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管理论文范文

2024-03-25

医疗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疗安全管理;处理;医疗纠纷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2.099

近些年来,医患关系的矛盾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从医疗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医疗纠纷的合理处置,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医疗纠纷造成的损失。因此,很多医疗机构都将处理医疗纠纷作为工作的重点。

1 造成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1.1 违反医疗工作操作流程

目前,一些医疗服务机构由于管理机制存在漏洞,造成一些医疗服务活动简单的凭借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推进,难以适应医疗服务工作的整体环境。还有些医疗服务人员对医疗工作的具体执行流程缺乏足够的认识,造成一些医院虽然具备详细的规章制度,却难以保证工作人员有效的履行。[1]还有些医院的规章制度并没有实践诊疗工作和护理工作的有效连接,造成不同部门的医疗服务工作者各自为政,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质量。

1.2 手术前对病情交代缺乏详细性

一些医疗机构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对一些病人的病情交代机制缺乏关注,造成一些医疗人员虽然能够进行正常的医疗服务,却无法获得病人和病人家属的理解。还有些大型医疗活动对签字程序的重视度较低,造成一些医疗服务活动虽然能够履行正规的签字程序,却无法保证病人和病人家属对具体的医疗活动具备足够的理解,最终造成医患双方由于信息交流不畅出现误解。[2]还有些医疗人员在进行危重病人救治的过程中并没有像病人家属进行心理准备的交代,造成一些病人不治的情况下,病人家属将愤怒转向医疗人员,对医疗人员构成不合理的伤害。

2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的具体举措

2.1 提高医疗机构制度建设水平

首先,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当前医疗服务领域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学习,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进行医疗服务活动制度建设,保证所有的医疗服务活动都能明确具体到责任人,提升病人和病人亲属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信任。[3]另外,要在医疗机构内部进行合理的交接班制度建设,保证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能够长时间保持在工作活动的状态。要在医院内部设计科学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通过医疗机构的会诊工作要求,对机构当中的医嘱制度实施细化,并在实施大型手术之前按照完整的审批程序进行各个岗位的职责确定,使全部的制度设计都能在讨论的状态下得到合理的应用。要在制度的设计过程中将疑难病症的讨论作为工作的重点,使全部的工作人员可以按照完整的讨论制度进行医疗服务细节的设计,方便检查评估工作的推进。医疗机构还要将相关奖惩机制作为制度设计的重点。通过对高水平医疗服务人员的奖励和消极怠工人员的惩罚,对医疗机构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激励机制的构建。[4]医疗机构还要根据卫生局的范围设定方案,对医疗服务活动的具体执行方位进行设计,以便新型医疗服务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制度建设当中,使医疗机构可以按照健全的制度进行上岗方案的设置,增强各项制度的注册合理性。制度的建设要充分保障流程建设的合理性,严格根据现有的流程设计模式对固定工作岗位的制度实施细化设计,以便现有的制度可以避免产生较大的问题。

2.2 完善医疗机构病例管理制度

首先,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病历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以便从医疗管理工作的依据出发,对提高医疗管理安全性的制度进行设计。医疗机构要按照卫生管理部门的要求,将现有的病历管理制度进行改良,使医院能够拥有完整的二级病例质控体系。[5]此外,要按照医院各个层次工作人员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对医疗机构现有的归档病历实施研究分析,并结合医疗机构的奖惩措施特点,对医院各个领域的病例应用情况实施分析,保证所有的医院工作人员都能进行交叉检查机制的构建。医院的工作人员要将检查机制作为病历管理的重点,从医院患者的告知书角度出发,对病历管理的合法性进行保证,使医院的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具体的工作行为特点进行授权机制的构建,使所有的住院程序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医院工作人员要结合病历管理工作的具体合法性特点,对病历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实施研究分析,使全部的管理工作能够按照抢救环节的要求进行推进,使医院的病例管理工作得到更加完善的监管。如果医疗机构出现病人不治的情况,必须要求主治医师进行死因明确,保证医疗机构的所有业务都能在主治医师的管理之下实现程序的合理控制。病历管理工作还需要从时间控制方面进行有效处置,从病例的制定到病例的完成,必须在24小时之内完成,确保病人和病人亲属能够对医疗机构具备足够的信任度。

2.3 完善医院特殊病人管理制度

首先,医院要对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和可能出现的医患纠纷进行主题分析,并根据不同的病患情况,对医患纠纷产生可能性较大的群体实施特殊安全管理。如果患者的亲属较多,而患者本人失去表达自主意愿的能力,医生则必须在患者家属达成一致意见之后进行大型医疗服务,避免由于责任的担负情况不明产生医疗纠纷。此外,要对经常住院的病人实施特殊管理,避免由于不同住院时期采取的不同医疗措施引起患者的误解。还要对具备医疗常识的患者实施特殊的安全管理,在进行医疗服务之前将具体的服务措施进行讲述,使接受医疗服务的人员能够对医生保持足够的信任,增强理解,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纠纷。医院还要对患者的具体身份加以关注,如果患者曾经有过犯罪经历,则需要加强对这一类病人的安全管理,避免这些人使用非法手段对医院施加影响,切实保证医疗服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2.4 完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医院要加强对医疗服务执行过程中的各类物资的管理,使医疗纠纷能够彻底的避免产生于硬件资源领域。另外,医院要对现有的硬件设置进行备用机制的建立,通过双回路电源装置和发电机装置的准备,提升医院医疗设备的应用质量。使患者能够在观察到医院丰富的医疗设置的情况下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的信任。医疗机构还需要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之下进行基础设置购置制度的细化,并使所有的医疗设备采购按照规范合法的渠道进行购买,增强患者对医院工作的理解。要在医疗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对设备合格证件和检查证件进行管理,使所有的设备管理活动都能在正规的模式中加以推进。

3 结 论

从医院的安全管理角度入手,对提升医疗纠纷处理质量的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对增强医疗管理质量十分重要。深入地分析处理医疗纠纷的各项措施,并对提升医疗纠纷处理质量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对降低医患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姜日杰.非诉讼方式解决医疗纠纷的思考和建议[D].长春:吉林大学,2010.

[2]王将军.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

[3]杜鹏.基于提升医疗质量的医疗纠纷前馈控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4]黄培.妥善处理医疗纠纷确保医疗服务安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5):67-69.

[5]袁兴卫.玉林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医疗纠纷防范及解决纠纷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3.

医疗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社区是城市安全的重要部分,當危机来临时,社区是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和处置的第一现场,是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沿阵地,社区民众是风险直接的影响对象和应对者。由于我国城市的应急管理水平不高,社区公众安全意识不够,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应急处置的知识和能力仍显不足,因此提升社区的应急管理能力对缓解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恢复社会秩序、降低政府救治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智慧应急管理;应急管理能力;社区。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突发事件席卷全球,人类社会已经不可逆转地步入了风险社会中,我国也不例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突发事件的不断发生,阻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安定。我国地域辽阔,行政区域管辖范围大,是一个自然类突发事件频发的国家。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尤其是在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发展的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这也加速了人为类突发事件的发生。我国突发事件易发、频发的现实背景下,城市社区成为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载体,也是突发事件的现场和预防危机的首要环节。

伴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智慧社区”也为大众所知并期待,成为当前探索社区应急管理的新的思考。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将社区家居、社区物业、社区医疗、社区服务、电子商务、网络通信等整合在一个高效的信息系统之中,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实现生活、服务计算机化、网络化、技能化,是一种基于大规模信息智能处理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社区。“智慧社区”既是社区建设的一种理念思考,也是新形势下探索基层治理的一种新模式。

一、社区智慧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层组织,也是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直接受体。社区是居民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组织,是政府职能在最底层的载体,是应急治理的基础单位,它可以发掘社区应急力量,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维护居民的利益。也正因如此,社区在应急管理过程中更加了解居民的需求,了解本地自然地理条件,在制定决策实施救援过程中具有更加充分的信息优势和快速行动优势,可缩减决策时间,使应急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社区作为公民自治组织,能利用自治的组织特征,在应急管理中可以在源头控制排除风险,发动社区应急力量,了解居民应急需求。社区应急安全建设可以说是建设安心社会、放心社会、增强政府合法性和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目前社区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社区一直采用政府主导的应急管理模式,社区居委会名义上是自治组织,但绝大多数时候接受街道领导,主要功能是管理社会事务。社区作为社会治理最基本的单元,但社区终究不是一级基层政府部门,所调动的人力物力资源十分有限,街道对社区的支持也非常有限,而社区民众是风险直接的受影响者和应对者,所以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不适合社区应急管理。由于我国许多城市的应急管理水平不高,社区公众安全意识不够,风险应对能力不强,避灾避险、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仍显不足,同时,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宣传不到位,社区的应急组织机构不健全、应急管理人员欠缺、应急管理的硬件投入和资金保障不足等,使得大多数城市社区安全风险形势依然严峻。

三、对策建议

1.建设社区应急管理共同体

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社区内各种组织几政府都是社区主体。多种力量,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使得社区应急管理能将政府的服务、市场力量有效介入,居民积极参与社会力量的协调联动等结合起来,以发挥共同治理的优势和作用。

2.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平台

目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日新月异,社区应急管理应以此为契机,强调信息技术的导入作用,构建高度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利用智慧技术打造共享互动平台,整理和共享收集到的信息。构建智慧安防系统、信息发布系统、邻里互动系统等为一体的智慧应急管理平台。

3.不断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成立专门的社区应急管理指挥小组,并对小组内各成员的任务分工进行明确。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参与相关会议与培训,同时,进一步加强智慧社区应急文化的建设,智慧社区应急管理注重预防为主,要加强社区居民应急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与传统社区应急管理不同,智慧社区应急管理依托于智慧社区建设,以大数据为切入点,推行一系列社区应急管理工作,把以往的应急管理经验充分融入到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中.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以防控和自救互救为核心,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强调多主体参与,实现更高效、科学、及时的社区应急管理.由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决策,既重视整个社区的公共安全部署与管理,也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及社会团体的力量,建立“自下而上、以人为本”的智慧社区应急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熊莹,刘长江,张宝龙.智慧社区应急管理四维一体模式探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33(8):7.

[2]岳静.城市社区应急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2021(2013-6):96-98.

[3]倪畅.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5):2.

[4]王招治,薛见寒.“后疫情时代”创新智慧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思考[J].居业,2021(10):2.

作者简介:张博钧,男,汉族,山东潍坊,2002年2月,大学本科学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指导老师:张文华,女,汉族,山东济南,1989年8月,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管理。

基金项目: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基于智慧城市的社区应急管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113324485

医疗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黑龙江省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刚刚起步,各地制度运行尚处于试验和摸索阶段,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细则、城乡医疗救助公共财政体系、城乡医疗救助监督机制等方面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统一医疗救助模式,建立“守门人”制度;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筹资机制;建立医疗救助监督制衡体系;合理界定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和救助标准、简化医疗救助程序;加强与相关制度的衔接及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加大培训考核力度。

关键词:黑龙江省;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一、黑龙江省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设计层面的问题

1.救助对象不明晰

现行制度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医疗费用个人难以承担的人员和其他特困群众均纳入城市医疗救助范围;农村五保户、农村特困家庭成员以及各地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成员均纳入到农村医疗救助范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的地区突破了文件规定的救助对象范围,已将救助对象扩大到低保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而另一些地区由于财力限制,救助对象仅限于低保对象,从而造成同一省份内部各地区境况相似的贫困者在医疗救助权益上的不平等。

2.救助模式不統一

从全省来看,普遍采用的医疗救助模式有“大病救助”和“综合救助”两种。“大病救助”模式是政府只为某些费用高的大病患者事后提供一定救助,其救助面窄,而且对身患救助范围之外大病的低收入者不公平;“综合救助”模式是政府支付低收入者部分门诊和住院服务费用,而且医疗救助的“核心服务包”中还包括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从而提高了低收入者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其提高健康水平,增强其参与劳动力市场并摆脱贫困的能力。总体来说,只要筹资水平能够达到一定高度,“综合救助”模式值得推广,也是发展趋势。

“综合救助”模式对加强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促使他们少生医治费用高昂的大病,更具有成本功效性(cost-effectiveness);而“大病救助”因其只提供大病开支报销,近期看来虽会节省大量初级医疗卫生服务开支的报销,长远看却将有因贫困人群大病开支偏高而得不偿失的可能,同时对于提高贫困人群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没有助益。

3.救助标准不科学

救助标准不科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医疗服务、药品价格以及仪器检查费用近两年都随物价上涨而有调整;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要求,各地公立医院对贫困群体就诊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优惠。这些“增支”和“节支”因素,都影响着救助对象的诊疗费用,从而间接影响着救助金额。

在这些方面,医疗救助相关部门缺乏统计和分析,导致救助标准的提高缺乏科学依据,实践中只能反过来依据资金充裕情况来确定救助标准。这样的救助标准,难以准确地满足被救助者的真实需求。

4.救助程序有待完善

救助程序复杂给困难群众带来就诊、转诊和报销的额外麻烦,影响急症或者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质量。同时,繁琐并不等于严密,现程序仍存在漏洞,给“败德”行为留有契机。各地在医疗救助申报的资格审查、报销手续复核等方面虽然做出了相应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各地基层工作人员都反映票据真实性审核的难度很大,单凭目前的审核程序,很难控制医院“大处方”和医患合作这一“道德风险”的发生,从而影响救助效率。

(二)救助资金筹集和使用层面的问题

1.资金筹措渠道单一,基金规模较小

从理论上讲,政府财政拨款并不应当是医疗救助的唯一筹资渠道,但是,各地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是医疗救助的绝对主渠道。政府通过福利彩票的预算外投入贡献甚微,境内外的捐助更微不足道,而这种单一的筹资渠道不可能带来较大的资金规模。

从各级政府预算筹资结构上看,又是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比例较高,区县财政投入不足。如此情况,恰恰又成为“综合救助”模式无法广泛推行的原因。

2.基金支付量较少,结余过多

在医疗救助基金规模较小的情况下,有的地区基金结余却较多,而且相对来说,贫困率较高的地区基金结余量更大。无独有偶,云南省的新农合实践调查中也出现了这样的奇特现象:越是贫困地区,新农合基金结余率越高。究其原因有:一是执行问题,由于黑龙江省试点和推广城乡医疗救助先于全国大部分省份,属新生事物,各地政府在“摸不准风向”的情况下作出“适当观望”的选择是符合行政理性的,同时也是没有监督约束机制的体现。二是制度问题,主要是各地职能部门对本地贫困群体的支付能力判断不准确,从而制度核定的救助水平过低、自付部分(起付线以下、封顶线以上部分)仍难以承受,致使贫困群体在有医疗救助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不去看病,出现一方面救助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救助资金大量结余的现象。

(三)管理层面的问题

1.多头管理、部门衔接差

按照现行制度,城乡医疗救助的许多工作都涉及到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而这些工作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城乡医疗救助由民政部门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由卫生部门负责,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由于各部门之间衔接不及时,信息不对称,制约城乡医疗救助工作顺利开展,时有患病城乡困难群众就医后不能按规定及时得到医疗救助的现象。

2.行政监督缺位,没有相应的制衡机制

再富裕的社会、再高的筹资水平,如果没有制衡,也难以实现健康收益和较高的救助效率。理想的制衡机制应当是医疗救助的各参与主体构成“制衡链”,“制衡链”中各服务主体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提供尽可能到位的服务”为目标,在这个“链条”里,财政和审计机关应提高行政监督能力,建立医疗救助系统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否则,再多的筹资、再多的补贴也无法惠及贫民。各地在医疗救助的行政监督方面基本是没有作为或者少作为,财政和审计的长效监督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3.基层办公经费不足、工作力量薄弱

由于市县财政困难,对医疗救助工作缺乏经费投入,经费供给不足;而另一方面,随着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全面展开,工作量越来越大,经费需求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难度很大。同时,由于对具体工作人员缺乏专门、系统地培训,导致实际工作中时有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现象,影响工作效率。

(四)政策层面的问题

政策层面存在衔接上的问题,如农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的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性质上都属于社会保险这一层次,城乡医疗救助在性质上则属于社会救助,当保险功能不能保障或者不能完全保障的时候,救助功能发挥“最后防线”的作用,可见城乡医疗救助在救助对象、救助标准乃至工作程序上与前两者都有相关联、相交叉的地方。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感觉到了政策衔接的必要,并开始尝试,但是总体还是衔接不足,常常出现“保险”之后,“救助”承接不及时的真空时段,影响医疗救助的“口碑”。

二、进一步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办法

1.合理界定城乡医疗救助范围

界定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包括两个方面问题:一是要逐步扩大救助的覆盖面。各地要在确保把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户纳入救助范围的基础上,逐步将低收入的老年人、重病或重残的人群纳入保障范围。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充分考虑其他低保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探索扩大救助范围。二是各地要建立健全城乡医疗救助人员家庭生活困难程度的界定办法,提高对救助对象的识别能力,为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提供依据,使救助资金成为真正的受困群众的“雪中炭”。

2.统一医疗救助模式,建立“守门人”制度

在稳定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将“综合救助”确定为黑龙江省各地医疗救助的统一模式,将初级医疗卫生服务列入“医疗救助服务包”,提高贫困人群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再者是常见病种的救助和住院救助。以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基点,建立“守门人”制度,即门诊服务必须由基于社区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一般是全科医生)来承担,各类医院只提供专科医疗服务,救助对象必须接受社区全科医生的首诊制,医生诊断确需住院治疗的,必须接受定点医疗机构安排的逐级转诊,方能享受医疗救助。

3.简化医疗救助程序

简化医疗救助程序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应尽量缩短办理时限。根据救助对象难以垫付医疗费用的实际困难,坚持快捷、便民、利民的原则,探索建立适合困难群众特点的申请审批程序;对申请医疗救助的困难群众要及时受理申请,对符合条件的要按时办理审批手续;对于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已明确的救助对象,经民政部门授权定点医疗机构核定,应当直接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另一方面要改进救助资金的结算办法,如建立定点医院垫付机制。加强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协调与配合,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医疗救助规定额度内的医疗费用,救助对象出院时只需缴纳个人自负部分,民政部门定期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垫付的费用。同时,对按规定转诊的救助对象简化手续。对按规定转诊到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救助对象,可采取就医后到民政部门申请办理有关费用的补助,但要简化手续,方便救助对象。条件成熟的地区,应积极探索对转诊救助对象预先支付部分医疗救助金。

此外,尽量采取灵活多样的便民措施。要充分利用医药集团、连锁药店和基层医疗机构网点多、价格低廉、服务便利等条件,通过发放一定限额的医疗救助卡券,建立平价药店,方便救助对象日常门诊和购药。

4.合理确定救助标准,对特殊困难群众实施分类救助

各地要随着医疗救助资金总量的增加,及时提高医疗救助补助水平,重点是提高医疗救助比例。各地要进一步做好分类救助,针对救助对象的困难情况和基本医疗需求,制定不同的补助标准和办法,对救助对象中“三无人员”、“五保户”以及重病、重残等人员给予重点照顾。

(二)建立稳定的医疗救助资金管理机制

1.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筹资机制

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筹资机制包括扩大社会救助资金来源渠道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两个方面。建立穩定的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机制,其中中央财政应承担更多的筹资责任;利用福利彩票公益金不断增长的有利条件,逐步加大对医疗救助的投入力度;落实社会捐助的税收减免政策,引导社会捐助资金投入医疗救助;加强和慈善组织的联系与协作,引导慈善资金投向医疗救助。单次治疗额度大的病种和单次医疗费用虽不高、但需长期频繁支付的慢性病种是“综合救助”模式中门诊和住院救助都无力负担的难题。但在实践中,由慈善组织出资救助上述贫困患者的做法,因最大程度实现了社会公平与效率,而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同时,各地方财政要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预算中将本级应负担的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打满打足,保证城乡医疗救助事业的资金需求。为保证地方负担资金足额到位,可要求其先将款项上交到省,省财政再会同省级资金一并下发到终点;不上交者,年终从预算中扣回。

2.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监管体系

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监管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医疗救助基金使用公示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救助对象、救助金额等情况要通过张榜公布和新闻媒体等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二是建立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制度。财政部门会同民政、审计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医疗救助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单位和个人弄虚作假、挤占挪用、贪污医疗救助基金的,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三)建立医疗救助监督制衡体系

根据世界银行2004年发展报告给出的“长线”和“短线”制衡架构及其配套要求,通过“信息-制度-行为”的架构,让各利益主体相互制衡,形成行政纪律、市场纪律、受益人和社区参与、舆论监督等有效的、制度化的激励和约束,规范相关主体的行为,确保制度的持续、自动和低成本运行。

医疗救助监督制衡体系可以使用上述架构,具体应用为:长线制衡用于构筑“救助对象→政治家→公务员→医院→医生”多重委托代理链,靠约束和激励机制实现;短线制衡用于构筑救助对象对服务提供者(医院、医生)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救助对象行使“客户权利”,形成“救助对象→医院→医生”的制衡关系。配套以医疗救助信息公开化和医疗救助公共信息立法,确保各利益主体“成本”和“绩效”信息的“自动披露”。

(四)加强与相关制度的衔接

加强与相关制度的衔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级民政部门进一步调整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方案,搞好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政策、技术和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衔接。具体衔接点有:资助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帮助困难群众享受到相关保障制度的补偿,对困难居民经相关保障制度补偿之外个人仍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要通过医疗救助给予适当帮助,对于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困难群众,符合条件的要按照规定及时给予医疗救助。二是加强医疗救助与慈善事业的衔接。建立医疗救助与慈善事业的衔接机制,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平台作用,积极引导和协助慈善机构通过医疗救助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医疗援助。慈善医疗援助要重点解决患有大病、重病且通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补偿后难以自负医疗费用的困难群众。

(五)加强部门衔接与配合

民政部门要加强与财政、卫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配合,做好衔接工作,建立“一站式”服务规程,及时传递信息,实现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信息共享,推行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的“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六)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加大培训考核力度

要加强基层工作力量,改善基层工作条件,积极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基层工作中的困难,努力帮助基层解决工作人员和经费不足的问题,促进基层实际问题的解决。各地业务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条件,定期组织具体工作人员进行政策和业务培训,提高其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医疗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从地市级医疗保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分析了地市级医疗保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形势下,医疗保险管理工作重心要以人为本,不断加快对医保的制度体系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医疗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提高医疗管理服务水平,提高医疗保险服务质量,树立医疗保险服务工作良好社会形象,推动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保险;管理职能;思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新形势下,医保管理工作重心要以人为本,不断加快对医保的制度体系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医疗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提高医疗管理服务水平,提高医疗保险服务质量,树立医疗保险服务工作良好社会形象,推动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进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医疗保险正在对医疗服务和医院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医疗保险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具有保险的两大职能:风险转移和补偿转移。即把个体身上的由疾病风险所致的经济损失分摊给所有受同样风险威胁的成员,用集中起来的医疗保险基金来补偿由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目前,地市级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地市级医疗保险管理工作谈几点初浅的想法。

一、地市级医疗保险管理职能存在的问题:

1.地市级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设置不统一,名称定位不明,内设部门不规范,管理体制缺乏统一标准。管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经办机构经费缺乏保障机制。在购买服务上无明确稳定的经费来源等问题。对所有发生的业务进行相关准备,使业务系统符合新一年的业务要求,存在部分具体工作被固定化,不能灵活运用系统的问题。

2.地市级医疗保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亟待提高,信息化建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地市医疗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信息化建设水平决定着统筹地区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势头,系统平台可以直接制约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如:佳木斯医疗保险系统是多年来经过不断升级维护系统运行基本稳定,基本能够满足佳木斯目前医疗保险工作的需要,但是,新医改对医疗保险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的工作职能要不断向区甚至社区延伸,实现百姓足不出社区就能完成缴费和生存验证等经办业务。目前的市级经办负担与区、社区经办负担严重失衡的矛盾,导致市级经办业务压力极大,几年来不断增加办公人员,也远远满足不了业务的需求。

3.工伤保险基金垫付问题。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项目增加,支付基数加大,基金出现预警。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未参保人员因工受到事故伤害后,所发生的工伤保险待遇和费用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先行垫付,然后由经办机构追偿。但是目前地市级医疗保险管理来看,工伤保险还缺乏必要的追偿办法和手段,还无法实现行之有效追偿工作,这就将给工伤保险基金带来巨大的损失,后果是导致工伤保险基金的严重流失。

4.办公经费和人员严重不足。随着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加,现有工作人员平均每人每天接待和处理业务在30人次以上,经办能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繁重的工作任务,尤其在服务质量上也很难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且正式编制人员少,一些重要岗位又不能随意安排公益性岗位等人员。

5.医疗基金检查和案件查处存在困难。医疗保险待遇欺诈行为还时有发生,尤其是社保医疗刷卡方面存在的滥刷、盗刷和套现问题,说明还有一定的支付管理漏洞。

二、对地市级医疗保险管理职能的几点思考

1.新形势下的地市级医疗保险管理,要树立以参保人为中心的医疗保险管理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夯实工作基础,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实现医疗保险管理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逐步完善监管措施。履行职能,从参保范围、保险费用缴纳、帐户管理、保险待遇、管理和监督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监督制定出台专门的规章制度,逐步完善监管措施。

3.按章办事,依法监管。合理设置部机构和岗位,科学设定管理流程,规范管理服务标准,改进信息技术手段,严格执内部控制制度,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设计新制度模式,管理方式防各种管理风险,确保医疗保险管理业务安全有序地运转。

4.加快推进基础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经办业务流程,简化程序,强化内控,推广一站式经办服务。总结部分地区开展医保经办服务ISO9000认证情况,实施ISO9000标准的应用推广工作。逐步建立药品、诊疗项目以及参保人员利用医疗服务信息的基础数据库,为制定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标准和办法提供依据。规范联网数据报送工作,强化运行分析,提高数据质量。开展档案工作检查评比达标,推进业务档案数字化管理,全面提升医保业务档案管理水平。

5.积极探索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制定了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业务经办规程。做好医保关系转移和异地就医结算工作。完善医保关系转移接续规程,积极做好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经办服务工作,指定专人、专门窗口负责具体经办业务,确保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能够顺畅接续医保关系。 搭建异地就医省内联网结算管理平台,实现与省结算平台的联网。严格执行医保基金支付分级审核制度,把住基金的“出口关”,确保了医保基金的安全。

6.地市级医疗保险加强医疗管理,实行“两个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工作,建立医疗保险信息网络系统工作。不断完善了慢性病管理、异地居住管理、医药费中心端报销管理、低保人员管理等八项管理模式,使新系统更具科学、合理和人性化操作的需求。同时,集中基本信息变更权限,从全局发展的角度规划变更信息权限,使所有业务操作做到有经办、有复核、有审批,做到流程完整、职责明确。以引导定点医疗机构恪守诚信、规范运作,切实提高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定点医疗机构建设,逐步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范围。积极探索省内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医疗费用结算工作。

7.完善社保信息系统内控机制。要强化医保机构内部监管,规范、优化医保业务流程,建立约束机制,为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打好基础。建立健全医保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对关键部门、环节和岗位,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

8.地市级医疗保险加强医疗管理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经办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优化经办资源配置为重点,以满足社会保险规范化、专业化管理的需要。建立了严格的目标考核体系。制定了医保局内控管理制度,细化了对每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办法,规范了业务流程,强化了各部室之间的权力制约,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考核工作机制,严肃了工作纪律、规范约束了工作人员经办行为。提高工作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满足医疗保险规范化、专业化管理的需要。

9.坚持医疗、工伤、生育三险捆绑带动、统一缴费的方法,继续扩大三险的覆盖范围,继续全力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和续保工作,抓住中央和省继续加大投入的机遇,广泛宣传正确引导,逐步清除居民参保盲点和空白点,全面解决遗留的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建筑、煤矿等农民工就业量大的企业纳入医疗、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10.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充分利用新建成的医保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医保信息化管理,网上登记缴费,刷卡就医结算;加强医保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继续加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力度;继续调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关政策,不断提高参保人群的医疗保险待遇水平。

参考文献:

[1]科渭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的几点思考[OL].中国论文网,2005(12).

[2]蒋旭.浅谈地市级财险公司如何走创新发展之路[N].中国保险报,2012(6).

[3]张春科.对新时期地市级药品检验所职能调整的思考[J].中国药事,2011(12).

[4]方慰元.关于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保扩面工作的几点思考[J].调研与实践,2009(10).

医疗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当下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医疗设备功能和性能的需求不断提高,从而带动医疗设备市场转向具有功能多样、性能优越的产品领域。大量的产品辨识、存储、取用不仅容易出错,还给工作人员手工登记、标识粘贴等增加了负担。本文研究了将RFID技术应用到对医疗设备的记录和更新管理中,不但可以优化医院业务流程,还便于医疗设备的动态管理以及效益分析。

关键词:射频识别;非接触式目标;自动识别;医疗设备;动态管理

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方式来实现对非接触式目标自动识别的技术。进入21世纪以来,RFID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物流、服饰、门禁安全、零售业、制造业、军工、航天等各个领域[1-3]。随着RFID技术的推广其在医疗行业内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可以应用到对医疗药品、医用设备、仓储管理、医护人员信息管理等诸多方面[4]。

1    概述

据统计,美国每年因医疗错误造成的死亡人数在48,000至96,000之間,不仅是美国,全球每年由医疗错误引起的死亡人数始终居高不下,尤其在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医疗错误的可能性更高[5]。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知识和信息采集不足以及身份识别错误,因此对医疗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大大降低这种医疗错误。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RFID标签数据通过读写器识别后发送给上位机管理系统,上位机管理系统对标签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类、存储、备份等操作,方便快捷地获取产品信息。通过使用RFID技术来进行医用物品信息登记及更新,相比于传统条形码具有很大的优势。

2    RFID概述

2.1    RFID技术简介

RFID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天线、读写器、上位机管理系统组成。电子标签是一个微型无线收发装置,内置天线和芯片,可以存储数据[6-7]。读写器是一种接收标签数据的设备,其不仅可以接收标签数据,也可以将新数据写入到RFID标签中。上位机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物理I/O(输入输出)接口连接读写器,对读写器进行频段、读写速率等参数设置,并可以通过读写器获取标签数据,对标签数据进行管理[8]。RFID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2.2    RFID标签分类及其特点

RFID标签与读写器之间根据标签的供电方式可以将其分为三类:无源RFID标签、有源RFID标签、半有源RFID标签[9-10]。

无源RFID电子标签自身不需电源供电,它通过接收读写器输出的微波信号和通过电磁感应线圈获取能量进行短暂供电,所以无源标签只有在与读写器一定范围内才能将信息发送给读写器。无源RFID标签不需要供电模块,成本低,结构简单,但是受通信距离限制,只能用于近距离的信息识别,主要工作在低频段。

有源RFID标签使用外接电源供电,可以主动向读写器发送数据信号,相对于无源RFID标签其体积比较大,但是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有了很显著的提升,最高传输距离可达百米。有源RFID标签主要工作在高频频段,且具有一次识别多个标签的功能[11]。

而半有源RFID标签通过自主供电模式实现良好的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一般情况下半有源RFID标签处于休眠状态,只给标签中数据部分供电,耗电量很小。只有在接收到读写器低频信号后才会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在工作状态下再发送高频信号将数据发送给读写器。其通常应用在一个高频信号所能覆盖的大范围中,在不同位置安置多个低频读写器用于激活半有源RFID标签,既完成了标签定位又完成数据采集和传递。

2.3    RFID标签优势

RFID标签相比于传统条形码来说,在获取标签信息的操作机制、重复使用性、环境适应性、获取数据速度、应用领域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12-13]。表1所示为RFID标签与传统条形码的比较结果。

3    系统设计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进行标签数据采集及管理记录的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硬件设计、软件流程设计两个部分。

3.1    硬件设计

系统整体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含RFID标签,以及由无线收发模块、MCU(微控制器)控制模块、存储模块、物理接口组成的读写器,电源供电模块以及上位机数据管理系统。其中RFID标签可以存储数据信息,可以通过读写器读取或者写入数据信息,读写器与上位机通过物理接口连接,将获取的标签信息传递到上位机管理系统,也可以在上位机设置一些参数修改RFID标签的信息。

3.2    软件流程设计

软件操作流程如图3所示。

根据软件操作流程:首先准备一定数量的无源RFID标签,并将天线与读写器连接。然后将标签放入天线的接收范围内,将读写器接通电源。读写器上电后使用USB(通用串行总线)线连接读写器与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各界面的初始状态为灰色,表示禁止相关设置,如图4所示。正确设置串口号和波特率,点击连接读写器,如果读写器接入成功,软件界面各选择框和按钮可以进行选择和点击界面,如图5所示;如果连接失败,就需检查读写器与计算机间连接是否正确。在软件连接读写器成功后,选择读取标签界面,点击开始读取,读取成功输出标签信息,读取失败则重新设置测试环境。

4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4.1    测试环境

测试时将14个无源RFID标签和读写器布置在测试环境中,读写器带有8个TNC(射频同轴连接器)天线接口,任意选择3个接口接入3根天线,RFID标签布置在天线覆盖范围内,使用USB转串口将读写器与上位机软件连接。系统工作频率为840~960 MHz,支持符合EPC CLASS1 G2、ISO18000-6B标准的电子标签;输出功率为33 dBm;供电使用单+9 V供电,可以使用POE供电。

4.2    结果分析

连接读写器成功后选择测试标签界面,开始查询标签,标签查询成功如图6所示。

图6中显示已查询到标签数量为14,与实际放置的标签数一致,并可看到14个标签查询时间只有0.296 s,比传统的条形码查询更快、更高效。此外图中还显示累计查询数量可以达到计数的功能,对统计汇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    结束语

RFID系统读取标签信息准确、快速,且在一定范围内不需对准的特点,可以广泛地应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将RFID技术应用到医疗行业具有广阔的前景。RFID系统结合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更方便快捷的登记和更新各种医疗物品信息和人员信息,减少因信息差错产生的医疗事故。RFID系统操作简单,标签耐用性强,能适应恶劣环境,应用范围广泛,为极端环境下产品信息采集与维护提供了途径。

参考文献:

[1]李远洋,王新沛,王晓民.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4):3.

[2]杨永,刘婷,贺佳彦,等.RFID技术在医用耗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物联网技术,2020,10(3):2.

[3]张磊.基于RFID技术的智慧医疗管理系统[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00(003):71-71.

[4]唐郁葱.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2):102-102.

[5]姚宗碧.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系统[J].医疗装备,2019,032(004):65-66.

[6]李彬.基于RFID技术的仓储管理系统的优化与设计[J].信息系统工程,2018(4):58-58.

[7]范健威,傅蓉.基于RFID的病理标本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8,039(006):1788-1794.

[8]申大雪.基于RFID的化学药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8.

[9]章台.基于RFID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J].微型电脑应用,2019,035(011):92-95.

[10]姚宗碧.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系统[J].医疗装备,2019,032(004):65-66.

[11]徐志明,潘晓东,陆婷娟.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设备定位管理系统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11):145-146,149.

[12]陈雷,王丽娟,CHEN,等.浅析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13(v.14):135-137.

[13]李长兴,窦富贤,杨干粟,等.射频识别系统在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003):146-148.

上一篇:银行业监管下一篇:饮水安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