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农业发展范文

2023-09-14

城市农业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

1.引言: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城市的问题也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地出现。如何建造一个适宜人类居住而又符合社会发展的城市是当代人探索的目的。城市生态学和城市规划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要如何融合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课题。

2.城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的的关系

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人类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

城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之间都有着许多相同的因素,1.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城市,区域的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它们的媒介都要对于城市乃至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历史以及自然条件的深入了解。

同时它们也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1.原则,城市生态学比较注重对于环境的开发与保护,是以不危及下一代为前提。而城市规划比较侧重城市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2.研究对象不同,城市生态学是以人类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为研究对象。城市规划是以城市历史沿革为基础,对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的研究。

3.研究内容,城市生态学主要研究人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城市规划主要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

城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就是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最好定义,即在不危及子孙后代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发展需求的一个城市系统。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学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牵制的一对因子。要实现这一城市系统就要对将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学很好的结合并且有效地讲去理论运用到城市系统中。

3.城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现代城市的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局面,要在城市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城市的发展必定会消耗自然环境资源,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温室效应,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因此在城市规划在

设计思想及实践中应充分体现生态学思维,充分运用生态学原理及方法,将城市规划与生态学的结合对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城市的良好生态维持能力。

3.1.城市生态学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是城市规划各个阶段应考虑的重要内容,是决定城市规划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重要方面,城市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土地利用的不合理有关。在当前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发展用地的选择多限于从用地经济性和区位、交通条件等方面考虑的所谓的“综合用地评价”,将城市用地划分为4大类用地,然后确定哪些用地可作为城市发展用地,但用地发展方向的选择和用地规模的确定很少考虑生态和环境的要求。为减少城市土地的扩张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有必要对城市及周边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研究,以城市及周边土地的生态适宜能力来决定城市发展规模及土地开发模式。

生态学法能用来了解和系统地表述一个和自然结合的规划,或者说将设计与自然结合起来,其生态规划思想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规划,方法的核心是对区域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性能的生态适宜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土地的利用方式与发展规划,以使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及人类其它活动与自然特征、自然过程协调统一起来。在研究土地利用可持续性问题时指出,应从自然的持续性来考虑土地利用,即在开发土地资源过程中,应根据自然资源的容量来决定其开发利用的强度,既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又要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和生产力,防止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

用地使用性质的确定应符合区域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要求,借助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从区域整体的角度解决环境恶化和城市问题,协调土地利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用地的扩展应从城乡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要积极维护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决不能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盲目使用土地。

3.2.城市生态学在土地发展模式中的应用

城市土地利用有同心圆、带形、楔形、组团式、指状以及复合型等多种发展模式,不同的用地发展模式对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同心圆集中发展模式最容易割裂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维持城乡协调关系、维持生物多样性及良好的城市环境最为不利;而楔形、组团式及指状发展模式则是较为理想的土地利用模式。因为用地的楔形、组团式及指状发展有利于将自然引入城市,构筑完整的景观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的通风条件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如哥本哈根的指状发展模式、深圳的组团式发展模式以及合肥的风扇形发展模式等。因此,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用地。扩张对周边环境可能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尽可能选择有利于城市与周边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

3.3.城市生态学在城市道路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时在城市道路的形态结构和总体格局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首先路网系统的格局应考虑生物多样性的要求,如城市各功能区之间的“环通度”应适当降低,在适当地段应设置中断点,尽可能在城市不同方向为动物留出楔形绿色通道,以利于动物通行,这是保护城区动物,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4..城市规划对城市生态的影响

城市生态的效益是城市中各个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为因素指最为主要的一个因素之一。人类的活动是在城市这个三位实体空间里面的,因此通过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各项工程,各种资源的合理部署,对于促进城市的生态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合理,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可以让城市系统的生态循环有序的运行。相反,如果是不合理的城市规划,那对于城市的生态循环那将是毁灭的。

4.1.城市布局对城市生态的影响

城市布局是一个城市空间在实体上得体现,对于城市的发展以及生态保护有着重大的意义。城市的布局具有多样性,要结合实际,做出符合当地的城市布局模式。热带和亚热带城市的布局就可以开敞通透一些,有意识地组织一些符合夏季主导风向的空间廊道,增加有庇护的、户外活动的开敞空间;而寒带城市则应采取相对集中的城市结构和布局,以利于节能和加强冬季的保暖、降低基础设施的运行费用。

以往的城市布局建设中往往割断自然景观中生物迁移、觅食的路径,破坏了生物生存的生境地和各自然单元之间的连接度。现在可以通过廊道网络的构建来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空间格局。如在上海落成的“五洲大道”就是一条生态大道,其掺入废橡胶轮胎粒子的沥青、雨水可实现回灌的绿化带、大道两旁郁郁葱葱的生态植物,以及互通式立交桥下的人造水景等,无不在努力营造着一种渐变式的生态过渡。另外,历史上许多著名城市的发展建设大都与其所在的地域特征密切结合,通过历史性的保护和艺术性的创造建设,既使得城市满足功能要求,又使得原有的自然景色更臻完美,进而形成城市的艺术特色和个性。如南京“襟江抱湖、虎踞龙盘”的城市形态;常熟古城市“十里青山半入城”的不对称均衡城市格局i。这些都是对于城市设计生态理念中保护性的方法与策略。

其外在城市的布局时适当的划定自然保护区,加强退化生境的恢复和重建;将城市内的用地按自然整理出来;将森林引入城市;自然廊道的建立;绿色节能建筑的使用;对各项能源资源的循环使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4.2.城市环境容量分析对城市生态学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城市是不可能无限制的增长的,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它的城市问题也就会接二连三的出来,包括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经济问题。这也就是卫星城市出现的一个先决条件。城市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是因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有序循环是又上限的。只有通过城市环境容量的分析,制定对人口及用地规模,城市水资源供给,能源交通的限制,以实现城市的合理规模,才能真正的让城市这个庞大的系统有序的循环运行。

4.3.城市建筑垃圾对城市生态的影响

中国现在整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也因此有大量的建筑被迫走下历史的舞台。一个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将会导致房屋大量大拆大建带来的资源浪费,中国的大拆大建现象在城市建设中是非常常见的。从建筑的使用年限对比来看,普通建筑使用年限一般在40~50年左右,日本平均建筑使用年限为40年,欧洲80年,中国目前的建筑平均使用年限不到20年。反复的拆建、大量的兴建,不断

地重复,无疑将会带来城市资源和能源的大量不合理使用与浪费,这无疑与我国集约型、节能型的社会建设道路是相违背的,也是对城市生态有序循环的一种挑战。

5.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是是在上位区域生态规划指导下开展的市域生态系统发展规划。包括城市生态概念规划,城市生态工程规划以及城市生态管理规划。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辨识、模拟、设计和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功能,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最终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在生态规划中,体现着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综合时间、空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规划内容复杂多样,但可以归纳出一些具体的城市生态规划目标: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城市中具有合理的人口规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从土地的角度来说,城市用地结构合理,开发有序,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城市功能获得适宜的生态区位;从空间的角度来说,城市空间与其承载的城市功能相适应,具有高效、低耗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使得城市既呈现动态发展的态势又保持稳定有序的结构;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城市功能的发挥不超过其环境容量的限制,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6.总结

城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都是我们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理论支撑,同时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只有结合了城市生态学的城市规划才具有可持续性,只有呼应城市规划的城市生态学才是合理的,才有实现的价值性。城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相互融合才是城市发展的永恒动力。

参考文献 1.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作者:沈清基出处: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

2.城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作者:徐祖同出处:环境保护,1987,第8期

3.城市规划要有生态学观点.作者:卫明出处:决策探索,1989,第6期

4.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评价.作者:李植斌.出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178.

城市农业发展范文第2篇

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甚至更小的城市, 都离不开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可以促进城市的长久、稳定发展, 好的城市规划会给城市的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 对城市的经济和城市环境以及其他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发展的主要措施和战略手段。

1. 城市规划能够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 空间结构的有效利用。

城市的发展是建立在有一定土地面积的基础之上的, 良好科学的城市规划能让城市的土地资源和空间结构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让城市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以城中心为例, 因为中心城区起着一个城市中心枢纽的作用, 不科学的城市规划会造成更加严重的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问题, 所以, 城市规划应该将城中心作为城市规划的重点, 进行规划创新, 探索更加有利于城市发展的规划。

2. 城市规划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竞争优势。

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能够帮助提高城市的竞争优势。城市规划从简单层面来看, 就是对城市土地以及其他资源的合理利用, 但是, 城市规划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对城市的综合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公共设施建设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完善、便民的公共设施是科学的城市规划的体现和反映。现在, 为了响应国家的“建设节约型城市”的号召, 公共设施的规划也倡导实现更多的绿色化。建筑是城市的主要内容建筑占用城市大部分的土地面积和空间资源, 所以, 好的城市建筑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建筑规划一方面体现着城市的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 也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基于以上两点—公共设施和城市建筑的规划, 如果能做到这两方面的科学合理的规划, 城市的竞争优势就会凸显出来。

3. 城市规划让土地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 好的城市规划能让土地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实现城市的长久、稳定发展。政府是土地资源配置的关键力量, 在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 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目标导向, 以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作为考量, 对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进行协调, 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

4. 城市规划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和意义。

经济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命脉, 好的城市规划能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流。正确的、具有前瞻性的城市规划能够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让城市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在这里要说的是, 不同的城市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有所差异, 经济发展系统也不同, 因此, 在进行城市规划的编制时, 要以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作为参考, 让城市规划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中发挥高效的作用。

二、城市规划促进城市发展的措施

1. 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城市规划是关乎一个城市能否长久发展的大计, 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在在前面已经谈过, 在这不再赘述。因此, 编制城市规划的时候要贯穿以正确的指导思想, 保证城市规划的成熟性和科学性。城市规划的编制要基于对城市的自然环境、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经济的发展情况、社会发展等因素的综合考察和考量, 全面调研, 获取全面的城市信息。在此基础之上, 运用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法、多方案比较、经济技术论证等等, 根据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居民生产生活、城市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等等, 编制出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以及其他详细规划。

2. 强化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管理的第一要务就是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的强化管理, 要将实现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和城市居民的利益为最高目标, 以促进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目标。加强城市规划领导的统一性, 让城市管理成为实现城市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3. 监督和保证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

编制城市规划就是为了将其运用于城市的实际发展中去, 让书面的城市规划得到有效地实施。城市规划的能否得到实施取决于各个方面、组织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政府的依法行政和相关部门的有效管理和监督是城市规划有效实施的保障, 促进城市规划的实施。政府应该严格按照我国《城市规划法》的要求, 进行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制定, 通过发挥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来调节城市发展的利益和关系, 支持相关部门的规划工作。将法律机制和行政机制有机结合起来, 以财政机制、经济机制、社会机制等作为依托, 确保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 秉着行政合法的原则、行政合理、公开以及行政效率的原则。全面协调实施城市规划, 各个组织单位、机构共同交流、配合, 从而, 实现城市的经济发展、公共效益、生态发展等全面发展。

摘要: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有一些城市因为先前不合理、不科学的城市规划, 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比如排水不通畅, 交通拥挤、污染等等。不仅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因此, 科学、合理、高效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各方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具体作用进行浅析, 并谈谈如何做好城市规划, 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启发。本文内容是本人观点, 仅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发展,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5.

城市农业发展范文第3篇

摘 要:城市规划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广东省正在积极探索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能力强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对城市发展理念和城市规划范式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解读广东特色新型城市化内涵的基础上,对新背景下城市规划在理念、方法、内容、体系等层面的新范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城市规划;范式

1 引言

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组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城市规划一直被视为“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是国民经济计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 城市规划决定了城市功能、运行效率、环境形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城市化数量增长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要求城市规划积极引导城市空间不断拓展,指导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对新增人口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城市化质量提高表现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承载力的提升,要求城市规划对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用地布局和改善人居环境发挥重要指导作用,妥善解决交通拥堵、居住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2 广东新型城市化的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广东凭借后发优势,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体制、经验,以较小的风险、较低的成本和较快的速度,成功实现了从一个农业省份向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转变,引领了国内改革开放的发展潮流。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保护压力加大,拼资源、拼成本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同时,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综合竞争力较弱,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广东加快转型升级。

2011年底,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提高我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城市化意见》),要求探索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能力强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并将城市规划提升到统领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迫切要求各级政府以及城市规划工作者加快更新城市发展理念、建立广东特色的城市规划新范式。

2.1城市发展理念转换

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带来了城市空间的无序和低效开发、城乡发展和社会发展失调以及大城市迅速蔓延等诸多弊端,促使城市必须尽快实现全面转型。一般来说,转型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的转型,也包括城市发展模式、制度和空间的转型,其中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是核心和关键。在当前广东加快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城市必须树立“绿色、智慧、包容、人本”的发展理念。

2.2城市规划范式转换

从西方城市规划的演变来看,先后经历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的物质规划,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时期的理性规划、倡导性规划,以及再城市化时期的交流规划和协作规划。反观广东乃至国内的城市规划,仍然带有明显的“物质规划”及“蓝图式控制”痕迹,片面强调城市规划服务经济发展的角色定位,而缺乏对社会发展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关注,忽视了“人”这一主体的感受,公众参与规划的积极性和可能性不高。

随着新型城市化工作的部署,要求城市规划在理念、方法、内容及体系等层面对固有范式进行更新,逐步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城市规划新范式,指导“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能力强”的城市化发展。

3 广东城市规划的新范式

3.1理念范式:兼顾承载力与宜居性提升

现代社会的城市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属性:产出性(productivity)和宜居性(livability)。在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城市规划重点关注“生产空间”的营造,为工业化与城市化数量增长培育载体,也因此产生了城市化“见物不见人”的弊端。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城市不仅仅是工业发展的载体,也是为市民提供幸福生活的场所;城市规划一方面要有利于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包括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另一方面也要将关注的重点将逐步从“生产空间”向“生活空间”转变,致力于为城市居民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1)“扩容”:基于提高城市承载力寻找新的战略空间

“扩容”是为了扩大城市的承载量,加快城市发展空间和功能布局的战略性优化。就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而言,一方面,总体经济增长趋缓,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速开始低于粤东西北地区;另一方面,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步入成熟阶段,外围地区城市化缺乏带动水平较低。城市规划提升城市承载力,应结合政策趋势和各城市发展建设特征,为城市寻找具有引领发展、集聚带动能力强的新战略空间。

(2)“提质”:基于提高居民幸福感营造宜居城市环境

随着城市化加速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生活、工作环境以及城市服务功能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因此,城市规划在引导城市“扩容”的同时,也要树立宜居城市的规划理念,注重城市的环境和功能服务水平的“提质”。反映在城市规划实践中, 就是以人们日常生活的社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充分考虑城市规划对生计、工作机会和经济生活的影响, 增加健康、安全、住房、教育、文化、公共交通等规划内容, 做好社会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 改善城市社会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努力创造出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城市空间。

3.2方法范式:规划编制与评估并重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是“重编制、轻评估”。编制规划(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成为扩展城市空间、保障项目建设合法性的重要手段,名目繁多的规划项目、同一规划在短期内多次修编繁荣了城市规划市场;但由于缺乏对规划评估、规划实施的重视,出现了部分城市规划成果质量差、与国家及省最新政策要求脱节的现象,直接的结果是导致城市规划地位正在日益下降。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引导作用,必须建立规划编制与评估并重的方法体系。

(1)转变城市规划编制思路

一是形成“三规融合”的城市规划编制思路,构建兼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市规划平台。二是探索建立广东特色的城市规划规范体系,在国家有关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应用GIS分析、数字模拟、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新技术手段,制定符合广东城市发展要求的城市规划标准和规范,建立更加科学的城市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等规划设计指标体系。

(2)创造性建立规划评估机制

城市规划能否有效发挥对城市化的引导作用,一是要求城市规划本身具有较高水平、科学且符合地方实际,另一方面规划实施能够按照规划既定目标去执行。在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开展城市规划实施评估的同时,广东正在开展城市规划(重点是城市总体规划)本身的评估工作。

3.3内容范式:从物质空间转向社会民生

在经济增长成为唯一目标、GDP成为衡量社会发展唯一标准的背景下,城市规划一度成为吸引投资、推进市场扩张、拉动经济增长、追求经济效率的政策和技术工具。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注重物质空间的规划,在“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经营城市”等浪潮中,城市规划都“忠实地”充当了技术工具的角色、运用“市场取向的技术话语”来服务。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要从以经济为主导转向以社会为主导,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合法性基础要从经济绩效和政绩表现转向社会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政府角色要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从而建构政府、市场和社会相互均衡和协调的规划治理模式。反应在城市规划内容方面:第一,关注重点应从用地转向设施(尤其是社会服务、福利等人力资源型设施);第二,规划要兼顾当前的民生热点(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拆迁户、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的医疗、就业和住房保障等)和未来的民生热点(比如老龄化社会、大学生就业难、人口红利快速枯竭等对城市及其居民的影响等)。

3.4 体系范式:强化专项规划对总体规划的落实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意图的体现,也是城市建设的最重要依据。在实际操作当中,虽然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越来越庞杂,但总体上更侧重于城市发展“结构一速度”的把握,对于新型城市化重点工作的指导性、操作性不足。为此,广东结合自身实际,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绿道网建设规划、名镇名村规划等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不仅丰富、完善了城市规划体系,也强化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化工作的指导作用。

(1)“三旧”改造(旧城更新)规划

对于“三旧”改造,广东逐步建立了“专项规划—改造单元规划—改造方案”三个层次的规划体系。目前,全省共完成了131个“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工作。对于具体改造项目的实施,还需要在“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的指导下,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要求编制改造单元规划,明确开发强度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绿地等公益性项目配套等要求,确保不再形成新的“三旧”。同时,对于示范性改造项目,各地还注重城市设计的引入,通过高质量编制改造方案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塑造了一批精品工程,保证城市环境特色的强化和环境质量的持续提升。

(2)绿道网建设规划

2010年2月,广东省组织编制了《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明确了省立绿道的具体走向、建设原则、标准和配套设施等,初步规划建设省立绿道1690公里。根据省的规划纲要,珠三角9市从实际出发,编制了本市绿道网建设规划,9市省立绿道网实际规划总里程为2372公里。通过省、市规划互动,为珠三角绿道网建设确立了科学的规划指引。在省立绿道规划建设基础上,各市还制定了城市绿道、社区绿道建设的相关规划,形成了完善的省立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规划体系。目前,广东正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推进绿道网由珠三角向东西北地区延伸工作。从规划本身来看,省市互动、部门互动、公众参与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广东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方向。

(3)“名镇名村”建设规划

打造名镇名村,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大举措,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化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省建成110个名镇和1900个名村。名镇名村规划直接指导名镇名村的具体建设,也是一项实操性非常强的专项规划。

4 结语

广东新型城市化正在全面探索“经济可持续发展、景色优美怡人、交通安全便捷、生活舒适方便、文化气息浓厚、社会和谐稳定、公共服务健全、人文关怀备至”的理想城市模式,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亟须加快转变既有的城市规划范式。同时,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关键时期,也为广东城市规划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参考文献

[1]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城市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邹德慈.城市的宜居性[J].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8-10

[3]沈磊.无限与平衡——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仇保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5]陈锋.世界资本主义长程运动与我国城市规划的历史走向[J].城市规划,2011,35(1):23-34

[6]赵燕菁.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下)[J].城市规划,2005,29(7):17-27

城市农业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化;城乡协调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说明今后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蕴涵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精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我们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问题是要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所以,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并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即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亟待改变,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的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发展不协调的根源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表现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大量农业劳动力剩余。我国目前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61%,占全社会从业人员50%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仅仅提供15%的国民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倍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约为1.5亿人。这种状态既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我国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中国要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其根本措施在于要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问题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并进一步影响和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

客观来说,在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各国共同存在的现象,但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偏大,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主要指标分别是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农产品大幅度增加和国家多次调整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曾经有所缩小,到1983年降到最小。随着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加上城市收入分配制度的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84年开始拉大。1984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为1.71∶1,1989年为2.27∶1。进入“九五”以来差距逐年拉大,1996年为2.51∶1,2001年为2.90∶1,到2002年和2003年又进一步扩大为3.11∶1和3.23∶1。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622元,后者不到前者的三分之一。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享有各种补贴、劳保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隐性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会更大,而国际上城市与农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极少超过2。

城乡居民巨大的收入差距相应地引致了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差距。从消费总量看,2000年,占全国人口总量30%的城市居民的消费总额占全部居民消费的55%,这一比例在1978年仅为38%,1990年也不过44%。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1985年为2.12∶1,到1995年扩大为2.70∶1,2001年则进一步拉大到3.05∶1。1990年至2000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了2.8倍,农村居民只增加了1.8倍。近两年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又有较大提高,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由于收入低速增长,提高极其有限,估计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应在3.6倍左右。从消费结构上看,随着城乡居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2002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居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大体上是“民办义务教育”,即除了公办教师的工资是由国家和当地政府财政支付的以外,基本上都是农民自己掏钱而举办的教育。很多农村的孩子因为小时候家庭贫困上不起学,长大后,又由于缺乏知识、缺乏必要的技能而陷入新一轮的贫困。如此的恶性循环,将会使整个农村的居民素质下降,使他们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造成了就业机会的不平等,一般农民在城市只能从事城市人不愿干的苦活、累活、脏活或被认为不体面的工作。而就业的不平等又造成了收入的不平等。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下一代、再下一代农村居民生活的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和收入的不平等。

3.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并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且农村人多地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导致了农业的低效益。农村经济的落后导致农村内需不足,进而也影响了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4.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方面的差距

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下,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被明确区分为农村和城镇两大块,城市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居民享受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熏而农民除了享受承包土地权外再无任何福利。

三、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逐步改变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经济一体化,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

(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从最终目标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标志是:建立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其内涵包括:一是城乡地位平等。就是要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农民能够平等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使城乡居民和城乡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二是城乡开放互通。就是要打破城乡界限、开放城市,使城乡居民能够自由迁徙,城乡各种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与效益。三是城乡互补互促。就是要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发挥城市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扩散与辐射作用,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四是城乡共同发展。就是要在坚持城乡地位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开放互通、互补互促机制的作用,加快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差距,实现城乡的共同繁荣与进步。

(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

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我们应该看到,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统筹城乡经济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农村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因此,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关键是要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1.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要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城乡差距的源头是投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在财政支出上不断向农村倾斜,提高国家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比重。重点是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国债投资和新增财政资金,首先应向“三农”倾斜;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经费应主要用于农村,并强化中央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公共卫生的职责;进一步增加财政扶贫投入。要改变财政支农的结构和方式,重点是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以及增加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投入。

(2)加大对农村金融支持。当前,农村资金外流、金融发展滞后,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应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息收入采取免收营业税、降低所得税税率等政策,并对一些重要农业贷款项目给予必要的财政贴息,促进农村信用社在获得不低于商业银行同等赢利水平的条件下,以低于商业银行的利率向农民、农业发放贷款。比照国有商业银行政策,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予以适当剥离。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其他金融机构对农村的支持。

(3)加大对农村税收支持。在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的基础上,借鉴国际通行的统一城乡税制的做法,按照城乡平等的原则,改革农村税收制度,并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直至全部取消农业税,将农民视同个体工商户,征收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4)加大对农村保险支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以对风险较大的农业项目进行保险,保护投资者和生产者的利益。当前,应主要发展政府主导下的由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混合经营的农业保险公司。

2.加速城镇化进程

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去,实现农村城镇化。因此,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切入点是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本质上是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城镇化。

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首先要以规划为龙头,树立“大规划”新理念,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要打破过去城乡规划相互独立的老路子,按照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要求,根据各地人口分布、自然地理、经济状况、历史文化、基础条件和市场前景,体现地方特色。其次,要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步伐。小城镇建设要因地制宜,选择最佳模式,并推行非均衡择优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建制镇。培植城镇产业,吸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和城市搬迁企业向城镇集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并按照市场经济的办法,吸引各方以多种形式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使之成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以城镇的繁荣促进整个农村的繁荣。再次,要以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为契机,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必然还要进一步发展,但要防止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的倾向,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把更多的财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并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4.创新城乡管理体制

只有公正而有效的制度才能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根本性的保障。我们要以改革户籍制度为突破口,逐步调整和改革现行的城乡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积极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并在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各方面一视同仁,统筹发展。要进一步建设不仅要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上的融合,也有助于实现和保障农民政治上的平等。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公民权的基础之上的政策和制度才具有合法性的基础,也只有公正的具有合法性的制度才可能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可靠和持久的保障。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强乡镇的财政实力,强化乡镇财政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建立健全对乡镇财政的监督管理制度,抑制乡镇财政弱化向公共产品支出的倾向。要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使省、市的财政转移制度化、法制化,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的发展。

制度

[参考文献]

[1] 李伯溪.发展经济的目的、对象和方式[J].中国工商,2004,(8).

[2] 肖文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N].福建日报,2005-11.

[3] 赵保佑.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J].中州学刊,2005,(4).

[4] 田向利.调查与研究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N].经济日报,2003-12.

[5] 李京东.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1).

城市农业发展范文第5篇

1.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在本次的研究过程中, 笔者通过相关的研究资料, 将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总结,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城市用地的影响; (2) 对城市功能布局的影响; (3) 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影响; (4) 实现城市的绿色出行等, 详细分析如下:

1.1 对城市用地的影响

据了解,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全封闭的交通工, 其轨道交通站点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核心位置,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与外界联系, 并且是实现乘客集散与换乘的唯一地点。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 城市轨道交通各站点之间的分布以及距离直接决定了附近城市用地的开发形态。在大多数城市中, 城市轨道交通的站点位置直接影响着附近城市土地的价值, 其范围大致为站点350m~550m内。在此距离外,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价值将逐渐减小。

1.2 对城市功能布局的影响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研究过程中发现, 其轨道交通与城市用地功能的布局存在一定的联系。首先,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强化了城市金融、服务以及办公等功能;其次,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还为城市外围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除此之外,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不仅仅为新城区提供发展基础, 同样也为老城区的优化提供新机遇。比如:大多数城市的老城区交通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拥堵等问题, 然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老城区的交通及布局有了一定的契机及动力, 因此其土地的利用结构得到一定调整, 从而完善城市空间结构。

1.3 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影响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在城市轨道工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大量使用建筑材料, 会对建筑企业生产力以及施工效率上均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还给原材料、交通运输等行业提供了生产、就业机会。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同时提高社会生产力, 完善城市社会经济结构。

1.4 实现城市的绿色出行

在目前世界所公认的绿色出行方式中, 城市轨道交通是主要方式之一。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 其具有非常大的运载能力、舒适的乘车环境以及较少的出行时间, 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除此之外, 城市轨道交通还具有环境污染排放少的优点, 为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 进而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 促进生态化发展, 构建宜居城市。

2.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为了使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更加具体化, 笔者就四川省成都市作为本次研究过程中的实际案例, 成都轨道交通是指四川省成都市的轨道交通系统, 包括成都地铁、成都有轨电车、成都市域铁路等三个系统, 分别由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现代有轨电车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市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管理。就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主要分析: (1) 推动城市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2)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3) 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详细分析如下:

2.1 推动城市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 在成都市经济发展中, 其主要类型为粗放的劳动密集型, 就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 已经不适用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 并满足不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 城市经济产业结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转型、升级。基于此,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并为其提供了相应的契机与动力, 进而逐渐将原有的经济发展重心向高新技术密集型以及知识密集型进行转移, 进而高效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提高社会生产力。

2.2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用地性质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其中心城市的金融、商贸以及办公等功能被强化, 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非常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前, 成都市的交通堵塞是因单中心的城市格局造成, 且老城区的人口密集, 进而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成, 老城区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契机, 其土地结构得到了全新的转型。基于此,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城市的了持续发展。

2.3 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过程中, 无论是载客量、速度以及环保等方面均优于其他交通方式, 并且具有明显的优势。且不同交通方式的人公里能耗量, 2003年成都市公路、公汽、轿车之比例大体为1:2:6, 其中轨道交通能好最低, 应优先发展。城市交通必须减轻对城市环境污染, 交通工具的污染排放和噪声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轻轨系统多采用电力为能源, 无废气产生, 仅有轻微震动和嘈声音, 大大降低城市空气中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及烟尘浓度。由此可以看出, 城市轨道交通在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汽车尾气为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 缓解生态压力, 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已经成为必要的发展策略之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城市用地、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上均有了非常明显的改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推进城市全方位发展。基于此,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已经成为目前相关研究者的主要话题之一。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城市现代化发展越来越迅速。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城市轨道交通占据着重要位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城市轨道交通起着至关重要的重要, 同时也成为城市相关发展的导向。基于此, 本文主要就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相关的研究与探讨, 其目的在于促进城市发展, 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发展,影响

参考文献

[1] 巩万里.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利用的影响探讨[D].长安大学, 2012.

[2] 孙权, 元铭.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 2012, (21) :493-493.

[3] 于晓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多中心大都市区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6.

[4] 方可.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5, (16) :3084-3085.

上一篇:经济发展规划下一篇:乡镇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