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应用论文范文

2023-10-12

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应用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加强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素质培养,不仅是当前促进经济社会和谐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通过开展学历教育、脱产进修、自学、短期培训、参与学术活动、国际交流等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继续教育方法,培养和造就新时期高素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人才。

关键词:领导能力;素质培养

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强与弱与领导者的基本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科学发展质量与品位的关键。加强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素质培养,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仅是当前促进经济社会和谐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我们党对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如“五种能力”“六种本领”等,特别是对党的领导干部、领导班子及整个干部队伍的科学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善于领导的科学发展能力,是波澜壮阔的科学发展潮流对党的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从世界观要求看,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的核心要以人为本;从方法论要求看,发展要做到科学发展,就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在一定意义上说,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有两层含义,从世界观角度看强调的是科学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方法论角度看强调的是善于领导,这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所处地位、作用和担负的任务十分重要,必须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理性审视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环境和发展目标,把发展放到第一重要的位置,把经济发展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带动社会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当代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从十六大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不断提高“五种能力”到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党不断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从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領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六种本领”到十七大要求“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都围绕执政能力建设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都强调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要以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为重要载体,不断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从制度和机制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保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灵魂,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增强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当代领导干部应该是高素质、复合型的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人才,个体和群体必须通过素质教育来不断升华、完善自身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和才能结构。优化的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领导干部群体素质结构应是互补式立体型的。一个高素质的领导者,应当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创新者,当代领导干部的素质应当不断丰富创新目标要求。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先进性。它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态度、理论观点和思想感情。因此,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培养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在领导科学发展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用正确的舆论引导民众。在工作实践中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领导工作的原则和立场。

2.高尚的道德素养。领导干部必须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保持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强烈的职业责任心和高度的社会使命感是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进步的引领者,当代领导干部必须强化自身的精品意识、敬业意识、服务意识,力争把最精美、最优秀的业绩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对当代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领导干部要勇敢地迎接新的挑战,肩负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增强信息意识、网络意识、创新意识,使自己尽快实现从传统、保守的领导方式向现代、开放的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转化,真正成为新世纪科学、文化发展的向导和知识信息的传播者及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合理的知识结构。当代领导干部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指领导者对各种相关知识的掌握,达到了领导科学发展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调动使用的程度。既有较精深的专业知识,也兼备广博的其他学科知识。当代领导干部应实现由专业研究领先的学术专家向专业意识领先的组织策划专家转化。从构成层次的角度看,领导干部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基础知识与前沿知识的动态统一。基础知识是指与领导工作相关的各个领域中已经定型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的作用在于,领导者只有深入掌握它们,才能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作出大体的评价。前沿知识则是指与领导科学发展工作相关的各个领域的当前进展的动态知识,这些知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够成熟、有待完善和确认。领导者对前沿知识的深入理解,不仅有助于把握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提高对信息变化的敏感能力,而且有助于反过来加深理解其原有的已经定型的基本知识,因而最终有助于对科学发展质量的确定。从功能发挥的角度看,领导干部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领导者对每一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反思和整合后形成的活的有机体。即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分析追问、概括、综合等,发现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对这门学科领域的知识各方面纵横贯通和深刻理解,使之成为活的知识。

在当今知识更新和人才老化同步加速的知识经济时代,领导干部也常面临知识老化、学科知识面狭窄的境地,每位领导干部既要学习社会科学,掌握价值理性,也要学习自然科学,掌握工具理性,适时调整知识结构、能力和意识范围,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多元化、全方位方向发展,在创新知识层出不穷,交叉、边缘、新兴学科纷纷涌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具备识别、吸纳、储备、创新知识的能力,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型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人才。

4.最佳的智力结构和才能结构。当代领导干部的最佳智能结构不仅仅是知识结构,还包含了智力结构和才能结构,要具备:①敏锐的洞察力。信息时代当代领导者的洞察力主要表现在善于辩识时代风云,广闻博采对当代社会思潮、社会需求以及各种最新社会变化信息保持最敏锐的感知力,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②果断的判断力。当代领导者经常面对来自社会不同层面的个体要求、不同层面的各种困难、不同层

面的形势背景、不同层面的经济发展需求和市场情况,孰轻孰重、孰缓孰急要及时而准确地作出判断,就有一个领导干部基本素质和经验积累的问题。只有多读书、多实践,学会独立思考,才能不断提高领导者的判断力。③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前提。领导干部在策划、设计和构思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选题时,既要实事求是,同时也要具有超前意识,要发挥丰富的创造性、想象力。④清晰的思维力。领导干部的思维活动富于综合性、判断性、多向性、严密性、变通性和敏感性。为了提高领导干部的思维力,应在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类比与假设、归纳与演绎、系统化与具体化等方面,进行更多地训练和提高。⑤科学的预见力。在当代领导工作中,科学的预见力主要表现在对国家宏观政策与社会思潮、专业学科发展趋势、社会需求动向以及各类信息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上。⑥自学能力。在新学科、新技术不断涌现,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的时代,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汲取各种知识营养,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和边缘学科的学术发展和动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和研究有关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理论和专业技术、外语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领域,开发智力潜能,促进智能结构的完善。⑦社交能力。当代领导干部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成为有能力驾驭未来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强化领导干部的公关意识,提高人际交流能力,应成为领导素质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⑧写作能力。领导干部要准确掌握文字写作方面的知识,要勤练笔、多写作,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定要养成博览群书、浏览报纸的习惯,并适当做一些笔录和文摘以备查阅。这样可以不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水平。⑨研究能力。当代领导干部应该而且必需具备较强的的学术研究能力。这种研究应与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自身业务素质紧密相连。领导干部可以不断开拓研究领域,探讨专业学科与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从提高研究能力入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全能型和学者型的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人才。⑩组织管理能力。领导工作有极强的计划性和综合性,需要领导者练就张弛有序、灵活周密、有条不紊、应付自如的组织管理本领。领导者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能,更需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高超的管理艺术,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精品。

5.锐意进取的创新意识。领导工作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脑力劳动,领导科学发展工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领导再创造作用的最大体现是再发现,在浩如烟海的社会大潮中洞察具有独创性的社会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于工作实践,无时无刻不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自己的工作过程,用党和国家是否满意,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来衡量工作的好坏,来衡量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强弱。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是创新意识。领导者的创新意识是促进工作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有创新意识的领导者,善于从总体上把握和预测处在动态的、变化的、发展之中的社会需要,从社会需要和文化进步的结合中演绎出新的创新思想,对创新资源进行多视角、深层次的开发,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从而起到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作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断调整、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信息储备,掌握学科发展的相关情报,培养预见性、创造性、前瞻性思维,在开拓中创新出奇。当代领导干部要自觉培养创新精神,建立多维复合型思维方式,主动运用非逻辑思维信息交合法突破思维定式,推出新颖选题,促使创造性思维由模糊向清晰转化,提高思维的综合效率。

二、提高当代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素质的途径

當代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素质修养。21世纪正处于创新的时代和学习型的社会,创新与学习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优化人才竞争机制,加强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素质教育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应把领导层建设成知识高度密集型充满活力的学习创新型队伍,通过开展学历教育、脱产进修、自学、短期培训、参与学术活动、国际交流等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继续教育方法,培养和造就新时期高素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人才。

1.加强学习,提高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加强学习、提高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是我党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任务。使每个领导干部都能在领导科学发展实践中学习,用各种方式激励领导干部持续不断地学习和获取更多知识,并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地把个体知识在领导干部队伍内部传递交流,为大家共享,转化为领导干部队伍共有的知识,再通过系统化的制度进而创造出新知识,以增强领导干部队伍的自身适应能力,达到繁荣与发展的目的。这是一种新的继续教育方式,它通过互动学习,实现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人才的自我超越,实现领导者对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人才的特殊要求,提高领导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带头解放思想,不断培养提高谋求发展的能力。要毫不动摇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敢于打破各种不符合客观实际、不符合时代要求、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条条框框,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要坚持把党方针政策与地方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根据自身条件确定工作思路,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丰富和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把握实现更快更好发展这个主题,破除落后观念,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全过程。

3.要带头发扬民主,不断培养提高凝心聚力的能力。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健全决策程序,真正做到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要认真执行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既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又关心全局工作,做到分工不分家;要健全党内民主生活,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善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沟通思想、化解矛盾;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使各方面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

4.要带头廉洁自律,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要加强从政道德修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群众;要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用党纪政纪约束自己,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严格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要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奢侈浪费,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为地方的改革发展稳定事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5.要带头转变作风,不断提高狠抓落实的能力。要把转变作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到代表人民利益上来,正确对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与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把群众冷暖疾苦时刻挂在心上,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要提高工作效率,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周密的部署,过硬的措施、严格的督促检查,把决策和部署变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切实行动;要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繁杂的应酬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议大事、抓难事、办实事上;要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制定和落实调研计划,深入基层调研,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应用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就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中国旅游业的实际情况,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中国旅游业才能实现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旅游业 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我党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阐述,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那么,中国旅游业该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自己的更大发展,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一、旅游业的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旅游业是服务行业,是人(旅游从业者)与人(旅游消费者)高密度接触的行业。所以,旅游业的以人为本不但要以旅游消费者(顾客)为本,同时还必须以旅游从业者(员工)为本。

1.以旅游消费者为本。旅游企业是为旅游消费者服务,在满足旅游消费者需要的同时获取经济利润的。所谓“店门一开,八方客来”。由此可见,旅游消费者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所以,旅游企业在服务中必须始终坚持以旅游消费者为本,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把游客放心不放心、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旅游服务的标准。”对一个旅游企业来说,无论是硬件设施、环境营造、软件服务、旅游线路规划、旅游产品设计等各方面都应该切实体现“以旅游消费者为本”,只有这样的旅游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的满意,才能赢得更多忠诚的消费者。

2.以旅游从业者为本。有满意的员工,才会有满意的顾客。旅游企业的广大员工直接与旅游消费者接触,他们的工作态度、接待能力、服务技能、知识素养等方面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旅游业必须以旅游从业者为本,要以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为本。企业要为员工们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让员工们能看到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前景;使员工们有经常培训、不断提高自我素质的各种机会等。总之,旅游企业要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并把企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到每一个员工。

二、实现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中国旅游业必须实现协调发展。即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其中,协调城乡,区域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1.协调城乡之间的发展。多年来,中国很多地方的中心城市的旅游业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中国的很多郊县、农村也有着自己的旅游优势和独特看点,而久居城市的人们,也非常想亲近自然。所以,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是当前及今后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潮流。在大力推进城市旅游发展的同时,加快近郊旅游、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全方位扩大城乡旅游交流,实现城乡旅游资源互补和旅游市场互动,从而促进城乡旅游协调发展。另外,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扩大城乡旅游交流,不但可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且还会吸纳许多当地的劳动力,创造许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充分发挥了旅游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可以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更大贡献。

2.协调区域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要有“大旅游”的思路,而不是条块割据、自己只顾自己的发展。所以,加强旅游业的区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既有相邻区域之间的一体化建设,如上海与苏、浙等省的“长三角”旅游区域合作。也包括旅游城市之间的强强联手,如上海与香港的旅游合作。更应该有旅游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的携手共进。如上海与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的旅游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大旅游经济的覆盖面,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三、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旅游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近些年,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但许多行业仍然存在只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保护生态环境的短期行为。旅游业也经常出现:“哪里开发,哪里遭殃;哪里旅游,哪里肮脏。”的问题。因此,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始终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要大力宣传现有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做到严格执法。同时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另外,要做好旅游区的容量研究工作,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再用。

2.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应该不折不扣地发展生态旅游。而且,政府与旅游企业还应该引领和鼓励旅游者从传统旅游走向生态旅游。我们知道,旅游本身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生态旅游则更具有高品位的特性。它以回归大自然,追求原汁原味的自然情调和文化享受为目的,是“绿色消费”,而不是“消费绿色”。只有旅游者置身于生态旅游中才能真正体味到“天、地、人三者合一”的旅游美。只有坚持发展生态旅游,中国的旅游业才能实现自然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实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旅游业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尤其要注意以下两点:

1.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小平同志曾说:“旅游这个行业,要变成综合性的行业。”今天,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力挖掘旅游经济的综合效益,处理好旅游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旅游业是一个公益性很强的行业,也是一个竞争性很强的行业。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作为一个从事外事接待工作的行业,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只講社会效益而不讲经济效益。但是现在,却也出现了只图经济效益,采取一些不顾社会效果的手段去发展旅游业。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肯定没道理。因为社会效益下去了,旅游的经济效益也绝对上不去。所以,在重视旅游的经济产业功能的同时,更加重视发挥旅游业在吸纳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传播民族优秀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的综合作用。只有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

2.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旅游业发展中,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各级政府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紧密联系,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不坚持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绩观”当前,有些领导“在发展观念上存在重‘显绩’”轻‘潜绩’、重当前轻长远、见物不见人、甚至制造虚假政绩等问题。”于是就会出现“片面追求GDP总量,眼里只有经济增长率,用此起彼伏的建设项目、漂亮的广场大楼等等这些很好看又很好统计的科目来衡量政绩” 的问题。所以,各级政府应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既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原则和要求去做,又要结合本地的特点和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宏观引导好旅游业的发展,真正惠及于人民大众,成为人民信得过的政府。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10-14

[2]邵琪伟:在纪念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30年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国家旅游局网站2008-12-30

[3]温家宝: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4]胡锦涛: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J]求是2009(1)

[5]辛 鸣:科学发展观的“十个不等于”(上)[N].中国旅游报,2004-04-21

[6]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7]隆 玲:科学发展观与上海旅游业的发展[J]上海改革2004(11)

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应用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体制、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社会格局,这种格局如果持续下去则不仅会加剧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很多矛盾,而且最终会影响到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科学发展观提出后,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逐渐明晰。打破城乡分割、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我们现阶段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二元结构 战略意义 具体途径

1.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繁荣。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加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一句话,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让城里有的农村也有,让城里人过的好生活农民也一样能享受,农村和城市齐步前进。

2.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意义

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中期发展阶段。在此阶段,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调整失衡的工农业和城乡发展关系,或者继续采用城乡分割的二元发展战略,则不仅会加剧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很多矛盾,而且最终会影响到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国际和国内的发展经验表明,处在这一发展阶段,任何一种单一因素的拉动和贡献,都不可能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未来中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加强,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进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1统筹城乡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中国农民众多,约占中国总人口70%,但只拥有中国经济GDP总量的20%。原因是由于过去实行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割体制,国家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和工业上,而农村、农业却被忽视了,导致现在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之间的分割状态,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得到维护,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会长久,才能真正实践“三个代表”。

2.2统筹城乡发展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紧紧围绕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统筹安排生产活动和经济增长;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通过发展经济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状况得到全面的改善;要把消除贫困、扩大就业、消除歧视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同样重要的任务来推进,可以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2.3统筹城乡发展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当今,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相当低。虽然全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了提高,但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基本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虽然农业基础地位和农民生活条件得到了加强与改善,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可见“三农”问题不仅是涉及农民的问题,而且是涉及经济转型、城乡关系、体制结构的综合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我们党对待农民的基本准则:要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要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三农”问题表面上看是农村问题,实际上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农村自身,必须在城市与农村的互动中逐步解决,可以说没有城市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民的小康难以顺利实现。只有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创新城乡发展战略,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选择,是加快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重大战略举措。

2.4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致力于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处理城市与农村发展中的矛盾因素,达到城市与农村的良性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3.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途径

3.1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转变观念,抓好落实。

农民处于末等公民地位是农业和农村不景气的深层根源。还农民一个平等的社会地位,解决农民“国民待遇”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对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些人自觉不自觉地认为,中国这么大的地域,到处都搞得比较漂亮,所有人都过上富裕生活在短时间内是做不到的。所以自觉不自觉地考虑到,首先要满足城市,然后满足农村。不改变这样的观念,就无法真正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只有各级政府和城市市民彻底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正确的观念,真情关爱农民,真诚对待农民,真心帮助农民,建立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投入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作为城乡统筹的主体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率先带头转变观念,树立以民生为本的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增进最广大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因为没有统筹城乡发展,就谈不上“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基础。目前在树立科学发展观上,思想已基本统一,关键是抓好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否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政绩观能否确立。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机制。其考核内容应当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新的调整和补充。其重要内容要把各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业绩作为重要指标,加大这方面的权重,考核中要多倾听农民和民工的建议和心声。

3.2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增加农民收入。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农民的收入逐步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这对城乡在经济方面的融合、城乡经济的拉动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解决农民增收难题,必须从实际出发,统筹城乡发展,根据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掌握和运用农业发展的规律,探索新思路新办法。

3.2.1发挥“人”的优势,做好转移文章。必须首先大幅度减少农民,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要做好转移文章,重点应在就地转移和易地转移上下工夫。一是把加快小集镇建设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小集镇的产业结构基本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农民进镇门槛、就业风险和生活成本较低,小集镇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因此,加快小集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的重要途径。二是把发展民营经济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对于县域经济来讲,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是扩大就业、加快富民的一条有效途径。发展民营经济要以农民就业和增收为目标,以当地主导产业为依托,推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民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把招商引资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条件下,招商引资是主攻工业、发展农业的总抓手,在这一过程中,要把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对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把技能培训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要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为重点,大力实施“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培训项目,使每个农民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升劳务输出质量。要采取必要措施,调用职教中心和农业技术部门等社会资源,采取多形式、多途径,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定向培训和对口培训,使他们无论是外出务工还是本地就业都具备一定技能,提升创收能力,走一条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路子。

3.2.2突破“地”的瓶颈,发展现代农业。投入多产出少的农业种植现状,直接影响到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热情,以及投资农业的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要突破地不生金瓶颈,实现土里刨“金”,必须依靠科技手段,探索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以农业的高效,来实现农民增收。

3.2.3加大“钱”的投入,创优增收条件。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农民“造血”功能。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农民增收保障。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切实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惠农政策。深化农村土地、林权等各项制度改革,逐步解决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体制机制问题。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加大家电、摩托车等下乡实施力度,根据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适时出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新办法、新措施。同时,进一步规范“一事一议”制度,及时准确掌握农民负担动态情况,提升农民负担监管水平;加强农资市场价格监管,防止因农用物资价格过快上长,增加农民生产成本,抵消农民增收。

3.3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减轻农民负担。

3.3.1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加强农村的社会保障。就农村医疗体制与条件而言,目前农村的合作医疗覆盖面只有10%左右,广大农民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的职能,应通过建立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农村尤其是欠发达乡镇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减轻农民看病难的负担。此外,还应加快与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孤寡老人社会赡养制度,解除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

3.3.2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强化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责任,改变主要由县乡财政和农民承担义务教育经费的状况,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政府除对教育费用上涨太快进行控制外,还有必要对农村一些低收入户的义务教育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

3.3.3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建立公共财政,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的社会公共需要;一切有效益、面向市场的项目建设,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取消对农民专门设置的税制体系,使农民作为纳税人取得与其他成员平等的纳税地位,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民直接受益。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和出路所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努力解决好我国的“三农”问题。只有妥善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也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吴志鹏.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Z].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4.

[2]王俊秋.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社会保障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2011.05:73-76.

[3]石铮,高贯中.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09.4:21-23.

[4]马稷.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的农民思想素质问题研究[Z].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4.

[5]裴晓勇.西部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Z].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5.

[6]王韬.我国西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Z].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5.

[7]袁清坡等.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9:103-105.

[8]刘笑.中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Z].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4.

[9]王习明.统筹城乡发展与创新农村土地制度[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09:55-61.

[10]徐世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1.09:13-17.

[11]张杰等.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大力推进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中国发展,2011.08:60-65.

[12]周小辉,屈胜拮,夏沁田.论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J].区域发展,2009.8:7-8.

[13]李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分析[J].区域发展,2008.11:32-34.

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应用论文范文第4篇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区域协调发展亮点频现的一年。一年来,中央围绕深入贯彻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现将2011年我国区域发展领域的重大事件予以盘点,旨在与大家共同分享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大事件之一:“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区域发展做出新的战略部署,区域发展战略体系更加完善。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用了一篇三章,系统阐述了未来5年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提出了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战略等方面的重点任务。与以往相比,“十二五”规划纲要在促进区域发展战略部署方面呈现出四个亮点:一是战略体系更加完善。“十一五”规划仅提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十二五”规划则把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特色城镇化战略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战略体系框架更为丰富而完整。二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继承原有思路的基础上,凸显了对培育新增长极的高度重视。比如西部大开发地区提出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等10个经济区的发展,东北地区提出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等5个经济区的发展,中部地区提出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等6个区域的发展,东部地区提出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10个区域的发展,合计明确31个重点区域的发展任务。三是主体功能区战略更加强调实践。“十二五”规划纲要把主体功能区思想上升到战略高度,并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体系、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衔接协调机制等方面,对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作了全面部署,进一步夯实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基础。四是城镇化战略中更加体现人文关怀。“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提法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十二五”规划在突出构建城市化空间布局等要求外,更加注重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同时对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提出了积极推进的思路和要求。总体来看,“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一步明确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为新时期全面推进地区经济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大事件之二:“十二五”规划顺利开局,中央领导同志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2011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开局之年,面对国内外各种矛盾和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解决突出问题,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危机成果,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近年来,为切实凸显宏观调控的综合效果,中央不断强化区域政策的积极作用,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培育形成了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增长极,明显激发了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和自我发展能力,区域发展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有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对近年来区域发展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都分别对当前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积极评价,区域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大事件之三:区域政策体系呈现出细化、实化、差别化的显著特征,区域经济新版图基本形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完整地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近年来,围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国家在四大板块开发格局的基础上,科学梳理我国区域经济布局,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重点地区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出台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谋划重点开发开放的经济区和城市群,培育形成竞相发展的多极化开发格局,区域政策空间尺度进一步缩小,日益呈现出细化、实化、差别化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版图得以重构和优化。近年来的发展实践充分表明,赋予区域性政策的区域发展速度和质量要明显优于其他区域。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的省份已达到23个(比上年增加了6个),广东继续领跑,成为第一个GDP迈入5万亿元的省份,而江苏、山东也突破4万亿元,紧随其后。排在前列和近年来进入这一阵营的省份,基本上是区域政策覆盖密度较大的地区。

大事件之四:各地区经济增长继续企稳趋缓,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2011年,各地区坚决执行中央的统一部署,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经济运行各项指标好于预期,调控效果逐步显现。据统计,2011年前三季度,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分别增长10.6%、12.8%、14.0%和12.9%,仍保持较快增长水平。从增长速度来看,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各大地区经济增速较上年同期普遍出现回落迹象。与上半年相比,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速分别回落了0.2、0.1、0.2和0.1个百分点,增速呈现趋稳态势;与上年同期相比,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速分别回落2.0、1.3、0.1和1.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经济增速继续保持最快且回落幅度最小。从各地区增速和经济比重对比来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发展速度继续保持快于东部地区的良好态势;2011年前三季度,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GDP占地区合计的比重分别为52.6%、20.5%、18.7%和8.2%,与上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比重减少0.9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地区比重分别增加0.5和0.4个百分点,区域发展差距趋于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令人欣喜的是,各个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呈现出积极变化,如2011年前三季度,北京、上海、浙江3省市GDP同比分别增长8.0%、8.3%、8.5%,增速列全国各省区市的倒数前3位,但上海、北京、浙江3省市的竞争力和发展质量又分列全国第1、第2和第5位,这充分反映出上述地区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大事件之五:中央批复实施了一系列新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重点地区开发开放力度继续加大。2011年,着眼于细化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在近年来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一年来,为促进东部地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国务院相继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国务院批准设立了舟山群岛新区,批复了关于横琴开发的有关政策。沿海地区的规划政策体系和层次更为完善,空间开发格局更为优化。围绕进一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认真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支持山西开展经济转型试点工作,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向纵深层次积极推进。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国务院出台了《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我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批复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为进一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积极推动资源型城市和地区转型,组织实施了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专项,编制了“十二五”东北振兴规划。随着诸多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的深入实施,重点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开发开放力度加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加强。

大事件之六:中央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对口支援新疆、西藏等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2011年,在已经制定实施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少数民族地区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均具有了专门的扶持性政策,明确了新时期各个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扩大新疆对外开放水平,国务院还出台了《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赋予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特殊政策。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工作机制,为促进新时期新疆、西藏等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和有关援藏会议,研究部署全年对口支援工作。中央进一步调整完善了经济、干部、人才、科技等全方位对口支援工作格局,首次明确了对口援藏、援疆资金实物工作量,并要求各支援省市以规划为依据有序推进对口支援各项工作,切实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殊优越性。对口支援工作对于缓解欠发达地区发展瓶颈,破解发展难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步伐,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初步测算,2011年,内蒙古、广西、宁夏、新疆、西藏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分别增长15%、12.3%、12%、12%和12.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西藏增速均高于2010年水平,展示出民族地区蓬勃的发展势头。

大事件之七: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国际国内区域合作载体不断实化。2011年,我国国内外区域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合作载体明显实化。为积极引导产业跨地区转移,继2010年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建立我国第一个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之后,2011年国务院又批复了《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了湖南湘南、湖北荆州、广西桂东、重庆沿江、宁夏银川5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创新产业转移承接机制和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不同地区间合作交流的深度广度不断拓展,重点区域一体化深入推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西咸、长株潭、长吉等地区在战略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法规、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市场体系、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深度不断加大,合作机制不断完善。2011年,国际区域合作得到积极拓展。沿边地区开放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向北开放步伐加快;我国与东盟、东北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积极推进,对外国际通道、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规划建设进程明显加快,我国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大事件之八:中央对扶贫开发提出新要求,农民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01—2010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累计达到2043.8亿元,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2011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全面部署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贯彻落实工作。为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的标准提高了92%,将更多的低收入人口纳入了扶贫范围;中央同时决定全面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将六盘山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4省藏区,新疆南疆3地州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并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增加1058元,增长17.9%。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1.4%,增速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实现了连续8年较快增长。201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79元,比上年增加2701元,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继2010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协调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大事件之九:全国海洋经济试点工作全面实施,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新亮点。2010年4月,国务院同意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2011年,国务院相继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同意设立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些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向海洋经济延伸、加快推进陆海统筹、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自上述战略规划批复以来,山东、浙江、广东三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建立了高效有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和配套政策,启动了一批产业项目和重点工程,试点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统计,目前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接近10%,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2011年,我国海洋科技取得重大突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5000米海深,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大事件之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1年,国家研究起草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分解下达了“十二五”节能目标。支持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研究制定了“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完成了部分省市循环经济统计试点,安排专项资金支持15个城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33个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单位建设、6个园区循环化改造。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京津风沙源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和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积极推进生态补偿机制立法和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加大投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重点流域、海域污染治理,太湖等重点湖泊水质进一步好转。国务院审议通过了《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积极探索有利于青海藏区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

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应用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系统总结建国60多年来我们在政治发展领域取得的基本经验,深刻反思建国以来我们在政治发展领域失误的主要教训,全面展望中国政治未来的走向,是顺利实现中国政治从传统形态走向现代形态的重要前提。本文认为新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教训有:政治与经济的失衡发展带来政治衰败;激进式、运动式政治变革带来政治社会灾难;党内民主集中制的片面化并替代党内民主制导致政治低效和腐败;公民社会的消失或弱小是政治国家走向集权腐败低效的主要原因;没有民主的效率和没有效率的民主都是不可持续的政治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任一缺失或相互替代必然造成政治与社会的双不稳定;动员型公民政治参与和无规则公民政治参与都阻碍政治发展;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不配套导致机构缩胀的恶性循环;政府职能转变不等于政府无所作为更不等于可以推卸责任;走封闭式的自我发展道路只可能导致政治衰败而不是政治发展。在今后4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执政党主导的、将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相结合为价值核心与主要方法的渐进式政治发展战略与模式。

[关键词]新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合法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参与

回顾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的中国社会政治的变革历程,我们在看到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应当及时地对新中国60多年来在政治发展领域的各种失误、挫折乃至错误进行反思,从而总结社会政治教训,以史为鉴,在今后的社会政治变革中努力规避这些问题的发生,以更好地推进中国将来的社会政治发展。

一、新中国60多年政治发展的主要教训

1 政治与经济的失衡发展带来政治衰败

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互制约,又相互支撑,唯有二者获得协调、平衡的发展,才能够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古今中外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对此都做过深入的研究,并有丰富的理论成果。而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中国在政治与经济领域的发展则以鲜活的事实证明了这一命题的科学性:政治与经济的失衡发展必然导致政治衰败、经济停滞、社会动荡。

纵观建国60多年的历史,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社会基本处于一种政治社会的状态中。政治是这一时期的社会主题,几乎一切的社会活动都是以政治为核心展开的。这种状况的出现虽然与新国家建立之后的政权建设有关系,但在更大程度上则是由于对政治与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导致的。在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完成之后,中国的国家政权已经基本获得了巩固的地位。此时,应当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然而,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认识出现了失误,对经济建设的基本规律把握不准等因素,结果出现了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斗争成为社会的主题,甚至试图以政治斗争的方式来促进和推动经济发展,造成对正常经济秩序的极大破坏。在政治斗争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发展几乎处于瘫痪的境地,国民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这种政治与经济的失衡造成的社会秩序的混乱,人治政治的盛行和经济生活的失序,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将工作的重心及时地从政治领域转移到经济领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时代的主题,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获得快速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奇迹是与党和政府努力将政治与经济处于协调、平衡的发展状态分不开的。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政治领域的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还远未完成,这对于经济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当前社会政治生活中出现的腐败现象与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贫富悬殊等问题都要求我们必须及时、有效地推进政治领域的改革,加强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从而实现政治与经济的平衡发展,否则就很难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可持续的发展。

2 激进式、运动式政治变革带来政治社会灾难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不断出现激进式、运动式的革命性质的政治斗争,从建国初期的“三反”、“五反”运动,到1957年的“反右”和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直至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达到政治运动的顶峰。这些社会政治运动大部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政治环境中,基于当时社会政治革命发展的考量而由党的领导人自上而下所发动的,通过党和政府或某些特定的社会政治组织的动员和组织而扩展到某一社会领域或整个社会范围内,从而对特定民众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成员的社会政治生活造成影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社会政治变革中有些在国家政权建设与巩固、经济建设的集中推进、政治思想的传播、政治热情的鼓舞等方面实现了其预定的社会政治效果;有些则由于脱离了发动者和组织者的控制,偏离了社会政治目标,对民众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政治干涉肆意扩大化,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

整体而言,这种激进式、运动式的政治变革,构成了当时所谓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而这种运动式的激进变革往往将普通民众动员参与到政治斗争中,以政治面貌和阶级出身作为划分敌我界限的标准,结果导致民众的力量表面上得到高度的推崇,而实质上成为自上而下政治运作的斗争工具,自身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都无法得到保障,甚至最基本的个人情感和家庭关系都因为被高度政治化而萎缩或丧失,民众的正常生活和生存状态都陷入瓦解的边缘,其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而这种激进式、运动式的政治变革从本质而言是一种非体制性的、权力意志的政治形态,与规则化、程序化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权威是背道而驰的,这种政治变革方式对新中国的国家制度建设和民主法治进程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董必武同志在党的“八大”上就明确指出:“革命的群众运动是不完全依靠法律的,这可能带来一种副产物,助长人们轻视一切法制的心理。”运动式的激进政治变革由于没有制度化的组织和程序,往往陷入主观随意的混乱状态中,上纲上线造成大批的冤假错案,也使党和国家的权威受到严峻的挑战,社会政治秩序陷入混乱状态,从而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经济建设和生产生活。对普通民众而言,无疑是社会政治灾难。

3 党内民主集中制的片面化并替代党内民主制导致政治低效和腐败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根本组织原则,是群众路线在党和政府的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民主集中制包含有丰富的内涵,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组织原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指导党从领导革命到掌握政权的基本经验之一。在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也对民主集中制在党内和国家政权组织中的贯彻执行予以高度重视。但在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党的各级党委中,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片面化的

强调,以党的民主集中甚至是集中替代党内民主的现象很突出,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对此,邓小平同志指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全国各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决定,少数有权的人负担过重。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必然要损害各级党和政府的民主生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个人分工负责制等等。”

民主集中制是一种维护党组织的组织权威和统一领导与保障党员和党组织基本政治权利相统一的政治机制。这种政治机制既能够使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得到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能够保持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这为党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建国60多年来,党的民主集中制被片面化,党内民主被忽视的历史阶段都造成了政治决策的盲目化,“一把手”的片面集中决策所造成的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给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这种民主集中制的片面化并替代党内民主的制度缺陷还带来严重的政治腐败行为,给党的领导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近年来,通过一些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党内民主制和党内民主集中村关系的研究,弄清楚了两者不是同一种制度,互相不能取代。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方面也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将党内民主制建设与党内民主集中制结合起来,决不以党内民主集中制取代党内民主制,正是汲取了理论和历史教训而作出的实践努力。

4 公民社会的消失或弱小是政治国家走向集权腐败低效的主要原因

如何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公民社会作为社会系统中政治国家的对应物,其具有的社会政治功能集中体现在对国家力量的制衡作用中。公民社会的存在为防止国家力量对民众生活的“非法侵入”提供了社会藩篱,可以对政治国家从民主走向专制集权构成社会制约,这种制约作用进而体现为可以对政治国家的腐败低效行为构成社会监督,利用社会的力量监控国家权力,以防止其滥用以谋取私利,从而对民众的利益构成损害。以此来观照新中国建国60多年的历史,可以总结的教训是:中国公民社会的消失或弱小是政治国家走向集权、腐败、低效的原因之一。

新中国建立之后,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党和政府对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各类政治、经济、社会组织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和改造,并通过在经济领域进行的公有化改造对社会各领域进行了重构和整合,从而为新的执政党和政府强化对社会组织的控制,集中有限的社会资源用于新中国的国家建设提供了方便。但这种“釜底抽薪”式的社会变革使各种萌芽或弱小状态中的公民社会组织丧失了生存和发展的合法空间和存在可能,由此进入一种“全能国家”的社会政治形态。这种“国家吞噬社会”的政治形态中,政治国家处于对整个社会的高度统冶地位,政治权力广泛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众的各项权利的获得都仰仗着国家的恩赐。这种被集权高度控制的生存状态必然会导致民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挫伤,由此最终导致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低效,而掌握国家权力者往往由于没有足够的社会制约而出现各种滥用权力的腐败现象。显然,这种社会政治状态是不能持久的,中国以改革开放的方式打破了这种吞噬社会的“全能国家”的禁锢。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获得长足的进步,政治制度环境也得到了巨大的变革,公民社会从“国家的阴影”下逐渐地走出来,发展壮大起来,并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服务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总体而言,当前中国的公民社会尚处于成长阶段,发育尚不成熟,其表现出的行政化、等级化、依附性等倾向还很明显,因而其所承担的社会政治功能也是相对有限的。但其呈现出的社会治理潜力是巨大的,特别是在反腐败领域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正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没有人民的帮助和支持,政府不可能独自驯服腐败—要把这种支持动员起来的途径则在于那些严肃认真的非政府组织。”

5 没有民主的效率和没有效率的民主都是不可持续的政治发展目标

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但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总体而言我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因此,如何获得经济的高效率发展,以最短的时间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是中国长期以来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同时,我国作为一个有千年专制统治传统的国家,在国家的政治建设中也面临着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民主与效率二者之间的关系既是一个学理问题,同时对于正处于发展变革中的中国而言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回顾建国60多年的历史,对于民主与效率二者的关系,一个基本的教训就是没有民主的效率和没有效率的民主都是不可持续的政治发展目标。

民主与效率之间的确存在着张力,民主追求政治决策过程中要具备广泛的参与和可选择性,不同的政策方案或意见要展开公开的竞争。为了保证这种竞争的公平性需要有严格的程序设计,然而这种严格甚至有些繁琐的法定程序虽然能够保证政治决策的合法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科学性,但同时这些保障民主的程序设计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社会成本的。这与强调时间的迅捷性、成本的最小化的效率目标形成了一种张力。具体到国家经济建设中,片面强调效率就是主张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权威中心作出决策,而不停留于追求民主的政治过程中,以取得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建国60多年的发展史上,以“大跃进”等一系列“赶英超美”为目标的表面看来是具有效率的经济决策,由于缺少在政治决策环节的民主考量,结果导致的是决策的不科学、低效率:“欲速而不达”,它是导致20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的重要人为原因之一。同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民主的欠缺也会使经济发展中的成果不能为大众享有,而是通过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成为一小部分人的专利,这必然导致社会不公平的加剧和社会不稳定状态的出现,最终也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另一方面,没有效率的“大民主”也没有方法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过分强调片面的民主,也会使社会陷入“政治肥大症”中,大家将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互相政治争论上,甚至被一些国内外势力所利用,导致两次学潮(1986年、1989年)和“六四风波”,由于政治决策不能及时有效地作出,从而延误了七、八年经济发展的契机。好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我们党和政府迅速终止了无谓的争论,集中政治决策的权力,一心一意搞建设,重新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同时,发展党内民主、党外民主(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有效地克服了没有效率的民主和没有

民主的效率给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6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任一缺失或相互替代必然造成政治与社会的双不稳定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二者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而言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的任一缺失或者相互替代必然会导致社会政治的混乱局面。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以“大鸣”、“大放”、“大字报”形式出现的“大民主”,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政治运动的高潮。这种以社会主义民主名义展开的政治活动是以牺牲法治为代价的,在轰轰烈烈的所谓的“民主”中,以尊重民众意志为借口的各种运动,对宪法和法律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由法律所赋予公民的社会政治权利都无法得到保障,一切以被政治意识形态鼓动起来的群众的非理性意志为依归,由此造成了对公民私人生活的肆意侵入,对公民基本人权的极大破坏。发展到最后即使是政治运动的领导人也都无法控制被动员起来的多数民众的肆意行为,从而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在这种没有法治制约的“民主”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多数人的暴政”,也给某些个人和团体争权夺利而提供了所谓“民主”和“当家作主”的借口,使民众普遍生活在政治失序的混乱状态中,正常的政治秩序受到了随意性极大、严重缺乏规则性的政治运动的冲击,没有必需的政治权威,也没有基本的规则共识,整个社会陷入到动荡的境地,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权利和秩序。

这一深刻的历史教训时刻提醒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必须将民主与法治有机地结合起来。

7 动员型公民政治参与和无规则公民政治参与都阻碍政治发展

在世界各国推进政治发展的进程中,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和程度是政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的考量指标之一。新中国的建立使饱受剥削和压迫的劳动人民得到了当家作主的崇高政治地位,宪法和法律也赋予公民以参与政治生活的各项权利,这为民众参与政治开辟了政治空间。然而,由于受中国千年的专制统治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初期普通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也不具备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政治知识和技能。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间,中国处于一个政治统摄社会的状态中,民众以各种形式参与到轰轰烈烈的政治生活中,群众运动是各种各样的政治斗争的基本表现形式。然而,这种政治参与并不是公民自觉自愿的,而是高度政治动员的产物,这种动员型的政治参与并不是公民政治权利实现的正常途径与方式,而是异化成了某些政治派别或人物争权夺利的工具,最终给公民带来的是相互残害的政治灾难。同时,这样的政治参与很容易演变成一种无规则的政治参与,即是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在不同意识形态鼓吹下的盲目政治行动。这与当时国家政权建设并没有以法治化、制度化、规则化为导向是分不开的。在不具备合法的制度安排的条件下,被动员起来的民众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只能导致正常政治秩序的混乱,最终出现的必然是“文革”后期中国整个国家政权机关陷入瘫痪的状态。,历史事实表明,这种动员型的政治参与和无规则的政治参与从本质上讲并不是公民独立意志的体现,也根本不能实现公民的社会政治权利,而且还对社会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阻碍甚至破坏。

8 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不配套导致机构缩胀的恶性循环

建国6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中,政府机构改革一直是重要的主题。如何建构一个结构合理、职能明确、人员精干、廉洁高效的政府体制是我们改革的基本且标。在改革开放前,就分别于1951年、1956年和1960年代初进行过三次机构改革,这三次改革的核心是在处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划分,收权或放权是改革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又分别于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先后进行过六次政府机构改革,这一时期的改革经历了从精简人员到职能转变的变革。在数次政府机构改革中,多次出现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现象。

分析政府机构改革中的这一恶性循环,其根本原因在于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不配套,没有以政府职能转变来引领机构改革。机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单纯为了精简机构而进行机构改革,而不触及政府职能的调整,政府所承担的职能包含极广的范围,精简的机构必然会基于政府行使职能的需要而再次出现,本来应该精简的机构则因政府职能的不清而无法精简。这集中表现在如果各部门职能相互交叉、重叠的现象得不到有力的革新,政府对企业、对市场仍然过分地干预和管制,对社会管理中政府包揽过多和某些方面管得不够等方面。这些方面都涉及到政府职能的承担,政府只有根据社会现代化进程对政府职能的要求,分清楚哪些是政府应该承担的,哪些是不应该承担的,哪些是可承担可不承担的,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机构的设计和改革,才能真正达到机构改革的预期效果。需要在职能分析、职能转变和分解到岗位的基础上,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工作任务和管理范围,划清各自分工以及协作关系,把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理顺关系紧密结合起来,解决部门职责不清、互相扯皮、互相推诿的问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存在的依据,各部门机构的设立,权限的划分,关系的确定,都必须依据政府的职能范围确定。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彻底的处理,政府机构的改革就跳不出缩胀循环的怪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步,政府机构改革必然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吸取以往改革中的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不配套而导致机构缩胀循环的教训,将理顺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机构改革二者相互协调起来,相互促进。

9 政府职能转变不等于政府无所作为更不等于可以推卸责任

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政府改革,其中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共同的主题。虽然基于特殊的国情,中国的政府职能转变是要实现全能国家的消解,但是如果将政府职能转变简单地理解为要政府不作为或不再承担发展经济、管理社会的责任,一味地“市场化”、“社会化”,那就误人歧途,矫枉过正了。政府从直接管理社会经济活动中脱离出来,但还必须承担起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政府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对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政府还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要求,将其职能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建设服务型政府。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同时,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和优化政府公共服务结构,不断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建立健全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此,政府职能的转变是

要建设一个责任政府、透明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

10 走封闭式的自我发展道路只可能导致政治衰败而不是政治发展

建国60多年的历史可以改革开放为界划分为两个性质不同的历史时期。1978年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与改革开放的战略与政策分不开的。与之相对应的是1978年之前,中国长期处于一种封闭式自我发展的状态。这种封闭式发展与中国当时所处的世界政治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从1950年代世界两极化局势日渐明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使新中国从诞生之初就面临着资本主义的封锁。在漫长的“冷战”时期,资本主义阵营的主要国家敌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战略上对中国进行遏制,政治上加以孤立,经济上进行封锁。而在1960年代开始中苏关系破裂,更使中国的国际关系面临严峻的考验。几乎处于“四面受敌”的国际环境中,同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左倾思想指导下对世界形势的错误判断,我国在政治经济建设中片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从而使中国走上了封闭式自我发展的道路。

回顾历史,这种封闭式自我发展虽然有其客观原因,也有它的某些正面效应,但总体上给中国带来的是再一次丧失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当时在世界范围内正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都进人—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而中国由于处于封闭式发展的状态错过了这一发展经济的契机,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另一方面,在政治发展问题上,中国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没有很好地正视和适当借鉴,简单地把世界政治文明等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一味地加以否定与批判。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虽然当时中国选择封闭式自我发展道路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世界局势决定的,但是事实告诉我们,这种脱离世界发展潮流,封闭式的自我发展道路是错误的,它不仅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只可能导致政治衰败而不是政治发展。

二、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走向

回顾60多年的历史,对我们走过的道路进行梳理与反思,从过去的成功与挫折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的是在新的进程中获得更大的成功。为此,对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未来进行展望,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在今后4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执政党主导的将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相结合为价值核心和主要方法的渐进式政治发展战略与模式。

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执政党主导的渐进式政治发展战略与模式

这一政治发展的战略与模式既建立在对新中国60多年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也是考虑到中国将来可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社会各领域发展情况而作出的选择。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国家发展战略和整体构想的指南。体现着先进的治国发展理念,是时代精神的凝结。它不仅是我国当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协调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各要素,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并体现时代特色的发展道路。在21世纪的中国政治发展中,要求国家的安定团结、社会的秩序和谐与经济的繁荣发展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政党作为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实现政治民主化、制度化运行的基本领导力量。建国60多年的历史用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能够经受得住各种风险考验,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具有驾驭社会发展能力,全心全意以人民的利益与福祉为奋斗目标的组织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坚强领导者。在新世纪的征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将继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同样,新世纪的中国政治发展一定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样才能保障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2 将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相结合为价值核心和主要方法的渐进式政治发展战略与模式

在新世纪的政治发展中,执政党将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和创造中国模式的现代民主政治,其价值核心和主要方法是寻求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的契合与平衡。因为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的契合与平衡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标志。政治合法性的实现要求我们在政治发展中必须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基本目标,始终保持国家政权的人民性和公共性;将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推向深入,建立国家政权的法理性基础;在政府改革与政策过程中通过创设各种制度通道及时将人民的利益要求和意志表达纳入到政治系统中,化解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社会阶层的分化和财富分配的失衡而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我们还要积极探索和创设各种能够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利的制度形式和操作程序,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落到实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政治有效性则要求我们在推进政治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政治建设和发展,将制度建设作为政治发展的着力点。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政治实践中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政治能力以解决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各种经济与社会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设良好的秩序空间和制度环境。要提高政治有效性就必须统筹兼顾,将政治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起来,通过政治建设来提升政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以有效政治实现有效发展。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二者作为政治建设的两个基本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政治合法性的实现有利于政治有效性的提升,政治有效性的提升有利于政治合法性的巩固。我们的政治发展要在二者的综合平衡中不断推进。这一推进过程必须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以渐进式的发展模式求得政治发展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中国的国家性质、国际环境和基本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探索政治发展的道路中必须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协调和平衡各领域各社会群体的利益,把握好政治发展与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构建。政治发展涉及政治领域各种因素的变革和进步,如政治文化的培育,政治行为的规范,政治制度的创设等等,要综合提升政治发展的质量,实现高绩效的民主政治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作出长期的努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曾经以其超人的智慧和可贵的创新精神令世界其他民族为之折服。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再次引起世人的瞩目。“中国的奇迹”成为世界发展的典范案例。世界著名投资大师罗杰斯认为,中国在21世纪将会变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甚至作出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但我们必须在这些国际赞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21世纪是中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所应该做的是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坚强的意志、创新的精神、扎实的行动推进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从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普遍繁荣而努力奋斗。

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应用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状况,阐述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职业学校 体育教学 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方志英,女,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

一、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职业特色不明显的问题。职业教育是按照社会职业需求对职业岗位进行教育,所以职业院校在安排课程时,必须按照该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对课程进行设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够用、必须”的观点,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职业定向性。同时,职业院校的学生在通过系统的学习之后,需要快速的走向社会一线岗位进行工作,学生的就业率十分高,所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很强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的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课程设置,并没有突显出其职业特色。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缺乏体育意识,教学理念十分陈旧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职业院校一般主要通过技术学校和中专生升级之后合并而来,虽然通过升级,提高了办学的层次。但是很多学校在教学器材和师资配备上都存在着不足的现象。

职业院校的领导一般是缺乏体育意识,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设置其它专业课程上,没有重视体育课程的设置。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存在着课程安排和引进体育教师过程中的落后现象。因为缺少新的教学理念注入,涉及到体育课程的新课程改革又很少,所以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仍然处于以教学大纲为主的理念之中。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体育教学编写滞后的现象,针对性不强。在职业院校体育教材中,可以发现与其他学校的体育教材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内容依然是围绕着健美操、篮球、足球和跑步等内容,缺乏对职业院校学生的针对性,不利于服务学生将来所要进行的社会工作。因为健美操、篮球、足球在进行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很大的场地,在学生进入工作领域后,很难实现。其次,这些体育教学的内容没有起到预防职业病的针对性需求。学生无法通过体育教学获得训练,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职业学校的领导缺乏对体育教师的重视,使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因此,许多学校的领导往往按照专业的就业率来对专业进行设置,以期快速的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使生源大幅度的提高。对体育课程的组织和安排不重视。

二、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要设置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在职业学校中设置了很多的专业种类,需要针对职业学校的地域、学生的需求、办学思想、专业特征、培养目标、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情况,设置体育课程。改革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使体育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将自身作为启发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育,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程之中。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各项体育活动,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使用项目教学法,能够促进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创新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中实践环节的比重。项目教学模式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实践构建主义的主张,即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主动的构建知识。应该针对教学的对象和内容的不同特点,构建一个能够让学生产生自助学习意识的体育学习环境。在实践构建主义理论的时候,首先要建立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职业活动。将提升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作为教学中的目标,在学习中鼓励学生使用自身的所有感官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由单一的学习某一学科知识转移到学习多专业的知识。这对今后的职业生活有了充分认识之后,可以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主动性。改革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使体育课程可以和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相适应。不断完善体育理论基础的教学,向学生宣传今后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职业病特征和防治手段,让学生使用正确的方式锻炼身体,产生健康的保健意识,最终促进学生体育文化素质和意识的提高,增强学生自我锻炼和自我保健的能力。

在对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尽量设置有健身价值、文化内涵高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项目,使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将学到的体育技能带到生活和社会之中。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在职业学校中建设新的评价体系。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体育成绩主要是通过技术的考试获得。应该转变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考核可以具有针对性的特点。从知识素养、运动技能、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出勤状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考察,在考核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

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要围绕着学生专业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的种类不断增多,具有分工详细、特色分明的特征。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着眼于学生今后从事职业的需求。学校及时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使学生的职业身体素质不断增强,可以在毕业之后很快的投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职业保健教育,防止学生出现职业病。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强,职业病很容易危害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要使学生了解今后从事的职业可能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及时的进行自我防护、自我锻炼。因此,要向学生传授与职业相关的健康知识理论,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四、结论

总之,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要设置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要围绕着学生专业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47.

[2]王冬,朱乃苏,陈志兴.职业课程教育改革的新尝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162-174.

[3]董素英.项目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M].现代经济信息,2007,9(11):159

上一篇:初中历史课堂感恩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新时期广告传播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