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初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案例教学初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多年生物教学中,对于“激素的调节”这一节上过多次,但在实施新课标之前,我们的教学一直都是按部就班,教师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整理,学生被动地吸收、记忆,满足于对知识的记忆,少了对知识的探索、拓延,也甚少去主动联系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

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让我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再走老路子,一味地填鸭,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了。我们应该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营造自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学并快乐着”的感觉。

经过一个半多学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观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设计和实施探究实验等技能,再加上较长时间的分组讨论实践,学生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新课伊始,我就让同小组的同学互相观察成员的身体特征,回忆《青春期》的知识,引出激素调节的课题。学生的反应不错,顺利引入课题。我再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有关腺体的资料,通过观察和小组讨论,找出内、外分泌腺的区别,特别是能说出内分泌腺的特点,填写在黑板上我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内。

在讲到内分泌腺的实例时,我让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根据我的挂图和他获得的知识,在自己身体的大致位置指出各内分泌腺的位置。我只是想增加一点学生的认同感。因为,自己的同学做的演示,学生们一般都会比看老师的演示更感兴趣,有认同感。但令我很惊喜的是,所有的学生都跟着他揣摸自己身体的相应位置。我又让另一个学生站在自己的座位旁再演示一遍,没想到,他竟然不用看图片、文字,可以熟练地说出内分泌腺的名称,并指出相应的位置。看来,只要提起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并不是一件艰难的事。

接下来要学习的是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主要讲三种重要的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要求学生知道它们的分泌部位、主要生理作用、分泌过多或过少时的病症。为了引起学生对了解这些激素的生理作用的兴趣,我首先挂出了一组内分泌疾病的患者的外貌图。这些异于常人的患者的外貌特征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它们想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时,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分别分析、讨论这些病症的起因,从而得出各种激素的作用。

在这一个环节,学生讨论得更加热烈,很热切地拿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共享,基本上能够把我预先在黑板上画出的有关激素的表格填好。特别是在讲到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时,由于每一个小组在前一段时间都做了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的对照实验,因此,小组讨论时,学生特别热烈。在组与组之间的班内交流时,每一个组的发言都很精彩;同时,也拓展了许多有关激素的课外知识,这是最令我惊喜的。

一节课的时间就要过去了,当学生兴奋起来时,拓展的知识特别多,时间总是显得不够用。我赶紧让同学做了这一堂课的“我学到了什么”的自我小结。接下来的任务是让这节课学到的内分泌腺和激素的知识做一些相应的检查、巩固练习。

由于是自己主动、积极地获取到的知识,学生的当堂掌握很不错。我正暗暗庆幸一节课顺利完成,准备下课时,突然有学生举手发问:“老师,糖尿病被称为‘富贵病’,为什么有些很穷的人也患这种病呢?”“糖尿病的特征不是‘三多一少’吗,为什么有的人得了这种病,看上去还是很胖呢?”“为什么有些人怀孕会得糖尿病?”……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小手一只一只地举了起来。看来,这些孩子对于《激素调节》这一章充满了极大的兴趣,课本上的知识也根本就满足不了他们的好奇心。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不可能一一为他们解答,而且,将来他们还会有更多想知道的东西,难道我都能一一帮他们解答吗?我们的新课标提倡的不正是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吗?于是,我微笑地告诉孩子们:“知识的获得可以是多方面的,希望大家能相互合作,一起通过互联网、杂志、书籍等工具查找自己想获得的信息,然后大家交流、共享。”

正在这时,下课铃响了,我来不及过多地交代,就下课了。不过,我相信,这一节课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心里流下很深的印象,不在于知识的记忆有多少,而在于他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和实践,多多少少掌握了一些自主探究问题的方法,并从中找到了满足和乐趣。

这一节课表现出了教师重视学生努力进行获取、形成、发现知识的过程,相信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关于教学计划与教学关系的论述:“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上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学能力作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

以《激素调节》一课为例,我们研究和实践的主题是:怎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小组间的高质量的互动?也就是说,以“还”为基础,向上跨一台阶,达到“多向互动”。这里的多向,包括教师与全体、部分或个别学生之间的不同性质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个体间、个体与小组或全班、小组与小组间多边式和不同性质的互动。这种互动的要求不仅是关注“积极”,更要把握住有效(相对于形式的“动”、不产生实际效果和交互推进教学作用的“动”)和高质量(不仅是学科基础性知识、能力要达标,还要争取实现比各班、个人不同的学生初始状态高的成绩,更要提高教学从多方面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发展的质量)。

因此,要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上课时,教师要学会倾听,把注意主要放在学生身上,要学会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包括评价、追问、启发、判断、组织等),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学生动起来了,绝对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水平上,只有也应该由教师来完成的更高水平的“动”,通过教师这一层面的“动”,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要知道绝不是学生的主动活动就能自发推进教学过程,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的重要作用的主动发挥,就不能有高质量、有效的互动,学生将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案例教学初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生物实验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每一名初中生物教师都应该重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并具备多样化的实验教学能力。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可以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是创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必备能力。

关键词:生物学;实验教学;高效课堂;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创新教学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很多概念、原理和规律都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生物实验教学对全面提升中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上好生物实验课就显得至关重要。根据多年的经验,我针对有关生物实验教学谈以下几点:

一、 实验课前的常规教育

(一) 对学生进行课前培训

初中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是对新鲜事物处于充满好奇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本来就对很多生命现象充满好奇,他们对生物实验课就显得更加感兴趣。但是,由于年龄特点,他们进入实验室,就不会听从老师指挥,而是一窝蜂似的吵闹。所以,为了有一个高效的实验课堂,教师应该在实验课前做好学生的培训工作。让学生知道生物实验室的作用以及进入生物实验室的注意事项。教师可以提前带学生进入实验室,让学生熟悉实验室环境,为正式的实验课堂做好铺垫。

(二) 分小组,讲规则

根据男女学生比例和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最好男女搭配,让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分散在各组,可让其担任小组长。分好小组,选好组长,每个分组实验可以让小组长给组员分配任务(如甲负责清点仪器,乙负责记录实验现象或数据,丙负责实验后清理桌面),让学生全员参与实验,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在课前还要讲好进实验室的规则,讲规则的目的就是更好的控制学生,为教师驾驭课堂做好准备。规则要尽量细化、具体,可从下面几方面着手a. 入室即静。走进实验室要立即保持安静,并对做得好的和不好的学生进行奖惩制度。b. 迅速各就各位。按事先安排好的座位迅速入座。c. 一切听从老师指挥。入座后不能随意走动,不能随便乱动实验仪器和药品,损坏要照价赔偿,各小组的监督员负责监督。

二、 扎实备课,写好教案

(一) 扎实备课

据调查了解,很多初中生物教师并不重视实验教学,很少把学生领到实验室,即便是去了实验室,也是无组织无纪律。原因是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还不够重视,很多教师根本就没有实验教学环节,即便有了实验教学,他们的实验备课也根本不扎实。要创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必须要把实验教学扶起来,那么实验课的备课环节至关重要!1. 个人备课。备课要备实验教学目标,备实验教学步骤,实验设计,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以及实验创新设计等;2. 集体备课。俗话说:一个人走得更快,一群人走得更远!在备课过程中,不能忽视集体的力量,教师应该重视集体备课,把个人备课的方案拿到集体备课的会议上,发挥集体智慧,分享优质资源,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 写好教案

写好教案是对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实验课也不例外。据了解,我们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是,不重视实验教学,教师也没有实验教学教案,这也是造成初中生物教学低效的原因之一。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和上课需求写出实验教学教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要创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就要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师就要从扎实备课,写好教案做起。

三、 实验课前的备课工作

(一) 备学生与课前准备

初中学生最先接触的实验课就是生物实验课了,他们对生物实验课是充满期待的。上好实验课,首先要了解学生,备好学情。对于某些实验中需要的生物材料和器材,可以提前给学生安排下去让学生分工准备。比如,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需要的大豆种子、玉米种子完全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再比如,《观察发酵现象》这一实验,需要矿泉水瓶、酵母粉、白糖、溫开水、小气球、烧杯等,而这些材料只有烧杯可以在实验室登记使用,其他的都可以分配给各个小组,让学生自己去分工搜集。其实初中阶段有很多实验中的器材完全可以交给学生去准备,这样既节省了实验准备时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理念。

(二) 实验设计与器材准备

初中生物实验最关键的一步是实验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设计是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的灵魂,所以教师要在实验设计与实验准备工作中,扎实认真、狠下功夫。比如,《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这个实验可以按如下方法进行设计:①选定实验类型:分组实验;②复习并多媒体展示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并强调实验细节和注意事项,注意用刀片取材时候的安全;③教师在台前一边演示,一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④指导学生先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再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最后引导学生正确绘图;⑤课堂总结。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教师补充,再次强调整个实验的细节,加深理解和记忆。⑥整理实验桌,清理实验垃圾。另外,要上一节成功的实验课,上课之前一定要准备好所有实验器材,并逐一检查。

四、 实验中“放飞”思想,注重创新教学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不能仅仅围绕课本进行常规的实验教学,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放飞”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个创新可以针对教材中的重难点,自行开发,设计新实验,也可以针对教材中实验设计的缺陷和不足,对教材实验设计进行大胆的改进。

比如,《观察鸡卵的结构》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观察鸡卵,认识鸡卵的结构特点;了解鸡卵各个结构的功能。教材中用生鸡卵作为生物材料,按教材上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去观察鸡卵,虽然可以观察鸡卵的大多结构,但实验还是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该设计缺少实验的对比性,内外卵壳膜、卵黄膜、胚盘等结构观察起来不明显;如果用一个煮熟的鸡卵作为对照,把生鸡卵和熟鸡卵分别打开去对照观察,我们会发现鸡卵各结构更加清晰,而且还能有效加强学生对鸡卵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实验设计就会更加完美。再比如,《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这个实验中,教材选取的生物材料是植物幼苗,实验中要求分别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和等量的清水作为外界溶液,然后把两株一样大小的植物幼苗分别插入食盐溶液和清水中,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再去观察现象。做过这个实验的老师一定会发现教材对此实验的设计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①生物材料选取的缺陷。取材难度大,这节课在安排时间上已经进入冬季,北方地区学校取材有困难。②溶液浓度的要求不合理。教材为什么非要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高于这个浓度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③放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除了浪费时间,毫无意义;实验改进的具体措施:①选取白萝卜为生物材料。白萝卜全国各地每个季节都有,取材更加容易,白萝卜为生物的根,而且白萝卜的含水量丰富,含水量越丰富,实验现象越明显,耗时也更短。②食盐溶液浓度改为浓盐水。浓度越高实验现象越明显,耗时也更短。③不用放在光下照射,两到三分钟后直接观察实验现象。改进以后的实验原理和教材上的实验设计原理完全一样,教师的实验设计思维千万不能被教材实验设计方案“绑架”,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放飞思想,勇于创新!只要肯动脑筋,勤于思考,就会有很多创新实验的诞生,也会发现教材中有很多实验还可以改进。

五、 巧用多媒体资源

初中生物还有很多实验,真正能去实验室做的不到实验总数的三分之一。很多实验由于生物取材的困难、地域的差异、时间的紧迫、学校条件的限制等原因,不具有操作性,或者说操作起来十分困难。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选择利用多媒体资源,借助多媒体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展示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有些实验教师可以选择自己录制视频,还有些实验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下载实验视频,另外,教师还可以学做微课,把微课程用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也非常好。比如,观察《心脏的结构》这个实验,需要解剖心脏,由于经费、时间等问题,经常不能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师可以下载实验视频或者自己录制视频,制作实验微课或者用PPT直接展示心脏结构。这样,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实验教学过程,学生就不会觉得生物实验枯燥无味了。同时还可以增加实验课的教学容量,丰富实验课的教学形式,再次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课的学习兴趣。

六、 重视探究性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探究性实验,这是对初中生物实验课的一个补充和拓展,它属于开放性的实验,这种实验更能放飞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实验创新。也可以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师要重视探究性实验教学。科学探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设计实验,教师要在这方面给学生一定的提示,根据老师的思维方向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学生就不会感觉迷茫了。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然后分享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也是我们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比如,在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中,教师可以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生豆芽菜这一例子,抛给学生一些相关的问题(如生豆芽的时候对环境温度有没有要求?对水分有没有要求?对空气有没有要求?生豆芽菜需不需要土壤?需不需要温度?),学生通过这些问题就自然而然有了实验设计的思路,然后安排在课外进行实验,尽量安排在周末,在课堂上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现象,并对做得好的学生和小组给予表扬,对没有得出正确结论的学生和小组,鼓励让他们重复实验的次数,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教师总结出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根据初中生物新课标要求,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必须正常开展,它是生物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每一名初中生物教師必须要重视起来!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是一个初中生物教师必备的能力,也是创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者简介:张东星,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思源实验学校。

案例教学初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课堂效率;教学思想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9.044

在我国初中生物的教学工作中,其主要包含生物知识理论教学和生物实验教学。这两大部分都是初中生物教学不可缺少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够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生物实验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只有学生了解了理论知识,才能在实验中学会使用仪器、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对于实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实验教学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丰富实验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生物这门学科的神奇之处。但是现在很多教师没有把实验教学重视起来,单纯地进行理论教学,忽略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实践,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初中教学阶段,理论联系实际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新课标一再强调的内容。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实验教学在授课中的比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很多教师习惯用一些实验描述和实验记录代替实验教学,这实际上是对学生锻炼得不到位。生物实验不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检验教学成果、发现不足和问题的途径。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生物课本上的内容是抽象的、复杂的,很多专业名词学生也不能想象出来是什么,但是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认识到每一种物质实际的表现形式,了解到生物实验中涉及的东西,这样才是对理论知识的真正掌握。

(二)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新课改的不断贯彻实施,各个阶段的教师都开始意识到教学效率的重要性,提高教学效率并不是加快教学速度,而是要在保证教学目标完成的情况下,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在这一点上,教师应该不断转变教学方法,发挥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有效性。教学方法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掌握足够多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熟悉程度,还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对生物科学充满兴趣,主动探索学科知识。通过增加生物实验教学,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定会有所提高,实验教学数量的增多实际上是教学方法多样化的体现,即便是不同水平的学生,也能从实验教学中有所收获。

(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提高初中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学会不离手不离眼的教学方法。离手指的是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不离眼指的是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观察学生实验操作的整个过程。这样不仅有于帮助教师及时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及时指出,而且也有利于确保学生独立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注重生物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满足新课改对初中生物教学的要求。

二、初中生物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设置不够科学

对于初中实验教学来说,教师一定要安排好实验过程的大致内容,提前向学生告知实验的内容目的,然后让学生按照相对应的方法去操作,并做好实验报告。目前,实验教学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设置的问题与实验过程的关联性不大,不做实验也能回答出来,也就是问题设置的合理性不够。教师不应该设置理论性的知识,而是应该更多关照学生的实验过程,要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思考、回顾实验过程,可以是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对实验结果的描述。对于初中生物实验来说,很多学生就算不做实验,也能通过理论知识去回答,而且答案是固定的,唯一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规定的实验步骤再去操作一遍,在操作过程中缺乏实际的思考,以应付为主,无法达到真正的实验教学效果。

(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差

在当前生物实验教学中,每一次实验的内容、实验的课题以及过程都是教师提前规划好的,学生只是根据教师的安排去不断重复,实验过程中所需要的仪器也是教师提前准备好的。这样的过程与其说是实验,不如说是一种模仿,学生对实验内容没有质疑,对所要证明以及探究的东西也没有疑问,甚至在选择实验方法和操作的时候,不会去思考为什么要用这个工具,这样操作的原因是什么,实验教学变成为了实验而实验。有些时候,初中生虽然对实验有疑虑或者想法,也不会积极付诸实践,因为教师在安排实验教学的时候,没有给学生留足够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被打消,变得人云亦云,创新意识和能力也不够。

(三)实验教学过分重视结果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实验结果上,这实际上是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用实验去验证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和学生要重视实验过程,提高观察和探究的实际意义。初中生物实验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模块,一个是观察实验,一个是探究实验,实际上都是让学生有一个更加直观的学习过程。

(四)教学效率过低

目前,很多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观念过度导致教学效率过低,从而严重影响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多初中生物实验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但是如果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会主逐步发现每次探究的任务基本相似,慢慢地就会失去实验探究的兴趣,所以就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降低,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物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应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开放式的教学管理,给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空间。通过应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初中生物课堂能够呈现出动态化的特点,实验教学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课堂教学情况变化,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改变。教学场所不再局限于教室和实验室,教师不再把需要观察和探究的事物固定下来,而是带领学生主动去接近观察和探究的事物。并且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来讲,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所以他们对外面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想要摆脱课堂去泰州外界的新事物。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生在生物课堂上的学习质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创设开放性的实验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初中生在生物课堂上的实验探究欲望,进而使得初中生在生物课堂上能够全身心进到投入。

(二)加强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

对于初中學生来说,兴趣能够对学习效果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兴趣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且也是一个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为此,这就要求生物实验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在初中生物实验室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慢慢感受到生物实验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生物实验原理的理解力。当学生对生物实验产生一定的兴趣时,他们不仅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生物实验的原理,而且也会全身心地参与到初中实验教学过程中。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三)增加课外活动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要增加课外活动,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课程要求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探究可能。教师可以在一堂实验教学课程之后,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再布置一些相类似的课外活动。比如,在初中生物实验中,有一个实验是观察鳍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会观察正在游的鱼,然后了解鳍在鱼游泳时对鱼的帮助。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鱼的呼吸、鱼靠哪个部位获得信号等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强化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还有一个观察实验是观察花的结构,教师在课下可以安排学生去观察另外一种花,并且进行解剖,然后对不同部位进行说明,找出两种不同花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课外活动的布置不是为了增加学生的作业量,所以教师应该控制好难度,把作业布置得恰到好处,以观察类作业为主,还要注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增加学生的积极性。

四、结语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初中生物的教学关键。通过做实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还能在实验中发现自身问题,解除疑虑,并且在进行实验过程总结时,学生对理论知识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教师没有把实验教学真正重视起来,导致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教学手段相对落后等。笔者介绍了重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个突破点,包括应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外活动等。只有方法应用得当,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敬国.新课改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7).

[2]王艳玲.基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优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9).

[3]马杰.浅析互联网时代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29).

[4]黄志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与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3).

[5]黄菲.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才智,2015(4).

作者简介:彭国华(1977.10— ),男,汉族,甘肃会宁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学。

案例教学初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初中生物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紧扣课程,有效备课;以生为本,有效讲授;创设情境,有效提问;强化激励,促进发展。

关键词:有效教学;初中;生物;教学;运用

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进行有效教学,要让课堂的45分钟创造最大的价值。一直以来,初中生物作为一门副科不被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生物的地位被提高,而且有可能被纳入中考考试科目。当前初中生物教师的责任很重,既要做好中考的准备,又要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课堂教学就45分钟,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呢?

一、紧扣课程,有效备课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需要准确了解。备课时应尽量用知道、说出这样的动词。有效备课要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并不只是一张白纸。现代社会中,孩子在信息渠道中已有了一定的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充满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 有效备课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并“再度开发” 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但传统备教材中,教师一般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教材重难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而有效备课应更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即对教材的容重新选择、组织和排序。

二、以生为本, 有效讲授

有效教学要求根据具体学情和教材,实施有效教学,主要是指:

1.有效讲授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

讲授首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方法一是利用教具或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方法二是把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在传统的讲授中,教师一般不会将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而有效讲授要求教师告诉学生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因为学生只有知道自己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2.有效讲授要求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难点

在传统的讲授中,教师只有讲到重难点内容时,才会提醒一下。但由于目前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可能会造成学生只关注形式的热闹和参与的开心,却抓不住核心内容,所以有必要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时,进行中和结束时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难点。

3.有效讲授要求保持一定的节奏

好的讲授总是保持一定的节奏,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得轻松,且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例如:在讲授重点内容时,故意稍作停顿,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或使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但教师必须尽量避免在不重要的地方作长时间的停留,还要避免离题太远,与教学主题无关的叙述。

4.有效讲授要求控制教学过渡

当教师在改变话题,活动时出现的教学过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顺利进行,不好的过渡会极大地妨碍教学时间的有效使用。因此,教师应保证过渡有条理、简洁,并且要预先准备好与过渡有关的材料。

三、创设情境,有效提问

新课程强调,创设情境,建立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要以自己的真诚去唤起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体验到,教师是尊重他们的,并对他们的潜能、他们解决间题的能力充满信心,于是学生就会去掉畏怯之心,作出积极的反应,尽力不辜负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师生之间这种彼此信赖、彼此尊重的情感很自然就会使课堂气氛宽松和谐,为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树立了信心,创造了条件。

1.有效提问要求问题保持大众性

提问能引起大多数同学的思维共鸣,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要求回答,课堂气氛可立即活跃,提问要向全体学生发问,抽答面要广,这就必须要求所提问题必须具有大众性。提问之后要留有时间给学生思考,在适当的时候(如课堂气氛活跃时),可以适当增加提问的难度,但难度不可过高。教师可以相应到引导。

2.有效提问要求问题有一定的价值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材中找出标准答案的问题是常见的。有效提问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问题提有所用,有学习价值。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有效提问要求避免“满堂问”

曾经的教学是“满堂灌”,新课程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满堂灌”的现象少了,但我们的课堂又遭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教师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诸如“对不对”、“是不是”等低级问题。

四、强化激励,促进发展

一个学生被看成什么样,被说成什么样,被怎样对待,在不長的时间内,就会变成学生的现实,这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在生物教学中我也曾有过多次这样的体验。这些体验让我深深感动“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要想让学生自主寻求新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才能、灵气,就应该让学生经常得到激励,树立其自信心,才能扬起其好胜心和求知欲的风帆,踏上自主学习的探索之路。总之,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自觉地运用学生主体观念改进自身的教学观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发展开拓道路。

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要认真钻研新课程,优化教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探索更多的生物教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案例教学初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初中的学习阶段,学生与教师对于生物学习的重视程度可能都不够,并且许多教师即使是处在教育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其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依旧没有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教师还是以自身为教育的中心,忽视了学生的重要性,致使学生更加的对生物学习感到厌倦,教师要跟随时代的步伐,摒弃一切迂腐的教学理念,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率,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将生物知识以及其他的科学文化变成不仅是应付考试获得文凭的东西,本文就当前的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了在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关键词】生本理念;初中阶段;参与型;教学实践

所谓的生本理念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改变了应试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考纲为中心的局面,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当然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样的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中国教育改革的推进之下这样的理念也逐渐被教师和学生接受,并且对教育界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样崭新的教育理念,让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充分的感受到了教育的真谛,享受到了教育过程中的乐趣,也真正的认识到教育存在的意义并不只是为了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教予学生更高的人生哲理。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型教学实践

生物课程着重培养的就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在常年的生物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学生会从开始的对生物充满期待逐渐变成激情消散后的乏味,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在开始教学时,就放松了对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过于强调应试教育成绩,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步伐,导致后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即使自己不用主动探究,教师也会告诉我过程和结论,并且过程不是最重要的,记住结论和结果就可以了,这样的思想会让学生在偷懒的学习进程中逐渐丧失主动学习的兴趣,要想在此提升学习效率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这一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适当的采用一些强制性的手段,让一些已经懒惰的学生重新开始进行生物的注重学习,比如在进行生物细胞的观察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显微镜相关设备,让学生自己自行观察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然后自己总结细胞的特点,并自己选择搭档进行研究讨论,充分的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最后让学生逐个进行演讲,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自主进行学习,还半强制性的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创设情境是教师教学中经常采取的教学手段,在生物课堂的运用中教师要注意灵活多变,并且针对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适当的调节情境模式的创设,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教师可以以问题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无论是在哪一门的课程学习中,教师都会通过此种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在生物课堂的提问中教师要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由简到难,比如说在讲解“蝗虫”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对于蝗虫有什么样的印象?它是害虫还是益虫?它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他的身体结构是什么样的?这样一步步的引入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难度逐渐增加,一环紧扣着一环的,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始终保持注意力。其次就是以实验进行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验是生物课程进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索得到知识结论,对于学习来说,效率肯定是更高的。生物实验能够最为直接、形象的的为学生提供感性信息,为学生带来最为准确地知识要点。生物实验对于初中生来说可能是最为有趣的实验之一了,所以能够经常的进行生物实验,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也就更大,提升学生的参与率也是指日可待了。

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

初中生的学习特点是自控能力较强,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每一位初中生的性格特点都是特别鲜明的,他们同样喜欢新奇的事物,教师能够在一节课上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讲述一节课本的知识内容,自然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就提升了教学效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也并不只是教师认为的多在课堂上运用教学方式,不停地转换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这样的想法是对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的一种观念扭曲,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强调的不是多,而是适合,这样的章节内容适合怎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时间里充分的了解到课堂的教学内容。初中生物是以科学的理念为基础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教师采用最合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尽快的提升学习效率,比如说植物的光合作用、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观察细菌的形态,这些实验相对于初中生来说是较为复杂和长期,所以并不适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做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效率与学生参与率。

【参考文献】

[1]吴举宏.谈生物学学科能力的培养[J].生物学教学,2002(01)

[2]王永胜主编.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郝敏.初中生物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案例教学初中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寂静的春天》是蕾切尔·卡逊的作品,书中描绘了地球未来的发展,幻想了环境的变化,自此激发了人类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在21世纪发展的当下,“可持续发展”更是成为了一个重点的发展方向,社会对于环境保护越发重视。环境保护也成为了人类发展过程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成为了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当代青少年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多来源于教育,我们需要将环保意识合理的渗透到课程教育中,构建人与环境和谐的关系。本文从初中生物教学出发,对环保意识的渗透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环保意识;渗透策略

一、深入挖掘生物教材内容,了解环保现状

要想让学生具有环保意识,首先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现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对生物教材中的环保知识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对我国环境的保护现状进行全面了解,明确自身环境保护的责任。

例如,在教授“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趣味化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现状。教师可以开玩笑的语气告诉学生“人所排出的尿液和粪便属于身体中的废物,但是对于植物来说这些废物却是宝物”。在人体的代谢废物中含有很多物质是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的,粪便和尿液中所含有的細菌数量和种类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影响。如果病人的排泄物中含有传染类的细菌,就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但是我国的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排放更加的随意,严重污染了环境,对土壤、地下水等均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对教材中这些隐藏的环境保护知识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现状,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基础。

二、围绕教材内容,激发环保意识

在落实环境保护教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环保意识是最为主要的内容。教师需要立足与生物教材,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落实环境保护的行为。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环境恶化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知识,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围绕这些知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例如,在教授“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知识时,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让学生养成爱护绿色植物、热爱大自然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围绕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进行教学延伸,引出生活中人们乱砍乱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水土流失的现状,让学生意识到包括绿色植物对于保护环境的积极意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植物破坏所造成严重后果的图片,激发学生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结合生活实际,践行环保行为

环境保护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养成学生环境保护的行为,让学生主动地去落实和实践环境保护工作。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内容都会映射出环境保护的知识,教师还需立足生物教材,引导学生去实践环境保护的行为。

例如,在教授“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课时就涉及了很多环境保护的知识且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所造成的破坏是多样的,如乱砍乱伐导致生存环境和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树木过度砍伐导致沙尘暴;鸟类捕杀过度导致鸟类数量不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水域环境受到污染导致赤潮、水华现象的出现;野生动物猎杀导致很多珍稀动物灭绝等。人类的很多行为都会导致环境受到影响。教师需要针对教材中的这些内容,让学生从身边入手对环保行为进行实践。

四、多样化课外活动,渗透环保教育

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以致用,环保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然后应用到实践中。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能过于局限,还需以教材为依据,创设多样化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

例如,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园环境进行观察,让学生对校园的生物种类、绿化情况、环境污染情况等进行观察和统计,并对这些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大自然环境中进行实践,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知晓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意义。如,在教授“人与环境”的知识时,组织学生对自身所在的社区进行调查,对社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对于优秀的建议可以文件的形式上报社区的有关部门。同时,教师还可利用一些特殊的节日,如植树节,让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的生物知识,对植物种子发芽的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环境影响因素等。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知晓自身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突出学生环境保护的主体作用。总的来说,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是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主要途径。

五、由“大”到“小”的教学方式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从广义和狭义层面来对环境保护进行理解,基于广义层面来说,环境保护不仅包括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还涉及了对地球生物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落实具体行为时我们需要从整个生物圈的层面出发,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而从狭义的层面来说,环境保护就是从生态环境自身出发,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感,从生活实际落实对学生环境保护态度的培养,养成学生正确的环境保护行为。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的保护对象是整个生物圈,当然这其中不仅包括了动物和植物,还涉及了一些看不见的微生物等。后者重点是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在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中,涉及了很多生物和生物圈方面的知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公平的态度去对待生物,不管是微生物,还是看得见的庞大动物,亦或者是矮小的花草和高大的乔木都有属于自身的价值,是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在教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课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对于生态环境的作用,对于大气的作用,对于空气氮氧平衡的作用。同时,植物还能稳固土壤,减少土壤水分的流失,对于沙漠化以及河流洪涝等均有较大的预防作用。如果在水中种植合适的绿色植物,还能净化水质,促进水循环。从这些知识入手与后面的章节教学内容进行联系,将环保意识渗透其中,可以对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可让学生从狭义的层面出发,对身边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分析,在家庭、社区、学校中奉献出自己的环保力量,逐步的影响身边的人和事。

总结:综上所述,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的课程,其中涉及了很多生态环境的知识。教师从这些知识入手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环境保护的一份子。

参考文献:

[1]万长征.论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环保观念渗透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012(026)

[2]郭 颖.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新途径探讨[J].试题与研究,2018(9)

[3]姚 娟.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012(008)

[4]姚 娟.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012(008)

[5]辛莲追.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路径分析[J].中外交流,2019,026(047)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北旺乡初级中学 065000)

上一篇:高校师德行政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论文范文