighting approach, the author calculated the weightings of each index, the socioeconomic and ecoenvironment coupling coefficients, and also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coefficients of 31 province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Shanghai is in the first category which is the best area with socioeconomy and ecoenvironment; the second category contains the provinces which are strong in socioeconomy comparatively, but lag behind in ecoenvironment; the third category contains the provinces which are strong in ecoenvironment comparatively, but lag behind in socioeconomy; the fourth category contains provinces which lag behind in socioeconomy comparatively, but are even worse in the ecoenvironment; the fifth category contains the provinces which lag behind ecoenvironment comparatively, and are still worse in the socioeconomy. At last, the author explained the reasons and developing orientations of each type, and also the basic conclusions of the evaluation:(1)the overall benefits level of land use in China is limited.(2)The whole benefits have an obvious regional distribution feature.(3)The practical choice of promoting land use benefits in China are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socioeconomy and ecoenvironment.

Key words land; socioeconomic benefits; ecoenvironment benefits; coupling relations; entropy weighting approach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逐步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实践目标科学化,实践活动社会化,实践内容课程化,实践基地多样化,实践制度法制化,实践评价多元化。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李同果,乐山师范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副教授,四川乐山614000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共青团有广泛影响的品牌活动之一,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健康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十分有意义。具体地说,今后若干年内,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趋势将会呈现六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实践目标科学化

所谓科学化,指在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实践自身规律基础上,立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实际,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培养目标、总体要求和设计原则等方面全面体现社会实践的客观规律和科学性要求,从而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一)科学的培养目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培养目标要紧紧围绕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设计,即有效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2003年,教育部启动并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明确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规定:“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而社会实践正是培养学生这些精神和能力的有效形式。

(二)科学的总体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要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科学的设计原则。大学生社会实践应积极坚持五大原则: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期健康发展;坚持整合资源,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局面。

二、实践活动社会化

所谓社会化,一方面指大学生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化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及特定社会的规范、准则,以获得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组织以社会需要和社会所提供的条件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把大学生培养成高度合格的社会成员的目的。

(一)实践对象社会化。一方面。大学生正处在青年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个人与社会生活不断调适,是个人从“有机体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另一方面,社会实践已越来越从学校的单向行为转变为社会多角多边的互动行为,体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

(二)服务机构社会化。社会化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必须不断强化服务职能,由单一的高校为主向高校、政府和社会共同负责方向发展。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高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便利。高校要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抓好落实。要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安全预案,确保师生参加社会实践安全。

(三)实践活动社会化。社会实践活动已经从开始时的领导意愿转变为学生的内在要求,成为促进学生个体多样化发展,加速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力量。近几年出现的大学生见习行动、就业实践、创业实践等活动的尝试,就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化的一个信号,学生就业时就更易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三、实践内容课程化

所谓课程化,指在社会实践中。将一切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知识增进、能力提高、素质养成的社会实践内容,划分为若干活动项目,并将活动项目都视作“课程”,以学分为基本单位,对其进行系统规划和管理。这种“课程化”使大学生实践既克服随意性与盲目性,又与其他理论课程具有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具有课程的规定性,能提高实践活动的实效。

(一)实践内容项目化。对社会实践进行项目化管理,是研究社会实践发展的趋势,也是规范管理社会实践的措施、注重社会实践实效的体现和标志。首先,把社会实践的活动内容优化整合,实行项目罗列;其次,制定项目化的具体方案,如项目申报书、项目指导教师、项目评审办法等;再次,进行项目招标、投标和运作;最后是总结成果,表彰先进。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既保证了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有价值、可行性强,又明确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责任。

(二)活动项目课程化。《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所以,在课程设计上按学生所在不同年级侧重相应的教育内容开展活动,即一年级学生着重理想信念教育;二年级强调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应把服务社会和培养成才意识作为首要任务。

(三)发展方向专业化。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来开展,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的社会实践,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目的性、教育性、服务性和效益性的统一。在新形势下,高校社会实践能否以专业化为中心展开,是衡量其发展水平与深度的一个重要标准。高校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服务社会,使大学生和活动开展地双向受益。

四、实践基地多样化

所谓多样化,指在充分研究和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特点及其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和要求,依据一定的模式、按照一定的步骤建立的与高校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多种类型实践基地,能够实现社会实践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期化。

(一)实践基地多样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长期性的、经常性的活动,所以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显得很重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要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力争每个学校、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基地,长期坚持,使学生受锻炼、当地见效益。

(二)实践基地阵地化。社会实践要发挥其教育功能,达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校内和校外的结合,必须加强阵地建设,特别注重实践基地建设,要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制定优惠政策,在企业、部队、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同时,要改变传统观念,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实现学校、学生、教师和当地(企业)多方共赢,实现社会实践由短期化、分散化向长期化、阵地化转变。

(三)实践基地专业化。实践证明,实践基地专业化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趋势之一。作为高校,在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上,应着重与学生专业有机结合。首先,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建立一批融产、学、研于一体的综合育人基地,为学生创造优良的社会课堂;其次,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建立一批能够延伸学生专业的实践基地,可以按照融“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最后,结合实践单位特点,实现多方共赢。实践单位要充分发挥高校师生的智力优势和专业优势,把建立实践基地,优化实践环境与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实现多方共赢。

五、实践制度法制化

所谓法制化,就是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将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主要环节、工作程序及其督促检查等内容及时加以总结归纳,融入有关法律和具体制度中,再通过司法活动使这部分明确化了的内容取得国家强制力的支持,用法律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逐步使社会实践走向法制化。

(一)常规管理制度化。目前高校学生自主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在组织领导上主要依靠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学校整体投入欠缺,经费不足。造成了此类活动有时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只有结合专业学习和教学计划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目的明确,组织得力,重视程度高,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作保障,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必要的保障机制。是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发展方向国际化。从多年来我国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发展方向来看,各级政府、各高校在社会实践法制化建设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应逐步借鉴国外在社会实践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国外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体现为“政府重视、社会参与、学校组织、家庭支持、个人实践”的全社会网络化运作,政府十分重视以法制规范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这些值得我们借鉴。

(三)规章制度法制化。立法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志愿服务项目来看,立法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欧美国家和日本、韩国等国家及至墨西哥、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都通过了志愿服务的专门法律。但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法律来规范志愿服务活动。从我国地方立法的实践来看,目前已有广东、湖北、江苏、宁夏、北京等23个省、市、自治区制定了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实践证明,通过法律形式为志愿服务确立合法的社会地位和相对稳定的资金筹措渠道,以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良性发展,这是志愿服务事业在法治社会中得以深入推进的必由之路。

六、实践评价多元化

所谓多元化,指社会实践的评价应该改变单一的标准,严格按照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家长参评、教师和实践单位综合评定的民主的、开放的、网状结构的评价体系,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的多元系统,反映在评价的主体、内容和方式等环节的多样性。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是社会实践评价的主体。对于学生评价而言,学生自我、教师、家长、同学、校内外实践单位负责同志都可以成为评价者。同时应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性评价,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样更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评价的定向诊断、反馈激励、发展、管理等多种功能。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确定评价内容和标准时,一方面要考虑不同评价主体的特点,依据学生、同行专家、领导管理者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分设出相对独立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另一方面,要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评价内容的设计应具有概括性,尽可能量化。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后的评价,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难点,也是着重要解决的问题。社会实践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决定了考核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上应全面运用定量、定性评价,以做到取长补短、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Z],2005—02—01。

[2]李同果,论大学生社会实战长效机制的建立[J],教育评论,2005,(5)。

[3]许玲,促进志愿服务良性发展的法律途径[N],辽宁日报,2009—03—17。

[责任编辑:霁 月]

上一篇:护士专业论文下一篇:医学本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