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文

2022-06-22

第一篇: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文

分析煤炭行业的发展形势

一、我国煤炭产业布局正在优化调整之中

我国煤炭产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需逆向分布。东部地区多数省区煤炭开发强度较大,使矿区乃至地区的煤炭均衡生产期大大缩短,京津冀、东北、华东、中南地区煤炭需求量持续增加,供应缺口进一步加大。中国煤炭供应地主要集中在晋陕蒙宁等主产区,“北煤南运、西煤东调”压力加大。煤炭生产与消费逆向布局的矛盾更加突出。煤炭布局的总体思路是:“稳定调入区生产规模,增加调出区开发规模,适度开发自给区资源”。

一是稳定调入区生产规模。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煤炭生产规模应基本稳定在现有水平。河北煤炭生产规模应保持稳定;北京的小煤矿要逐步退出市场,煤炭生产规模下降。江苏、福建、江西煤炭生产规模逐步减少;浙江资源枯竭,近期退出市场;山东的煤炭生产规模基本维持稳定或略有增长;安徽保持一定的增长水平。河南、湖北基本维持现有煤炭生产规模;湖南、广西逐步下降;广东煤矿退出市场。在煤炭开发过程中,要做好东部平原地区采煤沉陷区治理,保护耕地。

二是增加调出区开发规模。晋陕蒙宁规划区担负着供应本区和调入区煤炭需要。规划新增产能的70%以上分布在晋陕蒙宁四省区。近年来煤炭勘查进度快,储备了大批开发的煤矿,煤炭开发条件好,适合建设大型和特大型露天矿和矿井,坑口电站建设具有一定基础,大规模开发的条件基本具备,可以扩大开发规模。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在煤炭大规模开发过程中,要加强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

三是适度开发自给区资源。西南区(云贵渝川、新甘青藏)的煤炭主要满足本区需要,少量调出到两广和湖南等地。重庆、四川资源不多,开采条件不好,应维持现有生产规模;贵州、云南资源量较多,但开采条件不太好,煤矿自然灾害较严重,煤炭产能过快增长受到限制。同时,两省煤炭主要用于就地转化,输出电力,因此调出量有限。新甘青距离东部消费

中心距离遥远,近期煤炭生产主要立足本区需要;青海西南部和西藏是需要重点保护的生态区,要严格控制煤炭生产开发。

二、煤炭行业的战略地位在稳步上升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就是中国的国情。过去以至未来可预见的几十年内,煤炭仍是我国的重要能源,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难以改变,煤炭工业的地位空前提高。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对煤炭行业越来越重视,特别是2005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不断出台,国家对煤炭产业采取了一系列空前的重大举措,煤炭工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认可,新的能源局及国家能源协调委员会的诞生,有利于加强煤炭行业的管理,也将进一步增强煤炭行业的话语权。

三、经济发展带动煤炭生产量快速增加

近五年国民经济保持了GDP两位数的高位增长,在这种大增长形势之下,作为支撑中国国民经济能源生产总量76%和社会消费总量69%的煤炭产业,也必然出现了惊人的发展速度。2001年全国煤炭产量10.89亿吨,2002年13.8亿吨,2003年16.6亿吨,2004年19.56亿吨,2005年21.9亿吨,2006年23.25亿吨,2007年25.36亿吨,2008年27.93亿吨,仅7年的时间,全国煤炭产量就从10.89亿吨上升到27.93亿吨,增加17.04亿吨,平均每年增产2.43亿吨。同时应看到,我国近八年各类企业对煤矿投资巨大,一大批300万吨、800万吨乃至1000万吨的大型和特大型煤矿陆续建成投产,其产能将会逐渐释放,今后产能过剩问题对市场供需关系将会产生极大影响及压力。

四、市场需求推动煤价高低位转换

前几年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国际上煤价快速走高,2007年澳大利亚BJ煤炭现货交易价格6月份上升到90美元/吨,2008年2月31日煤价高达131美元/吨,

4月份一度达到192美元/吨。国内市场煤价今年一路攀升看好。市场供需状况决定着煤价的高低,特别是国家去年取消电煤双轨制,实行市场煤价之后,煤价得以恢复本来面貌,煤炭企业迎来煤价高升良机。一是国家加大对小煤井的关闭力度,二是近几年火电快速发展,钢铁、建材和化工等主要行业发展迅速,三是煤炭企业加强煤炭品种结构调整和质量控制,在这些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和推动之下,煤炭价格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在华东地区,有的精煤品种每吨高达1600元,5000大卡以上的混煤每吨也达到1000元左右。全国煤炭价格创历史新高,一时间煤炭行业的利润猛升。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这种煤价不断上涨的势头迅速逆转调向,从2008年8月开始市场急转直下,煤价跳水回落。

五、煤基产业链发展趋同比较明显

在国际上,大部分跨国煤炭公司走煤基产业链战略,煤炭产品在企业内部直接进行消化和深加工,大幅度减少了初级产品直接进入市场的数额,降低了产品的综合成本,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大多跨国煤炭公司收入中煤炭收入只占30%左右。在国内,随着煤炭企业的不断重组整合、扩张发展,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已率先在战略上提出了“平向产业链”——煤、路、港、航的发展思路,或提出“纵向产业链”——煤、电、化,煤、焦、化等发展思路。例如,我国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提出了“实行煤、电、路、港、油一体化开发,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发展战略;山西焦煤集团提出了建设“煤、电、材”高耗能产业链、“煤、焦、化”高附加值产业链和“资源、产品、废物利用”环保型闭式循环经济链;兖矿集团提出“煤、电、铝”产业链;中煤能源集团、陕西煤业集团、大同煤矿集团等都提出煤、电、路、化等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凡此种种,集中反映出一种共同发展战略趋向——通过推行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链条发展战略,实现煤炭产品的深加工和高附加值,进而增强煤炭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但值得警惕的是,现在许多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煤化工产业,且第一个产品大多为甲醇。许多煤炭企业不去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及精细深加工,盲目快速上马建设煤化工项目,有

的一个项目投资几十亿元、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规模宏大、产能巨大。目前煤化工甲醇等产品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凸现,风险在增大,有的项目可能投产之日也就是下马之时。

六、煤炭大基地建设势头不断加快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批复了包括神东、陕北、黄陇(华亭)、晋中、晋北、晋东、鲁西、两淮、冀中、河南、云贵、蒙东(东北)、宁东13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明确13个大型煤炭基地由98个矿区组成,保有煤炭资源量/储量8528亿吨,占全国的83.5%。大型煤炭基地内煤类齐全,在保有资源量/储量中,动力用煤占72%,炼焦用煤占16%,无烟煤占12%。

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是新世纪煤炭工业建设的重点,是构筑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的关键。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煤炭工业结构、促进资源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原则是:规范开发秩序;推进制度创新;优化生产结构;促进产业融合,支持煤电、煤化、煤路等一体化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和加强环境保护;加强配套建设和规划衔接,做好各矿区铁路与运煤通道的衔接和配套。最终形成稳定可靠的煤炭调出基地、电力供应基地、煤化工基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建设13个大型煤炭基地规划公布之后,各有关省区及企业高度重视,通过采取重组煤炭大集团和整合煤炭资源等措施,加快推动煤炭大基地建设。目前,绝大多数煤炭大基地建设规划得以顺利实施,进展比较快,并己初具规模。

七、煤炭资源争夺战进入了新阶段

煤炭企业是资源型的企业,没有煤炭资源作支撑煤炭企业的持续发展后劲也就无从谈起。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储量分布不均衡,开发强度及需求情况也不一样。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东北、华东和中南地区,经济较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煤炭资源相对较少,保有储量仅有1200亿吨左右,且开发强度大,后续煤炭资源严重不足,本区内自给供应能

力会越来越差;中部地区,包括晋陕蒙三省区,煤炭资源极为丰富,本地区保有储量6500亿吨左右,目前虽然开发强度较大,但仍具有相当的开发潜力,是我国未来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和供应基地,不仅能满足本地区市场需求,而且可以支持东部地区的发展;西部地区,包括西南部分省区和西北的新甘宁青,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保有储量2200亿吨左右,生产规模小,开发强度不大,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自2001年煤炭市场趋向好转以来,各煤炭企业尤其是神华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纷纷行动起来,跨地区、跨省区寻找抢占煤炭资源储量,有的已经跨国去开发资源。目前的局面是,东部地区煤炭储量已基本被抢占完毕,中部地区煤炭储量也已大部分被抢占,西部地区煤炭储量部分被抢占。在对煤炭资源储量的争夺抢占行动中,除煤炭企业之外,鲁能集团、华电集团等电力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也积极参与了其中,以致抢占煤炭资源之战更趋激烈。

现在的情况是,东部未开发煤炭资源己基本没有了,中部未开发的煤炭资源也所剩无几,西部优质丰富的成块煤田也抢占的差不多了。可以说中国境内跑马圈地抢占煤炭资源的时期己经过去了,现在要再想争占好的煤炭资源其门槛要高得多,不仅没有优惠政策了,而且肯定要付出比原来更高的成本和更多的精力。

八、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加强

国家提出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的总体发展思路,努力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和产业延伸的发展格局,实现煤和与煤供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浓度加工、高效利用,促进煤矿与区域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发展模式是,按照企业、矿区、区域三个层次发展循环经济模式。走减量化、节约化,资源化和再利用的道路。

我国开展节能减排的基本思路是:一是坚持减量化、无害化、再利用的原则;二是加快技术进步,提高整体装备水平,改善落后面貌;三是推进综合利用适当集中,克服小而分散的局面;四是建设技术先进的大中型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五是制定规范化生产和技术管理模式、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考察制度。

九、安全管理法制化程度不断提高

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并趋于好转,但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大,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约是南非的15倍、波兰的8倍、俄罗斯和印度的6倍,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安全生产状况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也影响到社会安定、和谐及国际形象。为此,国家对煤矿安全管理高度重视,接连出台煤炭企业安全治理的法律法规和措施,加大各级政府官员和煤炭企业管理者的法律责任。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正从治标向治标与治本并重转变,从人治向人治与法治并举及侧重法治方向转变。

十、国家煤炭产业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加强

新时期国家将密集出台有关煤炭产业调控政策,煤炭产业政策调控的总体方向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主要取向包括:一是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的规划管理,提高煤炭资源有效供给保障能力;二是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以煤炭生产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三是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四是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调整改造中小煤矿;五是开发利用煤层气,促进煤层气产业化发展;六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清洁利用;七是发展高效煤炭转化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中国冶金百科全书

中国经济导报

第二篇:关于煤炭行业发展状况的汇报

安泰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安泰集团向百忙之中前来我公司调研指导工作的市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根据通知要求,向各位领导作以简要汇报。

按照市煤炭局《关于开展全市煤炭行业发展状况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对各煤矿进行了深入调研。基本情况如下:

公司组建于2009年元月,2010年9月份正式成立集团公司,是集原煤生产、洗煤、建筑开发、文化旅游为一体的集团公司,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煤炭可采储量1000多万吨,下辖夏庄煤矿、215煤矿、215西井、防备煤矿、洗煤厂、建筑安装开发公司、奚仲旅游开发公司等7家企业,公司现已达到煤炭年设计生产能力57万吨。今年来,我们牢固树立 “强双基保平安,抓转型求发展,三年打造薛城区支柱企业”的发展理念,以严格的制度实现安全生产,以精细的管理实现效益提升,以长远的眼光延伸产业链,集团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常抓不懈,安全生产做到“五个到位”

始终把安全作为煤矿生产经营的生命线来抓,常抓不懈,做到了“责任落实、机制完善、人员配备、检查督导、装备提升”

1 五个到位,安全形势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责任落实到位。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公司、煤矿、职工三级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把“安全一票否决”层层贯穿到干部任免、绩效考核和职工工资收入中,形成了级级有责任、人人有压力的安全生产防范体系。

二是机制完善到位。建立健全了安全风险抵押金、安全考核和安全奖惩“三项制度”,实行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帮包联系矿井,安全处、技术处主要负责人包矿靠上监管,安监员驻矿跟班下井抓现场安全帮包制度,每月一考核,每月一奖惩,切实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环扣一环安全监管工作机制。

三是人员配备到位。充实壮大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公司配备了安全生产和生产技术分管副总,聘请了一名安全顾问,设置了公司安全处和生产技术处,配齐人员,加上由公司代管的安监站人员,形成了一支26人的安全生产监管队伍。

四是检查督导到位。实行了驻矿检查、不定期巡查和双月份安全大检查三项安全检查制度,即驻矿安监员三班下井,深入现场抓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处主要负责人不定期到各矿开展针对性的安全巡查;双月份定期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对违规操作的人员及时曝光,果断处理,织密了安全现场监管的防控网。

五是装备提升到位。累计完成投资4000多万元,实施了夏庄矿、215西井、防备矿等3对矿井技改工程,统一购置安装了高低压开关柜、吊猴车、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语音广播系统、泵房远程集控系统、降雨量自动观测系统等设备,215西井、防备矿

2 矿井15万吨技改项目已通过各级验收,夏庄矿21万吨技改工程的新井建设的各项手续正在办理,钻探工作已经结束,计划明年底前新井建设完毕。

二、强化管理,生产经营实现了稳步发展

一是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攀升。今年以来,我们大力实施挖潜节约、修旧利废,压缩各项非生产性开支,实行了原煤销售统一管理,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截止到今年10月份,集团公司下辖4对煤矿共生产煤炭43.1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8%;实现销售收入1.88亿元,利润445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 %;上缴税金439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6%;非生产性支出比去年同期降低11%;实现开拓进尺7200米。

二是企业管理走上稳步发展轨道。不断完善企业各项管理机制,实行了下报上审、下包上管、下达上挂的“三下三上”内部管理机制,企业管理步入健康平稳的发展轨道。下报上审,即各企业将每月的生产所需原材物料定期上报公司供销处,由公司领导审核把关后,汇总由公司进行统一采购;下包上管,即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帮包矿井制度,按照分工,各班子成员要定期、不定期到所包企业进行检查督导工作,现场指导,现场解决问题;下达上挂,即年初给各企业下达全年生产经营任务目标,定期审计、定期考核、定期通报,并将各企业班子成员报酬上挂管理,年终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兑现。

三是其他产业稳步推进。针对洗煤厂实际困难,公司为其调拨了2万吨原煤作为启动资金,目前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中华车

3 祖苑工程累计完成投资近3000多万元,上山甬道、奚仲陵、冉求墓、车神广场主体建筑和地面硬化、绿化、美化等工程全部结束,成功迎接了今年全国奚仲文化研讨会,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

三、加大力度,努力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各种专业技术人才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只高素质、业务技能强的人才队伍。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公司今年先后派专业技术人员赴北京、济南、青岛、河南、广西、山西等地进行观摩学习,既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也促进了技术人才技能的提高。同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先后到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等高等院校进修学习。今年投入安全培训资金220万元,对矿级干部、中层管理干部、特殊工种进行了全员培训,切实做到了不培训不上岗、无证不上岗。对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每季度进行一次业务考试,对考试不合格的调离工作岗位。今年共进行考试3次,成绩全部达到了优秀以上。强化日常安全教育,开展了以班组会议、班前教育、周五安全教育等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广大干部职工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不断增强。

四、存在困难和建议

总的看来,公司今年生产经营较为平稳,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难题:

一是几对矿井职工大多数来自农村,人员流动性强,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缺乏,一定程度上给安全生产造成了压力。矿井装备

4 水平较低,采用较为落后的炮采、炮掘的生产工艺,存在着安全隐患。

二是4对矿井井型小,井下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煤层薄,经过多年开采,巷道长,运输成本较大,加上开采机械化程度低,井下作业难度较大。

三是债务压力较大。公司总欠账数额较大,原煤欠发量比去年有所增加,资金的紧张造成了材料、设备购置的应付货款持续积压。今年的奚仲山建设任务重、工期紧,投入很大,对公司资金的正常运转造成很大压力。

四是资金周转困难。自年初煤炭行情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虽近期行情有所好转,但是各种原材物料采购成本上涨和职工人均工资不断增长,造成了成本的提高,收支矛盾不断加大。

五是公司产业发展不平衡。奚仲山建设一期的初期工程虽然已经完成,但短期内难以形成效益。洗煤厂由于资金难题,流动资金短缺,一直未能满负荷生产,生产经营运转困难。

几点建议:

1、建议煤炭系统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煤炭市场行情变化及其他信息进行汇总,指导煤炭企业及时作出调整。

2、建议对煤炭行业的产业发展进行帮扶引导,应对当前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的现实,整合区域人力资源,采取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煤炭发展外部空间,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加强煤炭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对小型煤矿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进行

5 培训提升,解决小矿井人才缺乏的难题,提高矿井自我保安能力。

4、建议煤炭主管部门协调联创公司,对二一五东西井井下加大排水力度,把—120水位以下积水排空,消除水患,增加矿井煤炭可采储量。

五、下步工作打算

针对以上困难,我们将抓好以下几点:

1、进一步增加煤炭资源储量。明年将借助新农村改造契机,西防备村搬迁后可以解放防备矿村庄压煤近80万吨,二一五东西井在排水量许可的情况下,解放水淹区煤炭储量150万吨,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2、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继续深化矿井“双基”建设成果,以工程质量管理攻坚活动为契机,推进采掘工作面、巷道工程达到质量标准化要求,改造不标准的老巷道,将巷道断面、上三线、下三线按标准继续实施改造工程。提高生产机械化程度,优化生产布局,简化生产环节,实现合理生产和集中生产。加大对煤矿广大干部职工业务技能培训,促进人员整体安全素质的提升。

3、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继续在加强管理、挖潜增效上下功夫,细化成本目标,坚持定期量化考核。大力压缩办公费、招待费等非生产性支出。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杜绝跑冒滴漏,科学安排材料采购计划,根据生产定库存,减少资金占用,促进企业良性经营。

4、发展壮大地面产业。针对洗煤厂目前实际,我们将在解决

6 资金问题上下功夫,筹措资金,加大精煤入洗量,促进洗煤厂良性发展;根据上级政府决策,积极参与进行奚仲山的下步开发建设。

第三篇:我国目前煤炭行业的发展形势和前景

今年三季度,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延续了上季度的跌势。剔除随机因素后,景气指数创下了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新低。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和煤炭产业经济运行的客观实际,目前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始于去年11月份的煤炭产业经济形势骤变,至今已延续三个季度之多。其主要原因是次贷危机使世界经济进入下行区间,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复苏持续乏力。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增速减缓,压力加大。在这一宏观经济背景下,煤炭下游产业普遍不景气,对煤炭需求不旺,导致煤炭供给相对过剩,加之“十一五”期间投资形成的产能集中释放,更加剧了这一矛盾。为解决煤炭供给相对过剩引发的市场交易清淡、价格疲软、库存增大等问题,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应急性的限产政策,并且已经要求神华集团、中煤能源(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集团等14家大型煤炭企业要“加强自律,不违规建设、不违法生产、不超能力生产;坚持按市场需求科学组织生产,合理控制煤炭生产总量,努力维护煤炭市场稳定;严格履行合同,不争抢市场、不搞恶性竞争”。然而,在此情况下,三季度原煤产量不仅没减,反而同比增长20.3%,增速较上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而原煤产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销售利润率反而降低了4个百分点。

这表明,煤炭限产政策并未达到预期目标,一些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未能就控制产能集中释放和产量过快增长达成共识,主动限产,

反而在暗中增加产量,大搞薄利多销。这应引起管理层重视。

另外,煤炭市场在10月份中旬前后出现企稳迹象,煤炭价格在615元/吨左右徘徊,连续几日出现小幅上涨。有人据此认为煤炭经济正在企稳,市场底部业已形成。这种判断为时过早。之所以煤炭价格在此点位企稳主要是因为市场煤价已跌至重点合同煤价位。目前我国煤炭市场依然实行重点合同煤与一般市场煤的价格双轨制,其中,重点合同煤价是政府政策价,也是市场需求主体的心理支撑价位,同时也接近当前煤炭生产企业的盈亏临界点。

煤炭产业景气下滑的底部究竟在哪?这还有待观察,只要导致这次煤炭产业经济形势骤变的主要因素没有发生好转之前,都不能轻易地言底。随着四季度冬储煤和冬季用煤高峰的到来,煤炭市场短期内会有所回暖,价格也会出现小幅上涨。但由于导致这次煤炭产业经济形势骤变的主要原因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煤炭产业景气度仍存在继续下行的可能。

阻止煤炭产业经济继续下行,仍为煤炭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煤炭产业稳中求进仍是煤炭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结合煤炭产业经济客观实际,当务之急是要严控产能集中过快释放,调节市场供需相对过剩的矛盾。有关部门应加快推进清费立税工作,为煤炭产业出台一些支持性、给予性的政策;在市场失灵迹象逐渐明显的背景下,加大干预力度和政府规制力度。煤炭企业要形成合力,抱团取暖;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要进一步强化精细化管理,

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创新要效益,搞好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为未来的发展积蓄动力。

第四篇:2014煤炭行业难言复苏 未来煤炭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回望2013年中国煤炭行业,煤化工无疑是绕不过去的重要名词。争议颇大的煤化工,在2013年迎来了“开闸放水”至关重要的一年。但也是在这一年,结束“黄金十年”的中国煤炭行业,煤价一路下跌、企业面临巨大经营危机。

作为全球能源消耗第一大国,2012年煤炭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约为66%,预计2013年我国全年原煤产量约为37亿吨左右。

新型煤化工是煤炭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上马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等项目乃大势所趋”。

2012年我国煤炭生产总量约为36亿吨,但实际生产能力高达40多亿吨,明显处于买方市场。而经济的滑坡导致各行业对煤炭的需求也相对减少,与往年年底煤电油等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相比,今年供应明显宽松。

受到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雾霾治理等因素影响,当前中国电力发电的煤炭需求基本保持平衡,整体需求不会超过38亿吨,而且进口煤还会继续增长。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煤炭物流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从整个供需平衡来说,煤炭需求不会出现大幅度增长,

但需求结构会发生变化,经济增速的平稳也使得煤炭需求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根据煤炭资源、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容量,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支持大型企业瞄准现代煤化工发展前沿,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再创新,发展现代化煤化工技术和工艺,建设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规模效益的现代煤化工和循环经济骨干项目,推进煤炭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

第五篇: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煤炭开采及洗选加工现状与发展

趋势

曹攀

(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600) 摘要:在总结分析我国煤炭开采及洗选加工技术及设备的技术上,对我国煤炭开采及洗选加工技术及设备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并指出了发展先进煤炭开采技术和煤炭洗选技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煤炭开采;煤炭洗选加工;洁净煤技术;绿色开采;煤与煤层气共采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大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的构成特点,使得煤炭资源成为我国唯一可以依靠的技术能源。支撑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用户对煤品种、煤质的需求逐渐多样化以及煤炭资源日益减少,迫切要求发展先进煤炭开采技术和煤炭洗选加工技术。从而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减少环境的污染、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1 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及洗选加工技术的现状

1.1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的现状

我国煤炭行业总体技术水平比较薄弱,但值得庆幸的是近几年来煤炭行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 高效高产矿井建设成果显著,建成了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高

产矿井。

(二) 煤炭开采技术和开采设备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果,研制出了一批国际先

进的开采设备。

(三) 煤炭资源整合成效显著,大中型煤矿增多,小型煤矿数目急剧减少。

(四) 开展煤矿安全科技攻关,煤矿安全水平状况好转。

(五) 新矿井建设速度加快,矿井施工建设工艺和设备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六) 随着地壳浅部开采条件较好地区的煤炭资源逐渐衰竭,开发正在逐步向

深部发展。

(七) 加大了煤炭开采新技术和设备的投入力度。

虽然说近些年来煤炭开采技术水平提高显著、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但煤炭开采技术水平总体较西方发达国家落后。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发展煤炭开采技术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2我国煤炭洗选加工技术的现状

我国煤炭洗选加工技术的总体现状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煤炭入选率低、洗选技术和设备较发达国家相对落后、环保意识差、政策法规不完善。据调查统计,我国原煤入选比例只有33%,而动力煤入选比例更低,仅为18%,80%以上的煤炭未

经分选直接燃用。从而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煤炭洗选

技术与设备相对落后,有些人家60年代就已经淘汰不用的技术和设备现在在我

国仍有使用。至于环保意识和相关法律的完善程度则更是一个问题,往往企业为

了发展经济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没有相关的法律去约束他们。

目前,国内采用的选没方法主要为重介、跳汰、浮选以及干法选煤。

2 我国煤炭开采及洗选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2.1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的发展方向

随着近些年来人们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煤炭行业行情的变

化(竞争加剧,)人们在不断探索新的开采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

利用(提高回收率)和资源的绿色利用。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开采将向着绿色

化、集约化、高产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主要包括:

(一)煤炭绿色开采

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提高煤炭的回收

率,使煤炭资源得到合理开采和利用。是洁净煤技术的延伸。主要技术途径有:

(1) 用煤矸石充填采空区,减少煤矸石在井上排放量(矸石充填开采)。

(2) 减少井下废气和粉尘的污染。

(3) 对煤矿污水分类处理.

(4) 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技术和机械化使用水平。

(5) 保水开采

(二) 煤炭地下气化

煤炭气化是指在煤层赋存地点直接获取可燃气体的过程。

(三) 煤与煤层气共采

是指将煤与赋存在煤层中的煤层气共同采出的方法。即可以减少煤层气乱排而

造成的污染,又可以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也属于绿色开采范围。

(四) 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

(五) 短壁开采开采工艺技术

随着大规模粗放型开采适合长壁开采的煤炭资源日益减少,短壁开采技术在我

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2煤炭洗选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2.2.1 选煤厂类型

未来我国选煤厂建设类型因大部分为动力煤选煤厂,提高动力煤的入选率。地

下选煤厂数目将增多。

2.2.2 选煤厂规模

未来选煤厂的建设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新建;二是原有矿井配套选煤厂;三

是现有选煤依赖于矿井的规模。新建洗煤厂特别是动力煤选煤厂,其大型厂的比

重将会增高。未来选煤厂将实现高水平的自动化,单台设备的大型化。选煤厂的

工艺环节将减少,易于管理,自动化程度大幅高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员增效。

2.2.3 选煤厂工艺与技术

(一)选煤方法

原煤入选比例继续提高,重介选比例迅速上升,并将占据主导地位,跳汰选仍

是易选煤的首选,微泡浮选将取代传统浮选,浮选粒度上限将降至0.2mm左右,

其他选煤方法将在特定条件下合理应用。

(二) 选煤厂工艺

未来选煤厂将向着工艺多样化、系统灵活化、配置个性化、检修便利化、厂房

低层化、控制自动化、总体最优化、投资最小化方向发展。模块式选煤场将

得到推广。

2.2.4 选煤设备

(一) 块煤分选设备的发展方向是设备大型化、单机处理量提高及入料粒度上

限提高。

(二) 末煤分选设备

末煤分选大多采用重介。重介质旋流器向两极发展:一是扩大直径提高入料上

限;二是缩小直径降低分选下限。

(三) 煤泥分选设备

煤泥分选设备主要是浮选设备,其将向有利于强化矿化过程、提高选择性和降

低分选下限方向发展。

(四)细粒煤和超细粒煤的分选技术与设备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总的来说,选煤设备是向着高效、高精度分选的方向发展。

2.2.5 选煤厂自动化

选煤厂将在在线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自动化。

2.2.6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一)洁净煤技术

(二)水煤浆技术

(三)型煤技术

参考文献

[1]张国桥,李钢.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及其应用[J].煤炭学报,2008(8)

[2]李晓丽,景丽岗.煤矿开采的发展方向[J].煤炭技术.2011(12)

[3]孙玉芹.煤炭洗选技术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发展趋势[J].学术期刊,2004(11)

[4]陈飞,洪美玲.我国煤用浮选机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5]申宝宏.我国煤炭开采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6]朱启军.浅谈煤炭洗选加工技术

[7]刘云霄,解京选.煤炭井下分选技术与装备

[8]谭宏鹏,王耀东.煤炭开采技术及发展方向

[9]陈乐乐,陈翔,徐耀鑫.我国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10] 朱启军.煤炭洗选技术应用探析

[11]田小鹏.我国洗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2]梁金钢,赵环帅,何建新。国内外选煤技术与装备现状极发展趋势[J].选煤技术,2008(1):60-64.

[13]刘峰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会议论文,2007

[14]陶长林.国外选煤技术动态分析[J]。选煤技术,1999,(3):18-32

[15]刘峰,重介质旋流器选美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选煤技术,2006(5):1—10

[16]叶大武.2006年中国选煤和煤炭质量概况[J].选煤技术,2007(4):1-4

[17]叶大武.马剑.2005年我国选煤工业发展现状[J]. 选煤技术,2006(3):1-4

[18]周少雷,单忠健等。中国的选煤与选煤技术[A].第15届国际选煤大会论文集[C].徐州:中国矿业大

学出版社,2006.1-11

[19]俞珠峰.洁净煤技术发展与应用.化工工业出版社2004.5

[20]张东升,徐金海.矿井高产高效开采模式及新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化学与化工学院矿物加工工程1002班

1015030210

曹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年党建工作汇报范文下一篇:描写亲情的句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