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管理办法范文

2023-09-18

纳税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现在我们讲到民主抉择,随着依法治国的理念在税收领域的贯彻,对财税立法来说,越来越征求基层税务局以及纳税人的参考意见,因为执法者要依据国家的立法,立法又分广义立法和狭义立法,广义立法,就是由国务院以及国务院下属职能部门制定各种税收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由于工作人员有限,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所以需要广泛征集基层税务机关在实际税收征管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纳税人反映的问题。

2005年10月27号,中国召开第一个财税法的立法听证会,讨论关于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提高到多少合适。当时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是800元,现在我们新的一轮个人所得税改革序幕已经拉开,全国人大在5月31号之前就向全社会征集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意见,这些做法都体现了反映出民主抉择的原则。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赋予我们民众的基本权利,对立法方面施加一定影响,从而使新的法律出台对我们纳税人有利。

税法立法原则:实际出发原则、公平效率原则、民主决策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原则。纳税人要充分利用这些原则,向有权利制定法律的机关施加一定的立法的影响。

3.规避立法层次风险:法律、法规、政策、通知与批复。这是目前我们国家财税法的几个级次。前面已提到过,对于税收法律来说,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才有资格制定,而法规只有国务院层面的机构才有资格制定,政策、通知和批复则由国务院下属职能部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制定。

依照我国法律,高一级次法律统领低一级次法律,低一级次法律服从高一级次法律;若二者发生冲突,低一级次法律必须服从高一级次法律。

4.影响税收立法途径:中介游说;立法寻助;主动哭诉。

5.影响税收立法方法:主动援外压力与被动调整经营。

【案例导入】

海南新世通制药厂的生产线进项税是否抵扣风险规避

(关于增值税转型)

通过此案例来反映企业如何通过被动调整经营的方法来规避税收立法风险。我国现行的财税体制是在1994年分税制的基础上确立的。当时在分税制设立的同时引进了增值税。当时我国增值税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世界范围内按照对外购的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是否抵扣分为了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三种不同类型的增值税。外购固定资产里面包含的进项税不能抵扣的,是生产型;外购的固定资产当年折旧包含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是收入型;外购的固定资产包含的进项税,当年能全部抵扣,是消费型。显然,消费型增值税对纳税人最有利,生产型增值税对纳税人最不利。我们国家当时选择的是生产型增值税。这与1994年我国的高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关。当时高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就是来自于固定资产过大的投资规模。采用生产型增值税的制度,不允许抵扣外购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实际上就是变相加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成本。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现行增值税制度与国际惯例越来越不相符,同时考虑到目前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要求生产型增值税制度转型的呼声很高。

当时,海南新世通制药厂需要更换一条生产线,购买这条生产线需要1 000万美元(不含税)。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1 000×17%=170(万美元),进项税不能抵扣,就意味着170万美元现金流的损失,对企业非常不利。因为不知道增值税改革什么时候完成。企业为了规避税收立法纳税风险,就应该采用被动调整经营的方法。比如今天采购物资,进项税不能抵扣;明天税制改革了,就可能损失了170万美元。在这种模糊的环境下,企业只能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虽然影响不了法律,但可以主动调整自己的经营来适应法律环境。

【案例分析】

(1)首先了解企业性质,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如果是外商投资企业及三资企业,固定资产设备从国外采购,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增值税是何种类型没关系。因为此案的企业是内资企业,所以享受不到这种优惠政策。

(2)此时政策不明朗,非要现在更换生产线吗?产品在海南销售良好,但生产能力跟不上,所以要及时更换生产线。

【建议】

(1)通过大修理来控制生产能力,使用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值,不超过固定资产原来整体价值的49%,同时延长现有设备使用年限两年以上,属于大修理。大修理采购的零配件,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对企业所得税十分有利。

(2)采取经营租赁。

(3)委托加工,满足销售需要,主动调整经营。

2004年5月份,国家税务总局发表文件: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率先在东三省实行增值税转型试点工作,新采购的固定资产进项税包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实际本质上,国家想通过转型作为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东三省工业复兴。可以委托东三省的企业,采购自己所需设备,然后经营、租赁到海口实用,那么这时候进项税可以抵扣。

北京高尔夫协会的立法寻助

高尔夫协会向税务局打报告:高尔夫属于体育运动,不能按照娱乐业20%征收营业税,而应按照文化体育业3%的标准来征税。

【案例解析】

以量化指标来衡量纳税能力:收入、财富、消费。调查发现:高尔夫属于高收入阶层奢侈运动,应该按照20%征收营业税。

纳税人应熟悉国家已存在的法律,以及对国家税收政策变化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对自身产生的不良影响要熟知,规避税收立法引起的纳税风险。

二、规避税收执法引起的纳税风险

【案例导入】

海航西安民生百货购物卡执法风险规避

2003年底,经西安国税局检查,该商场发现税收上有问题——购物卡。当初卖出购物卡500张,每张10 000元,有500万购物卡的收入,没有申报纳税,西安国税局检查要求补缴增值税,税务总监不理解,问合不合理,有没有法律依据?

【案例分析】

所有的税种当中,都有一个重要的时间概念——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或劳务已经提供。

2.伴随着货物或者劳务的风险已经转移,这时纳税义务才算发生,也就是会计核算里的一个重要概念——权责发生制。为什么实行权责发生制而非现收现付制。因为在市场经济交易总量过程中,赊销情况很多,如果不强调权责发生制,国家税收损失会很大。2008年国家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就强调,本法以权责发生制为主。民生百货售出500张购物卡,有500万的收入。但并不是说500张卡值500万,而是卡里体现的消费能力是500万,实际上货物还在商场,也就是说货物的所有权根本没有转移,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缺乏相应的

执法依据,商场可以不执行补缴。西安民生百货销售方式是预收货款,预收货款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货物发出的时候。

南京南车集团的设计费是否代扣国外企业营业税执法风险的规避

2009年4月,南车集团承担业务,委托法国地铁公司设计地铁项目,设计费6 000万元,南京地税局要求缴纳营业税及其附加6 000×5.5%=330(万)。到底该不该缴税,缴纳什么税?有没有法律依据?

【案例分析】

纳税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摘 要】 做好筹划纳税是企业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税务问题成为各个企业和管理阶层头疼的问题,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形式,在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来减少和降低纳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措施和影响阶段。通过各种相应手段来减少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本文分别从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就当前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各种措施和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影响模式和管理措施正确应用。对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推动其发展。

【关键词】 纳税 企业管理 财务管理 统筹

1. 纳税筹划的概念

纳税是当前每个公民的义务,是保证社会正常稳定发展的关键。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各种制度的不断完善,纳税制度和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纳税筹划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纳税人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相应的策划和安排,这些策划和安排是有目的的、预先的和合法的控制安排手段,是利用法律上的各种空白和漏洞来实现合法的避税方式,来减轻自身的税务负担。纳税筹划不同于避税,更不是偷税,是采用合法的手段进行选择的过程,是尽量减少税务负担为前提目标的手段。

纳税筹划最核心的目标是直接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种企业单位和纳税人员常用的手段,是通过合法手段降低其税务负担的措施。实现涉税零风险、获取资金时间价值、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以及维护主体合法权益等都是结合当前各种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来进行有机组合的过程,是避免税务加重和其他税收过程的相应手段。

2. 纳税筹划认识的误区

这里存在一个误区,现在很多企业把“纳税筹划”理解成“合理避税”。要分析这个误区,笔者先从纠正企业对税收认识上的重大误区谈起。

传统观念认为,税收是由企业纳税和税务机关征收两个过程组成的,忽略了税收产生的过程。不同的经营行为产生不同的税收,因此税务机关只相信企业的合同或者相应的证明,不看所谓的“账”。

3. 納税筹划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现代企业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具有其内在逻辑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的目标一致性

作为财务管理的子系统,纳税筹划目标自然应当服从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目标一致性,是二者实现融合的基本前提。

3.2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内容的关联性

财务管理中融资 投资、经营和收益分配四个环节与纳税筹划密切联系。投融资过程中,如何在降低投融资成本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式、渠道和结构,都必须在税法的合法范围内进行,这时就需要税收筹划。对经营过程而言,企业的产、供、销都涉及到纳税因素,也离不开纳税筹划。收益分配过程中,分配的方式、补亏的安排,都受到税法的直接制约,必须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筹划。

3.3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的互动性

纳税筹划一般是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对相关涉税活动进行的统筹安排,因此税收筹划会对财务管理提出相应要求,反过来财务管理水平也会对税收筹划产生制约或促进。

4. 纳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制度的完善,税收的可筹划性越发突出,纳税筹划应作为完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专题来研究。

4.1确立和评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离不开纳税筹划

要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不能不考虑企业的税收负担,不能忽略税收法律对企业经济发展的约束。

4.2企业纳税筹划是现代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

现代企业财务中筹资、投资、生产经营和利润分配四个决策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税收的影响,税收筹划贯穿于企业财务决策的各个领域,已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纳税筹划和财务管理紧密联系,互相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系统性原则,树立整体性和环境适应性两个观念。

5. 纳税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逐步规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但将来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经营风险,而是财务风险。因此,企业通过实施纳税筹划规避财务风险非常有必要,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通过纳税筹划实现税负的减轻

目前纳税人税费负担过于沉重,通过纳税筹划,实现税负的减轻,是企业的唯一选择。当纳税人面临沉重的税收负担时,只有三条路可以选择:(1)逃税,即通过违法行为实现规避税负的目的。但是,逃税违法,注定了这种行为只能是一条“死胡同”。(2)纳税人产生逆向选择行为,消极对待,压缩经济活动规模,这最终会导致整个经济的萎缩。在国家宏观税负不能立即减轻的条件下,选择这种做法,最终只能被市场竞争所淘汰。(3)进行纳税筹划,实现合理避税。这才是企业迎接WTO挑战,依法治税的必由之路,是面对目前政策法规的必然之举。

5.2中国加入WTO,企业竞争国际化的趋势使得纳税筹划变得更为意义重大

在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通过营销来扩大市场份额的“开源”手段已相当困难,中国企业要想与国外企业同台竞争,就应该把策略重点放到“节流”,即企业内部财务成本的控制上。作为财务成本很大一块的税收支出,如何通过纳税筹划予以控制,对企业来说就变得相当关键。

6. 纳税的影响手段

财务管理的任何决策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财务管理与企业其他管理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并渗透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抓住了财务管理,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关键。

6.1通过纳税筹划,可以监管财务交税

可以设立专门的“税务部”,专职纳税筹划。“税务部”和“财务部”互相平行,共同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通过纳税筹划,可以控制企业业务的税和财务的税,避免财务部门一部司多职,操控税收,给公司的财务管理带来风险。

6.2通过纳税筹划,可以权责明晰

由于真正产生税收的是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只是履行核算与交纳税收的职责,所以通过纳税筹划,可以从业务发生的源头控制纳税,将纳税的责任明确到每一个责任部门。实行纳税筹划,从责任源头抓起,将责任细分到每一个部门,甚至每一个责任人,渗透到每一个管理层面,进行渗透管理,使公司财务管理透明化。

结束语

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纳税筹划已成为一项主要的管理手段和财务管理措施,是保证社会发展过程中纳税影响的关键。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纳税筹划是通过相应的手段和分析方法进行探讨的过程。随着当前各种税种的增多,税务问题成为困扰各个企业单位的主要手段,纳税筹划作为降低税务负担的有效措施深受当前各个企业单位的注目。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各个业务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的税务筹划意识来提高企业整体的筹划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使企业以崭新的生命力大步发展。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七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纳税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一、建筑企业纳税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 设置相关的纳税管理岗位

建筑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 具有资金流动性较大且工期较长的特性, 企业的实际工作面临着跨区域经营的问题。另外, 我国逐步完善了相关的税收政策, 建筑企业在发展中务必要将纳税管理当作工作的首要目标, 设置相关的纳税管理岗位, 并安排专门的纳税工作人员, 对申报纳税工作与发票管理等工作进行管理。并结合国家的相关税收政策, 开展税务筹划的工作,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有效地减少企业的纳税成本。

(二) 强化合同管理

在建筑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 加强合同管理的工作也是必要的。相关的工作人员务必要保证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基本的了解, 将合同管理工作落实在签订合同之前, 对与财务相关的工程款项进行检查, 深入分析合同的内容, 务必要保证合同内容符合国家税法的规定。

二、建筑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存在的不足

(一) 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建筑企业在实际开展税收筹划工作的过程中, 会面临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只要有生产活动, 就会存在着不可规避的风险, 进而对建筑企业的经营状况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 建筑企业在落实税收筹划的工作中, 普遍存在缺乏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的现象, 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国家税收政策的改革认识程度不够, 没有根据税收政策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措施, 给企业的税收筹划带来一定的风险。

(二) 进项税抵扣问题

由于建筑企业的固定资产较多, 在实际的工作中资金投入量较大, 在我国全面落实“营改增”的政策后, 大多数建筑企业的税负不降反增, 就是因为进项税抵扣存在一定的问题, 税收制度改革之前购进的设备无法进行进项税的抵扣, 导致成本抵扣链不完整, 甚至导致分包成本不断提高。相关的工作人员没有将税收政策进行合理的分析, 导致企业的税负不断地增加, 企业的税收筹划流于形式化, 无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三) 缺乏专业化的税收团队

建筑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 相关的工作人员都没有给予税收工作及纳税管理相应的重视力度, 将税务筹划作为财务部门的工作, 认为只要是懂得税务、财务知识的工作人员就能够开展税务筹划的工作, 严重缺乏专业化税收团队的建设。在建筑企业内部, 缺乏专业化的人才与专门的工作岗位落实税务筹划工作, 导致纳税管理工作的效率不高, 相关的税务筹划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经验, 缺乏对相关税收制度的了解。

三、落实建筑企业税收筹划工作, 加强纳税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 建立有利的税收筹划环境

建筑企业要想保证长远的发展, 就务必要将企业的纳税管理水平有效地提高, 尽力营造良好的税收筹划环境, 通过减少企业的税负, 促进企业的经济性效益不断提高。首先, 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关的税收法律体系, 对税收管理体制有最基本的了解, 将风险防范工作做在事前。相关的税务管理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注意提高企业的资源使用效率, 有效的整合企业内部及外部的资源, 构建全新的纳税服务模式。其次, 建筑企业要在遵循我国基本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合理的安排建筑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 在合理缴纳增值税的前提下, 相关的税务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进项税抵扣与发票的管理。在企业内部加大纳税筹划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强化员工的纳税意识, 有效地避免因税收筹划不当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进而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实现战略性发展。

(二) 对进项税进行合理税收筹划, 强化增值税发票管理

建筑企业的经营项目存在一定的分散性, 因此要取得专用的增值税发票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 建筑企业要对进项税进行合理税收筹划。对于大多数的建筑企业来说, 项目的施工地点不同, 地域特征也不尽相同, 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 要尽力选择有开具专用增值税发票能力的供应商, 从源头做起, 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建筑企业在实际生产活动后, 要按照取得的工程价款严格遵照规定缴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附加税金, 而增值税具有特殊的核算方式, 进而无法在企业的利润表中进行展现, 因此要想有效地减少施工企业的整体税负, 就务必要对会计处理、财务管理、发票管理等多方面掌握税改的实际内容, 进行合理有效的税务筹划。在与供货商签订合同时, 要注重增值税发票的索取, 对实际工作所需的材料消耗及设备问题进行考虑, 力求抵扣更多的进项税额, 促进建筑企业的结构创新发展。另外,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与供应商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不仅能够保证增值税发票的问题, 还能够利用大规模的采购形式降低采购的价格, 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 获得更高的利润。

(三) 对单独的项目进行税收筹划, 落实到绩效考核中

首先, 建筑企业应当针对单独的项目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主要就是要帮助建筑企业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结合国际税收政策的改革进行管理, 将税负测算工作与税负分离, 为预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根本上避免在项目结束后税负问题过高, 导致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现象。另外, 对建筑企业的合同签订流程加强管理, 相关的财务人员与管理人员要进行有效的沟通, 将发票条款的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 对执行流程进行完善, 将纳税筹划的工作落实到员工的绩效考核中, 使员工的实际利益与企业的实际发展挂钩, 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加强对纳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进而使企业的纳税管理水平有效的提升。

(四) 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目前, 建筑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国家全新税收政策的改革, 应当对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定期的培训。首先, 财务人员要明确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 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 对政策改革的重点问题进行学习, 树立财务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素质, 认识到虚开增值税发票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另外, 在企业内部执行增值税的核算流程, 对税务筹划工作的关键点进行标注及提醒, 根据实际的经营状况调整建筑企业的税收筹划, 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立单独的税收管理岗位, 选取经营丰富的财务工作人员, 构建专业化的税收团队。利用有效的税收筹划工作, 达到减少企业税收风险及税负的基础目标, 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建筑市场的外部环境不断地变化, 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 建筑企业内部要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纳税管理。在国家全面落实“营改增”税收政策的背景下, 开展有效的税收筹划工作, 达到减少企业税负的基本目标, 促进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对建筑企业纳税管理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述, 从建筑企业税收筹划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进项税抵扣存在问题、缺乏专业化的税收团队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以此为依据, 提出建立有利的税收筹划环境、对进项税进行合理税收筹划, 强化增值税发票管理、对单独的项目进行税收筹划, 落实到绩效考核中、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等有效解决措施, 旨在建筑企业能够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工作, 加强纳税管理, 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建筑企业,纳税管理,税收筹划,发票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婕.新时期下建筑企业税务筹划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8 (28) .

[2] 刘文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J].时代金融, 2018 (23) .

纳税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摘要: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为了建立我国科学、规范的税收管理体系的一大重举,从税源根本上进行了监督管理。本文通过梳理我国税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提出目前税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并針对目前部分地区取消税管员制度的改革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该制度取消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完善和发展现行的税管员制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我国有效加强税收征管及建设税收管理员制度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税管员制度;发展思考

1.我国税管员制度发展历程

税管员制度创建于50年代初,全国刚刚解放,基础建设不足,经济一片萧条,而财政资金又面临着紧缺的情况,我国急需加强税收征管,聚集资金恢复和发展经济。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后改称国务院)印发《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各地政府以该文件为指导,迅速展开多项相关工作,尤其是对于税源的监控与管理,最终成果明显,全国税收收入明显上升,为我国开展后续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政资金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若干意见》(国税发〔2004〕108号)中对税收管理员重新定义:“税收管理员(简称专管员、片管员)是基层税务机关分片(业)管理税源的工作人员,隶属于税源管理部门”。200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国税发〔2005〕40号),为进一步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该文件进一步规范了管理员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等内容,使该制度更加透明化、科学化、规范化。

这为基层管理人员执行这一制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进一步完善税管员制度,国家税务总局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税务系统职能转变工作的通知》(税总发〔2013〕56号)、《关于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创新税收服务和管理的意见>的解读》等政策文件,皆提出相关意见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税管员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2.我国当前税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2.1任务繁重

任务繁重主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税管员人数较少;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税管员面对的征税对象从数量、结构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从这两方面来讲,当前税收管理员切实面临着工作任务繁重的压力。

2.2人员分配不合理

税收管理员制度存在着人员数量与工作量严重不对等的现象,造成管理工作质效较低的问题。具统计,占全部税收量约80%的工作量——重点税源、纳税大户,由我国大部分基层税务局大约10%的税管员负担,与之对比的是,剩下约20%的工作量——小企业、个体,由约80%的税管员负担。

2.3考核机制不健全

要真正将税收管理员制度切实落实,离不开一套针对税管员的完善、规范、科学的考核机制,但目前,在考核机制方面,我国仍有许多问题。一方面,大多地方未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机制,存在奖罚不合理,尤其在于过多强调惩罚措施,缺乏激励措施;另一方面,针对部分地区建立的考核机制,实际执行情况却流于形式,实质内容未见有效等。

3.制度改革——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取消

经济发展初期,税收管理员制度对税收征管起到关键性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经济主体大量激增、经济主体间关系错综复杂,再加之不同地区、行业之间联系愈发紧密,中小企业零星化等,这都为税收管理带来更多的困难与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政府都在寻找更加适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新科学税收模式,加之金三系统的完善、金四系统的到来,许多专家学者愈发呼吁取消税收管理员制度。其中,2011年,江苏无锡等地打响改革第一枪,首先提出该制度的取消,近年,海口市税务局颁布《国家税务总局海口市税务局关于税源管理分类分级改革的通告》,称自2020年9月开始取消税管员固定管户的关系,由“管户”向“管事”正式转变,并将基层税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事项分为四大类,纳税人遇到这不同类问题,将由专门负责此类的团队进行解决,分工细致化,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4.税收管理员制度取消后存在的问题

4.1管理部门职能缺失

针对税收源头的管理,存在管理部门职能缺失的问题,“管户”与“管事”脱钩,就纳税人相关资料的接受情况而言,征税人员处于被动的地位,仅依靠纳税人自己提交的资料从而对纳税人生产经营进行了解,不能主动了解其具体变动情况。

4.2征管信息监控范围有限

现有信息系统不能将纳税人所有发票信息纳入其中,给纳税人偷税漏税提供可乘之机,尤其是对个体户的信息监控,十分有限。

4.3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等

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取消,缺少了管理员向纳税方实地考察环节,过分依靠纳税人主动提供相关资料信息的方式,存在纳税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

5.改革发展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建议

5.1各地因地制宜,设置改革过渡期

多地直接取消纳税管理员制度,并未设置改革过渡期,一方面对于历史遗留问题未做好妥善安排,很多企业基本信息得不到维护,另一方面未给纳税主体足够的时间调整适应新的制度安排。故新的改革措施应因地设置改革过渡期,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设置不同时间的过渡期,做好旧制度与新制度之间的协调作用,针对过渡期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完善新制度,为纳税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5.2企业加强纳税管理

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取消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纳税提供更多程序上的便利,但另一方面对企业纳税相关的业务也作出更高的要求。相比之前每个纳税主体都有相应的税收管理员专门负责管理模式,取消后企业面对的纳税方对本企业情况掌握情况较少,这就需本企业财务人员承担更多的税管任务,如熟悉企业纳税具体流程、规程规定,以防漏税问题出现;加强沟通能力,与专门征税部门做好对接,准确传达本企业税务的个性问题,以得到有效的征税服务。

5.3建立“服务主导型”税收理念

“服务主导型”税收理念,主要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税收管理模式,我国也应加强税收服务,如建立多渠道、多类别的咨询体系,满足各地区、各年龄段、不同企业规模等纳税主体的咨询需求,切实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佳.我国税收管理员制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

[2]王化敏.我国税收征管改革:制度、模式与体系[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03):10-14.

纳税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建筑企业有较高的风险, 且需要较长的时间周转资金。建筑企业会涉及较多税种, 承担较重的税负, 产值比较大, 税务成本是建筑企业成本受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

2 建筑企业的纳税管理内容

2.1 设置管理纳税的岗位

在经济发展中, 企业的经营也更加复杂, 而建筑行业虽然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同于其他行业, 建筑企业有较大的流动性和较长的建设工期, 很多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跨区域经营。另外, 我国一直在调整建筑业的税收政策, 各个地区一方面要实施国家在税收方面的统一化法律法规, 另一方面地方在税收方面有不同政策, 导致各地的税收政策不统一。所以, 建筑企业必须强化管理纳税工作, 并有管理纳税的工作人员, 开展登记税务、申报纳税和管理发票等工作。此外, 建筑企业需要对国家的税收政策有及时掌握, 制定筹划纳税的计划与工作方案, 各个项目需要加强和税务机关在业务方面的联系, 以获得工作与政策指导方面的支持, 实施税收筹划以提高企业竞争力、规避税务中风险并使纳税成本降低。

2.2 加强对合同的管理

履约的主要依据就是合同, 所以建筑企业需要强化管理合同, 有效防范合同在履约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建筑企业财务人员应该对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有足够的掌握的熟悉, 做好合同签订工作, 对合同条款进行认真研读, 并逐条分析各个条款的内容, 特别是有关财务的工程款项和收付条款。此外, 签订合同的时候, 建筑企业也要分析合同内容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内容, 和工程有关的合同不能单独签订合同, 同时总分包的合同条款必须完整。

3 建筑企业的税收筹划

3.1 筹划增值税

(1) 选择合适的纳税人身份。在实施“营改增”之后, 原来的营业税被改成增值税, 建筑企业结合业务规模和实际核算能力, 可以选择两个身份: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的纳税人, 如一年应缴纳的销售额在500万以上, 属于一般纳税人;若一年应缴纳的销售额在500万以下 (包含本数) , 属于小规模的纳税人。在筹划税务的时候, 要选择合理的纳税人身份, 同时结合国家有关税务的优惠政策, 使建筑企业的税负降低。一般纳税人在销售所用固定资产, 且这些固定资产符合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第十条的规定, 要以简易办法为参考在征收增值税时依据3%征收率减按2%;而小规模的纳税人在销售所用固定资产时, 增值税的征收率是减按2%。一般纳税人在下销售自己生产的货物。比如商业混凝土、石、土、砂等时, 参考简易办法所缴纳的增值税是依据3%的征收率来计算的。比如某家建筑甲有一个工程项目, 其总造价是4000万元, 工程的组织协调工作外包给另一家建筑企业乙, 其业务费用是300万元, 招标中一个施工单元丙中标。筹划税收中, 实施筹划的工作人员制定的筹划方案为: (1) 乙建筑公司依照服务业5%的税率缴纳税务, 应该缴纳的金额是300×5%=15万元; (2) 甲建筑公司与乙建筑公司签署有总包合同, 其造价是4000万元, 之后乙建筑公司与丙建筑公司签署分包合同, 合同造价为3700万元。乙建筑公司依据3%的增值税率缴纳增值税, 应该缴纳的税额是: (4000-3700) ×3%=9万元。对比这两个方案可以发现, 建筑公司采用第二个税务筹划方案, 能为公司节省6万元税额。

(2) “甲供材料”转变为代购货物[2]。对于“甲供材料”, 分包单位与建筑企业要转换思维, 将其变成代购货物, 依照税法有关规定, 在具备以下条件的时候可以不用缴纳增值税:其一, 受托方未垫付资金;其二, 销售方将发票直接开具给委托方, 发票经由受托方转交给委托方;其三, 受托方与委托方结算货款时, 主要依照销售方的实际销售额与增值税额, 同时会加收一些手续费。所以, 在管理建筑企业的税收筹划时, 可以结合建筑企业的特征, 通过约定或合同方式把“甲供材料”转变成代购货物, 从而不用缴纳增值税, 以得到税收效益。

3.2 筹划企业所得税

在摊销筹划成本费用时, 在开办期时企业选择的分摊期间会和各纳税年度的费用摊销额有直接关系, 也和当年能够允许扣税额有关系。通常情况下, 费用摊销的主要方法是:一次摊销法与五五摊销法。在选择费用摊销方法时, 建筑企业要确保税负是最低的, 结合亏损年度和获利年度来选择合适的摊销方法, 以达到税负的最低目标, 提升建筑企业管理税务筹划的综合质量。在获利期间, 建筑企业采用一次摊销法, 一次性摊销开办费用;而在亏损期间, 建筑企业采用五五摊销法, 在开办期间将一些成本费用摊销, 从而使税负降低。对于业务的招待费用, 依照我国税法的有关规定, 建筑企业应该最大化扣除比例, 依据营业收入的百分之五、实际额度的百分之六十核算扣除限额, 即在一年营业收入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六十的发生额标准之间, 利用扣除限额以减少税务额度, 达到建筑企业筹划税务的目标。

4 结语

在实施“营改增”后, 建筑企业要采取筹划税务的有效手段, 推动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在企业管理中, 管理纳税和筹划税收是重要组成, 涉及财务、统计和法律等内容。建筑企业为了实现其健康发展, 要加强对纳税工作的管理, 并采取有效的税收筹划措施。

摘要:在实施“营改增”之后,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投招标报价、设立组织构造、管理工程的形式和经营管理的形式等都有较大变化。建筑企业在管理财务上包括纳税管理和税收筹划, 会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有重要影响。所以, 建筑企业需要强化管理内部税务, 做好税务筹划工作, 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本文主要介绍建筑企业管理纳税主要内容, 并探索税收筹划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建筑企业纳税管理,税收筹划

参考文献

[1] 吴婷婷.如何在建筑企业中进行税务筹划管理解析[J].中国国际财经 (中英文) , 2017 (23) .

纳税管理办法范文第6篇

(一) 目标一致性

从目的性角度来看, 实现财务效益的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和纳税筹划双方共同目标。纳税筹划是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有助于企业实现合理避税、节税等。因此, 在实际纳税筹划过程中, 一方面需严格遵照相关法律法规, 坚持做到依法纳税;另一方面, 推动相关优惠政策的全面普及, 制定合理的纳税计划或方案, 减少成本的过多投入, 防微杜渐, 规避各类纳税误区, 促使企业经营效益的全面提升。

(二) 内容联系性

财务管理中包含纳税筹划, 但并不代表纳税筹划是财务管理中独立性工作内容, 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经营状况、投资力度以及融资情况等等。纳税筹划工作在企业经营中的有效实施, 应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各环节相契合, 尽量避免税负收入的产生, 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 无论是产品采购、销售、供应环节, 还是投融资环节, 均需提前对相关纳税方案进行有效选择, 以保证纳税工作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三) 管理互动性

通常情况下,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之前, 便应当对企业纳税筹划工作进行合理安排, 从而及时为企业财务管理全过程提供相关指导意见。若纳税筹划方案基本成形或者基本确立, 则后期财务管理工作应严格遵守方案具体内容, 禁止擅自改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着极为严格的约束作用。例如, XX企业当前财务管理现状, 直接影响纳税筹划方案的制定, 通过与XX企业自身实际财务管理情况相结合, 并以1年以上企业财务管理报告等为依据, 将对新一轮的纳税筹划产生一定影响。因而, 纳税筹划和财务管理无论是在动态性还是管理性方面双方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二、深入解析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 对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企业纳税筹划活动主要围绕财务管理开展, 财务管理是一切活动的中心。从广义上来看, 纳税筹划的目的在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是一种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活动内容, 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全面实现。而随着经济市场环境的反复变化, 企业之所以能够在竞争中占足先机, 得益于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促使企业经营成本有效降低。除此之外, 企业的负税收也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 应充分将税负影响纳入企业财务管理范围, 系统评估企业税负状态, 掌握并了解税负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影响深度及广度。从而对当前纳税筹划方案进行重新审视, 从科学化角度出发进行纳税筹划, 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 对企业财务管理投资和筹资活动的影响

在企业投资和筹资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 纳税筹划的全面实施其营造一个有利环境, 不仅有助于企业税负的有效环节, 确保投资和筹资活动的顺利开展, 且有助于企业对资源的合理化配置。随着““营改增””改革策略在各大企业的全面实施, 新增固定资产的进项增值税额得以抵扣, 增加企业经营的综合效益。同时, 投、筹资活动期间, 企业应将各类影响性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深化对“营改增”具体内容及相关规定的全面认识, 确保纳税筹划制定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进而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纳税筹划在企业的筹资活动中, 可以进行应税所得税的扣除。根据国家“营改增”的相关筹资政策, 在企业的筹资活动过程中, 要结合不同的筹资情况, 充分考虑筹划的各方面因素, 使用相应的税收政策进行企业筹资的纳税筹划, 减少企业成本, 争取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三) 对企业财务管理收益分配的影响

从某种角度来看,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收益分配容易受外界变化的影响, 尤其是纳税筹划影响最为直接, 对企业未来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面对这一影响因素, 企业应保持企业收益分配的公平性及公正性, 在充分结合企业经营现状和国家税收制度的基础上, 有序开展纳税筹划工作。例如, 增值税作为企业基础纳税税种, 纳税筹划对其有着明确的要求, 需尽早获得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权, 对销售额的确认时间进行有效延长。企业收入的确认可通过分期的形式对税款进行全部缴纳, 或者将税款缴纳期限向后推延, 有效缓解企业在运营资金方面的重大压力, 为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此实现企业纳税筹划的合理化, 降低企业应纳税额。

三、结语

目前, 纳税筹划财务管理模式基本已覆盖于全国各大企业, 以自身前瞻性与实效性等特点, 引导企业稳定发展。对于企业自身而言, 应不断增强对纳税筹划的重视, 促使现代管理理念与传统管理思维的有效融合, 以员工个体为基准, 加大财务管理人员培养力度, 提升纳税筹划能力, 赋予企业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以企业稳定发展为目标, 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国内市场竞争进一步激化。企业作为经济时代特殊产物, 需具备前瞻性的发展目光, 以在瞬息万变的吉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而从管理角度来看, 财务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性环节, 若要从根本上保证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效益性, 需以科学的纳税规划为前提开展相关税务工作, 最大限度的激降低企业经营对成本的过度浪费, 确保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重获取。文章主要对纳税筹划和财务管理两者关系进行全面解读, 在此基础上分析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以有效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关键词:纳税筹划,企业,财务管理,影响

参考文献

[1] 梁小红.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困境及内部优化分析[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12) .

[2] 金少勇.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中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2) .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育网络范文下一篇:德育学生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