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改革范文

2023-09-20

物流工程改革范文第1篇

摘要:总结近三年化学制药工艺学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经验,提出了完善制药工程专业知识结构的新方法。

关键词:化学制药工艺学;教学内容改革;创新经验

化学制药工艺学是在化学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过程中,设计和研究经济、安全、高效的化学合成工艺路线的一门科学;也是研究工艺原理和工业生产过程,制订生产工艺规程,实现化学制药生产过程最优化的一门科学。化学制药工艺学既要为新研发的药物品种积极研究和开发易于组织生产、成本低廉、操作安全和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又要为已投产的药物不断改进工艺,特别是对于产量大、应用面广的品种,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新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程为沈阳药科大学在全国范围内首创的药学类课程,为制药工程专业(编号081302)的专业核心课程。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化学制药工艺学”课程历经创建—发展—完善的艰辛历程,逐步成长为国内药学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门特色课程。该课程于2008年入选辽宁省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大加快了课程建设速度。“化学制药工艺学”的教学质量在全国同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作为全国唯一一门“化学制药工艺学”精品课程,已成为全国200多个高等院校制药工程专业的示范课程。2012年成功转型为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013年成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近三年,我们对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大力发展创新药物、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新形势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主要内容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程内容由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构成。总论是课程的基本内容,由绪论、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手性药物的制备技术、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和化学制药企业污染物的防治与清洁化生产等章节组成,深入浅出地阐述化学制药工艺的特点和基本规律。

本着兼顾药物类别、具体品种的合成工艺特点以及作用地位的原则,选取奥美拉唑、塞来克西、α-生育酚、芦氟沙星、萘普生、卡托普利、氢化可的松和氯霉素等8个典型药物作为实例,进行具体剖析,前后呼应,完成从一般到个别的过渡,重点在于应用基本理论知识,深入探讨药物合成工艺。

“化学制药工艺学”是制药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也是专业必修课,具体教学目标如下:了解制药工业的现状和化学制药工业的特点;掌握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评价及选择方法;熟练掌握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技术;了解手性药物的发展动向,掌握其制备技术;掌握中试放大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生产工艺规程的内容和作用;了解化学制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掌握“三废”处理方法。对典型药物的合成工艺路线的比较与选择,工艺原理和影响因素,原料、中间体、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三废”综合治理等有系统的认识。

二、总论中引入的新概念和新进展

总论系统阐述化学制药工艺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力求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绪论和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中引入清洁化生产、绿色度和原子经济性等新概念,在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中增加实验设计和工艺过程控制等新进展,在手性药物的制备技术中介绍动力学拆分、手性合成子与手性辅剂的新进展和新范例,使学生能及时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了解并跟上制药工艺的前沿发展。

1.清洁化生产。清洁技术(clean technology)是从产品的源头削减或消除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清洁技术的目标是分离和再利用本来要排放的污染物,实现“零排放”的循环利用策略。清洁技术是一种预防性的环境战略,也称为“绿色工艺”(green process)或“环境友好的工艺”(echo-friendly或environmentally benign process),属于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的范畴。清洁技术可以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引进,也可以在现有工艺中引进,使产品生产工艺发生根本改变。

化学制药工业中的清洁技术就是用化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来减少或消除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害原辅材料、催化剂、溶剂、副产物;設计并采用更有效、更安全、对环境无害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催化剂或溶剂的绿色化以及研究新合成方法和新工艺路线。

2.绿色度。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传统的化学制药工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虽经无害化处理,但仍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解决化学制药工业污染问题的关键,是采用绿色工艺,使其对环境的影响趋于最小化,从源头上减少甚至避免污染物的产生。评价合成工艺路线的绿色度(greenness),也就是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或者环境友好程度,需要从整个路线的原子经济性、各步反应的效率和所用试剂的安全性等方面来考虑。

3.原子经济性。原子经济性(atom economy)是绿色化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由著名化学家B.M. Trost于1991年提出的。原子经济性被定义为出现在最终产物中的原子质量和参与反应的所有起始物的原子质量的比值。原子经济性好的反应应该使尽量多的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出现在产物分子中,其比值应趋近于100%。传统的有机合成化学主要关注反应产物的收率,而忽视了副产物或废弃物的生成。例如,制备伯胺的Gabriel反应和构建C=C双键的Wittig反应均为常用化学反应,其产物的收率并不低;但从绿色化学角度来看,它们伴随较多的副产物的生成,原子经济性很差。按照原子经济性的尺度来衡量,加成反应最为可取,取代反应尚可接受,而消除反应需尽量避免;催化反应是最佳选择,催化剂的用量低于化学计量,且反应过程中不消耗;保护基的使用,在保护—脱保护的过程中,注定要产生大量废弃物。各步反应的效率包括产物的收率和反应的选择性两个方面,其中,选择性包括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含对映选择性)。此处的反应效率主要用以标度主原料转化为目标产物的情况,只有提高反应的收率和选择性,才有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所用试剂的安全性主要是强调合成路线中所涉及的各种试剂、溶剂都应该是毒性小、易回收的绿色化学物质,最大限度地避免使用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性、强生物活性(细胞毒性、致癌、致突变等)的化学品。

4.实验设计。大多数反应的工艺过程非常复杂,配料比、加料顺序与投料方法、溶剂和助溶剂、反应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及其配体、搅拌速度与搅拌方式、反应压力和反应试剂等影响因素众多,传统的工艺优化方法每次实验只改变1个影响因素,可能导致工艺优化的结果具有局限性。对某个反应而言,若主要影响因素有3个,每个影响因素设5个水平,即3个因素、5个水平的反应,若开展全面实验,也就是每一个因素的每一个水平彼此都进行组合,这样共需做53=125次实验。全面实验的优点是全面、结论精确,其缺点是实验次数太多。

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s,DOE)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经济、科学地安排实验的一项技术。DOE对包含多影响因素和水平的反应的工艺优化是非常实用的,通常用于优化应用简单方法未获得理想结果的反应,也用于只要收率和生产效率稍微变动,就会对生产成本产生重大影响的中试放大工艺的优化。实验设计方法包括正交设计法(orthogonal design)、均匀设计(uniform design)和析因设计(factorial design)等。计算机程序有助于处理数据,优化参数,广泛应用于DOE中。

5.工艺过程控制。工艺过程控制(in-process controls,IPCs)是指在工艺研究和生产过程中采用分析技术,对反应进行适时监控,确保工艺过程达到预期目标。若分析数据提示工艺不能按计划完成,那么需要采用必要的措施促使反应工艺达到预期目标。

IPCs用来核查工艺的所有阶段是否能够按照预期完成,对底物、反应试剂和产物的质量进行控制,对反应条件、反应过程、后处理及产物纯化过程进行监控,是保证反应完成预期工艺过程的关键。

在工艺优化的早期阶段,薄层色谱(TLC)是非常有用的IPCs方法,TLC的优点在于可以跟踪从基线到溶剂前沿间任何杂质,理论上能够检测到所有反应杂质。TLC还可以对已知浓度产物中杂质的含量进行半定量分析,初步判断杂质的含量低于某一浓度或高于某一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气相色谱(GC)进行定量分析比TLC更容易些,但很难保证所有组分都能从HPLC或GC柱洗脱出来,使用HPLC要考虑检测器是否适用于所有组分,使用GC往往还需注意样品组分的热稳定性,是否发生热分解反应。

6.动力学拆分。手性药物的化学控制技术可分为普通化学合成、不对称合成(asymmetric synthesis)和手性源合成(chirality pool synthesis)三类。以前手性化合物为原料,经普通化学合成可得到外消旋体,再将外消旋体拆分制备手性药物,这是工业采用的主要方法。

动力学拆分(kinetic resolution)利用两个对映异构体在手性试剂或手性催化剂作用下反应速度不同的性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动力学拆分法作为外消旋体拆分方法,与直接结晶拆分法(direct crystallization resolution)、非对映异构体盐结晶拆分法(diastereomer crystallization resolution)和色谱分离法一起推动了普通化学合成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动力学拆分的根本点在于两个对映体与手性实体以不同的反应速度反应,如果手性实体为催化剂,则更为实用,成为催化的动力学拆分。根据手性催化剂的来源不同,催化的动力学拆分又分为生物催化和化学催化两类,生物催化的动力学拆分以酶或微生物为催化剂,而化学催化的动力学拆分以手性酸、碱或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

7.手性合成子与手性辅剂。手性源合成指的是以价格低廉、易得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例如糖类、氨基酸、乳酸等手性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转化为手性产物。产物构型既可能保持,也可能发生翻转,或手性转移。手性源合成中,手性起始原料可能是手性合成子(chiral synthon)也可能是手性辅剂(chiral auxiliary)。如果手性起始原料的大部分結构在产物结构中出现,那么这个手性起始原料是手性合成子;手性辅剂在新的手性中心形成中发挥不对称诱导作用,最终产物结构中没有手性辅剂的结构。例如在(S)-萘普生的合成过程中,L-酒石酸用作手性辅剂,可以回收和循环使用。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手性辅剂的回收和循环使用是手性源合成的关键问题,与经典拆分过程中拆分剂的回收利用相似,此外手性辅剂的分子量越小越经济。

三、各论中的新概念和新进展

根据生产工艺繁简,又兼顾化学制药工艺学课程的完整性,选择的典型药物各有侧重并各具特色。奥美拉唑和塞来克西分别是质子泵抑制剂和II型环氧化酶抑制剂,为合成路线的设计和选择提供了实例。α-生育酚的生产工艺原理中重点介绍超临界萃取及其精制工艺中液固制备色谱体系。芦氟沙星的生产工艺原理中介绍了设备流程图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萘普生的生产工艺原理中选择葡辛胺为拆分剂的合成工艺,说明结晶法拆分非对映异构体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作用。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原理着眼于合成路线选择和手性分子的合成工艺研究。氢化可的松的工艺路线是一条半合成工艺路线,是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相结合的一个范例。氯霉素的生产工艺原理,积累了我国化学制药工业60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不断更新的生产工艺、中间体控制、诱导拆分、副产物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凝集着我国制药工业界的智慧与创新思想。

紧密结合国内外制药工业的发展现状,增加2007年10月1日施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和2011年1月17日卫生部发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等法律法规,有关新药注册方面的要点,如晶型研究、杂质研究、溶剂残留,GMP厂房设计要点等,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岗位实际。

基金项目:201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序号449]

作者简介:赵临襄(1964-),女,山西太原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药物化学与制药工程研究工作。

物流工程改革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矿业形势的变化,矿山企业对于采矿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突出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必须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采矿卓越工程师,提高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文章在对当前采矿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需要,东北大学采矿专业为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提出了后续教学改革规划,对于提高采矿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采矿专业;本科教学;教学改革;采矿卓越工程师

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历史悠久,早在1926年就成立了采冶学系,传统的培养模式以及极具特色的专业授课方法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已培养了5000余名本科生,是国内采矿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但随着国际市场环境变化以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矿山行业的高速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矿山企业限于当前的环境,对采矿工程技术人才的选拔会有更加苛刻的要求。结合当下的矿业形势以及矿山行业长远的发展,作为高校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一批“厚基础、宽口径、工程应用型、复合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1]。教育部于2010年6月推出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养计划”,旨在改革完善当前的工程教育。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于2012年入选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为了不辱使命,需要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大幅改革,承接其精华,摒弃其弊端,针对采矿工程本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下时代发展特征、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需要,改革探索培养采矿卓越工程师的模式和路径,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并与国际接轨,突出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储备人才。

一、采矿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课设置过于独立,各课之间缺少相互联系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金属矿床露天开采、井巷工程、凿岩爆破、矿山机械、矿井通风与安全等主要专业课程不但教学时段分散,而且各授课老师大多只注重讲解其所授课程[2]。这样就导致各学科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学生在每门课中虽然学习了较详细的知识和技术,却没能将其融汇贯通。学生虽然在各学科中都学了不少内容,却由于教学过于分散的原因不能形成整体的知识网,对后来的毕业设计乃至以后工作都将造成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一些课程存在交叉覆盖现象,如控制爆破和凿岩爆破,增加了学时却未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二)部分教材过于陈旧,数据跟不上时代

就非煤矿山的教学而言,部分教材仍然沿用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教材,根据行业新规,书中有不少观点与做法已经与现在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而授课教师仍按教材进行授课,势必会误导学生今后的现场工作。同时,不少书中的例子过于陈旧,不能很好地反映当下矿山的实际情况。

(三)教学课程和手段落后

教学课程的落后主要体现在课程的安排总是滞后于行业的现状,没有前瞻性。而在教学手段上,课件过于枯燥乏味,文字演示多于图片和三维动态图演示,同时授课教师通常采用书本上的平面图和剖面图来对采矿中的工程进行讲解,其结果往往是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相关工程的空间概念及其功能。教学方法还停留在“我讲你听,我做你看”、“预习-听课-复习-考试”四段式教学方法,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环境压抑呆板,学生不能融入其中,与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理念不符。

(四)现场实践流于形式

采矿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在校内专业课的学习若未能结合系统的现场实习,对于采矿知识的理解以及毕业后在矿山从事的工作都将产生不利影响。而目前,由于矿山企业的特殊性,安全生产任务重,考虑到生产进度及安全的原因,压缩了实习时间和淡化了实习过程,导致实习普遍走马观花,收效甚微,达不到深度实习的要求,出现部分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与工程实践能力弱的尴尬局面[3]。

(五)专业外语的重视程度不够

为了使矿产资源能保证我国社会经济长远稳步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型矿业公司开始走出国门,收购或者控股国外矿山。这一现状也决定着未来国内会有更多的采矿专业人才走出国门,踏上国际矿业合作领域的工作当中。目前,国内很多院校开设了采矿专业英语等相关课程,然而在教学中存在学生与教师重视程度不够,且外语教学停留于课本,未对国外矿业新进展做相关讲解研究。这样势必导致培养的采矿人才难以适应国外采矿的要求,不利于我国国家资源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二、采矿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

针对上述主要问题,根据东北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和要求,为把我校采矿专业建设成为一流学科,培养采矿卓越工程师,进行了以下有针对性的改革与探索:

1.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建立起采矿专业知识体系,解决专业课程各部分之间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在学校支持、王青教授的带领下编著了针对硬岩采矿的《采矿学》教材,该教材先后被列为国家“九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针对某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如《爆破工程》、《井巷工程》和《矿井通风与安全》等,结合东北大学采矿工程卓越工程师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平台条件,由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授课,组织本科生赴现场和设计单位进行生产实习,掌握采矿工艺过程,并组织进行针对实习过程的交流研讨,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为了使课程内容跟上时代发展,新增了地质统计学、采矿优化方法、数字化设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矿山技术决策、矿山生态复垦等新内容。这样学生的知识结构不仅满足把矿石采出来的需要,而且满足技术决策和管理、数字化、生态化以及优化开采的需要。同时,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成果,增设《三维采矿设计》和《采矿环境一体化课程设计》。同时建设完善了《采矿学》、《岩石力学》和《资源经济学》等核心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2. 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延伸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能力,采矿专业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基于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并将其应用到课堂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4]。邢军教授结合PBL教学方法,将《充填理论》的部分授课内容放到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的矿山现场来教学,通过真实的矿山环境、真实的充填系统、真实的充填过程以及矿山专业人员的讲解,让学生们的疑问一扫而空。

顾晓薇教授和王青教授等借助网络平台,先后建立了《资源经济学》和《采矿学》两门课程的校级网络学习平台,辽宁省资源共享课网络学习平台,MOOC网络学习平台以及爱课程网络学习平台,逐渐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探讨能力,实现了翻转课堂教学;基于学校网络覆盖的特点,使用雨课堂教学软件,通过手机连接老师和学生,实现了课堂上的交流互动,并随时掌控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3. 采矿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能够顺利实施,建设实践基地尤为重要,这也是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5]。为此我校建设了大批教学实践基地,分校内和校外两部分。在校内主要是建设了特色性很强的国家级金属矿山岩石力学与安全开采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建立三维矿山模型,再现了采矿环境,便于学生理解整個采矿工艺过程,有利于实现三维一体化采矿设计,提高了学生对采矿各环节的理解能力和采矿设计能力,此外,还建立了3D打印实验室,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校企合作大有裨益,企业不但可以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来解决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生产管理等问题,同时可以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等[6]。高校也可以借鉴企业的生产管理经验、技术知识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指派学生到企业生产实习,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因此我校结合国内外工程教育的经验,融合企业用人要求,和相关企业一道制定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加强实践基地建设。2012年与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国家级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行3年校内学习和1年校外实践的“3+1”教学模式;在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本钢集团矿业公司、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业公司和抚顺罕王集团傲牛矿业股份公司等矿业公司建立了实习基地,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我校积极探索本科生在企业学习阶段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指导的双导师制。聘请企业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企业导师,进行部分课程的授课与毕业设计指导。这种双导师制不仅可以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同时可以使学生获得采矿工程师的专业基本训练,为以后快速适应矿山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 要完成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提升教师自身实力是一个重要前提。德国工程技术大学的教师在上岗前必须有5年左右的企业工作经历,这是德国被视为当今世界工程师培养的成功典范的重要原因[7]。但对于国内工科类的高校目前普遍存在如下现象:作为新生代教学主体的青年教师大多博士刚毕业,他们学术能力强、理论基础深厚而现场经验、知识相对匮乏。为解决学校“双门型”青年教师缺乏矿山实践经验的问题,学校与一些矿山建立合作关系,定期或不定期安排青年教师到矿山实践学习并支持青年教师参加相关业务能力提升培训,除此之外,还强调师生共同学习,针对在学校召开的与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与讲座,要求本专业教师与学生全体参与,会后进行相应的汇报和交流。学校还定期聘请经验丰富的现场专家到学校做讲座。通过这些工作,不仅促进了师生共同进步,而且紧密联系矿山实际,实践出效果。

5. 为了适应社会未来发展,本专业紧密跟踪国际采矿技术发展趋势,十分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组织国际学术会议、互派访问学者和交换留学生等形式,借鉴国外工程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探索了矿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加强《采矿专业外语》和《矿业新进展(双语)》等课程的建设以及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我校每年都会选派优秀的青年教师去国外进修、学习,并吸引海归科研人才来我校工作,同时聘请国外教授来我校讲授暑期课程,为同学们了解和掌握国外采矿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就非常有帮助,并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外语能力,扩大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国内矿业企业的海外矿业项目投资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并且部分毕业生在中国有色集团赞比亚Chimbishi铜矿、中信泰富澳大利亚铁矿项目和金川集团控股的赞比亚穆那利镍矿等海外项目中成为了骨干力量,切实推动了国家执行“走出去”资源战略。

6. 学校在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方面也做出了创新性举措。本科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期一年的基础知識教学阶段,该阶段的学生按照矿业类大类培养,无专业之分。第二阶段是为期三年的专业知识教学阶段,该阶段学生在其大一毕业后根据自身兴趣以及相关考核来选择专业。这样就保证了采矿专业学生是在对该学科有一定了解,以自身爱好为导向,并通过相关考核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摆脱了在上大学之前就盲目选择专业而带来的弊端,为培养卓越工程师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后续教学改革规划

为顺利完成“双一流”建设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针对本专业教学还需做出更大的改革。1. 对于学生要实施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教学计划:教学上注重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平齐,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让学有余力的本科生依据自身兴趣选择教师团队并参与一些项目。另外,需要积极探索中外联合培养模式,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莫纳什大学、科廷大学和西澳大学等国外高校进行联合培养,培养出专业精、英语好、懂经济、会管理的采矿高层次人才,满足境外矿业开发需求。2. 对于教师要改革和完善其职称评价机制。国内高校职称评定主要取决于其参与的科研项目、SCI质量及数量,从而导致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这不利于学校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因此,需要适当加大教学成果在职称评定中的权重,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和激励制度。3. 将1+3的两阶段教学完善为1+2+1的三阶段教学,第一阶段仍然是为期一年的大类专业基础教学阶段,第二阶段改为为期两年的专业课教学阶段和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的为期一年的实习实践阶段。

参考文献:

[1]李占金,李示波,孙光华.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65-67.

[2]魏德州,王青,顾晓薇,等.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149-152.

[3]辛钧.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对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111-115.

[4]许晓静.基于实验教学平台的PBL教学法应用模式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177-179.

[5]柴修伟,张电吉.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实验实践平台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2(5):82-83.

[6]陈小敏,吴涓,徐春宏.校企合作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基于东南大学的案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7):168-171+268.

[7]尹立孟.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师资问题与课程体系设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163-164+181.

物流工程改革范文第3篇

摘 要:在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设计中,引入模拟实训教学模式,通过招投标模拟实训课程将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直至签订合同的全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更加条理化和系统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也掌握了必要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模拟实训;招投标;角色分工

一、工程招投标课程设计模拟实训的提出

作为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今后要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管理工作,涵盖了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投标及竣工结算等环节。而其中招投标环节作为一条主线,将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建筑工程预算、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有机地贯穿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探索。笔者认为应在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设计中进行模拟实训,以一个真实的工程项目贯穿招投标全过程,内容涵盖工程招标、投标(含投标报价及技术标编制)、评标、合同评审及谈判、合同签订等一系列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工程招投标课程设计模拟实训的实施

课程设计模拟实训是以南宁市江南区一个回迁项目为工程背景,该项目为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16层,基础为静压桩和筏板基础。在模拟实训过程中,学生需结合之前学过的《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量清单计价》等课程融会贯通,通过角色扮演,分组完成该工程项目资格预审文件的编制及公告,招标文件的编制及发售,技术标、商务标的编制,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及签订合同的全过程,力求真实再现实际招投标工作的整套流程,让学生亲身参与进来,以学生为主导,老师只是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

具体操作流程:

1.组建招投标团队

学生六人为一组进行角色分配,分别扮演招标方和投标方,每组推选组长一名负责组织完成招投标模拟实训。各组自行去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资料,了解各自分别作为招标方和投标方应具备的条件及违反招标投标法的法律责任,并对招标方、投标方在招投标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决标成交阶段应完成的工作任务各自拟一份提纲。老师课堂上通过对双方拟定的工作任务进行点评,把工程项目招标投标业务基础知识从头到尾梳理一遍,课后再由学生根据老师的意见修改完善。

2.编制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

老师发放工程项目资料(含配套图纸),由于这套图纸的技术标和商务标部分分别在施工组织管理和建筑工程预算的课程设计中已经基本完成,所以学生对这套施工图纸比较熟悉,只需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适当修订,便可以集中精力进行与招投标的文件资料和流程的学习。学生根据给定的工程背景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并制订工程项目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

老师先从招投标情况、投标人资质条件、投标文件组成及评标委员会组成等方面提出的要求,招标组围绕上述要求完成招标文件(含招标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本部分内容已在前导课程中基本完成,这里只需修改完善即可,各招标组可用广联达算量软件及博奥计价软件进行工程量及套价的核对及修订。

各招标组完成招标文件后,在课堂上分别阐述各自的内容,投标组针对招标组的阐述提出问题,并对招标组进行答疑。老师最后再一一点评及修订,选定比较好的一组招标文件及招标控制价作为投标组投标报价的依据。

3.编制投标文件

投标组每组拟定一个单位名称作为小组的模拟投标单位名称,并制作一枚印章为投标及签订合同使用。各投标组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围绕老师提出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并在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截止时间前递交标书。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投标文件的组成;(2)对招标文件进行实质性影响;(3)投标文件應由法定代表人签名、加盖印鉴,并加盖法人单位公章;(4)投标人为中标可以采取的投标策略。

投标组编制完成投标文件,同样要分组进行阐述,由招标组进行提问,投标组进行解答,老师一一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投标组根据修改意见完善投标文件并在投标截止时间向招标组递交标书。

4.开标、评标、定标

招标组选派部分学生分别扮演开标会主持人、工作人员及评标委员会委员。学生需在模拟开标前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开标会主持人的职责;(2)评标委员会成员的组成;(3)评审办法、程序等;(4)确定中标候选人,签订施工合同。

完成一系列程序后,由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排名,招标组成员表决选定第一候选人为中标人,最后按要求签订合同。

三、总结、归纳及评定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的模拟实训,各小组编写一份报告总结任务完成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心得,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各组互相交流、分享。老师根据各组及每位成员在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及成果进行打分。

总成绩=模拟实训活动表现评分(40%)+成果评分(60%),其中模拟实训活动结合考勤、在本组中分配的任务量及贡献、参与的积极性等评定,成果评分包括招投标文件的编制、施工合同的编制及开标评标材料等。评选出前三名的小组及最佳表现学生3名进行奖励。通过此次模拟实训,学生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基本掌握了招投标的流程及要求。

参考文献:

[1]尉胜伟.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做”实施探讨[J].才智,2010.

[2]宋春岩.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M].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 薛直艳

物流工程改革范文第4篇

摘要:针对机械专业《工程材料》课程特点,结合实际出发,从教学指导思想、目的、课程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综合性人才

工程材料课程是工科类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的通用材料,是本科教育阶段唯一一门全面介绍材料知识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课。[1]其课程内容对材料的覆盖面广,对学生素质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如何更新教育思想,提高教育质量,对课程内容进行更合理的规划整合,是课程改革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学目的,指导思想

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其专业性质,培养目标不尽相同,针对机械专业的学生,教授时应对内容进行必要的侧重和取舍,同时要求学生结合实验和金工实习进行自学、理解。机械类专业同学的工作主要去向是产品设计与制造工作,由于材料品种很多,所以合理正确的选择材料是一项重要工作。在对材料知识的掌握上,机械设计工程师与材料工程师是有明显差异的,材料工程师侧重对新任务的进行开发及对材料性能进行挖掘,故要求他们对材料内部组织变化规律及性能特点有深入了解。而机械设计师侧重合理的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同时要考虑材料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加工工艺路线及方法的等,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将机械设计制造和相关材料知识紧密连接在一起。[2]随着当前教学改革的深入,在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方案上进一步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工程材料》作为一门机械专业基础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改革规划,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及考核方式,以此更好的适应人才培养需要,是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2.重视教学改革内容

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效率,如何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增加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势在必行。由于以往的教材与日新月异涌现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脱节,部分陈旧的课本内容已无法和时代相顺应,所以首先需要对课本内容进行整改。[3]将传统内容和现代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可引入一些较新的与材料类相关教材加以辅助。同时在制定教学改革时,对教学课时也应加以调整。由于主要是针对机械设计专业学生进行讲授。重点应放置在铁碳合金和合金钢章节,其次是钢的热处理,讲授时金属材料部分重点讲解,复合材料部分次重点讲解,合金钢部分可侧重介绍几种典型合金钢的牌号、特点及应用,热处理部分可着重介绍几种常见热处理的方法、特点及应用,铸铁与有色金属部分以介绍相关材料的类型、牌号、特点及应用。

3.改革考核方式

大部分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方法方法,主要是采取期末考试这样一锤定音的方式,很显然这是不全面的,如果采用这种方式那么考核的只是学生对内容的记忆,而考核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概念的掌握以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查。工程材料概念多,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困难复杂不好学,进而导致厌学的情绪。想要扭转这种不好的局面,让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变被动为主动,除了从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在学生的考核成绩测评上也非常有必要改革。对于考核方法的改革,在这里笔者通过平时成绩(考勤、作业、课上表现等)10﹪,阶段小测试10﹪,实验20﹪,小论文10﹪,期末考试50﹪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与以往的教学相比,实验成绩的比重增加了10﹪,其次新增了小论文撰写测评。工程材料本身是建立在科学及生产实验上的一门科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能力-方法”的同步提高。[2]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安排了“金属材料试样制备及组织分析”、“金相材料热处理”、“硬度计操作培训及材料表面硬度研究”、焊接及砂型铸造。要求学生在做实验前充分预习了解实验,给出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认真完成实验,将课程理论与实际实验结合起来,在实验完成后总结实验,分析實验过程、数据。而增加论文考核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及写作能力,在给出高质量的论文前,学生必须大量阅读文献及查阅相关书籍,并且自行树立论文观点,增加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束语

课程改革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通过对教学目的、内容、考核方式等教学环节进行的改革与探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课程效果,但我们还需要再接再厉,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专研!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毕凤琴.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大庆师范学院学报.[J].2006.10(5)41-42

[2]夏卿坤.《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长沙大学学报.[J].2011.3(2)136-137

[3]凌人蛟.《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黑龙江科技信息.[J].2007(22)

物流工程改革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以物流企业人才需求及高职物流专业教学现状为背景,分析了目前高职物流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物流教学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企业需求;中职物流;教学改革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代物流业正在迅速发展,在此过程中物流人才需求也在急剧扩大,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物流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急需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一、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现状

1.整体需求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物流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较多的行业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每年需要新增一线操作技能人员约110万人,而目前国内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人数约40万,远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另外,由于进出口贸易及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熟悉报关、货代以及电子商务等复合型物流人才也颇受企业的青睐。

2.各类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的现状

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均有不同,大部分物流相关企业需求的物流人才为物流操作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企业需求比例达57.94%。伴随着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的迅猛发展,目前与运输行业人才缺口最大,其次是仓储业。此外,国际物流业对国际物流经理、国际货代经理、报关员、报检员等也有较大的需求。

二、高职物流专业教学现状

截至2011年初,我国已有824所高职院校和2000多所中职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但作为新兴学科,高职物流专业的教学存在着一些的问题:

1.师资匮乏

物流作为新兴学科,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物流专业师资,多数教师均由管理类、经济类学科转化而来,缺乏企业经验,对于物流行业的发展、企业的需求等信息的获取相对滞后,在师资队伍中,能够真正将理实结合起来的教师十分匮乏。

2.教材内容落后

物流是一种应用型学科,它的理论多来源于物流实践活动,当前各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理论知识远落后于不断发展的物流管理实践。

3.培养目标滞后

在物流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大多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设定都缺乏前瞻性,不能让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接企业需求,难以满足未来岗位需求。

4. 教学手段单一

当前,职业教育提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的知识局限性,多数管理课程的设置仍是“重理论,忽视实训”。理论知识的教学往往脱离实际需求,数字化教学资源不够丰富,不能贴近企业实际,多媒体的运用缺乏有效性,甚至不能为学生创设模拟环境进行企业物流管理活动的模拟训练。

5.评价方式陈旧

多数高职院校物流专业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以此对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进行评价,即使加入了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等因素,仍无法反映学生是否能将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三、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物流教学改革的思路

1.以行业发展为导向,不断提升师资水平

一方面要“走出去”,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院校进修、企业实践、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请进来”,积极聘请企业生产一线操作及管理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也要加大引进海外留学物流人才和出国培训力度,采取邀请外国专家来讲学的办法,提高物流专业师资水平。

2.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注重实用性、有效性,因此,可以组织物流行业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编写物流的教材,加强案例内容的典型性、实训任务的有效性。同时也可根据校企合作的工作流程,自主编写有现实意义的实训教材。

此外,教学内容必须及时更新,要基于物流行业、企业实际发展及需求,结合物流职业标准,设计、开发、更新教学内容,内容需融入真实的工作情境,以解决实际的问题,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及素养。

3.以企业需求为立足点,确立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以企业实际需求为立足点,突出能够符合企业需求、岗位需求的高知识、高技能、高素养应用型人才。

4. 以学生为主体,增加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课程的设计背景应贴近企业、贴近岗位,以课表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教学任务,利用教学平台等手段激发学生课前、课上、课后自主学习,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和交流。同时,运用一些成熟的仿真平台或软件,将企业中常见但实训室无法操作的设施设备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岗位的仿真操作操作,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认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充分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5.以工作流程为主线,采用多元评价

评价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应侧重学生对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评价应以重能力、重素质为原则,以教学目标为标准,以学生解决问题的“职业行动能力”为依据,评价体系应该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体现企业的需求,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技能水平。在评价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课程的特点,采用个性化的评价方案:如,“校内课程实训评价”、“校外顶岗实习教学评价”、“毕业方案设计”等。当然。还要以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必须工作流程为主线,通过案例分析讨论、闭卷考试、物流活动模拟操作、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多元综合评价学生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养等。

参考文献:

[1]李凤梅.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2):346 - 347 +350.

[2]夏纯迅.《物流采购管理》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158.

[3]喻先广.我国高职物流专业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16):242.

[4]吴媛媛.关于培养物流复合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5):202.

物流工程改革范文第6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付丽茹

【摘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设置商品学课程既有必要性,又有特殊性。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和要求,确立了提高物流职业意识,增强专业操作技能的商品学教改目标,提出了就业导向的技能型教学思路,并重新构建教学内容,建立了系统的教学实施方案和成绩评定方法。

【关键词】商品学 物流管理 就业导向 技能型教学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设商品学课程的必要性与特殊性 1.1物流管理专业开设商品学课程的必要性

物流管理是新兴的热门专业,而商品学是传统的基础课程。事实上,商品学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两者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性。

第一,两者分析的要素——“—物”“与商品”,其内涵基本一致。从字面意思来看“,物流”是由“物”“和流”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的“,物”是“流”的实体基础和作用对象;从专业角度来看,我国国标《物流术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这一解释,可以把“物”简单地理解“为物品”,这“一物品”不是指一切物质实体,而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实体。商品学研究狭义的“商品”,主要侧重于生产劳动新创造的有形物质产品“。物”“和商品”都被界定为有形物质实体,不考虑服务、知识等无形商品“;物”是“商品”范畴的一部分,它将房地产等无法进行位置移动的商品排除在外。

第二,两者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相似性。物流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具有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和理学等多重属性,研究内容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现代商品学则被公认为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复杂融合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以商品体为基础、以商品质量为中心来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质量变化规律的。相比之下,商品学和物流管理存在着一定相似之处:两门学科都兼有经济属性和技术属性,研究目标都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要求,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研究内容都将商品包装、储运、检验等包括在内,是基本一致的。

第三,商品学的知识和技术为物流管理提供指导。物流服务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的实现客户的物流需求,各种物流基本功能的实现都是围绕具体商品展开的,因此,认识和掌握典型大类商品的自然属性,熟练运用商品检验、包装和养护中的技术方法,在工作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针对具体商品保质保量地完成物流任务。由此可见,商品学对物流管理专业能够发挥较强的理论基础作用,并且对本专业学生的未来就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1.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设商品学课程的特殊性 第一,教学目标的特殊性。

教学目标的特殊性是指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在商品学教学目标上存在较大差异。本科及研究生开设的商品学课程,基本理论相对稳定,体系比较完整。高职教育与之相比,教育对象和教育层次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商品学课程绝不能照搬、照抄普高教育的体系,而是必须确定符合高职教育目标、表现高职培养特色的教学目标。

普高商品学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的讲授,注重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和其基本理论扎实、能够进行相关研究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物流管理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各项物流功能操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物流企业、配送中心等业务部门中的基层操作、基层管理,工商企业内部物流的基层作业和管理等岗位。因此,商品学的教学目标应围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定位,集中考虑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突出职业化、技能化特点,在基本理“论必需、够用”的基础上,重“点增强实操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切实起到对专业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使学生掌握的商品学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并适当兼顾学生的后续发展需要。

第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

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是指适应专业设置、技能要求不同体现在教学内容上的差异性和适应性。首先表现在与专业商品学(如中药商品学、汽车商品学、纺织商品学、食品商品学)的教学内容存在很大差异。专业商品学围绕本专业的核心商品展开,基本不会涉及其他种类的商品,教学内容全面丰富,不仅详述核心商品的自然属性、分类、检验、包装和养护,而且更加关注新商品技术开发、商品美、商品与人、环境的协调等。商品学在物流管理专业属于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基本理论以商品分类和商品标准为主,将典型大类商品(不局限于一种商品)的性质贯穿到实操技能,如包装技法、检验方法、储运流程、养护措施中。

其次表现在与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等专业的商品学教学内容有所区别。同是专业基础课的商品学,必然因各专业培养目标不同而带来教学内容上的差异。营销或连锁等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完成商品销售或围绕连锁企业的商品进行具体管理,商品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于基础理论知识与商品品牌、质量鉴定、包装装潢及消费者审美需求等专业操作技能的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成功实现物流的基本功能,商品学教学内容应侧重运用编码、包装、储运、检验、养护等技能充实和丰富物流职能,使两者有机融合起来,而商品分类、商品标准等理论知识则简要讲述“,够用”即可。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商品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2.1教学改革的目标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职教育是一种适应市场需求、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职业教育。根据上文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商品学课程特殊性的分析,商品学应该达到直接为提高学生专业操作技能服务,并最终为学生就业服务的教学效果,因此,商品学教学改革就是在必要的知识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改革其无所不包、缺乏特色、定位模糊等问题,达到使学生提高物流职业意识,增强专业操作技能的目标。

商品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的时间一般早于专业核心课。此时,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尚处于感性阶段,商品学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先入为主,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性认识,增强职业意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和将来从事物流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授课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的专业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点分拆为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点,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实际操练,在学习专业核心课之前就具备本专业的一般操作技能。

2.2教学改革的思路 根据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学改革的思路是突破传统的“教材导向”的书本型教学模式,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就业导向”的技能型教学模式。

“就业导向”的技能型教学模式要求对商品学课程进行技能定位,即打破原有的书本教学体系,将商品学的静态知识点分拆为物流管理专业需要的动态技能点,融汇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的力度。现代的教育观、教学观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与之相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逐步转变“为导演”“或教练”。教师角色的转换必然带动学生角色的调整,即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技能的主动学习者转变。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案例引导、实物展示、多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重构与教学改革实施

企业岗位设置和专业素质需求是高职教育的风向标。关于商品学的教学重点和实操内容,笔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问卷,并对在某食品配送中心实习的二十几名学生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商品学知识、技能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是认可的,工作中对条形码、储运中的养护措施、质量认证标志、运输包装标志的运用较多,表现出接触更多种类商品,深入认识其特质的要求。通过对有关负责人的访谈,进一步明确了物流工作岗位对商品学知识和技能的迫切需求。

商品学教学内容重构正是基于对物流企业和实习学生的调研结果,按照上述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打破传统的章节体系结构,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根据教学方法、教学组织、考核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课程分成两大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和专业技能紧密链接的部分。

以基本理论知识为主的内容包括商品质量、商品分类、商品标准等[1]。教师从学生熟知的食品、化妆品、药品的质量危机开始,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质量不仅是生产经营企业的生存之本,而且是物流企业的利益所在。商品分类的教学,教师首先展示自制的商场商品分类表,让同学们指出不合理之处,然后引出商品分类的原则、标志和方法,最终由学生设计出合理的商品分类表,课后要求学生调查某一商场的商品分类情况,列出商品分类表,并分析说明其特点和优劣。商品标准的学习,可以由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标准作用的认识,类推出物流作业及技术标准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针对实践性较强、以物流操作技能为主的商品包装、商品检验、商品养护等内容,可按照下面的系统方案来组织教学。

3.1假设场景和环境

物流作业中涉及到商品学的重要知识点有检验方法和程序、运输包装标志和商品养护技术等,这些内容也是商品运输和储存时应该关注的重点、难点。

3.2知识点分解为技能点

将上述知识点打破章节界限,分解为假设场景下按照物流作业流程排列的技能点,设置相应的题目供学生自学、提供多渠道供学生收集资料、调查分析,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

根据假设的场景和环境,将商品学的静态知识点分解为物流管理专业需要的动态技能点,融汇于业务操作中。

·考虑某商品[2]的性质,如何选择运输工具?某商品在运输中容易发生哪些形式的质量劣变,如何进行养护?运输包装在某商品的运输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

·运输过程中,可以采用哪些包装技法?某商品销售包装用的是什么包装技法?为什么此种商品适合采用这种包装技法?

·某商品的运输包装上有哪些标志,属于识别标志还是指示标志,如何辨别和使用? ·某商品在进入仓储中心之前,需要对哪些内容进行检验?使用什么检验方法? ·某商品如何进行抽样?检验前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处理?检验时遵循什么样的程序? ·如何判断某商品的质量级别?如何识别本类商品中的假冒伪劣产品? ·某商品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哪些质量劣变,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养护?

·某商品的销售包装上有哪些质量认证标志,各是什么含义?请分析不同商品的条形码区别在哪里?商品条形码和物流条形码有何异同?

3.3教学组织与实施

首先,教师示例讲解,学生分组自学。教师简单举例对各个技能点进行分析。学生8人组成1组,推选2名组长负责:自由选择商品品种(选1~2种,各组不能重合),负责协调和分配组员的学习任务,监督课下自学,组织资料的收集和讨论活动,要求必须根据所选商品进行技能展示。学生可以根据选择商品的类别归属,查阅教材中关于食品、纺织品、家用电器等商品学分论的内容,教师还提供专业书刊和网站,如《食品保鲜技术》《货物学》等书籍《商品储运与养护》《中国物流与采购》《物流技术与应用》等期刊;http://.c(中国商品学会),http://.c(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物流网、中国食品工业网等网站,有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对商品学和物流专业的兴趣。

然后,学生汇报讨论,教师点评解疑。每次课上完成一个主题,由每组该题目的负责人在班级作发言交流,同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组成员可以提问或点评。以学习态度、展示情况(电子文档、幻灯片、图片资料、实物比较等至少任选其一)、对技能点掌握的熟练程度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依据,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针对每一主题,教师对每组就所选商品的展示情况进行总评,针对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讲解。当然,诸如基本概念、商品包装的功能、包装合理化、商品质变的原因等问题,有必要结合相关技能点讲清重点、难点。

最后,提交技能报告。所有技能题目都进行完毕后,每组根据组员的分析资料、同学的补充和教师的点评,结合所选商品写出一份基于假设背景的电子版综合报告,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心理、独立思考、沟通协作等综合素质。

3.4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技能型教学模式与书本型教学模式相比,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明显提高,能够运用常见的商品学技术方法,掌握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具体而言,学生分组自学、自我管理、互相监督、头脑激荡,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收获的是书本上找不到的知识和能力。学生自选的商品品种贴近生活和专业,如酸奶、茶叶、山楂、香烟、巧克力等,兴趣引领学生带着专业问题展开探索,多方搜集资料,甚至咨询生产经营企业,能够以比较生动的图片、实物、课件等形式展示出来,

这样,虽然每个学生只掌握了一种商品的一个技能点,但是通过汇报讨论和全班共享后,每个学生便能触类旁通,收获多种商品的多种物流操作技能。

四、商品学课程综合成绩评定

“就业导向”的技能型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之适应,而且必然反映在综合成绩评定的内容和权重方面。课程综合成绩应该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一般由学习态度、讨论发言、技能展示、期末考试四部分构成。如表1所示。

表1课程综合成绩评定表

根据本课程提高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目标,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形式,适当减少固定知识点的考核比重,增加对技能点的考核。基本理论知识(50%)通过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来考核;基本专业技能(50%)通过案例分析、情景讨论来考核。

商品学课程要根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社会实际需要进行改革,本文正是遵循这一原则进行教学模式转换的实践探索,希望抛砖引玉,促进商品学教学改革的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冯国珍.高职《商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2) [2]邓旭明.试论商品学在物流管理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内蒙古统计,2005,6 [3]陆影.高职教育《商品学》课程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5,2

[作者简介]付丽茹,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物流系讲师。 *本文的主要内容已被“商品学发展与教育高级论坛-暨第九届学术研讨(会20060715)”论文集收录,笔者独立完成的教改项“目《商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获得学院2006教学成果三等奖。

注:

[1]这部分内容中也不排除有专业应用性较强的知识点,例如条形码。在讲解清楚其概念和构成的基础上,可以设置技能题目供学生练习。

[2]某商品是指允许学生自选的商品,针对此商品,学生课下收集材料、课上技能展示。

上一篇:护士试用期转正总结范文下一篇:愉快的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