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共青团委员会介绍范文

2023-10-03

中学共青团委员会介绍范文第1篇

海淀区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交通违法“零超标”单位评选活动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街、乡(镇)、系统安办:

现将《交通违法“零超标”单位评选活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部署落实。

特此通知。

二○○七年四月三日

- 1 -

交通违法“零超标”单位评选活动工作方案 按照全市今年交通安全工作“打好三个攻坚战,实现四个确保”的部署要求,结合全市开展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根据市安委会的决定,自2007年4月1日至年底,在全区广泛开展交通违法“零超标”单位评选活动,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共创交通文明,共享安全和谐”为主题,以交通违法“零超标”单位评选活动为载体,本着“广泛参与、重在过程、突出实效”的原则,督促单位进一步落实防范措施,加强规范管理,倡导广大驾驶员遵守交通文明,杜绝交通违法,避免交通事故,力争年底前全区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路面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为确保全区交通安全环境达到奥运会实战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二、组织领导

全区成立交通违法“零超标”单位评选活动领导小组,区安委会安办主任、海淀支队支队长毛路任组长,区安办常务副主任、海淀支队副支队长刘石刚任副组长,各街道、乡(镇)、系统安办主任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在区安办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各街道、乡(镇)、系统要结合实际情况,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三、工作安排

(一)第一阶段为动员部署阶段(2007年3月20日至3月31日)

各街、乡(镇)、系统要制定工作方案,召开所属单位领导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单位要了解此次活动的意义、步骤和标准,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或实施意见,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传达市、区工作要求。各街道、乡(镇)、系统工作方案4月4日前报区安办。

(二)第二阶段为组织实施阶段(4月1日至11月25日)

1、指导单位积极参与活动。各街、乡(镇)、系统要求所属单位制定专项工作实施意见,对照安全责任制,落实单位备案、宣传教育、车辆检查、重点人帮教、基础档案建设等措施,积极组织职- 2 -

工参与全区统一开展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日、“文明北京行”交通安全宣讲、“我为奥运做贡献”守法承诺等活动。每个单位要定期分析交通违法及事故状况,排查隐患,确保不发生交通违法超标。专业运输单位要定期核查驾驶人安全资质,对纳入营运驾驶人“黑名单”库的,立即调整工作岗位。

2、大造宣传声势。各街、乡(镇)、系统要广泛动员所属单位

通过悬挂横幅、制作板报、更换橱窗、设置违法事故曝光台等形式在内部营造氛围;区安办将积极协调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并在海淀报、海淀有线建立交通安全宣传专栏,广泛宣传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及进展情况,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交通文明,曝光交通陋习,营造舆论氛围。每个街、乡(镇)、系统每季度制作宣传品不少于2种5000份,向辖区单位发放。

3、开展经验交流。区安办将会同安监、运管等部门,深入单位

走访检查,督促落实防范措施,促进规范管理,帮助排查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各街、乡(镇)、系统要注意发现、培养、树立、宣传先进典型,适时组织观摩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普及、推广经验做法,促进各单位共同提高。

4、完善预警机制。区安办每月将对交通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对工作成绩突出或违法、事故突出的单位,采取通报、媒体曝光、记者发布会等形式周知社会,督促单位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交管部门要及时下载违法、事故信息,积极向单位提供相关政策指导和业务服务。

5、区安办将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向市安办推荐先进单位,市安办

分别在6月份和9月份适时召开先进单位经验介绍会,将典型单位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对不落实防范措施,以及交通违法、事故突出的单位在全市和全区通报批评,并在媒体上进行曝光。

(三)第三阶段为检查验收阶段(11月25日至12月5日)

1、各街、乡(镇)、系统对此项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全面分析

单位安全状况,总结成绩和不足。对全年无交通违法超标和亡人事故的单位进行考核、评定后,12月6日前向区安办上报,区安办在

- 3 -

审核后确定区级交通违法“零超标”单位,并向市安办推荐,由市安办确定市级交通违法“零超标”单位。

2、区评选活动领导小组对各街、乡(镇)、系统上报的单位进

行审核后所确定的区级交通违法“零超标”单位,授予“海淀区道路交通安全单位”称号,在全区通报表彰,并直接纳入区年终“区级道路交通安全先进单位”候选名单;市安办确定市级交通违法“零超标”单位,授予“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单位”称号,在全市通报表彰,并直接纳入年终“市级道路交通安全先进单位”候选名单。区安办将对各街道、乡(镇)、系统的组织工作进行考核、评比,结果纳入年终交通安全考核。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街、乡(镇)、系统安办要以

此次评选活动为契机,督促各单位建立基础档案,完善规章制度,落实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检查,落实责任。各街、乡(镇)、系统安办要加

强领导,组织检查组深入单位走访检查,督促、指导单位参与活动,确保措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市和区评选活动领导小组检查组将深入单位监督检查,检查结果将纳入街、乡(镇)、系统、单位年终交通安全和精神文明评选。

(三)加强沟通,及时反馈信息。各街、乡(镇)、系统安办

要及时将本次活动的典型做法、实际效果、工作进展等情况上报区安办,区安办将及时反馈给市安办,每周动态信息不少于一篇,同时要做好活动的影视和文字资料存档工作。

主题词:交通管理评选活动 工作方案通知抄送:长利、志明、志平、荣顺、福生、毛路同志,区委办、区政府办、

区政法委办、市安办、区安全生产办、公安分局、区综治办、

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2007年4月3日印发

共印100份

中学共青团委员会介绍范文第2篇

惠市团联发“2009”13号

关于表彰少先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2008年,我市各级少先队组织时刻围绕党政工作大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为主旨,不断夯实少先队工作基础,积极创新少先队工作载体,有效延伸少先队工作手臂,有力加强我市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我市少先队工作取得新进展,更涌现了一批少先队先进集体和优秀少先队工作者。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决定,授予杨浩翔等10名同学‚第三届惠州市‘十佳’少先队员‛称号;授予叶奕军等10位同志‚第三届惠州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称号;授予罗伟锋等185名同学‚2008惠州市优秀少先队员‛称号;授予郑丽媚 1 等90位同志‚2008惠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授予龙门县实验学校少先队大队等20个大队‚2008惠州市少先队红旗大队‛称号;授予大亚湾霞涌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四(1)中队等59个中队‚2008惠州市少先队先进中队‛称号。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再接再厉,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争取更大进步。号召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要向先进集体学习,大力推动少先队品牌活动普及化、项目化和社会化,促进少先队工作机制创新和活动创新,进一步提升少先队组织的辐射力和社会美誉度;全体少先队工作者要以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为标杆,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和体验教育的优势,努力推动基层少先队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全体少先队员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认同,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和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新一代惠州少年,为全面建设科学发展的惠民之州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

①《第三届惠州市‚十佳‛少先队员名单》; ②《第三届惠州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名单》; ③《2008惠州市优秀少先队员名单》; ④《2008惠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名单》; ⑤《2008惠州市少先队红旗大队名单》; ⑥《2008惠州市少先队先进中队名单》。

共青团惠州市委员会 惠州市教育局

少先队惠州市工作委员会

二○○九年五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少先队 表彰 决定

少先队惠州市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09年5月31日印发 (共100份)

3 第三届惠州市“十佳”少先队员名单

杨浩翔

惠州市南坛小学 李 康

惠州市第十一小学 杨健鑫

孙博朕

唐慧婷(女) 杨楚宜(女) 邹永前

王嘉理(女) 杨楚燕(女) 张慧珊(女) 惠州市麦地小学 惠阳区淡水第二小学 惠东县铁涌镇中心小学 惠东县港口中心小学 博罗县罗阳中心小学 博罗县罗阳第六小学 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中心小学 大亚湾区霞涌径东小学 4

第三届惠州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名单

关虹虹(女) 惠州市下埔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李宇云(女) 惠州市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叶奕军

赖土强

何伟斌

范巧燕(女) 蔡丽芳(女) 张丽海(女) 陈伟军

陈东华

惠阳区淡水第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惠东县白盆珠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惠东县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惠东县平山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博罗县罗阳第六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博罗县龙溪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龙门县龙江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大亚湾区澳头育英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5

2008惠州市优秀少先队员名单

(共185名)

惠城区(44名)

饶 瑶(女) 陈晓静(女) 田佩琦(女) 彭美晨(女) 苏世平

杨蔚馨(女) 张彩云(女) 宋含章

李 萌(女) 陈诗颖(女) 陈舒泰

谢 楠

奚 漾(女) 黎紫仪(女) 骆 静(女) 黄筱茜(女) 陈楚敏(女) 陈晓静(女) 陈美漪(女)

惠州市第一小学

惠州市第三小学

惠州市第二小学

惠州市第四小学

惠州市第五小学

惠州市第七小学

惠州市东坡小学

惠州市第九小学

惠州市第十一小学

惠州市第十五小学

惠州市南坛小学

惠州市下埔小学

惠州市下埔小学

惠州市光彩小学

惠州市南雁小学

惠州市上排小学

惠州市中堂小学

惠州市水北小学

惠州市实验小学

端木秋雨(女) 惠州市实验小学 张愉蕙(女)

惠州市铁路学校 孙裕炫

惠州市李瑞麟小学 宋 雨(女)

惠州市富民小学 张家浩

刘缘缘

洪 虹(女) 林子恒

欧晓璇(女) 黄绮霖(女) 黄春兰(女) 丘慧婷(女) 朱紫珊(女) 高润荣

王伟韬 杨 子 曾 彤(女) 钟晓燕(女) 庄尉灏

练羽悠(女) 刘子健

徐佳敏(女) 吴巧莹(女) 惠州市中建麦绍棠学校 惠州市河南岸中心小学 惠州市惠环中心小学 惠州市水口中心小学 惠州市小金口中心小学 惠州市陈江中心小学 惠城区汝湖镇中心小学 惠城区三栋镇中心小学 惠城区沥林镇中心小学 惠州市麦地小学 惠州市第三中学 惠州市第四中学 惠州市第五中学 惠州市第九中学 惠州市田家炳中学 惠城区潼侨中学 惠州市七○三地质学校

惠州市南坛小学实验学校 惠州市南坛小学实验学校

程维薇(女)

惠州市南坛小学实验学校 张 畅(女)

惠州市南坛小学实验学校

惠阳区(34名)

白天瑜

刘施敏(女)

陈纳川

邓韵筠(女)

李佩雯(女)

刘雪怡(女)

刘凯贤

张雪仪(女)

杨 悦(女)

王佳楠(女)

刘锦桃(女)

黄飞早

林子媛(女)

唐雨萱(女)

刘睿琛

谢有叶(女)

曾 扬

甘 琳(女)

李若诗(女)

惠阳区实验小学惠阳区实验小学惠阳区实验小学惠阳区良井镇宏基小学惠阳区良井镇矮光小学惠阳区淡水镇第五小学惠阳区平潭镇中心小学惠阳区平潭镇中心小学惠阳区淡水镇土湖小学惠阳区秋长镇中心小学惠阳区秋长镇维新小学惠阳区秋长镇腾云学校惠阳光耀实验学校惠阳光耀实验学校惠阳区镇隆镇中心小学惠阳区镇隆镇中心小学惠阳区新圩镇中心小学惠阳区新圩镇中心小学惠阳区淡水中心小学 张 华(女)

惠阳区淡水第一小学 余伟娜(女)

惠阳区淡水石桥小学 叶钰峥(女)

惠阳区淡水第三小学 黄 睿(女)

惠阳区淡水群力小学 武晓妍(女)

刘颖豪

叶芯敏(女)

杨彩妮(女)

罗 滢(女)

李 格(女)

高鼎泰

邬云舒

林良树

汪柳婷(女)

邱丽媛(女)

惠东县(34名)

罗伟锋

尚佳丽(女)

叶嘉丽(女)

蔡嘉文(女)

何若彤(女)

郭小雯(女)

惠阳区淡水第六小学惠阳经济开发区莲塘面小学 惠阳经济开发区莲塘面小学 惠阳区沙田镇萧屋小学惠阳区沙田镇中心小学惠阳区淡水第八小学惠阳区淡水第八小学惠阳区淡水第七小学惠阳区淡水大埔小学惠阳区永湖中心小学惠阳区永湖中心小学惠东县高潭镇中心小学惠东县高潭镇中心小学惠东县燕岭学校惠东县白花第二小学惠东县白花中心小学惠东县大岭中心学校 庄舒婷(女)

惠东县大岭中心学校 李煜培

惠东县大岭中心学校 梁丽珠(女)

惠东县平海碧甲小学 吴洁莹(女)

惠东县平海中心小学 钟柔伊(女)

陈碧慧(女)

巫定聪(女)

温明洁(女)

邱思敏(女)

杨 俊

何舒琳(女)

何广燕(女)

陈齐熙

赖丽梅(女)

唐景明

张 潇(女)

朱宇敏(女)

林立冠

黄浩文

钟锦隆

周 游(女)

罗惠曼(女)

陈雅茜(女)

惠东县稔山镇长排小学惠东县稔山镇范和小学惠东县白盆珠中心小学惠东县白盆珠中心小学惠东县黄埠中心小学惠东县黄埠中心小学惠东县实验小学惠东县梁化中心小学惠东县梁化中心小学惠东县马山中心小学惠东县马山中心小学惠东县平山镇第三小学惠东县平山中心小学惠东县平山第二小学惠东县铁涌中心小学惠东县铁涌中心小学惠东县巽寮中心学校惠东县巽寮中心学校惠东县多祝增光中心小学

巫煊烁

惠东县多祝增光中心小学 朱宇旋

惠东县多祝松坑学校 林雪灵(女)

惠东县港口中心小学 陈琳静(女)

惠东县大岭中心学校 李满园(女) 博罗县(33名)卢 洁(女) 唐 宁(女) 邹子恺

廖 晨(女) 陈映宇(女) 邱成峰

黄文静(女) 李沁琳(女) 刘诗君(女) 黄煜琦

罗雯雯(女) 叶婉菁(女) 黄桂芬(女) 赖健恒

黄晓敏(女) 朱思炜

惠东县梁化中心小学 博罗县银溪小学 博罗县福田中心小学 博罗县公庄中心小学 博罗县杨侨中心小学 博罗县杨村中心小学 博罗县平安中心小学 博罗县园洲中心小学 博罗县湖镇中心小学

博罗香港新界扶轮社横河天行小学博罗县罗阳第五小学 博罗县长城学校 博罗县龙溪中心小学 博罗县石湾中心小学 博罗县响水中心小学 博罗县麻陂中心小学 博罗县石湾水上小学

聂永强

博罗县罗阳城郊中心小学 莫芷仪(女)

博罗县实验学校 王艺雯(女)

博罗县实验学校 黄 琰(女)

博罗县罗阳中心小学 朱 琨

梁灏斌

林小曼(女) 吴凯源

叶东灵

刘 沁(女) 何 雪(女) 张 乾

黄仟文(女) 梁嘉利(女) 王立军

林盛柳(女) 陈楚铭

龙门县(21名)何伟荣

林佳漫(女) 郑晓舒(女) 余巧宜(女) 博罗县罗阳第二小学 博罗县实验学校 博罗县银溪学校 博罗县罗阳第六小学 博罗县罗阳第二小学 博罗县实验小学 博罗县石坝三嘉村小学 博罗县罗阳第五小学 博罗县观音阁中心小学 博罗县实验小学 博罗县实验小学 博罗县泰美中心小学 博罗县龙华中心小学

龙门县永汉镇永强学校 龙门县永汉镇永汉二小 龙门县麻榨镇中心小学 龙门县龙华镇沙迳中心小学12

陈嘉裕

龙门县龙江中心小学 李泽城

龙门县龙江镇路溪学校 林叶子(女)

龙门县平陵中心小学 洪淑行(女)

龙门县平陵中心小学 刘钰玲(女)

龙门县龙城镇第四小学 王婧裕(女)

龙门县龙城第三小学 陈钰烔(女)

龙门县实验学校 刘志城

龙门县实验学校

廖淑娟(女)

龙门县龙田镇王坪中心小学 伍珮琪(女)

龙门县田美中心小学 黄锶源(女)

龙门县左潭学校 何惠曼(女)

龙门县左潭镇铁岗学校 刘鸿远

龙门县地派中心小学 黄海娜(女)

龙门县龙城镇第二小学 温芷姗(女)

龙门县龙城镇第二小学 丘燕琳(女)

龙门县永汉中心小学 李 可(女)

龙门县龙城镇第三小学

大亚湾区(11名)

李 逸

大亚湾区澳头中心小学 陈旭辉

大亚湾区澳头中心小学 古俊豪

大亚湾区挺新上学 蔡雪紫(女)

大亚湾区道南小学

13 温宇锴

大亚湾区霞涌楼下小学 张 捷(女)

大亚湾区上杨小学 华惠滢(女)

大亚湾区塘横小学 曾金莲(女)

大亚湾区荷茶小学 陈文静(女) 张艺婷(女) 骆 妍(女)

市直(8名)

叶 子(女) 何幸运(女) 孟 楠(女) 范昊扬

薛勇豪

邹淑兰(女) 颜肇东

王涵艺(女)

大亚湾区东联兴汉小学 大亚湾区金澳中英文学校 大亚湾区爱丁宝双语学校 惠州市宏业中英文小学 惠州市宏业中英文小学 惠州市南山学校 惠州市南山学校小学 惠州市特殊学校 惠州市特殊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惠州附属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惠州附属学校14

2008惠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名单

(共90名)

惠城区(24名)

卓可艺(女) 李积慧(女) 叶惠琴(女) 黄英姿(女) 张 萍(女) 汪 琳(女) 张惠梅(女) 黄 琼(女) 陈育森

王金浪

余永莲(女) 张彤联(女) 马科恬(女) 邹 玉(女) 房慧梅(女) 黄伟亮

严丽好(女) 方丽如(女) 杨燕娟(女) 惠州市第一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惠州市第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惠州市东坡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惠州市第十一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惠州市南坛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惠州市第十五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惠州市光彩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惠州市南雁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惠州市上排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惠州市水北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惠州市李瑞麟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惠州市富民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惠州市第十六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惠州市下角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惠城区河南岸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惠城区陈江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惠州市水口中心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惠城区汝湖镇仍图中心小学大队辅导员

惠城区沥林镇少先队总辅导员

杨春凤(女) 惠州市麦地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李永飞

惠州市南坛小学实验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邓碧玲(女) 惠州市东江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彭相如

惠州市703地质中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蔡凤娟

惠州市第十五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惠阳区(17名)

刘晓琼(女) 惠阳区平潭镇川龙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张林权

惠阳区秋长镇维新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张红雅(女) 惠阳区秋长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林 敏(女) 惠阳光耀实验学校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张秀娟(女) 惠阳区镇隆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卢小梅(女) 惠阳区新圩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陈美红(女) 惠阳区淡水中心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李芬发

惠阳区淡水土湖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王振威

惠阳区淡水石桥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叶林辉

惠阳区淡水桥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利锦良

惠阳区淡水大埔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唐木弟

惠阳区淡水第八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高 志

惠阳区沙田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丘金辉

惠阳经济开发区莲塘面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李 菁(女) 惠阳区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颜海新

惠阳区永湖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16 周的平

惠阳区良井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惠东县(16名)

柳荣娟(女) 惠东县平海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周海燕(女) 惠东县平海第二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钟振兴

惠东县梁化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黄寒芝(女) 惠东县马山中心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蔡顺和

惠东县平山第三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李玄达

惠东县铁涌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苏晓琴(女) 惠东县巽寮中心学校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龚石勇

惠东县多祝三中小学部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张爱雪(女) 惠东县港口中心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陈志华

惠东县港口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黎广芬(女) 惠东县稔山镇中心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曾海文

惠东县黄埠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刘土安

惠东县高潭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李新福

惠东县白花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何耀洪

惠东县白花第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刘伟玲(女) 惠东县大岭中心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博罗县(19名)

郑丽媚(女) 博罗县响水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钟楚如

博罗县泰美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17 陈润枢

博罗县杨村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陈松爱(女) 博罗县龙华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陈科飞(女) 博罗县麻陂中心小学少先队辅导员 朱建智

博罗县石湾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黄雪养

黄顺花(女) 王国亮

谭永强

胡彩群(女) 叶丽芬(女) 邹智妮(女) 叶艳平

孙 睿(女) 邹翠云(女) 殷兰开(女) 田小茹(女) 陈志红(女)

龙门县(8名)林永红(女) 扬振英(女) 胡碧红(女) 茹伟玲(女) 博罗县观音阁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博罗县平安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博罗县湖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博罗县横河西群小学少先队辅导员 博罗县石湾水上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博罗县罗阳城郊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博罗县实验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博罗县福田中心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博罗县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博罗县公庄中心小学少先队辅导员 博罗县杨侨中心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博罗县石坝中心小学少先队辅导员 博罗县园洲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龙门县龙城第三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龙门县平陵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龙门县左潭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王秀香(女) 龙门县永汉镇永强学校少先队辅导员 刘 丽(女) 龙门县龙城镇第二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殷伟伦

龙门县地派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黄素娟(女) 龙门县实验学校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大亚湾区(4名)

朱玉光

大亚湾霞涌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陈东华(女) 大亚湾澳头育英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刘晓慧(女) 大亚湾澳头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邓瑞玲(女) 大亚湾兴汉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市直(2名)

高彩玲(女) 惠州市宏业中英文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周丽芳(女) 惠州市特殊学校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19 2008惠州市少先队红旗大队名单

(共20个)

惠城区(5个)

惠州市第一小学少先队大队 惠州市第十一小学少先队大队 惠州市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 惠州市麦地小学少先队大队

惠州市南坛小学实验学校少先队大队

惠阳区(3个)

惠阳区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 惠阳区淡水第七小学少先队大队 惠阳区光耀实验学校少先队大队

惠东县(4个)

惠东县铁涌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 惠东县多祝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 惠东县稔山第二小学少先队大队 惠东县燕岭学校少先队大队

博罗县(4个)

博罗县公庄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

20 博罗县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

博罗县园洲第二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 博罗县龙华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

龙门县(2个)

龙门县实验学校少先队大队 龙门县龙城第三小学少先队大队

大亚湾区(1个)

大亚湾澳头光亚小学少先队大队

市直(1个)

北师大珠海分校惠州附属学校少先队大队

21 2008惠州市少先队先进中队名单

(共59个)

惠城区(13个)

惠州市第十五小学少先队大队五(1)中队 惠州市第九小学少先队大队五(3)中队 惠州市南坛小学少先队大队五(3)中队 惠州市下埔小学少先队大队四(4)中队 惠州市南雁小学少先队大队二(4)中队 惠州市光彩小学少先队大队五(2)中队 惠州市上排小学少先队大队五(2)中队 惠州市水北小学少先队大队五(2)中队 惠州市李瑞麟小学少先队大队四(3)中队 惠州市富民小学少先队大队三(1)中队 惠州市河南岸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五(5)中队 惠州市惠环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四(2)中队 惠州市水口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三(4)中队

惠阳区(10个)

惠阳区淡水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五(4)中队 惠阳区淡水第一小学少先队大队四(3)中队 惠阳区淡水第二小学少先队大队三(1)中队 惠阳区淡水第三小学少先队大队六(3)中队

22 惠阳区淡水第五小学少先队大队五(2)中队 惠阳区淡水第六小学少先队大队五(3)中队 惠阳区淡水第八小学少先队大队六(1)中队 惠阳区秋长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三(3)中队 惠阳区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四(4)中队 惠阳区光耀实验学校少先队大队五(2)中队

惠东县(11个)

惠东县梁化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二(2)中队 惠东县马山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四(1)中队 惠东县平山第三小学少先队大队四(4)中队 惠东县平山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三(7)中队 惠东县巽寮中心学校少先队大队六(2)中队 惠东县港口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五(1)中队 惠东县白盆珠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五年级中队 惠东县燕岭学校少先队大队五(1)中队 惠东县平海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五(1)中队 惠东县白花镇第二小学少先队大队三(3)中队 惠东县大岭中心学校少先队大队四(1)中队

博罗县(11个)

博罗县杨侨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六(3)中队 博罗县罗阳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四(4)中队

23 博罗县罗阳镇城郊义和小学少先队大队五(2)中队 博罗县麻陂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五(1)中队 博罗县园洲镇田头小学少先队大队四(3)中队 博罗县龙溪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五(1)中队 博罗县泰美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五(1)中队 博罗县横河镇石湖小学少先队大队五(1)中队 博罗县杨村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六(3)中队 博罗县实验学校少先队大队四(4)中队 博罗县石湾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六(5)中队

龙门县(7个)

龙门县永汉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五(3)中队 龙门县麻榨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五(2)中队 龙门县龙华镇沙迳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六(2)中队 龙门县龙江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六(3)中队 龙门县龙江镇路溪学校少先队大队六(2)中队 龙门县平陵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四(1)中队 龙门县左潭学校少先队大队四(4)中队

大亚湾区(4个)

大亚湾澳头黄鱼涌小学少先队大队五(1)中队 大亚湾霞涌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四(1)中队 大亚湾西区上杨小学少先队大队五(2)中队

24 大亚湾金澳中英文学校少先队大队六(3)中队

市直(3个)

惠州市南山学校少先队大队三(1)中队 惠州市第一中学少先队大队初一(11)中队 惠州市第八中学少先队大队07西藏班中队

中学共青团委员会介绍范文第3篇

1.工作有计划,班子健全,团结协作,能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

2.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突出,团员整体素质较高,团支部凝聚力较强。

3.组织生活制度健全,组织生活内容充实丰富,记录详细,组织生活每月不少于两次。

4.有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补考人数低于班级人数的10%。

5.团员发展工作做到“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积极培养,协调发展。”在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组织发展对象时,支部能把好质量关。

6.支部积极开展各项健康有益活动,支部团员积极支持和参加校团委、系分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

7.团员的组织观念性强,无违纪现象,团员主动交纳团费,按时注册。

二、评选优秀团干部的条件

1.担任团支部委员以上的团干,热爱本职工作,有大局观念,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及团委中心工作。

2.政治立场坚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忠于职守,遵纪守法。

3.工作勤奋踏实,有创新精神,能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团组织工作,并卓有成效。

4.能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工作成绩突出,群众威信高。

5.勤奋学习,本学年无不及格科目。

三、评选优秀团员的条件

1.必须积极参与团的各项活动,思想政治素质好,在团员青年中确能起表率作用。

2.在履行团员义务,遵守团的纪律和执行学生守则及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等方面表现突出。

3.作风正派,助人为乐,深受广大同学信赖。

4.热爱专业,学习态度端正,本学年无不及格科目。

四、评选办法

1.评选先进团支部

由各团支部向团委申报,团委再召开各团支部书记会议,

在已申报的团支部中按名额评出较为优秀的支部,报校团委会审批并报校党委。

2.评选优秀团员和团干

评选优秀团员、优秀团干时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民主推荐方式,由团支部先召开团支部委员会议提出候选人名单,然后召开团支部大会(候选人应符合优秀团干、优秀团员的条件)进行选举,根据团员大会大多数人的意见,经支部委员讨论后确定名单,报校团委审批,并将评选结果报校党委。

共青团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委员会

中学共青团委员会介绍范文第4篇

2006学校系统共青团工作评优表彰

工作方案

各学校团队组织:

为贯彻落实区教委1123工作思路,进一步推进学校系统共青团工作持续发展,切实加强团队组织自身建设与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团队组织的特殊育人作用,建立符合教育系统特点的评优表彰激励机制。通过评优表彰工作形成教育系统内良好互动的竞争氛围,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调动与激发各级团组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团教工委制定了2006评优表彰工作意见,具体内容如下:

一、奖项设置

(一)五〃四表彰项目

1、房山区第四届十佳团员、十佳团干部、百名优秀学生团员、百名优秀教工团员。

2、房山区第四届青年教师“十大建功成才标兵”。

3、2005红旗团委(总支)、红旗团支部(各10个)。

4、2005先进团委(总支)、先进团支部、优秀团干部(各10个)。

5、2005党建带团建工作先进单位。(10个)

6、2005青年文明号(10个)。

7、2005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志愿者服务标兵(各10个)。

8、2005中学生业余党团校示范校(10个)

(二)年终或06年年初工作会表彰项目

1、房山区普教系统共青团工作十大特色

2、2006最佳校级主题团(队)日活动

3、2006普教系统团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4、2006团队干部“三个一”学习活动先进个人

5、2006寒暑假社会完成活动优秀组织奖

6、2006团队干部工作调研论文评选

7、2006“阳光心语行动”创新奖(10个)

8、2006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

9、2006年“民族精神”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10个)

10、2006年文明行为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奖(20)

11、2006文明礼仪班、文明礼仪标兵奖(各100个)

12、其它各项团队活动先进集体及个人奖

二、表彰说明

1、班级支部与学生个人所获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奖项,均得经过团员民主评议和支部会评议产生,重在坚持民主、公开、平等、公正的原则,在广大团员和班级团支部中营造比学赶帮超和争先创优的

良好氛围。

2、党建带团建工作先进单位,由政治处、团教工委根据党组评估结果和学校团队工作整体发展情况推荐产生,并报区委教工委同意。

3、特色工作评选,是针对普教系统基层团队组织常项工作创新及品牌工作设置的奖项,旨在评选在某一方面取得成熟工作经验或具有首创意义(他无我有)的工作项目,能够在全区范围内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4、校级主题团(队)日评优奖项是在校级团队组织开展的结合重大契机和学校实际及学生特点,按团教工委统一部署或独立自主开展的具有鲜明特色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和广泛影响的主题团(队)日活动中进行评选。

5、团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由团教工委根据各校以各种方式上报信息工作情况进行评选。

6、“三个一”学习活动先进个人以及调研论文评选根据年终上交学习笔记与调研论文以及工作整体情况进行评选,论文评比设

一、

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7、其余均由团教工委根据各校上报信息、活动计划总结、音像资料及掌握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团组织工作规范化验收的评分结果,进行集中评选。

8、以上各奖项因工作原因有临时调整的可能,但不会影响整体方案。

三、评选与表彰

1、五〃四表彰是全团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团队组织要坚持和发扬“严、学、实、细”的工作作风,认真做好团员民主评议各项工作,并按照团员、团干部、团支部总数的一定比例(可适当放宽),组织好校级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先进团支部和五〃四评比表彰工作。并在此工作之前,严格认真地做好团费收缴和团员评议注册工作。

2、其它各类奖项均系申报评选,自下而上,逐级申报,评选推荐。上报区级的先进集体及个人必须经过校级的评选,按要求进行上报。各校必须按照“品学兼优、优中选优”的原则上报区级十佳团员、优秀团员;按照“敬业爱岗、团结奉献”的标准上报区级优秀教工团员;按照“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的标准上报“十大建功成才标兵”;按照“班子建设优、开展活动优、发挥作用优、落实制度优”的标准评比推荐区级先进团支部。

3、特色工作各校最多申报2项,在学校团委(总支)层评选,最佳主题团(队)日活动的申报,由校团委(总支)严格把关,按照班级支部数量10:1的比例进行评选(不只10个按10个计)申报,团队工作调研论文可在学校广大团员青年教师中开展,但每校限交2-3篇论文。

4、团教工委将就各项表彰项目成立相关评选工作小组,并适当采取集中展示、投票等方式进行评选,并将评选结果提前向全团公布(重点奖项将采取公示制度),接受基层学校团队干部查询。

5、五〃四表彰及工作会表彰项目,各单位要按照团教工委的分配名额和申报奖项,统一填写登记表和申报表,同时上报1500字以上的申报材料及相关图片(必须有说明),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团教工委。团教工委电话:893532

54、13910285346;传真:89355050转团委;电子邮件:lkpxx@yahoo.com.cn。

6、团教工委将统一印发表彰决定,并颁发奖状、奖杯及奖品,按照区委教工委工作要求,06年将集结出版团队活动集和优秀论文集。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各校要从不断加强团的自身建设,不断推进工作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的高度出发,重视和做好各项评选申报工作。并以此为手段,把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实效性的工作经验挖掘出来,带动全团工作水平整体提高。

2、认真落实、注重实效。各校团组织应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广泛宣传、层层布置、层层落实、层层推荐,增强评优工作的实效性。在工作中要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工作经验,不断激发基层团组织和广大团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并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完善评选表彰激励机制,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

共青团房山区教育工作委员会

中学共青团委员会介绍范文第5篇

关于表彰2008-2009学年“五四红旗团总支”、“先进团支部”和“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的决定

各团总支、团工委及团支部:

2008—2009年度,全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在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服务学校改革发展,以开拓进取和求真务实的作风为共青团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年以来,各级团组织不仅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在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充分展现了团员青年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更好的推动团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全校各级团组织认真评议和推荐的基础上,经校团委研究,决定授予土木建筑学院团总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总支、机电工程学院团总支为“五四红旗团总支”荣誉称号;授予05级建筑1班团支部、06级环境1班团支部等81个团支部为“先进团支部”荣誉称号;授予王彤、嵇娅萍、吴辉等270名同志(学)为“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授予徐耿、陈路炜、陈旭东等606名同学为“优秀团员”荣誉称号。

希望全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把爱国主义作为青年始终高举的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的要求,努力实践、健康成长,在团的建设和各项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努力为我校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附件:1表彰“五四红旗团总支”名单 附件:2表彰“先进团支部”名单 附件:3表彰“优秀团干部”名单 附件:4表彰“优秀团员”名单

二〇〇九年五月七日

主题词:共青团 表彰 决定

主送:各团总支、团工委及团支部 抄送:校属各单位、存档

共青团华东交通大学委员会 2009年 5月7日印发 附件1 五四红旗团总支 共青团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总支委员会 共青团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总支委员会 共青团华东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总支委员会

附件2

先进团支部

土建学院(10)

05级建筑1班团支部 06级环境1班团支部 06级环境2班团支部 06级建筑2班团支部 06级建工2班团支部 07级建筑2班团支部 07级土木9班团支部 07级工管1班团支部 07级建环1班团支部 08级建筑1班团支部 机电学院(8)

06级物流2班团支部 06级交通运输1班团支部 07级测控2班团支部 07级物流2班团支部 07级交通运输1班团支部 08级机制5班团支部 08级机制3班团支部 08级物流1班团支部 电气学院(7)

06级电牵2班团支部 06级交通2班团支部 07级电气5班团支部 07级交通1班团支部 08级电子1班团支部 08级交通1班团支部 08级电气1班团支部 信息学院(2)

07级通信工程2班团支部 08级通信工程1班团支部 软件学院(9)

06级软件+电商3班团支部 07级软件+道铁1班团支部 07级软件+会计2班团支部 07级软件+信息1班团支部 07级软件+电气3班团支部 08级软件工程4班团支部 08级软件工程5班团支部 08级软件+信息2班团支部 08级软件+电商1班团支部 经管学院(6)

06级经济1班团支部 06级营销2班团支部 07级工商1班团支部 06级营销1班团支部 07级人资1班团支部 08级人资2班团支部 体育学院(2)

2006级运动训练1班团支部 2008级体育教育1班团支部 基础学院(3)

06级光信息2班团支部 07级应化2班团支部 08级信息与计算科学2班团支部 外语学院(2)

07级英语3班团支部 07级英语4班团支部 人文学院(3)

06级法学2班团支部 07级公管1班团支部 08级中文2班团支部 艺术学院(3)

06级视觉传达1班团支部 07级表演1班团支部 08级艺术设计1班团支部 继续教育(成教)学院(5)

08级交通工程专升本班团支部 08级铁道车辆专升本班团支部

08级会计班团支部 08级铁道工程高达专班团支部 07及工商(2)班团支部 高职学院(3)

08级铁道通信信号班团支部 08级应用电子班团支部 08级铁道交通运营一班团支部 研究生(2)

07级人文学院研究生团支部 08级电气学院研究生团支部 国际学院(1)

08级国际会计4班团支部 莲塘培训基地(2)

07级铁电一班团支部 08级机车车辆二班团支部 国防生团工委(4) 模拟一连临时团支部 模拟五连临时团支部 模拟八连临时团支部 模拟十连临时团支部 直属机关团工委(9)

学生会事业发展中心组织部临时团支部 学生会素质拓展中心志协实践部临时团支部 学生会科技创业中心科技部临时团支部 学生会自律委员会权益部临时团支部 学生会社团工作委员会秘书部临时团支部 社团工作委员会孔目湖文学社临时团支部 社团工作委员会电子科技协会临时团支部 社团工作委员会明德社临时团支部

社团工作委员会九州历史协会临时团支部

附件3

优秀团干部

土建学院(31)

嵇娅萍 吴 辉 马文萍 周持恒 黄 婧谢 坤 刘 震 钟 尖 金建斌 周云凯芦 磊 杨秋明 欧阳鸿志 张 健 漆启矾廖 乐 李 政 张思远 李 潇 鞠昊洋戎 庆 李 丹 王 彤(专职) 机电学院(24)

罗华健 刘 菲 杜 相 鄢 涛 肖淑敏冯占文 钟 建 詹 阳 王 新 鲁晓龙马玉宁 陈文曦 卢令妹 何冬冬 徐 洋袁 帅 徐 影 王燕红 电气学院(21)

郑小柱 张 章 王德福 蔡智超 刘 超王正虬 王 淼 邱海金 齐 超 舒斯龙杨秀文 万 旺 高 源 陈 剑 涂 强方 洁孟 醒赵振东黄振宇董 群曹兵兵夏崧崧谢述俭刘亮华舒 适杨 松 顾丛汇 宋 飞 万月亚 黄 英 邹 松 赵 鹤 李福建 韩海龙

王 巍(专职) 信息学院(8)

任宝平 徐 超 许镓冰 张 洋 刘酝怡 陈传祥 杨 扬 王冰雪(专职) 软件学院(20)

刘建波 龙中武 荀鹏俊 万正中 赖璐椋 滑玉辉 朱杰夫 魏 巍 李莉夏妮 韩小翠 罗明祥 邓 凯 范 田 申朝阳(专职) 经管学院(20)

费良山 王军峰 陈 曦 胡华清 占 蕊 阳瑶瑶 毕 程 王 丽 蔡 甜 体育学院(5)

杨丽丽 王红侠 崔元讯 基础学院(9)

王林清 李 艳 李高生 张春梅 姚纪礼 外语学院(13)

王 翔 张 煌 周 艳 段盛晓 蒋巍巍 万 杨 吴正才(专职) 人文学院(10)

谢美珍 陈 妤 柯美尧 余 谦 郭婵婵 龙良华(专职) 艺术学院(9)

白利杰 李石磊 闫 亮 窦天刚 陈真真

继续教育(成教)学院(12)林荣健 张名扬 吴云军 贺 云 张 乾 曾作凡 翁小坤 蔡 瑛 王占盛 金 璟 赵吴华 王新宇 张珺泽 官 韬 李 蓉 罗 鹏 官玲玲 杨建峰 张 澄 盛 洁 陈茜静 葛寒星 张 鹏 邹 飞 梅菲菲 王晶晶 李强坤 吴鹏云 王蕴博 柴荭新 马 睿 熊 芬 胡宏伟 黄 欣 张晶瑞 唐 洪 王欣欣 陈 徽 孙 杰 李雪峰 胥 欢 陈坤亮 江 慧 朱俊伟 张彩虹 杨 超 邓永珍 余汉武 邹 俊 高职学院(24)

江 强 邱伟炎 付飞勇 黎隆华 袁华立 范平平 许 宝 肖小林 曾志鹏 陈 静 刘 刚 周建栋 李 韬 张宏虎 朱勇军 陈 明 王占雷 高 可 王振响 肖群英 刘 伟 刘佳伟 曹文杰 李 星 研究生(4)

王忠兴 张 征 于忠平 卢 勇 国际学院(4)

李 超 林秋瑜 张雯莉 李雪峰(专职)

莲塘培训基地(9)

郑 凯 章 磊 郑 亮 刘 畅 张 乐 王 磊 国防生团工委(15)

张益春 马璐璐 王 龙 胡 弘 鲁丁坤 张文彬 王汉琛 张晓磊 汪 亚

直属机关团工委(30)

曹鹏飞 周 灏 夏广培 顾晓东 刘佳军 翁冠群 杨江明 杨 杰 余 菁 徐博杨 江宜如 赖婧婷 方锦成 武 林 杜 云 蔡丽华 胡康榆 谢 飞

校团委机关(2)

陈 川(专职) 徐 涛(专职)

附件4

优秀团员

王明远 李 航 李 衡 徐 钢 乐恬枭 周 鹏 刘忠建 丁 波 陈榕伟 钱 超 雷 霏 雷 成 陈伟龙 温国华 邹英明 王 聪 马 创 张 杰 周洁晴 苏晶龙 刘仁高 土建学院(70)

徐 耿 陈路炜 陈旭东 董晓宇 张晓君 彭 丹 魏琦琪 黎 鸿 尹倩雯 石 岩 戴瑜瑜 张 澄 张春祺 王 刚 江 怡 施龙斌 郑永盛 龚帮群 廖明华 高 晖 李汶涛 刘燕宇 付 彬 陈慧强 汪洋福 谢章敏 孙 超 易旭春 王 鹏 钟志斌 李泽亚 黎容斌 黄 锦 邱文兵 魏 震 沈 威 陈长勇 许宇晰 邱成虎 张 东 丁明飞 魏立兵 赖细呀 陈舒政 吕家树 机电学院(57)

刘 丹 李志平 仇 冬 齐东新 朱雨薇 孙国雷 刘建胜 邱 剑 陈海会 陈 龙 钟申强 谢丽辉 胡振应 胡志强 王 涛 朱 涛 柯美华

电气学院(47)

张伟路 陈敬芳 吕 慧 吴伟辉 彭建林 凌 云 乐智渊 罗柳文 吴 斯 曾宪权 黎益朝 蔺 文 陈 星 胡海春 孔祥营 张 芙 王 蒙 胡 莹 李承君 刘东庆 陈佳玉 刘秀梅 皇甫昕 熊盛义 温盛睿 王协庭 徐芬芬 张 弋 王 龙 万 珍 范 勇 彭明明 刘 彬 肖志龙 张立明 王 蒙 王举泰 廖文君 曾 亮 李 坚 刘仁伟 范鹏发 唐利坤 连翠翠 郑 直 任尚斌 熊泓霏 陈 琳 万秋伟 宋娟娟 高 品 潘 良 蔡 鸿 陈先鑫 孙 建 谢忻益 陈 锬 邹文博 张 东 王波涛 田双喜 刘 庆 彭安平 李 旭 邱珊珊 付松松 刘 艳 于水君 罗梦莹 陈 珺 徐 敏 付雅婷 熊建强 陶 涛

姜 贺 王众举 郝 香 宋春雨 付应泉 陈白冰 曾美华 黄宗朋 章明华 范 璐 罗石金 向 琴 夏晓琴 沈桂芳 李 超 王 凯 曾 军 邹 阔 卫梦雯 朱华中

王举泰 卢思成 万明飞 宋 季 马福德 王宝佳 杨 贝 王存超 孙淑俊 朱启航 高金月 戴 睿 熊 新 韩佳顺 吕文龙 高建伟 杨水仕 付应泉信息学院(15)

熊鹏程 李金森 邹晓文 李新凯 杨逸夫 赖宏辉 孙开杰 汤学亮 刘 青 熊玉云 张家林 欧一蛟 洪边加 许泽丹 肖起华

软件学院(67)

王晓涵 张文静 陈泊豪 张钱燕 赵 璇 景田田 夏 欢 董长龙 刘立华 王文涛 徐 超 刘振宇 韩 梁 曹泽乾 谢雁飞 吴 菁 丁 江 邱冰冰 周 明 沈 镇 邵 帅 付 捷 马铭邑 邰政文 尚 健 经管学院(46)

杨 旭 周瑞祯 章 航 岳 青 徐 勇 范林源 张艳娇 汪 钦 廖双燕 刘婷瑜 李兴海 彭焕霞 王瑞君 邬奕奕 体育学院(11)

周元明 钱 星 章 博 高慧子 基础学院(19)

张 睿 杨 燕 周 荣 吕茂文 孙雅茹 刘 野 任赛男 刁瑞生 朱 虹 卓 能 杨 杨 连海坤 丁冰清 谢凤莲 彭 泽 付 林 谢芳清 叶鑫明 郝丹丹 李 伟 杨 泽 翟英琦 蔡兰兰 刘承虎 斐家磊 范鑫龙 蔡玉洁 任俊宏 万苗旺 汪中华 李冬冬 邓志明 邹龙谱 邵小伟 李芳芳 文金燕 王镇震 金 珊 李帅帅 刘 可 潘 菲 仲启霞 徐雯雯 张 路 李健东 拱 志 李庆林 黄 凯 朱 强 胡敦粮 张 凯 敖万泉 钟 媛 袁 骏 王晓玲 李 新 王露露 江 河 王 磊 黄志平 冯秀娇 靳 鹏 彭谢丹 李玉平 杨亚娟 胡梦林 周 旭 杨 焕 王翔天宇姚 寒 赵 君 朱慧颖 杨 妤 李凌卉 谭雅妃 路团结 黄 欣 许丽雅 张 彬 唐 辉 黄 铭 荣尊合 甄佳佳 董仁波 尹 超 李彦明 谢九华 饶贵刚 杨 曦 岳忆潍 陈海云 谢 眉 张锦松 陈 楚 张晖峰

熊文华 谭亚雄 樊鹏飞 陈彪彪 费蕾寰 外语学院(12)

曾 芳 李 明 王培双 牛大艳 陈素兰 徐兴伟 苑嗣达 李 莉 郭鸿萍 艾黎曼 朱翠鸾 丁柏翔 人文学院(21)

李 晨 肖 丽 侯留心 陶康宁 黄鹏艳 陈雪飞 王 剑 陈雪妮 舒 通 文 霞 欧阳倩 汤淑萍 侯 特 艺术学院(17)

刘倩倩 王雅敏 高 洁 姜 斌 崔玉瑞 赵玉发 范临哓 范邵茸 马环宇 继续教育(成教)学院(36)潘 玲 朱小美 徐建方 熊艳剑 吴方燕 陈英弟 曾慧平 冯昱惠 江 歆 黎 义 甘飞平 黄 蒂 李小琴 周 群 陈旭瑞 谢 茜

高职学院(49)

彭 强 李增京 张 琳 韩远林 邱 宁 柴 浩 刘佳纬 龚 毅 赵恩泽 刘伦剑 熊丹丹 黄江荟 郭相相 杜秋瑞 胡平平 侍子成 宋 力 易 茜 赵 瑞 叶 丹 敖 磊 研究生(13)

苑方丞 李 静 张 赛 熊 越 孔梅英 李 翠 吴盈莉 葛校焱 张成然 韩晨晨 马动动 付伟华 叶秋英 乐 晶 付 强 施思荣 刘志星 韩志军 尧 婷 黄小辉 刘小珠 高齐政 孙 娟 杨大洋 刘明元 徐盈文 孔云飞 胡 洋 封平平 倪庆军 张 江 蒋晶晶 毛寅飞 李健芳 黄志敏 叶修桧 祝星星 韦宇晴 温光明 张 奇 刘 洋 姜振兴 陈乐辉 郑文婷 蔡敏希 祁雨晴 涂红丹 陈文义 戴党和 李 翔 黄 旭 甄 浩 吴萌萌 熊鹏飞 刘 冬 吕齐海 张福群 张雪琴 康彩霞 梁晓坡

吴方慧 张琳琳 汪丹丹 王欣欣 周志华 郭盈盈 王 宇 朱文玉 常 飞 温长华 段官楚 周 浩 陈洪兵 姜丽婷 胡 卫 桂海波 王 刚 国际学院(7)

苏小琼 过蕴菲 张 扬 李修文 张 龙 石志鹏 刘 琳 莲塘培训基地(14)

林江伟 刘 斌 徐 雷 余 睿 周 鑫 张海龙 刘 海 徐 超 郑 鑫 邹橄阅 胡 宾 周 旺 王 昱 周智峰 国防生团工委(24)

孙一鸣 严若亮 赵志恒 范俊杰 沈 涛 张 全 江顺骞 何良春 徐正明 梅 旭 张旭忠 方 隽 直属机关团工委(81)

董 玄 张 勇 孙 涛 张 淼 黄子康 刘 欢 赵 运 曾 雯 廖常伟 张永康 李明善 雷昆来 孙昌致 王 臣 章 奕 吴思奎 罗金妹 许 珊 刘亚平 王 言 刘 律 王 鹏 陈小明 艾 雯 黄 键 任昌情 廖 珊 庞有磊 周 滔 伍小芳 赖建飞 罗晓桢 谢 政 潘 良 王 涛 张神辉

中学共青团委员会介绍范文第6篇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

(2005年4月10日)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开创共青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共青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发挥共青团的优势和特点,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着力培养广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实施内容

(一)深化理论学习教育活动

1.坚持不懈地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宣传活动,通过组织专家讲座、报告会、论坛、创办理论刊物、开设校园红色网站、编写学习材料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的理解,用科学理论武装教育学生,构筑强大精神支柱,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以全国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通过学习、讨论、交流、谈心、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广大学生党员和学生团员中集中组织开展以“保持党员先进性”和“加强团员意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加强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学习党团基本知识、发展历史和组织纪律,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团员的光荣感、自豪感,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3.广泛组织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活动,以“我与祖国共发展”为主题,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各行各业杰出人物走进校园,走近大学生,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他们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他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4.利用建党、建国、“五·四”、“一二·九”等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节庆日,以征文、演讲、座谈、文艺演出、红色旅游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广泛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力度,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采取课堂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大学生中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

(二)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组织大学生广泛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坚定信念、磨砺意志,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2.在寒暑假期间重点组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发动大学生积极参与,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覆盖面;遵循“按需设项、据项组团”的原则,做好前期调研、立项、组团等工作,务求实效;大力推进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积极配合党政部门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形成长效机制。

3.大力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大学生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深入社会开展扶贫开发、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海外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巩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挖掘活动的思想教育内涵,扩大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

4.组织“红色之旅”学习参观。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组织大学生到革命纪念地学习参观,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增强大学生对党的感情,激励他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建功立业。

(三)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围绕学术科技、文化娱乐、公益服务、体育竞技等多项主题,发挥团学组织优势,广泛开展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2.着力打造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品牌。以“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和“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表彰为龙头,深入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整合校园现有的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中国大学生校园文化节”,继续办好“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努力使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广为人知、深入人心。

3.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通过举办优秀社团评比展示、社团活动展演等方式,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使学生社团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成为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

4.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断壮大青年文化事业、产业,大力整合团属青年文化事业资源,积极开辟广播电视青年频道、报纸杂志青年栏目,加强青少年网络影视建设,推出电影、电视剧、歌曲、曲艺、图书等精品力作,培养一大批青年文化名人,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四)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1.着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成立大学生职业设计的专门机构,为大学生提供职业倾向测评、职业导航、创业咨询等服务,帮助大学生确立职业方向,树立“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和“创业带动就业”等观念,倡导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2.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强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中的“素质拓展训练”环节,根据学生的职业意向精心设计素质训练内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与专业培训机构的合作,举办“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学校”,建立素质拓展基地,使校内的素质培训与社会需求同步并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全面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方便用人单位选拔人才,同时促进大学生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大力推进“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建好“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网”()。建设就业见习基地,动员更多的企事业单位为不同年级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提供不同类别的见习岗位,力争每年落实50万个以上就业见习岗位,在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构建起就业创业平台。

4.积极支持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创业计划竞赛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指导和培训,营造鼓励创业的校园环境。协助党和政府做好有关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制定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政策措施。整合资源、完善机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智力和技术支持。

(五)关心和服务经济困难大学生

1.推进济困助学工作。争取各方支持,吸纳社会资源,拓宽济困助学资金的来源,加大直接资助、奖励经济困难学生的力度。树立优秀自强典型,引导和激励更多的经济困难学生自强、自立,勤奋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2.推进勤工助学工作。积极整合校内资源,选派学生承担后勤服务、校园秩序维护、公益劳动等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大力挖掘青年企业家协会、青联等校外资源,推进建立勤工助学基地,动员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勤工助学提供岗位和信息服务。采取切实措施,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

3.推进结对扶助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团干部队伍的作用,动员各级团组织、团干部尤其是地市以上机关的团干部以及社会各界力量,按照团内与团外相结合、团体资助与个人资助相结合、物质扶助和其它扶助相结合的原则,由集体或个人与经济困难大学生尤其是特困生结成扶助对子,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好学业。

4.推进助学贷款担保。作为对国家助学贷款的有益补充,通过吸纳各类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化助学贷款担保基金,制定具体可行的担保办法,为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贷款提供服务和帮助。基金担保主要面向西部、面向特困生,优先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力争覆盖特困生的20%。通过多种方式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配合推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

(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普及基本常识。以“5·25”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为重点,大力实施“心理阳光工程”。通过举办讲座、报告、论坛等活动以及海报、橱窗、校园广播等宣传手段,在大学生中普及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对自己心理健康的认识。积极扶植心理类学生社团的建设发展,充分发挥它们在普及知识、宣传观念方面的积极作用。

2.加强咨询辅导。加强学校团委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等服务。邀请专家学者编写发放《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手册》,针对大学新生面临的具体心理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充分发挥“中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的作用,开辟专家咨询热线、网上心理论坛等栏目,为尽可能多的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3.培训工作队伍。每年举办一次大中学校团干部心理咨询培训班,对在学生工作一线、熟悉学生实际状况的专职团干部进行专业培训,丰富他们的心理学知识、提高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工作队伍,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保障。通过网络、工作简报等渠道加强各学校共青团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交流和研讨。

(七)强化网络思想教育功能

1.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大力支持校园“红色网站”的建设发展,使之在学生自我教育中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针对大学生接受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进一步建设好校园网,通过强化网络的服务功能吸引凝聚大学生,在服务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加强团属网络建设。整合网络资源,建设和完善“血铸中华”、“民族魂”等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突出服务青年学生的重点。以网络主题团日、网络道德问题辩论、网页和Flash制作竞赛等为载体,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3.深入实施“网络文明工程”。加强网络教育团、学骨干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推进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建设,倡导文明上网习惯,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积极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把握网上阵地的正确导向。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网上信息审查,及时过滤删除有害信息。

(八)加强高校共青团和学生组织建设

1.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巩固班级团支部,在思想教育、发展团员、推优入党、开展文化活动、解决学生各种困难等方面发挥其作用。创新和发展新的建团模式,根据需要,在学生公寓和学生社团中建立团组织,尝试在活动项目、网络虚拟群体中建立团组织,加大对民办高校和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团组织建设的指导力度。

2.加强团的队伍建设。选拔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高、工作能力突出、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从事高校共青团工作,加大对团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力度,关心团干部特别是基层团干部的学习和生活,积极采取措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成长环境。加强团员意识教育。积极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把协助党组织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作为高校团组织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做好做实。

3.加强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社团建设。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加强对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组织的指导,选派优秀干部担任校级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的秘书长。帮助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和重要工作决策,把握好工作的政治方向,做好主要干部候选人的选拔、推荐工作和主要干部的培养工作。选派得力干部具体负责指导学生社团工作。支持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学生社团的规范化建设。

(九)加强宣传和活动阵地建设

1.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团属新闻、出版、网络等媒体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掌握舆论宣传的主动权。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行为特点和成才需求,按照“三贴近”的要求,不断提高宣传报道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为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2.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团属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营地要发挥自身特点,主动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引导大学生参与文化建设,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推动建设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等活动场所,为大学生开展活动提供依托。

(十)加强理论研究

1.团属青少年研究机构、团校、青干院要主动适应形势要求,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作为重要课题,研究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组织各领域专家学者进行课题攻关,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及时编辑、整理、出版研究成果,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精品丛书,推动学校、社会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各级共青团组织特别是高校团组织要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题研究,深入学生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总结工作经验,形成研究成果,针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心理健康、交友择业、成长发展等热点问题,定期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成功人士或优秀大学生代表,举行报告、对话、研讨以及网络在线问答等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实施要求

1.统一思想,明确使命。各级共青团组织要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中央《意见》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工作部署上来。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坚定信心,不懈努力,共同推进这项关系长远的重大战略工程。

2.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各级团组织要根据中央部署,紧密结合本地本高校实际,细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明确目标任务,确保思想落实、措施落实、工作落实。要加强与各有关方面的协调,形成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3.完善机制,着眼长远。各级团组织要建立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各地各高校要建立相应工作机构,定期研究部署本地本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准确地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对事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要及时沟通,及时引导。要建立保障机制,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上一篇:中学结对帮扶工作方案范文下一篇: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