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制造业企业产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02-01

一、成本管理概述

成本管理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实施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广义财务会计中的成本主要包括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其中产品成本是生产某一特定产品而发生的制造成本,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包括生产用水电费、厂房租金、车间领用用于生产的低值易耗品等) 。

二、中小制造业企业产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观念落后

较多中小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理念落后, 认为成本管理是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责任, 与自己无关, 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劳动效率低下, 成本意识不强, 甚至认为成本管理妨碍了正常生产, 生产过程浪费现象严重。较多企业注重成本核算轻成本管理, 注重产品制造成本低其他环节成本 (如:设计、设备升级、生产准备、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 。有些企业认为成本管理的手段就是节约产品价值链各环节的成本, 以期求得独立发生的各成本之和最低, 但事实上, 产品成本在不同产品价值链环节所消耗的资源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二) 产品设计过程成本意识淡薄

有些中小制造业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并不考虑工艺流程和材料成本的节约, 不能将产品本身的性能与成本控制结合起来, 导致工艺工时和材料的浪费。有些企业为追求产品性能而频繁更改设计, 导致以前设计使用的材料不能利用, 增加库存占用资金, 也可能最终报废, 造成巨大的损失。有些产品设计过于理想化, 产品设计方案虽好但不方便生产和制造, 给采购、生产车间及供应商造成很大的麻烦, 影响生产进度、增加成本、导致营业额下降等。

(三) 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制造业企业规模小, 资金有限, 采购量小, 在采购价格、采购资金付款条件、采购材料交货日期、采购质保期限等方面与供应商谈判缺乏优势, 采购成本相对较高, 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 削弱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些企业缺乏采购计划, 可能造成物资大量囤积, 管理成本和资金成本增加, 也可能造成物资缺乏, 影响生产, 延误交货时间, 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 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制造业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 缺乏原材料的使用计划, 造成因材料缺失而影响生产进度。有些企业随意领用材料, 不办理材料领用手续, 对产品使用的材料数量无控制, 造成材料成本远远超出正常需要。企业不注重质量管理, 没有合理地进行残余材料回收处理, 造成废品和售后服务成本增加。企业缺失生产绩效考核或者有考核但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干多干少一个样, 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直接影响人工成本的上升。

(五) 物资管理及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有些中小制造业企业物资管理混乱, 不注意改善仓库环境, 摆放紊乱, 导致一些长期堆放的贵重物资变质而报废。企业的仓库管员不能按定额材料发放材料, 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有些企业物资账务处理不规范, 对物资的收入、发出、结存不记录或记录不准, 账实不符, 应收应付往来款失真, 影响资金收支预算、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及成本控制管理, 甚至有些中小制造业企业因物资管理不善导致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破产。

三、中小制造业企业产品成本管理问题的改善对策

(一) 提高成本管理意识, 转换成本观念

中小制造业企业应该让全员参与到成本管理中, 让成本意识深入每一位员工, 做到责、权明确, 奖罚分明, 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 让成本管理融入每个环节。中小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不仅要关注产品制造成本, 而且还要关注产品研发设计、设备改造与升级、营销、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作业环节所发生的成本支出, 从而在总体上加大产品的盈利性。不仅关注产品各环节独立的成本, 还要把各个环节结合起来, 以求得此消彼长效应, 例如, 企业花费在产品研发设计中的成本较多, 有可能会直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在产品制造环节增加对设备的定期维护、员工培训等资源投入, 也能降低销售及售后服务成本。

(二) 注重优化研发设计

研发设计环节是产品制造生产的源头, 产品一旦完成研发, 其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便已基本确定, 所以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结合产品性能, 改进产品结构和工艺, 研制并使用新材料、代用料,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降低材料消耗和制造工时消耗, 力争低投入、高产出的优化设计。企业在进行设计变更时, 需要考虑可能因设计变更而被新材料替代不再使用的库存材料的处理办法, 以免造成更大的浪费。企业应结合市场情况尽可能将产品进行标准化设计, 减少争对每个客户的设计变更, 节约产品成本。

(三) 降低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占产品成本的绝大部分, 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采购物资时, 应按照货比三家的原则, 尽量批量、就近、定点采购, 以降低采购成本、运费及保证物资的质量和交货期。采购的物资到库后应及时做出检验, 对检验合格的物资办理入库手续, 对检验不合格物资及时退回给供应商, 以免造成超过与供应商约定的质保期不能退货或质保维护给企业造成损失。采购物资应提前制定采购计划, 以免造成库存过多、无库存或库存量不能满足生产计划或生产周期, 对于紧缺、交货周期长的物资可以提前采购, 对于采购简便、供应商可以随时交货的物资则按需采购, 以免造成物资积压。

(四) 加强生产制造过程管理

生产制造环节是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 主要是对材料的量、人工及制造费用的控制。在生产过程中, 应注重生产计划, 按需批量投产、投料, 合理调度, 均衡生产, 控制废品率, 提高材料利用率, 控制原材料定额消耗不超支。质量检验应贯穿整个制造过程, 及时检查、解决、总结发生质量的原因, 属于采购材料质量问题的应及时与供应商协调退货及质保事宜, 属于制造过程中损坏的能进行修理的则修理后使用, 不能修理或不能退货则走材料报废流程, 因生产质量发生问题需要再领料的应走《超额领料单》并经相关领导批准后再行领料。生产人员要按图张、工艺、设备、工装进行操作, 严控质量问题, 鼓励生产人员据经验从生产中改进工艺, 节约材料和制造工时。根据工艺及技术标准,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定额工时, 按照工种、技能的不同制定不同工时单价, 制定切实可行并能够激励员工积极性的绩效方案,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产量, 降低各项制造费用的分摊率。

(五) 加强物资管理与成本核算

中小制造业企业应该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建立高效的物资管理制度, 由技术部、采购部、计划部、生产部、仓库、财务部等各部门管控顺畅, 规范物资采购计划、入库、领用、产品入库、产品销售、质量管理、盘点等过程的物资入出库和质量管理流程, 通过财务软件及时处理物资和产 (半) 成品的入出库处理, 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物资盘点, 确保物资账、卡、物相符, 以帮助企业节约材料和制造费用、提高工时, 降低产品成本。仓库物资及产品应摆放整齐, 防火、防盗、防变质, 按先进先出法发放物资, 对已经失去使用价值的物资要及时进行相关处理。

中小制造业企业应该加强供应链等基础性工作, 加强成本核算管理, 准确、及时的核算和分析各环节发生的成本。据产品的性质和工艺流程确定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比如, 品种法、分步法、分类法和分批法) , 按照产品实际领用材料核算产品材料成本, 通过实际领用材料与定额材料的用量、价格对比分析, 找出原因, 追踪责任者和提出改进措施, 以控制产品成本。

四、结语

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好对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考虑各个影响成本的要素, 从各要素出发, 有效地减少各个环节的浪费情况, 通过对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使企业产品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 最终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制造享誉全球, 但中小制造业企业数量众多, 经常打价格战, 如何生存与发展是所有中小制造业企业面临的问题, 因此注重成本管理尤其产品成本管理成为其生存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首先对成本管理进行了相关概述, 其次阐述了中小制造业企业在产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了中小制造业企业产品成本管理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中小制造业,产品成本,改善对策

参考文献

[1] 喻玉清.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 , 2017 (12)

[2] 祁正菊.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J].财会学习, 2017 (4) .

[3] 万宏明.K公司成本控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 2016.

[4] 楼云华.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J].财政论坛, 2017 (3)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下一篇:税收筹划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措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