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管理创新论文范文

2024-01-26

跨国企业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国际化进程,企业文化在跨国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冲突也成为跨国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特点,总结了跨国公司企业文化的特点,从文化冲突入手,探讨了跨文化冲突的成因并提出了跨文化管理对策。

[关键词]跨国企业;文化冲突;原因与应对

1 企业文化的外延和内涵

1.1 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1.2 企业文化的一般特点

一是隐形性。企业文化尽管有外显部分和内隐部分的分别,但它主要是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并以价值观为内核,存在于职工的思维之中;二是潜移性。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精神,它对职工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三是稳定性。企业文化一旦定型,在人们的心灵中真正有了共同的信仰,那就会有很强的惯性,将在长时期内发挥作用;四是可塑性。从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变化的角度看,它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中,通过领导者和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逐步塑造而成的;五是继承性。纵向看,企业文化可以继承过去文化中的各种因素,包括好的和不好的。因此,对于过去的企业文化要加以鉴别,使优秀的、健康的成分继续发扬光大。

2 跨国公司企业文化的特点

所谓跨国公司,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企业文化有以下特点:

2.1 多元性

与国内企业相比较而言,跨文化企业所属成员一般都具有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复杂的信念结构,尤其是跨文化企业成立之初这种特点更为明显。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职工各自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信念,由此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的需要和期望,以及与此相一致的满足其需要和实现其期望的迥然不同的行为规范和行为表现。

2.2 复杂性

跨文化企业的经营环境与国内企业有很大区别。一般来说,国内企业的经营环境比较单纯,企业内部文化隔阂和价值观念差异较小,易于建立企业文化,也容易在管理方式、决策和执行方面取得共识。相反,跨文化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就要复杂得多。除去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显著差异以外,企业成员在管理目标的期望上、经营观念上、管理协调的原则上,以及管理人员的管理风格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

2.3 过程性

由于存在文化价值观和基本信念方面的差异,以及民族性格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跨文化企业要想建立和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所需时间周期就长得多,花费的各种代价也要比国内企业大许多,整个过程也比国内企业要复杂曲折。跨文化企业中存在着差异较大甚至相互冲突的文化模式,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无论是心理世界还是外部行为系统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只有逐步被人们相互理解和认识,进而产生关心、同情和认同心理,然后才能逐渐取得共识,并最终建立起共同的全新的企业文化。

2.4 冲突性

跨文化企业的所属成员因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即使全新的跨文化的企业文化形成以后,这种企业文化内部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留着特征各异的各种民族文化模式,这就使得同一个跨文化企业存在着“大同而小异”的行为规范和习惯。文化冲突的原因在于地域差异造成的价值观念的不同。

3 跨国公司文化冲突的原因

3.1 不同国家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

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一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不同企业的员工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员工之间的冲突本质上是价值观的冲突。荷兰著名跨国企业文化研究专家霍夫斯特德在大量调研基础上,归纳出比较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四个方面,即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对权利距离的态度、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以及性别差异。研究表明,美国等西方国家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在这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3.2 管理者对于文化的认识的偏差

企业管理者在跨国企业文化差异的认识上,往往存在一些认识偏差。比如:缺少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了解、忽视各国的文化差异以及文化中心观点等。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果企业管理者能够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跨国企业文化管理,不仅能消除文化冲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充分利用文化差异,有效地实施管理。

3.3 基于不同类型的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是民族文化的具体表征。世界著名管理咨询专家理查德·刘易斯把世界文化分为三种,即单线活动型、多线活动型、反应型。这三类人以不同的方式获取信息,单线活动型主要依靠数据,多线活动型主要依靠面对面的交流和对话,反应型综合上述两种方法。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行为模式造成企业经营方式的差异,同时也造成了经营中的文化冲突。

3.4 沟通误会

沟通是人际或群体之间交流和传递信息的过程。由于语言或非语言障碍的存在,人们对时空、习俗、价值观等的认识也有所不同,充分沟通往往有一定难度,容易产生沟通误会。对合作方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缺乏足够了解,文化敏感性差,人们习惯于从自身的文化角度出发来判断和分析来自对方的信息,从而产生误判、误解和冲突。

3.5 不同的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局部的、现象的和外在的认识。一个人独特的感性认识是在自己特殊文化背景中通过亲身经历获得并发展起来的,存在某种惯性,其变化不及环境变化的速度,一旦进入异域文化,这种惯性常常导致错误的估计和判断。僵化不变的企业文化是导致文化冲突的又一重要原因。许多跨国公司不注意与东道国的文化交流、融合,工作人员亦多因循守旧,不愿变革,仍然沿用原来的管理模式,这势必会加剧企业内的文化冲突。

4 文化冲突的解决方法

4.1 实施本土化策略

跨国公司本着“思维全球化和行为本土化”的原则来进行跨文化管理。本土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全方位融入东道国经济中的过程,它有利于跨国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有利于东道国经济安全、增加就业机会、管理变革、加速与国际接轨。

4.2 多元文化相容策略

实施这个策略的前提是允许多元文化并存,根据不同文化相容的程度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不同层次:一是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并不以母国的文化作为子公司的主体文化。母国文化和子公司文化之间虽然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但却并不互相排斥,反而互为补充,二者同时运行于公司的操作中,充分发挥跨文化的优势,即“文化互补”。二是隐去两者主体文化的和平相容策略。虽然跨国公司中的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两者文化的巨大不同也很容易在子公司的日常运作中产生“文化摩擦”,但是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却刻意模糊文化差异,隐去两者文化中最容易导致冲突的主体文化,保存两者文化中比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即“求同存异”。

4.3 共同价值观管理

在有两种或以上的文化在公司并存的情况下,管理中要注意对对方的文化尊重和理解,以平等的态度交流。在此基础上,找到两种文化的结合点,发挥两种文化的优势,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起统一的价值观。如果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观,很难获得成功。

4.4 跨文化培训

跨文化培训是防止和消除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在可能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会选择那些在多文化环境中有经历和经验的人及懂得对方语言的人作为公司的培训人员。内容包括:对本地(子公司)民族文化及母国公司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文化的敏感性培训以及文化的适应性训练等,员工可以通过实践经历获取应对其他文化的技能。

文化冲突的问题是当今经济一体化时代跨国公司和外企面临的日益严重的问题。本文重点探讨跨国企业的特点,指出文化冲突的原因,并探讨跨文化管理的策略和解决方案,包括本土化策略、多元文化相容策略、共同价值观管理和跨文化培训策略等,为国内企业走出国门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悦.跨文化管理的问题及对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孙健敏,徐世勇.管理沟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宋冬梅,李国振.中西文化差别的实证研究及对跨文化管理的影响[J].上海管理科学,2006(5).

[4]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5]张永安,高逸琼.跨国企业的跨文化冲突[J].国际经贸,2006(27).

[6]侯建军.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障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11).

[7]高珏,周颖.论跨文化交融在国际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0(18).

跨国企业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契约存在于企业活动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契约签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有利于将双方的业务设置在一个信息差异较小,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盈余管理产生的前提是企业内外普遍的信息不对称,其充分条件是应计制及公认会计原则的运用,必要条件是企业内报酬计划与债务契约的签定。盈余管理主要是处于企业内部信息优势一方的管理者,为了取得报酬契约中的私人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调整会计数据的行为。对于盈余管理的认识,存在着正面、负面和中性的观点。

一、盈余管理问题的提出

(一)选择契约作为基本分析切入点

信息经济学与交易成本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为认识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各种现象的本质提供了一种分析工具,同时为我们解释盈余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许多活动主体。典型的有企业与政府,而这二者都与市场关系密切。本文重点将针对企业这一主体展开有关分析,分析的背景是将企业置于市场经济环境中,其中有能动型政府作用在其间;分析的内容侧重于企业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分析的基本工具选择为信息不对称。

在企业的一系列对内对外经济交往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契约行为。契约的存在,一方面保证企业约定活动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表明了进行业务双方的信息拥有量的差异。通过契约签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有利于将双方的业务设置在一个信息差异基本较小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从企业的契约网络来看,大致可以勾画出以下几条主要契约线路:一是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签定的报酬计划、债务契约,在企业内且——以信息不对称为背景对盈余管理的探究在约定的时间内有效;二是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签定的供销和约,在国家《合同法》约束下,条款的执行是强制的,否则违约方承担法律责任;三是企业与职工签定的劳动用工合同,在国家劳动法约束范围内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实施;四是企业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各种强制性契约;五是企业对社会、环境的责任与义务,它可以采取非正式方式,但对于现代企业来讲,这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约束;六是企业内各级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分配,其实体现的也是一种类型的契约关系。上述企业与不同主体之间的契约签定内容各异,而且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包含不同的内容。

(二)签定契约的根本原因:普遍的信息不对称

围绕企业存在的契约网络,给我们分析企业问题提供了一种工具。作为契约联结体,应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出现了: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企业双方或多方为什么要签定契约?根本原因与目的是什么?契约的签定在哪种程度上达到了这一目的?契约的签定又引出了什么问题?

信息经济学将信息这一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并作出了人类现实社会信息的无处不在与信息的广泛不对称是客观存在这一历史判断。信息资源的无处不在提醒企业重视信息,在对各种外部信息的获取中,企业应该说相对处于被动位置;对于由企业自己生产、运用、传输的各种信息,即使在外部有关规范条件下,企业的自主权或者主动权也比前者宽大许多。面对信息资源的广泛存在及企业的某种信息生产与提供优势,与企业签约锁定一定风险保障签约方利益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所以,在信息世界里,信息的广泛存在且普遍的不对称,是造成签约的根本原因。如果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可以预见,未来的契约将不复存在,至少契约的内容将发生实质性改变。契约的签定是以双方掌握信息以及对未来信息的共同预见为基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交易的平台,双方尽可能消减信息不对称,或者即使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通过一些具体措施限定信息优势方的行为,从而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将上述讨论进一步缩小范围,即将信息的生产与提供限定在财务会计领域,我们看到:财务会计信息不对称仍然是导致企业委托人与代理人签定和约、企业与债权人签定契约的根本原因。无论报酬和约还是债务契约解决了一定意义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是由于契约优势一方的信息掌握权及现行应计制会计、公认会计原则运用中的主观判断的客观存在,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盈余管理。

二、盈余管理及其产生条件

在现实的普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所有者与债权人把资金投入企业后,显然处于了解企业全面真实经营信息的劣势,如何解决这一信息不对称问题,思路有:一是亲自参与企业经营成为企业的实际管理者;二是派代表参与企业的经营,监督企业内部管理者;三是通过事前与企业内部管理者签定契约,以一定的激励与约束条款缓解信息不对称可能引发的利益损失。

第一种思路显然就是企业发展早期的经营方式——业主制。在现代化企业经营条件下,企业规模通过重组兼并不断扩大,全球化的经营环境已经并且正在塑造着日益增多的跨国企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第一种解决思路不能有效实施是显而易见的。除非企业退回到原始经营阶段。第二种思路就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安排,投资者通过选派代表进入公司董事会与监事会,董事会与监事会通过一定程序行使决策权与监督权,保障处于信息劣势的投资者利益。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从理论上看,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制衡机制。但在实际执行中,中外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效。原因之一是内部管理者凭借其强大的信息优势取得了在董事会中的绝对发言权,以至于股东代表成为了形式上的摆设。借助股东代表缓解信息不对称的机制失灵。于是,内部人公然借助信息优势侵害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利益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第三种思路是被许多企业实践着的又一种平衡信息不对称的方式。董事会作为股东利益代表不直接监督经营者的活动,而是通过与经营者签定基于经营成果的报酬契约,以此约束经营者行为,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影响。这里的经营成果就成为问题的关键。现代会计中,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指标主要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税前利润、税后利润,这些利润指标的计算有一定弹性,从而为内部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

利润指标的弹性特性,是由现代财务会计的应计制和公认会计原则的运用引起的。应计制下,出现了许多与经济业务的现金收付不一致的事项,它的确认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者的主观判断;加之公认会计原则给定会计方法的多种选择空间,二者共同引致了利润的弹性特性,所以,对于利润有两种不同认识:“经济收益观”和“信息观”。前者认为利润应该就是企业的实际经济收益。任何人为的判断与调整结果都是对利润的操纵。这种认识倾向于现金收付制下的利润概念,强调真实收益的计量。后者则认为,会计数据(如利润)不过是据以作出经济决策信息中的一种,信息观意

味着会计数据的重要属性是其“信息含量”这一统计特征。

分析以上两种观点,对利润的认识都有道理,但又欠全面。首先,就企业的分期经营来看,每期的经济收益是确定为现金收付制下的现金净额还是应计制下的利润?对现实财务会计而言,取后者符合公认会计原则。但是,如果仅仅把利润看作一种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由于收入的确认与费用的配比过程中大量运用主观判断,不同的管理人员即使对相似的业务站在不同的关注点上也可能作出不同的判断,这样各企业间利润将不具有可比性;由此将导致投资者无法根据各企业的财务报告的合理比较,从而不能引导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基于此,产生了约束对外财务报告的公认会计原则,将各企业的生产信息行为统一规范,但是由于各企业实际情况各异,公认会计原则的规定只能要求企业遵循客观性原则进行应计制的运用,留给企业相当大的判断空间。其次,信息观下的利润概念,认为证券价格变动程度反映了相应程度的信息内涵。因为内部管理人员拥有关于企业真实经营情况的信息优势,即使各种和约的签立也不能完全消除信息不对称;而在将拥有优势的经营信息对外报告过程中,内部管理人员又有进一步的选择报告信息优势;虽然应计制及公认会计原则的运用是有条件的,都是在客观性原则的制约下,但是对客观性的判断是一个相对困难的过程。对运用它的管理人员可能存在站在谁的角度基于谁的观点看待同一问题的不同认识,而对监管企业对外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同样甚至存在更大的真实性判断困难,本世纪初美国“五大”事件所相继卷入财务舞弊丑闻,原因之一就是对被审计客户的真实性原则运用的判断失误。

盈余管理就出现在这个职业判断空间里。但是,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应计制及公认会计原则的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努力及其伴随的主观判断,并不必然导致盈余管理行为的出现。是企业内部契约中的报酬计划与债务契约直接催生了盈余管理。希利于1985年发表了《奖金计划对会计决策的影响》,其中对盈余管理进行了著名的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在进行盈余管理前,经营者拥有关于公司净收益的内部信息,而外部的利益集团,包括董事会本身都无法准确了解公司利润,所以经营者就会乘机操纵净利润,以使公司报酬和约中规定的奖金达到最大化。为了更精确地测量管理人员操纵应计项目,琼斯于1991年提出了一个更加精确的方法来估计非操控性应计项目。近几年,霍桑逊、拉克尔和斯隆研究了经营者为了奖金而操纵应计项目的行为。上述研究已经提供了足够的证据表明经营者会利用应计项目来进行盈余管理,以使其奖金最大化。

由此可见,盈余管理产生的前提是企业内外普遍的信息不对称,其充分条件是应计制及公认会计原则的运用,必要条件是企业内报酬计划与债务契约的签定。

三、盈余管理的价值取向

目前对盈余管理的认识,大体存在三种价值取向:

(一)盈余管理是好事。(节省成本、为管理者增加经营的稳定性提供了一种手段、以此增进了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从管理者角度来看,盈余管理是一件好事。客观的看,由于信息不对称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面对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巨大成本,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而不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盈余管理给管理者的经营提供了一定范围内的选择权——通过选择改变现金流量的盈余管理手段或不涉及现金流量的盈余管理手段,协助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

(二)盈余管理是中性的。(客观存在)

大部分学者持这样一种态度。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客观存在,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留给管理人员职业判断空间,准则中备选方法的合法性选择,造成盈余管理的客观存在。关键问题是要适度运用,在利益驱动下,需要规制一个管理范围,限制盈余管理的滥用。

(三)盈余管理是不好的。(对信息使用者而言)

对盈余管理手段的滥用,将导致财务报告中的净利润信息失去意义。目前国内外许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就是管理者过度进行盈余管理的结果,最终表现为财务造假、财务欺诈,以致触犯法律。究其原因:私利的追逐是根源。同时,我们看到市场经济就是建立在承认个体有追逐自身利益的权利这一基础上的,所以关键问题由此下移,如何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追逐私利行为限制在一个合理的框架内,既能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规律,保持发展经济所需的动力不短缺,同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又能在一个合理的规范框架内推进经济发展。

为了保护处于信息劣势的投资者利益,在不动摇目前的应计制会计的前提下,我国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准则制定,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及有关经济业务入账条件作出全面规定。即会计准则应该划定一个范围,允许企业在各种可能的方法与政策间进行选择,这就意味着给出了一定范围的盈余管理限度。从另一方面看,如果会计准则整齐划一地规定一种会计政策与方法,也许可能消除盈余管理,但这是以不顾各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而主观臆断的做法,违背了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同时也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

所以,适度的盈余管理其实是一种权衡——保持净收益的相对可靠性与成本效益原则之间的权衡。

跨国企业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逐步深入,国内大型企业与国外交流机会日益增多,对外经营规模也日益扩充,由此,这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形成的文化冲突也日益凸显。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模式,为企业对外扩张提出了挑战,公司在对外经营的过程中也遭遇了很多难题。本文从大型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文化冲突的根本成因展开分析,并就如何应对冲突、开展跨国企业管理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促进跨国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跨国企业;管理;文化冲突

一、企业跨国经营产生的文化冲突的根本成因:

在不同国家、地域经营的跨国企业由于国家自身存在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导致文化冲突的出现。文化中价值观是一类最深层次的内容,其用于对人们行动、观念及综合态度的支配,决定人们采取行动与持有观点的出发点。各类企业之间不同员工间的冲突实际上便是价值观冲突。据相关研究表明亚洲国家与西方国家等在性别差异、对待权利距离的客观态度、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回避不确定因素的程度等层面包含鲜明的差异性。同时不同企业管理者在认识文化层面存在一定偏差,这一现象在跨国企业中较为普遍,管理者由于欠缺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全面了解,对各国不同文化差异与中心观点的客观存在不良忽视。而文化背景的不同也会造就出多样化的行为模式,同时差异的行为模式又可令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有所不同,并进一步引发企业经营管理中形成一定的文化冲突。另外基于不同国家特有的民族特征性格、不同国家语言形成了沟通障碍、人们生活态度与教育背景的不同均会令跨国企业产生文化冲突。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中海外联合体进军欧洲,由于太急于拿下订单,在没有事先仔细研究当地法律、经济、政治环境的情况下,以低于政府预算一半以上的价格中标波兰A2高速公路,并按国内固有的经营模式,以为可以通过变更进行后期费用的追加,但在一切以合同为依据的波兰,这一招显然行不通,再加上在海外的管理失控、沟通不畅,2011年6月初,中海外总公司最终决定放弃该工程。波兰业主则给联合体开出了l7.51亿元人民币的赔偿要求和罚单,外加三年内禁止其在波兰市场参与招标。由于这个错误,中海外联合体最终折戟波兰,声名狼藉,从而也影响到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

倘若中海外管理人员在决策中能正确意识到这一文化差异并应用行之有效的措施实施控制,则不仅可令文化冲突形成的负面影响淡化消除,同时还可以科学地利用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来科学有效的实践管理。

因此只有深刻认识到其包含的不同文化特征才能真正找到行之有效的实践管理方式,并促进企业的跨国经营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二、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应对文化冲突的科学管理

1、全方位、多视角审视文化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决定各国人民、各企业员工拥有价值观的不同以及差异化的行为准则,跨国经营要想对这些生活在不同国家、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之中的员工有效管理,便应以人为本,了解员工们自身的不同价值观、不同需求及差异化的行为模式。跨国企业管理者应对企业中包含的多元文化展开细化分析,挖掘文化本质特征,全方位审视文化差异,进而便于制定更有目的和针对性的方式措施,以降低矛盾与文化冲突,切实推进不同文化的和谐融合。同时对文化展开多维度的分析可令跨国企业管理层由多个侧面全面把握不同文化的现实特征,进而真正找到解决矛盾与文化冲突的科学方式。

2、创建跨国经营多元化文化沟通体系机制:企业跨国经营多元化文化的交流沟通主要指包含不同文化特征背景的群体之间、个体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实时互动行为的具体进程。在跨国企业经营管理中多元化文化的交流沟通实际上是彼此之间的互相理解与尊重。即各主体之间应对不同文化差异应具备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为消除文化冲突,跨国企业应科学创建制度化、多层次、立体式的多元化文化沟通体系机制,营造信息的有效、畅通的沟通渠道,进而保障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获取各方理解与支持,并真正促进多元化文化的统一整合,全面提升跨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令其在和谐的文化氛围中实现综合发展提升。

3、强化跨国企业文化的教育培训:跨国企业开展行之有效的文化教育培训可全面解决其存在的现实文化冲突,降低负面影响。然而当前较多跨国企业却往往只注重对员工技术素养的教育培训,而对员工的价值观念、跨国企业文化教育培训却有所忽视,不利于跨国企业安定、繁荣的发展。因此跨国企业应全面强化文化教育培训,将具体内容设置为了解、认识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民族文化,以及母公司企业文化,通过系统学习,汲取丰富的、先进的、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理念与管理方式,有目的性组织开展文化的适应性、敏感性综合训练,实施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沟通交流、处理冲突能力的科学培训。同时跨国企业还应聘请专业人员组织开展系统全面的国家文化道德伦理、综合法律体制、价值观念、习惯风俗的培训讲授,提升企业全员对对方国家文化特色的认识,文化状况的敏感性反应,并科学引导员工尊重与理解对方国家的特色文化,进而有效降低文化冲突,提升解决各类冲突的实际能力。

中国中铁旗下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正在加大跨国经营的步伐,近年来,已经分别在委内瑞拉、埃塞俄比亚、孟拉拉等数十个国家开展了铁路、轻轨、市政工程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以帮助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中铁二院加大前期调研,充分了解工程所在国的政治、经济、人文因素,根据国情为他们细心制定建设规划,得到了所在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欢迎。

尤其是非洲国家的埃塞俄比亚,为了提高他们自身的技术水平,中铁二院和埃塞政府联合在中国成都中铁二院总部举办了为期一年的 “埃塞铁路高层次人才培训班”,首期参训学员27名。中铁二院为他们提供培训、实习和观摩的机会。同时,也通过学员们与中方技术人员开展拓展活动、知识竞赛、联谊活动等方式,加深双方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为更好地服务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同时也为中方在非洲进一步开拓市场,与当地文化融为一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4、打造优质良好的学习型跨国企业发展氛围:在全面科学的培训基础上,跨国企业还应积极鼓励员工开展自主学习,通过积极探索,深刻体会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及如何良好改善并优化自身的处事行为方式,进一步培养员工的交流合作与观察、

理解能力。

员工只有充满学习动力才能真正身体力行的实现改变。跨国企业应建立科学的团队综合学习机制,引导鼓励企业员工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来彼此交流、互相学习,通过打造优质良好的学习型跨国企业营造内部浓厚的主动学习、拼搏进取的氛围,来激发企业员工主动学习的热情。同时可良好集中企业集体组织的智慧,协同合作,真正解决跨国企业实践经营中由于文化冲突引发的各类问题。企业领导者、管理人员则应发挥带头模范作用、认真研究、深入学习,进而上行下效优化企业学习发展效果。

中铁二院为跨国经营储备了大量的人才。企业内开办了外语协会,语种涵盖英语、西语、日语、俄语等。协会定期开展活动,或邀请老师讲课、或与外籍学员联谊、或开展各语种的方案汇报比赛。活动让学员们在提高外语水平的同时,也将口语表达能力更好地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对于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便捷地语言通道。

5、推进跨国企业文化的全面融合:不同国家文化在认可、理解与重视相互之间差异的前提下,组建融合形成了全新形式的企业文化,该过程相对来讲具有一定的困难性、且较为复杂与漫长,然而对于跨国企业的实践经营与长期发展来讲是十分必要的。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只有真正创建了具有和谐性、共同价值观念的鲜明性企业文化,才能令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科学引导内部员工,将自身行为、思想、价值观念与企业的发展宗旨与战略规划全面组合,进而提升企业文化适应跨国经营的综合能力。同时我们应通过跨国企业不同文化的良好融合创建企业充满东道国文化特色的管理经营实践发展模式,进而真正形成以企业价值观为根本核心的、经得起考验的企业文化,促进跨国企业实现长效、快速、稳定、和谐的综合发展。

三、结语

总之,基于跨国企业存在的现实文化冲突,我们只有制定科学的跨国企业实践发展、经营管理策略,才能真正消除文化差异、降低文化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营造融合、特色化的跨国企业文化,促进其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与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驰.林凤.跨国企业多元化文化管理的战略方法研究[J].中国商界,2011(I).

[2]周子云.跨国企业多元文化管理的战略与战术[J].现代企业文化,2010(22).

(作者单位: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跨国企业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国内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意义及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我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我国企业;国际市场;策略

一、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意义

(一)可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在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现状下,我国企业要想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高瞻远瞩,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各自独特的资源优势,当企业的生产销售单纯面向国内市场时,其可有效利用的资源会受到国内市场条件的限制,要么成本高昂,要么难以寻找而使得企业生产销售无法满足规模性、经济性的要求。企业只有面向更广泛的国际市场,通过竞争促进资金、技术及自然资源等的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来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

(二)捕获更多的市场机会

经济全球一体化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对于国内大量生产长线产品的企业而言,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国内市场以外并由此获得更多的顾客,同时通过在其他国家延长或更新产品生命周期来避免国内市场的饱和,进而使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如,许多产品的寿命周期在国际市场中具有了时间差与地区差的特点,当企业某种产品在国内处于产品寿命周期的成熟期甚至是衰退期时,在另外一些国家却还处在导入期或成长期,此时,将产品打入这些国际市场,就等于是延长了产品的寿命周期。再如,国际市场需求较之国内市场需求更具多样化,这也会给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产品销售量

我国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产品销售量。一方面,国际市场容量巨大,企业只有不断扩大规模才能够有效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扩大企业规模也是企业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四)可加速企业成长,提高企业声誉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可以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锻炼企业,在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同时从根本上转变我国企业的发展思路,锻造出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新型现代企业。从事国际市场开拓活动本身就可以提高企业在本国市场内的声誉和地位。另外,从事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企业通过对外交流,还可以扩大自身在国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海尔、华为、联想等企业就是很好的例证[1]。

二、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已开始完全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我国企业也加快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奇瑞QQ在从2001年10月至2004年11月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就先后牵手中东、东南亚多个国家;联想2004年12月与IBM签署协议,以12.5亿美元购入IBM全部PC业务;上汽集团2005年1月宣布收购韩国双龙48.92%的股票,成为双龙最大的股东;TCL收购汤姆逊,海尔收购美泰克公司,华星集团收购阿联酋电视台,以及众多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事实都说明,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越来越大。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同日本及欧美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真正成功“走出去”的企业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在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三、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面临的问题

(一)营销观念落后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国内企业的营销知识、技术和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我国仍旧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水平,所以许多企业的营销观念仍然还停留在“生产观念”和“推销观念”阶段。而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已经经历了从“生产观念”到“推销观念”再到“营销观念”的演变。相比之下,我国企业在营销观念上比欧美发达国家落后了几十年。

(二)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和能力不足

我国改革开放刚刚进行了三十一年,而企业真正开始自主进入国际市场才是近二十年的事,与国际市场的长期隔绝,使我国企业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当国外企业已积累有百余年国际市场营销经验的时候,我国的企业则是刚刚涉足这一领域。目前,我国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宏观、微观环境,国际市场的行情、走势,国际经商惯例,本国对外贸易规章、运货、报关、检验等手续,各国关税及非关税方面的规定,国际汇兑、国际法律、保险、运输知识等等还都处在学习和熟悉的阶段,更缺乏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外语,并具有国际市场知识和经验的相关人才。可以说,国际市场经验和能力方面的缺乏是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

(三)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是联系市场和企业的纽带,没有市场调研企业就很难在目标市场获得成功。开拓国际市场需要的信息资料很多,而市场正是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为了获取有效的信息,企业应深入目标市场做充分调研。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经营者懂得重视国内市场调研,但是在国际市场上,许多企业要么否认国际市场调研的价值,要么为了节约成本而忽视境外目标市场的调研;有的虽然调研了,但数据不充分,调研结果没有真正反映国际市场的实际,导致不少企业在开拓与国内有差异的国际市场时屡遭失败。

(四)产品质量、结构有待改善

面对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我们的产品质量还有待提高。一方面,我国的出口产品,除了少数能够达到国际水平以外,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在品质、功能、包装和服务方面都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使得我们的许多产品要么由于达不到相应标准而无法对外出口,要么就是出口了也只能被当作低档商品来出售而无法卖出好的价钱。时至今日,“Made in China”仍然在一些国际市场上被认为是低档货的代名词。另一方面,我国出口产品的总体结构还存在着严重地不合理性。绝大部分出口产品都是初级品、低值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而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很小[2]。

(五)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知识产权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和保护神。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要么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了解还相当粗浅和模糊,要么出于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需求,知识产权的事先保护支出与事后维权支出十分有限。由此引发我国企业自主品牌被恶性抢注的事件屡屡发生:“竹叶青”在韩国被抢注;“凤凰”在印尼被抢注;“阿诗玛”在菲律宾被抢注;“红星二锅头”在英国被抢注;“同仁堂、“全聚德”、“王老吉”、“女儿红”、“杏花村”等中华老字号都曾在海外遭遇商标抢注……这给开拓国际市场的我国企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四、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策略

(一)树立营销观念

在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商品极大丰富的年代,企业经营者一定要树立市场营销的观念。企业的经营理念必须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顾客为中心”转变,从“企业生产什么,顾客接受什么”向“顾客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转变。企业管理者只有牢固树立市场营销观念,立足目标市场,研究目标市场的规律、研究目标消费者的行为,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在产品生产、价格制定、渠道建立及促销组合等方面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二)在实践中学习、积累国际市场开发经验

我国企业应认真研究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世界500强企业如通用、保洁、丰田等公司在开拓国际市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应结合我国企业自身的实际,有选择的学习。学习可口可乐的品牌打造、学习沃尔玛的渠道建设……同时还要学习国内企业如华为、联想、海尔等如何成功地进军国际市场的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积累并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行业、自己企业的国际市场开发方案。

(三)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

市场是企业经营的起点,是商品流通的桥梁。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会遇到国内市场所没有的变数,如关税及汇率的变化、当地的政策法规、不同的文化、宗教信仰等。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变化因素大大增加,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所提供的信息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另外,在国际市场上,由于消费者需求个性更加明显,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变化更趋复杂。面对这些情况,哪个企业信息掌握得越迅速、准确、可靠,产品更新换代越快,生产计划安排越得当,哪个企业就能更好更快地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就能取得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3]。

(四)改善产品结构及质量

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产品问题。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受不同价值观、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爱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各国经济条件的不同,决定人们的消费行为有差异;地理环境与气候的迥异,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功能、特性等方面的需求会有很大的区别。例如红色在我国被视为喜庆的颜色,但在印度红色就不被看好;另外在产品包装、命名等方面也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的具体情况,提供与之适应的产品。改进产品结构,通过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文化含量等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注重自主品牌的建立、培养及推广,增强品牌的溢价功能。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产权已日益成为跨国公司争夺国际市场份额和市场优势的重要武器。美国、日本等国家明确提出了本国知识产权战略,并把其作为振兴本国经济、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特别是日本提出“知识产权立国”,促使竞争的源泉从产品生产过渡到“知识生产”。在我国,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集中表现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所以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不能落后,特别是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更应如此。首先,要提高全民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使他们懂得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其次,国家应支持企业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开办讲座、举办短期培训班、召开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再次,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加强了解国外知识产权执法信息,积极参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学习外商投资企业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经验。最后,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我国企业在国际上开展专利打假活动,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五、总结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速,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国的优秀企业同台竞技。我国的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在国际舞台上有出色的表现,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际市场的规律及变革趋势,积极应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能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赢取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慧碧仙.市场营销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39.

[2]董祥宾,陈刚.市场营销学[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39.

[3]迈克尔·R·津科特.国际市场营销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48.(责任编辑/肖莉虹)

跨国企业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机遇。中小型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必须认清挑战,抓住机遇,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中小型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优势,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 跨国经营 战略分析

企业自进入国际市场以后,就转变成为一家跨国企业。对于我国中小型企业而言,在实施跨国经营战略以后,除了要让自身产品从国内市场走进国际市场,还要积极转变自身经营理念,扩大经营范围,提升管理水平,及时接轨于国际,真正摆脱国内市场的限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我国中小型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重,只有了解自身优势,主动采取应对策略,才能确保跨国经营目标得以实现。

一、中小型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优势

(一)经营灵活

通常而言,资金少、规模小和管理人员少是中小型企业主要特点,市场进退成本不高,所以可以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这些优势是大型跨国公司所不具备的,即可我们常说的“船小好掉头”。此外,中小型企业上马的项目通常很小,投资额度也不大,筹资较为简单,加之很多项目建设工期不长,可以迅速让产品进入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中,同时产品退出也非常容易。中小型企业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经常会设计并生产很多适合当地条件的产品,这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产品具备极强的独特性与专业性。

(二)拥有特色产品与适用技术

我国是文明古国之一,拥有很多具备民族特色的产品,常见的有中药、茶、丝绸等,这些产品主要由中小型企业以及很多手工作坊生产。从现阶段情况来看,中小型企业在很多领域不具备现代尖端技术,不能与大型跨国公司竞争,不过却拥有很多适用技术,如劳动密集型技术、小批量制造技术等,这与发展中国家国情更为相符,更加贴近市场。并且很多中小型企业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引进技术,可以就地取材,价格相对低廉,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畅销于发展中国家。中小型企业开发这些产品,能够防止直接与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开拓了独特的市场空间,并形成了自身品牌优势。

(三)产权优势

中小型企业有着明确的产权,这是其主要优势之一,这与国有股东缺位的国有企业相比,不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由于国有企业产权上的问题,造成国有企业很难在跨国经营中收获理想效果。从相关部门调查分析中可知,境外国有企业盈利、持平与亏损的比例均为1/3,主要原因是未能解决好国有资产委托—代理机制,从而导致国有资产出现海外流失的问题[1]。而中小型企业有着明确的产权,经营者利益直接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从而确保了企业经营者有足够的积极性,这是中小型企业跨国经营的良好保障。

二、中小型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对策

(一)完善融资政策

只有建立起健全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才能让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得到法律的有力保障。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掌握中小型企业发展现状,采取一定法律措施,对中小型企业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的运行方式、资金来源以及职责等进行明确。此外政府要采取直接或间接的金融支持方法,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政府要利用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等措施,如降低对中小型企业的税率,提升固定资产折旧率等,并对中小型企业实施出口补贴等措施,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各地区职能部门和金融主管机构,要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将更多金融服务提供给中小型企业。

(二)加强科技创新

当前,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若是中小型企业不开展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不主动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则无法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并难以保证自身的稳定长远发展。对此中小型企业要积极加强科技创新,尽快优化产业机构,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此外中小型企业还要提升售后服务质量,重视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此增强核心技术竞争力。

(三)利用电子商务

一是通过电子商务和网上贸易,可以让中小型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减少所投入的经费,解决中小型企业资金少、规模小的问题;二是电子商务可以防止中小型企业被中间商制约与盘剥,最大限度发挥出成本的优势;三是电子商务可以增加中小型企业出口贸易的机会,不需要投入过多资金就可以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四是电子商务能够省去出口贸易环节,从而提升效率,减少交易时间;五是网上贸易突破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避免了自然因素的影响,有助于中小型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并迅速提升企业知名度,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与国外跨国公司加强合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让企业跨国合作有了良好的条件。中小型企业能够与国外跨国公司加强合作,确保自身经营目标得以实现,可以迅速打开国际市场。在与国外跨国公司合作的过程中,中小型企业有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途径,有利于扩大产品销售范围[2]。随着合作的升级,还能够得到新兴工业的立足点,实现中小型企业与信誉良好、资源丰富的公司合作。中小型企业在国外战略伙伴的协助下,可以解决自身产品研究开发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得到大力支援,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自身经营绩效的提升。

(五)培养国际市场营销人才

对于我国中小型企业经营人员而言,具备丰富国外工作经验的人才十分匮乏,这不利于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因此,当前要加大中小型企业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培养力度,满足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需求。同时中小型企业还要利用优秀的企业文化与人才机制,将更多具备丰富国际化经营经验的人才吸引起来,为跨国经营战略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人才基础。

三、结语

总之,我国中小型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能够正确贯彻并落实我国的“走出去”战略,能够满足中小型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的需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中小型企业要主动参与到国际竞争中,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跨国经营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跨国经营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魏志刚.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2):32—33

[2]李恒.分析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模式[J].中国商贸,2015(3):10—11

(潘银杰,1994年生,浙江宁波人,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跨国企业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跨国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铁路公司跨国经营财务管理面对新的形势,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铁路X公司人手,通过对中国铁路国际X公司的跨国财务管理分析,来得出中国铁路国际X公司财务管理上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筹资成本;经营管理

一、X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X公司是中国铁路总公司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政府间铁路项目国际合作而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发挥企业层面牵头作用,跟踪推进建设实施境外项目的合作平台,取得非凡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财务管理的问题。

(一)融资方式单一,资金风险较大

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难度高,风险大,因为经济业务所处国别在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因素较为复杂。正常情况下,在国际市场上跨国公司的经营资金来源渠道多样,筹资方式也十分的灵活,比如筹集资金常用的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发行融资券和租赁筹资等等。但是由于X公司的是隶属于铁路行业的老牌央企,资金的筹集方式受国家的限制,所以筹资方式比较单一。

(二)投资金额较大,投资回报率存在风险

投资战略和规划是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否能做出正确的投资战略,并获取投资的成功,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于X公司而言,要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出发,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组织开展海外的铁路项目的投资活动,投资决策更是财务决策的重中之重,同时对于投资的风险管理也要渗透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对于铁路建设项目的投资特点,结果国内高铁建设的运营经验,总体来说X公司的投资具有资金体量大,建设期长,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

(三)跨国经营税务风险较大

跨国经营的税务风险也是整个海外经营项目的风险点,由于境外项目每一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国情,因而各国的税法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税率差异、税基差异、纳税对象差异、纳税人差异、征收管理上的差异、税收优惠差异等等。

二、X公司解決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拓宽融资方式,规避资金风险

X公司目前的筹资方式主要是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取得的,对贷款的用途有明确规定,使X公司难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调用资金,再加之严格的放款审批流程,会造成资金链条的紧张。因此,为了解决资金紧张,促进X公司快速健康发展,拓展筹资方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合理确定投资规模提高盈利能力

目前,X公司作为一个大型央企,和其他企业相似,投资的规划也缺乏科学性。因此,很容易造成盲目投资和投资金额过大的情况。为了合理确定该公司的投资数量,提高盈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加强投资前进行财务可行性评估

在判断投资方案是否可行时,必须满足可行性的要点,从而断定是否要进行项目的投资。参考的指标包括,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和行业基准折现率的比较等指标。当项目投资方案进行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净现值大于零,净现值率大于零,获利指数大于一,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折现率时。投资方案才是可行的,这样选择才能确保项目的获利能力。之后再确定合理的投资方案和金额。

2.规范项目投资程序

X公司投资程序的设计,可以参考一些大型海外公司或标杆型的国内跨国公司的投资程序。对投资进行监管,严格控制投资资金的流向,使投资金额更合理安全。

三、结束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我国的企业在走出国门进入全球市场经济的同时面临的冲击和挑战越来越大,其中国有企业表现的更为突出。中国的企业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财务管理的能力,才有可能在未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特别是首先走出国门的铁路、高铁等建筑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要时刻关注自身的财务管理问题。不仅为自身的持久发展提供保障,也为更多企业走出国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郑星.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系统构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2]李飞.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3]孔德海.中央企业国际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

[4]赵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

[5]孙晨.哈佛分析框架下中国铁建财务报表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6.

上一篇:视觉时代美术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园艺学生职业素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