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地理心得体会范文

2024-02-15

物流经济地理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当我上第一节课便产生一种想法:这课选的太值了!老师风趣又专业的演说,视频、图片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极具趣味性、吸引性。而且还是考核课程,不需要但系考试的烦恼。本课程主要学习了“中国物流环境与物流布局”、“中国物流经济分布地理”、“中国农业物流地理”、“中国工业物流地理”、“中国商业物流地理”、“中国交通运输地理”、“港澳台地区物流地理”等主要章节,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世界各国极具代表性的地方物流经济,拓展了我们的思维,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叫我们如何运用地理去创业,赚钱。老师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也向我们讲述了她在旅游时、出差时、留学时的所见所闻,这也使我萌生了许多想法,我希望将来自己也能做一个会享受生活的人。不被世俗淹没,虽为生计努力工作,但也不沉沦于名利的追逐,能偶尔放开自己的心,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世界太大去不完,我起码都要把自己的国家中国给走一遍,好好看看自己国家的美好风光。

前些日子蔬菜很贵的,有次在地铁上看到移动电视里正在播这样一条新闻,大意是:政府限制蔬菜价格,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保障。老天!中国八亿多农民呢!对与市场的正常反映,就这么用一条政府政策就压下去了。让我来预测一下后果:蔬菜价格被压低,菜农得不到正常的利润。而另一方面,化肥农药这些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又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涨价,菜农的利润被这一来二去压榨得一干二净。干脆,咱别干这种菜的了。去城里打工吧!结果呢,经济的大后方——农业得不到根本的保证。什么工业、服务业都是空中楼阁。政府认为压低蔬菜价格就如同当初用政策限制房地产市场一样。只能做做短期表面上的文章。一直挂在嘴边的就是可持续发展,但是当真正需要短期的忍痛来换取市场健康的时候,可持续发展又体现在哪里呢?

这点上,又要提到日本了。日本的做法是限制本国农产品的进口,抬高本国农产品的价格,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保证农业的发展——农业是国之根本,如果农业靠进口,那么就是被人掐着咽喉在发展了。最近老师上课频频提到日本的某些方面,所以大概我也受到影响了吧。总所周知日本是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但是这却教会了他们如何高效地利用资源。由一个极端的做法就是,日本曾经从中国进口煤炭,倒到海里。别以为别人是在浪费,他们是为了储存资源。

话说,我国N年前的地理教材里有这样一句话:我国是个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现在这句话已经没有了。谁都不能确定,如果我们这样浪费资源的行为继续下去,这些所谓的丰富的资源能够持续多久。

哎,写到后来,我又开始“忧国忧民”。怎么办啊?通常,在看到这里的时候你脑海里应该闪现出俩字——愤青。如果没有那完了,想必你也是个愤青。我不怕被别人说是愤青,我愿意做个永远奋斗的愤青。

物流经济地理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物流经济地理;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经济地理已经成为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在高职教学阶段,物流经济地理学科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如何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来取得理想的授课效果成为教师们需要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职物流经济地理教学的各种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证是合理并符合教学实践的授课方法,物流经济地理作为高职教学新兴的学科,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为物流经济地理学科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培养拥有物流经济地理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时代的急迫需求。因此,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来取得较好的授课效果是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 讨论教学法

高职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针对物流问题进行辩论、探讨的教学方法。在授课时,教师需要结合物流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让高职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这样可以显著地提高高职学生对于物流经济地理学科的认识,并且还能够在对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总结相应的经验教训,从而对物流经济地理产生综合性的深层次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讨论的课堂主题,讨论的主题应该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尽可能地贴近理论知识的关键点和实践中的热点,进而对高职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使得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并且能够步步深入。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大胆地发表个人的观点和见解,当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根据课堂的实际效果进行归纳总结,对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的分析和解决,对于学生存在的不同见解,要进行详细的辩证和分析。此外,教師还应该根据课堂讨论的实际效果,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方法是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把现实存在的真实场景进行典型化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教学案例,通过学生的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教学模式,能够显著地提高高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流经济地理学科本质上是一门与实践经济活动联系比较紧密的综合性学科,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将会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物流经济地理学科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我国的物流布局中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形成完美的教学案例。通过对现实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使得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提高高职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兴趣。

在采用案例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贴近现实、具有代表性、难度合适的实践案例,把各个理论知识点穿插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案例最好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吸引性,这样就可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使学生对课堂的教授内容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理论知识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及时地进行查漏补缺,尽可能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案例教学模式还能够帮助学生对课本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充分的理解,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实习教学法

实习教学法是高职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活动,从而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实习教学法的精髓在于把理论知识和实践问题有效地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快速消化。实习教学法一般都是在课堂外或者是学校外面进行,高职学校在物流经济地理学科设置时,可以设置相关的实习教学周,教师应该根据实习周的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布置相关的实习任务,并且规定任务完成的具体时间。比如,可以组织高职学生对当地的农贸市场进行实地的考察,对不同农产品的流向进行详细的记录,通过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物流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且还应该归纳出存在问题的特点,最终制定出相关问题的优化方案;还可以组织学生联系当地运营状况良好的物流公司,对物理公司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并且要求学生上交实习调研报告,教师结合实习报告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总结,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最佳的解决措施,这样就可以达到实习教学的根本目的。

四、 结语

物流经济地理是比较全新的教学领域,对于物流经济地理已经出现了诸多的新思维和观点,教学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授课的过程中,授课老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并且及时地总结教学经验,从而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切实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输送洞悉物流经济地理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国楠,吴晓晨.高职物流经济地理教学改革之浅见[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1).

[2]杨晓楼.高职物流经济地理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3).

作者简介:

段铁红,吉林省松原市,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经济地理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摘 要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目前在高职院校职业技能课中大力推广,而物流经济地理作为一门辐射物流与港航专业群的综合性职业基础课程,传统的几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案例法、演示法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亟需改进和创新。该文作者结合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实践,整合教学模块,积极探索“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融为一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模式 职业技能

1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基础课,主要讲述交通运输线路和物流的操作对象即工业、农业、商业产品的生产布局,使学生具有运输线路的规划、设计、比较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对物质产品的采购和调运的能力。①

2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的一般常用教学方法

2.1 讨论教学法

课堂教学中有机地结合我国各个经济部门在物流运作中存在的实际布局问题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可以增加学生对各种物流现象、物流布局问题的认识。②

2.2 案例教学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应结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尽量选取贴切的、有代表性的、难度适中的案例。一般来讲,在每个项目模块的开始部分,可以通过一个引导案例作为本章知识的一个导入,使学生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产生学习本项目知识的欲望和兴趣。③

2.3 演示教学法

物流经济地理学重点介绍为解决实际物流问题不得不用到的交通运输地理知识,因此,在物流经济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需要使用地理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地图。例如,我国铁路网布局图、公路网布局图、全国沿海港口布局图等地图的应用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布局情况,掌握重要的交通运输路线。

物流经济地理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学术界和物流界还有很多新的思维和观点,对于它的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上述几种教学方法比较符合教学规律,是大多数高职学校进行物流经济地理这门课程教学的常用方法,但是这几种方法是把物流经济地理完全看作是一门职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职业基础素质的课程,而没有把它提升到职业技能的高度。因此,作者对这门课程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进行了探索,希望通过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3 物流经济地理如何开展教学做一体化

3.1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的条件

(1)一体化教室。一体化教室能科学、高效地实现一个自然人向物流职业人的转变。(2)双师素质。专业教师需具备双师素质,这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保障。

3.2 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做一体化的具体实施

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首先要打破纯粹的按照章节或项目教学的模式,而是根据教学需要将前后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加以整合。如在学习我国的公路交通线路时,学习后要马上应用,已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此时教师可将后续的农业、工业、商业中的具体产品的产销情况、流量和流向一并简单介绍,就以其中的某些具体产品为例设计其合适的线路。以项目二“我国交通运输地理”中的任务3“公路运输线路布局”为例,介绍其教学单元设计。

3.2.1 单元简介

本单元主要介绍我国的高速公路线路和70条国道,通过对公路运输线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为一票具体货物选择适合的线路。

3.2.2 单元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我国的70条国道线路;掌握国家中长期高速公路网;了解高速公路的更名。

技能目标:理解线路的选取和物流运输速度和成本及效益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货物的需求,选取适合的线路。

3.2.3 教学过程

(1)老师讲授;(2)地图教学:学生对照地图,进一步熟悉线路、走向、地名;(3)任务驱动:A.武汉某商贸公司销售一批工字钢80吨,买方为江西吉安某客户,请为其设计具体的公路运输线路。B.一批苹果重10吨,从陕西渭南运到武汉沙湖果品批发市场,请为其设计具体的公路运输线路。C.四川长虹集团200台42寸长虹LED电视要运到南京的配送中心仓库,请为其设计具体的公路运输线路。(4)单元考核:A.学生分小组讨论与设计方案。B.提交方案并做出汇报或展示,采用word文档和多媒体课件。(5)教师解析及点评:教师给出的三种货物分别是钢材、水果、液晶电视,钢材属于重工业产品,水果属于农产品,液晶电视属于轻工业产品,他们的生产布局及物流是项目四的内容,但是在讲解公路运输线路时,为了学以致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师特意将这两块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并且让学生了解到所学内容的前后续联系性。A.首先分析货物特性,该批货物为工字钢80吨,根据钢材的货物特性,从武汉到江西吉安既可走国道,也可走高速公路,主要取决于运输及时性的要求和运费要求。其次,具体查询两地之间的公路线路。如要求运费较低而对运输及时性无过高要求,则选择的里程最短的国道线路是武汉—G316—南昌—G105—吉安;如要求交货及时迅速,则选择的里程最短的高速公路线路是武汉—武黄高速—黄石—G45—吉安。B.分析货物特性,该批货物为苹果10吨,水果属于容易腐烂变质的鲜活商品,因此运输快速、在途时间短是最重要的,运费的高低是次要的,因此,该批货物尽量选择走里程最短的高速公路,即渭南—G30—西安—G70—武汉。C.分析货物特性,该批货物为200台42寸长虹LED电视,考虑到电视机的货物特性,不能碰撞、挤压、雨淋,所以该批货物只能采用公路集卡运输,国道一般路况较差,因此首选还是高速公路,具体查询线路,两地之间最近的高速公路线路是绵阳—G5—西安—G40—南京。

4 教学改进及完善

目前,物流经济地理课学生采用的工具以地图为主,信息化程度不够,因此,建议实训室引进相关软件,从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整个过程用软件来实现。

注释

① 冯其河.中职物流专业理论类课程评价改革探析——以物流经济地理课程为例[J].物流科技,2010(4):107-109.

② 蘭琪.《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9(9):111.

③ 李丽兰,穆中华.“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的课程开发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卷(10):112-113.

物流经济地理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一直走在思潮和技术前沿的教育界, 在日新月异的大数据信息时代积极探索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将移动教学植入教学的媒介、资源、过程、评价等方方面面, 从而使教学地点不再拘泥于课堂, 让教学活动更具多元化、开放性、个性化、自主性与资源的共享性等。

移动教学, 就是指教师与学生全面或部分借助个人移动终端和移动教学平台进行教与学的一种教学模式。个人移动终端文中主要有移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移动教学平台有超星泛雅、蓝墨云班课等, 文章主要以超星泛雅为例说明。

移动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区别在于平台。移动教学方法利用移动教学平台构建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学习与教学的平台。课前, 教师利用移动教学平台将所收集整理、分析、加工后的资源发布在平台上, 同时根据课程内容布置课前预习任务以便学生能够在课前学习以及完成作业,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中, 移动教学平台成为老师与学生互动的媒介平台, 同时该移动教学平台具有任务通知、小组讨论、多元评价等功能。课后, 移动教学平台不仅仅是学生完成作业的平台, 更是记录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多方面学习数据, 进而帮助教师对教学的各环节进行反思与改进, 以此来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诸如超星泛雅此类移动教学平台很好地实现了以上这些功能, 为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助力。

二、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移动教学方法的实践

目前, 许多高职学校顺应时代需求, 在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不再单一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而是也纷纷利用移动教学平台建立网络资源课程, 使得教学内容更多样化, 教学方式更丰富生动。但是, 在使用推广移动教学平台课程的建立过程中, 往往只是追求形式, 为使用移动教学平台而用, 没有很大的实质性突破。

意识到此问题后, 为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掌握物流经济地理相关知识, 首先立足物流经济地理主要解决的是物流货源的分布的观点基础之上, 利用移动教学平台重新构建了课程知识体系。在物流经济地理移动网络平台课程中构建了课前预习、电子教材、课堂活动、课件、多媒体资源、课后练习等多个模块。

课前, 教师根据纸质化的教材设计课前预习任务并通过移动教学平台发布给学生, 让学生能够及时预习并完成相关题目。同时教师需要编写电子教材, 方便师生在有互联网的情况下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学习, 实现碎片化记忆学习。之后, 教师利用平台对学生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的统计数据分析, 设置本课的重难点并有效收集相关各种教学资源、制作课件和微课、设计思考问题, 从而利用课堂的有限时间实现突破, 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课中, 教师结合重难点, 讲授知识点的同时利用各种资源, 灵活使用移动教学平台的签到、问题发布、抢答、小组讨论、投票等功能, 多样化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更为主动的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并利用信息化的便利性, 可使用智能手机随时查阅相关资料来拓宽视野, 并发布到平台上共享, 进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学习与进步。同时, 教师也能够通过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包括课堂活动与作业的完成情况, 对本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尤其对重难点的理解。

课后,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反馈设计课后作业并发布, 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点。同时收集一些相关的拓展性资料, 让学生课后自行阅读, 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此外, 教师和学生可利用移动教学平台的统计分析, 了解学生在此次课的学习中的学习进度, 班级的整体情况, 进而为以后旧知的复习与新课的授予提供借鉴意义。

移动教学方法在现今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的教学中具有极大的作用, 但在整个教学应用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 值得我们关注。

(一) 题目类型单一

在设计课前预习题及课堂或者课后巩固题目时, 为实现批阅的简单化, 教师容易选择一些单一题型, 如仅有选择或判断等客观题型, 缺乏主观类等题型。由此导致教师无法深入地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情况。

(二) 抢答等限时功能受网络环境限制

由于课堂活动中为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教师会使用一些抢答等限时功能, 但由于受学生移动终端、网络环境的影响会影响最终抢答结果, 进而可能会影响学生一定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总之, 教师在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 要立足物流经济地理教材, 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有效通过移动教学方法、选择合适多样的方式与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课堂上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进而使学生能够在移动教学的环境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实现学生能够在做中学, 学中乐。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移动数据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等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教育信息化也就随之产生。尤其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教学平台的开发, 使互联网、云平台及个人智能终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进而促使传统教学方法的大变革。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专业课程物流经济地理的移动教学实践探究现代信息化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的巨大影响, 从而使专业课教学方式与途径得到拓展与创新, 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成果。

关键词:物流经济地理,移动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 陈泓宇, 刘祖萍.基于移动教学APP的高职云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12)

物流经济地理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当我上第一节课便产生一种想法:这课选的太值了!老师风趣又专业的演说,视频、图片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极具趣味性、吸引性。而且还是考核课程,不需要但系考试的烦恼。本课程主要学习了“中国物流环境与物流布局”、“中国物流经济分布地理”、“中国农业物流地理”、“中国工业物流地理”、“中国商业物流地理”、“中国交通运输地理”、“港澳台地区物流地理”等主要章节,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世界各国极具代表性的地方物流经济,拓展了我们的思维,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叫我们如何运用地理去创业,赚钱。老师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也向我们讲述了她在旅游时、出差时、留学时的所见所闻,这也使我萌生了许多想法,我希望将来自己也能做一个会享受生活的人。不被世俗淹没,虽为生计努力工作,但也不沉沦于名利的追逐,能偶尔放开自己的心,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世界太大去不完,我起码都要把自己的国家中国给走一遍,好好看看自己国家的美好风光。

前些日子蔬菜很贵的,有次在地铁上看到移动电视里正在播这样一条新闻,大意是:政府限制蔬菜价格,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保障。老天!中国八亿多农民呢!对与市场的正常反映,就这么用一条政府政策就压下去了。让我来预测一下后果:蔬菜价格被压低,菜农得不到正常的利润。而另一方面,化肥农药这些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又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涨价,菜农的利润被这一来二去压榨得一干二净。干脆,咱别干这种菜的了。去城里打工吧!结果呢,经济的大后方——农业得不到根本的保证。什么工业、服务业都是空中楼阁。政府认为压低蔬菜价格就如同当初用政策限制房地产市场一样。只能做做短期表面上的文章。一直挂在嘴边的就是可持续发展,但是当真正需要短期的忍痛来换取市场健康的时候,可持续发展又体现在哪里呢?

这点上,又要提到日本了。日本的做法是限制本国农产品的进口,抬高本国农产品的价格,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保证农业的发展——农业是国之根本,如果农业靠进口,那么就是被人掐着咽喉在发展了。最近老师上课频频提到日本的某些方面,所以大概我也受到影响了吧。总所周知日本是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但是这却教会了他们如何高效地利用资源。由一个极端的做法就是,日本曾经从中国进口煤炭,倒到海里。别以为别人是在浪费,他们是为了储存资源。

话说,我国N年前的地理教材里有这样一句话:我国是个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现在这句话已经没有了。谁都不能确定,如果我们这样浪费资源的行为继续下去,这些所谓的丰富的资源能够持续多久。

哎,写到后来,我又开始“忧国忧民”。怎么办啊?通常,在看到这里的时候你脑海里应该闪现出俩字——愤青。如果没有那完了,想必你也是个愤青。我不怕被别人说是愤青,我愿意做个永远奋斗的愤青。

物流经济地理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1、 拟定调研提纲,考察某一物流园区,了解其功能,撰写调研报告,分析它在区域物流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发展建议。

2、 拟定调研提纲,考察某一地区物流经济布局,撰写调研报告,并分析经济区域对物流的影响。 二:评分标准 分值结构

上一篇:物流知识实习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网络技术期末考试答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